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景点集散中心设计说明.doc

旅游景点集散中心设计说明.doc

奥体中心体育场方案设计说明

奥体中心体育场方案设计 第一章建筑设计 第一节项目概况 随着咸阳市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大型体育建筑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媒体,不仅带来了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而且实现了城市空间的拓展,带动新区建设。本项目位于咸阳市“大西安文化体育功能区”奥体中心之内,占地250.17亩。用地南侧为五陵塬保护区,东侧为南湖,以南湖为中心,东侧为市民文化中心,北侧为市民综合服务中心。这组建筑群是带动新城建设的核心和引擎。咸阳市奥体中心为2018年第16届省运会的重点体育设施,本项目为甲级体育场,建筑面积68500平方米,总座位数4万座,周边布置室外田径热身训练场、室外篮球、羽毛球、网球等场地,及配套停车场、广场绿化景观。本项目完成后具备省运会举办开闭幕式暨田径赛事和承接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单项国际比赛的要求。 体育场是奥体中心的核心,凭借巨大的体量成为整体景观中心。罩棚屋面的举折变化从远处望去,展示了体育场独特的轮廓线既丰富了城市天际线又融入了秦汉历史的记忆中。体育场选址位于南湖西岸,和市民文化中心,市民综合服务中心,一起成为大功能区的亮点。同时奥体中心、全民健身中心、体育用品集散中心、户外装备配送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形成聚集效应,带动整个文化体育功能区的发展。 第二节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2.《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3;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16-2014; 4.《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8;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7.《陕西省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9.《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1.《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2.《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13.《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第三节区域分析: 咸阳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东临西安,南接长安、户县,西靠杨凌、扶风、麟游,北接铜川及甘肃庆阳、平凉地区,与周边城市相距较近。咸阳主城东距省会西安市中心25公里,西距杨凌国家高新农业示范区60公里,北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3公里。 大西安(北塬)文化体育功能区(以下简称为北塬文体功能区)位于咸阳主城西北面的五陵塬上,东靠空港新城,南邻秦汉新城,规划用地面积约130平方公里。北塬文体功能区是构建大西安都市区的重要功能组成,同时也是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三城两带”整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咸阳城市空间结构和完善咸阳中心城区功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北塬文体功能区位于咸阳中心城区与市域北部各县联系的重要通道上,是城市功能辐射的重要节点。 功能区东有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关中城际环线铁路和G312从中穿过,同时福银高速公路、咸旬高速公路、西咸

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方案详细

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方案 第一章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定位 旅游集散中心狭义上是以企业或事业单位等形式存在的、具有公共产品性质、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产品的组织实体。同时, 旅游集散中心又是整合旅游资源重要方式和途径,是一个旅游资源整合系统和 1.1.游客集散服务功能 对于外地来京的游客,先在中心汇集,就地换乘旅游专线后再去

往旅游目的地。 对于本地出京游客,则提供一个休整的集中地。 对于本地居民,则是“食住行游娱购”齐备的休闲地。 1.2.旅游中介服务功能 交通、旅行社、景点景区、宾馆饭店等服务部门可以在集散中心设立派驻机构, 通过这一中介环节, 为游客提供导游指南、代售景点门票、办理住宿登记等“一条龙”服务。 而集散中心的线下服务网点包括集散站和集散点。其中集散点将延伸到所有的交通枢纽、大型商业场所、大型社区以及各大停车场区。 1.3.旅游活动组织功能 旅游集散中心还是自助旅游活动的组织方,提供带团自驾游等多种灵活的自助旅游活动,吸引兴趣相同的游客,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导游和旅游常识。

拟建立汽车营地,为房车或其他车辆及人员提供休息、娱乐及服务的场所,营地包括房车停车场、帐篷露营场、木屋式营地、大型房车营地、商务中心、会议中心等等。 1.4.区域交通枢纽功能 1、建设“灰线”观光巴士系统。面向市旅游,连接各大景点的循环线双层旅游观光BUS,实行“时限票价、无次数限制”。 2、建设电瓶车运营系统。电瓶车系统与“灰线”BUS、自行车一起,构造起绿色交通立体网络,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游客和居民娱乐、健身、购物的交通需求。 电瓶车除作为交通工具外,还将通过视频、音频向乘客传播旅游;通过车载终端,实现乘客诱导、消费预约等贴身旅游服务; 电瓶车系统建设中,还将建设电瓶车运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实时指挥调度,监测电瓶车车运行轨迹; 3、旅游交通诱导。定期发布旅游热点、景点客流情况、周边路况、并根据路况为驾车游客选择最佳路径。 4、停车场管理调度。对景区及周边地区的停车场进行统一调度,

旅游景点策划方案

旅游景点策划方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引言: 本文是以南平旅游景点为营销对象,为南平假日旅行社展开的一个网络营销策划方案。其目的在于推广“南平旅游”这一品牌概念,宣传“南平旅游”这一旅游消费意识,让“南平旅游”为人所知,为人所晓,同时对南平旅游网进行推广,最终达到营销目的。 一、南平旅游资源简介 南平是中国东南的一个重要旅游区,位于福建省北部,俗称闽北,是福建最早开发的内陆腹地。闽北旅游资源丰富,是华东地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密集区之一。雄伟秀丽的奇山异水、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乡土人情共同组成了独具闽北特色的旅游资源。目前,已有一至三级中高档旅游资源实体181处(延平茫荡山,建阳考亭书院、建窑遗址,建瓯万木林,邵武天成岩、李纲祠、和平古镇,光泽的乌君山、武夷天池,顺昌华阳山等)。武夷山是全国仅有的4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之一,她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

