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流程.doc

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流程.doc

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流程.doc

咽拭子采集操作流程

用物准备:治疗盘:化验单、无菌咽拭子培养管、酒精灯、火柴、压舌板

注意事项:

1.采集标本时,方法应正确,注意培养瓶口消毒,保持容器无菌,

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2.采集动作应轻柔,以免刺激病人咽部引起呕吐或不适;

3.标本用于真菌培养时,应在口腔溃疡面上取分泌物;

4.最好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标本。

痰标本的采集流程

痰标本的采集流程 急查 次日留取 下达留取痰标本医嘱 审核、处理医嘱 打印两份条形码,贴于化验单及痰杯上 通知责护留取痰标本 责护携带化验单,痰杯,必要时备吸痰器、可控吸痰杯等去病房 责护携带留取标本告知本,标本容器去病房,告知留取痰标本的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留取痰标本的注意事项,并协 助患者留取痰标本 中班评价患者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及配合能力,根据掌握情况再次给予告知。 与检验科护工做好交接登记 未自行咳痰留取痰标本者 次日早晨7点半前留取痰标本 将标本置于标本放置处,并在化验单上填写采集标本的时间。通知护工收取标本。与护工做好交接登记。 与主管大夫沟通改为咽式子留取标本 与主管大夫沟通,给予诱导排痰留取标本

采集痰标本的方法: 1.自行咳痰采集:晨痰为佳,用冷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痰液,标本量不少于1ml。 2.吸痰器吸引采集: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自下而上叩击患者背部,然后将吸引器及可控吸痰杯连接,抽吸痰液2-5ml于无菌痰液采集容器中。 3.咽拭子采集:嘱患者用清水漱口,取出无菌拭子蘸取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用压舌板轻压舌部,迅速擦拭患者口腔两侧腭弓、及咽、扁桃体的分泌物,避免咽式子触及其他部位,迅速把咽式子插入无菌试管内塞紧。 4.气管镜采集:联系内窥镜室,协助医生在气管镜引导下,直接采集标本。 留取痰标本的告知内容 1.留痰前,用冷水漱口,有假牙的先取下假牙再漱口;不能自行漱口的患者先做口腔护理。 2.避免将唾液、漱口水、鼻涕、食物残渣等混入痰中。 3.气管切开/插管患者,用负压吸引器吸痰时,弃去第一杯留取的痰标本,把第二杯痰标本送检。

痰标本采集(文书特制)

痰标本采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排痰情况及配合程度。 2.评估患者口腔黏膜有无异常。 3.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分层、气味、粘稠度和有无肉眼可见的 异常物质等。 (二)操作要点。 1.自行咳痰采集法:晨痰为佳,用冷开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咳出呼吸 道深部痰液,标本量不少于1ml,痰量少或无痰患者可采用10%盐水加 温至45℃左右雾化吸入后,将痰液咳出。 2.难于自然咳痰、不合作或人工辅助呼吸患者的痰液采集法:患者取适 当卧位,先叩击患者背部,然后将集痰器与吸引器连接,抽吸痰液 2~5ml于集痰器内。 3.气管镜采集法:协助医生在气管镜引导下,直接采集标本。 4.24h痰标本采集法:在广口集痰瓶内加少量清水。患者起床后进食前 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至次日晨进食前漱口后最后一口痰结束, 全部痰液留入集痰瓶内,记录痰标本总量、外观和性状。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正确留取标本对检验结果的重要性。 2.告知患者痰标本留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告知患者避免将唾液、漱口水、鼻涕等混入痰中。 (四)注意事项。 1.除24h痰标本外,痰液收集时间宜选择在清晨。 2.痰培养的标本应立即送检。 3.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液 (五)评分标准 项目操作步骤操作要点分值 评分等级 ⅠⅡⅢ仪表仪表端庄,服装整洁。符合要求 5 5 3 1 评估1、查看医嘱及化验单:患者床号、姓名、痰标本 种类、留痰注意事项 完整、正确 5 5 3 1 2、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病情、诊断、治疗等评估准确 5 5 3 1

3、向患者解释痰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采集时间及配合要点,取得合作解释到位、交 流自然 5 5 3 1 4、评估患者咳嗽、咳痰情况,口腔黏膜有无异常 和咽部情况:如痰的颜色、量、性质、能否自行咳 出,并观察患者有无口腔黏膜溃疡、糜烂,询问患 者进食时有无咽部疼痛等不适感 评估准确 5 5 3 1 操作前1、个人准备:应用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戴口罩正确 5 5 3 1 2、物品准备:①依痰标本种类和患者情况选择盛 痰容器、漱口液;②对不能自行排痰者应备吸痰装 置及物品1套;③化验单、笔 按需备齐 5 5 3 1 操作中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协助患 者取合适体位 核对完整、正 确,卧位舒适 5 5 3 1 2、指导能自行排痰患者留取痰标本: (1)常规痰标本:患者晨起未进食前用清水漱口, 在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第一口痰,盛 于痰盒内,加盖 (2)痰培养:患者晨起先用漱口液漱口后,再用 清水漱口,最后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 第一口痰液于无菌集痰器内,加盖 (3)24h痰标本:患者从晨起漱口后(7am)留 取第一口痰起至次晨(7am)漱口后第一口痰止, 将24h的全部痰液吐入广口集痰器(加一定量的清 水,记录总量时应减去清水量)内,加盖 指导正确,采 集标本合乎要 求、无污染 30 30 25 20 3、在化验单上记录采集日期、时间并签名;及时 送检 记录完整、正 确,送检及时 5 5 3 1 4、留痰后再次漱口或做口腔护理 操作正确、 熟练 5 5 3 1 5、整理用物;协助患者区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感谢患者的配合 卧位舒适,尊 重患者 5 5 3 1 操作后1、对物品进行分类处理:对采用吸痰操作所用物 品,按吸痰技术操作后物品的处理方法进行分类处 理 用物处理方法 正确 5 5 3 1

