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学TRIZ理论的最全书单,请查收!

自学TRIZ理论的最全书单,请查收!

自学TRIZ理论的最全书单,请查收!
自学TRIZ理论的最全书单,请查收!

自学TRIZ理论的最全书单,请查收!

读本好书,从书中寻找创新思维,从书中学习企业创新模式。希望这5本书可以为你学习TRIZ理论带来帮助。

1.《创新算法》

作者: 里奇·斯拉维奇·阿奇舒勒

作者简介:根里奇·阿奇舒勒,是前苏联伟大科学家。

推荐理由: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一个无法回避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创新到底有没有方法?苏联的根里奇·阿齐舒勒及其研究同伴们通过对250万份专利的研究,在1946年就发现创新有法可依,这就是TRIZ。通过这个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实现整个国民创新素质的提升。

2.《TRIZ: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作者: 孙永伟

作者简介:孙永伟,博士,国际TRIZ协会主席团成员,国际TRIZ协会副主席,国际TRIZ协会四级,全国六西格玛管理工作推进委员会专家委员,注册六西格玛设计黑带大师。

推荐理由:本书是国际TRIZ协会一级认证培训教材。共12章,内容包括:绪论、经典TRIZ和现代TRIZ的对比、功能分析、因果链分析、剪裁、特性传递、功能导向搜索、发明原理、技术矛盾和矛盾矩阵、物理矛盾的解决,物-场模型与标准解系统以及工程系统进化趋势。

3.《TRIZ:众创思维与技法》

作者: [英] 卡伦·加德

作者简介:卡伦·加德长期以来从事TRIZ创新方法和应用的研究,向企业和社会组织推广这套萃取人类智慧的方法。

推荐理由:本书继承了TRIZ的经典理论和方法,在吸收当代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独具匠心的方式对TRIZ的体系、理论和方法做了新的诠释,提出了一系列颇为实用的技法。

4.《TRIZ进阶与实战:大道至简的发明方法》

作者: 赵敏张武城王冠殊

推荐理由:本书由三位国内TRIZ专家倾力合作、历时三年写成。该书详细介绍了作者多年来研究、应用TRIZ的成果。本书实践性突出,适合需要解决技术问题、难题的工程技术、科研人员;发明方法/创新方法实践者、研究者和爱好者;以及理工科类师生阅读使用。

5.《TRIZ:推动创新的技术》

作者: 【美】艾萨克·布柯曼

作者简介:艾萨克布柯曼,重庆市创新方法研究会高级顾问,阿奇舒勒TRIZ研究所董事及认证委员会成员,国际TRIZ协会代表,有权认证1~3级TRIZ专家。

推荐理由:本书中提到了“40个发明原理”。《TRIZ——推动创新的技术》总结了作者几十年的TRIZ研究与使用经验,将深奥的道理用浅显易懂的词语和图形表达出来,使TRIZ看起来不再那么深奥、那么晦涩难懂。

2020北师大理论物理考研招分析、参考书目、考试大纲、经验指导

2020-2021年北师大理论物理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 书目、考试大纲、经验指导 一、北师大理论物理考研招生情况 070201理论物理 01统计物理 02非线性物理 03引力和相对论 04生物物理 05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理论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6普物综合(力热电) ④959量子力学 复试内容: 面试 招生人数: 2019年本专业拟招收20人,含接收推免生14人左右 二、北师大理论物理考研参考书目推荐 北师大近几年开始不公布参考书目,以下是学长学姐推荐书目,供大家参考——

726普物综合(力热电) 《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赵凯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959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曾谨言 三、2018年北师大理论物理考研复试分数线 四、2018 北师大理论物理考研拟录取名单 录取名单请关注“北师大考研联盟”微信公众号查阅! 五.北师大理论物理专业课考研复习指导 考研跟一般的学习还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要过初试的话,一定要好好的把教材和习题,看一看,做一做。 如果考北师大的话,量子力学就是看曾谨言的书,普通物理的话比较杂,我个人认为看什么书都可以的。关键在于题目,是不是符合某一个学校考研初试那个题目的难度和方向。 我当时量子力学是看的Cohen的书,这本书洋洋洒洒1600多页,但是我读起来还是比较津津有味的,因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找到对应知识点,讲得非常详细,并且有深度。虽然书厚了点,但是作为学生选择性地读的话还是比较好的,我们不需要一页页的看过去,我们只需要选择我们需要看的地方就可以。这就导致了我们考试的时候有一

