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接口技术实验讲义

接口技术实验讲义

接口技术实验讲义
接口技术实验讲义

接口技术实验要求

1、带预习报告上机(算实验成绩的一部分)

根据实验要求,作好充分预习,设计实验硬件原理及接线图(必须标出相关的管脚号,以备硬件连线及测试),画出程序流程图,写出源程序清单,规划好调试步骤,上机时带预习报告。注意:无预习报告者不得做实验。

2、认真实验,经教师检查给出成绩后,方可离开(算实验成绩的一部分)

注意掌握软、硬件调试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所编写的程序必须十分清楚,作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硬件电路原理清楚,熟练应用常规的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检查测试硬件电路。指导教师还会根据实验要求,提出问题。

3、按时提交实验报告(算实验成绩的一部分)

实验结束后,在预习报告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报告,并于下次实验时交给指导教师。

4、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内容

2)硬件接线图

3)程序框图

4)实验程序(典型句加注释)

5)实验运行结果记录

6)思考题,写在实验报告中

7)总结

8)用一般作业纸写。

实验一并行接口、中断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TD-51系统板(最小单片机系统)的结构及使用、熟悉开关及LED显示单元的结构及使用;

2)掌握8051单片机I/O口的使用方法;

3)掌握8051汇编语言的编程及调试方法;

4)软件延时子程序的编写;

5)学习外部中断的使用方法及外部中断子程序的编写;

二、实验预备知识

1、开关单元

实验箱中有8个开关K0~K7,开关拨到1位置时,开关断开,对应的Kn端输出高电平,开关拨到0位置时,开关接通,对应的Kn端输出低电平。

实验箱开关电路

2、LED显示单元

实验箱中有8个发光二极管及相关驱动电路(输入端为L0~L7),当输入信号为1时发光,当输入信号为0时灭。

发光二极管及驱动电路

(3)接口技术实验软件-- Keil C51软件

Keil C51 uVsion2集成开发环境是Keil公司开发的基于80C51内核的微处理器软件开发平

台,内嵌多种符合当前工业标准的开发工具,可以完成从工程建立到编译、链接、目标代码生

成、软件仿真、硬件仿真等完整的开发流程。

三、实验内容

1、用P1口控制其中的8只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使每两只发光二极管点亮的间隔时间为1秒。(要求采用软件延时实现1秒延时)。

2、在题1的基础上,即P1口控制八只发光二极管延时循环点亮,当有外部中断时,发光管全亮;当外部中断撤消时,发光管恢复循环点亮。

四、实验要求

1、实验前准备工作

(1)实验前必须预习,即查阅一些必要的资料(如上网或图书馆查询Keil C51软件的相关资料)。

(2)阅读教材P76 《4.4汇编语言应用程序的开发与调试》

(3)画出硬件电路原理图(包括8051芯片、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电源、P1口输出等)。

(4)编写实验程序。

2、实验课上调试程序,程序调好后要经过指导教师检查。

3、实验课后,要认真写好实验报告。

五、实验步骤( 软件)

1、观察仿真器的硬件结构,指出系统板上单片机的型号、晶振的大小,复位按钮的位置,并设计复位电路。

2、创建Keil C51应用程序

1)运行Keil C51软件。

2)选择project 建立一个新工程,选定一个CPU: (文件夹)SST公司的芯片SST89E564RD。

3)选择File建立一个源程序文件,另存为扩展名为.asm的文件,此文件用于输入汇编程序。

4)建立上面新建工程与上面新建源程序文件的联系。

a)在工程窗口源程序组Source Group1 点击鼠标右键,菜单中选择Add Files to

Group’ Source Group1’,将源程序文件加入源程序组。

b)在工程窗口目标1 点击鼠标右键,进入目标1属性,目标—晶振—11.0592;

点击debug(调试)—Use使用,点击设置串口参数(缺省值) ;点击Output(输出)—

选中H生成HEX文件。

3、输入汇编源程序

打开前面建立的源程序文件,输入汇编程序。

4、编译源程序工程(Project)---B(build Target)建造目标文件(编译)

5、连接程序工程(Project)---R(Rebuild all Target files)重新建造所有目标文件(连接)

6、调试:start/stop Debugging :启动或停止调试模式

Go:运行程序,直到下一个有效断点。

Step:跟踪运行程序

Step Over:单步运行程序

Stop running:停止运行程序

1)若点击GO则程序执行, 直到下一个有效断点停止运行。

2)若点击step则程序单步执行,按下一次step,程序执行一条语句。

3)调试过程中可通过外部硬件观察执行结果,也可以观察寄存器、存储器来观察执行结果。

view ----project window出现寄存器窗口

view ----memory window 出现存储器窗口

C:地址;显示对应地址的ROM空间的内容

D:地址;显示对应地址的内部RAM空间的内容

X:地址;显示对应地址的外部RAM空间的内容

4)当程序较复杂时,可以通过在程序中设置断点来调试程序

设置断点的方法debug-----insert/remove breakpoint

六、思考

1、改变延时常数,使发光二极管闪亮时间改变。

2、修改程序,使发光二极管闪亮移位方向改变。

3、外中断时,电平触发和边沿触发有什么区别,应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一定时器/计数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8051单片机I/O口的使用方法;

2)掌握8051汇编语言的编程及调试方法;

3)学习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4)掌握定时器及定时中断程序的编写;

二、实验内容

1、用P1口控制8只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使每两只发光二极管点亮的间隔时间为1秒。(要求:点亮间隔时间1S由定时器来实现)。

2、在题1的基础上,即P1口控制八只发光二极管延时循环点亮,当有外部中断时,发光管全亮;当外部中断撤消时,发光管恢复循环点亮。

3、P1口中4位用于输入4个开关的状态,P1口的另外4位控制4个发光二极管,以反映各开关状态。(选作)

三、实验要求

1、实验前准备工作

(1)实验前必须预习,即查阅一些必要的资料(如上网或图书馆查询Keil C51软件的相关资料)。

(2)阅读教材P76 《4.4汇编语言应用程序的开发与调试》

(3)画出硬件电路原理图(包括8051芯片、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电源、P1口输出等)。

(4)编写实验程序。

2、实验课上调试程序,程序调好后要经过指导教师检查。

3、实验课后,要认真写好实验报告。

四、思考

1、如何使发光二极管闪亮时间改变?

2、定时器方式一最大定时多长时间(晶振为12MHZ)? 方式二最大定时多长时间?