咽拭子标本采集法[1]

咽拭子标本采集法 程序步骤序 号分 值 备注 (要点及扣 分标准) 仪表仪表端庄,着装整齐洁,符合 职业要求 11 核对双人核对医嘱单,化验标本登 记本与咽拭子条码信息 12 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生 命体征,有无恶心或呕吐,进食 时间 13 操作部位:咽部,扁桃体有无 发红,肿胀及炎症 22 心理状态:情绪反应,心理需 求 31 合作程度:患者和(或)家属对 此项操作的认识及配合程度 41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51 操作前准护士:洗手,戴口罩12口述或不规 范视同未做

备用物 治疗车上层:化验标本登记 本,标识好条形码的无菌咽拭 子培养管,0.9%氯化钠溶液 10ml一瓶,温开水或不含 抑菌剂的漱口液,手电筒,快 速手消毒剂,必要时备压舌板 治疗车下层:医用废物收集 袋,生活废物收集袋23缺一项— 0.5 患者:晨起温开水或不含抑菌 剂的漱口液漱口,无法漱口的 患者应协助其进行口腔清洁 32 双人核对化验标本登记本与标 识好条形码的咽拭子培养管 42 操作过程携用物至床旁,查对患者及腕 带信息(2个以上查对点),告 知患者,取得合作 12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22协助患者用温开水或不含抑菌 剂的漱口液漱口 32 嘱患者张口发“啊"音42口述:暴露咽喉部,必要时可 使用压舌板 52

用手电筒仔细观察咽及扁桃 体,腭弓 63 打开0。9%氯化钠溶液并弃 去少许(起到冲洗瓶口的作 用) 72 用少量0。9%氯化钠溶液浸 润咽拭子棉签 83 手持咽拭子培养管内的无菌长 棉签外侧端试管塞部分,用正 确的方法取咽拭子 93 口述:拭子被污染应弃去1 2 轻柔迅速地擦拭一侧腭弓1 1 5 擦拭咽部1 2 5 擦拭扁桃体1 3 5 擦拭另一侧腭弓1 4 5 将长棉签前端插入试管内,塞紧试管口15 5 口述:棉签勿触及试管口及其12

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doc

涿州市医院护理部基础技术规范(31)2017年2月20日制订 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一、【目的】 1.评估患者痰液的量、颜色、气味及浓稠度。 2.了解疾病进展和治疗成效。 3.收集患者痰液做细菌培养、细胞学检查,协助诊断。 二、【操作前准备】 1.评估: (1)患者病情、年龄、治疗、排痰情况和配合程度。 (2)评估患者口腔粘膜有无异常。 (3)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粘稠度。 (4)解释留痰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2.护士准备:洗手、戴帽子、口罩。 3.用物准备:化验单、痰标本容器(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需备无菌标本容器及漱口液)、吸痰用物一套(一次性痰液收集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负压吸引器一套)。 三、【操作步骤】 1.双人核对医嘱,打印条码。 2.按医嘱备痰标本容器,容器上贴好条形码。 3.洗手,戴口罩、手套。

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向病人解释,取得配合。 5.指导或帮助患者按要求排痰: (1)常规痰液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清洁容器内。标本不小于1ml,痰液内禁止混入漱口水和食物残渣。 (2)痰培养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无菌容器内。 (3)难于自然咳嗽、不合作或人工气道患者痰液采集法:取舒适卧位,先叩击患者背部,戴无菌手套连接集痰器与负压吸引装置,抽吸痰液2-5ml于集痰器内。 (4)24小时痰标本采集法:在广口瓶内加少量清水患者起床后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至次晨进食前漱口后最后一口痰结束,全部痰液留入集痰瓶内,记录痰标本总量、外观和性状。(须在容器上注明起止时间) (5)咽试子采集法:患者用清水漱口,取出无菌试子蘸取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用压舌板轻压舌部,迅速擦拭患者口腔两侧鄂弓、咽、扁桃体的分泌物,避免咽试子触及其他部位;迅速把咽试子插入无菌管内塞紧。 6.脱手套,消毒双手,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7.观察痰液的色,质,量。

