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性的后果读后感

现代性的后果读后感

现代性的后果读后感
现代性的后果读后感

如果要例数战后英国最重要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必不可少。他的构成理论和“第三条道路”为全球学界所瞩目,他的思想更是始终处在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前沿。是什么成就了吉登斯深刻的思想和他捕捉时事的敏锐,又是什么使吉登斯的理论如此另人信服,以至能为英国政府大胆实践,又是什么让吉登斯的学术思想始终为学术界所关注、探讨?在《现代性的后果》之中,我隐约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一、以激进亢奋的姿态去怀疑、颠覆和重估全部的价值预设。

1、方法和结构创新

安东尼?吉登斯选取的题目是现代性的后果,这似乎在题目上就决定了这部作品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叙事和论证,但事实上,在不足160页的全文论述中,吉登斯并没有象许多论述现代化的作品那样将大部分精力用在论述什么是现代性和现代性的产生、发展、表现、结果这样固定的框架之内,而是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在批判中提出论点,在论述中又着力于他所描述的现代性图画中的结构框架。吉登斯对于现代性的历史一句带过,却在描述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时不惜笔墨。他认为,监督、资本主义、工业主义、军事力量构成了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而这四种维度之间又存在着由此及彼的相互关系,在现代性的全球化进程中,全球化的制度性维度又与现代化的维度交相作用,共同呈现出目前的现代社会形态。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吉登斯又显得与众不同,他没有简单停留在现代性的框架中,而是回归到人与人和人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来考察现代社会体系,用精神分析法和现代心理学来解释现代社会的信任体系和存在的风险,将研究和具体的日常生活结合,冲破以往社会学研究中框架大但却不切实际的做法。

2、、怀疑

吉登斯首先展开他对现代性概念的澄清,但是在一开始,他就开始试图另辟蹊径。他认为“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在后来的岁月里,不同程度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直到目前为止,它的那些主要特性却还在黑箱之中藏而不露。”这看似简单的论述,已经在前提上对现在十分流行的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后现代”社会的论调截然相反。他进一步解释道“我们实际上并没有迈进一个所谓的后现代时期,而是正在进入这样的一个阶段,在其中现代性的后果比从前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剧烈化更加普遍。”对于这样的质疑,吉登斯并不是在哗众取宠,而是在他的思想中早已经看到:“后现代视角看到了对知识的异质要求之多样性,这样一来,科学不再享有特权地位了”。正是一种挑战科学特权地位的勇气,使吉登斯在后来的论述中敢于向传统的社会学理论进行深刻的批判和揭露,并且鼓励着他驾驭猛兽的决心和勇气。

吉登斯还认为:“社会学的经典缔造者们都极为重视现代性的机会方面。马克思和涂尔干都把现代看作是一个问题层出不穷的时代,但是他们又相信,由现代所开辟的使人获益的可能性,超越了他的负面效应。马克思?韦伯最为悲观,又把现代世界看成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世界。”“他们三者都看到了现代工厂工作对人的不良后果,它迫使许多人受到寡然无味的纪律和重复的劳动。但是他们都没有预见到,生产力拓展所具有的大规模毁灭物质环境的能力。”并且,“没有任何经典的社会学创始人对…战争工业化?显现给予过系统的描述”。于是,吉登斯将战争工业化或者说军事力量工业化作为考察现代性制度性维度的重要方面给予了详尽的论述,他认为军事力量和工业主义是现代性制度的两个彼此不同的组织类型或者维度,而连接这两个维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战争工业化。“战争工业化急剧地改变了战争的性质,使其进入了…全面战争?,以及…核战争?的时代”。吉登斯认为,全面战争弱化了战争作为政治工具的企图,而实际上强化了战争的经济意义和工业性质。可以说,吉登斯对于战争工业化问题的提出和认识,已经开始提醒学术界,科学研究需要发现被以往权威忽视的领域。

3、反思和重估

在〈〈现代性的后果〉〉中,吉登斯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反思性。他认为,反思

性“是对人类所有活动的特征的界定”,因为人类的行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从不松懈的对行为及其情景不断监测的过程,因此在考察现代社会时,我们必须经常对人类的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吉登斯对反思性概念的提出和对反思的强调,为他破旧立新划清了界限、奠定了思想基础,因为在社会学这个宏大的领域中,对于现代性的研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命题,要想独树一帜,必须在理论上和观念上具备打破权威的勇气。他大胆地提出“所谓以被证明为合理的传统,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具有虚假外表的传统,它只有从对现代性的反思中才能得到认同。”“甚至那些最坚定捍卫科学必然性学说的哲学家,也都承认这一点。如卡尔?波普儿就说过:…所有的科学都是建立在流沙之上?。按照科学的观点,没有什么是确定的,也没有什么是能够被证明,尽管科学一直尽力地在提供我们所渴求的关于这个世界的最可靠的信息。在不容怀疑的科学的心脏地带,现代性自由地漂移着”。可见,无论是吉登斯对于现代性和现代性维度的理解,都不是对权威观点和方法的简单总结,他所关注的焦点,是前有权威没有发现或者论述较弱的薄弱环节,他所采用的方法也在理论描述的方式上标新立异。

二、驾驭猛兽的勇气和实践

吉登斯的过人之处不仅在于他挑战权威的怀疑、批判精神,更在于他心系人类整体命运的宏观视角,他做为学者的责任和他描绘前景的勇气。

现代性作为一种历史进程,它既为人类目的性活动所创造,所应用,也为人类带来无法避免的灾难性后果,集权的增长、经济增长机制的崩溃、生态环境的破坏,核冲突和大规模的战争使现代性的后果变得严峻而可怕。作为一名远见的社会学家,吉登斯深刻地认识到了现代性的两面性,并为此忧虑、困惑。他在《现代性的后果》中这样写道“我们,作为整体的人类,究竟在什么程度上能够驾驭那头野兽?或者至少能够引导它,从而降低现代性的危险并增大它所能给予我们的机会?现在我们怎么会生活在一个如此失去了控制的世界上,它几乎与启蒙思想家们的期望南辕北辙?为什么…甜蜜理性?的普及并没有创造出一个我们能够预期和控制的理性世界?”实际上,对于现代性后果产生忧虑的社会学家远不止吉登斯一人,利奥塔同样对现代化的破坏性后果忧虑重重,但是他悲观地认为我们再也没有任何可行的办法来维护知识的有效性。但吉登斯有更可贵的勇气,他首先思考了造成现代性的不确定因素的原因:

“原因就在于社会知识的循环性,它首先影响到的是社会领域而非自然领域。在现代化条件下,新知识不断被嵌入到社会中去,就其性质和作用而言,社会领域从来就不是一个稳定的环境,新知识、新概念不仅更清楚地描绘了社会世界,而且也改变了它的性质,使其转向新的方向。这种现象的影响,对那犹如猛兽的现代性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鉴于上述原因,吉登斯同样认为“我们不能掌握历史,并且使其屈从于我们的集体目标。即使我们在自己的活动中创造和再创造了社会生活,我们也仍然不能完全控制它”。

即便是这样,吉登斯也仍然没有放弃对现代性的反思和尽可能的乐观的、积极的应对,“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或者,我们能够)放弃驾驭那头猛兽的努力。将具有严重后果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点,超越了所有的价值和所有相互排斥的权利分化。…历史?没有站在我们这一边,它没有目的,也没有给我们提供任何保证。” 吉登斯提醒人们注意“我们必须重视可供选择的未来”,永远不放弃人类追求理想社会的努力。

吉登斯对现代性所持的乐观、积极的态度使他的思想和观点永远保持着继续前进的活力,这使他对现代性的研究没有停止在消极遁世的态度中,而是提出了自己对于未来后现代性的理想蓝图,他将希望寄托于社会运动,与乌托邦的现实主义观点结合,描绘出后现代性的清晰轮廓。“社会运动为我们显露了可能的未来的曙光,而且在某些方面,它们成了通向未来的车轮”。在吉登斯的后现代秩序的轮廓中。超越匮乏体系、多层次的民主参与、技术人道化、非军事化成为四个最为重要的维度,世界将出现一个需要协调的全球性的政治结构。不论现代性的不确定性是多么难于控制,吉登斯毕竟为后现代社会描绘着希望的蓝图。

时间总在不停止地奔跑,不管吉登斯的构想是不是与未来社会相吻合,我们都不能否认他作为一个社会学家的责任和气魄。驾驭猛兽!尽管现代性的风险依然存在,尽管社会科学的预言总是小心翼翼,但是吉登斯的呼吁却象一阵排山倒海的呼啸,掀起了悲观脆弱者心中残留的勇气。

摘要:围绕着内涵、特征、动力机制等主要问题,本文对吉登斯见解独到、论述深刻的现代性思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文本解读。内容涉及到现代性的制度维度、全球化和社会运动等宏观视角和包括信任与风险、安全与焦虑和自我认同的困境等在内的微观分析。吉登斯对现代性极富压缩式的分析和扩张性的演绎充分体证了他在社会学理论进路中令人兴奋的知识进展。

关键词:吉登斯;现代性;制度性维度;风险;自我认同

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1938-)是当代西方与哈贝马斯、布迪厄齐名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著名社会学理论家之一。他的社会学思想内容丰富,“一直处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社会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前沿”,[1]本文就其最具代表性的现代性思想试作梳理、解读和分析,以体证他对于现代社会富于想像力的分析中令人兴奋的知识进展。

一、现代性及其动力机制

(一)现代性的内涵

只要阅读吉登斯的著作就可以发现,虽说他对“现代性”的分析相当透彻,然而并没有给“现代性”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使用“现代性”这一概念的。他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认为“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2]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中,他指出,现代性“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现代性’大略地等同于‘工业化的世界’”。[3]另外,在与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的谈话中,吉登斯又说:“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比较详细地描述,它涉及:(1)对世界的一系列态度、关于实现世界向人类干预所造成的转变开放的想法;(2)复杂的经济制度,特别是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3)一系列政治制度,包括民族国家和民主。基本上,由于这些特性,现代性同任何从前的社会秩序类型相比,其活力都大得多。这个社会——详细地讲是复杂的一系列制度——与任何从前的文化都不相同,它生活在未来而不是过去的历史之中。”[4]

可以认为,现代性是吉登斯思想发展中始终不渝地连贯主题,[5]这就决定了“现代性”是理解吉登斯社会理论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但他本人对“现代性”的宽泛使用也为我们清晰地理解它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在他看来,社会理论虽能涉入哲学论题的研究,但决然不能因此而丧失自己的方向。[6]如果社会理论及其概念要有助于“把握社会研究的实践意涵”,[7]则“现代性”在他那里也不应该是一个抽象性的概念。从多种方式进入他有关现代性的观点,[8]可以认为,吉登斯所言的现代性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涵:从时空视角入手,“现代性”有着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现代性产生的时间是“17世纪”、“后封建”时期,地理位置是在“欧洲”,现代性最开始是从欧洲产生发展的,后来波及到全世界,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现象;其次,就其具体表现来说,现代性指的是社会生活、组织模(形)式以及行为和制度等,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具有全球意涵的社会组织形式。应该说,这是吉登斯在其现代性分析中融入纷繁复杂的内容的基本前提;再次,就其实质来说,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它大略等同于“工业化的世界”,这就说明现代性大致等同于工业文明的世界,与前面所说的现代性起源于欧洲相联系,带有很强的“欧洲中心主义色彩”[6];最后,现代性的后果是全球化。“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从而形成了其生活形态。……现代性卷入的变革比过往时代的绝大多数变迁特性都更加意义深远。”[9]“现代性正在内在地经历着全球化的过程。”[10](二)现代性的特征和动力机制

