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欣赏的性质和特点

艺术欣赏的性质和特点

艺术欣赏的性质和特点
艺术欣赏的性质和特点

艺术欣赏的性质和特点

(一)艺术欣赏是艺术反作用于现实的重要环节

人们的全部艺术活动,包括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这两个前后联结、相互制约的方面。从艺术家认识生活,创造艺术作品,到欣赏者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进而推动欣赏者去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就实质来说,便是艺术反映现实并反作用于现实的过程。马克思说过:“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消费的生产。生产的消费。”“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媒介;这表现为它们的相互依存;这是一个运动,它们通过这个运动彼此发生关系,表现为互不可缺,但又各自处于对方之外。生产为消费创造作为外在对象的材料;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内在对象、作为目的的需要。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①撇开消费的方式和目的不谈,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同样也适用于创作(艺术生产)和欣赏的关系。如果艺术作品没有经过艺术欣赏,艺术的社会功能就还是潜在的,还没有实际的实现。因此,艺术欣赏是欣赏对象和欣赏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是艺术家和群众、艺术和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是艺术反作用于现实的必要环节。

然而,正如艺术不同于科学认识和道德规范而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质一样,艺术作品通过艺术欣赏而反作用于现实的方式,也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一点需要通过对艺术欣赏的

特点的分析来加以说明。

(二)欣赏活动的特点

欣赏活动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它是一种感觉和理解、感情和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因此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而提高认识、受到教育的过程,表现为一种所谓“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同于纯粹抽象的理论思考或是在直接的实践意志的趋使强迫下接受某种道德教训。欣赏者对作品所揭示的生活的本质的认识,或是对艺术家所作的说明、判断、评价的接受,始终是和欣赏者对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具体生活现象的直接感受和情感反应不可分的。在整个欣赏过程中,对待反映于作品中的生活,只有那些为欣赏者的感觉和感情所肯定和接受了的东西,才能成为他在理性上所肯定和接受的东西。艺术欣赏活动所具有的这个特点,使得欣赏者在欣赏活动中不仅认识了事物的本质,而且生动具体地把握了丰富多采的感性世界,激发了和对事物的理性认识相一致的情感态度,推动欣赏者走向实践。例如我们阅读了《红岩》这部小说,不仅在理性上认识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的精神品质,而且生动具体地感受到了这种品质,激起了我们崇敬、热爱和在实践中学习这种品质的感情。

感觉和情感在欣赏活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它们是同我们对事物的本质的理解和认识结合在一起的,两者的分裂必然要破坏艺术的欣赏。资产阶级的美学家常常夸大感

觉和情感在艺术欣赏中的作用,把艺术欣赏归结为神秘的直觉活动,否定艺术欣赏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他们看不到或不愿看到在艺术欣赏中感觉和理解、情感和认识是不可分地统一在一起的,而且只有当感觉是伴随着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理解)的感觉,情感是伴随着认识(正确或不正确的认识)的情感,才能有真正的欣赏活动存在。

其次,就革命文艺对群众的思想感情的作用而论,由于它是把阶级功利倾向和思想内容融化在能够激起人们美感愉悦的审美形式之中,这就决定了欣赏活动中的教育性和娱乐性二者的统一关系。艺术作品的感染力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寓教育于娱乐之中。鲁迅说过:“文艺之所以为文艺,并不贵在教训,若把小说变成修身教科书,还说什么文艺。”①艺术作品对欣赏者的这种特殊的精神作用,曾经为古今中外的许多美学家、艺术家所指出,所阐释。公元前罗马的贺拉斯曾经提出了文艺“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②教育和教训不同,艺术作品对欣赏者寓教于乐的特点,决定了艺术欣赏活动给人以道德和知识的教育,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审美趣味二者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艺术的教育作用只能通过欣赏者对作品发生兴趣,在欣赏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审美愉快,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由于各种艺术作品的性质不同,艺术欣赏的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关系也不同。有些

作品教育性强些,有些作品娱乐性强些。但是,无论哪一种艺术作品,甚至包括惊心动魄的悲剧,也都必然带有一定的审美愉悦性。任何具有严肃的创作目的的艺术,只有当它首先适应了群众的审美需要和审美能力、审美趣味,适应群众的这种主观爱好和接受的可能,它才能赢得群众,提高群众,教育群众。

(三)艺术欣赏的主客观条件

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就艺术活动的总体来说,是对立而统一的两个方面。就对现实的认识活动来说,艺术创造是艺术家对现实的直接认识,艺术欣赏是透过艺术作品对现实的间接认识。就两者的过程来说,艺术创作是把大量的生活现象概括成独特的典型形象,造成可供欣赏的艺术作品,是从面到点;艺术欣赏则是从具体感性的艺术形象出发去把握普遍的社会内容,发挥艺术的社会功能,是由点到面。就创作和欣赏的目的来说,创作是为了给群众提供一定的欣赏对象,即能够给群众以一定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愉悦的艺术作品;欣赏是为了从艺术作品中获得一定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愉悦。所有这些,都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两者之间客观存在的固有的矛盾。这些矛盾的统一,从根本上来说,是授者和受者、教育和受教育的对立和统一。只有当文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都符合于广大群众受教育和审美的要求,需要和适应相统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依赖,互相成为条件,欣赏

者有了合乎需要的对象,文艺才能密切联系群众,从而发挥教育群众的作用。这就是说,只有当文艺作品把作者从生活中得来的感受和理解、感情和思想寄托在独创性的形象的形式中,内容和形式和谐一致的艺术形象使欣赏者觉得是可亲的,作者的感受和欣赏者的感受是息息相通的,欣赏活动和创作活动二者之间,才能作为互相依存的关系而被表现出来,才可以说“后者是生产者,前者是消费者;后者是演员,前者是以自己的共鸣和热情奖励着演员的听众。”①如果艺术品对现实的评价不高于普通群众的认识,其审美价值又低于群众的欣赏水平,这样的作品就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不能成为迫切需要的对象,艺术品和欣赏者之间不能构成密切的关系。可见并非一切艺术创作都能很好地解决授者和受者、教育和受教育的矛盾,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欣赏对象。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矛盾,要求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首先要自觉地认识到艺术欣赏的一般规律和特点,认识欣赏者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理想和审美兴趣,从而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之间,在艺术作品和广大欣赏者之间建立起相互适应的关系。

