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隐睾的诊疗指南解读2017.9.29

隐睾的诊疗指南解读2017.9.29

隐睾诊断治疗指引

第十五节隐睾诊断治疗指南 隐睾(cryptorchidism,Undescended testes,UDT):包括睾丸下降不全、睾丸异位和睾丸缺如。睾丸下降不全是指出生后睾丸未能按通过腹股沟管并沿着腹膜鞘突下降至阴囊, 而停留在下降途中,包括停留在腹腔内。睾丸异位是睾丸离开正常下降途径,到达会阴部、股部、耻骨上、甚至对侧阴囊内。上述情况中某些病例睾丸是有活力的,而另一些病例则可能已经萎缩或失活。睾丸缺。5%如是指一侧或两侧无睾丸,约占隐睾患者的3~【流行病学】隐睾在足月男性新生儿中发病率约3%,在男性早产儿发病可达30%,是出生时最常见的男性生殖器异常。大约70%的未降睾丸可以在生后第一年内自行下降,然而大约1%的患儿将始终保持隐睾状态。自发下降多见于出生低体重儿、阴囊较大、双侧睾丸未降的男孩。隐睾以单侧多见,右侧稍多于左侧。双侧的发生率占10%~25%。大多数隐睾(约80%)位于腹股沟部,近20%的未下降睾丸位于其他部位。位于腹膜后,5%或触摸不到的睾丸可能位于腹腔内,其中15%【病因学】至目前为止,引起隐睾的确切原因还不十分明确。内分泌调节异常和/或多基因缺失可能是主要原因。【诊断】一、临床表现. 患侧或双侧阴囊发育差,阴囊空虚。约80%隐睾可触及,但须区分回缩睾丸。回缩睾丸可以被挤入阴囊而隐睾则不可以。约20%为不可触及隐睾,其中睾丸缺如占45%,腹腔内睾丸占30%,睾丸发育不良位于腹股沟管内占25%。若双侧睾丸均不能触及,同时合并小阴茎、尿道下裂,可能为两性畸形。二、辅助检查1.检查主要针对不可触及的隐睾患者。B超因其

无创、价廉、简便,可作为常规术前检查。2.影像检查目的在于对睾丸组织定位,据此决定手术方式。总体上在明确睾丸位置的成功率方面,超声约为21%~76%,CT约是60%, MRI则是42%~92%。影像结果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在对萎缩睾丸的诊断来说,不论超声还是核磁共振都不能提供较高的准确率,分别是%和%。睾丸动静脉造影及精索静脉造影的准确率,却是有创检查,因而在临床上婴幼儿中不常规进行。100%能提供3. 影像检查检查未发现睾丸者,仍需进行手术探查。腹腔镜是当前不可触及隐睾诊断的金标准,在定位的同时可进行治疗。4.激素的诊断应用在于明确无睾症。对于双侧隐睾且不可触及的患儿,激素刺激试验目的在于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当血中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及间质细胞激素(LH)升高,睾酮水平低下,大剂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肌肉注射后睾酮水平无升高称为激发试验阴性,预示无睾症。hCG敏感度可达100%,理论上可以不需要手术探查了。刺激试验、雄激素、hCG双侧或单侧隐睾伴随阴茎短小、尿道下裂等需进行 测定、染色体核型、遗传基因测定等除外性别异常。MIS/AMH、FSHLH、【治疗】有效保留生育能力的理想的年龄是在出生后12~24个月。出生后睾丸自行下降可发生于6个月内,之后可能性减少,1岁后已无可能自行下降。回缩睾丸多需要观察而不是手术,它们多随患儿生长几乎总能降入阴囊并保留在那。通常睾丸离阴囊越远,自行到达正常位置的可能性越小。 1.激素治疗隐睾可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异常,激素治疗常采用hCG或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或二者合用。推荐hCG用于不可触及隐睾或一些重做病例的手术前准备,其增加睾丸血供便于手术。对比安慰剂,LHRH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 第一篇鼻科学 第1章鼻外伤 鼻部临近眼球及颅脑,鼻部外伤所涉及的问题较为广泛和复杂。外伤早期(24小时内)多为外伤的直接影响,如出血、骨折、呼吸困难、咽下困难、听力和平衡障碍等;中期(伤后1个月)多为感染和并发症的结果;晚期(1个月以上)多为癜痕狭窄、畸形或功能障碍的后果,如鼻腔狭窄、闭锁、畸形等。 第一节鼻部软组织外伤 【临床表现】 1.鼻部软组织损伤类型有擦伤、挫伤、挫裂伤、刺伤、切割伤、撕伤、咬伤、爆炸伤、非贯通伤等。2.出血、疼痛、缺损、畸形等。 【诊断要点】 1.外伤史。 2.临床表现。 3.用探针探査可了解损伤深度和范围。 【治疗方案及原则】 1.清创缝合准确对位缝合以尽可能恢复原来外形,尽可能取出异物。 2.鼻部畸形的整复。 第二节鼻骨骨折 【临床表现】

1.受伤后立即出现鼻梁下陷或歪斜,数小时后软组织肿胀或血肿,畸形反而不明显,消肿以后畸形又出现。 2.鼻出血,局部疼痛。 3.鼻中隔也可发生骨折移位,鼻中隔内血肿可继发感染。 【诊断要点】 1.外伤史。临床表现鼻外软组织皮下淤血或裂伤,骨折处有触痛、骨移位或骨摩擦感。 2.鼻黏膜破裂后用力搏鼻,空气逸入皮下可发生皮下气肿。 4.鼻腔检查有时可见鼻中隔脱位、鼻中隔血肿、黏膜撕裂或软骨暴露。 5.X线鼻骨侧位摄片可显示骨折的部位、性质以及碎骨片的移位方向。 【治疗方案及原则】 1.鼻背部有伤口者需要清创缝合。 2.根据情况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 3.伴有鼻出血者,宜先止血。 4.鼻骨骨折复位,必要时外鼻整形术。 第三节鼻窦骨折 鼻窦骨折以上颌窦和额窦较多,筛窦次之,蝶窦最少。严重外伤所致的鼻窦骨折,常伴有颅面骨联合性骨折。如能早期复位预后较好。 【临床表现】 1.上颌窦骨折可发生在上壁〈额突、眶下孔八内壁、下壁%上牙槽突)、前壁等处。常和鼻骨、颧骨及其他鼻窦的骨折联合出现,可出现复视、呼吸道阻塞、咬合错位、颅面畸形等。 2.额窦骨折因前壁有骨髓,易患骨髓炎,故情况较严重。前壁骨折可发生额部内陷,如软组织出现水肿,则骨折处不易抬起,眼睑常有皮下淤血。后壁骨折,易引起颅内并发症,故后果较前壁骨折严重,如

