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乔治_奥威尔与殖民话语的关系

试论乔治_奥威尔与殖民话语的关系

试论乔治_奥威尔与殖民话语的关系
试论乔治_奥威尔与殖民话语的关系

2008年5月2008年 第3期

外国文学

Foreign L iterature May.2008

N o.3,2008

试论乔治?奥威尔与殖民话语的关系

陈 勇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乔治?奥威尔的殖民地经历以及反映这段经历的主要文学作品的考察和分析来探寻他与殖民话语之间的真实关系:奥威尔在殖民家庭、教育、文化以及殖民地警察工作中都受到殖民话语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殖民地的严酷现实使他发现正是殖民话语构建了白人的虚伪世界,他对帝国主义制度和殖民话语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挑战殖民话语可以视作是他挑战权威话语的先声和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乔治?奥威尔 权威话语 殖民话语 挑战殖民话语 《缅甸岁月》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5529(2008)0320055208

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 ,

1903—1950)在《我为什么要写作》中提到他写作的

四个动机:纯粹的自我中心、审美方面的热情、历史方面的冲动和政治方面的目的。他写作的目的是要揭露一个政治谎言,同时使政治写作成为一种艺术。

(董乐山:93—95)这里的“政治谎言”可以指涉各种

权威话语,他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政治目的可以理解为是对这些权威话语的揭露和批判。譬如,他后期的代表作《动物庄园》和《1984》批判的正是极权专制主义的权威话语。奥威尔早期(1922—1927)曾在缅甸的印度帝国警察部队服役。敏锐而又率真的他把反对权威话语的头一把匕首投向了殖民话语。本文通过他这段殖民地经历和反映该时期的《绞刑》、《射象》和《缅甸岁月》等文学作品,深入分析他从深受殖民话语的影响到对殖民话语挑战的思想历程。《绞刑》和《射象》是奥威尔的第一人称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他在缅甸做帝国警察的经历。《缅甸岁月》是奥威尔的第一部小说,有评论者认为这是他所

有小说中“最令人满意的”(Muggeridge :xv )或“最传

统和最成功的”,(Ha mmond :89)是20世纪英国作

家创作的“最重要的反帝国主义小说之一”。(Ne 2

wsinger :89)这部小说于1933年完成,但却“像车脚

板一样在出版商之间被蹬来踏去,因为该书攻击了另一个特权利益集团:英帝国主义”。(Fenwick :17)直到1934年,该书在作了大量修改和删除后才得以在美国出版,一年以后在英国出版。现在我们从后殖民理论的视角来看,这部小说更是充斥着殖民话语和反殖民话语的典型文本。同时,小说也具有很强的自传性。有人指出:“弗洛里(小说主人公)当然就是奥威尔自己”;(Muggeridge :viii )“在某种程度上弗洛里显然就是他想象如果选择继续留在缅甸的自己”。(Ha mond :94)在一位伟大的小说家手里,完美的虚构可能创造出真正的历史,更何况坦言自己作品政治性的作家奥威尔。因此,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以及与殖民地经历的相互印证,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与殖民话语之间的真实关系。

一、殖民话语对奥威尔的影响

殖民主义不仅是指西方对殖民地的军事征服和

经济掠夺,而且也是企图“逐步消除或否定非西方的异质文化和价值观的历史过程”。(Ga ndhi:16)萨义德在《文化与帝国主义》中写道:

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都不是简单的积累和获得的行为。他们都为强烈的意识形态所支持和驱使。这些意识形态的观念包括:某些领土和人民要求和需要被统治;还需要有与统治相关的知识形式:传统的19世纪帝国主义文化中存在大量的诸如“劣等”或“臣属种族”、

“臣民”、“依赖”、“扩张”和“权威”之类的字词和概念。”(萨义德,2003:10)

同时,他在《东方学》中指出东方学不只是研究东方的知识领域,而且还参与了将东方塑造为与西方相对立的“他者”的文本化过程:“东方几乎是被欧洲人凭空创造出来的地方,自古以来就代表着罗曼司、异国情调、美丽的风景、难忘的回忆、非凡的经历。”(萨义德,1999:1)东方和东方人在西方作家的文本中总是充满神秘色彩,摆脱不了诸如炎热天气、肮脏环境、、妓女情妇、独裁君主以及土著居民像长不大的小孩等固定形象。这种“无论何时西方都声称有责任替沉默的、尚缺乏理解力的东方代言并不断地将其描述为否定和低下的形象或与西方理性相对立的贫困‘他者’的典型话语行为”便是殖民话语。(Ga ndhi:77)殖民统治者通常利用殖民话语来鼓吹西方给尚未开化的东方带来文明之光,对东方进行殖民统治是白种人的责任。

奥威尔受到殖民话语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与他的殖民家庭背景和早期接受的殖民教育密不可分。奥威尔的祖父曾在澳大利亚和印度传教;他的外祖父在缅甸是个成功的商人;他的父亲是英印殖民政府负责与中国鸦片贸易的官员。奥威尔1903年出生在孟加拉的莫蒂哈里,一年后随母亲回英国定居,八岁入寄宿学校圣塞浦里安。这是一所殖民意识浓厚的学校,是“大英帝国学校的摇篮和托儿所,从这毕业的学生大多会到海外殖民地做官,定居或当兵”。(Newsinger:1)年幼的奥威尔在这里受到严格的殖民教育,他后来承认那时“满怀爱国激情”。(Newsinger:1)另外,奥威尔在《我为什么要写作》里提到他大致在五六岁的时候就知道了长大以后要当一个作家。因此,他从小就非常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在圣塞浦里安,他最愉快的一件事就趁早晨别人还熟睡未醒的时候不受打扰地读一小时小说。吉卜林是他幼时非常喜爱的作家,他一定读过他的很多作品。吉卜林在当时是英国最为畅销的作家。奥威尔曾回忆道:“在他年轻时,吉卜林是真正‘家庭供

奉的神’,他在中产阶级中的威望尚无其他作家可及。”(Newsinger:10)他的许多为帝国主义煽情的诗句和异国冒险故事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英国青年。吉卜林是英帝国主义文学的始作俑者,正是这样的诗句感召英国人挑起“白种人的担子”:

挑起白种人的担子

把最优秀的后代派出去

迫使你的儿子们远走异乡,

为你的俘虏们的需要服务;

拿深重的责任套住他们,

让他们去伺候

不驯服的野性蛮人

刚被你抓住的阴郁部落:

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儿童。(王佐良等:170)

这“担子”就是责任,白种人在殖民地必须挑起这个责任来,开化土著人,施以他们的法律和秩序。他的“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两者决不相合”更是加深了东西方理解和沟通的鸿沟,也警告着殖民地的白种人要与东方人泾渭分明地保持距离。

吉卜林对奥威尔的影响是深远的。他曾这样描述对吉卜林不断变化的态度:十三岁崇拜他,十七岁讨厌他,二十岁喜欢他,二十五岁蔑视他,三十多岁又仰慕他。(Newsinger:10)奥威尔八至十二岁时在圣塞浦里安就读,因此吉卜林描写的人物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他十九至二十四岁在缅甸做警察,所以他刚涉足东方时一定乐于重读吉卜林的书,再次被他描写的东方所打动。在专论吉卜林的文章里,奥威尔认为他是“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帝国主义者”,(董乐山:327)显然这是在他二十五岁时与帝国主义决裂后的思想。吉卜林的小说《吉姆》是“他思想形成的年轻时期爱读的一本书”。(Hamond:92)萨义德在《文化与帝国主义》专论《吉姆》时说:

白人与非白人的界限在印度和其他所有地方都是绝对的,并渗透在《吉姆》和吉卜林的其他作品中。绅士就是绅士,不论有多少友谊或同志式的感情,都不能改变种族差别的最基本的内容。吉卜林不会怀疑这种区别和白人进行统治的权力,就像他不会怀疑喜马拉雅山脉一样。”(Said,1994:134—35)

显然,奥威尔也会一定程度上受到该书的影响。奥威尔在去缅甸之前一定读过吉卜林的《去曼德勒的路上》。他认为这是“英语中最漂亮的一首诗”:

你要回到曼德勒,

老船队在那里停泊;

你难道听不到哗啦啦的桨声从仰光

2008年 外国文学 第2期

一直响到曼德勒?

在去曼德勒的路上

飞鱼在嬉戏,

黎明似雷从中国而来

照彻整个海湾。(迈耶斯:80)

这首诗的意义在于它使人联想到富于异国情调的东方,让奥威尔以及其他万千人听到“东方在呼唤”。东方留给他的早期记忆、为帝国效命的责任以及东方的浪漫情调使他萌发了远赴东方的渴望。斯蒂文?茹恩斯曼曾回忆说:“他经常谈及东方,我一直有个印象,他十分渴望重返东方……这是一个浪漫的想法。”(Shelde n:86)1922年,十九岁的奥威尔通过了印度帝国皇家警察公务员考试,缅甸成为他的首选。他沿着吉卜林时期到东方的航线,途经苏伊士运河、亚丁、孟买、科伦坡、马德拉斯,历时一个月到达缅甸仰光,开始了他在缅甸的殖民地生活。

英国的文明是高度发达的,英国人到这里来就是给野蛮落后的地方带来法律和秩序并使其在那里得到充分维护,这是奥威尔的前任哈伯特?怀特爵士给殖民地白人定下的官方政治基调。(迈耶斯: 79)殖民地的白人必须呆在自己的社交圈子里,即白人俱乐部。白人俱乐部不仅是白人生活和娱乐的中心,也是殖民统治和殖民话语合法存在的象征。英国著名作家毛姆曾在1930年路过仰光,他是这样描述俱乐部的生活的:

 这里生活安逸舒适。先在这个或那个俱乐部吃午餐,然后沿着整洁宽阔的马路驾车行驶。天一黑刚好可以去这个或那个俱乐部打桥牌,喝杜松子酒和苦啤酒,许多身着卡其布或丝绢的绅士在那里愉快地谈着话。接着他们在夜幕下回到家为赶赴晚宴换装,然后到某家和好客的主人一同进餐,喝鸡尾酒。酒足饭饱后,伴着留声机的音乐翩翩起舞,或者去玩一局台球,最后才回到自己凉快寂静的大房子里。(Meyers,2000:52)

