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课件.doc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课件.doc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课件.doc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课件.doc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专业代码:050101

二、专业定位

本专业为四年制师范类本科,计划每年招生约150—200人,在校生规模约600—700人。“十二·五”期间,我院将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目标,坚持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科学构建集师范生专业知识构成、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形成和师范生教师人格养成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初步科研能力和专业核心竞争力的语文教师。本专业设置文秘、语文教育2个方向。

三、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突出师范生教师素质,强化学生专业质量规格,注重学生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文艺理论素养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结构,能够从事基础教育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并具有创新精神的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

四、人才质量规格

(一)师德规格

1、系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敬业乐道,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公德和师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国家大事,把握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人才。

2、具有担任教师必备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养成尊重学生和同行、谦虚好学的良好习惯。

(二)专业规格

1、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整体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观,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独立处理各种语言材料的能力以及解读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在汉字书写、口语表达、阅读欣赏、写作应用、审美教育等方面有较高的示范能力,具有较强的师范生教师素质,能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反思性学习,能胜任新形势下的基础教育语文教学工作。

2、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重视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美学和自然科学素养;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普查、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的领域,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熟悉教育法规,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掌握较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了解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发展动向,具有较强的语文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和反思性教育科研能力。

4、熟悉我国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工作的方针政策,了解中文专业的学科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成果。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水平以上;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适应未来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5、具有健全的心理、生理素质和较高的整体文化素养,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一专多能”,能适应文秘、新闻等相关行业的基础工作;体质达到大学生体能测试合格标准以上。

6、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利用意识;具有根据实际需要,查找、选择、利用信息的能力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能力。

五、学制、学分、学时、学位

(一)本专业标准学制为四年,弹性学制3-6年。学生可根据所学专业和自身能力,在3-6学年内完成学业。

(二)本专业学生应至少修满160学分方可毕业。

(三)本专业总课时约2844学时。实行一学年春、秋两学期制,每个学期为20周。原则上第二学期至第七学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安排一般为18周(含节假日),第一学期和第八学期安排为16周(含节假日)。

(四)本专业毕业生通过学士学位核心课程考试、教育教学实习和毕业论文答辩,并符合玉溪师范学院授予学士学位的有关规定,可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

1、课程总体设置情况

(1)通识教育课程:共48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30%。

①必修课程:开设22门课程,计44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27.5%。

②选修课程:开设2门课程,计4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2.5%。

(2)教师教育课:共13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8.1%。

①必修课:开设3门课程,计9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5.6%。

②选修课:开设2门课程,计4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2.5%。

(3)学科平台课程:开设6门课程,计22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13.8%。

(4)专业课:开设60门课程,计77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48.1%。

①专业必修课:开设9门课程,计29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18.1%。

②专业选修课程:开设46门课程,计38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23.8%。

③专业选修课程(选修一个方向):开设5门课程,计10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6.3%。

2、课程具体设置及修读建议学期详见“十、指导性课程教学计划总表”。

六、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分配表(汉语言文学专业)

课程类别修读方式门次数学分

占总学分

百分比(%) 合计学时

占总学时

百分比(%)

合计

通识教育课必修22 44 27.5%

30%

756 24.3%

26.6% 选修 2 4 2.5% 72 2.3%

教师教育课必修 3 9 5.6%

8.1%

162 18.5%

20.8% 选修 2 4 2.5% 72 2.3%

学科平台课必修 6 22 13.8% 13.8% 468 20.2% 20.2%

专业课

必修9 29 18.1%

41.9%

450 3.5%

23.2%

选修46 38 23.8% 684 19.7%

语文教育方向选

修课

5 10 6.3% 6.3% 180 5.8% 5.8%

合计95 160 100% 100% 2844 100% 100%

七、专业主干课程简介和学位课程

本专业学位核心课程共计11门,即指导性课程教学计划总表中有“*”号的课程,包括通识课2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II*》、《大学英语I*、II*、Ⅲ*、Ⅳ*》),专业课9门(《现代汉语Ⅰ*、Ⅱ*》、《古代汉语Ⅰ*、Ⅱ*》、《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I*、II*、Ⅲ*、Ⅳ*》、《中国现代文学史及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史及作品选*》、《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写作*》、《语文教学论*》)。通识课中,本专业学生不修读《大学语文》、《实用写作》。

现代汉语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全面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致力于学生语言素养和语言理论水平的提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古代汉语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古汉语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阅读一般文言文的水平,使他们具备承担中学文言文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文选和通论两个部分。文选部分的学习重点是先秦散文。通论部分的学习重点是文字、词汇、和语法知识。

中国古代文学史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系统介绍中国文学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及唐宋元明清的发展过程,对重要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流派、思潮进行评述,学生通过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学习,了解文学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因果关系,掌握古典文学发展的规律,认识到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价值和地位。

中国现代文学史及作品选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1917年“五四”文学革命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段新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发展概况,各种文艺思潮、流派、各种文学样式的发展及特点,介绍重点作家的创作道路、思想、艺术特色、成就及贡献,分析讲解重点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主要目标是通过作家作品的阅读、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能力、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分析表达能力,为学生将来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学习打好基础。

中国当代文学史及作品选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重在梳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点评建国以来涌现的重要作家作品、文艺现象和文化思潮,并适当介绍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和最新动态,使学生既能全面掌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史实,又能在一种开阔的理论视野和创新的批评方法的引导下,客观审视当代文坛的风起云涌,辩证权衡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功过得失。

外国文学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介绍欧美文学、俄苏文学和东方文学的的发展线索、发展规律、主要思潮、文学流派及其它重大文学现象,精讲每一个历史时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为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发展史打开一道窗口,使学生学会阅读和欣赏外国文学名著,增加审美体验和生命感悟力,并为其今后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大好基础。

文学概论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主要研究文学的一般性的普遍规律,阐释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介绍文学的本质、特征、形态及创作、接受、批评的方法原则。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地掌握文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原理与方法,