吉登斯指出,作为一门概括性的学科,社会学首先要涉及现代社会的特征和动力学问题。[11]我们要想充分理解现代性的性质,就必须摆脱先前的社会学的种种视角,而必须对现代制度的动力学机制和全球化范围作出说明。[12]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动力机制派生于时间和空间的分离和它们在形式上的重新组合,在这种形势下所产生的社会生活有着精确的时间—空间,而时空的分离导致了社会体系的抽离(disembedding),通过旧有知识和新知识的不断输入,产生持续影响的个人和群体行动对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反思性调整。(动力机制也是特征)

第一,时空分离(separation of time and space)。吉登斯指出,所有社会的个体都有关于未来、现在和过去的时间感,每一个社会、每种文化都有其特殊的空间感知。总体说来,在前现代社会,时间和空间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且通常是根据空间来推演时间的,某个时间总是与某个空间中的某个事物相联系。随着十八世纪后半期机械钟的出现,时间可以与空间分离开来从而造成“时间的虚化”进而导致“空间的虚化”,“随着时间的‘逝去’和空间的‘隐遁’,在场和不在场交织在一起”[13]。在吉登斯那里“空间”与“地点”是有区别的,“地点”,按吉登斯的理解也可称之为场所,场所是指人类活动物质环境在地理上的分布。在传统社会,人们的活动空间总是受“在场(presence)”支配,即

空间和地点总是相一致的。但在现代社会,地点日益变得捉摸不定,人们的交往活动往往在“缺场(absence)”中完成,时空的虚空为社会活动中的时空重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张火车运行时刻表,初看起来似乎仅仅是一张临时图表。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对时—空秩序的规划,它表明火车在什么时间到达什么地点。正因为如此,它才许可火车、乘客和货物之间的复合调整穿越广袤的时空轨道。”

[14]

第二,抽离化机制(disembedding merchanism)。在吉登斯看来,抽离化即为将抽去社会关系的现实情景在不确定的时空距离上重新加以组合的过程,这是造成现代性时空分离的关键性因素。“社会关系从地方性的场景中‘挖出来’(lifting out)并使社会关系在无限的时空地带中‘再联结’。”[15]确切地说,这种“挖出来”就是他所说的“抽离化”。吉登斯用抽离代替进化,主张抽离化机制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象征标志”(symbolic tokens),指相互交流的媒介将信息传递开来,用不着考虑任何特定情境下处理这些信息的个人和团体的特殊品质,象征标志可以划分为不同种类,如语言、权力、货币等;二是“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s),即由技术成就和专业队伍组成的体系,这种专家系统无孔不入,并不局限于专门的技术知识领域,它会延伸到社会关系和各种自我的亲密关系上,构成了我们今天所身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主体。这两者都是借助于抽象而达到一般性或普遍性的,因此,他又将其统称为抽象系统(abstract systems)。在现代社会,可以借助于抽离化机制来为人们提供预期的“保障”,由于这种保障是建立在外行人员对于系统本身的信赖而非系统中“专家”的“道德品质”的信赖基础之上,这种信任关系自然“就存在着不稳定性和多变性”[16]并有可能引发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第三,对知识的反思性调整。“反思性,是对所有人类活动特征的界定”,[17]因此,对于行动的持续性的反思性监控是人们活动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的基本特征,[18]同时也构成了行动的一种内在要素,行动的反思性用来描述人们的行动总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以及以往经验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在现代性的反思性调整下,没有什么东西是确定无疑的,也没有什么知识是可以被永久证明的。[19]由于社会实践总要不断地受到有关实践本身所产生出来的新认识的考验和改变,所以,对于现代性实践的反思性调整源于现代性实践的知识。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人们对有关社会生活的知识(即便这种知识已尽可能地得到了经验的证实)了解得越多,就越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命运,是一个假命题。”[20]对于知识的反思性运用核心所强调的是社会世界变化的范围和速度,因为它把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让社会生活从传统的既定性束缚中游离了出来,从而让我们瞥见了有别于遥远世界的缕缕微光。

二、现代性的宏观分析

当现代性社会因其上述特征和动力机制运行时,它就不单单是一个工业社会,而是一个具有特殊监督和控制手段的社会,因为,“凡是国家都会牵涉到对归其统辖的社会体系的再生产的各方面实施反思性的监控。”[21]很明显,这就涉及到他对于现代性的宏观分析。

(一)关于现代性的制度维度分析

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论述就是对现代社会作出的“多元制度”的阐释。他认为,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是现代社会学理论主要框架的建构者,但又必须对他们的理论重新加以思考。[22]他指出,马克思是从资本主义角度对现代性做出的解释和展望的;涂尔干认为现代社会生活的急剧变迁缘于复杂的劳动分工及其刺激;而韦伯则更多地侧重于官僚制和“理性化”的范式。在反思三大思想家的现代性过程中,吉登斯发现,古典现代性理论普遍存在着把复杂的现代性诊断为某种单一维度的倾向。如果社会学家对社会理论赖以形成的背景时刻保持清醒的话,就会认定现代性在制度性的层面上是多维的,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融合了经典思想家的现代性思想,同时结合晚期现代性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有关现代性的几个基本制度维度。

第一,资本主义。布罗代尔曾经指出,直至1867年,马克思还从未使用过资本主义一词,[23]但吉登斯依然愿意承认卡尔·马克思比其他经典作家有更大的重要性而依然敬仰他,[24]这是因为他也认为和以前的社会形式相比较,资本主义虽非是塑造现代性的唯一力量,但它是架构现代性的至关重要的力量。[25]按他的理解,“资本主义指的是一个商品生产的体系,它是以对资本的私人占有和无产者的被雇佣之间的关系为中心,这种关系构成了阶级体系的主轴线。”[26]吉登斯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有以下几个特征:资本主义企业强烈的竞争与扩张本性;经济与其他社会领域的彼此“隔离”或者经济关系对其他关系的极大的支配性;私有制和国家对于资本积累的依赖等等。由此可见,吉登斯是有选择性的继承了马克思的观点。

第二,工业主义。工业主义不仅指机械化的技术和工厂生产,机械化的运输和交往方式的发展尤其是其主要特征。[27]工业主义预先设定了生产的规范化组织,目的在于使人的行为、机器与原材料的投入和产品的产出协调。在“工业革命”的原初时期,工业主义首先出现了燃煤与蒸汽动力,后来又出现了巨大而沉重的机器在工厂里忙乱的情景;而现代工业在高科技领域的驰骋,在这里电是动力源泉。此外,工业主义不仅影响着工作场所,而且也影响着交通、生态、通讯和家庭生活等等。

第三,监控系统。监控指的是“在政治领域中,对被管辖人口的行为的指导,尽管作为行政权力的基础,监控的重要性决不只限于政治领域。监控可以是直接的,但更重要的特征是,监控是间接的,并且是建立在对信息控制的基础之上的。”

[28]可以看出,监控虽然指涉于政治领域,但也可以遍布于社会经济生活各领域;它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是一个独立的制度丛结”[29]。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监控的不断密集化,一方面,会提高统治精英牢固把握权力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以及整个世界体系也会昭示出迈向民主的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他比韦伯对未来更抱有些许的期望。

第四,军事力量。吉登斯指出许多有影响的社会理论流派包括三大经典社会学家都未对军事力量这一对现代性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涂尔干“明确反对必须以阶级革命来重组当代社会的做法”,[30]所以他是拒绝革命的社会主义的;[31]马克思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关注过战争,但由于他秉持“工人阶级没有祖国”,所以自然就认为相比于阶级斗争,民族之间战争的重要性会日益降低;而韦伯尽管亲身体验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血腥屠杀,也没有预见到如今骇人听闻的军事暴力。吉登斯指出,20世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革命性世纪’”,[32]在《民族-国家与暴力》一书中,他非常明确地质疑“在现代社会中,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已相对衰落的假定”。他认为,在20世纪,“战争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们导致了敌对时期或稍后的重大变迁,它们还蕴酿了具有深远效果的转型,不管是对经济发达国家的制度,还是世界体系中其他社会类型的制度,都是如此。”[33]

吉登斯认为以上四个维度之间是互相联系、促进的。早于工业主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资本主义[34]的竞争为工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注入了动力,而工业主义反过来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这二者“相互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35]同时,资本主义的扩张与西方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力量——的加强有着密切的关系。工业生产的扩张为以军事力量为核心的民族-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空前的基础。[36]如果说,“军事社会被基于工业主义或更一般的经济交换关系的社会所取代”[37]在19世纪还是切中肯綮的论题的话,那么,在今天的“军事社会”中,如果认定军事力量、监控和现代民族-国家的暴力主要受制于资本主义企业运行动力的推动,那就过于幼稚愚钝了。因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军事权力及由它所产生的世界体系从根本上受到了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进程的影响。[38]

(二)现代性的全球化及其社会运动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的扩张,全球化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内容。吉登斯认为,全球化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关系不断强化的过程,这一过程通过地域性的跨越和时空关联的延展而实现。当现代性的四种制度维度发展为全球性制度体系时,产生了全球化的四个维度。[39]

第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经济与政治的相对“独立”会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公司有了广阔范围的全球性活动,拥有巨大经济权力的跨国公司从能在世界

其他地方获得区域性的发展。所以,即便边陲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居于不利的地位,但它们的发展只能根据作为整体现象的世界经济发展动态地来解释。

第二,现代全球性的民族国家体系。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20世纪的民族-国家体系已经变成了全球性的民族-国家体系,除了地球两极的部分地区以外,他们对所有的空间都行使着主权并嵌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他们的持久存在也以后者为基础。通过对主权的维护,他们不仅获得了权力,而且经济运行机制培育了自身的民族文化。可见,他们是全球政治秩序重要的“行动者”。

第三,世界军事秩序。由于军事力量不仅内含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之中,同时也塑造着其未来发展的空间和轨迹,所以,当国家不再被化约为单纯的经济关系时,探讨国家之间军事关系问题就应该成为社会理论中的主要的思考方向,这样,理论的视阈就必须跨越非常有限的时-空范围。军事力量的全球化不仅仅表现在武器的技术化,战争的工业化,不同武装力量之间的联盟,而且还表现在战争本身之中。地区性突冲时间可能是全球性战争的开端,而“两个超级大国军事力量之间脆弱的军备平衡是国际秩序的政治无政府主义的惟一制衡器。”[40]第四,全球性劳动分工。劳动分工中的全球性相互依赖的扩展,既有助于生产分布在世界范围的均衡,也减缓了发达国家的经济霸权。同时,劳动分工向日常领域的渗透会改变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原有的和睦关系,工业主义的传播营造着危害人们赖以生存的世界生态变化,也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感受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可见,在吉登斯看来,随着现代性的四种制度实现全球化,人类已经抽离的社会关系会实现再嵌入(re-embedding),这会让社会深陷于一个高风险的困局,承受着经济增长崩溃、极权主义、核冲突和生态破坏等灾难,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运动。

首先是劳工运动。劳工运动是源于资本主义企业扩张或根植于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之中的社会运动,它最初是争取言论自由和民族权力的斗争工具,但随后会“扩演”成诸多利益集的“庇护伞”,它的内涵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单一的“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这样的权利就有了普遍的意义。

其次是生态运动。劳工运动的普遍性意义能够与现代性的多维特征相关联,在对传统知识的反思性的调整中,逐渐地“清晰化”了前现代社会对自然界的态度,力图反对现代工业对传统生活模式和社会图景的冲击。对自然的热爱、对地球的关注和崇拜使得生态运动对现代社会的主流制度和技术产生了质疑,从而使其蒙上了“反文化”的色彩,包含了以非西方价值观反对源于西方文化霸权的价值观。

