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归去来兮辞练习题及答案复习课程

归去来兮辞练习题及答案复习课程

归去来兮辞练习题及答案复习课程
归去来兮辞练习题及答案复习课程

归去来兮辞练习题及

答案

《归去来兮辞》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去来兮辞》(原文略)

1. 《归去来兮辞》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_诗人陶潜,他自号_______。本文标题中“归去来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觉今是.而昨非②策扶老

..以流憩

③请息.交以绝遊④乐.琴书以消忧

3. 对各句中划线字解释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林将要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端起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

,()

,()

,()

()?

?

?

?

?

?

?

B.

知来者之可追追赶

觉今是而昨非错误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归去来兮助词无实义

()

()

,()

(,)?

?

?

?

?

?

?

C.

既自以心为形役被

载欣载奔语气助词且时矫首而遐观矫正

审容膝之易安觉察

()

(,)

()

()

?

?

?

?

?

?

?

D.

请息交以绝游游玩

悦亲戚之情话知心话曷不委心任去留随心登东皋以舒啸高歌

()

()

()

()?

?

?

?

?

?

?

4. 指出下列各句中表示疑问的词

A. 田园将芜,胡不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奚惆怅而独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复驾言兮焉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寓形宇内复几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各句中“之”字作结构助词“的”的是()

A. 知来者之可追

B. 羡万物之得时

C. 悦亲戚之情话

D.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役使)

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长桨)

C.眄庭柯以怡颜(怡:使……现出愉悦)

D.景翳翳以将入(景:日光)7.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奚惆怅

..其未远

..而独悲 B.实迷途

C.僮仆欢迎

..之情话

.. D.悦亲戚

8. 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①舟遥遥以轻飏②木欣欣以向荣③乐琴书以消忧④聊乘化以归尽⑤请息交以绝游⑥问征夫以前路⑦农人告余以春及⑧眄庭柯以怡颜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

9. 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 园日涉以成趣

B. 时矫首而遐观

C. 眄庭柯以怡颜

D. 或命巾车,或悼孤舟

10.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既自以心为形役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农人告余以春及 D.乐夫天命复奚疑11.选出句式不同的一项

A.复驾言兮焉求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吾谁与归 D.大王来何操

12. 各句中省略的内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B. 乃瞻衡字,载欣载奔

C. 僮仆欢迎,稚子侯门

D. 寓形宇内复几时

13. 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 复驾言兮焉求

B.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 乐夫天命复奚疑

D. 将有事于西畴

14. 选出对名句翻译有误的一项()

A. 田园将芜,胡不归?

译:家里的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

B.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译:既顺着幽深曲折的溪流寻山谷,又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穿过山丘。

C.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译:富贵本非我愿,神仙居住的地方没法到。

D.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暂且顺着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再也不要怀疑什么了。

1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②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③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16.对文意概括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首段交待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真正原因——“心为形役”,即心志被形体役使,做了许多违心悖情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想做的却不能做,不想做的却又不能不做,为下文抒写弃官归田的决心作铺垫。

B.第二段描写宁静淡泊的日常生活、温馨朴实的家乡亲情和清新素雅的自然景观令诗人留连忘返、自得其乐,同时也通过对夕阳晚照、苍松兀立、引壶自酌等场景的描写,揭示出诗人与世隔绝、独立自足的清高和冷寂。C.第三段描写陶渊明的田园之乐,字里行间体现出诗人躬耕陇亩的舒心惬意,游山玩水的幽雅闲适和琴书相伴、情话相谈的融洽欢快。大自然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促使诗人欢欣鼓舞,诗性大发。

《归去来兮辞》详细教案_(1)讲课讲稿

《归去来兮辞》详细 教案_(1)

《归去来兮辞》名师优秀详细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鄙弃官场生活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态度,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实词的一词多义。 3.朗读理解课文,结合有关背景知识探究理解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与率性而为的个性。 【教学设想】 \因课文内容比较艰深,故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 【教学方法】 讨论、比较、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读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初步把握文章;朗读课文,找出押韵的字,由押韵归纳各层大意,理清背诵思路,背诵全文。 2.分类归纳古汉语常识。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例: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例:①景翳翳以将入。(景,太阳。今常用义“景

