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笔记修订稿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笔记修订稿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笔记修订稿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笔记修订稿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

变迁笔记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笔记经济史学中这场革命的缘起,首先依赖于凯恩斯革命所产生的宏观经济学以及由此而形成并完善起来的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计量学,它们成为经济史学家分析经济史的强有力工具。诺斯运用这些分析工具,首先对1790-1860年的美国国际收支状况进行了经验性研究,然后又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关于同期美国经济增长的模型(《1790-1860年美国经济的增长》(1961年))。与此同时,新古典理论的价值判断、道德伦理和理论规范,则在理论上为他对历史分析进行规范性归纳提供了“哲学”基础。

一般而言,在各种有关经济增长的模型中,制度因素是被排除在外的,即将制度视为已知的、既定的或将制度因素作为“外生变量”,主要是通过各种物质生产要素的变化去说明生产率的变化和经济增长与否。其中,经济增长的技术创新论风行一时。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当物质生产要素不变时,尤其是技术不变时,生产率就无法提高,经济增长就不能实现了呢?显然不是,因为历史上存在反例。诺斯正是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于1968年发表了《1600-1850年海洋运输生产率变化的原因》一文(为新经济史学的代表作)指出:尽管这一时期海洋运输技术没有大的变化,但由于海洋运输变得更安全和市场经济变得更完全,使得海洋运输生产率大有提高。因此,在技术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形下,通过制度创新或变迁亦能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

笔者注:具体到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同样是牛耕地(技术没变),但在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两种不同的制度底下,绩效有天渊之别。所以,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话,那么制度更为重要,因为倘若制度不好,那么再先进的技术,也形同废纸一张——袁隆平被捆住了手脚,再大的本事也枉然。计划经济为什么失败?最根本的原因也在此:“在80年代以前,计划经济像一个大水泥块,把我们都封在下面,我们再大的能力也发挥不出来。”(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

任何一种建立理论的念头,都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或对历史素材的分析中的若干思想火花。相对于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狭隘性、即不考虑制度方面的因素而言,诺斯在与戴维斯合作的《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1971年出版)一书中认为,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有相似性,即推动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的行为主体都是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之比,对于促进或推迟制度变迁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情形下,行为主体才会去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的变迁,反之变反,这就是制度变迁的原则。

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可具体分为这样五个步骤:第一,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即对制度变迁起主要作用的集团;第二,提出有关制度变迁的方案;第三,根据制度变迁的原则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第四,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二行动集团,即起次要作用的集团;第五,这两个集团共同努力去实现制度变迁。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与通常的经济增长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将制度作为一个变量,而后者将制度看作是既定的和已知的;两者的相同点是,都以收益最大化原则作为理论的起点。

诺思在对美国经济史的研究中,不仅归纳出有关制度变迁的一般原则和过程,而且还多次考察了美国历史上制度变迁的产权含义,即制度变迁与产权结构的关系。他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一个不同凡响的观点: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中译本P1)当然,有效率的组织的产生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确立产权以便对人的经济活动造成一种激励效应,根据对交易费用大小的权衡使私人收益接近社会收益。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实现经济增长,那就是因为该社会没有为经济方面的创新活动提供激励,也就是说,没有从制度方面去保证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应该得到的最低限度的报偿或好处。反观通常的观点,则是将技术创新、规模经济、教育和资本积累等看作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可在诺斯看来并非如此。它们本身就是增长。因此,产业革命就不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原因之所在,而恰恰是其结果。

笔者注:上面一段对,对于我们正在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有重要参考价值。根据张五常的观点,中国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保护专利的制度。

当然,诺斯的上述观点是通过对公元900-1700年间西方经济史的考察而得出的。历史上的产权没有做到使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等,其原因就在于或是没法阻止“搭便车”的行为,或是创立和行使产权的费用超过了收益。我们也曾为这样的问题而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历史上的

经济增长没有在整个西方世界同时出现而首先在尼德兰和英格兰地区出现?根据诺斯的理论,原因在于尼德兰和英格兰地区最早进行了产权结构方面的变革,从制度上激发和保护了经济领域内的创新活动,因此它们首先在西方世界崛起,而法兰西和西班牙则没有做到这一点,因此它们在竞争中失败并大大落伍了。

笔者注:或许,上面一段话亦可为解答“李约瑟难题”提供参考?由于诺思成功地将产权理论运用于经济史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史作了重新解释,因此,他对西方经济史的考察成为“产权运动”的四大支柱之一(其他三大支柱是:交易费用概念、产权经济学和比较经济组织研究,见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P9-15)

英国为何“先富起来”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克莱夫?克鲁克(Clive Crook)

在《枪炮、病菌与钢铁》(Guns, Germs, and Steel)一书中,贾德?戴蒙(Jared Diamond)对长期发展提出了一个令人惊诧却又可能立刻让人认同的论点。西方走向繁荣,而其它地区未能做到,原因在于地理环境。由于它们(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欧洲和它的美国分支拥有易于驯养和栽培的动植物、较轻的疾病负担以及有利于工业化的自然资源。工业革命发端于英国,随后蔓延到欧洲大陆和美国,都是因为运气好。

将于下月出版的一本新书辩称,戴蒙完全搞错了。格雷戈里?克拉克(Gregory Clark)的《告别施舍:世界经济简史》(Farewell to Alms: A Brief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World)与戴蒙那本非凡的畅销书一

样,是一本引人入胜、令人难忘、文笔优美的好书,也同样应当赢得广

泛的读者。

克拉克辩称,造成差异的并非地理学和生物学方面的因素,或是像物权

与民主等制度方面的因素,而是文化。富人变得更加富有,是因为他们

推动了有利于经济现代化的思想发展;穷人继续贫穷,也是因为他们没

能做到这点。克拉克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一位经济历史学家,他搜集了众多精妙的论据和论点,来支持自