如何正确诊断睾丸炎

如何正确诊断睾丸炎 睾丸炎的危害是很大的,睾丸炎患者还会出现睾丸疼痛,并向腹股沟放射,有明显的下坠感觉,并伴有高热、恶心、呕吐,严重影响了工作、生活。所以,如果有睾丸炎的症状一定要记住及时检查,及早治疗,否则会导致病情的加重,严重的会导致不育。 【检查项目】 1、抽血化验肿瘤标记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值<5微克/升)和甲胎蛋白(AFP.正常值<25微克/升),检查值超过正常值,应作进一步检查。 2、胸部X线检查。包括透视或拍胸片,以了解有无肺部转移。 3、睾丸自检。先洗个热水澡,使阴囊松弛,以便摸到硬块和异常。检查时,双脚站立,摸摸是否有肿块或其他异常。正常睾丸呈卵圆形,表面光滑,中等硬度。 4、医生仔细检查双侧阴囊内肿块。怀疑睾丸肿瘤后,不宜作睾丸肿瘤局部穿刺活检,因较轻易引起肿瘤转移。确诊睾丸肿瘤性质需依靠手术后的病理报告。 5、B超检查。可较准确测定睾丸的大小、形态及有无肿瘤发生。非凡是隐睾患者,可了解睾丸发育情况及是否肿大、恶变等。 6、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可较为精确地了解腹膜后有无转移,对尚未行隐睾摘除、可能已恶变的患者尤为有益。 【诊断】 一、睾丸炎症状诊断 1、睾丸炎急性期高热,寒战,睾丸痛向腹股沟放射,伴恶心呕吐。 2、睾丸炎多在腮腺炎发生后3-4日出现,高烧可达40℃常伴虚脱,阴囊红肿,睾丸肿大,鞘膜积液,明显压痛,如为腮腺炎性的还可查到腮腺肿大。 二、睾丸炎诊断依据 1、高热、寒战、睾丸疼痛。 2、局部阴囊红肿,睾丸肿大。 3.、白细胞升高。

三、睾丸炎鉴别诊断 1、本病应与睾丸扭转,嵌顿疝及睾丸肿瘤相鉴别,睾丸炎有炎症症状,急性发作时有红肿热痛,借助B超或CT等影像学手段可鉴别。 2、临床上需要与急性附睾炎相鉴别。急性疾病早期可发现发炎的附睾,但后期就容易模糊。尿道没有分泌物、脓尿组织没有全身性传染性疾病,可以帮助诊断。因此,当出现类似睾丸炎症状时,要到医院进行睾丸炎检查,以便确诊。 总之,通常情况下,睾丸炎多为附睾炎伴发病症,临床如不及时治疗,危害很大。睾丸炎易诱发各种严重疾病,如精索静脉曲张、静索炎、前列腺炎,内分泌疾病、肾炎等肾脏疾病、泌尿感染疾病、恶性肿瘤等,严重威胁男人生命。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b411814607.html,/gwa/2014/0804/187143.html

隐睾的护理常规

隐睾护理常规 (一)定义 隐睾是指男婴出生后单侧或双侧睾丸未降至阴囊而停留在其正常下降过程中的任何一处。也就是说阴囊内没有睾丸或仅有一侧有睾丸。 (二)临床表现 1、结节 2、隐睾,患侧阴囊扁平,单侧者左、右侧阴囊不对称,双侧隐睾阴囊空虚瘪陷(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发热——与伤口感染有关 2、疼痛——与伤口及患儿承受能力有关 3、排尿形态改变——与患儿不敢排尿、害怕疼痛有关 4、潜在并发症——伤口感染、出血,与伤口有关 5、恐惧——与缺乏疾病知识、患儿无安全感有关 (四)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 2、心理状况 3、伤口情况 (五)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执行泌尿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2)用1:5000高锰酸钾或0.1%新洁尔灭清洗会阴部。 (3)做好心理护理。 2、术后护理 (1)术后检查患儿神志、瞳孔,如神志未完全清醒,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2)给予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有异常及时处理。 (3)输液管的各连接处紧密衔接,并注意保护补液肢体,避免患儿完全清醒时躁动不安,拔脱留置针管,必要时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确保液体入量。

(4)术后应平卧位10-14 d,患侧下肢外展位,避免增加腹压,影响手术部位的愈合,若取半卧位,膝下应垫一软枕,以松弛腹肌,减轻腹部张力,卧床时勿屈曲髋关节,以免睾丸牵引松弛致睾丸退缩。 (5)术后6 h可进流质饮食,第2天进易消化、含纤维素高的饮食,并注意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因术后卧床时间较长,肠蠕动慢,水分被肠道吸收引起大便干燥,易发生便秘。 (6)由于渗出与血肿易引起细菌生长,因此术后应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必要时加强引流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7)保持会阴部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被染湿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更换,防止切口感染,伤口疼痛剧烈时,可用深呼吸、呵气等方法减轻疼痛,无效时可适量给予镇痛药、镇静药物予以止痛,同时可增加抚摩、话语安慰等护理干预措施。(六)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 能够专心倾听患者家属的陈述,帮助家长更好的交谈,鼓励家长提出疑问,认真解答疑问。通过对家长的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消除了患者家属对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问,能够主动地配合护理和治疗,并主动影响患儿的心理,使患儿易于接受护士的护理,愿与护士进行交流,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进行。 2、健康指导 (1)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引起感冒、咳嗽,痰较多时,行雾化吸入1-2次/日。(2)术后由于局部炎症反应、渗血和组织渗出,阴囊可出现红肿或痛性的硬质包块,应向家长充分解释,减少顾虑,术后过早下地活动易造成阴囊内渗出增加,因此不宜过早下地活动。 3、出院指导 (1)术后三个月内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 (2)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纤维素丰富的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便秘。 4、健康促进 (1)保持愉快的心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如出现伤口疼痛,应及时就诊,定期随访。

