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热负荷计算

冷热负荷计算

冷热负荷计算
冷热负荷计算

第2章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

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了维持房间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是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暖通空调设备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的大小。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f(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空气参数)

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2.1.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

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干球温度;

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 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d 的平均温度;空调室外设计日逐时温度,按下式计算:

d m o r t t t ?+=β. (2-1)

式中 m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2-1确定;

d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

52

.0..m

o s o d t t t -=

? s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2.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

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d 的日平均温度; 空调室外空气计算相对湿度:采用历年一月份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3.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冬季通风计算温度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和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2.1.2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

⑴建筑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

⑵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

2.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选择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的规定:

⑴对舒适性空调和采暖

夏季:温度 24-28℃

相对湿度 40%-65%:

风速≯0.3m/s。

冬季:温度 18-22℃;

相对湿度 40%-60%(采暖不要求);

风速≯0.2m/s(采暖不要求)。

设计手册中推荐了各种建筑的室内计算参数,见表2-2、表2-3。

⑵对于工艺性空调

应根据工艺要求来确定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2.2 冬季建筑的热负荷

建筑物采暖设计的热负荷在《规范》中明确规定应根据建筑物的散失和获得的热量确定。

1.房间内获得热量

(1)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

(2)热物料在车间内的散热量;

(3)热管道及其它热表面的散热量;

(4)通过围护结构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

(5)人体散热量;

(6)照明灯光散热量;

(7)通过其它途径获得的热量。

2.房间内散失热量

(1)通过围护结构两边的温差传出的热量;

(2)由门窗缝隙渗人的室外空气吸热量;

(3)由外门、外墙的孔洞等侵入的室外空气吸热量; (4)由外部运人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等的吸热量; (5)机械排风的排热量; (6)水分蒸发的吸热量;

(7)通过其它途径散失的热量。

2.2.1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 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在稳定传热条件条件下,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为

α)(.W

o R j j j t t K A Q -= (2-3) 式中 j

Q

--j 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 A j --j 部分围护结构的表面积,m 2;

K j --j 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 2·℃); t R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t O.W --冬季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见表2-4。

2.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1)朝向修正率

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受到的太阳辐射热量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朝向,风的速度和频率也不同。 北、东北、西北朝向: 0 东、西朝向: -5%

东南、西南朝向: -10%~-15% 南向: -15%~25%

选用修正率时应考虑当地冬季日照率及辐射强度的大小。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南向的修正率宜采用0~10%,其他朝向可不修正。 (2)风力附加

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高的建筑物,垂直的外围护结构热负荷附加5%~10%。 (3)外门开启附加

为加热开启外门时侵入的冷空气,对于短时间开启无热风幕的外门,可以用外门的基本耗热量乘上按表2-5中查出的相应的附加率。阳台门不应考虑外门附加。 (4)高度附加

由于室内温度梯度的影响,往往使房间上部的传热量加大。因此规

定:

当房间净高超过4m 时,每增加1m ,附加率为2%,但最大附加率不超过15%。

应注意高度附加率应加在基本耗热量和其他附加耗热量(进行风力、朝向、外门修正之后的耗热量)的总和上。

2.2.2 门窗缝隙渗入冷空气的耗热量

由于缝隙宽度不一,风向、风速和频率不一,因此由门窗缝隙渗入的冷空气量很难难确计算。《规范》规定,对于六层以下的民用建筑以及生产辅助建筑物按下式计算门窗缝隙渗入冷空气的耗热量:

m t t c Ll Q W

O R p ao i )(278.0.-=ρ (2-4) 式中 i

Q

--为加热门窗缝隙渗入的冷空气耗热量,W ; L--经每m 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量,m 3/(h ·m),根据冬季

室外平均风速,由表2-6查得; l --门窗缝隙长度,m ;

ao ρ--室外空气密度,kg/m 3;

p c --空气定压比热,p c =1kJ/(kg ·℃);

m --冷风渗透量的朝向修正系数,见表2-7。

空调建筑室内通常保持正压,因而在一般情况下,不计算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对于有封窗习惯的地区,也可以不计算窗缝隙的冷风渗入。

2.3 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

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是指由于室内外温差和太阳辐射作用,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形成的冷负荷。

2.3.1 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R

c c t t AK Q -=ττ (2-5) 式中 )

(τc Q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 A--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

K--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 2·℃),可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构造,由附录2-2和附录2-3中查取;

t R --室内计算温度,℃;

)(τc t --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类型分别在附录2-4和附录2-5中查取。 ? 注意对)(τc t 的修正。

2.内围护结构冷负荷

⑴当邻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墙和楼板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可按公式(2-5)计算;

⑵当邻室有一定的发热量时,通过空调房间隔墙、楼板、内窗、内门等内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可视作稳定传热,不随时间而变化,可按下式计算:

)(.)(R a m o i i c t t t K A Q -?+=τ (2-8) 式中 K i --内围护结构(如内墙、楼板等)的传热系数,W/(m 2.℃);

A i --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 2;

m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a t ?--附加温升,可按表2-10选取。

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R

c w w c t t K A Q -=ττ (2-9) 式中 )

(τc Q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 ; K w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 2.℃),可由附录2-7和附录2-8中

查得;

A W --窗口面积,m 2;

)(τc t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可由附录2-10中查得。

? 注意对K w ,地点的修正t d 。

2.3.2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1.日射得热因数

采用3mm 厚的普通平板玻璃作“标准玻璃”,在i α=8.7W/(m 2K)和o α=18.6W/( m 2K)条件下,得出夏季(以七月份为代表)通过这一“标准玻璃”的日射得热量q t 和q a 值,令a t j q q D +=,称j D 为日射得热因数。 2.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冷负荷

LQ j i S W a c C D C C A C Q max )(=ψ (2-13) 式中 A W --窗口面积,m 2;

C a --有效面积系数,由附录2-15查得;

C s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由附录2-13查得;

C 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附录2-14查得;

D jmax —最大日射得热因数,由附录2-12查得;

C LQ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由附录2-16至附录2-19查得。

注意:C LQ 值按南北区的划分而不同。南北区划分的标准为:建筑地

点在北纬27°30′以南的地区为南区,以北的地区为北区。

2.4 室内热源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室内热源散热主要指室内工艺设备散热、照明散热和人体散热三部分。室内热源散热包括:显热和潜热。

2.4.1 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LQ

s c C Q Q =)(τ (2-14) 式中 )

(τc Q

--设备和用具显热形成的冷负荷,W ; s

Q --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W ; LQ C --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可由附录2-20和附录