己的论断,而且在做出一些骇人听闻的推论方面毫不退缩。

他在书中写道,在19世纪初期,世界陷入了一个马尔萨斯陷阱(这是以

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命名的,他认为人口增

长会导致这个世界出现食物与其它资源的匮乏)。知识方面的缓慢进步

没能提高收入;反而是刺激了人口的增长。在18世纪,大多数英国人还

忍受着和石器时代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准。富裕生活被自动抵消:就经济

规律而言,人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

从英国开始,有两件事情使西方跳出了这个陷阱。经济效率开始更为迅

速地增长,而生育率有所下降。其结果是,生产力的加速提升影响首次

反映在生活水准方面。增长没有带来贫困人口的无限供应,而是使个人收入显着提高。

为什么这始自英国?肯定不是因为这个国家缺少“坏脾气的河马和斑马”。这个原因“不是煤炭、不是殖民地、不是新教改革、不是启蒙运动”。而是逾500年的社会安定与相对较高的富人生育率结合所导致的结果。当克拉克谈到“演变”出一个有利于现代化的社会环境时,他指的就是字面含义。在英国,富人大量增多。这导致了向下流动性的喷涌,富人的孩子们渗透到了低一些的社会阶层。通过这种方式,资产阶级价值观植根于更广泛的文化之中。挑战马尔萨斯理论的文化条件也在其它地方形成。但这一进程在英国走得最远,所以英国成为了发源地。克拉克驳斥了工业革命的“突变”论,即寻找各种各样的外部冲击。收入只是在1800年后才开始急剧上升,但早在此之前,生产力已经开始了一个逐渐上升的形态。对于很多人来说, 1800年英国的物质条件并不比1200年强多少——但尽管如此,社会已经发生了转变。其间的几个世纪,为现代经济打下了知识和文化方面的基础。

这种观点有些令人沮丧的含义。克拉克称,最贫穷的国家还陷在马尔萨斯陷阱之中,在那个世界里,公共政策里的优缺点看起来是颠倒的。

提高平均寿命的举措,结果是降低了收入——英国早先的优势正好相反,当时恶劣的卫生条件导致了低平均寿命和相对较高的收入。(根据马尔萨斯的逻辑,如果你改善人们依靠低收入生存的能力,维持最低生

活的收入水平将下降——克拉克指出,这就非洲目前的情况。)此外,如果现代化的关键是拥有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劳动力,而我们又不知道如何去传播资产阶级价值观,那我们对于提升贫穷国家的收入水平就无能为力了。

这本书基调决不像你可能想像的那么灰暗(或像它本应的那么灰暗):克拉克的写作风格机智地令人失去警觉。但他是正确的吗?

虽然我强烈推荐这本优秀作品,我对它却并不信服。问题之一是印度,一个克拉克似乎颇为了解的国家。此书详细阐述了印度为何没能实现工业化的原因——克拉克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印度工人在文化上没有做好适应现代科技的准备。

但如果这些落后的看法真如他所言,是无法根除的,那又如何解释印度自90年代初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呢?这样的增长奇迹是文化悲观主义所不能解释的。他们声称,正确的激励能够迅速激发正确的态度。一些来自贫穷国家的经济移民在到达到富裕国家后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也说明了这一点。相比于克拉克,我相信,好坏姑且不论,文化具有更大的可塑性。

但任何一本如此大胆,如此引人入胜,如此以良知辩驳,和如此政治上不正确的着作,肯定是值得一读的。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译者/李碧波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读书笔记 一、作者与书籍简介 诺斯,1920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1942年和1952年分别获得伯克利克里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学士和加利福利亚大学经济学学士和博士学位,1946年至1982年间曾先后任教于伯利克里加利福尼亚大学、华盛顿大学、赖斯大学和剑桥大学。1982年,他重新回到华盛顿大学任教,在校经济系任亨利·R·卢斯讲座法律与自由教授。此外,他还担任过《经济史杂志》副主编、国民经济研究局理事、东部经济学会会长、经济师协会会长和西部经济协会会长等职务。 这部书是注重于“史”还是“论”?《西方世界的兴起》的出版可谓是一书激起千层浪。不过,这篇论更注重的实史——历史的史实,而诺斯教授在1981年出版的《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则更注重论——历史的理论。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提出了在新经济史学派中独执牛角、独领风骚的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触及经济、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诸多方面,阐释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与其说,该书是对经济师进行细致缜密研究的专著,还不如说是一部洋洋洒洒、高屋建瓴的史论。尽管该书篇幅不大,也没有经济始终的数量研究方面的具体研究的新成果,但他却在西方经济史学界乃至整个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因为他为经济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前景,即:根基与当代经济学的最新进展而用最先进的经济理论去重新阐释历史。 二、本书概况 顾名思义,看文章更是得如此,要想对一本的总体意思、中心内容有准确的把握,首先有必要对题目进行推敲与研究。在对《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进行阅读的时候,我我们首先度需要对其中一些概念进行厘清,以保证对文章的中心把握不至于出现太大的偏差。 首先体制不同于制度。体制一般指系统,如我们惯用的的说法中常会说“资本主义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其所涉及的是一个有机系统,而并非指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制度,则是被设计出来的规则、程序以及内心层面的行为规范等。体制是与外界相联系,而又在内部有着层级、功能分明的有机体;制度只是强调侧重于执行方面表现出来的程序、规则、过程等。 制度和体制是针对程序和系统的不同研究,在一个系统的内部不同领域各有其相应领域的制度——如思想道德层面有思想道德的制度、行为层面有行为层面的制度。以科斯教授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学中的制度,强调制度学中的关系,包括意识形态、行为层面的关系。 诺斯分析观点是认为制度的变迁是历史演进的源泉。从这种观点出发与马克思强调的制度指生产关系得出不同的结论,将农奴现象归因于民族国家的兴起、人身自由的确立和民族国家的兴起。第二次产业革命则是一系列因素长期发展、变化带来的渐进性的结果。《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引入了产权、实施产权的单位、决定观念转化为行动的意识形态,通过“产权”将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研究经济史。由于制度的表现形式和领域的多样性,故称之为结构,即经济框架;变迁,指制度创立、变更即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本书名称为“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印证两次革命的产权制度的根本推动作用。