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

目录 耳鼻咽喉临床诊疗指南 (1) 第一篇鼻科学 (1) 第1章鼻外伤 (1) 第2章鼻外部炎性疾病及皮肤病 (8) 第3章鼻中隔疾病 (11) 第4章鼻黏膜炎性疾病 (13) 第5章鼻出血 (18) 第6章鼻窦炎 (21) 第7章鼻炎及鼻窦炎的并发症 (37) 第8章变应性鼻炎 (42) 第9章鼻部神经痛与嗅觉功能障碍 (44) 第10章鼻及鼻窦良性肿瘤 (57) 第11章鼻及鼻窦恶性胂瘤 (64) 第二篇咽科学 (72) 第一节咽先天性畸形 (72) 第二节茎突综合征 (76) 第1章咽部创伤及咽部异物 (78) 第2章非特异性咽炎 (86) 第3章非特异性咽炎 (87) 第4章咽淋巴环的疾病 (92) 第5章咽部及颈深部脓胂 (100)

第7章咽部神经性及功能性疾病 (109) 第8一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116) 第9章咽旁间隙胂瘤 (132) 第三节喉损伤性溃疡及肉芽肿 (142) 第1章喉部非特异性炎症 (146) 第2章喉特异性炎症 (154) 第3章声带麻痹 (155) 第4章喉阻塞 (158) 第5章喉功能性疾病 (158) 第6章喉部胂瘤 (173) 第三篇耳科学 (182) 第一章耳先天性畸形 (182) 第1章耳损伤及后天性畸形 (184) 第2章耳攒伤及后天性畸形321 (188) 第3章耳部非特异性炎性疾病 (203) 第4章耳源性井发症 (223) 第5章耳部特种感染及慢性肉芽胂 (257) 第6章耳部其他疾病 (260) 第7章耳肿瘤及瘤样病变 (268) 第8章耳硬化症 (278) 第9章耳鸣 (291)

第11章非耳源性眩晕 (307)

隐睾手术最佳时间

隐睾手术最佳时间 睾丸是男性的生殖器官中的一部分。如果这个部分出现问题,就会影响男性的生育现象,同时在治疗病症时,需要在一地个最佳的时间采取手术治疗。很多男性都想了解隐睾手术最佳时间,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1、出现隐睾的现象一般在儿童就会有表现,所以在做隐睾手术时就会在儿童出生的一岁之内,这时的睾丸还会有再下降的可能性。所以这个时候做手术的话效果会比较好。 2、如果在一岁之后,没有出现下降的情况,就需要通过手术来进行干预。因此在进行手术的最好时期就是孩子越小的时候,也就是在一岁之后,这个时候干预最好。 3、由于睾丸的发育是需要在一个合适的温度内,所以就在阴囊内的温度是最好,而且阴囊温度低于腹腔,所以在治疗隐睾时,需要越早越好,否则睾丸在进行发育时没有良好温度的话,导致睾丸出现发育不良的现象。在孩子长大后,就会影响孩子的生殖器官功能,同时会出现不孕的现象。长大后,再进行治疗,就会出现很大的困难,容易治不好。因此,在治疗隐睾的最佳时间是越小越好。 隐睾发生的原因 男性的正常生殖器官是睾丸处在正常的位置才能够使生殖器官的功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如果睾丸出现一些问题,生殖器官就会受到影响,对生育的情况也会造成一定危害。所以在男性的睾丸出现问题时,就要及时的去治疗。睾丸出现问题一般是由哪些因素导致? 1、在不胎儿时期,睾丸就引入到阴囊。出现异常或者缺如,就会使睾丸不能在原来的位置降到阴囊内,就会导致隐睾的现象发生。这个时候的睾丸出现隐睾的现象时就需要等到它的自然下降。 2、先天性的睾丸发育不全,就会使睾丸出现对信息素的不敏感,从而失去了下降的动力,也就造成了隐高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是需要在后天进行手术干预。 3、如果在下丘脑惨生的黄体生成释放的激素不能够使下丘脑垂体分泌lh以及卵泡的刺激激素fsh时,就会影响睾丸下降情况,因此内分泌是影响睾丸不能这么长下降的动力因素之一。 4、如果在母体中的绒毛促性腺的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导致胎儿的睾丸下降时动力不足导致隐睾的现象发生。除了这些之外,还会有婴儿的精索血管过短,睾丸和腹膜后的组织出现

隐睾症的并发症有哪些

隐睾症的并发症有哪些 *导读:隐睾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男科疾病,很多患者由于自身缺陷或者是发现不及时结果导致很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危害…… 隐睾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男科疾病,很多患者由于自身缺陷或者是发现不及时结果导致很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危害也是相当的大的,所以患者要自己注意,及时治疗隐睾症及其所引发的并发症,摆脱这类疾病的危害。那么隐睾症的并发症都有哪些呢?一起看一下。 *(1)不育症: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正常情况下,阴囊温度低于体温2℃~3℃左右,这种温度差异乃是确保精子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双侧隐睾病人由于睾丸不在阴囊内,其与体温的温度差异也随之消失,而温度的升高可使睾丸上皮萎缩,从而阻碍精子发生,产生不育。单侧隐睾从婴儿出生后第二年起,对对侧正常位置的睾丸也有损害,故不及时治疗,也可能影响生育。 *(2)疝:多是由于睾丸下降不全而使腹膜鞘突不能闭合,致使腹腔内容物循路下降所致。疝作为隐睾的合并症,国内报道在50左右,国外报道高达66~97。 *(3)精索扭转:可能是提睾肌收缩过强,睾丸引带发育不良,睾丸移动度过大引起。据统计,有精索扭转的病人中约50患隐睾症。

