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评作业参考答案

环评作业参考答案

环评作业参考答案
环评作业参考答案

环评作业参考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环境质量评价的数学模型

2-2、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讨论,用一盆水清洗衣服和将该盆水分成两个半盆水来洗衣服,哪个效果好。

解:假设一盆清水的量为L ,衣服上的污物为n mol ,洗完后所剩水为L 1,∵衣服上的污物均匀分散

在清水中,衣服上残留的污物为W ,则方法一:1L W L

n =

,方法二:第一次用2L

洗衣服后,衣服上

残留的11/2

L W n L =,第二次用2L

清水洗时,1211/2L W W L L =

+ ,11122114*/2/22L L L W n n L L L L L L ==++,进行分析比较: 12

L

L =

时,W 1=W 2,方法一与方法二效果一样;12

L

L >

时,W 1

L

L <

时,W 1>W 2,方法一效果好。

2-6、某监测站点某日的二氧化硫日均浓度值为 125μg/N m 3,二氧化氮日均浓度值为 75μg/N m 3,当日测得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值是328μg/N m 3,计算API 并指明空气质量等级和主要污染物。

解:根据空气污染指数公式()

()

(),,1,,,1

,*i

i n

i i n i n i n i n i n C C I I I I C

C ++-=

-+-,由二氧化硫日均为125μg/N m 3,查

表API 在100~150之间。又测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值是328μg/N m 3,,NO 2的浓度值为75μg/Nm 3,计算得二者API 分别为I pM10为可吸入颗粒物的API 指数,则根据公式

()()102328150750

*200100100189,*500047350150800

pM NO I I --=-+==-+=--,Max{I pM10,I NO2,I SO2}=I pM10=189,

∴该检测点的污染物的API=189,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第三章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2、已知某市 1995 年 GDP 是 60亿元,SO 2 排放总量是 2250 吨,2000 年GDP 达到 90 亿元, SO 2 排放总量是 2490 吨;若到 2010年 GDP 实现 210 亿元,用弹性系数法求那时 SO 2 的年排放总量是多少吨?

解:(1)根据题意,预测参照年t 、预测基准年t 0、预测目标年分别确定为1995年,2000年和2010年。

(2)根据公式()

0M=1t t M α-+和()

0G=1t t G β-+,(M 0 是基准年的已知排污量,M 是目标年或参照年的

排污量;α 是排污量的年增长速率;。G 0 是基准年的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G 是目标年或参照年的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β 是产值的年增长速率)求得α、β

2250=2490*(1+α)1995-2000解出:α=0.02,60=90*(1+β)1995-2000解得: β=0.0845

(3)计算弹性系数 ξ =α /β =0.237

(4)根据(2)中公式求出预测基准年与预测目标年之间的β值: 210=90*(1+β)2010-2000解的:β=0.0884,同时可求得 α= ξβ =0.021 (5)求出预测目标年SO 2 的年排放总量 M=2490*(1+0.021)2010-2000=3065t

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4-1、已知河流流速为 0.6m/s ,河宽 16m ,水深 1.6m ,横向扩散系数 D y = 0.05m 2/s ;岸边有一连续稳定污染源,污水排口排放量 120g/s ,求污水到达对岸的纵向距离 L b (以浓度达同断面最大浓度的5%计),和完全混合的纵向距离L m ;并求到达对岸的断面浓度C (L b ,B)、C (L b ,0), 和完全混合断面浓度C (L m ,B)、C (L m ,0)各是多少?

解:根据题意,污染物到达对岸的纵向距使用公式2

b 0.0675L y uB D =,其中u 为河流流速,B 为河宽,求

解得出L b =207.36m 。

岸边排放完全混合的纵向距离,因为污物属于岸边排放,所以选用公式

2

0.4m y

uB L D =

,求得L m =1228.8m 污染物排放达到均匀过程中,河岸会对污染物有发射作用,只用考虑一次反射

污染物扩散时,两岸对污染物有反射作用公式按照污水达到对岸定义,C (Lb,0)计算时不计对岸的反射顶。不考虑一次反射时二维静态河流岸边排放连续点源水质模型的解为:

(

)()222,exp exp 44y y B y u y u C x y D x D x ??????--??

=

-+ ? ??? ? ?????????

因此求解:C(L b ,B)=C(207,16)=0.42g/l

C(L b ,0)=C(207,0)=8.5g/l C(L m ,0)=C(1228.8,16)=3.75g/l C(L m ,0)=C(1228.8,0)=3.8g/l

4-3、一均匀河段长 10km,上游有污水排入,污水流量为 250m 3/d, 含BOD 浓度为 500mg/l, 上游的水流量为 20m 3/s, BOD 浓度为 3mg/l, 河流平均流速为 0.7m/s, BOD 衰减速度常数 K d =1.2 1/d,计算排污口下游 1km, 2km,5km 处的BOD 浓度.