中国经济史复习题

xx经济史复习题 一.思考题 1.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资源禀赋包括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两部分。 【土地资源的特点】 优势: 我国土壤特征各异,植物品种繁多。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种类丰富产品。 劣势: 导致传统农业规模小、脆弱 (1)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耕地和人口矛盾突出。 (2)土壤种类繁多,但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性的土地较少。 (3)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 【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国土广,矿产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多。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也存在两个缺陷: 一是富矿少,贫矿多。 二是单一矿少、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不充分,“风水说”观念对矿产资源开采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古代社会,以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被延续下来、不断强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 2.简析中西方古代社会结构的异同及原因(作业)

3.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1、小农家庭的规模及贫困状况 汉后,小农经济普遍是贫困的五口之家,产品除消费交换外所剩无多,不足应付家庭正常支出外的需求。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生存,小农在生活和农业生产投入上都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 历史上赋税绝对值连增,赋税在多数时期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窘迫,不得不依赖于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等副业。 4.为何说中国传统农业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以个体小农经济精耕细作为特色,是一种劳动力高度密集型的集约农业。这种集约农业最显著的两大优势是单位面积产量与耕地复种指数都很高。 1.我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黄河流域也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并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 (1)夏、商、西周、春秋精耕细作的萌芽期,以黄河流域“沟洫农业”为其主要标志。 (2)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精耕细作技术的成型期,主要标志是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3)隋、唐、宋、辽、金、元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主要标志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制 度 变 迁 纲 要——读《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制度变迁纲要——读《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因为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诺思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是诺思的重要著作之一,发表于1981年(有关诺思著作见附录)。诺思认为经济史的核心问题是:一,解释决定和衡量一种经济体系实绩的制度结构;二,解释这制度结构的变迁。该书旨在为分析经济史实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在该书中,“结构”一词指制度框架,“变迁”一词指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pp.225)。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pp.225-226)。(注:制度是人类创造的约束条件它们为政治经济、社会交往提供了结构。正规的制度包括宪法、法律、财产权利等等。非正规制度包括禁忌、习俗、传统、社会谴责、行为规范等等North,1991, “institutions”, J.E.P. Vol 5, No.1 Winter pp.97-112)。 本文按照《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顺序,第一部分是解读理论(该书第1篇);第二部分是解读历史 (该书第2篇);最后一部分是要点和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一.理论 诺思的制度理论有三大理论基石:1、描述一个体制中激励个人和集团的产权理论;2、界定实施产权的国家理论;3、影响人们对“客观”存在变化的不同反应的意识形态理论。1.国家理论 关于国家的存在有两种解释:契约论(以卢梭为代表?)和掠夺(剥削)论(以马克思为代表?)。契约论认为国家起源于契约。掠夺论认为认为国家是某一集团或阶级的代理者,它的作用是代表该集团或阶级的利益向其他集团或阶级的成员榨取收入。诺思认为两种理论都是不全面的(pp.22),因为契约论解释了最初签订契约的得利,但未说明不同利益成员其后得最大化行为,而掠夺论忽略了契约最初签订得得利而着眼于掌握国家控制权得人从其选民中榨取租金。他提出了“暴力潜能”分配理论把两者统一起来。契约论假定主体间暴力潜能得平等分配,而掠夺论假定不平等的分配。 诺思构造了一个统治者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国家模型,该模型中的国家有如下三个特征:第一,国家为取得收入而以一组被称为「保护」和「公正」的服务作为交换;第二,为使统治者收入最大化而为每个不同的集团设计不同的产权;第三,面临能够提供同样服务的潜

现代管理学概论作业.

企业竞争战略与企业管理探析 摘要 :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给现代企业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谁能够最快地吸收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并运用于企业的竞争战略中,谁就可能获得竞争的主动权,赢得市场。本文将企业管理战略和企业竞争战略理论进行简单的探析,提出了确保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两种最基本的竞争战略形式 , 同时也对企业管理战略进行了阐述。 任何企业都面临三个问题 , 第一是进入哪个行业比较合适 ; 第二是在这个行业里采用哪种竞争战略谋取企业竞争优势 ; 第三是企业如何让自己发展壮大即选择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 [1]。这三者之间既有连续性 , 又具有因果关联性。哪个环节出现了失误 , 都将影响企业的命运。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 入世后的中国企业该怎样走好每一步 , 已成为每位企业家特别关注的主题 [2]。本文试图对企业竞争战略与企业管理战略进行探析 , 希望引起各位读者的关注。 一、企业竞争战略类型 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主题是企业应选择何种战略形式来确保企业在同行业中赢得竞争优势。根据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发展历程 , 无一不是选择了一种适合企业发展环境、令竞争对手难以模仿、难以做到的竞争战略 , 并持之以恒地实施这种战略。虽然每个企业可能采取多种竞争手段及表现形式来参与竞争 , 但从本质上说 , 竞争战略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种基本类型 : 其一是总成本领先战略 , 其二是特色化战略[3]。 1、总成本领先战略的优势 所谓总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要使自己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比竞争对手的价格低 , 通过低价位获得竞争优势。企业通过总成本领先战略主要可以获得如下利 益 :( 1 扩展了市场空间。 ( 2 企业从薄利多销中获得了多销厚利的结果。 ( 3 增加了进入障碍 , 减少了行业外其他企业对本行业的进入。 ( 4 由低成本 , 提高了企业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心得 篇一: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 一部简明中国商业史——读《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公元前8世纪的春秋,齐国宰相管仲翻开历代经济变革的新篇章,实行“四民分业,士农工商”“盐铁专营”等政策,一时间,民众安居乐业,齐国一跃成为霸主。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登基,他当政54年,一改前朝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治武功,一举把帝国拉回到高度专制集权的轨道上,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1069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新法,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等一系列律令,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来强兵,一时国库充实,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为之缓解。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是工商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然而,当世界步入工业革命时期,因种种原因,它远落后于世界各国,备受欺凌,成为“东亚病夫”。经历百年跌宕之后,公元1978年,邓小平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百年积弱的中国经济再度崛起,在21世纪初,中国重回强国之列。 …… 两千多年间,中国历经了十数次重大的经济变革,每一次变革,都顺应社会发展而发生,也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历代经济变革,基本的衍变逻辑是什么? 吴晓波在《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用一副六字对联加以说明:上联——“发展是硬道理”;下联——“稳定压倒一切”。这两句名言都出自20世纪末的大改革家邓小平之口。在吴晓波看来,就是发展与稳定 的辩证史。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是吴晓波近年来研究中国经济变革史的集大成著作。作者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和雄厚的笔力,由春秋时期的“管仲变法”开始,横跨了2700年,最后到当代改革开放,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比照和叙述了历代经济变革和工商变迁,指明因革演变,坦陈利害得失,既总括了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深入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逻辑与规律。是第一部整体叙述中国商业史的编年体著作。 吴晓波在导论中引用了熊彼得的名言:“人们可以用三种方式去研究经济:通过理论、通过统计和通过历史。”表

