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经营与管理

保险经营与管理

保险经营与管理
保险经营与管理

第一章保险经营市场

★本章要点概览

1.保险经营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商品交换的场

所;广义的是指商品和劳务交换关系的总和。

2.保险经营市场的要素包括:交易主体、交易客体和交易价格;

保险经营市场的模式包括:完全竞争型、完全垄断型、垄断竞争型和寡头垄断型。

3.保险组织形式有:个人保险、公司保险、合作保险、政府保

险、企业自保、保险集团与金融控股。

4.影响保险市场需求的因素有:风险因素、保险费率、消费者

的收入水平、互补商品与替代商品的价格、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影响保险市场供给的因素有:保险费率、偿付能力、保险技术、互补商品与替代商品的价格、市场规范程度、政府监管。

5.对保险经营市场的研究包括:保险市场调查、保险市场预测

和保险市场决策。保险市场调查主要是对存在的现实进行分析;保险市场预测主要是对未来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保险市场决策就是根据调查预测作出决定。

本章主要介绍:保险经营市场的概述;保险的组织形式;保险经营市场的供求分析;保险经营市场的调查、预测和决策。

第一节保险经营市场概述

一、保险经营市场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1.保险经营市场的含义

(1)关于市场的含义

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

广义的市场是指指商品和劳务交换关系的总和。

(2)保险经营市场的含义

保险经营市场是指保险商品进行交易的场所,是保险交易主体之间所产生的全部交换关系的总和。

过去是固定场所,有相对稳定的空间,现在是开放的全范围的交换方式。

2.保险经营市场的构成要素

保险经营市场包括三大要素:交易主体、交易客体和交易价格。

(1)保险经营市场的交易主体

保险经营市场的交易主体是市场行为的主导者。包括以投保人为代表的需求主体和以保险人和再保险人为代表的供给主体。

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又出现了保险中介人。主要有: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证行、保险律师行、保险精算师行、保险会计师行等

(2)保险经营市场的交易客体

保险经营市场的交易客体是指保险市场交易的对象--保险商品。保险商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一种无形商品;也是一种“非渴求商品”。

(3)保险经营市场的交易价格

保险经营市场的交易价格即保险费,是保险需求者为获得实际的保险保障而支付给保险人的费用。在保险市场上,交易价格是最敏感的因素,对供求双方都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二、保险经营市场的特点与种类

1.保险经营市场的特点

(1)保险经营市场是直接的风险市场保险经营市场与其它的市场不同在于保险经营市场经营的是“风险”。因此它是一个直接的风险市场。

(2)保险经营市场是非即时清结市场由于保险经营市场经营的是风险,而风险的不确定性,使得交易双方都不可能确切知道交易的结果。因此不能立刻结清。

(3)保险市场是特殊的“期货”市场这是因为保险合同具有射幸性。所谓射幸性,是指以不确定性事项为合同标的,为人们所常说的撞大运。这与人们平常生活中订立合同以确定性事件为标的的原则不同。故称为特殊的“期货”市场。

2.保险经营市场的种类

(1)按保险承保方式分有:原保险市场和再保险市场。

(2)按保险承保标的分有:寿险市场和非寿险市场。寿险市场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非寿险市场包括: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

(3)按保险经营范围分有:国内保险市场和国外保险市场。国内保险市场又分为:全国市场和区域市场;国外市场又分为:全球国际市场和区域国际市场。

(4)按保险经营性质分有:社会保险市

场和商业保险市场。

(5)按保险市场模式分有:完全竞争型市场、完全垄断型市场、垄断竞争型市场和寡头垄断型市场。

完全竞争型保险市场是指一个保险市场上有数量众多的保险公司,任何公司都可以自由进出市场。任何一个保险人都不能够单独左右市场价格,而由保险市场自发地调节保险商品价格。在这种市场模式中,保险资本可以自由流动,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充分发挥作用。国家保险管理机构对保险企业管理相对宽松,保险行业公会在市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般认为完全竞争是一种理想的保险市场模式,它能最充分、最适度、最有效地利用保险资源。因而,保险业发展较早的西方发达国家多为这一类型。

完全垄断型保险市场是指保险市场完全由一家保险公司所操纵,这家公司的性质既可是国营的,也可是私营的。在完全垄断的保险市场上,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受到极大的限制,市场上没有

竞争,没有可替代产品,没有可供选择的保险人。因而,这家保险公司可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

完全垄断型模式还有两种变通形式:一种是专业型的完全垄断模式;另一种是地区型的完全垄断模式。

垄断竞争型保险市场是指大小保险公司并存,少数大保险公司在市场上取得垄断地位。竞争的特点表现为:同业竞争在大垄断公司之间、垄断公司与非垄断公司之间、非垄断公司彼此之间激烈展开。

寡头垄断型保险市场是指在一个保险市场上,只存在少数相互竞争的保险公司。

在寡头垄断型保险市场中,保险业经营依然以市场为基础,但保险市场具有较高的垄断程度,保险市场上的竞争是国内保险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成相对封闭的国内保险市场。