*(4)睾丸创伤:位于腹股沟处的睾丸,因其位置表浅,且腹股沟后壁比阴囊坚硬而且无弹性,缺乏缓冲性,故易受创伤。 *(5)恶性变:隐睾发生恶变的机会多于正常位置的睾丸,大约是30~50倍。另外,单侧隐睾症病人的另一侧睾丸肿瘤的发生率也高于正常人。 *(6)精神创伤:阴囊内无睾丸可引起患者精神上的创伤,并有自卑感。 隐睾症不仅会给人带来生理上的危害,还会带个人们许多精神上的困扰。所以广大男性要注意日常的预防和检查,从根源上预防和杜绝这种疾病的危害。一旦患有隐睾症也不要害怕,及时的就医,相信会治愈隐睾症。

尿崩症临床路径

尿崩症临床路径 尿崩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中枢性尿崩症(ICD-10:E23.2)或肾性尿崩症(ICD-10:N2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协和内分泌代谢学》(史轶蘩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Shlomo Melmed主编,ELSEVIER,2016年,第13版)和《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临床表现:多尿、烦渴、多饮等症状。 2.24小时尿量增加,超过2500ml/24小时,尿比重和渗透压降低,血钠和血渗透压可增高。 3.禁水试验提示尿崩症改变。利用加压素实验确定属于中枢性尿崩症还是肾性尿崩症。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协和内分泌代谢学》(史轶蘩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Shlomo Melmed主编,ELSEVIER,2016年,第13版)和《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中枢性尿崩症:药物以ADH类似物替代治疗为首选。之后是病

因的治疗,根据不同病因选择相应治疗。 2.肾性尿崩症:可以选择噻嗪类利尿剂、吲哚美辛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23.2中枢性尿崩症疾病编码或ICD-10:N25.1肾性尿崩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凝血功能。 (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渗透压、尿渗透压,禁水加压素试验。 (3)胸部CT、心电图、腹部超声、腹盆增强CT或MRI。 2.对于确诊为中枢性尿崩症进行以下检查 (1)下丘脑鞍区MRI或CT(平扫+增强)。 (2)垂体前叶功能检查。 (七)选择用药 1.中枢性尿崩症:ADH类似物(鞣酸加压素或醋酸去氨加压素)。 2.肾性尿崩症:噻嗪类利尿剂以及阿米洛利等保钾利尿剂。 (八)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隐睾32例经验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隐睾32例经验 【摘要】隐睾在男科临床中较常见,主要表现为睾丸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全。本人近7年来,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 疗年龄段在2岁6个月至35岁之间的隐睾32例效果良好,因该法简便易行,效果良好,所以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隐睾症治疗经验 隐睾症是睾丸下降不正常的总称,是临床男科工作的常见多发病。睾丸在胎儿期由腹膜后下降入阴囊,若在下降过程中停留在任何不正常部位,如腹部、腹股沟内环、腹股沟管或外环附近者统称为隐睾症,或睾丸未降。其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有多种说法和解释,但大部份医者认为应从内分泌因素考虑,认为睾丸下降需要充足量的性激素刺激,尤其是来自母体的促性腺激素。妊娠最后两周时,母体促性腺激素大量释放,促使胎儿的睾丸下降至阴囊。如果性激素分泌不足,便有可能导致隐睾。其危害是:生精功能障碍,造成不育、恶变,易造成腹股沟疝,易出现精索扭转,易造成睾丸创伤,易造成睾丸鞘膜积液等。所以临床必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治疗隐睾主要有两种办法,一种是采用手术治疗,另一种则是用性激素冲击治疗。本人经过7年来对年龄在2岁6个月至35岁的32例隐睾患者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内注射治疗,小儿视年龄一般用量为500~1000U,注射用水2ml稀释后肌内注射,每周2次。成人,用量为1000~1500U,注射用水2 mL稀释后肌内注射,每周2次。2岁半至5岁的患儿,一般肌注1~2次隐睾症状就会得到纠正,25岁以下,一般需用药6~10次,年龄超过30岁者,采用本方法治疗效果差。通过临床观察,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隐睾,值得推广。但要掌握年龄段, 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年龄越大治疗效果越差。不管什么年龄段,凡通过采用本法治疗效果不好者,建议尽早行手术治疗。现举例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例1 患儿和××,男,3岁,丽江市古城区七河乡某校教师之子,2004年5月,父母在给小儿洗澡时无意发现阴囊内只有1个睾丸,次日父母带小儿前来就诊。专科检查:右侧隐睾,右侧摸不到睾丸,余(-)。经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U,注射用水2 mL稀释后,臀部肌内注射,每周2次,用药2次后,右侧隐睾完全降至阴囊底部,以后嘱其半年复诊一次,连续观察3年,未见反复或不良。

2014 好医生 华医网《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版)》答案

2014年 山东省卫生教育网 好医生、华医网继续医学教育----公共课程考试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版)》部分试题答案 题库一共有400多道题吧,下面这个是某次做的100道题,97分。 1. A B C D 1.( )严禁与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合用 A. 芬太尼 B. 哌替啶 C. 布桂嗪 D. 吗啡 2. A B C D 2.( )对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淡漠木僵及焦虑激动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用于 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A. 舒必利 B. 氟哌啶醇 C. 氯丙嗪 D. 奋乃静 3. A B C D 3.呋塞米的适应证不包括下列哪项( ) A. 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 B. 水肿性疾病 C. 高血压 D. 预防急性肾衰竭 4. A B C D 4.氯苯那敏口服:成人一次( )mg ,一日( )次 A.4;2 B.4;3 C.5;2 D.5;3 5. A B C D 5.全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可作为有机磷杀虫剂中毒分级的指标:胆碱酯酶活力 ( )为中度 A.70%~90% B.50%~70% C.30%~50%