经济史上结构与变迁

《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思的经典力作,作者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为核心,在对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修正的基础上,运用交易成本、公共产品、相对价格等分析工具,建立了以经济史的经验性材料为论据的制度变迁理论,从而构筑起包括所有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新经济史学理论体系。 作者认为由于人类受自身生产能力和生存环境的约束,随着人口的增长将导致资源的稀缺,加剧资源利用的竞争,从而要求明确所有权,所有权的建立即激励机制的形成可促进经济增长,但在现有技术和组织制约下,所有权的界定、裁决和行使代价极为高昂,于是国家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提供所有权保护和强制力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国家规定着所有权的结构并最终所有权结构的效率负责。此外,由于意识形态提供了一种价值和信念,可以节约个人与社会达成协议的费用,以及约束个人行为的衡量费用,成功的意识形态更能有效的克服“搭便车”行为。 诺思把制度看成是为约束在谋求财富或本人效用最大化中个人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它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可以在其中相互作用的框架,使协作和竞争关系得以确定,从而构成了一个社会,特别是构成一种经济秩序。换言之,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内进行的,制度在指导和决定经济活动时起到激励或抑制的作用,决定这一个社会基本的福利和收入分配。所以在诺思看来,一个可以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的制度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可以说正是制度变迁构成了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而决定制度变革的主要因素不是生产力及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科学技术,而是人口变动。以早期人类社会发展为例,起初在资源丰富的情况下,人口可以大量繁殖,但自然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当人口增长一旦达到资源基础被完全利用的程度,那么人口的任何继续增长都会引起狩猎、采集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的下降,人们于是觉得有必要建立一种可以限制资源利用速度的所有权,并为之付出代价。所有权正是为更合理的利用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制度。随着所有权的建立,农业生产逐渐发展起来,按所有权的效率来衡量,原始农业的专一所有权和狩猎的共有权相比具有显著优势。这样整个过程就是人类从狩猎、采集到农业的逐步转变过程,一万年前的农耕发明和经济增长的起点就在这里。作者主张,农业是发明并不是最重要的,专一所有权引起的激励机制的变化必然会创造出农业。同样,对于近代西方世界的兴起也可以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予以解释,传统观点一般认为是产业革命推动了经济增长,使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根本改观。而诺思独树一帜的提出,产业革命不过是经济增长的一种表现形式,经济增长的起源可追溯到前几个世纪产权结构的缓慢确立,该结构为更好地分配社会财富和社会活动创造了条件,为技术创新和扩散提供了刺激。总而言之,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才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 诺思从制度创新和制度变革的角度完整的提出了一套经济史理论,并用这套理论来考察自史前人类的经济生活至现代经济增长的漫长历史。其推导逻辑可总结为:人口增长导致制度创新,从而产生激励作用,进而推动知识、技术的进步。有意思的是这一过程恰好与马克思理论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相反,并以人口因素代替了生产力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诺思打破了传统叙述经济史的框框,真正做到用经济学理论去解释历史,赋予了经济史新的内涵。而这似乎正是国内经济史研究中所欠缺的。当然,书中也有一些存在问题,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地方,如对农业起源模型的论述,作者显然忽视了人类对农业知

经济史课后答案

经济史课后答案(问答题) 一、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小农经济由小农的生产与生活组成。生产即是指小农的主业和主要副业——粮食和纺织原料及其成品生产,生活则是小农经济所赖以生存的更多的必要条件。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主要有: 1、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 汉代以后,小农经济基本被认为是五口之家而且家庭普遍贫困。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小农经济的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小农除了在生活上尽量减少开支,也必须在农业生产投入上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 虽然赋税制度经历了户调制、租用调制、两税法、一条鞭、地丁制等形态的演化,但其中却包含着赋税绝对值的增长。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小农的产出不仅指粮食产出还应当包括各项农副产品的产出,如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在日益窘迫之下,不得不更多的依赖于副业。 5、国家针对小农副业所做的制度安排 赋税和地租剥削的加重,必然使小农经济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副业。而为了稳定财政收入,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会以大规模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小农农副业的恢复和稳定。 二、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社会“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以个体小农经济精耕细作为特色,是一种劳动力高度密集型的集约农业。这种集约农业最显着的两大优势是单位面积产量与耕地复种指数都很高。 1.我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黄河流域也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并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1)夏、商、西周、春秋精耕细作的萌芽期,以黄河流域“沟洫农业”为其主要标志。 (2)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精耕细作技术的成型期,主要标志是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3)隋、唐、宋、辽、金、元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主要标志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经济史全册知识结构梳理

