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课题

西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课题

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大西安时尚之都扬帆起航!

陕西中商联商业研究院国际消费城市研究课题

国家商务部在2018年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提到,未来三年将在全国范围打造一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家消费中心城市,吸引境外消费回流。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司长陈国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缺少像伦敦、纽约、巴黎这样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今后官方将通过试点形式,把一批具备条件的城市打造成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国际消费中心。那么,西安具备打造成为立足西部、服务“一带一路”、彰显中国元素、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吗?

一、西安具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

(一)城市商贸实力稳步提升,消费升级形势紧迫。

经过建国近70年、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西安商贸业从一个发展基础非常薄弱的内陆城市,已逐步建设成为批发、零售、餐饮、住宿、旅游、物流、休闲娱乐、家政等门类齐全、业态多元、市场活跃的辐射西北地区的商贸中心城市。截至2017年底,大西安(汉咸阳)人口超过1400万,位列全国城市第5位,副省级城市第2位。大都市区GDP总额超过9800亿元,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8位。全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接近5000亿元,境内外游客接待量超过1.8亿人次,列全国城市前列。世界500强已有200多家进驻西安或设立办事或合作机构。随着西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规模的持续增加和居民收入的大幅提升,居民消费意识的转变,西安消费总体规模和发

展档次,高端消费聚集度和空间布局,消费的辐射力和带动作用,以及城市商业文化活力、国际消费氛围,新型消费及新业态消费载体等,亟待通过全面消费升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优化提升。

(二)西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政策赋能优势突出

2009年6月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在国家战略层面赋予西安仅次于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战略定位。2017年,西咸新区划归西安直管,迈出了西咸一体化的实质步伐。2018年元月份,国务院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为目标,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中华文脉、中国元素的风貌塑造为特色,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规划中处于核心环节,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2017年3月,国务院《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赋予了西安“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建设一带一路交通、商贸、快递物流中心”的任务。2017年末,西安市委通过了将大西安建设成为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决议,确立了西安“一带一路”核心都市的定位。2017年,西安成功入围国家中心城市名单,国家进一步赋予西安作为全球范围的综合服务、产业聚集、物流枢纽、国际开放和人文凝聚的核心功能。

(三)城市特色鲜明,消费升级可挖掘潜力巨大。

1、西安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地处国家陆地版图中心,交通网络发达,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商贸物流节点和面向亚欧的商贸物流枢纽,是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国际会展城市、国际美食之都。

2、西安是享誉全球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中国十三朝古都,周秦汉唐帝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历史人文厚重,奠定了中华文化之都的国际地位,逐渐成为世界政要、国际友人访问中国的首选地,文旅领域的消费潜力巨大。

3、西安是名副其实的青春活力之城,拥有全国前列的大中专高校学生庞大群体,整个城市年轻消费群体超过300万人,时尚活力消费、新业态消费挖掘潜力巨大。

4、西安是全球科技研发之都,全球硬科技首创之城,科研院所数量国内外处于前列,军工、先进制造业、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工业、医药健康产业实力雄厚,科技交流、科技创新的频繁互动为拓展国际消费新空间提供了坚实基础。

5、西安是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全国四大旅游首选地,旅游资源全国前列,旅游消费增长潜力巨大。

当前,西安市已成功举办了欧亚经济论坛、世界西商大会、全球硬科技大会、东西部经贸洽谈会暨丝绸之路博览会、丝路国际电影节、西安国际动漫大赛、西部文博会、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西安国际通用航空大会等世界性会议展览活动;“长安号”国际班列已开通欧洲、俄罗斯、中东、中亚四条国际固定货运线路;丝绸之路仲裁中心、

西安领事馆区、丝绸之国国际会展着中心建设速度加快;“国际美食之都”授牌西安名至实归;西安市围绕打造时尚消费中心、世界旅游时尚之都启动了国际商圈升级计划、旅游国际化行动等重大工程。

西安在消费规模、消费结构、消费国际化、品牌资源集聚度、商务活跃度、新兴业态、商旅文融合发展、以及服务业关联性等方面与发达城市相比差异愈来愈小。结合西安的交通区位、历史文化沉淀、旅游资源、城市人文、行政效能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具备了在国际消费领域全面升级、消费集聚、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国际营商的一系列良好基础和未来需求。