艺术欣赏以艺术作品为对象,没有艺术作品就不可能有艺术欣赏。但是,作品之所以能够被欣赏,也是因为欣赏者具备了相应的主观条件的缘故。艺术欣赏活动是作品作用于欣赏者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拥有一定审美能力的欣赏

者对于艺术作品进行感受和理解的过程。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要求欣赏者具有和之相适应的审美能力。马克思指出:“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因为对我说来任何一个对象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和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能感知的程度为限。”①由于欣赏者和欣赏对象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依存关系,艺术作品的客观价值能不能成为现实,这一方面要取决于艺术作品能否反映并满足欣赏者的欣赏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取决于欣赏者能不能欣赏以及在怎样的程度上感受和理解作品的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②艺术作品的客观价值虽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欣赏者之间个人条件的差异不能影响艺术作品的客观价值,但是艺术作品的客观价值在没有被欣赏者领悟以前,也只能是一种潜在的价值。某些大艺术家的作品之所以在他们死后才得到普遍的欣赏和承认,常常是因为在这些艺术家在世的时候,由于种种社会历史的原因,使得广大群众的欣赏水平还达不到能够理解他们的作品的程度。

个人欣赏能力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审美水平的

表现,是受后者的制约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一样,两者都是社会审美意识长期发展的结果,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审美意识、审美水平的表现。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社会条件

下,既发展了以特殊方式进行创作的审美活动,同时也发展了以特殊方式对这种艺术作品进行欣赏的审美能力。所以,个人欣赏文艺的主观条件也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

(四)艺术欣赏和审美能力、审美趣味的提高

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的发展和提高,受特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审美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水平。例如,原始人和现代人欣赏音乐的能力就很不一样。从根本上说,审美能力受审美对象所制约,它是审美对象的特性所规定的审美主体的特殊“本领”。这种特殊“本领”的获得,正是从审美对象作用于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过程中,从欣赏活动中达到的。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①因此我们说,审美能力只有在具体的审美活动(其中艺术欣赏活动占很大比重)中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人们对某一种类艺术作品的高度欣赏力是由各种不同的审美能力所积极参和的结果。例如对绘画的高度欣赏力要依赖于其他各种不同艺术种类的欣赏力;这些能力,也只有在多种欣赏活动中才能逐渐地发展起来。经验主义者休谟曾经说:审美能力“虽然人和人之间敏感的程度可以差异很大,要想提高或改善这方面的能力的最好办法无过于在一门特定的艺术领域里不断训练,不断观察和鉴赏一种特定类型的美。”②

显然,审美能力只能结合着审美活动来加以研究,不能把它看成某种固定不变的东西,而应当把它看成为可以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提高的东西。各种类型的艺术既有待于不尽相同的审美能力的人加以欣赏,同时各种类型的艺术的欣赏也训练、培养、提高着各种不尽相同的审美能力。音乐对听觉、绘画对视觉的审美能力的训练、培养、提高有其不可混淆的特殊的作用。

如前所述,审美趣味既然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对事物的客观评价和认识,因此审美趣味的提高,其主要的也是最有成效的方式,就是能引起审美愉快的艺术欣赏。中外古今的艺术史表明:各个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的变化,最为集中地反映着各个不同时期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反映在文艺作品中的这种变化,通过文艺欣赏活动而作用于欣赏者的审美趣味的变化;欣赏者审美趣味的变化又反过来促进着文艺作品中审美趣味的变化。当欣赏者在欣赏活动中感到客观的艺术形象多少适应了他的欣赏能力,表现了他的欣赏趣味,从而肯定了自己的时候,他才能够受到形象的感动而产生愉快。人们欣赏文艺而感到愉快,一方面因为他在这一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一方面也因为他感到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昧在欣赏对象中得到

了肯定。

在阶级社会里,任何阶级都从它的阶级利益出发,创作

符合于本阶级利益的审美趣味的作品来影响欣赏者。社会主义的艺术目的在于运用对革命有利的文艺形式,提高群众的道德修养和认识水平,并提高群众的审美能力、审美趣味,逐渐地改造非无产阶级的陈旧和落后的审美趣味,从而反作用于群众的社会实践。

(五)各类艺术欣赏活动的特殊性

在艺术种类一节里,曾经谈到了欣赏需要的多样性作为一个客观因素影响着各种艺术样式的全面发展。在这里,将对不同艺术种类欣赏活动的特殊性加以比较和研究。但是,由于艺术形式的多种多样,不仅在大的种类上可以加以区分,而且在每一个种类(例如绘画)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具体样式,甚至在更小的范围内(例如版画),也还有具体形式的差别(例如可分成铜版、石版、麻胶版、石膏版等等);艺术形式的这种多样性对于欣赏活动的影响几乎是无法穷

尽的,因此,就必须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出各种艺术样式的特殊性对于欣赏活动最基本的影响。

马克思曾经指出:“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和其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造成了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眼睛对对象的感受和耳朵不同,而眼睛的对象不同于耳朵的对象。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恰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①马克思这段话不仅对于理解艺术种类多

样化的客观原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理解欣赏者感受和理解不同种类艺术作品的特殊性也有指导意义。对于欣赏活动来说,不同种类的艺术作品在欣赏活动中所引起的差别,首先是由艺术作品的媒介因素的不同而作用于欣赏者不同的视、听感觉开始的。例如,绘画总是首先诉诸视觉;音乐总是首先诉诸听觉;戏剧、电影等综合艺术也总是同时诉诸于视、听感觉等等。因此,在盲人面前不存在被感受着的绘画,在聋人面前不存在被感受着的音乐,他们欣赏戏剧或电影,也只能感受其可能感受的或视或听的某一方面。从这里出发,探讨各类艺术欣赏活动的特殊性,只能首先结合着艺术作品诉诸欣赏者感觉的特殊方式来进行,必须充分认识各类艺术诉诸欣赏者视听感觉的特殊性。