● ● ● 有利条件: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事业的发展;赋税制度;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农业不利条件:赋役沉重;土地集中;水旱灾害;政局动荡; “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 2.农业动力的变革: 牛耕的出现:春秋战国 牛耕的推广:西汉中期 4.耕作工具的发展: 耧车(西汉赵过) 3.播种工具的出现: 唐:曲辕犁的发明作用:农具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1).耕作技术的改进 1.农业材质的变革: 石器时代铁器时代 汉:犁壁的发明;耦犁,一牛挽犁 5.灌溉工具的发展: 翻车(三国马钧) 筒车(水力冲击) 一.农业的发展(要素) 铁犁牛耕 刀耕火种 郑国渠(郑国)——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水利专家:大禹;秦国:李冰父子;郑国;汉代:王景 地方特色工程:坎儿井 二.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精耕细作是古代农业鲜明特点 (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三.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经济:劳动力;生产工具(铁器)生产技术(耕作);水利工程——生产力 赋税制度;土地制度——生产关系 政治:国家是否统一;政局是否安定;统治者是否重视(重农抑商政策)

天文历法的进步 【思考:秦国具备统一中国的物质条件的主要原因?以牛田;水利工程;商鞅变法】 第二节中国古代手工业 一.纺织业 新石器时代:纺织业萌芽(原料:麻、葛、丝工具:骨梭、骨针等) 丝织业:商汉唐; 棉织业:宋明 二.冶金业 1)冶铜业:(1)新石器时代:起源(2)商周时期:青铜器制造水平世界领先(3)秦朝:青铜防锈 2)冶铁业:(1)春秋晚期产生 (2)战国时期推广:①块炼铁(锻铁)生铁(铸铁) ②炼钢、淬火技术 (3)汉代推行官营:①燃料变化:木炭—煤炭②供风技术:自然通风—人力—畜力—水力 (皮囊鼓风) (马排鼓风) (水排) (4)南北朝:灌钢法(5)北宋:煤炭 三.陶瓷业 1)制陶业产生:原始时代彩陶、黑陶;成就:兵马俑、秦砖汉瓦、(独特技术)唐三彩 2)制瓷业(世界最早) 商代: 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 技术成熟,先后出现青瓷和白瓷 唐朝: 南青(越窑)北白(邢窑) ,景德镇和四川大邑,釉下彩绘(长沙)宋代: 瓷窑遍布各地(景德镇和五大名窑) 唐宋名窑: 瓷窑遍布各地,各具风格 (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窑和陕西耀州窑) 元代: 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烧制出青花瓷 清代:粉彩瓷器:康熙年间发明;雍正年间登峰造极。(发明珐琅彩) 第三节中国古代商业古代商业的主要构成因素: 商人;商品(农、手工产品等);交换场所(国内外市场);货币;交通状况;国家政策 一.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商周:初步发展。周:骨贝、铜贝; “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良好条件—出现巨商和商业中心 汉代:商运活跃。 唐代:商旅往来频 繁辅助性经营场所 宋元:海外商运发 展迅速 明清:形成商帮, 出现会馆 二、“市”的发展 战国: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 汉代:都市因商业集中而繁荣 新朝: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形成: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五均”官 唐代: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盛,扬州 宋代:汴京等都市的商业繁盛 清代:苏州“十万烟火” .四大名镇:吴江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①.商业起源很早,不断发展,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②.联系: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但始终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③.结构: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④.阶段:阶段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宋元空前繁荣) ⑤.交通:商业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

历史经济变革读后感 2014年,民建北京市委理论委员会开展系列读书会活动。我利用春节期间休息,一气 读完了钟瑛主任推荐的吴晓波老师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不由得心潮澎湃,感触良多。此书以时间为轴,在东西方历史的宏大背景下,打破时间壁垒,重构历代变法全貌;对中国历史上十数次重大经济变革的种种措施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概述和比照,以建设性的理性心态,指明因革演变,坦陈利害得失,探研本国的历史轨迹及可能的前途;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逻辑与规律。辩驳得失,以史为鉴,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经济史”。 我们知道,对一个事物的把握,不仅要从感官上对事物的形态进行了解,还要了解事物所处的周边环境,更要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到灭亡的历史规律及所处历史阶段。同理,对经济的学习,不仅要横向,也要纵向,不仅要微观,更要宏观,不仅要重点,也要全面。 书中吴晓波老师提出两个重要结论:第一,最近三十多年的经济大崛起与其说是“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倒不如说是两千年经济变革史的一次合理性演进,我们迄今仍有陷入历史的闭环逻辑的危险;第二,中国经济制度上的“结构性缺陷”,是一个“建设性结果”,它与维持千年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密不可分的重大关系。如果不研究历代经济的变革,无法真正理解当前的中国。在看得见的未来,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很可能是一次以自由市场化为取向,以维持“统一文化”为边界,在民主法治与中央集权体制之间寻找平衡点的非西方式改革。这次变革的时间长度很可能超过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命长度。 作为一本经济类的书籍,《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没有华美的文字,只有对历史朴实的描述,引经据典,展示了中华民族经济发展变革的背景、思路、内容和成果,说明了两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不是停滞而是探索和发展的,洞悉上下五千年来华夏国家当权者治理国家经济的方针,并通过历史改革事件分析,为当今中国改革提供借鉴。 自春秋战国时期2000多年以来,中华民族不仅是简单的朝代更迭和轮回,对发展生产力和改善生产关系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创新,努力调整和平衡国家中央政权、地方政府、有产阶级、无产阶级四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从管仲、商鞅、桑弘羊、王莽、刘晏、王安石、朱元璋、李鸿章、宋子文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陈云、邓小平、朱镕基等人,都在历史中留下了经济革新的印记。 中国的朝代更替、集权与放权,表面是历史英雄人物个人的强弱促成的,实际深层的推动力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历经诸侯割据兵荒马乱的时代,人民苦不堪言,流离失所,就慢慢盼望统一、集权、安定的强势国家出现,于是就容易出现一个儒家模式管理的国家;在长期等级森严、教条、迂腐的国度,人民慢慢就盼望自由无束的生活,于是国家就容易转换到道家的模式。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就不断在儒家和道家两种模式中转换,分分合合。经济管理其实也一样,集权利于国家应付内忧外患的紧张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放权利于地方和商业,容易搞活商业,促进经济发展。任何一项改革都应是适应时代潮流和国家人民需要的,否则就会流产,甚至改朝换代。