小说《缅甸岁月》记录的是上缅甸的一个偏僻小镇凯奥克他达。那里只有七个欧洲人,却管理着四千居民———除大多数缅甸人外还有几百名印度人、几十个中国人和两个欧亚混血儿。小说主要由两个交织的情节构成:一是描述了弗洛里向刚从欧洲赶到此地的英国白人伊丽莎白求婚的曲折过程以及他对印度朋友维拉斯瓦米医生竞选白人俱乐部会员的矛盾心理;二是揭露了缅甸地方官员吴波金采取各种卑鄙手段来诋毁维拉斯瓦米以期达到自己成为白人俱乐部会员的目的。可以看出,小说的中心也是

白人俱乐部。俱乐部成员是彼此极看不顺眼的人,他们夜复一夜地碰头,不顾一切地努力忘掉自己生活中的无聊。俱乐部不止是个娱乐的地方,而且是一个种族团结的象征。对此小说有着重要的描述:“在印度的任何一个镇上,欧洲人俱乐部是精神上的堡垒,英国权力的真正中心,本地官员和有钱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极乐世界’。”(Orwell,1985:17)

白人俱乐部的每位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白人绅士准则”(Pukka Sahib Code)。“白人绅士准则”是一套“描述缅甸和缅甸人以及白人在他们面前如何恰当地体现自我身份的规约性真理”。(Bivona: 182)奥威尔发现这套准则禁锢着白人的思想,白人其实成为“专制制度的奴隶,被一种无法挣脱的禁忌制度紧紧套着,比和尚或野蛮人还套得牢”。(Or2 well,1985:66)“白人绅士准则”具体包括五条:第一,维护白人的权威;第二,铁血手腕(不许流露半点仁慈);第三,白人必须团结一致;第四,他们会得寸进尺;第五,我们白人要保持团队精神。(Orwell, 1985:181)这五条准则是殖民话语的具体体现,其核心就是要求每个白人必须维护白人至上的权威,团结一致地用铁腕手段对本地人进行殖民统治。当殖民统治者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他们一定会发扬“团队精神”,对“当地人宁可错杀也不放过一人”。在小说中,当地的最高统治者兼俱乐部秘书长曼克格瑞格尔表面上仁慈心善,不过他的仁慈是建立在“当地人不能给予任何自由”的前提之上。另一位会员艾利斯是殖民地白人的典型代表,他极端仇视东方人,任何对东方人表示友好的举动他都认为是“大逆不道”。他坚决反对选举东方人进入俱乐部并反复强调:“这是关键时刻,我们需要维护我们所得到的每一点权威,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对他们说,‘我们是主人,你们是乞丐———你们乞丐滚回自己的地方去!’”(Orwell,1985:30)艾利斯对白人权威的维护也体现在主仆关系上。小说中的仆人对白人十分忠诚和殷勤,他们甚至学着用标准的英语去讨好白人,不料在白人眼中这是有损他们尊严的行为。艾利斯对仆人说:“去死,谁让你这样说———‘I find it very diffi2 cult’!你把字典给吞了?‘Please,master,ca nπt keeping ice cool’———这才是你应该说的。”(Or2 well,1985:25)后来当陆军军官维若尔临时驻扎此地,一到俱乐部便随意踢打仆人,艾利斯十分不满,不过令他气恼的倒不是维若尔的粗鲁,而是害怕他会怀疑自己在替仆人叫屈,即不赞成如此踢法。殖民话语不仅统治着白人的思想,而且也扭曲和毒害

陈 勇 试论乔治?奥威尔与殖民话语的关系

本地人的心灵。吴波金为与维拉斯瓦米争夺白人俱乐部会员资格而不惜采取各种阴险恶毒伎俩,而这位印度医生的白人至上的观念似乎比白人还要顽固。他认为“白人绅士准则”是“比我们东方人优越的秘密所在”;英国人来缅甸是来以“纯粹的公益精神在教化我们,使我们提高到你们的水平,这是自我牺牲精神的非凡记录”。(Orwell,1985:39)奥威尔的外祖母在缅甸住了四十年,却不屑去学一句缅甸话,这代表了殖民地的英国白人妇女的普遍生活态度。奥威尔作为初到东方的白人,当然也会遵守这些白人绅士准则。

在吉卜林的影响下,奥威尔和其他年轻白人喜欢在东方过着猎奇冒险和浪漫放纵的生活。奥威尔曾和与他同来缅甸的比登一道在黑夜携枪搭乘村民的牛车去猎捕老虎。比登回忆道:“我们没有看到什么老虎,我暗想驾车的人也不会认为我们能遇到。要是我们真能遇到,我想布莱尔先生或奥威尔先生就不会活着回来了。”(Crick:148)在小说《缅甸岁月》中,奥威尔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弗洛里与伊丽莎白一起在丛林射杀豹子的惊险场面。长期驻扎在殖民地的年轻绅士的生活是寂寞难耐的,他们或在本地养有情妇或是当地妓院的常客。哈若德?安科顿回忆他1945年与奥威尔的一次谈话时说:“我让他立即回忆一下在缅甸的生活,当谈到缅甸女孩的甜美时,他那忧郁而又严肃的双眼燃起了喜悦的神色。”(Crick:160)奥威尔曾写过两首反映缅甸妓女的诗,其中有一首名叫《罗曼司》:

在我年轻不谙世事的时候,

在远离曼德勒的地方,

我曾对一个缅甸女孩爱慕倾心,

她像好天气一样可爱。

金黄色的肌肤,黑玉般的秀发,

象牙一样白的牙齿;

我对她说,“给你20块银币,

姑娘,和我一起睡觉。”

她看着我,那么的单纯,那么的忧郁,

真是世间最可爱的尤物,

她以一种口齿不清的处女声音

站出来对我说,“给我25块吧。”(Crick:161—62)

这让人不由想到《缅甸岁月》中弗洛里与他的缅甸情妇玛拉美之间的关系。对弗洛里而言,玛拉美只是“身体而已,一种具有物性(it2status)的商品,从她父母手里花了三百卢比买来的‘玩具娃娃’”。(Or2 well,1985:50)每次弗洛里与她做完爱,他会感到自惭形秽,随即叫她拿钱滚蛋。他遇见伊丽莎白后不久,便迫不及待地将她打发回家。玛拉美在小说中被描写成贪财势利、勾引和陷害白人的泼妇形象。这如同萨义德描写福楼拜邂逅的印度情妇:

她从不谈自己。她从不表达她的情感的存在或过去。他在为她言说和表达。他是比较富有的外国男性,正是这些统治的历史事实不仅允许他占有库卡克?汉尼姆的身体,同时也为她代言,告诉他的读者在什么方面上她是“典型的东方人”。

萨义德指出:“福楼拜在与库卡克?汉尼姆关系中所体现的强势并不是孤立的事件,它正好代表了东方与西方之间相应的力量方式,以及所产生的言说东方的话语。”(Said,1978:6)

在缅甸的印度帝国警察部队是英国殖民主义的暴力机关。不过,对于刚来服役的奥威尔来说,不乏为大英帝国效命的冲动和热情。许多年后,他曾告诉他的朋友鲍威尔:“踩在靴子下的裤子襻带会给你一种独一无二的感觉。”(Sta nsky and A bra hams: 178)然而,他面临的严酷现状是日益高涨的反英情绪和居高不下的犯罪率。一位历史学家记录:“在20年代中期,缅甸的监狱已经爆满,许多刑期还没到的旧犯提前给予假释,以便为新犯腾出房间。”(Meyers,2000:57)作为警察,奥威尔在这场风暴中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曾任仰光大学校长也是研究奥威尔的专家芒廷昂曾回忆说他是一名尽职尽责的警察。在读大学时,他曾和同学去车站,其中一位不小心撞倒了奥威尔,他起来后用手杖狠狠地抽向学生的后背,遭到学生的一致谴责。《缅甸岁月》也有相似的场面:艾利斯听说一个白人会员被当地人所杀,难抑心中的怒火,当路上有一个当地学生对他面露不恭时,他便随手用木棍朝学生眼睛砸去,导致他一眼失明,这激起了当地人对俱乐部的围攻。在《射象》里,他在谴责英帝国的同时也承认“世界上最大的乐事莫过于把刺刀捅入一个和尚的肚子”,(董乐山:68)而和尚正是当时反英民族运动的领导者。

通过以上对奥威尔的家庭传统、文化教育、社会意识以及殖民地生活经历的分析可以看出,他和其他英国白人一样深受殖民话语的影响:他怀着殖民话语编织的美梦来到缅甸,而他的思想与行为却一点也不能有悖于“白人绅士准则”。不过,奥威尔没有像其他白人一样盲目追随帝国事业,而是冷竣地观察和反思帝国主义制度和殖民话语对白人和本地人思想的双重毒害。

2008年 外国文学 第2期

二、奥威尔对殖民话语的挑战

奥威尔对殖民话语的挑战与缅甸当时日益兴起的民族主义运动密不可分。缅甸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被吉卜林誉为“清新和绿色的国度”;由于其物产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也被称为“金色”的土地。在19世纪,英国先后发动了三次英缅战争,使缅甸沦为英印殖民政府的一个省,对缅甸进行“以印治缅”的间接统治。1921年,英国开始在印度政府进行“两头政治”的改革,允许印度人参与政府管理。但是这项政策把缅甸排除在外,激起了缅甸人民的怒火。1920年,抗议浪潮此起彼伏,人们开始抵制英货。佛教青年会的和尚在大街上巡逻,用手中的短杖敲打使用英货的人。1923年,英国被迫在缅甸采用“两头政治”,不过缅甸人所获得的职位无足轻重。《缅甸岁月》所描写的19世纪20年代正是“缅甸化”的时代,民族主义热情十分高涨。