2-21中查得。如果空调系统不连续运行时,则LQ C =1.0。 1.电动设备显热散热量

当工艺设备及其电动机都放在室内时

η/10003

21N n n n Q S = (2-15) 当只有工艺设备在室内,而电动机不在室内时

N n n n Q S 3

211000= (2-16) 当工艺设备不在室内,而只有电动机放在室内时:

N n n n Q S η

η-=110003

21 (2-17) 式中 N--电动设备的安装功率,kW ;

η--电动机效率; n 1--利用系数;

n 2--电动机负荷系数; n 3--同时使用系数。 2.电热设备散热量

对于无保温密闭罩的电热设备

N n n n n Q S 4

3211000= (2-18) 式中 n 4--考虑排风带走热量的系数,一般取0.5。

3.电子设备散热量

计算公式同(2-16),其中系数n 2根据使用情况而定,对计算机可取1.0,一般仪表取O.5-0.9。

2.4.2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当电压一定时,室内照明散热量不随时间变化。

白炽灯 LQ

c NC Q 1000)(=τ (2-19) 荧光灯 LQ

c NC n n Q

2

1)

(1000=τ (2-20) 式中 )

(τc Q --灯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 N--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 ;

n 1--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 n 2--灯罩隔热系数;

C LQ --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可由附录2-22查得。

2.4.3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人体散热与性别、年龄、衣着、劳动强度及周围环境条件(温、湿度等)等多种因素有关。

1.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LQ

s c C n q Q ?τ=)( (2-21) 式中 )

(τc Q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 s q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 ,见表2-13; n--室内全部人数;

?--群集系数,见表2-12;

C LQ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由附录2-23中查得。

注意:对于人员密集的场所(如电影院、剧院、会堂等),由于人体

对围护结构和室内物品的辐射换热量相应减少,可取C LQ =1.0。 2.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n q Q l

c = (2-22) 式中 c

Q

--人体潜热形成的冷负荷,W ; l q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W ,见表2-13。

2.5 湿 负 荷

湿负荷是指空调房间的湿源(人体散湿、敞开水池(槽)表面散湿、地面积水等)向室内的散湿量,也就是可维持室内含湿量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

2.5.1 人体散湿量

610278.0-?=g n m

W ? (2-23) 式中 W m

--人体散湿量,kg/s ; g --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 ,见表2-13;

2.5.2 敞开水表面散湿量

310278.0-?=wA m

W (2-24) 式中 W m

--敞开水表面的散湿量,kg/s ; w --单位水面蒸发量,kg/(m 2h),见表2-14; A--蒸发表面面积,m 2。

注:制表条件为,水面风速v =0.3m/s ;大气压力B =101325Pa ,当所在地点大气压力为b 时,表中所列数据应乘以修正系数B /b 。

2.6 新 风 负 荷

室外新鲜空气量是保障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关键。因此,空调系统中引入室外新鲜空气(简称新风)是必要的。

1.夏季室外空气焓值和气温比室内空气焓值和气温要高,空调系统为处理新风需消耗冷量。

2.冬季室外空气气温比室内空气温度低,室外空气比室内空气含水量少,空调系统为处理新风需消耗热量和加湿量。

据调查,空调工程中处理新风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25%-30%,对于高级宾馆和办公建筑可高达40%。

注意:空调系统中新风量的大小要在满足空气品质的前提下,应尽

量选用较小的必要的新风量。否则,新风量过多,将会增加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的容量。 3.夏季空调新风冷负荷

)(.R

O O o c h h M Q -= (2-25) 式中 o

c Q

. --夏季新风冷负荷,kW ; O

M --新风量,kg/s ; O h --室外空气焓,kJ/kg ;

R h --室内空气焓,kJ/kg 。 4.冬季空调新风热负荷

)(.R

O p O o h t t c M Q -= (2-26) 式中 o

h Q

. --空调新风热负荷,kW ; p c --空气的定压比热,kJ/(kg ℃),取1.005kJ/(kg ℃); O t --冬季空调室外空气的计算温度,℃; R t --冬季空调室内空气计算温度,℃。

2.7 空调室内的冷负荷与制冷系统的冷负荷

图2-1 建筑物空调制冷系统负荷的组成框图

图2-1给出建筑物空调制冷系统负荷的组成框图。图中表示出建筑物空调室内的冷负荷与制冷系统负荷的形成过程及组成。由图看出:

1.得热量和冷负荷是两个概念不同而互相又有关联的量

房间得热量--指某一时刻由室内和室外热源进入房间的热量总和。冷负荷--指维持室温恒定,在某一时刻应从室内除去的热量。 瞬时得热量中以对流方式传递的显热得热和潜热得热部分,直接放散到房间空气中,立刻构成房间瞬时冷负荷;而以辐射方式传递的得热量,首先被围护结构和室内物体所吸收并贮存于其中。当这些围护结构和室内物体表面温度高于室内温度后,所贮存的热量再借助于对流方式

逐时放出,给予室内空气而形成冷负荷。

由此可见,任一时刻房间瞬时得热量的总和未必等于同一时刻的瞬时冷负荷。只有得热量中不存在以辐射方式传递的得热量,或围护结构和室内物体没有蓄热能力的情况下,得热量的数值才等于瞬时冷负荷。

2.室内冷负荷

⑴由于室内外温差和太阳辐射作用,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形成的冷负荷;

⑵人体散热、散湿形成的冷负荷:

⑶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⑷其他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空调室内负荷是确定房间空调送风处理过程和空调设备容量的依据之一。

3.新风冷负荷

对引入空调房间的新风进行处理的冷负荷。

4.制冷系统的冷负荷

⑴室内冷负荷;

⑵新风冷负荷;

⑶制冷量输送过程的传热和输送设备(风机、泵)的机械能所转变的得热量;

⑷空调系统因采用了冷、热量抵消的调节手段而得到的热量(例如空调系统中的再加热系统);

⑸其他进入空调系统的热量(例如采用顶棚回风时,部分灯光热量被回风带入系统)。

?必须指出,一个制冷系统通常为一幢建筑物或多幢建筑物的许多个

房间的空调系统服务,制冷系统的总装机冷量并不是所有空调房间最大冷负荷的叠加。因为各空调房间的朝向、工作时间并不一致,他们出现最大冷负荷的时刻也不会一致。因此,应对制冷系统所服务的空调房间的冷负荷逐时进行叠加,以其中出现的最大冷负荷作为制冷系统选择设备的依据。

?

