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文献学基础复习资料(涂小马)
- 格式:doc
- 大小:91.13 KB
- 文档页数:7
《文献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文献学: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分类、鉴定、整理、利用和保护的一门学科,旨在揭示文献的内在规律和价值,为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方法。
2. 古籍版本学:古籍版本学是文献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古代书籍的各种版本及其差异、源流、价值等问题,旨在确定古籍的真伪、年代、作者和内容等信息。
3. 校勘学:校勘学是文献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文本的错误和遗漏,通过比较不同版本和史料,进行文字修正和补充,以恢复原文的真实面貌和意义。
4. 编纂学:编纂学是文献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编排和出版文献资料的方法和原则,包括选题策划、素材搜集、体例设计、编辑加工、审稿出版等环节。
5. 档案学:档案学是研究档案的性质、分类、管理和利用的一门学科,旨在揭示档案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为社会和个人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二、填空题1. 文献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书籍、手稿、碑刻、档案、电子文献2. 古籍版本学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鉴定版本、研究版本源流、评价版本价值3. 校勘学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对校法、他校法、理校法4. 编纂学的核心问题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选题策划、体例设计5. 档案学的主要功能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管理档案、利用档案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献学的研究内容?A. 文献的产生和发展B. 文献的分类和鉴定C. 文献的创作和构思D. 文献的整理和利用答案:C. 文献的创作和构思2. 下列哪一项不是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对象?A. 稿本B. 刻本C. 抄本D. 印刷本答案:C. 抄本(抄本也是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对象)3. 下列哪种校勘方法主要是通过比较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来发现和纠正错误?A. 对校法B. 他校法C. 理校法D. 综合法答案:A. 对校法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编纂学的工作环节?A. 素材搜集B. 内容创新C. 体例设计D. 审稿出版答案:B. 内容创新5. 下列哪一项不是档案学的主要功能?A. 收集和保管档案B. 整理和编目档案C. 创作和发表档案D. 利用和开发档案答案:C. 创作和发表档案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文献学的研究对象?A. 书籍B. 手稿C. 碑刻D. 档案E. 电子文献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是校勘学的基本方法?A. 对校法B. 他校法C. 理校法D. 综合法E. 归纳法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编纂学的工作环节?A. 选题策划B. 素材搜集C. 体例设计D. 编辑加工E. 审稿出版答案:A、B、C、D、E4. 下列哪些是档案学的主要功能?A. 收集和保管档案B. 整理和编目档案C. 鉴定和评价档案D. 利用和开发档案E. 创作和发表档案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内容?A. 鉴定版本B. 研究版本源流C. 评价版本价值D. 比较不同版本的文字差异E. 分析版本的装帧艺术答案:A、B、C、D五、判断题1. 文献学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与实际应用无关。
苏州大学文学院相关学科导师介绍古代文学教研室杨海明:男,1942.11,文学硕士,教授,博导。
师从著名词学专家唐圭璋先生,长期致力于唐宋词学的研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研究方向:唐宋文学、唐宋词研究。
王钟陵:男,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唐前文学、文学批评。
马亚中:男,1957.9,文学博士,教授,博导。
师从钱仲联先生。
苏州大学中国近代文哲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近代文学。
周秦:男,1949.1,文学学士,教授,博导。
师从钱仲联先生治清代诗学。
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研究方向:中国昆曲及古典戏剧。
赵杏根:男,1956,文学博士,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先秦诸子、宗教与文学、民俗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
曹林娣:女,1944.8,文学硕士,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导、艺术设计专业博导。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园林文化的教学和研究。
陈桂声:男,1950.9,文学硕士,教授,硕导。
师从朱一玄先生治中国小说史。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话本小说。
黄镇伟:男,1954.10,文学学士,研究馆员,硕导。
研究方向:图书文献学,新闻史,出版与文化传播。
张修龄:男,1951.3,文学学士,副教授,硕导。
苏州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明清诗文、近代诗文)。
涂小马:男,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导。
师从钱仲联先生。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近代文学、文献学。
杨旭辉:男,1972.4,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导。
研究方向:唐宋明清文学。
薛玉坤:男,1971.5,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导。