解:根据题意河流平均流速u=0.7m/s=60.47km/d ,

污水流量q=250m 3/d=2.9*10-3m/s

河段初始断面河水中的BOD 浓度C 0为:120C Q C q

C Q q

+=+,其中C 1污染物浓度,Q 为河水流量,C 2为废

水中污染物浓度;解得C 0=3.07mg/L

将该均匀段河道划分成许多相同的单元河段,每个单元河段看成是完全混合反应器,设以0.5kM 为单位,将河段分成环境单元即Δx=0.5kM ,1kM ,2kM ,5kM 处于划分河段的第二个,第四个和第十个河段处 由公式01i i

C C K x u =

???+ ?

?

?,因此求解得:1kM 处,C 2=3.01mg/L ,2kM 处C 4=2.95mg/L ,5kM 处

C 10=2.78mg/L

4-4、某湖泊平均容积为 V =2.0×109 M 3,流入支流流量为Q p =2.4×109 M 3/a , 其中含有难降解污染物,浓度为C p =0.45 mg/L ,流出支流流量为Q h =3.5×109 M 3/a ,当前情况下湖水中污染物浓度C 0

=0.04mg/L ,若湖水为完全混合,湖泊的出流、入流流量及污染物质输入稳定,污染物质无其他途径进入湖泊,求 2年后湖水中污染物的浓度。稳定情况下,当时间趋于无穷时,所达到的平衡浓度又是多少?

解:根据湖泊进出水量的多少和污染物的性质,可建立以下湖泊水质预测模型

污染物守恒情况下:Qp=3.5*109(M 3/a) /365=6.58*106M 3/d ,Qh=9.59*106M 3/d 经过两年后的污染物浓度C 2为0020exp p p

p p h h h W C Q W C Q Q C C t Q Q V ++????

=

+-

- ? ?????

其中湖中现有污染物(除Q p 带进湖泊的污染物外)的负

荷量,C0为湖中污染物现状浓度(mg/L ),将已知条件代入 解得C 2=0.3226mg/L

稳定情况下,时间趋于无穷时达到平衡浓度C ,()0

p p h

W C Q C Q +=

,解得C=0.3314mg/L

4-5、上题中,如果流入支流的磷含量为P =0.55mg/L ,现湖水磷含量为 [Pe ]=0.015mg/L,湖水中磷以一级反应方式降解,降解系数 k 1 =0.22(1/d ),因雨水冲刷进入湖水中的磷的负荷是 4500kg/a 。预测 2 年后湖水中磷的浓度,以及当时间趋于无穷时所达到的平衡浓度。

解:由题建立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污染物浓度变化的时间常数为K h ,

9

1h 9

3.5*10K 0.22*3652.0*10

h Q K V =+=+=82.05 1/a 经历两年后,湖泊内的污染物浓度C (mg/L )可以用完全混合衰减方程表示:

()000exp p p

p p h h

h W C Q W C Q C C K t VK VK ++?

?=

+-

- ???

=0.0354mg/L 其中6

93

4500102.01010p C P ?=+?? 当时

间趋于无穷时,所达到的平衡浓度()0

p p h

W C Q C VK +=

=0.0354mg/L

第五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5-1、设有某污染源由烟囱排入大气的 SO 2 源强为 80g/s, 有效源高为60m ,烟囱出口处平均风速为 6m/s ,当时气象条件下,正下风方向 500m 处的σy =35.3m ,σz =18.1m ;计算x=500m y=50m 处的SO 2地面浓度。

解:设C 为所求的SO 2地面浓度。高架连续点源的扩散问题,必须考虑到地面对扩散的影响所以污染可以考虑为来自实源和像源的共同作用,根据已知条件,由公式C=C 1+C 2,其中C 1为以实源排放点所造成的污染,C2为以像源排放点造成的污染。根据公式

()()2212222exp exp exp 2222y z z y z z H z H Q y C C C u σσσπσσ????????-+????

=+=--+-???? ????? ?????????????????, z=y=50m,将题中所给已知条件代入公式得C=0.0104mg/m 3。

5-2、已知某城市1地处 118.5°E ,31.7°N ,某城市2地处 126.8°E ,45.7°N ;求十月二十四日两地日出与日落的近似时间(北京时间),并画出纳布可夫日高图。

解:根据题意的10月24日正午12:00的太阳倾角δ=-12°。有1、2地所处的纬度可求得计算正午12 点的日高角h θ=90-(φ-δ),则h θ1=70.3°,h θ2=56.3°。计算日出日落真太阳时,由

0sin sin cos cos cos ?δ?δω=+ cos tg tg ω?δ=-

∴ ω1=82.5°,求出距正午12点时间为t 1=82.5°/15°=5.50h=5小时30分钟 ω2=77.4°,求出距正午12点时间t 2=77.4°/15°=5.16h=5小时10分钟 由经度求时间补偿Δt=(120°-经度)*4分/度,求得Δt 1=6分,Δt 2=-27.2分 城市1,日出时间6:24,日落17:24;城市2,日出时间7:17,日落时间17:37

5-3、设某火力发电厂燃煤量为15t/h ,煤的含硫量为1.0%,烟气脱硫装置的SO 2净化效率为70%。若烟羽轴离地面高度为 200m ,地面 10m 处风速为 3m/s , 大气稳定度为D 类,求该烟囱的SO 2地面最大浓度及发生位置。

解:本题是关于连续点源烟流扩散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得SO 2的排放量

C S =(15*106/3600)*1.0%*30%*(1/32)错误!未指定书签。*64=25g/s ,选用幂指数风速廓线模式来估算高空

风速根据公式2211u p

z u z ??

