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课程考试卷参考答案(修正版)考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课程考试卷参考答案(修正版)考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课程考试卷参考答案(修正版)考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课程考试卷参考答案(修正版)考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课程考试卷部分参考答案(修正版)

(答案大部分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多项选择题:

第3、4题选AC,第8、10题选ABC,第1、2、5、7、9题都是选ABCD,第6题答案不详(个人认为是ABCD)

三、判断题

第3、6、8题错误,其他都正确

四、简答

1、简述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常见失误。

一、麻痹大意,疏于防范;

二、没有科学的应对机制;

三、素质低下,无能应对;

四、就事论事,不能利用突发事件潜藏的机遇;

2、简述突发事件处理的步骤和程序

一、危机的识别;

二、危机的隔离;

三、事态的控制;

四、应急处理;

五、信息发布;

六、危机后处理;

(下面开始的题目答案都是通过网络上搜索的,有些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本人不能保证答案的准确性,后果自负哦,呵呵)

3、我国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我国应急管理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挑战:(自己节选主要的来写)

(1)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城市灾害的突发性、复杂性、多样性、连锁性、集中性、严重性、放大性等,使城市应急管理工作任务繁重。

(2).工业化、信息化为公共安全带来新的安全风险。。

(3)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增加。

(4)恐怖活动、恐怖主义的现实危害在上升。国际恐怖势力与境内外三股势力” 加紧勾联,危及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宁。恐怖主义活动呈现持续高发,范围扩大,手法多样,意识形态化趋势明显等特征。我们与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与反渗透、分裂与反分裂、恐怖与反恐怖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尖锐的和复杂的。

(5) 国际化的挑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各种矛盾交织,错综复杂,再加上国际上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等因素相互交织,地缘、宗教和文化冲突与政治经济矛盾相互作用,恐怖袭击、局部战争、金融危机,以及对水资源、石油资源的争夺,跨国性的重大疫情的传播等不时出现。

(6) 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公共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安全越来越成为广大群众的生命线,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涵。

(7) 国际减灾战略正在做重大调整。战略调整的主要特征:一是由单项减灾向综合减灾转变;二是由单纯减灾向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转变;三是由减轻灾害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必须加强风险管理,立足关口前移;四是由一个国家减灾向全球减灾和区域联合减灾转变。“安全不是孤立的、零和的、绝对的,没有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就没有一国安全稳定。”

4、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答: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责任制不落实。有些领导依法预防、依法处置的意识、素质和科学决策能力不强,个别地方还存在缓报、瞒报、漏报信息现象;

二是应急管理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安全投入不足,工程质量存在问题,隐患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能满足防灾抗灾需求,应急救援装备设施和物资储备不足,基层特别是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薄弱等;

三是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应急管理机构规格低、人员不足,且设置分散、综合协调不够,条块联动和信息互通机制有待加强;

四是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快速处置能力亟需加强;五是全民防灾意识教育还比较薄弱;六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

5、如何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1) 应急预案必须进社区、进厂矿、进学校、进农村;

(2) 必须做好应急预案的风险分析工作;

(3) 必须做好应急资源的普查和整合;

(4) 必须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5) 必须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能力的科学评价体系;

(6) 必须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五、论述题:请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才能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自己节选下面内容的重点部分,不要全部抄写,并加入实际案例进行答题)

( 一) 建立有效的预警防范机制。

加强对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的预警和防范,以致排除导致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甚至将各种潜在的危机和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就成为应急管理的首要任务。

有效的预警防范机制的建立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第一,增强的危机管理与防范意识。

第二,建立完善的监测与预警体系。这是完善预警防范机制的关键一环。

(1) 是要建立一个反应灵敏、分析准确的预警信息系统。保证基层政府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捕捉和收集所有可能导致重大突发性事件的相关信息,以便通过对信息资料的分析,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做出预测。

(2) 是完善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对相关指标的综合分析,当发现某些指标达到或超出预警体系的临界值时,及时向社会发出相应的危险警报,以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士的注意,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 是提高监测技术。四是健全突发性事件汇报制度,鼓励干部及普通农民发现危险势头及时向上一级汇报。

(二)健全应急处置与保障机制。

对突发事件的预警防范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是可以事先预测,一旦突发事件爆发,对其进行积极、有效地处理就变得十分重要。因而必须健全应急处置与保障机制,以将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第一,建立应急处理统一指挥与综合协调机制。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应急处理指挥中心,这是整个应急管理的重要支撑。