二、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的蓝图设想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面消费升级为主线,以建设大西安、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充分用好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立足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深挖特色消费资源,强力推进商旅文融合发展,创新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提升消费层次,释放消费潜力,扩大消费总体规模。力争通过五至十年左右时间的努力,逐步建设成为立足西北、服务“一带一路”,具有中国元素和文化特色的国际消费城市。

(二)原则建议

1、强基础、补短板:强化商贸服务业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提升流通业对大西安消费实现、流通传递、产业融合、经济创新、城市

服务、就业承载的基础性作用,弥补在消费集聚度、国际时尚度、新消费业态、商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不足。

2、求创新、调供给:大力发展新兴业态、时尚业态,加快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和创新发展。着力强化品牌消费、餐饮消费、旅游消费、会展消费、文创消费、商务消费、健康消费、教育消费、社区消费等领域的有效供给。

3、抓重点、促效应:全面开放重点发力,在发展基础好、潜力大、发展迅速的行业领域和板块率先突破,形成集聚示范效应。

4、推改革、优环境:积极践行全国商旅文融合发展和新型消费体制改革创新城市,进一步推进行政效能改革,优化国际营商环境,提升都市文明,创建舒适一流的国际消费环境。

(三)目标设想

全面消费升级,加快消费高端化、形态多元化、消费便利化及融合发展步伐,通过五年时间努力,高端时尚消费占比大幅提升(30%以上),消费结构明显优化;境内外全球吸客能力明显增强(国内外游客进出达2亿人次以上),消费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国内外品牌资源高度集聚(70%的国际品牌进驻西安),国际大都市特征呈现;世界性会议会展活动活跃(全年国际会议150场以上),国际商务指数大幅攀升;商旅文融合发展独树一帜(文旅产业消费拉动贡献率达60%以上),大西安国际消费特色充分彰显。

通过消费扩张工程、消费提升工程、消费拓展工程计划的实施,全面增强西安消费总体规模,提升消费档次,拓展消费形态。在零售

购物、旅游消费、餐饮娱乐、电子商务、商务会展领域形成五个千亿级规模的消费市场;在文化休闲、健康养老、体育运动、教育培训、创意艺术等领域形成五个五百亿级新兴消费市场;消费总量朝着万亿级规模稳步迈进。形成全面消费升级、多元消费、国际消费的“八大都会”:国际商贸服务领域,建成时尚消费之都、美食餐饮之都、电子商务之都、服务“一带一路”的国际会展之都、国际交往之都;国际旅游消费领域,建成世界旅游消费之都;国际文化消费领域,建成中华文化世界传播之都、“一带一路”国际文化合作交流之都。

(四)发展重点

(1)全面提升城市时尚消费的品牌化和国际化水平

着力打造国际时尚消费之都,建设丝路商都。高起点系统谋划,努力把西安建设成为西部消费中心城市、全国性商贸物流枢纽城市、丝路商贸中心城市,形成消费聚集、品牌汇集、流通集散、价格形成、产业服务的中心功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领域,实施名品(时尚品牌)、名店(时尚专卖店、体验店、百货店、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等)、名街(特色商业街区)、名镇(时尚小镇)、中国风和消费业态创新工程,优先打造皇城国际文商旅商圈、大雁塔-小寨时尚文旅商圈、高新中央CBD商务区、浐灞RBD 商务区、临潼国际旅游度假区等五大具有国际级影响力和美誉度的高端商圈,15-20条具有中国元素的特色街区,推进大型购物中心场景式消费体验提升工程,将西安建设成为国内游客购全球、境外游客购中国、特色消费来西安的首选地。加速推进消费服务便利化,加快国

际社区、领事馆区、CBD商务社区、居住社区、教育社区消费便捷化、连锁化、品牌化、时尚化、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消费服务的国际化标准,营造舒适文明的国际消费环境。