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福建省旅游经济开发区于一身,南平境内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延平茫荡山、浦城浮盖山、建瓯归宗岩、松溪湛庐山、政和洞宫山。南平市区还有12万亩水面的延平湖,是避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近年来,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着力开发的茶艺、修学、朱熹遗址考察、古陶瓷、森林浴、科考、拖屋车、民俗等10多项专项旅游,引起了海内外旅游者的极大兴趣。 如下为部分景点列表 二、南平旅游景点的目标客户分析 (一)目标市场 南平旅游的目标市场地位在以闽北地区为轴心,向周围地区及省份成圆形向外辐射,以福建省内为市场主体,东南沿海地带及华东地区为主要目标范围。依附于武夷山,向周边沿海经济发达地带以及海外市场延伸。以“走进山林,亲近自然,回归淳朴”为主打理念,走“传统、民俗、自然、淳朴”四位一体的休闲亲和旅游路线,以吸引追求“自然淳朴,清新,恬静”为生活态度的一类群体为主要目标客户。 (二)主要的目标客户群 追求“自然淳朴,清新,恬静”为生活态度的一类群体。

方案设计说明范本(2012试行版)

XXXX方案设计说明 1. 规划依据与参照 1.1设计依据 1.1.1重庆市规划局有关本项目的批复文件; 1.1.2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 1.1.3业主提供的本项目CAD图; 1.1.4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及技术规定; 1.1.5国家及地方现行的设计规范、规定及标准; 1.1.6业主与我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1.2气象资料 重庆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夏热冬冷,春秋多雨。平均气温18.30C,极端最高气温42.20C,极端最低气温-3.80C,最热月平均温度28.60C,最冷月平均气温70C。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77%,最冷月平均81%。 主导风向及频率:50年一遇基本风压为0.4KN/m2,风向为东南风,全年C33N13,夏季C31N10,冬季C36N15,夏季年均风速1.6米/秒,冬季平均风速1.3米/秒,最大风速27米/分(1961.08.04)。 降雨量:年总量1051.5毫米,最大量192.9毫米,一小时最大量65.2毫米,年雷暴日数40.1日,最大积雪深度30毫米,无冻土,日照时间及百分率:年总量1257.6小时,28%,夏季197.4小时,44.7%;冬季45.3小时,14.3%。 2.规划背景 2.1项目位置 XXXX小区位于大学城内,场地北临规划中的城市道路,南靠沙璧路,西侧

为廊桥水乡三组团,东侧为重大西路。 2.2项目概况 本基地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部虎溪镇,重庆大学城西南角。基地东侧为通往重庆大学的重大西路,南、北、西三侧均为规划中市政道路。地块内部有一条虎溪河贯穿于基地之中。规划总用地面积141461m2,其中虎溪河西侧地块面积为112855㎡,东西长约380米,南北宽约410米;东侧地块面积28606㎡,东西长约120米,南北宽约375米。整个地块地势较为平缓,靠近河谷处地势低矮,其余局部高起,整体为西高东低走向,最大高差14m。 。 2.3基地自然条件 2.3.1 地形地貌 该规划区为地形较为平缓,北面城市道路为规划城市道路,相对地块标高较高,西面北高南低,南北总共四百多米,高差仅为7.4米。南面道路长513米,高差10米。一条虎溪河把该地块分成两部分,总体来说,场地内原始标高也没有太大的高差变化。 3设计内容和设计范围 3.1设计理念 以漂亮的虎溪河作为设计主线,串联起两岸的各个商业节点。西区主要以住宅和一些小商业为主;东区为综合商业和电影院,商业也以分零的小商业为主。滨河建筑以2层的小体量为主,犹如项链上点缀的颗颗璀璨珠宝。建筑风格现代简约,活泼精致,色彩丰富,局部点缀彩色玻璃和金属穿孔板,营造出丰富多姿的热闹商业气氛。 充分运用虎溪河的独特景观资源,将其打造成周边居民和学生使用的城市休闲客厅。在虎溪河岸布置木质甲板和休闲平台,吸引市民来此休闲运动、观景购物。虎溪河两岸分别设置亲水舞台和观演台阶,节假日里可举办露天演出和主题活动,进一步吸引周边人流。 利用虎溪河面同周边道路之间的高差,在B1层沿河布置亲水餐饮及精品零售,提供顾客独具匠心的滨水消费体验,同时也增加了地下车库使用的便捷性。 将水的元素引入河西侧的商业内街,在街道内部设置水池、瀑布、旱地喷泉

旅游景区策划方案(精)