(完整版)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一、【目的】 1.评估患者痰液的量、颜色、气味及浓稠度。 2.了解疾病进展和治疗成效。 3.收集患者痰液做细菌培养、细胞学检查,协助诊断。 二、【操作前准备】 1.评估: (1)患者病情、年龄、治疗、排痰情况和配合程度。 (2)评估患者口腔粘膜有无异常。 (3)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粘稠度。 (4)解释留痰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2.护士准备:洗手、戴帽子、口罩。 3.用物准备:化验单、痰标本容器(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需备无菌标本容器 及漱口液)、吸痰用物一套(一次性痰液收集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 负压吸引器一套)。 三、【操作步骤】 1.双人核对医嘱,打印条码。 2.按医嘱备痰标本容器,容器上贴好条形码。 3.洗手,戴口罩、手套。 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向病人解释,取得配合。 5.指导或帮助患者按要求排痰: (1)常规痰液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清洁容器内。标本不小于1ml,痰液内禁止混入漱口水和食物残渣。 (2)痰培养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无菌容器内。 (3)难于自然咳嗽、不合作或人工气道患者痰液采集法:取舒适卧位,先叩击患者背部,戴无菌手套连接集痰器与负压吸引装置,抽吸痰液 2-5ml于集痰器内。 (4)24小时痰标本采集法:在广口瓶内加少量清水患者起床后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至次晨进食前漱口后最后一口痰结束,全部痰 液留入集痰瓶内,记录痰标本总量、外观和性状。(须在容器上注明起止时间) (5)咽试子采集法:患者用清水漱口,取出无菌试子蘸取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用压舌板轻压舌部,迅速擦拭患者口腔两侧鄂弓、咽、扁桃体的 分泌物,避免咽试子触及其他部位;迅速把咽试子插入无菌管内塞紧。 6.脱手套,消毒双手,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7.观察痰液的色,质,量。 8.处理用物,洗手。 9.按要求将痰标本及时送检。 四、【注意事项】 1.除24小时痰标本外,痰液收集时间宜选择在清晨。 2.查痰培养及肿瘤细胞的标本应立即送检,也可用95%乙醇或10%甲醛固定后送检。 3.避免在进食后2小时内留取咽拭子标本,以防呕吐,棉签不要触及其他 部位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咽拭子培养采集法

㈠操作前评估 ⒈核对医嘱、检验项目、病室、床号、姓名、送检日期。 ⒉患者评估 ⑴全身情况:患者目前病情、意识状态。 ⑵局部情况:口腔粘有无红肿、溃疡,咽喉部有无红肿、化脓等情况。 ⑶心理状态:对采集咽、扁桃体部分泌物的认识及配合能力。 ⑷健康知识:①患者对自身疾病拥有的知识程度。②患者对采集咽拭子标本的要求、目的、注意事项的认识程度。 ⒊环境评估:环境是否清洁、光线是否充足。 ⒋用物操作评估:检查标本容器是否与检验项目相符,标签是否贴好。 ㈡操作中的交流与解释

⒈询问患者有哪些不舒服的的症状,如有无胸闷、憋气、咽部疼痛等不适。嘱患者张口,观察患者口腔粘有无红肿、溃疡,咽喉部有无红肿、化脓等情况。告知患者及家属根据目前的病情及医嘱,需要做咽拭子培养,检查咽部及扁桃体分泌物中的致病菌,协助诊断,选择敏感抗生素,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⒉告知患者咽拭子培养采集方法, 嘱病人发“啊”音,必要时以压舌板轻压舌部。将拭子取出蘸无菌生理盐水,以轻快的动作,迅速擦拭两侧腭弓及咽、扁桃体的分泌物。告知患者做咽拭子培养有轻微的不适感,方法简单,保证动作轻柔,以取得患者更好的配合。 ⒊告知患者清晨禁食、禁水,也不得刷牙、漱口,以防咽部细菌数目大量减少,影响培养结果。 ⒋告知患者在采集瞬间可能有轻微的恶心感,嘱患者做深呼吸,尽量放松,以免呕吐造成污染。 ⒌告知患者化验结果出来,及时通知患者。 ㈢相关知识 ⒈咽拭子培养采集的目的:是从咽部及扁桃体采取分泌物,检查致病菌,协助诊断。 ⒉注意事项: ⑴标本容器应清洁干燥,无菌容器应保持无菌。 ⑵动作轻稳,无菌观念强。 ⑶按要求正规采集标本,做霉菌培养时需在口腔溃疡面上采集分泌物。 ⑷最好在服用抗生素前作这一检查,因为,如服用抗生素会抑制或杀灭细菌,难于得到满意的培养结果。 ⑸及时送检。 ⒊痰标本及咽拭子的保存与运送 采集的痰标本和咽拭子标本应立即送检。如不能马上送检,应将痰标本及放入生理盐水或缓冲液中的拭子低温保存和运送。用于培养结核菌和真菌的痰标本如不能及时送检,可置4℃冰箱内保存,做其他细菌培养的痰标本均需立即送检。 ⒋咽拭子细菌培养临床意义:用于明确诊断咽部感染的病原体常见的病原菌有: ⑴革兰阳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棒状杆菌念珠菌等 ⑵革兰阴性菌:有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嗜血杆菌莫拉菌卡他布兰汉菌百日咳杆菌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产碱杆菌等 ⑶百日咳白喉病人的咽部可分离出相应细菌 ⑷.急性咽喉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 ⑸咽部感染很多是厌氧菌引起 (王艳) 。

咽拭子采集规程

[目的] 从咽部和扁桃体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 [用物] 咽拭子培养管、酒精灯、火柴、压舌板、手电筒。 [步骤] 1.查对医嘱,标签贴于标本容器上,携用物至病人床旁。 2.核对病人,解释取咽拭子培养的目的和方法。 3.点燃酒精灯,嘱病人张口发“啊”音,暴露咽喉,用培养管内的消毒长棉签以敏捷而轻柔的动作擦拭两侧腭弓和咽、扁桃体上的分泌物。 4.取毕,将试管口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然后将棉签插入试管,塞紧。 5.及时送检 (二)样本采集。 疫情发生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暴发疫情病例样本的采集。 1、采样种类 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鼻拭子,必要时,可同时采集血清样本。 2、采样对象 (1)咽、鼻拭子:发病3天内,未服用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金刚乙胺、达菲等)的流感样病例。 (2)急性期血清:发病后7天内的流感样病例。 (3)恢复期血清:发病后2~4周的流感样病例。 3、采样方法 (1)咽拭子采集:对婴幼儿患者采集样本时,先将棉拭子用Hank氏液(PH7.4)蘸湿,在试管壁挤干后,在被检者鼻咽部涂抹数次,然后将棉拭子置于含有3ml Hank氏液的试管内送检。采集5岁以上患者样本时,棉拭子可不必用Hank氏液蘸湿。 (2)鼻拭子:将棉签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以同一拭子拭两侧鼻孔。将棉签头部浸入3~4ml采样液中,尾部弃去。 (3)血清采集:采集静脉血5ml,离心后取上清液装至血清管中。血清样本应采集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 4、样本采集数量 每一起暴发疫情一般应采集10份左右咽、鼻拭子样本(如果现症病例在10

