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升基层疾控中心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措施

提升基层疾控中心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措施

提升基层疾控中心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411853998.html,

提升基层疾控中心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措施

作者:冶玉娟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3期

【摘; 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造成社会大众健康严重受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大型食物中毒等的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事件。它具有公共性、突发性、危害性及处理起来的系统系与综合性的特点。它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基层疾控中心肩负着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调查处理工作。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了我国各级政府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规陆续出台,但受财政投入和人力资源配给等因素影响,使疾控中心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受到限制,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如何加强基层疾控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具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疾控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中图分类号】R184;R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3-0255-0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一些基层疾控中心提升基层疾控中心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与同行们商榷。

1 现状

基础条件差,事业发展受限近几年,国家虽然加大了中西部卫生事业的投入,但由于基

础条件太差,地方经济严重滞后,仅仅改善了房舍和水、电、气等基本条件,地方财政难以提供除工资外的经济支持和保证。微薄的有偿收入难以解决经费的不足,导致事业发展举步维艰。这种情况严重制约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1.2 人力资源匮乏,业务水平不高由于政策和体制的原因,人员相对臃肿,且学历和专业水平偏低,从事日常工作尚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经验明显不足,短期内亟待提高。外出学习的机会少,范围窄,费用高,使人员能力建设受限。

1.3 仪器设备短缺,检测手段滞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现场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和装备。基层疾控中心现有的技术装备和检验条件与国家推荐标准存在相当大的距离,硬件设施严重缺乏,虽然近几年国家予以调整和补充,但仍然存在设备陈旧,方法手段落后,无法保证在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快速反应,并使事件得到快速妥善处理,极易造成事态扩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纪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纪律 五年级 本着促进构建和谐校园,保证校园安全,坚持“预防为主,防患未然”的工作方针,为了进一步增加广大师生群众的安全意识,避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我校与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为期一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筹划。 为了搞好此次宣教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宣教工作领导小组,增设了宣教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验收。制定了《宣教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宣教工作的指导思想、组织原则、方法步骤以及责任分工。为宣教工作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组织学习,强化责任意识。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提高社会各方面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中层干部会上认真组织了学习,然后分别召开班主任会、全体教师会、学生会,以学习法律原文和应急方案为主,充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理解法律的具体内容,全面、准确、熟练地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具体规定,明确各自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通过学习使全校师生树立起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创新形式,宣传效果明显。 此次宣教活动结合我校实际,以宣传和解读《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核心,采取集会宣传、专题讲座、国旗下讲话、广播、板报等形式,重点宣传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的背景和必要性、立法宗旨、基本原则、主要制度、核心内容等,让师生认识和了解《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了食品和特种设备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预防与避险、自救与互救的基本技能,基本逃生手段和防护措施,以及后期处置等知识。具体开展了以下活动:一是召开了安全形势分析会。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征求了意见,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对我校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状况进行了通报和分析。二是组织开展了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为主题的大型宣传活动。设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咨询台,以板报、挂图、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宣传相关法律及安全常识。共制作板报18块,开设专栏2块,张贴宣传画10张,发放宣传材料600余份,受教育人数600余人。三是把《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教育纳入相关部门岗位职能培训和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购买了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和事故光盘,搞好了人员培训,提高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依法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开展了隐患排查工作。对全校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认真分析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应急管理的对策,完善应急管理预案,做到了查漏补缺。 四、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为了更好地把应急预案落到实处,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效性,根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我校组织开展了实际演练。各参演部门、年级密切配合,反应迅速,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此次演练,提高了应急处置中全校师生协同作战的能力,验证了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五、完善了信息报送和应急值班制度。 建立了顺畅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反馈系统,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及时准确地掌握食品、饮用水等安全状况,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具有潜伏性、复杂性、破坏性、危险性和持续性。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以及社会结构的脆弱性,社会发展环境复杂,各种社会突发事件不断发生,且逞继续发展之势。面对日益增多的突发事件,经过抗击“非典”,防治禽流感和2008年抗击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抢险救灾等公共安全事件,各级领导干部经受了应急处置的考验,从中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干部面对突发事件措手不及、处置不力、应对失策,甚至使一些地区本该避免的事件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一、应对突发事件不利的原因 部分领导干部之所以在突发事件面前应对不力,无所作为,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其一,缺乏见微知著的敏锐性。主要表现为在突发事件出现之初,有的领导干部不能从偶然的、表面的、零碎的、初露端倪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明察秋毫,未能从蛛丝马迹中及时准确判明情况;也有的领导平时习惯于抓所谓“大事”、“要事”和面子事,不屑于抓群众反映强烈的“小事”,从而导致社会矛盾不断积累,错失了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时机,最终发展成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局面。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有的领导干部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敷衍态度,怕得罪人,怕丢乌纱帽,遇到矛盾绕道走,处置不及时,从而导致酿成大祸。 其二,缺乏驾驭全局的能动性。表现为面对突发事件,没有通盘考虑,抓不住主要矛盾,对突发事件的成因、性质、趋势未能准确判断,遇事慌张,头脑发热,急于求成,手段粗暴,从而导致顾此失彼、因小失大,贻误全局。 其三,缺乏快速反应的果断性。表现为面对来势猛、发展快的突发事件,反应慢、等待观望、放任自流,缺乏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勇气;缺乏处变不惊、大胆果断的气魄;缺乏审时度势,沉着应对的能力;缺乏令出法随、雷厉风行的作风。 其四,缺乏引导沟通的协调性。表现在组织领导上,不能在短时间内聚合各种要素,包括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第一时间内集聚到位。表现在对突发事件宣传教育疏导上,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哄、骗、推、唬的问题,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时,讲不到点子上、讲不到理上、讲不到心上,就事论事讲表面理,简单生硬讲不清理,不着边际讲不准理,似是而非讲歪理,从而带来很多“负刺激”、“负效应”。 其五,缺乏把握规律的预见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部分领导干部之所以应变不力,就是因为他们不善于从时空的角度观察形势和历史地看待事物发展,不善于把握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发展进程,不关注国际动态、社会发展动向、热点问题和群众思想变化,缺乏对事物发展规律性的把握和谋后而动、预后而立,造成被动应付的局面。 其六,缺乏信息公开的及时性。面对突发事件,一些领导干部仍然沿袭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管理模式,采取回避、隐瞒、掩盖的方式,缺乏信息的透明度和对公众回应的力度,从而使失实的信息或错误信息传播,使事态扩大。 二、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解决部分领导干部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考试没合格”的问题,是我们党在新形势新阶段必须努力解决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必须在以下七个方面提出对策。 对策一,思想认识要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冷静、理性、平和、快速处置好、应对好突发事件,对于保持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应对好突发事件,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全面落实、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不断增强应对各种突发问题,辨别处理的敏锐性。以对