第二,建立社会动员与合作机制。这不仅可以降低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成本,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应急处理的效率。一是动员全民积极地参与,鼓励他们开展自救、互救。这需要加强对农民进行应急救灾知识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二是发挥村民委员会的积极作用。三是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加强NGO

第三,构建完善的信息公开与沟通机制。要建立快速通报各种突发事件真相和应急处置进展的渠道,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及时向农民发布信息。同时,各基层政府也要及时与上级政府进行信息沟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第四,健全应急财政与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不仅要有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而且还要有充足的财政、人力资源储备,以便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提供必要的支持。

(1) 是要建立完善的应急财政资源保障机制。加快对应急资金的拨付,并将应急管理所需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中,建立必要的突发事件应急专项基金,用于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所需应急物质和设备的购买、储备和更新等,同时要建立监督制度和程序以保证基金的合理、合法、有效使用。

(2) 是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保障机制。首先,加强基层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培训,并考虑将其培训实效作为基层干部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其次,加强应急处理专业队伍建设。危机处置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特殊工作,单靠领导干部是完全不行的,因而建设一支高素质、具有过硬本领以及良好敬业精神的应急处理专业

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完善事后恢复与责任机制。

在应急管理的后期阶段,政府一方面需要妥善处理有关经济损失、心理创伤以及政治影响等恢复性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及时地进行责任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以不断地完善应急处理系统,为日后的应急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这就需要完善事后恢复与问责

机制。

第一,要健全事后恢复机制。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给当地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严重影响到了民众的心理。因此,事后恢复机制的健全也应从事后的救助与心理干预两方面来进行。

(1)是给予必要的物质救济,及时、足额地发放救济物资以及救灾款项,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

(2)是注重民众心理创伤的安抚与治疗。一方面,组织下乡工作队对当地民众进行慰问、劝导,帮助他们树立起恢复生产、生活的信心。另一方面,政府要搭建临时的心理咨询点或指定专门的心理诊所,调动一大批心理医生、专业人士为有需要的农民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及相关的心理服务,从而尽快地实现社会公共生活的有序化、正常化。

第二,要完善事后责任机制。事后只有不断地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反省, 对相关责任进行评估,才能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更好的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1)是健全责任评估机制。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灾害影响的扩大,往往是由于官员玩忽职守、官僚主义、行政腐败、制度漏洞等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因而,事后对相关人士的责任进行严格的评估就十分必要。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事件调查评估机构或专门的小组,客观的甄别事件发生的原因、明确的界定其性质和责任。

(2)是完善责任追究与处理机制。对领导干部的失职行为要进行严格、规范的责任追究,并对相关的责任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以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同时,要进一步明确相关领导干部处理事件的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明确界定他

们的行政职责,确保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勇于行事,而不至于互相推诿。

(3)是要对事前的预警防范、事中的应急处置、事后的恢复重建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以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改善应急管理,从而实现应急管理体制的有效运转。

