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一).资本主义的萌芽(14世纪——16世纪)

(1)思想上:14—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倡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教会的控制,发起了一

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含义)——文艺复兴运动,(作用)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

基础。(思想上的巨变)

(2)经济上:14世纪前后,意大利手工工场发展起来,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5—16世纪新航路的

开辟,(作用:)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使世界开始连成为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起,促进了资本主义的

产生和发展。(经济上的巨变)

相关链接:1、新航路地开辟,使世界贸易的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北大西洋的东岸。

2、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地开辟的共同影响是: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往东走的航海家:迪亚士(发现非洲好望角)、达。迦马(到达印度)

往西走的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印第安人),麦哲伦(环球航行)

横渡大西洋的:哥伦布,麦哲伦

麦哲伦经过的大洋顺序: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17世纪——18世纪)(政治上的巨变:英法美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1)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很大发展。

(2)思想上:①17世纪,人文主义思想指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18世纪,法国“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伏尔泰)作用:促进了人们的

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利的支援,

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指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相关链接:联系中国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政治上:①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革命的作用见课本

P69)

②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

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的作用

见课本P76)

③1789年法国大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

步思想。

相关链接:英法美等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共同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发展水平较高。

他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

(三).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和扩大)(19世纪中期)

(1)经济上:19世纪中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或进行了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为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政治上:①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

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③1868年日本武装倒幕和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

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

相关链接:1、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任务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

2、美国南北战争的主要任务是: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

3、美国这两次革命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革命,但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也是一场民族解

放运动。

4、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华盛顿,南北战争的领导人是林肯。

5、美国内战前的两种经济制度分别是,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南方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6、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对本国来讲是一次重大历史转折,指的是社会性质的

改变,

俄国由封建农奴制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日本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这两次改革的性质一样,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所以,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不同之处:日本面临外敌的入侵。(美国)

7、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方式是:资产阶级革命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途径是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相关链接:资产阶级重要文献

(一)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世纪----19世纪初)

1.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背景: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内容: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意义:为限制国王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保障,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2.美国,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

背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内容: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意义: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激发了北美人民的革命热情,推动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进程。

3.美国,1787年宪法

背景:独立战争胜利后

内容: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

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实行三权分立。

意义: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巩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

4.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

背景:法国大革命爆发

内容:人们生来自由平等,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意义: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进步思想(启蒙思想),推动了革命进程。

5.法国,拿破仑帝国时期,《法典》

背景:1804年,拿破仑建立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

意义: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二)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时期

6.美国: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人民的热情)背景:南北战争爆发后初期,北方一再失利

内容: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个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意义:激发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使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保证了北方的最终胜利。

(四).资本主义制度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经济上: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

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垄断组织,美国和德国尤为突出。

(2)政治上: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

主义阶段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五).资本主义制度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20世纪40、50年代以来)

(1)经济上: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2)政治上:①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特点)。新政消除了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

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成为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的开端。

②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成为促进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

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链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①根本原因: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

②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③影响: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面对危机,

形成了两条道路:①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p22),②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p26)。

这两条道路对世界的影响:(1)美国保留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

础。(2)德日疯狂扩军备战,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扩大对外侵略,严

重威胁世界和平,最终引发了二战。

(2)1974—1975年经济危机

①直接原因: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第四次中东战争)

②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美国经济地位下降,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速度

减慢。

二、资本主义的国际关系格局

1.欧洲为中心、英国最强大(17世纪——19世纪中期)

(1)经济上:①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先后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

②17世纪,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社会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18

世纪60年代到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2)政治上:①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达,是国际关系的中心。

②英国政治制度先进、经济实力强大,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

殖民国家(“日不落帝国”)。

2.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对峙(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经济上:在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美、德尤为突出、后来居上,超过英、法。(2)政治上: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美、德超过英、法,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国家(德国)

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老牌国家(英、法)争夺霸权,形成了两大帝国主义

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

触即发(一战)。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1941年)

(1)经济上:一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欧洲国家却遭到削弱。

(2)政治上:①建立:1919年巴黎和会,签订了对德《凡尔赛和约》和对奥、匈、土、保的和约,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

新秩序;1921年华盛顿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和《四国条约》《五国

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这样,帝国主

义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②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后,暂时缓解了各帝国主义国家间

的矛盾,1924—1929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经济繁荣

一时。(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

下去。)

③瓦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1933年希特勒

上台后,疯狂扩军备战,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1939年,德国闪击波

兰、英法对的宣战,凡尔赛体系最终瓦解。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

事变,华盛顿体系受到冲击;1941年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爆发,美

国对日宣战,华盛顿体系最终瓦解。

4.两极格局(1955——1991年)

(1)经济上: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日、欧共体等经济迅速发展,70年代,日本(第二经济大国)、欧共体动摇美国的

