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鞍钢100t转炉高效冶炼实践

鞍钢100t转炉高效冶炼实践

鞍钢100t转炉高效冶炼实践
鞍钢100t转炉高效冶炼实践

鞍钢对鞍山的影响

5、鞍山市是再生型的资源型城市,鞍钢是鞍山的支柱产业,请论述鞍钢对鞍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12月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3-2020年)》,这是我国首次出台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规划》首次在全国确定了262个资源型城市,这些资源型城市又按照资源开发的不同阶段划分为四大类:成长型城市、成熟型城市、衰退型城市、再生型城市。 再生型城市基本摆脱了资源依赖,经济社会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是资源型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行区。应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深化对外开放和科技创新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民生投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形成一批区域中心城市、生态宜居城市、著名旅游城市。 对经济的影响:鞍钢是鞍山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是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增强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力量,在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重视鞍钢国有资本带动鞍山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是发挥国有资本更大价值,增强鞍钢国有资本活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鞍钢是鞍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鞍山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支撑,二者深入融合,必将推动鞍钢和鞍山地方加速实现发展目标的步伐。鞍钢要进入世界500强,需要鞍山地方为其创造改革发展稳定的环境;只有鞍钢实现“两步跨越”、进入世界500强、建设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的目标和鞍山地方实现“总量倍增、位次前移、追赶沈大、殷实和谐”的目标都实现了,才能确保鞍山老工业基地总体目标的实现。2006年末,鞍钢的工业增加值、上缴税金、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各项指标分别占地方总量的64.6%、77.3%和40%左右。这说明鞍钢在鞍山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显赫地位。但同时也说明鞍钢经济在当地“一枝独秀”,鞍钢国有资本在当地的带动力和影响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鞍钢与鞍山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是鞍钢的社会责任。鞍钢与鞍山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是鞍钢国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交流合作的客观需要。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新形势下,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转炉氧枪装置设计

转炉氧枪装置设计 摘要:通过对转炉氧枪装置设计过程介绍,分析了氧枪横移车、升降小车以及氧枪刮渣器设计中的要点,提出了针对氧枪装置在保证转炉炼钢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和维护便利性等方面的一套全新的设计方案,使氧枪装置使用维护性能得到较大提高,所提到的新型结构氧枪已在多个转炉炼钢生产现场得到验证。 关键词:事故提升系统;防坠枪装置;快速换枪;可控力矩刮渣器 氧枪装置用于向转炉内吹氧,使钢水脱碳;并加大冶炼强度,实现快速炼钢。 氧枪装置是转炉炼钢系统连续生产的重要在线设备,设置于转炉上方。氧枪工作时需插入转炉内吹氧,处于高温、液态渣包裹之中,因此,其对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可靠性、连续性设计提出了很高要求,因而设计中需要对这些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以满足其复杂控制需求和适应其所处的恶劣工况。 氧枪装置设计依据来自于工艺专业的任务书,设备设计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运行负荷,接下来进行方案设计、结构设计、施工图设计。 运行负荷:卷扬升降负荷应考虑升降小车、氧枪、金属软管、管内积水、枪体挂渣、刮渣器的刮渣力以及氮封塞、钢绳重量;横移车运行阻力按横移运行设备重量的0.025%计算[1];横移锁紧装置的锁紧能力按运行阻力的4倍考虑;刮渣力按2~3t考虑。 横移车为一钢结构小车,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设置有升降卷扬装置及钢绳平衡器,下层设置横移传动装置,上下层之间由活动导轨和钢结构相连。升降卷扬机设有主传动和事故传动两套传动系统,通过离合器实现转换;卷扬控制设有两台绝对型编码器(一用一备、互相比照)控制升降行程、主传动电动机尾部装有增量型编码器控制升降速度;另装有钢绳张力传感器、位置行程开关等电控元件。钢绳平衡器吊挂在上层平台下部,既可调钢绳安装误差,又可在小车升降过程中平衡两根钢绳变形差,使两根钢绳受力始终一样。 事故传动是独立于主传动之外的事故提升系统,当出现车间停电、主电机故障、制动器电液推杆失效等事故时,可利用事故提升系统安全地将氧枪提出炉外,避免更大的事故发生。我们设计的事故提升系统形式为:在卷扬减速机的高速轴上设置气动离合器,增加一级减速,事故电机传动,EPS电源供电,制动器设置开闸气缸,采用气、电结合方式控制。事故提升时,控制室操作人员按下事故提升按钮,离合器电磁阀由UPS电源给电,离合器合上,舌簧开关给出信号后,事故电机给电启动,电机力矩建立起来后,制动器气缸用电磁阀由UPS电源给电,气缸将制动器打开,开始提枪。将氧枪提出炉口一定高度(由2台事故提枪位接近开关判断)后,制动器电磁阀断电(制动器抱闸),然后事故电机停电。最后离合器电磁阀断电复位。整个过程一键自动完成。

