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

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

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
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

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实用型工艺美术人员。主要面向工艺美术各类产品生产企业,从事工艺美术设计和制作。

二、知识结构、能力及要求

(一)知识结构及要求

1、掌握美术、工艺美术造型的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美术设计的基础知识,具有熟悉使用计算机设计软件的能力。

3、熟悉制定门类陈皮的制作工艺过程。

(二)能力结构及要求

1、具有美术、工艺美术造型的能力

2、具有绘制设计图和效果的能力

3、具有独立制作实样或模型的能力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学制:三年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文化基础课

1、德育(184学时)

(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本课程是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梳理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法律基础知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语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只是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3)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硕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能力,为在今后的执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打下基础。

(4)哲学基础知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哲学知识级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梳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语文(292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协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协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须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数学(146学时)

在初中数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于、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玄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数形结合、逻辑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英语(292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本语法;培养学生听、说、写、读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见到那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资助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计算机应用基础(95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选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

6、体育与健康(146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健康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资助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二)专业课程

1、素描

本课程进行素描基础理论和技法的讲授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对形态的敏锐感受力,能理解和表现对象的结构、色调和气氛,加强速写、默写联系和多种激发联系,为学生打下较见识的造型基础。

2、色彩

本课程讲授色彩的基本知识,进行色彩写生联系,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觉与运用色彩塑造物象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运用色彩塑造形象和表现情绪的能力。

3、图案

本课程通过图案的临摹和写生变化联系,使学生积累较丰富的图案语汇,掌握图案的构成原理和形式法则,提高学生对图案装饰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装饰能力。在后期可以安排装饰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运用图案法则构建一个完整的装饰画面。

4、构成基础

本课程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通过点、线、面、体的构成联系,使学生树立造型和色彩构成原理,掌握形态构成的方法,培养和开发学生设计思维的能力。

艺术设计系各专业培养目标及主要课程

艺术设计系各专业培养目标及主要课程 一、艺术设计类(艺术设计专业,装潢艺术设计专业,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幼教方向)专业) 1、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下视觉传达及平面艺术设计行业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能胜任包括平面艺术设计、陶瓷装饰艺术设计任务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构成、图案设计、国画装饰技法训练、字体与版式设计、标志设计、陶瓷装饰设计与制作、摄影与图形创意、广告招贴设计、CI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等。 2、装潢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下室内外装潢设计行业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能从事大中小规模的室内外建筑装潢设计任务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构成、图案设计、Photoshop、人体工程学应用、建筑制图、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3ds Max效果图制作、后期渲染、装饰构造设计、家居室内空间设计、公共室内空间设计和展示设计等。 3、陶瓷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工艺美术(陈设艺术陶瓷、日用陶瓷)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从事陶瓷产品设计、开发、制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构成、图案设计、国画装饰技法训练、图像处理、中国日用陶瓷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CAD、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Illustrator、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Photoshop&Pagemaker、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3ds Ma x、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新彩)、釉上彩绘画、雕塑和现代陶艺(公共陶瓷设施设计)等。 4、美术(幼教方向)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幼儿美术教育第一线需要,具有国际教育理念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具备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学前教育专门人才。

运动训练学课程大纲

《运动训练学》课程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课程编号:406349 学分:2分 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30学时 适应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 先修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教育学,心理学, 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研究运动训练活动过程一般规律的科学。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理解运动员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年度和周、课训练计划的制定。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运动训练管理的层次结构;运动员选材的任务及生物基础;训练周期的类型、改变负荷的形式;体、战术训练的意义以及影响因素;参赛准备的内容及运动员参赛风险识别、评估与对策。 理解训练方法的意义和操作过程及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竞技战术、战术能力的概念;心理能力与体能、技能,运动智能与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关系;各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及训练学要点。 掌握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以及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提高身体训练的各种方法及其原理;掌握技术、战术能力训练的方法;各类运动训练计划结构和组织及控制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2学时) (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1、了解竞技体育的构成、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2、明确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运动训练的内容,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二)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2学时) 1、了解运动训练管理的含义及其管理的层次结构; 2、明确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竞赛管理; 3、了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体制。 (三)运动员选材(2学时) 1、明确运动员选材的任务; 2、了解运动员选材的生物学基础; 3、掌握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方法实施。