(2)大力发展彰显地域风情特色的多元餐饮业

着力打造国际美食之都、舌尖上的西安。以“名、优、特”为发展重点,继续强力推进“中华老字号”、“陕西老字号”、“陕菜品牌”系列工程;加大引进川菜、粤菜、湘菜等知名菜系连锁品牌在CBD商务区、居住密集社区设立服务网点;鼓励全国地方特色小吃、一带一路沿线和日韩台新马泰印等国家和地区特色餐饮在西安大型商业网点、CBD商务区、著名商业街区、旅游景区、特色小镇、国际社区、教育社区设立服务网点。加快推进特色美食街区示范工程,重点发展20条具有国际消费承载力的特色美食街区。固定举办中华美食博览会、中华厨艺大会、世界美食博览会、世界厨艺大会等大型餐饮文化交流和消费体验互动活动。

(3)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电子商务体系,培育跨境电商消费新业态。

实施电子商务倍增计划,着力打造服务“一带一路”的电子商之都、互联网智慧应用之都。充分发挥中国在互联网生活应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智慧消费的全球领先优势,切实做好阿里巴巴集团丝路总部、新零售研发中心,京东集团全球物流中心,腾讯集团西部总部,苏宁互联网金融全国总部、苏宁易购、国美在线西北电商总部等电商巨头的服务对接,力争大西安网络购物销售额三年内达到1000

亿元以上,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5%以上;建设以国际港务区为基础的跨境电商集群,跨境电商交易额五年内达到1000亿元以上;支持互联网生活应用,智慧商圈、智慧出行、智慧旅游得到充分发展。

(4)发挥会展经济职能,拓展国际商务消费新领域。

着力打造面向丝路的国际会展之都,建设国际商务城市。积极发挥国际商务交流活动对于推动城市外向型经济和入境游客的拉动作用。突出西安在中国西部、“一带一路”的核心角色,策划打造一批与西安优势产业、优势资源相对应,和大西安核心功能相呼应,能将西安优势推广出去的重点品牌展会。在欧亚经济论坛、丝绸之路博览会、杨凌农业高科技交易推广、全球硬科技大会、全球西商大会、科技成果交易展示、旅游文化交流展示、创意创新交流展示、文化艺术产品交流展示、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等十大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形成国际影响。将全球性会议、展览、国内外合作交流活动和民众体验分享、媒体宣传参与充分衔接,形成国际商务消费新业态。建设曲江、浐灞、高新、沣东、杨凌五大国际会展集群。

(5)用足用好中国(陕西)自贸区政策,建设国际消费新载体。

着力打造西安国际经贸文化合作的中国内陆自由港。在自贸区中心片区和西安港务区片区重点发展品牌购物、会议会展、旅游文化、健康医疗、教育培训、电子商务等高端国际性消费产业。利用贸易便利化和特殊的海关监管、金融结算政策,建设若干全球品牌购物和奥特莱斯模式的保税店、免税店、退税商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和“一

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举办国际旅游展会;推进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培训基地;加紧设立国际汉唐学院和中国书法学院、孔子学院;建设以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的智慧博物馆和历史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一批国汉秦韵特色的文化体验消费主题园区和现代时尚文化影视场所;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中医药服务机构合作开设中医理疗、康复培训、国际推广的健康养生机构。

(6)强力推进商旅文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国际旅游消费产业。

着力打造国际一流旅游消费目的地,建设国际旅游名城。走“以旅带商、商旅互动、全域旅游”的商旅文融合发展道路,大幅提升境内外游客的多元性和旅游产品的丰富性。一是要深挖西安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历史遗存类、博物馆类、古建类、宗教类、山岳生态类、红色革命类、乡村民俗类、文创艺术、特色小镇等九类旅游消费产品,打造文博西安、圣城西安、生态西安、红色西安、民俗西安、文创西安的世界形象。二是要发展旅游消费延伸业态和新业态,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文化寻根、祖庭朝拜、修学旅行、科技体验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等产业,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体系。三是要推动旅游和商业服务的高度融合,发展旅游组团、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社交、智慧旅游,实现以旅促商。四是要加大旅游的国际营销推广力度,举办各类国际性的旅游推广体验节庆活动。

