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撬重物的窍门》说课稿

科学《撬重物的窍门》说课稿

科学《撬重物的窍门》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撬重物的窍门》。

一、说教材

《撬重物的窍门》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简单机械》第一课时。二年级时学习过运用工具,拧过螺丝、做过小板凳,但对属于简单机械的这些工具省力的原理认识不足,尤其对生活现象背后的原因缺少认知和思考能力。本课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及蕴含的科学原理。

本课围绕撬动重物为导引,递进式地安排了五个部分的学习内容。第一部分,认识杠杆的结构特点。从比较搬动重物的不同方法中,发现用用支撑物垫着的木棍容易撬动重物,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杠杆。然后,教材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像这种……叫作杠杆”“它包括……”来介绍杠杆特点,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认识。第二部分,用平衡尺研究杠杆的秘密。用平衡尺来代表生活中常用的杠杆,通过研究平衡尺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保持平衡,发现支点的位置对所需用力大小的影响。第三部分,应用研究成果。此部分包括两个主要活动:一是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解释现象的内容为辨析哪些是省力的杠杆,哪些是费力的杠杆。解决问题的内容为分析玩跷跷板时的具体情况,找出可行的平衡方法。第四部分,

做小杆秤。教材出示了小杆秤的组成部分和怎样用小杆秤称重的图片,指导学生模仿样品进行制作,并解释其中的原理。第五部分,阅读介绍“阿基米德与杠杆”的资料,了解阿基米德在说明杠杆原理方面所作的贡献。

二、说学情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对机械的认识基本上集中于那些大型的机器,如挖土机、吊车等,而生活中的门把手、撬棍等工具,他们并不认为是机械;他们知道这些工具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但为什么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工具,其中都有什么科学原理,并没有基本的认识;在二年级时他们运用工具,拧过螺丝、做过小板凳,但对属于简单机械的这些工具省力的原理认识不足,尤其对生活现象背后的原因缺少认知和思考能力。本课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及蕴含的科学原理。

五年级学生对于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学习方法已经有所了解,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抽象水平,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思考。他们对于该学科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学会了小组之间、同桌之间合作学习,这都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比较和阅读,认识杠杆的结构,发现用杠杆撬起重物可以省力。

2.辨析生活中的杠杆,了解杠杆有省力的、费力的和为什么要用到费力的杠杆。

科学探究:

1.通过利用平衡尺研究如何才能平衡,了解利用杠杆撬起重物省力的原因。

2.会做小杆秤并知道道小杆秤称重物的原理。

科学态度:

1.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在组装、制作杠杆的过程中,感受工具发展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平衡尺研究杠杆的秘密。

【教学难点】

将平衡尺平衡的秘密与用杠杆撬起重物建立对应关系。

五、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

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

(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

(4)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 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它在这奶粉罐里,谁愿意上来打开它?

2. 请学生尝试开盒盖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 提问:谁能想个好办法很轻松地将盖子打开吗?

4. 学生讨论并尝试用工具(螺丝刀)将盖子撬开。

5. 请学生撬开并再次说说自己的的感受和体验。

环节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杠杆

1.(出示图片)提问:如果现在要移动一块你徒手无法搬不动的大石头,该怎么办?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3. 提问:同学们刚才想了很多方法,都很棒!结合前面打开奶粉罐的经验,我们可以用一根棍来撬,那么只用一根木棍就够了吗?

4. 学生回答。

5. 过渡:一根棍子,当在它下面垫一块石头或其他能支撑棍子的东西,用它撬重物时,就不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而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像这种装置我们称之为杠杆。这些棍棒怎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力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撬重物的窍门。

6. 谈话: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7. 教师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8. 提问:杠杆到底是怎样省力的呢?让我们借助平衡尺

来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吧!

9. 教师(出示平衡尺)追问:平衡尺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在哪里呢?

10. 学生回答。

11. 教师说明实验操作:

(1)调节平衡尺,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支点左侧10 厘米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钩码需串起来挂)

(3)分别在支点右侧5 厘米、10 厘米、20 厘米处挂钩码,观察需要多少个钩码才能使平衡尺平衡。

(4)将左侧的钩码移到15 厘米处,在右侧怎么挂钩码才能使平衡尺平衡。

实验注意事项:

(1)每次平衡之前,都要先让平衡尺保持平衡。

(2)支点右侧每次只能挂一个位置,不能把钩码同时挂在右侧多个地方。

(3)小组分工合作,及时记录实验结果。

12. 学生实验,并将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13页。

13. 学生汇报实验数据。

14. 提问:你们发现了杠杆省力的秘密吗?