= ???

,式中u 2、u 1分别为距地面 Z 1 和 Z 2 (m)高度处的10 min 平均风速(m/s ),

又∵大气稳定度为D 类,幂指数p=0.25,∴u 2=6.43m/s ,根据公式max |141.42

z x x σ==

=,查P-G 扩散幂函数数据表的2

1/2220.555360,0.810763,108702m ααγγ??====max

根据公式x ,x max 为最大浓度发生的

距离。又查表的110.888723,0.146669αγ==根据11y x ασγ=求得566.9y m σ=,C max 为地面最大浓度由公式max 2

22z

y

Q C e u H σπσ=,计算得C max =0.0058mg/m 3 。

5-4、设某电厂烟囱高度 120m ,出口内径5m ,烟气温度 418K ,大气温度 288K ,排烟速度 13.5m/s ;大气稳定度为中性,源高处平均风速为 4m/s ;试计算烟气抬升高度。

解:根据我国烟气抬升高度计算方法,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ΔT=130K>35K ,大气稳定度为中性,排烟流量Q v =13.5m/s*π*(2.5)2=265m 3/s 烟气由烟气的热释放率公式

电路分析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4-2 试用外施电源法求图题4-2 所示含源单口网络VCR ,并绘出伏安特性曲线。 解:图中u 可认为是外加电压源的电压。 根据图中u 所示的参考方向。可列出 (3)(6)(5)20(9)50u i i A V A i V =Ω+Ω++=+ 4-5试设法利用置换定理求解图题4-5所示电路中的电压0u 。何处划分为好?置 换时用电压源还是电流源为好? 解:试从下图虚线处将电路划分成两部分,对网路N 1有(节点法) 11 11967 (11)u u u u i ???+-=? ?+????-++=-? 整理得: 1511714u i =- 对网络2N 有 2 5 1133u i i i =?+?= 解得3i A =,用3A 电流源置换N 1较为方便,置换后利用分流关系,可得: ()121031V 1V u +=??=

4-9 求图题4-7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R i ,已知0.99α= 解: 施加电源t u 于输入端可列出网孔方程: 12335121(25100)100 (1) 100(100100101010)100.990(2)t i i u i i i +-=-++?+?-?= 将(2)代入(1)得135t i u R i ==Ω 4-14求图题4-10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路。 解 解: 图(a):因电压的计算与路径无关,所以

[5(1)]4(13)4ad ac cd ad ab bd u u u V V u u u V V =+=---=-=+=--=- 图(b): 流出a 点的电流(521)8a i A =++=,流入b 点多的电流(541)8b i A =+-=。 所以ab 之间的等效电路为8A 的电流源,电流从b 端流出。 图(c):导线短接。 4-23 电路如图题4-15 所示,已知非线性元件A 的VCR 为2u i =。试求u ,i ,i 1. 解: 断开A ,求得等效内阻:1o R =Ω 开路电压a u 所满足的方程: ()(11)12111/21 c a c a u u u u +-?=???-?++=?? 求得2a u V =,最后将A 接到等效电源上,如上图所示。 写出KVL :220i i +-=12A i A ?=-或 当1i A =时,1u V =,21120.5,[2(0.5)1] 1.52i A A i A -==-=---= 当2i A =-时,4u V =,21421,[212]32i A A i A -===-+= 4-25 试求图题4-17所示电路中流过两电压源的电流。

环境影响评价题库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 2.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 4.环境标准: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5. 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6.评价工作等级:是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各专题工作深度的划分。 7. 环境的整体性:又称环境的系统性,是指各环境要素或者环境个组成部分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与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8. 环境质量:是指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 9.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是在开发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的调查和评估,检查对减少环境影响的落实程度和实施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判断提出的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对一些评价时尚未认识到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以达到改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管理水平,并采取补救措施,达到消除不利影响。 10. 环境容量:是指对一定区域,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污染源布局和结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11. 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二、选择题 1、环境基本特征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资源性与价值性。 2、环境影响分类按来源分类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

物理学(第五版)下册波动作业答案

波动作业答案 1.{ 一平面简谐波沿Ox轴正方向传播,t= 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P处介质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 A.(SI) B.(SI) C.(SI) D.(SI) 答案:A 2.如图所示,S1和S2为两相干波源,它们的振动方向均垂直于图面,发出波长为的简谐波,P点是两列波相遇区域中 的一点,已知,,两列波在P点发生相消干涉.若S 1的振动方程为,则S2的振动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D 3.两相干波源S1和S2相距,(为波长),S1的相位比S2的相位超前,在S1,S2的连线上,S1外侧各点(例如P点)两波引起的两谐振动的相位差是() } A.0 B. C.