疾控中心P2实验室项目资料

疾控中心P2实验室 项目

阿右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2实验室项目 建 议 书 项目承担单位:阿右旗卫生局 二00八年十一月

第一章总论 项目名称:阿右旗疾控中心P2实验室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阿右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项目建设地点: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 第一节建设单位概况 阿拉善右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一个集全旗急慢性传染病、地方病预防与控制卫生检验检测及预防性健康检查、中毒及污染事件等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服务指导中心。承担着全旗2.5万人口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适应疾病谱和医学模式改变,扩大疾病预防控制功能,优化卫生防病资源,加强对疾病控制的应急能力,提高卫生防病科技水平和服务质量,2005年3月28日经旗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撤销旗卫生防疫站,组建阿拉善右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行政隶属于旗卫生局,属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 中心现有在职职工21人,其中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6人,具有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13人,中专学历6人。中心内设综合科、卫生科、防疫科、检验科、健康教育等5个科室。

先后参加地方病、“非典”等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处理工作,有效保护了全旗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儿童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达到95%的目标,多次获得自治区、盟级、旗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第二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卫生疾控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实验室建设,使突发卫生事件、不明原因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任务仍十分繁重,再加上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新的传染病还在不断出现,同时社会经济发达、交通发达,人口流动及生态环境的改变,势必造成区域性的疾病流行范围扩大,增大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难度,另外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国际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也加速了一些传染病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了新发传染病传播速度,也使一些过去得到控制的传染病重新蔓延,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仍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3套试题含答案汇总

