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奥数 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三年级奥数 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三年级奥数  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三年级奥数  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三年级奥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思维聚焦

在加、减法运算中,我们常用改变运算顺序、互补两数凑整、借数凑整等方法,把数学算式巧妙变形,从而使运算变得简便。

一、典型例题

例1凑整法

23+54+18+47+82

分析:仔细观察,算式中有23和47可以互补凑成整十数70;18和82可以互补凑成100,所以我们可以改变加数的位置,将能够互补凑整的加数结合起来计算,会更加简便。

解:23+54+18+47+82

=(23+47)+(18+82)+54

=70+100+54

=170+54

=224

二、触类旁通

例2 拆数凑整法

367+136+345+657

分析:此算式凑整不明显,可以考虑用“拆数”凑整。要计算367+136,可在136中借出133即136拆成133+3,把(367+133)凑成500,然后加上3.同理把657拆成655+2,先把345+655凑成1000,然后再加上2,最后加总求和。

解:367+136+345+657

=(367+133)+3+(345+655)+2

=500+3+1000+2

=503+1000+2

=1503+2

=1505

例3 借数凑整法

7324-2998

分析:仔细观察发现,减数2998离3000只差2,我们可以先借一个2给2998,凑成3000,再用7324-3000,

由于多减了2,所以在后面加上2即可。解:7324-2998

=7324-3000+2

=4324+2

=4326

三、熟能生巧

1、计算17+139+83+261+88+112

2、计算2425+9788+4875+1212

3、计算568+434+784+220

4、计算9746-3999

5、计算996+536

6、计算9+99+999+9999+99999+999999

7、计算8999999+799999+69999+5999+499+39+7

三年级奥数加减法巧算

凑整法一一直接凑整 【知识要点】 凑整法就是根据题中数据特点、借助数的组合、分解以及有关运算性质,将其凑成整十整百的数,从而达到计算简便、迅速的一种方法。使用直接凑整法只需记住一句口诀:两数相加, 和凑整;同尾两数直接相减,差凑整。如:1+9二10, 2+8=10, 3+7=10, 4+6=10, 11+89=100, 35+65二100 。 【典型例题】 例1.24+44+56 二24+ (44+56) =24+100 二124 例2.303+102+197+298 二(303+197) + (102+298) =500+400 二900 例3. 453 + 598 + 147-198 二(453+147) + (598-198) =600+400 =1000 【我来试试】 1.53+36+47 2.214+138+486+262 3.428+657 + 172-157 4. 256-28-72 凑整法一一拆(加)补凑整 【知识要点】 拆补凑整,又叫加补凑整法,就是当加数或减数接近某个数时,根据交换律、结合率把可以凑成整十、整百……等,再减去多加的或加上少减的部分,从而提高运算速度及正确率。 【典型例题】 例1. 1999+198+97+6 二(1999+1) -1+ (198+2) -2+ (97+3) -3+6 =2000+200+100+ (6-1-2-3 ) =2300+0 =2300

例2. 998+397+506 =(998+2) -2+ (397+3) -3+ (506-6) +6 =1000+400+500+ (6-2-3) =1900+1 = 1901 例3. 836+501-498+305 =836+ (501-1) +1- (498+2) +2+ (305-5) +5 二836+500-500+300+ (1+2+5) =1136+8 二1144 (注意:把减去498变为减去500时,多减了2,所以后面要加上2o ) 带符号搬家之抵消法 【知识要点】 带符号搬家是说在我们做计算题的时候,若需要改变两个数字的顺序,一定要记得将数字前面的符号(+或-)跟着数字一起带走。 而抵消法则指的是在改变数字的顺序后,可以相互抵消,简化计算,提高运算速度与正确率。 有的时候,如果两个数相隔很近,并且为一加一减,也可以先计算,也是可以简化计 算的。比如:236+475-236二236-236+475二0+475二475901-898+1577二901- 898+1577二3+1577二1580 【典型例题】 例1. 19+28-66+17-19-28+66 =19-19+28-28+66-66+17 =0+28-28+66-66+17 =28-28+66-66+17 =0+66-66+17 =66-66+17 =0+17 =17 例2. 278+325-156-278+331-325+156

三年级 奥数 小学奥数除法中的巧算(含答案)