D. 答案:C 4.在弦线上有一简谐波,其表达式为 (SI) 为了在此弦线上形成驻波,并且在x= 0处为一波腹,此弦线上还应有一简 谐波,其表达式为() } A.(SI) B.(SI) C.(SI) D.(SI) 答案:D 5.沿着相反方向传播的两列相干波,其表达式为 和. 在叠加后形成的驻波中,各处简谐振动的振幅是() } A.A B.2A C. D. 答案:D 6.{ 一平面余弦波在t= 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O点的振动初相为() } A.0 B. C. D.(或) 答案:D 7.{ 如图所示,有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坐标原点O的振动规律为),则B点的振动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D 8.{ 如图,一平面简谐波以波速u沿x轴正方向传播,O为坐标原点.已知P点的振动方程为,则() } A.O点的振动方程为 B.波的表达式为 C.波的表达式为 D.C点的振动方程为 答案:C 9.一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是0.25 m,传播速度是340 m/s,当它进入另一介质时,波长变成了0.37 m,它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_. 答案:503 m/s 10.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SI),其角频率=_____________,波速 u=_______________,波长=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5 rad/s|338 m/s | 17.0 m 11.图为t=T/ 4 时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形曲线,则其波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I) 12.一平面简谐波沿O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若如图P1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则P2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P 1点处质点振动状态相同的那些点的位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k=±1,±2,…) 13.如图所示,一平面简谐波沿Ox轴负方向传播,波长为,若P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则该波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处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振动状态与O处质点t1时刻的振动状态相同.

第四章 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4. 用推广的Euclid算法求67 mod 119的逆元 解:初始化:(1,0,119), (0,1,67) 1:Q=119/67=1,(0,1,67) , (1,-1,52) 2:Q=67/52=1,(1,-1,52), (-1,2,15) 3:Q=52/15=3,(-1,2,15), (4,-7,7) 4:Q=15/7=2,(4,-7,7), (-9,16,1) 所以67-1 mod 119=16 10.设通信双方使用RSA加密体制,接收方的公开钥是(e,n)=(5,35),接收到的密文是C =10,求明文M。 解:由n=35,易知35=5×7,进而?(n)=?(35)=24, 由RSA加密体制可知,ed≡1 mod ?(n),即5d≡1 mod 24,所以d=5 ∴M=C d mod n=105 mod 35=5 11. 已知c d mod n的运行时间是O(log3n),用中国剩余定理改进RSA的解密运算。如果不 考虑中国剩余定理的计算代价,证明改进后的解密运算速度是原解密运算速度的4倍。证明:RSA的两个大素因子p,q的长度近似相等,约为模数n的比特长度log n的一半,即(log n)/2,而在中国剩余定理中要计算模p和模q两个模指数运算,与c d mod n的运行时间规律相似,每一个模指数运算的运行时间仍然是其模长的三次幂,即O[((log n)/2)3]= O(log3n)/8,这样在不考虑中国剩余定理计算代价的情况下,总的运行时间为两个模指数的运行时间之和,即O(log3n)/8+O(log3n)/8=O(log3n)/4,得证。 12. 设RSA加密体制的公开钥是(e,n)=(77,221)。 (1) 用重复平方法加密明文160,得中间结果为 1602(mod 221)=185,1604(mod 221)=191,1608(mod 221)=16,16016(mod 221)=35,16032(mod 221)=120,16064(mod 221)=35,16072(mod 221)=118,16076(mod 221)=217,16077(mod 221)=23, 若敌手得到以上中间结果就很容易分解n,问敌手如何分解n 解:由以上中间结果得16016(mod 221)=35=16064(mod 221), 此即16064-16016=0 (mod 221) 即(16032-1608) (16032+1608)=0 (mod 221) (120-16)(120+16)=0 (mod 221) 104×136=0 (mod 221) 由gcd(104,221)=13及gcd(136,221)=17,可知221的分解为221=13×17 (2) 求解密密钥d d=e-1mod ?(221)=77-1 mod 12×16 由扩展Eucild算法可得d=5。 13.在ElGamal体制中,设素数p=71,本原根g=7, (1)如果接收方B的公开钥是y B=3,发送方A选择的随机整数k=3,求明文M=30所对应的密文。 解:C1=g k mod p=73 mod 71=59 C2=y B k M mod p=33×30 mod 71=29 所以密文为(59,29) (2)如果A选择另一个随机数k,使得明文M=30,加密后的密文是C=(59,C2),求C2解:由C1=g k mod p得59=g k mod p=7k mod 71,即k=3 而C2=y B k M mod p=33×30 mod 71=29 14.设背包密码系统得超递增序列为(3,4,9,17,35),乘数为t=19,模数k=73,试对good night加密。 解:由A=(3,4,9,17,35),乘数为t=19,模数k=73,

环境影响评价多套计算题(含答案)