色”、“光景”等)。②悦亲戚之情话。(亲戚,亲属戚属。今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3)一词多义。(归纳“奚、胡、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行、引、乘、策”等四个实词的一词多义。)疑问代词例: 奚①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②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胡①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什么) 曷①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 焉①复驾言兮焉求(什么) 何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什么) 实词见教材练习二 (4)词类活用 例: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使颜怡。)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作名词,傲世。)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作名词,空膝的小屋。)策扶老以流憩(流,动词作状语,没有定规地随时随地。)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用桨划。) 感吾生之行休(行,动词作状语,将要。)【教学过程】

《归去来兮辞》优秀教案

公开课教案归去来兮辞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感受陶潜的归隐情结,体悟作者情感。 2.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和良好氛围,进行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2.对照序言、文本和注释资料,对本文的写作时间进行浅层次的探究式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现代观念审视本文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感受陶潜的人文精神。 2.从作品中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诵读诗歌的要领、方法引导及其能力培养。 2.解读陶潜这一隐逸诗人的形象及其意义探讨。 难点:“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是否听过这样一首歌(《归去来》片段)。这首歌是电视剧《神雕侠侣》的片尾主题曲《归去来》(学生答),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杨过和小龙女厌倦了江湖的恩怨情仇腥风血雨,甘愿淡漠人世繁华,抛开人世的纷纷扰扰,退隐山林,寻一个自由自在的世外桃源。小说如此,生活也如此,1600年前,我国最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看透黑暗官场,不满于污浊的世俗社会,毅然拂袖归隐,躬耕田园。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陶渊明诀别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书。 二、了解作者、背景: 1.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王柳先生”,又称“靖节先生”,曾任职祭酒、参军、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彭泽”其曾祖陶侃,位至大司马陶潜是第一位田园诗人,创建了“山水田园诗派”东晋大诗人,生活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作者的代表作:诗《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

归去来兮辞(课文原文及课下注释)

归去来兮辞并序1 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2不足以自给3。幼稚盈室4,瓶无储粟5,生生所资6,未见其术7。亲故多劝余为长吏8,脱然9有怀10,求之靡途11。会有四方之事12,诸侯以惠爱为德13,家叔14以余贫苦,遂见15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16,心惮远役17,彭泽18去家百里,公田19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20。何则21?质性22自然,非矫厉23所得。饥冻虽切24,违己25交病26。尝从人事27,皆口腹自役28。于是怅然29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30,当敛裳宵逝31。寻32程氏妹33丧于武昌,情在骏奔34,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35,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36岁十一月也。 1选自逯钦立《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来,助词,无义。辞,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陶渊明从29岁开始出仕,向往田园,一直厌恶官场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十一月辞去彭泽令。这篇赋就是其回归田园之初激动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2耕植:耕田植桑 3自给:供给自己的生活 4幼稚盈室:指孩子多。幼稚,小孩。盈室,满屋 5瓶无储粟:指家无余粮。瓶,盛粮食的器皿。粟,本指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这里指粮食。 6生生所资:所赖以维持生活的。生生,维持生活。资,凭借。 7术:这是指经营生计的本领 8长吏:指职位较高的官吏。《汉书·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9脱然:轻快的样子 10有怀:有所思念 11靡途:没有门路 12四方之事:指他接受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任命出使的事情。会:恰逢 13诸侯以惠爱为德: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 14家叔:作者的叔父陶夔,当时任太常卿(掌管国家祭祀礼乐医药的官) 15见:被 16风波未静:指战乱未停息。 17心惮远役:心里害怕到远方服役。 18彭泽:县名,在近江西湖口东。 19公田:供俸禄的田 20眷然有归欤之情:有辞官回家的想法。眷然,思念的样子。欤,语气词 21何则:什么道理呢? 22质性:本性。 23矫厉:造作勉强 24切:急迫 25违己:违反自己的意志。 26交病:身心都感动痛苦。 27尝从人事:曾经出仕。从,顺随。人事,指做官 28皆口腹自役:都是为了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 29怅然:失意的样子。 30稔(rěn):庄稼成熟 31敛裳宵逝:收拾衣装,星夜离去 32寻:不久 33程氏妹:嫁到程家的妹妹。 34情在骏奔: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 35因事顺心:因辞官而顺遂心愿。 36乙巳:晋安帝义熙元年(405)。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归园田居(其一)》教案设计