除法中的巧算 (一)学习方法指导 我们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除法中的巧算,因为“商不变性质”,是被除数、除数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一个数(零除外),它们的商不变。 一般有这样的公式:()()a b a n b n ÷=?÷? 或 ()() ()=÷÷÷≠a n b n n 0 如:()()123122322464÷=?÷?=÷= 或 ()()12612262632÷=÷÷÷=÷= 例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82525÷ (2)47700900÷ 分析:(1)(2)可以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去计算。 (1)82525÷ ()() =?÷?=÷=8254254330010033 想办法使其中一个数扩大、或缩小后成为整十、整百、整千,如25扩大4倍得100。 (2)47700900÷ ()() =÷÷÷=÷=47700100900100477953 看到被除数,与除数末尾都有00,这样让它们同时缩小100倍。 在除法运算中,还有两个数的和,(或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在都能整除的情况下),再求两个商的和或差。 一般公式:()a b c a c b c +÷=÷+÷ ()a b c a c b c -÷=÷-÷

如:()126212262639+÷=÷+÷=+= ()126212262633-÷=÷-÷=-= 这个性质可以推广到多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的情况。 例2. 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01655+÷ (2)()7022134143--÷ 分析:这两题都可以运用以上性质去解答,就是“两个数的和(差)除以一个数”的除法运算性质。 (1)()2501655+÷ (2)()7022134143--÷ =÷+÷=+=25051655 503383 =÷-÷-÷=--=70232133414323471138 25 除了以上性质外,使计算题简便,同时还有利用乘、除同级运算带着符号“搬家”的性质: (1)两个数的商除以一个数,等于商中的被除数先除以这个数,再除以原来商中的除数。 一般有:a b c a c b ÷÷=÷÷ 如:12321223÷÷=÷÷ (2)两个数的积除以一个数,等于用除数先去除积的任意一个因数,再与另一个因数相乘。 一般有:a b c a c b ?÷=÷? 或=÷?b c a 如:1262122636?÷=÷?= 或:1262621236?÷=÷?= 例3. 计算下面各题。 (1)52575÷÷

三年级简便计算题1

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355+260+140+245 278+463+22+37 732+580+268 1034+780+320+102 425+14+186 749+5036+251 398+558+442 1814-378-422 100-36-64 100-36+64 1200-624-76 2100-728-772 273-73-27 725-76-24 1036-155-245 214+86+14 787-87-29 455-155+230 870-(232+168) (355-140)-(360-245) 6756+193-(756-207) (877+259)+(741-477) 871-299 576-285+85 825-657+57 690-177+77 755-287+87 643+278-143+122 374-205+226-95 1530+(592-530-192 (6467-832)+(1832-1467) 794-199-99 794-199-201 7827-(827+1200) 576-285+85 643-167-133-243 748-351+252-149 38+62-38-62

1、89+124+11+26+48 2、875-147-23 3.25×125×40×8 4、147×8+8×53 5、125×64 6、0.9+1.08+0.92+0.1 7、89+124+11+26+48 8、875-147-23 9、147×8+8×53 10、125×64 11、960÷(1500-32×45)12、[192-(54+38)]×6713、13、138×25×4 14、(13×125)×(3×8) 15、(12+24+80)×50 16、704×25+25×32×125 17、32×(25+125) 18、178×101-178 19、84×36+64×84 20、75×99+2×75 21、83×102-83×2 22、98×199 23、123×18-123×3+85×123 24、50×(34×4)×3 25、25×(24+16)26、178×99+178 27、79×42+79+79×57 28、7300÷25÷4 29、8100÷4÷75 30、138×25×4 31、(13×125)×(3×8) 32、25×32×125 33、32×(25+125) 34、178×101-178 35、84×36+64×84 36、75×99+2×75 37、83×102-83×2 38、123×18-123×3+85×123 39、50×(34×4)×3 40、178×99+178 41、79×42+79+79×57 42、7300÷25÷4

三年级数学奥数讲座加减巧算

三年级加减巧算 专题简析: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好,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的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运用“凑整”的方法,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作所接近的数进行简算。 进行加减巧算时,凑整之后,对于原数与整十、整百、整千…相差的数,要根据“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多减要加上,少减要再减”的原则进行处理。 另外,可以结合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凑整,从而达到简算的目的。 例题1 计算下面各题。 (1)396+55 (2)427+1008 (3)456-298 (4)582-305 思路导航:(1)中396接近于400,396+55可以看成400+55,多加了4,所以还要减4; (2)中1008接近于1000,427+1008变成427+1000,少加了8,所以还要加8; (3)中298接近于300,456-298变成了456-300,多减了2,所以还要加2; (4)中305接近于300,582-305变成了582-300,少减了5,所以还要减5。 练习一 1.速算。 (1)497+28 (2)750+1002 (3)598+231 (4)2004+271 2.计算,并想想它的解题思路。 (1)574-397 (2)472―203 (3)8732―2008 (4)487―298 3.计算:402+307―297―99