旅游景区策划方案 一.前言:有着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的嵩山,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被誉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儒、释、道三教荟集,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其中有中国六最:禅宗祖庭~少林寺;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现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现存最古老的阙~汉三阙;树龄最高的柏树~汉封“将军柏”;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告城元代观星台。此外,太室山黄峰盖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唐宋时极盛,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群;加上古朴高雅的嵩阳书院、苍翠清幽的法王寺,回环险绝的轩辕关、慧可断臂求法的立雪亭等等,皆为中国人文风物的瑰宝。 少林寺,既是佛教最大宗派~禅宗的祖庭,又是中华武术最大宗派~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州,昔日兵家必争地,今日商家必占市场,道贯南北,衢通东西,四省交界,五省通衢,为全国重要的客源输出地,曾创下一个月内就连发三列专列抵昆和一天百余台旅游大巴游河南云台山的轰动,创下了中国旅游史无前例的先河,从南国到北疆,从东海到西藏的旅游景区到处充满

徐州人的欢歌笑语,留下了徐州人的足迹,千万人口大市,小康的经济收入,为徐州人成为客源输出地奠定基础。特别是徐州市场的幅射作用让人们刮目相看,得徐州者得发展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面对徐州这块客源大市场这块大蛋糕,众景区虎视眈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先到者个个脑满肠肥,而少林寺景区由于过去市场战略定位没有锁定徐州,客源市场被瓜分,如何收回失地,并以自已独有特色魅力和创新的营销模式占领徐州客源市场是当务之急。 二、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一)游行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1、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已经实现了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重大转变,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发展水平较高的一个重要新兴产业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2、旅游业发展的特点

旅游集散中心设计说明

金华山双龙风景旅游区旅游集散中心设计入围单位设计说明 一、前言 旅游集散中心是风景区环境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车辆换乘、旅游咨询、休闲购物、业务接待等功能,直接体现风景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和综合服务水平。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日益发展,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游客的数量越来越多,要求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与日俱增。集散中心在风景区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是游客首先到达的地方,直接影响到游客对风景区的第一印象。旅游集散中心成为风景区整体空间环境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时甚至成为一个风景区的标志。 二、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景区规范化管理 金华双龙风景区是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共有8个景点,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部分景点之间相隔较远,高峰期私家车和大巴车经常拥堵在各景区道路,造成游客时间浪费,旅游体验差。管理部门精力分散,资源浪费。本项目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景区的交通压力,减轻管理成本,极大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受。 2、有利于更好的服务游客 金华山双龙旅游度假区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立足民生、服务游客,俱备车辆换乘、旅游咨询、休闲购物、业务接待等功能,用一系列的服务,为游客全方位、全过程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提供保障。 3、有利于当地旅游市场档次的提升 本项目的建设为整个景区的配套服务补上了短板,树立了形象,为打造5A级景区做好一定的基础,为当地旅游市场档次的提升添砖加瓦。 4、有利于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通过旅游综合体的建设和运营,既可以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产生的就业、消费和购物,税收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项目地理条件 设计地块位于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和罗电线交叉口东北部。双龙风景名胜区位于金华山西南山麓,国家AAAA级旅游区,距金华市区15公里,总面积79.7平方公里,素有“双龙胜景,大仙圣地,禅学中心,浙中凉都”之美誉。分双龙洞、黄大仙、家园里、赤松山、大盘天、尖峰山六大景区,有300多处景点,是一处以山岳森林为背景,地下悬河、岩溶景观、道教胜地为特色,以观光度假、康体休闲、海外朝圣为主要功能的风景名胜区,也是黄大仙传说、举岩贡茶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 金华市境的东、东北有大盘山、会稽山,南属仙霞岭,北、西北接龙门山及干里岗山脉。仙霞岭山脉从闽、赣交界的武夷山延伸入境,至武义县、婺城区南部和永康市境,向东北延续为大盘山和天台山脉,一般海拔500-1000米,山体多由火山岩和花岗岩构成。 金华山雄踞浙中大地,自然风光秀美奇绝,人文积淀深远厚重,历经两千多年漫漫历史长河的洗礼,龙文化、茶文化、山水文化、名人文化、帝王文化兼收并蓄,道、释、儒文化曾经璀璨一时,成为荟萃古婺文化的重要宝库,承载着婺州文化的历史传承,是少有的集“儒、道、佛”三教为一体的文化名山。 该地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富,雨量

方案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1.自然条件 泗阳县地处苏北腹地,介于东经118°20′——118°45′,北纬33°23′——33°58′之间,东界淮安市淮阴区,南濒洪泽湖,北临沭阳县,西与宿迁市宿城、宿豫区毗邻。县域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9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0.38%;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700 地面积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工业区规划设计规范》 4.《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5.《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6.《建筑设计规范》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形图、红线图等 9.建设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要求 10.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 三、规划设计原则 同时运用新技术利用太阳能、中水系统等达到节约开发成本、合理利用资源及节约资源的目的。 6.可持续发展———实现生产厂房的可持续发展 厂区应该是一个人和自然有机协和的统一体,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在更高的水平上的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息,生态与经济共繁荣的持续发展的文明关系,把生态环境保护、 建筑持续发展作为必须具有意识和行为准则。 7.安全智能———实现厂区“安全性、智能化”的要求