1.单选题【本题型共25道题】 1.完善的突发事件管理体系,关键是制定完善的突发事件()。在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管理机制、体制和法制上下功夫。A A.应急预案 B.解决方案 C.法律法规 D.行政政策 2.()是指导和规范这些主体的危机决策行为的一系列法律制度。C A.危机决策预警 B.危机决策主体 C.危机决策制度 D.危机决策实行 3.()是指短期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事件. C A.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突发卫生事件 D.突发卫生危机 4.依法行政就是()依法行使行政权力。B A.政府 B.行政机关 C.管理者 D.公民 5.罗伯特?希斯在描述完整的危机管理过程时认为,在反应和恢复管理中强调的重点是()。B A.公众参与 B.公众认知 C.公众传播 D.公众行为

6.突发事件法制属于()法制,是整个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B A.常态 B.非常态 C.固定 D.变动 7.打击全球性恐怖活动的最重要的途径是打击到处散布恐怖的()。B A.暴力行为 B.思想观念 C.武装人员 D.意识形态 8.()是通过有组织的活动,以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的科学和技术。C A.公共医学 B.群众卫生 C.公共卫生 D.群体卫生 9.在非常规状态下,与立法、司法等其他国家权力相比,()具有某种优先性和更大的权威性,D A.法定公民权利 B.行政紧急权力 C.政府职权 D.行政权力 10.()是金融法制建设的前提。A A.金融立法 B.金融执法 C.金融司法 D.金融法案 11.应对危机的手段有许多,其中,()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C A.政治手段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试卷90分答案

1、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是在管理过程中的一种常态的管理。 正确 错误 2、天灾人祸是百年不遇、十年不遇的,是偶然发生的。 正确 错误 3、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都是要计算成本的。 正确 错误 4、公务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在实践中锻炼就好,不需要做专门训练。 正确 错误 5、一个优秀的决策者还要善于融合不同的意见并做出选择。 正确 错误 6、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是多样性的,损害程度也是多层次性的。 正确 错误 7、法律都是正常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也不例外。 正确 错误 8、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法律、决策的制定也要按照惯常的民主程序。 正确 错误 9、法律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一旦人民的权利在无意中受到侵犯,他们有请求国家给予赔偿的权力。 正确

错误 10、有时媒体是朋友,有时媒体是敌人;有些媒体是朋友,有些媒体是敌人。 正确 错误 11、公共卫生事件不包括() 口蹄疫 禽流感 危险化学品泄露 急性职业病 12、社会安全事件不包括() 重大群体性事件 重大刑事案件 涉外突发事件 交通运输行业严重人员伤亡 13、四级国家预警级别预警颜色分别是() 红橙黄绿 红橙黄蓝 橙红黄蓝 红黄蓝绿 14、下列对于行政的紧急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在制定与执行政策时不按照法律程序办事 在制定与执行政策时不考虑程序 紧急情况可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注意行政权力是否在边界限制之内 1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危机现场中的“管理者效应”()

“鸵鸟反应” “兔子反应” “黄粱美梦反应” “出租车式的反应” 16、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曾经这样说过:“人类的一半活动是在危机当中度过的”。说明天灾人祸是() 百年不遇的 可以预防的 偶然发生的 经常出现的 17、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灾难已经发生,考虑它的威胁源头没有异议 涉及到哪个部门哪个部门处理,别的部门管了就是越权 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都是要计算成本的 事件发生了,追究责任是首要的 18、重大群体性事件不包括() 我驻外使领馆或机构及人员遭受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党政机关和要害部门遭冲击、围攻 交通要道或枢纽遭阻断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聚众闹事、群体性械斗、冲突事件及暴狱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突发事件的爆发期政府要做的事情() 做出决策 搜集信息 组织资源