炼钢工艺的发展历程

炼钢工艺的发展历程 2008年12月8日摘自冶金自动化网 炼钢方法(1) 最早出现的炼钢方法是1740年出现的坩埚法,它是将生铁和废铁装入由石墨和粘土制成的坩埚内,用火焰加热熔化炉料,之后将熔化的炉料浇成钢锭。此法几乎无杂质元素的氧化反应。 炼钢方法(2) 1856年英国人亨利·贝塞麦发明了酸性空气底吹转炉炼钢法,也称为贝塞麦法,第一次解决了用铁水直接冶炼钢水的难题,从而使炼钢的质量得到提高,但此法要求铁水的硅含量大于0.8%,而且不能脱硫。目前已淘汰。 炼钢方法(3) 1865年德国人马丁利用蓄热室原理发明了以铁水、废钢为原料的酸性平炉炼钢法,即马丁炉法。1880年出现了第一座碱性平炉。由于其成本低、炉容大,钢水质量优于转炉,同时原料的适应性强,平炉炼钢法一时成为主要的炼钢法。 炼钢方法(4) 1878年英国人托马斯发明了碱性炉衬的底吹转炉炼钢法,即托马斯法。他是在吹炼过程中加石灰造碱性渣,从而解决了高磷铁水的脱磷问题。当时,对西欧的一些国家特别适用,因为西欧的矿石普遍磷含量高。但托马斯法的缺点是炉子寿命底,钢水中氮的含量高。 炼钢方法(5) 1899年出现了完全依靠废钢为原料的电弧炉炼钢法(EAF),解决了充分利用废钢炼钢的问题,此炼钢法自问世以来,一直在不断发展,是当前主要的炼钢法之一,由电炉冶炼的钢目前占世界总的钢的产量的30-40%。 炼钢方法(6)

瑞典人罗伯特·杜勒首先进行了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的试验,并获得了成功。1952年奥地利的林茨城(Linz)和多纳维兹城(Donawitz)先后建成了30吨的氧气顶吹转炉车间并投入生产,所以此法也称为LD法。美国称为BOF法(Basic Oxygen Furnace)或BOP法, 如图1所示。 图1 BOF法 炼钢方法(7) 1965年加拿大液化气公司研制成双层管氧气喷嘴,1967年西德马克西米利安钢铁公司引进此技术并成功开发了底吹氧转炉炼钢法,即OBM法(Oxygen Bottom Maxhuette) 。1971年美国钢铁公司引进OBM法,1972年建设了3座200吨底吹转炉,命名为Q-BOP (Quiet BOP) ,如图2所示。 图2 Q-BOP法 炼钢方法(8) 在顶吹氧气转炉炼钢发展的同时,1978-1979年成功开发了转炉顶底复合吹炼工艺,即从转炉上方供给氧气(顶吹氧),从转炉底部供给惰性气体或氧气,它不仅提高钢的质量,而且降低了炼钢消耗和吨钢成本,更适合供给连铸优质钢水,如图3所示。 图3 转炉顶底复合吹炼法 炼钢方法(9) 我国首先在1972-1973年在沈阳第一炼钢厂成功开发了全氧侧吹转炉炼钢工艺。并在唐钢等企业推广应用,如图4所示。

生物工厂工艺设计题库含答案

复习资料 1、简述酒精生产过程对淀粉原料进行糖化时的主要设备及作用。(1)主要设备:糖化工段主要设备由真空冷却气液分离器、真空泵、连续糖化罐及螺旋板式换热器。 (2)作用:①真空冷却气液分离器:蒸煮醪自接近常压的气液分离器出来经过减压阀,醪液产生大量的蒸汽,温度骤降,汽醪混合液流体以极高速度进入真空冷却气液分离器,醪液温度降至与容器真空度相对应的温度。因此气液分离器的设计主要是保证汽醪分离,输送曲液(糖化醪液稀释水)到喷射-蒸汽的湍流中是依靠发生引射的混合效果,使曲液与蒸煮醪充分接触。醪液冷却下来连续的流入糖化醪内。 ②真空泵:维持真空冷却气液分离器真空环境。 ③连续糖化罐:将已糖化醪或曲乳(液)混合,维持一定的发酵温度(60℃、30~45),保持流动状态,淀粉在酶的作用下变成可发酵性糖。 ④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用于后冷却。 2、简述可行性研究的任务、意义和主要内容。 (1)任务:根据三级经济规划(包括国家、地区与行业的)要求,或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对拟建(扩、改建)工程项目的技术性、经济性和工程实施性,进行全面调查、预测、分析和论证,做出是否合理可行的科学评价,最后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国家主管部门对项目做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意义:可行性研究实质是对投建的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从而避免和减少建设项目决策的失误,提高建设投资的综合效益,是决定项目投资命运的关键。如果没有可行性研究,或者有研究但不深入、分析预测不准确、经济评价不科学,都会对项目的投资与投产带来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 (3)主要内容:1、总论(项目背景,研究工作依据和范围) 2、根据经济预测、市场预测确定项目建设的规模和产品方案 3、资源、原材料、动力、运输、供水等配套条件及公用设施的落实情况 4、建厂条件、厂址选择方案及总图布置方案 5、工艺技术、主要设备选型、建设标准及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 6、主要单项项目、公用辅助设备、总体布置方案和土建工程量估计 7、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劳动卫生、消防、等要求和采取的相 应措施方案 8、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设想 9、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 10、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1、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 12、结论

氧气转炉炼钢工艺及设备

教学大纲 一说明 1、教学要求: 本教材根据氧气转炉炼钢生产操作的特点,力求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使其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通过本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氧气转炉炼钢的一些基本知识。 2、教学内容的确定: 根据专业的需求,将全部讲解。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⑴系统地、全面地、有重点地、难易适中地将本书的内容讲给学生; ⑵学习完每章节后,要通过习题练习、巩固和加强学生所学的内容。进行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除了要通过作业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外,还要通过考试对学生进行考查与考核。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氧气转炉炼钢用原材料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氧气转炉炼钢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教学重点:氧气转炉炼钢用金属材料的性能、造渣材料、氧化剂、冷却剂、增碳剂的性能 教学难点:用金属材料、生产石灰常见的几种石灰煅烧窑 教学内容: 1.1 金属料 1.2非金属料 第二章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工艺操作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吹炼一炉钢金属成分和炉渣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吹炼过程的三个阶段、装入制度、供氧制度及主要参数和供 氧操作、氧气流股的运动规律、枪位对吹炼过程的影响、炉渣对炼 钢操作的影响、造渣方法、渣料加入量和加入时间的确定、炉渣的 形成、泡沫渣在炼钢过程中的作用、渣量计算、白云石造渣、转炉

