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苏青作品的民俗文化【文献综述】

论苏青作品的民俗文化【文献综述】

论苏青作品的民俗文化【文献综述】
论苏青作品的民俗文化【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论苏青作品的民俗文化

苏青的作品有散文77篇,长篇小说3部,中短篇小说4篇。实斋、谭正璧是最早评论苏青的评论家之一,实斋指出苏青的文字“是赤裸裸的直言谈相,绝无忌讳”。谭正璧把苏青和“五四”时期冯沅君、谢冰莹、黄白薇等作家来比较,认为“她纯粹是个为了争取性欲满足而斗争的斗士”,“仅仅为了争取属于人性的一部分情欲的自由”,“只喊出了就在个人也仅是单方面的苦闷”。这些说法有其合理的地方,但总体来说有失偏颇,未免有断章取义之嫌。

八十年代,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译本开始传入大陆,“张爱玲热”一度兴起,这位旷世才女在《我看苏青》说,“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加之二人的密切关系,苏青借她的这位朋友的“风光”渐渐被世人关注,“苏青热”在大陆一度高涨。

九十年代以来,苏青研究进入高峰,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结合对苏青的生平遭际的介绍对其代表作《结婚十年》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认为“行文流利清婉,浅白而不流于俚俗”,有“妩媚而自然的神韵”。钱理群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也对苏青及其作品有所涉及。李今的《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吴福辉的《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等多将其纳入海派文学来进行考察。孟悦、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中以鲜明的女性文学观点重估了苏青在文学世界中的真实性,并认为她“在男权社会关于女人的铭文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划痕”。紧跟其后的就是大量的苏青作品开始出版,各种传记也应运而生,王一心主编的《苏青传》(1999年)填补了苏青传记写作的空白。专题论文更是异彩纷呈,切入视角多种多样,检索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以苏青为主题,可以检索到1134篇文章,涉及作家苏青的154篇,以作家苏青为主题,可以检索到115篇文章,经整理涉及作家苏青的专题论文约140篇。

纵观九十年代以来出现的期刊论140多篇,约80%的论文中出现了相同的字眼:女性意识;约90%的论文中出现了一个女性作家的名字——张爱玲,可见,苏青研究90年代进入高峰期以来依旧难逃单一的女性主义研究视角,也难逃出张爱玲的影子。另外,这一时期与其他女作家作品进行对读研究也在进一步深入,除与张爱玲作品对读外,还有与王安忆、池莉、林白等当下女作家作品进行对读,但在与张爱玲对读研究中依旧难逃“扬张抑苏”的窠臼,我认为,这些领域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开拓。

从民俗学研究视角切入研究,这一时期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如:毛海莹、黄娇菜《一幅

清新质朴的民俗画———论民俗文化对苏青创作的影响》开门见山地指出“苏青40 年代受到热捧与其作品中涉及的民俗文化不无关系”,然后分析苏青文本中所涉及到的宁波特有的饮食文化、婚俗文化,最后归结为:其文本中“民俗文化与民俗心理的统一:传达出了市民的物质理想、情感理想和人格理想”,最后说:“与那些所谓的女性‘精英文化’相比,苏青的散文同样毫无愧色地以其对市民俗世生活、凡俗人生的探索性抒写进入现代文学优秀作家的行列。”将文学的研究拉伸到一个新的领域———民俗学研究,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拓展了视野。钟军红《民俗文化描写作品的艺术魅力》也是从民俗学的角度阐明了苏青文本的超越之处,说“作品通过民俗的摄入,大大地加强了小说的可读性。”用民俗学研究视角分析文学文本无疑是还原当时人类普通生活形态的最佳方法之一,而用这一视角分析苏青文本在肯定苏青文学价值方面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同时,这一时期又出现了几位卓有实绩的苏青研究者,比如:毛海莹、张晓红、钱亚玲等,毛海莹所著论文相对数量较多,涉及范围较广,有从宏观研究的《试论苏青作品的独特性》,到微观研究的《试论苏青笔下的母性情节》,再到文学史观切入的《论苏青边缘写作的文学价值》、《穿越时空的“私人化写作”》,还有民俗学角度进行分析文本的《苏青作品语言的民俗学解读》。其研究涉及范围之广、眼光之独到、笔触之细腻是80年代至今苏青研究者中少有的,其《穿越时空的“私人化写作”》将苏青、林白二人不同语境下的独特“私人化写作”的传承关系进行阐发,强调了苏青的“私人化写作”对女性文学的巨大影响和推动作用,这种论述形式在研究方法上为研究者进行贯穿现当代的通史研究提供了范本,对推动当代文学的创作与研究都有积极意义。在全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她于2005年推出《寻访苏青》一书,上篇将苏青一生线性的呈现在读者面前,道出了《豆酥糖》、《外婆的旱烟管》、《小脚金字塔》、《夏天的吃》等优美散文诞生的现实土壤与女性意识萌生的现实条件,下篇“文字现苏青”对自己多年来对苏青研究的一次总结、梳理,她“在研读文字资料”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基础上给广大苏青研究者奉上“一个活生生的、更贴近作家作品原生态的资源与感受”,从而“传达出更多的独特的文学信息”。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青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作品出版不断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此一阶段的评论文章视角多样、风格繁多,但是,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论者大都集中用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为什么不可以拓宽研究视野,采用一些其他的研究方法呢?民俗学视角和大众文化视角虽有涉及但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稍显不足,总之,苏青研究近年来取得了显著