具有一定的运用文学原理与方法认识、思考和解释文学现象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欣赏、分析和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写作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综合实践课,分为基础写作、文学创作和实用写作。通过讲授写作的基础理论、各种文体的基本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写作训练,提高师范生的写作能力、写作理论修养和文学素养,为完成专业学习、毕业论文写作和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及学术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教学论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站在教育研究的高度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沟通大教育学和汉语言文学的桥梁。通过讲授本门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将教育理论和语言文学知识结合起来,使其深入地分析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教学技能。

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安排

实践性教学的培养目标: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和评优评奖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优评奖活动,强化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和在学风建设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的学习,使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专业竞争力。

序号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学分学时

建议修读学

备注

1

12110070 国防教育(含

军训)2 14天以上第1学期

由学校学工部统一组织安排。

2 12110400

教育见(实)

习7 1学期

第6、8学期见习实习分为两段,先集中后分散:第一段,在第6

学期安排集中见习实习,不少于6周;第二段,在第

8学期,以自主见习实习为主。

3

教学基本功

训练之一5周

第6学期指实习前的试讲,由文学院指派导师指导。

4

教学基本功

训练之二

随课程教学进行。各门课程均制定了实训方案。

5

教育调查或

顶岗实习2

各学期寒暑假分散进行,由班主任或导师督促完成。

6 毕业论文 4 2学期第6、7学期第6学期第1周--第7学期15周。毕业论文综合成绩:论文成绩占70%,答辩成绩占30%。

7 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项目、大学生科研项目等的立项申请。

(一)主要实践性教学:

1、教育教学见习实习:从新生入学就开始致力于灌输教师专业意识,并将此种意识贯通到大学4年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巩固并发展现有国内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空间。见习实习分的安排为两段:第一段,在第6学期安排集中见习实习,不少于6周;第二段,在第8学期,以自主见习实习为主。

2、毕业论文:从大一开始由导师引导学生学习论文的写作,逐步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吸引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使学生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毕业论文的写作及答辩安排在第6学期第1周--第7学期15周。

(二)其他实践性教学:

1、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素质情况,着重从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艺术素质和人才特色素质等方面,开展多媒体制作、文学评论、语言小论文、书法、朗诵与演讲辩论、文学创作、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技能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致力于专业学习与素质提高的结合、特定的个性气质与特定的成才方式、途径的结合,并选派优秀导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2、充分发挥书法艺术训练室及展室、影视艺术鉴赏厅、语言艺术表演训练室、专业期刊阅览室等教育教学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的培育。

3、社会调查:搭建以基础教育专业调查及其它社会调查为中心的社会调查能力训练平台。利用寒暑假安排社会调查或专业调查,并于开学后将调查报告或论文上交导师审查。

4、国防教育、军事训练:根据学院安排,新生入学后进行为期两周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

5、创新实践:制定创新能力培养计划,鼓励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项目、大学生科研项目等的立项申请,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九、保障措施和办法

根据《玉溪师范学院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把我校建设成为立足玉溪、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以教师教育为基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性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办学思路,我院确立了以“需求为导向,人才为标志,教学为中心,创新为特色,和谐为动力,党建为保障”的人才培养工作思路。为了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我院制定了如下具体措施:(一)继续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人才培养体系

进一步完善并实施集“师范生专业知识构成、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形成和师范生教师人格养成”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所需要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学语文教师。

1、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教师人格理论和审美教育理论的理论

支撑。

2、拓展由理入道和由技入道的培养途径,搭建以“人文讲坛”为中心的专业科研实践能力拓展平台,搭建以文学刊物为中心的文学创作能力实践平台,搭建以书法艺术为中心的师范生书写基本功训练平台,搭建以戏剧、朗诵为中心的语言艺术训练平台,搭建以基础教育或其它社会调查为中心的社会调查能力训练平台,搭建以赴泰教学为中心的国际化教育教学锻炼平台,搭建以教育教学实习为中心的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实践平台。

3、养成师范生教师人格。在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育人过程中逐步使学生获得教师人格理念的建构、教师人格情感的熏陶、教师人格意志的磨练、教师人格行为的养成。

4、逐步实施导师制和年级辅导员制,每位导师从课程学习、行为规范、科研论文(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能力(含实习见习指导)、就业培训等方面实施全方位指导,引导学生把大学生活规划、学业规划和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年级辅导员负责建立学生个人的全程学业档案、班级常规管理和班级之间的协调,对学生各方面的培养情况进行全程记录和监控。在每学期末或每学年末进行检查总结,根据每位导师和年级辅导员的工作业绩确定奖惩。

(二)以学科建设为主导,以科研引领为核心,全面提升办学的层次和水平

凝练学术研究方向,整合学术队伍,加快学术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学术引导,为学科发展奠定基础是文学院的当务之急。一定要将科研工作作为首要的、核心的工作来抓。广泛论证和遴选,按照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等项目,确定新的学科生长点和新的优势学科项目,为各学科的发展和水平提升起骨干和示范作用,全面提升办学的层次和水平。

1、加大科研投入,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加大对科研的投入,积极鼓励教师考研、外出进修、参加各级学术会议、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建立科研奖励机制,把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与职务评聘、评优、晋升、获得科研资助联系起来,为教师从事教改教研提供宽松的环境,围绕科研主题展开教研活动,经常向教师介绍科研和教研信息,传播先进的科研理论,定期不定期地请专家指导科研。进一步加强对科研工作的指导,确定新的目标和要求,以科研带动和促进学科建设的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积极争取出版学术专著,积极申报各个级别的科研立项课题,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2、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建设。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积极建设省级精品课程,校级优质精品课程;以提高选修课的学术水平为突破点,满足不同兴趣和特长学生的选课需要,并以此来培养和锻炼师资队伍。