再次是言论自由和民主运动。吉登斯承认,在资本主义社会,处于主导地位的自由和平等观念并没有直接反映社会的现实情况,[41]所以,针对日益增强的

监督和可能的极权主义,民主运动往往和劳工运动“耦合”在一起来争取普遍参与、言论自由和政治权利。[42]

最后是和平运动。放弃暴力、追求和平的理念接近于宗教的核心价值观,在一个充溢着暴力和监控丛结的社会里,和平运动更具有“朝气”,它的重要性因风险世界的到来而弥足珍贵。

三、现代性的微观分析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吉登斯有关现代性的微观分析是其宏观分析的的继续和细化,当然二者之间很难能够完全地断裂开来。

(一)信任与风险

吉登斯反对将信任与信心截然去分开来。他认为,信任是信心的特殊类型,是事先意识到风险存在的信心,信任指的是“对一个人或一个系统之可信赖性所持有的信心,在一系列给定的后果或事件中,这种信心表达了对诚实或他人的爱的信念,或者,对抽象原则(技术性知识)之正确性的信念”。[43]在吉登斯看来,现代性条件下的信任主要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它并不是发生于原有的或自然作用力影响之下的,而是发生于人为创造的条件下;第二,在社会制度维度的推动下,人类活动范围会变得越来越广,信任才得以存在。因为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个体才能面对象征符号和专家系统,也才能因此而敢于涉足自己无所知晓的领域并遵守其运行规则。他于是引出了当面承诺和非当面承诺,指出前者是在共同在场的情形中,由早已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所维系的信任,后者是包括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在内的抽象系统而发展起来的信任。[44]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更多地从专家系统中获得生存保障,这一方面为时-空的延伸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又让“怀疑”成了当代世界的一种一般性的生存策略和应对维度,权威之间的相互竞争也成了常态,自我也被反思性地产生出来,现代性也就成为一种风险文化。倒推而去,则风险和信任之间也有了关联。

吉登斯对风险与危险也作了区分。他指出,危险与风险密切相关但又不尽相同,风险一词可能是源于西班牙的航海术语,意思是遇到危险或暗礁,很明显,“风险”一词让人们将预期的后果与神意和宇宙决定论相分离,后来这个词就用来指代各种各样的不确定的情况。风险所涉及的是所能预料到的未来危害,它能够被控制,风险意味着危险,在这里,“危险”被看成是对预期结果的一种威胁,而危险则是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无法预测与估计。他将风险置于现代社会的考察之中,并以此来反思和重构现代性。比方,他指出,随着抽象系统对日常生活的生头和对于知识的反思性调整,风险意识已经渗入到几乎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专家系统的介入和扩展,让特定的专家领域越来越小,任何人在一定程度上都作为专家领域以外的个体而存在着,“现代性的风险氛围使每个人变得纷乱不堪,

无一人能够幸免于它的冲击”。[45]更为可怕的是,制度化了的“风险环境”又让个体表现出对风险本身的主动追求。于是,一个个贫弱的幽灵伴随着苍白的幽灵,抖动着尚存的最后几绺灰暗的长发,相依着安静地倾听彼此的微弱的呻吟。

(二)个体安全、焦虑和对抽象体系的信任

正如前文所言,在前现代社会,时空高度融合,共同在场在日常交往处于支配地位,人们的信任关系,更多的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而在现代社会,由于时空高度分离,抽离化机制的产生成为可能对抽象体系(象征标志与专家系统)的信任占主导地位,这反过来又促进时空的延伸。

事实上,前文言及的当面承诺和非当面承诺与个体对人的信任和对系统的信任相对应,前者是建立在对人的诚实程度的衡量之上的,后者是建立在对体系背后的知识认可之上的。因此,我们对抽象体系的信任是对这一系统所正常运转的原则的信任,也就是说是对专业知识的信任,而不是对代表着某一体系的某一具体的个人的信任。

作为对人和物的可靠性的感受,个体安全在心理上与信任之间存有密切的关系。在前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亲属关系直接便是个体生活经验的首要的外部落脚点,而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场所得不断移动使生活经验成为变幻莫测的东西,定位于哪个时空进行生活更多地和自我的反思性相联结也和个人的选择相联系。在现代性社会强大地抽象系统面前,内在地可信任的缺场正好映射出外部世界的不可靠性。这样,个体便失缺了安全,萌生了焦虑。吉登斯指出,“焦虑必须在与个体所发展的整体安全体系的关系中得到理解”。[46]

那么,在现代社会里,人们为什么会更多的去信任代表时空缺场的抽离化机制和抽象系统而非在场的具体的人呢?吉登斯通过两个方面对以上问题作出了回答:

首先,抽象体系的可信赖知识的形象让人们与之被动地建立起了一种表面上的信任关系。比如,儿童的社会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培养对技术知识(也即抽象体系)尊重和信赖的过程,由此看来,对专业知识的信任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在现代社会,抽象体系无孔不入,人们很难摆脱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而去寻找另外一种期待性的选择。换言之,抽象体系已经左右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尽管我们根据日常经验,不信任某一抽象体系,但我们又会在不自觉中选择了另一个抽象体系,终究没有摆脱抽象体系。

其次,对抽象体系的信任也是人们为了获得本体性安全一种心理需要。在吉登斯看来,本体性安全指的是“大多数人对其自我认同之连续性以及对他们行为的社会与物质环境之恒常性所具有的信心。本体性安全是一种对人对物的可靠性的感受,这种感受对信任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构成了本体性安全感的基础,而且在心理上使信任与本体性安全彼此密切相关。[47]因此,信任成了获致本体性安全的唯一途径。

(三)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的困境

现代性完全改变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也必然影响到具体的个人本身。现代社会中的个人生活在全球性的笼罩之下,始终面对着各种风险,这些风险让人们缺乏安全感,产生了焦虑。与此同时,抽离化机制将个人经验的许多部分发展为专业技术,个人再无法依据传统或习俗的力量对事物作出决定,但是,专家的意见在不同情境下也颇有歧义,让人们感到无所适从。[48]正因如此,个体才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在吉登斯看来,“自我认同”必须通过自我的反思性或反思性的自我得到理解,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在前现代社会,自我认同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基础之上的,而在现代社会,抽象体系包罗万象,人们对不同抽象体系的选择形成了不同的生活轨迹与命运结果。因此,自我认同在现代社会是被反思式的建构起来的,剥夺无法抗拒,躁动和失落的情绪永远绞织。

可以认为,吉登斯对自我认同的关注不仅仅是个人对几乎无法控制的带威胁的外部世界的防备,而且也是对现代性的全球化影响到日常生活的一种积极的调适。吉登斯指出:“该做什么?如何行动?成为谁?对于生活在晚期现代性的场景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核心的问题,在任何水平上,无论是话语性的还是通过日场的社会行动,它们都是我们所要回答的问题”,[49]但遗憾的是个体在面对这种回答和调适时常常处于两难境地。具体表现为:1、联合相对于分裂(nuification versus fragmentation)。联合关注的是对自我认同一致性的建构性叙述,但在现代社会,个体不得不被卷入不同的境地与多样性的环境场景中,每个场景都可能要求不同的“得体的”行为方式,这又让个体分裂为与各种不同场景一样多的“虚假的自我”。2、无力感相对于占有(powerlessness versus appropriation)。与分裂相联的就是剥夺,每一个人被剥夺了个性,这种剥夺不仅进入到日常生活领域,还吞噬着自我的核心,随后产生无力感;同时,抽象体系的扩展,也是人们对专业知识的在占有成为可能。3、权威相对于不确定(authority versus uncertainty)。现代社会没有终极的权威,一切专家系统都在不断的被修改中,而疑惑和怀疑本身又激发着权威的产生;自我认同的反思性投射,必须在自我的兴奋与不确定之间把握方向。4、个人化相对于商品化的经验(personalised versus commodified)。外表被实质的轻率取代、形式和内容的任意撕裂以及价值和意义的轻飘失重让个体的自我界定的人生追求都演变成一种恶意的放纵,最终导致自我认同的挫败和亏空。

四、简短的结语

考虑到对吉登斯有关现代性思想的方方面面难能作出穷尽的分析,本文尝试性地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来对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进行文本解读。需要特别指

出的是,即便这种视角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的,也绝不能认为其宏观视角与微观分析之间是互不影响、彼此孤立的。可以认为,吉登斯有关现代性的分析杂多而又朦胧、连贯而又富有极度的裂痕。一方面,他为我们勾画了一幅高度清晰的现代性轮廓,另一方面,借助于自身的学识和感受力,他又把我们无情地置于一个无法解脱而又充满反思性的社会情境当中。据此,笔者以为,和其他的分析一样,吉登斯有关现代性的分析多少带有飘幻的色彩,这就决定了对他的著作的品读,不得不承受着心灵上的共鸣和对“自我磨难”的拷问,也能体悟到他作为一个当代举足轻重的社会学家而具有的开阔的学术胸境和作为“毁誉参半”的、批判的社会学所具有的丰富的想像力。

透过他极富压缩式的分析和扩张性的演绎,我们似乎看到了未来社会的诱人曙光,甚至隐隐听到了通向美好未来美好生活之途的车轮声。但正如他所言,现代性及其社会运动并不能必然性地把我们指向更为安全和人道的世界。所有昭然若揭的乌托邦痕迹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现代性社会中的个人所承接的风险、适应性反应及调整。人们不禁要问:信任与风险、进步与灾难、安全与焦虑交错在一起的现代性进程最终果真只会留下“昆虫与青草的王国”了吗?面对“一组破败不堪和外部受到严重伤害的人类社区”[50],拯救我们的神灵到底还能否在冥冥之中如初升的朝阳一般终将浮现在理性的地平线?

从现代性到“第三条道路”:现代性札记之一*

副标题:

作者:黄平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76 更新时间:2005-5-29

吉登斯对现代性和第三条道路的论述,是建立在他对于自启蒙以来学术主流话语中“主体与客体”、“个体与整体”、“社会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等二元叙事的批评基础之上的;也是基于他对启蒙话语中关于社会的进化(或“进步”,即社会内部所发生的分阶段的自然演化和递进)理论的批评性论述之上的。和当代许多社会理论家的努力一样,吉登斯看到了二元论的困境,揭示了进化论造成的遮蔽,他力图要超越这种在二元间的简单对立,也试图要展现被二元论、进化论所忽略的“巨变”(great transformati on)的重要作用。

但是,吉登斯对现代性的理解,仍然是一元的,欧洲中心论的。在他的叙述中,只有一个“现代性”(t he Modernity,而不是modernities),其“大约在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现代性的后果》,以下简称《后果》。)他对现代性的这种一元论、欧洲中心论的理解,使他很难看到欧洲以外的发展和变迁,甚至包括欧洲以外如何受到欧洲的现代性影响、并如何对欧洲的现代性进行富有意义的反应(接受,融合,怀疑,反抗,等等)。所以尽管近三十年来,吉登斯一直致力于摆脱自启蒙以来的二元主义、进化主义、科学主义的阴影,却又不断地在他的理论中看到它们的影子。

现代性的反思性

与如今某些人热衷于用令人目眩的概念的多样性(如“信息社会”,“消费社会”,“后工业社会”,“后资本主义”等)明显不同,吉登斯主张,与其宽泛地谈论和使用这种种新概念,还不如努力去说明:我们为什么会对对自身如此迷惘,从而怀疑关于社会组织的系统性知识的可能性?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被我们还无法完全理解、甚至基本上都还在我们的控制之外的无数事件和因素所纠缠?“为了分析这种状况是怎样形成的,仅仅发明一些诸如后现代性和其他新概念是不够的;相反,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现代

性本身的特性。”(《后果》)

这里,吉登斯的路径,还是某种变了形的“现代化”思路:一方面,他极力反对阶段论、进化论,认为现代性是对于原有秩序的“断裂”(Discontinuity),即现代的社会制度在一些基本方面是独一无二的, 其在形式上迥异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其所产生的生活形态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的社会秩序的原来的轨道;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把现代性看作是唯一的、由低向高演变着的对各种传统秩序的“超越”。

另一个问题是所谓“阶段论”。吉登斯特别强调现代性与过去所有形式的社会生活类型之间的“断裂”(或非连续性,discontinuity),他也明确地将自己对现代性的理解区别于那种认为社会的变迁在于其内部所发生的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自然演化。因此,问题就不在于现代性是不是有低级与高级之分,而在于评价它们的标准是什么:经济的还是也可能还有别的?欧洲的还是也可以是非欧洲的?历史变革,如果不是按部就班地分阶段走,也是可以区分出类型的(例如吉登斯就区分过农业帝国与民族- 国家),问题是现代性是不是也可以(或可能)有类型?如果可能,它们只是欧洲现代性的变形,还是有源自非欧洲的变迁因子?