D.10%~30% 6. A B C D 6.下列关于蜂窝织炎的诊断要点说法错误的是() A.损害为局部大片状红、肿、热、痛,边界不清,严重者可出现大疱和深在性脓肿 B.急性期常伴高热、寒战和全身不适 C.常发生于腹部、背部、肢体末端等部位 D.复发性蜂窝织炎损害反复发作,全身症状可能较轻 7. A B C D 7.下列不属于细菌性阴道病用药首选方案的是() A.克林霉素300mg,口服,每日2次,共7天 B.甲硝唑400mg,口服,每日2次,共7天 C.甲硝唑阴道栓(片)200mg,每日1次,共5~7天 D.2%克林霉素软膏5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7天 8. A B C D 8.以下哪项不属于头孢氨苄常见的不良反应() A.恶心、呕吐 B.皮疹 C.头晕、复视 D.咯血 9. A B C D 9.以下关于氯苯那敏的配伍禁忌与相互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与解热镇痛药物配伍,可增强其镇痛和缓解感冒症状的作用 B.与中枢镇静药、催眠药、安定药或乙醇并用,可增加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 C.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D.本品可降低抗抑郁药的作用 10. A B C D 10.伤科接骨片对孕妇和()以下小儿禁用 A.10岁 B.11岁 C.12岁 D.13岁 11. A B C D 11.肝素的适应证不包括() A.预防二尖瓣狭窄、充血性心力衰竭 B.活动性结核患者 C.防止动脉手术和冠状动脉造影时导管所致的血栓栓塞 D.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尤其在高凝阶段 12. A B C D 12.关于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叙述错误的是() A.本品是双时相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是短效和中效胰岛素混悬液的混合物 B.本品的起效时间在0.5小时之内,达峰时间在2~8小时之间,持续时间约为

隐睾诊疗专家共识

隐睾诊疗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泌尿外科学组 选自: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8,39(7) 隐睾(Cryptorchidism)是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生殖畸形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已成为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1,2]。然而,临床医师对隐睾的认识存在不足、诊疗欠规范,治疗方案差异较大,并且在治疗时机、手术策略、激素干预与否等诸多问题上存在争议。因此,为提高对隐睾诊治的全面认识、规范我国隐睾诊疗方案,故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形成专家共识,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进而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隐睾诊疗指南。 一、流行病学及分类 隐睾在足月男婴1岁时发病率约1%~4.6%,早产儿隐睾发生率明显增加,出生体重<1 50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其隐睾的发生率高达60%~70%[3]。早产儿出生后睾丸会继续下降,至12周龄其隐睾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接近足月儿水平。临床上将隐睾分为可扪及睾丸和未扪及睾丸两类,约80%的隐睾睾丸可扪及[4]。睾丸是否可扪及和其具体位置是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二、诊断 体格检查是确诊隐睾、鉴别回缩性睾丸的唯一方法,也是区分可扪及睾丸和未扪及睾丸的可靠方法。超声对睾丸体积测定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不能仅靠超声检查诊断隐睾和选择手术方式。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检查对于隐睾的诊断价值不大[5]。 为提高体检阳性率,强调多人、多次、多体位重复体检。检查时将患儿置于平仰卧位或双腿交叉卧位,在腹股沟区采用"挤牛奶样"手法从内环口向阴囊方向推挤睾丸。若能将睾丸推入阴囊,但松手后睾丸又退缩回腹股沟区,称为滑动性睾丸,属于隐睾范畴;若松手后睾丸能在阴囊内停留,称为回缩性睾丸,非真性隐睾。检查者应避免手温过低,因冷刺激致过度提睾反射而影响检查结果。 若发现患侧睾丸未扪及,但健侧睾丸较正常同龄儿睾丸增大的情况,常提示患侧睾丸缺如或萎缩[6]。由于该体征缺乏诊断特异性,不能因此而否定外科探查必要性。腹股沟区未扪及睾丸,需仔细检查耻骨区、股部、会阴部以除外异位睾丸。最常见的异位睾丸位于 Denis-Browne小窝(即腹外斜筋膜与Scarpa筋膜间的浅表小窝)。诊断性腹腔镜检查是确定腹腔内隐睾、睾丸缺如或萎缩的可靠手段。麻醉状态下再次进行体检,部分最初未触及的睾丸此时可扪及。探查精索血管盲端未见睾丸组织是睾丸缺如的诊断依据;若精索血管末端见囊皮样组织而无睾丸实质,则为睾丸萎缩。双侧未扪及睾丸或任何

隐睾标准病例模板

隐睾标准病例 病史 入院医嘱 2002年9月29日10:30 孙卫兵副主任查房 今日XXX主治医师查房,看过病人后,分析意见如下: 目前诊断:右侧隐睾 诊断依据:1.病史发现右侧阴囊空虚两年 2.查体男性外阴,阴茎阴囊发育尚可,无阴茎阴囊倒位。左侧阴囊内可触及睾丸,大小、质地正常;右侧阴囊空虚,未及睾丸。右腹股沟区外环口上方可及一2cm×1.5cm包块,质中,边界清,活动度好,疑似睾丸。 3.辅助检查暂缺 鉴别诊断:1.睾丸上缩:因天气寒冷或患者精神紧张,刺激提睾肌收缩,使本来已下降的睾丸上缩至阴囊上方或腹股沟管,和隐睾很相似,但当温度上升或精神恢复平静后再检查,可将睾丸推入阴囊病能再阴囊内停留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睾丸上缩;需与隐睾相鉴别。

2.睾丸异位:是指睾丸已出腹股沟管外环,但未入阴囊,而是位于腹外斜肌腱外、会阴部、腹部、阴茎以及对侧阴囊内。 诊疗计划:1.完善各项入院常规检查 2.拟定手术方式,择期手术治疗。 2002年10月30日9:30 术前小结 手术志愿书 手术步骤和经过: 1.麻醉成功,平卧位,术区碘伏消毒、铺巾。贴保护膜。 2.取右侧腹股沟切口,长约4厘米。分层切开皮肤,皮下,暴露腹外斜肌腱膜,寻及外环,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无神经副损伤。 3.于腹股沟管中段寻及隐睾。切开睾丸鞘膜突,见右侧睾丸附睾大小,形态无异常。 4.于右侧腹股沟内环处将睾丸鞘膜囊与精索分离,并横断睾丸鞘膜囊。在鞘膜囊高位4号丝线作一荷包缝扎。 5.用锐性与钝性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将精索上的纤维结缔组织仔细分离将精索松解。钳夹切断睾丸引带,并切开精索外侧韧带使得精索移向内侧。 6.精索充分游离后,使得隐睾可以无张力置入阴囊内。 7.手指在腹壁深筋膜的深面向阴囊内进行分离,直达阴囊的底部。 8.在阴囊中部切开阴囊皮肤,用血管钳在阴囊与肉膜间分离出一个足够容纳睾丸的间隙。切开肉膜层。将右侧隐睾通过肉膜口牵引入肉膜外间隙。精索无扭转。1号丝线缝合肉膜切口,仅容精索通过,防止睾丸之回缩。 9.彻底止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分层缝合腹股沟切口及阴囊皮肤切口,外敷无菌敷料。