三、保险市场的两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1.保险深度

保险经营管理重点

第一章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概述 1.理论费率:4理论费率是保险精算人员依据不同风险单位和保险公司的业务费用支出而厘定的费率。理论费率=纯费率+附加费率 2.实际费率:5是保险理论费率的市场化表现,是受市场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及监管费率约束的保险费率。 3.监管费率:5是为了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由保险监管机构代表政府对保险实际费率作出的最低要求。 1、什么是保险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和一般商品相比有什么特殊性? 价值:保险商品的价值从量上考察,是凝聚在保险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用价值: 1.社会稳定器 通过保险的经济补偿和风险分摊,使被破坏了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重建和重置,保持社会再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经济助动器 经济助动器功能是从社会稳定器功能中派生出来的,这是保险投资的结果。 特殊性: 1.保险商品是一种无形的商品 2.保险商品是一种“非渴求商品 3.保险商品的消费是一种隐型消费 2、保险商品有哪些特点? 1.保险商品是一种无形的商品 2.保险商品是一种“非渴求商品 3.保险商品的消费是一种隐型消费 3、分析保险公司经营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9 A自然环境;

B人口环境 C经济环境 D政策环境:税收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国家对保险投资的限制 E社会环境 F文化环境 G市场环境 内部环境: A劳动者 B经营技术 C资金 D信息 第二章保险市场分析 1.相互保险公司:29相互保险公司是由所有参加保险的人自己设立的保险法人组织,是人寿保险业特有的一种非营利性的公司组织形式。 2.相互保险社:30相互保险社是最早出现的保险组织,也是最原始的的保险组织形态,每个社员为其他社员提供保险,每个社员同时也获得其他社员提供的保险。 3.专业自保组织:31专业自保组织是由某一行业或公司为本系统或本公司提供保险保障的组织形式。 1、什么是保险市场的供给?简述影响保险市场的供给主要因素 保险市场的供给是指在一定价格(保险费率)的水平上,保险市场上各家保险公司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保险商品的数量 保险市场的供给主要影响因素 1.保险费率(成正相关关系) 2.偿付能力(成正相关关系) 3.保险技术(保险技术的难易程度会制约保险供给) 4.市场的规范程度(成正相关关系) 5.政府的监管(政府的监管的宽严会制约保险供给 2、什么是保险市场的需求?简述影响保险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

论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现状和发展创新之路

可编辑 论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现状和发展创新之路 [摘要] 保险公司的管理具有风险的集中性、成本的后发性、产品和服务的同质性、经营的广泛社会性和经营管理活动的较大弹性等特点。保险公司管理创新的重点应是建立健全与公司目标高度一致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导向不断改进业务流程,持续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大力强化和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保险公司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基层公司在经营理念、内控制度、管理水平、服务创新、队伍建设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与我国保险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基层保险公司内控管理制度不健全,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全面提升基层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是国内保险公司应对入世的需要,也是国内保险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目录:一、保险公司管理的特殊性 (一)风险的集中性。 (二)成本的后发性。 (三)产品和服务的同质性。 (四)经营的广泛社会性。 (五)经营管理活动的较大弹性。 二、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经营理念上,发展和管理、速度和效益的矛盾突出。 (二)在市场开拓思路上,业务领域狭窄,产品创新力度小,销售渠道管理不完善。 (三)在市场竞争方法上,价格严重不稳,影响市场秩序。 (四)在服务水平上,技术含量较低,仍然存在过分依赖关系和人情的现象。 (五)在保险队伍建设上,干部职工主人翁意识减弱,企业文化氛围不浓,团队协作精神不强。 三、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国内保险市场,没有形成高效有序的市场运行规则。 (二)保险公司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高,内控管理制度不健全。 (三)保险公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四、提高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转变经营观念,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化经营。 (二)加快创新步伐,改进保险营销方式。 (三)强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 (四)加强保险队伍建设。

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总结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 理论费率:理论费率是保险精算人员依据不同风险单位和保险公司的业务费用支出而厘定的费率。 实际费率:保险实际费率是保险理论费率的市场化,但是保险市级费率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费率,即使在保险业发达的国家,保险实际费率也是政府宏观监管下的费率。 监管费率:监管费率是为了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由保险监管机构代表政府对保险实际费率做出的最低的要求。 了解部分: 保险公司的经营环境: 外部环境:自然环境、人口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市场环境。 内部环境:劳动者、经营技术、资金、信息。 保险公司经营目标(划分): (一)长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 (二)社会贡献目标、公司利益目标、个人利益目标 (三)财务稳定性目标、持续发展目标和盈利目标 第一节: 一、保险市场的主体 (一)保险商品的供给方 是指在保险市场上,提供各类保险商品,承担分散和转移投保人风险的各类保险人。 (二)保险商品的需求方 是指保险市场上所有形式的和潜在的保险商品的购买者,也就是保险市场上的各类投保人。 (四)保险中介方 既包括充当保险供需双方媒介,促成保险合同的保险代理人(或保险代 理公司)、保险经纪人(或保险经纪公司),也包括独立的以第三者身份 处理保险合同当事人委托办理的有关保险业务的公证、鉴定、理算、精 算等事项的保险公证人、保险律师事务所、保险精算事务所、保险理算

