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经典选读 李斌

政治学经典选读 李斌

政治学经典选读 李斌
政治学经典选读 李斌

读《1984》所想

李斌136530013

《1984》是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在书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极权统治下的没有自由的世界。无所不在的注视着你的老大哥,无所不在的束缚,身边那些随时随地可能消失的人们,是这样的让人毛骨悚然并且压抑沉闷。人们的生活被党所占据,人们的交往非党不可。

如果说《寂静的春天》描绘的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那么《1984》描绘的就是人对人的报复。

思想自由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权力的触角不能够直接地触碰到思想。而《1984》的世界里是没有思想自由的。这让整本书透露出一种无比压抑的沉闷的感觉。思想自由是最基本的自由。即使我们在没有人身自由的情况下,只要我们拥有思想自由,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一个自由的人。就如霍金之思想驰骋。只有思想自由的人才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进一步说,思想是一个人真正区别于别人的东西,同样,思想自由也是我们真正自由的条件。我可以想象失去人自由的场面,那必定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但是我真正无法想象的是失去思想自由的场面。那必然是黑暗的绝望的压抑的生活,就像温斯顿生活的那个年代一样。

温斯顿生活的那个年代是荒凉的、破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精神上亦然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在那个时代里,人民——尤其是社会底层的具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的生活亦是苍白的,茫然的、缺失方向感的。

人是目的,人也是问题。我们这样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人民必然是痛苦的。他们的痛苦(也就是一般人的痛苦)是浅层次的痛苦。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痛苦,也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这种艰难的处境。他们不知道生活为什么会这样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去想为什么会这样。社会的顶层人员,他们知道事情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他们痛苦与否的关键在于他们是否想试图去改变这种状况并为之付诸行动。从这一程度上来说他们的痛苦并不是最深切的。

最痛苦的社会群体在我看来应该是“温斯顿”们。他们接触不到核心的东西,但是他们却比一般民众较为了解让事实变成这个样子的原因。这一社会群体的人对现状感到困惑、迷茫,他们觉得未来是漆黑的,他们希望可以打破这种黑暗。而且让他们痛苦的不仅仅是现在,更有他们面对现状的浓重的无力感。

他们不是被一根谁系的线栓住了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行动,他们是被一张细细密密的网千般绕捆住了不能行动,电幕窃听器还有随时可能在你身边的思想警察,这些都给人一种束缚着的感觉。整个社会里除了你是发现洞穴外面世界的人,但是没有人相信你。有人追寻真相却又无所谓,有人冷漠屈从,他们都比“温斯顿”们轻松。渴望拥有思想自由却没有可能拥有的人很痛苦。我不能忍受也不敢想象没有思想自由的日子。

思想自由不是我们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没有思想自由我们不能有意义的生活。诚然,统治阶级可以通过对媒体对社会舆论加以引导,但无论如何,权力是不能够直接地改变我们的思想的,保持思想独立、捍卫思想自由对每一个人而言不容忽视的。

群体的力量是强大的——这也就是说,团结就是力量吧,但事实证明在面对黑暗的时候,在面对极权统治的时候,单枪匹马的斗争是很难取得突破的。《1984》里似乎一直只有温斯顿一个人在为冲破黑暗而斗争。极权统治下的人真的都是没有任何力量的吗?我并不这样认为。并不是说群体的就是无力的软弱的,不管多么极权多么严格的统治者都不能完全忽略群体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蝴蝶,扇一扇翅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014年,书中所描绘的世界已经离我们远去。在过去的1984年世界也并非如小说中所描绘的那样。奥运圣典如期举办,人类在太空迈开脚步;我们的国家走过了35年的艰辛历程,改革进一步深化,14个沿海城市成为新的开放点,中英发表关于香港主权收复的联合

声明,联想,华为,中国工商银行相继成立,国内生产总值较上一年增长15%。我们并没有成为奥威尔预言中的大洋国。我们的命运还在我们的手里。我们的思想早已自由而近乎泛滥,我们所缺少的是独立的自由而不是没有自由。

2014年12月11

西方哲学史(含原著选读)1教学大纲

西方哲学史(含原著选读)1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0089 课程名称:西方哲学史(含原著选读)1 英文名称: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学分:4 学时:68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哲学1年级 编写人:赵俊青审稿人:张小燕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1本课程在学科体系中处于基础位置,它是修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科技哲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美学和宗教哲学等部门哲学的基础,同时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哲学史的基础,还为中国哲学的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 2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具体属性是哲学专业基础必修课。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西方哲学史这门课程是整个哲学学习的基础,主要为哲学本科生提供必要的哲学史知识,哲学修养和思维训练,奠定其理解和思考哲学问题的能力,打下学习哲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形成对现实问题的初步判断力。 2基本要求: (1)了解哲学史的基本知识:包括希腊哲学、罗马哲学和基督教教父哲学的主要派别、人物、著作、概念、命题和论证等。 (2)理解哲学史的逻辑关联、线索和几次重大转折:希腊哲学的产生;希腊哲学的拉丁化;希腊哲学向基督教的转化等。 (3)理解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本体论与形而上学、认识论与方法论、伦理学与价值论和历史观与文化观等。 (3)领会哲学问题的根源与性质:哲学对人类知识的奠基;哲学对文明基础的批判;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等。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问题是哲学家的基本概念、命题和论证; 2难点问题是哲学家所要解决的哲学问题及其深层意义; 3重点和难点章节是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等。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在先课程:哲学概论;