实验三数码显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8255的工作方式及应用;

(2)了解数码显示的基本原理,熟悉8255的编程;

二、实验预备知识

实验箱中共有8个共阴极数码管及驱动电路,段码输入端为:A、B、C、D、E、F、G、DP,位码输入端为:S0、S1、S2、S3、S4、S5、S6、S7。

三、实验内容

1、在左边第一个LED中显示2这个数据。

2、在第一个LED中显示内部RAM 65H单元中的数据。(65H单元中的数据可任意设定为0~F)

3、在左边4个LED中动态显示内部RAM 65H~68H单元中的数据。(65H~68H单元中的数据可任意设定为0~F)

.

PA

.

PB

.

线

线

通道A

通道B

通道C

.

.

7

PA

.

.

7

PB

.

.

7

PC

四、实验要求

1、实验前预习内容:

(1)根据实验内容,设计硬件电路原理图,并给出详细接线图(包括8051芯片、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电源、8255芯片、数码管及相关连线等)。

(2)、画出程序流程图。

(3)、给出源程序清单。

(4)、规划实验步骤

2、实验课上调试程序,程序调好后要经过指导教师检查。

3、实验课后,要认真写好实验报告。

四、思考

图3:8255接口单元

实验三键盘扫描实验(选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8255的工作方式及应用;

(2)了解键盘扫描的基本原理,熟悉8255的编程;

二、实验预备知识

利用TD-51系统板、键盘及数码管显示单元(原理见图2)8255单元(原理见图3)、完成实验。

三、实验内容

1、完成键盘扫描功能,并把按键数值存入内部RAM 65H单元中。

2、完成键盘扫描功能,并把按键数值存入内部RAM 65H单元中。同时在在图2左边第一

个LED中显示内部RAM 65H单元中的数据。

3、把几次按键数值循环存入内部RAM65H~68H四个单元中,并送对应的四个数码管显示。

(选作)

四、实验要求

1、实验前预习内容:

(1)根据实验内容,设计硬件电路原理图,并给出详细接线图(包括8051芯片、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电源、8255芯片、数码管、键盘及相关连线等)。

(2)、画出程序流程图。

(3)、给出源程序清单。

(4)、规划实验步骤

4、实验课上调试程序,程序调好后要经过指导教师检查。

5、实验课后,要认真写好实验报告。

四、思考

实验四 A/D 转换实验(1)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理解模/数信号转换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模/数转换芯片ADC0809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预备知识

硬件:利用TD-51系统板、ADC 单元(原理见图4、6)、8255单元、,完成A/D 转换实验。

+

IN0

IN7

A

B C

图6 实验室的 ADC 单元原理图

D0

D7

ADC0809包括一个8位的逐次通近型的ADC部分,并提供一个8通道的模拟多路开关和

联合寻址逻辑。用它可直接输入8个单端的棋拟信号,分时进行A/D转换,在多点巡回检侧、

过程控制等应用领域中使用非常广泛。ADC0809的主要技术指标为:

分辨率:8位

·单电源:+5V

·总的不可调误差:士ILSB

·转换时间:取决于时钟频率

·模拟输入范围:单极性0~5V

时钟频率范围:l 0KHz- 1280KHz

ADC0809的外部管脚如图4所示,地址信号与选中通道的关系如表4-3-1所示

三、实验内容

利用TD-51系统板、ADC单元(原理见图4、6)、8255单元、,完成A/D转换实验。

1.ADC单元中提供的0~5V信号源作为ADC0809的模拟输入量,进行A/D转换,转换结果存在60H单元中。

2.ADC单元中提供的0~5V信号源作为ADC0809的模拟输入量,进行A/D转换,转换结果在数码管中显示出来。(可利用实验二的程序)(选作)

3.改变输入通道,修改程序,再执行程序。

四、实验要求:

1、实验前预习内容:

(1)根据实验内容,设计硬件电路原理图,并给出详细接线图(包括8051芯片、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电源、0809芯片、8255芯片、数码管及相关连线等)。

(2)、画出程序流程图。

(3)、给出源程序清单。

(4)、规划实验步骤

2、实验课上调试程序,程序调好后要经过指导教师检查。

3、实验课后,要认真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四 D/A转换实验(2)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数/模转换的基本原理;

(2)掌握DAC0832的使用方法

(3)了解单片机系统中扩展D/A转换芯片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D/A转换器是一种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的器件,其特点是:接收、保持和转换的数字信

息,不存在随温度、时间漂移的问题,其电路杭干扰性较好。大多数的D/A转换器接口设计主

要围绕D/A集成芯片的使用及配置响应的外围电路。DAC0832是8位芯片,采用CMOS工艺和R-2RT

形电阻解码网络,转换结果为一对差动电流loutl和Iout2输出,其主要性能参数如表4-4-1示,引脚如图5所示

图5

三、实验内容

利用TD-51系统板、DAC单元(原理见图5)、8255单元,完成D/A转换实验。

1.利用0832输出一个0V~ 5V的电压(数字量由程序中给出,模拟量利用万用表测量)

2. 改变给定的数字量值,修改程序,再执行程序。利用万用表测量输出。

四、实验要求:

1、实验前预习内容:

(1)根据实验内容,设计硬件电路原理图,并给出详细接线图(包括8051芯片、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电源、0832芯片、8255芯片、数码管及相关连线等)。

(2)、画出程序流程图。

(3)、给出源程序清单。

(4)、规划实验步骤

2、实验课上调试程序,程序调好后要经过指导教师检查。

3、实验课后,要认真写好实验报告。

附录:

将USB-RS232接上设备,打开设备管理器,确定所用COM口,参见下图,例如为COM4

系统的调试可以采用仿真器调试,也可以采用目标板调试。

利用仿真器调试:直接用KEIL软件的DEBUG功能下载程序,利用具有仿真功能的单片机芯片进行调试。

若选用STC芯片,

keil4数据库里面没有STC的数据库,在不改变原有库的情况下添加STC的数据库。

1.把STC.cdb复制到keil安装文件下。例如E:\Keil\UV4。

2.更改keil安装目录下的TOOLS.INI文件,在[uv2]下一行(如果是keil4,就是第二行)添加一行“CDB0=UV4\STC.CDB("STC")”。