3、面向21世纪,认真研究和探讨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进一步完善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积极参加省级、校级教改立项课题,逐步提高课题的层次和研究的深度;积极争取出版学术

专著,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三)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1、以“四位一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为依托,以专业教师能力的养成为主线,以张扬人文精神能力和艺术审美教育能力的培养为特色,推进和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教师能力的培养体系。教师要在已经形成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实施并不断改进教学大纲、课程导学纲要、教学设计方案和学业考核方式。

2、对各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审视,加强专业必修课之间的联系,强化专业任选课在拓展知识、了解前沿以及职业能力形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强化科研意识,形成科研优势,创造科研成果;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内争取培养和引进高学历人才,倡导良好学风、教风,营造学高身正的和谐敬业工作氛围。

(四)逐步完善并实施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1、文学院实行对学院党委行政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坚持“集体领导”、“民主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等原则。

2、强化专任教师、导师、年级辅导员对学生的全程教育,引导学生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期学年学业规划,督促并教育学生努力达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3、制定完善的制度措施,全面形成文学院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

十、指导性课程教学计划总表(一)通识教育课程计划表

课程类别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数周学时及建议修读学期

先修课程

考核

方式

备注合计讲授实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识教育课必

1211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

3 5

4 54

1~2学期、周学时数

3

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社会工

作专业不作要求。

考试1211008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6 36

1~2学期、周学时数

2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作要求。考试1211055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Ⅰ*

3 5

4 54 1学期、周学时数3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作要求。考试

1211056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Ⅱ*

3 5

4 54 2学期、周学时数3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作要求。考试

121100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概论

3 5

4 54

3~4学期、周学时数

3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作要求。考试12110060 大学计算机基础372 36 36

1~2学期、周学时数

4(2+2)

1、每周按理论教学2学时,上

机实训2学时安排,计算机科

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不作要求。

2、考核达到要求可获学分,未

达要求者必须修读。

12110020 大学体育Ⅰ 1 36 36 1学期、周学时数2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学生

不作要求

考试12110030 大学体育Ⅱ 1 36 36 2~4学期选学3个不

同的体育项目,每学

期选学1个项目,周

学时数2。

考试12110040 大学体育Ⅲ 1 36 36 考试12110050 大学体育Ⅳ 1 36 36 考试12110470 大学英语Ⅰ(读写)* 2 36 36 2 1、以大学英语为主,学生还可

选学大学泰语,大学阿拉伯语

等,英语、泰语专业学生不作

要求。

考试12110510 大学英语Ⅰ(听说)* 2 36 36 2 考试12110480 大学英语Ⅱ(读写)* 2 36 36 2 考试

.

12110520 大学英语Ⅱ(听说)* 2 36 36 2 2、所有学生必须修读。其中考

核达到要求,学业水平达到四

六级成绩者可获学分(获得四

级证书,计85分;获得六级证

书,计95分),未达要求必须

修读。考试

12110490 大学英语Ⅲ(读写)* 2 36 36 2 考试12110530 大学英语Ⅲ(听说)* 2 36 36 2 考试

12110500 大学英语Ⅳ(跨文化交

流英语)*

2 36 36 2 考试

12110540 大学英语Ⅳ(职业英

语)*

2 36 36 2 考试

12110180 形势与政策 2 以讲座方式开设考查12110070 军事理论 1 由学校教务处、学工部统一组织安排。考查军事技能训练 1 由学校学工部统一组织安排,不少于10天。考查12110570 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 3 以网络教学方式开设,含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学分。考查小计44 756 432 324

选修

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

类、艺术类、体育类、

外语提高类、高等数学

提高类、“两课”提高

类、校园文化与社会实

践活动、素质拓展与创

新创业、学术科技等

4 72

非师范专业至少选修8学分,师范专业学生至少选修4学分(另外选修教

师教育类选修课程4学分);所有专业(艺术类专业学生除外)必须选修

艺术类课程2学分,以学习学校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开设的

特色艺术课程为主。

考查通识课合计48 828

(二)学科平台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数周学时及建议修读学期

先修课程

考核

方式

备注合计讲授实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必修现代汉语* 4 72 60 12 4 考试古代汉语* 4 72 60 12 4 考试

.

课中国古代文学史*8 144 120 24 8 考试

选修课

写作* 2 36 27 9 2 考试硬笔书法 2 72 36 36 4 考查普通话 2 72 36 36 4 考查合计22 468 339 129

(三)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类别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数周学时及建议修读学期

先修课程

考核

方式

备注

合计讲授实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业课必

语言学概论 2 36 36 2 考试文学概论* 4 72 60 12 4 考试形式逻辑 2 36 36 2 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及作品

选*

3 5

4 44 10 3 考试

中国当代文学史及作品

选*

2 36 27 9 2 考试

外国文学* 4 72 60 12 4 考试民俗学概论 2 36 36 2 考试美学 2 36 36 2 考试语文教学论* 4 72 60 12 4 考试毕业论文(设计) 4 第6学期第1周--第7学期15周

合计29 450 395 55

.

选修

A语言类课程至少选修8学分

汉语修辞学 2 36 36 2 考查

中国汉字学 2 36 36 2 考查汉语语法史 2 36 36 2 考查词汇学专题 2 36 36 2 考查应用语言学专题 2 36 36 2 考查音韵学专题 2 36 36 2 考查教师语言学 2 36 36 2 考查训诂学 2 36 36 2 考查中外语言学史 2 36 36 2 考查

B文学类课程至少选修10学分

陶渊明研究 2 36 36 2 考查杜甫研究 2 36 36 2 考查国学研究专题 2 36 26 10 2 考查苏轼研究 2 36 36 2 考查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 2 36 26 10 2 考查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研究 2 36 26 10 2 考查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

2 36 26 10 2 考查鲁迅研究 2 36 36 2 考查西方文学专题 2 36 30 6 2 考查

.