炼钢温度控制及确定、转炉炼钢热量来源、冷却剂的种类及效应和 用量确定、物料平衡、热平衡、终点碳的控制方法和判断及温度判 断、脱氧方法及操作、影响合金吸收率的主要因素、铁合金加入量 计算、吹损与喷溅、操作事故与处理、开新炉前的准备工作及炉衬 烧结过程、烘炉法、出刚挡渣技术、某些钢种生产。熟悉钢与铁的 区别。 教学重点:吹炼一炉钢金属成分和炉渣成分的变化规律及锤炼过程的三个阶段、装入制度、喷嘴的类型和作用、氧气流股的运动规律、枪位对 吹炼过程的影响、供氧制度的主要参数和供氧操作、炉渣对炼钢操 作的影响、造渣方法、渣料加入量和加入时间的确定、成渣过程、 加速石灰熔化的途径、泡沫渣形成的基本因素、吹炼过程中泡沫渣 的控制、渣量计算、白云石造渣的目的、确定白云石的加入量、转 炉炼钢出钢温度的确定及过程温度和终点温度的控制、转炉炼钢热 量来源、冷却剂的种类及效应和用量确定、物料平衡、热平衡、终 点碳的控制方法和判断及温度判断、高拉补吹法、结晶定碳法、耗 氧量和供氧时间作参考、脱氧方法及操作、影响合金吸收率的主要 因素、铁合金加入量计算、吹损及其组成和喷溅及其控制与预防、 事故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炉衬烧结过程、烘炉法、出刚挡渣的 目的和方法、挡渣球法挡渣操作、碳素钢、16Mn、硬线钢、H08、 硅钢生产 教学难点:金属和炉渣的成分变化规律、喷嘴的类型与作用、流股的运动规律、供氧操作、渣料加入量和加入时间的确定、成渣过程、吹炼过程中 泡沫渣的控制、渣量计算、确定白云石的加入量、出钢温度确定、 过程和终点温度确定、冷却剂用量确定、热平衡和物料平衡计算、 终点碳和温度的判断、脱氧操作、铁合金加入量计算、吹损的组成、 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挡渣球法挡渣操作、碳素钢、16Mn、硬线钢、 H08、硅钢生产 教学内容: 2.1一炉钢的吹炼过程 2.2装入制度 2.3供氧制度 2.4造渣制度 2.5温度制度 2.6终点控制 2.7脱氧合金化

100T转炉物料平衡及热平衡计算

100T顶底复吹转炉炼钢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 5.1 物料平衡计算 5.1.1 计算原始数据 基本原始数据有:冶炼钢种及成分、铁水和废铁的成分、终点钢水成分;造渣用溶剂及炉衬等原材料成分;脱氧和合金化用铁合金的成分及回收率;其他工艺参数。 表5-2 原材料成分 石灰中S自耗的CaO量 表5-3 矿石加入量及成分 矿石中S消耗CaO量=0.001*2/3*56/32=0.001kg

表5-4 其他工艺参数设定值 5.1.2物料平衡的基本项目 收入项有:铁水、废钢、溶剂(石灰、矿石、轻烧白云石)、氧气、炉衬蚀损、铁合金。 支出项有:钢水、炉渣、烟尘、渣中铁珠、炉气、喷溅。 5.1.3 计算步骤 以100㎏铁水为基础进行计算。 第一步:计算脱氧和合金化前的总渣量及其成分。 总渣量包括铁水中元素氧化,炉衬腐蚀和加入溶剂的成渣量。其各项成渣量分别列于表5-5~表5-7。总渣量及成分如表5-8所示:

铁水中元素氧化量 ①由CaO还原出的氧量;计算出铁水中S消耗CaO量=0.009×56/32=0.016㎏。 表5-6 炉衬腐蚀的成渣量

①.石灰加入量:石灰加入量= ()()有效 CaO CaO R SiO %2 ∑∑-? =(1.171*3.2-0.657)/(88.0%-3.2×2.50%) =(3.747-0.657)/0.8 =3.09/0.8 =3.863kg ∑(SiO 2)=铁水[Si]生成(SiO 2)+炉衬、矿石、白云石带入(SiO 2); =1.071+0.009+0.046+0.045=1.171㎏; ∑(CaO )=白云石、矿石、炉衬带入(CaO )-铁水、矿石中S 消耗CaO 量; =0.66+0.01+0.004-0.001-0.016=0.657㎏; 因设定终渣碱度R=3.2: %CaO 有效=石灰中(%CaO )-碱度R ×石灰中(% SiO 2)=88.0%-3.2×2.50% ①.表中除(FeO)和(Fe2O3)以外的总渣量为4.073+1.268+0.835+0.098+0.45+0.645+0.031=7.4㎏,而终渣Σω(FeO)=15%(表5-4), 故总渣量为7.4/86.75%=7.4/86.75%=8.53㎏。 ②.ω(FeO)=8.53×8.25%=0.704㎏ ω(Fe 2O 3)=8.53×5%=0.427㎏。 由于矿石和白云石 第二步:计算氧气消耗量。 氧气的实际消耗量系消耗项目与供入项目之差。见表5-9 第三步:计算炉气量及其成分。