合理的人车相对分流,避免造成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针对 不同出行设置道路及出入口,避免交叉干扰。 用地沿徐淮路布置办公楼、展示厅、门卫处,内部合理布置了科技木工厂房、干燥整理房、多层板房、科技木精品房、蒸煮房、锅炉房、成品库、锯木房、刨切房、旋切房、保温房、五金 库、机修房、宿舍、餐厅、厕所等。 四、整体规划布局 景观绿化系统。 3.厂房布局 识别性与认同感———厂房布置上综合地形与南北向的因素,采取较为丰富的布局形态,使整个厂房的整体感更加明确。强调空间、体量、轮廓线的塑造,点与线的结合,既强化了厂区内部空间的丰富、动感与流畅,又丰富了社区空间的轮廓与城市肌理。 4.配套公建布局

旅游景点策划方案3篇

旅游景点策划方案3篇 本文是以南平旅游景点为营销对象,为南平假日旅行社展开的一个网络营销策划方案。其目的在于推广“南平旅游”这一品牌概念,宣传“南平旅游”这一旅游消费意识,让“南平旅游”为人所知,为人所晓,同时对南平旅游网进行推广,最终达到营销目的。 一、南平旅游资源简介 南平是中国东南的一个重要旅游区,位于福建省北部,俗称闽北,是福建最早开发的内陆腹地。闽北旅游资源丰富,是华东地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密集区之一。雄伟秀丽的奇山异水、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乡土人情共同组成了独具闽北特色的旅游资源。目前,已有一至三级中高档旅游资源实体181处(延平茫荡山,建阳考亭书院、建窑遗址,建瓯万木林,邵武天成岩、李纲祠、和平古镇,光泽的乌君山、武夷天池,顺昌华阳山等)。武夷山是全国仅有的4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之一,她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福建省旅游经济开发区于一身,南平境内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延平茫荡山、浦城浮盖山、建瓯归宗岩、松溪湛庐山、政和洞宫山。南平市区还有12万亩水面的延平湖,是避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近年来,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着力开发的茶艺、修学、朱熹遗址考察、古陶瓷、森林浴、科考、拖屋车、民俗等10多项专项旅游,引起了海内外旅游者的极大兴趣。 如下为部分景点列表 二、南平旅游景点的目标客户分析 (一)目标市场 南平旅游的目标市场地位在以闽北地区为轴心,向周围地区及省份成圆形向外辐射,以福建省内为市场主体,东南沿海地带及华东地区为主要目标范围。依附于武夷山,向周边沿海经济发达地带以及海外市场延伸。以

“走进山林,亲近自然,回归淳朴”为主打理念,走“传统、民俗、自然、淳朴”四位一体的休闲亲和旅游路线,以吸引追求“自然淳朴,清新,恬静”为生活态度的一类群体为主要目标客户。 (二)主要的目标客户群 ? 追求“自然淳朴,清新,恬静”为生活态度的一类群体。 ? 年龄特征基本定位于中老年人。青年人为潜在客户群。 ? 追求轻松休闲旅游的一类群体。 ? 追求家庭感,热衷“亲情游”,三代人同游温馨旅游路线的一类群体。 ? 基于福建为侨乡,海外移民及华侨可作为潜在增长的客户群。 ?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针对倾向于短途旅行的工薪阶层。 三、网站的建设 由于目前该旅行社还没有自己的网站,并且一个权威性涵盖南平所有旅游景点的网站目前尚且也还没出现,唯一有涉及南平旅游景点的网站唯数南平旅游局的网站,然而它仅仅是一个政府性质的网站并非商业网站。为了更好的对南平旅游资源进行推广,“南平旅游网”的建设与投入使用成为必然。 旅游景点策划方案 引言: 本文是以南平旅游景点为营销对象,为南平假日旅行社展开的一个网络营销策划方案。其目的在于推广“南平旅游”这一品牌概念,宣传“南平旅游”这一旅游消费意识,让“南平旅游”为人所知,为人所晓,同时对南平旅游网进行推广,最终达到营销目的。 一、南平旅游资源简介

规划设计说明书大纲示例

规划设计汇报文件大纲 一、黎平之惑 2002年是转折年,由单一的吃“木头饭”向综合经济发展; 机场建成,为黎平县发展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 两高建设在即,全县已经在积极地进行准备; 包括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 旅游业发展整体思路明确,局部地区已经显露实效; 全县人民发展愿望十足,政府官员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但是,问题也不容忽视: 最关键的是: 全县发展目标高远,但是尚无脚踏实地的策略; 县城蓝图描述美妙,但是还不能指导具体实施; 规划技术路线与方法 采取重点突破的战略: 针对全县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专题研究。 针对县城发展关键问题,采用GIS技术进行分析,划定三区(适宜建设区、控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 综合其它因素确定县城空间发展方向;通过案例比较分析方法确定县城功能内容与空间布局; 借助三维模拟技术,进行县城整体形态控制; 采用交通量模拟技术,科学安排交通设施。 借鉴国内外经验,探讨地方文化保存与发展方法。 二、黎平之路——产业腾飞 第一产业,做好泛“珠三角”的菜篮子; 随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通过农产品实现环境价值。改变农产品结构,积极发展环境品质附加值高的绿色食品种植、养殖业,提高农民收入; 第二产业,立足优良环境质量、以农林产品加工为基础,成为“珠三角”部分产业转移最佳基地; 第三产业,资源、市场兼顾,力争融入以张家界、桂林为主的长线旅游产品,坚决形成以侗族文化中线旅游产品的中心,打造泛“珠三角”的后花园。 三、生产力空间配置——城镇体系规划 整合全县资源,结合“两高”交通优势,优化生产力空间配置;明确乡镇发展方向,配置土地及空间资源;配套财税分配机制,变竞争为协同。 1、布局的原则 1)以资源的承载力为基础