例题2 你有好办法迅速计算出结果吗? (1)502+799―298―97 (2)9999+999+99+9 思路导航:(1)是一道加减混合运算,每个数都接近于整百数,计算时可先把这些数拆成两部分,再把整百数与整百数相加减,“零头数”与“零头数”相加减,最后把两个部分数合起来; (2)这四个数都分别接近于整万、整千、整百、整十数,我们可以把9999看作10000,999看作1000,99看作100,9看作10,这样每个数都多了1,最后再从它们的和中减去4个1,即可得出结果。 练习二 1.计算。 (1)307+201―398―99 (2)208+494―498―95 2.你会迅速写出结果吗? (1)99999+9999+999+99+9 (2)1999+199+19 3.计算(说说计算思路): 375+283+225+17 例题3 计算: (1)487+321+113+479 (2)723-251+177 (3)872+284―272 (4)537―142―58 思路导航:(1)487和113,321和479,分别可以凑成整百数,我们可以通过交换位置的方法,487+113得到600,321+479得到800,然后600+800=1400。 (2)723与177可凑成整百数,因而用723+177得到900,900再减251,得数是649。 (3)可以先用872减272得到整百数是600,再用600加上284得数是884。 (4)537连续减142和58,而142和58正好可以凑成整百数200,再用537减去200,得到337。

三年级奥数第3专题加减法的巧算(供参考)

加减法的巧算 (要求:1.掌握用“凑整”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2.根据减法的性质,简化运算。 几个数相加,利用移位凑整的方法,将加数中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等的数交换顺序,先进行凑整,然后再与其他一些加数相加,得出结果。 在加减混合算式与连减算式中,将减数先结合起来,集中一次相减,可简化运算。 几个相近的数相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数,最好是整十,整百等的数为“基准数”。再把大于基准数的数写成基准数与一个数的和,小于基准数的数写成基准数与一个数的差,将加法改为乘法计算。 几个数相加减时,如果不能直接“凑整”,就可以利用加整减零,减整加零或变更被减数。) 例题1 计算(1)3326+303 (2)574+498 方法一:先看做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计算。 (1)3326+303 (2)574+498 =3326+300+3 =574+500-2 =3626+3 =1074-2 =3629 =1072 方法二:根据“和”的变化规律:一个加数增加多少,另一个加数就减少多少,那么和不变,来进行简算。 (1)3326+303 (2)574+498

=(3326+3)+(303-3 )=(574-2)+(498+2) =3329+300 =572+500 =3629 =1072 特别注意:在计算时,将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和不变的规律,多加的要减掉,少加的要补上。 例题2 计算487+321+113+479 方法:487和113,321和479分别可以凑成整百数。我们可以通过交换位置的方法,487+113得600,321+479得800. 487+321+113+479 =(487+113)+(321+479) =600+800=1400 特别注意:这道题要运用凑整的思路,将487和113,321和479分别凑成整百数,便于计算。注意:先算的要加括号。 例题3 计算9998+998+98+8 方法:本题可采用凑整的方法,将9998,998,98分别凑成10000,1000,100.而凑成这些数可从8里面借用。 9998+998+98+8 =(9998+2)+(998+2)+(98+2)+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下来你们来试一下) =———————————— 特别注意: 对于接近整百,整千的数,应先将其凑成整数,然后再将

三年级奥数-乘除法的巧算及练习

乘除法的巧算 计算: 8×4×125×25= 分析: 进行四则运算前一定要仔细观察题目的数字特征及运算符号的特征。熟记:5×2=10 25×4=100 125×8=1000 37×3=111 观察8×4×125×25=的特征,因为8×125=1000 25×4=100,所以,可先将8和125,4和25乘起来,再把他们的积相乘。即:8×4×125×25=(8×125)×(4×25)=1000×100=100000 试试身手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8×6×125=4×7×25×10= 2、巧算 10×3×3732×25×125 3、计算 37×25×3×43×5×4×37×25×2