炼钢厂转炉氧枪UPS方案

目录 一、转炉应急提枪装置供电系统的重要性 (1) 二、UPS电源系统 (1) 三、转炉应急提枪装置供电系统采用UPS是最佳选择 (1) (一) 可靠性: (1) (二) 设计思想: (1) 四、方案一:UPS系统直接为事故提枪电机供电 (2) (一) 技术方案 (2) (二) 配置及外形尺寸 (1) 五、方案二:UPS通过变频器为提枪电机供电 (1) (一) 技术方案 (1) (二) 配置及外形尺寸 (2) 六、艾默生Hipulse系列UPS的技术性能 (3) (二) 艾默生Hipulse系列UPS技术特点 (3) (三) 艾默生Hipulse系列UPS主要功能 (4) (四) 艾默生Hipulse系列UPS性能指标 (4) 七、Hipulse系列UPS的报价 (5) (一) 方案一:600KVA UPS系统直接为事故提枪电机供电 (5) (二) 方案二:UPS通过变频器为提枪电机供电 (5) 附图:UPS盘柜布置图

一、转炉应急提枪装置供电系统的重要性 转炉应急提枪装置的供电系统极其重要,一旦应急提枪装置的供电系统出了故障而停电,氧枪无法从转炉中提取出来,那么所造成的损失将不堪设想,其责任也是谁都承担不起的。 二、UPS 电源系统 图 1 UPS 的电原理框图 中大功率UPS 的电原理框图如图 1所示,一般均采用在线式双变换结构: ? 不管有无市电,负载的全部功率都由逆变器提供,保证高质量的电能输出。 ? 市电中断时,输出电压不受任何影响,没有转换时间。 三、转炉应急提枪装置供电系统采用UPS 是最佳选择 (一)可靠性: UPS 是经过几十年实践证明的最可靠的供电装置。可靠性极高,大功率UPS 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30万小时,也就是说UPS 运行34.2年中只有发生出一次故障的可能。 (二)设计思想: 1、 UPS 用于保护重要负载,绝对不能停电,因此电路设计、器件选用、技术指标各方面都留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2、 不间断供电:UPS 的负载受到三重保护,如果主电源停电,它可由电池供电,如果电池电放完了,或者UPS 发生故障,它还有旁路电源供电。 在操作过程中,发生市电停电或UPS 故障,UPS 切换到电池供电或切换到旁路供电,但是UPS 输出电源始终是连续的、不间断的。对于电机而言,UPS 系统所提供的电源始终是连续的、不间断的。因此,绝对不会造成电机和相关设备损坏。 负载 )

转炉炼钢设备

1 概述 1.1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特点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又称 LD 炼钢法,通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完全取代了平炉炼钢,其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与其它炼钢方法相比,它具有一系列的优越性,较为更突出的几点如下: 1.生产效率高 一座容量为80 吨的氧气顶吹转炉连续生产24 小时,钢产量可达到日产3000 — 4000 吨,而一座 100 吨的平炉一昼夜只能炼钢 300 — 400 吨钢,平均小时产量相差甚远,而且从冶炼周期上看,转炉比平炉、电炉的冶炼周期要短得多。 2.投资少,成本低 建氧气顶吹转炉所需的基本建设的单位投资,比同规模的平炉节约30% 左右,另外投产后的经营管理费用,转炉比平炉要节省,而且随着转炉煤气回收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利用转炉余热锅炉产生蒸气及转炉煤气发电,使转炉逐步走向“负能”炼钢。 3.原料适应性强 氧气顶吹转炉对原料情况的要求,与空气转炉相比并不那么严格,可以和平炉、电弧炉一样熔炼各种成分的铁水。 4.冶炼的钢质量好,品种多 氧气顶吹转炉所冶炼的钢种不但包括全部平炉钢,而且还包括相当大的一部分电弧炉钢,其质量与平炉钢基本相同甚至更优,氧气顶吹转炉钢的深冲性能和延展性好,适宜轧制板、管、丝、带等钢材。 1 / 35

5.适于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 由于冶炼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再加转炉容量不断扩大,为准确控制冶炼过程,保证获得合格钢水成分和出钢温度,必须进行自动控制和检测,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另外,在这种要求下,也只有实现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才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1.2 转炉炼钢机械设备系统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是将高压纯氧[压力为0.5~1.5MPa ,纯度99.5% 以上,(我厂为99.99% )],借助氧枪从转炉顶部插入炉内向熔池吹氧,将铁水吹炼成钢。氧气顶吹转炉的主要设备有: 1.转炉本体系统: 包括转炉炉体及其支承系统——托圈、耳轴、耳轴轴承和支承座,以及倾动装置,其中倾动装置由电动机、一次减速机,二次减速机、扭矩缓冲平衡装置等组成。 2.氧枪及其升降、氧气装置及配套装置。 氧枪包括枪体、氧气软管及冷却水进出软管。 根据操作工艺要求氧枪必须随时升降,因此需要升降装置,为保证转炉连续生产,必须设有备用枪,即通过换枪装置,随时将备用枪移至工作位置,同时要求备用枪的氧气,进出水管路连接好。 3.散装料系统: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使用的原料有: (1)金属料——铁水、废铁、生铁块; (2)脱氧剂——锰铁、硅铁、硅锰、铝等; (3)造渣剂——石灰、萤石、白云石等;