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总说明

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总说明 1 设计依据 1.1 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用地文件(用地性质、红线坐标)。 △1.2 居住区所在城市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文件。 1.3 规划主管部门对该区提出的规划条件。 1.4 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任务书及有关基础资料。 1.5 设计采用的有关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居住区设计规范、防火规范等) 2 场地概述 2.1 说明规划用地的区域位置、地点、名称、周围环境(四周相临用地性质、归属)、 交通情况(相临道路等级),以及当地能源、水、电等市政设施情况。 △2.2 用地周围可利用的公共设施(小学、中学、大型商业医疗、大型体育娱乐设施等)。△2.3 用地周围已有的特殊景观。 2.4 用地范围的自然地形、高程系统、高低差、坡向,用地周围水域及用地地貌,最 高、最低标高,地形坡度坡向、水域水系、水源流向、深度、最高、最低水位。 △2.5 用地范围内的原有需保留的建筑物、构筑物,性质、高度、建设年限、位置、占地面积、拆迁及改造情况。 2.6 用地范围内的需保留的文物古迹等级(国家、省、市)、建设年限、保护范围、占 地面积。 △2.7 用地范围内需保留的树木、树种、生长年限、高度、位置、数量。 2.8 所在气候分区及有关气象资料,抗震设防裂度、洪水资料。 3 规划布局 3.1 规划指导思想、构思主题,要注重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 境,考虑地域文脉及分期建设的完整性与扩建可能性。 3.2 规划结构:住宅、公建分区与景观环境设计的关系,入口位置的确定。 3.3 路网规划:车流、人流、消防、救护、停车(机动车、自行车)的考虑。 3.4 配套(非配套)公共设施的内容及设置。 3.5 住宅群体规划:高、中、低住宅建筑的布置、空间设计,对地形的利用,日照、 通风,以及住宅立面设计风格,主要街景立面的考虑。 3.6 单体平面的选择。 3.7 老年住宅、公寓及无障碍设计。 4 竖向设计

旅游景区策划方案模板

旅游景区策划方案模板 一.前言:有着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的嵩山,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被誉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儒、释、道三教荟集,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其中有中国六最:禅宗祖庭~少林寺;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现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现存最古老的阙~汉三阙;树龄最高的柏树~汉封“将军柏”;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告城元代观星台。此外,太室山黄峰盖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唐宋时极盛,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群;加上古朴高雅的嵩阳书院、苍翠清幽的法王寺,回环险绝的轩辕关、慧可断臂求法的立雪亭等等,皆为中国人文风物的瑰宝。 少林寺,既是佛教最大宗派~禅宗的祖庭,又是中华武术最大宗派~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州,昔日兵家必争地,今日商家必占市场,道贯南北,衢通东西,四省交界,五省通衢,为全国重要的客源输出地,曾创下一个月内就连发三列专列抵昆和一天百余台旅游大巴游河南云台山的轰动,创下了中国旅游史无前例的先河,从南国到北疆,从东海到西藏的旅游景区到处充满徐州人的欢歌笑语,留下了徐州人的足迹,千万人口大市,小康的经济收入,为徐州人成为客源输出地奠定基础。特别是徐州市场的幅射作用让人们刮目相看,得徐州者得发展下已成为不争

的事实,所以,面对徐州这块客源大市场这块大蛋糕,众景区虎视眈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先到者个个脑满肠肥,而少林寺景区由于过去市场战略定位没有锁定徐州,客源市场被瓜分,如何收回失地,并以自已独有特色魅力和创新的营销模式占领徐州客源市场是当务之急。 二、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一)游行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1、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已经实现了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重大转变,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发展水平较高的一个重要新兴产业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2、旅游业发展的特点 旅游行业与一个地区固有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关联度较强。一个地区的历史遗迹、人文遗迹、山川河泊的多少及优美因素决定了其对旅游者的吸引程度。 旅游业的发达程度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政策的倾斜度息息相关。地区的经济越发达,居民收入水平越高,消费水平也越高,旅游这种高层需求就越盛。 不同旅游点的冷热兴旺程度取决于市场开发力度和其综合接待水平。有些地方虽然有很吸引游客的景区,但由于有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心里,不宣传,不促销,等客上门,造成孤芳自赏。 旅游业有依托性、综合性、互联性、灵敏性强等特点。