例以下的,应尽量全部采样)。对不能明确诊断的可酌情增加采样批次和采样数量。

痰培养标本采集 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

鹤壁京立医院痰培养 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SOP) (试行) 一、目的 正确采集、运送痰标本。 二、内容 (一)采集目的 一般可用于普通细菌、分枝杆菌、真菌和军团菌的涂片或培养检测,经气管穿刺吸引物可用于厌氧菌的检测。 (二)一般原则 1 采集标本的最佳时机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2 宜采集清晨第二口痰液。 3 对于普通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连续2~3天。不建议24h内多次采样送检,除非痰液外观性状出现改变。

4 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液送检。 (三)采集方法 1 自然咳痰法与雾化导痰法 1.1 用物准备:无菌容器、生理盐水、化验单。 1.2 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等。 1.3 无痰或痰量极少者可用3%~5%氯化钠溶液5ml 雾化吸入约5min后留取痰液。 1.4 如有可能,应在医护人员直视下留取清晨第二口痰。嘱咐患者留取前摘取牙托,清洁口腔,如刷牙后反复用生理盐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自气管深部咳出痰液,置无菌容器内。应尽可能防止唾液及鼻咽部分泌物混入样品,不应用纸巾包裹痰液。 2 经人工气道吸引法 2.1 用物准备:负压吸引器、生理盐水、一次性吸痰管、无菌手套、无菌容器、化验单。 2.2 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等。 2.3 将患者头部转向操作者一侧。

2.4 进行手卫生后将一次性吸痰管末端拆开,连接吸引器,调节吸引器至适宜负压(成人:40.0~5 3.3kPa;小儿:<40.0kPa)。 2.5 将一次性吸痰管外包装去除,戴手套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2.6 折叠一次性吸痰管末端,插入口腔或鼻腔或人工气道至适宜深度,放开吸痰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地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见吸痰管内有痰液吸出,即折叠一次性吸痰管退出,将一次性吸痰管与吸引器分离(使用人工呼吸机者,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前后需吸入高浓度氧气1~2min)。 2.7 将痰液注入无菌容器内,如痰液黏稠可用一次性针筒向吸痰管末端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将痰液冲入无菌容器内。 (四)运送与保存 应在2h内送至实验室,否则应4℃冷藏,但放置时间不可超过24h。

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一、【目的】 1.评估患者痰液的量、颜色、气味及浓稠度。 2.了解疾病进展和治疗成效。 3.收集患者痰液做细菌培养、细胞学检查,协助诊断。 二、【操作前准备】 1.评估: (1)患者病情、年龄、治疗、排痰情况和配合程度。 (2)评估患者口腔粘膜有无异常。 (3)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粘稠度。 (4)解释留痰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2.护士准备:洗手、戴帽子、口罩。 3.用物准备:化验单、痰标本容器(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需备无菌标本容器 及漱口液)、吸痰用物一套(一次性痰液收集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 负压吸引器一套)。 三、【操作步骤】 1.双人核对医嘱,打印条码。 2.按医嘱备痰标本容器,容器上贴好条形码。 3.洗手,戴口罩、手套。 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向病人解释,取得配合。 5.指导或帮助患者按要求排痰: (1)常规痰液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清洁容器内。标本不小于1ml,痰液内禁止混入漱口水和 食物残渣。 (2)痰培养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无菌容器内。 (3)难于自然咳嗽、不合作或人工气道患者痰液采集法:取舒适卧位,先叩击患者背部,戴无菌手套连接集痰器与负压吸引装置,抽吸痰液 2-5ml于集痰器内。 (4)24小时痰标本采集法:在广口瓶内加少量清水患者起床后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至次晨进食前漱口后最后一口痰结束,全部痰 液留入集痰瓶内,记录痰标本总量、外观和性状。(须在容器上注明 起止时间) (5)咽试子采集法:患者用清水漱口,取出无菌试子蘸取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用压舌板轻压舌部,迅速擦拭患者口腔两侧鄂弓、咽、扁桃体的 分泌物,避免咽试子触及其他部位;迅速把咽试子插入无菌管内塞紧。 6.脱手套,消毒双手,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7.观察痰液的色,质,量。 8.处理用物,洗手。 9.按要求将痰标本及时送检。 四、【注意事项】 1.除24小时痰标本外,痰液收集时间宜选择在清晨。 2.查痰培养及肿瘤细胞的标本应立即送检,也可用95%乙醇或10%甲醛固定 后送检。 3.避免在进食后2小时内留取咽拭子标本,以防呕吐,棉签不要触及其他 部位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推荐)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二、粪便培养标本的采集 【护理目标】 操作规范,无污染标本,保持无菌操作。 【操作重点步骤】 1.核对医嘱与患者。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及排便情况。 3.告知患者/家属粪便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4.标本采集: 将检验标签贴在容器上,注明科室、床号、姓名、检验项目。 屏风遮挡,患者排便于清洁干燥便盆内,护士用消毒棉签取粪便带脓血、黏液的异常部分(成形约5 g,水样便约3 mL)置于培养试管中,放置前后均用酒精灯火焰消毒管口及管塞后及时送检。 如患者无便意,护士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后,用棉签蘸无菌生理盐水,由肛门插入直肠5~7 cm,沿肠壁轻轻旋转一周,擦取直肠表面的黏液后取出,置于培养试管(或保养液)中,常规消毒管口与管塞后,塞紧瓶塞,立即送检。 切勿粪尿相混,影响阳性检出率。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标本留取方法准确,标本无被污染。 3.标本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粪便常规及潜血标本采集流程图同。