100T转炉45#钢生产工艺要点

100T转炉45#钢生产工艺要点(冶炼部分) 1.工艺路线:混铁炉—提钒转炉—炼钢转炉—精炼—方坯保护浇铸 2.原料条件:尽量组织用铁水(半钢)[S]≤0.040%冶炼,以保高拉碳为原则控制冷料用量。 5.1 吹炼前期化好渣,化透渣,避免熔池温度上升过快及炉渣“返干”现象发生。 5.2 吹炼终点:尽量一次拉成,保证C-T协调,补吹不大于两次。 终点[C]最佳控制为0.10~0.20%;[S]≤0.030%,[P]≤0.015%。 5.3 挡渣:用挡渣塞、挡渣锥或专用挡渣设施进行挡渣操作,确保渣层厚≤50mm。 5.4 出钢时间: 保证出钢口圆滑,出钢时间≥180秒。 5.5脱氧: 其中2/3在出钢前加入,其余部分在加完合金料后加入,氧化性强靠上限,氧化性弱靠下限。 合金参考:用FeMn+FeSi合金化。 5.6根据出钢终点氧化性随合金料均匀加入100-400Kg/炉调渣剂,出钢后加入顶渣2袋/炉。 5.7在冶炼此钢种时,转炉复吹必须执行N/Ar切换。 6.精炼要求 6.1吹氩时间≥10分钟,前5分钟执行吹氩操作,其余执行弱吹氩操作。 6.2吹氩过程中尽量少喂或不喂Al线,若氩前a[o]≥60ppm,可喂10-20米Al线进行调整, 注:结合脱氧剂的加入量,氧化性强喂线量靠上限,氧化性弱喂线量靠下限。 7.注意事项 7.1开新炉前5炉和大补炉后第1炉禁止冶炼此钢种。冶炼此钢种时,调度室提前1炉通 知转炉岗位和化验室,转炉岗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冷料用量,化验室提前做标样。 7.2严禁使用新包,及时处理炉口积渣和包沿,要求钢包内无残渣和包底,保证红包出钢。 7.3本制度自2006年6月3日起执行,原2006年4月20日工艺要点同时作废。

转炉氧枪设计方案

广青金属有限公司 65T转炉φ180氧枪及氧枪喷头设计方案 山东崇盛冶金氧枪有限公司 2012年2月 65T转炉φ180氧枪及氧枪喷头设计方案

简介 山东崇盛冶金氧枪有限公司,系冶金氧枪及喷头的专业研究生产单位。位于中国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力量雄厚,技术装备先进,检测手段齐全。我公司在转炉用氧枪设计方面有丰富的设计和制造经验,例如:宝钢300吨转炉炼钢φ406氧枪喷头,武钢三炼钢250吨转炉用φ355锥度氧枪及喷头,马钢300吨转炉用φ355锥度氧枪及喷头,济钢210吨转炉用φ355氧枪及喷头,新余三期210T 转炉炼钢φ325氧枪及喷头,上海罗泾150吨转炉炼钢φ299氧枪及喷头,河北承德钢铁、普阳钢铁、宁波钢铁、天铁、安阳钢铁、通化钢铁等150吨转炉炼钢φ299氧枪及喷头,目前均正常使用,效果良好。现国内120吨以上转炉用氧枪80%由我公司设计制造。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科技领先”的发展战略,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机构、精良的机械加工设备及国内一流的检测设施,最大程度上保证产品最佳的使用性能。 65T转炉φ180×1孔喷头设计方案

一、设计工况参数: 1、出钢量:~65吨/炉 2、现场操作氧流量:~4200Nm3/hr 3、现场操作供氧压力:0.85~1.0Mpa (阀后压力) 4、纯吹氧吹炼时间:13~15min 5、冷却水压力:≥1.2MPa 6、进出水温差≤27℃(水温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要有所差异) 7、氧枪喷头形式:1孔拉瓦尔孔喷头 二、喷头参数设计 2.1马赫数的选择 流体力学中表征流体可压缩程度的一个重要的无量纲参数,记为,定义为流场中某点的速度v同该点的当地声速c之比,即=v/c, 在可压缩流中,气体流速相对变化dv/v同密度相对变化之间的关系是dρ/ρ=-2dv/v,即在流动过程中,马赫数愈大,气体表现出的可压缩性就愈大。另外,马赫数大于或小于1时,扰动在气流中的传播情况也大不相同。因此,从空气动力学的观点来看,马赫数比流速能更好地表示流动的特点。按照马赫数的大小,气体流动可分为低速流动、亚声速流动、跨声速流动、超声速流动和高超声速流动等不同类型。 马赫数就是气流速度与当地温度条件下的音速之比: M=U/a 式中:U为气流速度m/s a为在当地温度下的音速,单位m/s 氧枪的供氧压力的大小是由喷头的出口马赫数确定的,氧气的压力能转化成

转炉炼钢知识问答

转炉炼钢知识问答 1 转炉炼钢的原材料 1-1 转炉炼钢用原材料有哪些,为什么要用精料? 炼钢用原材料分为主原料、辅原料和各种铁合金。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用主原料为铁水和废钢(生铁块)。炼钢用辅原料通常指造渣剂(石灰、萤石、白云石、合成造渣剂)、冷却剂(铁矿石、氧化铁皮、烧结矿、球团矿)、增碳剂以及氧气、氮气、氩气等。炼钢常用铁合金有锰铁、硅铁、硅锰合金、硅钙合金、金属铝等。 原材料是炼钢的物质基础,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对炼钢工艺和钢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国内外大量生产实践证明,采用精料以及原料标准化,是实现冶炼过程自动化、改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根据所炼钢种、操作工艺及装备水平合理地选用和搭配原材料可达到低费用投入,高质量产出的目的。 转炉入炉原料结构是炼钢工艺制度的基础,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钢铁料结构,即铁水和废钢及废钢种类的合理配比;二是造渣料结构,即石灰、白云石、萤石、铁矿石等的配比制度;三是充分发挥各种炼钢原料的功能使用效果,即钢铁料和造渣料的科学利用。炉料结构的优化调整,代表了炼钢生产经营方向,是最大程度稳定工序质量,降低各种物料消耗,增加生产能力的基本保证。1-2 转炉炼钢对铁水成分和温度有什么要求? 铁水是炼钢的主要原材料,一般占装入量的70%~100%。铁水的化学热与物理热是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的主要热源。因此,对入炉铁水化学成分和温度必须有一定的要求。 A铁水的化学成分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要求铁水中各元素的含量适当并稳定,这样才能保证转炉冶炼操作稳定并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1)硅(Si)。硅是转炉炼钢过程中发热元素之一。硅含量高,会增加转炉热源,能提高废钢比。有关资料表明,铁水中WSi每增加0.1%,废钢比可提高约1.3%。铁水硅含量高,渣量增加,有利于去除磷、硫。但是硅含量过高将会使渣料和消耗增加,易引起喷溅,金属的收得率降低。Si含量高使渣中SiO2含量过高,也