从艺术作品诉诸欣赏者的感觉特点来考察,各类艺术的欣赏的特殊性就可以分为视觉的(造型艺术)、听觉的(音乐)和诉诸表象的(语言艺术)三种基本的类型。

历史上曾经有人提出除视、听感觉以外,其它感觉器官也能感受和欣赏艺术作品,例如狄德罗就曾认为盲人可以用手来代替眼睛,用触觉来代替视觉对雕塑进行“欣赏”。可以设想,盲人如果生来就是盲人,他的触觉没有被任何的视觉经验所补充,那么这种触觉就只能感受到对象外形的凹凸起伏以及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等等,而不能使触觉引起视觉的联感。在盲人的实际感受中,很难设想能够组成象视觉那

样,对于雕塑各部分在空间并列中的次序有一个完整的“面”和“体”的感受。如果说,触觉还能对某些艺术作品进行一定的感觉的话,那么其它感觉(如嗅觉、味觉等等)尽管在自然美的欣赏中,它们可能起到某些作用,但对于艺术欣赏来说,则是没有重大意义的。

在艺术种类这一节中曾经谈到,对于绘画的欣赏是和视觉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经验结合在一起的。视觉不仅在认识客观事物中起着巨大作用,在艺术欣赏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它的作用远不只是对造型艺术而言。对客观事物的视觉经验,是艺术欣赏中极大多数艺术样式的(特别是造型艺术)正确感受和认识的前提。视知觉作为人认识客观事物最重要的手段,能够使人分辨出事物具体的空间特征和空间关系(例如形状、大小、方向、幅度、运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以及物体本身不同部分的关系)。在对物体特征及其空间属性的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视觉印象,不仅比较充分地反映着客观事物的现象,而且还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因素来参和作品中艺术形象(特别是视觉形象)的感受和欣赏。可以说,任何形象在艺术欣赏中的再现,都是欣赏者日常生活中视觉经验参和的结果。视觉的丧失,直接影响到人对客观世界的感性的认识;因而,对其它一切种类的艺术欣赏也有很大消极影响。例如,文学作品读给一个先天盲人听,语言符号所构成的艺术形象没有欣赏者视觉经验的参和,就

难以在他的头脑中组成一个感性的、如实的形象。绝大多数的艺术样式,不论是建筑、工艺、绘画、雕塑、戏剧、电影、舞蹈还是文学或音乐,都无不和视觉经验发生直接的联系。甚至在音乐欣赏中,某些再现因素仍然也要依靠欣赏者的视觉经验才能通过想象而得到复现。听觉在音乐欣赏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正如没有视觉就没有绘画的欣赏一样,没有听觉就没有音乐的欣赏;虽然一般的听觉不就是音乐的听觉感受,但前者无疑是后者的基础。欣赏者日常生活中所培养起来的听觉的敏感性,常常影响着音乐听觉感受的敏锐程度。听觉经验对造型艺术欣赏活动中的某些联想、想象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欣赏者对于形象的概括性的感知,总是以各种感觉经验的相互作用为条件的。

说各种艺术都必须首先诉诸欣赏者的视、听感觉,并不等于说欣赏者对视觉或听觉艺术的感受仅仅局限于视、听感觉的固有范围。我们知道,直接构成绘画形象的物质材料只是形状和色彩,直接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材料只是音响,但欣赏者所见到的或听到的并不仅仅是形状、色彩和音响。由于一切感觉都和思维相联系,因此,色彩并不只引起对色彩的感受,音响也并不只引起对音响的感受。例如,人们可以在色彩构成的绘画形象上感受到阳光的温暖、雨水的润湿、严冬的寒冷、鲜花的芳香、绿林的喧哗等等。例如,宋人的《听琴图》、法国浪漫主义画家特拉克洛亚的《萧邦和乔治

桑》等作品,视觉形象可能唤起欣赏者听觉的联想。当然,对于毫无音乐欣赏经验的欣赏者,这些作品也就只能是寂静无声的。

每一种艺术样式对生活的反映,都不能穷尽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无论在哪一种艺术样式里,生活现象的某一方面是直接反映的,而另一些方面则是被间接反映的。某种可视可听的感性材料所构成的艺术形象的直接性,诉诸欣赏者的想象力,通过欣赏者相应的想象和联想活动,可以过渡到对于形象间接性的感受。因为在每种艺术样式中,生活的某些方面是直接反映,而另一些方面只是间接反映。欣赏者主观想象活动在领会作品间接内容上起着很大的能动作用。同时,由于构成各种艺术样式直接性的感性材料不同,规定了欣赏者想象活动的特殊方面。也构成了艺术形象各自不同的间接表现方面。例如,在造型艺术中,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的活动是借助于形象的可见因素(表情、动作)得到体现的,欣赏者正是从直接的感性因素出发,去把握间接的理性内容;而在文学样式里,由于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人物形象的情感和思想活动;在造型艺术里表现成间接的,在这里的表现是直接的。反之,人物形象的外部风貌,在造型艺术里的表现是直接的,在文学里的表现则是间接的。当然,文学语言也能描述事物的外形,即所谓“状物”,但它总不能象造型艺术那样直接呈现为空间并列中的具体形象;造型

艺术和文学样式的这种区别不能不对欣赏有很大的影响。无论在哪一种艺术样式的欣赏活动里,一方面存在着艺术形象的直接感受的鲜明性、具体性,同时也存在着形象间接感受的隐约性和不稳定性。人物的思想活动在文学样式里的表现是具体的、确定的,而人物的外貌的具体特征却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情况在不同画家对于同一文学形象所作的插图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和此相反,人物外貌在造型艺术里的表现,常常是确定的,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活动的表现比起来却是不确定的。具体的艺术形象的直接性,虽然不同于生活的原型(例如绘画形象和被画家“摹仿”的原物的区别),但因为它是对象的“摹仿”,其结果,在某些特征方面,总能和对象近似。而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因为有赖于欣赏者的想象活动而起完整性作用,因此,形象在欣赏者头脑中的再现,就和欣赏者个人的生活经验有关系。艺术形象直接反映着的客观事物,和欣赏者的生活经验的特殊性相结合,各类艺术形象直接再现的生活的不同方面,引起欣赏者的再创造(关于这点,下面将要着重谈到),这就有可能使某种艺术所没有或不能直接再现的生活方面,对欣赏者说来却得到了间接的表现,使有限的艺术形象对生活的再现不局限于它的直接性而具备了更为广阔的间接表现的领域。

