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秩序与自由

秩序与自由

秩序与自由
秩序与自由

自由与秩序的对立统一

自由与秩序既相对立又相统一,它们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

第一,自由的实现有赖于秩序的建立;

第二,秩序的形成取决于自由被规范的程度;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关系深刻地揭示出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关系的本质。从法理学范畴之间的关系看,自由与秩序既是权利和义务的本质,又是权利和义务的价值取向;而权利和义务则是自由和秩序实现的手段。

秩序和自由

王彬

我国古代的儒学大师荀况有“治之经,礼与刑”的治国高论,西方民法学大师耶林有“为权利而斗争”的呐喊,以法律维护社会秩序,还是以法律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向来是立法的价值选择上的两难问题。当然维护秩序和保障自由是法律的两种不同职能,但有时候,一仆不能同侍二主,当两者相左时,鱼和熊掌能否兼得呢?法律又应该如何选择呢?

自由强调的是主体个性的发挥,而秩序强调的是有序状态的建立与维持。自由难免有打破既有平衡——秩序的趋势,秩序有在一定程度上压抑自由,维持平衡的规定性。因此,二者之间的冲突就在所难免。二者在现实中冲突的事例不胜枚举。春节期间,各地禁放鞭炮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但是,老百姓往往对禁放鞭炮的规定置之不理,依然我行我素,因为放鞭炮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传统,已经深入人心,仅仅靠一项立法无法改变。这就需要进行宣传教育;还需要派出警察去维持秩序,对人们进行说服、劝阻;遇到有放鞭炮的人要马上调查取证,并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组织召开听证会,进行罚款处理,这所有的一切都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这包括警察的出勤费、加班费和宣传费用等直接付出的成本,还包括警方因维持这方面的秩序可能对其他案件的处理带来的影响,因此付出的机会成本。这些成本的付出已经大大地超过了鞭炮伤人和火灾所可能带来的损失,而在上海,精明的上海人经过计算和比较,他们在上海划出重点地段禁放鞭炮,节省了大量的费用,又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合理的限制既照顾到民俗民情,又维护了社会秩序,也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从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秩序与自由遭遇时,两者的冲突在立法上处理不好往往会带来成本的浪费,得不偿失。冲突解决得好,就可以以最小的法律成本获得最佳的法的效益。秩序与自由冲突时,我们必需考虑成本问题,对具体的成本问题进行具体的实证考察。立法中对成本的考虑实际上对科学性原则的贯彻,真理在这里成为立法的价值准则。立法者在立法时要根据社会现实状况,考查民众对此项法律的承认和接受程度,对法律法规作可行性分析,从而使应然的文本规定过渡到实然的权利义务。

在任何一个社会里,个人自由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不损害社会秩序,法律对个人自由的保护当然是应该的,法律对个人自由的保障实际上是对社会的保护。但是,任何人的自由都有一定的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即其私人领域之内不受他人的强制,每个人都警惕地守卫着自己的这个领域;而为保护社会秩序,必然会对个人自由的范围加以限制,这种限制是以保护社会秩序为前提的。这种限制,从个人角度出发来考察,未必就是合理的。但从社会意义上考察,又是必要的,是一种不得已的丧失。概言之,法律对社会秩序的保护往往以牺牲个人自由为代价,但是,个人自由的牺牲并不是无限度的,面对秩序与自由的冲突,我们要对个人自由的牺牲作度的考量。立法中对个人自由度的规定,实际上是对个体与社会间利益的分配,对于利益的分配,人们习惯于用“少数服从多数” 的多数决原则来解决,这种原则基于这样的假设:多数人承认并理解全体人民的利益,并且能够根据全体人民的利益来立法。但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并不是在所有方面是共同的,多数人对全体人民利益的认知能力也应该受到置疑,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多数决原则既不能产生真理,也不能证明真理。因此,多数决原则虽然是基于对少数人专断权力的排斥,但是多数人的民主也会导致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断。所以,这一原则对少数人专断的排斥必须基于对少数利益群体法律保护的逻辑前提。例如,城管部门为维护市容,对在街头摆摊的小商小贩进行处罚,从多数人的利益出发,从维护秩序的角度考虑,这种对少数人的限制是必要的,但这些小商小贩往往是生活在贫困线上的下岗工人,对他们的限制往往使他们受到生存的威胁。因此,在城市管理条例的制定中,必须为这部分下岗工人开通参与和影响的机会和渠道,从而使这项立法能保证最低限度的正义。在这里,对于秩序与自由的冲突,我们要贯彻民主性原则,根据多数人的利益来立法,同时,又必须符合少数需求最低限度的正义。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情境下,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关系总是变动的,抽象地讲,很难说哪个是第一位的,哪个是第二位的。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实际上还是一个社会本位的社会,个人仍在相当程度上依附于集体,依附于社会,个人独立人格缺乏。在现实中对集体利益的保护,会导致对个人利益的侵犯,对社会秩序的强调也会导致对个体权利的漠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决定着中国社会的大趋向毋庸置疑地将变得更加自由,人将更为独立和更为个体化,更具有进步心和独创性,我国的立法取向应该注重于对公民权利的保护,法律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理性规则,它同样也应该有民胞物与的人文情怀和人性关怀!可喜的是,我国的立法取向已经发生这样的变化,从宪法中公民权利位序的变化,物权法草案中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同等保护原则的提出,这都表明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宽容,个人的自由与尊严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