师等。 Q:保险代理人、经纪人的区别与联系? A: 两者都是保险中介人,同样发挥招揽保险业务的作用。但是两者有根本的区别。 1、代表的利益不同 代理人代表保险公司的利益,经纪人代表的是客户的利益。 2、提供的服务不同 3、服务的对象不同 4、法律上承担的责任不同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是代理和被代理的关系,公司对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的行为后果负责;而客户和保险经纪人是委托与受托关系。经纪人对客户负责。 5、专业程度不同 经纪人提供的服务相对专业、全面。 Q:代理机制的优缺点 二、保险市场的客体 是保险市场上供给方和需求方交易的对象----保险商品(无形的、非渴求的商品、隐形的消费) 第二节: 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是由一定数目以上的股东发起组织的,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承担有限责任。有以下特点: (一)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所需要的大量资本通过发行股票(或认股权)筹集。(二)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又以营利作为经营的首要目标,这促使公司不断改善内部经营管理,使保险经营走上正规化、科学化的良性循环轨道。 (三)保险有限公司采取确定的保险费制,使投保人的保费负担能够确定,排除了向被保险人追补的情况,既符合现代保险的特征和投保人的需要,又便于保险业务的扩张。 第三节: Q保险市场供需分析P38 (一)保险市场的供给影响因素 ●保险费率 ●偿付能力 ●保险技术 ●市场的规范程度 ●政府的监管 (二)保险市场的需求影响因素 ●保险费率

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

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发展再保险市场,加强对再保险业务的管理,实现保险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再保险,是指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经营行为。 本规定所称直接保险,也称原保险,是相对再保险而言的保险,由投保人与保险人直接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业务。 本规定所称转分保,是指再保险接受人将其分入的保险业务,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经营行为。 本规定所称合约分保,是指保险人与其他保险人预先订立合同,约定将一定时期内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向其他保险人办理再保险的经营行为。 本规定所称临时分保,是指保险人临时与其他保险人约定,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向其他保险人办理再保险的经营行为。 本规定所称比例再保险,是指以保险金额为基础确定再保险分出人自留额和再保险接受人分保额的再保险方式。 本规定所称非比例再保险,是指以赔款金额为基础确定再保险分出人自负责任和再保险接受人分保责任的再保险方式。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再保险分出人,是指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保险人;本规定所称再保险接受人,是指承接其他保险人转移的保险业务的保险人。 本规定所称分出业务,是指再保险分出人转移出的保险业务;本规定所称分入业务,是指再保险接受人接受分入的保险业务。

本规定所称直接保险公司,也称原保险公司,是相对再保险人而言,是指直接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人。 本规定所称保险联合体,是指为了处理单个保险人无法承担的特殊风险或者巨额保险业务,或者按照国际惯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保险人联合组成、按照其章程约定共同经营保险业务的组织。 本规定所称保险经纪人,是指接受再保险分出人委托,基于再保险分出人利益,为再保险分出人与再保险接受人办理再保险业务提供中介服务,并按约定收取佣金的保险经纪机构。 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港澳台)设立的保险人、保险联合体以及保险经纪人或其他保险机构办理再保险业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五条保险人、保险联合体和保险经纪人办理再保险业务,应当遵循审慎和最大诚信原则。 第六条再保险分出人、再保险接受人和保险经纪人,对在办理再保险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负有保密义务。 第七条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鼓励保险人、保险联合体和保险经纪人积极为农业保险和地震、台风、洪水等巨灾保险提供保险及再保险服务。 第八条中国保监会依法对再保险业务实施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业务经营 第九条再保险业务分为寿险再保险和非寿险再保险。保险人对寿险再保险和非寿险再保险应当单独列账、分别核算。 第十条保险人应当依照《保险法》规定,确定当年总自留保险费和每一危险单位自留责任;超过的部分,应当办理再保险。 第十一条除航空航天保险、核保险、石油保险、信用保险外,直接保险公司办理合约分保或者临时分保的,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寿险公司经营与管理二版说明

《寿险公司经营与管理》二版说明 一、 本书二版的编写目的 本书旨在向读者描述寿险公司运作的概貌, 突出寿险公司运营的 鲜明特征,并提供较系统的现代管理理念和工具。 教材是对一版的继承,一版的贡献是把中国寿险业关于内含价 值、流程管理、公司治理、企业文化的一些前沿性的成果引入教材。 但由于对寿险公司经营管理教材的新体系究竟应包括什么内容, 国内 仍处于探索之中,本书一版仍采用了传统体系,以运营层面的知识为 主,管理学层 面的知识略显单薄。 教材需要与时俱进,本书二版将引入战略管理、品牌管理、团队 管理、领导与沟通、组织变革等当代管理学的内容。同时,为突出寿 险公司经营的特殊性,将完整介绍包括市场定位、产品开发、渠道管 理、核保、理赔、客服、投资在内的运营流程。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的内容将全面更新,以吸收业内的新经验。 二、 写作思路 全书共分十六章。谋篇布局如下: 第一章总论是对寿险公司经营管理特性、经济社会职能、运营流 程、使命及目标的论述。 公司的使命和目标体现于公司设立之始,贯穿于公司治理之中, 所以接着是对公司设立和公司治理的论述。 随后分别论述寿险公司的市场定位及渠道管理、产品开发与精 算、后台运营(包括核保、理赔、客服以及信息管理)、投资管理、 内部控制、财务管理、战略管理、品牌管理、组织结构、组织变革, 如下图示。 内部控制 市场定位(渠道) 公司的使命与 目标 后台运营 战略管理 产品开发 组织结构 组织变革 信息管理 投资管理 综合管理 公司治理 核保 理赔 客服 品牌管理