研究方向:唐宋文学,词学。
钱锡生:女,副教授,硕导。
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新闻学。
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朱栋霖:男,1949.6,文学硕士,教授,博导。
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负责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研究方向:戏剧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论。
范培松:男,1943.7,文学学士,教授,博导。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书籍B. 文献C. 档案D. 手稿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献学研究的内容?A. 文献的分类B. 文献的整理C. 文献的保存D. 文献的创作答案:D3. 文献学中的“版本”指的是什么?A. 文献的创作时间B. 文献的出版次数C. 文献的印刷质量D. 文献的出版形式答案:D4. 以下哪个术语与文献学无关?A. 编目B. 索引C. 校对D. 翻译答案:D5. 文献学中“书目”是指什么?A. 书籍的目录B. 书籍的索引C. 书籍的分类D. 书籍的版本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文献学是研究______的科学。
答案:文献的收集、整理、分类、保存和利用2. 文献学中的“版本学”主要研究文献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历史、形态3. 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描述法、分析法、比较法4. 文献的分类可以按照______、______和______进行。
答案:内容、形式、用途5. 文献的保存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物理保存、化学保存、数字化保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文献学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
答案:文献学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体现在对海量信息的组织、管理和检索上。
它通过科学的分类和编目方法,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提高了信息的利用效率。
同时,文献学还为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确保了信息资源的可持续性。
2. 论述文献学与图书馆学的关系。
答案:文献学与图书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献学是图书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提供了图书馆学所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图书馆学则将文献学的理论应用到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如图书的分类、编目、检索等。
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信息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数字化时代对文献学的影响。
引言:
概述:
本文将围绕文献学的主要章节展开,包括文献学的基本概念、史前文学、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和近代文学。
每个章节将详细介绍相关的考点和要点,并提供丰富的示例和解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献学的知识。
正文内容:
一、文献学的基本概念
1.文献学的定义和范围
2.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3.文献学的分类和发展史
4.文献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5.文献学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二、史前文学
1.史前文学的概述和特点
2.史前文学的分类和代表作品
3.史前文学的创作背景和影响因素
4.史前文学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5.史前文学的主题和意义
三、古代文学
1.古代文学的概述和特点
2.古代文学的分类和代表作品
3.古代文学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
4.古代文学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
5.古代文学的流派和传统
四、中世纪文学
1.中世纪文学的概述和特点
2.中世纪文学的分类和代表作品
3.中世纪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4.中世纪文学与宗教文化的关系
5.中世纪文学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五、近代文学
1.近代文学的概述和特点
2.近代文学的分类和代表作品
3.近代文学的社会背景和思潮影响
4.近代文学的艺术追求和表现形式
5.近代文学的主题和文化价值
总结:。
文献学复习资料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起源、流传、保存和利用的学科,是各个学科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研究中,文献的准确获取和精准利用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文献学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文献的定义
文献是指人类创造的或记录人类思想、知识、经验的一切载体。
它不仅包括书籍、期刊、报纸、手稿、印刷品等有形文献,还包括电子文献、网络文献等数字化形式的文献。
二、文献的分类
根据文献的性质和用途,文献可以分为学术文献和非学术文献两大类。
学术文献包括学术论文、专著、期刊、学位论文等,其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促进学术交流;非学术文献包括新闻、小说、杂志等,其目的是满足读者的娱乐和信息需求。
根据保存形式,文献可以分为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两大类。
纸质文献已经在大部分场合被数字化的电子文献取代,现在的重心已经转向了电子文献。
三、文献的获取
文献的获取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所需的文献信息。
常用的文献获取渠道包括图书馆、网络、数据库、个人收藏等。
在获取文献时需要注意所需文献的来源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文献的利用