100t糖化罐的设计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啤酒厂糖化罐设计(10t) 院系: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组别:第一组 班级:生物工程0801 姓名:马红霞 学号:200822153034 指导老师:杨忠华

目录 1前言 (2) 2课程设计任务 (3) 3设计方案的拟定 (3) 4几何尺寸的确定 (3) 4.1 机械搅拌通风式生物反应器的总体结构 (3) 4.2 几何尺寸的确定 (4) 5罐体主要部件尺寸的计算及型号选择 (6) 5.1罐体 (6) 5.2罐体壁厚 (6) 5.3封头壁厚计算 (6) 5.4搅拌器 (7) 5.5人孔和视镜 (7) 5.6接口管 (8) 5.7轴封 (8) 5.8除沫装置 (9) 5.9支座选择 (9) 6冷却装置设计 (10) 6.1冷却方式 (10) 6.2热量的相关计算 (10) 7搅拌器轴功率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不通气条件下轴功率 P的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通气搅拌功率 P的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g 7.3电机及变速装置的选用·················································错误!未定义书签。8参考文献

1.前言 啤酒是全世界分布最广,也是历史最悠久的酒精性饮料,它的酒精度低、营养丰富、有益于人的健康,因而有“液体面包”之美称,受到众人的喜爱。啤酒,发酵过程中,大体可以分为四大工序:麦芽制造;麦汁制备;啤酒发酵;啤酒包装与成品啤酒。其中麦汁制造即糖化是啤酒生产的重要环节,它包含了对原料的糊化、液化、糖化、麦醪过滤和麦汁煮沸等处理工艺。 糖化是利用麦芽自身的酶(或外加酶制剂代替麦芽)将麦芽及辅助原料中淀粉和蛋白质等不溶性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可溶性的糖类、糊精、氨基酸、多肽等低分子物质,为酵母菌的繁殖和发酵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 糖化方法有多种。煮出糖化法是指麦芽醪利用酶的生化作用和热力的物理作用,使有效成分分解和溶解,通过部分麦芽醪的热煮沸、并醪,使醪液逐步梯级升温至糖化完毕。部分麦芽被几次煮沸即为几次煮出法。根据煮沸的次数可分为一次、二次、三次煮出法。本设计采用一次煮出法。 麦芽糖化过程用到的主要生产设备有糊化锅、糖化锅、过滤槽和煮沸锅。糊化锅作用将糊化和液化淀粉,其糊化后的醪液进入到糖化锅;糖化锅是用于水解淀粉及蛋白质,并对糊化醪液进行糖化的设备,其得到为糖化醪进入过滤槽,经过滤槽出的醪液进入煮沸锅,煮沸锅内进行麦汁煮沸,添加酒花,使麦汁达到一定浓度。 其中,糖化设备一般采用标准式糖化锅,是蛋白质分解和淀粉糖化的场所,广泛采用不锈钢制作,也有碳钢或铜板制造的。这里采用不锈钢板制作。锅底周围设置一两圈通蒸汽的蛇管或者装设蒸汽夹套以保持糖化醪糖化所需的温度,锅内设有搅拌器以保持糖化醪液的浓度和温度均匀,使酶充分地发挥作用。糖化锅中,装有涡轮式、螺旋桨式或平桨式搅拌器。由轴中心至搅拌器边缘的长度应为糖化锅直径的15%~18%。 2.课程设计任务 设计啤酒厂装100t糖化醪的糖化罐。 3.设计方案的拟定 根据生产设计的要求,由100t糖化醪,即糊化醪液和糖化醪液的混合后醪液为100t,计算出所需原料的质量。由生产实习知,生产中用到的原料为70%的麦芽量和30%的大米量。求所用麦芽的质量和大米的质量。再进行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计算,最后求出糖化锅的的结构尺寸等。 5. 物料衡算 生产中,糊化锅的原料为大米和部分麦芽粉,其中麦芽粉的质量占大米的

100t转炉工程给排水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会签单JL/B/Q7.1 —01

中冶京诚(营口)新建100t 转炉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安装)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天津二十冶机装营口中冶京诚项目部 2013年3月

一、编制说明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准备工作 四、管道安装施工方法 五、管道试压 六、管道吹扫、冲洗、防腐及保温 七、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八、安全保证措施

、编制说明:1、本方案编制依据已到手的图纸及图纸而编制,涉及图纸、图号有:《氧枪阀门站净环给回水管道施工图》181.15A10301B001、《汽化冷却泵房给 排水管道施工图》181.15A10302B001、《钢包车操作室、渣罐车操作室排水管 道施工图》181.15A10206B001、《蓄热器站排污降温池给排水管道施工图》 181.15A10303B001、《车间综合给排水管道施工图》181.15A10301B002。 2、编制中执行的技术标准为: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 —2010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8923-198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1991 本方案结合我单位施工经验综合编制,如有少量修改或补充情况,则以技术交底的形式作为本方案的补充。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1、工程概况 100t 转炉给排水管道工程主要包括氧枪阀门站给回水管道、汽化冷却泵房给排水管道、炼钢车间小房子给排水管道、蓄热器排污降温池给排水管道及车间综合给排水管道。 以上工程中涉及的管道管径DN15 (①21.3*2.75 )?①630*10,有无缝 钢管、焊接钢管及UPV(管,总计2019米。大部分管道直接为炼钢直接提供服务,围绕炼钢框架结构施工,有少量的地埋管及UPVC t属于生活、生产服务类管道。 计划绝对供气为50天。 2、工程特点:

转炉炼钢工艺流程

转炉炼钢工艺流程 转炉炼钢工艺流程 这种炼钢法使用的氧化剂是氧气。把空气鼓入熔融的生铁里,使杂质硅、锰等氧化。在氧化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含1%的硅可使生铁的温度升高 200摄氏度),可使炉内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因此转炉炼钢不需要另外使用燃料。 电炉.转炉系统炼钢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转炉炼钢是在转炉里进行。转炉的外形就像个梨,内壁有耐火砖,炉侧有许多小孔(风口),压缩空气从这些小孔里吹炉内,又叫做侧吹转炉。开始时,转炉处于水平,向内注入1300摄氏度的液态生铁,并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然后鼓入空气并转动转炉使它直立起来。这时液态生铁表面剧烈的反应,使铁、硅、锰氧化(FeO,SiO2 , Mn0,)生成炉渣,利用熔化的钢铁和炉渣的对流作用,使反应遍及整个炉内。几分钟后,当钢液中只剩下少量的硅

与锰时,碳开始氧化,生成一氧化碳(放热)使钢液剧烈沸腾。炉口由于溢出的一氧化炭的燃烧而出现巨大的火焰。最后,磷也发生氧化并进一步生成磷酸亚铁。磷酸亚铁再跟生石灰反应生成稳定的磷酸钙和硫化钙,一起成为炉渣。 当磷与硫逐渐减少,火焰退落,炉口出现四氧化三铁的褐色蒸汽时,表明钢已炼成。这时应立即停止鼓风,并把转炉转到水平位置,把钢水倾至钢水包里,再加脱氧剂进行脱氧。整个过程只需15分钟左右。如果空气是从炉低吹入,那就是低吹转炉。 随着制氧技术的发展,现在已普遍使用氧气顶吹转炉(也有侧吹转炉)。这种转炉吹如的是高压工业纯氧,反应更为剧烈,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钢的质 转炉一炉钢的基本冶炼过程。顶吹转炉冶炼一炉钢的操作过程主要由以下六步组成: (1)上炉出钢、倒渣,检查炉衬和倾动设备等并进行必要的修补和修理; (2)倾炉,加废钢、兑铁水,摇正炉体(至垂直位置); (3)降枪开吹,同时加入第一批渣料(起初炉内噪声较大,从炉口冒出赤色烟雾,随后喷出暗红的火焰;3?5min后硅锰氧接近结束,碳氧反应逐渐激烈,炉口的火焰变大,亮度随之提高;同时渣料熔化,噪声减弱); (4)3?5min后加入第二批渣料继续吹炼(随吹炼进行钢中碳逐渐降低,约12min后火焰微弱,停吹);

2000t酒精厂设计

目录 摘要…………………………………………………………………………………………………引言………………………………………………………………………………………………… 1 车间概况及特点…………………………………………………………………1.1 生产规模……………………………………………………………………… 1.2 产品方案……………………………………………………………………… 2 车间组织………………………………………………………………………… 3 工作制度………………………………………………………………………… 4 成品的主要技术规格及技术标准………………………………………………. 5 生产流程简介…………………………………………………………………… 5.1 生产流程图……………………………………………………………………5.2 预处理…………………………………………………………………………5.3 原料预处理流程………………………………………………………………5.4 糖化工艺流程…………………………………………………………………5.5 糖化醪的发酵酒精连续发酵工艺流程………………………………………5.6 发酵成熟醪的蒸馏和精馏……………………………………………………5.7 醛酯馏分的回用技术………………………………………………………… 5.8 蒸馏过程中酒精的损失……………………………………………………… 6 新技术…………………………………………………………………………… 7 物料衡算………………………………………………………………………… 7.1 工艺流程图…………………………………………………………………… 7.2 蒸煮糖化车间原料计算……………………………………………………… 7.3 生产1000kg酒精蒸煮醪量的计算…………………………………………… 7.4 生产1000kg酒精糖化醪量的计算…………………………………………… 7.5 年产2万吨酒精厂蒸煮糖化车间总物料衡算(以每小时计)……………… 8 主要设备………………………………………………………………………… 8.1 粉浆罐的选择………………………………………………………………… 8.2 预热罐的选择………………………………………………………………… 8.3 维持罐及后熟罐的选择………………………………………………………8.4 气液分离器的选择……………………………………………………………8.5 真空冷却器的选择……………………………………………………………