知识向导: 计算:125×32×25 分析由数字“125,25”及符号“连乘”的特征,可以想到“8,4”,结合上章所学,因为他们的乘积是整千、整百数。而32=4×8,所以,可以将一个乘数“32”拆成需要的几个因数。即: 125×32×25=125×8×4×25=(125×8)×(25×4)=1000×100=100000 试试身手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5×8×2 2、37×9×10 3、25×64×125×5 4、125×125×64 知识向导 计算:1200÷25÷4 分析: 观察题目发现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连除;二是25和4的积是100

所以我们有两种方法: 一、可以用25去除以被除数1200,也可以先用4除以被除数1200,即1200÷25÷4=48÷4=12 或1200÷4÷25=300÷25=12 二、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1200÷25÷4=1200÷(25×4)=1200÷100=12 试试身手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6000÷125÷85200÷4÷25 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来运算,比一比哪一种更简便 250÷5÷25500÷5÷25 巧算: 333÷37÷3 1000000÷8÷125÷25÷8÷5 知识向导 计算: 12÷5+13÷5 32÷3-20÷3 分析:

三年级奥数第03讲-加减巧算(学)(1)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年级:三年级课时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奥数学科教师:授课主题第03讲-加减巧算 授课类型T同步课堂P实战演练S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①使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②培养学生分类讨论问题的能力,了解加减法巧算的主要方法和遵循的主要原则。 ③学会运用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授课日期及时段 T(Textbook-Based)——同步课堂 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1、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a+(b+c) 2、减法 巧添括号:a+b-c=a+(b-c) a-b+c=a-(b-c) a-b-c=a-(b+c) 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核心:凑整 1、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2、加补凑整法.有些算式中直接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或“拆数”凑整. 3、数值原理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加,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 4、“基准数”法.当几个数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为“基准数”(要注意把多加的数减去,把少加的数加上) 三、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总数=(首项+末项)×项数÷2 知识梳理 典例分析

考点五、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总数=(首项+末项)×项数÷2 例1、求1到99共99个连续自然数位上的所有数字之和。 P(Practice-Oriented)——实战演练实战演练 ?课堂狙击 1.巧算下面算式 876+385+124+615 2.巧算673+288 3. 巧算6397+1876-397

三年级奥数加减法巧算学案

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凑整法、改变运算顺序的巧算方法 (2)能够运用巧算方法进行加减法的巧算 二、重点 凑整法及两个运算性质的学习 三、难点 凑整法及两个运算性质在解题中的灵活运用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你能在2分钟内算出以下题目的结果么? 3865+2988 576-199 4674-(674-389) 1999+199+19+9 加减运算中,使运算顺序简便的常用巧算方法有:凑整、改变运算顺序等。现在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种简便方法:凑整法。 1、凑整 在加减运算中,把已知数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以后再计算的方法。 巧算的重点并不是算,而是巧。但要做到巧的话,就必须在算之前对题目进行观察,找出题目中特殊的部分,思考有没有巧妙的解决方法。 例1 用简便方法计算 3645+1999 练一练 3865+2988 例2 413-198 提示:观察题目,有没有哪个数比较特别? 进行加减巧算时,凑整之后,对于原数与整十、整百、整千……相差的数,要根据“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多减要加上,少减要再减”的原则进行处理。练一练 576-199

自我检测 (1)3995+356 (2)9+99+999+9999 (3)4325-1989 (4)524-299-98 例 用简便方法计算 69+71+68+70+73+67+74 提示:认真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 知识点:在这道题中,把每个加数都看作70再计算,这种方法叫做基准数法, 70就是基准数。 练一练 42+39+40+41+37+39 49+47+51+54+48+52+52+46 例3 用简便方法计算 74+43+26+85+57 提示:通常三步或三步以上的算式,应从三个方面观察: 1、 算式中有哪些数?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怎样? 2、 算式中每个数有什么特点? 3、 算式中数与数之间是否有凑整的关系? 练一练: 321+127+73+279 2、改变运算顺序 我们来学习两个运算性质: 性质一: 36-(6+8)36-6-8 173-(73+48) 1 73-73-48 (1) 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一次减去和里的每一个加数。 a-(b+c)=a-b-c 性质二: 324-(124-78) 324-124+78 636-(336-187) 636-336+187 (2) 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减去被减数再加上减数。 a-(b-c)=a-b+c = = = =

