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化的阶段特征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城市化的阶段特征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城市化的阶段特征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城市化的阶段特征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城市化的阶段特征与

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杨 波 朱道才 景治中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33041)

内容摘要: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是前期阶段的主要特征,扩散型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是后期阶段的主要特征。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城市化的前期阶段,因而应走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道路,但部分城市化先行地区已经进入后期阶段,应该加强这些地区的城市区域建设。

关键词:集中型城市化 大城市化 扩散型城市化 城市区域化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06)2-0034-06

收稿日期:2006-01-09一、城市化阶段的重新划分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发生转变的过程,是非农产业和人口集中化、集约化、高效化以及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从世界城市化实践来看,城市化进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 ·Northam)发现,各国城市化进程所经历的轨迹,可以概括成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如图1)。我国学者高佩义援引英国的数据资料,基本上证实了这一曲线的存在。1谢文蕙则进一步对S型曲线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推导,得出公式为:Y=1/(1+Ce-rt)(其中Y代表城市化率,t为时间,C和r为常数)。o按照传统的观点,城市化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化率低于30%为初期阶段,30%~70%为中期阶段,70%以上为后期阶段。?但该种划分方法不能体现出城乡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对城市化实践缺乏指导意义。因此,本文将采用新的划分界限,

对城市化阶段进行重新划分。

如图1所示,根据城市化进程的“S”型曲线特点,在曲线上必然存在一个拐点A(拐点的具体位置因各国城市化起始时间和城市化速度不同而异),之前城市化以递增的速度发展,之后城市化以递减的速度发展,A点对应图2中城市化速度曲线MY的最高点A'。?因此,可以以“S”曲线上的拐点为界划分城市化阶段,当城市化率低于拐点所对应的城市化率Y1,我们称之为城市化前期阶段,城市化率以递增的速度提高;当城市化率大于Y1,我们称之为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化率以递减的速度提高。这种划分方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充分体现城市化各阶段的主要特征,为分阶段制定城市发展方针提供依据。

我们通过对美国城市化进程的考察,证实这种划分方法实际上是完全成立的。如表1所示,在1920年以前美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是逐年加快的,之后则逐年减慢,只是1940年和1960年的数据有些例外(主要是因为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危机导致城市化速度下降,但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的复苏对这一段时期过慢的城市化速度进行了弥补),但如果我们把时间跨度延长至40年,则发现1920年前40年的城市化平均发展速度为0.58%/年,而1920年后40年的平均速度为0. 47%/年,因此我们可以确定1920年是美国城市化进程的拐点。因此,以1920年为界,美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划分成两个阶段:1800年至1920年为城市化前期阶段,城市化率由6.1%上升至51.2%; 1920年至今为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化率由51.2%提升到77.2%(2000年数据)。

 

 表1美国城市化进程

年份18001820184018601880190019201940196019802000

城市化率

(%) 6.17.210.819.828.239.651.256.569.973.777.2

城市化速

度(%/年)—0.060.180.450.420.570.580.250.670.190.17

注:城市化速度的计算方法:第n年的城市化速度=(第n年的城市化率-第n-i年的城市化率)/i,其中i为第n年与前一数据的相距年数,此表中i=20。

资料来源:《美国历史统计》(从殖民地时期到1970年),1976年,第8、10-12页;《美国统计摘要》,1984年版;《国际统计年鉴2002》,2002年。

二、城市化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城市化前期阶段的主要特征: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

在城乡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对空间相互作用,即集聚与扩散。集聚是指经济诸要素在空间中的流动导致在区域上的密集化过程,其根本动力在于人类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也就是说,各种资源要素在流动中有规划、有秩序地组合成特定结构,分布在空间某一点上,往往能够产生人们预期的经济效应,即集聚效应。许多研究者根据对美国、日本、韩国、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的定量研究,证实了集聚效应的存在。例如Henderson(1999)对韩国城市不同行业的集聚效应进行测算,发现韩国高科技行业的集聚弹性系数为0.056,这意味着某地高科技行业的就业人数增加1倍,就会给企业的产出带来5.6%的增长。

在城市化前期阶段,以集聚效应为动力的区域经济集聚趋势十分显著,集聚与规模经济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由于开始受资源稀缺性的限制,以城市为基础的国民经济工业化过程通常会在少数具有优势的经济中心,或者交通枢纽、矿产资源富集地等开始起步。随后,受规模收益递增的影响,进入集聚增长的累积循环过程,先行工业地区不断吸引其周边影响范围内的各种资源,并供给商品和服务,发挥政治和经济的领导组织功能,逐渐成长为核心区,其它地区成为受其支配的外围

区域。在此过程中资本和劳动力向核心区流动,在空间上表现为中心城市迅速发展,并在该地区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城市化前期阶段,集聚机制内在地推动集中型城市化的形成,并使之成为该阶段的主要特征。