大学物理一笔记整理

第一章 静力学 1.R1(x1i,y1j, z1h) R2(x2i,y2j.z2h); R1*R2= | i j h | |x1 y1 z1| |x2 y2 z2| 2. 求:船速靠岸的速率 3.自然坐标下的表示 第二章质点动力学 1.牛顿第二定律 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与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矢量和的方向相同。 2 3. 4. 合力的功为各分力的功的代数和。 5. 6. 几种保守力和相应的势能 重力的功和重力势能 M 在重力作用下由a 运动到b ,取地面为坐标原点,y 轴向上为正,a 、b 的坐标分别为ya 、yb 重力势能以地面为零势能点, 002 2 v l s lv s h l s ==-= ,m r m m r m r N i i i N i i N i i i c ∑∑∑==== =1 1 1 ? ?? ?? ?=== zdm ; ydm ; c c c z y x ? ++=b a z y x dz F dy F dx F W ) (右手螺旋法则方向:大小:称为角动量,或动量矩 sin ,θmvr mvr L v m r p r L ==?=?=⊥ 方向:右手螺旋法则大小:力矩:θ sin Fr Fr M F r M ==?=⊥ mgy y mg mgdy E y P =--=-=? )0(0

引力的功和引力势能 1.刚体的回转半径 = 半径为 Rg 的薄圆环的转动惯量 2. 纯滚动的主要特征:(条件:足够大的摩擦力) ①在滚动中接触点P 始终是相对静止的,没有滑动。 ②发生在P 点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0~fmax),不作功。③同时,P 点的线速度始终为零。④ xC= R θ, vC=R ω, aC=R α 3. 特别注意:绕质心轴和绕瞬时轴的角速度等是相同的 第四章 狭义相对论 1.运动长度的测量必须同时记录首尾坐标! 2、爱因斯坦的两个基本假设及本质含义:①相对性原理:所有物理规律对所有惯性系都是 3.两个事件的 时空间隔在 所有惯性系 中都相同, 即时空间隔 是绝对的。 4.原时一定是在某坐标系中同一地点发生的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原长一定是物体相对某 5. 第五章 机械振动 1.相位 00)(?ω?+=t t m k T o == πω2 2.任一简谐振动总能量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 3.扭摆θθJ k dt d -=22 复摆(其中I 为转动惯量) 4. 受迫振动 其中, 20 ω 为固有频率, γ为阻 尼系数. 5.共振 2202βω-= r p 共振的角频率. 6.振动的叠加:(1)同方向、同频率的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成: 其中, 或者用几何方法做圆周图 (2) 同方向、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拍:其振幅变化的周期是由振幅绝对值变化来决定,即振动忽强忽弱,所以它是近似的谐振动这种合振动 忽强忽弱的现象称为拍。单位时间内振动加强或减弱的次数叫拍频。拍频的大小为 ? =dm r J 22 222 12121 C C P K mv J J E +== ωω动能22 22 211c u x c u t t z z y y c u ut x x --='='='--='20220c m mc dm c E m m K -==? 420222c m c P E +=); (cos 2121002 22?ω+==t kA kx E p k E k E A 022== mgh I T π 2=)cos()(0?ωγ+=?-t Ae t x t 2 20γωω-=)()()(21t x t x t x +=)cos( ?ω+=t A )cos(212212221??-++=A A A A A 22112211 cos cos sin sin ?????A A A A arctg ++=

2018年复旦大学物理学系理论物理 [070201]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指导

2018年复旦大学物理学系理论物理 [070201]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 习经验 一、招生信息 所属学院:物理学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理学[07]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物理学[0702] 二、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粒子、核与场的理论 02 (全日制)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理论 03 (全日制)量子统计与理论物理方法 04 (全日制)计算理论物理 05 (全日制)广义相对论、天体物理和宇宙学 06 (全日制)纳米磁性、软凝聚态理论 07 (全日制)低微多点子理论 08 (全日制)计算凝聚态物理和计算材料科学 三、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0量子力学 ④836普通物理 四、复习指导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初二物理学习笔记

