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能量远方终端标准技术标书附件

电能量远方终端标准技术标书附件

电能量远方终端标准技术标书附件
电能量远方终端标准技术标书附件

×××

Q/GXD 广西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XD

发电厂、变电站电能量远方终端

技术规范

2012发布2012实施

广西电网公司发布

前言

为了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规范本公司所使用发电厂、变电站电能量远方终

端的接口、功能、性能,以减少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维

护性和方便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管理,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给出了广西电网公司发电厂、变电站电能量远方终端的技术要求和功

能标准,由广西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规范由广西电网公司营销部负责解释。

目录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用于变电站以及发电厂(下简称“厂站”)的电能量远方终端(下简称终端或“ERTU”)的功能及技术要求,以规范和指导电能信息厂站采集终端的订货、验收、检验/校验及维护。

2.引用标准

本规范书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对国家有关的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DL/T743-2001 《电能量远方终端》

DL/T448-2000 电能计量终端技术管理规程

IEC 1000-4-2/3/4-1995 电磁兼容

GB12325-90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12324-90 电能质量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分类》

GB2423.1/2/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GB/T13729-92 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

通信协议遵循下列标准:

IEC870-5-102-1996

DL/T719-2000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

DL/T634-1997 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

IEC1107-1996(直接本地)

IEC1142-1993(本地总线)

DL/T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 476-92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DL-536-96《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数据传输规约》

GB/T 13453-1994 《数据通信基本型控制流程》

广西电网电力电子式电能表通信规约V3.0

发电厂、变电站电能量远方终端数据上行传输规约

DLMS

3.术语和定义

3.1.电能量远方终端

电能量远方终端是应用在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电能信息采集终端,可以实现电能表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

3.2.机架式厂站采集终端

是指可安装在发电厂和变电站标准屏柜内的厂站采集终端,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各种类型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以下简称机架式终端。

3.3.壁挂式厂站采集终端

是指可悬挂在发电厂和变电站标准计量屏壁上的厂站采集终端,以下简称壁挂式终端。4.技术要求

4.1.工作环境条件要求

参比温度:23℃工作温度范围:-20℃~60℃

参比湿度:40%~90% 年平均湿度:≤85%

4.2.工作电源

4.2.1.一般要求

厂站采集终端应支持交、直流同时供电,并能可靠地自动切换。

交、直流电源应具有输入过压、过流保护,直流反极性输入保护等措施。

4.2.2.输入电源范围及偏差

交流电源电压输入范围为85V~285V;频率为50Hz,允许偏差-6%~+2%。

直流电源电压输入范围为100V~375V,直流电源电压纹波不大于5%。

4.2.3.功率消耗

在非通信状态下,配置2路网络通道、4路独立RS 485抄表接口的壁挂式终端功率消耗应不大于20 VA、机架式终端功率消耗应不大于30VA。

4.2.4.失电数据和时钟保持

终端供电电源中断后,应有数据和时钟保持措施,存储数据保存至少十年,时钟至少正常运行三年。

4.3.结构

4.3.1.外壳及其防护性能

4.3.1.1.机械强度

终端的机箱外壳应有足够的强度,外物撞击造成的变形应不影响其正常工作。

4.3.1.2.阻燃性能

非金属外壳应符合GB/T 5169.11的阻燃要求,试验要求见本部分5.2.3。

4.3.2.接线端子

终端对外的连接线应经过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及其绝缘部件可以组成端子排。强电端子和弱电端子分开排列,具备有效的绝缘隔离。

端子排的绝缘强度应符合本部分4.6.2的要求。

端子排的阻燃性能应符合GB/T 5169.11的阻燃要求,试验要求见本部分5.2.3。

4.3.3.天线

采用无线信道时,应保证在不打开终端封印的情况下无法使天线由终端上拔出或拆下。

4.3.4.接地端子

金属的外壳和端子盖板以及终端正常工作中可能被接触的金属部分,应连接到独立的保护接地端子上。接地端子应有清楚的接地符号。接地端子的截面积应不小于20mm2。

4.3.

5.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裸露的带电部分对地和对其它带电部分之间,以及出线端子螺钉对金属盖板之间应具有表3规定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对于工作在海拔高度2000m以上的终端的电气间隙应按GB/T 16935.1 的规定进行修正。

表3 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额定电压V 电气间隙mm 爬电距离mm

U≤25 1 1.5

25<U≤60 2 2

60<U≤250 3 4

250<U≤380 4 5

4.3.6.加封印

终端应能加封印:

——门应能加封印;

——机架式终端无门且小机箱为可抽出结构的,小机箱应能加封印,不拆除所加封印,小机箱应无法抽出。

4.3.7.金属部分的防腐蚀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可能受到腐蚀或能生锈的金属部分,应有防锈、防腐的涂层或镀层。

4.4. 绝缘性能要求

4.4.1.绝缘电阻

终端各电气回路对地和各电气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要求如表4所示:

表4 绝缘电阻

额定绝缘电压V 绝缘电阻

测试电压

V

正常条件湿热条件

U≤60 ≥10 ≥2 250 60<U≤250 ≥10 ≥2 500

U>250 ≥10 ≥2 1000 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采用U>250 V的要求。

4.4.2.绝缘强度

电源回路、输出回路各自对地和电气隔离的各回路之间,应耐受如表5中规定的50 Hz 的交流电压,历时1 min的绝缘强度试验。试验时不得出现击穿、闪络现象,泄漏电流应不

大于5 mA。

表5 试验电压单位:V 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U≤60 500 125<U≤250 2000 60<U≤125 1500 250<U≤400 2500

注: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间的试验电压不低于1500 V;对于交直流双电源供电的终端,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间的试验电压不低于2500V。

4.5.冲击电压

电源回路、输出回路各自对地和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应耐受如表6中规定的冲击电压峰值,正负极性各5次。试验时应无破坏性放电(击穿跳火、闪络或绝缘击穿)现象。

表6 冲击电压峰值单位:V 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U≤60 2000 125<U≤250 5000

60<U≤125 5000 250<U≤400 6000 注:RS-485接口与电源回路间试验电压不低于4000V

4.6.数据传输信道

4.6.1.安全防护

终端的设置应有身份认证措施。

4.6.2.通信介质

通信介质可采用无线、有线等。

4.6.3.数据传输误码率

无线信道数据传输误码率应不大于10-5,微波信道数据传输误码率应不大于10-6,光纤信道数据传输误码率应不大于10-9,其他信道的数据传输误码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6.4.通信协议

终端与主站的通信协议应支持:广西电网公司电能信息厂站采集终端数据传输规约、DL/T698.41、IEC60870-5-102、DL/719-2000规约和TCP/IP网络通讯协议。终端与电能表的数据通信协议应预置有接入多种厂家表计的规约库,包括ION、IEC870-5-102,DLMS、Modbus RTU、Modbus AscⅡ、DL/T645-2007/1997、广西电子式电能表通信规约、IEC1107、COSEM、

STOM等多种规约,可与进口的ION、Nexus、Landis & Gyr、ACTARIS、ISKRA、EDMI、Alpha 等电能表,以及国内著名的多种电能表正确、可靠地通讯,并随时可对终端增加规约支持。

4.6.