15. 生答。(距离支点越远,保持平衡需要的钩码越少,越省力。)

16. 讨论:

(1)杠杆是否都省力?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以前面的平衡尺实验为例,当支点左侧10厘米处挂两个钩码,右侧在什么情况下挂的钩码数少于两个?

学生回答。(支点到钩码的距离大于10厘米时)

杠杆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用力小于阻力,属于省力。我们把这种杠杆称之为省力杠杆。

(2)杠杆在什么情况下费力?平衡尺右侧在什么情况下挂的钩码数少于两个?

学生回答。(支点到钩码的距离小于10厘米时)

杠杆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用力大于阻力,属于费力。我们把这种杠杆称之为费力杠杆。

(3)杠杆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平衡尺右侧在什么情况下挂的钩码数等于两个?

学生回答。(支点到钩码的距离等于10厘米时)

杠杆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用力等于阻力,属于不省力也不费力。我们把这种杠杆称之为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二)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运用

1. 提问: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杠杆,你能说

出哪些?

2. 学生回答。

3. 图示各种运用了杠杆原理的物品,找出其中的支点,并分析属于省力、费力还是不省力也不费力。

4. 讨论:有些杠杆不省力,为什么我们还要用它呢?

5. 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例如铁锹、扫帚、镊子、钓鱼杆等,但是使用它们可以使操作变得更加方便。

6. 提问:杠杆原理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广泛的运用,瞧,这是生活中常见的跷跷板,小朋友如何才能翘起坐在另一端的成人呢?

7. 学生回答。(成人尽可能往支点靠近,小朋友越能轻松翘起大人。)

(三)制作小秤

1. 教师出示小秤,提问:这是什么?它是杠杆吗?

2. 学生回答。(它是杠杆,支点位于提纽与秤杆的接触点,用力点位于秤盘或秤钩的吊线与秤杆的接触点,阻力点位于秤砣吊线与秤杆的接触点。)

3. 提问:小秤如何使用呢?

4. 学生回答并演示如何操作。(在秤盘里放入要秤的物体,另一头挂上秤砣保持平衡)

5. 教师追问:小秤属于哪种杠杆?

6. 学生分析并回答。(省力杠杆)

7. 谈话:其实早在7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使用杠秤了,我们今天也借助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小秤,我们看看具体怎么制作。(播放视频)

8. 提问:在做小秤的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9. 学生动手制作。

10. 学生利用制作好的小秤,尝试秤身边的物品。

11. 提问:谁再来完整的说说看这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

12. 学生回答。

环节三、拓展

1.提问:大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

2. 学生回答。

3. 讲述:阿基米德与杠杆有着很深的渊源,投石器就是他发明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

4. 提问:投石器蕴含哪些科学原理呢?

5. 学生回答。

七、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13.撬重物的窍门

八、反思

本课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及蕴含的科学原理。

五年级学生对于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学习方法已经有所了解,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抽象水平,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思考。他们对于该学科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学会了小组之间、同桌之间合作学习,这都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利用打开奶粉罐的活动,引入杠杆,让学生亲身体验杠杆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学习杠杆的兴趣。]

借助平衡尺平衡实验,引导学生学生自主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发现平衡尺距离支点越远,保持平衡需要的钩码越少,为知道杠杆省力的秘密构建脚手架,紧接着分析到支点的距离和钩码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杠杆省力的原因并认识杠杆的类型。

用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用科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运用。

通过制作传统的测量工具杆秤,学会运用杠杆原理,在制作的过程中,手脑并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这节

课所学的科学原理,解释阿基米德的名言,并了解阿基米德与杠杆的故事。

于学生而言,他们对机械的认识基本上集中于那些大型的机器,如挖土机、吊车等,而生活中的门把手、撬棍等工具,他们并不认为是机械;他们知道这些工具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但为什么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工具,其中都有什么科学原理,并没有基本的认识;在二年级时他们运用工具,拧过螺丝、做过小板凳,但对属于简单机械的这些工具省力的原理认识不足,尤其对生活现象背后的原因缺少认知和思考能力。

以上是我对《撬重物的窍门》这节课的说课。

科学《撬重物的窍门》说课稿

科学《撬重物的窍门》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撬重物的窍门》。 一、说教材 《撬重物的窍门》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简单机械》第一课时。二年级时学习过运用工具,拧过螺丝、做过小板凳,但对属于简单机械的这些工具省力的原理认识不足,尤其对生活现象背后的原因缺少认知和思考能力。本课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及蕴含的科学原理。 本课围绕撬动重物为导引,递进式地安排了五个部分的学习内容。第一部分,认识杠杆的结构特点。从比较搬动重物的不同方法中,发现用用支撑物垫着的木棍容易撬动重物,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杠杆。然后,教材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像这种……叫作杠杆”“它包括……”来介绍杠杆特点,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认识。第二部分,用平衡尺研究杠杆的秘密。用平衡尺来代表生活中常用的杠杆,通过研究平衡尺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保持平衡,发现支点的位置对所需用力大小的影响。第三部分,应用研究成果。此部分包括两个主要活动:一是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解释现象的内容为辨析哪些是省力的杠杆,哪些是费力的杠杆。解决问题的内容为分析玩跷跷板时的具体情况,找出可行的平衡方法。第四部分,