上述内容构成了寿险公司管理者应掌握的技术技能和概念技能,至少与前述技能同等重要的是管理者的人际技能,所以全书最后两章“以人为本”,分别论述了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系列人际技能,包括团队管理、领导和人际沟通。 贯穿全书的是“市场导向”的经营理念,以及公司股东、经理层、职工三者“利益平衡” “合作共生”的治理理念。 最后,本书作为中国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教材体系的一部分,将避免重复体系中其它教材的内容。而对于目前概念体系尚不成熟的公司文化等内容将留 各章节将一致列示以下几项学习模块: ?学习目的 在每章的首页都列出了学习目的,帮助读者认识该章的主要问题。 ?名言引用 在每章的开头部分,应用名家名言,力求和该章内容紧密联系,以便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专栏 包括案例和阅读材料,目的在于帮助读者理解正文。2004年以 来,中资寿险公司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因此,本书二版尽最大努力对目前国内寿险公司一些前沿的管理经验进行剖析和总结。 ?关键词 在每章结尾,通过关键词可以帮助读者把握本章重点。 ?本章小结 在每章末尾都会列出本章内容的小结,概要总结本章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思考题 鼓励读者在学完正文之后,结合各章内容,联系实际思考有关问题。

再保险业务

第一章 1.再保险:也称分保,是保险人在原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承担的部分 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 2.危险单位:是指保险标的发生一次灾难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 3.自留额:也叫自负责任额,是指分出公司根据自身偿付能力所确定承担的责任限额。 4.分保额:也称分保责任额,是指经过分保,由接受公司所承担的责任限额,对接受公司 而言,这个责任额为接受额。 5.再保险的基本分类: 1)按责任限制分类: a.比例再保险:以保险金额为基础确定每一危险单位的自留额和分保额,分出公 司的自留额和接受公司的接受额均是按照保险金额的一定比例确定的。 b.非比例再保险:以赔款金额为基础确定每一危险单位的自留额和分保额。主要 有超额赔款再保险和超过赔付率再保险。 2)按照分保安排方式分类: a.临时再保险:在安排时需将分出业务的具体情况和分保条件逐笔告诉对方,对 方是否接受或接受多少完全可以自由选择。 b.合同再保险:是分出公司和接受公司双方事先通过契约将业务范围、地区范围、 除外责任、分保佣金、自留额、合同限额、账单的编制与发送等各项分保条件 用文字予以固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c.预约再保险:是介于临时再保险和合同再保险之间的一种安排方式。 6.再保险的职能: 1)基本职能:分散风险。 2)职能的特殊功效: a.再保险对固有的巨大风险进行有效分散。 b.再保险对特定区域内的风险进行有效分散。 c.对特定公司的累积风险进行有效分散。 d.再保险对某一时点的风险进行彻底分散。 e.通过相互分保,扩大风险分散面。 7.再保险的微观作用: 1)对分保分出人的作用: a.分散风险,均衡业务质量。 b.控制责任,稳定业务经营。 c.扩大承保能力,增加业务量。 d.降低营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对分保接受人的作用: a.扩大风险分散面。 b.节省营业费用。 c.借鉴经验的重要途径。 3)对被保险人的作用: a.加强安全保障。 b.简化投保手续。 c.提高企业信用。 d.支持自办保险。 8.再保险的宏观作用:

(金融保险)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整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科学的经营决策的关键是() A.确定经营目标 B.制定决策方案 C.选择决策方法 D.正确执行决策 2.对于股份制保险企业来说,其经营活动的直接内在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社会贡献目标 B.股东利益目标 C.员工个人利益目标 D.被保险人利益目标 3.在进行保险经营财务稳定性测算中,当各年度实际赔付率等于预期赔付率时,K值() A.小于0 B.等于0 C.等于1 D.大于1 4.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核定,可以经营的人身保险业务是() A.全部人身保险业务 B.短期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 C.全部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 D.人寿保险和全部健康险业务 5.保险代理人从事保险代理业务,获得代理手续费,该笔费用的支付者是() A.投保人 B.被保险人 C.保险人 D.受益人 6.下列属于保险计划数量指标的是() A.保费收入 B.人均保费收入 C.职工技术构成 D.综合费用率 7.展业人员接近展业对象的方法主要是() A.介绍接近和直接接近 B.代理人展业和直接展业 C.代理人展业和经纪人展业 D.直接展业、代理人展业和经纪人展业 8.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保险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责任的承保方式是() A.综合承保 B.共同承保 C.总括承保 D.全国承保 9.国际上,保险业普遍采用的防灾防损的工作形式是() A.专职防灾防损 B.兼职防灾防损 C.单一防灾防损 D.综合防灾防损 10.对于因保险事故而受损的损余物资,一般应作如下处理() A.作价折归被保险人,并在保险赔款中作相应扣除 B.作价折归保险人 C.作价折归被保险人,在保险赔款中不予扣除 D.归被保险人所有,但要补缴一定比例的保险费 11.保险金额、保险价值均为10万元,实际损失8万元,绝对免赔额1万元,则保险人的赔偿金额为() A.10万元 B.8万元 C.7万元 D.9万元 12.农作物收获保险一般采用()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 一、名词解释 1.资产管理:业务的管理活动使得资产,负债两方面的决策 协调一致,具体来讲资产与负债在一定的风险承受范围与约束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财务目的而进行的有关资产与负债战略的计划、组织、协调以及调整的一系列连续的过程。 2.目标市场是指由一组有共同需要或者特征的购买者所组 成的市场。 3.市场定位是指确定目标市场后,企业将通过何种营销方 式、提供何种产品和服务,在目标市场与竞争者以示区别,从而树立企业的形象,取得有利的竞争地位 4.市场集中度: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 标,它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 5.保险营销是以保险这一特殊商品为客体,以消费者对这一 特殊商品的需求为导向,以满足消费者转嫁风险的需求为中心,运用整体营销或协同营销的手段,将保险商品转移给消费者,以实现保险公司长远经营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6.资产负债管理:业务的管理活动使得资产,负债两方面的 决策协调一致,具体来讲资产与负债在一定的风险承受范围与约束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财务目的而进行的有关资