儿童文学 2 36 26 10 2 考试佛教文学研究专题 2 36 30 6 2 考查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选讲 2 36 30 6 2 考查东方文学选讲 2 36 36 2 考查日本文学选讲 2 36 36 2 考查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2

36 36

2 考查

俄罗斯文学选讲 2 36 36 2 考查民间文学 2 36 36 2 考查

C理论、人文类课程至少选修12学分

中国神话学专题 2 36 36 2 考查中国古代文献学 2 36 30 6 2 考查中国文学批评史 2 36 36 2 考试西方文论选讲 2 36 36 2 考查影视艺术专题 2 36 30 6 2 考查比较文学 2 36 36 2 考试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专题

2 36 30 6 2 考查中国文化概论 2 36 36 2 考查马克思主义文论 2 36 36 2 考查

D应用类课程至少选修8学分

.

实用写作 2 36 28 8 2 考查专业论文写作 2 36 考查新闻采访与写作 2 36 考查多媒体语文课件制作 2 36 26 10 2 考查演讲朗诵艺术 2 36 26 10 2 考查儿童文学创作 2

36 考查文学创作 2 36 18 18 2 考查公务员考试专题 2

36 30 6 2 考查应聘教师岗专题 2

36 30 6 2 考查考研专题 2

36 36 2 考查合计90 1620 882 738

语文教育方向,至少完成10学分,在适当的学期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

语文教育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专题

研究

2

36 24

12 2 考查语文教育名家研究 2 36 24 12 2 考查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 2 36 考查语文教材与教学案例研

2 36 24 12 2 考查语文课堂教学技术与艺

2 36 24 12 2 考查中国古典诗词格律 2 36 考查诗词朗诵 2 36 18 18 考查

.

书法艺术专题 2 36 18 18 2 考查合计16 288 204 84

专业选修课程合计106 1908 1086 822 专业选修课,最低要求修满48学分,约864学时(四)教师教育类课程(师范类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情况

课程类别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数周学时及建议修读学期先修课程

考核

方式

备注合计讲授实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教师教育课必

教育心理学 2 36 36 2 考试教师教育学院开

中学教育基础 2 36 36 考试教师教育学院开班级管理 2 36 36 考试教师教育学院开中学语文教学设计 2 36 36 2 学院自开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

教材研究

1 18 18 学院自开

学科教学技能训练(微

格教学)

1 36 36 学院自开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 1 36 36 学院自开三笔字书写 1 36 36 考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1 36 18 18 考试

教育见习(课堂教学、

班主任工作)

1 2周

教育实习(含调查)7 14周

教育研习 1 2周

其他教育实验实训自定

小计32 306 180 126

发展心理学 2 36 36

儿童发展与学习中学生认知与学习 2 36 36

.

.

教育政策与法规 2 36 36 中小学教育基础

中外教育史 2 36 36 教育哲学 2 36 36 教学设计与实施 2 36 36 课堂组织与管理 2 36 36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 2 36 36 学科教育与活动指

导 课程设计与评价 2 36 36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 36 36 心理健康与道德教

心理咨询与辅导 2 36 36 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

教育 2 36 3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 36 36 职业道德与专业发

教师礼仪与修养 2 36 36

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

训练 2

36

36

小计

30 540

540

属专业选修课范畴,至少选修2门,每门课程2学分。

说明:1、表中标带“*”号的课程为学位课程。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分两个学期开设,认定为一门学位课程。3、《大学英语》分四个学期开设,按两个模块独立组织教学,认定为一门学位课。

尝试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施背景......................... -2 - 二、主要目标......................... -2 - 三、工作过程 (4) (一)..................................... 现代学徒制试点4 (二)......................................... 制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7 (三)....................................... 现代学徒制全校推广8四、条件保障 (8) (一)............................ 政策条件8(二)............................ 企业条件8(三)............................ 学校条件9 五、成效成果 (9) 六、............................. 体会与反思11

尝试“现代学徒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福元建飞 一、实施背景 1.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中国正面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鲁昕部长在多种场合说过“学徒制肯定是产业升级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代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市域经济发展的小背景:迁安以钢铁冶炼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型,钢铁企业面临升级换代,过去的招工模式是以劳动力为主体,现在转变为以高素质技术工人为主体。目前许多装备制造类企业到迁安投资,首先询问的条件之一是本地是否有足够的高素质技术工人。 3.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需要:按照我校原来的培养模式,学生的技能训练容不能与就业岗位对接,毕业后不能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故传统的实习模式受到挑战,现代学徒制刻不容缓。 在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校建设中,学校把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借此机会,我们按照“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在之前“企业冠名班”的基础上,进行了一轮“学徒实习”的试点。本次尝试收到了相当满意的效果,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企业的岗位技能,而且有90%以上的在学徒实习企业就业。随着示校建设工作的不断进行,我们打算在其他专业中也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从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深入发展。 二、主要目标 1.探索建立和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使企业回归职业教育主体之一的地位。

2017 高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学院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7年4月