的成绩,也存有很多盲点,更有许多尚未开掘的领域,希望在唤回那个生动、真实苏青的同时,给苏青以公正的文学史评价,将苏青的文化遗产化作当代的精神资源。

参考文献

[1]实斋.记苏青[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2]谭正璧.论苏青与张爱玲[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3]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4]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方贤绪.女性主义的感觉世界——苏青解读一种[J].苏州大学学报,2003,(4)

[6]程亚丽.凝视肉体:苏青女性写作的文化意义[J].齐鲁学刊,2003,(5)

[7]钱亚玲.叛逆女神的不归之路——从女性文学史视角评苏青[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5)

[8]毛海莹、黄娇菜.一幅清新质朴的民俗画——论民俗文化对苏青创作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2009,(1)

[9]曾守群.从众而超俗——从市井书写向度剖析苏青散文特色[J].科技信息,2009,(4)

[10]汪贵霞.苏青长篇小说研究[D].安徽大学,2007

[11]毛海莹.寻访苏青[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12]吴成年.论苏青创作中独特的女性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报,1998,(3)

浅谈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利与弊学习资料

浅谈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利与弊

浅谈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利与弊 一.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现状 随着人均可支配的收入的提高,对于影视作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截止2017年,观影人次得到16.2亿次,同样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成为大众的精神食粮,相比17,18的所谓的大ip之年,19年随着政策的调控,市场热潮已经褪去一部分,变得更为理智,各项数据也趋于平稳,鲜见爆发性成长。 二.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利与弊。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各种类型文学作品几乎都在往影视改编这条路上走,既有《斗破苍穹》,《扶摇》这样的玄幻题材作品;也有《天盛长歌》《如懿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类古装大戏;《大江大河》、《橙红年代》等现代题材的作品。然而收到的成效各异 弊端: (一)影视改编变得模式化,难以获得持续性的成功 在编影视作品上,过去的投资人总结出了一条公式般的经验“大ip+大明星=成功”,这条规律在最初确实屡试不爽,因为业内所说的大ip一般都是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再加上明星演员的强势加盟,在网文粉丝+出演演员粉丝的基础上已经累计了数量不少的观众人群,在加上媒体的造势,势必会将作品的讨论度推向高潮,普通观众也会对此产生兴趣。但是在这样的一条公式下面,影视改编逐渐变得模式化,难以取得持续的成功,2018年,以“明星+大制作+大投入”的《天盛长歌》创下单日最低收视0.23%和刷新湖南卫视黄金档平均收视0.4%的最低记录,单日平均网播4000万。《凤求凰》《莽荒纪》《武动乾坤》等陆续口碑和播放均一跌不起。 (二)破坏原著形象 影视作品确实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形象,但另一方面而言很多影视改编是建立于破坏原著的基础上,影视改编由于有了更多的人员参与其中,一部作品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大多是资方演员导演编剧经过多方角力后的样子。一部分作为戏中卖点的男一女一,通常片酬极高,制片人为了控制成本又想尽可能的使时长能够拉长一些,就会要求给女二,男二这些次之的角色加戏,有的戏甚至为加而加,十分破坏文学作品的连贯性和艺术性。 (三)技术未到,一地鸡毛 在文学作品中,有一类科幻文,玄幻文,它们所描绘的世界非常难再现实 生活中去再现,这时如果强求把这类作品影视化,得到的结果肯定是不 好的,本来书中的世界对于读者而言是一种白月光的存在,而改编却让 它具象化地出现在读者面前,破坏了读者心中美好的世界。

最新中国民俗旅游复习题教学文稿

一、名词解释(5*2=10分) 1.物质民俗。是人类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并进行斗争的过程中, 在物质生产、消费和流通中所形成的文化传承,系民俗结构中的基础层面。包括农耕民俗、畜牧民俗、渔猎民俗、手工业民俗、商业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等。 2.交通。指借助一定的交通设施、工具,实现人员和物质的空间位移。其中交通设施和工具是构成交通的基本要素。 3.年画。年画就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4.成年礼仪。是表示一个人由少年成长为成人的标志,此后就享有成人的权利,受社会的约束,并且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其礼仪为邀请亲朋好友参加为该人个别举行的成年仪式,而外在的表现是为该人更换服装、改变发型,预祝他将来事业有成、光宗耀祖。 5.节日。就是一种具有民俗意义或者纪念意义的社会性活动的日子,一般有固定的日期,有特定的主题,有群众的广泛参与。 6.社会民俗。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生产、生活形成的群体在结合与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包括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令民俗、社会结构民俗、游艺民俗等。 7.酿造酒。是在发酵终了稍加处理即可饮用的低度酒。 8.游艺民俗。是民间文艺活动、民间游戏、竞技等文化娱乐活动的模式化与传承行为的总称。它包括口头文学、民间音乐和舞蹈、民间游戏与竞技以及民间的工艺美术等内容。

9.丧葬礼俗。指人死后,亲属、友人、邻里为之举行报丧、敛殡、祭奠、哀悼、出殡的习俗惯制。 10.交通工具。载人载物用于运输的工具。 11.饮食民俗。饮食民俗是指有关食物和饮料在加工、制作和食用过程中形成的俗尚,它是民俗中最活跃、最持久、最有特色的事象之一。 12.礼俗。泛指我国维护统治阶级专制统治的礼节仪式,是一种制度化了的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具有导向性和强制性的特征。 13.饮食结构。饮食结构是指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的食物搭配。 14.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的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需要为目的。 15.交通民俗。就是在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创造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和交通有关的民间习俗与惯制。 16.村落。村落是一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得比较好的建筑群。和城镇不同,村落更加贴近自然,处于自然环境的怀抱之中。 17. 买卖婚。指通过买卖方式或财物交换方式而缔结的婚姻。 18.蒸馏酒。是乙醇浓度高于原发酵产物的各种酒精饮料。 19.四合院。是以正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 20.民俗节日。指约定俗成的具有群体性、模式化活动的日子,包括