三、寄生虫及虫卵标本的采集 【护理目标】 标本合格,采集后送检及时。 【操作重点步骤】 1.核对医嘱与患者。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及排便情况。 3.评估留标本时的室内外温度。 4.告知患者/家属粪便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5.标本采集: 将标本标签贴于容器上,注明科室、床号、姓名。 患者排便于清洁便器后,用棉签在粪便不同部位采取带血或黏液部分、蚕豆大(约5 g)的粪便放人清洁防渗漏容器(水样便可盛于大口清洁容器)中送检。 腹泻患者应取脓、血、黏液等异常部分。 服用驱虫剂、作血吸虫孵化检查时,留取全量粪便送检。 6.采集检查蛲虫的粪便标本: 方法一:在晚上23:00左右,患者感觉肛门周围发痒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签,自肛门周围皱襞处拭取,置于试管内,塞好管口送检。 方法二:嘱患者于睡前或清晨尚未起床前将留取标本用的透明胶布贴于肛门外围处(蛲虫常在午夜或清晨时爬到肛门处产卵)。起床后取下透明胶布粘有虫卵的一面贴于载玻片上或将透明胶布对合(粘有虫卵的一面在内)后立即送检。 7采集检查阿米巴原虫的粪便标本:在收集标本前三天,停服钡剂、油质或含金属的泻剂,以免影响阿米巴原虫卵或胞囊的显露。采集标本时将便盆加温至接近人体的温度,便后连同便盆立即送检。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标本留取方法准确。 3.标本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粪便常规及潜血标本采集流程同。

(精选)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一、【目的】 1. 评估患者痰液的量、颜色、气味及浓稠度。 2. 了解疾病进展和治疗成效。 3. 收集患者痰液做细菌培养、细胞学检查,协助诊断。 二、【操作前准备】 1. 评估: (1)患者病情、年龄、治疗、排痰情况和配合程度。 (2)评估患者口腔粘膜有无异常。 (3)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粘稠度。 (4)解释留痰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2. 护士准备:洗手、戴帽子、口罩。 3. 用物准备:化验单、痰标本容器(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需备无菌标本容器及漱 口液)、吸痰用物一套(一次性痰液收集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负压吸引器一套)。 三、【操作步骤】 1. 双人核对医嘱,打印条码。 2. 按医嘱备痰标本容器,容器上贴好条形码。 3. 洗手,戴口罩、手套。 4.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向病人解释,取得配合。 5. 指导或帮助患者按要求排痰: (1)常规痰液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清洁容器内。标本不小于1ml,痰液内禁止混入漱口水和食物残渣。 (2)痰培养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无菌容器内。 (3)难于自然咳嗽、不合作或人工气道患者痰液采集法:取舒适卧位,先叩击患者背部,戴无菌手套连接集痰器与负压吸引装置,抽吸痰液2-5ml 于集痰器内。 (4)24 小时痰标本采集法:在广口瓶内加少量清水患者起床后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至次晨进食前漱口后最后一口痰结束,全部痰液留入集痰瓶内,记录痰标本总量、外观和性状。(须在容器上注明起止时间) (5)咽试子采集法:患者用清水漱口,取出无菌试子蘸取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用压舌板轻压舌部,迅速擦拭患者口腔两侧鄂弓、咽、扁桃体的分泌物,避免咽试子触及其他部位;迅速把咽试子插入无菌管内塞紧。 6. 脱手套,消毒双手,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7. 观察痰液的色,质,量。 8. 处理用物,洗手。 9. 按要求将痰标本及时送检。 四、【注意事项】 1. 除24 小时痰标本外,痰液收集时间宜选择在清晨。 2. 查痰培养及肿瘤细胞的标本应立即送检,也可用95%乙醇或10%甲醛固定 后送检。 3. 避免在进食后2 小时内留取咽拭子标本,以防呕吐,棉签不要触及其他部 位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 要点说明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二、粪便培养标本的采集 【护理目标】 操作规范,无污染标本,保持无菌操作。 【操作重点步骤】 1.核对医嘱与患者。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及排便情况。 3.告知患者/家属粪便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4.标本采集: 将检验标签贴在容器上,注明科室、床号、姓名、检验项目。屏风遮挡,患者排便于清洁干燥便盆内,护士用消毒棉签取粪便带脓血、黏液的异常部分(成形约5 g,水样便约3 mL)置于培养试管中,放置前后均用酒精灯火焰消毒管口及管塞后及时送检。 如患者无便意,护士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后,用棉签蘸无菌生理盐水,由肛门插入直肠5~7 cm,沿肠壁轻轻旋转一周,擦取直肠表面的黏液后取出,置于培养试管(或保养液)中,常规消毒管口与管塞后,塞紧瓶塞,立即送检。 切勿粪尿相混,影响阳性检出率。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标本留取方法准确,标本无被污染。 3.标本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粪便常规及潜血标本采集流程图同。