5.维护接口

4.6.6.一般要求

应有不少于1路的本地维护接口,通信速率2400bps及以上;应有不少于4路独立的电能表接口,可根据需求进行扩展;接口可为RS 485、CS(电流环)、RS 232、RS 422等一种或多种接口组合(根据买方需求在供货时确定),通信速率支持300bps至56Kbps。

4.6.6.1.RS 485抗干扰能力

RS 485输出端子应能有如下的抗冲击能力:

——8kV静电接触放电无损坏;

——与电源端子间承受4000V的冲击电压试验无损坏;

——A、B端子间承受380V的交流电压历时5分钟无损坏;

——1kV电瞬变快速脉冲群耦合至通信线路能正常通信。

4.6.7.上传通信接口

机架式终端应至少支持4路独立的上传通信接口,其中至少2路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口;壁挂式终端应至少支持3路独立的上传通信接口,其中至少2路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口。

4.6.7.1.无线公网信道*

4.6.7.1.1.一般要求

采用无线公网(GSM/GPRS、CDMA等)时,无线收发通信模块的指标应符合通信行业标准YD/T 1214和YD/T 1028及相关标准的规定。

4.6.7.1.2.工作频率与射频性能

采用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对用于某种业务的相应设备所规定的工作频率范围,工作频

率与射频性能要求见表8。

表8 工作频率与射频性能要求

指标GSM900 GSM1800 CDMA

频率范围Tx:890~915MHz

Rx:935~960MHz

Tx:1710~1785MHz

Rx:1805~1880MHz

Tx:825~835MHz

Rx:870~880MHz

参考灵敏度<-102dBm(4级和5级)<-102dBm(4级和5级)<-105dBm/1.23MHz

输出功率误差±6dB(最大功率控制级)±6dB(最大功率控制级)+2/-4dB

载波频率误差在±1×10-7范围内在±1×10-7范围内-300 Hz~+300Hz RMS相位误差±5。±5。——

4.7.功能要求

4.7.1.数据采集与存储

●终端应能完成对厂站电能数据的高精度采集,采集周期1分钟~24小时可选,可

设置3种以上采集方案。

●终端除能存储和传送带时标的电能量外,还能按要求传送和存储电表当前时间、

费率时段、当前正反向有功/无功总电量及分时电量(有综合误差补偿功能的电能

表指补偿后电量)、综合误差补偿前正反向有功/无功总电量及分时电量、月冻结

电量、剩余电量、最大需量、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电能表事件信息:

表计参数被改变;内部时钟被改变;电表异常;电表异常恢复;PT缺相;CT断线;

相序错误;过压;失压;过流/过载;功率因数低于限值等以及终端本身的事件记

录等信息。

●终端应能采集电压监测仪日/月电压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对应出现时刻,电

压合格时间、电压合格率等数据。

●终端与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的接入是采用RS232或RS485的输入方式,一个485

口具有接入不少于32块表的能力,总共接入不少于64块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

●终端数据存储容量不低于128MB,128个电表15分钟间隔电量数据要求保存30天。

4.7.2.数据传输

终端支持以不同的通信端口和多个不同主站同时通信的功能,并可按照不同主站的要求设置相应的传输数据内容。

上传通信支持以下方式:

●以太网络(TCP/IP)

●语音拨号

●音频电缆、RS-232/RS-485

●GPRS(选择支持)

4.7.3.时钟召测和对时

终端应能接收主站的时钟召测和对时命令,对时误差应不超过5分。终端时钟24h内走时误差应小于l分。电源失电后,时钟应能保持正常工作。

系统应具备与GPS、北斗系统对时的功能,保证全系统与标准时间的误差不大于5分,并支持从其他系统获取标准时间,对时方法要求如下:

a)主站读取终端时钟,若在T1<5分接收到终端返回信息为有效,如果连续10次无效,取消本次对时;

b)主站先计算终端与主站的时钟误差ΔT,若ΔT<5分,主站不进行对时;若ΔT≥5分,主站将ΔT+T1/2做为终端时钟误差以实时写对象命令方式下发给终端,有效时间默认为10分钟;

c)终端接收到命令后,判断该命令若是在有效时间内,则执行对时命令,将时钟更改为当前时钟+(ΔT+T1/2),否则命令失效,并通知主站。

可通过本地菜单操作设置时钟。

4.7.4.参数设置和数据显示

4.7.4.1.参数设置

●可通过终端自身按键和显示器进行参数的修改和设置。

●可使用便携式笔记本或其他手持设备通过本地数据接口进行参数的修改

和设置。

●可通过主站进行远程参数设置和修改。

4.7.4.2.数据显示

终端应采用大屏幕显示器,能同屏显示多种信息,如电能表总及分时电量、电压电流功率信息、电能表档案信息、远方通信配置等。

机架式终端显示屏应具备不少于10字*10行(象素点要求不少于16*16)汉字显示的能力;壁挂式终端应具备不少于10字*6行(象素点要求不少于16*16)汉字显示的能力。

终端应可通过便携式PC机或远程对其进行运行参数的修改或设置,但必须设置相应的保护措施(设置口令等)以防非法设置或修改。

(1)远程维护

●参数设置和修改功能

●设置终端的表计地址档案功能

●重启终端功能

(2)本地维护

●参数设置和修改功能

●设置电能表的表计地址功能

●自检、自恢复功能

●便携式PC机应能转存终端内的电能量数据

4.7.6.软件远程升级

终端应具有软件远程升级功能,当软件功能需要增加或修改时,可以远方升级。

4.7.7.数据安全性

(1)在现场对设备的所有工作参数进行设置和修改时,具有可靠的防非法修改的安全保护措施。

(2)停电后,数据不丢失,且数据保持时间不小于10年。

4.7.8.本地功能

4.7.8.1.本地状态指示

终端应有本地状态指示,指示终端电源、通信、抄表等工作状态,且配置的模块应具备电源、通信、运行等工况指示。

4.7.8.2.本地维护功能

终端应有本地维护接口,通过维护接口设置终端参数和设置电能表的表计地址,进行软件升级,可通过面板按键和显示屏进行终端参数、抄表参数、限值参数、用户权限等的设置,并具有防止非法设置的安全保护措施。

