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站仪精密角度测量实验报告范文

全站仪精密角度测量实验报告范文

全站仪精密角度测量实验报告范文
全站仪精密角度测量实验报告范文

全站仪精密角度测量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题目全站仪测量综合实验

二、实验目的

1. 熟悉全站仪的基本操作。

2. 熟悉全站仪的基本测量功能。

3. 熟悉并掌握用全站仪进行施工点位放样。

三、实验基本原理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它是一种可以同时进行角度(水平角、竖直角)测量、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和数据处理,由机械、光学、电子元件组合而成的测量仪器。由于只需一次安置,仪器便可以完成测站上所有的测量工作,故被称为“全站仪”。全站仪上半部分包含有测量的四大光电系统,即水平角测量系统、竖直角测量系统、水平补偿系统和测距系统。通过键盘可以输入操作指令、数据和设置参数。

1.电子测距原理:

电子测距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已知这一特性,测定电磁波在被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来求得距离值。脉冲法基本测距原理如下图示:

2.电子测角原理:

即角度测量的数字化,也就是自动数字显示角度测量结果,其实质是用一套角码转换系统来代替传统的光学读数系统。增量式光栅度盘测角原理如图示:

由于光栅之间的夹角是已知,计数器所计的电流周期数经过处理就刻有显示处角度值。

四、实验基本步骤

1、坐标测量

(1)首先对中整平,过后开机;

(2)设置测站,输入测站点坐标;

(3)设置后视点方位角(后视方位角可通过输入测站点和后视点坐标后,照准后视点进行设置);

(4)精确照准目标棱镜中心后,在坐标测量菜单屏幕下点击测量,测量完成后,显示出目标点的坐标值以及到目标点的距离、垂直角和水平角。

2、面积测量

(1)进入标准测量;

(2)点击程序→坐标解析→面积计算;

(3)标记所需计算点;

(4)点击计算即可得出所选点的连线封闭而成的图形的面积。

3、放样

(1)首先对中整平,过后开机;

(2)点击进入测量操作界面;

(3)进入标准测量,点击程序→放样→设置;

(4)设置测站点坐标和后视角(方法同坐标测量)

(5)设置好后,进入点放样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放样点名和坐标信息,点击放样进入放样观测屏幕;

(6)转动仪器照准部至所显示的角度值为0°,在望远镜照准方向上安置棱镜并照准,点击测量;

(7)按照全站仪所测点与实际位置之间的距离指引棱镜调整位子,直至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定点。

五、原始记录

以下为坐标测量的15个导线点坐标:

以下为面积计算点坐标:

六、实验总结

本次全站仪测量综合实验为期两天,实验内容为坐标测量、面积测量、点放样。全站仪是一种光机电算一体化的高新技术测量仪,测距部分有发射,接受与瞄准组成共轴系统,测角部分由电子测角系统完成,是一种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各种测量功能的外业数据采集设备,大大减轻外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作为在实际施工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测量仪器,了解其基本功能,熟练掌握其基本操作,将对今后的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全站仪操作注意事项:

1、测量前应检查仪器箱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

2、开箱后提取仪器前,要看准仪器在箱内放置的方式和位置,装卸仪器时,必须握住提手,将仪器从仪器箱取出或装入仪器箱时,请握住仪器提手和底座,不可握住显示单元的下部。切不可拿仪器的镜筒,否则会影响内部固定部件,从而降低仪器的精度。应握住仪器的基座部分,或双手握住望远镜支架的下部。仪器用毕,先盖上物镜罩,并擦去表面的灰尘。装箱时各部位要放置妥帖,合上箱盖时应无障碍。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一范文

实验一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组成原理 数字示波器将输入信号数字化(时域取样和幅度量化)后,经由D/A转换器再重建波形。数字示波器具有记忆、存贮被观察信号功能,又称为数字存贮示波器。 当处于存储工作模式时,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存储和显示两个阶段。在存储工作阶段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化信号,在逻辑控制电路的控制下依次写入到RAM中。 在显示工作阶段,将数字信号从存储器中读出转换成模拟信号,经垂直放大器放大加到CRT的Y偏转板。同时,CPU的读地址计数脉冲加至D/A转换器,得到一个阶梯波扫描电压,驱动CRT的X偏转板,如图2.1所示。 图2.1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组成原理图 2.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工作方式 (1)数字存储器的功能 随机存储器RAM包括信号数据存储器、参考波形存储器、测量数据存储器和显示缓冲存储器四种。 (2)触发工作方式

1)常态触发 —同模拟示波器基本一样。 2)预置触发 —可观测触发点前后不同段落上的波形。 (3)测量与计算工作方式 数字存储示波器对波形参数的测量分为自动测量和手动测量两种。一般参数的测量为自 动测量,特殊值的测量使用手动光标进行测量。 (4)面板按键操作方式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面板按键分为立即执行键和菜单键两种。 3.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显示方式 (1)存储显示 ——适于一般信号的观测。 (2)抹迹显示 ——适于观测一长串波形中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的瞬态信号。 (3)卷动显示 ——适于观测缓变信号中随机出现的突发信号。 (4)放大显示 ——适于观测信号波形细节。 (5)X —Y 显示 图2.2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显示方式 (6)显示的内插 插入技术可以解决点显示中视觉错误的问题。 主要有线性插入和曲线插入两种方式。 4. 实时采样和等效时间采样 在现在为止我们所介绍的波形数字化方法称为实时采样,这时所有的采样点都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次序来采集的,这个波形采样的次序和采样点在示波器屏幕上出现的次序是相同的,只要一个触发事件就可以启动全部的采样动作。如图2.3所示。 (a) 卷动显示 (b) 放大显示