“十三五”疾控中心规划

一二九团“十三五”疾控中心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继续加强疾控机构履行基本职责工作的能力建设;优化人员和设施条件,从发展健康和促进健康公平入手、科学评估,明确疾病防控重点、防控策略措施;建立健全科学的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和绩效管理评估体系,完善与我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全团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努力满足我团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二、目标原则 ——继续深化医疗机制改革,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加大人才配备及硬件建设,理顺结构体系,2020年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建立全团疾控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中心,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能力,完善、规范各项应急预案,科学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机制,做到及时、准确。 ——建立健全全团各级政府领导、多部门配合和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控体系。健全艾滋病实验室和艾滋病疫情监测网络,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大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推行预防干预措施,艾滋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到2020年为全团所有育龄儿童提供安全、有效、免费、均等化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服务,开展麻疹主动监测工作,适时开展不同人群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逐步降低麻疹发病率,实现消除麻疹目标,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完善覆盖全团的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病报告网络监测系统,加强危险因素干预,深入开展慢性病筛查,规划年度内至少建成1个以上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能开展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项目数达到300项,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监测网络初步覆盖。具备水质常规指标全部项目,以及非常规项目指标中重金属、有机物染污等重点控制指标的检测能力,团疾控机构具备42项常规指标检测能力。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工作机制,形成健康监护、现场监测评价的科学合理格局,提高职业病预防控制及职业病(尘肺)诊断能力。 ——构建团、连两级常见食品安全和化学性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网络,不断完善团应具备的检验能力A级项目,规划年度末达到80%以上。 ——建立与我团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综合防控体系,不断加强各级防治机构装备设备和能力建设,全面落实防治措施,持续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确保全团达到消除疟疾目标。 三、重点任务

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方案

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方案 疾控预防和控制中心(CDC)是一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部门,其建设水平的高低反应了一个国家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保障程度。自全球性的SARS 疫情和禽流感发生后,国家加大了在这方面建设的力度,并投人大量的资金对各省、市、县的CDC进行改建或新建。 CDC要求具备的功能 从CDC 的服务对象来分主要为二大类:一类是服务于公共卫生,主要涉及到食品、日用品等国家要求的一些检验科目,如:微生物学检验、卫生学检验等。另一类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的科目,如:突发的疫情、流行性疾病等。省、市、县的各级CDC所需的检测要求和内容是不一样的,但总体来说内容比较繁多,主要包括:疾病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责。其最大检验的类别数量为25项、内容数量为79项、项目数量为225项,具体测试的项目主要有:寄生虫、性病和艾滋病、鼠疫、理化分析、卫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毒理实验、病原微生物、急性传染病、病媒、虫媒、血吸虫等。正因为CDC担负着以上的检测任务,所以其工作的程序安排,包含着很大部分的不确定性,除了在管理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制度外,实验室的布局和硬件的设施也是尤为重要的环节,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加强了这个领域的投人和建设,特别是SARS疫情的爆发和禽流感的发生,使人们看到CDC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了各地CDC的建设。就目前而言,国家还没有一个完整和系统的关于CDC的建设规范,而是套用和引用一些相关领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课程考试卷参考答案(修正版)考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课程考试卷部分参考答案(修正版) (答案大部分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多项选择题: 第3、4题选AC,第8、10题选ABC,第1、2、5、7、9题都是选ABCD,第6题答案不详(个人认为是ABCD) 三、判断题 第3、6、8题错误,其他都正确 四、简答 1、简述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常见失误。 一、麻痹大意,疏于防范; 二、没有科学的应对机制; 三、素质低下,无能应对; 四、就事论事,不能利用突发事件潜藏的机遇; 2、简述突发事件处理的步骤和程序 一、危机的识别; 二、危机的隔离; 三、事态的控制; 四、应急处理; 五、信息发布; 六、危机后处理; (下面开始的题目答案都是通过网络上搜索的,有些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本人不能保证答案的准确性,后果自负哦,呵呵) 3、我国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我国应急管理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挑战:(自己节选主要的来写) (1)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城市灾害的突发性、复杂性、多样性、连锁性、集中性、严重性、放大性等,使城市应急管理工作任务繁重。 (2).工业化、信息化为公共安全带来新的安全风险。。 (3)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增加。