文献的利用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将文献信息有效地运用到研究中。
常用的文献利用方式包括阅读、筛选、整理、引用等。
在利用文献时需要注意遵守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引用时需要注明出处。
结语
文献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献学是了解和利用文献的重要学科。
深入了解文献学的基本内容对于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和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献学的学科性质是()。
A. 历史学B. 文学C. 信息学D. 管理学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献学的研究范畴?()A. 文献的收集B. 文献的整理C. 文献的编辑D. 文献的创作答案:D3. 文献的分类方法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常用的分类方法?()A. 主题分类法B. 作者分类法C. 年代分类法D. 地区分类法答案:B4. 下列哪一项是文献学研究的主要目的?()A. 促进文献的传播B. 促进文献的保存C. 促进文献的利用D. 促进文献的创作答案:C5. 文献检索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检索工具?()A. 目录B. 索引C. 摘要D. 书评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学科。
答案:收集、整理、利用2. 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书籍、期刊、档案3. 文献分类的依据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主题、年代、地区4. 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比较法、统计法、分析法5. 文献检索的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确定检索词、选择检索工具、获取文献信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献学与图书馆学的关系。
答案:文献学与图书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的学科,而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的组织、管理和服务的学科。
文献学为图书馆学提供了文献分类、编目和检索的理论基础,而图书馆学则为文献学提供了实践平台和应用场景。
2. 说明文献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答案:文献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献学有助于保存和传承人类文明的成果;其次,文献学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交流;再次,文献学提高了信息检索的效率;最后,文献学支持了学术研究和决策制定。
文献学复习资料文献学复习资料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起源、发展、分类、鉴定、保管、利用等问题的一门学科。
在现代信息爆炸的时代,文献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于学习文献学的学生来说,复习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些文献学复习资料的来源和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首先,图书馆是最常见的获取文献学复习资料的地方。
图书馆内通常有大量的文献学相关书籍、期刊和论文集,可以提供学生广泛的阅读材料。
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图书检索系统,搜索到自己需要的文献学资料。
此外,图书馆还经常举办文献学专题展览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其次,互联网也是获取文献学复习资料的重要途径。
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大量的文献学相关网站和数据库。
例如,国内外一些知名的学术机构和大学都有自己的在线图书馆,提供免费或付费的文献学电子资源。
此外,一些学术社交平台和学术搜索引擎也能帮助学生找到他们需要的文献学资料。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互联网搜索文献学资料时,学生应该注意筛选来源,确保所使用的资料可靠和权威。
除了图书馆和互联网,还有一些其他途径可以获取文献学复习资料。
例如,学术期刊是了解最新研究进展的重要渠道。
学生可以订阅一些与文献学相关的学术期刊,定期阅读其中的文章和评论,以增加对文献学的了解。
此外,一些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也会发布相关的研究论文和演讲稿,学生可以关注这些会议的官方网站,获取相关资料。
在复习文献学时,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首先是文献的分类。
文献可以按照其形式、内容和用途进行分类。
按照形式,文献可以分为书籍、期刊、报纸、音像资料等;按照内容,文献可以分为科技文献、人文文献、社会科学文献等;按照用途,文献可以分为学术文献、政府文献、商业文献等。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文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准确选择和使用文献。
其次是文献的鉴定和保管。
在海量的文献中,学生需要学会鉴别文献的真伪和可靠性。
学生需要了解一些鉴定文献真伪的方法,如查证作者的资质和背景、分析文献的来源和出版社等。
●宋末元初著名学者马端临,编撰了我国第一部以“文献”命名的著作——《文献通考》。
这是一部考述上古至南宋中期历代典章制度的典志体著作。
他把“文献”概念的内涵表述为可作叙事、论事佐证的古今典籍及圣贤的言论,即文献兼指书和人。
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
凡论事则先取常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其载诸史传之纪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辨而未当者,研精覃思,悠然有得,则窃著己意,附其後焉。
命其书曰《文献通考》。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古籍;✧研究内容主要是考证古籍源流以及整理古籍的理论与方法;✧这是把目录学、版本学和校雠学(校勘学)三者融为一体的学问;✧开创于西汉末年的刘向、刘歆父子。
●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上海:上海书店影印,1983共七章:导言、结集、审订、讲习、翻译、编纂、刻印。