十七世纪到今天的三- 四百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虽然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还存在着某种形式的延续,“但是,这几百年来出现的巨大转变如此具有戏剧性, 其影响又是如此广泛而深远,以至于当我们试图从这些转变以前的知识中获取理解它们的钥匙时, 我们只能得到十分有限的帮助。”(《后果》)

吉登斯的这个论断,和我们传统的知识论明显地有所不同:今天的知识难道不是在过去几千年基础上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吗?人类社会的变迁(如果我们不再使用“进步”这个概念的话)不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吗?是什么东西把我们推到了这样一个境地,在这里过去的知识对于我们理解今天充其量只能给我们十分有限的帮助?

吉登斯的问题正好相反:为什么现代性的断裂特性这么长时间以来居然并未受到社会科学应有的重视?或者说,为什么我们一直还以为过去的知识仍然十分有助于我们理解今天?

这里,究竟是吉登斯太看轻了人类几千年(如果不是几万年,几百万年)的知识积累,还是我们太看重了传统的魔力?连极力主张与传统观念实现彻底决裂的马克思,不是也说,“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象恶梦一样纠缠着活人们的头脑”吗?如果过往的知识只能给我们十分有限的帮助,那么历史学(甚至,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只有一门学科,那就是历史学”),对于我们理解今天和今后,究竟还有多大意义呢?

马克思的理论本身也强调断裂或变革之重要性。但是长久以来,整个社会理论就一直存在着的进化论的影响,包括马克思,也把人类历史看作是有一个总的发展方向、并受着某种具有普遍性的动力原则所支配的过程。社会科学中的进化论的确表述了这种“宏大叙事”。根据这种进化论的观点,历史的演变背后有一条“故事主线”,其把人类活动的变迁框定在一幅井然有序、前后相连的不间断的画面之中:

历史的“开端”是弱小而孤立的狩猎和采集文化,然后进入种植与畜牧社区的发展(从这里产生出了农业国家,包括强大的农业帝国),最后以现代社会在西方的出现为其“顶点”,剩下来的问题无非是“最高形态”的社会向世界其他地区的伸延,无论是以殖民- 战争的形式扩张,还是以其他更“温和- 文明”的形式扩展。

解构社会进化论,意味着不能把历史看成是一个统一体,或者,不能认为它体现了某种组织与变革的统一性或普遍性原则。但是,这是不是说,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混乱或混沌之中,我们不但根本就无法认识它们,甚至产生认识它们的企图也是不切实际的“理性的狂妄”?或者,人们是否能够任意书写、建构完全特异的所谓“历史”?

现在,我们对标识为“后现代”的理论的种种质疑,大都要么是坚持进化论的基本立场,坚信人类确

有“某种组织与变革的统一性原则”(只不过不再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原则罢了,而是诸如理性原则,市场原则,法制原则,等等),并且,这种原则的确是按照进化的程序,一步一步演变而来,既不可能在朝夕之间便得以实现,又最终不可抗拒;或者,同时也固守连续性的立场,认为对过去的认识一定能够使我们弄清今天并使我们通向确定性的未来。后现代理论的种种说辞,不过是在玩弄时髦辞藻的背后掩盖自己的虚无或空虚而已!

吉登斯当然比这两者都“狡猾”:他认为确实存在着历史变革的一些确定性事件和制度,人们能够辨认其特性并对其加以概括。一本小书《现代性的后果》,就是他试图对现代性进行制度分析的体现。

生活在二十世纪末的人都能看见,现代性是实际上一只双刃剑。“同前现代的任何一种体系相比较,现代社会制度的发展以及它们在全球范围的扩张,为人们创造了数不胜数的享受安全和生活的机会。”(《后果》)吉登斯在他几乎所有的著作和演讲、谈话中,虽然都明确承认但却很少具体展示,能够享受这数不胜数的享受安全和生活的机会的人,在经济- 政治乃至地缘- 种族的意义上,是极不均衡的。换句话说,他虽然承认,却比较不那么看重现代性造成的全球范围的区域、集团、性别和个人的不平等,而更倾向与乐观地假定,随着现代性的扩张,全球化的到来,初级现代性所包含的不平等会在高度现代性过程中得到解决。

为吉登斯所重视的现代性的阴暗面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不论你生活在哪里,都不能逃避现代性所带来的风险,其中特别是战争,这在本世纪变得尤为明显。

下面这三个段落几乎完全援引自《现代性的后果》,即使在冷战结束后的今天,吉登斯对现代性的“阴暗面”的论述仍然是十分醒目的:

从总体上说,古典社会学的缔造者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都极为重视现代性所提供的“机会”,都相信由现代所开辟的、使人获益的可能性,超过了它的负面效应。举例来说,他们三位都看到了现代工业的工作对人的不良后果,它迫使许多人服从那索然无味的纪律和重复性的甚至是愚蠢的劳动。但是

他们都没有预见到,“生产力”的拓展所具有的毁灭物质环境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在社会学的理论传统中,环境- 生态问题完全就没有被融入自己的视野之中。另一个例子是强力行使政治权力。对社会学的创始人来说,权力的专断似乎只是过去的岁月里才有的事情,“专制主义”似乎只是前现代国家才有的特征。但透过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极权主义,斯大林主义以及二十世纪的其他事件, 人们才恍然大悟,极权专断的可能性就包含在现代性的制度之中。极权统治以更为集中的形式把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权力连为一体,权力如此紧密和高度的结合形式在民族- 国家产生之前几乎简直就是无法想象的。

另一个更清楚的例子是暴力的扩张。非常遗憾,没有任何社会学的创始人对“战争的工业化”(Industr ialization of War) 现象给予过系统性的关注。当然,生活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社会思想家,不可能预见到原子弹的发明,而工业创新与工业组织和军事力量的结合也有一个过程。社会学基本上没有对这一过程加以分析, 而是强烈地表明了这样的观点:同以前的时代相比,新的现代性秩序将主要是和平!

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人们所面临的不仅是原子弹威胁,而且还有实际的军事冲突, 这两者构成了现代性在本世纪的主要的“阴暗面”。实际上可以说,二十世纪是战争的世纪。本世纪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一亿以上的人在战争中遭到了屠杀,世界上被战争残害人口的比例比十九世纪要高得多,即使我们把人口增长的总数都算进去, 也是如此。假设发生一场有限的核战争的话,生命的丧失将会更令人惊恐,一次超级大国的全面核冲突完全可能毁灭掉整个人类。我们今天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一个可怕而危险的世界。这足以使我们去作更多的事情,而不是麻木不仁, 更不是一定要去证明这样一种假设:现代性将会导向一种更幸福更安全的社会秩序。

关于战争,过去的社会学家谈得太少,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在旧的学术分科的体系内,战争似乎应该是历史学、军事学以及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在战后成长起来的社会学家中间,吉登斯是首批将战争(与暴力)纳入社会学的基本分析框架的人之一。他不仅提出了战争与工业化和民族- 国家之间的密切关联,而且把战争看作是现代性风险与不确定性的主要根源和基本形式。指出战争与现代性的这种关联,恰好意味着现代性绝不只是理性化的过程,或者说,在理性化的名义下也充满了流血的战争史,

只不过有了理性化(或文明、进步)的旗帜,战争就可以(被进步论者)正当化和合法化。

不过,吉登斯所谈论的战争仍然太抽象: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区分现代性过程中的对外殖民的战争与民族解放运动?区分帝国主义的战争和反帝运动?正如我们谈到民族主义的时候,是否还要区分宗主国的民族主义和殖民地的民族主义、国家的民族主义和民众的民族主义一样?

现在,冷战已经结束了。吉登斯自己也开始变得乐观起来,他甚至提出假设:人类第一次有可能进入了“没有敌人”的时代!(《第三条道路》,以下简称《道路》)然而,就在《第三条道路》出版不到一年时间内,北约对南斯拉夫实施了轰炸“手术”,在几乎所有的报刊杂志电台电视上,不论其立场是什么,“战争”(WAR)都是一个经常用来描述北约轰炸的词。吉登斯可以说是社会学理论工作者中,最注重战争与现代性的关系的人之一,他的《民族- 国家与暴力》,是当代社会学研究者的必读书,然而即使是他,竟也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有过如此乐观的估计!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现代的民族- 国家?吉登斯对社会学理论中通常使用的“社会”概念有很大保留。他认为那些把社会学当成“研究社会”的学者试图把各个社会都与现代性联系起来,尽管他们不一定在每时每地都明白无误地如是说。在概念化这些“社会”的过程中,他们头脑中想到的是被相当清晰地界定了的体系,而且,这些体系具有自身内部的统一性。现在,当我们作了如此理解之后,我们可以说, 他们所说的各个“社会”其实就是民族- 国家。然而, 民族- 国家的特性却很少被理论化。为了解释现代社会的性质,我们必须抓住民族- 国家的具体特性, 这是一种以特别突出的方式与前现代性国家形成鲜明对照的社会类型。

说到认识,不仅又使我们回到了前面关于对过去的知识在多大意义上是有所帮助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如何认识的问题。社会学一直被看作是关于现代社会生活的普遍性知识,但是这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点认为社会学所提供的关于社会生活的信息,使我们能够对社会制度具有某种控制能力,就像物理科学在自然领域所作的那样。包括马克思在内的其他学者则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怎样“用历史来创造历史”?