《归园田居》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解读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解读诗人形象。 2、以“还原法”培养学生走进诗歌意境,理解诗人思想情感,解读诗人形象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还原法、讨论法、诵读法、品味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悟陶渊明“追求精神独立和自由”的人格魅力。 2、学习陶渊明“求真、守性”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观察一组图片,谈图片呈现的陶渊明和学生心中的陶渊明形象。以激趣和引发思考。 (二)初步感知 1、学生齐读诗歌,思考: 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句诗是? 明确:“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欣慰欢悦 2、引入背景

(1)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 评陶渊明:“少无适俗韵”“守节情不移” (2)《归去来兮辞》节选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评陶渊明:心有惆怅,决心归隐 明确:《归园田居》五首写于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次年 3、还原诗人创作情景,将学生引入诗境 展开想象还原诗人创作时情景:何时何地何景何境何情 4、生小结诗人形象

部编版初中语文《诗词五首》优质课教案

24 诗词五首 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1课时《饮酒》(其五) 《春望》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边塞诗”“咏志诗”等都大放光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类体裁的杰出作品。 二、教学新课 饮酒(其五)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饮酒即兴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此为第五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 2.明确诗歌节奏,自由朗读诗歌。 3.请一个学生朗读。 目标导学二:梳理诗意,解说内容 请结合文中注释自译全诗。 提示:住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请问你为什么能够这样呢?(是因为)心灵避离尘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傍晚山色秀丽,飞鸟们一起结伴回巢。这里面有人生的真谛,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目标导学三:深入赏析,把握情感 1.本诗流露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腐败,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真意,获得恬静心境的思想感情。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见”字能否改为“望”字?为什么? 明确:“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

《归去来兮辞》公开课课堂实录(两套)

《归去来兮辞》公开课课堂实录(两套)《归去来兮辞》公开课课堂实录(两套) 《归去来兮辞》实录,11728字。 师:同学们,朗朗乾坤,谁能挣脱名缰利索的羁绊?滚滚红尘,谁又能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但在中国文学史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有官不做,乐居田园,用自己的心灵书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绝唱,他就是中国著名的隐逸诗人之宗,谁? 生:(齐)陶渊明! 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吟诵他用心灵写成的绝唱——《归去来兮辞》,感受他独特的人生情怀! (师板书: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师:大家看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七嘴八舌)就是归去的意思。辞是一种文体,来、兮是语气助词。 师:对,辞是一种诗体,富有抒情和浪漫气息。兮是辞这种文体的独特助词。 师:现在请大家跟随老师的诵读,回到1600年前的东晋时代,走进陶渊明的心灵世界。 (古筝曲《归去来》响起,教师全文范背,声情并茂,全场师生静心倾听,都沉浸在老师忘情诵读营造的陶渊明归去的境界之中。师:同学们,文章美吗? 生:(异口同声、大声的)美! 师:想不想纵情的诵读一次? 生:(七嘴八舌)想!想!(台下笑声) 师:(问一生)你想吗?生1:想!师:(问一生)你想吗?生2:想! 师:(问一生)你呢?生3:想! 师:好!现在同学们就自由的诵读吧!(老师率真的语言引起了台下会意的笑声!) (学生纵情自由诵读全文,教师巡回指导诵读) 师:通过诵读,大家感受到陶渊明归去之后的生活美,(指多媒体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思考几个问题:陶渊明为什么归去?归去之后过着怎样的生活?又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思考?请大家划出表现陶渊明归去原因的句子,表现他归去后生活情趣的句子,表现归去后人生思考的句子。 (学生默读思考) 师:陶渊明为什么归去?请从第一段找出答案。 (板书:归去) 生4:首先是因为田园将芜,然后是因为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些都是他要归去的原因。 师:结合具体句子回答原因,方法很好。 师:第一段中哪几个字最能揭示他归去的原因? 生5:心为形役! 师:为什么? 生5:因为他不想因为做官而劳累!自己还是想过田园生活的! 师:因为做官对他来说是什么? 生5:一种身心的劳累! 师:心为形役,很准确! 师:同学们知道他辞官归隐的直接原因吗? 生:(七嘴八舌)好像是因为不为五斗米折腰…… 师:谁能具体讲讲这个故事?

