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盈亏问题教案

五年级盈亏问题教案

五年级盈亏问题教案
五年级盈亏问题教案

五年级教案

教学内容:盈亏问题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盈亏问题的本质

2、运用盈亏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盈亏问题的四类问题

教学难点:盈亏问题中的这四类问题该怎样解决

教学过程:

1、开门见山,例题导入

例3:某校乒乓球队有若干名学生,如果少一个女生,增加一个男生,则男生为总数的一半;如果少一个男生,增加一个女生,则男生为女生女生总数的一半,乒乓球队共有多少个学生?

【思路导航】(1)由“少一个女生,增加一个男生,则男生为总人数的一半”可知,女生比男生多2人。

(2)“少一个男生,增加一个女生”后,女生就比男生多2+2=4(人),这时男生为女生人数的一半,即现在女生有4×2=8(人)。原来女生有8-1=7(人),男生有7-2=5(人),共有7+5=12(人)。

(2+2)×2-1=7(人)

7+7-2=12(人)

答:乒乓球队共有12人。

举一反三3:

1、学校买来了白粉笔和彩色粉笔若干盒,如果白粉笔减少10盒,彩色粉笔增加8盒,两种粉笔就同样多;如果再买十盒白粉笔,白粉笔的盒数就是彩色粉笔的5倍.学校买来两种粉笔各多少盒?

由“如果白色粉笔减少10盒,彩色粉笔增加8盒,两种粉笔就同样多”可知,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10+8=18(盒),根据“如果再买10盒白粉笔”可知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18+10=28(盒),这时白粉笔的盒数是彩色粉笔的5倍,彩色粉笔的盒数为28÷(5-1)=7盒,白色粉笔的盒数为7+18=25(盒)答:白色粉笔有25盒。

2、操场上有两堆货物,如果甲堆增加80吨,乙堆增加25吨,则两堆货物一样重;若甲、乙两堆各运走5吨,剩下的乙堆正好是甲堆的三倍。求这两堆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由“如果甲堆增加80吨,乙堆增加25吨,则两堆货物一样重”可知,甲堆比乙堆少80-25=55(吨),根据“甲、乙两堆各运走5吨”可知,甲堆还比乙堆少55吨,这时乙堆正好是甲堆的3倍,则这时甲堆的重量为55÷2=27.5(吨),甲堆原来重27.5吨,甲堆原来重27.5+5=32.5(吨),乙堆原来重32.5+55=87.5(吨),这两堆货物一共有32.5+87.5=120(吨)

答:这两堆货物一共有120(吨)

例4:幼儿园教师把一箱饼干分给小班和中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得6块,如果只分给中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可多分4块。如果之分给小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得多少块?

【思路导航】这箱饼干分给小班和中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得6块,如果只分给中班的小朋友,平均没人可多分4块。说明中班的人数是小班人数的6÷4=1.5倍,因此,这箱饼干全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可多分到6×1.5=9(块)饼干。

6×(6÷4+1)=15(块)

答:平均每人分得15块。

举一反三4:

1、老师把一批书借给甲组同学,平均每人借4本;如果只借给甲组的女同学,每人可借6本。如果只借给甲组的男同学,平均每人借到几本?

这批书借给甲组同学,平均每人借4本,如果只借给甲组的女同学,每人可借6本,也就是多借得6-4=2(本),说明女同学的人数是男同学人数的4÷2=2倍,因此,这批书全借给男同学,每位男同学可多借得4×2=8(本),男同学一共可得4+8=12(本)

答:男同学一共可分得12本。

2、甲、乙两组同学做红花,每人做8朵,正好送给五年级每个同学一朵。如果把这些红花让甲组同学单独做,每人要多做4朵。如果把这些红花让乙组同学单独做,每人要做几朵?

由条件可知,甲组人数是乙组人数的8÷4=2倍,因此,这些红花让乙组同学单独做每人要多做8×2=16(朵),乙组同学单独做每人要做16+8=24(朵)。

答:乙组同学单独做每人要做24朵。

盈亏问题教案1

盈亏问题 解盈亏问题,常常用到比较法。 例1 三年级一班少先队员参加学校搬砖劳动.如果每人搬4块砖,还剩7块;如果每人搬5块,则少2块砖.这个班少先队有几个人?要搬的砖共有多少块? 分析比较两种搬砖法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每人搬4块,还剩7块砖;每人搬5块,就少2块.这两次搬砖,每人相差5-4=1(块)。 第一种余7块,第二种少2块,那么第二次与第一次总共相差砖数:7+2=9(块) 每人相差1块,结果总数就相差9块,所以有少先队员9÷1=9(人)。 共有砖:4×9+7=43(块)。 解:(7+2)÷(5-4)=9(人) 4×9+7=43(块)或 5×9-2=43(块) 答:共有少先队员9人,砖的总数是43块。 如果把例1中的“少2块砖”改为“多1块砖”,你能计算出有多少少先队员,有多少块砖吗? 由本题可见,解这类问题的思路是把盈余数与不足数之和看作采用两种不同搬法产生的总差数,被每人搬砖的差即单位差除,就可得出单位的个数,对这题来说就是搬砖的人数. 例2 妈妈买回一筐苹果,按计划吃的天数算了一下,如果每天吃4个,要多出48个苹果;如果每天吃6个,则又少8个苹果.那么妈妈买回的苹果有多少个?计划吃多少天? 分析题中告诉我们每天吃4个,多出48个苹果;每天吃6个,少8个苹果.观察每天吃的个数与苹果剩余个数的变化就能看出,由每天吃4个变为每天吃6个,也就是每天多吃2个时,苹果从多出48个到少8个,也就是所需的苹果总数要相差48+8=56(个).从这个对应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只要求56里面含有多少个2,就是所求的计划吃的天数;有了计划吃的天数,就不难求出共有多少个苹果了。 解:(48+8)÷(6-4) =56÷2 =28(天)