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组顾问:钱绮莲香港富达盟信顾问有限公司经理香港资深企业社工 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等机构社工 督导 姬中宪浦东社会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 项目负责人:刘茂香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社工专业主任、社工师 浦东社会工作(者)协会理事 项目组成员:马景红孙泽宇王贤森韩晋郭志巧程金陈超贾丙海 张平上海浦东星火开发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庆元上海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总干事 顾勤华上海奉贤思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 徐金凤上海浦东社会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 上海乐耆社工服务社督导 叶雄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社工师、心理咨询师二级 同伴辅导员 陈军上海闸北星雨社区青年发展中心总干事

本项目重点建设社会工作专业,辐射带动社区管理与服务、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发展,项目建设预算201.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40万,市财政配套 61.2万元。 一、专业建设基础 我院社会工作专业自2003年申办成功、2004年开始招生以来,始终坚持立足工会资源,面向社工一线,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为上海社会工作行业培养了400余名一线社会工作者,已成为在上海市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实力较强的专业。目前本专业在校生共有290人,专业规模、培养水平居全市同类院校前列。 1、“学院—社团组织合作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 我院社会工作专业先后与上海市总工会社会工作部、上海市职工互助保障会、普陀区总工会、上海机场工会等工会组织和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上海奉贤思齐社工服务站、上海中致社区服务社、浦东新区社会工作者协会、上海儿童社会福利院、上海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等社工组织和机构签定了合作培养协议。 在“学院—社团组织合作培养”的模式下,工会和社工机构参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进行规划指导,承担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寒假暑假专业实践,提供学生参与机构大型项目的志愿者活动机会,承担三年级学生半年“顶岗实习”和现场进行毕业设计的指导任务等。社团组织和机构的参与培养,强化了学生岗位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培养和就业岗位初步实现了“零距离”对接。 2、教学方法初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针对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聘请行业专家与学院教师共同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社会工作服务一线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及职业发展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将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训练相结合,强化了实训教学,把《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与实务》、《小组社会工作方法与实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堂搬到校内实训室;通过到基础工会和社工机构顶岗实习等,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强化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积极探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实行“双证”融合的教学改革,将职业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授课单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学时: 36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王娇 学分: 36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与作用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它的知识面覆盖整个专业体系(主要是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是个框架性和系统性的课程,它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入门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以后的专业设计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它的后续课程主要是图形图象设计软件、工程制图,手绘表现技法、景观设计等课程 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设计理念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为重点,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后继课程的学习要求,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融合各种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环境艺术设计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具备对设计的概念拓展、原理分析等来进行图解思考,从而掌握了设计程序和设计评价,为专业课程设计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面向环艺专业全体学生,注重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及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发、提示下使其自主地、全面地理解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以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和扩展视野为基本目标。 (二)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启发学生对设定状况积极思考、分析,鼓励多元思维方式并将其表达出来,尊重个体差异。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评

艺术设计课程建设和改革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方案 一、课程建设与改革方案: 1、课程体系: 在整个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强化设计与社会、创新与实践、思维与技能等诸多方面紧密关联的意识,教学中全方位构建学生从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计技能到综合知识应用和表达的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和挖掘,同时也强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沟通协作能力、表述能力等,最终让学生在进入社会时具备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设计服务精神,成为真正合格的专业设计人才。 (1)主动适应新时期对创新应用型设计人才的需求,实现知识型向综合能力型转化,拟定目标,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充实课程大纲,其核心是有效地调整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课时权重。 (2)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会展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五个专业方向。现开设公共课19门,专业课87门,实验课19门,每个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完整,设课重点突出。在学习普通教育理论知识后,专业课程方面主要有造型基础、形态学装饰基础、电脑辅助设计、专业设计、专业理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专业教学课程类别