我国理学大师朱熹有这样两句名言:“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无定体,随

时而在”。这可以作为我们在立法中处理秩序与自由的准则。在立法中,我们应

该兼顾秩序和自由,贯彻科学性原则,根据社会现实,考察立法成本,进行实证

的分析;同时,我们要贯彻民主原则,秉守社会良知和正义观念,以此作出立法

的价值判断。

王彬山东大学法律硕士2002级

此文原载于2003年2月20日《法制日报》

转载请注明出自北大法律信息网

福建省泉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 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空间也发展成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肯定也有它的法律与秩序,只不过我们目前还不完全清楚.网络世界的法律与秩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是否和现实世界里的法律与秩序一样,这两者又有何异同? 当我们在谈网络秩序的时候,有两种可能性。一种秩序就是网络自身的科技秩序。这种秩序不光是自主的,而且是自创性的。怎么样一步步地顺着它的程序操作,才能上网,找到需要的资料,或是做研究,这是网络固有的秩序.另一种是人为的秩序,也就是法律秩序.互联网自身的秩序并不完全依赖于法律,而主要是靠技术系统建立起来的。法律只能调整互联网上的活动,而无法自主地调整互联网自身的系统。如果按照哈佛大学教授莱斯格的说法,互联网是由法律、代码技术、社会规范及市场这四者共同调整的,那么,法律的作用可能并不比其他几种系统更为重要。因此,在思考网络空间的法律与秩序时,“网络法治”这个概念其实不是太有用,还需要把其他因素纳入到思考范围内。这和用法律调整现实中的社会经济关系是很不同的。 在现实中,就治理而言,其他因素几乎不可能和法律互为选择。法律可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调整各种关系,一切都可以唯法律是从。 网络空间是一个国界、种族、语言的世界,因此,理想地说,它的自由和秩序应该通过世界性的法律来保障。但由于某些具体的原因,可能某些地方会有自己的网络秩序.比如欧盟的互联网基本上是通联的,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秩序。但是在整个网络范围内,一个世界性秩序的形成还是很困难的。虽然理想的网络世界的法律与秩序应该是世界性的法律与秩序,但是现实存在的确是一种民族性的或者国家性的,有界别的秩序。 既然网络世界是真实世界的反映,而拟真世界的法律与秩序就是真实世界的法律与秩序的反映,那么

2020司法考试一卷知识点:法的价值

2020司法考试一卷知识点:法的价值 一、法的价值判断和法的事实判断 (1)事实判断是一种描述性判断,是关于客体实际上是什么的判断,而价值判断是一种规范性判断,是关于客体应该是什么的判断。 (2)客观世界是由事实构成的,价值是判断者附加在客体之上的,不同的主体其价值观不同,故对同一客体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 因此,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 (3)法律作为一种规范,它是立法者从自己的价值体系出发,做 出的关于人应该如何行为的判断,故,法律规范为价值判断。 (4)根据三段论的推理规则,如果大前提是价值判断结论必然为 价值判断,故在法律实施过程中,一定主体依据法律规范所作出的 实体结论为价值判断。 (5)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总体上属于事实判断,但是认定案件事实离不开证据,一个证据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 力大小需要相关主体做价值判断。 二、法的价值的种类 (一)秩序 秩序之所以成为法的基本价值之一,是因为: ①任何社会统治的建立都意味着一定统治秩序的形成。法律的根本而首要的任务就是确保统治秩序的建立,因而秩序对于法律来说,无疑是基本的价值。 ②秩序本身的性质决定了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秩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的正常结构、过程或变化模式,它是人们相互作 用的状态和结果。任何时代的社会,人们都期望着行为安全与行为 的相互调适,这就要求通过法律确立惯常的行为模式。

③秩序是法的其他价值的基础。自由、平等、效率等法的价值,同样也需要以秩序为基础。然而,秩序虽然是法的基础价值,但是 秩序本身又必须以合乎人性、符合常理作为其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社会所言的秩序还必须接受正义的规制。 【提示】对于秩序价值,司法考试中未直接考查。 (二)自由 自由的定义学说众多,各家意见也不尽统一,对于考生来说没有必要纠缠于概念的争议中。考生应当重点掌握自由和法律之间的关系。以下两点考生应该予以注意: 1.法律是自由的保障,自由是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之一。良法应当是自由之法。 2.自由是有限度的、有范围的,而这个限度和范围由法律来设立。对于公民个人而言法无禁止即自由。 3.基于以上所述,我们可以说法律既保障自由又限制自由,在这里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法律何时及何种情况下限制自由是正当的。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以下学说: (1)伤害原则 在《论自由》一书中,密尔把人的行为分为自涉行为和涉他行为。前者只影响自己的利益或者仅仅伤害到自己,后者则影响到别人或 者伤害到别人。密尔认为只有伤害别人的行为才是法律检查和干涉 的对象,未伤害任何人或仅仅伤害自己的行为不应受到法律的惩罚,简言之,社会干预个人行动自由唯一的目的是自我保护,只有为了 阻止对别人和公共的伤害,法律对社会成员的限制才是合理的,可 以证成的。 (2)法律家长主义 法律家长主义原则也称父爱主义,其基本思路是,禁止自我伤害的法律,即家长式的法律强制是合理的。家长式的法律强制是指为 了被强制者自己的福利、幸福、需要、利益和价值,而由政府对一

论法无禁止即自由

论法无禁止即自由 “法无禁止即自由”也就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其来源与西方法学,是私法自治的根本原则。“法无禁止即自由”这一理论学说最早是产生于以法治和自由著称的古希腊,现在已经渐渐融入各个国家的法律之中。“法无禁止即自由”顾名思义:只要公民不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范,公权力机关就不能以任何名义干涉公民的行为,而公民也不必为此承担法律责任。“禁止”受国家公权力约束,“自由”是公民在“禁止”范围外的权利,因此“法无禁止自由”仅适用于私权范围。“法无禁止即自由”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公民的自由空间,同时也是对政府公权力的一种约束。 “法无禁止即自由”看起来简单易懂,但在当今的法治社会的运用中却存在很多争议和问题。比如“法”的含义和范围、“禁止”的范围、“自由”的主体和范围等等这些都需要准确认定,再比如从“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外延和内涵看:法不禁止的就真的自由了吗?法律禁止的范围内就真的没有自由了吗?从“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可行性来看,该原则在法治生活中总能有效利民的实施吗?它就不存在漏洞需要进一步改进吗?等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解决。下文就这些争议和问题简单的作一些论述。 “法无禁止即自由”中的“法”是指法律,其不仅仅指公法或者私法,而是指规范整个社会秩序的所有法律。“法无禁止即自由”中的“禁止”是为了防止公民有危害他人、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的不正义的行为,所以这里的“禁止”指的是对公民的行为进行限制的法律规范,它包括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大多以“禁止”、“严禁”、“不得”、“不应”“不许”“不准”等词为标志,义务性规范则是多以“必须”“应该”“有义务”等词为标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每部法律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所以并不是每一部的法律的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都能限制公民的自由,换而言之,公民在某些法律的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下仍有一定的自由。比如民法中的无权处分,法律规定无权处分人不得处分他人物品,但是依旧有行为人虽然无权处分,但依旧处分他人物品,且经原所有人追认后,其处分行为还可能有效。法律权限规范下,公民仍有其自由空间,立法者并不禁止公民依其分际做进一步交易。 “法无禁止即自由”中的“自由”的主体是自然人或者公民,不能是公司、企业法人,合伙企业等等,也不能是公权力行使者,因为