做小杆秤。教材出示了小杆秤的组成部分和怎样用小杆秤称重的图片,指导学生模仿样品进行制作,并解释其中的原理。第五部分,阅读介绍“阿基米德与杠杆”的资料,了解阿基米德在说明杠杆原理方面所作的贡献。 二、说学情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对机械的认识基本上集中于那些大型的机器,如挖土机、吊车等,而生活中的门把手、撬棍等工具,他们并不认为是机械;他们知道这些工具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但为什么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工具,其中都有什么科学原理,并没有基本的认识;在二年级时他们运用工具,拧过螺丝、做过小板凳,但对属于简单机械的这些工具省力的原理认识不足,尤其对生活现象背后的原因缺少认知和思考能力。本课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及蕴含的科学原理。 五年级学生对于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学习方法已经有所了解,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抽象水平,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思考。他们对于该学科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学会了小组之间、同桌之间合作学习,这都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比较和阅读,认识杠杆的结构,发现用杠杆撬起重物可以省力。

五年级下册科学 教案-13撬重物的窍门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撬重物的窍门苏教版教学目标: 1. 了解撬重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撬动物体操作。 2. 通过实践和观察,发现物体撬动的关键因素,并提高观察力 和实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撬重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撬动物体操作。 教学难点: 语境的建立,巩固学生的物理概念,并进行实践操作。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大小不同但有一定重量的物体,如 书本、石头、铁球等。 2. 教师准备一些小木棍或者是曲别针,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3. 教师做好语境的呈现,准备一些图片和视频,辅助讲解和讲 解的理解。 教学过程: Step1自由探究(10分钟) 教师放置几个不同的物体在桌子上,让学生进行操作,并观察 物体的运动情况。学生可以使用小木棍、曲别针等工具,看看哪一 种情况下可以更容易地撬起物体。 Step2理论解释(10分钟)

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会感受到,物体能否撬动与杠杆的类型和长度有很大关系。接下来教师向学生展示杠杆的图像,并讲解什么是杠杆,并且辅以杠杆原理的图片和PPT让学生了解杠杆的使用方法、原理及分类等。 Step3探究杠杆的使用(20分钟) 在学生对杠杆的大致了解之后,教师出具一些通过撬动进行实验的情境,让学生来进行操练。 情境一:请把桌子上的书本撬起来,让书与书架间多一个手指缝。 情境二:请在地上放一块较大的石头,用杠杆让其慢慢滚动。 Start4巩固掌握(10分钟) 根据操作情况进行讲解,总结撬动物体的方法和原理,强化学生的概念。 Step5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在家里或学校通过实验操作练习,将撬动较重物体的方法和原理确定下来。 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在语境方面做得还算不错,通过实践和讲解,让学生们对撬动物体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但是有部分学生对操作和PPT 的理解还是不够理想,需要进一步加强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和观察力。

撬重物的窍门教学设计

撬重物的窍门教学设计 撬重物的窍门教学设计 一、引言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撬动重物的情况,例如需要搬 动家具、打开卡住的门窗等。这时候,掌握一些撬重物的窍门是非常 有用的。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撬重物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工具准备 在进行撬重物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 1. 手套:为了保护手部免受划伤和磨损。 2. 撬棒: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可以用于撬动各种大小不同的物体。 3. 锤子:用于敲击和加强撬棒对物体施加力量。 4. 钳子:如果需要移动或拆卸螺丝或其他小件时使用。

三、方法介绍 1. 用撬棒松动固定件 如果你需要拆卸一个被紧固住的零件,例如螺钉或木栓,则可以使用一个弯曲的撬棒来松动它们。将一个尖端放在紧固件上,并轻轻地向下按压,以使其松动并脱离它所连接的表面。如果需要,可以使用锤子轻敲撬棒。 2. 用撬棒移动重物 如果你需要移动一个重物,例如家具或机器,则可以使用一个长的、坚固的撬棒。将撬棒的尖端放在物体下面,并向上施加力量,以使其移动。如果需要,可以在撬棒和物体之间垫一块木板或其他硬板材。 3. 用钳子拆卸小件 如果你需要拆卸一个小件(例如螺丝),则可以使用钳子来夹住它并旋转它。一般情况下,逆时针方向旋转螺丝即可拆卸它们。如果螺丝很紧,则可以使用锤子轻敲钳子来增加力量。 四、注意事项