吉登斯认为,后一问题比前一观点更为深刻,但是它仍然是不充分的。“用历史来创造历史”,实质上只是一种现代性现象,而不是一个可以适用于一切时代的普遍原则,它体现的,是现代性的反思特性(Reflexivity)。社会学与其所对应的主题(现代性条件下的人类行为) 之间的关系,必须用“双重诠释”(double hermeneutics)才能加以理解:一方面, 社会学知识的发展有赖于作为所谓“外行人”(Lay men)的主体行动者们(Agents)自己的概念; 另一方面,那些在社会科学的抽象化语言中被创造出来的概念,又不断地重新返回到、嵌入到它们最初由之提取出来、并对其进行描述和解释的活动范围中去。社会学的知识或明或暗地、或强或弱地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范围, 在这个“反馈”过程中,它既重构着社会学知识自身,也重构着作为该过程整体的一个部分的社会生活领域本身。(《后果》)1

这是一种反思性的模式,而绝不是像传统的社会学认识论所主张的那样,一方面是我们关于“社会”的知识的日积月累,另一方面,与此平行的,是铁一般坚硬并普世化地控制着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学(以及其它同现存人类打交道的社会科学)并没有按照人们所说的自然科学那种方式来积累知识。从根本上说,所有人类活动都包含着反思性。不论具体做的是什么,人们总是与他们所作事情彼此“纠缠不清”,这样,人作为主体行动者本身就构成了他们所作事情的内在因素。在其他地方吉登斯把这称之为“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测”。(参见图一)

图一:行动,后果,条件

未被意识到┈┈┈┈┈┈→ 行动┈┈┈┈┈→ 未预期的

的┊↑ ┊行动

行动条件↑ ┊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测┊后果

┊┊行动的合理化过程┊

┊└行动的动因┊

┈┈┈┈┈┈┈┈┈┈┈┈┈┈┈←

在《社会的构成》中,吉登斯有一段著名的话:

主体与结构的建构并不是一种二元论的关于两种全然独立的既定现象的组合,而是一种二重化的过程。根据结构二重性的原理,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既是其不断组织的实践的条件,又是这些实践的结果。结构并不是外在于个人的,…… 它不应被简单等同于对主体的外在制约,恰恰相反,它既有制约性又同时赋予行动者以主动性。2

人作为行动主体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反思存在于这样的事实之中,即:社会实践在检验和改造各种关于它们的认识的同时,也总是不断地受到关于这些实践本身的新认识的检验和改造,从而又不断改变着自己。所有的社会生活形式,至少部分地正是由它的主体行动者们对社会生活的知识构成的。在维特根斯坦所阐明的意义上,人们总是知道自己是该“如何继续行动”的(虽然作为当事人或“外行”,他们并不一定能够清晰地表述出来)。这一点,对人类行动所赖以确立并再造的习俗来说,具有根本的意义。在所有的文化中,由于不断展现的认识上的新发现,社会实践日复一日地变化着,并且这些认识上的新发现,又总是不断地反馈到(或者,“嵌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但是,只是在现代性的时代,习俗才能被如此严重地受到改变和再造,由此才能被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从技术上对物理世界的粗暴干预。人们常常说现代性以对新事物的欲求为标志,但现代性并不是为新事物而接受新事物,而是对整个反思的设定,它甚至也包括对反思性本身的反思。

也许只是到了二十世纪的末期,我们才刚刚开始意识到这种反思性的前景其实是多么地不确定。当理性替代了传统,它们似乎提供了某种比先前的教条更具有确定性的知识。但是,只有我们无视现代性的反思实际上破坏着获取某种确定性知识的理性,上述这种观点才显得具有说服力。现代性是在人们反思性地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并通过这一过程)被建构起来的,而所谓必然性知识实际上不过只是一种误解罢了。在这个完全通过反思性地运用知识而建构起来的现代性世界中,我们似乎是无处不在。

余华《活着》读后感

余华在《活着》一文中写到:我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因此,作者写出了《活着》,用简单、洁净、纯朴的文字,通俗流畅的叙述,真实贴切的表达,向读者展示了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的一视同仁,以及怎样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阅读这本书,在感叹于作者所表达的那种超然的态度之外,更被那充满温情与民间特色的语言所折服。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那些朴素的语言让我感觉回到了家乡,仿佛这是发生在我家乡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余华写作的语言朴实,纯粹,白话,“俗气”。但正是这些直白纯粹通俗的语言,让我们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流泪,一次次的与生活做斗争,活着,活着!看似唠叨是余华小说语言的一个特点,其实不是唠叨,人们甚至可以用“简洁”来形容他的文字。就是这些简洁的语言里透露出了温情,并充分体现了我国民间特色。 在创作《在细雨中呼喊》时,余华已经开始在作品中透露悲悯的情怀,作品中的人物之间逐渐有了温情,这在《活着》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温情已成为作品的主调。对于这种变化,余华这样解释道“我以前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叙述中的符号,那时候我认为人物不应该有自己的声音,他们只要传达叙述者的声音就行了,叙述者就像是全知的上帝。但是到了《在细雨中呼喊》,我开始意识到人物有自己的声音,我应该尊重他们的声音,而且他们的声音远比叙述者的声音丰富。因此,我写《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人物不断了解的过程,当我感到理解得差不多了,我的小说也该结束了。”在《活着》中,很多语言都是符合人物性格的,如福贵在青年、壮年、老年时期的语言是随着他性格的改变而改变的,这样的语言更具说服力、更有真实感。 总体来说,《活着》的文字有以下几个独特之处。 一、叙述手法运不用文人的笔法进行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刻画,而 是以农民福贵的回忆,用“树下讲故事”的方式,达到高超的艺术效果。 “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余华深怕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会先入 为主地影响自己对主人公的看法,从而影响到读者,所以,他选择了用 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叙述。正如他在序中写的:“我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 福贵的讲述里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 是生活。 如果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福贵在读者眼中就会是一个苦难的幸运者。”而作家不仅仅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福贵 的故事,通过他自己对小说中一位“收集民间歌谣”的“游手好闲”者 的讲述展开。无论作家以歌谣搜集者,或福贵本身来叙述,都是第一人 称,但是福贵之于歌谣搜集者,就变成了第三人称。这种叙述方式的转 变,通过人物来叙述人物,更加真实生动地凸现人物的性情,也增加了 故事的真实性,使作家更好地,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福贵进行描述和 解读。 二、乡间自我讲叙的语言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第一篇: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篇一: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意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 矛盾评价《呼兰河传》: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她是带着乡土的眷恋,带着生活的苦楚和强烈的爱憎去写《呼兰河传》的。她不是为了写回忆而写回忆,她有自己明确的创作目的。她深刻体会着封建传统思想对中国人民的毒害,她亲眼目睹者人间的一桩桩悲剧,她不注重华丽的词语,却力求创造深度的意境。 虽然他们语言极其简单,但包涵着深刻的意义;虽然他们的语言充满童趣,但还是掩饰不了童年的凄凉;虽然他们的语言诙谐幽默,但还是突出了封建社会的压迫,我们是新时代的花朵,我们的生活的多姿多彩,过的有声有色,这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更加透彻出童年的寂寞。 在作者萧红看来,这些故事并不美。可在我们看来,读了《呼兰河传》,更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童年的快乐与幸运,从而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篇二: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这个寒假我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呼兰河传》我觉得,《呼兰河传》这本书正如那些评论家所说,用一句话来说:这是本好书! 有的人的童年是快乐的,有的人的童年是惊险的……萧红的童年也是快乐的。 她生活在呼兰河,她的家乡带给她许多乐趣如:她的爷爷,那储藏室……她生活在一个贫困的时代,连吃一块豆腐都可以多吃掉两碗饭。还相传有个人破产了都还要吃一块豆腐。她还很喜欢与祖父在一起念诗,那时祖父说一句,就解释一句。萧红会问许多的问题。后来萧红对团圆媳妇很感兴趣,但知道她是一个小姑娘就没兴趣了,后来萧红想和她玩,但是团圆媳妇的家人不让…… 《呼兰河传》讲的内容与现在无关,对未来也无关,只是萧红对童年的回忆罢了。她没放大美和丑,也没缩小美和丑。呼兰河里的人有时善良,有时邪恶,有时丑恶,有时纯真。它还是一部东北民间文化的说明书,让我们知道了上个世纪的风土人情。 《呼兰河传》它不光是一部好书,还是一本让人可以穿越时空去领略上个世纪的风土人情的旅行书! 第二篇:《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篇一:童年 ——读《呼兰河传》有感

《自杀论》读后感

《自杀论》读书笔记 在没有读过《自杀论》之前,我对于“自杀”的理解仅局限于很简单粗略的“个人因为想不开而用某种方式终结生命”,一直都认为自杀只是一种个人自发行为,即使是多人短时间内同时自杀也只是一种巧合,它的影响范围比较小。认真读过《自杀论》后,才知一场自杀背后的风起云涌,才知原来可以用定量的研究方法研究一个看起来如此定性的社会问题。作为我社会学入门的第一本书,它给我带来的震撼与思考是极大的。 通读全书,本书无时无刻不在给我们传达“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冲突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自杀不是个人的事,而是与他人、社会紧密相关的”这一核心观点。 迪尔凯姆在开篇导论中即对”自杀“下了很明确的定义:由死者本人完成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且本人清楚地认识到这种行动的后果,由此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死亡。基于这一定义,我们能够对自杀这一行为有一个直观清楚的认识,比如自杀未遂也算自杀,而动物自杀被明显排除在外,这个定义也为自杀划定了很好的范围界定。“自杀”这一病态的社会现象成为了分析研究对象,作者将对其进行由表及里抽丝剥茧的研究和探讨。 《自杀论》分为三编,非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和社会类型以及作为一般社会现象的自杀。在第一编中,作者首先针对人们通常主观认为影响自杀率的个体心理特质,如精神错乱、偏执狂、神经衰弱一一作出了分析,并且驳倒了这些观点。他认为没有任何精神变态和自杀保持某种有规律的和不容置疑的关系。一个社会有多少自杀者并不是取决于这个社会有多少精神病患者和酗酒者。尽管各种不同形式的身心衰退是适合于能够引起人自杀的原因起作用的一块心理上的沃土,但身心衰退不是这些原因之本身。接下来,他证明自杀与种族没有关系——证明自杀与遗传没有关系——从而证明自杀与身体机理没有关系。迪尔凯姆提到,影响自杀数量变化的因素不可能是先天的冲动,而是社会生活的影响。自杀发生的早晚是由人

太阳的话读后感

太阳的话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太阳的话读后感(一) 四年级的一篇诗歌《太阳的话》,文章比较简单明了,这节课严老师在指导小组合作的方法切实可行,如在小组读文的时候,老师强调:你给他提的建议要让他马上能得到提高。我想我们在教学生时就是要具体告诉他怎样做到最好,说话要到位。本节课学生在仿说诗歌和仿写诗歌时,学生们展示了较高的运用语言能力。严老师自己说讲完课后,知道自己在讲课时出现了诸多语病,如不能说“ 读出你的感受和感情” 。可以说“ 读出你的感受” 或者“ 有感情的读一读” 。总体来说,这是一节成功的课。 解读一篇文章,是探讨生活;用动听的语言引导别人,是一种艺术。 太阳的话读后感(二) 在《太阳的话》这首诗中,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语言与思想,展示了太阳渴望走进小屋,打开人们关闭的心灵,让人们享受亮光、温暖、花束、香气和露水,享受太阳带来的欢乐和美好。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光明,促使人们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信念。 生活,一个普普通通的词,热爱生活,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但是谁也没有真正理解过这个词,生活是由几千几万个小事构成的,做好事是生活,受批评是生活,同情一个人还是生活,生活不一定要干出