中央空调冷热负荷计算

3.2空调冷负荷 3.2.1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 手术室内衬小室的围护结构均属内围护结构,用下式计算其传入室内的热量: CL1=KF(t1s-t n)(3.1) 式中 CL1——内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W; K一一内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F-一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2; t n一一手术室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 t wp——邻室计算平均温度,℃。 对于洁净手术室来讲,邻室是一个技术夹层(或顶棚空间)可以认为是散热量<23w/m3的非空调房间。 tis=t wp+3(3.1.1) 式中t 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按GBJ19-87第2.2.9条规定采用壁面的复合板传热系数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R一一内表面对流换热器,按GBJ19-87表 3.1.4-3规定采用; R——外表面对流换热器,按GBJ19-87表 3.1.4-3规定采用; R——组成围护结构的第i层单一材料的热 阻(m2·℃/W); RI=δJγ(3.1.3) δ1——第i层材料层厚度,m; γci—一第i层材料层计算导热系数, W/(m·℃)。 3.2.2人体散热量 手术室内人员数量及活动规律较难掌握,为简化计算,可以不考虑人体散热冷负荷系数的影响: CL2=nq(3.2)式中CL2——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n——手术室内的人数: 对于特大手术室不超过15~17人; 对于大手术室不超过12~15人; 对于中手术室不超过10~12人; 对于小手术室不超过8~10人; q一一一每人平均散热量,取轻劳动度,

q=70w/P。 3.2.3照明散热量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5.4.5条推荐手术室照度为100~200(IX)。若采用荧光灯作为泛光照明,不计手术灯集中照明。耗电量约为15W/m2,手术室泛光照明灯不考虑同时使用系数的折减,整流器在吊顶内明装,所以由照明设施形成的冷负荷以15w/m2计。 CL3=F·15 (3.3) 式中CL3一一泛光照明形成的冷负荷,W; F—手术室面积,m2. 3.2.4手术室内设备的散热量 手术室内用电设备包括手术用无影灯、麻醉机、电力呼吸机、心脏监护仪、人工心肺机、X 光机、腹腔镜、电动手术台等,数量较多,种类也较复杂,使用频率差异也较大,应由手术室提出手术器械的配置后详细计算,若无以上资料可按70W/m2估算。 CL a=F·70 (3.4) 式中CL4一一手术室内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w: F一一手术室面积,m2。 3.2.5伴随各种散混过程产主的潜热量 手术室内散湿主要来自人员的散湿和湿表面的散湿。 人员散湿量;W1=nw (3.5) 式中 W1-一人体的散湿量,g/h; n—一手术室内的人数(见前); W——每人平均散湿费按轻劳动强取 值,w=167g/(h·P)。 由此散湿形成的潜冷负荷为112W。 手术室内湿表面的大小因手术种类而异,通常可取0.7m2的湿表面,湿表面温度取40℃,φ=50%,W2=1.022kg/h,由散湿形成的冷负荷为685W,手术室内由于散湿而增加的冷负荷为:CL5=112n+685(3.6) 式中CL5——手术室内散湿过程形成的冷负荷,W; n——手术室内的人数(见前)。 3.2.6手术室空调冷负荷汇总及热温比。 手术室室内空调冷负荷即室内余热量为: CL=CL1+CL2+CL3+CL4+CL5(W)(3.7) 手术室室内空调湿负荷即室内余湿量为: W=W1十W2(kg/kg)(3.8)

家用中央空调冷负荷估算计算

负荷计算 注明:以下为个人的经验,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具体分析。 1.逐时冷负荷计算应按国家现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 2.空调房间或区域的夏季冷负荷,应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 3.空调系统冷负荷,应根据所服务房间的同时使用情况,按各空调房间或区域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在设计的时候尽可能吧同一种功能的房间归在一个系统里面,方便管理、维护) 4.在方案设计阶段,一般采用冷负荷指标估算确定,同时参照层高、楼层、窗户面积大小、人员数量等进行修正。(最好是能到现场去,并且跟客户了解自己所需要的情况) 住宅类建筑空调冷负荷估算指标:

1)以上估算指标是在层高2.8m以下的数据,层高2.8m以上根据具体高度乘以1.1-1.2的修正系数,对于挑高空间(层高5m以上)一般按不低于300 w/m2估算。 2)房间有两面外墙以上估算指标需乘以1.1的修正系数。如果有外墙为西晒方向的话也需要预大冷量。 3)间在顶层估算指标需乘以1.1的修正系数。 4)房间有落地玻璃或外墙玻璃窗户面积超过2m2,估算指标相应乘以1.1-1.2的修正系数。 5)空调制热要求较高的区域估算指标需乘以1.2的修正系数。 6)如房间四周上下均为内墙,估算指标需乘以0.7-0.8的修正系数。 7) 如一个房间同时有以上几种情况存在,则将以上各个修正系数相乘再乘以估算指标。 8)在一些需要快速制冷制热的区域,应将冷量预大,如:餐厅。餐厅一般只会用于吃饭时间,如果制冷制热速度不够快的话,客户吃完饭后空调的效果才会慢慢体系出来,这样客户可能会不满意贵公司设计的一个空调效果,从而影响到贵公司的一个经济效益。

民用建筑空调冷负荷的估算指标

风管设计 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方法一、估算法 总送风量(m3\h):G=换气次数×房间体积 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新风量=10%-30%×总送风量 新风量或者按每个人的新风量标准×人数算 表新风机组选型风量参数表 备注:(1)确定房间所需新风量时,应根据房间空间大小及室内人员数量综合考虑。根据上表推荐资料分别按“每人所需新风量”和“房间新风换气次数”计算出新风数量值,取二者中较大值,作为设备选型依据。

2、根据计算式准确算 估算出总冷负荷,总送风量G=Q(KW)/(HN-HO)KG/S, HN是室内温度下的焓值,HO送风温度下的焓值,已知室内温度及风机盘管的送风温差,送风温度=室内温 度-送风温差 根据房间大小确定散流器个数,确定送风风道给各支管分配风量,低速风管系统 送风区域的最大允许流速

根据鸿业软件---双线风管弹出对话框,输入风量,核对风速,选择风管尺寸 给每个散流器分配风量,散流器的尺寸先根据送风风速标准, 再根据各类风口的风量表选出合适的散流器出口尺寸,回风口尺寸按选出的送风 口尺寸大一号选择 主风管尺寸根据软件,输入风量,核对风速,得到尺寸送风管渐缩风量,得渐缩 风管尺寸风压估算 如弯头、三通、变径较少的情况下每米损失4PA左右,反之每米损失6PA左右,机外静压/每米损失压强数=空气处理机组最长送风长度 水管设计 估算出冷负荷,选出风机盘管和制冷主机冷冻水 制冷主机的管径可按中央空调水管道配比一览表根据总冷负荷选择,或者按公式(冷冻水流量)L=Q(KW)/(~5)×(M3/H)计算,D=根号下L/×3600×流速(M/S) 根据冷负荷,查到各个风机盘管的管径,(EXCEL)空调水管选择计算表或中央空调水管道配比一览表,算得各主管的管径。 冷冻水泵的水流量是冷水机组蒸发器的水流量的倍 冷冻水泵扬程Hmax=△P1+△P2+0.05L (1+K) △P1为冷水机组蒸发器的水压降。