3.打开keil,新建project工程,选择STC数据,点击OK。或者按照下图所示。

4.在下一步就可以看见STC的数据库了。

利用目标板芯片调试:利用STC-ISP软件直接将程序下载到目标板单片机中。在目标芯片中实现调试。

将程序代码*.hex文件,通过上图-打开文件-项装入。

下载之前一定先关掉单片机电源,延后点击Downlode/下载,等待提示,再给单片机上电;若下载不成功,可将上图中最高波特率改成9600

微波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讲解

微波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16年5月13日

实验一微波测量系统的了解与使用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级别:必做 开课单位:学时: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微波测量线系统的组成,认识各种微波器件。 2.学会测量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器材: 1.3厘米固态信号源 2.隔离器 3.可变衰减器 4.测量线 5.选频放大器 6.各种微波器件 三、实验内容: 1.了解微波测试系统 2.学习使用测量线 四、基本原理: 图1。1 微波测试系统组成 1.信号源 信号源是为电子测量提供符合一定技术要求的电信号的设备,微波信号源是对各种相应测量设备或其它电子设备提供微波信号。常用微波信号源可分为:简易信号发生器、功率信号发生器、标准信号发生器和扫频信号发生器。 本实验采用DH1121A型3cm固态信号源。 2.选频放大器

当信号源加有1000Hz左右的方波调幅时,用得最多的检波放大指示方案是“选频放大器”法。它是将检波输出的方波经选频放大器选出1000Hz基波进行高倍数放大,然后再整为直流,用直流电表指示。它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极低的噪声电平。表头一般具有等刻度及分贝刻度。要求有良好的接地和屏蔽。选频放大器也叫测量放大器。 3.测量线 3厘米波导测量线由开槽波导、不调谐探头和滑架组成。开槽波导中的场由不调谐探头取样,探头的移动靠滑架上的传动装置,探头的输出送到显示装置,就可以显示沿波导轴线的电磁场的变化信息。 4.可变衰减器 为了固定传输系统内传输功率的功率电平,传输系统内必须接入衰减器,对微波产生一定的衰减,衰减量固定不变的称为固定衰减器,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的称为可变衰减器。衰减器有吸收衰减器、截止衰减器和极化衰减器三种型式。实验中采用的吸收式衰减器,是利用置入其中的吸收片所引起的通过波的损耗而得到衰减的。一般可调吸收式衰减器的衰减量可在0到30-50分贝之间连续调节,其相应的衰减量可在调节机构的度盘上读出(直读式),或者从所附的校正曲线上查得。 五、实验步骤: 1.了解微波测试系统 1.1观看如图装置的的微波测试系统。 1.2观看常用微波元件的形状、结构,并了解其作用、主要性能及使用方法。常用元件如:铁氧体隔离器、衰减器、直读式频率计、定向耦合器、晶体检波架、全匹配负载、波导同轴转换器等。2.了解测量线结构,掌握各部分功能及使用方法。 2.1按图检查本实验仪器及装置。 2.2将微波衰减器置于衰减量较大的位置(约20至30dB),指示器灵敏度置于较低位置,以防止指示电表偶然过载而损坏。 2.3调节信号源频率,观察指示器的变化。 2.4调节衰减器,观察指示器的变化。 2.5调节滑动架,观察指示器的变化。 六、预习与思考: 总体复习微波系统的知识,熟悉各种微波元器件的构造及原理特点。 实验二驻波系数的测量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1 Keil C51的使用(汇编语言) 一.实验目的: 初步掌握Keil C51(汇编语言)和ZY15MCU12BD型综合单片机实验箱的操作和使用,能够输入和运行简单的程序。 二.实验设备: ZY15MCU12BD型综合单片机实验箱一台、具有一个RS232串行口并安装Keil C51的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及环境: 在计算机上已安装Keil C51软件。这个软件既可以与硬件(ZY15MCU12BD型综合单片机实验箱)连接,在硬件(单片机)上运行程序;也可以不与硬件连接,仅在计算机上以虚拟仿真的方法运行程序。如果程序有对硬件的驱动,就需要与硬件连接;如果没有硬件动作,仅有软件操作,就可以使用虚拟仿真。 四:实验内容: 1.掌握软件的开发过程: 1)建立一个工程项目选择芯片确定选项。 2)加入C 源文件或汇编源文件。 3)用项目管理器生成各种应用文件。 4)检查并修改源文件中的错误。 5)编译连接通过后进行软件模拟仿真。 6)编译连接通过后进行硬件仿真。 2.按以上步骤实现在P1.0输出一个频率为1Hz的方波。 3.在2的基础上,实现同时在P1.0和P1.1上各输出一个频率同为1Hz但电平状态相反的方波。 五:程序清单: ORG 0000H AGAIN:CPL P1.0 MOV R0,#10 ;延时0.5秒 LOOP1:MOV R1,#100 LOOP2:MOV R2,#250 DJNZ R2,$ DJNZ R1,LOOP2 DJNZ R0,LOOP1 SJMP AGAIN END 六:实验步骤: 1.建立一个工程项目选择芯片确定选项 如图1-1所示:①Project→②New Project→③输入工程名test→④保存工程文件(鼠标点击保存按钮)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班级:自动化(铁道信号) 姓名: ***** 学号: 1121**** 授课教师:福恩

目录 1.实验一 (3) 2. 实验二 (8) 3.实验三 (13) 4.实验四 (22) 5.实验五 (26) 6.实验六 (33) 7.参考文献 (38)

实验一交通灯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应用接口技术设计十字路口、复杂路口交通灯控制系统,学会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所学的X86汇编语言和接口技术掌握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的硬件设计、软件编程,实现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模拟控制并思考计算机如何应用在各种控制系统中。 (1)掌握利用X86汇编语言技巧 (2)掌握X86微处理器与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硬件电路设计 (3)熟悉模拟交通灯控制的实现方法并思考如何应用在实际中。 二.实验容 设计一个交通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工作后,交通灯按照如下规律变化: (1)南北路口的绿灯、东西路口的红灯同时亮3秒左右。 (2)南北路口的黄灯闪烁若干次,同时东西路口的红灯继续亮。 (3)南北路口的红、东西路口的绿灯同时亮3秒。 (4)南北路口的红灯继续亮、同时东西路口的黄灯亮闪烁若干次。 (5)返回(1)依次循环。 三.实验电路 如下图,L7、L6、L5作为南北路口的交通灯与PC7、PC6、PC5相连,L2、L1、L0作为东西路口的交通灯与PC2、PC1、PC0相连。编程使六个灯按交通灯变化规律燃灭。 8255动态分配地址: 控制寄存器:0EC0BH A口地址: 0EC08H C口地址: 0EC0AH

红黄绿红黄绿 图1-1 交通灯实验电路图四.程序流程图 五.源程序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 工作状态控制字设置 START: MOV DX,0EC0BH ;写控制端口,地址0EC0BH MOV AL,10010000B ;C口方式0输出 OUT DX,AL