方案设计技术说明

6.1 总平面设计说明 香溢生态园是香溢旅业设于德清莫干山山麓的一个休闲度假园区。本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30亩,其中可建设用地约20亩,总建筑面积3985m2,容积率0.30。本项目在地块一规划了一幢会所,并保留原有两幢餐饮楼;在地块二规划了一幢山地别墅;在地块三规划了一幢高尔夫练习场休息平台。 各建筑退红线均满足规划要求。 每个尽端道路设环形车道,道路转弯半径满足消防要求。 度假区主入口位于地块南侧,现状道路为沥青路面,宽约4米。在每幢建筑入口处附近设集中地面机动车停车位。 景观系统以主入口景观为核心,设计主干道景观轴,另有多条临水的步行景观带相辅,形成一个连续的景观系统。充分利用地形,创造出自然的水景系统。 6.2建筑设计说明 会所:分为餐饮区与客房区。餐饮区一层包括门厅大堂、餐饮大厅及设备用房;二层包括餐饮包厢、厨房及会议室。客房区一层为客房门厅;夹层为管理办公用房;二-三层为15个客房。 会所共设了两部电梯:餐饮厨房设了一部餐梯,客房区设了一部客梯 山地别墅:局部两层,主要包括客厅、餐厅、会务及三个单元豪华套间。 高尔夫练习场休息平台:一层,主要包括休息大厅、室外茶座、包厢及活动室。 建筑造型:建筑运用简洁的型体与精致细部,传达出自然亲和,既内敛大气又富有个性的建筑风格。 6.3结构设计说明 6.3.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浙江省德清,建筑项目包括会所,山地别墅及练习场休息平台。 6.3.2 设计依据 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自然条件:风荷载标准值: 0.45kN/m2 (重现期50年)。 雪荷载标准值: 0.45kN/m2 (重现期50年)。 抗震设防烈度: 6度,第一组。 工程地质概况:暂无。 3)结构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现行国家建筑结构设计法律、法规与标准。 6.3.3 建筑分类等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类(丙类)。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建筑场地类别:暂无。 6.3.4 上部结构方案 1)建筑均采用框架结构;楼(屋)面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式楼(屋)面,楼梯除图纸注明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或梁式)楼梯。 6.3.5 基础方案:暂不考虑。 6.3.6 主要结构材料 1)砌体:砌于填土中墙体采用混凝土实心砖,其余墙体均考虑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或加气混凝土砌块。 2)钢筋:梁柱主筋采用HRB335或HRB400级热轧钢筋,板筋可采用HRB335或HRB400级热轧钢筋,箍筋可采用HPB235或HRB335级热轧钢筋。 3)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结构均采用:C25~C30。 6.3.7 需要特殊说明的其它问题 1)进行施工图设计前应根据建筑平面做详细地质勘察。 6.4 给排水设计说明

【9A文】游客服务中心设计说明书

鹿邑老子游客服务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篇 第一篇规划背景 1、总体发展战略 (1)鹿邑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实施“老子文化兴县”战略。 ——做大做强老子文化产业,发展老子文化旅游。 ——着力打造“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大文化品牌。2、相关规划 三河交汇、水青草绿、功能齐全,集老子文化和水景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中等工业城市、宜居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1)鹿邑县城乡总体规划(20RR-2030) (2)鹿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鹿邑县旅游总体规划 (4)鹿邑县涡河公园规划 3、旅游景区建设 老子故里旅游景区建设(国家4A级景区)最早打出“老子故里”品牌的景区。20RR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恢复太清宫和明道宫唐宋鼎盛景观的基础上,鹿邑县兴建了十里生态文化长廊、老子文化广场、老子故居、三清大殿、问礼广场、睡仙广场、道源碑林、翰轩苑、老子文化博览园、李母墓等景点,形成了老子故里旅游景观群,目前规模已达800余亩。 先后成功举办了自然·和谐·发展——弘扬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老子庙会、公祭老子大典等文化活动。集祭祀朝拜、陈列展示、参与体验项目于一体。 第二篇规划目标 作为紫气大道上的入口景区,鹿邑老子国际慢城旅游服务中心担任整个旅游景区

的入口形象工程,在旅游配套类型方位方面应把握鹿邑的总体发展趋势和需求,探索适宜于老子国际慢城的新模式,为后续服务区的建设提供示范作用。 功能定位 集合旅游服务,文化展示,特色购物,节庆娱乐复合型功能为一体的中国鹿邑老子国际慢城旅游服务中心。 形象定位 本项目的建筑设计,以中式现代休闲风格为主,结合老子文化、道家思想文化内涵,以高低错落的既现代又传统的建筑形式,配合高台,柱廊,屋顶,阳台,精致细部等构筑一个具有现代化,又充满中国传统特色的旅游综合服务区。 第三篇规划理念及原则 1、老子解读 老子,姓李名饵,字伯阳。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人。 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 2、文化解析 (1)国际慢城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国际城市发展模式→文化慢城 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寻求一种将现代化技术和传统生活相融合,使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和科技进步的同时,用一种怀旧的情绪,回归自己健康、规律和幸福的生活。国际慢城不是一个城市建设理念,而是一个生活方式理念国际慢城是最能代表当下国际上最为时尚的旅游观和旅游态度。和国际相比中国人的旅游观尚存差距,需要导引的中国文化旅游城市的国际化水平普遍较低,鹿邑尤然,需要对标性提升转型。 (2)老子文化&国际慢城文化 鹿邑之慢,世界之慢,异曲同工。老子之慢,根正苗红,慢得其所。

