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美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对我国的启示

欧美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对我国的启示

欧美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对我国的启示
欧美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对我国的启示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欧美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对我国的启示

院系:工商管理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年05月17日

摘要

转基因产品作为一种高科技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将其誉为天使,有人将其贬为恶魔。而事实上,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确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农作物具有抗旱、抗霜、抗酷热、抗病虫害等效用;另一方面,它也为整个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人们无法得知基因序列的改变会在体内引起何种潜在的变化,无法确定转基因产品是否会对下一代产生任何未知的伤害,无法预测转基因产品对现存基因会产生何种影响。为此,本文在对转基因产品和欧美的贸易争端的介绍的基础上,为我国发展转基因产品提出一些对策。

本文的第一章首先介绍了转基因产品的定义,然后对欧美之间转基因产品的贸易争端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大体的介绍和分析;第二章通过对欧美转基因产品的贸易争端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对美国和欧洲对待转基因的态度进行了分析,得出引起争端的现实原因,并对背后隐藏的关于经济利益的冲突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章对我国现阶段转基因产业的生产情况、应用情况、以及进出口贸易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且介绍了我国对转基因产品所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最后,经过对欧美之间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的分析以及我国现阶段转基因产品的现状和政策进行了介绍,从中找出我国在转基因产品方面应该加强的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转基因;贸易争端;启示

Abstract

Transgenic products as a high-tech agricultural biote chnology products has been disputed: some people think it’s an angels, but other people think it’s demote. In fact,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technology is really a double-edged sword: On the one hand, transgenic technology can make crops resisting drought、frost、blazing and insect etc;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bring an unprecedented threat for the entire human, people don't know what potential changes caused because of the changing in gene sequences, and unable to determine whether transgenic products bring any unknown damage for next-generation produce, and unable to predict what gm products will bring existing influenc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the gm products at the basis of the gm products and the trade disputes..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define the definition of gm products and then introduce and analysis the trade dispute between the Europe and America. The second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analysis the reason of gm products trade dispute between Europe and America, at the same time, analyses the caus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about genetically modified attitude, and concluded that the dispute of practical reasons, and analysis the hidden conflicts about economic benefits in detail. The third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introduce the present stage、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pplication of our nation’s transgenic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analysis the situation and police which our nation lay down for transgenic products . Finally, this article help our nation finding out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ransgenic products, through analysising the reason of the America and Europe.

Keywords : transgenic; trade disputes; revelation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绪论 (1)

1转基因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回顾 (2)

1.1何为转基因产品 (2)

1.2欧美之间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回顾 (2)

2 欧美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原因 (4)

2.1现实原因 (4)

2.1.1 美国坚决拥护转基因产品 (4)

2.1.2 欧盟坚决反对转基因产品 (5)

2.2经济利益冲突 (6)

2.2.1转基因产品为美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6)

2.2.2转基因产品使欧盟无利可图 (6)

2.2.3 美欧在转基因产品上的冲突可能是暂时的 (7)

3 我国现阶段转基因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政策 (8)

3.1我国现阶段转基因产业的发展状况 (8)

3.1.1 生产情况 (8)

3.1.2 应用情况 (8)

3.1.3 进出口贸易现状 (9)

3.2我国现阶段转基因产业的政策 (10)

3.2.1 基本的态度主张 (11)

3.2.2 管理体系方面 (11)

3.2.3 审批制度方面 (12)

3.2.4 标识制度方面 (12)

4 欧美之间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对我国的启示 (12)

4.1 增加转基因技术方面研究与开发 (13)

4.2 加强有关农产品国际贸易规范和惯例的研究 (14)

4.3 建立规范协调的转基因产品管理体系 (14)

4.4 加快技术的应用步伐从而提高我国竞争优势 (15)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Appendix (19)

附录 (24)

绪论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产业得到速度发展。1984年,世界上首次发现基因作物——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在美国成功配置。1993年,首批转基因产品——转基因晚熟西红柿获得美国农业部批准进入商业化生产种植,从此以后,大豆、玉米、抗虫棉花、油菜等10多种转基因植物获准商品化生产并上市销售。20几年来,转基因产品风靡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速度增大、贸易额迅速增加。199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仅为121万公顷,贸易额为7600万美元,2002年分别猛增至5300万公顷,约35亿美元,各自增长45倍和42倍。据统计,到2010年,世界转基因产品的市场总收入将达4万亿美元,其中仅转基因产品的种子收入就高达4000亿美元。届时,全世界转基因食物的种植面积将从2002年的5300万公顷增至11000万公顷。

转基因技术的迅速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类解决了食物危机的问题,改善了食物的品质,增加了转基因产品国际贸易的潜在空间。但是世界各国转基因技术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转基因产品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的不确定性,转基因产品的进出口国家在转基因产品的贸易往来上产生了广泛的争端,特别是以美国和欧盟为首的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1转基因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回顾

1.1何为转基因产品

转基因产品(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简称“GMO”或“GMOs”)是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导入特定的外源基因(包括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人工设计合成的基因等),以改变物种的细胞信息,使动植物获得超过自然选择和人工繁育所得的技能,从而获得具有特定性状的改良生物品种及其制成品。

转基因食品有较多的优点: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得到提高;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使农产品储藏期变长,保鲜期延长,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得到满足;可使农作物开发的时间大为缩短;可以使市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类食物;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转基因食品也有缺点:所谓的增产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

1.2欧美之间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回顾

欧盟曾批准过18种转基因产品的销售和生产,但是自从1998年10月起,欧盟开始禁止了转基因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进口;紧接着欧盟推出了《新食物法》,这部法规主要针对各类转基因或含转基因成分食物采取的监管食物销售的措施,并要求其实行标签制度。针对RR大豆及Syngenta公司的变态玉米,要求DNA及转基因作物的新蛋白质在这类食物的标签中列明。2000年4月,纳入标签制度之内的又增加了食品添加剂及香剂,其DNA亦需在产品上标明。关于转基因动物饲料和由转基因饲料养育的动物的监管,也列入了规划及讨论阶段,另外欧盟准备修改标签法例,规定所有基因产品的基因成分允许被追踪。然而某些转基因食物,却允许在食物上使用,但在欧盟限制法例出台以后,基本禁止生产一切新的转基因食品。匈牙利、英国、比利时、法国也开始禁止Syngenta公司的Bt玉米,另外希腊及意大利也开始禁止Aventis的油菜。

2003年3月,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共和党主席格拉斯里表示,欧盟4年来实施

的进口禁令针对基因改造食物,给美国农民造成的直接损失是每年3亿美元,同时使基因改造作物的公司受到了重大损失。2004年6月,美国一官员说,欧洲联盟禁止进口基因改造食物,美国政府已决定要向WTO组织提出控诉,为美国农民的巨额损失求得公道。

2003年4月27日,美国会同日本和墨西哥宣布就转基因食品问题在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起诉欧洲联盟,由此来挽回美国农产品出口商因失去欧盟市场而导致每年约3亿美元的损失。新闻媒介认为,美国此举意图在于打开欧洲和非洲的农产品市场。

2003年5月18日,布什再一次要求欧洲各国改变其以往敌视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另外指出欧盟的行为增添了非洲各国闹饥荒的危险。

2003年7月21日,欧盟一新闻发言人指出,美国总统布什日前就转基因食品问题对欧盟的指责扭曲了事实,同时有误导的嫌疑。美国的重大过错在于指责欧洲反对生物技术是对发展中国家不负责的表现。欧洲各国实行对转基因食品的限制举措是出于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虑,并不是如美国所说的基于反对生物技术。