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方案制订的依据、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1依据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中,关于培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振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上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现制订本人才培养方案。 1.2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新具有我校特色的“工学并举、道艺兼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创新人才 1.3基本原则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和培养过程、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是组织教育教学过程、安排教育教学任务、平价教育教学质量、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从国情出发,广泛开展社会调研,朱总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特别要关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本专业面向的行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努力使教学计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2)坚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重视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学生体质;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课程的延伸,要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学生非智力素质的修养。 (3)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 人才培养方案要有鲜明的职业特点,具有明确的岗位(群)面向。要立足于服务相关行业和地方企业的实际要求,首先满足毕业生就业岗位任职的需要。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含专业实践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让学生通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河南科技学院 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等文件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体现我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职教师资,特对2009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提出以下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突出专业特色。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实行学分制,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成才的能力。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学科渗透、文理渗透和实践教学环节。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突出能力、激励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在保证国家规定的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体现通识教育课程的统一性与学科专业特色的多样性,突出专业特点和特色。 2.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准确把握知识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杜绝“因人设课”现象。处理好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和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重新审视课程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重点改革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现象,避免课程内容的脱节和重复。适当压缩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压缩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建立核心课程体系,发挥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工商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专业(品牌管理方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面较宽、专业技能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良好,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品牌设计、传播、咨询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合作、交往、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2.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 3.较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品牌管理领域(如品牌营销、传播、设计、保护等)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思维方式,掌握品牌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熟悉与品牌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了解国内外品牌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本学科和专业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合理的知识结构; 4.获得品牌意识、品牌营销、品牌传播、品牌设计等品牌管理能力的良好训练,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品牌管理问题分析、规划、设计、控制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品牌管理问题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 6.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较熟练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外语、计算机达到规定的要求; 7.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8.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和心理调适的基础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和素质拓展训练,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9.具有从事品牌管理或相关管理工作的从业资格,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 (一)市场需求分析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范围涉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类岗位。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本地区的高职院校,本专业主要面向“长株潭”中小企业输送会计核算型人才。 为保证专业教学符合人才市场需求,我院会计专业在2009年上半年开展了一项“企业会计人才需求”的调研活动,我们从“长株潭”地区企业需求出发,通过人才市场调查、企业走访、毕业学生调查、专家教师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通过研讨和论证得出结论: 1.人才需求量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较为旺盛的状态,在各地的招聘职位需求排行榜上,财会类专业一直处于领先。根据湖南省工商局公布的数据,近五年,长、株、潭每年新注册的企业在20000家左右,按每个企业配置1-2名会计人员计算,这些新增企业每年需要增加3万名左右会计从业人员。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需求意愿较强,九成单位有长期需求 2.学历需求情况 本次针对企业的学历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趋于理智。企业在招聘财会人员时学历不再是唯一的准绳,公司更为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从回收的有效调查表来看,中小企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成为了这类企业人才需求的主体。 3.岗位需求情况 按照企事业单位的类型,会计岗位群的分布构成一般如下: (1)大中型企业(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等):①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岗位;②财务经理、主管岗位;②会计核算岗位;③出纳岗位;④审计主管及审计人员。 (2)小型企业:①财务经理(会计主管)岗位;②会计核算岗位;③出纳岗位。 (3)机关、事业单位: ①会计主管岗位;②会计核算岗位;③计划、审计等管理岗位;④出纳岗位。 (4)银行等金融机构:①会计主管岗位;②会计核算岗位;③证券投资部门管理岗位。 在以上各类企事业及金融机构中,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及大型金融机构,要求人才学历层次较高,一般要求是本科以上毕业生,而中小企业及基层金融机构(如分理处等),一般对专科毕业生较欢迎,应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这部分企业组织数量占绝大多数,市场前景广阔。 4.企业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素质、能力要求情况 目前的毕业生大多存在知识结构不完善问题,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少不强等,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磨合。会计行业有重经验轻专业现象,由于会计专业在实际操作方面要求较高,加

学分制实施方案(试行)2

学分制实施方案(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灵活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原则意见》、《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的规定,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决定试行弹性学年学分制,为规范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二条本实施方案适合有正式学籍的学生。 二、课程设置 第三条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1、必修课是指为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必须开设、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包括文化基础课程、主干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2、任意选修课是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需要选择的扩大知识面、拓宽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或课程组(包括跨专业选修课)。 三、学制与学习期限 第四条学生在校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年制,获得毕业证书的基本学制为三年,在相应的学习期限内,允许同学多选读课程,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和环节,提前就业。经申请批准的部分同学可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延长学习时间。四、学分的确定和取得 第五条学分是衡量学生学习份量,学习成效的单位,是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组织教学的依据。计算学分以课程(含实践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课时数为主要依据。理论课与实验课以16-20 学时为1个学分,公益劳动4学分、军训1学分、职业资格鉴定10学分。必修课的学分约占95% ,任选课的学分约占5%。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各专业均有最低学分要求。 第六条采用学期课程成绩来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成绩合格者取得相应学分,成绩不合格者,可通过补考,或申请重修,在成绩合格之后才能获得相应学分。第七条学生取得规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获得10 分,可累计加分,不封顶。 第八条学生参加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知识、技能和文艺、体育竞赛并取得个人名次,可获得奖励学分。国家级竞赛:一等奖10学分,二等奖8学分,三等奖6学分;省级竞赛:一等奖8学分,二等奖6学分,三等奖4学分;市级竞赛:一等奖6学分,二等奖4学分,三等奖2学分;同类竞赛不累计加分,

尝试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目录 一、实施背景................................................................... - 2 - 二、主要目标................................................................... - 2 - 三、工作过程 (4) (一)现代学徒制试点 (4) (二)制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 (7) (三)现代学徒制全校推广 (8) 四、条件保障 (8) (一)政策条件 (8) (二)企业条件 (8) (三)学校条件 (9) 五、成效成果 (9) 六、体会与反思 (11)

尝试“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福元建飞 一、实施背景 1.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中国正面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鲁昕部长在多种场合说过“学徒制肯定是产业升级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代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市域经济发展的小背景:迁安以钢铁冶炼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型,钢铁企业面临升级换代,过去的招工模式是以劳动力为主体,现在转变为以高素质技术工人为主体。目前许多装备制造类企业到迁安投资,首先询问的条件之一是本地是否有足够的高素质技术工人。 3.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需要:按照我校原来的培养模式,学生的技能训练容不能与就业岗位对接,毕业后不能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故传统的实习模式受到挑战,现代学徒制刻不容缓。 在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校建设中,学校把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借此机会,我们按照“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在之前“企业冠名班”的基础上,进行了一轮“学徒实习”的试点。本次尝试收到了相当满意的效果,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企业的岗位技能,而且有90%以上的在学徒实习企业就业。随着示校建设工作的不断进行,我们打算在其他专业中也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从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深入发展。 二、主要目标 1.探索建立和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使企业回归职业教育主体之一的地位。