五年奥数:用方程解解决盈亏问题教案资料

五年奥数:用方程解解决盈亏问题

三、盈亏问题(较复杂方程应用题) 1.学校分配学生宿舍,如果每个房间住6人,那么有20人没有床位,如果每个房间住8人,则正好住满,学校有多少间学生宿舍? 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同时相对出发,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8小时后相遇,相遇后甲车继续行驶5小时到达B地,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小刚早晨从家去学校上学,如果每分钟走100米就早到5分钟,如果每分钟走80米,就早到1分钟。小刚家离学校有多远? 4、学校把一批图书分给学校的每一个班级,如果每班分20本,那么余下50本,如果每班分25本,那么少25本,这批图书共有多少本? 5.甲乙两桶蜂蜜,甲桶有45千克蜂蜜,乙桶有24千克。从甲桶倒多少千克的蜂蜜到乙桶,才能使甲桶里蜂蜜的重量是乙桶的1.5倍?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6.王芳的银行存款500元,李明的银行存款720元,以后每个月王芳存50元,李明存120元,几个月后李明的存款是王芳的2倍? 盈亏问题姓名: 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如果按某种标准分,则分配后有剩余(盈);按另一种标准分,分配后又会有不足(亏)。数量关系如下: (盈+亏)÷两次分配差=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差=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差=份数 例1、老师买了一些铅笔奖给三好学生,如果每人奖2支,则余下6支;如果每人奖4支,则欠18支。有几个三好学生?共有几支铅笔? 例2、妈妈买来一些桃子分给全家人吃。如果每人分4个,则多出12个;如果每人分6个,则多出2个。妈妈买来几个桃子?全家共有几人? 例3、老师给美术小组的同学分发图画纸。如果每人发5张,则少3张;如果每人发8张,则少48张。美术小组有几人?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盈亏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简单的盈亏问题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盈”与“亏”的含义,了解“盈亏问题”的特征,感受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解“盈亏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弄清盈、亏与两次分得差的关系。 三、道具使用:白板笔 四、课堂类型:讲练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航 幼儿园老师把一袋水果糖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块,发现多了10块;每人改分5块,又发现少了5块。类似的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其实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如果按照某种标准分,有多余,我们称之为“盈”;按另一种标准分,分配后又不足,我们称之为“亏”。如何根据盈亏之间的联系,求出所分物品的总量和分配对象的总数,就是数学中的“盈亏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盈亏问题”。 (二)探索发现 1、出示例1:小朋友分糖,若每人分4粒则多余9粒;若每人分5粒则还缺少6粒。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分多少粒糖 思考:①小朋友的人数与糖的粒数是怎样的 ②两种不同的分配方案一多(盈)一少(亏)相差多少粒糖 ③相差的原因是什么呢 解答:小朋友人数:(9+6)÷(5-4)=15(人) 糖果的粒数:4×15+9=69(粒) 或5×15-6=69(粒) 答:有15个小朋友,分69粒糖

2、试一试: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3粒则剩2粒;若每人分5粒则少6粒。问:有几个小朋友多少粒糖果 3、比较归纳:由上面两题可得求解盈亏问题的公式: ?分配对象总数=盈亏总额÷两次分配数之差 ?所分物品总量=分配对象总数×每份数量+ 盈(-亏)(三)课堂小结:需要注意:两种分配方案的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一盈,一亏。 ?②两盈(大盈、小盈)。 ?③两亏(大亏、小亏) ?④“一尽一盈”或“一尽一亏” 六、巩固练习:我能行 1、一个汽车队运输一批货物,如果每辆汽车运3500千克,那么货物还剩下5000千克;如果每辆汽车运4000千克,那么货物还剩下500千克。问:这个汽车队有多少辆汽车要运的货物有多少千克 分析:题目两次都为盈,即属于两盈的问题: (大盈—小盈)÷两次的分配数之差=分配对象总数 2、王老师去买儿童小提琴,若买7把,则所带的钱差110元;若买5把,则所带的钱还差30元。问:儿童小提琴多少钱一把王老师带了多少元钱 分析:题目两次都为亏,即属于两亏的问题 (大亏-小亏)÷两次的分配数之差=分配对象总数 3、某学校买来一批新书。如果每班借20本,则刚好借完;如果每班借24本,则有3个班没书可借。这所学校有几个班这批新书共有多少本 分析:刚好借完指不盈不亏,3个班没书可借指亏数为3个班:24×3=72用公式:(盈+亏)÷两次的分配数之差=分配对象总数 4、红星小学去秋游。如果每辆车坐60人。那么有15人上不了车;如果每辆车多坐5人,那么恰好多出一辆车。问:有多少辆车多少个学生

五年级(上) 数学应用题及解析-类型五 盈亏问题 人教新课标版【推荐】

类型五盈亏问题 【知识讲解】 一、盈亏问题: 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对象,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如果物体还有剩余,就叫盈;如果物体不够分,少了,叫亏。凡是研究盈和亏这一类算法的应用题就叫盈亏问题。 二、盈亏问题类型: (一)盈盈或亏亏 (1)两次都有余(盈),可用公式: (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士兵背子弹作行军训练,每人背45发,多680发;若每人背50发,则还多280发。问:有士兵多少人?有子弹多少发? 士兵:(680-280)÷(50-45)=80(人) 子弹:50×80+280=4280(发) 答:有士兵80人,有子弹4280发。 (2)两次都不够(亏),可用公式: (大亏-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将一批本子发给学生,每人发10本,差90本;若每人发8本,则仍差8本。有多少学生和多少本本子? 学生:(90-8)÷(10-8)=41(人) 本:10×41-90=320(本) 答:有41学生和320本本子。 (二)盈+亏 (3)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 (盈+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个少9个,每人8个多7个。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多少个桃子? 小朋友:(7+9)÷(10-8)=8(人)