2、教学内容 在本科四年的教学中,课程互为依托,交叉贯通,呈复合式、板块式、递进式螺旋状上升进程,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将各模块的知识点串成相关联的知识链,同时各知识链又交复式环环相扣,加强设计学科间的交叉课题,培养学生相对全面的、整合的设计意识。 (1)复合式——设计通识基础教学 在低年级设计基础课程模块中,主要以调整学生的思维模式为主,从应试思维模式向主动思维模式转换。教学中以思维开发和引导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力求训练学生从设计基础向专业设计转换和接轨。这个阶段的教学主旨在于给学生搭建一个从感性到理性思维反复对接的思维平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 (2)板块式——专业基础教学 二年级在设计基础课程的延续下,进入以专业方向为主体课程的学习。在此阶段的课程中,在一个或一类系统内容上设置课题,注重课题的广度和单元形式的深度训练,注重概念的开发和多手法、多方式、多途径的综合表达。注重课题的探索性和实验性,在相互链接的知识点上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设置,在大纲总体要求下完备板块课程的系统性,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给予教师较大的自由度,增强课程内容的新鲜和活力,持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原创力,为进入市场设计打下思索的基础。 (3)递进式——专业设计教学 高年级的专业设计课程在专业基础的板块课程下重组或交融,以知识的系统构成为基点,形成各知识点和知识链的递进式训练,更加注重整合设计、深度设计,在具体市场和商业设计的限定下,持续地培养学生在概念原创以及适合的设计表达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培养团队的沟通协作能力,加强研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训练,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课程和环节贯穿始终。这一阶段的专业设计课程一般以项目设计对应具体的社会综合需求,从市场到策划,到创意到设计,到实施再回到市场推广,每一步都涉及到整合各阶段设计学习的深度思

2016级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年专)(白鹤拳方向)试行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2016级运动训练专业白鹤拳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五年制试行) 专业名称:运动训练专业 专业代码:660401 招生对象:招收经系统运动训练、具有一定潜力的初中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大专层次 简介 2006年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设立运动训练专业,并正式面向社会招收,生源对象主要为通过单独招生考试吸纳的各地市体校学生、专业运动队运动员及具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初高中毕业生,并组成运动训练专业教学团队。2013年,在结合运动训练特有的生源特点及更清晰的就业市场定位的基础上,运动训练专业设立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四个专业方向及专业项目运营团队。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旨在服务当前我国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专门人才需求,在运动组织服务方面、运动指导服务、体育活动服务等方面提供高级技能型、创业型人才。同时,配合国家竞技体育政策转化及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生涯转换的现实需求,通过职业教育和专门人才培养,实现运动员自身运动技能向市场就业竞争力的转化,实现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竞技体育可持发展服务。 培养目标与规格 专业 方向 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足球、白鹤拳 教育目标一、培育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足球、白鹤拳等运动项目专任教练及指导人才。 二、培育体育教育教学专业能力人才。 三、培育体育产业专门人才。

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取得以下(1)至(2)通用证书,并取得(4)至(8)项中至少一项职业资格证书: 序号 证书名称 支撑课程 备注 1 全国计算机考试一级 计算机证书 计算机基础 必考 2 二级裁判员等级 各单项技能裁判法 必考 3 国家一级社会体育 指导员(乒、羽、网) 社会体育指导员 技术等级培训教材 选考 4 教师资格证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选考 教学 目标 能力 养成 基本能力: 一、语文能力。 二、现代信息素养。 三、职业道德与伦理。 四、社会关怀。 五、团队合作能力。 六、沟通与表达能力。 七、创新能力。 八、学习能力。 九、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 专业能力: 一、具备体育、运动的专业知识。 二、具备球类运动专业知识与技术。 三、具备专项运动训练与比赛的能力。 四、具备专项竞赛的裁判执法能力。 五、具备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能力。 六、具备体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 七、具备体适能指导、体能训练、运动康复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八、具备销售管理的专业技能。 九、具备体育产业就业与创业能力。 十、志愿服务的精神和能力。 就 业 发 展 一、运动技能指导人才:体育俱乐部运动项目教练、企事业单位体育指导人员; 二、体育教育专门人才:专项运动项目教师、教练; 三、体育相关产业经营人才:体育俱乐部创业与经营人员; 四、体育赛事领域人才:体育赛事推动与管理人员、赛事裁判; 未 来 展 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人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增强,体育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体育消费需求成多样化、专业化、标准化等方向发展,需要大量的体育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专业的体育健康服务,在此情况下形成了广阔的体育就业市场。体育培训产业成为我国“朝阳产业”,也是体育产业的新增长点的“砥柱产业”。 体育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既精通体育又精通服务、管理的综合性人才和创业型人才。运动训练专业依托我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政策及发展策略,并依据就业市场,以培育本专业毕业生具备“优秀运动技能”为目标,以“教学、教练能力”、“营销与创业能力”与“综合职业素养”等为规划架构,注重教学与训练并重,实践与理论结合,培养符合我国体育政策、市场需求与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所需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