实验五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doc

实验五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全站仪的基本构造及性能,熟悉各操作键的名称及其功能,并熟悉使用 方法。 2、掌握全站仪的安置方法和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坐标测量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 1、每组全站仪1套(含脚架1个、目标杆1根,棱镜1套),记录板1 块,自备:铅笔。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1.全站仪的构造 (1)通过教师讲解和全站仪使用说明书,了解全站仪的基本结构及各操作部件 的名称和作用。 (2)了解全站仪键盘上各按键的名称及其功能、显示符号的含义并熟悉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坐标测量模式间的切换。

2、全站仪的操作步骤 (1)装电池(2)开机定标(照准部水平方向旋转一周,望远镜绕横轴旋转一周)(3)安置仪器(同经纬仪的)粗略对中,精确对中,粗平,精平,精确对中 (4)瞄准(5)读数 垂直角和水平角的倾斜改正 当启动倾斜传感器功能时,将显示由于仪器不严格水平而需对垂直角和水平角自动施加的改正数。 为确保精密测角,必须启动倾斜传感器。当系统显示仪器补偿对话框时,表示仪器 倾斜已超过自动补偿范围(± 3.5,必′须)人工整平仪器。

。 WinCE(R)系列全站仪的补偿设置有:关闭补偿、单轴补偿和双轴补偿三种选项。 双轴补偿:改正垂直角指标差和竖轴倾斜对水平角的误差。当任一项超限时,系统会出现仪器补偿对话框,提示用户必须先整平仪器。 单轴补偿:改正垂直角指标差。当垂直角补偿超限时,系统才出现补偿对话框。 关闭补偿:补偿器关闭。 3.全站仪测量 (1)角度测量 1)首先从显示屏上确定是否处于角度测量模式,如果不是,则按操作转换为距 离模式。 2)盘左瞄准左目标A,按置零键,使水平度盘读数显示为0°00′〃0,0顺时针旋转 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读取显示读数。 3)同样方法可以进行盘右观测。 4)如果测竖直角,可在读取水平度盘的同时读取竖盘的显示读数。 (2)距离测量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D测绘131 姓名学号:戴峻2013132911 测绘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一、精密角度测量 一、实验名称:精密角度测量 二、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三、实验地点:淮海工学院苍梧校区 时间:2016.6.02 四、实验目的: 1. 掌握精密经纬仪(DJ1或DJ2)的操作方法。 2. 掌握方向法观测水平角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五、仪器和工具: 全站仪一台,三脚架一个,记录板一块,自备铅笔,记录手薄和观测目标物。

六、实验内容及设计: 在实验之前,需要做的工作是:了解实验内容,以及读数的多种限差,并选择好实验地点,大略知道实验数据的处理。 1.实验步骤: (1)架设全站仪,完成对中、整平; (2)调清楚十字丝,选择好起始方向,消除视差; (3)一个测站上四个目标一测回的观测程序 2. 度盘配置: 设共测4个测回,则第i个测回的度盘位置略大于(i-1)180/4. 3. 一测回观测: (1) 盘左。选定一距离较远、目标明显的点(如A点)作为起始方向,将平读盘读数配置在稍大于0 o处,读取此时的读数;松开水平制动螺旋,顺时针方向依次照准B、C、D三目标读数;最后再次瞄准起始点A并读数,称为归零。

以上称为上半侧回。两次瞄准A点的读数之差称为“归零差”,检核是否超限,超限及时放弃本测回,重新开始本测回。 (2)盘右。先瞄准起始目标A,进行读数;然后按逆时针放线依次照准D、C、B、A各目标,并读数。 以上称之为下半测回,其归零差仍要满足规范要求。 上、下半测回构成了一个测回,检核本测回是否满足各项限差,如超限,重新开始本测回,合限,进行下一测回工作。 4.记录、计算 (1)记录。参考本指南所附的本次实验记录表格。盘左各目标的读数按从上往下的顺序记录,盘右各目标读数按从下往上的顺序记录。 (2)两倍照准误差2C的计算。按照下式计算2C 对于同一台仪器,在同一测回内,各方向的2C值应为一个定值。若有变化,其变化值不超过表1.1中规定的范围 表1.1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建筑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工程测量 实验报告 专业建筑学 年级13级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5年月日

目录 第一部分实验项目内容及要求第二部分实验报告 第三部分实验心得体会和建议

第一部分实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第二部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 日期2015.10.10 班组第六组学号*号姓名**** ㈠完成下列填空 1.安置仪器后,转动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转动 目镜对光螺旋看清十字丝,通过镜筒上方的缺口和准星瞄准水准尺,转动水平微动螺旋精确照准水准尺,转动物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消除视差,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居中,最后读数。 2.消除视差的步骤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 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分划像清晰。 ㈡实验记录和计算 1.记录水准尺上读数填入表2-1-1中。

表2-1-1 2.计算(基于黑红面读数的平均值) ⑴A点比C点低0.199 m。 ⑵B点比D点高0.388 m。 ⑶C点比E点高0.154 m。 ⑷假设C点的高程H C=158.936 m,求A点、B点、C点、D点、E点的高程,即:A A= 158.737 m,H B= 159.070 m,H C= 158.936m,H D= 158.682 m,H E= 158.782 m,水准仪的视线高程 H I= 160.458 m。 ㈢出图2-1-1中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