2002年6月28日,欧盟出台了新法规,决定撤销对转基因农产品贸易实行了为期六年的禁令,但是要求必须对转基因成分超过1%的产品都必须贴上有“本产品产自转基因生物体”字样的标签,包括动植物饲料、农副产品和种子,这是允许转基因产品进入欧盟市场之后的又一新举措。与此同时还规定生产厂家必须提供详细的生产情况,同时表明任何一个成员国都可以对转基因作物的生产方式进行限制。

欧盟的新法规出台以后,美国与欧盟之间的争斗不仅没能得到缓解,反而严重了。美国政府表示,新的法规是无法运行的,它将严重妨碍欧美的正常贸易,所以,美国政府不会撤销在WTO内对欧盟关于转基因产品的诉讼。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组织(BIO)也表示,法规是不切实际的,它增加了生产者的成本负担。

美国人认为欧洲对于GMOs的关注不属于“合理的科学”范畴,而欧盟则坚持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出于环境安全和维护消费者,是出于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的角度出发的。

2 欧美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原因

从美国和欧盟在转基因产品贸易上的激烈争端可以看出,双方争论的焦点从表面上看是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但是这也只不过是从科研的角度看问题罢了,如果将其置于国际贸易这个大背景下,则是由双方的经济利益冲突引起的。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潜力还是十分巨大的,特别是在农牧业、食品等领域,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使技术拥有方享受巨大经济利益。因为比较利益优势的存在,美国和欧盟分别从各自的经济利益出发保护本国的利益,由于双方在技术上存在的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所以他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和手段。

2.1现实原因

2.1.1 美国坚决拥护转基因产品

美国认为:转基因产品对世界范围的农业生产和销售、食品生产来说将产生一次变革,由于它有有利于生产者、消费者和环境的特征,美国可以在转基因产品的市场上获得非常多的利益,所以极力宣扬转基因产品的益处。

1、美国在转基因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上的利益

美国的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占世界的三分之二,75%以上的美国农民都使用转基因技术。如果全球各地拒绝进口转基因食品,仅在玉米出口这一项,美国农民每年的损失就高达4亿美元。

目前,约占世界人口的一半的30多个非欧盟国家,都要求对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进行标识,并制定了对转基因食品的限制措施。美国食品企业和生物技术企业有着共同的担忧,他们认为无论什么地方、什么食品,只要贴上转基因标签就会瞬间失去所有的消费者。如果把每件转基因产品都贴上标签的话,对美国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损失,美国的产品将在一些较大的国际市场上没有立足之地。因此,美国零售食品生产商拼命地抵制转基因食品贴标签制度,并游说各州政府取消此规定,为此不惜耗资数千万美元。而集中了全球最大食品市场的BIO和GMA等组织,他们都支持现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制定的规定——即实行自愿标识。但是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公司自愿给转基因

产品贴上转基因标签。

2、掌握了转基因先进技术的美国农业生物化学技术公司

美国转基因农作物的开发基本上是由几家大型农业生物化学技术公司进行的,包括杜邦、和道氏、孟山都、先正达、拜尔。到1999年为止,这5家跨国公司已经控制了全球71%的农药市场和97%的转基因农产品市场,他们运用转基因技术,将他们的化学农药浇灌于农作物种子,由此来保护他们的杀虫剂和除草剂市场。这些公司控制了种子市场来获取专利权。

2.1.2 欧盟坚决反对转基因产品

1、对于转基因产品食品安全的担忧

欧洲各国对于食品安全的忧患由来已久。自1995年英国境内出现疯牛病以来,欧盟区域的食品隐患层出不穷:1998年,德国出现致癌物质二噁英污染鸡、猪等禽畜事件;1999年初,意大利又出现一些肉类食品中含有致命的李斯特杆菌;2001年,在英国爆发的口蹄疫使其损失80亿英镑。而转基因产品正是在欧洲各国普遍担心食品安全的问题时迅速发展起来的,转基因产品的迅捷发展始终伴随着科学家的质疑。1999年,英国罗伊特研究所普斯陶教授称他的实验证明,喂食幼鼠转基因马铃薯会使其内脏和免疫系统严重受损;1998年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洛希在《时代》上发表文章说,一种转基因玉米可产生杀死害虫的花粉,而一种美洲大蝴蝶本是益虫却因食用了这种转基因玉米花粉后造成大量死亡;1999年,法国农业专家研究发现,转基因菠菜可与野生蘑菇自然杂交,对其周围环境会产生一定的恶劣影响。尽管类似质疑均证据不多,但是以上一连串的事件足以破坏转基因食品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印象,欧洲人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严格了许多。根据欧盟委员会做过的一份调查,65%的欧洲人不想吃转基因食品,93%的欧洲人希望能选择是否购买转基因物质的产品。

2、国内政客和商业利益集团的支持

美国和欧盟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中不仅是竞争对手,还是贸易伙伴。目前,正是欧盟各国设法促进工农业增长的时候,而且欧元区经济又相对低迷。在这种情况下,无疑触动了欧洲人脆弱的神经,所以转基因食品就成了欧洲人对经济不满的发泄对象。进而,欧洲无论是集团、政客还是媒体基本达成一致,对转基因食品采取排斥的态度。

2.2经济利益冲突

美国和欧盟在转基因技术上都存在着一定优势和劣势,从而使他们都从各自的经济利益出发,分别采取了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2.2.1转基因产品为美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农产品出口量严重下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了使本国的农产品占领国际市场,美国开始了清除障碍的行动。美国在通过主导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同时,将较其他发达国家占绝对优势的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制定了以提高产量与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的转基因农业战略,以此来维持其世界农业强国与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1992年3月,“美国竞争力总统委员会”在其“国家生物技术政策报告”中,提出了“调动全部力量进行转基因技术开发并促其商品化”的方针。1995年,罗马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达成了面向21世纪世界粮食安全保障的“罗马宣言”之后,美国通过推进转基因农产品商业化,迅速扩大其种植规模,加速了发展转基因农业的战略步骤。

多年来,在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美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出口的食品和农产品中,其中转基因产品占了35%。另外,要是再把包含了转基因技术的产品和用转基因产品喂养的牲畜也算在内的话,这一比例将上升到70%了。美国在转基因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生产商所处的领先地位都使得美国在转基因产品的国际贸易上具有很强势的竞争力。因为转基因技术使得劳动生产率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再加上转基因产品的价格比较低廉、质量良好,所以在欧洲市场很容易打败当地生产的同类产品,故而取得了高额利润。

2.2.2转基因产品使欧盟无利可图

在农产品生产方面,欧洲一直实行的都是小庄园式的农业生产,而美国实行的是大农场生产,所以相比之下欧洲的农产品生产就存在着先天的规模经济劣势,故多年以来,欧盟对美国的农产品贸易一直存在着逆差。在转基因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以后,欧盟在技术的生产方面和商业化市场上的进展更是缓慢,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欧盟是在1997年才出现的首批商业性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1999年欧盟国家转基因作物商业性播

种面积不足世界总播种面积的0.5%。所以,当拥有更强竞争力的美国转基因农产品进入欧洲市场时,欧盟的农产品根本无力抵挡。

因此,欧盟为了保护当地生产者、维护其本国经济利益,采取了一系列限制转基因农产品进口的措施。

2.2.3 美欧在转基因产品上的冲突可能是暂时的

目前,欧盟对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从未停歇,而且在逐步加强,虽然他们一直在抵抗转基因产品。几年来,欧盟国家研究转基因技术的单位持续壮大,而且还一直保持着上升态势。2003年7月2日欧洲议会通过了新的转基因产品条例,条例规定:将简化和统一转基因产品的上市审批程序,有条件地允许转基因产品在其市场上的销售;还规定转基因物质含量在1%以上的所有转基因产品必须清楚地标明“本产品是转基因产品”,这是欧盟多年来对转基因产品的禁令首次宽松。这些都可以说明,欧盟对转基因产品的限制也是有条件的,当他们的技术到达一定水平,他们自然就会放松禁止转基因产品的禁令,从而在转基因产品的市场上大赚一笔。