产与负债战略上的计划,组织,协调以及调整的一系列连续的过程。 二、填空 1.作出承保决定 ●正常承保(保险公司按标准费率承保保险标的的风险, 出具保险单。) ●条件承保(保险公司通过增加限制性条件或加收附加 保费的方式予以承保,出具保险 单。) ●拒绝承保(如果投保人条件明显低于保险人的承保标 准,保险人会拒绝承保。) 2.核保包括核保选择和核保控制 3.理赔的基本原则:主动迅速,准确合理 4.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银行存款;买卖债券、 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投资不动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 5.投保动机形成的3个条件:1保险需要的存在2 相应的刺 激条件 3有满足保险需求的产品 6.投保决策过程:1风险认知阶段 2信息收集阶段3投保方 案的评估4投保决策 5保后评价 7.企业资源分为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人力资源

保险企业经营管理试卷及答案

《保险企业经营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保险经营活动中代表投保人的是( )。 A.保险经纪人 B.保险代理人C.保险公估人 D.保监会 2.下列不是管理的基本职能的是( )。 A.推理 B.计划 C.领导 D.组织 E.控制 3.在保险经营活动中代表保险人的是( )。 A.保险经纪人 B.保险代理人 C.保险公估人 D.保监会 4.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保险公司必须具备的最低偿付能力是( )。 A.法定偿付能力 B.实际偿付能力 C.最低偿付能力 D.理论偿付能力 5.下列不是保险中介人的是( )。 A.保险经纪人 B.保险代理人 C.保险公估人 D.保监会 6.承保一般分为核保与( )两个主要环节。 A.营销 B.理赔 C.签单 D.要约 7.科学的经营决策的关键是() A.确定经营目标 B.制定决策方案 C.选择决策方法 D.正确执行决策 8.对于股份制保险企业来说,其经营活动的直接内在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社会贡献目标 B.股东利益目标 C.员工个人利益目标 D.被保险人利益目标 9.在进行保险经营财务稳定性测算中,当各年度实际赔付率等于预期赔付率时,K 值() A.小于0 B.等于0 C.等于1 D.大于1 10.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核定,可以经营的人身保险业务是() A.全部人身保险业务 B.短期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 C.全部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 D.人寿保险和全部健康险业务11.保险代理人从事保险代理业务,获得代理手续费,该笔费用的支付者是() A.投保人 B.被保险人 C.保险人 D.受益人 12.下列属于保险计划数量指标的是() A.保费收入 B.人均保费收入 C.职工技术构成 D.综合费用率 13.展业人员接近展业对象的方法主要是() A.介绍接近和直接接近 B.代理人展业和直接展业 C.代理人展业和经纪人展业 D.直接展业、代理人展业和经纪人展业 14.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保险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责任的承保方式是() A.综合承保 B.共同承保 C.总括承保 D.全国承保 15.国际上,保险业普遍采用的防灾防损的工作形式是() A.专职防灾防损 B.兼职防灾防损 C.单一防灾防损 D.综合防灾防损 16.对于因保险事故而受损的损余物资,一般应作如下处理() A.作价折归被保险人,并在保险赔款中作相应扣除 B.作价折归保险人 C.作价折归被保险人,在保险赔款中不予扣除 D.归被保险人所有,但要补缴一定比例的保险费 17.保险金额、保险价值均为10万元,实际损失8万元,绝对免赔额1万元,则保险人的赔偿金额为() A.10万元 B.8万元 C.7万元 D.9万元 18.保险公司治理的主体是( )。 A.保险代理人 B.投保人 C.股东 D.保险经纪人 19.下列不是保险中介人的是( )。 A.保险经纪人 B.保险代理人 C.保险公估人 D.保监会 20.再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包括() A.原保险人和被保险人 B.原保险人和再保险人 C.再保险人和被保险人 D.再保险人和分入公司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身保险核保中影响死亡率的因素有()。 A、年龄 B、习惯 C、投保人收入状况 D、居住环境 2.保险投资的特殊原则包括()。

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

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 (2010年5月21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8号发布,根据2015年10月19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5年第3号《关于修改<保险公司设立境外保险类机构管理办法>等八部规章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发展再保险市场,加强对再保险业务的管理,实现保险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再保险,是指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经营行为。 本规定所称直接保险,也称原保险,是相对再保险而言的保险,由投保人与保险人直接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业务。 本规定所称转分保,是指再保险接受人将其分入的保险业务,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经营行为。 本规定所称合约分保,是指保险人与其他保险人预先订立合同,约定将一定时期内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向其他保险人办理再保险的经营行为。 本规定所称临时分保,是指保险人临时与其他保险人约定,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向其他保险人办理再保险的经营行为。 本规定所称比例再保险,是指以保险金额为基础确定再保险分出人自留额和再保险接受人分保额的再保险方式。 本规定所称非比例再保险,是指以赔款金额为基础确定再保险分出人自负责任和再保险接受人分保责任的再保险方式。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再保险分出人,是指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保险人;本规定所称再保险接受人,是指承接其他保险人转移的保险业务的保险人。 本规定所称分出业务,是指再保险分出人转移出的保险业务;本规定