空调负荷计算公式

1、冷负荷计算 (一)外墙的冷负荷计算 通过墙体、天棚的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CLQτ=KF⊿tτ-ε W 式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 F——墙体的面积,m2; β——衰减系数; ν——围护结构外侧综合温度的波幅与内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为该墙体的传热衰减度; τ——计算时间,h; ε——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 τ-ε——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h; ⊿tε-τ——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二)窗户的冷负荷计算 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瞬变传热得热和日射得热量两部分,日射得热量又分成两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传向室内的热量qα。 (a)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 本次工程窗户为一个框二层3.0mm厚玻璃,主要计算参数K=3.5 W/m2?K。工程中用下式计算: CLQτ=KF⊿tτ W 式中K——窗户传热系数,W/m2?K; F——窗户的面积,m2; ⊿tτ——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 (b)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日射得热取决于很多因素,从太阳辐射方面来说,辐射强度、入射角均依纬度、月份、日期、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从窗户本身来说,它随玻璃的光学性能,是否有遮阳装置以及窗户结构(钢、木窗,单、双层玻璃)而异。此外,还与内外放热系数有关。工程中用下式计算: CLQj?τ= xg xd Cs Cn Jj?τ W

式中xg——窗户的有效面积系数; xd——地点修正系数; Jj?τ——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W/m2; Cs——窗玻璃的遮挡系数; Cn——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三)外门的冷负荷计算 当房间送风两大于回风量而保持相当的正压时,如形成正压的风量大于无正压时渗入室内的空气量,则可不计算由于门、窗缝隙渗入空气的热、湿量。如正压风量较小,则应计算一部分渗入空气带来的热、湿量或提高正压风量的数值。 (a)外门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 计算方法同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 (b)外门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计算方法同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但一层大门一般有遮阳。 (c)热风侵入形成的冷负荷 由于外门开启而渗入的空气量G按下式计算: G=nVmγw kg/h 式中Vm——外门开启一次(包括出入各一次)的空气渗入量(m2/人次?h),按下表3—9选用; n——每小时的人流量(人次/h); γw——室外空气比重(kg/m2)。 表3—9 Vm值(m2/人次?h) 每小时通过 的人数普通门带门斗的门转门 单扇一扇以上单扇一扇以上单扇一扇以上 100 3.0 4.75 2.50 3.50 0.80 1.00 100~700 3.0 4.75 2.50 3.50 0.70 0.90 700~1400 3.0 4.75 2.25 3.50 0.50 0.60

冷热负荷计算书

冷热负荷计算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计算书1项目概况 2建筑 2.1建筑信息 2.2规定指标检查 2.2.1体形系数 建筑体形系数:

2.2.2 规定性指标检查结果 建筑物体形系数不满足标准要求; 规定性指标不能全部满足,需要进行权衡判断。 设计软件:浩辰暖通工程设计软件 鉴定信息: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证书 建科评[2009]062号 3 计算依据 3.1 外墙、架空楼板或屋面 3.1.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 ()α?-??=w n j t t F K Q () j Q ——温差传热耗热量,W 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 n t ——室内设计温度,℃ w t ——室外设计温度,℃ α——温差修正系数 b) 附加耗热量: ()()()jan fg lang f ch j Q Q βββββ+?+?+++?=1111 () 1Q ——附加耗热量,W ch β——朝向修正系数 f β——风力修正系数 lang β——两面外墙修正 fg β——房高附加,)4(02.0-?=h fg β,最大值不超过15% jan β——间歇附加

3.1.2 冷负荷 a) 冷负荷 ()n t t F K Q -?+??=-εττ () τQ ——计算时刻冷负荷,W 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 T -τ——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外侧的时刻,h ετ-t ——作用时刻冷负荷计算温度,℃ ?——负荷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n t ——室内设计温度,℃ 3.2 外窗 3.2.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 ()α?-??=w n j t t F K Q () j Q ——基本耗热量,W K ——外窗传热系数,W/(m 2 ·℃) F ——外窗面积,m 2 n t ——室内设计温度,℃ w t ——室外设计温度,℃ α——温差修正系数 b) 附加耗热量 ()()()()gc jan fg m lang f ch j Q Q βββββββ+?+?+?++++?=11111 () 1Q ——附加耗热量,W ch β——朝向修正系数 f β——风力修正系数 lang β——两面外墙修正 m β——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当窗墙面积比大于1:1时,取m β=10% gc β——高层建筑外出窗的风力修正

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整理

根据现有资料计算机房空调按如下比较简易有理: 所需空调的热负荷为Q; Q=Q1+Q2 Q1:设备热负荷,设备热负荷一般为设备总功耗的60%-80%作为发热。(一般按80%计算) Q2:为环境热负荷,一般取值为120-180W/每平方米 同时考虑设备的主备则可按1+1模式设置。 算出即是空调所需的功率。 其中机房热负荷计算方法还有: 概略计算(也称为估算) 在机房初始设计阶段,为了较快的选定空调机的容量,可采用此方法,即以单位面积所需冷量进行估算。 计算机房(包括程控交换机房): 1kcal/h(大卡/小时)=1.163W 楼层较高时,250~300kcal/m2h 楼层较低时,150~250kcal/m2h (根据设备的密度作适当的增减) 办公室(值班室):90kcal/m2h

简易热负荷计算 计算机房空调负荷,主要来自计算机设备、外部设备及机房设备的发热量,大约占总热量的80%以上,其次是照明热、传导热、辐射热等,这几项计算方法与一般空调房间负荷计算相同。计算机制造商,一般能提供设备发热量的具体数值。否则根据计算机的耗电量计算其发热量。 a. 外部设备发热量计算Q=860N¢(kcal/h) 式中:N:用电量(kW);¢:同时使用系数(0.2~0.5);860:功的热当量,即l kW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所产生的热量。 b. 主机发热量计算 Q=860× P× h 1×h 2 ×h 3 式中, P:总功率(kW); h 1:同时使用系数; h 2:利用系数; h 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机房内各种设备的总功率,应以机房内设备的最大功耗为准,但这些功耗并未全部转换成热量,因此,必须用以上三种系数来修正,这些系数又与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功能、用途、工作状态及所用电子元件有关。总系数一般取0.6~0.8之间为好 c. 照明设备热负荷计算 机房照明设备的耗电量,一部分变成光,一部分变成热。变成光