三年级奥数乘法简便运算及答案word版本

三年级奥数乘法简便运算及答案

2018秋季数学集训三队A教材每周习题(6)参考答案 星期一 简便计算。 125×4×8×25×5×2 1200÷25 600000÷125÷8÷25÷4 =(125×8)×(4×25)×(5×2) =(1200×4)÷(25×4) =600000÷(125×8)÷(25×4) =1000×100×10 =4800÷100 =600000÷1000÷100 =1000000 =48 =6 或:原式=12×(100÷25) =12×4 =48 8÷7+9÷7+11÷7 125×401 21×73+26×21+21 =(8+9+11)÷7 =125×(400+1) =21×(73+26+1) =28÷7 =125×400+125 =21×100 =4 =50000+125 =2100 =50125 372÷162×54 2222×9998 981+5×9810+49×981 =372÷(162÷54) =2222×(10000-2) =981+50×981+49×981 =372÷3 =2222×10000-2222×2 =981×(1+50+49)

=124 =22220000-4444 =981×100 =22215556 =98100 星期二 简便计算。 222×444+222×556 1440×976÷488 =222×(444+556) =1440×(976÷488) =222×1000 =1440×2 =222000 =2880 28÷3×54×15÷54÷14 (48×75×81)÷(25×24×27) =(28÷14)×(54÷54)×(15÷3) =(48÷24)×(75÷25)×(81÷27) =2×1×5 =2×3×3 =10 =18 (720-180-450)÷9 72×108+108×46-118×142+118×134 =720÷9-180÷9-450÷9 =108×(72+46)-118×(142-134) =80-20-50 =108×118-118×8 =10 =118×(108-8) =11800 星期三

三年级奥数系列之加减法中的巧算一完整版

三年级奥数系列之加减 法中的巧算一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三年级奥数系列之 加减法中的巧算(一) 课前小练 1、计算 480—101= 598+99= 43+189+57= 591+482+118= 2、根据加法运算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28+=45+() 4、(163+)+15=+(75+) 5、()+28=()+a 6、a+( +b)=( +50)+() 3、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5+29+71 143+(57+26) 396—28—22 99+(38+101) 158+67+142 135+267+65 知识点精析精讲 一、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准确,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这种“化零为整”的思想是加减法巧算的基础。 先讲加法的巧算。加法具有以下两个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6+5。 一般地,多个数相加,任意改变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例如, a+b+c+d=d+b+a+c=… 其中a,b,c,d各表示任意一数。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

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 4+9+7=(4+9)+7=4+(9+7)。 一般地,多个数(三个以上)相加,可先对其中几个数相加,再与其它数相加。 把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综合起来应用,就得到加法的一些巧算方法。 二、互补 两个自然数相加,如果它们的和恰好是整十、整百、整千·····那么就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补数”,这两个数称为互补。在做减法的运算时,如果有两个加数互为补数,那么可以先求出它们的和,使计算迅速简便;如果题中没有互补的加数,那么可以设法分出互补的加数,以便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题型一:凑整法 【例1】计算 (1)31+58+69; (2)325+28+675; (3)75+26+25. 【变式训练】 (1)7475+847+525+153; (2)323+9677+92+108; (3)9495+9697+505+303. 题型二:借数凑整法 【例1】计算 (1)74+75+28; (2)325+996; (3)125+47. 【变式训练】 (1)9997+4+99+998+3+9; (2)299999+29999+2999+299+29; (3)698+15+39+47. 题型三:分组凑整法 【例1】计算 (1)400-89-11; (2)960-102-98;

三年级奥数第一讲 整数加减法巧算

三年级数学提升班 学生姓名: 第一讲:整数加、减法巧算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毛泽东 知识纵横 1.整数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运用“凑整”的方法,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做接近的数进行计算。 2.可以结合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凑整,从而达到简算的目的。(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一般的有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一般的有a+b+c=(a+b)+c=a+(b+c) 例题求解 【例1】你会巧算下面各题吗?试一试: (1)497+66 (2)578+1008 (3)657-298 (4)762-503 【例2】你发现怎样做计算更简便?做一做: 27+81+36+64+173+219+156 【例3】你能很快算出来吗?算一算: 537—142—58

【例4】请先想好后再动手计算: 873+284—273 【例5】请先观察,再动笔算: 1328—(328+497) 学力训练 1.请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497+28 (2)750+1002 (3)598+231 (4)2004+271 (5)574—397 (6)472—203 (7)8732-2008 (8)487-298 2.你会用巧算解下面各题吗? (1)729+54+271 (2)89+123+11+177 3.你能很快算出下列各题吗?试一试: (1)1898-563-437 (2)548-163-37