图2-1-1 1)目镜对光螺旋;2)望远镜; 3)水准管;4)水平微动螺旋; 5)圆水准器;6)校正螺旋; 7)水平制动螺旋;8)准星; 9)脚螺旋;10)微倾螺旋; 11)水平微动螺旋;12)物镜对光螺旋; 13)缺口;14)三脚架。 实验报告二水准测量 日期2015.10.10 班组第六组学号*号姓名*** ㈠水准测量的外业记录及其高程计算 实验数据记入表2-2-1,进行高程的计算,并进行验算,以确保各项计算准确无误。 表2-2-1 水准测量的外业记录及其高程计算

电子测量课程实验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信息工程类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测量技术 姓名: 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年月日

实验项目列表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 姓名:学号:实验课程:电子测量技术基础 实验室号:_田406 实验设备号: 10 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一: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 2)掌握波形显示的基本原理、扫描及同步的概念。 3)了解电子示波器的分类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4)掌握通用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5)了解各种信号发生器如正弦信号发生器、低频信号发生器、超低频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以及信号选择。 2.实验原理 在时域信号测量中,电子示波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测量仪器。它可以精确复现作为时间函数的电压波形(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幅度轴),不仅可以观察相对于时间的连续信号,也可以观察某一时刻的瞬间信号,这是电压表所做不到的。我们不仅可以从示波器上观察电压的波形,也可以读出电压信号的幅度、频率及相位等参数。 电子示波器是利用随电信号的变化而偏转的电子束不断轰击荧光屏而显示波形的,如果在示波管的X偏转板(水平偏转板)上加一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时基信号,在Y偏转板(垂直偏转板)加上要观测的电信号,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便能显示出所要观测的电信号的时间波形。 若水平偏转板上无扫描信号,则从荧光屏上什么也看不见或只能看到一条

垂直的直线。因此,只有当X偏转板加上锯齿电压后才有可能将波形展开,看 到信号的时间波形。 一般说来,Y偏转板上所加的待观测信号的周期与X偏转板上所加的扫描 锯齿电压的周期是不相同的,也不一定是整数倍,因而每次扫描的起点对待观 测信号来说将不固定,则显示波形便会不断向左或向右移动,波形将一片模糊。 这就有一个同步问题,即怎样使每次扫描都在待观测信号不同周期的相同相位 点开始。近代电子示波器通常是采用等待触发扫描的工作方式来实现同步的。 只要选择不同的触发电平和极性,扫描便可稳定在待观测信号的某一相应相位 点开始,从而使显示波形稳定、清晰。 在现代电子示波器中,为了便于同时观测两个信号(如比较两个信号的 相位关系),采用了双踪显示的办法,即在荧光屏上可以同时有两条光迹出现, 这样,两个待测的信号便可同时显示在荧光屏上,双踪显示时,有交替、断续 两种工作方式。交替、断续工作时,扫描电压均为一种,只是把显示时间进行 了相应的划分而已。 由于双踪显示时两个通道都有信号输入,因此还可以工作于叠加方式,这 时是将两个信号逐点相加起来后送到Y偏转板的。这种工作方式可模拟谐波叠 加,波形失真等问题。同时,如果改变其中一个的极性,也可以实现相减的显 示功能。这相当于两个函数的相加减。 示波器除了用于观测信号的时间波形外,还可将两个相同或不同的信号 x 平面上正交叠加所组成的图分别加于垂直和水平系统,以观测两信号在y 形,如李沙育图形,它可用于观测两个信号之间的幅度、相位和频率关系。 3.主要仪器设备(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 1)函数信号发生器,型号YB1634,指标:0.2Hz-2MHz,数量2台; 2)双踪示波器,型号YB4320A,指标:20MHz,数量1台。 3)其它实验室常用工具。

实验报告全站仪精密角度测量实验报告范文_0787

2020 实验报告全站仪精密角度测量实验报告范文_0787 EDUCATION WORD

实验报告全站仪精密角度测量实验报告范文 _0787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为期四天的综合实验结束了,在这四天里我们主要做了全站仪综合实验,回弹综合实验和钢筋位置及楼板检测实验。在全站仪的综合试验中我们学习了坐标测量,面积测量以及放样,在回弹综合实验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用回弹法测量混凝土强度,在钢筋位置及楼板检测实验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用钢筋仪检测板、柱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的检测。虽然只有四天的综合实验,但是我感觉自己收获了不少知识。在暑假认知实习的时候自己也接触到了全站仪,但是没有自己操作过,这次实验自己学会用全站仪。这次的综合实验都是在施工现场最常用了,做好,学好这些实验对我们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掌握好技术才能进行好管理。这次的实验自己也是用心学习了,虽然只做了三天,可是收益匪浅,在老师和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组员一起学习,