桃子:10×8-9=71(个) 答:有8个小朋友和71个桃子。 (三)一次盈或亏 (4)一次不够(亏),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 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老师将一些练习本发给班上的学生。如果每人发10本,则有两个学生没 分到;如果每人发8本,则正好发完。有多少个学生?多少本练习本? 学生:10×2÷(10-8)=10(个) 练习本:8×10=80(本) (5)一次有余(盈),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 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某校在植树活动中,把一批树苗分给各班,如果每班分18棵,就会有余下24棵;如果每班分20棵,正好分完。这个学校有多少个班?这批树苗共有多少棵?班级:24÷(20-18)=12(个) 树苗:20×12=240(棵) 答:这个学校有12个班,这批树苗共有240棵。 【例题讲解】 【例题1】小明的爷爷买回一筐梨,分给全家人。如果小明和小妹每人分4个梨, 其余每人分2个梨,还多出4个梨。如果小明1人分6个梨,其余每人分4个梨, 又差12个梨。小明家有多少人?这筐梨子有多少个? 【解析】第一种分法是小明、小妹各4个梨,其余每人2个梨,多余4个梨.假 设小明、小妹也分2个梨,那么会多多少个梨呢?很容易想,多出:2×2+4=8(各)。第二种分法是小明一人得6个梨,其余每人4个梨,差12个梨.假设小 明也只分4个,那么就只差:12-2=10(个)。 【答案】解:小明家的人数为: 2×2+4+(12-2)=18(个)

五年级数学培优:盈亏问题

五年级数学培优:盈亏问题 【专题导引】 盈亏问题又叫盈不足问题,是指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对象,如果按某种标准分,则分配后会有剩余(盈);按另一种标准分,分配后又会有不足(亏),求物品的数量和分配对象的数量。例如:把一袋饼干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分3块,多12块;如果每人分4块,少8块。小朋友有多少人?饼干有多少块?这种一盈一亏的情况,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标准的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盈+亏)÷两次所分之差=人数;还有一些非标准的盈亏问题,它们被分为四类: 1.两盈:两次分配都有多余; 2.两不足:两次分配都不够; 3.盈适足:一次分配有余,一次刚好够分; 4.不足适足:一次分配不够,一次分配正好。 一些非标准的盈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由标准的盈亏问题演变过来的。解题时我们可以记住: 1.“两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两次亏数的差÷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2.“两盈”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两次盈数的差÷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3.“一盈一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盈与亏的和÷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典型例题】 【例1】某校乒乓球队有若干名学生。如果少一个女生,增加一个男生则男生为总数的一半;如果少一个男生,增加一个女生,则男生为女生人数的一半,乒乓球队共有多少个学生?

【试一试】 1.学校买来了白粉笔和彩色粉笔若干盒,如果白粉笔减少10盒。彩色粉笔增加8盒,两种粉笔就同样多;如果再买10盒白粉笔,白粉笔的盒数就是彩色粉笔的5倍,学校买来两种粉笔各多少盒? 2.操场上有两堆货物,如果甲堆增加80吨,乙堆增加25吨,则两堆货物一样重,若甲、乙两堆各运走5吨,剩下的乙堆正好是甲堆的3倍。求这两堆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例2】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分梨子,如果每人分4个,则多9个;如果每人分5个,则少6个。问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个梨子? 【试一试】 1.小明去买练习本,他付给营业员的钱买4本多1元,买6本又差2元。小明付给营业员多少元?每本练习本多少元? 2.老师把一些铅笔奖给三好学生。每人5支则多4支;每人7支则少4支。老师有多少支铅笔?奖给多少个三好学生?

(完整版)五年级奥数盈亏问题讲座及练习答案

五年级奥数盈亏问题讲座及练习答案 盈亏问题又叫盈不足问题,是指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如果按某种标准分,则分配后会有剩余(盈);按另一种标准分,分配后又会不足(亏),求物品的数量和分配对象的数量。例如:把一袋饼干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分3块,多12块,;如果每人分4块,少8块,小朋友有多少人?饼干有多少块? 这种一盈一亏的情况,就是这们通常说的标准的盈亏问题。 标准盈亏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 (盈+亏)÷两次分配之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每次分得的数量×份数+盈=总数量;每次分得的数量×份数-亏=总数量 还有一些非标准盈亏问题,如: 1、两盈: 两次分配都有余。数量关系式为:(大盈-小盈)÷两次分配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2、两亏: 两次分配都不够。数量关系式为:(大亏-小亏)÷两次分配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例1:(一盈一亏问题)一个植树小组,如果每人植5棵,还剩14棵;如果每人植7棵,就缺4棵。这个植树小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 分析:由题意可知,植树的人数和棵数是不会变化的,只是两次分配的方案不一样,结果就差了18棵,即第一种方案的结果比第二种多18棵,这是因为两种分配方案每人植树棵数相差7-5=2(棵),所以根据一盈一亏解答此题就非常简单了。 人数:(14+4)÷(7-5)=2(人)棵数:5×9+14=59(棵) 答:这个植树小组一共有9人,一共有59棵树。 【巩固练习1】:幼儿园把一些积木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2个,则剩下20个;如果每人分3个,则差40个。幼儿园有多少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积木? 解,小朋友分积木,每人2个则剩20个,每人3个则少40个,因此这是一亏一盈问题,两种分积木的方案最后相差20+40=60个,两种方案中每人分得的积木数相差3-2=1个,所以小朋友的个数为:60÷1=60人,积木数为:60×2+20=140个或60×3-40=140个 综合算式为:

小学五年级奥数教案--第12讲-盈亏问题

第12 讲盈亏问题 一、知识要点 盈亏问题又叫盈不足问题,是指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如果按某种标准分,则分配后会有剩余(盈);按另一种标准分,分配后又会有不足(亏),求物品的数量和分配对象的数量。例如:把一代饼干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分3块,多12块;如果每人分4 块,少8 块。小朋友有多少人?饼干有多少块?这种一盈一亏的情况,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标准的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盈+亏)÷两次所分之差=人数;还有一些非标准的盈亏 问题,它们被分为四类: 1. 两盈:两次分配都有多余;2. 两不足:两次分配都不够;3. 盈适 足:一次分配有余,一次分配够分;4,不足适足:一次分配不够,一次分配正好。一些非标准的盈亏问题都是由标准的盈亏问题演变过来的。解题时我们可以记住: 1. “两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两次亏数的差÷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2. “两盈”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两次盈数的差÷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3. “一盈一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盈与亏的和÷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精讲精练 【例题1】某校乒乓球队有若干名学生,如果少一名女生,增加一名男生,则男生为总数的一半;如果少一名男生,增加一名女生,则男生为女生人数的一半。乒乓球队共有多少名学生? 练习1:1. 学校买来了白粉笔和彩色粉笔若干盒,如果白粉笔减少10盒,彩色粉笔增加8 盒,两种粉笔就同样多;如果再买10盒白粉笔,白粉笔的盒数就是彩色粉笔的 5 倍。学校买来两种粉笔各多少盒? 2. 操场上有两堆货物,如果甲堆增加80吨,乙堆增加25 吨,则两堆货物一

样重;苦甲、乙两堆各运走 5 吨,剩下的乙堆正好是甲堆的 3 倍。两堆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3. 五(1)班的优秀学生中,苦增加2名男生,减少 1 名女生,则男、女生人数同样多;苦减少 1 名男生,增加 1 名女生,则男生是女生的一半。这些优秀学生中男、女生各多少人? 【例题2】幼儿园老师拿出苹果发给小朋友。如果平均分给小朋友,则少 4 个;如果每个小朋友只发给 4 个,则老师自己也能留下 4 个。有多少个小朋友?共有多少个苹果? 练习2: 1. 给小朋友分梨,如果每人分 4 个,则多9 个;如果每人分 5 个,则少 6 个。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个梨?

盈亏问题教学设计

盈亏问题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盈亏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了解盈亏问题并能正确的解答盈亏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盈亏问题并得出解决盈亏问题的公式。 3、了解中国数学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正确得解决盈亏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盈亏问题两次分配总的相差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1、探究两次分配数相差1的盈亏问题 课件出示:给一(2)班小朋友分本子, 如果每人分3本,多14本。 如果每人分4本,少11本。 问有多少人? (1)课件演示(2)学生独立思考(3)汇报交流(4)生生交流预设: 14+11=25(人)你是怎么想的? (14+11)÷(4-3)=25(人) 说说14+11表示什么意思4-3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课件出示:有多少本本子? 预设: 25×3+14=89(本) 或25×4-11=89(本) 2、探究两次分配数相差2的盈亏问题 课件出示:给一(3)班小朋友分本子, 如果每人分3本,多17本。 如果每人分5本,少35本。

问有多少人有多少本子 (1)课件演示(2)学生独立思考(3)汇报交流(4)生生交流 预设:(17+35)÷(5-3)=26(人) 说说17+35表示什么意思5-3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课件出示:有多少本本子? 预设: 26×3+17=95(本) 或26×5-35=95(本)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亲身经历的分本子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从两次分配相差数为1开始探究,符合学生的知识起点。他们能够根据生活 经验去想,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由于两次分法对学生较难理解,通 过把两次分法一一呈现,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动态的演示,把整个 过程暴露出来,让学生真正理解两次分法总的相差数、分配差,从 而突破难点。然后探究两次分配相差数为2,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 解两次分法总的相差数及分配差。 3、了解盈亏问题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对象,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如果物体还有剩余,就叫盈;如果物体不够分,少了,叫亏。凡是研究盈和亏这一类算法的应用题就叫盈亏问题。 揭题:盈亏问题(板书) 本节课主要研究按一种方法分有多,按另一种方法分不够的情况。 4、小结:(盈数+亏数)÷两次分配相差数=所分的对象数 二、巩固练习 1、一批少先队员参加搬砖劳动。 如果每人搬4块,还剩34块; 如果每人搬9块,则少41块。 少先队员有多少人要搬的砖共有多少块 2、分配房间:

五年级盈亏问题一

第一讲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又叫盈不足问题,是指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如果按某种标准分,则分配后会有剩余(盈);按另一种标准分,分配后又会有不足(亏),求物品的数量和分配对象的数量。例如:把一代饼干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分3块,多12块;如果每人分4块,少8块。小朋友有多少人?饼干有多少块?这种一盈一亏的情况,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标准的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盈+亏)÷两次所分之差=人数;还有一些非标准的盈亏问题,它们被分为四类:1.两盈:两次分配都有多余;2.两不足:两次分配都不够;3.盈适足:一次分配有余,一次分配够分;4,不足适足:一次分配不够,一次分配正好。 盈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 (1)(盈+亏)÷两次分配差=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差=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差=份数 (2)每次分得的数量×份数+盈=总数量 每次分得的数量×份数-亏=总数量 例1.一个植树小组,如果每人栽5棵树,还剩14棵,每人栽7棵树,就缺4棵,问一共有几个人?一共有多少棵树? 例2、妈妈买来一些桃子分给全家人吃。如果每人分4个,则多出12个;如果每人分6个,则多出2个。妈妈买来几个桃子?全家共有几人? 例3、老师给美术小组的同学分发图画纸。如果每人发5张,则少3张;如果每人发8张,则少48张。美术小组有几人? 练习:

1.幼儿园把一些积木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2个,则剩下20个;如果每人分3个,则 差40个。幼儿园有多少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积木? 2. 某校安排宿舍,如果每间6人,则16人没有床位;如果每间8人,则多出10个床位。问宿舍多少间?学生多少人? 3.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9人。问:这个班共有多少学生? 4.将月季花插入一些花瓶中。如果每瓶插8朵,则缺少15朵;如果每瓶改为插6朵,则缺少1朵。求花瓶的只数和月季花的朵数。 5.王老师给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发图画纸。如果每人发5张,则少32张;如果每人发3张,则少2张。美术兴趣小组有多少名同学?王老师一共有多少张图画纸? 6.老师将一些练习本发给班上的学生。如果每人发10本,则有两个学生没分到;如果每人发8本,则正好发完。有多少个学生?多少本练习本? 7.五(1)班同学植树,每人植1棵还剩20棵,每人植2棵差30棵。有多少个同学?多少棵树苗? 巩固练习: 1.三年级一班少先队员参加学校搬砖劳动.如果每人搬4块砖,还剩7块;如果每人搬5 块,则少2块砖.这个班少先队有几个人?要搬的砖共有多少块? 2.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桃,每只小猴分10个桃,就多出9个桃,每只小猴分11个桃则多出2个桃,那么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老猴子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3.有一批练习本发给学生,如果每人5本,则多70本,如果每人7本,则多10本,那么这个班有多少学生,多少练习本呢?