大学英语B级考试练习题

一、交际英语 1.--Have a cup of tea, ? --Thanks a lot. A don’t you B haven’t you C shall me D will you 2.-- ? --He is not very well. A Who is he B What is he C How is he D Who he is 3.—Why didn’t you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yesterday? -- . A Excuse me, my frie nd sent me a flower B Fine, I never go to birthday parties C Well, I don’t like birthday parties D Sorry, but my wife had a car accident 4.—This box is too heavy for me to carry upstairs. -- A You may ask for help B I’ll give you a hand C Please do me a favor D I’d come to help 5. -Could I ask you a rather personal question? -Of course, . A good idea B that’s right C never mind D go ahead 二、词汇与结构 6.I don’t know the park, but it’s to be quite beautiful. A.said B.old C.spoken D.talked 7.Mike is better than Peter swimming. A.for B.at C.on D.in 8.The young lady coming over to us our English teacher; the way she walks tells us that! A.must be B.can be C.woul be D.could be 9.Had you come five minutes earlier, you the train to Birmingham. But now you missed it. A.Would catch B.would have caught C.Could catch D.Should catch 10.Eggs, though rich in nourishments, have of fat. A.a large number of B.the large number C.a large amount D.the large amount 三、阅读理解 Passage 1 Snowflakes look like white stars falling from the sky. But there have been times when snow has looked red, green, yellow, or black. There have been snowflakes of almost every color. Think how it would seem to have colored snowflakes coming down all around you. Black snow fell in France one year. Another year grey snow fell in Japan. It was found that the snow was mixed with ashes. his made it look dark. Red snow had come down in other countries. When this happened, the snow was mixed with red dust. Most snow looks white, but it is really the color of ice. Snow is ice that comes from snow cloud. Each snowflake begins with a small drop of frozen water. More water forms around this drop. The way the water freezes gives the snowflakes its shape. No two snowflakes are ever just the same size or shape. Sometimes the snowflakes are broken when they come down. Other snowflakes melt as they fall. All snowflakes are flat and have six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 By:食人族幽灵 卷首语: 同学们,这一学期,我们读名著,赏名篇,徜徉于浩如烟海的语言艺术之中,一定收获不少吧!就让我们来展示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相信你一定笔墨生辉,妙语连珠! 一、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汉字成就了我们祖国五千年的美丽,让我们锁定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汉字成就了我们祖国五千年的美丽,流光溢彩的汉字王国,进行字词盘点: (:(23 流光溢彩的汉字王国,进行字词盘点:(23分) 1、请用端正、规范的书写,展现汉字笔画的奇妙组合:(8 分) xiū sèpáo zi aǐ xiào jǔ juéjì jiéwēi é ()()()()()() Bùjī kuǐ bù , wúyǐ zhìqiān lǐ ( ) 2、下面的字你能读正确吗?请用“ \ ”划掉不正确的。(6 分) 炽(chì zhì)热气氛(fèn fēn)师傅( fù fu ) 按摩(mō mó)聆(líng lín )听号召( zhào zhāo) 3、运用关联词语会使我们的语言更精炼,填一填,体会一下。(4 分) 老班长( )瘦得只剩皮包骨头,( )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我们。 能言善辩神机妙算顾全大局知错就改 《春秋故事》《三国演义》《史记》 罗贯中林汉达司马迁 3、课外拓展:(5 分)

①()代著名高僧玄奘曾沿着()西行取经的事迹。 ②你最喜欢四大名著之一的()。最喜欢其中人物是()。 你还知道有关于他的哪个故事()。 三、丰富的阅读使我们的日子在日积月累中变得有滋有味,就让我们运用所收集到的好词佳句,所学会的表达方法,尽情地赞美我们的生活!(20分) 1、这学期我们积累了许多描写人物的词语,先填空,再归类。(10 分) 全()全()()瞪()呆活()乱()()头()尾 语()心()()声()语任()任()()头()颈 描写人物品质的:。 描写人物动作的:。 描写人物语言的:。 描写人物神态的:。 2、童年的生活是令人难忘的,让我们循着作者的思路扬起片片回忆。(3 分) 或许我们从“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的诗句中联想到了夏夜里那点点的繁星;从《祖父的园子》里“花鸟瓜虫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联想到春日里那满天的风筝;从《》里””联想到…… 3、名言警句往往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启迪我们奋进。(2 分) 面对漫漫人生,我们要自励:天行健,; 面对匆匆岁月,我们要自勉:莫等闲,,。 4、本册课文引领我们走进了祖国美丽的大西北,也为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同时我们也收集到了许多优美的词语(5 分)。 补充下列成语: 多()多()、()团()簇、()紫()红、应()不()。 请同学们从中选择两三个词语,来写一写我们美丽的新乡。比一比,看谁写得最美。 。 四、作家哥德说过:“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就让我们睁大我们的双眼阅读书本就让我们睁大我们的双眼阅读书本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阅读我们精彩的人生!(20分) 病房里的故事 晚上9时,医院外科3号病房里新来了一位小病人。小病人是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女孩的胫骨、腓骨骨折,在当地做了简单的固定包扎后被连夜送到了市医院,留下来陪着它的是她的母亲。 大概是因为夜里,医院又没有空床,孩子就躺在担架上放在病房冰冷的地板上。孩子的小脸煞白。那位母亲一直用自己的大手握住小孩的小手,跪在孩子的身边,眼晴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孩子的脸。