指出:“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
✧“结集”论历代图书的分类、著录于散佚,属目录学范围;✧“审定”论历代图书编校,属校雠学范围;✧“讲习”论历代学术,即“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翻译”论佛经翻译与佛经目录,科技书籍翻译与西学书目;✧“编纂”论类书、丛书之编纂;✧“刻印”论印刷源流与版本类别。
●文献学的意义文献学是一门研究范围十分广泛的综合性学科。
是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
开展文献学研究,对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管理和利用都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对文献类型的研究,可以更科学地对文献群加以划分,从而提高文献管理水平;✧通过对文献流的研究,便于科学地建设和发展图书馆馆藏和开展整体化的文献资源建设,提高文献收集水平;✧通过专科文献学的研究,有益于对各学科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文献学复习资料一、引言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学科,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文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揭示出文献的历史脉络、流变及其在社会、文化和学术领域的影响。
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文献学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为文献学的复习提供一些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帮助读者对文献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文献学的概念与发展文献学,又称文献理论、文献科学,是对各类文献的分类、整理、鉴定、探索、研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文献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保存和阅读技巧,而现代文献学的形成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文献学也进一步发展和演变。
三、文献的分类与特点文献按照内容和形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书籍、期刊、报纸、学术论文等。
每一种文献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例如,书籍通常包含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知识,期刊则更为及时和专业。
此外,文献还可以根据学科领域、时间、地域、语言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方便研究者进行检索和使用。
四、文献的鉴定与评估在进行文献研究的过程中,鉴定和评估文献的质量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研究者需要根据一系列的标准和方法,包括作者的学术背景与资质、出版的机构和平台的可信度、是否经过同行评审等,来判断文献的价值和权威性。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考虑文献的时间性、来源的可查性等因素。
五、文献的检索与利用文献检索是研究者进行文献研究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各种数据库和检索工具进行。
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和需求,以关键词、作者、题名、日期等多种方式进行文献检索。
文献的利用包括文献的阅读、引用和整理,以及对文献的批判性分析和综述等内容。
六、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包括文献的整理、考察、鉴定、分析、评价等一系列过程。
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文献研究。
例如,研究者可以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察和分析,揭示出文献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苏州大学出版社复习资料苏州大学出版社复习资料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复习资料是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而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复习资料,一直以来都备受学生们的青睐。
首先,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复习资料具有很高的质量和权威性。
作为一所享有盛誉的高校出版社,它拥有一支由学术界权威人士组成的编辑团队。
这些编辑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他们精心挑选和整理资料,确保其内容准确、全面,并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因此,学生们可以放心地使用这些资料进行复习,相信其中的知识点和题目都是经过严格审核的。
其次,苏州大学出版社的复习资料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在编写过程中,编辑们注重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得复习资料更加贴近实际,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这种实用性不仅体现在知识点的解释和举例,还体现在大量的习题和案例分析中。
通过这些习题和案例,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巩固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苏州大学出版社的复习资料还具有很好的可读性和易用性。
编辑们注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表来表达复杂的概念和理论,使得学生们能够轻松理解和消化知识。
同时,资料的结构也很清晰,内容之间有着良好的衔接和逻辑关系,使得学生们能够有条不紊地学习和复习。
此外,苏州大学出版社还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复习资料,如纸质书籍、电子书籍和在线课程等,以满足学生们不同的学习需求。
然而,就像任何一种复习资料一样,苏州大学出版社的复习资料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由于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一些复习资料可能无法及时跟上最新的发展和研究成果。