霸主地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改革,虽有一定收效,但最终失败了。(2)政治上:①冷战政策:为称霸世界,二战后初期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以遏制共产主义(苏联)。表现——政治上,1947年出台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推行马歇

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②两极格局形成:面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针锋相对。1949年组建了“经

互会”, 1955年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

局的形成。

③美苏争霸:五六十年代,美国占优势(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美国占

劣势(1974—1975年经济危机、越南战争、日本和欧共体的挑战),苏联

占优势(占领阿富汗);80年代,苏联提出全球缓和战略(阿富汗撤军),

美国同意有限缓和。

④两极格局结束:1989年东欧剧变,动摇了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随

之结束。

相关链接:1、两极格局开始于20世纪40---50年代(或二战后初期)

2、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是: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

联实力

强大,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美国推

行冷战

政策,以美苏为核心分别成立了北约和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3、两极格局的发展演变及表现:①20世纪50—60年代,在美苏争霸中,美国

占优势

(古巴导弹危机)②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占优势。美国越南撤军,苏联入侵阿富

汗)③20世纪80年代,苏联提出全球缓和战略(阿富汗撤军),美国同意有限缓和)④1989年东

欧剧变,动摇了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三、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革命

1.三次工业革命

五、中外历史的联系

1.罗马帝国是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帝国之一,是欧洲最早与中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国家: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汉(东汉)。

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对外侵略扩张

①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②1624年(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3.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

利:19世纪中期,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地主阶级开展洋务运动,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弊: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发动了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开放口岸、协商关税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工业革命:

利: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进一步向西方学习先进制度和思想,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

运动,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弊: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资本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开矿设厂、投资银行等),同时进行政治瓜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3)第三次科技革命,

利:是机遇,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积极引进外资、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科技飞速发展,经济持续增长,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

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弊:是挑战,由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人口众多且文化素质偏低,这就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怎样做:中国如何迎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挑战

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充分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注重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努力提高全民族素质,坚决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4.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

①一战期间,欧美国家忙于大战,无暇东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短暂繁荣;日本趁

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②一战后,1919年巴黎和会签定《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

引发了五四运动,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定《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霸,美国在华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扩大。

(2)第二次世界大战:

①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侵略中国,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英法等国无暇东顾,日本再次取得了独霸中国的局面。

②中国人民成为重要的反法西斯力量,抗日战争成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

部分。

③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蒋介石国民政府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全面内战。5.两极格局下的中国

①1946年,美国扶植蒋介石政府发动内战。

②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③1950—1953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中国人民政府掀起了抗美援朝运动。

④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美中关系缓和。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

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四、重要国家的国别史

1.美国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体,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在工业革命推动下,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来居上,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一战使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增强了美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实力。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使经济得以缓慢恢复,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二战中,美国是反法西斯的重要国家和力量,经济、政治实力大增;

二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经历了繁荣、危机,9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国际事务中,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二战后初期,在欧洲推行“冷战”政策;在亚洲,进行军事侵略,干涉中国内政;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

2.英国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18世纪后半期,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国家,为英国工业生产积累了资本,也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英国最早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工厂)。

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逐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逐渐落后于美、德。

一战中,英国成为战胜国,但是实力遭到严重的削弱。

一战后,在“凡-华体系”建立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二战前,推行绥靖政策,制造慕尼黑阴谋,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二战中,参加反法西斯联盟,为战争胜利做出贡献。

二战后,经济恢复并发展,唯美国马首是瞻。70年代加入欧共体,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3.日本

19世纪60、70年代,武装倒幕成功,进行明治维新,积极采用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由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很快走上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一战中参加协约国一方,成为战争的受益国。

一战后,“凡—华体系”确立,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发展受到美国的制约。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下,军部法西斯专制建立,形成亚洲战争策源地,与德、意结成轴心国集团,威胁世界安全(侵略中国)。

二战中,成为战败国,遭到削弱。

二战后,经济迅猛发展,7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经济大国。80年代以后,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开始膨胀。90年代以来,实力不断增长,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4.德国

普法战争后德国实现国家统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9世纪70年代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后来居上,超过英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挑起一战。

一战后,作为战败国,被迫签订《凡尔赛条约》,遭到严重削弱。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与日、意结成轴心国集团,对外侵略扩张,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后,作为战败国被分区占领,分裂为东德和西德。西德实行资本主义制度,60年代加入欧共体,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东德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照搬斯大林模式。1989年,东欧剧变后,实现统一。

五、重要的国家联盟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p13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英国、法国、俄国组成三国协约。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争夺霸权、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一战)。

2.轴心国集团p28小字

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它的形成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二战)。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p39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1942年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它的形成推动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4.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p84