(4)恐怖活动、恐怖主义的现实危害在上升。国际恐怖势力与境内外三股势力” 加紧勾联,危及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宁。恐怖主义活动呈现持续高发,范围扩大,手法多样,意识形态化趋势明显等特征。我们与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与反渗透、分裂与反分裂、恐怖与反恐怖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尖锐的和复杂的。 (5) 国际化的挑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各种矛盾交织,错综复杂,再加上国际上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等因素相互交织,地缘、宗教和文化冲突与政治经济矛盾相互作用,恐怖袭击、局部战争、金融危机,以及对水资源、石油资源的争夺,跨国性的重大疫情的传播等不时出现。 (6) 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公共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安全越来越成为广大群众的生命线,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涵。 (7) 国际减灾战略正在做重大调整。战略调整的主要特征:一是由单项减灾向综合减灾转变;二是由单纯减灾向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转变;三是由减轻灾害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必须加强风险管理,立足关口前移;四是由一个国家减灾向全球减灾和区域联合减灾转变。“安全不是孤立的、零和的、绝对的,没有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就没有一国安全稳定。” 4、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答: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责任制不落实。有些领导依法预防、依法处置的意识、素质和科学决策能力不强,个别地方还存在缓报、瞒报、漏报信息现象; 二是应急管理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安全投入不足,工程质量存在问题,隐患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能满足防灾抗灾需求,应急救援装备设施和物资储备不足,基层特别是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薄弱等; 三是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应急管理机构规格低、人员不足,且设置分散、综合协调不够,条块联动和信息互通机制有待加强; 四是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快速处置能力亟需加强;五是全民防灾意识教育还比较薄弱;六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 5、如何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1) 应急预案必须进社区、进厂矿、进学校、进农村; (2) 必须做好应急预案的风险分析工作; (3) 必须做好应急资源的普查和整合; (4) 必须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5) 必须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能力的科学评价体系; (6) 必须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五、论述题:请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才能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自己节选下面内容的重点部分,不要全部抄写,并加入实际案例进行答题) ( 一) 建立有效的预警防范机制。 加强对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的预警和防范,以致排除导致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甚至将各种潜在的危机和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就成为应急管理的首要任务。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知识宣传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知识宣传 一、基本概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样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4级。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 按照事件的成因和性质,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4大类。 (一)重大传染病疫情 是指在较短时间内某种传染病暴发,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波及范围广,发病率大大超过常年水平。如2009年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 (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指一定时间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个医疗机构、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多例具有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调查处置的深入,许多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病因逐步明确,比如2003年我国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旧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事发时无法明确病因,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病原被确定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 是指由于食品污染和职业危害造成的人数众多或伤亡较重的中 毒事件。例如,20世纪80年代上海因食用被污染的毛蚶累及30余万人的甲型肝炎大暴发。 (四)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包括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事件、核辐射事件、生物恐怖事件等。 例如,1995年发生在日本东京地铁站的沙林毒气事件,导致5000余人中毒,12人死亡。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一)突发性 突发事件往往是突如其来,一般不易预测,如果不及时应对,事

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答案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法律都是正常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也不例外。()(2.0分) 正确 错误 2、天灾人祸是百年不遇、十年不遇的,是偶然发生的。()(2.0分) 正确 错误 3、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是多样性的,损害程度也是多层次性的。()(2.0分) 正确 错误 4、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是在管理过程中的一种常态的管理。()(2.0分) 正确 错误

5、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法律、决策的制定也要按照惯常的民主程序。()(2.0分) 正确 错误 6、有时媒体是朋友,有时媒体是敌人;有些媒体是朋友,有些媒体是敌人。()(2.0分) 正确 错误 7、法律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一旦人民的权利在无意中受到侵犯,他们有请求国家给予赔偿的权力。() (2.0分) 正确 错误 8、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都是要计算成本的。()(2.0分) 正确 错误 9、公务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在实践中锻炼就好,不需要做专门训练。()(2.0分) 正确

错误 10、一个优秀的决策者还要善于融合不同的意见并做出选择。()(2.0分) 正确 错误 第2部分:单选题 (共20题,共4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公务员情绪的稳定性是指()(2.0分) 面对突发事件必须要有平常心 面对突发事件不可以有恐惧感 面对突发事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办事能力 面对突发事件没有任何压力 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危机现场中的“管理者效应”()(2.0分) “鸵鸟反应” “兔子反应” “黄粱美梦反应” “出租车式的反应”

3、四级国家预警级别预警颜色分别是()(2.0分) 红橙黄绿 红橙黄蓝 橙红黄蓝 红黄蓝绿 4、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2.0分) 灾难已经发生,考虑它的威胁源头没有异议 涉及到哪个部门哪个部门处理,别的部门管了就是越权 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都是要计算成本的 事件发生了,追究责任是首要的 5、公共卫生事件不包括()(2.0分) 口蹄疫 禽流感 危险化学品泄露 急性职业病 6、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是由()造成的。(2.0分)