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如何?相关机构专门针对美国民众和欧盟民众进行了相关的调查,主要设为完全支持转基因食品、保持中立和反对转基因食品三项内容。调查结果如表2.1所示。

表2.1 美欧因食品的态度

由表可知,,美国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支持率高于欧洲民众,而欧洲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反对接受转基因食品,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与欧洲的贸易争端将会持续不断。

3 我国现阶段转基因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政策

3.1我国现阶段转基因产业的发展状况

2009年11月30日,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博士强调,本国的转基因产品必须遵循“三可”原则,即源头可控,所有转基因产品都要保证可追溯到它的出产地在哪里;可标识,所有转基因产品进入市场必须按法律要求进行标识;可控制,根据需要控制在特定区域,以保证所有公民对转基因产品的选择权和知情权。

3.1.1 生产情况

自1996年种子工程实施以来,我国共建成水稻、小麦、玉米等良种繁育基地及南繁基地169个,果茶花菜良种繁育基地及马铃薯、甘薯脱毒良种繁育基地136个,大大提高了农作物良种扩繁能力,农业生产用种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我国现有耕地1.2亿km2,播种面积1.5亿km2,主要作物的种植面积大体为:水稻2303万km2,杂交稻占36.4%;玉米1908万km2,以杂交种为主,占总量的75%;小麦2278万km2,绝大部分是常规种;棉花500万km2,转基因抗虫棉2006年占市场份额的75%;大豆572万km2,为常规种。

3.1.2 应用情况

自1989年起,国家“863”计划将抗虫转基因棉花研究正式确立,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抗虫棉课题组承担了“抗虫转基因农作物培育”项目,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和开发得到迅速发展。1998年,我国转基因抗虫棉技术通过了商品化生产安全性评价,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抗虫基因知识产权的国家,国产抗虫棉的市场份额每年以11%的速率增长,2001年为34%,2002年47%左右,至2003年达到58%,首次以绝对优势打破国外抗虫棉种子的垄断地位,2004年进一步扩大到70%,2005年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占市场份额的74%,种植户675万户,种植面积占到了全国棉田的62%。已培育出58种适应不同棉区需要的品种,辽宁、四川、湖南、湖北等棉花主产省的国产抗虫棉种植率达到95%,全国累计推广国产抗虫棉990万km2,新增产值超过340.6亿元。

目前,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成功地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新疆三大产棉区建立了国产抗虫棉的推广网络,国产抗虫棉正开始走向国际大市场。除了在棉花种植中

应用生物技术外,自1996年以来,我国转基因抗病辣椒、延熟番茄、抗病番木瓜和抗虫杨树等已先后获得安全证书,进入了商业化生产。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还在2005年建议批准了抗番木瓜环斑病毒(PKSV)的转基因番木瓜,使我国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已经达到了6种之多。

3.1.3 进出口贸易现状

我国年产杂交水稻种子18万吨,年出口种子量为7500吨左右,占国内生产量的5%。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即有少量的杂交水稻种子出口到东盟各国,多以边贸方式成交。90年代后期出口国家越来越多,种子出口量逐渐增加,由1998年的4500吨增加到2006年的14670吨,增长了3倍左右,年出口额1356.8万美元。2006年出口13467.1吨,占年出口量的87.2%。

杂交玉米种子出口有增加趋势,2001年达到1360吨,出口到日本占95%以上。2005年出口151.58吨,出口额17.5万美元。小麦种子出口量平均为235.3吨,出口额5.35万美元。2001年以来,中国棉花种子出口增加较快,2005年222.47吨,出口额70.0万美元,进口1.94吨,进口额1.1万美元。净出口220.53吨,净出口贸易额68.9万美元。大豆种子年均出口304吨,年际间变幅较大,2000年以前出口较多,到2000年以后出口减少,2005年出口317吨,出口额18.5万美元。1999年以前仅有少量油菜种子出口;2000年以后年际间变化较大,出口量平均在36.7吨,出口额1.2万美元。进口极少。中国主要农作物种子进出口情况如表3.1所示。

表3.1 中国主要农作物种子进出口情况

3.2我国现阶段转基因产业的政策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的国家,随着近些年城市现代化脚步的加快,粮食缺乏问题已经日益突显出来,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开发新品种在我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现代化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试验在我国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引入基因工程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到目前,我国生物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已经有了22种转基因抗虫、抗病毒和品质改良农作物及林木进行了田间试验,经农业部生物安全委员会准许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作物有6个,其中,真正进入产业化阶段、产品已经上市的只有转基因抗虫棉。

在对转基因产品的政策上,我国采取的主要是以审慎、发展为主的指导体系。

3.2.1 基本的态度主张

我国虽然没有对转基因产品表示出任何鲜明的欢迎和抵触态度,但是实际上确实是对其进行了适当的控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转基因产品进口与出口问题制定了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不但涉及从境外引进转基因生物用于研究、实验和境外公司出口转基因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还涉及到我国出口转基因生物作加工原材料等方面。《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引进农业转基因生物的,或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转基因生物的,引进单位或者境外公司应当凭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相关批准文件,向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向海关申请办理有关手续。在对待转基因产品贸易问题上,这种“不鼓励、不抵制、适当管制”的态度也是我国作为一个存在潜在粮食短缺问题威胁的发展中国家的明智之举。

3.2.2 管理体系方面

我国目前实施的是管理部际联席制度,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由农业、外经贸科技、卫生、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负责研究、协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根据《条例》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负责转基因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我国还专门针对转基因产品制定了多部法律、法规及办法(如表3.2所示)

3.2.3 审批制度方面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对研究与试验、生产与加工、经营以及进出口分开管理的体系,在进口方面,《条例》规定,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没有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相关批准文件的,或者与证书、批准文件不符的,作退货或者销毁处理。

3.2.4 标识制度方面

我国要求对转基因产品加贴标记,《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有明显的标识。《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不按照规定标识的,重新标识后方可入境。

4 欧美之间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对我国的启示

对欧美转基因产品之间的贸易争端进行分析可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转基因产品是转基因技术作用下的结果,而转基因技术又是科学技术的作用结果,同时科技创新对转基因产品的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与欧美国家相比,我

们可以发现,我国在科研创新方面能力较弱,缺乏针对性较强的贸易政策。可见转基因产品的国际贸易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贸易,而是显示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水平。所以我国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研发与储备,并合理运用国际规则制定有利于我国的转基因产业发展的贸易政策,促进我国转基因产业与贸易的良性发展。

4.1 增加转基因技术方面研究与开发

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重视了科技的重要性,而且在科技投入方面也是逐年加大,这为我国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资金的投入力度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相差甚远,甚至都不及发达国家一家跨国公司的科研投入力度。由欧美转基因产品的贸易争端可以发现,只有自身的科研技术能力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立足,才能引领国际市场的发展。

建议一:建议我国政府设立“国家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重大科技专项”,以便支持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等农作物的功能基因组研究,使我国的农作物的基因技术在国际上能够处于领先水平,从而为我国的农产品打开国际市场,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大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而做出应有的贡献。目前我国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很少,使得我国在国际大市场上处处被动,只能按照发达国家制定的规则行事,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地位。虽然我国近年启动了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计划,并建立了相应的研究中心,而且水稻功能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且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但是在其他的作物方面,我国的基因技术还比较落后,应该加大其他作物的研究力度。另外,我国应该加大资金投入,为我国的作物基因组的研究创造良好的条件,吸引更多的研究人才加入到作物基因组的研究队伍中去。