经济史复习提纲

经济成长历程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3) ⑴ ⑵ ⑶ 二、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1、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时间)(工具:汉犁壁三翻唐筒曲) 2、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三、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课本5、28、46、83页) 1.出现时间: 2、出现的原因 ⑴ ⑵ 3、概念含义: 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生产,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4、特点:(1)自给自足(封闭保守) (2)落后性(规模狭小、简单分工、近代阻碍发展) (3)脆弱性(在天灾、战乱、苛政影响下容易破产) 5、发展:(1)明清时期,成为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2)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解体的含义) (3)1953-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合作社。(私变公) 四、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时期:井田制(性质:) (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 3、战国-明清:土地私有制(君主、地主、自耕农) 4、土地兼并现象:原因:土地私有(根本),土地买卖;影响:影响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 荡解决:均田制(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不准买卖) ★五、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 1、青铜时代:是指从到 2、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 3、汉代:人们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中国是世界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4、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 5、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 6、唐代:丝织业出现技艺 7、宋元以来:棉花种植由边疆向内地传播,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8、元代:黄道婆全面推广先进技术,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松江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的 棉纺织业中心。 9、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10、制瓷业:汉青、南白、元彩、唐独立、宋瓷都、明清出口

《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评介

《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评介 社科院经济所张红星 《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为道格拉斯·C·诺思所著。陈郁、罗华平等根据美国W.W.诺顿出版公司1981年版将该书译成中文,由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 《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一书是经济史领域历史与理论结合的典范作品,它的出版标志着新经济史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的基本完成。诺思用一种全新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框架重新解释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经济发展史,得出了许多迥异于传统认识的结论,这不仅在经济史研究中,而且在经济学说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作者简介 诺思,1920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1942年和1952年分别获得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学士和博士学位,1946年至1982年间曾先后任教于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华盛顿大学、赖斯大学和剑桥大学。1982年,他重新回到华盛顿大学,在该校经济系任教。此外,他还担任过<经济史杂志〉副主编、国民经济研究局理事、东部经济协会会长、经济史协会会长和西部经济协会会长等职务。诺思是新经济史学派的代表人物。由于诺思在新经济史理论方面的杰出贡献,他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的主要内容 本书分为三篇15章 (一)第一篇理论 1、诺思开宗明义,解释了对经济史研究的理解: “我把按时序解释经济结构及其实绩作为经济史的研究任务。我所关心的实绩是经济学家们通常所注意的问题,诸如生产多少、成本与收益的分配和生产的稳定性。我主要用总产出、人均产出以及社会收入的分配来说明实绩。我所说的结构是指那些我们相信是决定实绩基本因素的社会特征。在此,我把一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技术、人口及意识形态都包括在里面。所谓按时序也就是说经济史应从时间上解释结构与实绩的演变。

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

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 第一章 所谓“绩效”,我指是经济学家关心的,有代表性的事物,如生产多少,成本和收益的分配或生产的稳定性。 所谓“结构”,我指是被我们认为是基本上决定绩效的一个社会的那些特点。 这里,我把一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度、技术、人口统计学和意识形态都包括在内。 “整个时期”表示经济史应能解释结构和绩效的短暂变化。 “解释”表示经济史应能解释结构和绩效的短暂变化。 个人作出的选择反映了一组欲望、需要或偏好。这些选择是根据放弃的做出的。 (资本存量)的规模由人力资本(劳动)、实物资本(机器、工厂、农业改良等)自然资源的数量构成。这些又取决于可以利用的技术(即人对自然的支配)换言之,可用的技术决定着劳动体现的技艺(人力资本),实物资本的质量和自然资源的构成。 首先,模型假定一种刺激结构将使个人按全部差额得到投资的社会收益,应是说使个人和社会的收益相等;其次,它假定,新知识的获得和利用的收益不递减,因为在成本固定下能够增加自然资源的存量;第三,它假定,储蓄有实际收益;第四,假定生育后代的个人和社会费用是相等的;最后,人们的选择和预期的结果是一致的。 制度理论的主要部分为: (1)产权理论,描述个人和团体的激励制度; (2)国家理论,因为是国家的规定和实施着产权;