江西民俗文化

09013123 卢长军 江西民俗文化发展概况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地带的南岸,省内最大、最长的河流--赣江,自南而北纵贯全省,故而江西简称为赣。江西,山青水秀,素来为江南的“鱼米之乡”,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等文化名人的故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唐代诗人王勃在其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称江西为一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 江西省是我国开发历史较早的地区之一。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据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记载,江西远在春秋以前时期地属“扬州”之域。“扬州”是传说中的上古九州之一,包括现在苏、浙、皖、赣、闽、粤。江西北部则属荆、扬两境,今鄱阳湖以东属扬州,以西属荆州。 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全境先后分属吴、楚、越管辖。公元前2 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江西大部分属九江郡。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扬州部。三国时,江西大部属扬州,南朝齐属江州,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又置洪州总管府,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为十道,江西属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增为十五道,原江南道分为东西 两道,江南西道简称“江西”,江西之名也由此而来。 两宋时期,江西的大部属江南西路,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旅游

论苏青边缘写作的文学价值_毛海莹

第39卷第4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Vol139,No14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July,2007 论苏青边缘写作的文学价值 毛海莹 (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摘要:上海沦陷区女作家苏青以其独特的创作题材和创作风格书写了沦陷区作家/边缘写作0的新的一页。本文用历史的眼光,从乡土文学、女性文学、通俗文学三种/边缘0文学形态对苏青的边缘写作 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解读,并进而探讨其深远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边缘写作;文学价值;苏青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579(2007)04-0050-06 现代文学女作家苏青以其自传体小说5结婚十年6及散文集5浣锦集6而名扬上海滩,成为与张爱玲齐名的畅销书作家。而苏青创作的高峰期正是上海沦陷时期,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造成了被占领地区异质文化间突发性的全方位杂处和错位,生活在沦陷区的中国作家,都面临着族群或民族国家认同的问题。作为沦陷区的一个女作家,苏青又是以怎样的写作姿态和生存方式立足于日控下的上海沦陷区呢? 有专家指出,/在日占区,由国家、民族关系决定的主宰和被主宰的中心)边缘结构,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置于被殖民的边缘状态,不断加深着人们遭主宰、受胁迫、被殖民等边缘体验。正是这种边缘结构、边缘状态、边缘体验的同一指向性使乡土文学、通俗文学、女性文学等都成为日占区中国作家创作和生存方式。0[1](p1126)笔者认为,苏青在沦陷区的创作正是以这种边缘写作的姿态蒙蔽了敌人的/耳目0,从而赢得了沦陷区文学的一席之地。然而,与其他沦陷区作家所不同的是,在苏青的边缘写作中,乡土、女性、通俗三种文学形态有机地揉和在一起,并以/润物细无声0的方式渗透于苏青作品的字里行间,构成她边缘写作一道深厚而独特的风景线。鉴于学界对此关注不够,本文拟就苏青的边缘写作作一梳理,并进而探讨其深远的文学价值,以求方家教正。 乡土:异文化压迫下的身份认同 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全面沦陷后,日本接收了上海的工厂、企业,实行物资统制,造成市民的生活物品短缺。加之取代/法币0的/储备券0大幅度跌落,物价惊人飞涨,谷物配给制、灯火管制的实施以及频繁的封锁,这些因素都加重了社会的不安,多数市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不仅如此,日军还在文化上进行大肆侵略。/文化入侵意味着是一种狭隘的现实观、一种固定不变的世界观和把某种世界观强加于另一种文化之上的野蛮行径。0[2](p1120)这种野蛮行径控制了当时上海文坛上一切文化进步力量。当时与丈夫钱钟书从巴黎留学归国困守在上海的作家杨绛回忆说:/那时候知识分子在沦陷的上海,日子不好过,真不知-长夜漫漫何时旦.。0[3](p1530)即便如此,人们仍旧有渴求文字的愿望。但是环境的严酷使大部分作家已无法用文学直接介入民族解放的政治,民族灾难的现实又无法使作家们置生灵涂炭的人生于不顾。在这样的历史文本中,/借助于-五四.文学表现人生的观念,在不同层次上开掘异族统治下中国人的心理人生,成为沦陷区文学首先引人注目的现实主义特色。0[4](p134) 苏青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中。一方面,苏青坦言,/时代的纪念碑0那样的作品她是写不 收稿日期:2006-01-18 作者简介:毛海莹(1974)),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讲师。