建议二:建议继续设立“国家转基因农作物研究和产业化专项”,支持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产业化。1998年,由国务院批准立项的“国家转基因农作物研究和产业化专项”计划推动了我国转基因农作物的研发和产业化的进程,使得我国的转基因技术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尤其是水稻、玉米、油菜、番茄等作物的转基因技术已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我国政府还应该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另外,建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转基因技术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来抓。同时,要继续发挥我国优势领域的技术,使其做大做强。转基因技术对于国家的

产业竞争力影响甚大,转基因技术的水平也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科研技术的水平,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对转基因技术的关注力度,大力发展科研技术。通过欧美贸易争端可以看出,所谓的贸易争端其实就是技术水平较低的国家抵制技术水平较高国家的技术进入到本国市场中,以防对本国的产品造成重大冲击,从而间接损害本国生产商的利益。

4.2 加强有关农产品国际贸易规范和惯例的研究

在世贸组织框架下,与食品和农产品贸易有关的多边协议不断地成立,但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主要协议有两个:《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SPS)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然而在转基因产品方面,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由于技术水平的差异,各个国家都没有达成共识。各个国家为了本国的利益,分别制定了有利于本国贸易的单方面规定,但是不被其他国家接受,从而就出现了国际市场关于转基因产品的混乱局面,这也使得欧美关于转基因产品出现了一定的口角。通过欧美关于转基因产品的争端,给我国的转基因产品也敲响了警钟,我国在转基因产品方面应该加大对产品的检验制度,以达到国际的要求,同时要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我国农产品要实现打入国际市场,就必须制定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政策规定,以规范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包括品质、包装、标签等的要求。我国政府要在研究、熟悉有关国际规范的情况下,制定出符合国际市场需要,而且能为我国转基因产品提供国际市场的政策规定,以扶持我国转基因产品能够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另外,要研究我国主要贸易对象所设定的技术贸易壁垒措施,以保证不会因为不必要的麻烦而阻止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避免给我国的生产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政策创新方面,应该合理构建技术性贸易措施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与产业发展。由于转基因产品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建议相关部门在不歧视外国出口商的前提下制定专门针对转基因产品贸易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认证程序等,利用“转基因安全”的审定,设置高门槛,阻止外国产品随意进入我国市场。同时,也要重视宣传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把对转基因食品的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4.3 建立规范协调的转基因产品管理体系

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在国际上的地位是越来越高,而我国也从未放弃过转基因技术

的研究,但是鉴于欧美关于转基因产品的贸易争端,我国在发展转基因产品的过程中,还是应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市场需求的管理体系,以便保证我国的转基因产品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承认,并为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发展转基因技术能够使我国的农产品增产,所以我国应该继续加大发展转基因技术,同时也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对转基因市场进行规范。首先,我们应该完善立法体系,制定细致的实验室以及种植审批制度,以保证有条件的社会力量可以加入到转基因产品的研发过程,从而促进转基因产业的发展。其次,对于通过审批的企业、个人或国家团体,各职能部门应加大对其实验以及种植过程的监管,将潜在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并防止盲目扩大生产。

4.4 加快技术的应用步伐从而提高我国竞争优势

我国应该继续推进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打造出优势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但是要根据国际市场的情形和转基因技术的重视程度。

目前,我国的优势转基因技术主要是在抗虫棉和转基因水稻方面,所以我国应该继续发展在棉花和水稻方面的转基因技术研究,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原因在于:(1)我国的转基因水稻已经被国际认可,而且很多国家都在采用我国在水稻方面的转基因技术,这为我国继续发展转基因水稻提供了动力。(2)我国的转基因水稻种植面积较广,已经达到了4.5亿亩,为我国接下来的转基因技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转基因水稻的推广也为世界解决了大部分粮食供应的问题。(3)我国采用在水稻方面的转基因技术已经运用到其他领域,如:牲畜的饲料。通过研究发现,并未对牲畜产生任何负面影响,所以我国采用的转基因技术对食品安全不会造成威胁。我国应该在发展其他作物的转基因品种的同时,继续做大做强转基因水稻和棉花,形成自己的优势产品,以保持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总之,在对转基因产品的实验阶段以及种植过程的控制和监管问题上,已经有许多国家走在我国的前列,并积累出许多成熟的、值得借鉴的经验,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向这些先进的国家学习,以实现我国在转基因产业上的飞速发展。

农产品交易市场全面介绍材料

农产品交易市场全面介绍 目录 一、农产品交易市场介绍及分类 (2) (一) 农产品物流的内涵与特征 (2) 1. 内涵 (2) 2. 特征 (2) (二) 国内外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 (2)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 (7) (一) 农产品批发市场定义、功能、类别 (7) 1. 定义 (7) 2. 功能 (7) 3. 类别 (8) (二)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构成要素 (8) 1. 管理主体和交易主体 (8) 2. 交易方式 (9) (三)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与市场布局 (10) 1. 功能 (10) 2. 市场布局 (11) 3. 总体布局形式 (12) (四) 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行模式 (15) 1.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行现状 (15) 2. 美国式的农产品直销制度 (17) 3. 日本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拍卖制度 (17) (五) 农产品批发盈利模式与投资主体 (18) 1. 盈利模式 (18) 2. 投资主体 (18) (六) 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性质与土地取得 (19) 1. 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性质 (19) 2.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土地取得问题 (19) (七) 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经营涉及部门机构 (20) (八) 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政策法规(农批网) (21) 三、农产品交易市场经典案例 (21) (一) 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调研及方案设计 (21) 1. 调研情况 (21) 2. 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方案设计(见附件一) (37) (二) 合肥徽商城农产品批发市场(徽商集团建造) (37) (三) 以德州市铁西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为例探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BOT 模式的优势 39 (四) 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的设计(附件二) (41) (五) 产地模式分析:以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为例(附件三P74) (41) (六) 销地模式分析:以深圳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为例(附件三P79) 41 (七) 成都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区可行性分析报告(附件四) (41) 四、相关规范标准 (41) (一)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标准(1992)(附件五) (41) (二)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业技术条件(附件六) (41) (三) 《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实施细则(附件七) (41)

试析WTO框架下与转基因产品相关的贸易规则

试析WTO框架下与转基因产品相关的 贸易规则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转基因产品(Genetically Modifie dOrganisms,简称GMOs),是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导入特定的外源基因(包括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人工设计合成的基因等),使动植物获得超过自然选择和人工繁育所得的机能,创造出具有新性状的产品或物种。自20世纪80年代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问世以来,其商业化发展极为迅猛,主要在于它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食物短缺、能源危机和资源匮乏等问题。因此,转基因产品的国际贸易具有十分广阔的潜在增长空间和发展前景。但另一方面,由于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为这种现代技术的充分运用投下了阴影。如何在促进转基因技术发展和保护人类免受这种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是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开发GMOs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从法律层面来看,转基因产品引发的法律问题主要涉及食品安全性问题和环境安全性问题。本文结合WTO框架下与转基因产品贸易