1、假设3个不同的噪声源同时作用于A点,声压值分别为P1=8.6×10-4N/m2,P2=9.2×10-4N/m2,P3=58P0,请计算总声压级LPT的值?若B点离A点相距5米,该噪声源由于随传播距离而引起衰减,那么B点的噪声值LB是多少? 2、某工厂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为0.3m3/s,苯酚浓度为30ug/L,河流流量为8m3/s,流速为1m/s,苯酚的背景浓度为1ug/L,苯酚的衰减系数在该河流中满足方程:X=100米时,C=25ug/L;X=300米时,C=20ug/L。试求排放点下游1.6公里处的污染物浓度? 3、某地计划建一化工厂,有一个烟囱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烟囱高45米,每小时燃煤1.8吨,已知烟气抬升高度55米,煤含硫量为1%,风速u=2m/s。问:该厂建成后在其正下风向1000米处距离地面100米的高空SO2的贡献浓度是多少?(σy=0.15X0.8;σz=0.1X0.9;S的原子量为32,O的原子量为16)

4、有一条铁路与风向垂直,列车平均速度为72公里/小时,每小时有36辆列车经过,每辆列车向大气排放SO2的浓度为8g/s,已知列车烟囱高均为5米,风速u=2m/s,烟气抬升高度为25米。试求该厂建成后在铁路下风向离铁路800米处的地面上SO2的贡献浓度是多少?(σy=0.11X0.9;σz=0.12X0.85) 5、某企业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0.2m3/s,BOD5=75mg/L;河流流量Q=9.8m3/s,流速Ux=0.1m/s,BOD5背景值为1mg/L.BOD5的降解系数为0.2d-1。求排污口下游2000m处的BOD5浓度。(忽略纵向弥散作用)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环境工程专业)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时:40 学分:2.5 考核方式:总成绩=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成绩×70% + 平时成绩×30%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成绩包括:工程分析是否准确;环境影响预测是否准确;污染防治对策是否合理;报告表编制是否规范、调理清晰;报告表编制过程中对基础专业知识把握是否准确。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提问。 中文简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环境环境科学体系中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或规划实施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这是环境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专业技术技能之一,是学生日后就业的方向之一。 课程以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工作程序为主线,介绍环境影响评价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重点讲解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用的技术导则和技术方法,尤其是大气、地表水、噪声和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本课程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主要部分做以具体的课堂讲授,其他的部分指导学生自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对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基本的了解。 (2)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书)编制的基本程序和技术要点。 (3)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主要环境要素(大气、地表水、噪声、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和基本方法。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能力。在环评相关基础知识学习和专业训练的基础上,具备自学进一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在以案例为主线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案例讲授、学生以小组完成的任务等,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讲授与提问、引导和自学、实际环评报告编制的练习,使学生和教师之间能相互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对实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评价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1、如图所示,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沿光滑斜面上滑的过程中受到(不计空气阻 力)()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推力 C、重力、摩擦力、冲力 D、重力、摩擦力、推力 2、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将处于容器底部的物块缓慢上提。在物块从开始上提到离开 水面的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块底部离容器底部的高h的关系的是() 3、用手握住酒瓶,使其瓶口朝上竖直静止在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 B.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大于酒瓶的重力 C.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D.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4、小欣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连通器,静止时水面相平 B.锅铲柄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刀刃很锋利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D.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是因为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5、如图所示的薄壁容器,底面积为100厘米2,装了重25牛的水后,水面距容器底部20厘米,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分别为() A.25牛、2.5×103帕,B.25牛、2.5帕 C.2×105牛、2×103帕D.20牛、2×103帕 6、在靠近桌面边沿的地方放一枚硬币,在硬币前架一个约2 cm高的栏杆,在硬币上方沿着

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能跳过栏杆,这是因为( ) A.硬币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压强大 B.硬币后面的压强比前面的压强大 C.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压力大 D.硬币下方的空气密度比上方的大 7、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试比较A 、B 、C 、D 四点液体的压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P P P P A B C D <<= B 、P P P P A B C D <=> C 、P P P P A B C D <<< D 、P P P P A B C D >>> 8、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9、用手握住酱油瓶,瓶子没有下滑,是因为 ( ) A.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和酱油瓶的重力平衡 B.手对酱油瓶的压力和酱油瓶的重力平衡 C.手对酱油瓶的压力和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平衡 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对 10.首次测出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 实验。在图中,A 、B 是一个连通器的两个上端开口,当用一个管子沿B 开口吹气时,A 开口一端的液面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1、寒冷的冬天,在茶杯中倒上大半杯开水后拧紧杯盖,往往过一会儿后就发现杯盖很难打开,这是由于杯内大量水蒸气发生 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内外气体压力差 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进而增大了盖与杯之间摩擦力原因. 12.当马拉着载有1000kg 货物的雪撬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是500N ,雪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N ,方向是________;若雪橇上的货物卸下了500kg ,马拉雪橇仍是匀速行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将会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 13、吊车以2m/s 的速度将重物1×105 匀速向上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___N ; 若钢索改为以3m/s 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此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__N ,方向__________。 14、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2所示的玻璃管,在A 、B 、C 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 处,压强较小的是 处(选填“ A”“B”或“C”)。 如图3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 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液体就沿细管上升,从管口中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及其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及其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影响评价(P2)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2.环境质量参数 为表示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和变化趋势的对环境中各种物质的测定值或评定值。根据环境的客观属性提出的,用以表现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指示性变量。 3.熏烟型烟羽 即漫烟型烟羽,多出现在日出后辐射逆温被破坏时。此时,烟轴之上有逆温层,而烟轴之下至地面间气层不稳定,因而烟羽上升扩散到一定程度就受到逆温层的阻挡,使垂直扩散空间仅局限于地面至逆温层底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低层风小,则大气稀释能力就更低,高浓度的烟羽会迅速扩展到地面,造成地面的严重污染。烟雾事件大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4.氧亏 亦称“缺氧量”,指水体中饱和溶解氧和现存溶解氧之差,计量单位mg/L。耗氧愈多,氧亏愈