【三年级数学】小学三年级奥数下册盈亏问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奥数下册盈亏问题教案 盈亏问题 解盈亏问题,常常用到比较法。 例1 三年级一班少先队员参加学校搬砖劳动.如果每人搬4块砖,还剩7块;如果每人搬5块,则少2块砖.这个班少先队有几个人?要搬的砖共有多少块? 分析比较两种搬砖法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每人搬4块,还剩7块砖;每人搬5块,就少2块.这两次搬砖,每人相差5-4=1(块)。 第一种余7块,第二种少2块,那么第二次与第一次总共相差砖数:7+2=9(块) 每人相差1块,结果总数就相差9块,所以有少先队员9÷1=9(人)。 共有砖:4×9+7=43(块)。 解:(7+2)÷(5-4)=9(人) 4×9+7=43(块)或5×9-2=43(块) 答:共有少先队员9人,砖的总数是43块。 如果把例1中的“少2块砖”改为“多1块砖”,你能计算出有多少少先队员,有多少块砖吗? 由本题可见,解这类问题的思路是把盈余数与不足数之和看作采用两种不同搬法产生的总差数,被每人搬砖的差即单位差除,就可得出单位的个数,对这题来说就是搬砖的人数. 例2 妈妈买回一筐苹果,按计划吃的天数算了一下,如果每天吃4个,要多出48个苹果;如果每天吃6个,则又少8个苹果.那么妈妈买回的苹果有多少个?计划吃多少天? 分析题中告诉我们每天吃4个,多出48个苹果;每天吃6个,少8个苹果.观察每天吃的个数与苹果剩余个数的变化就能看出,由每天吃4个变为每天吃6个,也就是每天多吃2个时,苹果从多出48个到少8个,也就是所需的苹果总数要相差48+8=56(个).从这个对应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只要求56里面含有多少个2,就是所求的计划吃的天数;有了计划吃的天数,就不难求出共有多少个苹果了。 解:(48+8)÷(6-4) =56÷2

五年奥数精品习题盈亏问题

【知识要点】 “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每个小朋友分5个糖果,就多出22个糖果;每个小朋友分7个糖果,就少18个糖果,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多少个糖果?” 像这样以份数平均分一定数量的物品,每份少一些,则物品有余(盈);每份多一些,则物品不足(亏)。凡是研究这一类算法的应用题叫做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的基本解法是: 份数=(盈+亏)÷两次分配数的差; 物品总数=每份个数×份数﹢盈数, 物品总数=每份个数×份数-亏数。 【例题放映】 例1 小明的妈妈买回一篮梨,分给全家,如果每人分5个,就多出10个梨;如果每人分6个,就少2个梨,小明全家有多少人?这篮梨有多少个? 例2 一组学生去搬书,如果每人搬2本,还剩下12本;如果每人搬3本,还剩下6本,这组学生有几人?这批书有几本? 例3 学校派一些学生去搬一批树苗,如果每人搬6棵,则差4棵;如果每人搬8棵,则差18棵,学生有几人?这批树苗有多少棵? 例4 三(1)班学生去公园划船,如果每条船坐4人,则少一条船,如果每条船坐6人,则多出4条船,公园里有多少条船?三(1)班有多少个学生? 例5 三年级少年表演队要去表演,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辆汽车,正好每辆汽车坐20人,如果减少一辆汽车,正好每辆车坐30人,问这个表演队有多少人? 例6 小明从家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40米,则要迟到2分钟,如果每分钟走50米,则早到4分钟,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

【随堂大比拼】 1.一些同学去划船,如果每条船坐5人,则多出3个位置,如果每条坐4人,则有3个人没有位置,一共有多少条船?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2.幼儿园买来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个玩具,则多出2个玩具;如果每班分10个玩具,则少12个玩具,幼儿园有几个班?这批玩具有多少个? 3.老师买来一些练习本分给优秀少先队员,如果每人分5本,则多了14本;如果每人分7本,则多了2本,优秀少先队员有几人?买来多少本练习本? 4.把一袋糖分给小朋友们,如果每人分4粒,则多了12粒,如果每人分6粒,则多了2粒,有小朋友几人?有多少粒糖? 5.自然课上,老师发给学生一些树叶,如果每人分5片叶子,则差3片叶子。如果每人分7片叶子,则差25片树叶,学生有几人?一共有树叶多少片? 6.学校排练节目,如果每行排8人,则有一行少2人,如果每行排9人,则有一行少7人,一共要排几行?一共有多少人?

最新三年级数学思维 盈亏问题

三年级数学思维盈亏问题 姓名___ 【一亏一盈】 例1.兔妈妈分胡萝卜,如果每只兔子分3个,则多出5个;如果每只兔子分5个,还少3个,猜猜共有多少只兔子?多少个胡萝卜? 分析无论怎么分,兔子和胡萝卜的总数是不变的.两种方案一多一少,相差总额5+3个.多出5个叫盈,还少3个叫亏.相差的原因在于两种分配每份相差5-3个. 【一盈一满】 例2.学校给男足球队员安排宿舍,如果5人一间,则有12人无法安排;如果6人一间,则刚好安排完,那么共有多少件宿舍? 刚好安排完,就叫“满”,不亏不盈用0表示. 【两分两亏】 老师给同学们发练习本,如果每人发8本,则少了84本;如果每人发6本,则少了4本,那么共有多少名学生,多少本练习本?