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汇总

空调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中的规定确定。 1、空调房间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1)通过外墙、屋面、外窗等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n wlq wq t t KF CL -= ()n wlm wm t t KF CL -= ()n wlc wc t t KF CL -= (2)透过外窗日射得所热形成的冷负荷: c jma clc c F D C C CL x z = s n w z C C C C = (3)人体、照明、设备等散热所形成的冷负荷: rt cl rt rt Q C CL φ= zm zm cl zm zm Q C C CL = sb sb cl sb sb Q C C CL = (4)空调区和邻室的夏季温差大于3℃时,其通过隔墙、楼板等内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 n ls t t KF CL -=, ls wp ls t t t ?+= 2、空调区及空调系统冷负荷的确定方法: (1)空调区的夏季冷负荷,应按空调区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 (2)空调系统冷负荷,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①末端设备设有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时,空调系统的夏季冷负荷按所服务各空调区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如采用变风量集中式空调系统时,由于系统本身具有适应各个空调区冷负荷变化的调节能力,此时即应采用各空调区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

②末端设备无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时,空调系统的夏季冷负荷按所服务各空调区冷负荷的累计值确定。如定风量式空调系统或无室温控制装置的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由于系统本身不能适应各空调区冷负荷的变化,为了保证最不利情况下达到空调区的温湿度要求,即应采用各空调区夏季冷负荷的累计值。 ③应计入新风冷负荷、再热负荷以及各项有关的附加冷负荷。空调系统的夏季附加冷负荷,主要包括:空气通过风机、风管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以及冷水通过水泵、管道、水箱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 ④应考虑所服务各空调区的同时使用系数。

冷负荷计算方法

冷负荷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16-01-30 冷负荷的定义是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在一定要求范围内时,在单位时间内需要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包括显热量和潜热量两部分。 1建筑物结构的蓄热特性决定了冷负荷与得热量之间的关系。瞬时得热中潜热得热和显热得热的对流成分立即构成瞬时冷负荷,而显热得热中的辐射成份则不能立即构成冷负荷,辐射热被室内的物体吸收和储存后,缓慢散发给室内空气。 2、空调负荷为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量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 3、室内冷负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照明散热、人体散热、室内用电设备散热、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日照量、经玻璃窗的温差传热以及维护结构不稳定传热。

外墙的冷负荷计算 通过墙体、天棚的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CLQτ=KF⊿tτ-ε W 式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 F——墙体的面积,m2; β——衰减系数; ν——围护结构外侧综合温度的波幅与内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为该墙体的传热衰减度;τ——计算时间,h; ε——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τ-ε——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h; ⊿tε-τ——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窗户的冷负荷计算 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瞬变传热得热和日射得热量两部分,日射得热量又分成两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传向室内的热量qα。(a)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 本次工程窗户为一个框二层3.0mm厚玻璃,主要计算参数K=3.5 W/m2·K。工程中用下式计算:

空调房间冷热负荷计算表说明

空调房间冷热负荷计算 1 电算表格编制说明 1.1 冬季围护结构热负荷计算 1、 按空调房间为正压考虑,不计算空气渗透热负荷;当需要计算时,应采用《采暖房间热负荷 计算》电算表。 2、 按不考虑房间发热量的最不利情况,计算围护结构热负荷作为空调房间热负荷;需要考虑发 热量时另行计算。 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 值和房间冬季围护结构热负荷采用公式同《采暖房间热负荷计算》电算 表。 1.2 空调房间逐时冷负荷计算采用冷负荷系数法,并进行了如下简化和假设。当实际情况与之不符 时,应对计算进行修改。 1、 忽略冬夏季外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系数的不同,均按冬季不利情况考虑。 2、 忽略窗的内遮阳和有效面积修正。 3、 假设无外遮阳设施。 4、 按空调房间为正压考虑,不计算空气渗透冷负荷。 5、 灯光、人体、设备和其他负荷按稳定传热考虑。 1.3 空调房间各项冷负荷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1、 外墙和屋面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0CL (W ) )'(0000n l t t K F CL ?= ραC C t t t dl l l ·)('00+= 式中:0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 2·℃)); 0F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 2); n t ——室内计算温度(℃); 0'l t ——外墙和屋面的综合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0l t ——外墙和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dl t ——围护结构的地点修正值(℃); αC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为简化计算,表中取1; ρC ——吸热系数修正值,为安全和简化计算,表中统一取1。 2、 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1·ch CL (W ) ]t )t [(t C C K F CL n d lc K K ch ch ch ?+2211·= 式中:ch F ——窗口面积(m 2); ch K ——玻璃窗的传热系数(W/(m 2·℃)); 1K C ——不同类型窗框的玻璃窗传热系数修正值,安全起见,本表中取最大值1.2; 2K C ——有内遮阳设施玻璃窗的传热系数修正值,安全起见,本表中取最大值1.0,即 无内遮阳设施; n t ——室内设计温度(℃); lc t ——玻璃窗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 2d t ——玻璃窗的地点修正值(℃); 3、 由于太阳辐射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热量引起的逐时冷负荷2?ch CL (W )

空调冷负荷法、冷指标(1)

空调房间、空调系统和制冷系统冷负荷的确定 1 空调房间的冷负荷 《规范》规定:空调房间的夏季冷负荷,因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最大值确定,即: 1. 分项计算各项得热引起的冷负荷的逐时值,一般取7︰00~20︰00,计算结果宜列表表示。 2. 将同一时刻的各项冷负荷的逐时值列表汇总,逐时相加,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空调房间的冷负荷。 2 空调系统的冷负荷 1. 空调系统的冷负荷=空调房间的冷负荷+新风冷负荷+风道风机温升及风量渗漏引起的附加冷负荷+其它进入空调系统的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某些空调系统因为采用了冷热量抵消的调节手段而得到的热量。 2. 当一个空调系统负担多个空调房间时,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应按下列情况分别确定: (1)当空调系统末端装置不能随负荷变法而手动或自动控制时,应采用同时使