大,同时由大气补充水中的氧量也愈多。 5.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容量又称土壤负载容量,是一定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保证农产品的生物学产量与质量,又不使环境系统污染超过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6.环境质量(P1) 环境状态品质优劣(程度)的表示,是在某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的总体或其中的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是因人对环境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评定环境的一种概念。 7.环境容量(P1) 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未达到环境目标值,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条件下,根据该区域的自然净化能力,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8.辐射逆温 由于地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 9.土壤背景值(P131) 指一定时期内某一指定区域中未受污染破坏的

XX大学大学物理下册习题册(作业簿)及答案汇总

第九章 振动 一、简答题 1、如果把一弹簧振子和一单摆拿到月球上去,它们的振动周期将如何改变? 答案: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不变,单摆的振动周期变大。 2、完全弹性小球在硬地面上的跳动是不是简谐振动,为什么? 答案:不是,因为小球在硬地面上跳动的运动学方程不能用简单的正弦或余 弦函数表示,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振动形式。 3、简述符合什么规律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答案:当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遵从余弦函数 或正弦函数()?ω+=t A x cos 时,该质点的运动便是简谐振动。或:位移x 与加 速度a 的关系为正比反向关系。 4、怎样判定一个振动是否简谐振动?写出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和动力学方程。 答案:物体在回复力作用下,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周期性的线性往复振动, 其动力学方程中加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x dt x d 222ω-= 或:运动方程中位移与时间满足余弦周期关系:)cos(φω+=t A x 5、分别从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说明什么是简谐振动? 答案:运动学方面:运动方程中位移与时间满足正弦或余弦函数关系 )cos(φω+=t A x 动力学方面:物体在线性回复力作用下在平衡位置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其动力学 方程满足 6、简谐运动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案: 振幅、周期、初相位。

7、弹簧振子所做的简谐振动的周期与什么物理量有关? 答案: 仅与振动系统的本身物理性质:振子质量m 和弹簧弹性系数k 有关。 8、如果弹簧的质量不像轻弹簧那样可以忽略,那么该弹簧的周期与轻弹簧的周 期相比,是否有变化,试定性说明之。 答案:该振子周期会变大,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要小于单纯由弹簧形变而产生 的力,因为单纯由形变而产生的弹力中有一部分是用于使弹簧产生加速度的,所 以总体的效果相当于物体质量不变,但弹簧劲度系数减小,因此周期会变大。 9、伽利略曾提出和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一根线挂在又高又暗的城堡中,看不 见它的上端而只能看见其下端,那么如何测量此线的长度? 答案:在线下端挂一质量远大于线的物体,拉开一小角度,让其自由振动, 测出周期T ,便可依据单摆周期公式g l T π2=计算摆长。 10、 一质量未知的物体挂在一劲度系数未知的弹簧上,只要测得此物体所引起 的弹簧的静平衡伸长量,就可以知道此弹性系统的振动周期,为什么? 答案:因为k m T π 2=,若知伸长量为l ,则有kl mg =,于是g l T π 2=。 11、 指出在弹簧振子中,物体处在下列位置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所受的 弹性力的数值和方向:(1) 正方向的端点;(2) 平衡位置且向负方向运动;(3) 平 衡位置且向正方向运动;(4) 负方向的端点. 答:(1)位移为A ,速度为0,加速度为2ωA -,力为kA -。

演讲与口才第四章答案doc

演讲与口才第四章答案 篇一:演讲与口才参考答案 《演讲与口才》作业一 (第一章——第三章) 一、填空题 1、演讲是一种具有现实性和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2、演讲的全过程包括信息源、传播者、媒介、受传者、效果五个环节。 3、公元前5世纪亚里士多德写出的《修辞学》可以说是演讲术的逐步完善和形成时期。 4、我国历史上一次有记载的演讲是《尚书》中的《甘誓》。 5、根据演讲者在演讲时采用的表现手法,可以将演讲分为以叙事为主的叙述性演讲,以逻辑论证为主的论辩性演讲,以解说注释为主的说明性演讲,以感情传达为主的传情性演讲几类。 6、演讲的信息主要是指演讲的内容和材料。演讲活动的实质就是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过程 7、一篇演讲一个主题 8、演讲的标题,按着制作技巧和功能,可分为揭示主(原文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b318465312.html, 小草范文网:演讲与口才第四章答案)题型、设问引发型、界定范围型和