第一章机械运动(2016年12月25日星期日) 第一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1cm=1×10^(-2)m 1mm=1×10^(-3)m 1μm=1×10^(-6)m 1nm=1×10^(-9)m。 2.长度的测量: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 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3.长度的测量工具:直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 器。 4.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就是秒 (second),符号就是s。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5.时间的计时仪器:古代日晷rì guǐ、沙漏;现代就是用停表。 6.误差:在测量长度、时间以及其她物理量时,受所用仪器与 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7.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简称SI。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 动(mechanical motion)。 2.运动的形式:机械运动,分子、原子运动,电磁运动等。宇宙 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

3.参照物: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 为标准。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就是静止的。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4.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就是相对的。 5.物理实验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就是初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探索问题与分析解 这种方法在整个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比较普遍、例如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关于探究声就是怎样传播的实验中,就开始渗透控制变量的思想、因为固体、液体与气体都就是传声的介质,我们逐一研究它们分别可以传声时,就必须控制其它两个因素、如果在进行该实验时就给学生恰当地点拨,提出:“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到的敲击声为什么就能认为就是桌子传来而不就是空气传来的?”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就能使学生体验到控制变量的

各个学科推荐书目

看到果壳问答里有人要求推荐各学科入门书籍,想起以前正好做过类似的工作。 是在2009年的时候,集合了科学松鼠会和豆瓣的网友,一起推荐了这些书。 当时的要求是:“先写下你的专业领域,再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一个受过高中教育、但完全不了解你这个领域的人想学习之,你推荐哪本入门书籍??”。大量网友参与,最后总结了以下这些书。不过,最后列出来的书籍,恐怕不完全是高中水平能掌控的,也难怪,不是所有领域都能轻易入门的。 所以,最后我将这个列表定义为:“对想了解某个领域的初学者来说最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学科在演进,新书不断出来。今天整理到这里,也希望果壳网的网友继续推荐,一起来打造一份理想的榜单。----------------------------------------------- 1. 师从天才 作者: [美] 罗伯特·卡尼格尔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评语: sunfield推荐(药理学):介绍里说这本书说的是科研界的师承关系,其实大部分讲的是现代药理学的发展史。 2. 普通生物学 作者: 陈阅增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评语: 桔子(细胞生物学)推荐:我就是高中看《普通生物学》才突然对生物感兴趣。以至于报考时候脑子里除了生物其它什么也不知道。比后来编的所谓什么“面向21世纪教材”强多了;生物学入门的好书;come_god说:记得高三参加全国生物学竞赛时看的第一本书。《普通生物学》高教出版社 3. 什么是数学 作者: [美] R·柯朗H·罗宾著/I·斯图尔特修订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评语: 数学专业众人推荐 4. 病者生存 作者: (美)莫勒姆,(美)普林斯著,邵毓敏译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评语: BoBo(医学)推荐:从新的角度来看我们所生的疾病。英文原本也不长的。这本中译本,看看既新鲜又产生很多奇怪想法。 5. 物理世界奇遇记 作者: (美)伽莫夫/(英)斯坦纳德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评语: bullimit(理论物理)推荐:这本书中对理论物理基础做了极富独创性而又深刻的描述,不是一般物理类的科普书-例如时间简史所能够比得上的。 6. 追寻记忆的痕迹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笔记

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 第一章机械运动 1.长度的单位:米(m),其他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 2.时间的单位:秒(s),其他还有:分(min)、小时(h)。换算关系:1min=60s ,1h=3600s。 3.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分类:机械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又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4.参照物: (1)概念:说物体在运动还是静止,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2)如何研究物体运动情况: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如果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物体运动了。 (2)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应该根据需要来选择最合适的。参照物选择的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可能不同。通常研究问题时,往往选择大地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也就是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5.速度:用字母v表示。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 ①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 ②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v =s t。 (4)单位:米每秒(m/s)。常用单位:千米每时(km/h)。换算关系:1m/s=3.6km/h 6.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7.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测量方法:物体运动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t的比值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第二章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3)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振动的快慢用频率描述。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音调就高;振动得慢,频率低,音调就低。