殖民地生活的严酷现实与殖民话语勾勒的东方浪漫情调形成了强烈反差,奥威尔开始质疑白人至上的种族观,同情殖民地人民的遭遇,认同东方文化。奥威尔到达缅甸后先去曼德勒的警察培训学校见习。他亲眼所见的曼德勒完全不像吉卜林描写的那样富有浪漫情调。这里历史悠久的皇宫、城堡和佛塔在西方现代文明的挤压下已褪去昔日的光彩。《缅甸岁月》把这里描写为“十分令人厌恶的小镇———肮脏、酷热难当,据称主要有以英文字母P开头的五样东西:佛塔(p agoda)、贱民(p ariah)、肥猪(pig)、牧师(p riest)和妓女(p rostitute)”。(Orwell, 1985:269)他对异国情调的好奇和迷恋逐渐被对殖民地社会冷竣的观察和思考所代替,开始对白人至上的观念产生了怀疑。白人由于头骨较薄,易受到强烈太阳光的伤害,在去东方之前必须要买一顶遮阳帽;而缅甸人由于头骨较厚,根本没有必要戴帽。薄头骨和遮阳帽是白人至上的象征,这在奥威尔看来无疑是件荒唐的事。在殖民地的白人一般被认为是帝国的精英,然而在驶往缅甸的船上,奥威尔惊奇地发现一个他曾像神一样敬仰的白人掌舵军官偷偷地从乘客餐桌上挟走半块吃剩下的奶油布丁,他没想到掌控着乘客生命的舵手居然如此偷食剩物。殖民地的白人整日酗酒纵欲,生活腐化堕落,自杀案件屡有发生。在警察培训学校,一位实习警察无法忍受孤独,没来四个月便开枪自杀。《缅甸岁月》里的弗洛里最后也是以这种方式来结束自己生命的。奥威尔意识到殖民地的白人丧失人性,对殖民地人民的苦难充满同情。在《绞刑》中,奥威尔客观地描述了犯人被执行绞刑的场景:

当我看到那个囚犯闪开一边去躲避那洼水时,我才明白把一个正当壮年的人的生命切断的意义,它的无法用言词表达的错误……他和我们都是一起同行的人,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了解到的都是同一个世界;但是在两分钟之内,啪的一声,我们中间有一个人就去了———少了一个心灵,少了一个世界。(董乐山:63)

而监狱长却在离死人一百码的地方和大家饮酒作乐,庆贺这次任务顺利地完成。这样的绞刑在缅甸每年都要执行几百起,每位监狱人员甚至连囚犯都会变得麻木漠然。奥威尔曾点明散文的主题:“当一个杀人犯被绞死时,在此仪式上只有一人未犯杀人罪。”(迈耶斯:101)他这里首次表现出的人道主义思想构成了其所有作品的特点。奥威尔在认清白人的虚伪后更愿意接近东方文化。他具有掌握东方语言的天赋,据比登回忆,他非常轻松地掌握了令许多白人头痛的缅甸语和印度斯坦语,并能够用十分流利的缅甸语与当地的庙宇主持交谈。

尤为重要的是,奥威尔逐渐认清了帝国主义的邪恶本质和殖民话语的毒害,决定与之决裂。极度失望的奥威尔没有兴趣去参加白人社团的活动,靠阅读文学作品来打发时间,寻求心灵的慰藉。奥威尔伊顿公学的校友霍利斯认为:“孤独感无疑被他在缅甸的生活加深和突出了,在那段生活中,没有一个欧洲人同事跟他意气相投。”(迈耶斯:95)在其他白人眼中,奥威尔是一个十分古怪、不合时宜的人。每次去仰光,他最喜欢逛书店买书;他甚至还喂养一些羊、鹅和鸭等小动物。不过,一个年轻人的生活应该是“顺应时代潮流,而非背道而驰”。他的内心产生了沉重的负罪感。作为大英帝国的警察,他必须无条件地维持殖民统治的法律和秩序,在良心和道义上他却谴责这种制度。他意识到在这种制度下被关进监狱的罪犯从不承认自己是受到正义惩罚的犯人,而是被外来征服者奴役的受害者。每次他走进监狱,他总有自己被关在铁窗另一面的感觉。一位老处男美国传教士曾经当面向他表示自己不屑干这样的工作。奥威尔发现自己来到了错误的地方,从事了错误的职业。他在《射象》里坦言:

那时我已认清帝国主义是桩邪恶的事,下定决心要尽早辞职滚蛋。从理论上来说———那当然是在心底里———我完全站在缅甸人一边,反对他们的压迫者

陈 勇 试论乔治?奥威尔与殖民话语的关系

英国人。至于我所干的工作,我是极不愿意干的,这种不愿意的心情非我言语所能表达。在这样的一个岗位上,你可以直接看到帝国主义的卑鄙肮脏。

对于一头已经恢复正常并不能给人造成危害的大象,奥威尔内心觉得不应该射杀,因为这会给象的主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在缅甸人的揶揄嘲笑下,他“第一次看到了白人在东方的统治的空虚和无用……一旦白人开始变成了一个暴君,他就毁了自己的自由”。他作为白人殖民统治者的一员,必须在所有事情上镇住本地人,表现出白人老爷的决断和行动。此时,白人实际上成了本地人的傀儡,一个违背本人主观意志的木头人。从这次射象的经历,他发现英帝国主义是“无法打破的暴政,一种长期压在被制服的人民身上的东西”。(董乐山:67—71)奥威尔认为,在帝国主义制度下,“当臣属民众起来反抗,你不得不去镇压,然而你所用尽的镇压手段无法掩饰言称西方文明高人一等的虚伪。因此为了统治野蛮民族,你自己也会变成一个野蛮人。”(Meyers, 2000:71)在散文中那头被射杀的大象“正在死去,非常缓慢地,痛苦之极”,象征着大英帝国寿终正寝时的剧痛。

在《缅甸岁月》中,弗洛里的思想历程也印证了奥威尔思想的转变,反映了他对帝国主义和殖民话语本质的深刻认识。弗洛里从小接受的是传统式的英国教育,未满二十岁便来到缅甸,从事柚木采伐。年轻的弗洛里满怀对帝国事业的热诚,崇拜吉卜林式的英雄。他和其他人一道终日打猎游荡、酗酒纵欲。逐渐他发现缅甸的生活使他堕落,他渴望重返英国去过文明的生活。他满心欢喜地回英国度假,不想离开不远,伐木厂发电报叫他回去,他受到当地人的热情迎接。突然间,他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涌动着一种回来的喜悦,他所厌恶的缅甸像是变成了他自己的祖国。他感到“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掺杂了缅甸的泥土”,缅甸的景色使他感到“比英国的还亲切”,他已经把“最深的根扎进了外国的土壤”。他开始同情缅甸人,愿意与他们交往,了解他们的文化和习俗。对于当地人喜爱的一种民族舞蹈,在伊丽莎白眼里是堕落,弗洛里却看出背后所蕴涵的深厚的缅甸文化;在当地中国人家里,伊丽莎白看到妇女的小脚和男主人的辫子,觉得十分落后,弗洛里却认为“美完全是趣味的问题”,他们“十分文明,甚至超过了我们”。弗洛里的住所“接近丛林的边缘”,象征着他是俱乐部的边缘人,他更愿意接近缅甸的当地文化。弗洛里去俱乐部只是例行公事,更多时间是为

了顺路去印度医生维拉斯瓦米家里推心置腹地交谈。那些俱乐部的白人成天炫耀着西方的文明、怨恨本地人的野蛮,而他们自己却虚伪自私、腐化堕落,这种自欺欺人的生活方式实在让他无法容忍。他逐渐认识到白人远赴东方为帝国效力这一光荣使命完全是被理想化了的幻影,而在殖民地的白人工作勤劳和能干则是地地道道的骗局。在缅甸,真正的事情都是本地下属官员做的,英国官员过着寄生虫般的生活。因此,“他们的生活是不值得羡慕的”,弗洛里变得“十分厌恶生活在他们的社会圈里,根本不想为他们说什么好话”。对于他所效力的帝国主义制度,弗洛里十分仇恨,对其邪恶本质的揭露非常深刻:“英属印度帝国是一种专制主义———仁慈倒不必否认,但仍然是以偷窃为最终目的的专制主义”;“这种专制主义的支柱不是那些官员而是军队”。对于殖民话语的毒害,他说道:

这个地方每句话、每种思想都会受到审查……一旦每个白人成为转动专制主义车轮上的轮齿的时候,彼此间的友谊便荡然无存。自由言论是不可想象的,这里有其他的各种自由。你可以自由地成为醉鬼、懒鬼、胆小鬼,做诽谤和通奸的勾当,但你没有自我思考的自由。你对于任何比较重要的事物的想法都由“白人绅士准则”所左右。

因此,他认为在帝国主义这种专制主义体制下,白人的生存是不真实的,“一辈子生活在谎言之中”。每当殖民者叫嚣“那些血腥的民族主义分子应该放在油锅里煮”,以及你的东方朋友被唤作“油腔滑调的小人”的时候,你不得不点头附和。这时,你会“点燃对你同胞仇恨的怒火,渴望当地人起来反抗,将帝国淹没在血泊里”。(Orwell,1985:65—66)

在殖民话语的束缚下,弗洛里生活在极端的矛盾和痛苦当中,他必须把自己的思想向别人倾诉,与他人分享。最先扮演这种角色的是他当地唯一的朋友、印度医生维拉斯瓦米,不过,对于这样一个以获得俱乐部会员的虚名为莫大荣耀的东方人来说,弗洛里的推心置腹完全是“一种自言自语”,因为他始终认为英国带来的是“始终不变的正义与和平(Pax B rita nnica)”。对此,弗洛里不无讽刺地说,“英国的梅毒才是它恰当的名字(Pox B rita nnica)”,英国带给缅甸的是疾病、监狱、经济垄断和剥削。(Orwell, 1985:39)他的另一位倾听者是伊丽莎白。伊丽莎白是个孤儿,她在父亲死后便结束了贵族寄宿学校与富人往来穿梭的日子,来到巴黎与母亲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所以在她幼小心灵里就形成了西方人