学分制实施计划方案

秦安县中等职业专业学校 学分制管理指导方案

为进一步加大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使我校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多地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中等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增强学生、学校、市场之间相互的选择性,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高质量、多种类、多规格的要求。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原则意见》等文件精神,特制定秦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指导方案(试行),现公布如下,请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1.全面推行学分制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量和学习成效,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教学制度。学分是计算学生完成课业的必要时间和成就的单位,是学生获得学业证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制订教学计划和组织教学的依据。 2.实行学分制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学分制可以满足多层性和多样化的要求,可以促进学校、学生与企业的产学结合、产教结合、工学交替及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的结合,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的“零距离接触”、“无缝隙链接”,使职业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实行学分制是推进学生发展为本的必由之路。学分制可以满足个性化和柔性化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方向和课程,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实行学分制是形成全新教育质量观的客观要求。学分制有利于职业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确对待具有不同差异的学生,发现并强化他们的优势,把面向全体学生与注意个体差异结合起来,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实现学习上的指导性,教学计划上的灵活性,教学质量评价上的动态性,专业设置上的市场引导性,人才标准上的职业岗位适应性,教学管理上的人本性等优势选择,为每一个学生都能人尽其才发挥主导作用。 二、课程结构 (一)推行学分制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要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提升为目的,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和个性发展的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坚持学分制课程结构的基础性、开放性和模块化特点: 1.构建两大基础平台。一是构建文化基础课平台,调整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就业的实际需要,按照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确定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要文化基础课程的分层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内容和学分(总学分的30%);允许学习者根据

201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交通设备信息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交通运输设备现代化、智能交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具备交通设备、信息及控制工程方面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能从事高速公路交通设备研发、设计、制造、智能交通系统集成、维护、运行管理的应用或者城市道路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管理、控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该具有较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掌握控制原理、电子信息、交通信号采集处理、网络通信与传输、信息处理与控制等方面的交通机电工程基础知识,具有根据工程项目需要进行高速公路或者城市道路信息化交通控制系统规划与集成、设备设计与制造、交通设备的使用、维护与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二、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应掌握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交通机电设备、电工理论、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技术、交通检测技术、智能交通技术等,具备高速公路或者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设计与管理、控制与维护等方面的系统知识与技能。专业面广,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掌握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交通机电设备方面的基本原理、方法,了解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设备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背景和发展方向,具有全面的交通设备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 3. 掌握电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原理、方法,了解信息与控制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背景和发展方向,具有全面的交通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 4.具有能从事高速公路交通控制设备研发、设计、制造、智能交通系统集成、维护、运行、管理方向或者城市道路信息化系统规划与集成、交通设备的使用、维护与运行管理方向的基本能力; 5.具有合作精神、口头及书面交流能力,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 三、主干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设备工程、信息与控制工程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学制为4(或5)年,最长修业年限为8(或者9)年。根据《XX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在修业年限内,学生修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满足规定的学分要求,并且符合其他毕业条件的,经审核准予毕业。

浅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沙立君

浅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沙立君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现代人才 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为社会提供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本文探讨了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目的,阐述了实施现代学徒 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由制造大国转变成创造大国,用人制度从 以劳动力为主体,转变为以高水平技术工人为主体。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 式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谈谈 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 一、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产教融合来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形式,也是 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发展趋势。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进行业 和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积极的参与,实现产业需求和专业设置、职业标准和课程内容、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的良好对接,增强了人才培 养的针对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够强化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拓宽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严格按照企业岗位要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二、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一)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建立“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 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人才培养的成本。 (二)建立具有地区特点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教育和工作岗 位培训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实践技能,实现人才 培养的最佳模式。 (三)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成为既能生产、又善教学的教师;学生通 过教师的知识讲解和师傅的技术指导,成为既懂理论又能上岗的员工,学校和企 业进行一体化育人,实现合作和共赢。 (四)做好教师、学生和工人之间角色的转换,使教师、学生、工人实现共 同进步,使学校和企业实现共同提高,为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和动力。 三、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一)创新课程体系设置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设置将专业课教学体系和岗位实际工作体系有机结合, 使两者进行优势互补,在专业课程内容的结构上,将专业技术结构体系的要点与 中职学生的岗位工作需求和实际操纵技术能力的获得合理整合,优化专业性强的 课程模块的教学内容。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技术实际操作训练,又有利于岗位工 作经验的获取和岗位实际操作技能的形成。第一学年在学习必备基础知识的前提 下进行专业认知实习、实训。第二学年结合学习本专业一体化教学实训室以及企 业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学徒)进行专业系统技能的训练。第4学期,采用“工 学循环”的教学方式,课堂学习与工作学习相结合,在真实情境中构建专业知识、提升实践技能。第三学年结合校企合作校外课堂、企业顶岗实习、就业(准员工、员工),进行专业综合技能的训练。第6学期,学生校外课堂、顶岗实习,强化 工作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使学生成为“准员工”,参加工作时可以“零培训”上岗——“员工”。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专业代码: 0 1 )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 系统的贸易、金融与财政专业知识, 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 知识面宽, 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 实践能力较强, 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 从事经济管理、经济分析、市场营销、教学培训、政府调研等方面的工作。 业务培养要求: 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 掌握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 以及经济学的学术动态, 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示能力, 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②掌握贸易、金融与财政方面的基本业务知识; ③掌握市场调研、经济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 ④具有向经济学相关学科扩展渗透的能力; ⑤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较强实际工作能力; ⑥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⑦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⑧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2

主干学科: 经济学 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统计学原理、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金融学、国际金融管理、财政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计量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农业经济学等。 主要实践环节: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习、《统计学原理》课程实习、《计量经济学》综合实验、《产业经济学》课程实习、社会经济调查实习、微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实验、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实验、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最低学分要求: 最低修读298学分, 其中课内教学不低于238学分( 含免费修读10学分) , 实践教学不低于60学分。 毕业标准及要求: ①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②修满本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 ③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3-6年, 经济学学士。 专业建制时间: 。 表1 经济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3