1. 使用手套保护手部免受划伤和磨损。 2. 在进行任何撬动操作之前,请确保周围没有人或其他物品会受到影响或伤害。 3. 在使用撬棒时,请注意不要使其滑动并伤及自己或其他人。 4. 在拆卸小件时,请确保正确地夹住它以避免损坏。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几种常见的撬重物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并注意安全性。掌握这些技能可以让我们更加轻松地处理各种撬动重物的问题。

撬重物的窍门 教学设计

撬重物的窍门教学设计 撬重物是一项常见的技能,在很多生活场景中都有应用。撬重物的窍门是通过利用杠杆原理,将重力分散到更大的区域上,从而减小对单个点的压力。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撬重物的窍门,并设计一堂教学课程。 一、撬重物的理论基础 1. 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是撬重物的基础。根据杠杆原理,当杠杆两边的力矩平衡时,力的大小与距离成反比。即力1 ×距离1 = 力2 ×距离2。在撬重物中,我们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固定点作为支点,将杠杆下方的重物向上挤压。 2. 确定支点 确定一个合适的支点是撬重物成功的关键。支点应该能够承受足够的力,并且要有足够的稳定性。一般来说,找一个坚固的物体作为支点是比较好的选择,如墙壁、地面上的石块等。 3. 使用工具 撬重物时需要使用撬棍或者撬棍的改装工具。撬棍应该要足够坚硬,并且长度适中。通常情况下,使用一根长约一米的撬棍较为合适。 4. 协同合作 撬重物通常需要一定的力量,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多人合作。合理协调好力量

的方向和大小,才能更好地达到撬起重物的目的。 二、撬重物的实践步骤 1. 确定支点 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坚固的支点。在实践中,可以选择墙壁、地面石块等。确保支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安装撬棍 将撬棍的一端放在支点处,需要确保撬棍与地面或墙壁之间的角度较小,以减小摩擦力。确保撬棍与重物之间的角度较大,以增大力的杠杆效应。 3. 施加力量 根据杠杆原理,撬重物时需要施加一个与重物重力相对应、但方向相反的力。力应该均匀地施加在撬棍的顶部,以确保力的平衡。 4. 调整施力点 如果施加的力不能撬起重物,可以尝试调整施力点的位置。根据杠杆原理,施力点与支点的距离越大,撬起重物所需的力越小。 5. 小心掌握力道 在撬重物时,需要小心掌握力道,避免用力过大或过小。过大的力可能导致撬棍断裂或物体受损,过小的力则无法撬起重物。

小学科学13《撬重物的窍门》(教案)

小学科学13《撬重物的窍门》(教案) 撬重物的窍门(教案) 引言: 本教案将帮助小学生了解撬重物的原理,并通过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掌握使用杠杆的技巧。通过这个课程,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并应用力学原理。 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撬重物,为什么需要使用杠杆原理。 2. 理解杠杆原理和力矩的概念。 3. 学会如何使用杠杆来撬起重物,并掌握一些撬重物的实用技巧。 教学准备: 1. 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中有关撬重物和杠杆原理的书籍或资料。 2. 一段较长的木杆或类似的杠杆工具。 3. 不同大小、形状和重量的物体。 4. 实践活动所需的空间和桌面。 教学过程: 步骤1:引入话题(1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试过用很少的力量移动一个非常重的物体?” 2. 鼓励学生们思考并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观点。

3. 引导学生们思考为什么有时候我们需要使用工具来帮助我们移动重物。 4. 激发学生们对撬重物和使用杠杆的兴趣。 步骤2:探究撬重物的原理(20分钟) 1. 向学生们解释什么是撬重物,并介绍撬重物的应用场景。 2. 教师向学生们展示一段较长的木杆,让他们仔细观察并思考如何使用它来撬 起一个较重的物体。 3. 引导学生们思考木杆的长度、重物的位置和力量的施加方式对撬重物的效果 有何影响。 4. 谈论力矩的概念,并与学生们分享一些真实生活中使用杠杆的例子。 步骤3:实践活动(30分钟) 1. 将学生们分组,并给每个小组一段较长的木杆和一些不同大小、形状和重量 的物体。 2. 引导学生们在小组内合作,尝试使用木杆来撬起这些不同的物体。 3. 鼓励学生们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和体会,并就撬重物的技巧交流彼此的经验。 步骤4:分享和总结(15分钟) 1. 邀请学生们分享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发现。 2. 教师总结并巩固学生们对撬重物和使用杠杆的理解。 3. 引导学生们思考撬重物技巧背后的力学原理,并鼓励他们思考如何将这个原 理应用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 扩展活动: 1. 鼓励学生们自主探索更多关于杠杆原理的实验,并向同伴展示他们的发现。