象征比喻型。 9、演讲材料的收集方法,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获得直接材料,二是获得间接材料。 二、名词解释 1、演讲: 演讲是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以有声语言和相应的体态语言为手段,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述见解,阐明事理,抒发感情。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它是一种直接的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2、道德演讲: 道德演讲是以思想品德教育为目的一种演讲。 三、问答题 1、简述演讲的特点。 答:1三方人物、四重联系、五个环节。 2独白式的现实活动言态表达。 3适应面广,实用性强,极富鼓动性。 2、简述演讲的社会功能。 答:1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2经济活动的思想筹码。 3鼓舞士气的战争号角。 4传播知识的有效途径。 5思想教育的最佳形式。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环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2、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3、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 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 4、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5、环境标准: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6、评价工作等级:是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各专题工作深度的划分。 7、环境预测:在对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 和方法,推测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 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 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 9、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 10、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单的说,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书面总结。 11、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 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 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12、大气湍流:是一种不规则运动,其特征量是时空随机变量。 13、大气稳定度:是表示气团是否易于发生垂直运动的判别。 14、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要的介质量: 计算式p i=m i/c i 15、土壤:是位于地球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6、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期未受污染破坏的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 17、土壤环境容量:一般是指土壤受纳污染物而不产生明显的不良生态效应的最大数量。 18、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19、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 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20、等效连续A声级:即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 均的方法并以一个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 21、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

环境评价作业整理版讲解学习

环境评价作业整理版

第一、二章作业 教材P22: 2、3、4题 2、试论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功能的体现。 判断功能: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已有的客体作出价值判断。 预知功能: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将形成的客体的价值作出判断。 选择功能:将同样都具有价值的客体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出哪一个更有价值,更值得争取的。 导向功能:是评价最为重要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以上三种都隶属于这一功能 3、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什么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用环境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为一个必须遵守的制度。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 4、论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 (1)具有法律强制性:现行的重要环境保护法律对环境影响评价做了明确的要求,具有不可违抗的强制性。 (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各种项目要求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开工建设之前,完成其环境影响评价的报批,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土地部门不办理征地,银行不予贷款。 3)分类管理:对造成不同程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 ①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必须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②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应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③对环境影响很小的项目,可只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4)分级审批: 国务院审批或国务院授权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登记表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其他项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5)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 对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有相应评价资格证书的单位来承担。 评价机构必须具有法人资格,按照资格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范围,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甲、乙两级证书。 教材P35: 2、4、5题 2、根据环境影响分类筛选分类原则,可以确定的评价类别有哪几种? 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5、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原则。 补充 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几个工作等级?等级划分依据是什么? 将单项影响评价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评价次之;三级评价较简略。 等级划分的依据: ①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包括水)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主要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等。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练习题(附答案)

第八章电磁的相互作用及应用 一、填空题 1.导体中要有感应电流产生必须满足有两个条件,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流电动机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3.通电导体在磁场里的受力方向跟 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方向有关;电磁感应现象 中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_____________方向和_____________方向有关. 4.如图8-1所示,当闭合开关S时,小磁针将向_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 向转动,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将________(填“增强”或“不 变”“减弱”). 图8-1 图8-2 5.如图8-2所示的电磁继电器,当控制电路接通时,灯_____亮.(填“L1”或“L2”) 6.通过一台电风扇的电流是0.2A,则2s内流过这台电风扇的电荷量是__________C;电流 表要.联接人要测量的电路中;电动机是根据________对电流作用的原理制成的. 7.如图所示是研究电磁感应的实验装置. (1)保持导线ab不动,闭合开关,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动,这时导 线中__________电流. (2)保持电路闭合,当导线ab向左运动和向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计 的指针会向左的向右偏转,表明导线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与____________有关. (3)将U形磁铁反转对调磁极,闭合开关,当导线ab向左运动和向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 指针会向右和向左偏转,表明导线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 8.图8-4是电铃的构造示意图,仔细观察其构造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写出其中包含的两个物理知识. 例:铃锤敲打铃盖───振动发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9.下列装置中,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是() A.电熨斗 B.电磁铁 C.电动机 D.发电机图8-4 10.我们所使用的电冰箱、电风扇、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其主要部件都是用电动机来工作的, 那么电动机是根据下列哪种现象制成的() A.磁场对放人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B.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D.电磁感应,