相关的规则和争端实践,以及我国转基因产品立法,对这两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与转基因产品贸易相关的WTO规则 WTO规则自产生以来主要调整和规制传统产品(非转基因产品)的贸易。而在转基因技术未改变产品的最终用途和物理特性的情况下,该转基因产品与非转基因产品属于无差别的产品。在各成员方之间进行此转基因产品贸易时,应依WTO协议第一条、第三条适用最惠国待遇或国民待遇,而不能以转基因产品为由给予歧视待遇。因此,在处理转基因产品的贸易问题上,不能笼统地把转基因产品与非转基因产品等同,也不能把它们截然对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在WTO协议群中,目前尚无专门针对转基因产品的贸易规则,而与之有关的规定主要见于《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以下简称《SPS协议》),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以下简称《TBT协议》)。 (一)《SPS协议》对转基因产品的约束及其适用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按照《SPS协议》宗旨,缔约各方有权采取“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在必要

安然事件的启示

安然事件的启示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安然事件的启示 在美国这样一个所谓法制完善、市场成熟的国家,发生安然这样的大骗局,被称为诚信楷模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作出如此不诚信的事情。这里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美国政府对此做了些什么前面已作了初步的分析。那么,安然事件给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能带来哪些启示呢 (一)法律制度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可以说,美国资本市场的法律和制度是比较完善的。但是,这些法律和制度正是美国市场监管部门与监管对象长期不断斗法的结果,是多年来不断试错和纠错的结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要经济在发展,只要市场存在,这种斗法就不会终结,法律和制度也就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诚信是确保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市场经济只依靠法律和制度是不行的,诚信同样也是确保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第一,现实生活非常复杂,法律和制度能够规范的总是有限的;第二,法律和制度是根据过去的实践和经验来制定的,社会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法律虽有预见未来的功能,但很难准确预见未来要发生的事情。所以,法律制度总是有漏洞的。

在资本市场中,法律的漏洞需要诚信来弥补,同样,法律的贯彻执行也需要诚信来保证。 (三)一些激励性的改革措施,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予以规范,那么这种改革措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负面作用。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公司普遍推行了期权制度,这种机制对于激励企业经营人员努力工作,最大限度地为公司谋利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这种机制的弊端,即把公司利益与经营者自身利益绑在一起,为经营者伪造业绩、虚构利润提供了动机。又如,我国规定,上市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才能增发和配股,并根据盈利高低确定增发和配股的多少,这种政策可以鼓励企业努力经营,但同时也为企业伪造业绩提供了动机。 (四)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对什么是独立性、如何保持独立性、形式上的独立性与实质上的独立性有什么关系等问题,注册会计师行业一直存在争议。安然事件以后,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对独立性有了新认识,不保持独立性,行业就难以生存,不仅实质上要保持独立,形式上也要保持独立。现在国际上一些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主动将审计业务与咨询业务分开,美国新出台的《公众公司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也明确规定了对于审计客户,有9种非审计业务是不允许做的,其目的就是保持行业的独立性。

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苏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这种模式,尽管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的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强国,但总的来说,它其实并没有真正弄清楚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991年12月25日,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年之久的红旗落地了,苏共亡党丧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自行解体。苏联解体近20年了,那么苏联的解体对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呢? 一、斯大林模式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和扭曲 在长期激烈残酷的党内斗争中,斯大林分别战胜了托洛茨基、布哈林和新反对派后,发动了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完全改变了列宁开创的新经济政策道路,形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斯大林模式。(1)纵观苏联发展的历史,斯大林模式为苏联的迅速崛起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为苏联的最终解体埋下了永久的祸根,成为葬送苏联社会主义的终极原因。我们可以从斯大林模式的几个特征和弊病来看: 1. 政治上过度集权,缺少民主与法治。突出表现为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和指定接班人制,同时还包括消灭异己、监控干群、官僚特权、一党专制、以党代政、控制选举、干部任命。具体表现在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低效的监督体制、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2)这种政治体制实质上是一种专制,完全背离现代社会的民主政治,也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主张的无产阶级专政有很大的区别。这种政治体制之下,必然造成最高决策层独断专行、权力滥用、践踏民主法治。因此,这种带有高压甚至恐怖色彩的政治体制,本身就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背离,是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扭曲——对敌人的专政变成了清除异己的工具。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专制统治都是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而反动的体制是必然灭亡的,只是时间问题。 2. 经济上管得过死,经济成分过于单一,缺乏效率与效益。主要表现在过度集中的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高度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比例严重失调国民经济结构。(3)这种带有严重的官有制色彩的济体制最终的结果是必然违背经济规律,压抑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导致效率和效益低下,也就是发展缓慢或者停滞不前,也必然导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改善。 3. 思想文化上管得过严,缺少独立与自由。主要表现在文化团体国家化、领袖言论神圣化、公共舆论一律化。(4)大搞个人崇拜,钳制自由思想,破坏人民通信自由,文化团体和工作者变成了准国家机关和国家代言人,难以独立思考和自由创作。这种文化体制严重扼杀学术自由,阻碍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其实这种文化体制是严重背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也表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已经扭曲了马列主义。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经说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被压抑的思想总有一天会像火山爆发一样,不可阻挡。这种单一的思想文化体质必然阻碍理论创新,而一个更缺乏创新的政党,必然会被抛在时代的后面。历史一再证明,没有生动活泼、独立自由思想的社会,很难找到前进的方向和进步的动力。 另外,苏联在对外关系上大党大国主义盛行,对外盛行大国沙文主义和输出革命,而且国内还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官僚特权阶层,这个特权阶层,形式上高高在上,脱离人民群众,不了解人民所思、所想、所欲,本质上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解决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这样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绝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构想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扭曲和变形,正是由于这种僵化的体制存在着自身和无法克服的弊端,再加上它的执行者不愿意也没能力对它进行革新,因此苏联的解体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苏联解体尽管原因复杂,但不能

最新上海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比较分析

上海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比较分析 通过对各大市场的调研,我们认为上农批在上海市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空间很大。既然象上农批这样处于竞争比较激烈环境中的市场也能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农产品系统内其他批发市场发展条件更优,发展空间理应至少与上农批一样广阔。 3.1.地理位置 随着曹安市场在近两年内外迁,江桥市场碰到发展瓶颈和外迁,七宝市场在近期外迁,铜川路水产市场明年搬迁,上农批已经成为中环线内、将要成为外环内最主要的综合批发市场和主要的蔬菜批发市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变得越来越有优势。除了浦东,不少浦西的市场需求将转到该市场。 3.2.土地储备 与现有多数市场相比,上农批土地储备处于明显的领先位置。 3.3.经营理念 上海市场中,没有一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在经营理念上能与上农批相比拼,存在较大的差距。 3.4.盈利模式 新理念主导新模式。上农批的盈利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领先位置。 3.5.管理水平 单单电子交易结算系统这个技术手段,就能让竞争对手在管理水平上表现得望尘莫及,更何况其他更多的方面? 3.6.激励机制 虽然就农产品(000061)系统内来说,激励机制还存在着需要改善的方面(例如如何建立更长效的机制,如何更有效地激励各大批发市场的中层骨干等),但是与系统以外的竞争对手相比,激励机制明显处于领先位置。 3.7.增长空间 我们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看到上农批的增长空间(但不局限于这四个方面): 一是新模式带来的盈利增长空间;二是市场自然的增长空间,包括人口增加创造的新的需求,世博会建设和举行带来的新的需求,临港新城建成带来的新的需求等;三是管理层积极开发新品种带来的增长空间,以及滚动开发带来的增长空间;四是转移需求带来的增长空间,主要是指因整个上海市场格局变革带来的由浦西向浦东的需求转移。 上农批增长空间将会超过市场一般的预期。 3.8.结论 虽然目前上农批的猪肉,江桥市场的蔬菜,铜川路的水产,在整个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上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是从综合实力看,上农批名列前茅。选择 1、计算机网络中广泛使用下列哪一种交换技术? A.信源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线路交换 2、校园网按照作用范围分属于哪一种网络? A.局域网 B.广域网C.城域网 D.个人区域网 3、若一个信道上传输的信号码元采用的是十六元制调制的,则该信道的数据传输率S(比特率)与信号传输率B(波特率)的关系是下列哪一个? A.S=B/16 B.S=B/4 C.S=8B D.S=4B 4、关于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的正确说法是下列哪个? A.实体指的是硬件设备 B.协议是控制上下层之间通信的规则 C.服务的方向是由下而上的 D.服务访问点是对等实体间的接口