【盈亏隐藏】 红红早上去上学,如果每分钟走45米,则迟到2分钟;如果每分钟走60米,则可以提前3分钟到校,请问红红家离学校有多远? (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给一定的对象,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如果物体有剩余,就叫盈;如果物体不够分,少了,就叫亏.凡是研究盈和亏这类算法的应用题就叫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歌 (亏-亏)÷两次分配之差=份数 (盈-盈)÷两次分配之差= 份数 (盈+亏)÷两次分配之差= 份数 盈盈减,亏亏减;一盈一亏就有加;之后除以二次差;所得就是单位数. 【学生练习】 ⒈绿化队植树,如果每人栽15棵,还有27棵没栽;如果每人栽18棵,则少3棵树苗.那么绿化队共要栽树苗多少棵?

2.舞蹈队同学排队.如果每行站8人,则多出3人;如果每行站9人,就少了1行人.那么舞蹈队共有多少人?站了几行? 3.小明计划在若干天内读完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读18页,还剩下120页;如果每天读22页,还剩下100页.那么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 4.同学们去参观博物馆,交门票费时如果每人交7元,则少了80元;如果每人交9元,则少6元.请问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5.老师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分苹果.如果每位小朋友分2个,还多30个;如果其中的12人每人分3个,其他的人每人分4个,正好分完.那么,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有多少个苹果? 6.学校组织春游,租了几辆车.如果每辆车坐55人,则有15人乘

四年级奥数巧解盈亏问题教学设计

教案 学生姓名:授课教师:所授科目:奥数学生年级:课次:9/16 课时: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巧解盈亏问题 训练目标 盈亏问题的特点,是问题中每一同类量都要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还有些实际问题,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人时,如果每人分则物品就有余(也就是盈),如果每人多分,则物品就不足(也就是亏),基本数量关系是: (盈+亏)÷两次分配差 =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差 =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差 =份数 典型例题 例题1把一堆糖分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如果每人分3块,将会剩余15块。如果每人分4块,将缺少5块,那么幼儿园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分析与解答; 由题意可知,分糖的小朋友与糖果的总块数是不变的,比较这两种分配方案,由每人3块变为每人4块,分的糖除了把剩余的15块分去外,还缺少5块,说明总共多分了15+5=20(块)。由此可求出人数。 如图: 解:(15+5)÷(4-1)=20(人) 答:幼儿园共有20个小朋友。

例题2四年级同学排队,若每行站8人,则多24人,若每行站9人则多4人,四年级同学共有多少人? 分析与解答: 由于站队行数和同学们的人数不变,而两次站队的方案中,总差额是24-4=20(人),每次差额是9-8=1(人),根据“总差额÷每次差额”可求出解。 解:(24-4)÷(9-8)=20 (行) 20×8+24=184(人) 答:四年级同学共有184人。 例题3少先队员植树,如果每人植5棵树,还少16棵树,如果每人植6棵树,还少28棵树,问“少先队员有多少人?共植多少棵树? 分析与解答: 审视题目,两次分配都有不足,总差额就是两次不足的差,每次差额为6-5=1(棵)。根据“总差额÷每次差额”求解。 解;(28-16)÷(6-5)=12(人) 12×5-16=44 (棵)或 12×6-28=44 (棵) 答:少先队员有12人?共植44棵树。 例题4 学生搬一批砖,如果每人搬4块,其中5人要搬两次,如果每人搬5块,就有两人没有砖可搬。搬砖的学生有多少人?这批砖共有多少块? 分析与解答 由图可知,我们把问题转化为盈亏问题的一般情形,每人搬砖数相差5-4=1(块),搬砖的总数相差:(4×5)+(5×2)=30(块),所以,搬砖的学生数是30÷1=30(人),砖的总数是4×30+20=140(块)。 解:(4×5+5×2)÷(5-4) 4×30+4×5= 140 (块) =30÷1 =30(人)

五年级奥数~ 盈亏问题

五年级奥数~ 盈亏问题 什么是盈亏问题呢?把若干特定相同物体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特定相同对象,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如果物体还有剩余,就叫盈;如果物体不够分,少了,叫亏。凡是研究盈和亏这一类算法的应用题就叫盈亏问题。比如,博士给小朋友分糖,每个小朋友分了2颗,发现多出10颗糖。我们把剩下的部分叫做“盈”,如果物品不够了,就像上面说的每人发5颗糖,那么又发现少了5颗糖。我们把少的这部分叫做“亏”。 盈亏问题的基本关系式: (盈+亏)÷两次分配差=人数或单位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差=人数或单位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差=人数或单位数 思维导图: 买蛋糕的钱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 每人出8元,多出了8元盈 每人出7元,多出了4元盈(一)例题一:阿尔法过生日,米德等几人去给他买蛋糕,如果每人出8元,就多出了8元;每人出7元,就多出了4元。那么有多少个人去买蛋糕?这个蛋糕的价钱是多少? (8-4)÷(8-7)=4(人) 4×8-8=24(元)或4×7-4=24(元) 答:有4个人去买蛋糕,这个蛋糕的价钱是24元。 练习一:“数学班”为参加竞赛的学生分发草稿纸,如果每人分发3张,则少2张;如果每人分发5张,则少32张。伊嘉儿数学班参加竞赛的有多少个同学?一共有多少张草稿纸? (二)例题二:芭啦啦综合教育学校安排学生住宿,如果每间住5人则有14人没有床位;如果每间住7人,则多出4个床位,问宿舍几间?住宿生几人? (4+14)÷(7-5)=9(间),5×9+14=59(人) 或7×9-4=59(人) 答:宿舍有9间,住宿生有59人。