Michael Chen 自学经济学书目

【心态把握】 我觉得经济学学习要经过4个阶段: 1.把它当做经济学来学习,经济学是研究人如何利用资源的学科,这就是她的难点所在,要研究人,还要研究定量的资源,一开始应该不要拘泥与定量的资源,而以人为出发点,任何的经济道理都是很多人共同体现的,所以开始的时候只要能感觉到这种道理的存在就可以了,没有更多的为什么,因为大家就是这个样子的。这一阶段的学习是很快乐的,其实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历着这样的阶段,每次坐在出租车上,很多出租师傅都会跟你聊一下济世良策,大家在一起扯淡的时候也会各自发表一下对xx事件的看法,所以这一阶段可以叫做学习“扯淡经济学”。但是很不幸,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定一致,而且听起来都似乎有条有理的,所以,只好去找一个大家都接受的方法来评价了。 2.把它当做物理学来学习,物理学中有理想条件的概念,现在经济学也只能这样了,所以有很多的经济学家搞了很多的理想条件,然后建立了很多的模型来讨论某一个特定的问题,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掌握这些模型,很不幸的是,作为一个混饭的大团体,经济学家张三李四王麻子同学搞出来了很多很多模型,且像发现天上的小行星一样用他们的名字命名,所以,学习这些数不过来的模型绝对是令人作呕的一件事情。所以这一阶段可以叫做学习“模型经济学”。模型太多了,就要想办法总结一下了,这样就想到了数学,“万理皆存与数”。 3.把它当做数学来学习,无穷多的模型归根到底无非是一个复杂的函数中固定了一些量之后求最值之类的问题。所以,好好搞一下数学把,某些凑热闹的数学家已经搞出来了很多极其变态的经济学的数学解释,尤其是博弈论,不完全信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被加到经济学以后,数学家们就更High了,搞出来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对与大多数人来说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垃圾。但是,这个好歹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所以研究一下把,继续研究的结果就是你怀疑你搞的还是不是经济学,研究博弈论还要搞什么角谷夫不动点,研究一般均衡搞什么阿罗德布鲁一,总而言之就是用数学把一个心智健全的热爱经济学的学生逼疯,这一阶段的学习可以叫做“数学经济学”。如果你沉浸在数学之美之中了,醒一下,看一下题目,我们是在学习经济学,所以还有一步,回到起点。 4.Know By Heart,经过无数次对着变态数学推导呕吐过的你,应该想一下做这些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的了解经济学,而不是数学本身,所以现在该好好的总结一下了,经济学是人与人,人与物的学问,而人的想法是最难以把握的,由人的群体想法影响的经济事件的复杂性也许有一天能够完全用数学描述(我怀疑这一天的到来,因为人的想法是可以被这些描述反影响的),但是至少在今天还差得远,所以,以上的所有都是工具,真正的经济学只能由你自己用这些工具去感觉。 【阶段修成】 Michael Chen推荐经济学阅读书目颇有指导意义的一篇文章... 作者:michael chen 一、入门教材: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 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

triz理论四十条发明原理例子

发明原理实例 1 分割 1)火车车厢之间是单独的个体,可调整车厢的数量 2)圆珠笔的笔心与笔套是两个可分的部分,笔心可以换 3)电风扇的三片叶片是三个独立的个体,可拆卸 4)田地里的浇水水管系统,每一段用一个接头连接。 5)自行车、摩托车等的链条是一环一环相接的,每环都是可以取下来的 2 分离 1)石油加工中,将一些油渣或其他有害物质提炼分离,已获得精度较高的汽油或柴油。 2)子弹发出后,弹芯与弹壳分离 3)电脑键盘与鼠标分开,为的是方便人们跟好的操作 4)火箭在冲出大气层的过程中将已经燃完燃料的部分解体分离 5)现在用在建筑中的隔音材料将噪音吸收或隔离,从而使噪音被分离出我们所处的环境 3 局部质量 1)锤子的一边做成平的一边做成扁的,增加了锤子的切削功能(采石场专用锤)。 2)自动笔。将笔心上作一对耳朵,再加一根弹簧。 3)电钻的钻头作成螺旋状,增加了打孔时的稳定性,防止打滑 4)三键模式的电脑鼠标,改变了原先单键的麻烦与不便。 5)改变杯子的开口,在上面做一个切口,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在倒水时泄漏(暖瓶外皮的口也是这样的) 4 不对称 1)衣服上的拉链,一边又拉头另一边没有。 2)电风扇的叶片 3)有天线的手机不对称 4)大刀从侧面来看是不对称的 5)眼镜的两个镜片因人眼近视程度不同,镜片度数不同 5 合并 1)将火车每个车厢合并在一起,增加载客。 2)电话的话筒与听筒合并在一个盒子里,可以方便人们打电话时可以腾出一只手来干别的事情。 3)农场里喂养牲畜的食槽连在一起,可以节省喂食的时间,提高效率。 4)将室内的多个等串联在一起,共用一个开关。 5)凳子上加一个靠背,两者合并成为椅子 6 多用性 1)键盘可以用来打字,也可以用来打游戏。 2)多功能手机 3)瑞士军刀(最多的功能可到五十多种) 4) mp3既可以听歌,也可以存储资料. 5) 现在的打印机集打印复印于一体 7套装 1)墨水、笔心、笔套套在一起 2)电视机的室内天线 3) 雨伞的伞柄 4)保温杯、暖瓶也是套装原理制成的 5)消防车和起重机