性格决定命运——浅析李碧华之《生死桥》

性格决定命运——浅析李碧华之《生死桥》 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语文)2009级吴江林 指导老师:万奇颖 摘要:《生死桥》讲述的是丹丹、怀玉、志高三个卖艺人在乱世中的命运和情感,一个是死不如生,一个是生不如死,最后一个是先死后生。他们最后都没没有和自己心里的人在一起。本文从性格决定命运的这条线索,主要分析了三位主人翁在他们的一生中由于性格的不同导致了最后他们三人命运的不同。 关键字:性格;命运;《生死桥》。 Abstract:Bridge,tells the dandan, HuaiYu, chigo three busker in gone with the fate and emotion,One was born is better than a dead, one is born, death than the last one is die first guns.They didn't not and the last person in my mind. From character determines the fate of the clu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three masters in their life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character leads to the end the fate of the three of them are different. Key words:character;fate;Bridge. 时下香港文坛大名鼎鼎的才女李碧华, 她的影视作品红翻了天。《霸王别姬》、《生死桥》,《青蛇》、《胭脂扣》、《诱僧》和《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古今大战秦俑情》, 无一不因其浪漫,诡异和不寻常的情感故事, 以及故事中散发的奇异、凄然的情调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广东人李碧华, 本名李白, 生长在一个旧式的大家庭里, 妻妾成群的祖父以前在乡下很有钱, 父亲做中药生意。她从小听闻过很多旧式的人事传奇, 积累了创作的素材和灵感。热爱文学, 学生时代便向幸福家庭和中国学生周报投稿,以后当过教师, 从事过多种职业。1976 年秋至今, 任记者及电影、电视编剧, 并撰写专栏。 “李碧华的大部分小说具有浓郁的神秘气息,小说中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意

中国民俗概论考试版

岁时节日的由来 来源于原始的宗教活动,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将岁时视为生命的历程,春夏秋冬四时的代谢有如生命机体的生长衰亡,在旧死和新生的季节循环中,人们逐渐形成了时间更新的意识。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不仅具有伦理属性,同时它亦具有如生命再生的更新特征。 中国八大菜系 鲁川苏粤、浙徽湘闽菜称为“八大菜系”,加上京菜和鄂菜,即为“十大菜系”。 鲁菜: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特点:讲究刀功、火候,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调味以咸为主,酸甜为辅。 山东自古就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生产区。 名菜:油爆大虾、红烧海螺、糖醋鲤鱼,奶汤鲫鱼等。 川菜: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特点: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重视选料,讲究规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号称百菜百味。名菜: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等。 苏菜: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特点: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 产生背景:南北经济融合,隋炎帝开凿大运河,唐代经济繁荣。 名菜: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等。 粤菜:广东负山面海,保持古越人饮食,吸收西洋饮食。原料广采博收,追求生猛。如蛇、鼠、蝙蝠。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脆嫩不生,油而不腻。广州、潮州、东江三个流派,广州菜为代表。特点:烹调方法突出煎、炸、烩、炖,口味爽、淡、脆、鲜。配以点心、粥品。名菜:烧乳猪、盐焗鸡、古老肉等。 浙菜: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名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等。 徽菜: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风味构成。皖南菜是主要代表。特点: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擅长烧炖,讲究火工。名菜:火腿甲鱼、符离集烧鸡、无为熏鸭等。 湘菜: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为酸辣居多。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毛家红烧肉等。 闽菜: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发展起来,并以福州菜为其代表。特点: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红糟,酿酒的酒糟)最具特色。名菜:雪花鸡、红糟鸡翅、拉糟鱼块、太极明虾 窑洞式:以洞穴栖身演变而来的住宅形式 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 石窑和砖窑是先用石块或砖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黄土,又坚固又美观。由于建造窑洞不需要钢材、水泥,所以造价比较低。 环形土楼 成因:战乱、盗匪迭起,多森林、山石 特点:封闭性好,安全性高,防御性强;聚族而居,具有亲和感与凝聚力。客家土楼的特点是以一圈高可达五层的楼房围成方形或圆形巨宅,内为中心院,祖堂一般设在楼屋底层与宅院正门正对的中轴线上;或在院内建平房围成第二圈,甚至第三、四、五圈。祖堂设在核心内圈中央,是祭祖和举行家族大礼的地方。外围土墙特厚,常可达2米以上。一、二层是厨房和谷仓,对外不开窗或只开极小的射孔,三层以上才住人开窗,也可凭以射击,防卫性特强。客家土楼主要有三种典型,就是五凤楼、方楼、圆寨。它的建筑特点有三点: 1)中轴线鲜明。一般来说厅堂、主楼、大门都建在中轴线上,横屋和其它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 2)以厅堂为核心。突出主厅的位置,以厅堂为中心,规划院落,再以院落为中心进行土楼整体的组合。