疾控中心实习工作报告

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于人才振兴、素质提升问题的调研报告 根据中共XX县委组织部《关于对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有关问题进行调研的通知》文件精神,单位领导班子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制定中心调研方案。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的高低和任务完成的好坏,是有效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为进一步加强我县疾控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我中心结合实际,对本单位的人才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和队伍建设工作思路进行了认真调研总结,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工作主要做法 我中心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围绕“深入学习实践、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在认真抓好学习的同时,根据单位的实际,拟定了疾控中心能力建设、人才培养、作风建设、党建工作等四个调研主题,中心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调研主题和工作分工,共计举办专题调研座谈会2场,并发放调查问卷50份,同时还采取了个别访谈以及设置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开展了调研工作。调研的对象包括党员干部、职工代表、基层疾控工作人员等,其中职工座谈会的覆盖面达到90%以上。通过调研,中心领导班子成员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干部职工中对中心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领导班子成员及时将调研的情况进行了梳理,认真撰写了个人的调研报告。

二、中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状况 在调研中,职工普遍反映,我县疾控工作在进入“十一五”以来,单位在中心党政班子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疾控工作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按照中心提出的“开拓创新,争先进位”的基本方略,以疾控能力建设为龙头,以推动疾控工作迈向新台阶为目标,自加压力,克服困难,励精图治,顽强拼搏,使我县疾控工作水平和整体实力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动疾控工作迈向新台阶具有重大的意义。按照局党委提出“提高思想认识,解决实际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要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疾控工作实际,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当前疾控工作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谋划好今后的疾控工作和人民身体健康结合起来,以着力提升疾控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提高疾控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让疾控事业能真正做到“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当前,要贯彻卫生部最近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通过全面落实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控制传染病的蔓延,大幅度降低发病率;要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控领导,健全组织,强化业务培训;严格落实疫情报告、消毒隔离治疗等技术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积极开展病人的医疗诊治;在全社会有效的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工作,以形成全民防控的氛围,确保防控目标的实现。

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建设方案

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喜格 一、基本情况 椒江是台州市主城区,常住人口49万,流动人口20万。结合当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规划,根据需求与可行,现状与发展的关系,确定了本单位的建设规模,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对疾病控制和卫生服务的需求。椒江疾控中心总建筑面积4200 m2(六层),其中实验用房占1800 m2(三层),比例为43%。 二、建筑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开间模数3.6 m,层高4.2 m,进深7.2 m,走廊净宽2.0 m,实验室隔断及吊顶选用彩钢板,走廊采用透明化分隔(彩钢板嵌玻璃),纵隔墙基本不采用玻璃,以提高单位空间贮物量。各功能室采用不对称双开门。装修后理化实验室净高2.8 m,微生物实验室除洁净室净高2.6 m外,其它均为2.7 m。地面采用瑞典产得嘉M级PVC地胶板,耐酸碱腐蚀、耐磨损。有完善的防雷系统,抗震类别乙类建筑,符合国家的建筑技术规范。 三、规划布局 由于规模不大,总平面布置采用集中形式,垂直布置(实验室用房共三层),自上而下为理化实验室(1.3层),微生物实验室(1.7层),四层以上建有风井,楼层平面布局为端头垂直交通形式,实验区与办公区相互分离,采用中廊式,根据各功能实验室的要求进行布置,科学合理分区,使工作流程顺畅。 四、基本设施 配置一电梯,二楼梯,门禁系统实施准入管理;采用市政供电系统,电力供应有足够的负荷余量,设置自备电源,每楼层有独立配电箱,每一功能室均设置配电盒;钢木结构实验台柜,台面选用耐腐蚀耐磨的荷兰千思板;分散式供气;每一实验室均安装洗眼器,在理化实验区走廊中间位置安装紧急冲淋器;微生物实验室及理化实验室选用感应水嘴,避免二次污染;大型及贵重仪器室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消防,其它各室采用普通水系消防;安装通风柜采用楼顶排风以达到通风目的,一机一至二柜,1.5 m通风柜通风量1600 m3/h左右,噪音60dB(A);安装3匹空调天花机;洁净室采用局部层流罩,达到局部百级要求;生物安全等级要求的实验室空气调节,主实验室为上送下排,均匀单向流。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在现代社会,相关信息的及时告知是(D)对大众传媒最重要的传播需求。 A 紧急事件 B 应急事件 C 应急处理 D 突发事件 2、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A)。 A 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 B 应急队伍的建设 C 事故损失评估 D 应急预案的演练 3、下列不属于应急管理中的应急专业人员的是(D) A 公安 B 海上搜救 C 地震救援 D 新闻媒体从业人员 4、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B)。 A 保留 B 撤销 C 升级 D 解散 5、建筑施工企业中,(B)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A 经理 B 企业一把手 C 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 D 法定代表人 6、应急预案不包括? C 应急预案包括整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方案 A 总体预案 B 单项预案 C 特别预案 D 现场预案 7、以下哪一类不属于抢险类应急物资储备?(A) A 基本生活用品 B 通信器材 C 交通工具 D 个人防护装备 8、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B)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 信息报告 B 预测预警 C 信息发布 D 评估 9、社区应急管理中,应急启动机制的组成部分,不包括(C) A 预警机制 B 先期处理机制 C 信息披露机制 D 应急联动机制 10、(B)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 分级响应 B 统一指挥 C 公众动员机制 D 以人为本 11、以下那一项不属于应急机制?A A 调查与协调机制 B 预警与监测机制 C 救援与处置机制 D 善后与恢复机制 12、下列属于社会安全事件的事是(D) A 云南干旱 B 南方雪灾 C 三鹿奶粉事件 D 新疆“4.30”事件 13、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A)”,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A 绿色通道 B 快速通道 C 特殊通道 D 直线通道 14、省级广播电视播出节目全部中断或由中断的危险的情形,属于(B) A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B 重大突发事件 C 较大突发事件 D 一般突发事件 15、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在场人员要(A)。 A 按顺序迅速撤离现场 B 争先恐后逃跑 C 围观看热闹 D 聚集在一处 16、对于公共场所的基本内涵,我国现行最为规范的是1987年颁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其中第二条明确指出的七类公共场所中,不包含以下哪项:(A) A 家庭汽车 B 理发店 C 公园 D 书店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宣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宣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解释:指已经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预警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事故灾难,气象异常,厄尔尼诺现象,公共卫生,食物、饮用水严重污染,生物病媒,带(菌)毒宿主动物等。 1预警2气象异常3公共卫生4生物病媒5病原体6类似事件7传染病8特点9应急条例10突发事件11专家分析 预警 1.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事故灾难 4.自然灾害 气象异常,厄尔尼诺现象。 1.食物、饮用水严重污染 2.工作、生存环境受到有毒有害物严重污染 生物病媒 1."惊"现带(菌)毒宿主动物 2.宿主动物、传播媒介密度明显增加 3.宿主动物带(菌)毒率大幅度增加 4.宿主动物大量死亡