二战后初期,美国推行冷战政策,1949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针锋相对,1955年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至此,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发动科索沃战争,轰炸南联盟,违背了国际法基本准则,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威胁世界和平。

5.欧共体和欧洲联盟p52

二战后,随着经济发展,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西欧经济政治联盟(性质)的成立,有力的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国际地位,同时也维护了国家安全。欧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七、同类事件比较的事例

1.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1)背景:a.明朝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b.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

(2)目的:a.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联系。

b.经济目的:海外殖民,掠夺财富,进行原始资本积累。

(3)特点:时间早、规模大、次数多、技术先进等

(4)影响和后果:

a.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的伟大壮举,极大地加强

了与

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其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违背

了经济规律,对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未产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b.西欧新航路的开辟,具有开拓、创新的意义。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开始连成

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5)形成差异的原因:根源在于两次航海的经济基础不同。前者是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航海;

后者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基础之上。

2.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成败的原因分析

(1)社会背景:明治维新前,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是由于封建势力和外国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

比较强大。

(2)领导力量:日本的中下级武士学习西方技术和思想,同时富有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进行了武装斗争。中国的维新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

上。

(3)政策措施:日本的改革包含了从政治到经济、文化教育的一系列内容,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尽管也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但根本没有实施。(4)国际环境: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侵略的重点在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戊戌变法

是在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一向帝国主义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

分的对象,帝国主义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

环境对中国不利。

3.日本近代以来的两次侵华战争

(1)战争: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937—1945年全面侵华战争

(2)结果: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3)原因:甲午战争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国家贫弱;侵华战争: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和根本原因;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

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③反法西斯盟国、国际进步力量支持是取得抗战

胜利的重要原因;

(4)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间,中国抵御外敌入侵

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它极大的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成

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上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5)对台湾的影响:甲午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0月25日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6)启示:落后就挨打,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和人民军队;必须建立广泛的人民

统一战线。

(7)日军罪行:甲午战争,旅顺大屠杀;全面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

4、重要的国际机构

(1)国际联盟

巴黎和会后,1920年,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建立,成为英法控制下的维护战后新秩序的工具。

(2)联合国

二战后期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轰炸南联盟,违背了国际法基本准则,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

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世界近现代史标志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总结 1.世界近代史的最主要线索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壮大及其在全球确立统治地位。由这一主要线索可以看到,一方面资本家对内剥削引起的无产阶级运动史,对外掠夺引起的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史;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列强之间争夺霸权,无产阶级要求加强国际团结以及殖民地人民在反侵略斗争中形成的国际关系史。 2.近代世界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从分散走向整体。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人类历史并非自始就具有世界全局的意义,历史之成为世界历史,其自身经历了一个历史的过程,由原始的各族互相闭塞的历史发展成为世界连成一体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最初主要是以各民族各地区封闭的分散发展为特征的(当然这并非说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决不往来,只是来往较少)。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地理大发现打破了这种隔绝状态,此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先后向海外扩张,到1760年前后,欧洲同这些殖民地之间已形成密切的经济联系。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先后渗透、控制和征服世界许多地区和国家。1850-1870年间,以英国为中心形成了世界市场。在争取原料和市场的趋动下,世界开始走向一体,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871年以后,资本主义工业飞跃发展,导致垄断组织形成,垄断的形成又推动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世界不再是亚欧大陆加上地中海南岸的世界了,南北美洲、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东西两岸,稍后还有大洋洲,都加入了以亚欧大陆为主体的文明世界,世界的范围空前扩大了。与此同时,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3.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本质不同有三点。第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前资本主义时期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里所说的“足”决非富足,而是指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几乎能够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因而基本不必进行经济交换,这就注定了这种形态必然是闭塞的,因而其发展滞缓,少有活力。而商品经济恰恰相反,它是一种直接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它是外向的、开放性的,充满了活力。第二,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了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近代社会以国家取代王朝,以法律取代专制与特权,实行代议制度,建立法制社会。第三,公民取代了臣民。在奴隶社会,奴隶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被完全剥夺了人格;在封建社会中的农奴,也只是处于半人格状态。只有近代以来的公民,才开始真正有了自己的人格。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第一次被提上了历史日程。因此,公民取代臣民,也是一种人的解放。 下面列举一些世界近代史教材中的“标志性”事件。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的手工工场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转变,而手工工场只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组织形式,其本质是对劳动剩余价值的剥削。 2.“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标志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伟大发明”。主要是指这三项古代中国的发明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制度。

世界近现代史时间表(1)