西方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笔记

西方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 导论 1、人类为什么要组织起来:实现自足。 2、政治学要处理好的关系:①神权与俗权的关系,涉及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如何安排的问题。 ②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涉及到社会自律与政府管制的尺度如何把握的问题。 ③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个人与他人,集体、局部与整体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 ④平等与等级的关系,涉及基于社会差别的公民权利和社会价值如何分配的问题。 ⑤自由与权威的关系,涉及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如何划分的问题。 ⑥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涉及公民权利范围与政府权力界限如何界定的问题。 ⑦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涉及公民权利的内容和条件如何确定的问题。 ⑧大众与精英的关系。涉及大众参与经营管理的关系如何协调的问题。 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涉及权力结构以及地域分布如何安排的问题。 ⑩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涉及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如何平衡的问题。 3、为什么名著的魅力是永恒的:是因为它们所讨论的议题是永恒的,它们所阐发的价值取向 和道德意义是永恒的,它们的话语是政治思维永恒的源泉。是时代的具体问题有感而发的著作,而它们的内容却又都有超时代、永恒的意义……它们是我们了解西方现代文化的基础,它们也是构成我们对西方人的了解所需的知识的核心。 三种研究方法:①历史主义研究途径:该方法认为,对于历史上任何一种政治理论的理解,都必须把它置于它所产生的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之中,并且是对于某种特定政治事实的反应,研究者的任务在于发现并揭示历史当中的“伟大传统”。 ②哲学研究途径:该方法强调政治思想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复活历史上的巨人,而在于更新今天的生活,解决今天的问题。 ③语境主义研究途径:该方法强调通过分析思想家的语言环境来完整准确地理解各种思想的真实含义,如主权、平等、权利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含义。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理想国。 1、柏拉图式的爱情:追求心灵的沟通,排斥肉欲。 2、柏拉图的评价:正如耶稣在基督教中的地位,柏拉图在思想领域也扮演着相同的角色,他就是思想 界的耶稣。诚如美国哲学家怀特海所说的,“欧洲哲学传统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它是由对柏拉图

政治学原著选读

政治学原著选读 近期,完成了《理想国》和《政治学》的阅读,按照老师的安排写一些感想。其实,这不是第一次读这两本流传千年的名著了,第一次读是在高中毕业的假期,陆续在图书馆借了这两本书。说实话,第一次读时感觉晦涩难懂,很难坚持下去,因为不懂的概念名词很多,古人的思维逻辑也与今人不同,但是,我听了之前老师的建议,把问题记下后,接着读后面的内容,就这样,完成了第一次阅读。这次,根据课程的安排,我又读了这两本书,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名著就是名著,常读常新,读一次有一种新的感悟,许多的逻辑上的结点也能够迎刃而解了。 感受如果面面俱到就不免成为了流水账,我们就选取两本书共同探讨的主题,即理想城邦的构建来展开。 先说柏拉图的《理想国》吧,整本书给我的感受就是,柏拉图作为弟子细致地记录下了老师苏格拉底与人辩论(聊天)的一言一行。当然了,苏格拉底辩论的对象包含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以及柏拉图的堂弟格劳孔等等。与这么多人辩论的目的就是,探讨出,理想的城邦究竟应当是什么样子?他们讨论的话题有很多,关于公民的分工、关于金钱、关于自由等等。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的体系完整,娓娓道来的感受不同,《理想国》像是小区大爷大妈在街头巷尾的闲聊,聊天者想到哪里就说的哪里,在反驳与申辩中迸发出那种偶得的灵感,就像是清晨草丛中的露珠一般,只停留片刻。如果说,《政治学》是教科书,那《理想国》就是访谈杂志,两者从