归去来兮辞 市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体味诗人归隐的无限欣喜之情以及背后的无奈,感悟其隐士情怀。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反复朗读,认真体会诗人归隐的复杂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述志中流露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说说对“农家乐”旅游的看法。 二、预习检测,落实基础 参见课件 三、读读品品,体会感情 1.诵读指导: (1)注意节奏——四字句以二/二顿读,六字句以一/二/一/二顿读。 (2)读出感情——注意感情基调,想象画面。 2.学生多方式诵读,体会归隐之乐。 (1)学习内容和方式 ①学习内容:诵读课文,看看诗人写了哪些归隐的场景和归隐的喜悦,用“____(简洁的词语)之乐”的形式概括其内容;并找出其相关句子,先美读几番,然后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喜悦。 ②学习方式:每组选择课文的一部分进行学习,事先确定好讨论的主持者、记录者和发言人。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相机指导,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展示。 (3)教师总结:悟道之乐、归途之乐、天伦之乐、园涉之乐、郊游之乐、安命之乐…… 3.体会诗人内心复杂的感情 (1)导问:《饮酒》:“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课文除描写归隐的喜悦心情之外,你还体会到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结合相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后发言展示。 (3)教师总结:诗人的归隐,既是一种无奈的妥协,更是一种无言的抗争! 四、上课结语 人的一生会面对很多抉择,不管世事如何变幻,请倾听心灵的声音,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心灵一隅的宁静。 五、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情境写作,对话诗人 要求:假如你穿越到东晋,来到“采菊东篱下”的诗人的面前,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和诗人交流,请写一段50字左右话。 3.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归隐”现象,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小论文。(选做) 附板书设计: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喜悦无奈 抗争坚守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精)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 教学设想 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节课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田园诗的把握。理清由“归”字折射出的几个问题: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从而深入体会陶渊明归隐后怡然自得的心境。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 2. 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 2. 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曾饮酒而歌“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他曾为世人描绘了“ 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 的世外桃源 , 他曾如数家珍般描绘了“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的乡村美景…… 他的名字是 ?(陶渊明 ,由上可知 , 他最美的诗情来自田园 , 下面我们来学习他归隐田园之后的《 <归园田居 >其一》。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浔阳柴桑人,自称“五柳先生” (因作《五柳先生传》 ,谥号“靖节先生”。被后世人称为“百世田园之主,隐逸之宗”。 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几做个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往返于官场与田园之间,最后, 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 41岁,直到他 63岁去世,终老乡村。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 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

归去来兮辞-市优质课教案

《归去来兮辞》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体味诗人归隐的无限欣喜之情以及背后的无奈,感悟其隐士情怀。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反复朗读,认真体会诗人归隐的复杂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述志中流露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说说对“农家乐”旅游的看法。 二、预习检测,落实基础 参见课件 三、读读品品,体会感情 1.诵读指导: (1)注意节奏——四字句以二/二顿读,六字句以一/二/一/二顿读。 (2)读出感情——注意感情基调,想象画面。 、 2.学生多方式诵读,体会归隐之乐。 (1)学习内容和方式 ①学习内容:诵读课文,看看诗人写了哪些归隐的场景和归隐的喜悦,用“____(简洁的词语)之乐”的形式概括其内容;并找出其相关句子,先美读几番,然后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喜悦。 ②学习方式:每组选择课文的一部分进行学习,事先确定好讨论的主持者、记录者和发言人。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相机指导,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展示。 (3)教师总结:悟道之乐、归途之乐、天伦之乐、园涉之乐、郊游之乐、安命之乐…… 3.体会诗人内心复杂的感情 (1)导问:《饮酒》:“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课文除描写归隐的喜悦心情之外,你还体会到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结合相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后发言展示。 (3)教师总结:诗人的归隐,既是一种无奈的妥协,更是一种无言的抗争! 四、上课结语 人的一生会面对很多抉择,不管世事如何变幻,请倾听心灵的声音,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心灵一隅的宁静。 五、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情境写作,对话诗人 要求:假如你穿越到东晋,来到“采菊东篱下”的诗人的面前,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和诗人交流,请写一段50字左右话。 ( 3.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归隐”现象,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小论文。(选做) 附板书设计: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喜悦无奈 抗争坚守