13课撬重物的窍门五年级科学教案设计

13课撬重物的窍门五年级科学教案设计引言: 在五年级科学教学中,我们将学习关于撬重物的概念和原理。撬重物 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操作,同时也是一项古老而有效的机械原理。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了解撬重物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够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份五年级科学教案设计,帮助 教师有效地教授此课程。 教学目标: 1. 了解撬重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习不同类型的撬重物,并能区分其特点和用途。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验验证撬重物原理。 4.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撬重物相关问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10分钟) 1. 展示不同撬重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撬重物的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用过什么撬重物?”听取学生的回答,并引导 他们思考撬重物的作用和原理。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讲解撬重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常见的撬重物类型。 2. 结合生活实例,解释不同类型的撬重物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1. 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杠杆和相应的重物。 2. 要求学生用不同长度的杠杆来举起不同重量的物体,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学生观察并总结不同长度杠杆的作用效果,进而了解撬重物中杠杆 的原理。 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 1.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撬重物的原理和作用规律。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撬起重物时选择较长的杠杆? 3. 学生回答问题,并理解原理:杠杆原理中有一个平衡点,长度越长,力臂越长,所需要的力也越小。 五、问题解决活动(20分钟) 1. 学生分组进行问题解决活动,每个小组提出一个与撬重物相关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2. 学生之间开展讨论和合作,寻找最佳解决方法。 3. 学生展示并讨论各组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教师给出反馈和指导。 六、总结与拓展(10分钟) 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尝试,运用撬重物原理解决问题。

13课五年级科学教案设计撬重物的窍门(一)

13课五年级科学教案设计撬重物的窍门(一) 五年级科学教案设计 - 撬重物的窍门 教学目标 •了解撬重物的原理和相关科学知识 •学会使用简单工具和方法撬动较重的物体 •发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实物重物、撬杠、手绘示意图等•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活动区域 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科学知识:你们还记得重物很沉的时候,我们怎么移动它们吗?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撬动较重的物体的窍门。 2.知识讲解

–回顾课堂前的学习目标:了解撬重物的原理和相关科学知识。 –以黑板为媒介,简明扼要地讲解撬动重物的原理和科学知识,包括杠杆原理、支点的选择及杠杆的作用等。 3.示范操作 –准备实物重物和撬杠,通过实际示范展示如何使用撬杠撬动较重的物体。 –引导学生观察示范过程中的关键点,例如杠杆的放置位置、力的方向等。 4.合作实践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件较重的物体,尝试使用撬杠撬动物体。 –学生观察、记录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困难以及解决方法,并及时进行小组讨论和反思。 5.总结归纳 –鼓励学生分享归纳撬动较重物体的窍门和方法。 –整理学生的分享,总结归纳撬动重物的一般原则和注意事项。 6.拓展延伸

–通过讨论、思考等方式,探究其他实际生活中可以使用撬动物体的情境,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7.归纳总结 –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点。 –强调撬动物体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以及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性。 8.作业布置 –布置以小组为单位,撰写撬动物体实践总结的作业。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分享进行评价,关注其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资料 •无 以上是针对“13课五年级科学教案设计撬重物的窍门”的相关教案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4.13撬重物的窍门(教案)2022-2023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苏教版)

4.13撬重物的窍门(教案)2022-2023学年五年级科学下 册同步备课(苏教版) 教学目标: 1.了解撬杠原理,掌握撬动力学的基本知识; 2.掌握使用杠杆撬重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 1.撬动力学的基本知识 2.杠杆的种类及作用 3.使用杠杆撬重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撬杠原理,掌握撬动力学的基本知识; 2.掌握使用杠杆撬重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1.理论讲解法 2.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这是一件能够在撬重物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小工具,它是什么?”请学生回答。 二、讲授撬动力学基本知识(10分钟)

1.具体讲解撬动力学的定义、原理和重要性。 2.以实际生活中撬开门窗、拆卸机器等情境来举例,给学生更直观的理解。 三、介绍杠杆的种类和作用(10分钟) 1.讲解杠杆的定义和种类。 2.画图或实物演示,将杠杆分为一级杠、二级杠、三级杠。 四、演示如何使用杠杆撬重物(20分钟) 1.准备一个沙袋或其他小型重物,显示一下撬动力学的原理。 2.在演示时,使用不同长度的杆杆。 3.提醒学生要注意力的方向。 五、小组的实验探究(25分钟) 1.让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需要准备自己的杠杆和重物。 2.每个小组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 3.老师在过程中观察、指导和提问,引导学生探索撬动力学和杠杆的关系。 六、总结归纳和展示(10分钟) 1.请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展示。 2.对于学生的报告和演示,老师要给予肯定和指导,总结归纳撬动力学和杠杆的基本知识。 3.鼓励学生继续参与实验探究。 七、布置作业(5分钟) 请学生完成《撬动力学和杠杆的关系》的作文。 教学反思:

撬重物的诀窍教案

13.撬重物的窍门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和阅读,认识杠杆的结构,发现用杠杆撬起重物可以省力。 2.通过利用平衡尺研究杠杆,了解利用杠杆撬起重物省力的原因。 3.通过辨析生活中的杠杆,了解杠杆有省力的、费力的,以及为什么要用到费力的杠杆。 4.会做小杆秤并知道小杆秤称重物的原理。 【教学重点】 用平衡尺研究杠杆。 【教学难点】 将平衡尺平衡的秘密与用杠杆撬起重物建立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平衡尺和配套钩码10套、杆秤制作材料10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同学们听说过楚霸王项羽吗?此人彪悍善战,力大无穷,从“力拔山兮气盖世”就可以看出他的勇猛无敌。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和项羽有关的电视剧片段。 2,师:项羽靠什么举起了千斤鼎?小川靠什么诀窍举起了千斤鼎? 像这种用来撬重物的装置叫做杠杆。也是小川能翘起千斤鼎的窍门。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杠杆 1,一根棍子,当在它下面垫一块石头或其他能支撑棍子的东西,用它撬重物时,就不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而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杠杆怎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力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

2,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等知识。 3,提问:杠杆到底是怎样省力的呢?让我们借助平衡尺来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吧! 4,教师(出示平衡尺)追问:平衡尺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在哪里呢? 5,实验操作: (1)调节平衡尺,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支点左侧10 厘米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钩码需串起来挂) (3)分别在支点右侧5 厘米、10 厘米、20 厘米处挂钩码,观察需要多少个钩码才能使平衡尺平衡。 (4)将左侧的钩码移到15 厘米处,在右侧怎么挂钩码才能使平衡尺平衡。 实验注意事项: (1)每次平衡之前,都要先让平衡尺保持平衡。 (2)支点右侧每次只能挂一个位置,不能把钩码同时挂在右侧多个地方。 (3)小组分工合作,及时记录实验结果。 6. 学生汇报交流实验数据以及发现杠杆省力的秘密。 7. 小结: (1)杠杆是否都省力?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以前面的平衡尺实验为例,当支点左侧10厘米处挂两个钩码,右侧在什么情况下挂的钩码数少于两个? 杠杆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用力小于阻力,属于省力。我们把这种杠杆称之为省力杠杆。(板书:省力杠杆)(2)杠杆在什么情况下费力?平衡尺右侧在什么情况下挂的钩码数少于两个? 杠杆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用力大于阻力,属于费力。我们把这种杠杆称之为费力杠杆。(板书:费力杠杆)(3)杠杆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平衡尺右侧在什么情况下挂的钩码数等于两个? 杠杆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用力等于阻力,属于不省力也不费力。我们把这种杠杆称之为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板书: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3《撬重物的窍门》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4.13《撬重物的窍门》教学设计 课题撬重物的窍门单元 4 学科科学年级 5 学习目标●通过比较和阅读,认识杠杆的结构,发现用杠杆撬起重物可以省力。 ●通过利用平衡尺研究杠杆,了解杠杆撬起重物省力的原因。 ●通过辨析生活中的杠杆,了解杠杆有省力的、费力的,以及为什么要用到费力的杠杆。 ●会做小杆秤并知道小杆秤称重物的原理。 重点用平衡尺研究杠杆。 难点将平衡尺平衡的秘密与用杠杆撬起重物建立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小玻璃球掉到讲桌底下,想什么办法把讲桌抬起来? 预测:讲台太重,一个人推,推不动;几个人抬,抬不动,太费力。 2、如果给你一根撬棍,撬棍的前端插入讲台底部, 中间放一块垫木,上端握在手里,用力向下压撬棍, 会怎么样? 明确:一个人可以轻松抬起桌子,非常省力。 3、像这种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叫作杠杆,它包括 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这里的撬棍 为杠杆的杆。 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被称为杠杆三要素。 4、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它在人类生活中发挥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杠杆为什么能轻松撬起重物?动手推、抬、 撬 认识杠杆结构 思考 认识杠杆的结 构,发现用杠杆 撬起重物可以省 力。 讲授新课一、用平衡尺研究杠杆 平衡尺是杠杆的一种平衡状态下的研究模型。 借助平衡尺来做实验,能帮助我们发现杠杆省力的 奥秘。 1、无钩码状态下,怎么调整平衡尺平衡? 明确:简单说,哪高向哪移动。即右边高了就让平衡螺母向右移动左边高了就让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2、平衡尺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保持平衡? (1)实验器材:平衡尺、钩码 (2)实验设计 ①调节平衡尺,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在支点左侧10 厘米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 ③分别在支点右侧 5 厘米、10 厘米、20 厘米处挂钩码,观察需要多少个钩码才能使平衡尺平衡。 ④将左侧的钩码移到15 厘米处,在右侧怎么挂钩回答 认识实验器材 设计实验,进 行实验操作 通过利用平衡尺 研究杠杆,了解 杠杆撬起重物省 力的原因,并归 纳杠杆作用。