网络空间的自由与秩序

网络空间的自由与秩序 来到英国这个“www”发明者的故乡,让我不禁想起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动人的一幕:男孩弗兰克和女孩琼恩用精彩的表演,向“www”的发明者、被誉为“互联网之父”的蒂姆·伯纳斯·李先生致敬,感谢他带来的美好网络时代。伯纳斯·李先生则面带微笑坐在“伦敦碗”中央,轻快地敲击电脑键盘,看台上闪现出一排巨大的字符:THIS IS FOR EVERYONE。 这句话虽然简短,却说出了互联网与人类的关系。 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共享的资源、共同的家园。互联网让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在这个承载着70亿人的“村庄”里,每一个人都崇尚自由、追求幸福。 自由靠什么来实现和维护?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自由意味着责任”。我想同样可以说,“自由意味着秩序”。自由和秩序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离开了秩序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哪里没有秩序,那里一定没有自由。我们越追求自由,就越需要秩序。秩序的要义正是“为了每一个人”。 为了每一个人,我们倡导构建六个方面的秩序:

一是倡导互相尊重的秩序。 在英国,“绅士”是讲文明、守秩序的典范。在中国,我们有一个与“绅士”相一致的称谓,叫“君子”,君子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今天,我们同样也需要“网上君子”和“网上绅士”。 在网络空间里,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们,应共同享有参与权、表达权、发展权。虽然各国国情和文化传统不同,但我们应当摒弃偏见、尊重差异、包容开放,特别是要尊重网络主权,不搞网络霸权,不把本国的利益凌驾于他国的利益之上。我们要共同携手,致力于构建一个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互联网发展秩序。 二是倡导信息共享的秩序。 互联网的本质属性就是传播信息、共享信息。当今时代,信息引导着资本,影响着决策,决定着交易。一个企业、一个机构,能否通过信息把握市场规律,预测市场前景,发现市场机遇,控制市场风险,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掌握信息的多寡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影响力的重要标志。 目前互联网上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信息传播的不客观、不全面、不平衡、不对称密切相关。当今世界,20%的人口占有80%的信息资源,80%的人口只享用

自由与秩序-高中议论文900字

自由与秩序_高中议论文900字 秩序,只有秩序才有自由。这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风筝飞得再高再远,也并不完全自由,如果没有一根线牵着它,它便会在这天地间随风飘荡,无所适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话听起来非常自由,事实上无论是鸟还是鱼,他们的自由也都有底线,鸟必须约束自己,不可飞到海里去。鱼也一样,它只能在海里自由,一旦跳到陆上来,便不能生存。 在人们心里,美国是一个民主而且自由的国家,公民的权利能够得到最大的保护。比如枪支的使用。只要有持枪牌照就能购买枪支和使用枪支,这是比中国自由。但美国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枪击案发生,人的生命的自由得不到保障;而在中国,公民不得私自持有枪支,这种限制让一部分人觉得很不自由,但结果是我们很少听到社会有什么校园枪击案发生,不自由的枪支管理让生命的自由存在得到保障。 庄子在《逍遥游》中曾写到鹏程万里,却仍需借助海运。相比与蜩与学鸠,鹏的视界无疑开阔许多,却仍有所束缚,“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所以说,小到尘埃,大到鲲鹏,都无法达到绝对的自由。 那么,为什么做不到绝对自由呢?老子云“物极必反”,自由也是如此,过分的自由便与放纵无异。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秩序的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可以随意进入别人的家,拿别人的东西,你可以随时插别人的队……这是一个人的自由,却侵犯了更多人的自由。完全的自由不仅不可能,还会造成完全失去自由这样的情况,因此,人们决定舍弃一部分自由,从而保证绝大多数人都能够实现一定的自由,而又不妨碍他人实现一定的自由。

秩序,便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秩序的存在,限制了自由,却也保障了自由。自由离了秩序无法存活,同样,脱离了秩序的自由也无法存活。秩序虽然是用来保护自由的,但过分的秩序也会摧残自由,试想一下,身边全都是苛条律令,喝杯水,上个厕所也要严格按照法律条约,处处受束缚,谁受得了? 中国很多朝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立有不少的律法,但当秩序到达一定程度后,再往上走,便容易激起民怨,导致社会动荡,这样的秩序,也便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自由和秩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天下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也不会有绝对的秩序。