大学物理一笔记整理

第一章 静力学 (x1i,y1j, z1h) R2(x2i,; R1*R2= | i j h | |x1 y1 z1| |x2 y2 z2| 2.求:船速靠岸的速率 3.自然坐标下的表示 第二章质点动力学 1.牛顿第二定律 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与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矢量和的方向相同。 2 3. 4. 合力的功为各分力的功的代数和。 n a a n v t v t v t v t v a v v n +=+=+===τρττττ τ2d d d d d d d d 因为反映速度方向的变映 ρ 2v n a 法向加速度= 的变化反映速度大小(速率)切向加速度 d d t v a = τ2 2 n a a a += τ总加速度002 2v l s lv s h l s ==-= ,m r m m r m r N i i i N i i N i i i c ∑∑∑==== = 1 1 1 ? ?? ?? ?=== zdm ; ydm ; c c c z y x ? ++= b a z y x dz F dy F dx F W ) (

5. 6. 几种保守力和相应的势能 重力的功和重力势能 M 在重力作用下由a 运动到b ,取地面为坐标原点,y 轴向上为正,a 、b 的坐标分别为ya 、yb 重力势能以地面为零势能点, 引力的功和引力势能 引力势能以无穷远为零势能点。 第三章刚体力学 1.刚体的回转半径 = 半径为 Rg 的薄圆环的转动惯量 2. 纯滚动的主要特征:(条件:足够大的摩擦力) ①在滚动中接触点P 始终是相对静止的,没有滑动。 ②发生在P 点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0~fmax),不作功。③同时,P 点的线速度始终为零。④ xC= R , vC=R , aC=R 3. 特别注意:绕质心轴和绕瞬时轴的角速度等是相同的 第四章 狭义相对论 1.运动长度的测量必须同时记录首尾坐标! 2、爱因斯坦的两个基本假设及本质含义:①相对性原理:所有物理规律对所有惯性系都是等价的;②光速不变原理:在所有惯性系测量真空中的光速都是相等的。 3.两个事件的 时空间隔在 所有惯性系 中都相同, 即时空间隔 是绝对的。 右手螺旋法则 方向:大小:称为角动量,或动量矩 sin ,θmvr mvr L v m r p r L ==?=?=⊥ 方向:右手螺旋法则 大小:力矩:θ sin Fr Fr M F r M ==?=⊥ mgy y mg mgdy E y P =--=-=?)0(0 r GMm dr r Mm G E r P 1 2-=?∞-=P b a r r E r r GMm dr r GMm W b a ?-=??? ? ??--=-=?111 2?=dm r J 22 222 12121 C C P K mv J J E +==ωω动能2 222 2 11c u x c u t t z z y y c u ut x x --= '='='--= '2 2 211c u v c u v v x z z --= '2 2 211c u v c u v v x y y --='x x x v c u u v v 21--= '2 2 01c u l l -=2 201c v m m -=

物理学习笔记(初二)

https://www.doczj.com/doc/b310946329.html, 学而思网校初中资料分享给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 裴培老师整理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 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 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 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 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 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https://www.doczj.com/doc/b310946329.html, 学而思网校初中资料分享给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 2、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 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 摄氏度”或“负20 摄氏度”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