14~16 世纪文艺复兴运动 1487~1488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葡萄牙资助) 1492 哥伦布到达美洲(西班牙资助) 1497~1498 达·迦马到达印度(葡萄牙资助) 1519~1522 麦哲伦环游全球(西班牙资助) 16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9 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立共和国 1688 英国宫廷政变推翻专制统治另立新国王(革命结束) 1689 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 17世纪下半期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1840年前后结束)1775年4月莱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1776年7月4日美国发表《独立宣言》美国诞生了 1777 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783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5 瓦特改进蒸汽机投入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787 美国制定了宪法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1789 法国颁布《人权宣言》 1792 法国废除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推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1799年底拿破伦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1804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2 拿破仑远征俄罗斯失利 1814 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法国封建王朝在外国军队保护下复辟 1825 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火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1836~1848 宪章运动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1844 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相会开始长期合作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53 美国制造黑船事件敲开日本国门 1854 日本在日美《亲善条约》上签字 1859 达尔文(英)发表《物种起源》 1861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改革) 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1861年4月南军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5 南北战争结束美国的统一最终得到维护彻底废除奴隶制 1868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 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1871年3月巴黎公社运动爆发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结构图(附)

民族关系 跨入①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社会②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以后,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1958年以后,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主义社会 社会③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各民①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 族共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民族地区的农村也推广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同繁民族经济 荣③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发展很快,大部分地区已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外交事业 国际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地削弱了 环境社会主义越出一国的范围,形成了一个世界体系 新的亚、非、拉美许多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 格局中国人民革命胜利打击了帝国主义,鼓舞了世界人民 建国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另起炉灶” 独立自主外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政策基本方针“一边倒”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成就参加亚非会议(1954年) 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 20世纪60 美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 年代外交环境恶化美国发动越南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 大国沙文主义使中苏关系恶化 20世纪外交有重大突破和转机,转变的关键是中中美关系的逐渐缓和 70年代1971年10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外交发展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 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友好互助关系 ①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变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 十一届三中②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全会后外交③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政策的调整④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⑤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正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

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钱乘旦 现代化的缘起现代化在欧美的发展现代化在全球的推进现代主流意识形态结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之所以做如此断言,是因为自近代以来,历史的主要内容 就是现代化。 现代化的缘起 在近代世界到来之前,文明的基调是农业(牧业包括在内),文明的指向是巩固和发展农业社会。然而在中世纪晚期,西欧出现了种种趋向,最终使农业文明走向解体。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这就是现 代化的准备阶段。 在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商业游离于社会主体结构之外,有它自己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价值体系,这是当时的西欧和其他文明地区完全不同之处。在其他文明结构中,城市和商业也是有的,有的甚至比西欧更发达,但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商业都被包在社会主体结构之内,压在一个无所不包的国家大屋顶下,无法形成它自己的制度和思想,也就不可能独立发展,形成不了对主体农业文明的挑战。西欧的情况却导致在城市和商业中出现一种异质文明,这种文明逐步发育,最终对农业文明造成冲击。1500年前后,许多事指向农业文明的解体,比如说,农奴制解体解放了人身,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地理大发现则把人推向全球,第一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一种新的精神发展起来,这种精神赞扬财富,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去发财,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取得了许多自由:人身自由、信仰自由、思想自由、经济活动的自由,以及由此而必然出现的财产自由等等。所有这些都为一种新的文明创造了前提,社会变动的时机已 经来临了。 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出现具有巨大意义。在中世纪欧洲(尤其西欧),国家的概念是很模糊的,社会的基本单元是领地。在领地上,民族的属性没有意义,一国的贵族可以在另一国领有土地,领主不讲究国籍。欧洲大地因此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基督教是把西欧连接起来的唯一力量。在这个基督教的大世界里,“国家”并没有实质性意义,它更多地只是一种地理概念,而很少表现为政治实体。 民族国家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民族国家出现后,它就把自己的疆域封闭起来,使它与外界隔离。民族国家致力于自身的发展,而不顾基督教大世界中其他兄弟的景况如何。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民族国家总是以牺牲别人为代价的。这样,原先基督教大世界中社会经济状况基本拉平的情况就消失了,代之出现的,是某些地区发展起来,其他地区则相对落后。由此产生两个结果:第一,发展的不平衡迫使各地区都要形成民