练习二:芭啦啦综合教育学校组织所有五年级学生参加冬令营,如果每车坐40人,就有10人不能乘上车;如果每车多坐10人,恰好多余1辆汽车。五年级一共租了几辆车?五年级有多少名学生? (一)例题三:卡尔、米德两人各买了相同数量的信封与相同数量的信纸,卡尔每封信用2张信纸,米德每封信用3张信纸,一段时间后,卡尔用完了所有的信封还剩下20张信纸,米德用完所有信纸还剩下10个信封,则他们每人各买了多少张信纸? 分析重点:这道题,卡尔盈的是信纸,而米德却盈的是信封,盈亏对象不一样,不能直接加减,这是条件关系转换型盈亏问题,这类问题我们应该统一成卡尔、米德都用完了所有的信封。 根据题意,如果米德用完所有的信封,那么缺30张信纸。盈亏总额为(20+30)张信纸,两次分配的差为(3-2)张信纸,所以有信封(20+30)÷(3-2)=50(个),有信纸2×50+20=120(张)。 (20+30)÷(3-2)=50(个) 2×50+20=120(张) 答:他们每人各买了120张信纸。 练习三:五年级三班向希望小学某班送铅笔若干支,如果有2人拿4支,其余人各拿5支,还余12支;如果每人拿6支,就有2人拿不到,那么五年级三班共送铅笔多少支? (二)例题四:全班同学去划船,如果减少一只船,每只船正好坐9个同学;如果增加一只船,每只船正好坐6个同学。这个班有多少个同学? 分析重点:如果减少一只船,每只船正好坐9个同学,反过来说,就是每只船坐9人,就能减少一只船,但是,其实这只船并没有减少,也就是有只船在,缺少9个同学来坐。如果增加一只船,每只船正好坐6个同学,就是每只船坐6人,就要增加一只船。但是,其实并没

盈亏问题教案

简单的盈亏问题 教学目标: 1、知道“盈”与“亏”的含义,了解“盈亏问题”的特 征,感受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解“盈亏问题”的方 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弄清盈、亏与两次分得差的关系。 教学环节: 一、知识导航 幼儿园老师把一袋水果糖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块,发现多了10块;每人改分5块,又发现少了5块。类似的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其实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如果按照某种标准分,有多余,我们称之为“盈”;按另一种标准分,分配后又不足,我们称之为“亏”。如何根据盈亏之间的联系,求出所分物品的总量和分配对象的总数,就是数学中的“盈亏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盈亏问题”。 二、探索发现 1、出示例1:小朋友分糖,若每人分4粒则多余9粒; 若每人分5粒则还缺少6粒。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分多

少粒糖? 思考:①小朋友的人数与糖的粒数是怎样的? ②两种不同的分配方案一多(盈)一少(亏)相差多 少粒糖? ③相差的原因是什么呢? 解答:小朋友人数:(9+6)÷(5-4)=15(人)糖果的粒数:4×15+9=69(粒) 或5×15-6=69(粒) 答:有15个小朋友,分69粒糖 2、试一试: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3粒则剩2粒;若每人分5粒则少6粒。问:有几个小朋友?多少粒糖果? 3、比较归纳:由上面两题可得求解盈亏问题的公式: ?分配对象总数=盈亏总额÷两次分配数之差 ?所分物品总量=分配对象总数×每份数量+盈(-亏) 需要注意:两种分配方案的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一盈,一亏。 ?②两盈(大盈、小盈)。 ?③两亏(大亏、小亏) ?④“一尽一盈”或“一尽一亏” 三、我能行 1、一个汽车队运输一批货物,如果每辆汽车运3500千克,

五年级奥数讲义第12讲 盈亏问题

第12讲盈亏问题 一、知识要点 盈亏问题又叫盈不足问题,是指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如果按某种标准分,则分配后会有剩余(盈);按另一种标准分,分配后又会有不足(亏),求物品的数量和分配对象的数量。例如:把一代饼干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分3块,多12块;如果每人分4块,少8块。小朋友有多少人?饼干有多少块?这种一盈一亏的情况,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标准的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盈+亏)÷两次所分之差=人数;还有一些非标准的盈亏问题,它们被分为四类:1.两盈:两次分配都有多余;2.两不足:两次分配都不够;3.盈适足:一次分配有余,一次分配够分;4,不足适足:一次分配不够,一次分配正好。 一些非标准的盈亏问题都是由标准的盈亏问题演变过来的。解题时我们可以记住: 1.“两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两次亏数的差÷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2.“两盈”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两次盈数的差÷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3.“一盈一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盈与亏的和÷两次分得的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某校乒乓球队有若干名学生,如果少一名女生,增加一名男生,则男生为总数的一半;如果少一名男生,增加一名女生,则男生为女生人数的一半。乒乓球队共有多少名学生? 【思路导航】(1)由“少一个女生,增加一个男生,则男生为总人数的一半”可知:女生比男生多2人;(2)“少一个男生,增加一个女生”后,女生就比男生多2+2=4人,这时男生为女生人数的一半,即现在女生有4×2=8人。原来女生有8-1=7人,男生有7-2=5人,共有7+5=12人。 练习1:1.学校买来了白粉笔和彩色粉笔若干盒,如果白粉笔减少10盒,彩色粉笔增加8盒,两种粉笔就同样多;如果再买10盒白粉笔,白粉笔的盒数就是彩色粉笔的5倍。学校买来两种粉笔各多少盒? 2.操场上有两堆货物,如果甲堆增加80吨,乙堆增加25吨,则两堆货物一样重;苦甲、乙两堆各运走5吨,剩下的乙堆正好是甲堆的3倍。两堆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3.五(1)班的优秀学生中,苦增加2名男生,减少1名女生,则男、女生人数同样多;苦减少1名男生,增加1名女生,则男生是女生的一半。这些优秀学生中男、女生各多少人? 【例题2】幼儿园老师拿出苹果发给小朋友。如果平均分给小朋友,则少4个;如果每个小朋友只发给4个,则老师自己也能留下4个。有多少个小朋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销售中的盈亏问题