2017高职提前招生文化考试语文样卷

2017高职提前招生文化考试语文样卷 (职业高中类考生用卷)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全卷共6大题,26小题。 2. 本卷答案必须使用蓝黑水笔在答题纸上作答,未在规定区域内答题,在试卷上或答题卷的封装线外作答无效。 3. 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试卷内容: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 A.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生 活中木讷.(nà)寡言。 B. 她的文字淡雅醇.(chún)香,如清水芙蓉。 C. 每年的金砖国家领导人见面磋.(cuō)商——在风云变换的世界局势中,这无疑是一个 令人瞩目的节奏。 D. G20杭州峰会尽管已经落下帷.(wéi)幕,但它必将在新中国外交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 一笔。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纽可钢铁公司已经成为美国第三大钢铁公司,并挤身《财富》500强。 B.张学良将军的坟墓在这里是唯一中西结合的建筑,坟墓后面还竖着一个黑色的十字架。 C.黄海涛驾驶帆船穿洋过海,抵达新西兰,从而在世界航海史上为炎黄子孙写下了光辉的 一笔。 D.既然你自己早已不再对往事作无益的回顾与忏悔,那么,面对今天发生的这件事又何须 自寻烦恼呢? 3.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C.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下面是某景区公告的主体部分,对标号四句话是否妥当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①据景区办公室了解,截至今日,本景区国庆黄金周(10月1日到10月7日)各天的门票预订均已超过3万张以上。②对于本景区最大承载量为3.1万人次/天,依据《旅游法》的相关规定,景区即日起不再接受门票预订,并请有意前来本景区的游客避开黄金周高峰期,另行安排旅游时间。③我们非常理解广大游客对本景区风景名胜的仰慕之情,作此决定,我们深表歉意,④希望大家予以合作。 A.第①句话有语病,应将“超过3万张以上”删去“以上”。 B.第②句话没有语病。

2011版新课程标准解读

2011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刘美林8.29 一、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 1、是《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摘要 (四)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卷(新人教版)

( ) ,每段长( a 里,当 a 是( 8 = ( ) = ( ) ←填小数。 8 3 50 3.34 5.做一个零件,甲用了 1 2 小时,乙用了 小时,甲的效率高。( 7.大于 而小于 的分数有无数个。( ) 5 B. 6 C. 8 D. 2018 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卷(新人教版) 姓名 成绩 一. 填一填。 1.12 有( )个因数,17 有( )个因数。 2.能同时被 2、3、5 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 )。 3.已知 a =2×2×3×5,b =2×5×7,a 和 b 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因约数是( )。 4.把两个棱长是 10 厘米的正方体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积是( )。 ),体 5.把 3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 段,每段长是全长的( ) )米。 6.在 5 )时,这个分数是 5,当 a 是( )时,这个分数是 1。 7. 3 ( ) 16 = 24 ÷ ( ) = 15 8.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 177,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其中最大的数是( )。 9.在下面每组的○里填上“>”、“<”或“=”。 3 1 4 29 16 7 28 84 1 17 3 3 10.3.85 立方米=( )立方分米 4 升 40 毫升=( )升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 2.一个假分数不能化成整数就一定能化成带分数。( ) 3.长方体的 6 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 4.五角星是轴对称图形,它只有 1 条对称轴。( ) 1 3 6.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 4,分数的大小不变。( ) 1 3 5 5 8.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 12 厘米,体积是 1 立方厘米。( ) 三、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1.下 面 几 个 分 数 中 , 不 能 化 成 有 限 小 数 的 是 ( )。 ) A. 3 2 1 7 28

体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体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1 理念的改变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更多地只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和安排教学,教学过程以“教”为中心进行教学安排,这一切都只是围绕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让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技能发展,不仅需要教师自身提高专业水平,尤其需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有效的实验与科学研究,要求我们要具有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转变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观念。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口号,其实也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新理念:3.1.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课程是所有学校课程中唯一与生命延续息息相关的课程,因此理应为促进学生健康,培养合格、健全的国民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学校教育课程中都不可能缺少体育课程,这是因为体育课程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方面所起到作用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例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课程标准认为:“体育可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以达到中国传统五育并重的教育宗旨。”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融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关注学生健康的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无论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进行学习锻炼,都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3.1.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而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又特别重要,因此只有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兴趣,并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自己的内部需要,他们才会自觉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因此,体育课程应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学生有了运动的兴趣才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也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1.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体育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意味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情感体验,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但并不排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指导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进行示范和讲解,但并不是要过分强调教师自己的指导作用,也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示范和讲解,应该留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3.1.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课程是为所有学生所设置的一门课程,体育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因此,体育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和进步。许多国家或地区,特别强调这一问题,例如美国加里福利州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种种差异,为所有学生规划学习进程,并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乐趣。” 要以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我们必须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教育强调的是在学好体育基本技能与发展身体过程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今后我国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的行为表现,更要重视学生在课外坚持锻炼身体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3.2 教案的改变 3.2.1教案的格式