用的所用房间最大冷负荷的累加值。 (2)当空调系统末端装置能随负荷变法而手动或自动控制时,应将同时使用的所用房间各计算时刻的冷负荷逐时列表累加,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空调系统空调房间的冷负荷。 3 制冷系统的冷负荷 QR=∑QA*Kτ*KF*Kη 式中:QR——制冷系统的冷负荷。 QR——空调系统的冷负荷 ∑QA——制冷系统所负担的各空调系统冷负荷的累加值。 Kτ——同时使用系数,它反映了制冷系统所负担的各空调系统的同时使用率,视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功能、规模、等级及经营管理等因素而定。取值在0.6~1.0之间。 KF——冷负荷附加系数,它反映了制冷系统、制冷装置及冷水系统的冷量损失,视系统的规模、设备类型、管道长短而定。用冷水间接冷却空气的系

统,取值为1.10~1.15;直接蒸发式表冷器系统,取值为1.05~1.10。 Kη——效率降低系数,它反映了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出力及传热效率的降低。其值一般可取1.05~1.10,或者采用设备厂家提供的数据。如果厂家给出的设备制冷量已经考虑了出力及传热效率降低的影响,则应取为1.00。 4 空调工程冷负荷概算法 4.1 综合指标 1. 综合指标=中央空调冷源设备的安装容量/整栋建筑物的空调面积单位:W/㎡ 2. 综合指标是用来粗略估算制冷系统的冷负荷,即冷水机组的安装容量。4.2 分类指标 1. 分类指标=空调热湿处理设备的装机容量/空调设备所承担的各空调房间的空调面积之和单位:W/㎡

冷热负荷简化计算方法

冷热负荷简化计算方法 一、空调系统夏季冷负荷简化计算 以外维护结构和室内人员两部分为基础,把整个建筑物看成一个大空间,按各朝向计算冷负荷,再加上每位在室人员按116W 计算的人体散热,然后将计算结果乘以新风负荷系数1.5,极为建筑物的冷负荷。 5.1)116(?+=∑n Q Q w 式中,Q —建筑物空调系统总冷负荷(W ) ΣQw —整个建筑物维护结构引起的总冷负荷(W) n —建筑物内总人数 建筑物维护结构包括的朝向的屋顶的外墙,可用下列公式计算整个维护结构引起的总冷负荷: ])[(N d lf i i w t t t F K Q -+=∑∑ 式中,Ki —外墙或屋顶的传热系数[W/(㎡·℃)],见附录6 Fi —外墙或屋顶的传热面积(㎡) t lf —冷负荷计算温度(℃),见附录7 t d —冷负荷计算温度t lf 关于地区的修正值(℃),见附录8 t N —室内空气设计温度(℃),见附录3 考虑到系统的漏冷损失,所配空调器或制冷机的容量应由下式确定: max 0)15.1~1.1(Q Q = 式中,Q 0—所选配空调器或制冷机的容量(kW ) 如果为了预先估计空调工程的设备费用,则可根据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空调负荷概算指标作粗略估算。所谓空调负荷概算指标,是指折算到建筑物中每平方米空调面积所需制冷机或空调器提供的冷负荷制。 冷负荷指标估算法是以旅馆为基础,对其他建筑物则乘以修正系数β: 旅 馆 81~93W/㎡(中外合资旅游旅馆目前一般提高到105~116 W/㎡) 办公楼 β=1.2 图书馆 β=0.5(按总面积) 商 店 β=0.8(只营业厅空调); β=1.5(全部空调) 体育馆 β=3.0(按比赛馆面积); β=1.5(按总建筑面积) 大会堂 β=2~2.5 影剧院 β=1.2(电影厅空调); β=1.5~1.6(大剧院空调) 医 院 β=0.8~1.0 建筑物总建筑面积小于5000㎡时,宜取上限制;大于10000㎡时,宜取下限制。 对于单层住宅或楼房局部居室空调,冷负荷指标宜取150~180kcal/(㎡·h),即174~209W/㎡。(1kcal/h=1.163W )

091办公建筑间歇冷负荷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

办公建筑间歇冷负荷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林坤平徐宏庆 摘要:越来越多的办公建筑使用冰蓄冷系统,其设计和运行策略的制定需准确计算全天逐时负荷,而现有负荷计算方法中缺少楼板、内墙、家具蓄热造成的间歇冷负荷的计算。因此,本文探讨了这部分负荷的产生过程,通过模拟板状结构的传热过程,分析了各因素对其冷负荷的影响特点,给出了多种建筑材料楼板、内墙、家具的逐时冷负荷系数,将其加入冷负荷系数法计算表格,便于实际工程应用,最后通过一个典型办公建筑的计算演示了如何使用此计算结果。本文的分析和计算结果对应用冰蓄冷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 关键词:冷负荷系数办公建筑冰蓄冷热容 1. 前言 为了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差以节省运行费用,越来越多的办公建筑使用冰蓄冷系统[1~3]。与常规空调不同,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要计算设计日全天的逐时冷负荷,从而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选用最经济有效的冰蓄冷设备和运行策略[4]。因此,准确计算建筑的逐时冷负荷成为冰蓄冷系统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冷负荷系数法”是设计单位常用的建筑冷负荷计算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物理意义直观的特点,且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在我国的工程设计中应用广泛。然而,冷负荷系数法是基于连续空调的计算得到,对于间歇使用的办公建筑,其楼板、内墙和家具的热容会在早上开启空调后形成附加冷负荷。 文献[5]中用热平衡法计算了不同建筑的‘间歇负荷系数’(在最大负荷上乘以1.0~1.3的系数)以计算建筑的尖峰负荷,可满足一般办公建筑设计的需要。但随着建筑形式的变化、节能的要求、冰蓄冷系统的广泛应用,实际设计中需要更精确的计算建筑逐时冷负荷;ASHRAE 手册[6, 7]中对建筑内热容引起的间歇负荷阐述很少,只给出某种情况下,间歇采暖的建筑其负荷应增加10%的建议。在工程设计中,往往采用根据经验估计的方法计算预冷负荷。因此,现有计算方法无法满足冰蓄冷系统的设计、选型和控制要求。 商业逐时负荷模拟软件一般包括楼板和内墙的负荷计算,有些还包括了家具的逐时负荷计算,如清华大学的Dest建筑能耗逐时模拟软件[8, 9],但其计算与整个建筑围护结构耦合求解,无法得知其所占比例,且因其计算较复杂在空调设计中应用较少。把楼板、内墙、家具的间歇逐时附加冷负荷计算与冷负荷系数法结合,使用更加方便。 本文从板状围护结构的传热特性和负荷产生的物理过程入手,研究办公建筑中各种蓄热建筑构件

冷热负荷计算书

. 计算书 1 项目概况 2 建筑 2.1 建筑信息 2.2 规定指标检查 2.2.1 体形系数 建筑体形系数:0.00 2.2.2 规定性指标检查结果 建筑物体形系数不满足标准要求; 规定性指标不能全部满足,需要进行权衡判断。 设计软件:浩辰暖通工程设计软件 鉴定信息: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证书 建科评[2009]062号 3 计算依据 3.1 外墙、架空楼板或屋面 3.1.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 ()α?-??=w n j t t F K Q (5.1-1)