中学物理教师必读书目和主要阅读书目

中学物理教师必读书目和主要阅读书目 (1)必读书目 [1]韩景春,吴隆才等. 物理教学概论. 银河出版社.2001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主要阅读书目 [1]韩景春,石书英等. 物理课程教材论. 银河出版社.2002 [2]韩景春,邹万全等. 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银河出版社.2002 [3]韩景春,王保玉等. 物理教学技能训练. 银河出版社.2002 [4]许国梁,束丙如. 中学物理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魏日升,张宪魁. 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及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6]阎金铎,田世昆.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7]乔际平,张宪魁. 初中物理教材的选择与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8]刘炳昇,魏日升. 初中物理教师技能训练.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9]李桂福,段金梅,霍立林. 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 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1993 [10] 朱锭雄. 物理教学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 胡炳元.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 朱锭雄. 中学物理教育实习.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3] 孙立仁. 中学物理微格教学教程. 科学出版社.1999 [14] RM. 加涅. 教学设计原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15] 崔允漷, 施良方. 教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6] 施良方. 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17] 曹磊,潭树杰. 各国物理教学改革剖析.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TRIZ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详解

TRIZ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详解(2008-04-21 17:24:23) 标签:triz 理论40个发明原理杂谈分类:方法工具阿奇舒勒对大量的专利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总结,提炼出了TRIZ中最重要的、具有普 遍用途的这40个发明原理,原理是获得冲突解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TRIZ主要研究技术与物理两种冲突。技术冲突是指传统设计中所说的折中,即由于系统本身某一部分的影响,所需要的状态不能达到。物理冲突是指一个物体有相反的需求。TRIZ引导设计者挑选能解决特定 冲突的原理,其前提是要按标准参数确定冲突,然后利用39 X 39条标准冲突和40条发明创 造原理解决冲突。 1 ?分割原则 a .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b .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c ?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2?拆出原则 从物体中拆出”干扰'部分(”干扰"特性)或者相反,分出唯一需要的部分或需要的特性。 与上述把物体分成几个相同部分的技法相反,这里是要把物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 分. 3?局部性质原则 a .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b .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 c .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4 .不对称原则 a .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b .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5.联合原则 a .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b .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例:双联显微镜组;由一个人操作,另一个人观察和记录。 6.多功能原则 一个物体执行多种不同功能,因而不需要其他物体。 例:提包的提手可同时作为拉力器(苏联发明证书187964)。

初中物理教师读书笔记.doc

初中物理教师读书笔记 (一) 《初中物理教学评价》读书笔记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物理课程教育的核心是要学生获取物理知识和实际能力,达到相应的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学习是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物理科学的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能动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描述事物、提出问题、阐明解释,验证这些解释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这些观点,由此学生们构建起过硬的科学知识体系,用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学习怎样清晰的交流并建立起批判的、逻辑的思维技能。 要使学生的物理课程学习达到这一目标即实现课程教学的价值,物理课程评价的过程就显得极为重要。 物理课程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通过我一年来不断的工作,我的物理教学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也有不足之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以上都离不

开领导的支持和全体老师的帮助,教学工作苦乐相伴。以后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㈠目的:让学生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一个训练有素的思考者。 读书笔记是读者将自己在阅读时获得的资料或者心得体会记录下来的一种文体。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读书笔记栏目的xx精心为您准备的初中教师读书笔记《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㈡功能: ⒈诊断性功能 物理课程评价的诊断性功能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具有强烈的指导性作用。 ⒉调节性功能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物理课程评价,其反馈信息不断的对施教者起到一个参考系的作用。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物理课程评价,施教者可以在物理课程中对已有的教学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不断作出调整,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更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评价的反馈信息对于学生充分利用课程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考研参考书目来源:物理学院网站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专业考研参考书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固体物理学基本要求 总的原则:掌握固体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着重是晶体结构、固体电子论和声子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凝聚态专业课程打下基础。着重物理模型、物理图像和物理思想。参考教材: 1. 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考试内容出自前八章。 第一章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 点阵和基元,原胞和基矢,简单晶格和复式晶格,布拉伐格子,晶向和晶面。 倒格子 典型晶格的倒格子和布里渊区。 晶体中的对称操作群 晶体中的基本对称操作,7个晶系,14种布拉伐格子,32个点群等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点群(Td, Oh, D6h)。 物理性质的宏观对称性,涉及正方晶系,六角晶系。 简单空间群和复杂空间群的概念。 第二章固体的结合 固体结合的类型。各种结合的能量数量级。 共价结合的量子力学图像。分子能级和波函数的求解。轨道杂化。 元素和化合物结合的规律。 第三章晶格振动 简諧近似和简正坐标,一维单原子链,一维双原子链,三维晶格振动的主要结论。 晶格色散的确定 晶体热学性质 晶格比热的量子理论,爱因斯坦模型,德拜模型。 模式密度的计算。 晶格热导的温度依赖及其机理。 第四章固体能带理论 近自由电子近似 在周期势场中运动的电子问题的基本近似,布洛赫定理。 一维周期场中的微扰理论:近自由电子近似,非简并微扰,简并微扰,近自由电子的能量。