测试技术试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编者:郑华文刘畅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实验中心 2014年5月

说明和评分 1学生按照实验预约表进行实验;在实验前,需对理论教学中相关内容做做复习并对实验指导书进行预习,熟悉实验内容和要求后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不允许大声喧哗和进行与实验不相关的事情。 2进入实验室后,应遵守实验室守则,学生自己应发挥主动性和独立性,按小组进行实验,在操作时应对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有所了解,避免盲目操作引起设备损坏,在动手操作时,应注意观察和记录。 3根据内容和要求进行试验,应掌握开关及的顺序和步骤:1)不允许带负荷开机。输出设备不允许有短路,输入设备量程处于最大,输出设备衰减应处于较小。2)在实验系统上电以后,实验模块和实验箱,接入或拔出元件,不允许带电操作,在插拔前要确认不带电,插接完成后,才对实验模块和试验箱上电。3)试验箱上元件的插拔所用连线,在插拔式用手拿住插头插拔,不允许直接拉线插拔。4)实验中,按组进行试验,实验元件也需按组取用,不允许几组混用元件和设备。 4在实验过程中,在计算机上,按组建立相关实验文件,实验中的过程、数据、图表和实验结果,按组记录后,各位同学拷贝实验相关数据文件等,在实验报告中应有反应。对实验中的现象和数据进行观察和记录。 实验评分标准: 1)实验成绩评分按实验实作和实验报告综合评分:实验实作以学生在实验室中完成实验表现和实验结果记录文件评定,评定为合格和不合格;实验报告成绩:按照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要求,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和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情况评定成绩。初评百分制评定。 2)综合实验成绩评定按百分制。

微机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

《微机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 主编李建波 主审黄忠宇、苏显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前言 本实验指导书适用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实验时间10学时,5次上机时间。 主要学习内容为80X86语言实验环境配置、汇编源语言格式、输出字符、循环结构、子程序调用,以及加减乘除等指令操作。 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能够独立编写出综合加减乘除等指令,以及循环结构、子程序调用等程序控制程序。

目录 实验项目一熟悉微机实验环境 (4) 实验项目二掌握中断方式显示数字或字符 (6) 实验项目三掌握汇编语言的寻址方式 (8) 实验项目四掌握循环指令的用法 (10) 实验项目五掌握子程序的用法 (12)

实验报告一熟悉微机实验环境 1、实验目的 1、熟悉微机实验环境安装 2、熟悉微机实验环境配置 3、通过练习加法,熟悉程序格式 4、单步运行程序,通过观察窗口观察指令对寄存器中数据的影响 2、实验步骤 1)软件安装 (拷贝三个文件夹) 复制:桌面| 网上邻居\ Techer\ c盘\ wave、comp86和in8088三个文件夹拷贝:将三个文件夹到自己计算机上C:盘根目录下 在资源管理器下可以看到:C:\wave,C:\comp86,C:\in8088三个文件夹2)通过资源管理器,进入汇编环境 C:\wave\Bin\wave.exe ,双击wave.exe 3)打开文件我的电脑 \ c: \ wave \ bin \ wave.exe环境配置(如下图) 选中菜单栏中“仿真器”——“仿真器设置”选项(如下图) a、选中“语言”一栏,编译器路径中填写: C:\COMP86\(如下图) b、选中“仿真器”一栏, 选择仿真器—————G6W(如下图) 选择仿真头—————8088/8086实验(如下图) 选择CPU —————8088/8086(如下图) 使用软件模拟器:打√表示软件实验,硬件实验则无√ 4)新建文件 a、选中菜单栏\文件\新建文件,建立空白文件 b、编辑文件,输入以下代码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汇总

实验要求 1、带预习报告上机 根据实验要求,作好充分预习,设计实验硬件原理及接线图(必须标出相关的管脚号,以备硬件连线及测试),画出程序流程图,写出源程序清单,规划好调试步骤,上机时带预习报告。注意:无预习报告者不得做实验。 2、认真实验,经教师检查后,方可离开 注意掌握软、硬件调试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所编写的程序必须十分清楚,作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硬件电路原理清楚,熟练应用常规的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检查测试硬件电路。指导教师还会根据实验要求,提出问题。3、按时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后,在预习报告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报告,并于下次实验时交给指导教师。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 ***** ***** *****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硬件原理及接线图 四、程序流程图 五、程序清单 六、实验步骤 七、实验结果及现象分析 八、收获及建议 测13实验安排: 地点:综合实验楼0701 实验周次星期小节 一 6 五1,2 二8 五1,2 三10 五1,2 四12 五1,2 五14 五1,2

实验一汇编语言程序的调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8086汇编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及运行过程。 2、掌握使用HQFC软件调试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编制程序并调试 1、上机调试P45 项目1程序。 要求:1)写出调试步骤 2)记下代码段数据。 3)记下数据段数据 4)用单步调试法调试,记下每句程序目的操作数执行结果。观察每句程序 执行过程中CS、 IP、 FLAGS寄存器的变化。 2、上机调试P54 项目2程序,用单步调试法指出每句程序的调试结果。 要求:1)记下代码段数据。 2)记下数据段数据 3)记下程序执行前附加段数据、程序执行后附加段数据。 3)用单步调试法调试,记下lop句之前每句程序目的操作数执行结果。 观察其它句程序的执行结果,观察每句程序执行过程中CS、 IP、 FLAGS寄存器的 变化。 三、调试步骤 1、编辑源程序,形成****.ASM文件(可用HQFC软件或XP系统下的记事本编辑源程序) (注:在E:盘上建立一个你自己的文件夹,保存你自己的文件) 2、编译,形成****.OBJ文件(可用HQFC软件的编译功能) 3、链接,形成****.EXE文件(可用HQFC软件的构建功能) 4、运行(或调试)(可用HQFC软件的重构运行功能或开始调试) 四、调试步骤参考 1、编译(编译) 在当前运行环境下,选择菜单栏中的“ASM文件编译”菜单,选择编译选项则程序对当前ASM源文件进行编译,编译调试窗口中输出汇编的结果,若程序汇编有错,则详细报告错误信息。双击输出错误,集成开发环境会自动将错误所在行代码显示。 2、构建(汇编+链接) 在当前运行环境下,选择菜单栏中的“ASM文件编译”菜单,选择汇编+链接选项则程序对当前ASM源文件进行汇编与链接,编译调试窗口中输出汇编与链接的结果,若程序汇编或链接有错,则详细报告错误信息。双击输出错误,集成开发环境会自动将错误所在行代码显示。 3、重构运行(汇编+链接+执行) 在当前运行环境下,选择菜单栏中的“ASM文件编译”菜单,选择汇编+链接+执行选项则程序对当前ASM源文件执行,程序自动运行。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讲义(试用)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简要讲义 适用专业:电气专业 编写人:于云华、何进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 2015.3