(7)拓展面向全球的中华文化体验消费,弘扬华夏文明。

着力打造弘扬中华文化、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世界文化之都。坐拥周秦汉唐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中华文明的发祥

地,华夏精神故乡,全国历史名城,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美誉度和影响力享誉全球。在国际文化消费层面:一要作为弘扬周礼、儒学等国学文化精髓的华夏文化寻根总基地;二要作为佛教、道教等宗教祖庭文化的全球性圣城;三要作为中华古建和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华夏总部;四要作为现代中国时尚文化的世界传播窗口、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华夏五千年,寻根在西安,使西安成为中国面向世界推广华夏文明,世界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现代时尚文化,中国了解世界文化的窗口城市。重点打造曲江大唐文化产业聚集区、临潼秦唐文化产业聚集区、秦岭北麓生态旅游与世界佛教道教文化传承带、唐皇城国际商旅文聚集区、汉城遗址汉文化展示区、大唐西市丝路文旅聚集区。

(8)实施文化交流合作的国际工程,拓展国际交往新领域。

着力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文化合作交流之都。一是发起组织世界古都论坛、世界古典建筑和文物保护论坛、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市长论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艺术节等。二是积极争取古都文化、丝路文化、非遗保护的各类国际组织机构将总部落地西安,争取“一带一路”国家在西安设立领事馆或文化交流办事机构。三是大力开展友好城市合作交流、文化交流、青年交流、民间交流并形成常态机制。四是充分利用西安高校林立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丝路大学联盟进程和国际教育培训、学术交流,建设“一带一路”国际人才交流培养的国际基地。

(五)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统筹各方资源协作推进,建立起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发展商务、旅游、文化、会展、农林、财政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机制,发挥总体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考核指标,建立起涵盖重点行业、重点项目整体推进的第三方统计监测评价体系,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快速有序推进。

2、强化政策支持引导。积极用足用好中省市现有扶持政策,研究出台新的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学习先进国家和地区经验,探索内陆自由港模式,建立免税购物和离境退税制度。设立国际品牌登陆基金,鼓励全球范围的名企名品在西安设立销售服务网点和总部机构,对于特色街区、特色小镇、服务业聚集区、商旅文融合发展的商贸服务网点引进国际知名品牌的给予奖励;对于接待境外游客贡献凸显的景区景点和购物消费场所,给予一定的租金补贴和税收减免优惠;对于举办国际性商务、会展、文化、学术交流活动的,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对于在西安设立国际合作机构、办事机构、服务机构,给予一定的办公经费和启动费用支持。

3、强化国际招商推广。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加大全球范围尤其是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国际品牌、总部经济、跨境电商、领事馆、国际文化教育机构数量提升方面的重大突破。积极进行城市营销推广,选择在境外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商务文化旅游交流活动。

4、强化体制机制改革。打破商旅文行政壁垒,创新机制融合发

展。设立全市级层面的“商旅文融合发展指导委员会”,以及皇城范围的“西安皇城区商旅文发展委员会”、“小寨—大雁塔国际文商发展委员会”等创新机构。降低行业门槛,在新兴消费领域的健康医疗、教育文化、国际会展等行业,最大化降低市场准入和投资审批限制。在吸引国际消费旅游签证等便利化方面,扩大免税退税政策试点范围。

5、营造一流国际消费环境。进一步推进行政效能改革,全面推行负面清单制度;强化商业领域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和国际通行的行业标准接轨;狠抓商品和服务质量管理,打造质量强市、品质西安;加快建设国际性涉外酒店、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国际化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志愿服务的多语化水平,努力营造多元包容的国际消费、生活、工作环境;进一步提高都市精神文明和居民综合素养,打造中西方兼容、历史传承和现代文明相得益彰、富有鲜明西安特色的大都市商业文明。

6、强化城市品牌策划宣传。充分运用媒体资源进行城市形象传播,全面利用城市推广口号、LOGO标识、城市形象VI体系进行国际化大都市广告推广。组织策划春节、五一、国庆等重点节日的文化旅游活动,体现中国元素,延续中华文脉,塑造西安价值。

(选自陕西中商联商业研究院国际消费城市研究课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