三维周期场中的微扰理论:波矢k的取值,简并波函数,能带交叠。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 能态密度计算,费米面 能带的对称性 金属,半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能带解释。金属-绝缘体转变。 赝势的概念及其作用 第五章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布洛赫电子运动的准经典模型 波包和电子速度,布洛赫电子的准动量,加速度和有效质量,恒定电场作用下布洛赫电子的运动,布洛赫电子在恒定磁场下的运动,朗道能级,回旋共振。德哈斯范阿尔芬效应。 第六章金属电子论 电子的热容量 金属的电导率,金属热导率对温度的依赖和机理 第七章半导体电子论(仅作基本要求) 半导体的基本能带结构 半导体中的施主和受主杂质,直接间接能隙。 第八章固体的磁性 顺磁性的统计理论,固体的泡利顺磁性,朗道抗磁性,金属铁磁性Stoner模型,反铁磁,亚铁磁的概念。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超牛精品)

TRIZ 理论中的40 条发明原理 (超牛精品)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 1、分割原则(分离法) (1) 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2) 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3) 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实例: 组合家具,分类垃圾箱,百叶窗,分体式冰箱等。如:分体式电子琴可以拆卸为相互独立的部分,既可单独使用又可联合使用,既便于携带又 节省空间。 2、抽取原则(提取法) (1) 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即“干扰” )的部分或属性。(2) 从物体中抽出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实例: 避雷针,舞台上的反光镜。 如: 避雷针利用金属导电原理,将可能对建筑物造成损害的雷电引入大地,以消除雷电对建 筑物的损害。 3、局部性质原则( 局部质量改善法) (1) 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2) 使物体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3) 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实例: 瑞士军刀,家庭药箱,分割式餐盒,多功能手表(兼备通话、存储等功能) 等。 如: 瑞士军刀整个刀身的不同部分具有其不同的功能。 4、不对称原则(非对称法)

(1) 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2) 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实例: 将电脑的插口设置为非对称性的以防止不正确的使用;为增强防水保温 性,采用多重 坡的屋顶等。 如: 双角不对称机床铣刀可以增加磨擦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5、联合原则(组合法) (1) 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2) 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实例: 集成电路板、冷热水混水器等。 如:集成电路板将电子元件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整体功能并节约空间。 6、多功能原则(一物多用法) 使一个物件、物体具有多项功能以取代其余部件。 实例:可以坐的拐杖,可当做U盘使用的MP3多功能螺丝刀等。如:数码摄像机兼有摄像、照相、录音、硬盘存储功能。 7、嵌套原则(套叠法) (1) 一个物体位于另一个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2) 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实例: 俄罗斯套娃、伸缩式荧光棒、伸缩式天线、推拉门等。 如: 多功能螺丝刀只有一个刀柄,却拥有很多刀头,便于携带和使用。 8、反重量原则(巧提重物法) (1) 将物体与具有上升力的另一物体结合以抵消其重量。 (2)将物体与介质(最好是气动力和液动力)相互作用以抵消其重量。实例: 热气球、使广告条幅在空中飘荡的氢气球、快艇等。

初二物理学习笔记

第一章机械运动(2016年12月25日星期日)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1cm=1×10^(-2)m 1mm=1×10^(-3)m 1μm=1×10^(-6)m 1nm=1×10^(-9)m。 2.长度的测量: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相邻两个刻度之 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3.长度的测量工具:直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 测微器。 4.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second),符号是s。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5.时间的计时仪器:古代日晷rì guǐ、沙漏;现代是用停表。 6.误差:在测量长度、时间以及其他物理量时,受所用仪器 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7.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简称SI。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 运动(mechanical motion)。

2.运动的形式:机械运动,分子、原子运动,电磁运动等。 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 3.参照物: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 作为标准。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 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4.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5.物理实验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 这种方法在整个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比较普遍.例如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关于探究声是怎样传播的实验中,就开始渗透控制变量的思想.因为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传声的介质,我们逐一研究它们分别可以传声时,就必须控制其它两个因素.如果在进行该实验时就给学生恰当地点拨,提出:“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到