2008年 外国文学 第2期

典型的截然两分的人生观:“好的(她称为可爱的)等同于昂贵、高雅、贵族般的;坏的(即野蛮的)就是廉价、低下、褴褛和辛劳。”(Orwell,1985:81)这种思想主导着她的一生,决定着她所有的行为。母亲死后,她无处栖身,只好去投靠在缅甸的舅舅兰克尔斯汀一家。其实,她真实的目的是想重新过上“好的”生活。虽然在欧洲她处于白人社会的底层,但是到了东方,到了白人的殖民地,她会是那里白人社团的宠儿。那里有孤寂难耐的白人绅士,与枯黄消瘦的当地英国女人以及黝黑肌肤、满身大蒜味的缅甸妇女相比,她觉得自己完全有优势找一个理想丈夫,做一位体面的白人绅士太太;在仆人面前,她也可以利用白人肤色的优越感来发号施令,过着女王般的生活。所以在去缅甸的船上,她满脑子是白人俱乐部富有生活的幻觉:男仆给主人摇蒲葵扇,行额手礼;英国人在练兵场上遛马,打马球。一到缅甸,浓烈的东方风情迎面袭来:白色的佛塔、一排排槟榔树和矮小的缅甸女人,都让她无所适从,所以她与东方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便遇到了麻烦:她陷入密林深处,被一头大水牛吓得动弹不得。恰巧弗洛里闻声赶到,领她走出了丛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次解救毫无危险可言,因为那是头当地人用来耕地的水牛,但是伊丽莎白却把他视为英雄,他们立即坠入爱河。然而他们关系的发展却是抛物线的轨迹:当弗洛里表现出白人的英雄行为时便达到顶点,当他做出有辱白人尊严的事时却降到低点。在伊丽莎白眼中,白人应该具有强烈的冒险精神、征服欲望和男人气概。每当谈到去丛林打猎,伊丽莎白就兴奋不已,毫不顾及炎热和危险。后来白人俱乐部受到当地人的围攻,弗洛里只身涉水去警察局搬救兵,伊丽莎白再次把他当作英雄,露出“温柔甚至顺从的”神色。相反,对于白人涉足于当地人之中的行为,譬如与当地人交友,了解当地文化,学习当地语言等,她极其厌恶。伊丽莎白逐渐发现弗洛里的思想和行为有悖于白人绅士准则。每次谈到本地人,她发现“他几乎总是赞扬他们。他永远称颂缅甸人的风俗和性格;他甚至过分地将他们的优点与英国人作对比”。这让她感到极为不安,她认为“本地人毕竟是本地人———有趣,这毫无疑问,但终究是‘臣属’人种,是黑色面孔的低等人”。(Orwell,1985:112)更让她不能容忍的是弗洛里收养了一个缅甸情妇,这在当时本是白人习以为常的事,所以她真正无法容忍的是这个情妇当众让他出了丑,这种丢尽白人面子的耻辱即使在婚姻机会主义者伊丽莎白面临无人可嫁的危险时刻也是不可饶恕的。讽刺的是,这时她终于注意到弗洛里脸上那标志着耻辱的蓝色胎记的丑陋了。当维若尔来到此地,她立即被他强健的身体、精湛的马术和马球技艺以及强烈的优越感所征服,发现他才是具有白人男人气概的理想丈夫。不过他却压根没有提婚的意思,背了一身债之后便逃之夭夭。当她面临好色的舅舅不断骚扰而走投无路时,她被已年过四十的曼克格瑞格尔看上,终于心满意足地当上了白人绅士太太,过上了“好的”生活。在小说中,弗洛里与深受殖民话语影响的挚友和爱人的心灵沟通皆以失败告终,他在痛苦的殖民生活中挣扎。在纪实作品《通往威根码头之路》中,奥威尔同样记录了他与一个陌生人在火车上的沟通之旅:“我们咒骂起英帝国———理性而热切地从它的内部骂起。这使我们两人都感觉极好。但我们是在谈论被禁止的事。晨光初露时火车进了曼德勒车站,我们分手了,各怀负罪之感,像任何一对通奸的人。”(Orwell,1965: 147—48)可以看出,在帝国主义制度下,白人与白人之间的真实沟通是根本不可能的,他们的言论和行动会受到殖民话语的控制。

在《缅甸岁月》中,绝望的弗洛里只能选择自杀来结束这种不堪忍受的谎言生活,因此弗洛里对殖民话语的挑战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弗洛里的失败是必然的。首先,小说通过对他的胎记的描写暗示了他注定是失败者。每当弗洛里意识到耻辱的时候,小说都会反复描述他那“丑陋、粗糙的从眼角延伸到右腮和嘴角月牙状”的胎记。在他自杀后,胎记也立即消失,留下的只不过是“一颗淡灰色的污点”。胎记象征着“他无法生存在难以忍受的殖民环境———它既是罪的符号、该隐的标记,也是他隔绝孤立的标志。他的生活不能在缅甸的英国白人、本地人和丛林自然这三个世界里得到调和”。(Meyers,1975: 69—70)他先天的缺陷以及幼年因之常被取笑的经历决定了他是行动上的懦夫。更为重要的是,弗洛里作为白人同样深受殖民话语的影响,他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在反对印度医生成为会员的其他白人面前,他缺乏足够的勇气与他们争论;在俱乐部被围攻的时刻,他和其他白人站在一起,扮演了只身解围的白人英雄角色。弗洛里受殖民话语的影响非常深,因而他对殖民话语的挑战是有局限的,也注定会失败。他的自杀可以看作是他内心无法调和殖民话语与反殖民话语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

奥威尔与弗洛里不同,他采取的是积极的入世态度来反对帝国主义和挑战殖民话语。他在结束缅

陈 勇 试论乔治?奥威尔与殖民话语的关系

甸的警察生活后写道:

我仇恨我曾服务过的帝国主义,这种痛苦我至今可能也难以名状……当成为这种制度的一部分时不可能不认识到这是一个难以圆说的暴政……我意识到我有极为深重的罪要赎。(Meyers,1975:66)

奥威尔赎罪是通过三种方式:一是辞职离开缅甸,与帝国主义一刀两断;二是通过创作《缅甸岁月》这样一部自赎作品来排斥负罪感;第三是他得出一个最简单的理论:

被压迫者总是对的,压迫者总是错的。这虽是个错误的理论,但是如果你自己成为压迫者中的一员,就会自然得出这个结论。我觉得我必须脱离的不仅是帝国主义,而且包括任何形式的人统治人的制度。我想让自己走下去,直接到被压迫者当中,成为他们的一员,同他们站在一起反对那些暴虐的压迫者。(Crick:172)。

可以看出,挑战殖民话语是奥威尔揭露和批判权威话语的先声和重要组成部分。他凭着“一代人的冷竣良心”和对帝国主义制度的深刻反思,敏锐地发现正是殖民话语构建了白人的虚伪世界,他决定击破殖民话语编织的谎言,毅然决然地与帝国主义分道扬镳,继续沿着反对权威话语的政治和文学道路走下去。□

参考文献:

1.Bivona,Da niel.British I mperial Literat ure,1870—

1940:Writi ng a nd t he Admi nist ration of Empire.

L ondon:Ca mbridge U P,1998.

2.Crick,Ber nard.George Orwell:A life.Har mond2

swort h:Penguin Books L t d.,1980.

3.Fenwick,Gillia n.George Orwell:A Bibliograp hy.

Winchester:St Paulπs Bibliograp hics,1988.

4.Gandhi,L eela.Postcolonial Theory:A Critical I n2

t roduction.New Yor k:Columbia U P,1998.

5.Meyers,J eff rey.A Readerπs Gui de t o George Orwell.

L ondon:Tha mes and Hudson L t d.,1975.

6.—.Orwell:Wi nt ry Conscious of a Generation.New

Yor k:Nort on,2000.

7.Muggeridge,Malcol m.“Int roduction.”Bur mese

Days.New Yor k:Ti me I ncorp orated,1962.

8.Newsinger,J ohn.Orwellπs Politics.Houndmills:

Mac milla n Press L t d.,1999.

9.Orwell,George.Bur mese Days.Har mondswort h:

Penguin Books L t d.,1985.

10.—.The Road t o Wiga n Pier.L ondon:Secker&War2

burg,1965.

11.Said,Edward W.Cult ure and I mperialis m.New

Yor k:Alf red A.Knopf,1994.

12.—.Orient alis m.Hur mondswort h:Penguin Books

L t d.,1978.

13.Shelden,Michael.Orwell:The Aut horised Biogra2

p hy.L ondon:Willia m Heinema nn L t d.,1991.

14.Sta nsky,Peter,a nd Willia n Abra ha m.The Unknown

Orwell a nd Orwell:The Tra nsf or mation.Sta nf ord: Sta nf ord U P,1994.

15.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

联书店,1999。

16.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

京:三联书店,2003。

17.董乐山编《奥威尔文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

18.杰弗里?迈耶斯:《奥威尔传》,孙仲旭译。北京:东方

出版社,2003。

19.王佐良等编《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外语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2008年 外国文学 第2期

Selected Abstract s

t he n p olitical t houghts,int o w hich t his essay ma kes a te ntative eff ort t o explore,and might hopef ully be helpf ul f or my f ellow researchers.

CHEN Yong On t he Relations hip between George Orwell and Colonial Discourse 55

This p aper attemp ts t o disclose t he p ote 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 n George Orwell a nd colonial discourse t hrough an investigation int o his colonial exp erience in Bur ma a nd a nalysis of his major wor ks reflecting t hat exp erience.The p aper argues t hat Orwell is inevitably influe nced by colonial discourse due t o t he colonial f amily,education,culture and his ow n colonial experie nce of p olicing in Bur ma.B ut t he crucial realities in Burma ma ke him discover t hat it is colonial discourse t hat shapes t he hyp ocritical world of t he w hites.He severely criticizes t he evils of imp erialism and colonial discourse.The challenge t o colonial discourse ca n be viewed as his first and integral p art of t hat attack t o aut horitative discourse.

L IU Ping From Iliad to Troy—Introspecting t he Reconstruction of Ca non 63

Wit h Homerπs Ilia d as t he origin,t he Hollywood film Troy st rives t o reconst ruct t he classical epic on t he screen of t https://www.doczj.com/doc/ba3254742.html,p aring Iliad wit h Troy“f rom t he a ncie nt t o t he p rese nt”,“f rom god t o people”and“f rom t he crude t o t he exquisite”,we ca n see bot h integration a nd est rangeme nt betwee n t he two ver2 sions.This p aper makes a comp arative analysis and off ers a new t hinking way t o reread a nd rewrite ca non in t he p ost moder nism environment.