关于转基因产品及其所产生的贸易争端

关于转基因产品及其所产生的贸易争端 发表时间:2010-03-10T14:12:23.357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2月上旬刊供稿作者:何铭涛杨立彬 [导读] 二十世纪末,世界农业部门引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转基因技术,并且迅速对世界农业生产和国际贸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何铭涛杨立彬 (南京农业大学) 摘要:本文在阐述转基因产品概况及贸易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转基因产品利弊的争论分析,进行了对各地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及其原因的研究,得出了转基因产品争端主要是背后各自经济利益驱使的结论,从而给我国转基因产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贸易保护生物安全 0 引言 二十世纪末,世界农业部门引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转基因技术,并且迅速对世界农业生产和国际贸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转基因产品(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以下简称“GMO”或“GMOs”),是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导入特定的外源基因(包括其它动物、植物、微生物、人工设计合成的基因等),以改变物种的细胞信息,使动植物获得超过自然选择和人工繁育所得的机能,创造出具有新性状的产品或物种(https://www.doczj.com/doc/bb4579167.html,/viewdiary.18954524.html)。转基因技术是当今世界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由于它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因而深受世人关注。由于目前转基因技术主要在农业领域运用,对农作物和农业生产进行作用,所以在本文中将转基因产品和转基因农产品视为等同的概念。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转基因技术和产品迅猛发展,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猛增到2007年的1.143亿公顷。目前,世界各国种植的最主要的转基因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棉花和油菜籽,它们在所有转基因产品中的比重占到了99%左右。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是转基因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及出口国。由于转基因技术还不成熟而可能对生物安全产生影响,在各国采用程度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而各国对转基因贸易采取不同态度。这就产生了因转基因农产品而带来的贸易纠纷,当然,这些贸易纠纷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背后经济利益的驱动。中国是较早涉及转基因作物种植与生产的国家之一,经过10余年的努力,在转基因产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国内中国主要种植转基因棉,同时在国际上是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大国。 1 转基因作物种植状况及其农产品贸易状况 (资料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bb4579167.html,/aarticle/jmxw/200802/20080205380433.html,人民共和国驻法兰西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新闻) 随着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也日益增加。199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是170万公顷;1998年是2780万公顷;2000年种植面积达到4420万公顷;2002年达到5870万公顷;2004年则是8180万公顷;2006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02亿公顷,首次突破1.00亿公顷大关。仅1996年至2006年这十年间,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就扩大了60倍,居所有作物技术推广速度之首,而2007年的增长率再次高达12%,达到了1.143亿公顷。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2007年提供的数据,全球77%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集中在4个国家:美国(50%)、阿根廷、巴西和加拿大。美国2007年种植规模为5770万公顷(2006年为5460万公顷,下同),阿根廷1910万公顷(1800万公顷),巴西1500万公顷(1150万公顷),加拿大700万公顷(610万公顷)。印度和中国也种植了大面积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棉花,种植面积分别为620万公顷(380万公顷)、380万公顷(350万公顷)。95%的转基因农作物集中在4种植物上: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2007年种植最广泛的转基因农作物是大豆,种植规模达到了5860万公顷,这与2006年持平。其次是玉米,种植面积为3520万公顷,高于2006年的252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为1500万公顷,高于2006年的1340万公顷。油菜为550万公顷,高于2006年的480万公顷。两种转基因类型占主导地位:抗各种杂草的,抗一些虫害的。 又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推广协会(ISAAA)称,2007年全球23个国家1200万农户种植了1.143亿公顷转基因农作物,2006年有22个国家1030万农户种植了1.02万公顷转基因农作物。 2007年新加入的国家是智利和波兰,伊朗2007年没有种植转基因农作物,而最初的1996年仅有6个。 章东权(2008)指出,随种植面积的增长,贸易额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据估算,1996年大豆、玉米、油菜籽、棉花四种主要转基因作物的出口额7.18亿美元,1999年分别增至102.52亿美元,增长了13.28倍。同时他提到有人预测2010年全世界90%以上的农作物将是经转基因技术改良过的转基因品种,其中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势头尤为强劲;到2025年美国转基因产品的市场贸易总额将达到25200亿美元。 温海波(2007)认为世界转基因作物品种分布比较集中,主要是大豆、玉米、棉花、油菜;转基因产品出口国和地区主要集中在美洲,种植国家有美国、阿根廷、巴西和加拿大;转基因作物的进口地区主要是亚洲和欧洲。同时他还认为转基因作物面积还将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转入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之中;转基因技术产品应用范围还将继续扩大。 章东权(2008)认为尽管转基因产品因本身的原因存在很多的争议,转基因产品的国际贸易目前仍在着某些贸易争端和贸易保护现象,但现代生物技术将是21世纪的主导技术,世界各地都在抓紧时间研发转基因产品,所以转基因产品国际贸易的全球化、一体化将成为大势所趋。李晖(2005)也认为,争议的转基因产品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的挫折,但它在21世纪是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其前景是很光明的。 2 转基因产品是把双刃剑转基因产品是好是坏在世界各地的争议很大。 林毅夫(2001)指出,生物技术的发展符合世界人民的长远利益,但在短期内对不同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各异,就亚太地区的农民和消费者而言,则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果抓住机遇,善加利用,就能带来好处,否则,就有可能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杨昌举、黄灿(2001)论述了转基因作物对近缘野生种群、农业害虫和益虫,以及对生态平衡和土壤中的生物、土壤肥力可能产生的影响,探讨了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生产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风险。 马述忠、李晓嘉(2001)指出转基因食品不仅能够生产出口味更佳的食物,而且能够抗病虫害、抵御旱涝灾害,便于储运,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人类的食物质量,产量的提高则特别适合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但同时他们又通过世界各地的具体态度及法律适用情况表