根据世界城市化进程,集中型城市化一般会导致大城市超先增长,出现大城市化。导致大城市化的直接原因是在城市人口和农业人口的流动中,总的趋势是流向大城市的人口要超过流向中小城市的人口。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发达国家,1950年以前(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1950年为其拐点,对应城市化率为54.9%),无论是在城市数目方面,还是在人口方面,大城市的增长都远远超过了中小城市(1950年与1800年相比,在数目方面,大城市增加了60倍,而中小城市只增加了18倍;在人口方面,大城市增加了106倍,中小城市只增加了18倍)。但在1950年以后,大城市尽管总体上还在增长,但其速度已经和中小城市没有多大差别:与1950年相比,1980年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数目分别增长0.9倍和0.8倍,人口增长分别为1.0倍和0.9倍。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城市化起步较晚,即使在1950年以后,大城市的增长仍然明显高于中小城市。这表明,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只出现在城市化进程的前期阶段。因此,大城市化是城市化前期阶段的主要特征。

 表2城市化前期阶段的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

城市规模年 份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180018501900195019801900193019501980

10~50万人≥50万人

城市数目(个)城市数目(个) 26531624748676283213723 253312023181443176

10~50万人≥50万人

城市人口(百万人)城市人口(百万人)

5.31133.495 184.210.818.339.6151.5 1.6644 170.7351.1

6.615.95

7.5297.5

资料来源:保罗?贝洛克:《城市与经济发展》,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4、247页

(二)城市化后期阶段的主要特征:扩散型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

集聚和扩散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城市化进入后期阶段,扩散将上升到主导地位,成为该阶段的主要特征。引起扩散的因素有几个:第一,避免集聚不经济。当集聚规模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产生集聚不经济现象。第二,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由于核心区由于竞争激烈,市场趋于饱和,迫使企业或产业部门到外围地域开辟新市场,以减少竞争压力。第三,政府的干预作用。为缩小地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政府常常采取有力措施,控制过度的集聚,诱导和强制资源要素和产业部门由集中走向分散。因此,在城市化后期阶段,扩散机制推动城市化呈扩散型发展,使之成为该阶段的主要特征。例如,表3显示出韩国汉城在1970年左右其城市规模处于顶点,而自1970年之后,汉城的人口和制造业在全国和所在省的份额开始迅速下降。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和七十年代初期汉城的工业发生了大规模转移,当时汉城的大多数行业,特别是化工、金属冶炼和加工业都转移到了附近的卫星城。

 表3韩国汉城的扩散过程

年 份1960197019801990汉城占全国城市人口的比例(%)34413833年 份1970198019831993汉城占其所在省的人口份额(%)62636761

汉城占其所在省的制造业份额(%)76614530

资料来源:Henderson,2000。

图3 复合型城市区域形成模型

从地理空间的表现形式看,集聚的过程导致集中型城市化,引起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而扩散的过程导致扩散型城市化,使城市范围得到扩展,引起城市区域化。城市区域化是指城市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张,经济辐射能力不断增强,经济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形成城市区域的过程。城市区域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单一型城市区域,另一种为复合型城市区域。单一型城市区域是指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区域,它的发展既表现为城区半径的扩大,也表现为城市群的组合。以英国的伦敦市发展为例,先从较小的“伦敦城”发展到“内伦敦”,再到“大伦敦”,最后发展到巨大的“伦敦区域”。复合型城市区域是由于城市

集中发展之后的循序性扩散与跳跃式扩散,使许多原本不相干的和联系很少的城市逐渐连为一体,所形成的城市区域。如图3所示,A 、B 两市原是不相联系的。但A 市进入后期发展阶段,B 市经过

前期发展阶段后,两市在地理上便连为一体了。A 城和B 城各自变成A 、B 城市区域系统的子系统。

我们仍以美国为例,来证实扩散型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是城市化后期阶段的主要特征。在1920年以前,美国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要高于郊区的人口增长率,例如在1900年~1910年和1910年~

1920年,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分别为35.5%和26.7%,分别高于郊区的27.6%和22.4%,这说明美

国人口仍以向中心城的集中为主。然而在二十世纪20年代,美国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为23.3%,而

郊区为34.2%,后者超过前者近11个百分点。?

此后,郊区的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中心城,而且差距越来越大,说明自1920之后,美国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开始了扩散型城市化。扩散型城市化的结

果是城市区域的形成,美国从1930年起至1960年先后提出了“大城市地区”、“标准大城市地区”、

“标准大城市统计区”等概念,1980年美国政府又进一步提出了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区域”的规定,称为“基本大城市统计区”(PMSA )和包括几个PMSA 的“结合大城市统计区”(CMSA ),并

于1988年又进一步提出了城市连绵区(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MIR )的概念。其实,美国城市区域真正得以迅速发展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据统计,1980年与1950年相比,美国大城市

区域由169个增加到318个,增加了88.2%,大城市区域人口从8485万人增加到了16943万人,增长

了99.7%;它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由56.1%上升到74.8%,增长了33.3%。?