三年级数学加减巧算

第三周加减巧算 专题简析: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好,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的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运用“凑整”的方法,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作所接近的数进行简算。 进行加减巧算时,凑整之后,对于原数与整十、整百、整千…相差的数,要根据“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多减要加上,少减要再减”的原则进行处理。 另外,可以结合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凑整,从而达到简算的目的。例题1计算下面各题。 (1)396+55(2)427+1008 (3)456-298(4)582-305 思路导航:(1)中396接近于400,396+55可以看成400+55,多加了4,所以还要减4; (2)中1008接近于1000,427+1008变成427+1000,少加了8,所以还要加8; (3)中298接近于300,456-298变成了456-300,多减了2,所以还要加2; (4)中305接近于300,582-305变成了582-300,少减了5,所以还要减5。 练习一 1,速算。 (1)497+28(2)750+1002 (3)598+231(4)2004+271

2,计算,并想想它的解题思路。 (1)574-397(2)472―203 (3)8732―2008(4)487―298 3,计算:402+307―297―99 例题2你有好办法迅速计算出结果吗? (1)502+799―298―97(2)9999+999+99+9 思路导航:(1)是一道加减混合运算,每个数都接近于整百数,计算时可先把这些数拆成两部分,再把整百数与整百数相加减,“零头数”与“零头数”相加减,最后把两个部分数合起来; (2)这四个数都分别接近于整万、整千、整百、整十数,我们可以把9999看作10000,999看作1000,99看作100,9看作10,这样每个数都多了1,最后再从它们的和中减去4个1,即可得出结果。 练习二 1,计算。 (1)307+201―398―99(2)208+494―498―95 2,你会迅速写出结果吗? (1)99999+9999+999+99+9(2)1999+199+19 3,计算(说说计算思路): 375+283+225+17 例题3计算: (1)487+321+113+479(2)723-251+177 (3)872+284―272(4)537―142―58

三年级奥数:简便运算

三年级奥数巧算与速算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45+38+55 (2)78+(67+22)(3)442—194+158 (4)4868+387+113+1132 (5)892+403+296+307 (6)997+199 > (7)76+81+80+78+85 (8)19+299+3999+49999 (9)247+998 (10)299999+29999+2999+2999+299+29+9 (11)44+48+35+34+41+47 , (12)998+996+994+992+990 (13)35+27—42—35—27+82 (14)32+29+38—27+35---26 (15)199+202—195+219—204+197 ) (16)821—(24+26—19+22—17) (17)568—128+332—72 ~ (18)625—75—125—28—72 (19)976—248—352—105 (20)1000—91-1-92—2—93—3—94—4—95—5—96—6—97—7—98—8—99—9 ^

2.速算。 (1)1—2+3—4+5—6+7—8+9—10+11 (2)5+10+15+。。。+90+95 & (3)(200+198+196+。。。+2)--(1+3+5+。。。+197+199) 1999+1998+1997+1996—1995—1994—1993—1992+1991+1990+1998+1988—1987—-1984+。。。+7+6+5+4—3—2--1 《 (5)11+13+15+17+19+21+23 (6)8743690—8743674 (7)658231—418231 … (8)1+2+3+4+。。。99+100+99+98+。。。+4+3+2+1 (9)1+4+7+。。。+19+22+25 (9)500—41-1—42—2—43—3—44—4—45—5—46—6—47—7—48—8—49—9 (10)(1+3+5+7+。。。999)--(2+4+6+。。。+998)

三年级奥数加减法巧算

凑整法——直接凑整 【知识要点】 凑整法就是根据题中数据特点、借助数的组合、分解以及有关运算性质,将其凑成整十整百的数,从而达到计算简便、迅速的一种方法。使用直接凑整法只需记住一句口诀:两数相加,和凑整;同尾两数直接相减,差凑整。 如:1+9=10,2+8=10,3+7=10,4+6=10,11+89=100,35+65=100 。 【典型例题】 例1.24+44+56 =24+(44+56) =24+100 =124 例2.303+102+197+298 =(303+197)+(102+298) =500+400 =900 例3.453+598+147-198 =(453+147)+(598-198) =600+400 =1000 【我来试试】 1.53+36+47 2.214+138+486+262 3.428+657+172-157 4.256-28-72 凑整法——拆(加)补凑整 【知识要点】 拆补凑整,又叫加补凑整法,就是当加数或减数接近某个数时,根据交换律、结合率把 可以凑成整十、整百??等,再减去多加的或加上少减的部分,从而提高运算速度及正确 率。 【典型例题】 例1. 1999+198+97+6 =(1999+1)-1+(198+2)-2+(97+3)-3+6