大学英语B级期末考试题与答案

Test Seven, Part Ⅰ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15 minutes) Directions: This part is to test your listening ability. It consists of 3 sections. Section A Directions: This section is to test your ability to give proper answers to questions. There are 5 recorded dialogues in it. After each dialogue, there is a pause.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two times. When you hear a question, you should decide on the correct answer from the 4 choices marked A) , B) , C) and D) given in your test paper. Then you should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1. A) Mary is not here, because she is ill. B) No, it isn't. C) Yes, it is. D) We are ready. 2.A) I am not hungry. B) But the price is too high. C) I like doing some cooking. D) I want to have a rest. 3.A) No, you can't. B) Yes, you can. C) I want a seat near the window. D) That's all right. 4. A) Thank you. B) I agree with you. C) Me, too. D) A little better. 5.A) It's snowing now. B) I like it. C) Yes, the grounds are white. D) it sounds good. Section B Directions: This section is to test your ability to understand short dialogues. There are 5 recorded dialogues in it. After each dialogue, there is a recorded question. Both the dialogues and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two times. When you hear a question, you should decide on the correct answer from the 4 choices marked A) , B) , C) and D) given in your test paper. Then you should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6.A) $16. B) $32. C) $8. D) $64. 7.A) Patient and doctor. B) Waitress and customer. C) Wife and husband. D) Secretary and boss. 8. A) Worried and frightened. B) Quite unhappy. C) Very relaxed. D) Angry with the professor. 9. A) The woman was late for coming. B) The woman asked the man to wait. C) The man was annoyed by her late coming. D) The man was quite all right. 10. A) Young people are quick in making decisions. B) They seldom stay long on one job. C) They are easy to lose jobs. D) They are too eager to succeed. Section C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a recorded passage. The passage is printed in the test paper, but with some words or phrases missing. The passage will be read three times. During the second reading, you are required to put the missing words or phrases on the Answer Sheet in order of the numbered blanks according to what you have heard. The third reading is for you to check your writing. Now the passage will begin. Dick was a sailor on a big ship. It went to Japan and Australia, so Dick was often on the ship for some months at a time. When he (11) up in the morning and looked out, he only (12) the sea, or sometimes a port. When he was twenty-three, Dick married and bought a small (13) with a garden in his wife's town. It was (14) away from the sea. Then he had to go back to his ship, and was away (15) home for two months. He went from the port to the town by bus, and was very happy to see his wife again.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 40分钟 满分:100 第一部分我能行 孩子,别紧张!其实这些题并不难。只要你细心审题,认真思考,耐心检查,老师相信你一定行! 一、学海拾贝:填一填.(每空1分,共27分) 1、全世界约有200个国家,其中缺水的国家有100多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有40多个,缺水的国家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 ()() ;严重缺水的国家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 ()() ;看到这个材料,你的提议是( ). 2、 36的因数有( ),它最小的倍数是( ). 12和18的所有公因数有( ). 3、100以内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奇数是( ). 4、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的两位数是( ). 5、填上最简分数: 8.63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40亳升=( )升 2090立方分米=( )立方米 220分=( )小时 6、 )() ( 15)( 2416 )(8 5== ÷==←填小数. 7、一堆煤运走了3吨,还剩4吨,运走的占这堆煤的( ). 8、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0、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钢材,沿横截面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0.8平方分米,这段长方体钢材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1、在下面每组数的○中填上“>、<、=” 4 13○3.25 509○209 1211○169 65○0.825 1立方米○1升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12. ( ) 2、约分和通分只改变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大小,没有改变分数值的大小.( ) 3、一个容器的容积就是它的体积.( ) 4、做一个零件,甲用了 2 1 小时,乙用了31小时,甲的效率高.( ) 5、至少要8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 三、慧眼识珠: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其中每份是这张纸的( ). A 、 21 B 、6 1 C 、81 D 、91 2、一瓶蓝墨水的容积是60( ). A 、立方分米 B 、升 C 、亳升 D 、立方毫米 3、当a 为任意一个自然数时,下列三种说法不对的是( ). A 、一定是整数 B 、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C 、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4、下面各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163 B 、15 6 C 、94 5、一个长方体被挖掉一小块(如图)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 、体积减少 ,表面积也减少 B 、体积减少, 表面积增加 C 、体积减少, 表面积不变 四、神机妙算.(24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103+10 7 = 83+83= 118-115= 1- 125= 1310-13 4= 1-83-81 = 2.脱式计算.(6分 )