4.7.9.1.自检自恢复

终端应有自测试、自诊断功能,发现终端的部件工作异常应有记录。

终端应记录每日自恢复次数。

4.7.9.2.终端初始化

厂站采集终端接收到主站下发的初始化命令后,分别对硬件、参数区、数据区进行初始化,参数区置为缺省值,数据区清零。

4.7.9.3.数据备份

应具有独立的数据备份单元,可现场插拔,以便在厂站采集终端故障、更换或通信故障时能够将数据转入系统或更换的厂站采集终端中。

5.试验方法

5.1.一般规定

5.1.1.试验条件

5.1.1.1.气候环境条件

除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相对湿度应在30%~60%外,各项试验均在以下大气条件下进行,即

●温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108 kPa。

在每一项目的试验期间,大气环境条件应相对稳定。

5.1.2.电源条件

试验时电源条件为:

●频率:50 Hz,允许偏差-2%~+1%;

●电压:220 V,允许偏差±5%。

5.1.3.试验设备

测量仪表的准确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5.1.4.整机试验的规定

根据GB2421的规定,在受试验设备限制的情况下,对尺寸较大的机架式终端进行本部分5.2条和5.3条规定的试验时,如果主控板、输入/输出部件、通讯和电源部件等关键部件均组装在一个封闭机箱中,可以只对该机箱进行试验。

5.2. 结构和机械试验

5.2.1.一般检查

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时,不应有明显的凹凸痕、划伤、裂缝和毛刺,镀层不应脱落,标牌文字、符号应清晰、耐久,接线应牢固;按本部分4.3条的规定检查时,结构应符合要求。

5.2.2.间隙和爬电距离

按GB/T 16935.1-1997中第4章规定的测量方法用卡尺测量端子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5.2.3.外壳和端子着火试验

在非金属外壳和有端子排及相关连接件的模拟样机上按GB/T 5169.1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模拟样机使用的材料应与被试终端的材料相同。灼热丝顶部的温度为750℃,灼热丝顶部施加在试验样品的端子排的某一端子上,试验时间为30 s。在施加灼热丝期间和在其后的30 s内,观察样品的试验端子以及端子周围,试验样品应无火焰或不灼热;或样品在施加灼热丝期间产生火焰或灼热,但应在灼热丝移去后30 s内熄灭。

5.2.4.振动试验

受试终端不包装、不通电,固定在试验台中央。试验按GB/T 2423.10的规定进行。

●频率范围:10 Hz~150 Hz;

●位移幅值:0.075 mm(频率范围≤60 Hz);

●加速度幅值:10 m/s2(频率范围 60 Hz);

●每轴线扫频周期数:20。

试验后检查受试设备应无损坏和紧固件松动脱落现象,通电后终端功能和性能应满足本标准相关要求。

5.3. 气候影响试验

5.3.1.高温试验

按GB/T 2423.2规定的Bb类进行,将被试终端在非通电状态下放入高温试验箱中央,升温至本部分4.1条规定的最高温度,保温6 h,然后通电0.5 h,测终端功能和性能应符本标准合相关规定。

5.3.2.低温试验

按GB/T 2423.1规定的Ab类进行,将受试终端在非通电状态下放入低温试验箱的中央,降温至本部分4.1条规定的最低温度,保温6h,然后通电0.5 h,测终端功能和性能应符合本标准相关规定。

5.3.3.湿热试验

按GB/T 2423.9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箱内保持温度(40±2)℃、相对湿度(93±3)%,试验周期为2 d。试验结束前0.5 h,在湿热条件下测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 MΩ。试验结束后,在大气条件下恢复1 h~2 h,测终端功能和性能应符合本标准相关规定;检查终端金属部分应无腐蚀和生锈情况。

5.4. 绝缘性能试验

5.4.1.试验要求

进行各项绝缘性能试验前,应对终端进行自检,所有结果和显示应正常。

绝缘试验时终端应盖好外壳和端子盖板。如外壳和端子盖板由绝缘材料制成,应在其外覆盖以导电箔并与接地端子相连,导电箔应距接线端子及其穿线孔2cm。试验时,不进行试验的电气回路应短路并接地。进行交流电压和冲击耐压试验时,不应发生闪络、破坏性放电和击穿,试验后,功能和性能应符本标准相关规定。

5.4.2.绝缘电阻

在正常试验条件和湿热试验条件下,按表4的测试电压在终端的端子处测量各电气回路对地和各电气回路间的绝缘电阻,其值应符合表4的规定。

5.4.3.绝缘强度

用50 Hz正弦波电压对以下回路进行试验,时间1 min,施加如表5规定的试验电压。被试回路为:

●电源回路对地;

●输出回路对地;

●状态输入回路对地;

●交流工频电量输入回路对地;(试验时,应将被试回路的接地线断开。)

●以上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

●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之间;

●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间;

5.4.4.冲击电压

冲击电压要求:

●脉冲波形:标准1.2/50 μs脉冲波;

●电源阻抗:500±50Ω;

●电源能量:0.5±0.05J;

每次试验分别在正、负极性下施加5次,两个脉冲之间最少间隔3 s,试验电压按表6规定。

被试回路为:

●电源回路对地;

●输出回路对地;

●状态输入回路对地;

●交流工频电量输入回路对地(试验时,应将被试回路的接地线断开);

●以上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

●RS 485接口与电源端子间;

5.5. 电源影响试验

5.6.电源切换试验

按本部分4.2.1条要求进行交、直流电源切换试验时,被测终端应能正常工作,功能和性能应满足本部分4.8条的相关要求。

5.6.1.电源电压变化试验

将电源电压变化到本部分4.2.2条规定的极限值时,被试终端应能正常工作,功能和性能应符合本部分本标准的相关规定。

5.6.2.功率消耗

5.6.3.整机功率消耗试验

在终端非通信状态下,用准确度为1.0级的三相多功能标准表测电源回路的电流值(A)和电压值(V),其乘积数(VA)即为视在功耗,读取标准表有功功率值即为有功功耗,其值应符合本部分4.2.3条的规定。