网络使人不自由一辩稿

谢谢主席,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发言。 网络给人带来更多的便利和选择的空间,然而因此我们就更自由吗?其实并不然。我们今天所讲的自由是指人能够按照自己的做出选择和能够摆脱不必要的束缚。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能独立自主的选择或摆脱一些不必要的束缚,我们则认为这是不自由的体现。我方认为网络虽然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提供了更多的资讯,但却让人更不自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网络带给了人行为上的不自由。 首先,网络构造了一个庞大的虚拟世界,这个世界广阔无边精彩万分,看似给人无数自由,但却使无数人深陷于网络之中不可自拔。此时网络使人更不自由,因为网络创造的虚拟世界将人深深吸引,使人无法摆脱。宅男宅女们沉迷网络足不出户,低头族沉迷于虚拟的社交网络之中,不能摆脱对网络的依赖,实际上他们是不自由的。 其次,人肉搜索,个人信息在网络上大量、快速地被曝光,看似使人搜寻信息更加便利,但却损害了被人肉者被曝光者如隐私权等诸多的权利,增加人们心里的不安全感和心理约束。人们不能摆脱这种束缚,为了不被人肉,不成为网络热议话题,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更加小心翼翼行事谨慎,即使是自己喜欢而无害于社会的的事也要三思而行,这同时也剥夺了人们自主选择的权利。这种便利无形中给人现实中的行为套上枷锁,使人愈发不自由。 其二,网络带来海量信息,造成人精神上的不自由。 网络带来门类齐全各式各样数量巨大的信息,给人们收集信息提供更多便利。但也就是这种便利,使人可以不加思索便可以获得想要的资讯,从而丧失了独立思考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在这种便利之下,人难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因为在对网络信息的强烈依赖之下人会失去完全属于自己的看法,“不转不是中国人”,“不哭不是地球人”,独立自主选择思想的自由在哪里?这同时使人也无法摆网络信息所蕴含的价值观给人植入的思维定势的束缚。个人的思想被束缚在网络带来的思维定势的牢笼之中,被折断了翅膀,无法自由飞翔。自由,又在何方? 我们无法否认网络带来的信息爆炸和广阔空间确实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与选择,然而网络的这种便利和多元化选择却助长了人的惰性和对网络的依赖,使人不可自拔和无法独立选择。因而,我方认为,网络让人更不自由。

法的自由价值之体现

第23卷第9期河北法学 V ol.23,No.92005年9月 Hebei L aw Science Sep .,2005 法的自由价值之体现 陈俊香 收稿日期:2005203221 作者简介:陈俊香(19672),女,河北邢台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法理学。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 摘 要:在一个法治社会里,自由是人们从事法律所不禁止的一切活动的权利。在国家生活中,自由是以法律的形式存在 的,法律规定了自由的界限,法律上的自由就是对自由的设定和保障;法律之下的自由是个人自由和社会自由的统一。实现自由、平等的和谐社会,需要法律的自由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 关键词:自由至上;法的自由价值;和谐社会;体现 中图分类号:D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3933(2005)0920152203 Embodiment of Liberal V alue of La w CHEN J un 2xiang (Hebei Professional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ijiazhuang 050061China ) Abstract :In a legal society ,liberty is the right to engage in all activities that are not banned law.Liberty exists in the form of law in the national life ,while law regulates the limit of liberty ,and ,liberty of law is the enactment and protection of liberty.Liberty under the law is the unification of individual libert y and social liberty.To realize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real embodiment of value of law is required. K ey w ords :liberty supremacy ;liberal value of law ;harmonious society ;embodiment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法律作为指导、调控人类行为的一种工具,在国家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法治意味着法上有法、法律至上。法治之法非意志之法。在符合法治的法律之下,个人不受表现为他人专断意志的法律的支配。因此,在法之下,不得有任何权力和个人超然于法律之外。法律至上不是意味着立法者的意志至上,而是意味着自由至上。 一、法的价值(一)价值的含义价值从词义上是“起掩护和保护作用的、可珍贵的、可尊重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用“真、善、美”或“假、恶、丑”等作为评断事物或行为的标准,前者对于人们来说,意味着它们具有积极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可珍贵的;后者则相反。价值就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一定需要,通俗地说,就是外界事物的功能和属性对人们的有用性或有益性。也就是说,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需要、目的、效益,通过实践和认识活动,去改造客体,使客体同人们的需要达到某种 一致和满足。法学对价值问题的研究,其注意力侧重于从法律与人的需要的关系上阐明法律价值的基本问题。 (二)法的价值或法律价值 1.法的价值的含义 法的价值是一定的社会主体需要与包括法律在内的法律现象的关系的一个范畴。这就是,法律的存在、属性、功能以及内在机制和一定的人们对法律要求或需要的关系,这种关系正是通过人们的法律实践显示出来的。例如:“禁止偷窃”是一条为不同社会所共有的法律规则。如果我们对此不仅做出描述,而且要说明这个“法律现实”的理由或原因,即为什么偷窃行为是犯罪和应受惩罚。这种说明就含有价值判断。如果我们再从立法的角度而言,为什么要立这一法,其立法宗旨是什么,立法所产生的后果对谁有利和有什么利等,这也是价值问题。社会秩序的维护本身也需要客观要求。人类只有在一定社会秩序中才能生活,人类文明只有在一定社会秩序中才能进步。这就表明一定社会秩序能够满足人类生活和文明的需要,因而是有价值的。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律是掌握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 — 251—

自由与秩序_西方社会管理思想的演进_张旅平

自由与秩序:西方社会管理 思想的演进 张旅平赵立玮 提要:本文从史论结合的角度阐述西方社会管理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 在现代西方,社会管理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它主要涉及社会控制、文化价值的内化,以及国家、市场和社会的互动。其宗旨是在推动国家理性和向善的同时,也促进社会成员向现代文明人和现代公民转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管理被认为是一种按现代性标准对人进行“规训”的过程和“文明进程”。而自由与秩序的适当平衡则是西方社会管理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秩序规训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体现。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管理实践、思想和模式。就西方而言,其主要源于希腊-罗马文化和犹太-基督教文化,并经过复杂漫长的融合、创新和演变之后,于近现代逐渐成熟起来。总起来讲,现代西方社会是一个法治下的民主社会,它的管理自然也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的。其特点是把人权或公民权利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强调自由与秩序的适当平衡。社会管理被认为是一种把传统的人转变为现代人的“规训”过程和“文明进程”。 由于当代西方社会是一个非总体性的分化和分工相当精细的社会,因此,严格地讲,它们并没有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综合性的“社会管理”一词,而只有administration(侧重于行政管理、公共管理)、manage-ment(经济管理、工商管理或企业管理)、governance(政治学意义上的治理),以及与此相关的social control(社会控制)和regulation(调控、监管)这样一些概念。当然,尽管如此,如果我们认真考察的话,也能够在西方社会丰富的管理实践和理论中挖掘出“社会管理”的某些制度和思想。只不过由于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其理念、方法和实践与我们往往大不相同。 32