如今美国已形成波士顿至华盛顿、匹兹堡至芝加哥和洛杉矶至圣地亚哥三大城市带,其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

三、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一)我国总体仍处在城市化前期阶段,应走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道路

从表4可以看出,自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出现了加速、减速再加速的现象。其中以1959年

为界,之前城市化率加速提升,之后便急剧减速,甚至还出现了负增长。但自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率又呈现出一路加速增长的态势,至2004年城市化速度达到1.4%/年,为建国以来最高。虽然我国

城市化出现了一次加减速,但不能据此就判断我国城市化进程已出现了拐点,因为这次加减速属于

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具体地说是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经济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所致。建国以后,我

国确定了赶超型发展战略,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为保证工业的高速发展,采取了农业支付工业和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费用的方式,通过工农业商品的价格“剪刀差”把农业剩余转移到工业中。最

开始这种政策的效果还是极为明显的,在20世纪50年代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率也迅速

提高,从1949年至1959年,城市化率年均提高0.88个百分点。然而这一高速增长未能保持长久,从1959年起经济开始急剧衰落。因为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本来就很低的情况下,农业剩余无偿地转移到了工业,一方面造成了农业投资的不足,另一方面也造成城乡间收入及生活水平差距的扩大,导致大量农民向城市迁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出台了户籍管理制度,采取了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办法。城乡分野的户籍制度,不仅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甚至还造成了城市化率的负增长,致使1979年的城市化率低于1959年0.45个百分点。因此,1959年不是城市化自然发展所出现的拐点。

 

 表4中国城市化进程

年 份1949195919691979198919992004城市化率(%)10.6419.4117.518.9626.2134.7841.8城市化速度(%/年)-0.88-0.190.150.730.86 1.40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中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经济建设打破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计划经济模式,真正开始落实了早已确定的农、轻、重的产业发展顺序。农业发展放在了最重要的地位,工业化开始了轻工业优先发展的“补课”,城市建设明确了补历史“欠帐”的任务。在这样一种宏观经济背景下,我国城市化的限制因素特别是限制农转非的户籍制度出现了松动,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在未来的十几年内,我国经济仍将呈高速增长之势,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具有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可以预见在未来十几年内城市化速度仍将进一步加快。因次,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拐点还远没有出现,城市化总体进程仍处于前期阶段。

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是城市化前期阶段的主要特征,我国应遵循城市化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大城市的集聚规模效应,走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道路。从表5可以看出,城市规模越大,人均产出和地均产出就越高,其中2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人均产值和地均产出分别是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2.5倍和23倍,因此大力发展大城市是基于我国经济效益不高和土地资源稀缺之国情的最优选择。然而,从我国城市化实践来看,选择的是一条既违背城市化客观规律,又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一条相反的道路。首先,早在1980年,国家建设委员会就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接着,1989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将城市化方针修改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其结果是导致大城市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例如在从1984至2001年,我国中等城市由81个发展到217个,增长168%;小城市由164个发展到343个,增长109%;而大城市及以上由50个发展到102个,仅增长104%?,极不符合大城市超先增长的规律。这种人为控制大城市发展的结果,只会是一方面造成集聚规模效益的巨大损失,另一方面削弱大城市的扩散和辐射能力,导致我国城市化总体滞后于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水平。因此,应尽快改变“控制大城市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方针,将中国城市化驶入以优先发展大城市的正确道路上来。

(二)部分地区已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应加强城市区域建设

从全国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化进程仍处于前期阶段,但由于我国城市化的区域差异性大,部分城市化先行地区已经进入了后期阶段,因此应根据城市化后期阶段的特征,因地制宜确定不同的城市化方针,加强城市区域建设,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例如上海、北京和天津在2000年城市化率分别为88.31%、77.54%和71.99%,已明显超过了拐点所对应的城市化率(根据国际经验,拐点对应的城市化率一般为50%~60%),已经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扩散型城市化成为其主要

特征。

 

 表5中国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经济效益对比

城市规模等级

GDP

(当年价,

亿元)

人口

(万人)

土地面积

(万km2)

人均产值地均产值

均 值

(万元/人)指 数

均 值

(万元/

km2)

指 数

200万人口以上城市8557.25411.8 3.2 1.5812522674.12307 100~200万人口城市5926.74099.7 3.6 1.4462301646.31420 50~100万人口城市5614.74299.07.0 1.306208802.1692 20~50万人口城市13064.815552.940.10.840134325.8281 20万人口以下城市13910.822148.0120.00.628100115.9100

注:以1996年数据为例。统计口径:不含市辖县。其中人均、地均指数以20万人口以下城市为100

资料来源:饶会林、从屹:《再谈城市规模效益问题》,《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第10期

其实,我国城市区域建设已经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社会各界对上海经济区、京津唐经济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讨论特别热烈,其中发展势头最好的是上海经济区,已成立了区域经济组织(上海经济区划办公室),但是这样一个全国最大的经济区运转两三年后,却因说不清的原因而被撤消,其它经济区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坚持下来。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区域建设出现了一些新形势。首先,从全国范围看,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一级城市区域日臻完善和成熟。现全国共有三个一级城市区域,分别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珠江三角洲城市区域和环渤海城市区域。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被公认为世界第六大城市带。其次,具有区域性影响的二级城市区域的构建日益活跃。现正在积极构建的二级城市区域有:南京城市区域、武汉城市区域、成渝城市区域、西安城市区域和沈大城市区域等。另外,具有地区性影响的三级城市区域的建设和规划纷呈叠出。目前在筹建的有长株潭城市区域、佛山城市区域、太原城市区域、海口城市区域等。