CAO Di Moll Flanders:Moral or Immoral?—An Iserian Rea ding of Moll Fla nders 69 People reading novels can usually expect t he writer t o p ass moral judgme nt on t he characters,but Moll Fla nders does not f ulfill such an exp ectation.The novel f ails t o dictate a single moral judgme nt on Moll be2 cause t here are numerous cont radictions,a mbiguities a nd indeter minacies in t he words,actions and personal2 ity of M oll.By exa mining t he way in w hich t he novel creates t he gaps t hat invite t he reader t o fill in,as is suggested by Wolf ga ng Iser,t his p aper aims t o verif y its eff ect on t he reader in his query of t he contemp ora2 ry norms by p rojecting his ow n values on M oll;t hus,t he reader ma kes his ow n moral judgme nt of her a nd gains a new light in understa nding M ollπs character.

L IU J ie,CHEN Cai On t he Narrative Mode of G. D.Robertπs Animal Stories 73

In G. D.Robertsπa nimal st ories,he f ocuses on p ort raying t he psychoge nic role in ter ms of narrative mode,adap ts t raditional editing omniscie nt p oint of view regarding narrative persp ective,applies narrative scheduling f rom t he perspective of narrative time,a nd centers on plot,f ormulating t he mea ning of survival and deat h,wit h regard t o narrative st ructure.

ZHAN G Mei2mei Body/L a nguage:The Reconstruction of Female Discourse by Cixous a nd Wittig 77“Fe male discourse”reflects t he f emale subject consciousness.Its reconst ruction involves brea king dow n t he bondage of t raditional p at riarchal culture and linguistic order,recuperating womenπs f ree literary imagi2 nation,a nd inscribing t heir experie nce of lif e int o hist ory.Two of t he most re markable achieveme nts are écrit ure feminine advocated by Hélène Cixous a nd“lesbia n writing”p racticed by M onique Wittig.While bot h are f ounded on t he reflections on body a nd la nguage,t heir diverge nce is significa nt.If sexual diff er2 e nce is t he mot or which drives t he diff erent la nguage ofécrit ure feminine,Wittigπs“lesbia n writing”argues against t he celebration of sexual diff ere nce a nd woma nπs essence by rejecting t he very concep t of“woma n”. This p ap er,t hrough a cont rastive study of t he two writing modes,discusses t heir p ower in subverting t he ex2 isting order a nd changing t he f uture as well as t heir limitations.

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四年级 春天到了。碧绿多姿的柳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在那纤细摇曳的万缕柳条上,挂满了嫩嫩的细叶和毛茸茸的柳絮。春风吹来,柳絮随风飘荡,形成一个个“小绒球”,它们有的好似雪花吹来,有的像正在演习的伞兵,还有的像天上的云朵……风渐渐小了,柳絮便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簇簇、一团团拥抱在一起,形成一座座小小的雪丘,时而又被刮来的阵阵微风吹散了。它们随风在地上迅速地乱滚着,一个跟着一个,仿佛是在嬉戏、追逐的小孩子。一阵微风吹来,翩翩起舞,成了无数快乐的小精灵。这些飘来荡去的“小精灵”总爱跟人们开玩笑。有时,它们竟会扑在人们的脸上,落在人们的头发上,转眼间会使人们变得白发苍苍。我有时伸手去抓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可不知为什么,一抓它,它就跑开,大概跟我捉迷藏吧!我喜欢柳絮,因为它们是那样的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给人们带来童话的无限遐想和向往…… 3、作者喜欢柳絮,是因为 (2分) 四年级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锋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3、结合这段话中所介绍的景物特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漫步园中是在“漫游天南地北”、“包揽中外名胜”、“仿佛置身于幻想的境界”?把思考的结果写在下面。 三年级 生活中, 有很多小朋友在写字、画画的时候, 总是喜欢把铅笔杆放在嘴里咬, 这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 应该改掉。铅笔的外皮是五颜六色, 非常漂亮, 这是用油漆涂出来的。小朋友咬铅笔杆时, 很容易将笔杆上的油漆咬掉,而且油漆里含有一些有毒的物质, 一不小心就会把它们吃进肚子里, 这样会对身体有害。还有小朋友天天使用铅笔, 铅笔上很容易粘上细菌, 放在嘴里咬, 也会把细菌吃进肚子里。入学前后的小朋友正处在换牙的时期, 经常咬铅笔杆, 会使牙齿变形。为了保护牙齿, 也不能咬铅笔杆或其他硬的东西。 读这段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2、如果他问你为什么要改掉咬铅笔的习惯,你会告诉他哪几个理由?

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读书报告

《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读书报告 70年代末,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一书的问世,引起了学术界对于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问题的大讨论。一时间,涌现了许多论述该问题的作品。印度裔学者Ania Loomba的著作,《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就是其中之一。Ania Loomba 出生在印度,先后就读于德里大学和英国的苏赛克斯大学。她主要从事早期现代文学、殖民主义和种族历史、后殖民主义以及女权主义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性别、种族、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莎士比亚、种族和殖民主义》、《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等是她的代表作。 《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全书共分三章,作者从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研究现状谈起,梳理了这个问题发展的学术脉络,并对后殖民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研究做了一定的探讨。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篇纯理论的学术著作,没有一定史学史基础的话,很难读懂。本周阅读的是这本书的第一章第三节——从殖民主义到殖民地话语。 这一部分内容,作者首先从殖民主义研究的潮流开始谈起,提到了这一时期后殖民主义研究的两个方向,即去殖民化问题和包括意识形态、语言、文化等问题在内的新的表达方式。这其中关于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的讨论是后殖民主义研究的重点议题。接下来,作者就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学术梳理。 什么是殖民主义?殖民主义是某一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暴力手段对其他地区和经济体进行掠夺,以满足自身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所以说,殖民主义并不是永恒的,它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这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他们认为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一样,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虽然殖民主义带来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但是却也给蒙昧的殖民地带来了新科技和新思想,推动殖民地的现代化。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殖民地人民的认同。但这并不代表马克思全盘肯定殖民主义,相反他对殖民者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行为是强烈批评的。马克思认为商品和金钱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取代了人与人的纯粹关系,体现了掠夺的本质,殖民主义是没有人性的掠夺方式。这一观点被非洲裔的反殖民主义学者艾梅·塞萨尔所继承。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而塞萨尔对这个观点进行了修正,他认为在殖民地,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根据种族区分的。法农也是这一观点的支持者。也就是说,

自然段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自然段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要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不仅要知道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还要知道这些句子是怎样连起来的。自然段中句子之间的联系分内容上的联系和形式上的联系。形式上的联系方式有: 1、总分关系这种自然段是总括和分述的关系构成的。它有三种表现形式:“总 分”形式,“分总”形式,“总分总”形式。 2、并列关系这种自然段中的几句话是从几个方面来介绍某种事物的。 3、因果关系这种自然段是按照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来构成的。 4、转折关系这种自然段前面句子所写的内容和后面句子所写的内容是相对或 相反的。 5、承接关系这种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或时间先后的顺序来记叙的。 6、递进关系这种自然段前后句子所写的内容,在意思上逐步加深的。 练习:阅读下面的自然段,回答问题 1、从大礼堂出来,我们又撒谎那个楼去参观背面的宴会厅。我简直不知往哪儿看才好,柱子上,天花板上,都描着金华彩画,看得我眼花缭乱。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皮椅子。听王叔叔说,这里可以举行五千人的大宴会。 【解题提示】要想弄懂句与句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就要先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考虑这些句子意思间的联系。 这个自然段共有句话,句子之间的关系是 2、在开荒热潮中,同志们动用了重重战术。有的单位采取“火攻”的战术,遇到草深荆棘多的荒地,先把草和荆棘点着,顷刻间满山烟火,迎风呼啸。“火攻”之后就出现一片焦黑的平地。有的单位采取“打包围”的战术,从荒地的周围开始,向中心进展。包围圈越来越小,直到消灭那块荒地为止。有的单位采取“中间突破”的战术,先突破皇帝中间的一条线,再向两边进攻,把荒地割成一块一块,各个击破。运用了这种战术,无论多大的荒地都被取消。 这个自然段共有7句话,第1句讲 第2—6句讲 第7句讲,因此在形式上属 的联系方式。 3、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昙花总在夜里开放。花分根了,一棵分为几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 ⑴这个自然段从哪几方面写出了养花的乐趣? ⑵自然段中三句话之间的关系是 ①并列关系②递进关系③转折关系 4、西沙群岛一带,海水显出种种色彩,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姓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因为海底有高耸的山崖,有低陷的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 ⑴说说这段文字中每句话主要写什么?

文学理论对话戴锦华:《简爱》——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

对话戴锦华:《简爱》——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 2014-03-28戴锦华滕威海螺社区 T:那么,您仍然认为《简·爱》具有女性主义的意义吗? D:当然。《简·爱》之为一个历史文本,它曾携带的颠覆性力量,是来自女性的颠覆。不是20世纪后半叶——女性主义风起云涌的年代,我们才在性别的、女性的意义上讨论《简·爱》,而是在《简·爱》出版后不久。你一定还记得,早在1855年,女作家玛格丽特·奥利方特关于简·爱所写下的、激情澎拜的文字:“这就是那个莽撞的小精灵,她闯进了我们这个井然有序的世界,打破了它的疆界,向它的原则挑战——随着简·爱的侵入,掀起了现时代最惊心动魄的一场革命。……是的,那把法兰西推进混乱,在它的基础上创立一个新国家的政治大釜里的沸腾,不过是一场庸俗的沸腾。这里才是一场真正的革命。法国不过是西欧强国之一,妇女则是世界的一半。……她是十足的斗士,不是天使。”也是沿着这一思路回到文本,我们反观故事的结局,在“有情人终成眷属”、回归家庭的结论之畔,显而易见的是平等的代价:罗切斯特断臂、双目失明。似乎不需要引证弗洛伊德了吧,——没有比断肢和盲目更为直接的、在权力象征意义上的阉割隐喻。或已有太多的研究者曾指出,简·爱在婚礼之后,绝望地在自己内心寻找离开桑菲尔德的力量之时,引用了圣经式的语词——