因此,在使用这些资料进行复习时,学生们还需要结合其他渠道获取最新的信息。
其次,由于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的不同,有些学生可能对某些复习资料的风格和内容不太适应。
因此,学生们在选择复习资料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综上所述,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复习资料是学生们备考的好帮手。
●宋末元初著名学者马端临,编撰了我国第一部以“文献”命名的著作——《文献通考》。
这是一部考述上古至南宋中期历代典章制度的典志体著作。
他把“文献”概念的内涵表述为可作叙事、论事佐证的古今典籍及圣贤的言论,即文献兼指书和人。
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
凡论事则先取常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其载诸史传之纪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辨而未当者,研精覃思,悠然有得,则窃著己意,附其後焉。
命其书曰《文献通考》。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古籍;✧研究内容主要是考证古籍源流以及整理古籍的理论与方法;✧这是把目录学、版本学和校雠学(校勘学)三者融为一体的学问;✧开创于西汉末年的刘向、刘歆父子。
●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上海:上海书店影印,1983共七章:导言、结集、审订、讲习、翻译、编纂、刻印。
指出:“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
✧“结集”论历代图书的分类、著录于散佚,属目录学范围;✧“审定”论历代图书编校,属校雠学范围;✧“讲习”论历代学术,即“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翻译”论佛经翻译与佛经目录,科技书籍翻译与西学书目;✧“编纂”论类书、丛书之编纂;✧“刻印”论印刷源流与版本类别。
●文献学的意义文献学是一门研究范围十分广泛的综合性学科。
是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
开展文献学研究,对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管理和利用都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对文献类型的研究,可以更科学地对文献群加以划分,从而提高文献管理水平;✧通过对文献流的研究,便于科学地建设和发展图书馆馆藏和开展整体化的文献资源建设,提高文献收集水平;✧通过专科文献学的研究,有益于对各学科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切实意见当人类正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时,文献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高度重视。
全球经济的增长方式,比以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获得和创造性的利用,而文献学的根本任务,正是促进知识的获取手段和利用方式的科学化与高效化。
文献学研究,应当:✧从狭窄的版本、辨伪等研究转向文献的传播、文献的交流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关注文献的产生、传递与接受过程中人文关怀的新课题;✧构建融合古今、涵盖各相关学科、面向世界的大文献学体系的理论;✧重视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技;既要利用现代化的手段研究文献的揭示、整理、检索和计量,又要关注信息时代背景下文献的传播、消费与人类社会进步、文化与现代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文化政策对文献学研究的影响,少数民族文献的研究以及宗教典籍等也是未来文献学研究的重点。
●王欣夫.文献学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大体反应了60年代前后,我国学者对古典文献学这一学科体系的认识。
●与古典文献学相比,现代文献学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重视计算机技术的运用;1✧关注急剧增长的科技文献;✧重视多语种的文献;✧重视文献工作的标准化。
●文献学的涵义与研究内容✧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工作为对象,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传播、利用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
✧研究内容: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历史研究三个方面。
●文献的功能✧存贮功能✧传播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知识经济时代”中的“知识”是指What Why How Who Where When●秦汉时的简册P311975,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墓出土秦简1150余枚,简文墨书秦隶。
以秦代刑法律令为主,包括《编年纪》《秦律十八种》等10种,对研究秦代的政治、经济,尤其是法律制度有重大价值。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7年版)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版)●研究甲骨文的五部著作✧王国维.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郭沫若,胡厚宣.甲骨文合集.中华书局1978~1983年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中华书局1980、1985年版✧王宇信,杨开南.甲骨文一百年.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宋镇豪.百年甲骨文论著目.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装帧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古籍版式P42●期刊、核心期刊P47,P49✧图书,亦称为不定期出版物,主要是用文字图画或其他符号,手写或印刷与纸或其他载体上,并具有相当篇幅的文献,是现代印刷型文献的主要形态之一。
✧报纸,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连续出版物。
有日报、双日报、周报、旬报等多种形式,其中以日报最为常见。
✧期刊,又名杂志,是一种有固定名称,按年月、卷期顺序编号成册的连续出版物,通常有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等,其中以月刊、双月刊和季刊最为常见。