应对城市区域化的新形势,如何总结经验教训,推进城市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各级城市政府及城市经济学术界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我们认为,要推进城市区域化的发展,必须加强城市区域化的引导与决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第一、提高认识。把企业协作联合提高到城市水平来认识;要引进政府行为,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要把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提高到城市区域竞争力水平上来。第二,总结经验,推进区域经济组织建设。实现区域经济组织建设的规范化与法律化;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模式的结合;实现由单一联合向综合型的转变、由松散型向紧密型的转变、由流通型向生产型的转变。第三,在城市区域化的进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依次推进,自然发展”的原则,政府在其中应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其中有所为的方面为:协作联合;整合基础设施、实现资源共享;区划合并,建立中国的Citistates。□

参考文献:

1.饶会林.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武友德、潘玉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杨波.迎接城市区域化的春天[J].中国城市经济,2004(1)

注 释:

1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55页

o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4页

?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8页

?城市化速度是指城市化率在某一年提高的幅度,本文用一定时期内的城市化年平均提高幅度作为某年的城市化速度。

?孙群郎、韩宇.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原因.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林玲.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0、81页。

?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85》,《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2》计算得出。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到199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30.90%,城市数量达668个,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已增加到81个,建制镇已发展到19244个。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来看,自建国以来的城市化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1949—1957年的起步阶段,1958—1965年的波折阶段,1966—1978年的停滞阶段,1978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其中1961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80年国务院制定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1990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法》提出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等都对各个时期城市化的发展起着政策上的指导作用。国内有的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的状态是“严重滞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国外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人口比重过低,城市数量过少;二是对广大人民的需要而言,现有的城市还不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 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学者们大致提出了四种方案:(1)农村城市化道路。中国的城市化,说到底就是如何让9亿多农民城市化,如何让农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的主要载体是小城镇,利用小城镇可以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的工业化,改变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2)区域城市化道路。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区域城市化可以集中地区优势首先进行区域内部的城市化,然后再向周围扩散。(3)建新城市。前面已讲到,我国城市数量过少,建新城可以降低改造旧城的成本,使新的人群城市化。(4)城市现代化或再次城市化道路。让现有城市内部的城中村民、市民快速现代化、再次城市化,城市设施、经济、文化、环境设施现代化,不断与国际接轨,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根本转变。 我国的国情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表明,我国不应走限制大城市发展、实行小城镇化的农村城市化道路,而应该选择以发展大中城市和大都市带为主、以小城市和城镇为辅的模式。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应分为三个层次:在具有优良的生存与发展条件、适宜建设和发展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平原地区, 集中了我国人口与经济的大部分, 以发展大中城市和以大都市为龙头的密集城市带, 作为主要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在西部高寒、沙漠、草原和南方山岭地区, 以点状分布状态大中小城市并举作为主要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在大都市带和点状城市的周围广大乡村地区, 发展小城镇作为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中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各地情况不一,同一地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在城市化的具体操作上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策略。比如西部应该注重开发、建设,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生态平衡;东部应该注重城市文化的建设,培养城市的人文气息。而在城市化的模式选择上,西部人口分散,应该先进行小城镇建设,使人口实现初步的聚集,然后再进行小城市、大城市建设;而东部的一些城市发展水平高,城市人口比较集中,城市建设应该向周围扩散,比如建设一些卫星城。四﹑简单的结论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和教训告诉我们,城市化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我国的实践和经验也表明,中国新时期的城市化必须在社会和自然和谐共生,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化理论的构建必须在新型现代性的视野下进行,以建设城乡结合、工农业结合的田园城市为基本目标,城市建设以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环境和谐共生为前提,走出一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效益统一的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 《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摘抄 2006年07月13日星期四 09:47 1、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stiglitse在世界银行一次会上讲到:在21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 2、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是城镇化的起飞线。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到了这一阶段,城镇化将会加速发展,基础设施的投入将会成倍增长。城市化水平达到30%,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阶段,就意味着公用投资将超过私人投资,城市化将高速发展,经济社