学年学分制实施方案

学年学分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和教 育部《关于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试行学分制的意见》的精神,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学年学分制实施方案》。 (二)课程与学分 1、学分制教学计划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 (1)必修课:指根据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学生必须掌握的文化 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必修课一般为考试课程。 (2)限选课:指与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相关,构成专业特色的部分课程组合。学生根 据个人爱好、专业定位、学校开设课程,在限选课程组合模块中选修若干课程。 必修课所占比例要不高于70%,限选课不低于30%。作为必修课的语文、数学、计算机、英语、体育等基础课程约占总课时的40%。 2、学分计算方法: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份量和成绩的单位,是确定学生能否毕业的 重要依据。 (1)学业课程学分的设定:以学期为单位,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的课时数为主要 依据,一般课程以每学期每周授课时数为学分数,折合18个学时计1学分,即每学年总课 时/18=课程学分。学分计算取整数。 (2)独立开设的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军训、社会调查以36课时为1个学分。 (3)毕业实习一年学分为20分。 (4)学业学分:学生所修课程的学分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期末考试(考查)成绩、期 中成绩、平时成绩(学习态度、测验、作业)情况等综合评定后确定,并随学生学习成绩单 一起,一式三份,一份报实习处,一份报班主任,一份自存。 总平均成绩=期末*50%+期中*30%+平时*20%(充分考虑平时测试、作业、出勤等)(适 用于有期中考试科目) 总平均成绩=期末*80%+平时*20%(充分考虑平时测试、作业、出勤等)(适用于无期 中考试的科目和模块考试) 总平均成绩及格(合格),才能取得相应学分;成绩不及格者,可通过补考或申请重修,在成绩合格之后才能获得相应学分。学分折合计入总学分。 (5)实习成绩考核以就业办评价为主,实习指导教师会同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工作 表现和实习情况做出书面评定,成绩合格,取得实习学分。 (6)专业技能证书学分:学生必须要取得一个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可以获相应学分。高级为15学分,中级为10学分。可累计加分,不封顶。 (7)每个学生的德育学分每个学期规定为5分。每学期德育学分评定由班主任负责, 会同学生处、学生考评小组(或班委会)、任课教师意见,操行合格的取得整学期德育学分。 3、成绩考核及学分绩点 (1)学生学习质量优劣,通过学分绩点评定的方式来衡量。绩点是一门课程的成绩系数,是衡量学生学习成绩优绩优劣的主要指标,最高绩点为1.5,最低绩点为0。绩点与考 核成绩的对应关系为: 等级考试成绩考查成绩绩点 A85——100优1.5 B75——84中1.2

数字媒体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编号1703 数字媒体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数字影视技术、游戏动画技术、网络传播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适合到新闻媒体机构、文化传播机构、影视制作公司、游戏软件公司、动漫设计与制作公司、广告公司、政府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大型企事业等相关行业,从事动画制作设计与开发、游戏软件设计与开发、影视制作、广告设计、网络媒体设计与开发等相关工作。 基本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团结与协作精神及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良好的信息素养、扎实的专业功底及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沟通与交流。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1.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2.掌握动画设计的基本理论,具有能运用相关软件制作动画、漫画、插画的能力,具备创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的能力。 3.掌握游戏软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开展游戏软件开发能力。 4.掌握数字影视技术、数字影视制作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能熟练运用拍摄、编辑、特效制作等技巧创作数字影视作品。 5.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开展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络多媒体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6.掌握数字媒体产品开发项目的策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具备组织、控制、管理、推广项目的能力。 二、主要课程 美术基础、高等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编导基础、视觉传达设计、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视音频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动画原理与技术、游戏理论与技术、项目策划与管理。 三、学制: 四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学分制培养方案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1级) 一、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备本专业基本知识、扎实的技能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园艺行业的国内各种所有制企业,具备园艺方向技能证书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毕业生基本规格 1 毕业生基本规格 1.1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爱劳动,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个人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具备健全的法制观念。 1.2具有大学专科层次所必备的文化知识,完成全部公共课的修业任务。 1.3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完成高职阶段教育的全部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及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学习任务。 1.4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知识和运动技能,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具有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审美能力。 1.5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职水平,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2 知识结构(图1)

2.1 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知识;具有大学专科层次的文化知识水平。 2.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园艺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气象、土壤肥料学、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等专业基础知识。 2.3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果树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园艺植物保护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园艺设施、草坪建植与养护、园艺种子生产等专业理论知识。 3 能力体系 3.1 具有较强的写作、演讲和交际能力,具有较强的英语会话和阅读能力。 3.2 具有熟练操作、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3.3 具有使用本专业有关的先进仪器设备的能力。 3.4 具备蔬菜生产、经营能力。 3.5 具备果树生产、经营能力。 3.6 具备花卉生产、经营能力。 3.7 具备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能力。 3.8 具备农产品贮藏、加工能力。 3.9 具备园艺设施设计、管理、经营能力。 3.10 具备草坪建植与管护能力。 3.11 具备植物繁育生产能力 3.12 具备园艺企业经营与园艺产品营销知识。

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实施方案.