数学物理书目完美整理版

数学物理书目 这个书目是我从网上收集起来的,应该算比较全面了,以前在这里发过一次,但现在找不到了,再次发在这里大家参考.。 目录: 1数学书目 1.1《数学分析--高等数学》 1.2《高等代数--线性代数》 1.3《空间解析几何》 1.4《常微分方程》 1.5《单复变函数》 1.6《关于自学数学》 1.7《实变函数论与泛函分析》 1.8《抽象代数》 1.9《组合基础》 1.10《数学物理方程》 1.11《拓扑学》 1.12《微分几何》 1.13《微分流形》 2数学参考书目 2.1说明 2.2逻辑 2.3组合,形式计算 2.4数论 2.5代数,同调代数,范畴,层 2.6K-理论,C^*-代数 2.7代数几何 2.8群,李群和李代数 2.9代数拓扑,微分拓扑 2.10微分几何 2.11动力系统 2.12实分析,调和分析 2.13泛函分析 2.14复分析,解析几何,奇性 2.15线性偏微分方程,D-模 2.16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2.17数学物理 2.18数值分析 2.19概率 2.20统计

2.21博弈论,经济数学,最优化 2.22数学史 3物理学书单 3.1量子力学 3.2理论力学 3.3电动力学 3.4固体物理 3.5数理方法 3.6统计力学 3.7一些补充 4理论物理 5物理经典教材 6A Physics Booklist: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Net 6.1Subject Index 6.2General Physics(so even mathematicians can understand it!) 6.3Classical Mechanics 6.4Classical Electromagnetism 6.5Quantum Mechanics 6.6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Entropy 6.7Condensed Matter 6.8Special Relativity 6.9Particle Physics 6.10General Relativity 6.11Mathematical Methods(so that even physicists can understand it!) 6.12Nuclear Physics 6.13Cosmology 6.14Astronomy 6.15Plasma Physics 6.16Numerical Methods/Simulations 6.17Fluid Dynamics 6.18Nonlinear Dynamics,Complexity,and Chaos 6.19Optics(Classical and Quantum),Lasers 6.20Mathematical Physics 6.21Atomic Physics 6.22Low Temperature Physics,Superconductivity 7习题 8推荐给大家的优秀数学参考书

材料学必看书单

书单 一、材料科学基础 学习要点:金属材料内容为主,高分子和无机非金属材料最好也涉猎一些,材料间一脉相通,知识多多益善。 推荐书籍:《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大胡庚祥、蔡珣版)或(北科大余永宁版)。 要求读懂晶体结构、晶体缺陷、扩散、相变、形变、回复、再结晶、相图。 二、材料物理学 学习要点:金属物理学,很难,但领悟后终身受益。 推荐书籍:《金属物理学第一卷~第三卷》(南大冯端)、《材料物理性能》(北航田莳)、《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合工大束德林)。 要求读懂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电性能、热性能、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压缩、弯曲、扭转、冲击、强度、硬度、韧性、脆性、疲劳、应力腐蚀、摩擦磨损、蠕变,以上性能的测试方法与仪器。 三、材料热力学 学习要点:金属材料热力学。 推荐书籍:《物理化学》(天大版、浅显易懂)或《材料热力学》(上海交大徐祖耀版、有理论深度)、《合金相与相变》(北科大肖纪美)。 要求读懂热力学三大定律、自由能、比热容、相平衡、固溶体、亚稳相、平衡相、相变(凝固、脱溶、调幅分解、有序无序转变)、氧化。 四、材料加工 学习要点:掌握有色金属材料的主要加工和热处理方法,有精力可以涉猎钢铁材料加工热处理内容,此部分内容十分庞大且复杂,只要泛泛理解基本原理即可。 推荐书籍:《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中南大学崔振铎)、《有色金属锭坯生产技术》(东北大学马宏声)、《材料成形基础》(郑州大学关绍康)、《金属塑性加工原理》(中南大学张新明)。 要求读懂熔炼(真空熔炼、非真空熔炼、感应熔炼(高频、中频、工频)、电弧熔炼、气体(除气、脱氧)、夹杂(净化)、覆盖剂)、铸造(铸锭、半连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