城市化道路的几个阶段

城市化道路的几个阶段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高低的核心指标。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就确定了两个重心转移(从乡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的方针,城市化与工业化均提上现代化日程。从现代化融合的视角看,当代中国城市化道路可划分为以下六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1952),为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镇转移、城镇化恢复期。属于经济恢复、政治重构与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的时期。1949年我国城镇人口为57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0.6%。到195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716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2.46%。这一时期,我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各种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在国营经济主导下共存发展,城市化与市场化融合在一起。随着工业化的起步,城市建设逐步展开,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城镇化水平稳步增长。但市场经济的作用也在强大的国有经济和国家力量干预下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限度。到1952年,国企职工已经占到职工总数的96.67%。新民主主义理论明确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从农业转到工业,以工业化与城市化为现代化根本方向的发展战略。要求城市领导农村,工业领导农业。农业与乡村必须在工业与城市领导下才能发展,才能机械化、现代化。这一时期虽然并没有太强调城市化,但极其强调工业化。要求即使商业占多数的城市也要以工业为主,城市化与工业化高度结合。但与市场化的结合逐渐削弱,国家力量组织的城市人口下乡与市场力量推动的农村人口进城二者并存,城市二元结构虽然存在,但城乡二元体制还没有形成。城市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机械增长不多。城市之间通过市场与政府的资源分配保持联系。城市结构是大城市主导的城市化结构。 第二阶段是“一五”计划(1953-1957)与“三面红旗”时期(1958-1960),为快速城镇化与急剧城镇化时期,城镇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其中,“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城镇化率由12.46%上升为15.39%。到1957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9940万人。“三面红旗”时期(1958-1960),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化均出现了“大跃进”。城镇化率进一步由15.39上升到19.3%。到1960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1.31亿人。新设城市33座,新设建制镇175个,城市达到208座,比1957年增加18%。这一时期提出了10-15年基本实现城市现代化的任务。决定以“人民公社”理念重新规划一切城市。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数量迅速增多,城市工业普遍发展,大城市与小城镇均得到快速发展,大城市的卫星城开始出现。由于城市化速度太快,以至城市规划多变。市场经济急剧向计划经济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与城乡二元体制初步形成,城市化与市场化逐渐分离。其中,“一五”计划时期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计划经济发挥主导作用,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消亡。“三面红旗”时期为初步形成的计划经济的自我调整期,计划经济已经占据绝对支配地位,但也开始暴露集权指挥的弊端而进行自我调整,中央计划权力下放地方,市场经济也重新发挥有限的作用。整体看来,全国市场、城乡市场已经被行政体系与公有制企业分割。当时的城乡市场很据国营商业及合作社商业分工负责的原则,划分经营范围。即大、中城市和工矿区的市场归国营商业负责;集镇和农村的市场归合作社商业负责;一般县城及大的集镇,由各省根据不同条件,划归国营商业或合作社商业单独负责,或由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双方共同负责。城市化主要由工业化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高度融合。这一阶段的城市化偏重内地,偏重建设新城镇,偏重发展工业城市,重点是华北、西北、华中等地新工业地区的建设。 第三阶段是“大调整”(1961-1965)与“大动乱”时期(1966-1977),为城镇化停滞、城镇乡村化与逆城镇化时期。在大调整时期(1961-1965),大量城市工业项目被取消或收缩,大量职工被精简,大量城镇人口被动员下乡。建制镇标准被提高,城市数量与城市规模被压缩。城市发展停止,城市建设停步,城市规划取消。1961-1962年,城镇化率由19.7%降为17.33%。1962-1965年,城镇化率只有微弱的上升,由17.33%升到17.98%。城市由208座削减到171座。精简近2000万职工和2600万城镇人口。大动乱时期(1966-1977),工业方面主要搞“三线建设”。为了配合“三线建设”,城市建设采取不要城市、不要规划的“山、散、洞”理念,开始了城市的乡村化、村落化建设,工厂与城市建在山沟里与山洞里,以消除工厂与城市特征,形成许多规模极小的工厂聚集点与工人居民镇,服务设施低标准,以消除城乡差别。由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的干扰与破坏,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城镇新增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同时还

中国城市化发展特点研究

中国城市化发展特点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城市化建设出现新的契机,进入了城市、城镇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世界上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和城市发展不平衡等不可持续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本文将从城市化等的概念入手,阐述现有城市化指标的问题,并构建恰当的城市化指标体系,分析过去十年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等,正确评价中国城市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并对未来的城市化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城市化经过了一个相当曲折的发展过程。在过去30年间,中国保持了高速的城市化发展,但它是以发展的不平衡为代价的。这一时期,由于经济的过快增长和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资金的需求都迅速增长,很多地方将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盲目扩大城市规模,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城镇新增人口主要集中到上海、北京、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少数地区,使得中国城市化布局极不平衡,城镇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

载能力不相适应,使中国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不断涌现出来,给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人类不能无限制的发展下去,1989年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1996年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举行了人类住区第二次大会,并在会议上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1、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增长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和社会文化的提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而反过来,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对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控制能力增强,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并使劳动效率提高,也就是说,城市化同样能够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表明,城市化水平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过度城市化或者城市化不足都将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了便于计算,在统计分析中,我们选择单项指标城

探索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

为适应城市化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与全球经济变化的新趋势,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应选择新型城市化道路。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在分析与借鉴世界多元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与平衡,从确定中国城市化的目标与模式的战略层面上 提出的。 城市化道路的基本要素 城市化道路是指城市化进程的途径或方式,也指推动城市化进程所采取的某种模式或战略安排,一般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城市化动力机制、城乡关系、城市发展方针。城市化动力机制是决定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力量及其作用过程,其最根本的动力是工业化。根据推动主体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城市化模式。一种是城市建设的组织主体,一种是城市发展的投资主体,还有一种是城市增长的产业主体。根据城市建设的组织主体,可分为政府推动型城市化、市场推动型城市化;根据城市发展的投资主体,可分为自上型城市化(政府为投资主体)、自下型城市化(乡村集体、个体投资为主体)、外联型城市化(吸引外资为主)、内联型(吸引内资为主)城市化等;根据城市增长的产业主体又可分为农业发展型、商贸发展型、工业发展型、外贸推动型等。 城乡关系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经济交往和要素流动关系,主要涉及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等。正确处理各类关系是协调