安然事件案例及分析

安然事件案例及分析 就在我们为中国资本市场系列造假案忧心忡忡的时候,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也“不甘寂寞”地爆出了当量巨大的假账丑闻。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休斯敦的安然公司(Enron)曾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该公司2001年的股价最高达每股90美元,市值约700亿美元。但在安然公司前任财务主管因涉嫌做假账,受到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调查的消息公布后,公司的盈利大幅下调,股价急剧下跌至26美分。安然公司被迫根据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的规定,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以资产总额498亿美元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最大宗的公司破产案记录。 一、做假手段 (一)隐瞒巨额债务 安然公司未将两个特殊目的实体(Special Purpose Entity,SPE)的资产负债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进行合并处理,但却将其利润包括在公司的业绩之内。其中一个SPE应于1997年纳入合并报表,另一个SPE应于1999年纳入合并报表,该事项对安然公司累计影响为高估利润5.91亿美元,低计负债25.85亿元。SPE是一种金融工具,企业可以通过它在不增加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的情况下融入资金。华尔街通过该方式为企业筹集了巨额资金。对于SPE,美国会计法规规定,只要非关联方持有权益价值不低于SPE资产公允价值的3%,企业就可以不将其资产和负债纳入合并报表。但是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只要企业对SPE有实质的控制权和承担相应风险,就应将其纳入合并范围。从事后安然公司自愿追溯调整有关SPE 的会计处理看,安然公司显然钻了一般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空子。 (二)安然公司利用担保合同上的某种安排,虚列应收票据和股东权益12亿美元。 (三)将未来期间不确定的收益计入本期收益,未充分披露其不确定性 安然公司所从事的业务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通过与能源和宽带有关的合约及其它衍生工具获取收益,而这些收益取决于对诸多不确定因素的预期。在IT业及通讯业持续不振的情况下,安然在1999年至少通过关联企业从互换协议中“受益”5亿美元,2001年“受益”4.5亿美元。安然只将合约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计入财务报表——这其实是数字游戏。尽管按照美国现有的会计规定,对于预计未来期间能够实现的收益可以作为本期收益入账,但安然公司缺少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合理预期,也未对相关假设予以充分披露。 (四)安然公司在1997年未将注册会计师提请调整的事项入账,该事项影响当期利润0.5亿美元(1997年的税后利润为1.05亿美元,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对此采取了默示同意的方式)。 (五)利用金字塔构架下的合伙制网络组织,自我交易,虚增利润13亿元 (六)财务信息披露涉嫌故意遗漏和误导性陈述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对我们的启示 数学科学学院应用数学专业杨龙20104207045 引言: 东欧剧变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波兰。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纷纷易手。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下野。伴随着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东欧剧变之后,又一个超级大国倒下了。1991年12月25日圣诞节夜,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职。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严重挫折,东欧与苏联到底怎么会落到亡党亡国的命运?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苏共的失败?苏共的失败对我们有什么有意义的启示? 原因: 东欧剧变的原因总结 (一)东欧剧变的内因。 1.历史原因 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各国的共产党一直以老子党自居。在苏联大国主义的控制下,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着意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使东欧国家在内政外交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上,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东欧各国惟一可奉行的社会主义模式。东欧各国完全背离了各自的具体国情,成了美苏冷战的牺牲品。 2.经济原因 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各国不同程度上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出现了高潮。但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未涉及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没有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以致改革成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 3.政治原因 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导致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出现。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各国党和政府的威信低落,其结果是使反对派能够获取相当数量的群众的支持并最终以大选的形式获取政权。 (二)东欧剧变的外因: 1.苏联因素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据估计,从1972年到1981年,苏联对东欧的贸易补贴总额为1019亿美元。为了甩掉东欧这个经济包袱,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

欧美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 转基因产品作为一种高科技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将其喻为天使,有人将其贬为恶魔。而事实上,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确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世界农作物产量、提高质量、减少化学肥料和杀虫剂的使用、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缺乏、饥饿和营养不良的问题,另外,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医药、化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为整个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人们无法得知基因序列的改变会在体内引起何种潜在的变化,无法确定转基因产品是否会对下一代产生任何未知的伤害,无法预测转基因产品对现存基因会产生何种影响。目前,由于转基因作物对环境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影响尚无定论,因此,对于大多数国家的消费者和决策者来说,必须慎重考虑,有时甚至出现严重抵制的情况,正如欧盟与美国的转基因产品的贸易争端。本文通过分析其争端以及各自的贸易政策来为中国这样一个存在着粮食短缺潜在威胁的发展中国家,在寻找适合国情的转基因产品的政策上发表一点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转基因产品国际贸易贸易政策

Abstract As an output of latest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ies, genetically-modified products have been controversial. Some people compare them to the angel, some people reduce them to the devil. Actually,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ally-modified products is a double-edged sword: On the one hand, it contributes to the enhancement of the world crop yield, as well as the quality, and reduc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the pesticide use, helps solution of the famine and undernourish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Besides, it also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ertain related industries like pharmaceutical and chemical industries;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brings the unprecedented threat for human beings. We are unaware of the potential effects in human bodies, or any unknown injury to the next generation, caused by genetic modification. Nor can we forecast what kind of influence to the extant gene will emerge. At present, effects caused by genetically-modified products on environment as well as food safety are not concluded yet, so consumers and policy-makers in many countries have to put careful consideration. Trade dispute on genetically-modified products arised between European Union and US is a typical discrepancy in attitude. This article tries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on enaction of policies of genetically-modified product for China, a developing country short of food potentially base on analysis of the dispute and trade policies of the both parties. 【Key Words】Genetically-modified Products International Trade Trade Policy

安然事件案例分析

安然事件案例分析 一、简要描述“安然”事件 安然曾经是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2000年总收入高达1000亿美元,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中的第七。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布该年度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6.18亿美元,引起投资者、媒体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从此,拉开了安然事件的序幕。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所列资产达498亿美元,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2002年1月15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将安然公司股票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分股中除名,并停止安然股票的相关交易。至此,安然大厦完全崩溃。短短两个月,能源巨擎轰然倒地,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安然公司成立于1985年,由当时的休斯敦天然气公司(Houston Natural Gas)和北联公司(Inter North)合并而成,主要经营北美的天然气与石油输送管道业务。8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开始放松对能源市场的管制,导致能源特别是天然气与石油价格的波动加大。安然公司抓住时机,利用市场上随之出现的希望规避与控制能源价格波动风险的需求,创造性地将金融市场中的期货、期权等概念移植到能源交易中,从提供能源产品的期货、期权等新型交易入手,广泛开拓其它大宗商品(如天气预报、通讯带宽等)的衍生交易市场,扩大经营范围。同时依靠所研制的能源衍生证券定价与风险管理系统,加上财力上的优势,占据了新型能源交易市场的垄断地位,成为一个类似美林、高盛,但以交易能源衍生产品为主的新型交易公司。 安然公司问题的暴露,是从一些以准确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而不是靠股票交易本身获得收入的机构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分析人员和媒体对安然公司的利润产生怀疑开始的。2001年3月5日《财富》杂志发表文章《安然股价是否高估》,对公司财务提出疑问。随后证券分析人员和媒体不断披露安然公司关联交易与财务方面的种种不正常作法,认为这些关联交易对安然的负债和股价会产生潜在的致命风险。2001年8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调查该公司的财务问题。这些情况对市场产生影响,2001年10月安然公司的股价下跌至20美元左右。在各种压力下,安然公司不得不决定重审过去的财务,于2001年11月8日宣布在1997年至2000年间共虚报利润近6亿美元,并有巨额负债未列入资产负债表。11月28日,在安然公司有6亿美元的债务到期的情况下,原准备并购安然的昔日竞争对手德能公司(Dynergy Inc.)宣布无法按照并购条件向安然公司提供20亿美元现金,造成市场对安然公司的信心陡降。同时,标准普尔公司和穆迪公司将安然公司的债信评级连降六级为"垃圾债",安然股价立即大幅下挫,跌至每股0.2美元的最低点。股价严重下跌,又引发了由关联交易形成的高达34亿美元的债务清偿压力。由于严重资不抵债,安然于2001年12月2日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二、安然公司破产的原因 (一)、董事会的责任 董事会缺乏独立性,独立董事不独立。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秉承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这一基本模式,实行单一董事制,把执行经营职能的董事会和执行监督职能的董事组合在一个董事会中,不设监事会,为了防止股东大会成了“鼓掌大会”美国十分注重独立董事制度,并要求独立董事主导提名委员会,