陕西民俗文化

陕西——民俗文化简介 1、秦腔 也称为“乱弹”是陕西地方戏的主要剧种,也是我国现存戏曲艺术中最古老的剧种,是京剧、豫剧、川剧、河北邦子等剧种的鼻祖,其唱腔、道白、脸谱、身段、角色、门类和演技均自成体系。它发祥与陕西关中,流传于西北地区。其特点是:慷慨激昂,宽音大桑.在西安,以西安易俗社,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秦腔最为著名皮影戏 2、皮影戏 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重点主要在农村,体制多样,组织分工严格有序,保留着民间说书的历史痕迹,是近代陕西诸种戏曲的前身。陕西皮影不仅唱腔种类繁多,表演技术高超,而且影人的雕刻技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传统剧目有《会阵招亲》《游西湖》等。 3、眉户 眉户在陕西关中地区最为流行,也为外省如甘肃、宁夏、青海、河南、山西等地群众所喜欢,它是由民歌脱胎发展而来的。盛行于华阴、华县地区的称东路眉户,西路眉户最早盛行于眉县及户县,唱腔委婉细腻优美动听。眉户的唱腔音乐有50多个曲牌,可以表现人物在舞台上丰富的情感和曲折的剧情。 4、户县农民画 陕西农民画原于民间,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构图简洁美观,注重色彩数量,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乡土风情浓厚,内容健康,朴实,给人积极向上的激情.色彩艳丽,笔法自由,同时也兼收中外其他美术派别的长处,给作品增添了新的格调.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国内外游客和专家的好评。陕西农民画主要分布在关中的户县,陕北的安塞和洛川。户县被誉为“农民画之乡”已拥有2000多名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许多优秀作品被国内外艺术馆收藏。 5、陕北剪纸 剪纸俗称窗花,为聪慧的劳动妇女所创作,她浓缩着古老的黄河文化.每逢春节,家家窗上,门上贴满各式各样剪纸,把人们喜庆,快乐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近年来,这株黄土高原出生的民族艺术之花飘洋过海,深受国外宾朋的欢迎. 6、凤翔木板年画 已有四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扎根于农村.从年画画稿,调版,印刷到彩绘,都是乡村劳动人民在农闲时,手工操作.按农民生产,生活美好期望取材,按农民传统爱好的造型配色习惯而研制的.经过不断的吸收前人兴味,艺人逐步修改,提高出新,形成了都特的艺术风格.在陕,甘,宁,青,川一带享有盛名,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 随着现今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伴随着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旅游作为现代都市人一种放松心情和舒缓精神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追捧,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追求自然风光美的精神享受,而且还想通过旅游来满足其对文化内涵的需求,从而找回生活中失落的朴素、真诚、热情与简单。民俗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出现在当今的旅游舞台上,在旅游者的面前尽显其独特个人魅力和风采。旅游业的兴旺发达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复兴,但另一方面也给民俗文化的保护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正确认识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正负影响,并找出解决所面临问题的方法,对促进当地社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旅游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中国目前主要研究的大多还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在很多文献里,学者研究的是怎样在旅游开发中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不被侵害,以及民俗文化对于旅游的重要性。总的来说,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旅游,旅游对当地的影响及民俗文化保护这几方面。 1.1 关于民族旅游的研究 我国最早关于民族旅游的研究综述是吴必虎、余青(2000)对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随后吴其付(2007)对国外民族旅游研究文献进行的回纳和评析,反映出国外民族旅游的研究内容更全面,研究结论更深刻和更有洞察力。国内学术界对民族旅游主要从开发模式、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民族村寨等四个层面来研究。早在1998年,薛群慧,邓永进就研究了民俗旅游消费需求的激发及其影响因素,总结出民俗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时间性、民间性、重复性和文化性的特征。田美容以西双版纳傣族歌舞为例,通过分析国内游客对傣族歌舞表演的期看、满足度以及对传统性的态度,从而研究游客对歌舞旅游产品真实性的心理熟悉,

浅析李碧华小说中对于传统道德的刻意反叛

收稿日期:2006-04-15 作者简介:回娜(1981-),女,辽宁兴城人,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主要从事中国文学研究。 2007年第6期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NO.62007 (总54期) JOURNAL OF L I A ON I N G TE ACHERS COLLEGE (S OC I A L SC I E NCES E D I TI O N ) General No .54 浅析李碧华小说中对于传统道德的刻意反叛 回 娜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锦州121000) 摘 要: 李碧华作为香港的言情小说作家,其小说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在她的小说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她对于传统道德刻意的叛逆书写。李碧华通过带有血腥味的爱情悲剧、复杂多变的人性纠葛以及毫无掩饰的欲望表达,突显了她在传统道德层面渴望反叛和背离的意识。 关键词: 李碧华;传统道德;反叛 中图分类号:I 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98(2007)06—0028—02 李碧华作为香港另类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家,将作品的主题定位于“爱情”这个范畴。她极为擅长描写男女之间爱恨交错的感情和情欲交织的人性纠葛,讲述的爱情故事主人公不再是才子佳人,而是一些在传统文化中从事被社会鄙视行业的人物,如戏子、妓女等。结局也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模式,大多会以一种残酷血腥的情节来结束故事。 在李碧华的小说中,对于那些传统道德的观念,她表现出了明显的反叛意识。在传统的文艺的形态内隐藏着中国人世代遵循的传统道德要求,可李碧华却置这一观念于不顾,她的小说并没有津津乐道于理想色彩的男欢女爱,也并不想充当乌托邦爱情的礼赞者。在书写爱情的同时,她也刻意书写了对于传统道德的反叛。 李碧华的小说,专门讲述发生在二三十年代甚至遥远古代的下等人的爱情。“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婊子合该在床上有情,戏子只能在台上有义”,这样的语言,是李碧华的小说中所特有的。她把对于传统道德规范的叛离当作自己小说的特色,却对传统的“悲———欢———离———合”模式的爱情不屑一顾。李碧华特立独行的创作着“悲———欢———合———死”的爱情悲剧,她笔下的人物都生活在一个绝境中,要么活的痛苦,要么爱的委屈,永远没有折中的余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挣扎在传统道德与世俗之间,并最终抛离传统道德,这使李碧华的爱情故事带有了颓废和残酷的意味。鲜血和死亡是她印证爱情的主要意象,而这种血淋淋的结局显然是和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格格不入的。 李碧华十分善于对传统道德故事的改写,《青蛇》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白蛇传的故事家喻户晓,以往作品里的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显然受到了道德规范的约束。白蛇对于丈夫的忠贞,对家庭的全力维护以及她最终获得许仙坚定的等待和一个状元儿子的情节,不无说明了这段被人传诵的爱情是传统道德所带来的胜利。白素贞不但没有得到她想要的东西,反而花费了漫长的时间来承受传统道德斗争所带来的残酷后果———她被镇在雷峰塔下,被动地等待着拯救。而李碧华的《青蛇》却背离了传统道德的境界,在她笔下这个传统道德意义上忠贞的爱情故事变成了一个别样的关于“勾引”的故事,这由原有传统道德层面上对情的忠诚转变成个人感受上对情的诱惑与背叛。李碧华不再是站在传统道德的立场上去写“情”,而是让他们逃离传统道德的束缚,依照自己的本性去生活。于是,爱情不再是退让成全,而是努力争取,爱情可以包藏祸心、勾心斗角。而这种对于传统道德反叛的观念用《青蛇》中小青的话来说体现的更为明显:“有一个家伙唤冯梦龙,把它收编到《警世通言》之中,还起了个题目,曰《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觅来一看,噫!都不是我心中的传记。它隐瞒了荒唐的真相。酸风妒雨四角纠缠,全没有在书中交代。我不满意。……清朝有个书生陈遇乾,著了《义妖传》,把我俩写成义妖,又过分的美化,内容显得贫血。我也不满意。他日有机会,我要自己动手才是正经。谁都写不好别人的故事,这便是中国,中国流传下来的一些记载,都不是当事人的真相”。 8 2