(3)意识形态理论,解释各种不同的关于现实的观念如何影响个人对变革“客观”环境的反应; 总而言之,当个人收益靠白搭车而仍可以得到时,有理性的个人便不会承担参与大团体活动的费用。 个人提出高于其机会成本的酬金是对他合法(一种意识形态上的考虑)提出的价值的一种衡量。同样,个人在试图推行变革中承担的成本,是对个人所感受的不公正和异化衡量。 二、经济结构导论 人口压力引起过技术的、社会的或其他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至少暂时)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基础的压力。 资源基础的扩大,取决于技术的改进,从而最终最决于知识存量的增长对经济结构分析初步探讨中,三点需要指出: (1)在整个历史上,在发明和创新的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几乎始终存在着巨大差距; (2)内森·罗斯伯格和保罗·戴维强调,技术发展是相互联系的。技术发展是建立在知识提前累积的基础上的,这决定着以后发明活动的方向。 (3)除非基础知识存量增长,否则,新技术发明最终将陷于收入递减。 决定经济绩效和知识技术增长率的是政治经济组织结构。政治和经济组织都必需: (1)用法规和章程来建立一组对行为的约束; (2)设计出一套程序,以便对违反法规,章程进行检查和遵循法规,章程。 (3)辅之以一组道德伦理行为规范以减少实施费用。 三、新古典学派的国家理论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 1.经济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1.历史归纳法。 2、计量分析 3.抽象演绎法 4.系统分析法 5.区域与比较经济史研究 6、社会学方法。 2.气候变化(P9) 从公元前3000年以来,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公元前3000——1100年,夏商及以前时期,黄河流域有象、犀牛、野猪等热带亚热带动物。平均比现在高2°C。 2.第一个寒冷期:公元前1100——公元8世纪,西周时期,“江、汉俱冻”,现在江汉不冻。“驱虎豹犀象而远之”。气候寒冷,热带动物退出中原。 3.第二个温暖期:公元前8世纪中叶——公元5世纪,春秋时期。 4.第二个寒冷期:战国、汉初。 5.第三个温暖期:西汉中期至东汉末年。 6.第三个寒冷期:魏晋南北朝至盛唐。 7. 第四个温暖期:宋元时期。 8. 第四个寒冷期:元后期至清末。 总趋势逐步变冷。农牧业靠天吃饭,气候对经济影响大。 3 、气候变迁的影响 随着气候的变化,天然植被地区逐渐缩减,栽培植物替代了天然植被。最早是黄河流域,魏晋以后延展至长江流域,唐宋以后扩大到珠江、闽江流域。明清时期扩大到东南沿角岛屿、西南山地丘陵、东北、内蒙、新疆等地。 3.生态环境的变迁(p11) 1 、自然环境的变化 森林带分布及其变化 荒漠带分布及其变化 2 、生态环境的破坏 (1)人类活动与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4. 黄河流域经历的三次破坏:(p11) 第一次,秦汉时期实行“实关中”政策; 第二次,唐宋时期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实行戍边政策; 第三次,明清时期的政策导致无限制的开发,如明初的“开中法”,清朝解除不准耕垦的禁令等 (2)人类活动与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从放、北方迁往南方,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人口中心,人口的过度增长和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 5.我国人口发展的四个阶段(p16) (最多时达到2000万人)阶段一,从夏商到秦末的1900多年是我国人口发展的第一个台阶。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读书笔记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读书笔记 游静06国经2006020236 道格拉斯·C.诺思根据丰富的经济史资料,突出了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假设,并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建立了诺斯模型。诺思的模型有三大基石:能够激励个人的和集团的产权理论、能够界定产权的国家政府、能够影响人们对可观变化作出不同反应的意思形态理论。本文主要探讨一下三大基石。 产权理论和国家理论 正如陈郁在《经济史中的制度与变迁》的《译者的话》中所说的“显然,诺思教授在制度变迁理论中对产权理论并没有多大的发展,可诺思教授处理问题的独到之处则是将产权理论与国家理论结合起来”。在诺思的著作与论文中,很少谈到关于产权的问题,而关于国家理论则往往写得比较多。诺思认为,国家决定了产权,因而国家是更为根本性的。但是,如果离开了对产权的分析,我们也无法去理解国家。即产权结构往往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性质。 传统的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国家的起源的特性,其中最有影响的也不外乎是契约理论和掠夺理论。前者认为,国家是选民达成契约的结果,他要为选民服务,并且由于契约限定着每个选民相对他人的活动,因而契约对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后一理论则认为,国家是某一特定集团或阶级的代理者,国家的作用是代表该集团或阶级的利益向其他集团或阶级的成员榨取收入,掠夺性国家通过界定一套产权,以使权利集团收益最大化。然而,现实中的国家往往居于这二者之间。诺斯指出“契约论未说明不同利益成员其后的最大化行为,而掠夺论忽略了契约最初签订的得利而着眼于掌握国家控制权的人从其选民中榨取租金。”对此,他提出了“暴力潜能”分配论的观点使得上述两者得以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之内。即如果暴力潜能在选民之间进行平等分配,便产生契约性国家,如果这种分配是不平等的,便产生掠夺性国家。紧接着诺思提出了他的国家模型,一个具有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统治者的国家具有三个基本特性, 其一是,国家为了获取收入,常常以提供一组服务来维持国家正常运行。由于国家提供这些服务存在着规模经济效应,因而作为一个专门从事这些服务的组织,国家由此得到的社会总收入要高于每一个社会个体自己保护自己拥有的产权所得到的收入。 其二是,国家为了使自身收入达到最大化,它将选民分为各个集团,并为每一个集团设计产权,在这里,国家实际上是一个“带有歧视性的垄断者”。 其三是,国家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着潜在的竞争对手,这一潜在竞争来源于其他国家以及在“现存政治经济单位中可能成为潜在统治者的个人”,正是潜在竞争对手的存在,促使国家在行使其职能时不得不做多方面的利益权衡,并防止被潜在竞争对手所替代的可能性的发生。 其次国家还有两个目的:(1)使统治者租金最大化;(2)使社会总产出最大化 但由于在这两个目的之间往往存在着持久的冲突,这种基本的矛盾是使社会不能实现持续经济增长的根源。(由此也就产生了著名的“诺思悖论”)又由于技术的变化、更有效率的市场的拓展等等,改变了相对价格与选民的机会成本,最终导致与产权的基本所有权结构