. j Q ——温差传热耗热量,W 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 n t ——室内设计温度,℃ w t ——室外设计温度,℃ α——温差修正系数 b) 附加耗热量: ()()()jan fg lang f ch j Q Q βββββ+?+?+++?=1111 (5.1-3) 1Q ——附加耗热量,W ch β——朝向修正系数 f β——风力修正系数 lang β——两面外墙修正 fg β——房高附加,)4(02.0-?=h fg β,最大值不超过15% jan β——间歇附加 3.1.2 冷负荷 a) 冷负荷 ()n t t F K Q -?+??=-εττ (20.3-1) τQ ——计算时刻冷负荷,W 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 T -τ——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外侧的时刻,h ετ-t ——作用时刻冷负荷计算温度,℃ ?——负荷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n t ——室内设计温度,℃ 3.2 外窗 3.2.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 ()α?-??=w n j t t F K Q (5.1-1) j Q ——基本耗热量,W

空调冷负荷计算说明书

空调冷负荷计算说明书 冷负荷计算说明 一、本工程冷负荷计算方法采用目前应用较多、以传递函数法为基础、通过研究和实验而得到的冷负荷系数法。其中内维护结构按稳态传热计算。 二、维护结构冷负荷 维护结构冷负荷,可以分为外维护结构和内维护结构两部分 (一)、外维护结构冷负荷 1、外窗冷负荷 外窗冷负荷由两部分构成,即太阳辐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和温差传热引起的冷负荷。(1)、太阳辐射得热通过玻璃引起的逐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CL=Ca ?Cs ?Cn ?Fc ?Djmax ?Ccl ( W )(1) 式中 Ca——窗有效面积系数; Cs——窗玻璃遮挡系数; Cn——窗内遮阳系数; Fc——外窗面积(m2); Djmax——最大太阳辐射得热因素(W); Ccl——外窗冷负荷系数。 (2)、温差传热通过玻璃窗引起的逐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CL=kc?KC ?Fc ?(t1+td–tns) ( W )(2) 式中 kc——外窗传热系数修正值; KC——外窗夏季传热系数[W/(m2?℃)]; Fc——外窗面积(m2); t1——外窗冷负荷计算温度(℃); td——外窗冷负荷计算温度地点修正值(℃); tns——夏季室内设计温度(℃); 2、外墙及屋面冷负荷 温差传热通过外墙或屋面引起的逐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CL=Kq ?Fq ?(t2+td–tns) ( W )(3) 式中 Kq——外墙或屋面夏季传热系数[W/(m2?℃)]; Fq——外墙或屋面面积(m2); t1——外墙或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 td——外墙或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地点修正值(℃)。 (二)、内维护结构冷负荷 内维护结构是指内隔墙及内楼板,它们的冷负荷是通过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可视作稳态传热,计算式为: CL=Kn ?Fn ?(twp+△tf–tns) ( W )(4) 式中 Kn——内墙或内楼板传热系数[W/(m2?℃)]; Fq——内墙或内楼板面积(m2); twp——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tf——附加温升,取邻室平均温度与室外温度的差值(℃)。 三、室内冷负荷 1、灯光照明引起的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CL=Qd?Fd ( W )(5)

空调冷负荷计算公式

空调冷负荷计算公式 一.基本气象参数: 1.地理位置: 天津市天津 2.台站位置: 北纬39.100 东经117.160 3.夏季大气压: 100 4.80 kPa 4.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3.40 ℃ 夏季空调日平均: 29.20 ℃ 夏季计算日较差: 8.10℃ 5.夏季室外湿球温度: 2 6.90 ℃ 6.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2.60 m/s 一、外墙和屋面传热冷负荷计算公式 外墙或屋面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W),按下式计算: Qτ=KFΔtτ-ξ(1.1) 式中F—计算面积,㎡; τ—计算时刻,点钟; τ-ξ—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外墙或屋面外侧的时刻,点钟; Δtτ-ξ—作用时刻下,通过外墙或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注:例如对于延迟时间为5小时的外墙,在确定16点房间的传热冷负荷时,应取计算时刻τ=16,时间延迟为ξ=5,作用时刻为τ ξ=16-5=11。这是因为计算16点钟外墙内表面由于温度波动形成的房间冷负荷是5小时之前作用于外墙外表面温度波动产生的结果。 当外墙或屋顶的衰减系数β<0.2时,可用日平均冷负荷Qpj代替各计算时刻的冷负荷

Qτ: Qpj=KFΔtpj(1.2) 式中Δtpj—负荷温差的日平均值,℃。 二、外窗的温差传热冷负荷 通过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按下式计算: Qτ=KFΔtτ (2.1) 式中Δtτ—计算时刻下的负荷温差,℃; K—传热系数。 三、外窗太阳辐射冷负荷 透过外窗的太阳辐射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 1.当外窗无任何遮阳设施时 Qτ=FCsCaJwτ (3.1) 式中Jwτ—计算时刻下太阳总辐射负荷强度,W/㎡; 2.当外窗只有内遮阳设施时 Qτ=FCsCaCnJwτ (3.2) 式中Jwτ—计算时刻下太阳总辐射负荷强度,W/㎡; 3.当外窗只有外遮阳板时 Qτ=[F1Jnτ+FJnnτ]CsCa (3.3)