5.6.4.数据和时钟保持试验

记录终端中已有的各项数据和时钟显示,然后断开供电电源3 d后,再合上电源,检查各项数据应无改变和丢失,时钟走时应准确。

5.7.传输信道试验

5.7.1.数据传输误码率试验

终端通信接收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出连接至安装误码测试软件的测试计算机的串行通信接口的RxD输入端,测试主机发600组误码测试帧序列,测试计算机接收的数据信号的误码率应符合本部分4.6.3条的要求。

5.7.2.通信协议试验

用协议测试软件检查各种命令的发送码序列和终端返回的码序列是否符合本部分

4.6.4的要求。

5.7.3.本地通信接口

按照本部分 4.6.5条本地通信接口配置要求,配置和连接被测终端,对被测终端进行参数设置和数据召测操作,操作结果应正确。

5.7.4.远程通信接口

按照本部分 4.6.7条上传通信接口的最低配置要求,配置和连接被测终端,对被测终端的每个上传通信接口进行数据召测操作,操作结果应正确。

5.7.5.数据采集

被测终端1个独立电能表接口接入2种规约的模拟电能表,根据表2的采集数据项配置,对被测终端设置1min、5min、15min、60min采集周期和冻结密度。经过适当延迟后,测试主机按设置的采集周期和抄收时间对被测终端进行各类数据的采集,测试主机显示的各类数据应正确。冻结数据项为当前正向有/无功电能示值、一/四象限无功电能示值(总、费率1~M)。

5.7.

6.数据处理和存储试验

5.7.

6.1.存储数据类型

测试主机对被测终端进行各种存储数据召测,测试主机显示的数据应正确。

5.7.

6.2.存储容量

测试主机对被测终端按日、月存储数据项进行数据召测,抄读数据正确且满足本部分

4.7.1条的要求。

5.7.

6.3.时钟对时和走时误差试验

测试主机发出对时命令,终端的时钟显示应符合本部分4.7.3条的要求。用标准秒表作为基准,记录终端时钟与基准的初始差值S1,24 h后再次记录终端时钟与基准的初始差值S2,|S2-S1|的结果应小于1 s。

5.7.7.事件记录试验

用测试主机对终端记录所发生事件终端和电表事件召测,测试主机显示的记录应符合本部分4.7条的规定。

5.7.8.数据传输试验

5.7.8.1.与主站通信试验

用测试主机随时发出召测指令采集终端的各种数据和信息,终端应准确无误地向主站发送召测的数据和信息。

5.7.8.2.与电能表通信试验

测试主机向终端发出各种抄表指令,终端应准确地返回电能表的各类数据。

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技术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

引言 供电企业为了提高供用电质量水平、提高对电力用户的服务质量,开展与实现配电自动化是必由之路。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基础环节,一般指用于配电网监控的馈线配电终端(FTU),配电变压器配电终端(TTU),开闭所远方监控终端(DTU),中压远方站控终端。其功能是实现配电网设备的监控,具有遥信、遥测、遥控和故障电流检测、继电保护、通信转发等功能。 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一般在户外运行,其工作环境与变电站自动化的终端装置相比,要恶劣得多,因此,对于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的适应温度、湿度范围、防磁、防震、防潮、防雷、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要更加严格。 配电自动化技术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而日新月异,系统升级换代很快,本文将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进展进行分析。 发展历程 国内最早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一般都依赖进口设备,但是,随着国内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配电自动化的关键设备由依赖进口逐步转向相信国产设备,配电终端已有了国产的入网许可产品,其功能与性能价格比更有利于各供电部门选用。 1 功能的进展 配电终端经历了监控功能的配电远动装置—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集中式配电终端装置一具有面保护功能的分布式配电终端装置几个发展阶段。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部分电力自动化企业根据配电网监控的要求,开始研制监控功能的配电远动装置,技术从RTU移植过来,具有三遥功能,但是不具有馈线自动化功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配电自动化在全国的试点全面启动,全网的配电自动化的实现由通过重合器时序整定配合的方式逐步过渡到通过FTU(馈线自动化终端)进行故障检测结合通信技术进行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部分电力自动化企业开始研制具有故障诊断和处理功能的配电终端,以满足集中式处理的馈线自动化功能。 本世纪初期,馈线自动化功能由集中式处理方式向分布式处理方式发展,故障诊断、隔离与恢复的面保护方式成为一种新的技术方向,部分电力自动化企业相继推出具有面保护功能的分布式配电终端装置。当然,面保护方式对通信的可靠性和通信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通信方式的进展 配电终端FTU经历了串行通信系统—网络型系统的发展阶段。 配电终端的通信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以串行通信方式进行的,通过配电终端的串口与各种不同类型的Modem接口进行信息传输。2001年,东方电子推出了基于光纤以太网通信的配电终端装置,使得配电终端进入了网络型系统的时代。 配电终端采用光纤以太网通信,使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速度大幅度提高,配电自动化功能的进一步分散、分布,设备之间可以相互冗余配置,信息路由简单易行,通信组网灵活方便,可以实现多个配电终端对等通信,为面保护方式提供较好的通信条件。 3 嵌入式软件的进展 配电终端FTU经历了中断加循环的软件结构模式—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软件结构的发展阶段。 早期的配电终端由于受CPU及存储器容量和处理速度的限制,嵌入式软件只能以常规的中断加循环的模式来处理,随着32位CPU及ARM芯片的大量使用,使得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软件得以应用,这就大大提高了配电终端软件的可靠性和可重用性以及实时响应能力。技术现状 配电终端技术发展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698.32厂站终端特殊要求

DL/T 698.32 —200X 代替DL/T 698 —1999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3-2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 -厂站终端特殊要求 electro energy data acquire and management system Part3-2: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electro energy data acquire terminal-special requirement for data acquire terminal of power station and substation (征求意见初稿) (2007年11月)

DL/T 698.32 —200X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1) 3.2 (1) 4 技术要求 (1) 4.1 气候环境条件 (1) 4.2 工作电源 (1) 4.3 结构 (2) 4.4 数据传输通道 (2) 4.5 功能配置 (2) 4.6 功能和性能要求 (3) 5 试验方法 (7) 5.1 环境影响试验 (7) 5.2 电源影响试验 (7) 5.3 传输信道试验 (7) 5.4 功能和性能试验 (7) 6 检验规则 (9) 7 标志、运输、贮存 (10) I