法的价值

法的价值 ?一、法的价值概述 ?(一)价值的概念 ?价值一词与梵文和拉丁文中的“掩盖、保护、加固”有渊源关系,是在由此派生出来的“尊敬、敬仰、喜爱”等意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含义是“起掩护和保护作用 的,可珍贵的,可尊敬的,可重视的。” ?哲学的意义上,价值这一概念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价值是一个表征关系的范畴,它反映的是人(主体)与外界物—自然、社会(客体)的关系,揭示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动机和目的。 ?其二,价值是一个表征意义的范畴,用于表示事物所具有的对主体有意义的、可以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概念。 ?(二)价值的特性 ?其一,客观性。即客体的价值不管主体认识不认识,是否要去认识,都是客观存在的。 ?其二,主体性。指同一客体对不同的主体或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同一主体的价值,都是不同的。价值的主体性又表现为价值的变异性和多维性。 ?(三)法的价值的概念 ?法的价值就是法这个客体对满足个人、群体、阶级社会需要的积极意义。 ?一种法律制度有无价值、价值大小,既取决于这种法律制度的性能,又取决于一定主体对这种法律制度的需要,取决于这种法律制度能否满足一定主体的需要及满足 的程度。 ?(三)法的价值的概念 ?法学研究中,“法的价值”这一术语的含义可因以下使用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P296 ?其一,用“法的价值”来指称法律所包含的价值评价标准。如刑法学中的“犯罪价值论”问题的探讨,并非暗示犯罪行为可能具有某种价值,而仅仅从价值判断的角 度来研究犯罪问题。 ?其二,用“法的价值”来指称法律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过程中能够保护和增加哪些价值。如秩序、自由、效率和正义等。法律发挥社会作用的目的就在于对这些有价 值的事物予以保护并促进其增加。这种价值构成了法律所追求的理想和目的,因此 称为法的“目的价值”。 ?其三,用“法的价值”来指称法律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因素。此种意义上的法的价值,称为法的“形式价值”,它与法的目的价值不同,并不是指法律所追求的社会目的和 社会理想,而仅仅是指法律在形式上应当具备的那些值得肯定的或“好”的品质。 ?(四)法的价值分类 ?1、群体法律价值与个人法律价值 ?群体法律价值是指某一社会群体对法律的要求及法律对该社会群体的实际效应。 ?个人法律价值是指作为主体的个人对法律的要求以及法律对个人的实际效应。 ?个人对法律的要求与群体对法律的要求侧重点上是有区别的。相对于群体法律价值而言,个人的法律价值更注重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如个人行为的自由、平等、权 利、人格尊严、个人财产的保护以及个人发展条件获得法律的保护等。群体的法律 价值追求则更注重于正义、秩序等内容。 ?2、法律的正价值、无价值与负价值 ?法律的正价值是指法律所产生的实际效应与主体的法律价值追求一致的情况。 ?法律的无价值是法律对主体不产生效应。其原因主要有:第一,法律与社会实际状

司法考试法理知识点:法的价值之秩序

司法考试法理知识点:法的价值之秩序 法的价值之秩序 法学上所言的秩序,主要是指社会秩序。它表明通过法律机构、法律规范、法律权威所形成的一种法律状态。由不同的人所组成的社会要得以维系其存在与发展,就必须确立基本的秩序形式,而在其中,法律在促成人类秩序的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种法律都是要追求并保持一定社会的有序状态。因此,法律总是为一定秩序服务的,也就是说,在秩序问题上,根本就不存在法律是否服务于秩序的问题。所存在的问题仅在于法律服务于谁的秩序、怎样的秩序。 “秩序”之所以成为法的基本价值之一,是因为:首先,任何社会统治的建立都意味着一定统治秩序的形成。没有秩序的统治,根本就不是统治。因为在一片混乱之中,统治者的权力根本就无法行使,自然也就无法建立有效的社会管理模式。因而,法律的根本而首要的任务就是确保统治秩序的建立,因而秩序对于法律来说,无疑是基本的价值。其次,秩序本身的性质决定了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秩序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的正常结构、过程或变化模式,它是人们相互作用的状态和结果。任何时代的社会,人们都期望着行为安全与行为的相互调适,这就要求通过法律确立惯常的行为规则模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法律、规则、秩序可以成为同义词。再者,秩序是法的其他价值的基础。诸如自由、平等、效率等法的价值表现,同样也需要以秩序为基础。因为没有秩序,这些价值的存在就会受到威胁或缺乏必要的保障,其存在也就没有现实意义了。 当然,秩序虽然是法的基础价值,但秩序本身又必须以合乎人性、符合常理作为其目标。也就是说,如果秩序是以牺牲人们的自由、平等为代价的,那么这种秩序就不是可欲的秩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现代社会所言的“秩序”还必须接受“正义”的规制。相对来说,秩序主要关系到社会生活的形式方面,而难以涉及社会生活的实质方面。