T:马太福音——“不,你得自己挣脱,没有人帮助你。你自己得剜出你的右眼;砍下你的右手,把你的心作为祭品而且要由你这位祭司把它刺穿。” D:而情节中,名副其实地失去眼、手的却是罗切斯特。桑菲尔德在多重意义上成了罗切斯特的荆棘地,这是他获得简·爱给予救赎的代价。用伊莱恩·肖瓦尔特的说法,是《简·爱》开启了这个女性写作中不断复沓的“母题”:男主人公的致盲与致残成为他获救、获得幸福的前提事件。她认为这无疑出自某种女性的“敌意”或“复仇”,但我以为,她更有趣的描述则是“通过象征性的角色倒置实现情感教育的过程”:“男人必须懂得无助的滋味,不情愿却又不得已寄人篱下的滋味。只有这时他们才会明白,女人需要爱但讨厌做弱者。‘女人笔下的男人’想得到救赎,重拾人性的话,就必须找到做女人的感觉”。如果再度返回“帝国鹰”的意象,我们究竟应如何理解故事的结局呢(程巍的文章中描述为“折翼乡间”)?事实上,也就在重返桑菲尔德/芬丁之后,夏洛蒂两次使用“笼中鹰”(对应中第二次夜谈中的“笼中鸟”?)和被缚之鹰的表述,那么我们是否一定要引申出简·爱的故事的寓意是捕获帝国鹰或驯顺帝国鹰?我感到有些过度阐释了(笑)。只是想再次重申:激情与蒙难的情感结构可能是帝国认同,也可能是帝国抵抗——一如宪章运动。 再引申一步,尽管也许只是社会潜意识的流露:在简·爱文本中,你所说的那类局限——“职业女性”身份,或许也包含了女性经验所推动的、自觉、不自觉的对自由、平等作为乌托邦理念和作为社会实践的不同意味。在社会现实或曰实践层面上,自由和平等有着如此赤裸而残酷的前提限定:为生存所必须接受的奴役;以及践行平等、自由所必须的物质、金钱基础。要知道,在夏洛蒂的时代,家庭女教师几乎是受过教育却没有嫁妆的女性唯一的职业选择,以致在彼时,英国注册为家庭教师的女性竟高达265万之众。此间,一个小小的关节耐人寻味:在《简爱》的表述中,“独立”意味着经济自主,但它却不等于“职业女性”。因为获取一个职业——尤其是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屈指可数的选择(婚姻应是其中最主流的一种),仍意味着依附,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人身隶属。构成独立的真正条件是拥有“财富”:资产或资本。所以简爱在于罗切斯特重逢之际才可以自豪地声称自己是“独立的女人”。这是局限、也是彻悟:资本主义世界许诺的自由只是出卖自己的自由,且一经出卖便不复自由。罗切斯特愤世嫉俗的表述:多数“生而自由”的人为了金钱无所不从。索性再做一点过度阐释:简·爱的确超前,因为它也可以读作一个萨特版的存在主义哲学的自由表述:所谓自由,不是自由地接受罗切斯特的爱,自由的给出自己(十余年后,另一位著名的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便曾批评简·爱没有勇敢地为爱给出自己);自由的全部意义和可能,只不过是说“不”的权利;而实践自由便意味着自我放逐到荒原中去——简·爱的确如此,并几乎命丧于此(笑)。 T:但是如果我们回到另外一个脉络上来,比如说《藻海无边》、《阁楼上的疯女人》,它将《简·爱》这个文本当中唯一一个特别清晰的携带着殖民地印记的

女权主义影响下当代社会女性形象的变化

女权主义影响下当代社会女性形象的变化 摘要女性的生存状况, 涉及女性的政治参与、就业、教育、家庭、健康、安 全、习俗与观念等多方面,本文主要从生理形象、教育形象、政治形象、职业形象、事迹形象五个方面来探讨女性形象的新变化。 关键词女权主义,女性形象,变化 一、女性形象的研究角度 (一)女性形象的表现 《中国妇女》杂志人物通讯专栏的文容大都涉及女性的年龄、学业程度、政治身份、工作及所取得的成绩或者感人事迹,这些内容所相对应的女性形象分别是生理形象、教育形象、政治形象、职业形象、事迹形象[1]。 生理形象:在社会学的研究里,女性生理形象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会折射出当时我国社会所发生的变迁。女人不再只是为男性家族繁衍后代、作为生育的工具,女人有权利选择是否生育。中年妇女形象所占比例的变化最大。1995-2000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政府积极鼓励创业和招商引资,正值事业黄金年代的中年妇女在各个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为之全力拼搏,在各行各业的战斗一线取得了突出成就。因此,中年妇女成为了《中国妇女》塑造女性角色形象的主要来源。随着经济快随前进的脚步,中年妇女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形象代表。 教育形象:衡量一个社会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是这个社会总体的受教育程度,知识水平也是评定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指标。当然,缩影到社会中的细胞一一人,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他素质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在评定一个人形象的时候,受教育水平是不可缺少的参考系数。中学和中学以下教育程度的女性随着时代的变化,成平稳下降的趋势;大专和本科教育程度的女性,呈现出快速上涨的状态;本科以上教育程度的女性形象总体在上升。可见,当代社会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教育形象不断往好的方面发展,已经取代了传统和俗语说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荒谬的说法,在时代不断变迁的情况下,不论谁都要提高自己的学历,为自己积累知识量,在女权主义的发展影响下,社会女性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才能和学历。进入到21世纪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时期的女性纷纷步入学堂,通过文化教育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社会也给予女性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广大女性自身的文化素质也在提高,中国社会女性整体的文化水平和素质也越来越高。 政治形象:女性参政议政被视为提高妇女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在成为世界性的发展潮流,成为国际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女性参政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妇女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全体妇女分享一个国家政治权力的基本前提和依据。女性走上政府机关领导岗位,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享有一定的决策权和管理权,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后所反映的女性形象中,由于女性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政治风云变换也体现在女性形象的变迁上。女性参政议政的权利得到了满足,于是开始追求更加富足的经济生活。但目前的对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研究主要是侧重于女性在高层领导职位中与男性的差异。 职业形象:女性职业角色是我们分析女性形象的重要方面,这对于了解女性社会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事教师职业的女性人物在四个阶段是平缓上升的,在文

后殖民主义主要内容

后殖民主义主要内容 内容一:东方学(西方关于东方的话语理论) (1)将“东方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权力话语方式进行批判。 (2)东方学是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机制和方式是西方人在书写、研究、建构、控制和君临东方,本质上反映了东西方之间一种特殊的不平等关系。 (3)东方学中的“东方”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假定和幻想,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和标准以西方的思维方式而制作出来的非现实的东方。 (4)对东方学本质的揭露 1:西方人把西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检验标准扩 展到东方 2:东方只是西方人所希望它成为的某种状态,是西方人使西方全球扩张合理化的文化论据。 3:这是西方人凭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权力而获得 的知识上的权力。 萨义德的三点补充说明: (1)这一说法并不否认现实东方的真实性, 不能由此得出东方在本质上只是一种观念性存在的错误结论; (2)所谓东方是一种人为的建构, 强调的是东方和西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关系、支配关系、霸权关系, 正是因为这种关系, 东方是被“制作”或者说是被“驯 化”成了所谓的“东方”; (3)东方学中的东方并非什么谎言或神话结构, 它不是西方对东方的纯粹虚构或奇情异想, 而是一套被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并与西方的政治、经济及其机构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内容二:文化霸权和文化身份(西方对东方殖民主义的新形势) (1)三个主要的批判角度 1:文化的政治性与意识形态性: 没有纯粹的文化形态, “文化是民族同一性的根源, 而且是导致刀光剑影的那一种根源”。文化绝不是什么中性的东西文化必然受到其主体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等等的“污染”。 2:文化与权力的结合 3:文化参与帝国主义事业: 探讨帝国主义如何依赖文化、文化又是如何为帝国的殖民扩张服务, 以及文化与权力的“共谋”等问题。 “身份”的含义: 1:多种文化的“共同制造物” 2:想象的地理和历史有助于精神通过把附近和遥远地 区之间的差异加以戏剧化而强化对自身的感觉;它 也成为殖民地人民用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的存 在方式。 3:殖民机构对自身话语的不断宣传,实现了西方话语 的霸权地位。 ——《文化与帝国主义》

正确认识句子间的因果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正确认识句子间的因果关系 句子间的因果关系表示前后分句之间存在着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解说性的因果关系,有先因后果,如:因为水变成冰时体积增大,密度缩小,所以冰能浮在水面。有先果后因,如: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是因为大家平时学习很刻苦。二是推论型的因果关系,有据因推果,如:既然他天不亮就已经从家里动身了,那么,他一定能在天亮之前赶到目的地。有据果推因,如:既然大家一致推举他为班长,可以肯定他平时在大家心目中的威信一定是比较高的。 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那么)……”等。 正确认识句子间的条件关系 句子之间的条件关系一般有这样三种情况:一是有这个条件就会有相应的结果。没有这个条件,也不一定没有这个结果。如:在正常的大气压下,只要达到摄氏零度,水就会结冰。而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有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相应的结果,没有这个条件就不会有这个结果。如:只有到了春天,你才能在这里看到漫山遍

野的杜鹃花。三是表示排除一切条件,即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相应结果。如:无论我们走到什么地方,都不要忘了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 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有“无论(任凭)……都(也)……”、“只要……就……”、“只有……才……”等。 正确认识句子间的转折关系 句子之间的转折关系往往表示意思的相反或相对。在一般情况下,前后两个分局之间存在着明显相反的意思,这是典型的转折句,如:虽然天下着雨,但是我们的联欢会依然在进行着。有时,前后分句之间的意思并不存在着明显的矛盾,而是相对的,这也是典型的转折句,如:我们不能为了一点小事而伤了同学的感情,当然也不能回避这个矛盾。在转折关系的句子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那就是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的意思是基本一致的,而后面的转折只是对前句附加一个说明和修正,补充一下而已。如:他身体已经基本康复了,只是偶尔还有一点咳嗽。 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不过……”、“……可是……”、“……然而……”等。 正确认识句子间的递进关系 句子之间的递进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1、一般递进。表示后一分句在语义上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它有两种形式,一是正递,即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如:我爱北京,我更爱秋天的北京。二是反递,即前句和后句语义是