2018年遵义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遵义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综合文科试题卷 历史部分 (本试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題12道小題。每小题2分,共24分。请选出以下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域内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 纵观我国历史,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始于 A. 夏朝 B. 秦朝 C. 汉朝 D. 元朝 【答案】B 【解析】根据课本所学,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A项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奴隶制性质的王朝;C项和D 项都是在秦朝以后的封建王朝。B项符合题意,故选B项。 2. 鲁迅先生曾称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列关于《史记》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记述了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史事 B. 由史学家司马光所著 C.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 是我国歷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答案】C 【解析】根据课本所学,《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所以C项符合表述正确,ABD项表述均错误。故选C项。 3.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南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主要得益于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③南方相对稳定④国家统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课本所学,从东汉末年开始,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北方大量的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相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南宋时期国家政权处于分裂并立时期,国家没有实现统一所以④表述错误,故排除。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项。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有感

读诺斯的《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有感 近来读诺斯的《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联系一直在追读的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有点感想: 我们常说历史的滚滚巨轮,无法阻挡。整个历史是人、物、事的变化。人,不管是王孙贵族或商贩小卒,是历史人物的粉墨登场、交替出现,最后消逝;物是技术的更新换代;而事是各种制度的变迁。联系到《明朝那些事》,开始真不知道是朱元璋、陈友谅等人的出现覆灭了元朝,还是腐败元朝到覆灭促生了朱陈等人;不知道是因朱元璋才出现了明朝初期严厉惩污肃贪的一系列举措,或者即使不是朱元璋当权,也有如此严厉的系列举措。 我们自小熟读的马克思理论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腐败的元朝(落后的生产关系)致使当时民不聊生、饿孚遍野,已经严重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历史安排了朱陈等人去推翻这个制度,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制度。从此人民安享太平,经济发展逐步走向正轨。 回到诺斯的理论。诺斯把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具体分为这样五个步骤:第一,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即对制度变迁起主要作用的集团;第二,提出有关制度变迁的方案;第三,根据制度变迁的原则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第四,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二行动集团,即起次要作用的集团;第五,这两个集团共同努力去实现制度变迁(在《明朝那些事》所述明史中,谁作为出头的第一集团已经不要紧,要紧的是谁最终成为唯一的集团。朱元璋很幸运的完成了这项伟业)。诺斯的理论与通常的经济增长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将制度作为一个变量,而后者将制度看作是既定的和已知的;两者的相同点是,都以收益最大化原则作为理论的起点。 由此看来,马克思与诺斯的观点其实大同小异。 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可近似看作经济的增长;而生产关系概念,亦可近似看作制度。两个理论间作用的机理也相似。马克思的理论不赘述,而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一个不同凡响的观点: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中译本P1)。有效率的组织的产生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立产权以便对人的经

《中国经济史》课后题答案 复习资料剖析

第一章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一、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资源禀赋包括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两部分。 【土地资源的特点】 优势:我国土壤特征各异,植物品种繁多。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种类丰富产品。 劣势:(导致传统农业规模小、脆弱) (1)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耕地和人口矛盾突出。 (2)土壤种类繁多,但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性的土地较少。 (3)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 【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国土广,矿产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多。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也存在两个缺陷: 一是富矿少,贫矿多。 二是单一矿少、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不充分,“风水说”观念对矿产资源开采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古代社会,以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被延续下来、不断强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 三、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1、小农家庭的规模及贫困状况 汉后,小农经济普遍是贫困的五口之家,产品除消费交换外所剩无多,不足应付家庭正常支出外的需求。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生存,小农在生活和农业生产投入上都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 历史上赋税绝对值连增,赋税在多数时期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窘迫,不得不依赖于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等副业。 第二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经济 二、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缓慢的原因。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土地所有制结构】 (1)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也是发展最充分、最典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读书笔记与心得 一由近代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看诺思(此段基本与经济理论无关) 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可大致归类如下: 对自然现象进行精确观测,总结出规律; 提出理论假设; 利用数学和逻辑得到推论; 对推论进行客观、可重复、精确定量的实验检验; 修改理论及架设; 实验检验理论及假设; …… 而当我们纵观诺思的思想的发展历程似乎可以得到很多相似的启发:最初他深受古典派和马克思的影响。前者对经济运行体制的分析十分透彻,后者则开宗明义直指问题的要害是制度,并分析了制度的长期变迁。然而,诺思认为他们都有不足之处,前者忽视了制度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因而使得有很多问题难以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如在1600年——1850年间,世界海洋运输业中比呢没有发生用轮船代替帆船之类的重大技术及步,但这期间海洋运输的生产率确有了很大提高,这又作何解释呢?诺思教授通过《1600——1850年海洋运输生产率变化的原因》一文,明确指出尽管这一时期海洋运输技术没有大的变化,但由于海洋运输变得更安全和市场经济变得更完全,因此,船运制度和市场制度发生了变化,从而降低了海洋运输成本,最终使得海洋运输生产率大有提高;而后者(指马克思)则把阶级分析作为唯一的研究主线,但事实上并不能用一种理论来说明技术变迁的速率和过分强调技术是以牺牲其它的变迁动力为代价的。例如,马克思轻视人口变化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诺思教授通过对人类经济史尤其是产业革命的再认识,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源于《西方世界的增长理论》)。 注:这一段是通过对历史的考察,总结规律,从而提出一个假说(制度对于人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甚至推出:制度重于制度重于技术的推论。 诺思认为制度变迁的原因、动力都源与经济人对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与其成本的时候,制度变迁才会发生。但是,当诺思用这一理论解释另一些历史的时候却陷入了困境,因为历史事实证明即使是在预期收益大于成本时,制度变迁并不一定发生。于是他就用意识形态理论来你不这一缺陷,以使其制度变迁理论能自圆其说(《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的出版则标志着他这一任务的完成)。至此,诺思教授已成功的构造了一个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