研究,最终将实验进行好。记忆最深的是我们那天早上用全站仪放样,整整一个上午,然后用钉子打好桩,我们总共放了十二个点,等待着老师下午的验收。可是下午去的时候,只看到操场的跑道上躺着一堆堆的钉子,后来老师说不检查了,其实我们挺失落的,但是我们真的学到了知识,这比什么都重要!通过实验,使我们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也锻炼了我们的操作能力。 通过本次综合性的试验,我了解到综合实验的应用,特别是在两天的全站仪测量试验,刚开始拿到仪器时还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但经过坐标测量、面积测量、点放样,我基本了解一些:全站仪是一种光机电算一体化的高新技术测量仪,测距部分有发射,接受与瞄准组成共轴系统,测角部分由电子测角系统完成,是一种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各种测量功能的外业数据采集设备,大大减轻外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作为在实际施工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测量仪器,了解其基本功能,熟练掌握其基本操作,将对今后的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本次试验,我了解到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位置和钢筋直径的检测方法,认识到钢筋仪工作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钢筋仪的基本操作方法较为简单,在检测过程中使用方便,操作简洁。由于本次试验为提供检测构件的相关施工图纸,故无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也无法对被检测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但通过实际操作和后期试验总结,对工程检测过程有了感性的认识。

控制测量实训心得体会文章

控制测量实训心得体会文章 控制测量:在测区内,按测量任务所要求的精度,测定一系列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建立起测量控制网,作为各种测量的基础,这种测量工作称为控制测量。下面是带来的控制测量实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控制测量实训心得篇一 一.实习目的 熟练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及记录方式。练习使用用于二等水准测量的电子精密水准仪的操作方法及其电脑软件的解算方法、光学精密水准仪的的操作方法及其解算方法。掌握导线测量的测量步骤、仪器使用的方法。熟练掌握四等水准测量、二等水准测量及导线测量的操作方法并能够对测量工作有总体的认识,对城市测量规范有基本的了解。 1.1实习安排 小组成员:周涛、李佳、姜日山、李宁、李宏达 20XX-09-13~20xx-09-25:四等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0XX-09-26~20xx-10-09:二等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0XX-10-10~20xx-10-16:四等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20XX-10-17~20xx-10-23:GPS测量

1.2实习任务 在八周实习期间完成,小组成员每人用DS3水准仪完成一次四等水准测量,与第一小组用徕卡DNA03和光学水准仪共同完成一次二等水准测量,用拓普康全站仪完成导线测量,在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实习过程中所有程序步骤都要严格按照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测量。 1.3测区概况: 测区本溪市石桥子经济开发区测区内大部分为丘陵,公路,测区开阔高建筑少,选点都在路边或高地,方便测量通视条件好。点位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GPS测量做准备),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同时点位设在交通便利,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地面基础稳固,便于点的保存,测量路线为学校北门出去沿香槐路西走,到中央大街经过红旗村,再沿着沈本产业大道直到学校东门,到北门所形成的闭合环。路线总长五公里左右,路面平整,车流量较大,其中中央大街到产业大道一段路为窄土道,有坡度较大部分,总体来说测区测量条件较好。 二.实习内容 2.1四等水准测量 测量任务:是在两周内完成五组测量数据,即小组内每人一组测量结果。实习地点即是整个测区范围内。 测量要求:(1)进一步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电子版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 实验报告

实验一仪器使用总论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学习了解实验的常规仪器,常用设备,以及耗材; 2,掌握以后做实验所用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知道模拟示波器,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区别,优缺点; 4,知道以后实验中该注意的事项,该注意的问题,实验室的秩序。 二、实验设备: 模拟示波器,数字示波器, 三、实验内容 1,实验中参观的仪器:模拟示波器,数字示波器,万用表,交流毫伏表。 2,起到的作用: 1)万用表:主要用来测量电阻值、电压、电流,有的可测频率、三极管、温度等。 2)示波器:便于人们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能把肉眼看不到的信号变换成看得 见的图像,还可以利用示波器观察各种不同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线,测试各种不同的电量。能产生某些特定的周期性时间图形,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频率可调。 3)交流毫伏表:是用来测量正弦电压的交流电压表,主要用于测量毫伏级以下的豪 伏电压等。 3,模拟示波器、数字示波器的区别: 1),模拟示波器,操作简单,操作都在一个面板上,数字示波器往往要较长处理时间。 2),垂直分辨率高,连续而且无限制,数字示波器一般只有8 位至 10 位。 3),模拟示波器数据更新快,可以每秒捕捉几十万个波形,而数字示波器只能每秒 捕捉几十个波形。 4),模拟示波器可以实施带宽和实时显示,即连续波形和单次波形的带宽相同,而数 字示波器的带宽和取样率密切相关,取样率不高时需借助内插计算,容易出现混淆波形。5),如果某一个事件只发生一次,那么模拟示波器一般是不能应付的,而数字示波器 能够捕捉这种罕见一次性事件,并且长时间的将它显示出来。 4,仪器的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共地,保证所有仪器的接地电位相同。 2),函数发生器输出端不能短接,且不能接到带有较高电压的的两端。 3),信号发生器的微调应从零开始增加,毫伏表的档位要适当。 4),用示波器进行测量时,校准旋钮应顺时针旋转到校准位置。 5),所有仪器要轻拿轻放。 6)用电脑做实验时,注意对实验室电脑的爱护,做完实验记得关机。 7)示波器使用时注意接口正确。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三 电压表测量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典型电压波形对不同检波方式电压表的影响,学会正确解读和修正测试数据 2.学习用电压表测量噪声电压的方法 二、 实验条件 1、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DFG30一台 2、超高频数字毫伏表TH2270一台 3、均值表ESCORT97/EDM89S 一台 4、6 位数字电压表 一台 5、模拟数字示波器HM1507-3一台 三、 实验原理 1.交流电压表的波形响应 一交流电压UX 的大小,可用该电压的峰值、平均值和有效值表征。 交流电压的峰值:是指任意周期性交变电压u (t)在一周期内,电压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交流电压的平均值:指交流电压经过理想检波器后的平均值,实际中,不特别注明,是指全波平均值。数学表达为: dt t u T V T ?=0 )(1 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指电压通过某纯组负载所产生的热量与一个支流电压在同一负载上产生的热量相等时,该直流电压的数值就是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数学表示为: ?=T dt t u T V 02)(1 电压表的示值除另有说明外,均按正弦有效值刻度,读数用α表示。 根据交流电压的三种特征,可用峰值、平均值和有效值检波电路将测试电压变成直流,按直流电压进行刻度,分别构成峰值平均值和有效值电压表。 由检波方式的不同,要正确解读表的显示值,需加以换算。交流电压的波峰因数KF 定义为该电压的有效值与平均值之比: V V K f = 交流电压的波峰因数KP 定义为电压的波峰值与有效值之比: V V K p ?= 2.测试按图3-1进行 21