世界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全)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全) 价格革命 16至17世纪西欧社会上出现的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使欧洲贵金属的储量急剧增长,从而引起欧洲各国通货膨胀。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升四倍多,英、法、德等国的物价平均上涨二至二点五倍。价格革命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其结果是从事商业的人大发横财,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愈益增长,而靠传统方式收取地租的封建地主的地位受到削弱,收入微薄的劳动者的生活日益下降,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和封建制的解体。 商业革命 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迅速扩大以及殖民制度的建立,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商业革命是产业发展所引起的,而商业革命开发了广大市场,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殖民制度 一般是指西方列强国家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的亚、非、拉国家,并把它们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制度。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西欧诸国往往是通过海盗式劫掠、欺诈性贸易等各种方式进行早期殖民活动。在资本主义稳定发展,特别是进入垄断时期,则使用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侵略手段,使被侵略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失去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而依附于外国的保护。各殖民国家相互遵守共同的协定,但有时也会因为利益关系发生武装冲突,即殖民战争。殖民制度是帝国主义国家疯狂掠夺殖民地的产物。 【地理大发现】 西方史学家对15至18世纪欧洲航海者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15世纪后,西欧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引起了封建贵族、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对贵金属的渴求。《马可?波罗行记》对东方富庶的夸张描绘,进一步煽动着欧洲人的寻金热情。15世纪中叶以后,阿拉伯人与奥斯曼土耳其人垄断了东西方传统通道,也促使西欧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此外,快速帆船的制造,指南针用于航海及地圆学说的盛行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最初由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组织远洋航行。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开辟了欧美航线;1498年达?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151 9—1522年麦哲伦与其同伴首次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由此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增长,预示了世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教皇子午线 近代教皇为解决地理大发现带来的新发现地区的主权归属问题提出的分界线。1493年教皇确定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该线以西土地划归西班牙,以东划归葡萄牙。1494年,西葡缔结《托得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使葡取得了绕非洲到印度航路的所有据点。 【文艺复兴】 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始于意大利,后扩大到其他欧洲国家。一些新生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号召下,把矛头直接指向教会神权统治,他们以人文主义为旗帜,主张尊重自然和人权,强调发展个性,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迷信愚昧;表现乐观主义,反对悲观主义。因而人文主义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也是新文化的基本内容,它逐渐形成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表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但是,它并不是对于古典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它冲破了黑暗的中世纪的重重禁锢,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在人文主义思想指引下,文学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新的政治学、史学和教育学相继出现,产生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复习纲要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复习纲要 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第一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 (1)客观条件: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 ②俄国帝国主义具有封建军事色彩,对国外资本依赖性很大,各种矛盾表现突出,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环节。(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较低,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各种矛盾: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沙皇专制同人民矛盾,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同东方殖民地的矛盾。 (2)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状况: ①力量不断壮大,②革命性较强,③有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且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④有革命的同盟军——贫苦农民。 (3)经过: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①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1917年爆发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另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③1917年4月,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四月提纲》)中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四月提纲》内容:a.第一阶段:1917年二月革命完成民主革命。第二阶段:1917年十月革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b.如何退出大战。 ④七月流血事件:7月,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反对革命,革命已不可能和平发展,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⑤10月,布尔什维克党通过了列宁提出的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 ⑥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攻打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十月革命胜利。 (4)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 ①政治: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②经济: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帝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③外交: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5)共产国际: ①背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各国共产党纷纷成立。 ②成立:1919年3月,共产国际(第三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共产国际行动纲领》等文件。 ③性质:是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是统一的世界性的共产党。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受它的领导。 (6)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世界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近代史 第一章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第1节文艺复兴 1.时间:14至16世纪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起始国家:意大利 4.性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5.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即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 6.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代表人物国家代表作地位 但丁意大利长诗《神曲》文艺复兴的先驱达?芬奇意大利绘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英国 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7.影响:①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②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第2节新航路的开辟 1.时间:15世纪末16世纪初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运用于航海的中国发明:指南针 4.主要航海家及其活动 航海家支持国家时间活动备注 哥伦布西班牙1492年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其本人认为到达的是印度) ①迪亚士发现好望 角 ②麦哲伦在菲律宾 被杀,未完成环 球航行 ③结合地图,把握 航线 达?伽马葡萄牙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找到了通往东方国家的新航路 麦哲伦船队西班牙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 5.影响:①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引发了欧洲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第二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世界

第1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2.领导力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过程 高潮 结束开始 1640年,议会处死查理一世,王朝复辟 的重新召开成立共和国1688年, 光荣革命克伦威尔领导克伦威尔 议会军打败王军军事独裁 5.影响:①确立了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②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二)《权利法案》 1.时间与制定机关:1689年,英国议会 2.目的与核心内容:限制王权 3.意义: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 第2节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一)三角贸易(黑奴贸易) 1.主要殖民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英国 2.路线 欧洲 原料、黄金白银 归程 美洲出程廉价商品 中程 黑奴 非洲 3.影响:①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巨额的资本; ②促进了美洲的开发;