城乡系统,促进乡村与城市共同发展的核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分为超前、滞后、同步三种类型。早期工业化国家大多是同步发展模式,即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农村劳动生产率水平、农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城乡共同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当代人居住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还涉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走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根据城乡关系,可将城市化分为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区域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城市发展方针,是具体实施城市化道路时的战略安排,表现为处理不同规模、类型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城市的全面发展提出指导性、纲领性的意见与建议,其目的是加快城市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质量,协调城市化与区域各方面的关系,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城市发展方针的内容,主要包括城市规模结构、城市职能结构、城市空间结构等。城市规模结构是一个具有等级、共生、互补、高效和严格的开放系统,大、中、小城市都应当在统一规X下得到合理的发展,不同规模的城市形成有机的整体。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可分为据点式城市化与网络式城市化,以及沿海、沿江、沿路分布的轴带式城市化。根据城市职能,一般分为工业型城镇、旅游型城镇、资源型城镇、商贸型城镇等。 城市化的发展既是“路径依赖”的结果,也是区域背景及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城市化道路包含的三个基本要素中(城市化动力机制、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我国城市地理研究集中在城市一区域、城市规划、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发展方针、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7个方面。 1.城市—区域研究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关系,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的特点。按照这一理论,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以区域发展为基础来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规模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多层次的“城市—区域”体系是中国城市经济区的本质特征。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的做法,使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据此,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分析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的基础得到广泛开展。目前,通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城市的区域围扩大,垂直联系加强,“城市—区域”观也赋予了新的容。 2.城市规划 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3.城市化研究 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吴友仁就“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发表探讨性论文,由此揭开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序幕。包括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乡村地区城市化研究和城市化特征研究 4.城镇体系研究 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1)城镇体系理论研究:研究容广泛涉及到城镇体系的界定、理论框架的构建,各种不同层次(省域、市域、县域等)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划分标准、发展趋势等。 (2)区域城镇体系实证研究过去近20年中,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对不同等级行政区域、流域、经济区域的城镇体系研究。 (3)城镇体系规划实践,大学地理系宋家泰、顾朝林等汲取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城镇体系规划“三个结构一个网络”的理论,为城市规划部门广泛接受并应用。地理学者又开始尝试探讨新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和方法,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三结构一网络”的一般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城镇体系动态演变、合理模式、结构调整和科学预测的研究。 5.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中国政府长期以来贯彻“以规模论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地理学家结合中国城市建设的总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对个别城市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尤其将重点放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上。 6.城市空间结构研究: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近20年来,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动力

2008年3月社科纵横 总第23卷S OCI AL SCIENCES REV I E W新理论版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动力 曹光海*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内容摘要>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在21世纪初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对当前及未来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本文回顾了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及城乡关系,并从新型城市化道路的角度,论述了新农村建设对我国城市化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实施新农村建设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拐点失衡推力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把中国内地的城市化作为21世纪影响全球发展的两大因素之一。这不无道理。在中国这样一个区域发展水平各异、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显著、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如何确立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正确处理好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区域之间的关系并成功实践,不仅关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也将对全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那么,我国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城市化道路呢?原有的城乡关系又如何呢?或者说,这其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呢?在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一个重要的/拐点0之际,如何正确认识城乡关系进而充分发挥农村对城市化的/推力0作用呢? 一、我国城市化道路及城乡关系的历史回顾 城市化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镇)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与这一过程相伴而生的是人口的集中、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文化的转型和精神状态的提升,其根本动力是工业化。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实行工业为主导、农村支援城市的方针,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一时期,由于户籍制度、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等城乡隔离政策的实施,城乡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我国城市化进展缓慢,甚至出现倒退现象。但从根本上说,正是由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大规模优先发展,使我国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快速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工业化为主导的负面效应。工业化成就的取得,是以牺牲农村、农业、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0的方式从农村掠取了巨额的资金,征调了大量的能源、资源和农村劳动力投入工业,而农业却长期投入不足,农业生产效率底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增收缓慢甚至停滞、倒退,农村面貌并无明显改观,农村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卫生等等社会事业进展缓慢。一产、二产之间、城乡之间呈现出畸形发展的格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及时调整了经济社会发展方针,城市政策和农村发展相继被提上议事日程,我国城乡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由于仍然实行重工轻农政策,农村、农业发展缓慢,城乡在社会结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进一步拉大,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出现了断层。以城乡收入为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2.37,1985年有所回落,但自1997年以后这个比例则稳步扩大,2004年达到了1:3.25,如果考虑到城市的隐形收入和福利,这个比例会更大。 按照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在经济发展初期,要把有限的资源分配于最有生产潜力即联系效应最强的产业中,通过这些产业的优先发展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但是,当经济发展进入高级阶段时,从工业化和快速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国民经济部门的发展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使其保持一定的均衡,因而平衡增长成为必要。进入21世纪,随着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以及城市化后劲乏力、动力不足的迹象也越发显现出来。2002年新一届政府执政以后,党中央、国务院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变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0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并于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6中明确了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0的要求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构想。这些理论和方针提出的背景和原因多多,但对城市化道路和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再认识以及城乡关系的重新定位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新农村建设是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动力 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明确指出:工业化是城市化 35 *作者简介:曹光海,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06级硕士研究生。