峰值表的检波探头如图3-2: 用这种探头可检测10KHz 以上的交流电压。 四、 实验内容 1.用峰值表TH2270测电压 置信号源输出2V ,频率100KHz ,占空比50%,偏置为零的正弦、三角和方波,有效值即DFG30所显示峰值的换算数值,或由数字电压表测得,作 2.用均值表测电压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实验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1.目的和要求 (1)熟悉全站仪的构造。 (2)熟悉全站仪的操作界面及作用。 (3)掌握全站仪的基本使用。 2.计划与仪器工具 (1)实验时数为2学时。每组4-6人。 (2)每组配备全站仪1台,棱镜1块,伞1把。自备2H铅笔。 3.方法与步骤 (1)全站仪的认识 全站仪由照准部、基座、水平度盘等部分组成,采用编码度盘或光栅度盘,读数方式为电子显示。有功能操作键及电源,还配有数据通信接口。 (2)全站仪的使用(以拓普康全站仪为例进行介绍) 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①电池的安装,注意测量前电池需充足电,把电池盒底部的导块插入装电池的导孔,按电 池盒的顶部直至听到“咔嚓”响声。向下按解锁钮,取出电池。 ②仪器的安置。在实验场地上选择一点,作为测站,另外两点作为观测点,将全站仪安置于点,对中、整平,在两点分别安置棱镜。 ③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的设置。竖直度盘指标设置,松开竖直度盘制动钮,将望远镜纵转一周(望远镜处于盘左,当物镜穿过水平面时),竖直度盘指标即已设置,随即听见一声鸣响,并显示出竖直角。水平度盘指标设置,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旋转照准部360°,水平度盘指标即自动设置。随即一声鸣响,同时显示水平角。至此,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已设置完毕。注意:每当打开仪器电源时,必须重新设置仪器的指标。 ④调焦与照准目标。操作步骤与一般经纬仪相同,注意消除视差。 2)角度测量 ①首先从显示屏上确定是否处于角度测量模式,如果不是,则按操作转换为角度测量模式。 ②盘左瞄准左目标A,按置零键,使水平度盘读数显示为0°00′00〃,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读取显示读数。 ③同样方法可以进行盘右观测。 ④如果测竖直角,可在读取水平度盘的同时读取竖盘的显示读数。 3)距离测量 ①首先从显示屏上确定是否处于距离测量模式,如果不是,则按操作键转换为距离测量模式。 ②照准棱镜中心,这时显示屏上能显示箭头前进的动画,前进结束则完成距离测量,得出距离,HD为水平距离,VD为倾斜距离。 4)坐标测量 ①首先从显示屏上确定是否处于坐标测量模式,如果不是,则按操作键转换为坐标模式。 ②输入本站点O点及后视点坐标,以及仪器高、棱镜高。 ③瞄准棱镜中心,这时显示屏上能显示箭头前进的动画,前进结束则完成坐标测量,得出点的坐标。

2019年精密测量实训报告总结

精密测量实训报告总结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 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作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建筑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实训,才整整了解到,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我么团结起来,什么困难都不再是困难了。另外这次测量实习也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将原本的一些“陌生人”联系的更紧密了。当然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各有各的方法和见解,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

交流和沟通,错误的一方也不那么的固执,对的一方也不那么的显摆,忘记了昨天的不愉快,迎接新的朝阳!当然也相信学校让我们实训的另一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每个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怎样熟练的使用全 站仪和水准仪,并且能够单独的完成一项工作,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后进行轮换,以达到共同进行的目的,而不是单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在这一点上我们本组是做的很认真的,每个组员都分别进行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对全站仪测量都是在现场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没有对上一步的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做到步步有检核,回来后还要对内业进行准确计算,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避免测量的不准确还要进行重测。即使重测,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耐心、毅力和做事严谨的态度。所以我们一直在克服以前的缺点,一步一个脚印的想前迈进! 从这次实习中我总结出了几点来避免较大的误差,例如: (1)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动,有晃动时,应该选择数据最小的时候进前一定将视野的气泡调平(两侧的线重合),否则造成的误差会很大。 (2)在读取数据时,每位成员都要细心,既要看得准,还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