不同角度给我们讲述了理想城邦的构建。 苏格拉底的思想处于一种应然的状态,即理想的,最好的,所以,他描绘的理想国是从他认为的善和正义出发的;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处于实然的状态,即现实的,存在的,这不仅体现在他理想城邦构建的篇章,而是贯穿全文。举例来说,在第三卷与格劳孔讨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以及选择护卫者的一页中,“最”字出现了七次,诸如“必须”“绝不”这样的词更随处可见,这样来判断虽然不能说完全准确,但是用数理量化来研究政治学是当今政治学研究的趋势与潮流,这样的用词虽然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制约,却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一书,有趣的是,在本书第二卷就有“评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理想”这样的标题,或许这也就是他“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真实写照吧。其中,他反对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写到的苏格拉底关于财产绝对的公有化以及这种“以划一求完整”的理念,他主张接受个体的差异化,接受现行的“私产”制度进而加以改良,这也体现出他一部分改良的思想。同时,由于他认为创制的出发点只有人性的善,即所谓仁义道德,虽然听起来不错,但犹如折翼的鸟儿,缺乏稳定,所以他主张要承认人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在财产上体现为要兼顾私产。他又批判了《理想国》一书中苏格拉底认为政权无需更替的观点,他认为这样就埋下了危险的根源。在他自己关于理想城邦构建的章节,他只是说应当有什么,以及应当关注什么,相比理想,他更追求合适。如果说苏格拉底的理想国是一个四肢健全,成熟的中年人的话,他的理想国就是一个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西方政治学最早发源于古希腊,创始人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其所著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之作。从《政治学》开始,按照历史顺序,可以把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古代西方政治学 公元前5世纪,地中海沿岸分布着数百个奴隶制城邦国家,这些城邦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打破了原始氏族部落社会的血缘关系,瓦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宗法关系,较早地建立了权利关系和契约关系,促成了城市文明、商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这些都为西方古典政治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沃土和摇篮。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撰写了《理想国》和《政治学》等著作,开辟了政治学研究的新领域。 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思想家,其主要政治思想是对“理想国”的描述,主要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三篇对话。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正义之邦”,即“理想国”。在这个规模不大的城邦国家中,分为三个等级,即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哲学王是治理国家的德高望重的哲学家,武士保卫国家,劳动者进行生产,这是柏拉图的理想政体。但如果这三个等级发生了混乱,理想政体的模式会被打乱,代之以军人政体、寡头政体,进而导致民众革命,产生民主政体。柏拉图后期的思想有了一些变化,他设计了“第二等好”的城邦:采用混合政体以取代有可能导致专权的哲人政体;以恢复私有财产和家庭代替了理想国的公产公妻制;按照财产的多少而非天赋划分等级。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学生,代表著作是《政治学》。他考察分析了150多个不同形式的城邦国家,从伦理和利益的角度,研究了国家的基本理论,即国家的起源、性质、目的和任务;研究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划分的原则,并对各种政治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如何建立以及管理国家等问题,奠定了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基础。具体内容有:①国家的形成如同雌雄结合,是自然的产物,“早期各级社会团体都是自然地生长起来,一切城邦既然都是这一生长过程的完成,也该是自然的产物,这又是社会团体发展的终点”。“事物的终点,或其极因,必然达到至善,那么,现在这个完全自足的城邦正该是至善的社会团体了”。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国家是自然形成的至善的社会团体。②他认为伦理学研究个人的善,政治学研究人群的善,国家这一社会团体的目的在于达到最高尚、最广泛的“善业”。他指出:“政治学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城邦以正义为原则……正义恰恰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③政治权力的分配制度即政体决定着城邦的异同。亚里士多德对各类政体进行了区分和研究之后,认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与共和政体能够照顾公共利益,其差别只在于掌握最高统治权的人数不同;而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都只会为统治者谋利。④最好最易于实行的是共和政体,特别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最为稳定。⑤政体发生变革基于人们对“正义”与“平等”的认识的分歧。寡头会认为基于财产多寡的政治权力不平等是正义的,平民则认为基于人身自由的政治权力的平等分配才是正义的。⑥私有财产和家庭是人本性和城邦的性质,不能取消,但要避免财富的两极分化。⑦城邦要实行法治,并由有公民权的人轮流执政。 亚里士多德时代,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制度已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所以,亚里士多德的任务在于努力维护并竭力赞美城邦制,把它看作是至善的化身;同时,

中国政治学原著选读

中国政治学原著选读 The Selected Classics of Politics in China 杨建党 一、课程简介 中国政治学原著选读是政治学原典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熟悉先秦经典《论语》、《尚书》、《大学》、《孟子》、《商君书》、《韩非子》等,秦代以后经典《春秋繁露》《封建论》、《贞观政要》、《朱子语类》、《明夷待访录》等,近现代经典《康有为政论集》、《大同书》、《变法通义》、《建国方略》、《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新民主主义论》等中国政治学经典著作的基本内容,重点研读若干代表性篇章,据此了解中国历史悠久的德治政治、专制主义等,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思想,进而掌握阅读中国政治学原典的方法,培养与提高其对经典的兴趣。 The Selected Classics of Politics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tudy of political science. Through this course,students can study some classical works of three stages, including the Pre-Qin Period, after the Qin Dynasty, contemporary and modern times. Students needs to read the book include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Chun Qiu Fan Lu, Kang Youwei's political commentary. This course focuses on a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 chapters to understand China's long history of virtue , despotism, etc. The purpose is not only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ideas of Chinese Marxism, but also to master the way to read the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儒家与儒家经典 一、原儒、汉儒与宋儒 二、儒家经典及其注疏 三、现代化视域下的儒家文化