以语言符号作为媒介因素的文学样式,在各种艺术中占着特殊的地位。不少美学家曾经把它和“感觉的艺术”分开,

而把它看作是“思想的艺术”。虽然文学样式可以读,也可以听,但是它既不能直接出现如同造型艺术那样的视觉形象,也不能直接出现如同音乐那样的听觉形象。在其它一切艺术样式里,首先诉诸欣赏者的感觉因素(例如色彩、线条、音色、音响等等),在文学样式里都由语言来加以描写,因此其它艺术样式中所具有的色彩、线条、音色、音响这些感觉因素给予欣赏者感受上的愉快,在文学样式里是通过欣赏者相应的想象而产生的。在其它艺术样式里的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在文学样式里,则是由欣赏者的想象力受到语言的刺激而引起的。因此,在文学样式里,欣赏者的想象力比在其它艺术样式中,可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

关于音乐的本性虽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探讨,但是这无碍于人们去分析音乐诉诸欣赏者具体感受的独特途径。音乐,首先是通过情绪的感染作用去影响人们的感情和理智的。欣赏者对音乐的感受就其本质来说,首先是情绪的感染和情感的激发,除了通过这一途径之外,不可能用其它方法去感受和理解音乐的特殊内容。正因如此,音乐在揭示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方面有巨大的可能性和直接性。欣赏者对于音乐内容的理解,如果不是停留在作品外表结构的知觉上,则总是在情绪上受到感染而达到对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和思想的理解。由于音乐的内容不像绘画那样富有视觉形象的直观性和具体性,也不能像文学样式那样具有明确的语

言概念,因此对于音乐的领会比起文学和绘画来,思想或视象常常不太确定。同一个音乐作品,特别是在无标题的器乐作品里,不同阶级和不同欣赏水平的人,常常依赖各自不同的感受,从而解释他所感受到的音乐内容。而且为音乐所感动的欣赏者,总是难于用语言来精确而具体地表述这种感动。但是这种情况并不说明,音乐的内容是无法正确解释的,是毫不确定的。不确定和无法解释的只是音乐的这种特殊内容难于用语言词汇来加以完全的表述,但这一点不能否认这种特殊内容诉诸欣赏者情绪感受的具体性、明确性。如果说在声乐中,乐曲和歌词之间的“合拍”的可能性是因为二者都在表达某种共同的情感和思想,那么不难设想,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它们各自表达感情和思想的独特方式。

这里只着重谈到绘画、文学、音乐这三种最基本的艺术样式和欣赏活动的关系。至于其它一些更为复杂的艺术样式,例如戏剧、电影等等,实际上有的或是同时具有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的因素,有的或是同时具有视听感受和语言文学的因素,它们的欣赏特殊性基本上都从属于这三种基本的艺术类型,有的是这些类型的综合。

如前所述,各种艺术样式都有它独特的内容和诉诸欣赏感受的独特方式,某种艺术样式都只能直接反映客观对象的某一个独特方面,只能通过欣赏者的想象活动,领会作品的间接方面。离开了欣赏者的想象活动,艺术形象本身不可能

全面表现客观对象。在无论哪一类艺术的欣赏过程中,艺术形象诉诸欣赏者视听感觉的直接性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必须由欣赏者的想象活动来加以掌握的艺术形象的间接性,使有限的艺术形象在欣赏者面前展开着由感觉的有限性通向形象的广阔性的道路,这就是欣赏者想象的道路。如果没有欣赏者的想象来充实和扩展形象诉诸感觉的有限性,那么无论哪一种艺术形象都将失去它那广阔、深入反映生活的可能。

课程、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课程、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从狭义来说,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内容(科目与活动)及其进程的总和。课程涉及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它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 类型及特征: 根据课程性质进行分类: (一)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就是分别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学科课程的主要优点是能在较短时间内把各门学科的基本原理教给学生,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和继承人类经过实践活动、科学探索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主要缺点是过多考虑知识的逻辑和体系,不能完全照顾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同时,学科分得过细,不利于学生综合地把握世界的联系。 (二)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指一系列的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来学习,获得经验,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有:第一,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是儿童本位、经验本位。第二,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第三,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活动课程的主要优点是重视课程要适合学生的兴趣、需要,注意教材的心理组织,能够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很有效果。其缺点主要是学生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不利于传递人类文化经验。 (三)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1912年,英国教育家怀特海率先提出了综合课程的主张。实施综合课程是现代科学向协同化和综合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综合课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把有内在联系的学科内容融合在一起而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叫做融合课程。二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程,叫做广域课程。三是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的课程,叫做核心课程。 综合课程的特点是:综合课程可以说是学科课程的一种改进类型,仍有学科课程的性质。其优点在于它有利于促进知识的综合化,促进课程内容的更新,密切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缺点主要是教科书的编写较为困难,只专不博的教师很难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教学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课程管理进行的分类 (一)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教育行政机关,是一级课程。通常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设置的课程。它侧重于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共同素质,强调课程内容的一

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2000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2011版)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2000版)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旅游服务一类考纲

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旅游服务一类 (2018年版) 一、考试性质 本职业技能考试是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旅游服务一类专业毕业生报考普通高校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的选拔性全省统一考试。 二、考试依据 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旅游服务类》(教职成厅函〔2014〕11号)。 2.以中华人民国职业技能鉴定规为依据,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际,选择了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以测试考生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考试方法 旅游服务一类职业技能考试由专业知识(应知)和技能操作(应会)考试两部分组成,考试总分为350 分,其中专业知识(应知)部分为200分,技能操作(应会)部分为150分。 专业知识(应知)考试采用上机考试形式,容为旅游服务一类专业共性基础知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试卷由计算机考试系统按规定的比例从题库随机抽取、组合。技能操作(应会)考试采取实际操作考试方式,分为酒店服务技能和导游服务技能,考试时间共约为20分钟。 四、考试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专业知识(应知) (一)考试科目与分值比例 1.旅游概论约占30% 2.中国旅游地理约占35% 3.餐饮服务与管理约占35% (二)试卷结构及分值比例 1.单项选择题约占50% 2.多项选择题约占20% 3.判断题约占30%