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

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 姓名: 学号: 日期: 一、实习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验证课堂理论、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了掌握全站仪的操作方法、掌握全站仪和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掌握将测量数据转换成图的方法。 二、实习内容 测量**校区局部较平坦地区,并利用软件成图。 三、实习组织 (1)实习时间:7天(7月8号至7月14号) (2)组织:B-1组 四、实习设备 每组借全站仪1台,数据电缆1根,脚架2个,棱镜杆1根,棱镜2个,钢卷尺1卷;另外需自备:太阳伞、铅笔、橡皮、草图用纸等。 五、实习方法及步骤 1.野外数据采集 首先在校园内选择控制点位置,然后从从已知坐标的控制点开

始,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建立控制点坐标文件,并输入坐标数据,然后根据导线通过后视依次建立和获取各个控制点的坐标,接下来根据每一个控制点对其周围的地物进行坐标测量,并且绘制草图,标记各个坐标与其相应的地物点的联系。在整个过程中,要及时检查数据的正确性,一旦发现错误,要立即更改。 2.全站仪数据传输 先利用数据传输电缆将全站仪与电脑进行连接,然后运行数据传输软件、进行数据传输、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将传输到计算机中的数据转换成内业处理软件能够识别的格式。 3、计算机成图 参照草图,在计算机内业成图软件中绘制相应地物,整饰完后保存。 六、注意事项 1、开工前应检查仪器箱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 2、开箱后提取仪器前,要看准仪器在箱内放置的方式和位置,装卸仪器时,必须握住提手,切不可拿仪器的镜筒,否则会影响内部固定部件,降低仪器的精度。仪器用毕,先盖上物镜罩,并擦去表面的灰尘。装箱时各部位要放置妥帖; 3、在作业前应作好准备工作,将全站仪的电池充足电。 4、在阳光照射下观测,应给仪器打伞,并带上遮阳罩。在阴雨天气进行作业时,也应打伞遮雨,以免影响观测精度; 5、当测站之间距离较远,搬站时应将仪器电源关闭后卸下,再装箱背着

建筑工程混凝土实验实验报告

姓名: 院校学号: 学习中心: _______________ 层次:专升本 专业:土木工程 实验一:混凝土实验 一、实验目的:1、熟悉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和成型养护方法;2、掌握砼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定方法;3、通过检验砼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掌握有关强度的评定方法。 二、配合比信息: 1 .基本设计指标 (1)设计强度等级C30 (2)设计砼坍落度30-50mm 2.原材料 (1)水泥:种类复合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C32.5 (2)砂子:种类河砂细度模数 2.6 (3)石子:种类碎石粒级5-31.5mm

(4)水:洁净的淡水或蒸馏水

3.配合比:(kg/m3) 三、实验内容: 第1部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价 1、实验仪器、设备:电子秤、量筒、坍落度筒、拌铲、小铲、捣棒(直径16mm、长600mm, 端部呈半球形的捣棒)、拌合板、金属底板等。 2、实验数据及结果

第2部分: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 1、实验仪器、设备:标准试模:150mm X 150mm X 150 mm 、振动台、压力试验机(测量精度为土1%,时间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压力试验机控制面板、标准养护室(温度20C±2C,相对湿度不低于95%。 2、实验数据及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答:满足设计要求。实验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30—50mm,而此次实验结果中塌落度 为40mm, 符合要求;捣棒在已塌落的拌合物锥体侧面轻轻敲打,锥体逐渐下沉表示粘聚 性良好;塌落度筒提起后仅有少量稀浆从底部析出表示保水性良好。

全站仪的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三认识全站仪 实验时间:2016年11月21日星期一 实验地点:校庆广场 实验目的: (1)认识并且熟习全站仪的应用步骤; (2)了解全站仪的零部件和构造:a.手柄,b.粗瞄准镜,c.物镜,d.水平制动螺旋,e.水平微动螺旋,f.整平脚螺旋,g.基座固定钮,h.显示屏,i.键盘,j.光学对中器,k.望远镜把手,l.目镜调焦螺旋,m.仪器中心标志,n.目镜,o.数据通信接口,p.底板,q.圆水准校正螺旋,r.圆水准器,s.键盘,t.管水准器,u.垂直微动螺旋,v.垂直制动螺旋,w.望远镜调焦螺旋,x.电池NB-3D,y.电池锁紧杆;(3)全站仪的基本测量:角度测量(水平角设置,竖直角显示变换,角度单位变换,自动改正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和指标差,竖轴倾斜的自动补偿)、距离测量(全站仪具有光电测距仪的测距系统,除了能测量仪器至反射棱镜的距离外,还可以根据全站仪的类型、反射棱镜的数目和气象条件,改变其最大测距,以满足不同的测量目的和作业要求,测距模式的变换,可以设置测距精度,各种改正功能,斜距归算功能); (4)坐标测量和放样(设站,坐标测量和放样)。 实验步骤:做闭合导线测量; (1)选址(场地面积足够大,有至少两个已知点,地面最好比较平坦、坚硬);

(2)找点(找至少四个点并且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不少于30米闭合,其中一个已知点作为其中的一个点); (3)架好仪器并且整平; (4)测点。 实验总结:认识了全站仪的结构与部件,学会了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全站仪的使用需要团队之间的合作,通过这次试验促进了我们之间的默契,加强了团结意识,加深了团队精神。实验中我们也经历了一些失败与挫折,但是通过我们的合作与请教老师,我们解决了全部的问题,增长了知识与技能。总之,这次试验我受益匪浅。