五年级下册科学 课件-13撬重物的窍门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3撬重物的窍 门苏教版 撬重物的窍门 本节课主要介绍撬重物的窍门以及相关的实例和应用。 在撬动重物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窍门: 1.选择合适的杠杆:杠杆是撬动重物的工具,长度不同会影响 杠杆的力量。当我们遇到较重的物体时,可以选择较长的杠杆,这 样可以减小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增加力的杠杆的效果。 2.找到合适的支点:支点是杠杆的枢轴点,选择合适的支点可 以提供更好的杠杆效果。我们可以尝试在物体下方或物体的边缘找 到一个稳定的支点,这样撬动的效果会更好。 3.施加均匀的力:在撬动物体时,我们需要施加均匀的力,避 免集中力量在一个点上,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杠杆原理,顺利撬动 重物。 实例和应用: 1.开启盖子:当我们遇到难以打开的盖子时,可以使用杠杆原 理来撬开。选择一个合适的杠杆,找到合适的支点,均匀施加力量,就可以轻松打开盖子。

2.移动大石块:当我们需要移动较重的石块时,使用杠杆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完成。选择一个较长的杠杆,找到一个稳定的支点,均匀施加力量,就可以将石块撬起,然后用力移动。 以上是撬重物的窍门以及相关的实例和应用,希望大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撬重物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用于提供更大的力量来移动或举起重物。它由一个刚性杠杆和一个支撑点组成。通过应用一个力在一个点上,撬重物可以轻松地移动很重的物体。 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撬重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撬重物的应用场景: 打开门:你可能已经注意到,门把手一般都安装在门扇侧边。这是因为门把手充当了一个撬动点,使得我们只需要施加很小的力量就能轻松地打开重的门。 移动重物:当我们需要移动一个非常重的箱子或家具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个铁棍或木棍作为撬杆的,将其放在箱子底部或家具底

撬重物的窍门教案及反思

第13课《撬重物的窍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和阅读,认识杠杆的结构,发现用杠杆撬起重物可以省力。 通过利用平衡尺研究杠杆,了解杠杆撬起重物省力的原因。 通过辨析生活中的杠杆,了解杠杆有省力的、费力的,以及为什么要用到费力的杠杆。 会做小杆秤并知道小杆秤称重物的原理。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平衡尺研究杠杆。 难点:将平衡尺平衡的秘密与用杠杆撬起重物建立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使用杠杆的图片或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平衡尺、钩码、杆秤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 出示课本37页的一首小诗: 机械不复杂。 我们身边的哪些活动中隐藏着简单的机械? 撬重物、拧螺丝、升国旗,这些简单的活动中都隐藏着简单的机械。 这些简单的活动中隐藏着哪些简单的机械呢?这些机械又是怎样工作的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讨第四单元有关简单机械的奥秘。 板书课题:第四单元简单机械 二、导入新课 出示几幅撬重物的图片,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或者亲

身经历撬重物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又是怎样用力的?撬重物的活动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简单机械?今天我们先来探讨撬重物的窍门。 板书课题:13.撬重物的窍门 三、学习新课 活动1:认识杠杆 出示课本38页的大箱子,教师出示情境活动:一天,快递公司来了一个大箱子,快递小哥就把大箱子放在了门口,可是我要把大箱子弄到家里。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讨论,预设: 找几个小伙伴帮忙抬一下。 找一个小推车。 找一根棍子和一个砖头,制作一个简单杠杆,把这个箱子撬回家。 出示课本38页上面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想一想这两种搬运大箱子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预设: 第1种没有运用机械,第2种运用了简单的杠杆机械。 第1种抬箱子的方法不省力,第2种用杠杆撬箱子的方法比较省力。 教师引导: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方法将箱子搬回家?为什么? 预设: 我会选择用杠杆将箱子撬回家的方法。因为找小伙伴抬箱子会非常的费力气,而且在抬的过程中不小心还会将箱子里的东西碰碎,并且箱子比较重,到哪里去找这么多的小伙伴帮我去抬箱子呢?所以我选择使用杠杆机械把箱子撬回家。 出示课本38页下方杠杆的组成示意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再读一读有关杠杆的概念,初步了解杠杆的组成。 像这种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叫杠杆,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