隐睾症——如何治疗隐睾症

隐睾症定义: 隐睾症指的是婴儿出生2个月以后,双侧或单侧睾丸没有下降到阴囊内的一种畸形状态。隐睾症分真性隐睾和假性隐睾两种。假性隐睾是指在阴囊内膜不到睾丸,但阴囊上方或腹股沟部可摸到睾丸;真性隐睾不但在阴囊内摸不到睾丸,就是在阴囊上部或腹股沟处也摸不到睾丸,其位置过高,常位于腹腔内。不论是真性、假性隐睾,还是双侧、单侧隐睾,统称为隐睾症。 隐睾症的病因 隐睾症的病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胚胎期牵引睾丸降入阴囊的索状引带退变或收缩障碍,睾丸不能由原位降入阴囊; 2.胚胎期精索血管发育迟缓或终止发育,造成睾丸下降不全; 3.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使睾丸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失去下降的动力; 4.胎儿生长过程中母体缺乏足量的促性腺激素,影响睾酮的产生,影响睾丸下降的 动力; 5.局部因素如机械性梗阻和腹膜粘连阻止睾丸正常下降。因内分泌因素所致的隐睾 症多为双侧性;单侧性隐睾症往往与局部、机械因素有关。 病理 一侧或两侧睾丸未降入阴囊而停留于下降途中任何部位时称为隐睾。腹股沟部 占70%,腹膜后占25%。其他部位占5%,病因不明,可能与内分泌有关。隐 睾除影响生育外,还较易发生睾丸肿瘤。 临床表现 笫二性征为男性,隐睾症患者的阴囊一侧或双侧较小,右侧多于左侧,触诊阴囊内无睾丸,在腹股沟管内常可摸到小睾丸;部分位于腹膜后可完全触不到,隐睾常 伴有腹股沟斜疝。但需注意与睾丸缺失的区别。 1、常见于婴幼儿,一般无明显隐睾症的症状。由于鞘状突未闭导致腹股沟疝,则可 出现腹股沟可复性肿物。 2、患侧阴囊扁平,双侧隐睾症常伴有阴囊发育不全,阴囊内不能触到睾丸此为隐睾 症的症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 3、部分患儿可在腹股沟处触及睾丸。 https://www.doczj.com/doc/b411814607.html,/

内分泌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内分泌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篇代谢性疾病诊疗指南 第一章糖尿病 第二章低血糖症 第三章痛风 第四章骨质疏松症 第五章肾小管酸中毒 第二篇内分泌系统疾病诊疗指南 第一章垂体瘤 第二章肢端肥大症 第三章泌乳素瘤 第四章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第五章尿崩症 第六章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第七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第八章甲状腺炎 第一节亚急性甲状腺炎 第二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第九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第十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第十一章皮质醇增多症 第十二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第十三章嗜铬细胞瘤 第十四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第一篇代谢性疾病 第一章糖尿病 糖尿病(DM)病因未明。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或二者兼之所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分为l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通常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的糖尿病,有酮症倾向。包括两部分:其一,自身免疫导致的胰岛β细胞破坏,其二,特发性,其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未明。 2型糖尿病的范围是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缺乏,到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所致的糖尿病。本型无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破坏;可能有许多病因,有极强的 复杂的多基因易感,确切基因未明。 【诊断】 一、临床表现 (一)症状:糖尿病显著高血糖的症状有:多尿、烦渴、多饮、多食、体重减轻,或视力减低,易患感染;儿童患者生长受累;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二)体征:可无明显的体征,或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并发症的相关体征,如:视力下降、足溃疡、截肢、周围神经病变、还可引起胃肠、膀胱和心血管疾病和性功能障碍的植物神经病变。 二、辅助检查 (一)空腹及餐后血糖,三常规,肝肾功,血脂,胸片,心电图。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尿崩症

尿崩症 一、概述 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低下、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和释放不足,或者肾脏对ADH反应缺陷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透压尿。病变在下丘脑-神经垂体者,称为中枢性尿崩症或垂体性尿崩症;病变在肾脏者,称为肾性尿崩症。 尿崩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以青年为多见。由肿瘤、外伤、感染、血管病变、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等、垂体切除术等引起下丘脑-神经垂体破坏,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释放和贮藏减少所致者称继发性尿崩症;无明显病因者称特发性尿崩症。 因低渗性多尿,血浆渗透压升高,兴奋口渴中枢致大量饮水,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可迅速出现严重失水、高渗性昏迷,甚至死亡。 二、临床表现 本病大多起病缓慢,往往为渐进性的,数天内病情可渐渐明显。少数可突发,起病有确切日期。 1、多尿:多尿、烦渴、多饮为其最显著的临床症状。多尿表现在排尿次数增多,并且尿量也多,24h尿量可达5~10L或更多。多尿引起烦渴多饮,24h 饮水量可达数升至10L,或更多。病人大多喜欢喝冷饮和凉水。 2、皮肤粘膜干燥,消瘦无力。如未能及时补充饮水,可可出现高渗征群,为脑细胞脱水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神志改变、烦躁、谵妄,最终发展为昏迷。 3、继发性患者可有原发性的临床表现。不同病因所致的尿崩症可有不同临床特点。遗传性尿崩症常幼年起病。如颅脑外伤或手术所致的尿崩症可表现为多尿-抗利尿-多尿三相变化。肾性尿崩症较罕见。 4、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尿比重通常在 1.001~1.005,相应的尿渗透压为50~200mOsm/L(正常值为600-800mOsm/L),明显低于血浆渗透压。若限制摄水,尿比重可上升达1.010,尿渗透压可上升达300mOsm/L。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武汉市第三医院临床诊疗指南 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分册(2014 版) 主编 :梁耕田 副主 编: 张莹莹罗四维刘金炎王大斌 编委 : 杨丽萍卢岭刘莉高险亭 段冰玉吴龙军邓欣欣金辉 汪斌如王珍