目录 实验一:基本仪器熟悉使用和基本逻辑门电路功能测试 (3) 实验二:小规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4) 实验三: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5) 实验四:触发器的功能测试及其应用 (7) 实验五:计数器的功能测试及其应用 (8) 实验六:计数、译码与显示综合电路的设计 (9)

实验一:基本仪器熟悉使用和常用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 (建议实验学时: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实验仪器与设备,学会识别常用数字集成芯片的引脚分配; 2、掌握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测试方法; 3、掌握简单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二、实验内容: 1、测试常用数字集成逻辑芯片的逻辑功能:74LS00,74LS02,74LS04,74LS08,74LS20,74LS32,74LS86等(预习时查出每个芯片的逻辑功能、内部结构以及管脚分配)。 2、采用两输入端与非门74LS00实现以下逻辑功能: ① F=ABC ② F=ABC③ F=A+B ④ F=A B+A B 三、实验步骤:(学生根据自己实验情况简要总结步骤和内容)主要包括: 1、实验电路设计原理图;如:实现F=A+B的电路原理图: 2、实验真值表; 3、实验测试结果记录。如: 输入输出 A B F3 00灭

四、实验总结: (学生根据自己实验情况,简要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注:本实验室提供的数字集成芯片有: 74LS00, 74LS02,74LS04,74LS08,74LS20,74LS32,74LS74,74LS90,74LS112, 74LS138,74LS153, 74LS161 实验二:小规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建议实验学时:3学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基本门电路设计、实现小规模组合逻辑电路。 2、学会测试、调试小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入、输出逻辑关系。 二、实验内容: 1、用最少的门电路设计三输入变量的奇偶校验电路:当三个输入端有奇数个1时,输出为高,否则为低。(预习时画出电路原理图,注明所用芯片型号) 2、用最少的门电路实现1位二进制全加器电路。(预习时画出电路原理图,注明所用芯片型号) 3、用门电路实现“判断输入者与受血者的血型符合规定的电路”,测试其功能。要求如下:人类由四种基本血型:A、B、AB、O 型。输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必须符合下述原则: O型血可以输给任意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 AB型血只能输给AB型血的人,但AB血型的人能够接受所有血型的血; A 型血能给A型与AB型血的人;但A型血的人能够接受A型与O型血; B型血能给B型与AB型血的人,而B型血的人能够接受B型与O型血。 试设计一个检验输血者与受血者血型是否符合上述规定的逻辑电路,如果符合规定电路,输出高电平(提示:电路只需要四个输入端,它们组成一组二进制数码,每组数码代表一对输血与受血的血型对)。 约定“00”代表“O”型 “01”代表“A”型 “10”代表“B”型 “11”代表“AB”型(预习时画出电路原理图,注明所用芯片型号) 三、实验步骤:(学生根据自己实验情况简要总结步骤和内容),与实验一说明类似。

微波技术基础 简答题整理

第一章传输线理论 1-1.什么叫传输线?何谓长线和短线? 一般来讲,凡是能够导引电磁波沿一定方向传输的导体、介质或由它们共同体组成的导波系统,均可成为传输线;长线是指传输线的几何长度l远大于所传输的电磁波的波长或与λ可相比拟,反之为短线。(界限可认为是l/λ>=0.05) 1-2.从传输线传输波形来分类,传输线可分为哪几类?从损耗特性方面考虑,又可以分为哪几类? 按传输波形分类: (1)TEM(横电磁)波传输线 例如双导线、同轴线、带状线、微带线;共同特征:双导体传输系统; (2)TE(横电)波和TM(横磁)波传输线 例如矩形金属波导、圆形金属波导;共同特点:单导体传输系统; (3)表面波传输线 例如介质波导、介质镜像线;共同特征:传输波形属于混合波形(TE波和TM 波的叠加) 按损耗特性分类: (1)分米波或米波传输线(双导线、同轴线) (2)厘米波或分米波传输线(空心金属波导管、带状线、微带线) (3)毫米波或亚毫米波传输线(空心金属波导管、介质波导、介质镜像线、微带线) (4)光频波段传输线(介质光波导、光纤) 1-3.什么是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它和哪些因素有关?阻抗匹配的物理实质是什么?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是传输线处于行波传输状态时,同一点的电压电流比。其数值只和传输线的结构,材料和电磁波频率有关。 阻抗匹配时终端负载吸收全部入射功率,而不产生反射波。 1-4.理想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有哪些?他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在什么情况的终端负载下得到这些工作状态?

(1)行波状态: 0Z Z L =,负载阻抗等于特性阻抗(即阻抗匹配)或者传输线无限长。 终端负载吸收全部的入射功率而不产生反射波。在传输线上波的传播过程中,只存在相位的变化而没有幅度的变化。 (2)驻波状态: 终端开路,或短路,或终端接纯抗性负载。 电压,电流在时间,空间分布上相差π/2,传输线上无能量传输,只是发生能量交换。传输线传输的入射波在终端产生全反射,负载不吸收能量,传输线沿线各点传输功率为0.此时线上的入射波与反射波相叠加,形成驻波状态。 (3)行驻波状态: 终端负载为复数或实数阻抗(L L L X R Z ±=或L L R Z =)。 信号源传输的能量,一部分被负载吸收,一部分反射回去。反射波功率小于入射波功率。 1-5.何谓分布参数电路?何谓集总参数电路? 集总参数电路由集总参数元件组成,连接元件的导线没有分布参数效应,导线沿线电压、电流的大小与相位,与空间位置无关。分布参数电路中,沿传输线电压、电流的大小与相位随空间位置变化,传输线存在分布参数效应。 1-6.微波传输系统的阻抗匹配分为两种:共轭匹配和无反射匹配,阻抗匹配的方法中最基本的是采用λ/4阻抗匹配器和支节匹配器作为匹配网络。 1-7.传输线某参考面的输入阻抗定义为该参考面的总电压和总电流的比值;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等于入射电压和入射电流的比值;传输线的波阻抗定义为传输线内横向电场和横向磁场的比值。 1-8.传输线上存在驻波时,传输线上相邻的电压最大位置和电压最小位置的距离相差λ/4,在这些位置输入阻抗共同的特点是纯电阻。 第二章 微波传输线 2-1.什么叫模式或波形?有哪几种模式?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2