归去来兮辞-市优质课教案

归去来兮辞-市优质课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归去来兮辞》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体味诗人归隐的无限欣喜之情以及背后的无奈,感悟其隐士情怀。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反复朗读,认真体会诗人归隐的复杂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述志中流露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说说对“农家乐”旅游的看法。 二、预习检测,落实基础 参见课件 三、读读品品,体会感情 1.诵读指导: (1)注意节奏——四字句以二/二顿读,六字句以一/二/一/二顿读。 (2)读出感情——注意感情基调,想象画面。 2.学生多方式诵读,体会归隐之乐。 (1)学习内容和方式 ①学习内容:诵读课文,看看诗人写了哪些归隐的场景和归隐的喜悦,用“____(简洁的词语)之乐”的形式概括其内容;并找出其相关句子,先美读几番,然后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喜悦。 ②学习方式:每组选择课文的一部分进行学习,事先确定好讨论的主持者、记录者和发言人。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相机指导,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展示。 (3)教师总结:悟道之乐、归途之乐、天伦之乐、园涉之乐、郊游之乐、安命之乐…… 3.体会诗人内心复杂的感情 (1)导问:《饮酒》:“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课文除描写归隐的喜悦心情之外,你还体会到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结合相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后发言展示。 (3)教师总结:诗人的归隐,既是一种无奈的妥协,更是一种无言的抗争! 四、上课结语 人的一生会面对很多抉择,不管世事如何变幻,请倾听心灵的声音,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心灵一隅的宁静。 五、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情境写作,对话诗人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归去来兮辞》

2学情分析 经过必修1至4的文言文阅读部分的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积累相 关的文言现象来强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课文的思想内容;2、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讨论法、问答法。 2.延伸拓展法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陶渊明诀别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书。 二.解题 1.作者简介陶潜,又名渊明,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人 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他的诗喜欢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意境淡远,语言质朴,有独特的风格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 2.辞赋(幻灯片) 辞是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又称楚辞又因屈原写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又称“骚体”其特点是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多用语气词“兮”,每句三拍。 三.朗读课文 1.放录音 2.朗读常规指导: 在每段的换韵处,停顿的时间应稍长一些 3.放录音,学生跟读 四.研习课文 “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做官往往是封建社会士阶层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 首选之路,身在仕途的陶渊明为什么却想辞官归去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在此先作提示,本文写于作者辞官之后将归之际人未归而心已归,文中所记叙的归途和归家后的生活都是作者想象的情状 1.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

a.由何处而归?归向何处?为何要归?(用原文词句作答,“田园将芜”、“心为形役”、“不谏”、“可追”)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课外补充的这b.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田园将芜”“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责自悔,“迷途未远”“今是昨非”—自恕自慰总的心情是“悲——乐”)第一段自责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庆幸之意,应读得“气中声硬” 2.读第二自然段 此段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我们先来捕捉作者的叙事线索(归途——抵家——家中——园中) 思考:归途心情如何?初抵家门心情如何?归家后居家生活的心情如何?(用原文词句作答 明确:“恨”——迫不及待,归心似箭,“欣”、“奔”——欣喜若狂,“怡”、“傲”、“安”——自安自乐,闲适安娱,怡然自乐,“盘桓”——流连忘返) 作者归家后或自斟自酌,或观树赏菊,或坐看白云起,或暮候飞鸟还,这样的安闲自在的心境,在我们初中时学习过的《饮酒》一诗中也有印证,此诗流露出作者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 在作者的想象中,归隐后的家居生活愉悦恬静淡泊自在,那么归后的乡居的生活又将是怎样的呢? 3.朗读第三自然段 “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 ,作者先重申辞官归田之志;再写与乡里故人的交往之乐;后又写驾巾车孤舟的出游之乐;接着作者出游触景生情,为结尾述人生观铺垫乡间的生活自安自乐,既有关心粮食和蔬菜的农人的劳作之欢,又有琴棋书画的文人雅士的休闲之乐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有他的《归园田居.其三》为证,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躬耕生活的热爱 第二、三段,自安自乐,有喜悦之情,也有自得之意,基调是静谧而愉悦的应该读得“气满声高”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作者感叹人生苦短,那么作者将怎样对待自己的人生呢? 4.全班齐声朗读第四自然段此段是作者在感抒情怀,抒发对宇宙和人生的感想,是作者的隐居心理自白 讨论: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其他诗文和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补充典故:东晋时局动荡,仕途险恶,官场政治黑暗腐败,门阀制度森严陶渊明为了谋生,几仕几隐,身陷其中一天,上边派了一个督邮到其所在的彭泽县巡查,旁边的官吏叫他穿好官服、戴好帽子去谒见,陶为保持高尚的节操,不愿意,还说:“我不能为五斗米,

归去来兮辞-优秀教学导案

归去来兮辞-优秀教案

————————————————————————————————作者:————————————————————————————————日期:

归去来兮辞(并序)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2.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读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初步把握文章,朗读课文,找出押韵的字,由押韵归纳各层大意,帮助学生理清背诵思路,背诵全文。 [教学步骤]一、导语 《桃花源记》是我们在初中接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师生一同背诵。 《桃花源记》中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正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决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① 教师稍作补充:陶渊明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他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寓对官场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三、放录音或教师范读,读出情感、气势 朗读常规指导:本文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语气和语顿。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在第2段的换韵处,停顿的时间应稍长一些。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要求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在换韵的地方做出标记,反复朗读由换韵开的段落和层次,并写出这些段落层次的大意。 学生朗读。 明确:第一段用一韵,押ui韵,韵脚有“归”“悲”“追”“非”。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因。“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心为形役”是原因之二。弃官归隐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第二段用三韵,全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到“熹微”,押i/ui韵,韵脚有“衣”“微”,写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心情的愉快尽显其中;第二层“乃瞻横宇……有酒盈樽”押un 韵,韵脚有“奔”“门”“存”“樽”,写刚入家门的热烈场面,充盈着浓郁的亲情和欢悦的气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4课归去来兮辞经典课程教学设计

第四课: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 .识记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了解“辞”的文体特点 2.朗读并背诵全文,积累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在朗读与背诵中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正确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乐天安命”思想和隐居的生活态度。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全文,积累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2.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乐天安命”思想和隐居的生活态度。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在1600多年前,二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桃花源。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清醒的理想主义者。贵族家庭的影响,儒家学说的熏陶,使他少年时就有一种“大济苍生”的壮志,可是黑暗的现实把他的理想击得粉碎。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为明心志,他写下了千古名篇——《归去来兮辞》。 二、走进作家 1.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427),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曾任职祭酒、参军、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又称“五柳先生”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彭泽”。其曾祖陶侃,位至大司马。陶潜是第一位田园诗人,创建了“山水田园诗派”。东晋大诗人,生活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作者的代表作:诗《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 2、写作背景 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

【K12学习】归去来兮辞 市优质课教案

归去来兮辞市优质课教案 《归去来兮辞》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体味诗人归隐的无限欣喜之情以及背后的无奈,感悟其隐士情怀。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反复朗读,认真体会诗人归隐的复杂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教学重难点】 理解述志中流露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说说对“农家乐”旅游的看法。二、预习检测,落实基础参见课件 三、读读品品,体会感情 1.诵读指导: 注意节奏——四字句以二/二顿读,六字句以一/二/一/二顿读。读出感情——注意感情基调,想象画面。 2.学生多方式诵读,体会归隐之乐。学习内容和方式 ①学习内容:诵读课文,看看诗人写了哪些归隐的场景和归隐的喜悦,用“____之乐”的形式概括其内容;并找出

其相关句子,先美读几番,然后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喜悦。 ②学习方式:每组选择课文的一部分进行学习,事先确定好讨论的主持者、记录者和发言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相机指导,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展示。 教师总结:悟道之乐、归途之乐、天伦之乐、园涉之乐、郊游之乐、安命之乐 3.体会诗人内心复杂的感情导问:《饮酒》:“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课文除描写归隐的喜悦心情之外,你还体会到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结合相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后发言展示。 教师总结:诗人的归隐,既是一种无奈的妥协,更是一种无言的抗争!四、上课结语 人的一生会面对很多抉择,不管世事如何变幻,请倾听心灵的声音,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心灵一隅的宁静。 五、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情境写作,对话诗人 要求:假如你穿越到东晋,来到“采菊东篱下”的诗人的面前,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和诗人交流,请写一段50字左右话。 3.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归隐”现象,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小论文。

归去来兮辞试讲教案

《归去来兮辞》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午好,我是XX号选手,我今天试讲的课程是《归去来兮辞》,现在开始正式上课! 上课,同学们好!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啊先播放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这是哪首歌。对,这首歌是就是电视剧《神雕侠侣》的片尾主题曲《归去来》,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杨过和小龙女厌倦了江湖的恩怨情仇腥风血雨,甘愿淡漠人世繁华,抛开人世的纷纷扰扰,退隐山林,寻一个自由自在的世外桃源。小说如此,生活也如此,1600年前,我国最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看透黑暗官场,不满于污浊的世俗社会,毅然拂袖归隐,躬耕田园。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陶渊明诀别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书。《归去来兮辞》板书 二、知识积累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他的诗喜欢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意境淡远,语言质朴,有独特的风格。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之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辛弃疾、陆游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成了他们心中高尚的艺术境界。 三、信息筛选 这首小赋是作于东晋义熙元年,在此之前,陶渊明刚刚就职彭泽县令,但是他仅做了八十天就辞官归隐,为什么呢?原因是什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的小序,找出陶渊明辞官的原因。 同学们读得非常快,好,这位同学。恩,很好,请坐。 刚刚啊,这位同学为咱们找出了,我们一起看看。