方案设计总说明

方案设计总说明 第一章概述 本次设计主要为小区道路,工程位于浮玉路与规划支路交叉口附近,该地块总用地面积56684平方米(其中道路代征3894平方米,绿化代征1389平方米,净用地面积为51401平方米),用地性质:商业、商务、住宅混合用地,道路总长1854.737m。 本工程需同时敷设雨水,污水等管线。 主要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2个子项。 第二章工程范围及建设规模 一、工程范围 本次工程范围为小区市政配套工程,道路长1854.737米。 二、建设规模 1、道路部分:小区道路。 2、排水管道:工程道路敷设雨污水管道。 第三章设计依据及主要设计资料 一、设计依据 1、1/1000地形图。 2、现场踏勘收集的相关资料。 3、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二、设计规范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 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 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8、《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9、《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10、《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1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1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3、其他现行的相关规范、技术标准 第四章道路工程设计 一、道路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小区道路。 2、设计时速:≤10km/h。 3、路面结构设计轴载:BZZ-100。 4、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10年。

旅游景区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旅游景区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1、设计依据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 GBJ15-18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给水排水标准规范实施手册。 ·室外排放设计规范(GBJ14-87); ·环境噪声标准(GB5096-9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给水排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有关技术规范; ·我公司所完成同类工程所取得的实际经验和实际工程参数。 2、污水水量、水质和排放标准 根据单位提供的旅游景区生活污水处理资料,平均排水量为:1m3/h附表:污水进水水质和排放水质标准:

3、工艺说明 污水由排水系统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格栅井,去除颗粒杂物后,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调节池中设置液位控制器,再经液位控制仪传递信号,由提升泵送至A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酸化水解和硝化反硝化,降低有机物浓度,去除部分氨氮,然后入流O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生化反应,o级生物池分为两级,在此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出水自流至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后,沉淀池上清液流入消毒池,经投加氯片接触溶解,杀灭水中有害菌种,消毒后的清水用泵送入过滤器出水可用于浇花,冲厕等或外排。 由格栅截留下的杂物定期装入小车倾倒至垃圾场,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A级生物处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进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运,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再处理。 4、工艺设施 (1)格栅井 设置目的: 在生活污水进入调节池前设置一道格栅,用以去除生活污水中的软性缠绕物、较大固颗粒杂物及飘浮物,从而保护后续工作水泵使用寿命并降低系统处理工作负荷。 设置特点: 格栅井设置砖砼结构,格栅采用手动框式。 (2)调节池 设置目的:

规划设计说明

省青阳县"九华山国际旅游城"一期工程规划设计说明: “昔在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诗仙白来九华山游后,为其景色所折服,写下《望九华山》一诗。 【一.规划背景(九华文化)】: 九华山位于省池州市,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与人文景观为特色的山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佛教圣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是国家级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省“两山一湖”(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开发战略的主景区。 九华山以地藏菩萨道场驰名天下,享誉海外。公元719年,新罗国(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唐,卓锡九华,苦心修行75载,99岁圆寂,因其生前逝后各种瑞相酷似佛经中记载的地藏菩萨,僧众尊他为地藏菩萨应世,九华山遂辟为地藏菩萨道场。受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感召,自唐以来,寺院日增,僧众云集,香火之盛甲于天下。九华山现存寺庙99座,僧尼近千人,佛像万余樽。长期以来,各大寺庙佛事频繁,晨钟暮鼓,梵音袅袅,朝山礼佛的教徒信众络绎不绝。九华山历代高僧辈出,从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樽肉身,现有5樽可供观瞻,其中明代无瑕和尚肉身被崇祯皇帝敕封为“应身菩萨”,1999年1月发现的仁义师太肉身是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在气候常年湿润的自然条件下,肉身不腐已成为生命科学之谜,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更为九华山增添了一分庄严神秘的色彩。 谛听,又称“地听”,“善听”。顾名思义,真理即听。其实,谛听是佛门传言和民间演绎而存在下来的一个图腾和圣物。唐开元末年,古新罗(今国)王子24岁的金乔觉,看破红尘,携白犬一只浮海来华,削发为僧。白犬伴金乔觉一路颠簸,卓锡九华。在共同苦修的75载中,白犬与金乔觉昼夜相随,处处使其逢凶化吉。贞元十年(794)农历七月三十日金乔觉坐化,白犬亦随之傍息。三年后,金乔觉尸身开缸,见其面目如生、骨如金锁。 根据佛经曰:“菩萨钩锁,百骸鸣矣!”故建寺连白犬同请供奉。这只神犬也因是金乔觉的信物、爱物、宠物和护身之物,被佛教尊称为神犬。后人更缘神犬谛听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 今存放在九华山文物馆,作为展示珍品的国家级文物“谛听”。她是中国四大——九华山镇山之宝。该文物形状为一独角兽猛然回首,低部标识“姑梅城吾造”,属国家重点保护文物,1987年5月入藏九华山开山祖寺——化城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属九华山寺庙传世文物。 九华山地藏文化和谛听文化已融入中国人的文化精神。九华山以醇厚的佛教文化涵和瑰丽的自然风光,成为海外信众瞻礼朝拜的著名佛教圣地和人民观光游览、避暑度假的理想胜地。 九华山风景区围呈大致的棒槌形,根据风景区总体规划有北、东、南三个出入口,但北入口是风景区目前和将来最主要的出入口。从五溪到乔安,全长约15公里。山水相间,渐见景致,渐显禅境。池州市已修筑一条依山傍水的佛光大道,彻底改变了原“五九”公路的面貌。目前的城市建设活动也非常活跃,沿线地区既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又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这里已然是投资建设的热点。 青阳县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南倚,北枕长江,面积1180平方公里,分为15个乡镇,青阳县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佛教圣地九华山雄踞境。青阳县交通便捷,基础设施良好。 青阳县县委、县政府正着力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县城力争在较短时间将青阳建成九华山旅游区:“交通枢纽中心、旅游接待中心、休闲服务中心、商品集散中心、会展中心”。 但是纵观青阳城区,以九华山主题为特色的建设项目并不是很多,而九华山国际旅游城的项目建设恰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白。九华山国际旅游城项目正是在青阳县和五九公路(以下称佛光大道)大发展,大建设的背景下,提出开发要求。