=2000+200+100+(6-1-2-3 ) =2300+0 =2300 例2. 998+397+506 =(998+2)-2+(397+3)-3+(506-6)+6 =1000+400+500+(6-2-3) =1900+1 =1901 例3. 836+501-498+305 =836+(501-1)+1-(498+2)+2+(305-5)+5 =836+500-500+300+(1+2+5) =1136+8 =1144 (注意:把减去498变为减去500时,多减了2,所以后面要加上2。) 带符号搬家之抵消法 【知识要点】 带符号搬家是说在我们做计算题的时候,若需要改变两个数字的顺序,一定要记得将数字前面的符号(+或-)跟着数字一起带走。 而抵消法则指的是在改变数字的顺序后,可以相互抵消,简化计算,提高运算速度与正确率。有的时候,如果两个数相隔很近,并且为一加一减,也可以先计算,也是可以简化计 算的。比如:236+475-236=236-236+475=0+475=475901-898+1577=901- 898+1577=3+1577=1580 【典型例题】 例1. 19+28-66+17-19-28+66 =19-19+28-28+66-66+17 =0+28-28+66-66+17 =28-28+66-66+17 =0+66-66+17 =66-66+17 =0+17 =17 例2. 278+325-156-278+331-325+156 =278-278+325-325+156-156+331 =0+0+0+331

三年级奥数乘法简便运算及答案

2018 秋季数学集训三队 A 教材每周习题 (6) 参 考答案 星期一 简便计算。 125 X 4X 8X 25 X 5 X 2 1200 =(125 X 8) X (4 X 25) X (5 X 2) =1000 X 100X 10 =600000 - (125 X 8) - (25 X 4) =600000 - 1000 - 100 8- 7+ 9 - 7 + 11-7 125 X 401 21 X 73+26X 21 +21 =(8 + 9 + 11) - 7 =125X (400 + 1) =21 X (73 + 26 + 1) =28 - 7 =125X 400 + 125 =21X 100 =4 =50000+125 =2100 =50125 =1000000 =48 =6 或:原式=12 X (100 - 25) =12 X 4 =48 600000 =(1200 X 4) - (25 X 4) =4800 - 100 372- 162X 54 =372 - (162 - 54) =372 - 3 =124 2222 X 9998 981 +5X 9810+49X 981 =2222 X (10000 — 2) =981 + 50X 981 + 49X 981 =2222X 10000—2222 X 2 =981 X (1 + 50 + 49) =22220000—4444 =981X 100 =22215556 =98100 简便计算。 222X 444+222X 556 =222 X (444 + 556) =222X 1000 =222000 1440 X 976 - 488 =1440 X (976 - 488) =1440X 2 =2880 28 - 3 X 54 X 15 -54 - 14 (48 =(28 - 14) X (54 - 54) X (15 - 3) =2X 1X 5 X 75 X 81) - (25 X 24 X 27) =(48 - 24) X (75 - 25) X (81 - 27) =2 X 3 X 3 =10 =18 (720 — 180-450) - 9 72 =720 - 9— 180 - 9 — 450 - 9 =80 — 20 — 50 =10 X 108+108X 46— 118X 142+118X 134 =108 X (72 + 46) — 118 X (142 — 134) =108X 118 — 118X 8 =118 X (108 — 8) =11800 星期二

三年级奥数系列之加减法中的巧算(一)

三年级奥数系列之 加减法中的巧算(一) 课前小练 1、计算 480—101=598+99=43+189+57=591+482+118= 2、根据加法运算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8+=45+() (163+)+15=+(75+) ()+28=()+a a+( +b)=( +50)+() 3、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5+29+71 143+(57+26) 396—28—22 99+(38+101) 158+67+142 135+267+65 知识点精析精讲 一、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准确,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这种“化零为整”的思想是加减法巧算的基础。 先讲加法的巧算。加法具有以下两个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6+5。 一般地,多个数相加,任意改变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例如, a+b+c+d=d+b+a+c=…