3

实验一:数据传送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用汇编语言设计、编写、调试和运行程序的方法; 学习用全屏幕编辑软件QEDIT.EXE建立源程序(.ASM文件); 学习用汇编软件MASM.EXE对源文件汇编产生目标文件(.OBJ文件); 学习用连接程序LINK.EXE对目标文件产生可执行文件(.EXE文件); 学习用调试软件TD.EXE调试可执行文件; 2.掌握各种寻址方法以及简单指令的执行过程。 二.实验器材 PC机 三.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1.利用堆栈实现AX的内容与BX的内容进行交换。堆栈指针SP=2000H,AX=3000H,BX=5000H; 2.汇编、调试、观察、记录结果; ⑴用QEDIT.EXE软件输入汇编语言源程序,以.ASM格式文件存盘; ⑵用MASM对源程序进行汇编产生二进制目标文件(.OBJ文件),再用连接程序LINK产生可执行文件(.EXE文件); ⑶用调试软件TD调试、运行程序,观察、记录结果。 四.实验步骤 1.进入子目录E:>\SY86后,利用QEDIT.EXE(简称Q)送入以下汇编语言源程序,并以M1.ASM文件存盘 ⑴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 ①进入\SY86子目录 E:>CD\SY86 E:\SY86> ②进入QEDIT.EXE 编辑界面 E:\SY86> Q ③输入文件名*.ASM(如M1.ASM)后,输入源程序 源程序 DATA SEGMENT PARA PUBLIC’DATA’ ;数据段定义 DB 512 DUP(0) DATA ENDS STACK SEGMENT PARA STACK’STACK’ ;堆栈段定义 DB 512 DUP( ?) 4

电工学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实验一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使用方法。 (2)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3)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4)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的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F 和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i u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i u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0u ,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B1和RB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 的基极电流IB 时(一般5-10倍), 则其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E F C C CC CE F E BE B E R R R I U U R R U U I ++-=+-= 电压放大倍数 //(1)C L u be F R R A r R β β=-++ 输入电阻 be B B i r R R R ////21= 输出电阻 C R R ≈0 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 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一个优质的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 DEBUG命令及其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DEBUG的常用命令,学会用DEBUG来调试程序。 2.深入了解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取方法,了解堆栈中数据的压入与弹出方法。 3.掌握各种寻址方法,了解简单指令的执行过程。 二、实验容: 1.打开计算机,在WINXP操作系统下,点击“开始”,选择“运行”,在“打开”一栏中输入“debug”,运行DEBUG应用程序,将出现DEBUG的提示符“-”。 2.在DEBUG提示符后键入字母“-a100”,回车后,屏幕上就会出现下面类似的容: (具体到每个计算机所产生的段地址和偏移地址可能有所不同) 这表示在地址1383:0100处,DEBUG等待用户键入程序助记符,下面键入程序: 3.在DEBUG的提示符后键入G,这是执行程序的命令,然后回车,就可以看到结果了。 4.现在让我们用“d”命令来看一下存储器 在100H~107H这8个单元,程序覆盖了原来的容,右边的字符是组成程序的ASCII码等价字符,圆点表示不可显示字符。 5.下面我们用反汇编命令来查看一下所键入的程序。“U”命令的格式是“U起始地址,终止地址”,即把起始地址到终止地址之间的十六进制码反汇编成汇编语言助记符语句。键入: 大家在屏幕上不仅可以看到地址和助记符,而且还可以看到与汇编语言等价的机器语言。6.现在我们修改存储单元的容,看看显示情况和变化。 我们看到显示的结果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DOS的2号功能调用是显示输入数据的ASCII 码字符。 7.下面我们给程序命名并存盘。在键入“n”后紧跟程序名及扩展名

因为文件的字节数必须事先放在BX和CX中,其中BX保存高16位,CX保存低16位,整个32位的数保存文件的字节数,一般来说,BX设置为0,因为CX可存放的字节数为64K,对于一般的程序已足够了。 8.结束后可用Q命令退出DEBUG程序。 三、实验习题 1.写出完成下列功能的指令序列 (1)传送20H到AL寄存器 (2)将(AL)*2 (3)传送25H到BL寄存器 (4)(AL)*(BL) 问最后的结果(AX)=? 单步执行结果: 2.分别写出完成下列指令要求的指令: (1)将BX的低4位清零; (2)将AX的高4位置1; (3)将DX的低4位取反; (4)将CX的中间八位清零; (5)将AX中与BX中的对应位不相同的位均置1.

接口技术实验3报告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3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周一1~3节 姓名: 学号: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报告日期 2012 年 10 月 27 日 实验名称: 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 实验 一、… 二、实验目的 了解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 的内部结构、工作方式、初始化编程及应用。 (1) 流水灯实验:利用8255 的A 口、B 口循环点亮发光二极管。 (2) 交通灯实验:利用8255 的A 口模拟交通信号灯。 (3) I/O 输入输出实验:利用8255 的A 口读取开关状态,8255 的B 口把状态送发光二极管显示。 三、实验原理 1、8255A 的内部结构: (1)数据总线缓冲器:这是一个双向三态的8 位数据缓冲器,它是8255A 与微机系统数据总线的接口。输入输的数据、CPU 输出的控制字以及CPU 输入的状态信息都是通过这个缓冲器传送的。

(2)三个端口A,B 和C:A 端口包含一个8 位数据输出锁存器和缓冲器,一个8 位数据输入锁存器。B 端口包含一个8 位数据输入/输出锁存器和缓冲器,一个8 位数据输入缓冲器。C 端口包含一个8 位数据输出锁存器及缓冲器,一个8 位数据输入缓冲器(输入没有锁存器)。 > (3)A 组和B 组控制电路:根据CPU 输出的控制字来控制8255 工作方式的电路,它们共用一个端口地址相同的控制字寄存器,接收CPU 输出的一字节方式控制字或对C口按位复位命令字。方式控制字的高5 位决定A 组工作方式,低3 位决定B 组的工作方式。对C 口按位复位命令字可对C 口的每一位实现置位或复位。A 组控制电路控制A 口和C 口上半部,B 组控制电路控制B 口和C 口下半部。 (4)读写控制逻辑:用来控制把CPU 输出的控制字或数据送至相应端口,也由它来控制把状态信息或输入数据通过相应的端口送到CPU。 2、8255A 的工作方式: 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方式; 方式1—选通输入输出方式; 方式2—双向选通输入输出方式。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科二班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评分: 2016年12月28日