(三)考试围及要求 【旅游概论】 1.旅游概述 (1)了解旅游产生的过程。 (2)掌握旅游的定义。 (3)理解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掌握旅游的属性、特点和类型。 (5)了解世界主要旅游组织及标识。 2.旅游简史 (1)了解世界和我国旅游、旅游业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2)理解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3)了解我国近代旅游业诞生的历史背景;掌握中国旅游业诞生的标志。(4)掌握我国现代旅游业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3.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1)掌握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 (2)理解旅游者的概念及形成条件。 (3)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及主题公园的概念。 (4)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5)理解旅游业的定义、性质、特点。 (6)理解旅游业的影响与作用。 4.旅游业的构成 (1)理解旅游业的构成。 (2)掌握旅行社的概念、类型、作用。 (3)掌握旅游交通的概念、类型、作用。 (4)掌握旅游饭店的等级、类型、作用。 5.旅游市场 (1)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及形成条件。 (2)理解旅游市场细分的标准。 (3)掌握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4)理解我国旅游市场的容及构成情况。 (5)了解全面提升我国国旅游市场的原因及措施。 6.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教案)

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掌握旅游活动的概念,学会分析并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意义,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以及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 教学重点:1.旅游的概念;2.旅游活动的类型和特点。 教学难点:旅游的定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的概念 一、旅游定义的类型 1、概念性定义或理论性定义(Conceptual Definitions) 2、技术性定义或实践性定义(Technical Definitions) 本章侧重讨论关于旅游的概念性定义。 二、旅游的定义 1、“艾斯特”(AIEST)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会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瑞士汉泽克尔、克普拉夫于1942年提出,后来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为该组织对旅游的标准定义,简称“艾斯特”定义。 2、“旅游是人们离开其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某地旅行和在该地逗留期间的各种活动。” 3、美国:旅游是人们出于日常上班工作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居家所在的地区,到某个或某些其他地方去旅行的行动和活动。 4、英国:旅游是人的活动,即市场的活动,而非一项产业的活动,总之,是流动人口对接待地区及其居民的影响。 5、WTO马尼拉会议以后:旅游取代人员往来,是指人们出于非移民及和平的目的,或者出于能够导致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及精神等方面的个人发展及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与合作等目的而进行的旅行活动。 6、旅游是人们离开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暂时前往目的地的旅行和在该地停留期间所从事的活动,以及(旅游目的地)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创立的各种设施。 7、旅游可以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者的其他来访游客过程中,由于旅游者、旅游企业、东道地政府和东道地社会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艾斯特”定义的特点:在这个定义中,旅行和逗留“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的表述不仅包括了旅游者的活动,而且涉及了这些活动在客观上所导致的众多现象和关系,从而反映了旅游的内涵的综合性。该定义中关于“非定居者”的表述体现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强调“这些人不会导致定居”则在原则上指出了旅游活动的暂时性,并且规定了旅游活动的非定居性或非移民性。该定义中的“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的表述实际上反映的是旅游活动的非就业性。 综上所述,旅游的定义可以概括如下: 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第二节旅游活动的类型 一、划分标准 常见的划分标准: 1、按地理范围划分:如国内旅游、国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区域旅游等;

化工原理课程性质与目标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二)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化工原理》是一门工程学科的课程,是运用物理、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和分析化工生产中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及质量传递的原理,以及“三传”原理在各单元操作中的应用。本课程培养学生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考察、解释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它强调工程观点、定量运算和设计能力的训练。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动量传递过程、热量传递过程及质量传递过程的基本原理;运用这些理论并结合所学的物理、化学、数学和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研究化工、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原理。熟悉典型单元操作设备的基本构造,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具有正确选择适宜单元操作的能力;正确进行过程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和设备选型配套设计计算的能力。在工程计算中能正确地查阅工程手册中各种工程图表,获取设计计算有关参数。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化工原理》课程是应用化学、生物工程及其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技术课程。学生在学完高等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本专业的“生物工程设备”、“发酵工厂设计” 等后续专业课打好工程技术方面的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任务,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掌握物理量的单位与量纲,以及混合物浓度的表示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单元操作的概念及其分类、国际单位制、法定计量单位 理解:量纲、量纲一致性方程、单位的一致性及其换算、单元操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物系的平衡关系、传递速率及经济核算) 应用:混合物浓度表示方法 第一章流体流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能灵活运用流体静力学方程式、连续性方程以及实际流体机械能衡算式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计算、管路计算等问题。掌握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流动阻力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了解常用流量计的测量原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第一节流体静力学(次重点)识记:流体的压力、流体的密度与比体积、理解: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推导应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第二节管内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式(重点)识记:流量(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与流速(平均流速和质量流速)理解:流量与流速的关系、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应用:管路直径的估算、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实际流体机械能衡算式 第三节管内流体流动现象(重点)识记:黏性、内摩擦力或粘滞力、黏度、运动黏度、牛顿性流体和非牛顿性流体、流体流动类型 理解:牛顿黏性定律、流体中的动量传递、雷诺数、流动相似原理、流体在圆管内的速度分布、 1/7 次方定律 应用:流体流动类型的判定原则、哈根泊谡叶方程第四节管内流体流动的摩擦阻力损失(重点)识

语文课程性质是什么

1、语文课程性质是什么?答:语文课程是一门学 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 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 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 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 神成长。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1)全面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 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 语文课程。 3、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一共有几点? 10点。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20、课标实施总的教学建议哪四点?答: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③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④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4、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答: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25、各个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都有“有感情地朗读”,指的是什么?答: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26、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建议是什么?答: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因此,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28、写作教学应抓住哪几个环节进行指导学生?答: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29、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建议共有哪四点?答: ①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②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③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④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30、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答: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1、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定义 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及将它与其他类似的、有时是相关的,但是又不相同的活动区别开来。 技术定义 用它来为统计和立法提供旅游信息。各种旅游技术定义所提供的含义或限定在国内和国际范畴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定义的采用有助于实现可比性国际旅游数据收集工作的标准化。 从广义来说,旅游是人们处于主观审美、娱乐和社会交往等非就业性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旅游目的地进行的一年以内的短期外出访问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从侠义上说,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旅游是发生在自由时间的休闲行为,其本质取决于旅游的目的,在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里快感为目的的审美和自娱过程。 旅游的特点:普及性,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2、旅游的本质和它特征。 旅游的本质是愉悦,其中包括社会性愉悦,休闲性愉悦,消费性愉悦。 旅游行为的特征异地性,暂时性,责任意识放松,占有意识外显。 3、旅游产品概念和特点。 旅游产品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愉悦需要而在一定的地域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或劳务。其中最典型的旅游产品形式是旅游地。旅游产品的特点:①旅游产品是专门出卖给旅游者而生产或开发出来的。②旅游产品的生产有两种方式,一是依赖于旅游资源所生产的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二是凭借拥有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仿造或创造的资源脱离型旅游产品。③旅游产品主要供旅游者购买,其功能上具有可观赏性或愉悦性,在空间上具有地域性。④旅游产品可以是物质实体,也可以是某种现象。⑤旅游产品都或多或少地含有人类专门为旅游目的投入的劳动,否则就不是旅游产品。⑥旅游者的各种媒介要素(如饭店、交通等接待性产业)不是旅游产品,但它们可成为旅游产品利益的追加组成部分。⑦旅游产