✧核心期刊,是指“刊载于某一学科(或专业)有关的信息较多,且水平较高,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收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那些期刊。
”例如,人民文学、收获、中国比较文学、红楼梦学刊、当代、钟山、花城、电影艺术、电影评价、文史哲。
✧特种文献有:专利文献、标准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等。
●中国早期文献分类法,以西汉刘向(《别录》)、刘歆(“总括群篇,撮其指要”)为代表。
《别录》和《七略》都是群书的目录。
特点:①从书籍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处理问题。
②重视书籍作用方面的联系性而合其当所合③重视书籍性质方面的距离性而分其当所分。
✧《七略》是我国第一部有严密分类体系的图书目录,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2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分。
《汉书·艺文志》分类表:六艺略(经部):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诸子略(子部):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诗赋略(集部):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歌诗兵书略(子部):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数术略(子部):天文历谱五行杂占蓍龟形法方技略(子部):医经经方房中神仙✧《中经新簿》将史书从《七略》“六艺略”的“春秋类”中独立出来称为丙部,将兵书、术数并入诸子而成为乙部,是四部分类第一次明确见于文献记载。
东晋李充编《晋元帝四部书目》,仿照《中经新簿》采用四分法,所分甲乙丙丁四部,相当于经史子集,为后代的四部分类法所沿用。
唐初编纂《隋书经籍志》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下分四十类,附有道经、佛经。
✧古籍目录史志书目中,从《汉书艺文志》到《宋史艺文志》是记载一代藏书之盛的,而《明史艺文志》和《清史稿艺文志》改为记载一代著书之盛。
✧三目类序《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经部✧唐代九经大经《春秋左传》《礼记》;中经《毛诗》《周礼》《仪礼》;小经《周易》《尚书》《公羊传》《毂梁传》十二经(唐文宗)《孝经》《论语》《尔雅》十三经(宋代)《孟子》✧小学类:以字义分类的字典以及关于解释字义的书入训诂类,如《尔雅》《释名》《广雅》;以字形分类汉字,并加以解释及研究的书入字书类,如《说文解字》;以字音分类汉字并加以解释,以及有关音韵的书入韵书类,如《广韵》《集韵》《古音表》。
✧《五经正义》《五经正义》是唐代颁布的一部官书(孔颖达等正义)。
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著作,即《诗》(《诗经》)、《书》(《尚书》、《书经》)、《礼》(《礼记》)、《易》(《周易》)、《春秋》。
汉武帝时,朝廷正式将这五部书宣布为经典,故称"五经"。
●史部✧纪传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1)西汉·司马迁,史记【三家注:刘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引》、唐·张守节《史记正义》】2)东汉·班固,汉书【唐人颜师古注系通行本,清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重印本),今人杨树达《汉书窥管》(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3)南朝宋·范晔等,后汉书【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1983年重印本】4)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三国志注》,近人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重印本】5)宋·欧阳修,新唐书【宋吴缜《新唐书就缪》】;新五代史【宋人徐无党注,清人彭元瑞、刘凤诰《五代史记补注》】6)《二十五史补编》,开明书局1936年版,是历代学者对“二十五史”所增补或订正的“表”“志”的汇编。
史记、汉书、新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新元史、明史中的“表、志”兼备(史记称“书”)3●子部包括先秦以来诸子百家和释道宗教的著作。
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
✧《四库全书总目》谱录类分为三类:1)器物,如《古今刀剑录》《鼎录》《文房四谱》。
2)食谱《茶经》《酒谱》。
3)草木鸟兽虫鱼,《荔枝谱》《竹谱》《群芳谱》《蟹谱》《禽经》✧《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分为三类:1)杂事,近似于史料笔记,如《世说新语》。
2)异闻,收录带有神怪性质的故事传说,如《山海经》《搜神记》。
3)锁语,零星琐碎的杂记,如《博物志》《酉阳杂俎》等。
4)排斥通俗小说,一概不予收录。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将小说类分为笔记、短篇、长篇等目,增收通俗小说。
】●集部收录历代诗文集以及文学评论、词曲方面的著作。
✧其中专录一人的诗文成为一书的,称为别集,如《陶渊明集》《杜工部集》;✧汇录多人的诗文成为一书的,称为总集。
总集又可按照收录面分为选集和全集两大类。
其中明清人编的总集有:诗总集包括清康熙敕编《全唐诗》;顾嗣立,席世臣《元诗选》;朱彝尊《明诗综》。
文总集包括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董诰等《全唐文》;张金吾《金文最》;明代程敏政《明文衡》。
✧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类●丛部✧按照一定的意图,把若干种书汇编在一起,并冠以总名,就是丛书,又称丛刊、汇刻、合刻。
✧丛书:广义是指集合两种以上的书重新命名;狭义上来说是集合两类以上的书重新命名。
注意丛书与别集的区别,丛书的内容各自独立,别集为分别打散再分类成集。
✧丛是丛聚之义,丛书的作用:①保存典籍免于失传②集中存放便于查找③分类聚集便于购买和研究✧《四部丛刊》(张元济编辑,上海书店1984-1989)和《四部备要》(中华书局1989影印)性质虽然相仿,但“丛刊”着眼于选择宋元明珍本影印,而“备要”则偏重于实用,选择较有代表性的校本、注本,成为研究古代文献的常备书籍。
●四库全书相关✧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由《中国古籍善本》编辑委员会编。
该书目共著录除台湾地区以外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管委员会、大专院校和中等学校图书馆、科学院系统图书馆、名人纪念馆和寺庙等781个单位的藏书约6万多种,13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