实验一验证74LS181运算和逻辑功能 1、实验目的 (1)掌握算术逻辑单元(ALU)的工作原理; (2)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3)画出逻辑电路图及布出美观整齐的接线图; (4)验证4位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181)组合功能。 2、实验原理 ALU能进行多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4位ALU-74LS181能进行16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74ls181芯片介绍: 该芯片总共由22个引脚,其中包括8个数据 输入端(~A0、~A1、~A2、~A3,~B0、~B1、~B2、 ~B3,其中八个输入端中A3和B3是高位),这八 个都是低电平有效。还包括S0、S1、S2、S3这四 个控制端,这四个控制端主要控制两个四位输入 数据的运算,例如加、减、与、或。CN端处理进 入芯片前进位值,M控制芯片的运算方式,包括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F0、F1、F2、F3是四个二 进制输出端,以一个四位二进制形式输出运算的 结果。CN4记录运算后的进位。

3、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图:

4、总结及心得体会 本实验通过一个设计一个简单的运算器,使我熟悉了Multisim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并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电路设计与分析的能力,并对我做下一个运算器的实验有一定的帮助。因为是之前实验课做过的实验,再次做起来过程比较流畅,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问题,实验的测试结果与预期的一致。 该芯片总共由22个引脚,其中包括8个数据输入端(~A0、~A1、~A2、~A3,~B0、~B1、~B2、~B3,其中八个输入端中A3和B3是高位),这八个都是低电平有效。还包括S0、S1、S2、S3这四个控制端,这四个控制端主要控制两个四位输入数据的运算,例如加、减、与、或。CN端处理进入芯片前进位值,M控制芯片的运算方式,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F0、F1、F2、F3是四个二进制输出端,以一个四位二进制形式输出运算的结果。CN4记录运算后的进位。其中AEQB、~P和~G这三个端口与本实验无关,所以这里不做额外介绍。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2017年04)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实验指导书 戴新编 广州大学 2017.4

前言 测试技术顾名思义是测量和试验的技术。测试技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和理论课程相比,测试技术的实践环节显得更为关键。《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旨在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从各门课程中学到的单元技术知识,独立构建、调试测试系统的能力,强化学生对测试系统工程实际的感性认识。它综合体现了各种单元技术在测试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是测试专业的学生接触工程实际的开始。 测试技术覆盖了很多知识领域,从测试信号的基本概念到现代测试信号分析方法,从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到一个复杂大型的测试系统的建立,但在实际中,无法在一门课程里囊括所有这些知识和经验。本指导书根据目前实验室现有的实验条件及教学计划中的学时数,紧密结合理论教学,选择了一些重要的基本内容,实验主要为验证性实验,采用传统的实验模式,由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通过实验,希望能够使学生牢固、熟练地掌握各种测试仪器的使用,学会调试测试系统的基本方法,包括传感器的使用,信号调理电路、数字化电路及显示单元的调试,在此基础上初步学会自行组建测试系统,并能够独立调试。 具体内容应包括:a.常用测试仪器的使用:在传感器使用及系统组建、调试的过程掌握示波器、数字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等的使用。b.传感器的使用:熟悉热电偶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等原理及使用。c.常见物理量测试实验:温度测试实验、转速测试实验、液位测试实验、振动测试实验。由于条件限制,以上的实验内容还只能部分涉及。 实验完成后按要求应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一种工程技术文件,是实验研究的产物。学生完成教学实验写出的报告,会为将来进行工程实验、科学研究书写实验报告打下基础,乃至于养成一种习惯,因此应按工程实际要求学生:内容如实,数据可靠;语言明确、简洁;书写工整、规范。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必要时画出连接图)、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包括图表、数字、文字、表达式等)、对实验方法或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1_[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 编者:王亭岭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电气学院自动化教研室 二零一二年三月

目录 实验一标志寄存器应用 (1) 实验二指令寻址方式练习 (4) 实验三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6) 实验四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7) 实验五子程序结构程序设计 (8) 实验六DOS系统功能调用程序设计 (10) 实验七BIOS中断调用程序设计 (12) 实验八定时器中断程序设计 (14)

实验一标志寄存器应用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汇编程序的编译过程; 2.掌握8086的标志寄存器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微型计算机(80x86系列)。 四、实验参考程序 DATA SEGMENT A DW 123 B DW 456 SUM DW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 DS:DATA START: MOV AX , DATA MOV DS , AX MOV AX , A SUB AX , B MOV SUM , AX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五、实验步骤 步骤一、用鼠标单击开始菜单,单击运行。如下图所示:

步骤二、在运行窗口中键入cmd,回车进入命令提示符。如下图所示: 步骤三、在命令提示符中编译汇编源程序并连接*.obj文件。如下图所示:1.C:\>D: 回车 2.D:\ >CD MASM 回车 3.D:\MASM>MASM SY1.ASM 回车 4.D:\MASM>LINK SY1.OBJ 回车

步骤四、在命令提示行中运行并调试汇编程序。如下图所示:1.D:\MASM>SY1.EXE 回车 2.D:\MASM>DEBUG SY1.EXE 回车 六、实验结论 1.程序运行后变量SUM的值是多少? 2.程序运行前后标志寄存器的各标志位有何变化? 3.分析实验结果及所遇到的问题,并说明解决的方法。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 实习(实验)报告纸 班级:机制072 学号: 073731234 姓名:唐伟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习(实验)名称: DEBUG软件的使用 实验时间: 6.22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目的 1.学习DEBUG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2.掌握8088/8086的寻址方式。 3.掌握数据传送、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等类指令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内容: 修改并调试以下程序,使之完成30000H开始的内存单元中存入31个先自然递增然后有自然递减的数据(00H~0F~00H)的功能。程序从CS:0100H开始存放。调试完成后程序命名为PCS.EXE并存盘。 实验步骤: (1)用A命令输入程序; (2)用反汇编U命令显示程序及目标码; 存盘程序命令为PCS1.EXE;

三、思考题 1.EXE文件程序的第一条可执行指令的IP等于多少? 答:EXE文件程序的第一条可执行指令的IP等于0010 。 2.在DEBUG环境下显示的程序和数字是什么形式?标号又是什么形式? 答: DEBUG把所有数据都作为字节序列处理。因此它可以读任何类型的文件。DEB UG可以识别两种数据: 十六进制数据和ASCⅡ码字符。它的显示格式是各个字节的十六进制值以及值在32与126之间的字节的相应ASCⅡ码字符。DEBUG总是用四位十六进制数表示地址。用两位数表示十六进制数据。不支持标号。 3.试述本次实验中你学会的DEBUG命令? 答:本次试验我学会了汇编命令(A命令)、.反汇编命令(U命令)、显示当前环境和寄存器内容(R命令、以十六进制和ASCII码形式显示内存单元内容(D命令)