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期末考试大纲 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所列题目为期末试卷试题的出题范围。 本次期末考试题型分为三种: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判断占15%单项选择占63%多项选择占22% 期末复习思考题 一、判断题 1、在人寿保险公司,协助进行产品定价和确保公司的运作保持良好财务状况的职能领域是会计部门。 A. 对 B. 错 2、相互保险公司有别于股份保险公司之处,在于相互保险公司能被另一个公司所拥有。 A. 对 B. 错 3、相互保险公司有别于股份保险公司之处,在于相互保险公司由保单持有人所拥有。 A. 对 B. 错 4、公司的权力结构从上到下,确定在公司中谁对谁负责,该结构称为公司的指挥链。 A. 对 B. 错 5、营销不仅包括销售,还包括构思、产品与服务的设计、定价、促销和分销。 A. 对 B. 错 6、一个公司的营销组合由该公司管理各种产品、价格、促销和分销的各种方法构成,目的是达到营销目标。 A. 对 B. 错 7、一个将自己宣传为“向年青、具有升人较高阶层流动性的专业人士提供各种财

务保障”的保险公司正在进行市场定位。 A. 对 B. 错 8、负责确保人寿保险公司的运作符合一般商业法规并符合保险监管部门规则的职能领域是遵从部门。 A. 对 B. 错 9、一位员工就其职责向多人负责,这有利于了单一领导原则。 A. 对 B. 错 10、作为人寿保险公司权力最终来源的保单持有人或股票持有人通常出现在公司组织结构图的最顶端。 A. 对 B. 错 11、如果张三是甲保险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也是甲公司董事会的董事,那么张三先生被视为是外部董事。 A. 对 B. 错 12、将大的、不相似的市场切分为较小的、更加类似的子市场的过程被称为目标营销。 A. 对 B. 错 13、如果一个保险公司决定向整个市场营销产品,而不是切分整个市场并选择部分市场进行营销,那么该保险公司进行的是集中营销。 A. 对 B. 错 14、个人分销系统与直接分销系统之间的一个不同点是直接分销系统允许消费者直接从公司购买产品,不需要通过中间的销售人员。 A. 对 B. 错 15、保险经营的资产中,自有资本所占的比重很小,绝大部分来自于投保人按照保险合同向保险企业缴纳的保险费、保险储金,及保险企业从保险费中所提取的各项准备金,因此保险经营资产具有负债性。 A. 对 B. 错