其中a,b,c,d各表示任意一数。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 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 4+9+7=(4+9)+7=4+(9+7)。 一般地,多个数(三个以上)相加,可先对其中几个数相加,再与其它数相加。 把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综合起来应用,就得到加法的一些巧算方法。 二、互补 两个自然数相加,如果它们的和恰好是整十、整百、整千··那么就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补数”,这两个数称为互补。在做减法的运算时,如果有两个加数互为补数,那么可以先求出它们的和,使计算迅速简便;如果题中没有互补的加数,那么可以设法分出互补的加数,以便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题型一:凑整法 【例1】计算 (1)31+58+69; (2)325+28+675; (3)75+26+25. 【变式训练】 (1)7475+847+525+153; (2)323+9677+92+108;

三年级奥数加减法巧算

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第一题: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① 36+87+64②99+136+101 ③ 1361+972+639+28 第二题:拆数补数 ① 188+873 ②548+996 ③9898+203 第三题:减法中的巧算添括号与去括号 ① 300-73-27 ② 1000-90-80-20-10 ③ 1654-(54+78) ④ 2937-493-207 第四题:巧算 ① 4723-(723+189)② 2356-159-256 第五题:巧算 ① 506-397 ② 323-189 ③ 467+997 ④ 987-178-222-390

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1.538-194+162 2.497+334-297 3.7523+(653-1523) 4.9375-(2103+3375) 5.874―(457―126) 6.3467―253―174―47―126 2.计算下列各题。 (1) 657-(269+257)+169 (2) 77+79+79+80+81+83+84 (3) 901+902+905+898-907+908-895 (4) 997+3―(997―3) (5) 995+996+997+998+999 (6) 1000-91-1-92-2-93-3-94-4-95-5-96-6-97-7-98-8-99-9 (7) 1000―81―19―82―18―83―17―84―16―85―15―84―16―83―17―82―18―81―19

提高练习: 1 25+53+75+78+47 2 91+90+88+92+93+84+85+95+97 3 9999+4+97+998+95+7 4 1200-856-144 5 7869-(234+869) 6 1943-(132-57) 7 459+78-259+22 8 936+(296-636)-596 9. 773+368+227 10. 10000-8927 11. 582-(82-14) 12. 4941-268+28 13. 999+99+9+3 14. (24-15+37)+(26+63-35) 15.3572-675-325-472 16. 34+47+53+66 17. 3000-99-9-999 18. 111000-(99998+9997)-996 19. 1028-(233-72)-67 20. 2000+2003+2006+2009+2012+2015 21. 25243+83214-8457 22. (1+2+3+……+2003)-(1+6+11+….+31+36) 23. 22222222220000000000-2222222222 24. 99+99+99+99+99+99+6 25. 100+99-98-97+......+4+3-2-1

最新三年级数学简便运算.doc

三年级数学简便运算 三年数学便运算 (2)153+178+122+547 (3)(141+229)+(371+659+1048) (4)926 - 348 - 152 (5)1584 - 627 - 373+416 (6)1276 - (276+339) (7)4628 - (1628 - 794) (8)526+498 (9)803+488 (10)938 - 299 (11)836 - 402 (12)635+327+125+(363+240) (13)9999+999+99+9+6 (14)32+34+36+38+40+42+44+46+48 (15)(1347 - 258) - (347+742) (16)3560 - (474 - 440) - 526 (17 ) 12345+23451+34512+45123+51234 (18)5+10+15+20+ ? +95 (19 ) 5+6+7+8+?+103+104 (20 )( 2+4+6+?+100 )-( 1+3+5+?+99 ) 四年数学便运 ( 1 )( 78 + 61)+ 39 ( 2 ) 700 - 82 - 18 ( 3 ) 348 + 163 + 242 + 410 + 537 ( 4 ) 125×47 - 47×25 ( 5 ) 201×316 ( 6 ) 374 - 205 + 226 - 95 (7 ) 3000 - 999 (8 ) 997×7+ 21 (9 ) 87×470 + 870×53 (10 )( 55+ 55 + 55+ 55×5 )×125 (11 ) 125×( 8+40 )×25 (12 ) 99 +49×99 (13 ) 264×97 +4×264 (14 ) 454 + 999×999 + 545 (15 ) 9999×36+ 6666×3×32 (16 ) 124×38 +65×124 + 76×110 - 76×7(17 ) 62×4+ 44×5+ 5×18 (18 ) 3400 - 62×34 -38×20 - 38×1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