中南大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实验报告 学号:0801130801 学生: 俞文龙 指导老师:邓春萍

实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工艺 一、实验目的 通过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实验,了解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和检查方法及应变片在测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 电阻应变片实质是一种传感器,它是被测试件粘贴应变片后在外载的作用下,其电阻丝栅发生变形阻值发生变化,通过阻桥与静动态应变仪相连接可测出应变大小,从而可计算出应力大小和变化的趋势,为分析受力试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QJ-24型电桥、万用表、兆欧表、电烙铁、焊锡、镊子、502胶、丙酮或酒精、连接导线、防潮材料、棉花、砂纸、应变片、连接片。 四、实验步骤 1、确定贴片位置 本实验是在一梁片上粘贴四块电阻应变片,如图所示: 2、选片 1)种类及规格选择 应变片有高温和常温之分,规格有3x5,2x4,基底有胶基箔式和纸基箔式。常用是3*5

胶基箔式。 2)阻值选择: 阻值有120欧,240欧,359欧,500欧等,常用的为120欧。 3)电阻应变片的检查 a.外观检查,用肉眼观察电阻应变是否断丝,表面是否损坏等。 b.阻值检查:用电桥测量各片的阻值为配组组桥准备。 4)配组 电桥平衡条件:R1*R3 = R2*R4 电桥的邻臂阻值小于0.2欧。 一组误差小于0.2% 。在测试中尽量选择相同阻值应变 片组桥。 3.试件表面处理 1) 打磨,先粗打磨,后精细打磨 a. 机械打磨,如砂轮机 b. 手工打磨,如砂纸 打磨面积应大于应变片面积2倍,表面质量为Ra = 3.2um 。应成45度交叉打磨。因为这样便于胶水的沉 积。 2)清洁表面 用棉花粘积丙酮先除去油污,后用酒精清洗,直到表面干净为止。 3)粘贴。涂上502胶后在电阻应变片上覆盖一薄塑料模并加压,注意电阻应变片的正反面。反面涂胶,而正面不涂胶。应变片贴好后接着贴连接片。 4)组桥:根据要求可组半桥或全桥。 5)检查。 用万用表量是否断路或开路,用兆欧表量应变片与被测试件的绝缘电阻,静态测试中应大于100M欧,动态测试中应大于50M欧。 6)密封 为了防止电阻应变被破坏和受潮,一般用AB胶覆盖在应变片上起到密封和保护作用,为将来长期监测做好准备。 五实验体会与心得 本次亲自动手做了应变片的的相关实验,对应变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贴应变片组成电桥,认识并了解了应变片的粘贴工艺过程,以及对应变片在使用之前是否损坏的检查。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了应变片在试验中的作用,同时也锻炼了自身的动手能力。

微波技术基础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微波的基础知识,在第一章中介绍了微波的概念、基本特点以及微波在民用和军事上的应用,在第二章中介绍了微波传输线理论,主要介绍了TE型波的理论和传输特性。 10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s of microwave in the microwav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wave in the civilian and military applications, in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the microwave transmission line theory, introduces the theory and the type of wav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微波技术基础 第一章微波简介 1.1 什么是微波 微波是频率非常高的电磁波,就现代微波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而论,微波是指频率从GHz 300的电磁波,其相应的波长从1m~0.1mm,这段电磁频谱包~ MHz3000 括分米波(频率从300MHz~3000MHz),厘米波(频率从3GHz~30GHz),毫米波(频率从30GHz~300GHz)和亚毫米波(频率从300GHz~3000GHz)四个波段。 下图为电磁波谱分布图: 1.2微波的基本特点 1.似光性和似声性 微波波段的波长和无线电设备的线长度及地球上的一般物体的尺寸相当或小的多,当微波辐射到这些物体上时,将产生显著地反射、折射,这和光的反射折射一样。同时微波的传播特性也和几何光学相似,能够像光线一样直线传播和容易集中,即具有似光性。这样利用微波就能获得方向性极好、体积小的天线设

接口技术实验一实验报告

接口技术实验(一) 程序控制方式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的工作班级:电子班学号:0839062 姓名:李睿一、实验任务 1.无条件输入输出的实现。以8个拨动开关为输入外设,在现有实验箱的条件下构建一个基本输入端口,并编程控制将8个拨动开关的状态用一根地址线读入CPU 内,然后通过一个基本输出端口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相应的数码,如:8个拨动开关的状态为‘1 1 1 1 0 0 0 0’,则在八段数码管上显示‘亮、亮、亮、亮、亮、灭、灭、灭、灭’。输入、输出端口的口地址从实验箱上的I/O地址译码输出中自行选定。 2.查询方式输入输出的实现。以拨动开关为输入外设,以发光二极管做为输出外设,在现有实验箱的条件下构建一个查询方式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具体做法:以第一个拨动开关高电平状态为‘输入准备好’的状态信号,将第一个拨动开关拨到高电平后,表示可以读取所有8个拨动开关的状态;将拨动开关的状态读入后再送到发光二极管上进行显示。如:8个拨动开关的状态为‘1 1 1 0 0 0 1 1’,则在八段数码管上显示‘亮、亮、亮、灭、灭、灭、灭、亮、亮’。 二、实验时间 2011年4月14日19点—22点 三、实验原理分析 1.无条件输入输出的实现:CPU通过端口0x4c00读取开关的状态,再通过端口 0x4c00控制LED灯。 2.查询方式输入输出的实现:通过端口0x4c08查询开关最高位的状态。当开关 最高位为高电平时,CPU通过端口0x4c00读取开关的状态来控制LED灯;当开关最高位为低电平时,LED灯不受开关的影响。 四、实验内容 ☆软件部分 1.无条件输入输出的实现:

Data Segment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dx,4c00h In al,dx Not al Mov dx,4c08h Out dx,al mov ah,0bh int 21h cmp al,0ffh jnz start mov ax,4c00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2.查询方式输入输出的实现: Data Segment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One: Mov dx,4c00h In al,dx Test al,01h Jz one Mov dx,4c00h In al,dx Mov dx,4c08h Out dx,al mov ah,0bh int 21h cmp al,0ffh jnz start mov ax,4c00h int 21h code end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