《归去来兮辞》课堂实录

《归去来兮辞》课堂实录 海口一中语文组姚卿云 一、导入: 芸芸众生,谁能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谁又能抗拒权势的魔力?在东晋有一个,他就是大诗人陶渊明。 二、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师:大家觉得我读得怎么样? 生:(多少有点敷衍的)好—— 师:是文章好还是我读得好? (生笑,课堂气氛开始变得轻松起来。) 三、解题 师:本文的题目《归去来兮辞》,最重要的一个字是什么? 生:归! 师:对,“归”是本文的灵魂,我们待会的讨论也要围绕这个字展开。那么“兮”字呢?生:那是语气词,没有意义。 师:不错,这个词我们在屈原的作品中见得最多,它虽然没有意义,却是表达感慨与喟叹的词语。那么“辞”字呢? 生:表明文体 师:对,它表明了这篇文章的文体。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自行阅读课文,从文中画出下列问题的答案。(投影显示) 1、陶渊明归去的原因 2、归去后陶渊明的生活情形 3、归去后陶渊明的人生思考 四、理清思路 师:现在我们来理清一下这篇文章的思路,请大家一起回答。 生:第一段:归去的原因——厌恶官场 第二、三段:归去的生活——快乐闲适 第四段: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五、赏析品味,感受情怀 师:陶渊明为何辞官? 生:“以心为形役”—— 师:“心为形役”怎么理解? 生:本来不愿意出仕,但为生活所迫,不得已出来做了官。 师:对,关于陶渊明,流传的最广的就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教师开始讲述典故,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师:如今回到了家乡,是不用再被束缚了,我们来感受一下陶渊明的归隐生活。请四组同学每组从文中自由选择几句话,完成以下工作: 1、有感情的诵读 2、概括说明本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或画面,结合关键字词,说明它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情怀?并把你的答案写下来。 (约8分钟后,学生开始回答问题。) 生1:我选择的是“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这一句。其中的“遥遥、轻颺、飘飘”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归去来兮辞 并序》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把握辞中淡远潇洒的风格,在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头脑中能浮现诗人的 形象。 2.辞的体裁特点。 3.积累文言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辞的特点,进一步领会诗人的感情及志向。 2.提高把握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解印去职的原因是“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2.感受作者在文中着重表达的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重点字词。 2.课文的思想内容:陶渊明的归隐情怀。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掌握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字词。 2.让学生体会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真正原因。 教学方法:诵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辞”的特点。2、朗读课文。3、学习序以及文章第一段。 一、导入新课 (1)人说:“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时读书人的人生理想,但却也有人选择了另外的道路,比如就有这么一位放着县官不做,辞官归田,过起了躬身自耕,饮酒赏菊的隐居生活,大家说,他是谁? 生:陶渊明(2)对他我们应该了解不少,那么大家能不能谈谈对陶渊明的了解有多深?生:讨论并回答师:(引导并总结) ①渊明号“五柳先生”,他的《五柳先生传》里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陶渊明为什么要以五柳先生为号,而不以牡丹或百合为号?(老师提示)他的《归园田居》中有没有写柳树的诗句?(让学生回顾):“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由此可见陶渊明很喜爱柳树。大家想想柳树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学生回答后老师明确)我们经常说“柳絮飘飘”,可见柳树是很飘逸、很洒脱的。诗人写柳树,其实是以柳树来托物言志。诗人以五柳自称,借此来说明自己追求那种自由、洒脱、飘逸的境界。在文坛中有很多文人都是这样的,例如被称为‘梅妻鹤子’的林逋,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清高峻洁。②渊明又号“靖节先生”,在古代“靖”有“显”的意思,如靖志就是显志的意思,靖节就是保守节操,显身之志的意思。他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显示出他怎样的节操?(生回答,师引导并明确)——崇尚自然。(3)称渊明为靖节先生,难道他是浪得虚名吗?那么我们今天就从文中来看看陶渊明是否为名副其实的靖节先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