道德与法制学科特点

学科综述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的德育课程。新课程标准中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教学建议等作出了详细阐述。在此,结合优秀课例来体悟这门课程的价值追求,揣摩和把握这门课程的教学规律,以让更多的老师从中获益,让我们的课堂走向和谐高效。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是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二是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三是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教学规律 课程标准中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定位为“以学生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为基础”。一方面指出品德的主要源泉是儿童已有的生活逻辑和现实生活,明确了品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品德教育应该是一个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辩证过程,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在彼此交融中达到教育臻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品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统一的认知体系。所以在教学和学习中应遵循以下规律:(一)注重生活性,使品德教学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 本课程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让品德与生活携手并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马路不是游戏场》,教师联系当地交通情况,用一张真实的照片:本校几名学生在一条马路上玩滑板车的情景,导入新课,这样就把学生“放在”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拉近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识闯关结束后,又回到了这张照片:如果你是小交警,你怎样劝告他们,让他们离开这里?这就把学生又带回这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他们进行角色体验。学生在调查、交流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和严重

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

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是指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根本属性。它对语文教学的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制约作用。语文课程性质的演变过程,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过程。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必须弄清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二是什么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三是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1 )什么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以语言的工具性为基础和前提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语文课程是认知的工具。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叶老的“工具论”把语文课程定性为基础工具,认为语文是学习其它一切学科的工具,这个论断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只有学会熟练地使用语言,才能进行的阅读与表达,这是其它学科学习所必备的条件。有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解答数学应用题中起主要作用。尽管阅读能力和计算能力对于成功地解答应用题都起作用,但阅读能力比计算能力起的作用更大。也就是说,学生阅读能力强,他的数学成绩也会相对地好,由此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凡是以言语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其学习成绩与语言学科的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 那么,作为学习语言的语文课程,如何充分发挥其认知工具的作用呢?首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利用这些能力进行语言交流、解释和记忆。这种认知工具具有再认知的特点,学生只有掌握了语文能力,才能再学习。其次,要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掌握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自学方法。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两者密不可分,又因为任何学习方法都是和思维方法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获取自学方法的过程。学生一旦获得了自学的方法,就能大大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第二,语文课程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和数学都是属于工具性课程,那么,这两门课程在体现工具性的作用上有什么不同呢?数学是通过对数与形的计算来体现工具作用的;而语

课程内容和特点

课程内容和特点 一、课程在专业中的性质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高等师范专科“开放教育试点”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同时,它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创新性的基础课程。本课程4学分,72学时,开设一个学期。 二、课程主要内容、特点 第一章是全书立论的基础,不仅在第一编,而且在全书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一章共分三小节。 第一节“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含义”,主要是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和结构体系,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三个方面来解释阐明人文社会科学的。 第二节“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征”,首先概括了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科学而具有的共同特征,也就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然后讨论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的一个部类而具有的个性特征(即其“价值关联性”,这是总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部分学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通常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性。 第三节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机理”(原来叫发展规律),文字教材归结了三点: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人文社会科学的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的相互交替。 在这三小节中,看样子第一节是最重要的,第二节和第三节其实是对第一节某些重要内容的展开。在第一节中,关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三个概念及其关系的阐述,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和结构体系的概述,是全书立论的重要基石。这同时也是本章乃至本书的难点。要注意,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和概括,其研究对象是“人的社会存在”即“人和社会”。 事实上,正像教材中所说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同是人类的自我认识”,如果理解了这一点,对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这三个概念,大家理解起来、分辨起来也就容易多了。也正是从这一点来看,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主干学科之间的联系也会变得清晰起来,其实这也是它们何以被归结在“人文社会科学”这个概念之下的原因。 如果我们画一张图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各门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终目标都是人,只是研究人的领域不同、角度不同和层次不同。 比如,哲学研究人对世界的总的看法以及人的本质。历史学研究已经过去了的时间中的人,即“时间人”。文艺学关注人类文学艺术创作的规律,研究“审美人”。语言学探究人类语言的奥秘,

从汉字性质看对外汉字教学共8页文档

从汉字性质看对外汉字教学 一、汉字性质研究与对外汉字教学的联系 汉字又称方块字,是我们汉族人的祖先经历多年历史传承总结出来的,并经过无数社会实践之后归纳出来用于记录语义的表达符号,凝结了千万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20世纪以来,关于汉字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关于汉字性质的划分也成为汉字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研究,人们对汉字性质的定性依然是众说纷纭,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表意(义)文字说。汉字的表意性是目前为止最为认同的一种说法。“所谓表意体系是指一个词只用一个与该词构成的声音无关的符号表示。这个符号和整个词语存在某些关联,因而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存在关联。汉语鲜明的代表了这种语言体系”。[1]在汉字对外教学中,汉字表意性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很据汉字的字义来将汉字划分,对学习者来说也是最好接受的一种方式。(2)表音文字说。表音文字主要是通过记录字母语音来记录语言。这种文字体系较为代表性的主要是拉丁语系。据此,笔者认为汉字的性质可以从多角度来理解,几种汉字性质学说也都有自己的道理,当然这其中表意性是最为大家所接受的,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在这里介绍汉字性质,希望遵循汉字的性质特点,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去全面地认识我们所使用的书面语言的记录工具,从而理出一些有利于汉字对外教学的方法。 二、汉字性质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启示 研究汉字的性质特点不仅是为了汉字的字理研究,也给我们在汉字对外教学中带来了一些启示。