鞍钢的历史

鞍钢的历史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战败后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日本夺取了原由俄国控制的长春至大连之间的南满铁路和旅大租借地。 1906年,日本为加强对东北的政治和经济侵略,于大连设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作为在经济上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大本营。1909年8月,满铁派人对鞍山地区进行非法的秘密探矿,先后调查了铁石山、西鞍山、东鞍山、大孤山、樱桃园、关门山、小岭子、弓长岭等十余座铁矿山,并发现了大石桥菱镁矿、烟台粘土矿等资源,发现鞍山地区是开矿建厂冶炼钢铁的宝地。 于是满铁总裁中村雄次郎提出掠夺鞍山地区钢铁资源的计划,由大汉奸于冲汉和日本人镰田弥助出面,组建中日合办振兴铁矿无限公司。1916年7月中日合办振兴铁矿无限公司总局在奉天成立,资本14万日元,名义上中日投资各半,实则由满铁全额初资。在千山设采矿总局,两年后总局迁鞍山。1917年获得了大孤山、樱桃园、东鞍山、西鞍山、王家堡子、对面山、关门山、小岭子、铁石山等8个矿区的开采权。其总面积达14578亩。1921年又获得的白家堡子、一担山、新关门山等3个矿区的开采权。仅在1926年—1933 年采量480万吨。该总局经营到1940年宣布解散,并入昭和制钢所。 1916年满铁在办公司的同时开始鞍山制铁所的建厂工作。1916年,日本政府批准建立鞍山制铁所,1917年4月3日举行“地镇祭”,动工修建高炉。1918年5月15日,“鞍山制铁所”正式成立,八田郁太郎任鞍山制铁所所长,建厂工程大部分在年底完成。1919年3月,

炼焦厂开始生产焦炭。4月29日,1号高炉点火,标志鞍山制铁所正式投产。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北全境。1933年,日本政府在军部支持下,将原定在朝鲜兴建的昭和制钢所改迁鞍山,由满铁全额出资,在鞍山制铁所已有基础上,兴建制钢厂、轧材厂,成为钢铁联合企业。株式会社鞍山昭和制钢所为日本法人,属满铁的子会社,社长为伍堂卓雄。昭和制钢所成立前与满铁签订了继续雇用原鞍山制铁所全部工作人员的协议,从而兼并了鞍山制铁所。1936年6月4日,振兴公司将大孤山等11个矿区的矿业权租给昭和制铁所直接从事开采。1937年7月1日,昭和制钢所接管了振兴公司的产权债务。1940年12月7日,昭和制钢所办完了矿转让手续,彻底兼并了振兴铁矿无限公司,形成了采矿、选矿、炼铁、轧钢的连续生产作业系统。 随着日本军备规模的扩大,鞍钢的生产规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41年,已经具备年产生铁250万吨、钢锭130万吨、钢材75万吨的能力。其钢铁生产能力占日本控制的总生产能力的28.4%,规模仅次于九州的八幡制铁所(今天的新日铁)。当时满洲国另外一个钢铁生产企业——本溪湖煤钢会社(隶属于日本大仓财阀),规模仅相当于昭和制钢所的三分之一。 到1943年,昭和制钢所的生产能力达到最高,当年生产铁130万吨、钢84.3万吨、钢材49.5万吨。据《鞍山志?鞍钢卷》记载:“1 935年—1945年,昭和制钢所及满洲制铁会社鞍山工厂累计生产生铁9 05.6万吨、钢547.4万吨、钢材327.8万吨。

炼钢工艺流程图

炼钢工艺流程 1炼钢厂简介 炼钢厂主要将铁水冶炼成钢水,再经连铸机浇铸成合格铸坯。现有5座转炉,5台连铸机,年设计生产能力为500万吨,现年生产钢坯400万吨。其中炼钢一分厂年生产能力达到240万吨;炼钢二厂年生产能力为160万吨。 2炼钢的基本任务 钢是以Fe为基体并由C、Si、Mn、P、S等元素以及微量非金属夹杂物共同组成的合金。 炼钢的基本任务包括:脱碳、脱磷、脱硫、脱氧去除有害气体和夹杂,提高温度,调整成分,炼钢过程通过供氧造渣,加合金,搅拌升温等手段完成炼钢基本任务,“四脱两去两调整”。 3氧气转炉吹炼过程 氧气顶吹转炉的吹氧时间仅仅是十分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要完成造渣,脱碳、脱磷、脱硫、去气,去除非金属夹杂物及升温等基本任务。 由于使用的铁水成分和所炼钢种的不同,吹炼工艺也有所区别。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的吹炼过程,根据一炉钢吹炼过程中金属成分,炉渣成分,熔池温度的变化规律,吹炼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 (1)吹炼前期。(2)吹炼中期。(3)终点控制。 炼好钢必须抓住各阶段的关键,精心操作,才能达到优质、高产、低耗、长寿的目标。 装入制度 装入制度是保证转炉具有一定的金属熔池深度,确定合理的装入数量,合适的铁水废钢比例。

3.1.1装入量的确定 装入量是指转炉冶炼中每炉次装入的金属料总重量,它主要包括铁水和废钢量。目前国内外装入制度大体上有三种方式: (1)定深装入;(2)分阶段定量装入;(3)定量装入 3.2.2装入次序 目前永钢的操作顺序为,钢水倒完后进行溅渣护炉溅渣完后装入废钢,然后兑入铁水。 为了维护炉衬,减少废钢对炉衬的冲击,装料次序也可以先兑铁水,后装废钢。若采用炉渣预热废钢,则先加废钢,再倒渣,然后兑铁水。如果采用炉内留渣操作,则先加部分石灰,再装废钢,最后兑铁水。 供氧制度 制订供氧制度时应考虑喷头结构,供氧压力,供氧强度和氧枪高度控制等因素。 3.2.1氧枪喷头 转炉供氧的射流特征是通过氧枪喷头来实现的,因此,喷头结构的合理选择是转炉供氧的关键。氧枪有单孔,多孔和双流道等多种结构。永钢使用的是4孔拉瓦尔喷头形式喷枪。 3.2.2氧气压力控制 氧气压力控制受炉内介质和流股马赫数的影响。经测定,炉内介质压力一般为—,流股马赫数在—之间。因此目前在转炉上使用的工作压力为—,视各种扎容量而定。一般说来,转炉容量大,使用压力越高。 3.2.3氧气流量和供氧强度 (1)氧气流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