病原体 1.流感抗原变异、出现新亚型-大流行 2.流脑流行菌群改变-大流行 3.耐药性改变 类似事件:在某一单位、某一社区或某一区域,发生中毒、疾病暴发,突发性人为重大事故等公共卫生事件,向有可能发生类似事件的单位或区域发出预警传染病 -综合征监测预警①发热+急性出血、皮疹症候群②发热+急性腹泻症候群③发热+急性呼吸道感染症候群④发热+急性神经症候群⑤发热+急性黄疸症候群 传染病病例预警 (1)出现个别特殊病例①已消灭疾病(天花、脊灰)②传入本土没有的疾病(埃博拉)③传染性、致死性极强的疾病(鼠疫)(2)呈现聚集性①空间上的聚集性②有流行病学联系(sars)(3)数量异常增加(一般传染病)①局部地方,在一个潜伏期内②与历史同期比较 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成因的多样性。比如,各种烈性传染病。许多公共卫生事件与自然灾害也有关,比如说地震、水灾、火灾等,像xx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最重要的就是地震以后会不会引起新的、大的疫情,要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是很艰难的,所以党中央也高度重视地震是否引起新的疫情,各级政府部门非常关注,从而避免了大灾之后必然有大疫的情况。公共卫生事件与事故灾害也密切相关,比如

2020年疾控中心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2020年疾控中心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XX年是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落实《xxx 市XX-XX年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年。我中心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直接指挥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防疾病、保健康、建和谐、促发展"的防病宗旨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局,深入落实党的xx大、省委十届六次、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国家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疾病控制工作会议精神及上级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部署,加强疾控体系、人才队伍、综合能力和规范化建设,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狠抓重大疾病防控、免疫预防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做好饮用水卫生、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卫生、消毒卫生、病媒生物控制等公共卫生相关工作,推进职业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慢性病防治,推动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再上新台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 一、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1、深刻理解政府公共服务责任,准确定位疾控机构的基本性质,逐步调整和理顺单位的职能;对照卫生《疾控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查漏补缺,进一步加强疾控机