社会工作 Social W ork 专业代码:030302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和较强的社会工作能力,熟悉国际、国内社会政策及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了解各级政府在各类社会事务方面的运作机制,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在各级政府机关和各类社区、社会福利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富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专业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学习和掌握开展社会工作的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具备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技能,掌握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正确的价值观念,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知识,了解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 2、熟练掌握社会调查方法和技能及社会统计方法。 3、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有通过社会工作实践和社会工作影响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能力。 4、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善于了解国情,善于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较强的论文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方法,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 学位主干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方法、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政策、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公益劳动、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社会工作导论》参观参与社会工作实践、《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的方案设计与调查实践、《社会工作方法》参加各类社会工作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 学时分配与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教学计划总学时2342,其中必修课程占总学时72.3 %,选修课程占27.7 %,实践教学31周。 本专业学生毕业应取得最低学分为161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48学分,专业核心课39学分,学校特色课22学分,通识教育课14学分,实践环节32学分,课外创新训练学分为6。

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及基本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素质、具备高中文化水平的各级各类运动员,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后备人才。 (二) 业务范围 本专业面向专业运动队、社会优秀运动队和需要高水平运动员的工、矿、企事业单位。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拼搏向上的精神。 (二)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基本掌握中等学校学生应具备的文化、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三)具有较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技能和从事竞技体育运动的能力。 (四)具有一定的组织体育活动和指导专项运动技术训练的能力。 (五)掌握主修项目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以及其他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六)掌握主修项目的裁判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达到国家三级裁判员水平。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本专业的课程可分为文化基础课程和主干专业课程两大类。 (一) 文化基础课程(必修) 1. 德育(176学时) (1) 哲学基础知识(4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6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

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研究生

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试行) 为了贯彻实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转发《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简称MSW,后同)学位的培养特点,结合南京大学MSW承办单位社会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福利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福利服务与社会福利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或具有一定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其他专业的学士学位获得者。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培养方式 1、MSW培养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社会工作实习等多种形式,重视实践教学。MSW教育中心配备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社会工作实验室等硬件设施,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授课,加强社会工作实务技能的训练,兼顾研究能力的培养。 2、设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作用。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社会福利服务与管理部门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参加。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专职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共同指导。

五、课程设置 MSW专业学位课程的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学分课程类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社会工作实习及毕业论文。学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规定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必修课都配备2名以上专任授课教师,具有社会工作实践经验或督导经验者的比例不低于50%。 1、必修课(21学分) 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共有7门课,20个学分。 公共必修课程(7学分) 专业必修课程(14学分) 【注】:专业必修课还包括社会工作实习(5学分)和学位论文(2学分),详细要求见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

艺术类专业、课程、课程设置

艺术类专业、课程、课程设置 1.艺术类专业概念 艺术类专业是近几年来部分艺术类院校、体育类院校以及综合类院校为满足社会对多样性人才的需求,并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而开设的一门新专业。艺术类专业的根本目在于培养艺术类人才,它的开设充分体现了当今社会对艺术的需求,其中富有艺术元素的运动技能体现了艺术和体育在美上的结合。 2.课程的概念 课程是一个具有丰富含义的专业名词。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课程,就会对课程产生不同的定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课程的定义有一下几种:课程就是教学科目、学科;《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等书籍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对课程一词进行了解释,广义的课程就是指学科,或是指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狭义的课程指的是某一具体学科。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制定教学计划都要根据课程来进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课程就是指某一学科,也是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理想人才设置的具有目的性的学科。课程的内容是实现学校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课程也是知识的载体、文化的载体,所以课程对知识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3.课程设置 在中国现代教育中,教育机构对中国教学课程的设置有着严格的规定,高校在课程安排上一般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学校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开始的并要求学生必须要进行学习的课程,必修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社会实践环节。选修课是指学校根据实际发展需求以及为满足学生学期其他知识的需求而设定的课程,选修课程通常不强制要求必学习,学生可根

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去选择学习。选修课一般包括公共选修课、学科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韩桂凤从现代教学的角度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了定义,她认为设置课程就是在制定教学计划。课程的设置应当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国家的建设需求。 综上所述,课程设置就是一个专业在所学内容上的分工与安排,是学校为实现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而选定的若干学科的集合。课程设置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课程的评定。因此,一个合理的课程设计将有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因此各高校应该重视对课程的设置。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