目录 第三节鼻前庭囊肿??? 鼻中隔血肿 第一节 第二节9 慢性鼻-鼻窦炎不伴息肉 慢性鼻-鼻窦炎伴息肉

鼻腔异物

第一篇鼻科学 第一章鼻外伤 鼻部临近眼球及颅脑,鼻部外伤所涉及的问题较为广泛和复杂。外伤早期(24 小时内)多为外伤的直接影响,如出血、骨折、呼吸困难、咽下困难、听力和平衡障碍等;中期(伤后1 个月)多为感染和并发症的结果;晚期(1 个月以上)多为瘢痕狭窄、畸形或功能障碍的后果,如鼻腔狭窄、闭锁、畸形等。 第一节鼻部软组织外伤 【临床表现】1.鼻部软组织损伤类型有擦伤、挫伤、挫裂伤、刺伤、切割伤、撕伤、咬伤、爆炸伤、非贯通伤等。 2.出血、疼痛、缺损、畸形等。 【诊断要点】 1. 外伤史。2.临床表现。3.用探针探査可了解损伤深度和范围。【治疗方案及原则】1.清创缝合准确对位缝合以尽可能恢复原来外形,尽可能取出异物。 2. 鼻部畸形的整复。 第二节鼻骨骨折 【临床表现】 1. 受伤后立即出现鼻梁下陷或歪斜,数小时后软组织肿胀或血肿,畸形反而不明显,消肿 以后畸形又出现。 2. 鼻出血,局部疼痛。 3. 鼻中隔也可发生骨折移位,鼻中隔内血肿可继发感染。 【诊断要点】1.外伤史。临床表现鼻外软组织皮下淤血或裂伤,骨折处有触痛、骨移位或骨摩擦感。 2.鼻黏膜破裂后用力搏鼻,空气逸入皮下可发生皮下气肿。4.鼻腔检查有时可鼻中隔脱位、鼻中隔血肿、黏膜撕裂或软骨暴露。5.X线鼻骨侧位片可显示骨折的部位、性质以及碎骨片的移位方向。 【治疗方案及原则】 1.鼻背部有伤口者需要清创缝合。 2.根据情况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

如何正确诊断隐睾

如何正确诊断隐睾 隐睾症的发病率是0.7%~0.8%,发病率与胎儿的发育有直接的关系,在不成熟的胚儿发生率可达30%左右,在成熟足月胎儿出生时是3.4%,而至1岁时是0.7%~0.8%。专家表示,发生隐睾要注意及时检查治疗,以免影响身心健康。 【检查】 1、B型超声波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是目前检查隐睾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检查无损伤且可以同时检查病人有无肾积水、畸形、结石等泌尿系统病变,对于腹股沟管内的隐睾有相当高的诊断率,但对于腹内隐睾的诊断率还不够高。 2、腹腔镜检查:隐睾应该怎么诊断?腹腔镜检查也是诊断隐睾的重要方法,可用于各种年龄的病人及1岁以下儿童。操作方法简单而且时间短,诊断率可达88%至100%,可以确定隐睾的位置或者睾丸缺如。在腹腔镜检查中常可先在腹膜后沿睾丸血管解剖位置找睾丸血管,沿精索血管可找到位于腹内或者腹股沟内环处睾丸,如果沿血管见到血管盲端可以确定是睾丸缺如,如果盲端有结节应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3、CT检查和核磁共振(MRI):CT检查和核磁共振近年来也用于腹内隐睾的定位诊断,均有相当高的准确性,Wolverson报告20例病人作CT检查,准确率达96%;Fritzche报告12例病人共15个隐睾经MRI证实14个隐睾,1例高位误诊。这二种检查的缺点是在年幼的儿童检查比较困难,而且费用很高。 【鉴别】 1、无睾丸 阴囊发育不良,空虚无睾丸,无生殖能力,第二性征差,呈宦官型发育,皮下脂肪丰满,皮肤细,音调高,胡须、阴毛稀少,喉结不明显,腹部B超及手术探查均无睾丸存在。分为单侧睾丸缺如和双侧睾丸缺如。 ①单侧睾丸缺如 称单睾症,较为少见,有资料报道,在男性中约占1/5000,因性腺未发育或在妊娠早期胎儿睾丸发生扭转,血管栓塞而退化。如在手术探查中可以找到附睾、输精管及精索封闭呈盲端,不见睾丸。 ②双侧睾丸缺如 称无睾症,较为罕见,有资料报道,在男性中约占1/20000,因睾丸发生退化消失所致。检查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增高,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睾酮不增高。