三、寄生虫及虫卵标本的采集 【护理目标】 标本合格,采集后送检及时。 【操作重点步骤】 1.核对医嘱与患者。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及排便情况。 3.评估留标本时的室内外温度。 4.告知患者/家属粪便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5.标本采集: 将标本标签贴于容器上,注明科室、床号、姓名。 患者排便于清洁便器后,用棉签在粪便不同部位采取带血或黏液部分、蚕豆大(约5 g)的粪便放人清洁防渗漏容器(水样便可盛于大口清洁容器)中送检。 腹泻患者应取脓、血、黏液等异常部分。 服用驱虫剂、作血吸虫孵化检查时,留取全量粪便送检。 6.采集检查蛲虫的粪便标本: 方法一:在晚上23:00左右,患者感觉肛门周围发痒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签,自肛门周围皱襞处拭取,置于试管内,塞好管口送检。 方法二:嘱患者于睡前或清晨尚未起床前将留取标本用的透明胶布贴于肛门外围处(蛲虫常在午夜或清晨时爬到肛门处产卵)。起床后取下透明胶布粘有虫卵的一面贴于载玻片上或将透明胶布对合(粘有虫卵的一面在内)后立即送检。 7采集检查阿米巴原虫的粪便标本:在收集标本前三天,停服钡剂、油质或含金属的泻剂,以免影响阿米巴原虫卵或胞囊的显露。采集标本时将便盆加温至接近人体的温度,便后连同便盆立即送检。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标本留取方法准确。 3.标本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粪便常规及潜血标本采集流程同。

痰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

痰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 1.采集目的:一般可用于普通细菌、分枝杆菌、真菌和军团菌的涂片或培养检测,经气管穿刺吸引物可用于厌氧菌的检测般原则 2.1.集标本的最佳时机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2.2.宜采集清晨第二口痰液。 2.3.对于普通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连续2~3天。不建议24h内多次采样送检,除非痰液外观性状出现改变 2.4.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液送检。 3.采集方法 3.1.自然咳痰法与雾化导痰法 3.1.1.用物准备:无菌容器(盒)、生理盐水(250m1或500m1)、化验单 3.1.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等 3.1.3.无痰或痰量少者可用3%~5%氯化钠溶液5m1雾化吸入约5min后留取痰液 3.1. 4.如有可能,应在医护人员直视下留取清晨第二口痰。嘱咐患者留取前摘去牙托,清洁口腔,如刷牙后反复用生理盐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自气管深部咳出痰液,置无菌容器 内。应尽可能防止唾液及鼻咽部分泌物混入样品,不应用纸巾

包裹痰液。 3.2.支气管镜法:鼻或口腔插人支气管镜。常用采集方法有经支气管镜吸引、支气管肺泡灌洗、防污染毛刷采样或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等 3.3.经人工气道吸引法 3.3.1.用物准备:负压吸引器、生理盐水、一次性吸痰管、无菌手套、无菌容器(试管)化验单。 3.3.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等;将患者头部转向操作者一侧。 3.3. 4.进行手卫生后将一次性吸痰管末端拆开,连接吸引器,调节吸引器至适宜负压(成 3.3.5.将一次性吸痰管外包装去除戴手套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检查管道是否通畅。人:40.0~53.3kPa;小儿 40.0kPa) 3.3.6.折叠一次性吸痰管末端,插人口腔或鼻腔或人工气道至适宜深度,放开吸痰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地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见吸痰管内有痰液吸出,即折叠次性吸痰管退出,将一次性吸痰管与吸引器分离(使用人工呼吸机者,一次吸痰时间不超 3.3.7.将痰液注入无菌容器(试管)内,如痰液黏稠可用一次性针筒向吸管末端注入少过1吸痰前后需吸入高浓度氧气12 min) 4.运送和保存:应在2h之内送至实验室否则应4℃冷藏,但放

痰标本采集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痰标本采集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试日期考核人得分流程操作要求分值扣分 职业1 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 2 规范 (1)护士洗手,核对,解释 4 (2)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及目前治疗情况 2 2 评估 (3)患者口腔黏膜及咽部情况 2 (4)患者理解能力及配合程度 2 (1)护士:洗手,戴口罩 2 (2)用物:备齐并检查用物,将检验单附联贴于标本容器上 2 3 准备 (3)患者:理解并配合操作 2 (4)环境:整洁、安全 2 (1)携用物至患者床前 2 (2)核对,解释 4 (3)标本采集 常规标本(36分):?晨起协助患者清水漱口;?指导患者深吸气,36 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痰液留于清洁容器 24小时痰标本(36分):?在容器上注明留取的起止时间;?指导36 患者将24小时痰液全部留于容器中 4 操作痰培养标本(36分):?协助患者晨起用漱口液和清水先漱口,深36 吸气;?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痰液,留于无菌容器中 (4)婴幼儿、昏迷患者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将痰液吐出者,协助4 患者取适当体位,由下向上叩击患者背部,应用痰液收集器按吸痰 法收集标本