第四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 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1)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除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通信协议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协议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2)“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等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 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链路管理;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分开;透明传输;寻址等功能。 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是避免二进制比特流中出现与帧定界符号相同的模式,使节点错误识别帧;差错检测是为了避免接收到错误信息和防止信道中出现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 4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 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网中的结点及接收方将无法区分分组(帧),也将不能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也不能实现差错控制。 5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 答:1,PPP是面向字节的点对点通信协议,适用于线路质量不太差的情况,其主要特点:(1)协议简单,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也不需要流量控制;具有检错能力,但无纠错功能;只支持点到点的链路通信和和全双工链路(2)PPP规定特殊的字符为帧界定符,且在同步传输链路时,采用比特填充法,当用在异步传输时,使用字符填充法来保证数据传输的透明性; (3)PPP可同时支持链路所连接的LAN或ROUTER上运行的多种网络层协议;(4)可在多种点到点的链路上运行(串行,并行,高速,低速,电的,光的,交换的或非交换的),并可自动检测链路的工作状态,同时对不同的链路设置最大传输单元MTU(帧的有效载荷)的标准默认值;(5)提供了网络地址协议和数据压缩功能. 2,在TCP/IP协议簇中,可靠的传输由TCP协议负责,而PPP只进行检错,它是一个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因此不需要帧的编号。 3,PPP适用于质量不太差的点对点全双工通信链路,且上层协议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如用户通过ISP连接Internet. 4,(1)PPP只提供了检错功能,当发现帧出现错误时,只是将其丢弃;(2)PPP帧没有使用序号,接收端不能通过序号确认帧的顺序和是否完全到达。 6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 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答:添加的检验序列(冗余码)为1110 (11010110110000除以数P=10011)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答案20120103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2、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 响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 3、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4、环境预测:在对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推测社会 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 5、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 制度。 6、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 7、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 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8、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要的介质量:计算式p i=m i/c i 9、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期未受污染破坏的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 10、土壤环境容量:一般是指土壤受纳污染物而不产生明显的不良生态效应的最大数量。 11、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 的声音。 12、等效连续A声级:即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 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 13、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 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14、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 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近似于环境容量),并以此进行合理的分配,最 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源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 15、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域值。 16、环境敏感区:泛指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具潜在自然灾害的地区,这些地区极易因人类的不当开 发活动导致负面的环境效益。 1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通过许多生物和生态概念和方法,预测和估计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结 果和功能所造成的影响,这些概念和方法也适用于人工改造过的系统,如农 田和城市。 18、生物多样性:系指某一区域内遗传基因的品质、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 19、植被覆盖率:指某一地域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环境影响评价多选题(作业)

环境影响评价多选题 1.类比法中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是指()。 A、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 B、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C、生产管理及政策的相似性 D、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2.下列关于资料复用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 B、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 C、只能在评价工作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D、只能在评价工作等级较高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3.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污染物源强核算要求算清的账包括()。 A、改造前现有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 B、工程本身的污染物设计排放量 C、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污染物排放量 D、实施治理措施和评价规定措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削减量 4.新建项目污染物源强核算要求算清的账为()。 A、改造前现有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 B、工程本身的污染物设计排放量 C、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污染物排放量 D、实施治理措施和评价规定措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削减量 5.下列这些污染源调查中,()基本上采用搜集资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 A、工业点源 B、工业非点源 C、山林非点源 D、城市非点源 6.对于工业非点源污染,应调查的内容包括()。 A、原料堆放方式 B、排放方式 C、主要水质参数 D、排放浓度及其变化 7.下面这些污染源的排放属于无组织排放的是()。 A、设备、管道和管件的跑、冒、滴、漏 B、机动车开过的道路扬尘 C、生产工艺过程具有弥散型污染物的排放 D、有害溶剂在空气中的蒸发或逸散 8.清洁生产指标分析中,下列指标可做定性评价的是()。 A、原材料指标 B、产品指标 C、资源指标 D、污染物产生指标 9.清洁生产指标分析中,下列()指标可做定量评价。 A、原材料指标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竖曲线设计 4.3 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00,高程为780.72.m,i1=0.8%,i2=5%,竖曲线半径为5000m。(1)判断凸、凹性;(2)计算竖曲线要素;(3)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00.00、K25+460.00、K25+500.00、终点的设计高程。 解:ω=i1-i2=5%-0.8%=4.2%凹曲线 L=R?ω=5000×4.2%=210.00 m T=L/2=105.00 m E=T2/2R=1.10 m 竖曲线起点桩号:K25+460-T=K25+355.00 设计高程:780.72-105×0.8%=779.88 m K25+400: 横距:x=(K25+400)-(K25+355.00)=45m 竖距:h=x2/2R=0.20 m 切线高程:779.88+45×0.8%=780.2 m 设计高程:780.24+0.20=780.44 m K25+460:变坡点处 设计高程=变坡点高程+E=780.72+1.10=781.82 m 竖曲线终点桩号:K25+460+T=K25+565 设计高程:780.72+105×5%=785.97 m K25+500:两种方法 1、从竖曲线起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00)-(K25+355.00)=145m 竖距:h=x2/2R=2.10 m 切线高程(从竖曲线起点越过变坡点向前延伸):779.88+145×0.8%=781.04m 设计高程:781.04+2.10=783.14 m 2、从竖曲线终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65)-(K25+500)=65m 竖距:h=x2/2R=0.42 m 切线高程 (从竖曲线终点反向计算):785.97-65×5%=782.72m 或从变坡点计算:780.72+(105-65)×5%=782.72m 设计高程:782.72+0.42=783.14 m 两种方法结果相同 下图为Excel计算结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