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200例分析

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200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小儿隐睾探查及复位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隐睾探查及复位固定术200例和行开放式手术的小儿隐睾患儿180例的资料,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住院时间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疗效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治疗小儿隐睾,具有易操作、创伤小、对患儿损伤小、精索游离充分、可减低并发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小儿隐睾的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詞] 腹腔镜;小儿隐睾;开放式手术;复发固定术 小儿隐睾症又称睾丸下降不全,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畸形之一[1]。主要表现为患侧阴囊扁平,单侧者左、右侧阴囊不对称,双侧隐睾阴囊空虚、瘪陷。若并发腹股沟斜疝时,活动后患侧出现包块,伴胀痛不适,严重时可出现阵发性腹痛、呕吐、发热;若隐睾发生扭转,如隐睾位于腹股沟管或外环处,则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性肿块,患侧阴囊内无正常睾丸,胃肠道症状较轻。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开放式手术,给患儿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腹腔镜下隐睾探查及复位固定术是近年来小儿泌尿外科发展较快的一种手术方式。尤其适用于高位隐睾,可以大大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诊断治疗效果[2]。回顾性分析本科2008年1月~2011年8月行腹腔镜下隐睾探查及复位固定术的200例患儿资料,与本科之前行开放式手术的180例隐睾患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8年1月~2011年8月于本院治疗的隐睾患儿中,随机抽选行腹腔镜下隐睾探查及复位固定术的患儿200例为腹腔镜组,年龄1~5岁,平均(1.5±0.7)岁;右侧131例,左侧52例,双侧17例;腹腔内睾丸87例,腹股沟管内睾丸113例;随机抽选行开放式手术治疗隐睾的患儿180例为开放式手术组,年龄1~5岁,平均(1.6±0.8)岁;右侧125例,左侧39例,双侧16例;腹腔内睾丸69例,腹股沟管内睾丸111例;排除回缩性睾丸、睾丸缺失及睾丸发育不良患儿,患儿人院后均行体表触诊和彩色超声检查。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腹腔镜组:全麻气管插管后,患儿仰卧取头低臀高位,于脐上缘进入气腹针,置人腹腔镜。从患侧内环口开始观察,确定隐睾的位置、性状、输精管及精索血管发育情况后,剪刀横断内环口处腹膜一周,将鞘状突连同睾丸剥入至腹腔内,将输精管和精索血管表面的腹膜及纤维包膜剥除,充分游离精索血管和输精管后,腔镜下用分离钳经过内环口作一隧道通向阴囊底部并穿出皮肤,用一大弯钳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版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版麻醉学指南与专 家共识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14)于布为王俊科邓小明叶铁虎许幸(共同执笔人)吴新民(负责人)岳云徐建国黄文起(共同执笔人)薛张纲? 一、概述 液体治疗是麻醉手术期间保证循环血容量正常,确保麻醉深度适宜,避免手术伤害性刺激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维持良好的组织灌注,内环境和生命体征稳定的重要措施。为适应近年来科学研究与医疗实践的进展,特对《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07)》进行修订。 二、人体液体分布 人体体液分为细胞内液(ICF)和细胞外液(ECF),由细胞膜所分隔。通过细胞膜上Na+/K+ATP泵的调节,使细胞内液的容量和成分保持恒定。细胞外液由组织间液(IFV)和血浆(PV)组成(见附件1),并随年龄增加有一定变化(见附件2),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营养并为电解质提供载体。细胞内液以K+为主,细胞外液以Na+为主,Na+是形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物质。维持正常的细胞外液容量,尤其是有效循环血容量,是液体治疗的关键。 血液是由60%的血浆和40%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其中15%分布于动脉系统,85%分布于静脉系统。血浆中含有无机离子(主要是Na+和Cl-)和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主要是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和尿素),白蛋白是维持细胞外液胶体渗透压和血管内血浆容量的主要物质。 组织间液分布于血管与细胞之间,机体代谢产物可在其间进行交换,过多的组织间液将通过淋巴管汇流入血管内。正常血管内皮允许水分子和小分子物质(如Na+和Cl-)自由通过,但限制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或人工合成胶体)的通过,从

隐睾诊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隐睾诊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隐睾(Cryptorchidism)是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生殖畸形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已成为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1,2]。然而,临床医师对隐睾的认识存在不足、诊疗欠规范,治疗方案差异较大,并且在治疗时机、手术策略、激素干预与否等诸多问题上存在争议。因此,为提高对隐睾诊治的全面认识、规范我国隐睾诊疗方案,故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形成专家共识,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进而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隐睾诊疗指南。 一、流行病学及分类 隐睾在足月男婴1岁时发病率约1%~4.6%,早产儿隐睾发生率明显增加,出生体重<1 50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其隐睾的发生率高达60%~70%[3]。早产儿出生后睾丸会继续下降,至12周龄其隐睾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接近足月儿水平。临床上将隐睾分为可扪及睾丸和未扪及睾丸两类,约80%的隐睾睾丸可扪及[4]。睾丸是否可扪及和其具体位置是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二、诊断 体格检查是确诊隐睾、鉴别回缩性睾丸的唯一方法,也是区分可扪及睾丸和未扪及睾丸的可靠方法。超声对睾丸体积测定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不能仅靠超声检查诊断隐睾和选择手术方式。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检查对于隐睾的诊断价值不大[5]。

为提高体检阳性率,强调多人、多次、多体位重复体检。检查时将患儿置于平仰卧位或双腿交叉卧位,在腹股沟区采用"挤牛奶样"手法从内环口向阴囊方向推挤睾丸。若能将睾丸推入阴囊,但松手后睾丸又退缩回腹股沟区,称为滑动性睾丸,属于隐睾范畴;若松手后睾丸能在阴囊内停留,称为回缩性睾丸,非真性隐睾。检查者应避免手温过低,因冷刺激致过度提睾反射而影响检查结果。 若发现患侧睾丸未扪及,但健侧睾丸较正常同龄儿睾丸增大的情况,常提示患侧睾丸缺如或萎缩[6]。由于该体征缺乏诊断特异性,不能因此而否定外科探查必要性。腹股沟区未扪及睾丸,需仔细检查耻骨区、股部、会阴部以除外异位睾丸。最常见的异位睾丸位于Denis-Browne小窝(即腹外斜筋膜与Scarpa筋膜间的浅表小窝)。诊断性腹腔镜检查是确定腹腔内隐睾、睾丸缺如或萎缩的可靠手段。麻醉状态下再次进行体检,部分最初未触及的睾丸此时可扪及。探查精索血管盲端未见睾丸组织是睾丸缺如的诊断依据;若精索血管末端见囊皮样组织而无睾丸实质,则为睾丸萎缩。双侧未扪及睾丸或任何提示性分化异常的情况(如合并尿道下裂),均需尽早进行内分泌检查和遗传评估[7,8,9]。 三、治疗 治疗年龄建议自6月龄(校正胎龄)开始,最好在12月龄前,至少在18月龄前完成[10,11,12,13,14]。治疗时机会影响到成年后精子生成、激素分泌以及肿瘤发生[15,16]。回缩睾丸需定期监测(每年)并持续至青春期,直到睾丸不再回缩且停留在阴囊内,无需药物或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