政治学原著选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内容概要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内容概要 摘要 孟德斯鸠的著作《论法的精神》总共分为六卷,作者在第一卷首先论述了法律的定义,法律和政体体的关系,政体的种类以及他们各自的原则,接着在后五卷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政体分析了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法律与地域或气候的关系,法律与贸易、货币、人口的关系,法律与不同宗教信仰的关系。孟德斯鸠引用大量历史记载,大量经典事例,采用了比较分析法,为我们学习政治学打下很好的基础,是值得我们认真阅读的经典著作,同时还给我们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间,发人深思。本文按照《论法的精神》的总体思路将本著作进行了概括,总共分为七个部分。 关键词:法律政体关系 1 法律和政体的关系 从最大限度的广义上说,法是源于客观事物性质的必然关系。由此可以推断,一切存在物都有属于自身的法。我们的世界是由物质的运动而构成的,而这种物质运动是具有某种固定规律的,人同样受到规律的支配。自然法渊源于我们生命的构成,在所有规律产生之前,便有了自然法,和平、觅食、爱慕、期望过社会生活是自然法的法条。当人类处于社会中,国家间、个人间的战争开始发生,从而促使人们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法律,这就是人为法了,例如,解决国与国之间矛盾的国际公法、政治法、针对全体公民的民法。每一种形态的社会都有它的政治法。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政府将无法生存,一个民族所建立的政体,较好的状态就是:其政体的特殊支配权与该民族的支配权能够恰如其分地吻合。而法律必须同业已建立或将要建立的政体的性质及原则相吻合。本书主要探讨的不是法律本身,而是法的精神,这个精神是存在于法律和各种事物之间所可能有的种种关

系之中①。 2 与三种政体相关的法律 孟德斯鸠将政体分为三类: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在共和体制中,全体人民或者部分人民拥有最高权力,前者称为民主政治,后者成为贵族政治。在民主政治中,人民既是君主,又是臣民,人民的意志体现出来就是只有通过选举才能成为君王,所以,为建立投票权而制定的法律是民主政治下的基本法;规定投票选举的方式是民主政治中又一项基本法律;人民行使其选举权时,选举理应公开进行,这也应该被视为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法律;还有一条民主政治的基本法律,就是只有人民才能制定法律。而在贵族政治中,最高权力掌握在一部分人的手中,正是这些人制定并实施法律的。而当某个人拥有无限多的权力时,这个人几乎相当于不受任何法律范文的约束。在君主政体中,统治国家的是君主一个人,但他要遵循既定的法律,中庸、从属、依赖性的权利特征构成这种政体的性质。君主是一切政治与民事权力的渊源,②国家的基本法律必须通过“中间途径”才能使权力得以实施,但仅有中间阶级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个产生于众多政治团体之中的法律保障机构,例如,枢密院。这些团体在法律制定时公布于众,当法律被人们遗忘时,它则唤起人们的记忆。而在专制政体中,是由某一个人按照个人意志及情绪领导国家,没有任何法律去约束统治者的行为,也没有任何法律的保障机构。在这种政体中,设立一个可以代替君主自己行使权力并管理国家事务的大臣,似乎就是一项基本法律。在这种政体的国家里,宗教具有超乎寻常的力量,成为一种保障机构,并且具有永久性;若非宗教发挥作用,则是风俗习惯将会受到人们的尊崇。 3 三种政体的原则 孟德斯鸠在研究了与每一种政体的性质相关的法律之后,紧接着就探讨了与政体的原则相关的法律。他先是区分了政体的性质与政体的原则两者之间的区别,之后详述了几种政体的不同原则。 在民主政治的国家里,一种更为强悍的原动力和政体的原则即是品德,执行法律的人认为自己不仅要认真执行法律,也要服从法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平①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J].商务印书馆,1985年1月,第25页.

2018年《西方政治学说》行考作业3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行政学的直接理论基础是( )。 选择一项: A. 政治学 B. 法学 C. 经济学 D. 社会学 在为威尔逊看来,“与制定一部宪法相比较,贯彻一部宪法变得愈来愈困难了”,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迫切需要有( )予以指导。 选择一项: A. 办事的人员 B. 科学的理论 C. 政府的官员 D. 议会的议员 题目3古德诺的行政学研究和威尔逊的研究有着相当一致的地方,他也是站在( )利益一边,主张公共行政权力的集中。 选择一项: A. 大资产阶级 B. 中小资产阶级 C. 国会议员 D. 总统 在官僚制组织中,人员任用的根据不应是( )。 选择一项:

A. 学历 B. 专业 C. 能力 D. 性别 题目5韦伯认为效率较好的组织类型是( )。 选择一项: A. 基于超凡魅力权威而形成的组织 B. 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组织 C. 与传统权威相适应的组织 D. 神秘化的组织 泰勒最著名的代表作是( )。 选择一项: A.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B. 《科学管理原理》 C. 《管理备要》 D. 《管理的实践》 法约尔指出( )是培养管理能力的首要条件。 选择一项: A. 管理天赋 B. 管理教育 C. 管理实践 D. 管理经验