DL/T 698.32-2000X 前言 DL/T 698《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是对DL/T 698-1999《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条件》的修订,标准分为4部分,共9篇: DL/T 698.01-200X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1部分总则; DL/T 698.02-200X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2部分主站技术规范; DL/T 698.31-200X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3-1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通用要求; DL/T 698.32-200X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3-2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厂站采集终端特殊要求; DL/T 698.33-200X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3-3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专变采集终端特殊要求; DL/T 698.34-200X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3-4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公变采集终端特殊要求; DL/T 698.35-200X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3-5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低压集中抄表终端特殊要求; DL/T 698.41-200X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4-1部分通信协议-主站与电能信息采集终端通信; DL/T 698.42-200X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4-2部分通信协议-集中器下行通信。 DL/T 698-200X《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代替DL/T 698-1999《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条件》。 本部分是DL/T 698-200X《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的第3-2部分。 本部分规定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系列中厂站终端的特殊要求及相应试验方法,其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应符合DL/T 698.31-200X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通用要求部分的规定。 厂站终端必须同时符合本部分以及DL/T698.31通用要求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南方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南京自动化研究院、北京煜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南方电力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积成电子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II

电能采集基础知识

电能采集基础知识 集中式设计方案 概述 本设计方案按照省、市公司大集中的模式进行设计,按“一个平台、两级应用”的原则在省(直辖市)公司建设全省(直辖市)统一的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数据平台,各地市公司以工作站的方式接入系统。 逻辑结构 逻辑结构说明: 1)集中式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在逻辑方面分为采集层、通信层以及主站层三个层次。其中主站层又分为前置采集、集中式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数据平台、省(直辖市)系统应用以及地市(供电局)系统应用几大部分。在全省(直辖市)范围内建设一套系统主站,同时为省(直辖市)和地区供电局两级提供系统应用服务,并统一与营销内部系统和营销外部系统进行接口。营销内部系统指SG186电力营销业务应用或现有营销信息管理系统,除此之外的

电能采集基础知识 - 2 - 系统称之为营销外部系统。 2)集中式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统一实现购电侧、供电侧、售电侧三个环节电能信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构建完善的电能数据采集与管理数据平台。 3)集中式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统一接入系统主站与现场终端的所有通信信道(对于230MHz 等专网信道还需进行组网设计和建设),并集中管理系统所有终端。 物理结构 物理结构说明: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物理结构由采集对象、通信信道、系统主站等三部分组成,其中系统主站部分建议单独组网,与营销内部系统和营销外部系统以及公网信道采用防火墙进行安全隔离。 采集对象指安装在现场的采集终端及计量设备,主要包括厂站采集终端、专变采集终端、公变采集终端、低压集中抄表终端以及电能表计。 通信信道是指系统主站与采集终端的通信信道,主要包括GPRS 、CDMA1X 、230MHz 专用无线、PSTN 、ADSL 以及光纤专网等。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技术规范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 F T U技术规范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 技术规范

目录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技术规范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GB/T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兼容性 GB/T 11022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T 5096 电子设备用机电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GB/T 19520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GB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五部分:对户外公共场所的成套设备—动力配电网用电缆分线箱(CDCs)的特殊要求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DL/T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Q/GDW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Q/GDW 513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 Q/GDW 514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 Q/GDW 625 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 2 技术要求 概述 馈线终端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箱式馈线终端和罩式馈线终端。 箱式馈线终端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规范资料

2013-02-07实施 2013-02-07 发布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规范 Q/CSG Q/CSG 11109001-2013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南方电网市场〔2013〕2号附件

目录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 (1) 3.2 机架式厂站终端 (1) 3.3 壁挂式厂站终端 (1) 4 技术要求 (2) 4.1 环境条件 (2) 4.2 机械影响 (2) 4.3 工作电源 (2) 4.4 结构 (2) 4.5 绝缘性能要求 (3) 4.6 温升 (3) 4.7 输入/输出回路要求 (4) 4.8 功能要求 (4) 4.9 电磁兼容性要求 (8) 4.10 可靠性指标 (9) 4.11 包装要求 (9) 5检验规则 (9) 5.1 检验分类 (9) 5.2 全性能试验 (9) 5.3 到货抽检 (9) 5.4 到货验收 (10) 5.5 验收结果的处理 (10) 5.6 检验项目 (10)

前言 按照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电能计量“标准化、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战略目标要求,参考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公司目前和未来的应用需求,对2008年颁布的《营销自动化系列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计量自动化终端系列标准》。 本系列标准包括《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荷管理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荷管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网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外形结构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上行通信规约》等12个标准。 本标准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对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外形结构、技术要求和检验验收等规则做出了规定,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招标采购、检验验收及质量监督等工作的技术依据。自本标准生效之日起,2008年颁布的《营销自动化系统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条件》即行废止。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营销部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营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卫明、郑龙、石少青、肖勇、党三磊、张亚东、伍少成。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委员会批准。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

目次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4) 3.1配电自动化终端 (4) 4环境条件 (4) 5功能及技术要求 (4) 5.1终端额定参数 (4) 5.2配电终端基本功能与指标 (5) 5.3馈线终端(FTU)具体要求 (6) 5.4站所终端(DTU)具体要求 (11) 5.5配变终端(TTU)具体要求 (16) 6终端试验 (20) 6.1型式试验 (20) 6.2抽样试验 (20) 7.3出厂试验 (20) 附件一配电终端主要元器件明细表 (21) 附件二故障指示器接入标准 (22) 附件三站所终端(DTU)装置示意图 (24)

前言 配电自动化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工作原则,为有效开展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相关工作,公司生技部组织编写了《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将此作为浙江省电力公司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范对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各项功能和技术指标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并对其技术发展和在智能电网方面的应用也做出了适当定义和描述。 本规范由公司生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的主要起草人: 本规范的主要审核人: 本规范的批准人: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功能、型式要求,包括终端类型、气候环境条件、功能、外形结构、显示、通信接口、材料及工艺要求、标志标识等。 本规范适用于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规划、采购、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标准号标准名称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 17626.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GB/T 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8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 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T 5096 电子设备用机电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GB 7251.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五部分:对户外公共场所的成套设备—动力配电网用电缆分线箱(CDCs)的特殊要求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Q/GDW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Q/GDW 513-2010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Q/GDW 514-2010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