第一部分世界近现代史分期和基本线索

第一部分 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分期和结构 1. 资本主义制度兴起时期:14-17世纪中期 经济上欧洲资本主义从萌芽进入資本原始积累时期,政治上揭开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 工场手工业发展和封建主义革命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前期。 3. 工业化初期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19世纪前期——19世纪后期。 4. 垄断资本主义初期:19世纪后期——20世纪前期。(即:19世纪70年代——一战结束)。 5. 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和危机时期:20世纪前期——20世纪中期(即:1929——1945年)。 6. 两极格局和三个世界:1945——1990(1945——1960年以两极格局为主,1960年以后是三个世界。) 7. 新旧世界格局交替时期,1990年以后。 注:世界历史按三条线索复习: ⑴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 ⑵殖民地问题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⑶社会主义的发展演变。 二。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变化 (一)政治情况:近代不同时期,资本主义政治运动有不同的特征 1. 第一个时期(14-17世纪),是近代资产阶级开始进行革命和改革的时期。政治上仍以封建统治为主要特征,对此有冲击的事件是:宗教改革、尼德兰革命。 宗教改革中: ⑴使民族国家的概念更加鲜明,民族意义更加明确。

⑵使一些国家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如:英国。 ⑶天主教会的势力被削弱,冲击了封建政治,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创造条件。如尼德兰革命。 注:由于尼德兰革命中的立法特征不如后面的资产阶级革命鲜明。所以不能成为近代史的开端。 2. 第二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前期)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背景的共同点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资产阶级革命结果的认识:最本质的是从“人治”到“法治”的变化;从“臣民”向“公民”的变化。如: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1791年宪法、美国的1787年宪法。(注:1998年高考多选题中引述了恩格斯的话,“资产阶级革命主要为上层建筑的革命”。) 3. 第三个时期:{19世纪前期-19世纪后期}此时期,资产阶级革命进入新阶段,已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如:英国、法国。而上一时期未进行革命的国家则继续进行改革。如:俄国、德国。通过改革都直接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由于采取改革的方式,所以封建残余会较多,到第四时期,革命、改革大多停下来。 评价: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的主流性政治模式: ⑴第二时期出现议会,第四时期,资本主义的议会民主制度基本确定。 ⑵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政治面临的挑战: ①封建势力的挑战日益削弱。 ②社会主义的挑战日益增强。 ③二战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进入了高度稳定时期。 (二)经济状况 1. 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状况: 第一时期: ⑴资本主义萌芽。 ⑵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①海外贸易;②殖民掠夺;③对本国人民的剥削;④资本主义自身的积累。

世界近现代史大事年表知识讲解

世界近现代史大事年 表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世界近现代史大事年表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世纪末朝鲜王朝建立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世纪早期印度莫卧儿帝国建立 1520-1570西欧宗教改革 1566-1581尼德兰革命 1600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17世纪初期荷兰侵入印度尼西亚,法,英,荷开始在北美掠夺殖民地;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7世纪英法成为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 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17世纪后半期法国路易十四开始改革 17世纪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18世纪中期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 18世纪中后期奥地利特雷西亚女皇和约瑟夫改革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92.9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3.6-1794。7法国雅各宾派专政 1794法国热月政变 1799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04海地宣布独立 1804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 1810-1826拉丁美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 1815维也纳体系的确立 1830法国七月革命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8-1849 1848年欧洲革命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义 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国内战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1871普法战争 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 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81-1899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1882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 19世纪80年代法国最终确立了对越南的统治 1889第二国际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1905-190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907英法俄协约的最后形成

世界近现代史大事年表

世界近现代史大事年表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世纪末朝鲜王朝建立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世纪早期印度莫卧儿帝国建立 1520-1570西欧宗教改革 1566-1581尼德兰革命 1600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17世纪初期荷兰侵入印度尼西亚,法,英,荷开始在北美掠夺殖民地;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7世纪英法成为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17世纪后半期法国路易十四开始改革 17世纪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18世纪中期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 18世纪中后期奥地利特雷西亚女皇和约瑟夫改革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92.9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3.6-1794。7法国雅各宾派专政1794法国热月政变 1799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04海地宣布独立 1804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1810-1826拉丁美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 1815维也纳体系的确立 1830法国七月革命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8-1849 1848年欧洲革命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义 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国内战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归类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归类 (一)国际矛盾冲突焦点的演变 1.16~18世纪中期——西、葡、英、法、荷争夺殖民霸权。 2.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欧洲国家与法国的战争。 3.19世纪中期——英法与俄国争夺巴尔干。 4.19世纪中后期——普鲁士为统一德国与邻国的战争。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对抗。 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与苏俄之间、法德之间、美日之间的矛盾。 7.20世纪30年代至二战期间——世界各国同德意日法西斯的矛盾。 8.二战后初期——两大阵营的对峙。 9.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美苏争霸。 (二)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1.维也纳体系 (1)含义: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2)维持机构: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3)实质及作用:是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维护封建秩序的体现,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是历史的反动。但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使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4)瓦解:维也纳体系下存在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神圣同盟国家内部之间的矛盾;19世纪中期希腊独立首先打破了维也纳体系所规定的欧洲版图;1830年比利时独立再次改动了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法国七月革命后,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1848年欧洲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建立: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构成了该体系。 (2)维护机构:国际联盟。 (3)矛盾 (4)调整:①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是协约国在赔款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一次较大调整;②洛迦诺公约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一次调整。 (5)瓦解: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大量扩充陆军,积极重建空军,并开始建造军舰。②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撕毁凡尔赛和约。③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 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⑤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