(5)根据患者需要予以漱口或口腔护理 4 (6)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4 (7)核对,标本立即送检 4 5 指导正确指导患者/家属 4 6 处置用物、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分类正确处理 2 7 洗手流动水洗手 4 8 记录观察患者病情、痰液情况并记录 4 (1)操作规范、熟练、节力 2 (2)痰液标本符合要求,未混入唾液、漱口书及鼻涕 2 9 评价 (3)体现人文关怀 2 (4)患者/家属知晓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 10 得分 (准备+评估+操作程序+提问)得分×整体评价得分 痰标本标本采集集护理操作术 【目的】根据医嘱采集患者痰标本,进行临床检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痰盒、无菌集痰器、24小时痰标本、化验单、温水、漱口水,昏迷患者或不合作患者另备吸引器、特殊无菌瓶、吸痰管、胶布、生理盐水、无菌手套,必要时备开口器、压舌板。 【指导内容】 1.告知患者检查目的、采集方法、采集时间。 2.指导患者痰标本采集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 【注意事项】 1.护士在采集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检查目的选择正确的容器。 2.患者做痰培养及痰找瘤细胞检查时,应及时送检。 3.痰标本采集应选择在晨起饭前进行,要求留取气管深部的第一口痰液,以保障标本质量。

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规范

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要点与评价标准 项目操作要点评价要点 分 值评价等 级 仪表仪表端庄,服装整洁符合要求 5 5 3 1 评估1.查看医嘱及化验单:患者床号、姓名、痰标 本种类、留痰注意事项 完整、正确 5 5 3 1 2.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病情、诊断、治疗等评估准确 5 5 3 1 3.向患者解释痰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采集 时间及配合要点,取得合作 解释到位, 交流自然 5 5 3 1 4.评估患者咳嗽、咳痰情况,如痰的颜色、量、 性质、能否自行咳出,并观察患者有无口腔粘膜 溃疡、糜烂 评估准确 5 5 3 1 操作前1.个人准备;应用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戴口 罩 正确 5 5 3 1 2.物品准备:①依痰标本种类和患者情况选择 盛痰容器、漱口液;②对不能自行排痰者应备吸 痰装置及物品1套;③化验单、笔 按需备齐 5 5 3 1 操作中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协助 患者取合适体位 核对完整、 正确,卧位 舒适 5 5 3 1

2.指导能自行排痰患者留取痰标本: (1)常规痰标本:患者晨起未进食前用清水漱口,在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第一口痰,盛于痰盒内,注意手不要触及痰盒内面,并及时加盖 (2)痰培养:患者晨起先用漱口液漱口后,再用清水漱口,最后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第一口痰液于无菌集痰器内,注意手不要触及无菌集痰器内面,并及时加盖 (3)无法咳痰或不合作者:连接吸痰器,戴好无菌手套,按无菌技术原则给予吸痰;将痰液吸入无菌集痰器内,并及时加盖指导正确, 采集标本 合乎要求、 无污染 3 3 2 5 2 3.在化验单上记录采集日期、时间并签名;及时送检记录完整、 正确,送检 及时 5 5 3 1 4.整理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感谢患者的配合卧位舒适, 尊重患者 5 5 3 1 操作后1.对物品进行分类处理:对采用吸痰操作所用 物品,按吸痰技术操作后物品的处理方法进行分 类处理 用物处理 方法正确 5 5 3 1 2.洗净双手;在执行单一栏签全名和时间;在 化验单上记录采集日期、时间并签全名;在护理 操作熟练, 记录完整 5 5 3 1

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咽拭子标本采集考试试题含答案

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咽拭子标本采集考试试题 含答案 1. 核酸标本采集时,操作必须严格按( ) 防护要求。分值5 分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2. 咽拭子采集的正确部位是:( ) 分值5 分 A. 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 B. 舌根、咽后壁及扁桃体隐窝、侧壁等处 C. 舌头、悬垂体、腔黏膜 D. 舌根、咽扁桃体、咽后壁 3. 核酸标本采集后室温放置不超过:( ) 分值5 分 A. 2 小时 B. 3 小时

C. 4 小时 D. 6 小时 4. 采集咽拭子时,在每个采集部位至少擦拭几次?( ) 分值5 分 A. 2 次 B. 3 次 C. 4 次 D. 5 次 5. 在核酸检测前( ) 小时尽量避免进食,采样前( ) min 不应吸烟、喝酒和咀嚼香糖。( ) 分值5 分 A. 1 小时,30min B. 2 小时,30min C. 3 小时,20min D. 1 小时,20min 6. 采集核酸标本时,采集人员应该站在?( ) 分值5 分 A. 下风向

B. 上风向 C. 与患者平齐 D. 与患者呈45°角 7. 医院露天核酸采样地点选择( ) 分值5 分 A. 采样点应当为独立空间,通风条件好,相对空旷 B. 采样点应当为密闭空间,通风条件好,相对独立 C. 采样点应当为空旷空间,通风条件好,相对密封 D. 采样点应当为独立空间,通风条件好,相对密封 8. 鼻咽式子采集方法正确的是( ) 分值5 分 A. 用于病毒学检测的拭子,将拭子头浸入病毒运送液,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B. 请患者头部后仰30 度,去除鼻孔中表面分泌物 C. 插入鼻腔长度为20cm D. 取出棉签前旋转棉签2-3 圈

咽拭子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规范

咽拭子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要点与评价标准 项目操作要点评价要点 分 值评价等级 仪表仪表端庄,服装整洁符合要求 5 5 3 1 评估1.查看医嘱及化验单:患者床号、姓名、检查 项目、采集时间、注意事项 完整、正确 5 5 3 1 2.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年龄、病情、诊 断、治疗等 评估准确 5 5 3 1 3.向患者解释咽拭子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 采集时间及配合要点,取得合作 解释到位, 交流自然 5 5 3 1 4.评估患者口腔黏膜有无溃疡、糜烂,进食时 有无疼痛等不适 评估准确 5 5 3 1 操作前1.个人准备:应用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戴口 罩 正确 5 5 3 1 2.物品准备:①咽拭子培养管、酒精灯、火柴(打 火机)、压舌板;②化验单、笔;③可疑呼吸道 传染病者,须备防护服、防护镜;④必要时备手 电筒 物品齐全, 放置合理 5 5 3 1 操作中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协助 患者取合适体位 核对正确, 卧位舒适 5 5 3 1