EDAD2001-C型电能数据综合采集装置

EDAD2001-C型电能数据综合采集装置 1概述 EDAD2001-C型电能数据综合采集装置是由“北京煜邦”公司设计制造的EDAD2001型系列采集装置之一。它汇聚了“北京煜邦”公司近10年电量计费系统应用、研究的经验,特别适用于大型发输电关口电能计费系统的电能数据采集,它设计先进、兼容性好、可靠性高、功能齐全、容量大,能够采集、处理、存贮、远传电表输出的电能量信息。EDAD2001-C具有灵活的电能量采集方式,能同时以脉冲方式、RS-485方式、RS-232方式、CS口方式与多种电能表相联,进行电能数据采集,同时还能计录和电能计量有关的各种事件。 EDAD2001-C型电能数据综合采集装置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同时接入多种通讯规约的电能表,如兰吉尔(U型表、B型表、D型表)、ABB(Alpha表)、EDMI(红相表)、西门子(MAX2510)、爱拓利(SL7000)等进口表及威胜、龙电、科陆等国产表。可同时与不同协议的主站通讯。支持多种通讯协议,包括IEC870-5-102、EDAD、SCTM、IEC1107等(可接入到MPTMS2001、C2000、MV-90等计费系统主站)。 EDAD2001-C采用了大容量双电子盘数据备份技术,保证系统能够连续稳定地运行,确保数据不会丢失。在5分钟积分周期,测量点为128个量时,可累积保存1年的原始数据,停电后数据保存时间超过20年,本产品不需外接保护电池,解决了有些采集器会由于不能及时定期换电池(2~3年)而丢失数据的严重问题。 EDAD2001-C配备640×480TFT彩色液晶显示屏和标准键盘,全中文菜单界面显示,可显示各种测量值和设置各种参数,通过键盘能够灵活方便地进行参数设置、查询、统计等操作。进行各种操作时,系统提供相应地提示,使得各种操作都非常直观而且非常简单。 EDAD2001-C采用3U、19 标准工业机箱,模块化结构,人机接口齐全、全中文菜单界面。具有多主站接口和多种通信方式,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EDAD2001-C兼容性好,数据安全性高、运行稳定可靠,符合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是我公司技术人员多年努力、精心研制出的成果。由于它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因此是替代进口产品的理想选择。

EAC5000D型电能量采集装置说明书

EAC5000D电能量采集装置 使用说明书 广州南方电力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注意事项: ●装置安装调试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 ●本设备内部无用户可调元器件。 ●本设备在出厂前,经检验合格,并加铅封,在安装使用时,用 电管理部门的授权人只需将接线端盖卸下后,按盖内接线图接线即可,接线后加端子铅封。而装置的安装、调试及维护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专业的培训。 ●设备应安装在室内通风干燥处,安装设备的底板应固定在坚 固、耐火、不易振动的墙上。 ●设备的工作环境应有避雷措施。 ●运输或存储不当会对设备造成损害;供电电压错误会造成设备 损坏或引起火灾。 ●请勿自行拆卸维修。 ●如装置软件有变动,按装置上的版本。 ●如有无法解决的问题,请与我公司联系处理。

目录 一、概述 (1) 1.1. 产品简介 (1) 1.2. 执行标准 (1) 二、产品说明 (3) 2.1. 标准配置 (3) 2.2. 可选配置 (3) 2.3. 技术参数 (3) 2.3.1. 电压输入范围 (3) 2.3.2. 辐射电磁场抗扰度 (4) 2.3.3. 停电保护及器件参数 (4) 2.3.4. 强电端子绝缘电阻 (4) 2.3.5. 工作环境 (4) 2.3.6. 可监测满足下述条件的脉冲电能表 (4) 2.3.7. 外形 (4) 三、功能描述 (5) 3.1. 数据采集与存储 (5) 3.2. 数据传输 (5) 3.3. 对时 (5) 3.4. 参数设置和数据显示 (6) 3.5. 通讯模块的升级功能 (6) 四、技术特点 (7) 4.1. 易维护 (7) 4.2. 功耗少 (7) 4.3. 可靠性高 (7) 4.4. 兼容性强 (7) 4.5. 适应性广 (7) 4.6. 保障数据安全 (7) 4.7. 符合多种规约 (8) 4.8. 丰富的通讯功能 (8)

配网自动化终端技术条件书DTU设备

配网自动化终端技术条件书D T U设备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采购 技术规范书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银川供电公司配检中心 二零一五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为适应国网宁夏电力公司银川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 电终端的发展需要,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加强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技术管理,规范采购技术要求,特制定本技术规范书。 2.本技术规范书是依据国际、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规程和规 范并结合公司运行情况而制定的。 3.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并未对一 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 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4.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产品所执行的标 准不一致时, 按较高标准执行。 5.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招标方和投标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 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6.本规范书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技术条件提出了具体要 求,适用于规范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采购技术管理。 第二章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书的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款。GB 50053-19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9-1992 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T 14049-2008额定电压10、35kV架空绝缘电缆

GB 50061-19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T4623-2006 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 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DL/T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5221-2005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DL/T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814-2002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DL/T836-2003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DLGJ154-2000 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与验收标准 GB/T 13730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DL/T 630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 451 循环式远动规约 DL/T 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1部分

厂站更换电能量采集终端作业指导书

厂站更换电能量采集终端作业指导书 作业类型厂站更换电能量采集终端作业任务 作业班组作业地点作业时间 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要求确认 1.穿工作服,戴安全帽,穿工作鞋,佩戴员工证。 2.作业人员不得少于2人,工作负责人(监护人)一人。严禁单独工作。 3.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知识、电气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过年度《安规》考试合格。 4.作业人员必须清楚: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应有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 5.服务行为规范,参照《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服务行为规范手册》。 作业前准备工作 1.班长接到工作任务后,应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和难易程度,在班前会上合理分配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成员。 2.如果是涉及到电费结算的关口计量点,则应知会相关的部门(班组)共同处理。 3.工作负责人根据工作单和图纸等资料,做好工作前准备。 4.工作班成员准备好作业需要的工器具和相关资料,做好现场安全风险分析,制定安全措施。 作业环境 1.作业环境 (1)工作时如遇有雷雨、大风、大雾、冰雹等恶劣天气时必须停止工作。 (2)作业场所应有足够的照明。 2.安全注意事项 (1)办理第二种工作票,按有关安全规定填写“二次设备及回路工作安全技术措施单”。 (2)工作负责人与工作许可人应前往工作地点,核实现场各项安全措施完备后在工作票上分别确认、签名。 (3)至少有两人一起工作,其中一人进行监护。 (4)进入工作现场,按规定着装。进入高压室或配电房必须戴安全帽。严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移动、跨越或拆除遮栏。