自由与秩序

自由与秩序 两千年以前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到“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认为人类 应该效法那支配着宇宙万物的无所不在的“道”使自己成为永恒无限的存在。这就是说自由要高扬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的思想,使人类的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独立境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展翅的大鹏,从北冥到南海的逍遥,正是庄子用实体的形象对自由所作的最好的诠释。正是由于自由强调了个体生命价值的极致发挥,切合了人类的天性,因而对自由的追求才使人类超脱了形骸的桎梏,成为薪火相传的精神接力。 但庄子所谓的无限自由存在吗?能够存在吗? 哈耶克写过一本叫做《自由秩序原理》,他说:“人类所能寻求的自由是在他生活的感性世界对个体自由的肯定。”这种自由是他所生活的周围自然界和社会关系中的感性具体实现。人类社会的客观属性决定了自由的客观性。自由不仅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的机会并承受选择的重负,而且还意味着他必须承担其行动的后果,接受对其行动的赞扬或谴责。而且人之所以为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社会中的人,作为个体而单独存在的人是没有的,由人际关系构建而成的人类社会必然要产生维护内部稳定的规范,这就是秩序。相对于个体的自由而言,秩序就是支配人的社会异己力量。从哲学的高度来看,自由与秩序是辨证统一的。在客观世界中的自由必然是建立在秩序的基础上的。没有秩序,自由也无从谈起。同样,秩序也是相对于自由而存在的,没有对自由的规范和约束,秩序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打个形象的比喻,自由与秩序正如火车与铁轨的关系一样,两者是互为存在前提的。 自由这一神圣的词汇,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带着绝美的光辉,高悬于人类精神的领空。从此对自由亘古不变的追求,贯穿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不管是精神是超脱,还是挣脱奴役的枷锁,自由的触角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自由的向往融入了时代不息的搏动。但是像庄子所谓的无限自由的理论思辩不过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幻想,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我们必须要使自由与秩序相协调,相 得益彰,使社会的和谐最大化。 自由是一种在责任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为而不受任何任强制的状态; 而秩序则是一种有序状态的建立和维持。两者看似矛盾的,但并无大的冲突,因为我们忽略了秩序同时也具有动态性, 即是能够在动态的变化或演进维持一种动态的秩序。我们在某种秩序之下, 每个个体得到充分尊重的同时, 自然也就会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形成和演进, 且这种不断自发形成和演进的社会秩序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强化对一般规则的遵守, 从而保证自由始终能够得以保护而不受到其他强权的任意干涉和损害。 但同时就要引进了“法治”。因为法律的目的不是取消或限制自由, 而是维护和扩大自由。在所有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 哪里没有法律, 哪里就没有自由。而一个良好的秩序是自发的,秩序有助于为法治的实现形成一种至少不会造成阻碍作用的外部条件和内在气质。秩序成为法治下的秩序, 反过来同样能够在满足秩序的形成和演进中确保自由不被任意侵损, 使得两者相互促进

论法的理念即自由

论法的理念即自由 刘淑静 摘要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中,真正的自由并非一时的任性冲动,而是在理性支配下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法”的概念的实质是自由权利,以及由自由权利所构成的现实交往关系及其秩序。法是“自由意志的规定性存在”,是“理念的自由”,是法的概念和法的定在的统一。 关键词黑格尔自由法理念 黑格尔于1821年发表《法哲学原理》一书,该书被认为是黑格尔最重要、最成熟的政治哲学著作。该书专门研究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研究社会生活与国家生活。纵观《法哲学原理》一书的理论结构,黑格尔在书中展现了其对什么是自由的生活,和谐的社会,以及二者何以可能问题的思考,以思辨的方式将社会成员的道德自由意志和社会生活的公共权利秩序相联结,试图使二者在现实中得到统一。 一、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的“自由” 依据对自由含义的通常理解,自由是任性而为,不受任何限制。而黑格尔认为“任性的含义指内容不是通过我的意志的本性而是通过偶然性被规定成为我的”,如果人们对“自由”的考察只停留在“任性”这一层面,认为人可以要求获得任何他想要得到的,那么,所谓的“自由”当然就意味着他可以这样做。但是,如果人们能对自由持有这样的见解,即内容是外界所给予的,外界对人的自由具有规定性,也就是在这个方面,人就不再认为自己是自由的。由此可见,任性只是自由意志偶然性和特异性的体现,不自由恰好就包含在这种任性当中。真正的自由并非不加限制地任性胡为,真正的自由是在理性支配下进行活动,人们可以有意识地对自由的内容进行规导和驾驭。 (一)意志是“自由”的发生机制,是具有“实践态度“的思维 人是具有意识能力的自由主体,人能自主思考,并决定自己的行动。黑格尔认为,人作为有自觉意识的生命体,由于其自身的内在运动,转化为具有自觉意识能力的自由主体,也就是说,人的意识和精神使人成为不同于其他自然实体的自由主体,人的意识和精神即人的意志决定了人是自由的。 黑格尔为了阐明“意志”的含义,借助了“思维”这个概念,人将自己作为本质来把握的方式就是“思维”,通过这种方式使人本身摆脱偶然和不真,人具有的这种自我意识,构成了法、道德和一切人类伦理的原则。黑格尔指出:精神一般而言就是思维,而思维和意志的区别表现为理论与实践的区别。思维和意志不是人的两种官能,意志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它助力于将自由的内容转化为客观存在,是作为达到客观实在的冲动的那种思维。更进一步地讲,意志是一种目的性的思维,是思维的一种特殊方式。一般意义上的思维是在人的观念中形成对于事物的认识和思想,而作为特殊思维方式的意志并不满足于这种对对象的任何和形成一般的观念,而是基于形成的这种观念来设定一种现实的存在,基于思维形成的对对象的一般认识来调整自我与对象的关系,而所谓“理论态度”即可理解为对对象形成人的观念和思想,“实践态度”则是在人的观念和思想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目的和要求,并具有将之实现的冲动。它具体表现为:“我能摆脱一切东西,放弃一切目的,从一切东西中抽象出来。” (二)意志是特殊性普遍性的统一,意志是自由的 首先,意志具有特殊性,意志只有具体到“我”,才有意志可言。仅仅具体到“我”的意志,而排斥别人的“我”的意志,此种意志在黑格尔看来是纯粹主观性的意志。如果“我”的自由的实现排斥、抗拒他人的“我”的自由的实现,那么“我”的这种自由就具有偶然性、