大学英语B级考试试题与答案

Section A Directions: There are 10 incomplete statements here. You are required to complete each statement by choosing the appropriate answer from the 4 choices marked A) , B) , C) and D) . You should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16. The classroom needs______. A) clean B) to clean C) to be cleaned D) being cleaned 17.There is a nice-looking car there. I wonder ______. A) whom it belongs to B) whom does it belong to C) it belongs to whom D) whom does it belong 18. Wordsworth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poets ______ lived in the 19th century. A) which B) who C) those D) that 19. the population is too large, we have to take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birth rate. A) Although B) Since C) If D) Until 20. It is requested that every student ______ a paper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writes B) wrote C) writing D) write 21 .He said, "I ______ a lot of new poems by the end of last year." A) h ad already learnt B) have already learnt C) would have already learnt D) already learnt 22. As Edison grew ______, he became more and more interested in science. A) elder B) the elder C) older D) the older 23. Only in this way ______ catch up with your brothers. A) do you can B) can you C) you can D) you do can 24.No one, except his two best friends, ______ where he is. A) know B) knows C) to know D) knowing 25. Mr. John has decided that he will ______ the branch company set up in the small town. A) take over B) hand in C) put in D) lead to Section B Directions: There are also 10 incomplete statements here. You shoul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proper form of the word given in the brackets. Write .the word or words in the corresponding space on the Answer Sheet. 26. We started the attack when the enemy (cross) ______ the river. 27.My suggestion is that we (send) ______ a few people to help the other groups. 28.I am sorry to learn that you have made no (improve)______on the design at all. 29. I prefer (live) ______ in the country rather than in a city. 30. We had difficulty (carry) ______ out the plan. 31. Not(know) ______ her address, we couldn't get in touch with her. 32.Do you know the (high) ______ of St. Paul's Cathedral. 33. The great number of traffic accidents (emphasis) ______ the need for careful driving. 34. Many modern cars are equipped with an (automatically) ______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35 .That one is no good; this one is even (bad) ______. Part ⅢReading Comprehension (40 minutes) Direction: This part is to test your reading ability. There are 5 tasks for you to fulfil. You should read the reading materials carefully and do the tasks as you are instructed. T ask 1 Direction:After reading the following passage, you will find 5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 numbered 36 through 40. For each question or statement there are 4 choices marked A) , B) , C) or D) . You should make the correct choice and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 认真读题,专心填写。(每空1分,共24分) 1.钟表的分针从9到12,顺时针旋转( )°;从6开始,顺时针旋 转120°正好到( )。 2.《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描写了108位梁山好汉,“108” 的最大因数是( ),最小倍数是( ),108的所有因数中,质数有( )个。 3.已知a =2×2×3×5,b =2×5×7,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它们 的最大公因数是( )。 4.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是 (其中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则从正面看到的是( )号图形,从右面看到的是( )号图形。 5.( )÷25=( )5=12( ) =36÷( )=0.8 6.把7 L 水平均倒入5个容器中,每个容器装了这些水的? ?? ?? ,每个容器装了( )L 水。 7.将一个长7 cm 、宽6 cm 、高5 cm 的长方体,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 小长方体,表面积最多会增加( )cm 2,最少会增加( )cm 2。 8.把一块长20 cm 、宽15 cm 、高8 cm 的长方体木块,锯成一个最大 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木块的体积是( )。