2011-8-4 22:19:00 《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代码:06347) 建议学分:3 建议课时:48 一、课程定位 《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此课程,使学生掌握室内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熟悉室内设计工作流程,使学生具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所必需的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本课程在环境艺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设计基础作用。 《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的前修课程是《制图》、《效果图手绘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施工图)》、《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现代设计史》、《设计构成与应用》等课程,后续课程是《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家装设计实务》、《公共空间设计实务》、《室内软装饰设计》、《装饰工程造价与招投标》、《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二、学习目标与职业能力要求 通过对《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1.专业能力 (1)掌握室内设计的含义与发展现状与趋势的能力; (2)掌握室内空间与尺度的基本特征和人体工程学相关数据的能力; (3)掌握室内设计程序的相关知识的能力;

(4)具备进行室内空间组织的应用设计的能力; (5)具备进行设计方案的整体把握,具备设计思维能力和创意能力的能力; (6)具备进行室内界面、材质、照明、家具以及陈设的设计的能力; (7)具备进行施工图的平面、立面草图制作,具备设计表现能力的能力; (8)掌握设计师基本素质要求与职业标准的能力; (9)掌握工程接洽方法和信息收集方法的能力; (10)掌握工地测量的方法的能力。 2.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室内设计师职业沟通、洽谈和协调能力; (2)具有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诚信品格和社会责任感,能进行自我批评的检查; (4)具有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 3.方法能力 (1)具备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2)具备基本的职业认识和职业规划能力; (3)能自主学习室内设计新知识、新技术; (4)能利用各种媒体信息渠道获取行业动态。 三、教学内容设计 设计思路:通过课堂理论学习、角色扮演和方案设计表现技能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内容、设计方法、设计原则和项目流程,树立职业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具备室内设计师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潜质。 根据职业室内设计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就业岗位群的项目任务,根据室内设计的程序安排章节。学习内容的组织包含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每个学习章节都是一个专题讲座,使学习内容更细化,引导学生的职业倾向。学习内容的组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项目洽谈到实地勘测,到方案初步设计,再到方案深化、设计跟踪,做到过程完整,真实训练。 表1 《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教学内容安排表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主干课程可以包括: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面向对象开发技术、离散数学、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素描基础、彩画基础、速写基础、色彩构成、平面/立体设计、脚本策划、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高级渲染理论与技术、动画造型、动画渲染、角色与场景动画、计算机游戏引擎技术、PC/视频游戏编程、游戏项目管理、Web搜索技术、Web设计技术、容管理与保护等。 课程群与具体课程的对应关系请参考图1。课程群的设置规划还需要结合各自院校的特点以及本专业的规化建设经过一个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 另外,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一定要强调知识点的优化与授课方式相结合,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并在课 程讲授过程中,突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自身特点,包括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及艺术类课程在。例如,操作系统课程在讲授一般性的基础理论之外,还要讲操作系统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关系、当前主流操作系统的进步如何适应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等等结合数字媒体技术特点的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中许多课程涉及很多的数学理论,如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像处理,但在知识点的选择与课程讲授中,这一类的课程也要深入浅出,不强调过多的理论问题,而是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中的应用来讲。在此基础上,针对部分学生将来可能进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硕士或者博士阶段进行深造的要求,再增设部分高级研讨课程,进一步深入讲述背后的理论知识。 我们还规划将部分知名公司或培训结构的认证课程适当纳入课程 体系,学生通过相应的认证课程后,给予一定的学分,同时限制每名学生的总的认证学分。 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重要容,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力求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介绍详见本刊同期另文)。相应地,在课程设置方面,计划增设部分跨课程、跨年度的综合实验课程,允许学生按年级、兴趣与特长分别参与相应的项目中不同模块的研发工作。 针对数字媒体专业的特点,还需要不断丰富课程学习评价手段,将作业、课程设计、文献综述报告、考试等各种评价手段综合考虑,加强课程设计与文献综述报告等形式的开放式考核手段的运用,加大分数比重,允许学生有选择余地,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既不能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避免完全以练代学的职业化教学模式。