法与自由的关系

自由,即主体只服从于自己的意志,一种主体不受外在压制和束缚的消极自由,一种主体有依自己独立意志行事的能力的积极自由。法律,指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包括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还包括权力机关认可的判例、习惯等。 一、哈耶克的《法律、立法和自由》中自由和法律的关系 他提出的法律是规则的语言化表述的理论是其自发性理论的扩展,是一种从经济自发性到法律自发性的转移。他的这一跨越是通过论述自由——自发性——法律三者关系来实现的。在这三者中,“自发性”是理论根基,“法律”是论题,“自由”是探讨的主旨。哈耶克以法律与自由的关系问题做为视角,重新划分了法律流派,即法律建构主义和法律进化主义,其界限在于是否承认法律的自发性,凡是承认的,就是进化主义,否则是建构主义。他坚持法律的进化理论,提出法律不能作为理性主义的滥用,不能以牺牲个人自由来达到不合理的社会目标。在哈耶克看来,法律是对已有规则的语言化表述,而不是超越这些已有的规则。而规则是指自发性的秩序的规则,不是人为的规则,只要实现了自发性那么法律就得到了其应得之意,那么自由也在情理之中了,法律对于自由的保证问题便成为实现法律自发性的问题,只要是保证了法律的自发性就是保证了个人自由本身。 哈耶克对于法律两种流派的划分的价值在于他认识到了在法律的发展中出现的人们对于理性的一种不加分析地信任,而导致了忽视理性可能在立法中给人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因为失去制约的理性,就会产生任意的不合适当前社会需要的法律形式。但哈耶克也以消极理性作为理性缺点的克服,导致对理性的否定,在立法中就表现为片面承认自发性,排斥理性立法的作用。虽然哈耶克提倡的是法制下的自由,看到了个人自由与遵循法则的一致性,但他仅仅把法制限于对已有规则的明述,这样导致了他把法律的作用能缩小到了最小的范围,企图以消极的法律管理来实现个人最大化的自由,否认法律在社会所可能承担积极的功能。 二、伯林《两种自由的概念》中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与法律的关系 伯林将“消极自由”定义为:“别人是否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地,使我的希望不得实现。在此意义下,若我是自由的,意思就是我不受别人干涉。”公式表示为:“免于……的自由”(liberty from…),不被强迫。这一公式所包含的内容是有限定的范围。政府或法律的干涉在这一范围,而“免于饥饿或贫困的自由”尽管完全符合这一公式,但“饥饿或贫困”却不在柏林的“消极自由”共识的范围内。即“经济自由”不属于伯林所述的消极自由。他说“如果我的穷困是由于疾病——因为我生病了,所以我无法去买面包、或无法去为环游世界之行付款……因为我坡了脚,所以无法去跑步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我无法做到某些事,基本上不能被指为缺乏自由,更谈不到缺乏政治自由。”只有当贫困是由不公正的制度安排所造成时,才能称之为受到压迫或奴役。所以在柏林的思想中,由市场本身或自身能力造成的贫困状况,即“经济不自由”,并不属于“消极自由”的范畴。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中也持相似的看法。他表述“自由并不意味着一切善物,甚或亦不意味着一切弊端或恶行之不存在。”消极自由是绝对主体,不需要借助于他人行为,义务主体为除他以外的所有其他主体(包括自然人和组织机构)。立法上,法律应该原则上为他排除所有干涉。所以法律应该保护“消极自由”,为消极自由排除阻碍。 伯林认为“积极自由”很可能会假以各种理由摧毁许多神圣不可侵犯的“消极自由”,伯林分析数种“积极自由”的自由观念有一个共同点,“以做自己主人为要旨的自由”,要想成为自由的人,就必须摆脱非理性的控制,达到那个“真实的”自我。认为自由即是“自主”的”积极自由”观,是建立在一个蛊惑人心的比喻的基础上。伯林对“积极自由”也有个公式,那就是“去做……的自由“(liberty to…)。在某些情况下用“去做……的自由”公式表示的积极自由,甚至比用“免于……的自由”表示的消极自由还要“消极”。比如我们就此可以分析一下“去做绝食这件事的自由”与“免于饥饿的自由”这两个到底哪一个更加消极。哈耶克坚持这

浅析网络空间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

浅析网络空间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 1 网络与言论自由 言论是人类进行情感交流、思想表达的最重要方式,言论自由是公民应该得到保障的一项基本的权利,被看做是公民最根本的权利或第一权利。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民主文明的发展,传播信息的物质载体日益丰富,言论以语言为基本内核,包括口头或者书面的所有形式,既可以通过演讲、讨论,也包括经由广播、刊物等其他媒介来表达。在现代社会,言论自由并不仅仅只是单纯地通过各种方式使特定的思想、观念或者意见、建议为他人知晓或者公之于众的行为,言论自由是一项权利,而且是一项积极权利,意味着公民在行使这一权利的同时,国家或者政府不仅不能妨害或者禁止公民正当地行使其自身权利,并且负有促进、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义务。我国《宪法》第35 条也规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公民信息交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场所。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标志,从公民言论自由的角度来说,归根到底也只是一种新的媒介,互联网的产生推动并丰富着口头或者书面表达的方式,提供了更多样化的表达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对于言论自由的保护也就自然而然地应当及于网络。当然全新的载体,使得互联网在综合了传统社会下各种传播媒介在传播信息、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等方面所有的技术优势,而且实现了信息传播技术的巨大

跨越,改变了传统社会中表达和传播思想、信息收到各种技术限制的被动状况,真正地让表达者的表达能力大幅度提升,实现了信息传递、沟通和交流的无障碍,使得言论在某种意义上真正具备了自由的特征,极大地丰富了言论自由的价值。 2 网络言论自由的特性 网络不同于传统传媒,它具有天然的开放性、交互性与隐匿性等特征。全新的载体与表达方式决定了网络环境中公民言论必然具备诸多超越传统媒体的特性,如身份的匿名性、主体的平等性、表达的即时性与互动性及内容的自由性等。 ( 1) 平等性 现实社会中公民虽然享有言论自由,但地域、职务、性别等的差别无一不限制着公民表达的内容与途径。而网络中却无高低贵贱,在因特网上,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你甚至不知道电脑的另一头是一只狗。网络的虚拟性与匿名性使得公民得以摆脱现实身份的束缚,平等地参与其中,共享信息资源,共同分配话语权,从而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地位,得以真实地进行沟通交流、表达自我。 ( 2) 即时性 网络表达的即时性,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公民的思想意见、评论建议都可以通过手机或者计算机网络随时随地发表出来,每一个热点事件的发生,都能第一时间在网络上发现相关资料报道以及网民的各种反馈等,并迅速形成舆论,乃至引发网民之间的口水大战,既有各种专家学者的理性点评,也有普通网民的道德评价。这些,都是