(5)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向工作班人员交代工作任务、安全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项,指明危险点。 (6)电能计量器具、试验用仪器仪表在运输中应有可靠、有效的防护措施,如防震、防尘、防雨措施。搬运时应轻拿轻放,经过剧烈震动或撞击后的电能计量器具应重新检定。 主要工器具 □1、各种规格螺丝刀一套;□2、尖嘴钳、斜口钳、剥线钳、压线钳一把;□3、便携式照明灯一支; □4、二次回路导线一套;□5、带防漏电、防短路功能的电源插线板一个;□6、万用表一块; □7、钳表一块;□8、相位伏安测试仪或电能表现场校验仪一台;□9、扎带、绝缘胶布; □10、调试用笔记本电脑(手持终端);□11、备用电能表;□12、计算器一台; □13、手电钻;□14、标签、套管打印机;□15、其他: 序号作业步骤作业标准风险描述防控措施确认 1 工作票办理按规定办理工作票许可手续。工作票填写错误核对运行方式、现场接线图,对有安全规定的应填写“二次设备及回路工作安全技术措施单”。 2 核对现场安全 措施 1.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2.工作负责人检查安全措施完备、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后,由工作负责人带 领工作班成员进入工作现场,详细交待工作地点、工作任务、工作内容、 带电设备和现场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3.交代安全措施均清楚后,工作班成员签字确认。 4.认真执行作业表单中的各项安全措施,作业前所进行的安全措施在整个 工作过程中未经许可,不得变更。 1.人身触电。 2.走错间隔。 1.戴安全帽、穿工作服、穿工作鞋。 2.在工作区范围悬挂标示牌或设置遮栏。 3.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应严格检查安全措施的实施情 况,并向工作班成员讲解安全措施,指明危险点。 4.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3 核对档案资料核对硬件信息:作业工作单与终端的型号、厂家、资产编号等是否一致。无无 4 更换前检查1.测试采集终端至主站通讯通道是否正常(拨号Modem + 专线Modem +数 据网络或其他通讯通道)。 2.测试采集终端各路RS485通道是否正常。 1.人身触电。 2.走错间隔。 1.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2.在工作区范围悬挂标示牌或设置遮栏。

开题报告-电能智能采集终端器设计

辽宁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电能智能采集终端器设计 专题:软件设计 系别: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自BG071班 学生姓名:李健 学号:1031107109 指导教师:赵双元 2011年04月13日

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1.开题是本科毕业设计最重要环节之一,学生要高度重视开题报告的撰写工作。 2.开题报告一式一份,由学生妥善保管,最后连同毕业设计任务书、说明书等相关资料一起装入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资料袋中存档。 3.开题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4.开题工作应在教学进程表中,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二周周末前完成。 5.学生查阅的参考文献(含指导教师推荐的参考文献),设计类题目一般不少于10篇,论文类一般不少于12篇。

一、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分析 电能,作为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二次能源,它的应用成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与此同时,各行各业对电力系统供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能采集对电力系统电网和电气设备的安全、经济高效的运行以及维护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正常秩序都有着重要意义。 电能采集是现代电力营销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电能量结算是依靠人工定期到现场抄读数据,在实时性、准确性和应用性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而用电客户不仅要求有电用,而且要求用高质量的电,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因此提高电力部门电费实时性结算水平, 建立一种新型的抄表方式已成为所有电力部门的共识。 电能智能采集终端系统是将电能计量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的系统。Ⅰ型智能采集终端是专变用户电能信息采集终端,实现对专变用户的电能信息采集,包括电能表数据采集、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和供电电能质量监测,以及客户用电负荷和电能量的监控,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传输。它克服了传统人工抄表模式的低效率和不确定性,推进了电能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传感器、自动化仪表以及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得无论是机电脉冲式还是电子式电能表已能够较好地满足当今电能自动采集技术的需要。预计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电能采集系统的终端采集装置将以机电脉冲式电能表和电子式电能表两种仪表为主。 根据电能表的发展趋势,实现智能采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电能表本身来解决。即是采用IC卡形式的电能表,用户在售电机上买电后将卡插入自己的表中即可用电,预先将使用的电量记录在售电机内,实现先买电后使用;另一种就是利用自动抄表系统来解决。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以后者的发展为主。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都已广泛采用自动抄表系统代替传统的人工抄表。 具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实现了电能智能采集的用户大约有260万户家庭,在具体实施电能智能采集上所采用的技术多种多样,且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能智能采集系统的功能逐步完善。但受硬件设施、通信技术等制约目前电能智能采集系统的普及率仍不高。因此,如何改进电能智能采集系统、发展电能采集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的制作流程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预建立的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S2:对初始权重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通过,则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1;S3:获取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S4:以某一终端作为待测终端,基于历史数据、预建立的评分标准和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获取待测终端的总得分;S5:基于预建立的状态级别评价标准,获取待测终端的理论状态;S6:获取待测终端的实际状态,若与理论状态不相同,则依次执行步骤S1至S6,否则执行步骤S7;S7:获取最终权重矩阵,得到每个终端的实时状态,进行检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升了对终端的状态管控能力,具有预测准确度高、方便可靠等优点。 技术要求 1.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预建立的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

S2:对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通过,则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1; S3:基于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获取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 S4:以某一终端作为待测终端,基于该待测终端的历史数据、预建立的评分标准和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获取待测终端的总得分; S5:基于待测终端的总得分和预建立的状态级别评价标准,获取待测终端的理论状态; S6:获取待测终端的实际状态,并与待测终端的理论状态比较,若不相同,则依次执行步骤S1至S6,否则,待测终端的理论状态对应的初始权重矩阵即为最终权重矩阵; S7:基于最终权重矩阵,获取每个终端的实时状态,进行检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预建立的终端状态量,包括多个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均包含多个二级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基于层次分析法,构造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和每个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获取初始权重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初始权重矩阵具体为,基于专家法,对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和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进行赋值,即得到初始权重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对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包括以下步骤: S201:从初始权重矩阵中获取一一级指标判断矩阵或者二级指标判断矩阵,作为待检验矩阵; S202:获取待检验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电能量计量题库