()被誉为行政科学的奠基人。 选择一项: A. 威尔逊 B. 法约尔 C. 沃尔多 D. 怀特 在古利克看来,( )的角色就是通过监控和调节专家、官僚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来保持整个系统的平衡。 选择一项: A. 行政官员 B. 政治家 C. 技术专家 D. 被任命的政务类官员 以下被称为“系统组织理论创始人”的是( )。 选择一项: A. B.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著作选读 一、名词解释 1、小农伦理:在农业社会里,人们被局限在狭小的生产和生活范围内,进行小规模的生产劳动时所形成的一些道德观念和道德习惯。 2、“卡夫丁峡谷” (1)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过程。所谓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就是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整个阶段,由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 (2)另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意指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前资本主义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实现生产方式的变更,同时也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新。 马克思“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是指:由古代原始公社演变而来的俄国农村公社,由于保存了土地公有制,在俄国社会给予必要垫款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同时存在为它提供集体劳动的一切条件的情况下,有可能绕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某些阶段以及所导致的经济危机,而选择另一条继续向前发展的道路。这样就可以避免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所经受的波折和灾难。 “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则是指:俄国的农村公社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阶段,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生产阶段。这既不是马克思的本意,也是根本行不通的。 “卡夫丁峡谷”思想的本意是制度内跳跃而非制度间跨越,应该理解为“跳跃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 3、血缘婚:又称“血族婚”或“血缘家庭”,指同一血缘家族内同辈男女间的集团婚,但禁止不同辈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婚姻关系。 4、斯考切波:“国家的潜在自主性” 国家不能简单看作是利益竞争的公共舞台、竞争性力量的裁判或支配阶级的工具,它是一种具有自身运行逻辑与利益的自主结构,具有追求自己偏好和利益的性质。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按照自己的行为方式来贯彻自己的意志,不一定与社会支配阶级融为一体并维护其利益。 这是因为,国家是一种依赖于从社会中提取资源并进行分配的组织。一旦资源被提取出来,这些资源所投向的目标可能会偏离现存支配阶级的利益,并用来强化国家自身的自主性。 二、简答题 (一)《共产党宣言》 1、写作背景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统治的确立; (2)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国际工人运动与社会阶级斗争; (3)马恩从事理论研究与理论斗争; (4)实践斗争。 2、主要内容 (1)资产者和无产者 ①论述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 ②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

政治学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 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1982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 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轮》,商务印书馆 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2年 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 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本,三联 霍布豪斯,《自由主义》,商务1996 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塔尔蒙:《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 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译林出版社2003年 邦亚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商务印书馆1999年 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

(完整word版)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docx

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 一.柏拉图(《理想国》) 柏拉图,古希腊城邦时代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 一。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其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理想国》。 二、政治思想: (1)正义论:①回答了什么是“城邦的正义” ,即是: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不是为了某一 个阶段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②认为一个完善的城邦具有这样一些 美德: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 ③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国家分为三个等级,即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认为只有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就实现了正义 (2)哲学家统治:①哲学王统治的思想。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理想国的核心内容。②让哲学 家成为统治者,才能保障城邦正义。③哲学家能够掌握正义本身、善本身的知识,能够按照 神圣的原理描绘出理想的政治制度,是个人和公民幸福。④能够看到“美善、正义。勇敢、 智慧、节制等理念世界中的原型 (3)政体的演变:柏拉图根据国家制度的品德和掌握国家最高统治权的人的品质把政体区 分为两类五种:一是善的、正义的政体——王政或贵族政治。一是恶的、非正义的政体——荣誉 政体、寡头政治、民族政治和僭主政治。 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一.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政治思想家,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他的《政治学》被誉为政治学科的开山之作。其著作有:《政治学》、《尼各马克伦理学》、《雅典政治》等。 二.政治思想: (1)人与城邦:①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来就是政治动物”,过城邦式的生活就是人的本能,直接参与城邦事物是公民谋取幸福、实现集体之善的必要途径,也是公民权的本质。②认为城邦 是至高而广泛的社会团体,其目的是完成某些善业。③城邦是自然的演化 (2)法律的统治:①进一步从理论上阐明了法律统治的重要性。②人为政治关系必须是这 样的一种关系,即臣民并非全部放弃其判断和责任。③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一词具有三要素: 第一,它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和普遍的利益而实行的统治。第二,它是守法的统治,即统治者的实施根据普遍的法规而不是根据专断的命令。第三,法治意味着对自愿的臣民的统治。 (3)政治的改良:①其核心思想是,最好的或最可能好的政体的实现虽然确实人们梦寐以 求的饿,但其实现的途径却可能是在现存法律和政治理念的框架内的渐进改良,而不是宣布激进的乌托邦方案②法律应该根据政体来制定,不能叫政体来适应法律 (4)中产阶级的民主:①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混合政体②混合政体的中心旋律是君主制、贵 族制和民主制的混合以及以中产阶级为主导的社会基础。③亚里士多德认为最良好最稳定的 政体是由中产阶级主导的结合贫富两种要素混合的政体(共和政体)④在当今社会,培育社 会中间阶层,实现社会结构的正态分布,避免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实现政治社会的中道均衡 认为是克服社会不稳定、防止政治动乱的基本原则。 (5)理想城邦:主张自给自足的小国寡民。 三、贡献:①是政治学的开创者。 ②在整体主义的框架内渗入了某些个人主义的因素。 ③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政治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为后世政治思想提供了无尽的思 想宝库和灵感的源泉。 三.奥古斯丁(《上帝之城》)