江西民俗文化

江西民俗文化 江西民俗文化发展概况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地带的南岸,省内最大、最长的河流--赣江,自南而北纵贯全省,故而江西简称为赣。江西,山青水秀,素来为江南的“鱼米之乡” 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等文化名人的故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唐代诗人王勃在其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称江西为一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江西省是我国开发历史较早的地区之一。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据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记载,江西远在春秋以前时期地属“扬州”之域。“扬州”是传说中的上古九州之一,包括现在苏、浙、皖、赣、闽、粤。江西北部则属荆、扬两境,今鄱阳湖以东属扬州,以西属荆州。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全境先后分属吴、楚、越管辖。公元前 2 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江西大部分属九江郡。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 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辖18 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 个监察区,称13 部州,

此时的江西属扬州部。三国时,江西大部属扬州,南朝齐属江州,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 年)又置洪州总管府,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 年)分天下为十道,江西属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 年),增为十五道,原江南道分为东西两道,江南西道简称“江西”,江西之名也由此而来。两宋时期,江西的大部属江南西路,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还包括了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设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和县。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然称省),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布政使司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 府,下辖78 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互不统属。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 县。至1926 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现全省面积为16.69 万平方公里,人口4200 万。行政区划有南昌、赣州、九江、萍乡、景德镇、新余、鹰潭、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11 个设区市,99 个县(市、区),南昌市为江西省会。“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这是江西地理轮廓的概括。境内周围群山环绕,中间丘陵起伏,北部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2 0 0 7年1 2月第2 2卷第4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苘茂兰,王峥 摘要:近年来民俗旅游成为各地旅游发展中的一个亮点,甚至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国内学者对此也给予了关注。1 9 9 8年以来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有关民俗旅游研究动态的文章,对其进行梳理和归纳,可以发现,民俗旅游研究在某些方面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 关键词: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的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的民俗旅游发轫于2 0世纪8 0年代初期,民俗旅游以其浓郁的文化气息、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各地迅速兴起,甚至民俗旅游成为各地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迄今,中国民俗旅游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六大特点:规模从小到大;内容从单一向多样化、复合型发展;地域上从少数民族聚居区向内地和全国范围扩展;形式上从单纯观光向体验、参与发展;游客以境外为主到国内外游客并重;层次上从初级水平向专业化水平发展。民俗旅游的发展及其开发中出现的新问题已经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民俗旅游及其开发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遍观近年来的旅游论著,在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中对民俗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试图对 1 9 9 8年以来在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民俗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把握和评价,希望能够对今后国内民俗旅游发展的研究有所启示。 一、民俗旅游基本问题界定 1 .民俗及民俗旅游 发展民俗旅游首先需要搞清民俗是什么。如果用“泛民俗”来代替民俗,那么其所导致的对传承的背离是与民俗精神背道而驰的。对于民俗及其内容的理解,学界至今见仁见智。巴兆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在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 1 ] 钟敬文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参与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事项;既包括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和行为、心理等形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2 ] 对于朝礼和宗教是否属于民俗,一种观点认为,将祭孔仪典、天子朝拜仪礼归人民俗项目有欠妥当,将历史遗迹、佛道寺观统人民俗旅游有失偏颇。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还是应将朝礼和宗教归入到民俗旅游资源之列,因为朝礼和宗教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事实上已成了当地居民的文化传统,生活息息相关。但无论如何,民俗与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古代开始,观风察俗,考察民间文化,就是推动旅游的一种动力。[ 3 ] “民俗旅游”概念最早是由西敬亭、叶涛于1 9 9 0年提出的,“顾名思义,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项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 4 ] 。时至今日,对于民俗旅游的概念还是百家争鸣,几乎在所有以民俗旅游为主题的文献中都有对民俗旅游的解释。尽管学者对民俗旅游的内涵认定不一致,但对于民俗旅游的本质认定还是达成了共识: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是一种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具体来说,其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游者出游观赏的主要对象是民俗,即旅游客体是民俗风情。二是旅游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核心产品是民俗产品。只有当旅游者享用和消费的产品是旅游地供给的以民俗风情为核心的系列产品,这样的旅游活动才能归人民俗旅游之列。三是民俗产品必须由纯正地道的民俗开发而成。开发民俗必须保持原味,切忌歪曲。四是民俗旅游产品的主要载体是旅游地的民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有民众的广泛参与,民众的态度、素质直接关系到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高低和旅游地的声誉。 2 .民俗旅游的内容 根据民俗旅游涉及的民俗范畴差异,民俗旅游可分为物态民俗游、动态民俗游、心态民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人文学院11级汉语班姜孟克 2011071084 摘要:“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就像张爱玲作品中的那些女人,在笑吟吟的光鲜外表下,内里却是苦涩的挣扎。她以其对女性形象独特的理解突破了新感觉派专注于现代都市的声色感觉描写和性心理发掘的局限,在衰落的封建文化背景下,将笔触伸入到市民现实生存与精神困境的深处,透过对都市市民阶层的日常琐事、饮食男女的服饰描写,揭示了为文明所遮蔽的“洋场社会”的真实面目,暴露出都市女性的灰暗与软弱,基调阴郁而苍凉,颇有深度。 关键词:女性爱情婚姻苍凉