1.汉字性质诠释中国文化,体现中国人思维方式。汉字是汉语文化的书面表现形式,直接反映出中国特色文化。外国人想要学好汉语,就得要理解汉字的性质,想要理解汉字性质,就得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中国人惯用的思维特点。这一点犹如兵法上所讲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背景之后,才能铺平学习汉字的道路。 2.对外汉字教学应遵循汉字性质特点,将汉字性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汉字性质的复杂性和难懂性有时可能会限制汉语对外教学的发展,可是学习汉字的难点恰好是它的魅力之处。一切事物都有规律可循,从汉字性质入手就是学习汉字最好的规律。 3.利用汉字性质制定科学教学方法,指导对外汉字教学。将汉字性质特征作为对外汉字教学方法的标杆,围绕这个标杆并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找到最佳效益的教学方案。 二、汉字性质在对外汉字教学方法上的应用 关于汉字性质的研究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尤其在对外汉字教学方面。对外汉字教学与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领域,辐射到的交叉学科很多,其中包含语言学、对外汉语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对外汉字教学方法需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还要保证教师人员的素质。下面介绍的这几种根据汉字性质特点出发的教学方法。 (一)“系联法”汉字教学 汉语分为声母和韵母两种,系联法恰好就是利用反切来研究他们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形似而联,音近而联的方式,以旧带新,音同辨异,从而发现其中规律,加强记忆”。[3]系联法教学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课程性质、特点与地位

第一部份学校管理课程与教学概述 一、课程性质、特点与地位 学校管理是“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教育管理(专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作为管理科学中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教育管理学为依据,揭示学校管理的客观规律,并为学校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以阐明学校管理职能和实务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具体的管理规范、方法和手段,提高其管理水平;以可操作的技能训练规范并强化学校管理者的基本功,全面而有效地提高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管理中小学校的能力。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我国广大的基层中小学校管理人员和地方教育行政干部,强调实用性是课程的重要特色。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部份:学校管理原理、学校管理实务和学校管理技能,共25个学习单元。全部教学内容安排在两个学期学习,故本课程在教学安排上划分为学校管理(1)和学校管理(2)两个连续的阶段。 本课程倡导案例学习,分专题配备案例学习资料;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对课内实践教学提出具体要求。 二、课程学分与考核要求 学校管理(1)、学校管理(2)的学分分别为3学分和4学分,分别在两个学期安排考试。本课程的考试,根据两学期学习的内容分别进行。命题要求按照课程教学大纲所设定的四个教学要求的层次,确定本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教学中要求了解的内容,一般不进入考试的命题范围;要求识记和理解的内容,是考试的主要范围;要求掌握的内容在教学和考试中都是少量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识记的内容,在考试中体现为填空或选择题型;要求理解的内容,在考试中体现为简述或问答题型;要求掌握的内容,在考试中体现为综述或分析、论述及应用题型。 三、课程资源与教学方法 学校管理课程的资源包括:合一型文字教材1本、电视教学录像教材20学时(综合介绍100分钟加系统讲授900分钟)、录音教材10学时(400分钟)、直播课堂教学录像3学时(150分钟)、形成性考核手册1册、期末复习指导1册、课程教学大纲等全套课程教学文件和网络教学材料(文本格式)若干。实施教学过程中要紧密围绕课程教学资源的运用采取适合各地教学实际的多种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以学员业余自主学习为主,各试点电大组织面授辅导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对于学员使用多种媒体教材资源、运用案例学习方法和开展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指导和要求。中央电大课程组要充分利用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的课程教学辅导页面,为各地学员提供远程的学习支持服务,并利用信函、电话等传统通讯手段进行广泛的教学信息交流、依靠专业教学中心组积极组织开展各教学单位的业务合作。 第二部份学校管理课程学习重点要求

汉字的性质与作用

第二章汉字的性质与作用 第一节汉字的性质和特点 一、汉字的性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这是世界上一切文字的共性。它科学地阐明了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某种具体文字的性质,比如说汉字的性质,指的是这种文字区别于其他文字的本质属性。正确地认识一种文字的性质,是正确解决有关这种文字种种问题的基础。 1、比较的原则 索绪尔关于世界上文字的分类: 文字的共性 文字起源于图画。世界上所有的自源文字都起源于图画。文字是记录和传播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既表音又表义。展开:语言是由语音和语义结合而成,由词汇和语法所构成的符号系统。语音是语言的形式,语义是语言的内容,二者关系密不可分。文字作为书写语言的视觉符号,它记录的只能是音义结合的词,而非单纯的语音或语义。 表意系统的文字: 表音系统的文字: (1)音节文字(一个形体符号表示一个音节) (2)音素文字(每个形体符号表示一个音素) 2、依据标准的不同,文字记录语言的特点。 汉字的性质,也就是汉字属于哪一种文字类型的问题,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引起人们注意,至今成了我国文字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讨论的人很多,意见分歧很大。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汉字较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字母系文字复杂得多,加深了研究的难度;二是因为研究者的角度各不相同,使用同一个术语,概念的内涵也不一样,没有共同的前提自然得不出相同的结论。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所以要联系语言来研究文字的性质。根据文字记录语言的特点给文字分类的原则。 A、从记录语言的方法看汉字的性质。若全面的分析汉字记录语言的情况,可归纳三种类型。一、来源于象形字、指事字的独体字以及会意字,从意义入手记录语言。二来源于表意字的假借字三、由意符(形旁)和音符(声旁)构成形声字。] B、从记录语言单位的大小看汉字的性质。就是看这种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是什么样的语言单位。语言是个层级体系:下层是语音层,分为音素和音节两级;上层是音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层,分为四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词组,第四级是句子。世界上的文字有几千种,从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语言单位看,主要有三类:记录音素的是音素文字,如英文;记录音节的是音节文字,如日文的假名;记录语素的是语素文字,如汉字。音素文字和音节文字合起来叫做表音文字,也叫拼音文字。表音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母,语素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 B、从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字符看汉字的性质。作为语言的符号的文字,既有音又有义。字符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意符、音符和记号。 意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