精密仪器实验报告

实验一微动工作台的驱动控制 一实验目的: 掌握微动工作台的驱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微动工作台的组成:基本上是由工作台滑板、直线移动导轨、传动机构、驱动源、控制装置和位移检测器等组成,是柔性支承、由压电驱动器驱动。其结构简图如图1-1所示: 图1-1 微动工作台结构简图 实验系统的构成如图1-2所示。 图1-2 实验系统 三实验步骤 (1)将工作台固定于防震台上,将各部件安要求连接起来:驱动器与电源连接,测微传感器安装固定等; (2)打开驱动控制电源的软件,按所需控制工作台移动; (3)测微仪测量。

四实验记录 微动工作台通过驱动电源控制X、Y方向的移动。可通过与工作台相接触的测微仪测出位移的大小(应减去初始时测微仪的位移)。

实验二微位移测量 一实验目的: 掌握微位移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 此实验采用的微位移传感器是电感式传感器,其原理是将位移的变化量转化为互感或自感的变化。前者称为线性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后者称为线性差动自感式传感器。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安装、分辨率高等优点;但是其处理电路较为复杂,对于它的精度、稳定性影响较大。随着一些专用集成信号条理芯片的出现,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LVDT是电感传感器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基于互感的变化,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为互感系数的变化,其基本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LVDT电感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1是磁芯,2是磁筒,3是框架,N1是初级线圈,N2a和N2b是次级线圈。 信号处理电路提供交流信号电压,激励传感器的初极线圈,经过磁芯耦合,次极线圈产生同频率交流电压输出。由LVDT输出交流信号又输入到信号处理电路,经过内部转换,把交流信号转化为直流电压信号。磁芯在两个耦合线圈内移动,直流电压信号与磁芯的位移成正比。这样就可通过测定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来测定磁芯移动距离。 本次实验采用的LVDT传感器为回旋式传感器,如图2-2所示。其主要优点是使用方便灵活,适用于外部测量。 图2-2 LVDT 回旋式传感器

建筑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建筑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江西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测量 实验报告 专业建筑学 年级13级 班级 **** 学号 **** 姓名 **** 2015年月日 目录 第一部分实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第二部分实验报告 第三部分实验心得体会和建议

实验报告一 日期班组第六组学号 *号姓名**** ㈠完成下列填空 1.安置仪器后,转动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转动 目镜对光螺旋看清十字丝,通过镜筒上方的缺口和准星瞄准水准尺,转动水平微动螺旋精确照准水准尺,转动物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消除视差,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居中,最后读数。 2.消除视差的步骤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 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分划像清晰。 ㈡实验记录和计算 1.记录水准尺上读数填入表2-1-1中。 表2-1-1

2.计算(基于黑红面读数的平均值) ⑴ A点比C点低 m。 ⑵ B点比D点高 m。 ⑶ C点比E点高 m。 ⑷假设C点的高程H C= m,求A点、B点、C点、D点、E点的高程,即: A A= m,H B= m,H C= ,H D= m,H E= m,水准仪的视线高程 H I= m。 ㈢出图2-1-1中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 图2-1-1 1)目镜对光螺旋; 2)望远镜; 3)水准管; 4)水平微动螺旋; 5)圆水准器; 6)校正螺旋; 7)水平制动螺旋; 8)准星; 9)脚螺旋; 10)微倾螺旋; 11)水平微动螺旋; 12)物镜对光螺旋; 13)缺口; 14)三脚架。 实验报告二水准测量 日期班组第六组学号 *号姓名 *** ㈠水准测量的外业记录及其高程计算 实验数据记入表2-2-1,进行高程的计算,并进行验算,以确保各项计算准确无误。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班 别姓名 专业名称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模拟电路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时间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指导老师签名 【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锯齿波信号波形,方波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实验仪器与材料】 DS1062E数字示波器一台 AS101E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 DA-16D交流毫伏表一台 【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实验步骤】 1、用机内校正信号对示波器进行自检。 (1) 扫描基线调节 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置于“单踪”显示(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GND”,触发方式开关置于“自动”。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聚焦”、“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且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然后调节“X轴位移”()和“Y轴位移”( )旋钮,使扫描线位于屏幕中央,并且能上下左右移动自如。 (2)测试“校正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 将示波器的“校正信号”通过专用电缆线引入选定的Y通道(Y1或Y2),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AC”或“DC”,触发源选择开关置“内”,内触发源选择开关置“Y1”或“Y2”。调节X轴

全站仪的使用实验报告

全站仪的使用实验报告 篇一:全站仪综合试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全站仪的应用 二、实验目的 1、测距 综合试验实验报告 熟知全站仪的基本构造、操作原理、操作流程、主要功能等,旨在加强同学们理论联系实践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出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基本原理 (1)光电测距仪发出红外光束到目标点位处调平后的棱镜经反射回来,全站仪计算发出光束的时间点到返回的时间点,从而计算光束运行轨迹的长度,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运行速度的不同,所以要求精确测量时应避免大雾、高温、和空气潮湿的天气,全站仪中有测温度和测气压的装置,测得温度和气压后生成一个改正系数,在全站仪每次测距时都参与计算,尽管如此,全站仪仍然不能把所有气象因素都计算在内,所以在进行要求精度较高的测量时应选在晴朗、空气质量较好的天气进行。 (2)大气折光对测距的影响:光越靠近地面时折光越