表达感谢朋友的经典句子【三篇】

表达感谢朋友的经典句子【三篇】 导读:本文表达感谢朋友的经典句子【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1、感恩是一种的美德,时时处处怀着感恩的心,你会发现自己你能享受生活,你能随时随地的获得快乐。 2、你给我的最珍贵的礼品——领导对同事真诚的友情,在我生活的银河中,犹如一颗明亮的星星。感恩节快乐! 3、一片云代表一颗心,一滴雨代表一份情,一句诗代表一份爱,一句祝福代表永远的感激,愿上天保佑你一生。 4、感恩节到了,你还在等待什么,赶快拿起手机准备好情绪,用充满深情的语言向世界说声谢谢,向朋友说声谢谢。 5、今天是感恩节!朋友不管你是否信仰基督,都应报有感恩的心,真心的感谢上帝给我们的一切,愿我们身边的人幸福 6、夜很深,想念的心在空中游荡,无论我们距离有多远,至少可以享受同一片的星光!感谢你在我生命中出现的每一刻! 7、朋友,我从心底感谢你对我的心对你的承诺。你不仅是一个有价值的成员,这个集团,你是亲爱的朋友。我无法想象没有你。 8、朋友,今天感恩节,无数人向我感恩,体现人类可贵的精神。感恩不必短信纷纷,通知你黄昏时分,带上所有积蓄我俩平分。 9、心中常怀感恩之心,谢天地予我以灵气,谢雨露给我以生气,

谢山河壮我以朝气,谢朋友送我以暖意。祝你感恩节快乐! 10、被惦记是温暖的,被祝福是快乐的,被祈祷是神圣的,被保佑是安全的,您是被我惦记着、祝福着、祈祷着、保护着的朋友! 11、感恩节到了,我为你安排了一些列丰富的活动,第一,要谢你,第二,要谢谢你,第三,要感谢你,第四,要谢谢谢……谢你。 12、感恩,生命如此不平凡,生命长河中确有宝石在熠熠生辉;感恩,生命如此丰富与多彩,万物生灵赐予的永不泯灭的生活激情。 13、拔下一根火鸡的羽毛,让它千里传情,借着秋风,将我的浓浓感谢送到你的身旁,有了你的关怀,这个初冬暖意融融。感恩节快乐! 14、您是我见过最美丽的树叶,让我的森林为您凋谢;您像一首旋律让我的生命多和-谐,我只能用小小声音说感谢,小到只有您能了解! 15、爱意犹如长流水,点点刻记在心头。成人路上唠叨多,岁月悠悠白发飘。感恩节来临雪花飞,我送妈妈鸭绒袄。祝福妈妈温暖又开心! 16、感恩节闹一闹,送你一道小题考一考,问,哪个女孩儿没有胸?答案小红帽,因为她的"奶奶"被大灰狼吃掉了,祝你感恩节健康快乐。 17、又一年感恩节到,让快乐和欢笑共同舞蹈,让温馨与祥和奏出美妙,让幸福和健康成为你的朋友。XX公司祝您感恩节里全家幸福!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文化解读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文化解读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是英国历险小说的源头,也是一部带有强烈殖民主义意识的文学作品。它不仅生动地讲述了小说主人公鲁滨逊开拓荒岛的详细过程,也描绘了他驯服改造原始部落人\"星期五\"的手段和策略。本论文着重以\"后殖民主义批评\"为视角,对《鲁滨逊漂流记》中所建立起的宗主国与殖民地,奴隶主与奴隶,白种人与有色人,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文明与野蛮,基督教与食人部落等等二元对立的殖民话语体系进行解构,揭示蕴含在作品中的殖民主义意识,并阐述鲁滨逊如何以枪炮为后盾,有计划地从语言和宗教阴阳两方面对\"星期五\"进行赤裸裸的文化殖民,使其丧失了原有的民族文化身份,从而造成自我身份丧失的窘境。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殖民主义;殖民话语;文化殖民 丹尼尔笛福是英国18世纪伟大的英国小说家。他的巨作《鲁滨逊漂流记》可以说是一片英国先驱探险小说或者是一部典型的殖民文学作品。殖民主义是西方资本积累的了结果,直到维多利亚女皇执政时期,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的海上霸王,相反,他们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的是:抢夺他们的土地,亵渎他们的神明,磨灭他们的语言,通过传染欧洲的疾病消灭他们的人口,征服他们的子孙,以使得他们变得顺从和依附。在殖民文学中,殖民者的所有邪恶行径都是呗抹掉的,他们自己宣称他们接受上帝的召唤来为了下等野蛮人带来文明教化。实际上,这是流行的殖民话语,便于文化殖民和侵略。 一.殖民主义话语 殖民主义文学中,殖民话语是主流的。《鲁滨逊漂流记》是典型的殖民主义文学因为它的主体---殖民主义-很好的从一系列的殖民话语的二元对立中体现:鲁滨逊作为声称自己为文明人的殖民者的一部分,有能力奴役他者并且将所谓的文明带给劣等民族,因为他的文化是主流文化。 《鲁滨逊漂流记》和其他殖民文学一样,把白人描述成了"优等种族",公正善良的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他者"----非洲黑人和美国的印第安人则被描述成"劣等种族",呗固有的认为成是以原始的方式生活,举止不文明的,用奇怪丑陋的方式跳舞和具有不人道的吃人肉的习俗的一种未开化的生物体。西方人抓住机会对"他者"的形象进行了建构并且寻找理论支撑。因此,为"他者"传播文明成为了鲁滨逊自然不可避免的一项计划,教化这个野蛮人星期五成了一个文明人的重要任务。 二.殖民主义的体现 1. 卖苏里成为黑奴 在《鲁滨逊漂流记》中,笛福曾描述鲁滨逊一度成为自己的摩尔人的奴隶,但后来,当他是一个自由的人,他卖了一个小男孩又买了他的种植园干活的黑奴。然而,我们知道苏里的命运曾是卖给那个帮助他们逃出陷进的船长,但是后来船长使他改变的原因是如果他在十年后成为基督教徒就有义务让这个男孩得到自由。在殖民地文学中,"他者"总是称为寂静无声的,从此,他就证明了奴隶制度合乎情理的。在小说中,鲁滨逊是笛福,以及那些支持奴隶交易和奴隶运动的商人和资本家的代言人。 2. 将他们原始的生活方式改变成简单的生活 解决吃人的习惯,改变星期五食人族的天性。给星期五做衣服,在白人式的装扮下,殖民地人民看起来和白人一样好看。相反,裸体的人意味着丑陋,不文明的形象。进而,笛福

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

殖民主义(colonialism),指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采取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将其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政策。西方强国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一种侵略政策。其表现形式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

不同而发生变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殖民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都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如武装占领、海外移民、海盗式的掠夺、欺诈性的贸易、血腥的奴隶买卖等。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主要通过“自由贸易”形式,把不发达国家、民族和地区变成自己的

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以及廉价劳动力和雇佣兵的来源地。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殖民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帝国主义时期,除了采取上述各种手段外,资本输出成为剥削这些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主要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沦为殖民地、

半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大批亚洲、非洲国家获得独立,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奉行殖民主义政策的国家转而采用间接的、比较隐蔽的、更具有欺骗性的形式,来维护和谋求殖民利益。在政治上,一方面

允许和承认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另一方面通过培养或扶植代理人来实行控制;经济上以提供“援助”的形式,通过附加苛刻条件的贷款、不平等贸易、组织跨国公司等手段,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对这些国家实行掠夺;军事上以提供军事“援助”的形式,在这些国家建立军事基地、驻扎军队、

派遣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军队等,实行变相的军事占领。为了实现其战略目的,它们甚至策动政变、挑起内战、扶植傀儡政权。这些被统称为新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是相对于17、18、19世纪的殖民主义而言的。 也即:原来西方国家的殖

形容同事关系好的句子

形容同事关系好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为了表达我们公司由衷的感谢,谢谢您们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和信任!同时,我为能争取到您们的认可和友谊而感到高兴,我们会珍惜,并维系到长远。 2、我笑而不语,望着你的眼睛,闪着泪光。我轻轻放开你的手。车、快开了。我踏上了归途。坐在靠窗的位置,只为多看你几眼。你缓缓走下车,回头看了我一眼,叮嘱我要小心。 3、我不去多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那块绿洲,便不再瞻前顾后! 4、我也许不是您最出色的员工,而您却是我最崇敬的领导!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原本就聚散无常,但愿每个人都不要过于悲伤,留住相聚时的美好片段就足以。 6、花开花落,四年的时间,并不长。此时的我们,又伫立在十字路口,也只有此时的我们,才真正尝到别离的滋味。 7、我不知道离别的滋味是这样凄凉,我不知道说声再见要这么坚强。只有分离,让时间去忘记这一份默契。 8、挥手告别,扬帆远航,忘不了的,是你抛出的那根友谊的缆绳,无形中牢牢地系在我的心上。 9、今天我来到这里,坐在这个位子,谢谢领导给我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我一定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和谐团队。和谐创造,谢谢。

10、真心感谢所有的同事,感谢与这一群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同事们一起成长、一起拼搏,一起努力!谢谢你们! 11、藉此机会,让我们对您过去珍贵得支持表示感谢,对您今后得订单,我们将保证继续格外关照! 12、别离,是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是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我们有相逢的希望在安慰。 13、感谢快乐让你如此快乐,感谢健康让你如此健康,感谢幸福让你如此幸福,感谢如意让你如此如意,感谢人民币让你如此有钱,祝你天天开心,一切顺利! 14、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最可贵,贵在雪中送炭;朋友中的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但不扑鼻,缓缓飘来,似水长流。 15、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如果它流动,它就流走;如果它存著,它就干涸;如果它生长,它就慢慢凋零。 16、要珍惜朋友之间的缘分,因为芸芸众生中,只有朋友最“气味相投”。“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真正的朋友,是不是亲人,却胜似血亲! 17、太美的文字,无不流露着真诚与祝福;欣赏你的文字=欣赏你内心的美与善良,你的品味与个性值得我借鉴和学习,感恩生活;感谢有你的相知! 18、谢谢双语的校友和一种的校友们,谢谢曾经爱过我的和我爱过的人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变得更成熟,更懂得社会,更了解人性!