张爱玲说:“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①而她自己却懂的是女人,讲的是女人,她笔下的女人永远是真实又虚幻、残缺又迷人的,正如周芬玲所说:“张爱玲笔下的女人多具有…花旦?的原型,美丽、俏皮、浑身都是戏。”②这类女性形象在《传奇》中表现得尤为典型。下文中,我选取了1947年《传奇(增订本)》收录的中短篇小说中的几个典型女性形象,并结合《流言》散文集中个别文章进行分析,希望能获得一些对张爱玲爱情、婚姻、以及女性的了解,寻找她的作品为何长盛不衰的原因。本文选取的分析对象为几位张爱玲笔下著名的女性:《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和袁芝寿、《心经》中的许太太、《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王娇蕊和孟烟鹂、《等》中的奚太太和童太太。为了条理、逻辑性,我想采取分类的方式对以上人物进行分析。我设定的第一种分类标准是这些女性陷入悲剧或者半悲剧命运的原因。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将她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因为物欲、第二类是因为情欲、第三类则是无辜受牵连。第一类为了物欲,非常明显是葛薇龙和曹七巧。葛薇龙,只身处于异乡、禁不住姑母奢靡生活的诱惑、屈服于她明知道是“鬼气森森”③的世界,用自己的身体来为丈夫赚取玩资,直到看到集市上的妓女,联想到自己与她们其实并无什么区别,才瞬间感受到自己已然被抛弃的实质。她的纯真与坚持在灼灼燃烧的杜鹃丛中燃尽,只有放纵物欲以填①张爱玲《有女同车》,《流言》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6月第87页②周芬玲:《艳异:张爱玲与中国文学》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5第220页③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张爱玲文集·精读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9月第214页

低调的人生,不低调的作品——李碧华简介

低调的人生,不低调的作品——李碧华简介 低调的人生,不低调的作品 ——李碧华简介 在这个信息爆炸性的网络时代,估计大多数的人都想成为一名网红,一小条微博,一小条视频,一小条语音,就能让自己霸占头条,就能够让自己红遍大江南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限钞票飞往袋中。但是有人不这样世俗,李碧华就是其中之一,她是一个集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李碧华,女,原名李白,这个和诗仙一样的名字也许就注定了她的作品让人爱不释手,广为传播;碧华,碧玉一样的人儿,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也许就注定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李碧华祖籍中国广东,她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大家庭中,她的祖父常住在乡下,很富有,四妻多妾,到了父亲这一代,主要从事中药生意,算是祖上就家大业大,人多的地方是非多,因此她从小就听惯了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也耳濡目染了大家族的悲欢离合。这些经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的创作。 李碧华笔下的故事大多是男女之间的情爱纠葛,她擅长写前尘往事、奇情畸恋,如梨园传奇之《霸王别姬》,道出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人生慨叹,如《胭脂扣》人鬼情未了的爱恨情仇,点破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千古疑问;她善于写故事新编,像《青蛇》,都能推陈出新,不落窠臼。无论是长情畸恋,亦或是前尘往事,她都会给予新的视角,新的理解,让人看过之后,挥之不去。 李碧华的作品偏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时代背景,时空感较特殊。三十年代,中国刚刚开始繁华,中西方交流才刚刚起步,战争还没开始,宛若梦境,日子一片祥和。可惜好景转瞬即逝。战争开始了,人们开始四处逃亡躲避战争,妻离子散,政权更迭,接受种种的人生考验,在这个时候,人性丑恶显露出来,只为了一条命,趋炎附势,为了一己之私,恶语伤人,哪怕同根生的手足兄弟,也逃不掉命运的安排。总之,三十年代给了她一种“来过了”的感觉。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李碧华被邀请出任香港电视台的编剧,她就这样一头扎进了演艺圈,李碧华多部作品被翻拍,其中最著名的有《霸王别姬》《胭脂扣》《青蛇》,在外界人看来功成名就了,但是她却异常的低调,甚至有些神秘。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别那么好奇我的面貌,我是那种摆到人群里,不容易被认出来的样子,没什么好描述的。和外界的人和事保持适当的距离,对我来说是好的,不老记挂着自己的影响力,不去想有多少人正在看你写的文字,不至于动不动就把自己当成苦海明灯,方才真可以潇潇洒洒地写。”她说人生以快乐和自由最为重要,而快乐美满的人生就是:“七成饱、三分醉、十足收成。过上等生