冷负荷计算

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屋顶安装、屋檐安装、外墙安装、窗口安装、落地安装、移动式 一、空调设备台数的选择 1、理论计算: 按常规空调冷负荷计算公式求出使用房间冷、湿负荷及送风量,再根据各种型号的环保空调可能提供的制冷量选择所需环保空调的型号与台数,所选环保空调的总制冷量必须大于使用房间的设计要求制冷量,余量一般可考虑10%。 2、经验计算: (1)一般环境要求换气量25—30次/小时; (2)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要求换气量30—40次/小时; (3)有发热设备的生产https://www.doczj.com/doc/e69865456.html, 车间要求换气量40—50次/小时以上; (4)在较潮湿的南方地区换气次数适当增加,而较炎热干燥的北方地区则可适当减少换气次数。 应选用的环保空调的台数≥要求降温房间的体积×设计的换气次数/所选环保空调的单台实际出风量。 使用机组台数计算方法: 场地体积(V)=室内面积(平方米)×送风口以下的高度(米) 房间换气次数(次/小时)=环保空https://www.doczj.com/doc/e69865456.html,调总送风量(m3/h)/[室内面积(m2)×送风口以下的高度(m)]; 使用机组台数(N)=场地体积×换气次数/所选机组风量 二、环保空调主机安装位置的选择 (1)从总体来说,环保空调最好选定安装在建筑物的中部,尽量减少风管的送风阻力,缩短安装管道的长度;若有条件尽可能将环保空调装在降温环境的主导风方向; (2)环保空调可安装在墙面上、屋顶上、或室外地坪上,但安装环境应保证空气通畅清新,特别不应装在有臭味或异味气体的排气口处,如:厕所、厨房等,如果没有足够的门或窗,需安装专门的排气机,排气量要保证达到环保空调总送风量的80%—90%以上; (3)在环保空调安装位置上,要确保其机架结构能支撑整个环保空调主机体和机口送风管道以及检修人员的重量。 (4)安装时要注意做好室内与室https://www.doczj.com/doc/e69865456.html,外之间管道密封防水,避免雨水渗漏。(5)若在室内安装。送风管必须与空调机之机型匹配,按实际安装环境及出风口数量,设计合适的送风管道(较长管道一般采用变径方式)。 (6)一般而言,设计的管道应尽可能缩短,分支应尽量减少,达到最小的风阻和噪音。 三、环保空调风管设置要点 (1)送风管的材料一般采用镀锌板(俗称白铁皮),也可采用玻璃钢、塑料风管等;(2)送风口设置在实际需要降温的地方,风口设计风量即是以其要降温地方所需的送风量,风口规格可根据风量与出风口风速来确定,送风口材质可采用塑料或铝合金等制品,出风口风咀型式可根据实际情况

冷热负荷计算

第2章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 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了维持房间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是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暖通空调设备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的大小。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f(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空气参数)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 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干球温度; 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 、 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d 的平均温度;空调室外设计日逐时温度,按下式计算: d m o r t t t ?+=β. (2-1) 式中 m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2-1确定; d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 52 .0..m o s o d t t t -= ? s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2.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 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d 的日平均温度; 空调室外空气计算相对湿度:采用历年一月份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3.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冬季通风计算温度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

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和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 ⑴建筑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 ⑵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 2.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选择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的规定: ' ⑴对舒适性空调和采暖 夏季:温度 24-28℃ 相对湿度 40%-65%: 风速≯s。 冬季:温度 18-22℃; 相对湿度 40%-60%(采暖不要求); 风速≯s(采暖不要求)。 设计手册中推荐了各种建筑的室内计算参数,见表2-2、表2-3。 ⑵对于工艺性空调 应根据工艺要求来确定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 冬季建筑的热负荷 建筑物采暖设计的热负荷在《规范》中明确规定应根据建筑物的散失和获得的热量确定。 1.房间内获得热量 (1)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 (2)热物料在车间内的散热量; (3)热管道及其它热表面的散热量; (4)通过围护结构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 (5)人体散热量; (6)照明灯光散热量; (7)通过其它途径获得的热量。 *

空调冷负荷计算公式

空调冷负荷计算公式(总10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空调冷负荷计算公式 一.基本气象参数: 1.地理位置: 天津市天津 2.台站位置: 北纬东经 3.夏季大气压: kPa 4.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 夏季空调日平均: ℃ 夏季计算日较差: ℃ 5.夏季室外湿球温度: ℃ 6.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m/s 一、外墙和屋面传热冷负荷计算公式 外墙或屋面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W),按下式计算: Qτ=KFΔtτ-ξ 式中 F—计算面积,㎡; τ—计算时刻,点钟; τ-ξ—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外墙或屋面外侧的时刻,点钟; Δtτ-ξ—作用时刻下,通过外墙或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注:例如对于延迟时间为5小时的外墙,在确定16点房间的传热冷负荷时,应取计算时刻τ=16,时间延迟为ξ=5,作用时刻为τξ=16-5=11。这是因为计算16点钟外墙内表面由于温度波动形成的房间冷负荷是5小时之前作用于外墙外表面温度波动产生的结果。

当外墙或屋顶的衰减系数β<时,可用日平均冷负荷Qpj代替各计算时刻的冷负荷Qτ: Qpj=KFΔtpj 式中Δtpj—负荷温差的日平均值,℃。 二、外窗的温差传热冷负荷 通过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按下式计算: Qτ=KFΔtτ 式中Δtτ—计算时刻下的负荷温差,℃; K—传热系数。 三、外窗太阳辐射冷负荷 透过外窗的太阳辐射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 1.当外窗无任何遮阳设施时 Qτ=FCsCaJwτ 式中Jwτ—计算时刻下太阳总辐射负荷强度,W/㎡; 2.当外窗只有内遮阳设施时 Qτ=FCsCaCnJwτ 式中Jwτ—计算时刻下太阳总辐射负荷强度,W/㎡;

用天正计算冷热负荷

天正怎么算 B 14:11:52 不是说都用鸿业计算吗 A 14:13:52 哦,都行鸿业以上算的比较烦索,数据偏多,比较浪费纸,要不我教你天正吧,B 14:14:02 行 B 14:14:10 我那鸿业也有问题 A 14:14:51 A 14:15:00 这个 B 14:15:05 打开了 A 14:15:41 先起个工程名 B 14:15:53 好 A 14:16:06 定义地区参数 A 14:16:27 选城市 B 14:16:40 好了 A 14:16:54 那样 B 14:17:09 B 14:17:45 楼一共9层,我只计算3层 B 14:17:58 用建立9层吗 A 14:18:26 不用 B 14:18:30 哦 A 14:18:53 选中一层 A 14:19:02 添加房间 A 14:19:18 右键 B 14:19:22 B 14:19:48 B 14:20:02

B 14:20:09 按小房间添加 A 14:20:45 看不清 B 14:21:14 内外共9个小房间 A 14:21:41 先给房间编个号吧,免得你自己弄乱了B 14:21:46 好的 A 14:22:24 每一间都单算 B 14:22:32 好的 A 14:22:41 你做空调还是采暖 B 14:22:45 我现在输入一间。空调 B 14:22:50 还不一样 B 14:23:31 A 14:23:47 B 14:23:55 这样不能显示内墙外墙 B 14:24:19 是这个界面 A 14:24:50 点右边的名称 B 14:25:07 看见了 A 14:25:10 输入房间名 A 14:25:35 点下面的修改 B 14:25:43 好的 B 14:26:18 B 14:26:35 按照右面的一个个设置吗 A 14:26:40 修改的时候一定要把房间选中 A 14:27:17 我看看你到那了 B 14:27:39 还在房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