课程性质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以通信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构成发送、接收设备的各单元电路、典型线路对模拟通信方式的调制(调幅、调频)、解调(检波、鉴频)、混频、振荡的原理作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典型的实现电路作了详细的工作原理分析;提出了各种电路的性能要求。它以理解概念、实现功能为主。在讲述器件和电路特点的同时,重点介绍了各种电路的机理强调了概念的应用、功能的实现;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路紧密围绕通信系统,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建立起整机的概念。 绪论:介绍了通信系统中接收设备、发送设备的组成框图及简单的工作原理。无线电信号的传输方法。 第一章重点介绍了 LC 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及其质量指标;介绍了阻抗变换网络以及其他形式的各种滤波器。 第二章讨论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及性能分析,给出了晶体管的高频小信号特性。 第三章介绍了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电路组成,性能分析的方法与典型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第四章讨论正弦波振荡器的电路组成,产生振荡的条件,以及各种正弦波振荡器的典型电路。 第五章重点介绍频谱搬移电路的基本原理;相乘器电路的分析,集成模拟相乘器的电路组成及其分析;振幅调制、振幅解调与混频电路的性能分析 第五章主要介绍了角度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实现频率调制与解调的基本方法;典型的频率调制与解调电路的原理分析及性能指标的计算。

教学计划绪论(2课时) 第一章选频网络与阻抗变换(2课时) 第二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6课时) §2.1 概述 §2.2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2.2放大器的稳定性分析 第三章高频功率放大器(6课时) §7.1谐振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7.2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特点 §7.3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7.4功率合成电路 第三章正弦波振荡器(10课时) §3.1反馈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3.2LC正弦波振荡器 §3.3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3.4晶体振荡器 §3.5RC振荡器 第四章频谱搬移电路(12课时) §4.1 频谱搬移电路的组成模型 §4.2 相乘器电路 §4.3混频电路 §4.4 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第三讲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1) 教学目的: 1、了解语文课程名称的确定和语文课程名称的歧义。 2、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语文课程基本性质的理解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对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有长期的历史过程。从语文课程名称确定以来,始终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争论,我们才逐渐接近了语文课程的本质。语文课程的本质什么,这就是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传授 (一)语文课程名称的由来 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实行分科教学,语文才从多学科的融合中分化出来,单独设科。自1904至1949年,课程名称使用过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讲经读经、国文、国语等,直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才正式使用语文这个名称。 关于“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确定,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他在1964年《语文教育书简》中还专门谈到:“‘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

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惟‘文’之含意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张志公先生也作过说明:“1949年6月,全国大陆大部分解放,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着手研究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各种教材问题。关于原来的《国语》和《国文》,经过研究,认为小学和中学都应以学习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上学一点文言文;至于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总之,在普通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根据这样的看法,按照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再用《国语》、《国文》两个名称,小学和中学一律称为《语文》。这就是这门功课叫作《语文》的来由。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 这一变革的根本意义,就在于把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彻底改变了传统语文教育中书面语言(文言文)脱离口头语言(生活语言)、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从而最终确立了现代语和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并重的教育思想。 (二)语文课程名称的歧义 【学生思考:语文这个词可以怎样理解?尽量创造一种宽松、畅所欲言的气氛,组内交流后,教师设法调动学生对此发表看法,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各种

自助游特点及发展趋势

中国自助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自助旅游的概念 (一)自助旅游的概念 人们通常用按是否需要通过旅行社等旅游代理机构来划分团队游客与散客,但随着旅游服务机构业态的发展以及旅游中介服务项目不断丰富,人们自行安排旅游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散客市场中有一个群体表现出共同的特征明显地有别于一般散客,人们将这一群体的旅游行为称之为自助旅游。 自助旅游是一种时尚的旅游方式,可以表述为:以“张扬个性、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为目标,完全自主选择和安排旅游活动,且没有全程导游陪同的一种旅游方式。自助旅游在旅游组织方式和旅游目的方面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特征: 首先是旅游活动安排的自主性,包括对旅游目的地和行程的确定、交通方式和食宿标准的选择、游览项目的安排等方面拥有个人自主权。同时,自助旅游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旅途中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临时调整或改变行程; 其次是旅游目的主要以休闲、度假、娱乐、健身、求知、探险和满足个人特殊爱好等消遗性目的为主; 第三是没有全程领队、导游陪同,在旅途中需要旅游者自已打理一切旅游活动,因此旅游者在拥有自主权的同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旅行经验。 从以上界定可以看出,自助旅游与散客旅游这两个概念有很大程度的交叉,既有重叠,又有明显区别。从旅行的组织方式上看,两者都是自行设计旅游线路、自行安排相应的旅游活动,但自助旅游并不排除通过包括旅行社在内的中介机构进行预订(尤其是交通及住宿设施)。但从旅游目的上看,一般散客的旅游目的涵盖广泛,而自助旅游更侧重纯旅游或消遣性的目的,不包括公务、商务和会议旅游以及由接待单位负责安排的旅游活动,但在出差目的地或途中自行安排的休闲消遣型旅游活动也应视为自助旅游。 (二)自助旅游的类型 目前,自助旅游的类型有多种,可按交通方式、旅游目的、旅行距离、消费等级、旅游活动内容等标准进行分类,本文主要侧重按交通方式和旅游目的来划分。 按交通方式可分为:自驾车旅游、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等; 按旅游目的可分为:休闲度假自助游和专业目的自助游两类,而专业目的自助游又包括修学求知自助游、极限探险自助游、特殊兴趣自助游(摄影、登山、滑雪、高尔夫等)等。 (三)自助旅游的特点 自助旅游者追求在旅游中的自主性,或张扬个性、或放松身心;与整体旅游市场相比,他们的出游率较高,旅游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他们大多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大中城市,受教育程度较高。他们在旅游过程中表现出如下特点: 1.两种类型的自助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有明显不同 休闲型自助旅游者多以家庭为单位,或流向以海滨为代表的度假型旅游目的地,或流向城市周边的景区(点),而对城市周边游来说,自驾车旅游是比较流行的交通方式;专业型自助旅游者则追求新开发甚至尚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尤以西部地区更受青睐。他们在旅游目的地及出游时间的选择上都具有避热倾向,或是避开观光型的热点旅游目的地,或是避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