世界近现代史主要脉络完整版

世界古代史(略,特别关注伯里克利改革) 世界近代史(九上) 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主要在14--18世纪) 本单元涉及的欧美主要国家有意大利、英国、法国、美国。社会巨变主要指这些国家从古代向近代转变(美国一开始建国就是近代国家)。近代又称资本主义时代。近代的主要特点是经济上以资本主义经济为主,政治体制比较民主,实行法治,崇尚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理念。从古代向近代转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常从经济领域先变,然后思想文化,再到政治体制,三者互相联系。(较复杂,不理解是正常的,不要烦恼。) 1.本单元说的巨变从思想文化的巨变开始。兴起于14世纪前后的文艺复兴就是近代社会确立前的思想文化巨变。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潮提倡“以人为中心”冲击过去“以神为中心”的教会思想,使人们从教会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15世纪开始的新航路开辟则在资本积累(欧洲人掠夺大量的黄金、白银)、世界市场、海外殖民扩张等方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总之,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3.英国巨变:1640开始,英国通过断断续续的资产阶级革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议会与代表封建贵族利益的王室进行的斗争),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使国王的权利(君权)受到法律的明确约束,议会拥有最高权力。这样英国确立了近代的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体现的是民主(行使权力的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民众选举产生)、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何人包括国王、议员都不能超越法律)。可见,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比较成熟的法治社会(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没有之一)。 4.美国:美国成为一个国家前只是英国在北美的13块殖民地。后来,这些殖民地上的普通民众联合起来成立了华盛顿领导的大陆军,进行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独立战争期间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国成立。美国建国初期颁布的1787年宪法现在还在用,宪法明确美国实行联邦制,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没有国王,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组织政府。总统统帅的政府、国会、法院三个机构互相制约、互相平衡。可以说,美国一开始就是个近代国家,这里的巨变指它由殖民地变为独立的近代资本主义法治国家,因此北美独立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5.法国巨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又称大革命,从1789年7月14日开始爆发。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呼吁自由、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大革命中也曾设想过君主立宪制,但最终还是由于国王勾结外来势力等原因而废除了王位。法国大革命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更复杂、更惨烈,拿破仑夺取政权后,法国政局才得以稳定。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时法国达到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法兰西第一帝国是近代资产阶级国家,拿破仑是资产阶级皇帝,因为拿破仑是通过一系列《法典》来确立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法治秩序,皇帝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而且不能超越法律,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小结:本单元特别注意《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他们都是资产阶级文件,都宣扬自由、平等近代社会理念;但侧重点不同,《权利法案》是关于议会权与王权的规定,《人权宣言》呼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权利法案》《人权宣言》都是反封建专制的,《独立宣言》反对殖民压制。要回忆对华盛顿和拿破仑的评价,评价时要史论结合(作答时分清史实与结论),要实事求是。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始,是指在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变革。它极

世界近代史(文化部分)

世界近代史(初中)文化部分 中考考点:1.《神曲》莎士比亚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P2) 1、背景:①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宗教) ②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 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文化) ③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科学) 2、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3、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6、代表人物: ①但丁《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同时但丁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②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作。 《蒙娜丽莎》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体现了人性美。 ③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为“四大悲剧”。 7、意义:①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②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③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进步 8、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经济基础) 其他原因:1.封建社会逐渐衰落,资产阶级萌芽产生, 2.新兴资产阶级和贵族壮大 3.许多艺术家思想家文学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传统。 9﹒打通知识点:世界近代史(政治部分)英国光荣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补充与延伸:第22课引领时代的思考——启蒙运动(P113) 1、兴起的原因:1.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根本原因) 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对人的思想的解放 3.资产阶级发展壮大,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 2、性质: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兴起于英国,繁盛于法国

中外近现代历史时期的划分

中外近现代重大历史时期的划分 在历史教学中,发现一些同学对中外各阶段历史时期的叫法分不太清,为便于同学们更好的学习,现将经常出现的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第一部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一般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部分。 一、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1840年)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也被称为民主革命时期。(民主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主革命时期按照领导阶级的不同及完成的任务不同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注: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的革命。在中国历史中一般指1840-191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但领导阶级不仅有资产阶级,还有农民阶级的加入。(这一概念了解即可,不必深究。)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性质仍然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性的民主革命。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这一时期是指1919-194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实质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时期(1921—1949)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中共创建时期(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也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也称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至1927年4月21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而告终。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也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称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共领导下以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并进行土地革命的战争。至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基本结束,1937年9月,南京政府通过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至此,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正式