论发展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中的重要意义

论发展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中的重要意义 [摘要]简述了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现状及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特殊性。进而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发展小城镇是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发展小城镇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小城镇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小城镇利于西部大开发,发展小城镇利于建设生态城市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小城镇中国城市化 1 引言 城市化,是指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中,为节约时间、节约资源向特定空间集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0%,低收入国家为28%。中国城市化水平偏低已成为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并且还将影响到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目前中国有1.5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徘徊,而对于中国城市化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模式,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主张继续坚持控制大城市,积极推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另一种是以大城市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若干城镇所形成的城市群(或叫城市圈、城市带)的发展模式。其实,这两种意见来自于两种思路,一个强调中国特色,一个强调一般规律。总而言之,中国城市化模式选择既要强调一般规律,又要符合中国国情。《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针对21世纪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制定与设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论证。全书以中外城市发展历史的脉络为经,以我国城市发展的现实为纬,编织出21世纪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基本构想。《报告》认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核心,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中国城市体系,是解决中国“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的根本战略举措。由此可见,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都必须重视小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 发展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道路中的重要意义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年11月13日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始终以两倍于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步伐高速发展。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于《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该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这是继2009年之后专门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第四部年度报告。 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的非同步 投资与消费失衡: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数,尤其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达到9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了8.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消费贡献率只有45.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点数只有4.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40.6%,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也出现了负值。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发展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正常水平为30∶70,正常的下限是35∶65,但是我国的投资消费比接近1∶1。可见,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是我们重建设、轻消费、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原因。 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如果按照三大产业投资水平来看,第二产业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向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倾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始终没有取得突破,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只有43.1%,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主要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不高,发育仍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特征(详细)

二、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主要特征 与以往走过的城市化道路相比,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城市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同时推进的城市化道路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既不能是中国过去走过的滞后型城市化道路,也不能是部分发展中国家所走过的过度型城市化道路,而应是一条城市化与工业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适度同步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同时,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又处于信息化的启动和起步时期,因此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也就是说,中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任务。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先进的大城市和科技城市,信息产业已处于重要的、突出的地位,成为城市发展的增长点,是优先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什么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发展到什么程度。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还是一条城市化与现代化同时推进的城市化道路。现代化(modmeziatoin)这个术语开始被学者们广泛使用始于1958年丹尼尔·勒纳发表的《传统社会的消逝》一书。勒纳提出了相互对立的两种社会系统,一是传统社会,一是现代社会。所谓传统社会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生产力较低的前工业社会;而现代社会则指市场经济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提高,生活方式有很大的改进,生产力较高的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并且他认为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社会、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学者英·克尔斯给现代化下了一般定义的同时,还给出10项指标来明确现代化的状态和发展水平,它们分别是①人均GDP3O00美元以上;②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下降至12%一巧%;③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上升至45%;④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45%;⑤成

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现实意义

第12卷第4期2008年8月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theCentralCommitteeoftheC.P.C. Vol.12,No.4Aug.,2008 [收稿日期]2008-05-20 [作者简介]吴泽群(1977-),男,湖北黄冈人,中共中央党校组织部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现实意义 吴泽群 (中共中央党校 组织部,北京海淀100091) [摘要]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的交往形式发展的必 然结果。中国人口多、地域广、人均资源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今天,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具有现实可行性。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道路;必然性;后发展优势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4-0095-03 一、新型城市化道路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等新要求,为正在进行的城市化指明了方向。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时代背景是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出发点。改革开放前几十年在城市化道路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脱离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具体国情,忽视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内在关系,导致对城市化过程的认识、发动和调整陷于盲动。当前,应结合我国实际,借鉴他国城市化的成功经验,以新的发展理念和合理的价值导向规划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这是由于:第一,我国的自然资源条件决定了不能照搬西方城市化模式。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源高消耗方式,我国应走科学发展的城市化之路,这不仅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也能为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我国是人口大国,难以通过海外移民减少人口压力,这决定了我们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走大 城市集中式或郊区化蔓延式的城市化道路,而只能 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第三,西方国家城市化过程的自发性特征比较明显,经历了较长时间,也付出了较大的环境代价。而现代国际竞争要求我国必须“又好又快”地完成城市化,以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第四,西方国家的城市化以牺牲农业和农村为代价,形成了大量的贫困人口,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是我国的国家性质所不允许的。所以,城乡一体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现实可能性 中国特色城市化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之路的基本思想。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今天,新型城市化道路具有现实可行性。 首先,我国已经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95