大事,有什么壮举,平凡人就要过平凡的生活。 什么是热爱生活,是想着今天赚多少钱去吃喝玩儿乐吗?是想着怎样做自己才不吃亏吗?还是想着怎么样才能赢的上司的欢心吗?都不是,热爱生活是信任自己,信任他人,把每一件为大家着想的事放在心上,活的有价值。整天勾心斗角,疑心重重,问心有愧,这样不如放弃生活。一个人只是躯壳在装样子,毫无意义可言,这样的的生活何趣之有? 遇到困难,要去面对,不能逃避问题,躲避生活,贝壳之所以玲珑剔透,是因为它经过浪花的淘洗,松柏之所以苍翠挺拔,是因为它受过风雨的考验。生活就像一把花伞,只要你热爱它,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它总会转到精彩的那一面。 热爱生活吧,它将让你的人生五颜六色! 太阳的话读后感(三) 这首现代诗,作者用了第一人称将自己当成太阳来描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太阳渴望走进小屋,渴望走进人们心灵的感想。从第一小节中的两个“打开”,突显了太阳走进人们心灵的渴望。“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这两次重复的短句,就形象地展现了太阳急切的心情。“我带着……我带着……”四个“我带着”用了排比的手法。花束,香气,温暖,亮光,温暖,露水,这一连串美好的事物,再加上形容词:金黄的,林间的,满身的。就让人有着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对生活的希望和生机。“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可以看出太阳希望人闪能看到希望和光芒。这首诗表达了太阳渴望将希望和阳光洒满人们心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 余华的语言平淡而冷静,《在细雨中呼喊》中如同讲述一件完全与自己无关、距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但读完以后,却有着深入骨髓的无奈,对世事的索然无味和麻木。那种无可奈何的悲凉以及从心底里的震撼感却像一股清泉一样深深地流进我的心底,凉凉的却浸彻心扉。 《在细雨中呼喊》有这样一段很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段:“…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者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我们在时间的推移下继续前行。我看到了这样的真实场景:生者将死者埋葬以后,死者便永远躺在那里,而生者继续走动。这真实的场景是时间给予依然浪迹在现实里的人的暗示。”时间裹挟着一切向前流去,人世在变,沧海也能变桑田,唯一不变的,只有时间。也可以说,世事未变,唯一变的,只有时间。 就像上文写的一样,全书中的语言文字很有哲理、深刻,就像一杯浓茶一样,入口之后,却久有余香,让人回味无穷。 我一直记得书中的一句话:“他的谦卑在很大程度上表达着对自己的不满”。这不是完整一句话,只是一句话里的后半句,他的整句是:“孙有元不是一个懦弱的人,起码他的内心不是这样,他的谦卑在很大程度上表达着对自己的不满。”感情描写的很细腻,很深刻、有韵味,这一点我个人觉得跟大文学家老舍有点类似,总能把你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那些细腻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深刻、朴实却毫不造作。这个孙有元,是文中“我”的祖父,由于腰伤不能干活而被“我父亲”虐待,连菜都不给他吃,他却“总是慈祥并且微笑地望着别人对他的攻击、虐待”。孙有元的微笑,可以说是一种讨好似的笑,也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但也正是这种颇似讨好似的笑容,以这种懦弱无助的表现,表达着他对现实中困难的不满、他的抗争,其实这也显示了中国人与生俱来隐忍、内敛、坚韧的性格特征,毕竟这些都源于中国很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 对于孙有元来说,能够这样地生存下去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他在年轻时也曾是一号有勇有谋的人物。就是最后孙有元的死,也证明了他的不懦弱,他在全村经受涝灾的情况下,让大家把菩萨像扔在雨中,这样做之后天气果然就晴了,村里的人都把他当神,而这个“神”随后就预言了自己的死,因为他“在细雨中呼喊”的时候,觉得自己的灵魂的小鸟飞走了……就是这样一个不懦弱的人,

读《呼兰河传》有感1000字

《呼兰河传》把人带到遥远的回忆里。似乎亲身来到了 灰色、平静的边境小城,土得掉渣却如诗如画。 旧时的景象和人物在灵巧别致的笔下活了起来:冻裂了一切的寒冬、卖馒头的老头、街道中间的深炕、后园子、爱看热闹爱传瞎话的小镇居民、大神、道士、小工、童养媳。 《呼兰河传》的结构是越轨的,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确定的主角,没有固定的主题,不是小说也不全是回忆,就这样散散乱乱、随心所欲地挥笔而去,却一路带着你走进忧伤、敏感、无助而又凄美的女性世界。能一气读完的书已经极少,能一气读完的文学艺术品则少之又少,超越偏见读完《呼兰河传》是一种幸运。 书中的人物定格在脑海深处,超越时空他们仍然处处存在着,善良而冷漠的爷爷、开朗却无助的小团圆媳妇、勇敢而苦命的冯歪嘴、爱面子又委曲求全的有二爷。正是这普便的人性描写,使《呼兰河传》历久弥新,位列《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第九名当之无愧。 然而《呼兰河传》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萧红朴实、独特、细腻、真切的文笔,有什么故事能比作家的文笔更吸引人呢?受萧红影响而走向汉学之路的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如此评价萧红:"萧红是一个好画家,她的文字简单朴素,不华丽,但阅读她的作品仿佛身临其境,闭着眼睛就能看到她笔下描绘的那个地方,她是用文字绘画的好作家。"这位曾把萧红作为博士研究课题的汉学家说出了我内心真实的感受。可惜的是这位极具天分的女作家命运悲苦,31岁就离开了人世。 作为一个黑龙江人,我为第二故乡哈尔滨的呼兰城曾经有一位这样独特的作家而感到骄傲,这位义无反顾追求女性自由的萧红值得被人们永远铭记。《呼兰河传》中萧红对儿时后园子的描写似乎正是她人生的真实写照: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现代性读后感

关于<<现代性的后果>>的读书心得 唐云龙SY1007401 最近很有幸的拜读了安东尼.吉思登的现代性的后果这本书,由于自己时间的限制,没有能完全的通读该书,仅仅选了一些比较感兴趣的章节进行了选读,通过读书,让我深有感触。 在读该书之前,我一直都不太明白什么是现代性。在生活与学习中,我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宣传,本文章的反映的是后现代主义,本图片反映了后现代主义的风格。我连现代性都不懂,更谈不上什么后现代主义了。在我小的时候,还依稀记着这么一个口号,叫四个现代化。在我看来,现代化就是先进,跟进一步说就是能达到国际的先进水平。现在读后该书,我突然发现自己的思想是那么的可笑。虽然现在我已经是一个研究生了,但是对这些东西还是很不了解。通过对该书的导言部分的阅读,让我明白了现代性即是社会生活或者组织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层度不同的对整个世纪产生了影响。然而我们是不是现在已经完成了所谓的制度转变,进入可一个真正意义的新阶段和以前的现代性截然不同的阶段----后现代阶段呢?文章的作者给出了一个否定的回答。在作者看来,我们并没有真正的进入一个所谓的后现代时期,而我们进入了一个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现代性的后果比先前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剧烈。 为了解释这个观点,作者介绍了社会发展的断裂理论,即如何看待现代性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与传统的方式的断裂。我是这么理解这个断裂的,现代性不仅仅是原有传统的方式的一种延续和改进,其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改变。有很多东西,我们不能在他们以前的历史时期找到任何的对应。这一点从现在得生活中可以看出。比如说计算机的使用,他使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比如说在以前,我们在很远的地方只能写信交流思想,这样,会带了很大的时空上的滞后性。而如今即使在地球的两端,我们仅仅需要轻轻的敲击键盘就能交流。不仅在语言上,还可以在图像上。传统的贸易往往需要人与人直接的接触,而如今我们仅仅也只需要坐在计算机前,敲打着键盘和鼠标就能轻松的完成购物。这一切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我们的思想制度也同时发生的改变。这种改变时以前的任何一个社会都所没有的。因此这种革命性的改变在我看来就是作者所谈到的一种断裂。 关于现代性的特点,作者看来主要有四点,安全与危险,信任与风险。现代性和世界的一切事物一样,都有它自己本身的两面性。它能给人类社会带来好处,同时它又给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现代性社会明显的使生产力有所提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他也同时使贫富不均越来越明显,对工人的剥削越来越严重。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法律法规的健全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然而一些现代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环境的恶化,犯罪率的上升,核武器的使用,让我们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恐惧感。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安全同时也危险,我们相互充满信任但同时也充满了怀疑。 我还读了现代性和时间--空间转换的关系。作者通过把现代性的时间空间换转的关系与前现代的时间空间转换关系的对比来介绍现代性对时间空间转换的影响。在前现代时间总是与空间相联系的即在没有精确计时的情况时候,什么时候总是和什么地点相联系的。时间与空间转换的现代性的扩张主要表现在日历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标准性和跨时区时间的标准化。时空的分离对现代化有着很重要

《太阳》读后感

《太阳》读后感 下面是带来的《太阳》读后感,让我们共同来了解太阳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太阳》这篇课文,我深深地感受到它对我们的重要性。 首先,从课文中我知道了太阳离我们有亿里远,如果我们日夜不停地走,还要3500年呢!而太阳又是那么的大,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太阳会发光、发热,是个大火球,它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正因为太阳这么大,温度这么高,距离我们又这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光明和温暖。 地球上一切的生物都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万物的生长需要太阳,有了太阳,地球上的树木、花草、动物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人类的吃、穿、住、行也都离不开太阳。没有太阳,我们人类就不能在地球上生存。可见太阳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啊! 因为有了太阳的热量,才形成了空气中的水蒸气、云、风、雨、雪······这些自然现象。太阳还有杀菌的作用,我们利用它来预防疾病。我们生活中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太阳的热能来工作的。在其他的科学技术中,也用到

了很多有关太阳的能量······ 地球上的一切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么美丽,太阳有多么神奇的力量啊! 读完了《太阳》这本书,我觉得里面的诗歌真的很优美,让我很感动。 《太阳》讲述了动人的母爱,它用真诚与柔美的诗句讲述了孩子们对童年的渴望。童年,孩子们一生中那最最美丽的时光,那纯真而又美丽的时光,讲述了孩子们的梦想。孩子们希望让梦想飞翔,《太阳》恰恰写出了孩子们这一个愿望。 让太阳长上翅膀这本书的内容我已经深刻的理解了,让太阳长上翅膀里写着每一个母亲的母爱和孩子们的梦想。假如生活是四季,那母爱便是春天的第一个绿叶,假如生活是太阳,那母爱便是太阳升起的第一缕阳光。 《太阳》让我收获了很多感动,亲爱的朋友们,希望你们也去读一读,让它也能给你们带去感动。 推荐阅读: 《赵州桥》读后感 《文言文两则》读后感 《“走”完长征的婴儿》读后感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 回想中的往事已被抽去当初的情绪,只剩下了外壳。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欢迎阅读。 篇一:《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 前不久读了余华的《活着》,深深被他的文章吸引,于是,又捧起了他写的《在细雨中呼喊》。 读毕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突然感觉被人抛弃真可怕,特别是被自己的亲人抛弃。 孙光林做为故事的叙述者和最终的回归者,让他重温并饱尝了那个特殊年月带给他的辛酸。 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爱似乎都被无形的枷锁禁锢着。无人敢多说一句,也无人敢替别人操心,只要一不留神也许就被戴上了一顶莫名其妙的帽子。因此,全村人特别是无事可做的妇女们,无聊致极的搜索着村里的新闻,然后以最快速度传遍大街小巷。悲哉!可怜的妇女们!孙光林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生,出生在一个将爱包裹的时代,一个一穷二白的家庭。这些征兆就注定他将接受命运不平等的待遇,难以揭锅的日子,是他的父母再难负担这三个孩子,于是他被送出了,离开了他也许挚爱的父母和依然眷恋的故乡。他第一次被抛弃!在他的心中是一种无形的伤疤,时时隐隐做痛,让他追忆起那过往的日子。

新环境让他有了暂时的归宿,就在他心中刚要滋生家的温暖时,一个晴天霹雳,对准了他的后爸。因犯错被别人揪住小辫,再难做人自杀而死。随后他多病的后妈,也是最信任、理解她的人也离他而去。他陪妈妈带好物品来到码头,本以为妈妈会带他一起走,可妈妈却独自一人上船,让他留在岸边,等着船慢慢开动,妈妈已消失在茫茫迷雾中时,他才恍悟到自己被妈妈抛弃了。爸爸走了,妈妈也走了,自己还是个孩子,他无法想象今后的生活,诺大的地方却无法被容纳。昔日美景越发显得惨淡,海上依旧托起的红日,此刻焦灼着他稚嫩而脆弱的心。在迷茫和惊恐中,他哭了,没有底气也没了勇气。他知道,心中勾勒的美景图宣告破灭,他又一次被抛弃。 他想到了南门,那个离开已久的家乡。不知故乡是否风貌依旧?他是否还能找寻旧日住所?阔别多年的父母还能否接受他?但无论如何,他心中还燃着一丝希望的火光。于是背起重重疑问和沉甸甸的希望,在朋友的帮助下,他踏上了返乡寻 亲的路。一路群山逶迤,静水流深,他已顾不得欣赏,心中寻亲的信念取代了一切。细雨中,追寻儿时记忆,一路演绎着儿时嬉戏欢快的场面,因为只有想着这些,才能销蚀心头的恐惧。突然,他看到远处有一处活,这更是燃起他心头的希望,心中对家的呼喊越发强烈。走进一看,他的哥哥