高中历史《世界近现代史(下)》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世界近现代史(下)》知识点归纳 一、原因(根源) 因素关键条件 1.意大利被俾斯麦拉人三国同盟的原因:与法国争夺突尼斯的矛盾。 2.一战前夕,巴尔干半岛局势空前紧张的最主要原冈:欧洲列强扩张势力介入当地。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4.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根本原因:参战国革命运动高涨。 5.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俄法结盟.造成这一行为的主要原冈:英德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6.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历时半年之久的主要原冈:欧洲列强问争夺激烈。 7.日本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沉默’’的主要原因:只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益。 8. 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问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9.一战后引起美日之间在东亚深刻矛盾的根源:美国金元势力的膨胀。 10.在华盛顿会议期间,中日会外谈判,日本被迫让步的主要原因:中国坚持斗争。 11. 美国提出建立国联,又没有参加国联的主要原因:巴黎和会的结果对美国不利。 12.萨拉热窝事件之所以能成为一战导火线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主要大国均完成战争准备. 13.俄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得不到人民支持的主要原因: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14.决定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到新经济政策上来的根本原因:苏俄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15.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破产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16.1929年~l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盾。 17. 20世纪30年代美国能够保住民主制度的主要原因:美国三权分立的民主传统. 18. 罗斯福新政之所以取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调整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19.20世纪三十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法西斯极权统治道路的根本原因: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

世界近代史部分时间明细表

世界近代史部分时间明细表 1.文艺复兴-----14—16世纪 2.新航路开辟(迪亚士—1487—1488年哥伦布---1492年达伽马---1497—1498年麦哲伦 ---1519—1522年)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40年 4.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1649年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转折点-----1645年6月(纳西比战役) 6.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689年 7.美国独立战争开始时间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 8.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9.美国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的时间-----1776年7月4日 10.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 11.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年 12.美国制定宪法的时间-----1787年(三权分立) 13.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时间-----1789年7月14日(国庆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 1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时间-----1792年(废除了君主制度) 15.罗伯斯庇尔被推上短头台-----1794年7月 16.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时间-----1799年底 17.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时间-----1804年 18.拿破仑远征俄罗斯失利-----1812年 19.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中期(英国先开始18世纪60年代) 20.瓦特改良蒸汽机在纺织部门使用-----1785年 21.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1825年(利用蒸汽机) 22.工业革命完成时间-----1840年 23.英国宪章运动-----1836至1848年间 24.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间-----1848年(共产主义者同盟) 25.巴黎公社运动开始时间------1871年3月(五月流血周—1871年至28日) 26.美国南北战争开始时间-----1861年 27.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9月(扭转战局) 28.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间-----1865年(北方胜利) 29.俄国农奴制改革时间-----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0.日本明治维新时间-----1868年(明治天皇) 3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电气时代)(爱迪生研制碳丝灯泡—1879年卡 尔本次发明汽车—1885年,内燃机莱特兄弟试制飞机成功—1903年12月) 32.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间-----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萨尔维亚宣战) 3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凡尔登战役—1961年 34.美国参加协约国对德宣战-----1917年 35.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间-----1918年11月 36.思想启蒙运动----18世纪 37.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1859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20世纪贝多芬的 英雄交响曲完成时间-----1804年 38.俄国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6日(11月7日取得胜利) 39.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年 40.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1922年(有15个加盟共和国) 41.苏联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

世界近现代史归类知识点

世界近现代史中考归类复习 一、最早、第一、最多类集锦 世界近代史(九年级上册) 1.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 2.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 3.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的一位诗人的是——但丁 4.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两个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5.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1787年) 6.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的时间——1792年 7.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的时间——1804拿破仑 8.工业革命最早兴起于——英国 9.第一辆火车机车的名字及发明者——旅行者号1825年由史蒂芬孙发明 10.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11.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 1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国家——美国和德国13.在电器发明领域,最为著名的是——美国科学家爱迪生 14.汽车最早发明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885年由卡尔?本茨试制成功 15.飞机最早发明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试制成功 1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1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1914~1918年 18.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19.最早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20.牛顿在数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创建微积分 21.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牛顿提出的“牛顿三定律”。 22.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是——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23.爱因斯坦一生中最大的贡献是——20世纪提出相对论。 24.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是——列夫?托尔斯泰 世界现代史(九年级下册) 1.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2.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苏俄 3.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4.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5.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间——1928年 6.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最早开始于——美国 7.二战后,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美国 8.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的是——美国 9.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欧洲联盟(1993年成立) 10.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成为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的是——日本11.二战后,在经济、军事实力上居于世界第一位的国家是——美国 12.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