基层保险公司经营管理问题

基层保险公司经营管理问题分析与建议 从目前国内保险公司组织机构形式和职能分配看,多数是实行总、分、支公司管理模式。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作为最基层经营单位,其主要职能是销售保险产品、提供保险服务,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是保险公司运营系统的终端和服务窗口,是保险公司微观经营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险公司业务收入和利润的直接来源,其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保险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直接反映保险公司的社会形象和发展水平。加强基层保险公司的管理,提高基层公司业务发展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对于夯实保险公司发展的基础、实现良好的经营业绩至关重要。 一、基层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经营理念上,发展和管理、速度和效益的矛盾突出。经营过程中,为了保证完成保费计划指标,基层公司领导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完成保费计划上,理赔管理、服务举措、内部建设等方面,工作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业务发展屈服于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而尚欠规范的市场环境,基层公司在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上存在观念上的偏差,重速度、轻效益,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控制水平不高,部分业务质量较差,为完成保费任务不计成本地承保一些赔付率高、连年亏损的业务,经营效益水平低,制约了保险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壮大。 (二)在市场开拓思路上,业务领域狭窄,产品创新力度小,销售渠道管理不完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然而,保险公司的业务领域没有跟上形势的变化,大企业、大项目仍然是各公司竞相争夺的焦点,存在巨大市场潜力的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和地域广阔的农村保险市场几乎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从各保险公司产品结构看,部分市场需求接近饱和的传统产品仍然是基层公司的主要保费收入来源,产品结构雷同、单一,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基层公司对新产品开发推广的积极性不高,工作力度太小,新兴保险市场领域亟待加强开发。在销售渠道上,虽然扩大了营销业务和专、兼职代理业务,但在管理上没有建立落实相应的制度,比较混乱。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论文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论文 一、基层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经营理念上,发展和管理、速度和效益的矛盾突出。经营过程中,为了保证完成保费计划指标,基层公司领导把主要精力集 中在完成保费计划上,理赔管理、服务举措、内部建设等方面工作 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业务发展屈服于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面对竞 争日益激烈而尚欠规范的市场环境,基层公司在处理速度和效益的 关系上存在观念上的偏差,重速度、轻效益,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 控制水平不高,部分业务质量较差,为完成保费任务不计成本地承 保一些赔付率高、连年亏损的业务,经营效益水平低,制约了保险 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壮大。 (三)在市场竞争方法上,表现为“三高一低”的违规经营行为仍然是部分基层保险公司竞争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部分专、兼职代 理机构和个人代理人受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违反保险监管部门的 规定抬高手续费;部分基层保险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不计成本地采取 高返还、高手续费、高佣金、降低费率等违规手段招揽业务,并且 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保险市场的恶性价格竞争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 和保险公司的社会形象,影响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损害了被保 险人的利益,造成大量保源流失,不利于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四)在服务水平上,技术含量较低,仍然存在过分依赖关系和人情的现象。基层公司在展业过程中,主要依靠业务人员的“关系网”拉业务,或者是通过大量招聘营销员的“人海战术”开拓市场,保 险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误导消费,坑害被保险人利益等行为时 有发生,部分业务人员忽视消费者心理状态而采取死缠滥打的推销 方式。基层保险公司的“人海战术”和“关系业务”的过度膨胀, 使国民对保险的作用产生误解,有的甚至产生反感情绪和厌恶心理,不利于培育国民的保险意识,损害了保险业的社会声誉和保险从业 人员的社会地位。另外,基层公司在理赔服务过程中,有的为了稳 固与大客户的关系不讲原则地进行人情赔付或通融赔付,有的为了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学复习题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保险经营思想的首要内容是() A.效益意识B.市场意识 C.信息意识 D.竞争意识 2.对保险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发展速度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经济发展水平 C.人们的保险意识 D.保险市场竞争 3.用现有保险商品寻求新市场的市场开发策略是( ) A.新产品开发策略 B.综合策略 C.市场开拓策略 D.市场渗透策略 4.现代保险企业制度最典型的组织形式是( ) A.相互保险社 B.相互保险公司 C.股份保险公司 D.保险合作社 5.保险市场上只存在少数竞争的几家大公司,保险公司的数量与市场规模等因素有关,国家控制严格,市 场进入困难,结构较稳定。这类市场属于( ) A.完全竞争型保险市场 B.完全垄断型保险市场 C.垄断竞争型保险市场 D.寡头垄断型保险市场 6.再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包括() A.原保险人和被保险人B.原保险人和再保险人 C.再保险人和被保险人D.再保险人和分入公司 7.根据我国保险法律规定,设立保险公司,最低的注册资本金数额为实收货币资本人民币 A.1000万 B.1.5亿元 C.2亿元 D.5亿元 8.依法被宣告破产的保险公司,应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其清算组的组织者通常为( ) A.公司职工代表大会 B.保险监管机构 C.人民法院 D.公司董事会 9.在保险统计的动态比较指标中,反映保险经济现象在各个时期所达到的规模和发展程度的指标是( ) A.发展水平 B.增长量 C.发展速度 D.增长速度 10.受保险公司委托,被授权在一定地区代表保险公司行使权利的人,被称为( ) A.独立代理人 B.专属代理人 C.总代理人 D.分代理人 11.根据我国《保险法》,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 ) A.保险合同效力不受影响 B.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 C.保险合同效力中止 D.保险合同无效

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2015修订)

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 发布时间:2015-12-03 (2010年5月21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8号发布根据2015年10月19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5年第3号《关于修改<保险公司设立境外保险类机构管理办法>等八部规章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发展再保险市场,加强对再保险业务的管理,实现保险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再保险,是指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经营行为。 本规定所称直接保险,也称原保险,是相对再保险而言的保险,由投保人与保险人直接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业务。 本规定所称转分保,是指再保险接受人将其分入的保险业务,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经营行为。 本规定所称合约分保,是指保险人与其他保险人预先订立合同,约定将一定时期内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向其他保险人办理再保险的经营行为。 本规定所称临时分保,是指保险人临时与其他保险人约定,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向其他保险人办理再保险的经营行为。 本规定所称比例再保险,是指以保险金额为基础确定再保险分出人自留额和再保险接受人分保额的再保险方式。 本规定所称非比例再保险,是指以赔款金额为基础确定再保险分出人自负责任和再保险接受人分保责任的再保险方式。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再保险分出人,是指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保险人;本规定所称再保险接受人,是指承接其他保险人转移的保险业务的保险人。 本规定所称分出业务,是指再保险分出人转移出的保险业务;本规定所称分入业务,是指再保险接受人接受分入的保险业务。 本规定所称直接保险公司,也称原保险公司,是相对再保险人而言,是指直接与投保人

保监发〔2010〕8号《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8号 《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已经2010年4月12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主席吴定富 二○一○年五月二十一日 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发展再保险市场,加强对再保险业务的管理,实现保险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再保险,是指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经营行为。 本规定所称直接保险,也称原保险,是相对再保险而言的保险,由投保人与保险人直接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业务。 本规定所称转分保,是指再保险接受人将其分入的保险业务,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经营行为。 本规定所称合约分保,是指保险人与其他保险人预先订立合同,约定将一定时期内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向其他保险人办理再保险的经营行为。 本规定所称临时分保,是指保险人临时与其他保险人约定,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向其他保险人办理再保险的经营行为。 本规定所称比例再保险,是指以保险金额为基础确定再保险分出人自留额和再保险接受人分保额的再保险方式。 本规定所称非比例再保险,是指以赔款金额为基础确定再保险分出人自负责任和再保险接受人分保责任的再保险方式。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再保险分出人,是指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保险人;本规定所称再保险接受人,是指承接其他保险人转移的保险业务的保险人。