经典《政治学基础》第二版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分析方法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 1.道德政治观分析 这种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因此,它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在中西方文明史上有长久的影响。中国儒家学说关于政治即“公正”的阐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就是最大的“善”的看法,都是其典型体现。 道德或者伦理政治观是从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社会价值判断的角度对于政治进行的解释,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应然”的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揭示了社会政治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政治的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 但是,这一政治观有其弱点:它仅仅从“应然”的角度出发把握政治,因此,不能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同时,它以抽象的伦理价值掩盖了社会利益冲突和权力过程,因而没有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权力政治观分析 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典型代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思想史率先把道德和政治权力分离出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现在西方诸多思想家,如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也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 权力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和内容,其认识和把握政治的角度强调“实然”性,因此,又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尤其是指出了权力这一政治的重要内容。 但是,它忽视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没有看到“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3.管理政治观分析 在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就是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他曾从管理的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 当代西方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来探讨政治涵义的,也不在少数,如美国政治学家G.庞顿和P.吉尔认为:“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的集体生活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英国政治学家也指出:“政治是‘参加一个社会的全面管理’的进程。” 认为政治是对众人之事的管理,把握了政治的两个特性,一是政治的公共性,二是政治的管理性,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这一政治观既忽视了并非所有众人之事都有具有政治性,又忽视了政治除了管理性之外,还有统治性的一面,这些都影响了它对于政治含义把握的全面性。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在当代西方政治学界,得到广泛承认和采用的政治观,是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的:“政治就是对于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包含三层基本意思: a) 认为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b) 认为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 c) 认为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 戴维。伊斯顿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和基本方式,同时,指明了政治与非政治活动的重要区别之一是权威性的存在,因此,有特定的合理因素。 但是,这一政治定义存在的缺陷是,它没有揭示社会需要权威性价值的深层动因。同时,它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既有社会价值,而忽视了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同样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把政治活动仅陷于决策,而忽视了在决策之外,政治活动还包含着斗争、统治、规制、参与等活动。 其它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这些政治观都没有能够深刻而全面地确定政治的涵义。

西方政治学的反思与发展

西方政治学的反思与发展 孙雪飞 [内容摘要]政治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不能停留在数量主义的道路上,而是应该建立起能够支撑应用研究的解释理论。政治学的长远发展,不能仅是扩张数据的硬性方面使政治学达到最大限度的可测量和可比较的性能。上世纪末以来,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跨学科研究的趋势,事实和价值的分析不断融合,其研究视野也由国家发展到世界。 [关键词]西方政治学;科学性;发展趋势 美国政治学会主办的《政治科学与政治学》(political Scinence and Politics)季刊在2004年刊登了一组讨论政治科学起源、现状以及政治学发展方向的文章,可以被看做是对政治学的反思和对其发展的探讨。本文主要针对其中科尔曼(Josep M.Clomer)的文章《政治科学大步向前》(Political Science is Going Ahead---By Convoluted Ways)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做出一些思考。 一、政治科学将往何处去 科尔曼的文章《政治科学大步向前》在开篇主要针对沙特律(Giovanni Sartori)的文章《政治科学将往何处去》(Where is Political Science Going?)。那么沙特律对于政治科学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呢? 沙特律在《政治将往何处去》中指出:第一,现在的政治科学越来越倾向于美国化,这已经偏离了当初构建政治科学的初衷,并且这个偏离的错误趋势还在愈演愈烈;第二,他认为传统的政治研究缺少一种专属于本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语言;第三,就是沙特律认为真正的科学,包括政治科学在内,应该像经济学那样即遵循一定的规则、包含真实的测量、对于基本属于有严格精确的定义。综合以上三点,沙特律提出质疑,认为主流政治科学走错了科学的方向,选择了一个不适当的科学模式,即硬科学、精确科学模式,而没有建立起作为软科学的自身特质,没有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方法论。简单地说,沙特律认为现代政治科学存在三大弊端:抛弃制度研究,转向行为研究,行为主义在批判传统政治研究时,把孩子连同脏水一起倒掉了;变得越来越数字化和统计学化,数量主义使我们陷入了要么得到错误的精确、要么得到精确的不相干资料的泥潭之中;注重理论研究,忽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结,而这类研究只能产生一种无用的科学。此外,他还认为对于政治科学来说,基本术语的准确定义是十分重要的。最后的结论是,美国式的政治科学没有出路,就像一个泥脚的巨人一样走不远。 二、政治科学大步向前 科尔曼针对沙特律的《政治科学将往何处去》进行了批判,同时陈述了自己的观点。 科尔曼认为政治科学虽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是它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定义明确的研究计划,在这些研究计划中,吸引并形成了一个国际的学者共同体。我们知道在过去的两个多世纪中,民主政体的产生不是随机的,它们出现于相对的经济平等条件下,在这种条件下资产变得可以流动。此外,一些政治科学家致力于政治秩序的建立基础研究。所有这些研究中,数字化、计算机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他还指出,沙特律认为政治科学“美国化”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即使是上述三个研究模式中最接近美国现实的中间投票人定理,也显示不出美国在政治学科的垄断性。 科尔曼对沙特律以经济学为政治学发展范本的立场是持赞同态度的,但是他认为经济学应该属于“硬科学”,是与“软科学”有很大区别的。科尔曼也认为,与经济学的研究计划在商学院的大量应用相比,政治科学在公共政策与行政中的应用研究显得过于匮乏。但是任何一种社会科学,都是以理论的积累和建设为应用研究的必要前提条件的。最近二三十年,应用经济学和商业研究的巨大成功,正得益于经济学理论的长期积累。科尔曼说,每一门学科的发展都要经过四个阶段:定义和分类;数量化测定;原因假设;解释理论。包括沙特律在内的政治科学奠基人们实际上只停留在第一阶段。沙特律对数量的控诉和厌恶表明“元