呼兰河传读后感8篇完整版

《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一): 《呼兰河传》读后感 读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我明白了萧红童年在呼兰河留下的故事。 作者萧红细腻地写下了呼兰河是一个并不热闹的一个小村庄,叙述地写出了她的家和那美丽而沉寂的大公园。祖父,二伯在萧红的笔下让我明白了那个小村庄的民俗风情和那些小团圆媳妇被婆婆折磨得病怏怏的。 作者萧红告诉大家,她的童年既快乐又寂寞。在萧红家的大花园里,她的快乐童年回忆全部都装在这个大花园里了。她和祖父一齐在这个大花园里笑声总是在荡漾。她和祖父的故事很多,比如,祖父铲地,但萧红不会,拿不动那锄头杆,于是祖父便把锄头杆拔下来,让萧红单拿个头来铲。因为不知那个是苗那个是草,所以用锄头乱勾一阵,把菲菜当野草割掉了。还有萧红看见祖父在浇菜,萧红抢过来浇,但她并不是往菜上浇,而是往天空浇,还说:下雨咯!! 呼兰河里还有很多搞笑和令人发笑的故事。个性是呼兰河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发生的事情:娘娘庙大会那一天,女子和妇女参加的最多。如果是还没有生小孩的妇女去的话,只要在子孙娘娘的雕像背后钉一个纽扣,给她在脚上绑一条带子,耳朵上挂一只耳环,给她戴一副眼镜,把她旁边的泥娃娃给偷着抱走一个。据说这样做,来年都会生儿子的。还有卖带子的也个性多,妇人们都争着去买,她们相信,买了带子,就会把儿子给带来了。若是未出嫁的女儿,也误买了这东西,那就会变成大家的笑料。 呼兰河虽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但处处都是故事。 呼兰河传读后感(二): 在这个暑假,我阅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是萧红走到人生尽头时创作的长篇小说。当时,萧红虽然还不到30岁,但是身体十分虚弱,战争的摧残和感情的冲击令她长期身心疲倦,患有多种疾病。与此同时,她的文学水平、创作观念和技巧已经到达了顶峰。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里面的资料无关此刻,也不关未来,只是萧红对自我童年时代的一个回忆。她既没有美化它,也没有丑化它,而是以一个现代主义作家的态度描绘了一个长长的旧梦。呼兰河小城里的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其中的民俗描述,使我领略到了呼兰河小城的风土人情。 当我读到小团圆媳妇不幸去世时,我的心和萧红一样愤愤不平。她才只有12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龄,而她却早被卖给了老胡家做童养媳,没有妈妈疼,这已经够可怜了。可她就算再拼命的干活,还是会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遭受到一个说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的教诲。《呼兰河传》里既没有批判,也没有谴责,反而流露出一丝幽默和顽皮。

《现代性的后果》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现代性的后果 一、抽象体系与亲密关系的转变 1、抽象体系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了大量前现代秩序所缺乏的安全。对抽象体系的信任既是时空延伸的条件,也是现代制度(而非传统世界)所提供的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的普遍性条件。在现代性条件下,就本体性安全而言,这种嵌入进抽象体系的常规是关键性的,然而,这种情况也造成了脆弱的心理奇特方式。 2、亲密关系的转变包括以下几层意思: ①现代性的全球化倾向与日常生活中的地域性时间之间的一种内在关系。 ②自我构建作为一种反思性的“项目”,是现代性的反思性的一个基本部分;个人必须在抽象体系所提供的策略和选择中他或她的身份认同。 ③建立在基本信任之上的自我实现的趋势:这种基本信任在个人化的情境下只有通过自我向他人“敞开胸怀”才能得以确立。 ④个人和作为“关系”的情感纽带的建构受到相互自我开放的引导。 ⑤对自我实现的关心,不仅是个人对几乎无法控制的带威胁性的外部世界的自恋式的防卫,而且部分地也是向全球化影响对日常生活环境冲击的一种积极调适。 二、信任与个人关系 在个人的早起发展过程中,对自我认同的稳定环境和周围环境(本体性安全)的基本信任,最初并不是建立在一种事物或事件的连续意义上的。相反,如我们注意到的,它是从对个人的信任中派生出来的,而且,它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建立起一种无疑会持久存在于生活中的信任他人的需要。对个人的信任建立在回应和它所包含的相互关系之上:相信他人的诚实是自我诚实和可靠干的一种最初来源。对抽象体系的信任为日常的可信赖性提供了安全保障,但是它的性质本身决定了她不可能满足个人信任关系所提供的相互性和亲密性的需要。 现代性对大规模的官僚组织的控制和“大众社会”的一般影响所导致的结果,是私人领域被“非制度化”了。换句话说,公众生活领域“过于制度化了”,其结果是个人生活变弱了,市区了原有的固定参照,由此人类的主体性发生了转向,在自身内部去寻找意义和稳定性。 三、现代世界中的风险与危险 1、风险强度。我们风险强度的东西肯定是跟我们今天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可怕的外表”的基本要素。现今全球所有危险中,核战争显然是潜在的最直接和最可怕的危险。 2、风险环境。风险环境在世界范围扩张,所有脱域机制都使具体的个人和团体失去对事物的控制。 3、风险经验。风险被非专业人士普遍承认为风险,这个事实是现代世界和前现代世界之间发生断裂的一个主要标志。 四、现代性的现象学 有两种关于生活在现代性社会中的感受是什么的设想在社会学文献中占统治地位,但它们似乎都不够准确。一是韦伯的设想,根据这种设想,理性的束缚越来越牢固,它把我们囚禁在官僚程序的毫无个性的牢笼中。第二个设想来源于马克思和其他许多学者。现代性是一个怪物。他觉察到现代性的影响多么具有破坏性,并意识到它是多么不可逆转。 现代性的现象学,每一种都以一种内在的方式与书本前面的讨论密切相关: ①非地域化与再嵌入:疏远与熟悉的交叉点。 ②亲密与非个性:个人信任与非个人纽带的交叉点。 ③专业化只是与对知识的再占有:抽象体系与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能力的交叉点。 ④隐私与卷入:实用主义的接受与积极行动的交叉点。 现代性是“非地域化”的,地点变得变幻不居。可这是一种符合的或者矛盾的经验,而不仅仅是共同体的失落。非地域化的一个特征是我们进入了全球化的文化与信息环境之中,这意味着熟悉性与地域性不

太阳读后感100字三篇

太阳读后感100字三篇 太阳读后感(一) 通过学习《太阳》这篇课文,我深深地感受到它对我们的重要性。 首先,从课文中我知道了太阳离我们有1.5亿里远,如果我们日夜不停地走,还要3500年呢!而太阳又是那么的大,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太阳会发光、发热,是个大火球,它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正因为太阳这么大,温度这么高,距离我们又这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光明和温暖。 地球上一切的生物都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万物的生长需要太阳,有了太阳,地球上的树木、花草、动物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人类的吃、穿、住、行也都离不开太阳。没有太阳,我们人类就不能在地球上生存。可见太阳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啊! 因为有了太阳的热量,才形成了空气中的水蒸气、云、风、雨、雪……这些自然现象。太阳还有杀菌的作用,我们利用它来预防疾病。我们生活中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太阳的热能来工作的。在其他的科学技术中,也用到了很多有关太阳的能量…… 地球上的一切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么美丽,太阳有多么神

奇的力量啊! 太阳读后感(二) 今天我们学习了《太阳》这篇课文,它让我了解到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如果步行到太阳去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太阳很大,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他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有了太阳才有了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太阳读后感(三) 语文书上的第二十一课《太阳》主要内容是: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后来用箭射死9个太阳。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走20多年。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太阳特别的大,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起太阳来只是一个盘子一样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什么东西碰到太阳,就会变样子或非常的很烫。 所以地球上的太阳给我们了很多很多帮助,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太阳没有,我们的世界也不会这么美好这么可爱! 词语理解:1、凝成:凝聚在一起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1000字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1000字: 在读这本书之前,对余华作品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中学时做了无数遍阅读理解的《活着》。我知道那是取自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的结尾。我没有读过完整的《活着》,但是结尾给人一种十分空旷,极力想要明白些什么的感觉。 余华写的是小说,也是文学。 我对《在细雨中呼喊》迫不及待地阅读完毕,仅仅是因为它是一篇小说。可是我又惊异于小说写得如此的带有文学色彩。说它是美好的文学读本,可它的故事也一样令人清楚明白,引人入胜同时也发人深思;说它是有意思的小说,但是它的每一处描述都是真正文学般的精致。这本书带给我最初的震撼便是,一部小说竟然被写得具有如此浓厚的文学色彩。 国外的经典小说虽然故事也很精彩,揭示的现实或表达的道理也都十分的深刻,可是它们的文字却缺少一种厚重感。余华作品中的这种厚重感也许只有中国作者才写的出来。这种厚重感是来源于中国农村的,而这种感觉没有经历过农村生活的人是无法写出来的,但是它带给的读者体验却又是那么的真实。现代中国的小说和它比起来就逊色多了,已经很少有作者能够沉得下心去思考,甚至思考每一个角色