《关于安福县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安福县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此次调查主要是将我的家乡安福县的饮食文化系统地形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使得我自己以及同组同学对我的家乡的饮食文化有深入了解。 调查对象:安福县部分村落 调查方法:查找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 安福距今有2200多年的建县史,是江西省18个文明古县之一,历史上人文鼎盛,文化源远流长,民俗文化保存较为完整,有表嫂茶、吃新节、火把节、烧塔等数十种民俗活动。 表嫂茶 在元宵节后到春播之前,安福会以自然村为主,每天一户,轮流进行“表嫂茶”习俗表演。“表嫂茶”,俗称“请茶碗”,是安福县境内农村已婚妇女们之间流行的一种独特茶俗,气氛热烈,特色鲜明。它分布于安福的南乡片和西乡片,而以南乡洲湖镇塘边村最典型。请茶时,请茶主妇要用黄条萝卜、甜姜、黄豆等茶点热情款待。喝茶时,不讲究规矩程式,大家无所不谈,气氛热闹祥和,平日里的各种嫌隙,都在畅谈中化为乌有。待到茶兴浓时,一些能打山歌的表嫂会唱《采茶歌》、《三碗茶》等来助兴。 吃新节 至每年早稻收获之前,安福将会举行“吃新节”盛宴。安福吃新节是安福县68个乡村盛行的一种地方性传统民俗节日,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周朝,历史十分悠久。相传很久以前,天地洪荒,武功山成

了孤岛。人们困在岛上,一天,一只大花狗泅上了孤岛,从尾巴上抖落数十粒稻种,救了人们的大难。故此,丰收的稻穗便像弯弯的狗尾。后来每年早稻收获之前,人们便举行盛宴,让大花狗尝新,以表谢意。另一种传说武功山有只“白雾妖精”,每年夏收前吐出白雾,把农民即将收割的稻谷毁掉。后来,“五谷神”将“白雾精”打败,救了农民,人们在新谷登场前举行宴会,请五谷神尝新,以致谢忱。 节日的内容主要是祭祀五谷神、土地、康王、福主和梅山。形式有敬斋、耍龙灯、游垅、打火把、唱山歌等。节日主要是为了庆贺丰收,并祈祷,祝愿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百业兴旺,也是为了联络亲朋好友、愉悦心身,促进社会和谐。吃新节群众参与面广,场面喜庆热烈,规模宏大,其隆重程度,胜过端午,超过中秋,仅次于春节。 六月六 每年六月六,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古老的山村一片欢乐,以迎接垇云火把节的到来。垇云火把节历史悠久,仅在安福县彭坊乡垇云村就历经9代约170余年。当日,家家户户备好祭品,制作祭祀法器,相邀山下亲朋好友来山里。他们白天在自家田里祭拜山神、土地,并点起火把向田埂里四下燎虫;晚饭后,全村男女老小敲锣打鼓,燃起熊熊篝火,隆重祭拜各路,祈求驱魔消灾,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期间,他们还打着火把游垅,围着篝火唱山歌。 烧塔 待至中秋佳节之日,安福百姓为祈求风调雨顺、日子兴旺、欢庆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研究-旅游管理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厚多彩,构成了旅游资源的重要基础,我国民俗旅游1983年始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民俗旅游特色鲜明、表现形式多样、成果丰硕,民俗旅游已形成产业化发展趋势。 雷俊霞 1983年,山东潍坊“石家庄千里民俗旅游线”开启了中国民俗旅游最具重要意义的一年,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新形式,开始引起各界的重视并逐渐得到推广。迄今为止,中国民俗旅游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民俗旅游经历了起步阶段、快发展阶段和深化成熟阶段等发展阶段。民俗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可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今民俗旅游已经与自然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一起构成中国旅游的三足鼎立,其参与型和体验性成为新时期休闲旅游和体验旅游的重要卖点。中国民俗旅游业出现了诸多新的领域和热点,探讨民俗与旅游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提升民俗旅游的竞争力,促进其长久发展。 一、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民俗旅游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为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水平的提升,求新、奇异、求奇,注重参与型与体验性,民俗旅游逐渐发展起来。民俗旅游的发展在中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改革开发以来至1989年,这一时期,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逐渐得到推广,作为风光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补充而存在,在

旅游活动中所占比重较少、规模小、范围窄。 快速发展阶段。1990年—1995年我国的民俗旅游逐渐引起全国各界的关注,很多著名的民俗旅游景点出现,如深圳的锦绣中华。这个阶段,我国的民俗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多样化,从单一的观赏发展到多样的参与。 深化成熟阶段。1996年至今,我国民俗旅游开发不断成熟,与自然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一起构成我国旅游的三足鼎立局面。同时,这些年也出现了中国的民俗旅游亮点活动,如从2002年—2011年我国各地陆续推出的民俗旅游主题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设置使我国的民俗旅游开发走向深入与成熟,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印象刘三姐等大型民俗项目的出现即是其典型的标志。 二、民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在民俗旅游30过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如我国旅游界越来越重视民俗旅游的开发,民俗旅游成为旅游开发中最具潜力的方面。同时,民俗旅游的发展也迎合了国内游客对文化旅游的多元需求。国家旅游局也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民俗主题旅游活动、主题旅游线路和主打项目,都凸显了民俗旅游额独特魅力。民俗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每年我国的传统节假日,都是民俗旅游的高潮期,清明踏青游、端午近郊游、中秋赏月之旅、春节庙会游,使得民俗旅游热闹非凡。民俗旅游发展促进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对我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挖掘、抢救、保存与弘扬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民俗旅游发展中业态逐渐多元化 我国的民俗旅游发展初期是作为自然旅游与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补充而存在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民俗旅游的形式逐渐多样化,民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