我国城市化道路和道路特点

中国城市化道路和道路特点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一、城市化起源与理论分析 (一)城市的产生与城市化 关于城市的起源一直有很多说法,由于各国历史不同,所以学界没有统一年限。西方学者一般认为从公元前3000年到希腊城邦的兴起为城市发展的第一阶段;第二个阶段从希腊城邦兴起到公元410年,即西罗马帝国灭亡;第三阶段是从公元410年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从这以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 不同学科对于城市化的理解会有所不同,经济学上认为城市化是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换;地理学上是指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①,正确理解城市化的定义和相关概念是分析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人口社会学中认为城市化从动态上看是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转移;静态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活在城市的人口比例;结构上指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人口分布。② (二)世界城市化(1950年以后)③ 城市化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可以根据城市化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划分。简单的看,可以将世界现代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大致分两种模式,一种是同步、滞后、过度城市化,一种是集中发展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和建立卫星城。从1640年到1850年,世界城市化的代表国家是英国,欧美地区的城市化主要是在1850年至1950年,上世纪50年代以后则是亚非拉国家城市化飞速发展的时期。一个国家城市化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两个: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但与经济增长速度关系很弱;第二是社会文化条件(社会制度、社会结构背景,例如我国的户籍制度)。 世界城市化特点有:1、城市化速度加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2、城市人口稳步增长;3、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大都市圈出现;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三)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分析 城市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重要理论,其中一些理论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也起到了重大作用。首先是城市区位理论,区位论认为城市是不同的物质要素、生产资料在空间上的聚集,通过各个要素的聚集使整个系统产生了较好的效益,其中不同的子系统构成了城市④。第二,二元结构论,该理论代表人物有刘易斯、耶鲁大学的费景汉、拉尼斯⑤等人。他们认为城市化是由于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的差异,特别是物质上的差距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二元结构论与人口迁移论有相似之处,但二元结构论强调工业部门吸收 ①《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版汪冬梅p17-18 ②《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四版佟新p249-250 ③附表一 ④《我国城市划化发展问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黄升旗p17 ⑤费—拉尼斯模式是建立在对刘易斯模式的补充和发展之上的,认为刘易斯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而这两方面是农业劳动力转向现代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 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浅论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

浅论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 摘要: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城市发展观指导,受政策导向作用较大,甚至产生了“逆城市化”现象,导致我国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廉租房住宅供应短缺,城市用地和规划规模失控等,必须加强城市体系规划,走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新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强有力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发展趋势之一。城市化一般是指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的人口逐步由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居住在农村占多数转变为居住在城镇占多数、该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城市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经济形态的重大变化,也是一个国家社会结构的根本变革。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人口被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多样化的文化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不远的未来,世界大多数人口将在城市居住。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这里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并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城市化道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的完成在上世纪前半叶就已基本完成。而支撑现在和未来城市化发展趋势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较快,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在工业化没有完成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正确制定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很有必要。 一、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理论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大体上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0年到1955年。这一时期,人们对城市的认识是积极的,认为城市是进步的,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这种认识的推动下,这一时期,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上升到1955年的%。 第二阶段是1955年至1960年。这一时期的城市化理论主要是反映在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上,要求基建战线厉行节约,限制非生产性投资,致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城市化却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期,城市化水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上述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改革开放前大陆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由此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本文即准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和转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时期城市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1949-18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4]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镇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1949|54167| 5765|10.6 1950|55196| 6169|11.2 1951|56300| 6632|11.8 1952|57482| 7163|12.5 1953|58796| 7826|13.3 1954|60266| 8249|13.7 1955|61465| 8285|13.5 1956|62828| 9185|14.6 1957|64653| 9949|15.4 1958|65994|10721|16.2 1959|67207|12371|18.4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下)试卷90分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下) 试卷90分 1、“城市化”比“城镇化”更符合现阶段的中国国情。 错误 2、中国要好的城镇化,不要不好的城镇化。 正确 3、城镇化极有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 正确 4、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产生活生态质量不断提升、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 正确 5、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建设的后期阶段,城镇化速度很难再提高。 错误 6、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应尊重客观规律,顺势而为。 正确 7、城镇化可以创造供给,但是不能扩大内需。 错误 8、城镇化能增加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合作,调整我国各方面的经济贸易关系。 正确 9、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 正确 10、中国的城镇化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正确 11、新型城镇化的新核心是()。 以人为本 12、新型城镇化的新方式是()。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13、新型城镇化的新动力是()。 四化统筹 14、新型城镇化的新理念是()。 包容性发展 15、新型城镇化的新重点是()。

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 16、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 超过50% 17、中国首次使用“城镇化”的最高官方文件是在()上通过的。 十五届三中全会 18、在()上,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各类城市具体的城镇化路径。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 19、城镇化的表现不包括()。 农业文明的传播 20、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与城镇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 城镇数量 21、()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加快城镇化 22、()是以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建设为契机的农村城镇化类型。 发展推动型 23、()是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超前城镇化 24、下列不属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的是()。 资源环境优良化 25、我国到()实现农业现代化。 2020年 26、近10年来,中国的城镇化率共提高了()。 10.3% 27、城镇化过程必然要求加强环境保护,作为公共产品的环境保护,因其具有(),政府财政必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主要责任,这就要求政府财政加大投入以保护环境。 非排他性 28、中国式结构性减税要适当逐步降低()比重。 间接税 29、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体制是城镇化发展融资模式变迁的主要推动力。 财税 30、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并没能从根本上打破“建设靠财政、经营靠政府”的状况,财政投入和银行贷款在投资中所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