2.指导患者先用清水漱口,点燃酒精灯 操作正确、 熟练 5 5 3 1 3.取出培养管中的拭子,嘱患者张口(对合作困 难者必要时应用压舌板协助张口),然后用拭子轻柔、快速地在患者两侧腭弓、咽及扁桃体处擦拭、采集分泌物操作正确、 熟练 1 5 1 5 1 2 9 4.试管口在酒精灯火焰上部消毒,将拭子插入试管中,塞紧瓶塞操作正确、 熟练 1 1 8 6 5.在化验单上记录采集日期、时间并签名,及时送检记录正确, 送检及时 1 1 8 6 6.整理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感谢患者的合作卧位舒服, 尊重患者 5 5 3 1 操作后1.对物品进行分类处理;将压舌板放入医疗垃 圾筒内;其他未用物品放回原处 用物处理 方法正确 5 5 3 1 2.洗净双手;在执行单一栏签时间和全名;在 护理记录单上记录采集日期、时间、患者反应等 并签全名 操作熟练, 记录完整, 正确 5 5 3 1 理论 提问 5 [注释]评分等级:I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无污染,评估准确,与患者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II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评估不够准确,与患者沟通不够自然;III

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分数——日期—— 项目操作要领评 分 扣分标准 扣 分 仪表2分着装符合要求:仪表端庄,无长指甲, 洗手, 戴口罩 2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 分 操作前准备8分1.核对医嘱,检验项目与容器是否 相符 2.物品准备齐全,放置合理、有序 治疗车上层用物:化验单和根据检 验项 目;隹备的容器。①痰盒(用于常规 痰标 本);②容器为500ml的清洁广口瓶 (用 于24小时痰标本);③无菌培养盒 (痰培 养标本)、吸痰用物(吸引器、吸痰 管)、 生理盐水、无菌手套、弯盘、漱口 7 7 物品缺一件扣1分 其余一项不符合要求 扣1分 未口述扣1分

溶液、 快速手消毒液 治疗车下层:医用垃圾桶 3.检查并口述所需物品安全、有效 操作步骤70分1.再次核对医嘱与化验单,容器贴 标签,携 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 2.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观 察口腔和 咽部情况 周围环境应整洁明亮 3.指导患者 ①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采集方法、 采集 时间 ②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告知 患者留 取痰标本前要先漱口,然后深吸气, 用力 咳出深部第一口痰,留于容器中 ③告知患者不可将唾液、漱口水、 鼻涕留 4 5 10 3 3 缺一项扣1分 未评估扣2分 指导内容漏一项扣2分 患者不舒适全扣 未查对扣3分

于痰中· 4.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5,再次查对,解释6.采集痰液标本 (1)协助患者用清水漱口3遍。指导患者深 呼吸,有效咳嗽,必要时叩背,让患 者用力咳出深部一口痰液留于痰盒内 (2)24小时标本须在清洁广口瓶上注明 留取痰的起止时间,嘱患者将24小 时痰液全部置于容器内送检 (3)痰培养标本于清晨收集,护士戴口罩, 指导患者将痰液吐于无菌培养盒内, 加盖立即送检 (4)为人工辅助呼吸者吸痰时,戴无菌手10 10 10 10 5 缺一步扣2分 未注明起止时间扣5分 缺一步扣2分 污染扣5分 缺一步扣2分 缺一步扣2分 污染扣5分 未注明时间或送检不 当扣2分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 准备 评估解释 痰标本采集整理 记录操作方法 ·护士: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查对: 医嘱、检查项目 ·用物: 痰液采集容器,必要时备无菌手套、3%过氧化氢溶液或复方硼砂溶液、集痰器、无菌吸痰管、负压吸引装置、95%乙醇或10%甲醛(用于固定癌细胞)、手消毒凝胶 ·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进行的治疗 ·患者咳嗽、咳痰情况 ·患者心理状态 ·患者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 ·容器贴上标签,注明科室、床号、姓名、检验项目等 ·患者能自行留取痰液,嘱患者清晨醒来未进食前用温开水漱口,深呼吸后用

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置于痰杯中,加盖后及时送检 ·无法咳痰的患者,协助患者取适当卧位,由下向上叩击患者背部,戴好无菌 手套,将集痰器分别连接吸引器和无菌吸痰管,按吸痰法将痰液吸入集痰器内,加盖送检 ·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患者,按吸痰法将痰液吸入集痰器内,加盖容器后送检·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洗手 (二)评分标准 所在科室考生姓名考核老师考核成绩 项目操作准备查对 评估3 10 标准分值 5扣分内容 着装不规范-3 未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2 未查对医嘱、检验项目-3 未评估患者病情、意识、排痰情况、有无特殊需要各-2 未解释需要注意事项-2 用物14未根据评估准备用物-4 少一件各-2

未贴检查标签-4操作床旁查对安全舒适留取痰284未注意患者安全-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未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留取方法-8 6未查对患者、腕带各-2扣分得分操作者步骤标本未保护患者隐私-6 未留取足够的量-6 污染标本-8 送检 整理5 10未及时送检-5 未整理床单位-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污物乱放、遗留用物在病房-2 未分类放置-2 未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2整体评价态度沟通整体计划提问 总分465 100态度不认真-2 沟通技巧欠佳-2 整体操作不流畅-3 无计划性-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