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促进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增强职业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开放性,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职业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逐步推行学分制。为保证我院积极稳妥推行学分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试行。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一条实施学分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针,根据创造条件实施学分制的精神,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推动课程体系的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满足学习社会化、终身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增强办学活力,使我院的职业教育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新形势对人才培养多样化的要求。 第二条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份量、学习成效,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教学制度。学分是计算学生完成课业的必要时间和成效的单位,是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组织教学的依据。 第三条实行学分制,有利于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自身活力。 第四条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手段,它的实施将涉及教学组织、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相互协调,因此必须遵循整体性的原则,统筹兼顾,全面推行,努力做到“四个统一”: 1、灵活性与规范性相统一。既要满足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人兴趣、条件和学习时间的要求,又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江西**学院教务处 教通字〔2014〕89号 江西**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法规性文件,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办学思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组织、管理教学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为加强和完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我校的教学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其制订、修订、执行和调整修改,必须按严格的规范和程序进行。 第三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各教学单位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在人才培养的一个培养周期(即一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内,一般不得变更;确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或修改的,要按照严格的程序和要求办理。 第二章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修订 第四条申报新专业前,应制定出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原则上应在人才培养的一个培养周期后,根据需要作一次全面修订;学校也可以根据国家或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提出全面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 第五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应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由教务处组织进行,各专业所在分院具体负责,其中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由教务处协调专业所在分院统一进行。 第六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修订,应广泛征询教师和学生意见,充分开展调查研究。 第七条制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教务处提出制订、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经学校审议批准后,以文件形式发至各分院。各分院根据文件要求,由各专业负责人在充分

听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按专业培养目标拟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各分院组织相关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业界人士对本部门拟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议、论证、修改,由经分院专业建设委员会审定后报教务处; (三)教务处对各分院递交的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审核后,提交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或其委托的专家组进行审议;各分院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定稿后报教务处; (四)教务处汇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报主管校长审阅后提交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通过,并经校务会批准后,录入综合教务系统,并印发各分院执行。 第八条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规格(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 (三)培养方式(包括主干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课外学习与素质拓展等); (四)毕业学分要求; (五)学制与修业年限; (六)授予学位的名称; (七)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学程分配表。 第三章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 第九条各分院必须严格执行学校批准的人才培养方案,任何分院(部)、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都不得拒绝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任务,也不得截留不属于自己的教学任务。教务处负责协调、监督各分院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 第十条各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由相关分院归口承担,并负责组织教师制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 第十一条每学期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每学期前8周,教务处组织各分院核对、确认下一学期各专业教学执行计划; (二)第8——10周,教务处组织各分院落实具体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 (三)教务处于第17周期末考试前完成排课、选课等工作,形成课程表,印发各分院,并由各分院及时通知有关教师和学生。 (四)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在正式上课前编制好本课程的教案和教学进度,经主管院长批准后报教务处备案。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利用学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资源,以市场为导向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产教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形式;是将以理论知识学习和素养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与以经验技能和岗位能力培养的企业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做中教、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教育从院校拓展到企业,使学生真正融入企业与社会,实现了学生能力素养与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为此许多职业院校在招生招工形式、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产教融合渠道、教师与师傅双向交流机制等方面积极开展探索。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与河南信息工程学校等中职学校立足自身特点,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在现代学徒制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一、校企合作政策的有利引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对促进职业教育更务实、更健康的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出台优惠政策,改善办学环境一是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财政资金倾斜,并给予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或者专

项资金补助,补偿企业因校企合作所付出的成本。2013 年河南省批准了学校的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校建设方案,2015 年河南省批准学校开展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试点建设方案,省财政提供专项资金,较好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环境。二是校企双方要加强岗位安全意识教育,要求企业应支付学生合理劳动报酬,并为实习生购买“责任保险”,切实保障学生、学校和企业的权益。三是在政府引导和监管下,开展PPP 合作机制的探索与试点工作,促进校企双方优势资源的整合。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办学体制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河南省按照产权制度要求,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提升办学水平的意见》,探索多元体制办学形式,采取公办民助、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多种形式体制改革;充分考虑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鼓励和支持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与个人等各方面的力量参与职业院校产权制度改革。依行业办专业,建专业馈行业学校以“立足地方,依靠企业,服务行业”为原则,和中铁电化局设计院、中铁电化局三公司、北京通号工程有限公司、洛阳电务段等多家企业就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分配机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积极沟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合作建设集铁道信号、铁道通信技术和电气化铁道供电等专业的校内综合实训演练场;与中铁建电气化局、中国铁路通号总公司等单位加强合作,设立

专业性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适应我市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服务市委、市政府“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化”的战略目标,满足社会对电机类中等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按照《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必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湘发[2006]22号)文件精神,为了加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目标 大力培养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敬业精神,具备良好的SMT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能力及手机维修技术,拥有较强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直接在生产、技术和管理岗位上工作的技术技能型高技能人才。 通过培养使学生成为:(1)手机维修员;(2)SMT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的SMT准技师或准工艺师;(3)小型电子企业的工程技术设计、开发人员,能自主完成一般小型电子产品、协助完成中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和技术推广;(4)能从事相应技术应用与服务工作,经过3-5年的工作实践后,可以成为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本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与省内同类专业学生相比有明显优势。毕业生100%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企业认证证书,高级职业资格获证率50%以上,毕业生当年就业率95%以上,对口就业率85%以上,90%以上的学生实现“订单式”培养,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评价满意率90%以上。至2010年,本专业在校学生规模达到450人。同时主动面向下岗职工和“三农”开展技能培

训,主动为区域内企业和社区提供优质的技能培训服务、技术应用研发和职业技能鉴定,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年均350人次以上的培训服务,为本地部分中专学校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实训与鉴定年均200人次以上。 二、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建立了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全过程,与专业教师一起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 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依托专业兴办相关产业,形成“专业+公司+师生员工”专业建设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兴办与专业相关的企业,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积极开展应用技术推广与咨询,不断吸收与消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 根据企业的需要,按照专业对口、保证专业培养规格的基本原则,大力 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订单式”培养的比例达到本专业在校生的40%以上。 1、积极推进“学校+公司”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学院与中国人力资源专家网(深圳市毅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注册成立“华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Hwardoo Education Limited Company, HELC)。通过该公司整合企业、学校等多方面资源,共同开发制订专业标准。通过“学校+公司”的办学模式,实现“开发一套标准,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