答:远方终端实现电能量信息、瞬时量信息的采集、存储、上传,主站主要实现数据采集与处理、母线平衡计算、报表统计、线损统计分析、网页发布、数据转发、计量业务维护等。 2.电能量计量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一般由主站系统、子站系统和通信传输通道组成。 3.电能量计量子站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一般由电能量采集当地功能、电能量远方终端、电能表和其他配套设备组成。 4.电能计量装置包括哪些? 答:电能计量装置包括各种类型的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电能计量柜(箱)、电能量远方终端等。 5.电能量远方终端的定义? 答:具有电能量(电能累计量)采集、数据处理、分时记录、长时间保存、远方传输等功能的设备。 6.电能量远方终端一般具有哪些接地方式? 答: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保护地。 7.在电能量计量设备检修或故障处理过程中,拔、插电路板时应注意什么? 答:必须先关掉电源,测试仪器和电烙铁外壳必须可靠接地,以防止损坏设备。 8.什么情况下电能量计量设备允许退出运行? 答:下列情况,经自动化系统运行主管机构和有关调度同意,允许电能量计量设备退出运行: (1)设备定期检修; (2)设备异常需检查修理; (3)设备改造; (4)其它特殊情况。 若情况紧急,可先断电源,然后报告。设备恢复运行后,应及时通知调度和有关人员。 9.电能量计量系统中什么地方应加装防雷器? 答:(1)电能量计量系统使用的音频通道上。 (2)电能量远方终端交、直流供电电源输入端。 10.变电站电能量远方终端投运前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1)现场设备安装施工已结束。 (2)电能量远方终端单台(套)已调试好。 (3)主站和站端之间通道已畅通,误码在允许范围内。 (4) 应具备的图纸、资料齐全有效。 11.电能量远方终端与电能表通信常用的规约有哪些? 答:STOM、IEC1107、EDMI、DLMS、MOBUS、DL/T645规约等。 12.电能量远方终端与主站通信常用的规约有哪些? 答:IEC102规约、DL/T 719规约、SCTM规约等。 13.电能量远方终端与主站的通信有什么特点? 答:可通过网络、专线和拨号通道完成;终端能同时与多个主站进行通信,每个通信连接可以配置不同的数据集和数据周期,互不干扰。 14.电能量远方终端有哪些设置参数的方法? 答:可通过面板上的键盘、现场便携机及远程三种方式进行参数设置;另外还可以用远程诊断接口,实现终端的参数设置、远程维护、诊断及软件的在线升级等。

主站与电能信息采集终端通信协议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中主站和电能信息采集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帧格式、数据编码及传输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点对点、多点共线及一点对多点的通信方式,适用于主站对终端执行主从问答方式以及终端主动上传方式的通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L/T698的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GB 2260-9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18030-2000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 GB/T18657.1-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篇传输帧格式 GB/T18657.2-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 GB/T18657.3-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3篇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GB/T 15148-2008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DL/T 533-2007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 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Q/GDW130-2005《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 Q/GDW **1-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终端地址terminal address 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地址编码,简称终端地址。 3.1.2 系统广播地址system broadcast address 系统中所有终端都应该响应的地址编码。 3.1.3 终端组地址terminal group address 具有某一相同属性的终端群组编码,如属于同一行业、同一变电站、同一线路,响应同一个命令。 3.1.4 主站地址master station address 主站中具有通信需求的对象(如工作站、应用功能模块等)的编码。 3.1.5 电能示值indicated energy value 电能表计度器电能示值的简称。 3.1.6 测量点measured point 1

配电自动化终端

目录 一、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型号及含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使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配电终端总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控单元功能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控单元外形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控单元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控板(MCU)..................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遥测板(YC,交流直流采样)............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遥信板(YX,开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遥控板(YK,开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源板(PWR)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终端外形尺寸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搬运及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输及装卸..........................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装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现场配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交流电源配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信接口配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遥信回路配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遥测回路配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遥控回路配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现场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空气开关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远方/ 闭锁旋钮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分闸出口操作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池的更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调试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事项..........................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调试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终端与开关柜联调......................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电前后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数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DTU 三遥功能调试...................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终端与主站联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确认配电终端相关通信参数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站联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投运说明及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投运前配电终端的设置、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配电终端的运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谈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运维与故障处理

浅谈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运维与故障处理 摘要: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厂站电能量 采集终端故障会严重影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线路线损计算、母线电量平衡计算 等后续功能应用,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提供的是最基础的数据,理论上该终端安 装于变电站内且上行通信通道采用光纤通信,受人为因素影响少,通信通道可靠 性高,但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现根据采集现场运行维护经验对常见 故障和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研究。 关键词: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运维;故障处理;分析 1导言 随着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性能的提高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不断完善, 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各项功能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更准确的电能计量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对于电网企业来说,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的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通过 计量自动化系统通道检测功能,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厂站终端通信,能够在第一时 间发现异常,并进一步分析判断异常出现的原因。对厂站终端通信异常进行分析,才可以有方向、有针对性地消除隐患,进一步阐明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的调试和 运行技术,以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2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和计量自动化主站通信的实现 2.1拓扑结构 作为在发电厂、变电站中使用的电力信息采集终端,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实 现了电能量表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厂站终端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 上行通道,上行通道采用电话、网络或是光纤等通信方式,与主站计量自动化系 统进行数据传输。由此通过拓扑结构可以得知,当厂站终端采集出现异常,主站 前台无法采集数据的时候,可以从以下三点对故障进行排查:检查终端本体和参 数是否正常、检查通信通道是否正常、检查下行表接线和参数是否正常的。 2.2计量遥测系统 计量系统是一套不同子系统的有机组合,其包括有电能采集终端、通信通道、计量自动化系统等,各个子系统的有效运行决定了该系统是否可以有效运行,所 以不管是哪一个子系统发生故障,就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无法在这 个平台上完成相应的工作。在计量遥测系统中,采集终端一方面可以采集、存储 数字电能表以串行通信形式输出电能数据;另一方面把采集的数据通过上行通讯 传送到计量自动化系统主站中,是电能数据通讯的中枢,上下行采集通道机终端 可靠稳定是整个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的基础保障。计量自动化系统是工作人员 监测电网状况、各项指标重要的统计平台,使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各应用模块,计 量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具体情况,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对于计量系统的维护 也显得特别的重要。 3通信通道存在的故障 如果在主站前台页面发现某一厂站全站从某一个时刻采集的数据为空时,主 站通过进行通道测试,结果发现是厂站通道通讯发生故障。处理这种情况,需要 使用计算机PING终端IP和网关,来对终端和主站之间的通道工作情况进行确定,此处假定这个厂站终端机使用网络通道通信。一是如果网关响应正常,终端IP地 址连接超时。就可以排除网络故障,并且把故障锁定在既定范围内:终端自身或 是交换机到终端网线发生故障,可以检查网线是否损坏或断开网线进行解决;终 端本体发生故障,应该应由现场人员进行解决,并再第一时间就更换终端,终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