的心路历程,去思考那个社会该有的情境。 在泛泛阅读的空闲中,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每年高考完,总有一堆键盘侠在网络上各种喷,高呼着取消阅读理解。而他们的理由似乎都充分的很,“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文化的喷子甚至还会引经据典,他们叫嚣着阅读理解题目的存在的无意义性质,喷出恨不得烧尽一切阅读理解标准答案的怒火。想到这里,我内心突然颤抖了。我国是应试教育,取消了的高考题目意味着学生不再学习这方面知识。不学习阅读理解?对于近几年出版的书籍来看,似乎不需要什么理解,作者们的语言都千篇一律,实在是看不到什么需要动动脑子深思的东西了。 但是当我读到余华的作品时,我有点震惊这还不到半个世纪的作品。于我看来,这篇小说的每一章都适合做阅读理解。因为它太需要你动动脑子了。当然,像我这样第一遍粗读掠过,也是知道他在说什么,可是读完之后,你所阅读的终究还是个故事而非文学。 再说说我对这个故事的看法。余华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描述主角的童年时期,虽然一章章之间看似毫无衔接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整本书从他曾祖父到他以及他的兄弟,以他父亲的和他自己的描述居多,刻画了当时农村的现状。相当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生活:人(孙广才)是怎么一步步堕落成浑蛋的?(我)童年时期的孤独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不能说作者把人性刻画得淋漓尽致,但也揭露的十分透彻。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一定要进行一遍精读。就像做阅读理解那样。或许有人会反对:把文章分开解剖,失去了整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000字 - 读书笔记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000字-读书笔记 在这个寒假中,我有幸阅读到了萧红的《呼兰河传》,不愧是名家的大作,这部作品虽然只是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来表达她对旧中国扭曲人性的社会现实的谴责。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到萧红童年所生活的小镇,来一探究竟《呼兰河传》与传统的回忆性质作品有些不同,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线,全书虽分为各章,但又像描写一个整体。 本文从一个大泥坑写起,这坑中常有动物和小孩丧命,但是当时的民众都在以事不关己的冷漠态度看热闹般的围观。尽管把这个坑填平并不难,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出一把力。这正体现出了愚昧旧中国公民的冷漠态度。殊不知只要不小心。下一个丧命的就可能是他自己! 在小城中举行盛举的日子同样热闹。有各种各样的活动,体现出人民的日常休闲活动多种多样。在本作中描写了作者的祖父,那是一个慈祥又温暖的老人,在这里不得不说下作者的童年,母亲早逝,父亲生性暴躁,只有在祖父那里作者才能得到温暖和快乐。作者十分喜欢祖父,他交给作者读诗,还带她去后花园里玩,祖孙俩相伴,十分欢乐。 又是一章,这章是描写几家邻居,有喂猪的,有开粉坊的,他们在一起工作,一起唱歌。这里不得不说粉坊旁的一个小偏房,里面住着赶大车的胡家,胡家养了一个童养媳,她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挺乐观的,可胡家偏偏爱面子,想维持自己的威严,总是没有理由的打她,小姑娘生病了,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让小姑娘用滚烫的开水洗澡,被烫了三次,不幸的小姑娘便彻底了离开了人世。可恶的旧社会! 又有一部分是描写个人的,一个亲戚名叫"有二伯";,性情古怪,喜欢与石头,动物等物谈话,他虽性情古怪,但却是个汉子,多亏有了他,在日俄战争时多亏有二叔在,才守住了这个脆弱的家,他最怕人骂他"绝后";,只要听到有人这样骂他,就会伤心的大哭。还有那个拉磨的人叫冯歪嘴子,他会拉磨,还会做年糕。他成家成的极为不易,但是邻居看到他和王大姐的幸福生活便十分嫉妒,都诋毁王大姐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只有在儿子身上,他不在绝望,看到了希望。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作者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借矛盾的话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在风雨中呼喊

这是我和妈妈一起看完的第一部小说,也是我向妈妈推荐看的。 “闫,有啥闲书么?” “回来拿了几本书,这是写富贵的那个人写的小说,挺好看的!” 就这样妈妈过了几晚上就看完了这部小说,才有了以后我和妈妈谝小说中的情节,和我对另外一些事情的思考。 在风雨中呼喊,刚开始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不知道作者在呼喊什么,后来才明白,那是在对那个时代命运不公的呼喊;对孩子被父母抛弃无人看管的呼喊;对不懂孝顺父母,随意埋怨、打骂的呼喊;对兄弟之间相互陷害玩弄的呼喊;对妇女不守妇道随意和村中人上床的呼喊;或者是作者明明正经历着这些事情却无力改变的呼喊,只能在风雨中无助的彷徨、呼喊。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 孙光林的出生就注定被抛弃,因为父亲孙广才养不起。于是孙光林就离开了生活了五年的南门,离开了儿时的玩伴。后来就开始了长达六年的孙荡生活。后母李秀英可以算是他的知己,但她总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直到后父和情人之间的丑事被曝光,这个家庭也宣告了结束。于是他再一次的被抛弃。在朋友的帮衬下走向了回南门的路。在路上就偶遇了这几年穿梭在父亲家和叔叔家路上的爷爷,当然此时他已经不认识这个迷路老汉了。于是就一直地劝阻着这个老头不要跟着他,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家里面很穷。于是就说出了:“不要跟着我,我家里很穷,养不起你。”这是我和母亲聊的一个情节,当时只觉得很搞笑,但是在笑过之后又满是对当时生活的无奈。两个人就这样一起回到了南门,不巧的是家里面着火了,于是父亲就认定了是孙光林和自己的父亲带来了大火,一致在后来的生活中都对自己不好。 文中多次写到了死亡,其中给我震撼最大就三次。第一次是自己的弟弟孙光明的死。作者是这样写的:“现在眼前经常会出现模糊的幻觉,我似乎能够看到时间的流动。时间呈现为透明的灰暗,所有一切都包孕在这隐藏的灰暗之中。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之中的伙伴。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者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生者将死者埋葬以后,死者便永远躺在那里,而生者继续走动。第二次是曾祖父的死,这个也是我和母亲聊得一个情节,同样也是出于滑稽搞笑。爷爷没有

《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范文5篇

《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范文5篇《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 本书写小城里的故事,整篇文章的内容就像一盘颜料, 赤橙黄绿青蓝紫全部都混在一起,令人琢磨不透,却又别有一番风韵。 《呼兰河传》中有寂寞、有美好、有悲伤、有希望,这故事没有优美的句子做装饰,没有华丽的词藻作为点缀。 只有简单的文字叙述那些人儿,那些事儿。 作者用一个安静的笔调来呈现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个中年人推开往事的门窗,用一个初涉人间的孩童的眼光, 再一次经历那令人心颤而又向往的童年时,平静下依旧是汹涌潮流。 呼兰河城里的人大概是这些:尖酸刻薄, 小心眼儿的老厨子;忠厚爱做事,爱妻儿的冯歪嘴;率真开朗,却被活活烫死的小团圆;害怕男人的女人们… 一座小城仿佛是一个封闭的广阔的世界,刚刚提到的人物身上重叠着无数呼兰河人的影子。 女人们不平等的地位,肇事者不平等的命运,生活其实并不单调,但可怕的却是重复护栏和人并没有太坏的心思, 纵使是讥笑嘲讽,也只是为了打发着简单而悠长的时光,活着是小城里的人唯一的追求。

这本书像极了作者写的自传体小说, 它让我看见了她快乐的童年,她的童年像一幅画,像一首诗,像一支歌,令人向往,在她的描述中,她有写到童年仍存在寂寞。 但我认为,她的快乐大于它的寂寞,我很羡慕,我的童年没有大大的后园子,没有神秘储藏室, 没有整日陪伴着我的祖父园子里的小蝴蝶小蜻蜓,小蚱蜢,小黄瓜是她的玩伴, 还有二伯,老厨子,东邻西舍,磨坊的磨官,他们呀,全都陪着她,这还不快乐吗? 但这些往往都不会一直存在,祖父去世了,二伯去世了,厨子去世了,小蝴蝶,小黄瓜也不知哪里去了, 那时世界在作者眼里变成了灰色,虽然作者童年记忆中有着悲凉的往事,但她依然愿意去追忆童年, 正所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那时人心愚笨,把别人寻死的事当做茶余饭后的新鲜话题,把对自家媳妇的虐待叫做管教, 这一切一切的变态心理真是令人发指,而在意识中反抗着几千年来传下来的习惯, 而思考而生活的作者,所以含泪的微笑回忆这寂寞的小城。 呼兰河传里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作者的惋惜,我深感体会,而对我来说也不能永久停留在童年,时光总会走,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奋进的心来好好珍惜,感

《小太阳》读后感600字

《小太阳》读后感600字 导读:读书笔记《小太阳》读后感6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太阳》读后感600字: 家像海上的灯塔,等待远航的船只归来;家像黎明前的启明星,照亮旅人前进的道路;家像沙漠里的一汪清泉,滋润着忙碌奔波的人们的心灵......在这个寒冷的冬日,我却从《小太阳》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这本书是林良爷爷以“丈夫”、“父亲”的角度来记叙了:一对父母、三个女儿和一只小狗组成了一个平凡的家庭。林良爷爷用他温暖的笔触,书写了一部有趣而并不“传奇”的“家庭史”。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首尾相隔了14年,是一本散文集,更是一本散文体小说。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打架教育》,讲了琪琪和樱樱两人打架,“我”及时宣布家庭里的“政治制度”,目的就是要维护樱樱在家庭宪法里的合法地位——父母不在家的时候,由于“宪法”赐予她的职责和权力,琪琪必须对她服从。俗话说得好,君子动口不动手。一个人如果不能奋发向上,受人重视,她的谦和不谦和,根本毫无意义。但是,一个具有值得重视的美质的人,如果不懂得谦和,她的美质也就变得格外不重要了。人类社会所能接受的,事实上只有一种人:谦虚的杰出人物。只有在这种人面前,她们才肯献出人性中

的“稀有情愫”——敬爱。 有时候,为了形容家的美好,我们试图用一些华丽的、带着刺眼光芒的词语去修饰它,但这样,其实只是走远了它。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这就是家的样子,朴实且真切。林爷爷笔下的家,就是平凡的。三个小孩就是三个太阳。樱樱、琪琪和玮玮,虽然经常调皮,不免惹是生非,可一次平息的怒火,就是一片的温暖光芒。供稿:六(3)班郑雯欣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在细雨中呼喊读书笔记

在细雨中呼喊读书笔记 在细雨中呼喊读书笔记有人说余华的《活着》令人揪心难忍;《许三观卖血记》使人在精神上坚韧向上;而《兄弟》则是幽默和惨烈交相辉映。而这些在我的脑海里都是一片空白,我拾起余华的第一本书,是关于童年记忆的《在细雨中呼喊》。 每个人都有关于童年、关于往事的回忆,而这些回忆也许因为年龄的原因留下的大多是童年的欢欣与纯真。但是余华书中的“我”,却承受着孩童本不应该面对的太多太多的心酸和无可奈何。书中的“我”,仿佛如一个旁观者,与世无争,冷静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讲述着一个个事不关己的事,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尽管忍受着身旁各种看起来怪异的人的辱骂、殴打、欺诈与恐吓,但自己始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寻觅友情,成为自己疲惫内心停歇的港湾,苏宇、鲁鲁、郑亮、国庆都是“我”身边的一个个过客。 书中的“我”身处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家庭,父亲孙广才是个自鸣得意的无赖,处处彰显出自己盛气凌人的架势,每一句扯破嗓子的咒骂,每一个夸张的动作,与其说是强硬的表现,倒不如说展现了其悲哀、虚伪的人生;哥哥孙光平开始的人生是光彩的,但最终也难以偏离平庸的轨道;而作为主人公的“我”,更多地则以孤寂的眼光观察着周遭一切,更多地选择了沉默;弟弟孙光明小小年纪张牙舞爪,却是第

一个走向死亡;而母亲则是软弱了一辈子,只有在弥留之际表达了她对世界的失望和愤懑。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祖父孙有元,在他身上似乎带有些许传奇的色彩,年轻时放荡不羁、敢作敢为并且奋发有为;后来年老时被家庭生活消磨了锐气但仍然充满智慧;与晚辈们斗智斗勇,即使被不孝的儿子折磨,被年少无知的孙子忽视,他也依旧没有丧失去挑战命运的勇气,哪怕是在即将走完自己人生的前一夜,也同样如此。 书中人物众多,线索也错综复杂,故事的叙述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余华采用了多种叙述手法,直叙、倒叙、插叙的相互穿插让故事可以一个接一个,如漫天纷繁的花朵,洋洋洒洒。犹如一条宽大的马路上支生出无数分岔开口,每一条路都看不见尽头却都有属于各自独特韵味的风景,或令人流连忘返,或令人厌恶,或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但我们也不难发现,无论其中的人物活着的时候是多么有趣亦或是痛苦缠身,在时间的长河里无论他们选择何条道路,但走到终点每个人却出乎意料地发现,结果都只有一个。这里边有太多人具有共同的特点,从哥哥、到弟弟、到孙有才再到各种小人物,反映出现实中人性的丑恶。自然地,他们最终都只能极其苦恼地接受死亡,他们夹带着不同的幻想,或平平淡淡,或轰轰烈烈,最终都奔赴向那盛大的死亡宴会,只是消逝的方式有千万种不相同。其中弟弟被水淹死的场景,余华的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