国家与革命_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著选读

《国家与革命》 第一节《国家与革命》写作的历史背景 《国家与革命》一书写于1917年八九月间,问世于1918年初。这部重要著作是在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日益高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即将爆发,马克思主义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激烈斗争的情况下写成的。列宁在《初版序言》中概述了写这本书的历史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更加尖锐。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与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战争大大加速和加剧了垄断资本主义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资产阶级国家政权日益同垄断组织密切地融合在一起,对广大劳动群众进行空前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各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变成了“囚禁工人的军事苦役监狱”。压迫愈深,反抗愈烈。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迅速高涨,德、法、英等国无产阶级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战运动和罢工运动。东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各国(印度、朝鲜、越南、中国、波斯等)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在蓬勃发展,使得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日益加剧。革命高潮的到来,把革命的根本问题即夺取政权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列宁指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正在显著地发展,这个革命对国家的态度问题,已经具有实际的意义了。”《国家与革命》就是为了指导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特别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而写的。 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利用帝国主义战争所造成的革命形势,举行罢工和起义,推翻沙皇政府,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但是,由于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的叛卖,由于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缺乏政治经验,缺乏充分的觉悟和组织性,使政权落到资产阶级手里。这时,列宁认为俄国革命应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并制定了在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给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具体的任务,要求党要努力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把千百万农民吸引到社会主义革命方面来。到了7月间,资产阶级联合临时政府下令逮捕列宁和迫害布尔什维克党的其它领导人,封闭《真理报》,疯狂镇压革命运动。俄国革命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因此,武装夺取政权,消灭资产阶级国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共和国,成为当时最迫切的任务。正如列宁所说:“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对于国家的态度问题不仅具有政治实践上的意义,而且具有最迫切的意义”。 列宁这部著作也是为了粉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歪曲和进攻而写的。 从19世纪末以来,马克思主义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正是在国家与革命这个根本问题上,进行着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以伯恩斯坦、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歪曲或阉割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展开了全面的‘修正’和进攻。他们百般美化资产阶级民主、自由,鼓吹议会道路,反对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他们极力维护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在“保卫祖国”的口号下,积极支持帝国主义战争,完全堕落为社会沙文主

国际政治必读书目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研究生读书会书目 有兴趣朋友也可以参考来看,都是经典! 另:关于美国的书有一本十分经典,《美国战略思维研究》许嘉著军科出版的,地方上一般不会看到,但在军队这本书很有影响力。站在思维的层次来研究美国战略,对理解美国的国际行为有很大帮助,不论写文章还是提高素质,都很有帮助。大家不妨找来看看。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研究生读书会书目 有兴趣朋友也可以参考来看,都是经典! 另:关于美国的书有一本十分经典,《美国战略思维研究》许嘉著军科出版的,地方上一般不会看到,但在军队这本书很有影响力。站在思维的层次来研究美国战略,对理解美国的国际行为有很大帮助,不论写文章还是提高素质,都很有帮助。大家不妨找来看看。 经典著作作者出版社年份 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汉斯·摩根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塞·亨廷顿新华出版社1999 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布热津斯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国际政治的系统与过程卡普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 国际政治理论沃尔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大外交基辛格海南出版社1997 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罗伯特·吉尔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亚历山大·温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基欧汉和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 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基欧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大国政治的悲剧米尔斯海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大国的兴衰肯尼迪求实出版社1988 素质教育 西方哲学史新编苗力田人民出版社1990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世界文明史李世安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西方文化精义冯承柏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文化要义王连升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俞可平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社会学主要思潮阿隆华夏出版社2000 国际政治 世界政治拉西特等华夏出版社2002 大失控与大混乱布热津斯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历史的地理枢纽麦金德商务印书馆1985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领导干部自主选课 专题名称课程名称主讲教师时间课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共产党宣言》解 读邱学奇 讲授10--12月4《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 结》解读 孙长生 《资本论》解读张丽丽 课程名称:《共产党宣言》解读 主讲教师:邱学奇 课程简介:《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著作。它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这部著作中,诸如:关于资本主义的重要论断、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共产党的历史任务等部分不仅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教师简介:邱学奇,党校市情研究所所长,政治学教授,研究方向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齐 齐哈尔市发展战略研究。2010年获得省党干校系统优秀科研人才荣