第4单元简单机械 ( 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沁县“长治好课堂”问题导学案 年级五年级学科科学课型探究课课时 1 主备人审核人 课题13. 撬重物的窍门 学习目标基础性目标: 我能认识杠杆的结构,了解杠杆有省力的、费力的,费力杠杆不省力,为什么还要用到费力的杠杆。 拓展性目标: 我会利用平衡尺研究如何才能平衡,了解利用杠杆撬起重物省力的原因。挑战性目标: 我会做小杆秤并知道道小杆秤称重物的原理。 重难点重点:我能用平衡尺研究杠杆的秘密。 难点:将平衡尺平衡的秘密与用杠杆撬起重物建立对应关系。 导学过程 环节 问题导学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自学导航: (一)谈话:你知道吗?(积极思考) 1、体验开奶粉罐,你有什么感受? 2、移动一块你根本搬不动的大石头,你怎么办?(讨论并发表意 见) (二)自研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哪些材料? 2、画一画杠杆示意图,并结合实际探讨杠杆的作用。 3、思考:什么是杠杆? 对学生的自学 情况及时进行 评价,适时点 拨。

小结: 合作探究1、分组实验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要求进行多次实验,记录下平 衡尺平衡时钩码的数量和离支点的距离,在统计中发现规律,揭 示秘密,记录至实验记录表格中。 2、分析讨论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在什么情况下不 省力也不费力? (2)成人坐在哪里,跷跷板另一端的小朋友才能翘起他? (3)组内小结: 教师巡回 指导,学生参 与活动。 展示提升1、谈谈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杠杆? 2、生活中有哪些省力的杠杆? 根据学生汇报 情况适时评 价。 达标检测1、制作一杆小秤,并说出制作原理。 2、生活中用到哪些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费力还要用它?它还有什 么作用? 3、生活中哪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教师巡视辅导 不同层次的学 生,学生完成 后集体订正。 思维 导图 自我 评价 沁县“长治好课堂”科学学科问题导学案 班级姓名

撬重物的窍门教学设计

撬重物的窍门教学设计 一、引言 撬重物是一项常见的生活技能,特别是在搬家、装修、修理等需要移动或抬起重物的情况下,掌握一些撬重物的窍门可使工作更加轻松高效。本文将以撬重物的窍门为主题,介绍一些实用的教学设计,帮助读者掌握撬重物的技巧和技巧。 二、准备工作 在进行撬重物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1 检查工具 确保所需的工具齐全,并检查它们的状态是否良好。常用的撬重物工具包括撬棍、撬棘轮、撬锁等。保证这些工具的刃口锋利且没有明显的损坏,以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 2.2 确定重物的特点 在撬重物之前,需要了解重物的重量、形状和支撑点等特点。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撬点和施力方式,并避免损坏重物或受伤。 2.3 确保安全环境 在进行撬重物之前,需要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清理空间中的障碍物以保证操作的空间和安全。如果操作场地狭小或有其他安全隐患,建议寻求帮助或移动重物到适合的环境中进行操作。 三、撬重物的技巧 撬重物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充分利用杠杆原理,用更小的力气回报更大的施力效果。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撬重物技巧。

3.1 使用撬棍 撬棍是最常见的撬重物工具之一,使用它可以提供良好的杠杆效应。 1.定位:确定撬点,将撬棍的一端放置在撬点下,另一端用力施力。 2.调整角度:根据重物的特点和施力方向,调整撬棍在撬点下的角度。通常, 和水平面垂直的角度能提供更好的杠杆效果。 3.施力:用力向下施力,使撬棍与地面垂直。在施力的同时,观察重物的移动 情况,调整力量和角度,直至将重物撬起。 3.2 使用撬锁 撬锁是一种专门用于撬动锁具的工具,通过切割锁芯、撬动锁体等方式来打开锁具。 1.定位:将撬锁的钻孔锁具插入锁芯孔,确保插入深度合适。 2.施力:根据撬锁的设计,用力转动撬锁,撬动锁芯或锁体。在施力的同时, 注意保持力的方向和稳定性,以免损坏锁具或受伤。 3.3 使用撬棘轮 撬棘轮是一种带有齿轮机构的撬重物工具,通过改变齿轮的位置来改变杠杆效果。 1.定位:将撬棘轮的撬点放置在重物上,并调整齿轮位置,使之与重物有良好 的咬合。 2.施力:根据重物的重量和施力方向,旋转撬棘轮的手柄,使之产生足够的力 量将重物撬起。 四、注意事项 在进行撬重物的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4.1 注意力的合理分配 在撬重物过程中,需要注意力的合理分配,避免过度施力或姿势不当导致受伤。如果感到力气不足或不舒服,应及时休息,并考虑寻求帮助或使用辅助工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