大,仪器支起应高出地面1m以上,特别在高温天气,靠近地面处的气浪非常大,造成的折射率也非常大,要避免在这种天气进行高精度测量。(适用所有仪器) (3)棱镜常数: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为1.5-1.6,在空气中近似等于1,光在玻璃中传播比空气中慢很多,所以光经过棱镜中所用时间较空气中长,测得距离会比实际增大一定的距离,增大的部分为棱镜常数,这个在说明书中有所标注。 2、测角 3、误差 与经纬仪的原理是一样的仍旧采用度盘,从度盘采用电扫描和电子元件进行自动读数和液晶显示,以便把测得的角度生成电子数据,为全站仪内部计算提供数据。 因为常用全站仪的光电测距测距中误差为±5mm左右,(我国现行城市测量规范将测距仪划分为两级,即,一级:为中误差小于5mm,二级为中误差大于5mm小于10mm),梭镜对中的高度误差,以及竖直角测量误差等各项因素的影响,所累积的误差是很大的,所以不宜用全站仪进行要求高程精度比较高的测量工作。 4、全站仪内部运算 在进行坐标放样和坐标测量工作中,全站仪在已知点建站后,用另一通视的已知点做为后视,然后测距,测距后全

全站仪精密角度测量实验报告范文.doc

全站仪精密角度测量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题目全站仪测量综合实验 二、实验目的 1. 熟悉全站仪的基本操作。 2. 熟悉全站仪的基本测量功能。 3. 熟悉并掌握用全站仪进行施工点位放样。 三、实验基本原理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它是一种可以同时进行角度(水平角、竖直角)测量、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和数据处理,由机械、光学、电子元件组合而成的测量仪器。由于只需一次安置,仪器便可以完成测站上所有的测量工作,故被称为“全站仪”。全站仪上半部分包含有测量的四大光电系统,即水平角测量系统、竖直角测量系统、水平补偿系统和测距系统。通过键盘可以输入操作指令、数据和设置参数。 1.电子测距原理: 电子测距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为已知这一特性,测定电磁波在被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来求得距离值。脉冲法基本测距原理如下图示: 2.电子测角原理: 即角度测量的数字化,也就是自动数字显示角度测量结果,其实质是用一套角码转换系统来代替传统的光学读数系统。

增量式光栅度盘测角原理如图示: 由于光栅之间的夹角是已知,计数器所计的电流周期数经过处理就刻有显示处角度值。 四、实验基本步骤 1、坐标测量 (1)首先对中整平,过后开机; (2)设置测站,输入测站点坐标; (3)设置后视点方位角(后视方位角可通过输入测站点和后视点坐标后,照准后视点进行设置); (4)精确照准目标棱镜中心后,在坐标测量菜单屏幕下点击测量,测量完成后,显示出目标点的坐标值以及到目标点的距离、垂直角和水平角。 2、面积测量 (1)进入标准测量; (2)点击程序→坐标解析→面积计算; (3)标记所需计算点; (4)点击计算即可得出所选点的连线封闭而成的图形的面积。 3、放样 (1)首先对中整平,过后开机; (2)点击进入测量操作界面; (3)进入标准测量,点击程序→放样→设置;

社会实践实习报告: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 实习报告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社会实践实习报告:建筑工程测 量实训报告 Social practice practice repor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urvey training report

社会实践实习报告: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 告 社会实践实习报告: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进入大学的第一次测量实训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来了,因为大家都想抓紧实训的时间好好休息一下,可是,现实是如此的残酷! 开始老师让我们先从理论下手,介绍了水准仪和经纬仪的构成以及它的使用方法,我们都很认真的记载着老师所讲的重点,在学习中,我知道了测量人员是工程建设的开路先锋,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千里眼”,我为能成为测量人而感到自豪!老师还说了,让我们好好保护仪器!我们知道了:人在仪器在,人亡仪器也不能亡!可是让人疑惑的是老师总让我们做好“军训”的打算,有那么辛苦吗? 很快我就见到了传说中的水准仪,它长得真的很不咋的,可是在老师的介绍下,我知道了它是一个很有内涵的仪器!千万不能小

看它!但是还好的就是它的螺栓比较少,所以我还能接受!可是调节经纬仪的过程就比较复杂了,螺旋比较多,测量时仪器不停的转动,脑袋就晕了,对准后就不知螺旋在哪了,只能瞎摸。但有句话叫“熟能生巧”,这句话一点不假,在实训中,这个成语就得到验证,尽管开始是有点生疏,但经过一圈测量,想不熟也挺难的,而且速度也不断的提高。 下面就来谈谈具体的!我是第一批在校内测量经纬仪的!它的螺栓比水准仪多多了!弄得我头晕眼花的!没办法!我必须要坚持下去!第一个下午,我们全组组员就遇到大麻烦了!因为经纬仪的调整要三个地方全部调好,可是我们老是没办法让它们全都统一,老是这儿调好了,那儿的气泡又跑了!我们组是第八组,组员有6个,而别的组是5个人,所以我们要比别的组要更抓紧时间,可是当第九组已经测六个点时,我们组还压根没挪窝,可是越急越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在别的组来了一个同学,我们连忙请教他! 1.先要让三脚架的中心大约和地面的点进行对齐。 2.调节气泡让它处于圆水准器的中间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