本规定所称分出业务,是指再保险分出人转移出的保险业务;本规定所称分入业务,是指再保险接受人接受分入的保险业务。 本规定所称直接保险公司,也称原保险公司,是相对再保险人而言,是指直接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人。 本规定所称保险联合体,是指为了处理单个保险人无法承担的特殊风险或者巨额保险业务,或者按照国际惯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保险人联合组成、按照其章程约定共同经营保险业务的组织。 本规定所称保险经纪人,是指接受再保险分出人委托,基于再保险分出人利益,为再保险分出人与再保险接受人办理再保险业务提供中介服务,并按约定收取佣金的保险经纪机构。 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港澳台)设立的保险人、保险联合体以及保险经纪人或其他保险机构办理再保险业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五条保险人、保险联合体和保险经纪人办理再保险业务,应当遵循审慎和最大诚信原则。 第六条再保险分出人、再保险接受人和保险经纪人,对在办理再保险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负有保密义务。 第七条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鼓励保险人、保险联合体和保险经纪人积极为农业保险和地震、台风、洪水等巨灾保险提供保险及再保险服务。 第八条中国保监会依法对再保险业务实施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业务经营 第九条再保险业务分为寿险再保险和非寿险再保险。保险人对寿险再保险和非寿险再保险应当单独列账、分别核算。 第十条保险人应当依照《保险法》规定,确定当年总自留保险费和每一危险单位自留责任;超过的部分,应当办理再保险。 第十一条除航空航天保险、核保险、石油保险、信用保险外,直接保险公司办理合约分保或者临时分保的,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以比例再保险方式分出财产险直接保险业务时,每一危险单位分给同一家再保险接受人的比例,不得超过再保险分出人承保直接保险合同部分的保险金额或者责任限额的80%;

(金融保险)保险经营与管理

第十一章保险偿付能力的管理 ★本章要点概览 1.保险偿付能力:简单地说,是指保险公司偿付债务的能力, 它表示企业资产与负债的一种对应关系。具体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同未决负债之间的差额。明确实际偿付能力边际、最低偿付能力边际、法定偿付能力边际 2.影响保险偿付能力的因素有:负债方面的因素、资产方面 的因素和其它方面的因素。 3.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保险偿付能力都有监管要求:这里介绍 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和我 国的香港地区。 4. 我国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正常层次的监管(资本 金、费率和险种、准备金、再保险、资金运用);偿付能力的监管(偿付能力额度、偿付能力指标)。 5. 保险偿付能力边际的测算方法有:比例法、风险理论法等。 6.保险公司对偿付能力的管理主要有:目标管理法;资产负债 管理法。 本章主要介绍:保险偿付能力概述;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偿付能力监管;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保险偿付能力边际的测算方法;保险公司对偿付能力的管理。

第一节保险偿付能力概述 一、保险偿付能力的概念 1.保险偿付能力简单地讲,就是指保险公司偿付债务的能力,它表示企业资产与负债的一种对应关系。具体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同未决负债之间的差额。 2.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由资本金、总准备金(公积金)、未分配的盈余、保费准备金和赔款准备金构成。前三项构成企业股东的权益;后两项为保险人对被保险人负债,也称保险责任准备金。 总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从决算后的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并逐年积累,用以应付巨大赔款时弥补亏损的资金。 保费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保证其如约履行保险赔偿或给付义务,根据政府有关法律规定或业务特定需要,从保费收入中提取的与其所承担的保险责任相对应的一定数量的基金。

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2019)word精品文档9页

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8号 《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已经2010年4月12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主席吴定富 二○一○年五月二十一日 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发展再保险市场,加强对再保险业务的管理,实现保险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再保险,是指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经营行为。 本规定所称直接保险,也称原保险,是相对再保险而言的保险,由投保人与保险人直接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业务。 本规定所称转分保,是指再保险接受人将其分入的保险业务,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经营行为。 本规定所称合约分保,是指保险人与其他保险人预先订立合同,约定将一定时期内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向其他保险人办理再保险的经营行为。

本规定所称临时分保,是指保险人临时与其他保险人约定,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向其他保险人办理再保险的经营行为。 本规定所称比例再保险,是指以保险金额为基础确定再保险分出人自留额和再保险接受人分保额的再保险方式。 本规定所称非比例再保险,是指以赔款金额为基础确定再保险分出人自负责任和再保险接受人分保责任的再保险方式。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再保险分出人,是指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保险人;本规定所称再保险接受人,是指承接其他保险人转移的保险业务的保险人。 本规定所称分出业务,是指再保险分出人转移出的保险业务;本规定所称分入业务,是指再保险接受人接受分入的保险业务。 本规定所称直接保险公司,也称原保险公司,是相对再保险人而言,是指直接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人。 本规定所称保险联合体,是指为了处理单个保险人无法承担的特殊风险或者巨额保险业务,或者按照国际惯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保险人联合组成、按照其章程约定共同经营保险业务的组织。 本规定所称保险经纪人,是指接受再保险分出人委托,基于再保险分出人利益,为再保险分出人与再保险接受人办理再保险业务提供中介服务,并按约定收取佣金的保险经纪机构。 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港澳台)设立的保险人、保险联合体以及保险经纪人或其他保险机构办理再保险业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五条保险人、保险联合体和保险经纪人办理再保险业务,应当遵循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