9.有8个羽毛球(外观完全相同),其中7个质量相同,另有1个次品 略轻一些,至少称( )次就一定能找出这个次品羽毛球。 10.150 dm 3=( )m 3 4800 cm 3=( )mL =( )L 5 L 60 mL =( )dm 3 11.一个合唱团共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 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2分钟通知1人,最少花( )分钟才能通知到每个人。 二、 反复比较,择优录取。(每题1分,共8分) 1.如果将右图折成一个正方体,那么数字“6”的对面是( )。 A .1 B .2 C .3 D .5 2.同一种钢笔,甲商店4支卖19元,乙商店每支卖4.8元,丙商店 29元卖6支,( )商店售价最便宜。 A .甲 B .乙 C .丙 D .无法确定 3.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 )。 A .奇数 B .偶数 C .质数 D .合数 4.在下面的分数中,(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A.720 B.915 C.59 D.716 5.要比较北京、上海两个城市2012年到2018年气温变化情况,应绘 制( )统计图。 A .单式条形 B .复式条形 C .单式折线 D .复式折线

提前招生科学模拟试卷2

重点中学提前招生考试科学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二部分,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才有效,直接做在试题卷上无效,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先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填写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S―32 F e―56 Cu―64 Mg ―24 Cl―35.5 Ba―137 Ca―40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学校天文馆里陈列的一张珍贵图片(右图),这是学校“蓝天”科技小 组的同学们拍摄到的太阳系某行星凌日天文奇观照片,此图可能是下列哪组情 况▲ A.水星凌日或金星凌日 B.水星凌日或火星凌日 C.金星凌日或火星凌日 D.木星凌日或土星凌日 2.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反应领域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下面是他们研究烯烃反应的示意图: 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 在进行“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耗尽吗?”辩论中,该小组为正方(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耗尽)。下列论点不应成为本方论据的是:▲ A.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 B.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高达30% C.限制“三废”的排放是目前各国政府的重要环境政策 D.地球人口的增多,其呼吸和所用的燃料越来越多 4.如下图所示,琴师在使用前会对二胡进行调音,以下对调音时采用的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 B.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调 C.将琴枕上移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 D.换一根更细一些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C H H R H C H H R H C H H H H C H H R R + +催化剂 琴枕 琴轴

最新新课程标准解读方案

《新课程标准》解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校教师的数学学科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根据数学学科的解读要求,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变传统的教材分析为具有科研意义的课标解读,探索一种高效的课标解读流程和一套评价考核课标解读工作的办法,形成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教学标准,从而增强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建立领导小组 课标解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具体要求 1、各学科小组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按照学校课标解读共组实施方案制定出各学科课标解读工作计划。并针对课标解读任务作出详细分工。 2、各学科要针对课标解读共组开展研讨,大力借鉴外校在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成熟经验。 3、各位教师要求人人参与,依托教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最终目的开展解读。对于工作不积极,承担任务不按时完成的不予评优表先。 4、各小组在开展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过程性资料要及时上交学校教导处。 四、解读流程 (1)课标解读的流程包括三个环节: 个体研读——同伴互助——实践反思。 (一)个体研读 在个体研读前,教研组内先进行内容标准的整体梳理,事先让每一位教师有一个宏观的视野。然后进行分工,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的单元分配,根据教师个体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读。 (二)同伴互助 在自主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解读的内容在学科小组内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要多提供经验和策略建议,思维敏捷的年轻教师要多提出具有新意的办法和点子,这样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力争做到让组内教师“带着 问题和思考来,带着收获经验和建议离开”。 (三)实践反思

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答案

2016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答案 【篇一:2016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ass=txt>(满分100分,答卷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读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工整、正确。 ( )烟撒()()()紫()红 二、在划横线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横线。 三、同音字填空。 四、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不论都之所以是因为不但而且不是而是 1.非洲的花()多,()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 2.望着那个青里透红的苹果,战士们()不想吃,()不愿吃。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 。 2、星期五下午我们在体育馆里体操大赛。(修改病句) 。 六、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 《三国演义》吴承恩《将相和》

《西游记》罗贯中《猴王出世》 《水浒传》施耐庵《景阳冈》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毫不 ()。不管怎么(),他总能左拐右拐地()。 八、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连接起来,然后在“”上再写两句课 内外积累的名言或警句,但不可重复本卷出现过的。 怪生无雨都张伞,天连碧水碧连天。 地满红花红满地,无志空长百岁。 有志不在年高,同到牵牛织女家。 如今直上银河去,不是遮头是使风。 。 1.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 2.本学期我们又认识了几种新的文学形式:如《半截蜡烛》是相声。() 十、语文实践。 我在本学期积累的一句歇后语是:。我还能用它写一句话。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