誉。 课程名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解读 主讲教师:孙长生 课程简介:2011年5月13日中央党校举行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习近平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是保持政治上坚定的思想基础。领导干部要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必须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尤其要注意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的重要前提。《费尔巴哈论》1886年发表,誉为恩格斯哲学遗嘱,是恩格斯生前公开发表的唯一“非论战性”哲学著作。它以浓缩的形式再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含义和发展历程,以科学的态度审视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唯心主义的错误,以精辟的语言阐述了现代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唯物主义的经典。 课程名称:《资本论》解读 主讲教师:张丽丽 课程简介: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这部被称为“工人阶级圣经”的鸿篇巨著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诞生。也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生产、实现和分配理论,对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实践活动不仅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具有现实价值。是调整中前行的中国经济的永恒灯塔! 教师简介:张丽丽,1987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8年晋升经济学教授,现任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1996年----1999年在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就读。一直从事经济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在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齐齐哈尔市经贸委投资处、依安县、拜泉县富强镇新农村挂职锻炼。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西方经济理论、利益理论、县域经济理论。先后讲授三十多个专题,获省、市委党校系统教学大奖赛三等奖、二等奖,获“是新农村建设优秀督导员”称号、获市政府嘉奖、“市五一巾帼奖”、“市五一劳动奖章”。

政治学专业推荐必读书目

在《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一书中,肯尼思·米诺格向我们推荐了一些政治学的经典书目: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 霍布斯《利维坦》 洛克《政府论》(下篇) 卢梭《社会契约论》 埃德蒙·伯克《法国大革命沉思录》(法国革命论) 约翰·密尔《论自由》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民主在美国) 他还推荐了在政治学、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的经典著作,因为它们大多经受了时间的考验。 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 路易斯·哈茨《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维巴诺曼·尼《美国的参与》 在《政治科学新手册》中,古丁和克林格曼也对政治学中最常被引用的书籍作了列表: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等 就我个人的阅读范围来看,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几本书是: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萨托利,《民主新论》 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和贡当斯是法国思想家中难得的两个在思想气质上偏向英美思想的人,这本书是整个近代文明中基础性的学术著作。 2、卢梭《社会契约论》

3、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尽管卢梭的思想近来多被指责为法国激进主义的源头,但正如有人指出,我们与欧陆思想之间的差距,其实远远大于欧陆与英美之间的思想差距。这两本书无论如何也是基础性的。 4、洛克《政府论》 5、洛克《论宗教宽容》:作为英式启蒙的代表人物,现在洛克比卢梭自然更受关注。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之间路数的差异,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奢侈的差异。 6、梅因《古代法》:在这本书中梅因提出了一个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著名公式:从身份到契约。这是从法律角度对现代自由主义的最佳诠释。 7、霍布斯《利维坦》:一个非自由主义的国家,就是一只巨大的怪兽。 8、密尔《代议制政府》 9、密尔《论自由》:绝对的经典著作。 10、《拿破仑法典》:即1804年法国民法典。民法及其基本价值取向在本质上就是自由主义的法律体现。拿破仑法典是一个辉煌的起点。 11、亚当斯密《国富论》 12、亚当斯密《论法律、警察、军事、岁入》:经济自由主义的鼻祖。 1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4、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美国民主和法国革命的经典论述。 15、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最早的完整表述。 16、边沁《政府片论》:功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早期大师 17、《联邦党人文集》:非看不可的自由主义政治实践文献。 18、《潘恩选集》:我对潘恩的了解最初来源于朱学勤先生的文集《风声、雨声、读书声》。 19、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20、边沁《道德与立法理论导论》2000年 21、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版、四川人民版:不用说了。 22、韦伯《论经济和社会中的法律》大百科版 23、弗洛姆《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对于法西斯下社会心理的分析,是我把他看作对自由主义的一种反面认识。 24、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人民版 25、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重庆人民版: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批判,是什么促使了一个单向度的社会?而一个马尔库塞所描述的单向度的社会绝对是与自由主义为敌的。这是西马站在左倾立场对于自由主义的早期挑战。 26、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华夏出版社“21世纪文库”(中社科2000年《历史主义的贫困》) 27、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社科2000年“西方现代思想译丛”:对于乌托邦思想最彻底的清算来自波普尔和哈耶克,这本书无愧于自由主义巨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