自考艺术设计类课程设置表

室内设计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表 专业代码:B050432 主考院校:齐鲁工业大学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备注 1 03708 中国近代史纲要 A 2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A 4 3 00015 英语(二) A 14 4 05424 现代设计史 A 3 5 07075 计算机辅助设计 B 10 6 05975 展示设计 B 5 7 05423 装饰设计 B 4 8 01860 人体工学 B 5 9 01150 效果图表现技法 B 5 10 01861 室内设计(二) B 7 11 01862 家具设计(二) B 6 选考课程01858 图案 B 7 免考英语 加考课程01859 标志设计(二) B 7 12 09560 毕业设计 总学分65 说明: 1、表中A类课程参加省统考;B类课程为含技能考核课程,理论试卷(40分)和技能试卷(60分)同时考核,满分100分,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委托主考院校学进行考试工作。 2、考生可申请免考英语(二),加考图案和标志设计(二),免考英语(二)的学生不授予学士学位。 3、考生在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后,必须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成绩合格方可毕业,领取毕业证书。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表 专业代码:B050433 主考院校:齐鲁工业大学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备注 1 03708 中国近代史纲要 A 2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A 4 3 00015 英语(二) A 14 4 05424 现代设计史 A 3 5 07075 计算机辅助设计 B 10 6 05975 展示设计 B 5 7 05423 装饰设计 B 4 8 05053 包装装潢设计 B 8 9 01575 图形设计 B 5 10 01198 CI设计 B 6 11 07077 广告设计 B 7 选考课程01858 图案 B 7 免考英语 加考课程01859 标志设计(二) B 7 12 09560 毕业设计 总学分68 说明:1、表中A类课程参加省统考;B类课程为含技能考核课程,理论试卷(40分)和技能试卷(60分)同时考核,满分100分,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委托主考院校学进行考试工作。 2、考生可申请免考英语(二),加考图案和标志设计(二),免考英语(二)的学生不授予学士学位。 3、考生在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后,必须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成绩合格方可毕业,领取毕业证书。

三年制专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计划

三年制专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计划(试行)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发展需要,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艺术设计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如下: ⒈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⒉具有宽广、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并系统地掌握艺术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制作及沟通的能力及初步的研究能力。 ⒊具有健康的身心,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身心卫生保健习惯,懂得基本的身心保健知识和方法。 ⒋具有较高的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和艺术审美观,以及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能力。 三、课程设置原则 (一)面向未来,适应发展 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两个必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研究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对艺术设计的影响,以及艺术设计发展的趋势,课程设置适应市场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基础性与专业性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等课程模块,其中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设置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的设置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和专业实践的基本能力,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加强了基础理论和专业素质培养。 (三)综合性与学有专长 课程设置力求根据现代科技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化的趋势,强化综合素质教育,加强文理渗透,注重科学素养,体现人文精神,加强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以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同时,根据市场的需要,综合性教育与单科性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文理兼通,学有专长,一专多能。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社区法律服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既有社会工作理念又具备社会法律实务技能,不仅能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也能在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与公益团体提供相关服务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会工作、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接受社会统计、社会调查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与社会工作及法律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爱岗敬业。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 掌握社会工作方法、社会调查研究、社会统计的分析方法; 2.了解法律基本知识,掌握婚姻家庭法、劳动社会保障法等专业法律知识; 3.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 4.熟悉国内外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和国际社会工作者资格认证规定; 5.具有在社区、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开展社会工作和分析解决纠纷的法律能力,能熟练运用社会工作和法律实务的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考取调解员资格,处理微观社会矛盾的能力; 7.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鼓励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 8.具有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财经应用文写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0.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三年;修业年限:三年。 四、毕业 本专业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准予毕业,核发毕业证书。 五、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 本专业主要课程设置: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数据库语言管理学原理经济学社会工作西方社会学社会学概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工作方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司法职业道德宪法民法刑法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简介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简介 03130401 艺术概论36——2——1 内容提要:艺术的起源、发展、各种艺术分类及共同规路律。 修读对象:美术系本科生 教材:《艺术概论》王朝闻编著 03130402素描72――3――1 内容提要:本课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并通过中短期 作业训练扭转学生原有的写实观念、石膏像、静物、 人头像写生,结构素描训练。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素描—具象研究》刘剑虹编著 03130403 平面构成54——3——1 内容提要:培养正确的形式观、理解设计中抽象语言的来源、形态构成规律以及形态、肌理、空间等造型要素的形式逻辑及心理效应。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平面构成》赵殿泽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 03130404 色彩72——4——1 内容提要:水分颜料静物写生,写实手法训练,研究自然色彩的 变化规律,提高表现能力.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待定 03130405装饰艺术概论18――1――2 内容提要:简述装饰艺术所包含的种类、特点及基本艺术规律了 解当前国内外装饰艺术现状,欣赏优秀装饰艺术作 品。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待定 03130406 装饰基础54——3——2 内容提要:通过对人物、动物、植物、风景等客体的描绘,经过整理和加工进行装饰语言机构图的研究。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装饰画基础教程》王亚非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 03130407 人体素描72――4――2 内容提要:女人体、男人体写生训练、人体结构、比例、男女人体比例差异。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人体艺术》 03130408 色彩构成54——3——2 内容提要:色彩原理、色彩的三属性、配色训练、主体性配色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色彩构成》吴士元编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03130409 漆艺基础72――4――3 内容提要:本课是漆艺的基础技法训练,内容包括漆板制作、漆 艺技法样板制作、刻漆装饰画制作。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408)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实践能力和相关的产品开发与研究能力,能够熟练从事染织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品牌设计与策划,以及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一)素质规格与要求 毕业生应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基本素养、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专业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和艺术设计方法以及艺术设计的基本技能,具有在相关设计课题中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基本的艺术科研方法,具备在本专业从事创新设计的良好素质与发展潜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系统扎实的艺术设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艺术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基本技巧,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 2.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具备从事艺术设计的创新能力;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4.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5.具有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文化艺术领域从事艺术设计、管理与策划以及相关产品开发与研究的能力。 三、学制和修业年限 (一)学制:基本学制为四年。 (二)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三年,最长不得超过六年。 四、学科门类和学位授予 (一)学科门类:文学 (二)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五、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 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有关课程,获得毕业要求的最低学分14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43学分,公共选修课程9学分,专业必修课程28.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36学分,实践环节29.5学分。 (二)毕业条件 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规定的最低学分,所得学分的结构符合要求,通过毕业论文答