销售中的盈亏问题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根据商品销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掌握商品盈亏的求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学生在从事探索性活动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借助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知道商品销售中的盈亏的算法. 2.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弄清题意,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等量关系.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前一课时我们初步探讨了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归纳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和一般方法. 本课时我们将继续深入的探讨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先来看下面5个问题: 1.某商品原来每件零售价是a元,现在每件降价10%,降价后每件零售价是______; 2.某种品牌的彩电降价3%以后,每台售价为a元,则该品牌彩电每台原价应为______元; 3.某商品按定价的八折出售,售价是1 4.8元,则原价是______; 4.某商场把进价为1980元的商品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获利10%,则该商品的标价为______; 5.我国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问题,决定下调药品的价格,某种药品在2011年涨价30%后,2013年降价70%至a元,则这种药品在2011年涨价前价格为______元. 【教学说明】安排这一组生活中的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产生兴趣和疑问,老师可适当引导、分步提示,试着让学生自己作答.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销售中的盈亏(教材第102页探究1) 教师:展示图片,提出问题. 学生:欣赏图片,自主读题并思考. 学生分析: (1)利润=售价-成本; (2)售价=成本+成本×利润率. 教师:解释利润、利润率等含义. 【教学说明】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给学生一种轻松的心理氛围,容易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下面通过设问的形式将问题逐步深入下去,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设问1:若一件商品的进价是40元,如果卖出后盈利25%,那么商品利润是多少?若卖出后亏损25%,那么利润又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然后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他们的思维过程.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可以适当提出问题、点拨,但要以学生为主体. 解:盈利25%时,利润是40×25%=10(元);亏损25%时,利润是40×(-25%)=-10(元). 设问2:你能否求出探究问题中的两件物品的进价吗? 解:设盈利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x元,它的商品利润就是0.25x元.根据进价与利润的和等于售价,可以得到方程x+0.25x=60. 由此得x=48. 类似地,设另一件衣服的进价为y元,它的商品利润是-25%y元,可以得到方程y-0.25y=60. 解得:y=80. 设问3:你能分析总的亏损情况吗? 分析可知,两件衣服的进价是x+y=128(元),而两件衣服的售价是120元,进价大于售价,由此可以知道卖这两件衣服总的盈亏是亏损8元. 试一试教材第106页练习第1题.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某市百货商场元月一日搞促销活动,购物不超过200元不给优惠;超过200元,而不足500元优惠10%;超过500元其中500元按9折优惠,超过部分按8折优惠,某人两次购物分别用了134元和466元,问: (1)此人两次购物其物品如果不打折,值多少钱? (2)在此次活动中,他节省了多少钱? (3)若此人将两次购物的钱合起来购相同的商品是更节省还是亏损?说明

盈亏问题(五年级教师版)

第8讲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又叫盈不足问题,是指把固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因为两种不同的分配标准,导致两种不同的分配结果:一种标准分配后有剩余(盈);另一种标准分配后不够分(亏或不足)。此类问题,要求通过两种分配结果的比较,求出物品总数量和固定对象的个数。 标准的盈亏问题就是两次分配的结果一盈一亏,所以就叫盈亏问题。基本的数量关系是:(盈+亏)÷两种分配标准的数量之差=固定对象数量。 广义的盈亏问题一般还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一、两次分配都有余(两盈); 二、两次分配都不够分(两亏); 三、一次有余,一次刚好够分(盈适足); 四、一次分配不够分,一次刚好够分(亏适足)。 解决盈亏问题常用比较的解题策略: 通过两次分配盈亏总额与分配数量的比较,先求出固定对象的个数,再求出分配物品的总数量。 此类问题基本数量关系有: ①盈适足问题: 盈余部分÷两种分配标准的数量之差=固定对象数量。 ②亏适足问题: 亏欠部分÷两种分配标准的数量之差=固定对象数量。 ③两盈问题: (盈多-盈少)÷两种分配标准的数量之差=固定对象数量。 ④两亏问题: (亏多-亏少)÷两种分配标准的数量之差=固定对象数量。 ⑤盈亏问题: (盈+亏)÷两种分配标准的数量之差=固定对象数量。 比较常规的盈亏问题,一般可以直接套用上面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较复杂的盈亏问题,一般需要先对题中的条件进行适当的转化,将相关问题先转化成典型的盈亏问题,再求解。 【例1】“雏鹰小队”的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人栽5棵树,还剩12棵树;如果每人栽7棵,就缺4棵。问这个小队有多少人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解析】:可以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如下图: 观察上图,比较每人栽7棵与每人栽5棵的两种情况,雏鹰小队总人数是不变的。 雏鹰小队栽树总棵数多出:12+4=16(棵); 而每个人多栽:7-5=2(棵); 所以小队人数为:(12+4)÷(7-5)=8(人)。 由小队人数和任意一种栽法,可以求出栽树总棵数: 5×8+12=52(棵)或7×8-4=52(棵)。 【例2】学生春游,租了几条船让学生们划,每条船坐3人,则空2人的位置;如果每条船坐5人,则空出16人的位置,问有学生多少人共租了多少条船 【解析】:这是两亏问题,每条船坐3人,空2个位置即少2人,每条船坐5人空16个位置少16人,每条船坐5人比每条船坐3人多空出了14个位置,即每条船坐5人比每条船做3人,可以多坐14人。 比较两种坐船方案,租船总条数是不变的。 可乘坐总人数相差:16-2=14(人); 每条船乘坐人数相差:5-3=2(人); 所以共租船:14÷2=7(条)。 根据船的条数和任意一种租船方案,可以求出学生人数,如:7×3-2=19(人)。 注:如果解题时,该题需要把题中的一种分配方案进行转化才能化为盈亏问题求解,通常在求题中的第二个未知数时,按另一种分配方案求解比较方便。 【例3】:解放军某部调动一批战士分乘一批车辆赶往汛地抗洪。原计划每辆汽车乘32人,则多出5人,他们被安排乘坐在其中的某辆车上,行进中由于紧急任务调走一辆车,这时只好重新安排每辆车乘35人,这样多出7人,他们被安排在其中的某辆车上,问原来共有多少辆车共派出多少名战士 【解析】:在重新安排时,每辆车35人,少了一辆车,多出7人。如果补上这辆车,可以坐上这7个人,还可以再坐:35-7=28(人)。所以这个条件可以转化为:仍然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