中特中期论文《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对我们的启示 引言: 东欧剧变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波兰。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伴随着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东欧剧变之后,又一个超级大国倒下了。苏联解体是世界当代史的一件大事。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成绩斐然。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严重挫折,东欧与苏联到底怎么会落到亡党亡国的命运?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苏共的失败?苏共的失败对我们有什么有意义的启示? 原因: (一)内部因素: 1.政治原因 苏联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其解体的最深刻原因,民主制度的破坏使得个人集权制的形成,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走向腐败,走向专横,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政府形同虚设。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苏共一直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定位不准,思想体制僵化。 苏联对东欧各国的共产党一直以老子党自居。在苏联大国主义的控制下,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东欧各国完全背离了各自的具体国情,成了美苏冷战的牺牲品。 2.经济原因 有学者认为政治的因素和其它上层建筑的因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从经济发展、经济体制和经济军事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教条主义、主观主义严重, 经济结构不合理。为了实行对外扩张,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军事工业上,使国民经济畸形发展,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各国不同程度上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出现了高潮。但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未涉及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没有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以致改革成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 3.文化原因 苏联时期的苏联及东欧国家始终没有形成与其政治体制相一致的文化, 并且二者之间越来越对立。所以, 文化的多元性与政治上的高度集权、文化的社会性与政治上的实用主义、文化的科学性与学术政治化、文化的开放性与政治体制封闭性之间的尖锐矛盾长期不能解决。 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导致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出现。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各国党和政府的

试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公共管理学院08级行政管理二班0803030045许尔杰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戈尔巴乔夫用整整十二分钟读完了他那份《告苏联同胞书》,从此由列宁创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近七十年的苏联解体了。曾经一度称霸全球的强大的苏联帝国,就像是一座高高垒起的积木,只是经人轻轻一点就在突然间轰然倒塌了。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并未过经战乱,自身又是如此地强大,怎么会一下子就解体了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顷刻瓦解,令全世界震惊,成为20世纪社会主义史上难解的“历史之谜”。二十多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少学者从多方面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形成多种观点。本文就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进行再探索。 一、众说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年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主要有下面几个方向: “葬送说“这一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叛徒,是乱党乱国的罪魁祸首,是他葬送了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 “和平演变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主要原因是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民族矛盾说”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苏联实行大俄罗斯主义,对内搞霸权主义的结果。苏联演变的过程也是苏联民族关系日趋紧张、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民族分立日见增长的过程。 “上层自决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来自苏共内部,“是苏共的上层精英在对苏联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所做出的决策结果”。 “经济没搞好说”该观点认为,苏联剧变中首要的决定因素是现存社会主义在同西方经济的竞赛中失败了,特别是在最近的技术革命期间,苏联的中央集权经济不能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并驾齐驱。 “斯大林模式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演变的原因是由于实行“斯大林模式”的结果,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错误路线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党的主要领导人推行错误的

转基因产品特点及有关的WTO原则和协议商务指南频道_商贸知识.doc

转基因产品特点及有关的WTO原则和协议_商务指南频道_商贸 知识 一、转基因产品的概念及在国际贸易中的特点 (一)转基因产品的概念 转基因产品是通过使用基因增强技术来改变生物组织的基因,使动植物获得超过自然选择和人工繁育所得的机能,从而达到高质、高产的目的。这种基因改变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相同物种内使用生物工程技术,加速生物的自然生长过程,如使用荷尔蒙促进鸡、牛等动物生长发育;另一类是将一种动植物的基因植入另一种动植物中,使被植入物种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化。在农业中这种技术的运用可以用来培育优质、高产、抗病虫的优良品种,如把鱼类的某种基因植入西红柿内,可延长这种西红柿的储藏期。转基因产品表面上和非转基因产品是一样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的生产和加工方法不同。经过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出来的转基因产品可能对人类、动植物的健康和环境造成损害,也可能改变最终产品的性质。 (二)转基因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特点 1.转基因技术在农牧业、食品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

了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使传统国际农产品贸易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解决世界粮食问题意义重大。随着转基因产品在国际贸易领域尤其是农产品贸易领域内份额的日益增大,转基因产品的生产商和国家也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因而希望转基因产品能与非转基因产品一样无区别地进入国外市场。 2.另一方面,由于转基因技术的不成熟性及其产品品质安全的不确定性,受到目前科技水平的制约,人们对转基因产品的社会经济负面影响尚不可知、不可预见,引起了人们的种种忧虑。(1)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即转基因产品是否对人畜有害。英国疯牛病、比利时的鸡污染事件、荷兰可口可乐饮料污染等事件的发生,更加重了人们的担忧。另外,受科技水平的限制,很多转基因产品的危害根本检测不出来。(2)健康安全问题的担忧,即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出来的治疗药物、人体组织器官等是否能真正保证人体健康。(3)动植物生态安全的担忧,即转基因产品在大田释放后可能对土壤、野生近缘物种、普通作物有所损害。因此,众多的消费、消费权益组织、环保主义组织和非政府机构为了人类、动植物的安全和环境问题,纷纷对转基因产品采取了抵制态度。 二、与转基因产品有关的WTO基本原则和协议 (一)与转基因产品有关的WTO基本原则

安然事件及其启示

安然事件及其启示 一、安然事件的概况 安然成立于1985年,曾在2000年的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布第三季度的财务状况,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到6.18亿美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盯上了安然,于10月31日开始对安然公司进行正式调查。11月8日,安然向美国证监会递交文件,承认做了假帐:从1997年到2001年间共虚报利润5.86亿美元,并且未将巨额债务入帐。此后又犯下了一次重大决策错误,同时遭受了一次收购失败的重大打击,证券评级公司雪上加霜,大幅调低对安然的评级。12月2日,安然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2002年1月15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将安然公司股票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分股中除名,并停止安然股票的相关交易,至此,安然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能源巨人已完全崩塌。 二、美国社会各界对安然事件的反应 (一)、布什政府的反应 安然事件后,美国总统布什立刻在1月29日的国情咨文演讲中要求加强公司的会计管制,实施更加严格的会计准则和公司披露要求。白宫方面对布什在“麦克姆·鲍德里戈国家质量奖”颁奖典礼上的讲话进行了整理,并以“布什总统的十点计划”为名在白宫政府网站上公开发表。 (二)、美国国会的反应 对安然公司和安达信公司进行调查的同时,美国参众两院都提出了对上市公司和会计师职业界采取更严厉的监管措施。2002年7月25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表决通过了《2002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7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该改革法案,从而使其正式成为法律。该法律的颁布也标志着美国会计职业界自律管制的历史成为过去。 (三)、AICPA的反应 2002年1月16日,AICPA理事会主席与AICPA总裁兼CEO联合发表了公开信,信中对会计职业界所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同时也指出AICPA过去和将来都会积极致力于制定与SEC审计有关的新的管制模式。颁布的《2002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在确定了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新的管制模式的同时也剥夺了AICPA持有达70年之久的行业管制权。 三、安然事件对美国会计的影响 (一)、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苏联解体是20世纪国际政治的重大事件,它不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国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也给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留下了无可挽回的沉痛教训。认真分析研究苏联解体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共产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无疑是有着直接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联;解体;原因;教训;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且是一个有70多年社会主义历史的超级大国在20世纪末突然地四分五裂,由社会主义迅速蜕变为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高潮跌入低潮。认真分析研究苏联解体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共产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无疑是有着直接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造成苏联解体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是多方面的。这种剧变不是偶然的,它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内因、有外因;有长期的原因,也有短期的原因;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但其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是体制僵化、经济衰退。 第一,政治制度过分集权和僵化。 “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过度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在革命和战争的特殊年代曾经起过积极作用它能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解决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在科技迅猛发展、世界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的和平时期它就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了。从70年代开始苏联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就降了下来进入80年代便出现了停滞和危机。苏联经济上不去人民生活搞不好是苏联解体的深层次的终极原因。 第二,戈尔巴乔夫的错误领导。 苏联是在戈尔巴乔夫任期内解体的,作为当时苏联党政最高领导人他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戈尔巴乔夫对国内的改革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坚定信念,导致改革在战略和策略上的严重失误。戈尔巴乔夫引进西方自由民主和多元意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