运动训练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运动训练 专业代码:15014134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运动训练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从事体育理论.运动训练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人才。 三.招收对象与修业年限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修业年限:三年 四、业务培养要求(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特别突出以下职业能力的培养: 1、政治思想方面:培养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具有钻研业务、不断学习、可持续性发展的职业能力。 2、专业理论方面:掌握运动训练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专业技能方面:把所学的知识及专业技能,能动地运用于现实社会实践中, 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运动训练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和管理实践能力。运动

训练专业学生基本社会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是:社会认知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信息资源的收集与整合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社会实践能力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运动技术能力、体育教学能力、运动竞赛组织、策划能力,裁判能力,全民健身指导能力,体育社会活动能力。 4、文化知识方面:与本专业相关的文化课达到普通高中文化课水平。 5、身体素质方面:身心健康、身体素质能适应本职业岗位工作要求。 五、专业主干课程 (一)运动训练学基础 1.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的概念、特征和意义;运动训练的概念、特征和意义;运动训练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2.优秀运动员的特征 优秀运动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特征;优秀运动员的发展特征 3.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概述;全面发展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周期性原则;适宜负荷、适时恢复原则;区别对待原则。 4.少年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计划最新版本

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熟悉社会学、医学与心理学相关知识,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乐于奉献的社会工作基本伦理与理念,能够熟练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协助有困难的个人、家庭、社区、群体摆脱精神上、心理上和物质上的障碍和困境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政府部门、社会服务与福利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从事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社会服务与评估、社会行政管理、疾病预防与医疗康复服务、心理与精神健康辅导等工作。 二、基本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技能与方法,使学生具备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够从事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以及各类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具体来说,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 (二)理解并遵循社会工作的基本伦理和理念,熟悉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帮助困难群体走出困境,回归社会并获得发展。 (三)掌握社会调查工具和社会统计方法,善于观察各种社会现象和分析社会问题,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科研论文写作能力。 (四)具备结合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参与社会政策的制订、实施与评估的能力。 三、业务培养要求 (一)专业知识要求 1.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各类实践活动。 2.熟悉社会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熟练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协助案主解决有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使其重塑自信,走向社会正轨。 3.熟悉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与护理学的相关知识,掌握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配合医护人员从事预防、医疗、伤残康复与精神卫生等工作,提高医疗效果,改善社区卫生和社会公众健康状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