构的软、硬件建设,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范化,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效能。 2、贯彻落实《xxx市XX-XX年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刚要》和xxx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精神及市卫生局有关部署,全力配合市职业病防治院和市慢性病防治院的建设,并全力支持"两院"尽快开展业务工作,在"两院"建设期间,继续做好职业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各项工作,同时做好业务交接准备,做到无缝交接,平稳过渡。 3、进一步贯彻落实《广东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结合乡镇卫生院的改造建设工作,加强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工作的指导,确保今年内全面完成每乡镇至少建1间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任务。 4、落实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划,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体系,整合疾病预防控制信息资源,逐步建设集成公共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实现以个案为基础的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建立预防接种信息平台,实施全市接种一卡通目标,及时掌握辖区内儿童预防接种动态,实现流动儿童接种信息的异地共享。提高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和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报告质量。加强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和疾控机构基本信息系统的管理,提高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和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报告质量。强化对信息的分析、利用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题宣传教育活动(201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本着促进构建和谐校园,保证校园安全,坚持“预防为主,防患未然”的工作方针,为了进一步增加广大师生群众的安全意识,避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我校与2015年9月14——18日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为期一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筹划。 为了搞好此次宣教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宣教工作领导小组,增设了宣教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验收。制定了《宣教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宣教工作的指导思想、组织原则、方法步骤以及责任分工。为宣教工作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组织学习,强化责任意识。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提高社会各方面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中层干部会上认真组织了学习,然后分别召开班主任会、全体教师会、学生会,以学习法律原文和应急方案为主,充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理解法律的具体内容,全面、准确、熟练地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具体规定,明确各自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通过学习使全校师生树立起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创新形式,宣传效果明显。 此次宣教活动结合我校实际,以宣传和解读《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核心,采取集会宣传、专题讲座、国旗下讲话、广播、板报等形式,重点宣传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的背景和必要性、立法宗旨、基本原则、主要制度、核心内容等,让师生认识和了解《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了食品和特种设备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预防与避险、自救与互救的基本技能,基本逃生手段和防护措施,以及后期处置等知识。具体开展了以下活动:一是召开了安全形势分析会。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征求了意见,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对我校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状况进行了通报和分析。二是组织开展了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为主题的大型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一节突发事件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突发事件的界定 国际上研究危机管理的学者把危机定义为: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因素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从具体的危机管理角度出发,危机是指因不可抗力或突然袭来的严重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冲突以及战争、恐怖袭击或其他极端行为引发的各类事件。 对于危机事件或状态的分析,可以从事件的危害程度、事件的影响方式、事件的影响范围等三个维度考虑。 (1)灾害和灾难主要是指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由二者共同作用所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或)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破坏损失的现象或过程。 (2)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更加强调的是事件的影响方式是突如其来的,事先难以预料,需要紧急处置。 (3)危机是全过程、全方位地来描述那些突发的有可能产生较大破坏损失的事件。 二、突发事件的特点 突发事件事件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突发性和紧急性 (二)高度不确定性 (三)影响的社会性 (四)决策的非程序化 三、突发事件管理的内涵 突发事件管理指的是为避免或减少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采取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处理以及应对评估等管理行为,目的是为了提高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 危机管理需要面对三个事实要素:

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 二、必须清醒地认识我国公共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加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暴露的不和谐问题日益突出。 (一)重大自然灾害频发 (二)重大、特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三)重大传染性疾病形势严峻 (四)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 (五)传统道德文化体系的失稳 (六)全球化的冲击与挑战 三、我国突发事件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原有体制下形成的传统危机管理模式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法律框架脆弱 (二)综合协调机构缺乏 (三)危机应对网络松散 (四)社会应对能力薄弱 (五)社会预警体系不完善 (六)专家咨询队伍薄弱 第四节我国突发事件管理体系建设 一、突发事件发展周期管理 根据危机的发展周期,危机管理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危机预警及准备、识别危机、隔离危机、管理危机以及善后处理阶段。 每一个具体的阶段都要求危机管理者采取相应的应急管理策略和措施,准确地估计形势的发展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