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与方案

北京旅游集散中心 规划方案 目录 第一章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定位 (1) 1.1.游客集散服务功能 (1) 1.2.旅游中介服务功能 (2) 1.3.旅游活动组织功能 (2) 1.4.区域交通枢纽功能 (3) 1.5.旅游产品推介功能 (4) 1.6.统一游客服务功能 (4) 1.7.景区运行动态监测功能(景区需提供对应数据接口) (5) 1.8.区域旅游统筹开发功能 (5) 1.9.组建区域旅游产业联盟 (5) 1.10.组建全国旅游集散联盟 (5)

第二章机构设置与职能 (6) 2.1.运营中心 (6) 2.2.游客服务中心 (7) 2.3.监测调度中心 (7) 2.4.线下服务网点 (7) 2.4.1. 游客集散站 (8) 2.4.2. 游客集散点 (8) 2.5.线上服务平台 (9) 2.5.1. 旅游集散中心公共服务平台 (9) 2.5.2. 旅游集散中心管理运营平台 (12) 2.6.车队 (14) 2.7.旅行社 (14) 2.8.产业联盟商会 (14) 2.9.办公室 (15) 第三章旅游集散中心业务应用特点 (15) 3.1.双轴服务体系 (15) 3.2.线上线下相结合服务 (15) 3.3.闭环一站式服务及监督评价 (15) 3.4.监督评价服务体系 (15) 3.5.网格化服务 (16) 3.6.智慧服务 (16) 第四章旅游集散中心主要业务应用场景 (17) 4.1.旅游预订 (17) 4.2.监督评价 (18) 第五章经营模式 (19) 5.1.组建方式 (19) 5.2.服务对象 (20) 5.3.运营内容 (20) 5.3.1. 线下服务网点运营 (20) 5.3.2. 线上服务平台运营 (20) 5.3.3. 旅游集散中心客运车队运营 (21) 5.3.4. 旅游集散中心旅行社 (21) 5.4.盈利模式 (22) 第六章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方案 (23) 第七章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 (24) 7.1.加快产业结构转换和产业升级 (24) 7.2.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24) 7.3.加快北京旅游业产业集聚 (24)

方案设计说明

1概述 1.1工程概况 1.1.1建设单位 增城区新塘镇人民政府。 1.1.2建设规模 项目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设计道路红线宽度为3.5~12.5m,道路等级参照城市支路设计,设计速度为20km/h。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泥砼路面改造。 2建设条件 2.1现状调查 增城瓜岭村,有风格独特的建筑风景,有著名的历史文人;这里是有名的侨乡,历史氛围浓厚。这里便是新塘镇瓜岭村。走进瓜岭村,穿过现代小洋楼,便是整齐的青砖青瓦、沧桑的麻石路面。弯弯的河道、古朴的小桥、幽静的庭院、婆娑的榕树,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物错落有致,原本只有在老照片或电影中才可以看到的画面,在瓜岭村一一呈现。每逢节假日,总有不少外地游客慕名前来摄影、游玩,领略别致的岭南风情。 瓜岭村村道现状为水泥砼路面,本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改善整个瓜岭村的环境,使得道路与周边环境更为协调。 现状1 现状2 现状3 现状4 3方案设计 3.1设计执行的标准及规范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 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1 4)其他相关规范 3.2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总体设计 3.2.1平面设计 本工程平面设计主要依据业主要求按照既有的线型设计,设计道路含A段、B段、C段道路,其中A段道路全长151.67m,设计路面宽度为6m;B段道路全长142.63m,设计路面宽度为3.5m;C段道路全长约170.737m,改造路面宽度约6.6~12.5m,加铺广场砖致道路两侧建筑物跌水线处,道路东侧的边沟加设青石板盖板。 3.2.2纵断面设计 本工程纵断面维持原有道路设计标高不变,A段、B段道路铣刨3cm厚的水泥砼面层后加3cm沥青砼;C段道路按设计加铺层结构厚度开挖现状道路,加铺地砖与现状路面标高一致。 3.2.3横断面设计 本工程横断面维持现状路面宽度及横坡不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