论法律的秩序价值

论法律的秩序价值 周旺生 北京大学 【摘要】人类社会是以法律秩序为重要纽带而生存发展的。法律秩序是由法所确立和维护的,以一定社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的,表现出确定性、一致性、连续性的,具有特殊强制力的一种社会状态。法律秩序为社会主体提供安全保障,为社会关系提供依循的界限和规则,使社会可以据以稳定、繁盛和持续发展。法律秩序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有好的实现法律秩序价值,需要使确认秩序和创设秩序完好的结合。确认应当确认的秩序,便能固化经验和提升生活;创设应当创设的秩序,便能创造生活和引领生活。 【关键词】秩序法律秩序法律秩序价值法律秩序价值体现法律秩序价值尺度 The Value of Law as an Order 一 在人类面前有两种秩序:一是自然秩序,一是社会秩序。自然秩序是由自然界的规律表现出来的一切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和运作的秩序。春夏秋冬的依次转换,日月星辰的有序嬗变,金木水火土各自依其性能发生独立的和相互制衡的作用,这些数不尽的自然现象有序地存在和运行着,表现出自然秩序的恒久的伟力。社会秩序则是连接和维系人类社会关系的纽带。家庭和国家、公司和社团的循规而立,生产和消费、经商和劳作的分工选择,权力的归属、行使和制约平衡,权利资源的配置和义务的分担,这些纷纭多彩的社会现象有序地发生、存在和不息地运行着,显示出社会秩序不可须臾或缺的功用。 人类需要这两种秩序,离不开也摆脱不了这两种秩序。人类就是在这两种秩序环境之中生活的。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与物质的自然界发生关系,依赖着自然秩序而生存而发展。没有必要的自然秩序,日月无辉、星辰大战、四季紊乱,人类一日不能存活。人类自身又结成社会,在这个社会整体中以一个成员的身份同他人发生关系,以社会秩序为纽带而生存,依赖着社会秩序而生活。没有必要的社会秩序,社会处于混乱状态,人类就没有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有了社会秩序,社会中的各种关系有着可以依循的明确的界限,社会的运行有条不紊,人和其他主体,才可能处于安全的状态,免受侵略、掠夺、抢劫,或一旦遭受这些危害便能通过相应途径挽回损失;才可能处于有序的状态,获得参与社会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行为前景做出预测和调控,以尽量减少行为选择的错误及其所带来的损失和挫折,尽量提升参与社会和实施行为的效率或收益,并尽量降低行为选择的成本;也才有可能谋求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追求,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和社会生活的质量。在正常情况下,“对我们周遭的宏观世界所作的观察表明,它并不是由无秩序的和不可预测的事件构成的一个混乱体,相反它所表现的则是意义重大的组织一致性和模式化。”[1]正由于必要和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存在,社会才有可能出现繁盛而持续发展的局面。事实上,从来的繁荣昌盛时代总是同必要和稳定的社会秩序相依傍。 人类所依赖的这两种秩序,各以其自有的方式影响着人类。自然秩序是以自然规律的调节实现其价值的。规律的内在作用和自发作用,是自然秩序深沉而有力量的滥觞。社会秩序则以社会发展规律的调节和人类的主观努力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其价值。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调节和社会主体的自觉努力,是社会秩序发生作用的基本途径。社会发展规律的调节和人类主观努力的结合,产生了一个广大的社会秩序网络。法律秩序在这个广大的社会秩序网络之中,是一个基本的环节。

最新整理高考优秀议论文素材:自由与秩序

高考优秀议论文素材:自由与秩序 范文: 《自由与秩序》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话听起来非常自由,但事实上无论是鸟还是鱼,他们的自由也都有底线,鸟必须约束自己,不可飞到海里去。鱼也一样,它只能在海里自由,一旦跳到陆上来,便不能生存。 这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风筝飞得再高再远,也并不完全自由,如果没有一根线牵着它,它便会在这天地间随风飘荡,无所适从。 在人们心里,美国是一个民主而且自由的国家,公民的权利能够得到的保护。比如枪支的使用。只要有持枪牌照就能购买枪支和使用枪支,这是比中国自由。但美国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枪击案发生,人的生命的自由得不到保障;而在中国,公民不得私自持有枪支,这种限制让一部分人觉得很不自由,但结果是我们很少听到社会有什么校园枪击案发生,不自由的枪支管理让生命的自由存在得到保障。 庄子在《逍遥游》中曾写到鹏程万里,却仍需借助海运。相比与蜩与学鸠,鹏的视界无疑开阔许多,却仍有所束缚,“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所以说,小到尘埃,大到鲲鹏,都无法达到绝对的自由。

那么,为什么做不到绝对自由呢?老子云“物极必反”,自由也是如此,过分的自由便与放纵无异。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秩序的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可以随意进入别人的家,拿别人的东西,你可以随时插别人的队……这是一个人的自由,却侵犯了更多人的自由。完全的自由不仅不可能,还会造成完全失去自由这样的情况,因此,人们决定舍弃一部分自由,从而保证绝大多数人都能够实现一定的自由,而又不妨碍他人实现一定的自由。 秩序,便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秩序的存在,限制了自由,却也保障了自由。自由离了秩序无法存活,同样,脱离了秩序的自由也无法存活。秩序虽然是用来保护自由的,但过分的秩序也会摧残自由,试想一下,身边全都是苛条律令,喝杯水,上个厕所也要严格按照法律条约,处处受束缚,谁受得了? 中国很多朝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立有不少的律法,但当秩序到达一定程度后,再往上走,便容易激起民怨,导致社会动荡,这样的秩序,也便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自由和秩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天下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也不会有绝对的秩序。 关于自由与秩序的名言 1、自由之于人类,就像亮光之于眼睛空气之于肺腑爱情之于心灵。——英格索尔 2、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卢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