殖民主义的影响

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双重影响 摘要: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军事威胁、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一系列的侵略活动。列强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加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的消亡,加速了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的解体,促进了中国的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但是,国外的侵略者的本意是要侵略中国,使中国沦为其殖民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这让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使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处于一个极度的不平衡的状态,掠夺殖民地,对外扩张,发展本国资本主义,为了改善贸易环境而攫取暴利。 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军事威胁、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一系列的侵略活动,毛主席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他们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帝国主义“向中国举行多次的侵略战争”,通过这些侵略战争,帝国主义就“残酷的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1.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和政治控制 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多次发动入侵中国的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通过割地、赔款、享有特权等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行政权,并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爱国运动。 1840年英国侵略者首先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接着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年法国又发动了中法战争;1894年日本又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到了1900年,英、美、法、德、、日、俄、意、奥等八国又联合发动了侵华战争。他们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给我们伟大祖国捆上了一条条锁链。他们在中国开商埠,割土地、抢财富、劫资源,……而且夺得了“协定关税”、“内河航行”、“沿海贸易”、“领事裁判”、“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从此中国陷入了领土被瓜分、主权被强夺、财富被侵吞、人民遭奴役的悲惨境地。如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大大加强了对中国的政治控制。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设立使馆,开辟或扩大“租界”等手段实行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系统以外的殖民的统治制度,借此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直接间接的控制中国政府。 2.殖民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 开放通商口岸,控制海关,压低关税,在中国办工厂、银行,修铁路、开矿山等,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掠取高额利润,并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殖民主义侵略制造舆论。 在中法战争中,资本主义列强压迫清朝政府增设陆路通商口岸,减低陆路通商的税率,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是中国愈来愈深地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扩大通商口岸,增开陆路通商城市,获得遍及沿海和深入内地各处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特权,降低关税和内地转口税税率等,是鸦片贸易和掠夺华工成为合法化,使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得以横行无忌的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放手用鸦片毒害和掠夺中国人民,对中国民族经济进行直接的压迫,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英国及其殖民地对中国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的农产品和其他原料也急剧增加。由于外国商品,特别是棉织品大量倾销,洋纱逐渐代替了土纱,洋布逐渐代替了土布,洋袜、洋巾、洋烛,洋铁也都逐渐代替了中国土产,中国的棉纺织业和其他工场手工业,受到严重摧残。农民被迫放弃作

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

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 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发布时间 2003-4-8 作者陶东风后殖民主义与 女权主义之间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呈现出既相联系又相冲突的十 分复杂的关系。 它们之间一致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两种文化理论都关注对于在统治结 构中被边缘化的"他者"的研究,自觉维护他们的利益;都以颠覆性别的、 文化的、种族的等级秩序为己任,并利用后结构主义来否定男权主义与殖 民主义的共同基础──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然而,只是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才 "磨合"得比 较"近乎",几乎结成了"同盟"促成这种联盟的因素是双方都认识到自己的 局限,而在此前相当一段时间中,这两种同样著名的批判理论之间却存在 严重冲突。 它们在以下问题上曾经存在严重分歧如何评价第三世界妇女解放、如 何看待帝国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关系、如何认识殖民主义者利用女权主义的 标准支持自己的"文明化使命"。 1、女权主义还是新东方主义?最重要的分歧发生在关于"第三世界妇 女"的问题上。 有些持女权主义立场的后殖民主义者认为仅仅关注种族政治必然忽

视妇女在帝国主义状况下的"双重殖民化"既是种族的又是性别的境遇。 这种理论假设第三世界的妇女是本土的与外来的夫权制帝国主义意 识形态的双重牺牲品。 在女权主义者看来,第三世界反殖民的民族主义同样存在严重的性别 歧视,而后殖民主义理论在这方面则表现出严重的理论盲视。 而在一些后殖民批评家看来,西方女权主义津津乐道的所谓 "第三世 界妇女",尤其是对于她们的"差异性"的强调,本身就带有殖民主义色彩。 无论本土的妇女走到哪里,西方的女权主义者都要求她们展示这种所 谓的"差异性"。 这种对于本土女性的色彩斑斓的异国情调的迷恋,不过是满足了西方 妇女的一种窥淫欲望。 差异意识设立了一个隐含的文化等级西方女权主义者拥有为 "不幸的 姐妹"准备解放道路的特权。 在《在西方的眼睛之下女权主义学术与殖民话语》一文中, 莫汉蒂· · 指 出"第三世界妇女"这个范畴在两层意义上是殖民主义性质的。 首先,它是种族还原主义的,即把第三世界的妇女看成是铁板一块的 东西,无视在第三世界妇女之间存在大量物质的与历史的差异;其次,它 通过把"第三世界妇女"当作与第一世界妇女相对的"它者",来巩固西方女 权主义者的自我身份。 这样,西方的女权主义者实际上生产出了一种双重殖民化的叙述,以 便把第三世界妇女政治上的"不成熟"与第一世界妇女的"成熟"进行对比。 把第三世界妇女再现为贫苦的、没有受过教育的、束缚在传统中的、

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 我们大家对“殖民主义”一定都不陌生,但加上一个“后”字意义完全不同,可能就很少人对此有较深的了解了。那么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它的历史语境、理论渊源、形成发展,又都是怎样的? 一、“后殖民主义”含义 “后殖民主义”,我们把它理解为“殖民主义之后“,这个“后”可以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时间上的完结——代表殖民地的解体;一个是意义上的取代——殖民主义的消失。但是很显然,第二种意义并不存在,或者说在当前的历史语境下并不存在,因为我们所能知的所有的后殖民主义话语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在造成的各种后果”,也就是说殖民主义仍存在着后续影响。而如同上世纪六十年以后在西方学术界出现的形形色色冠以“后”字前缀的“主义”一样,后殖民主义也是一个含义丰富,颇难界定的词,目前也没有一种统一的说法。按照德里克的概括,仅“后殖民”一词就包含下面三种重要的意思: (1)对前殖民地社会的现实状况的一种真实描绘,在这种情况下它有着具体明确的指称对象,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 (2) 一种对殖民主义时代以后的全球状态(经济、政治、文化格局)的描述,用法比较抽象,缺乏具体所指,与它企图取而代之的第三世界一样,意义模糊不清,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等。 (3)描述一种关于上述全球状态的话语,这种话语的认识论和心理取向正是上述全球状态的产物。 (阿里夫·德里克《后殖民氛围: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美国《批评探索》1994年冬季号。德里克近十几年来发表一系列论述后殖民理论的文章,以其独到的视角,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德里克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敏锐眼光,揭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后殖民理论存在的盲点及其意识形态内涵,并凭借自己对东亚历史的深入了解,解析了一系列东方后殖民现象。)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后殖民主义应该说是更倾向于第三种意义的,简单的来说是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续影响的研究、反思和批判,比如后殖民理论、后殖民批评等,同时包含了前两种含义,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文化批评模式。 如果从这一个意义层面入手,从我们所知的后殖民主义的历史发展及其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后殖民主义跨越了众多学科,从哲学、历史、文学、心理学、人类学直到艺术史和文化研究;其研究涉及到众多的问题,如文化和帝国主义、殖民话语与西方对东方的文化再现、第三世界的文化抵抗、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身份,以及种族、阶级、性别的关系等等;其内部包容了众多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如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因此我们认为后殖民主义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从小来说,它是一种文化理论体系,即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 theory),包括后殖民主义文学、后殖民主义批评话语等,是一种涉及各个领域的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往大了说,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是后殖民批评、后殖民理论、后殖民创作实践等所张扬的思想倾向的总称。它是社会性的文化反思,是由西方而起的文化研究的一种转向,是以上所说的集合性话语组成的话语场,它是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对话”的文化策略,而且使边缘文化得以重新认识自我及其民族文化前景。 二、后殖民主义发展 学界一般认为后殖民主义源于20 世纪50、60 年代的反殖民主义论述,70年代末在西方文论界和文化界兴起,80 年代进入流行,后殖民理论的主要阐释者包括萨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和艾哈迈德(Abdul Jan Mohamed)等。事实上,后殖民主义并非是突然出

认识句子间的因果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

正确认识句子间的因果关系 句子间的因果关系表示前后分句之间存在着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解说性的因果关系,有先因后果,如:因为水变成冰时体积增大,密度缩小,所以冰能浮在水面。有先果后因,如: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是因为大家平时学习很刻苦。 二是推论型的因果关系,有据因推果,如:既然他天不亮就已经从家里动身了,那么,他一定能在天亮之前赶到目的地。有据果推因,如:既然大家一致推举他为班长,可以肯定他平时在大家心目中的威信一定是比较高的。 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那么)……”等。 正确认识句子间的条件关系 句子之间的条件关系一般有这样三种情况: 一是有这个条件就会有相应的结果。没有这个条件,也不一定没有这个结果。如:在正常的大气压下,只要达到摄氏零度,水就会结冰。而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有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相应的结果,没有这个条件就不会有这个结果。如:只有到了春天,你才能在这里看到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三是表示排除一切条件,即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相应结果。如:无论我们走到什么地方,都不要忘了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 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有“无论(任凭)……都(也)……”、“只

要……就……”、“只有……才……”等。 正确认识句子间的转折关系 句子之间的转折关系往往表示意思的相反或相对。在一般情况下,前后两个分局之间存在着明显相反的意思,这是典型的转折句,如:虽然天下着雨,但是我们的联欢会依然在进行着。有时,前后分句之间的意思并不存在着明显的矛盾,而是相对的,这也是典型的转折句,如:我们不能为了一点小事而伤了同学的感情,当然也不能回避这个矛盾。在转折关系的句子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那就是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的意思是基本一致的,而后面的转折只是对前句附加一个说明和修正,补充一下而已。如:他身体已经基本康复了,只是偶尔还有一点咳嗽。 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不过……”、“……可是……”、“……然而……”等。 正确认识句子间的递进关系 句子之间的递进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1、一般递进。表示后一分句在语义上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它有两种形式,一是正递,即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如:我爱北京,我更爱秋天的北京。二是反递,即前句和后句语义是相对的,后句从反面上讲。如:他不但没有赶紧退缩回去,反而舔着脸笑嘻嘻地走了过来。 2、衬托递进。用相关的事物来对照比较而表示递进。他也有两种形式,一是弱衬,即以弱衬强,一般用否定式。表示弱的况且不行,

并非因为肤色_对有吉佐和子的_非色_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并非因为肤色3 ———对有吉佐和子的《非色》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吴 菲 任常毅 (上海商学院 上海 201400) 摘 要:日本当代著名女作家有吉佐和子的社会问题小说《非色》,深刻地揭示出种族歧视问题的严重性和世界性。提醒人们注意世界范围内的不平等、帝国主义思想对各种“被殖民”人们的精神压迫及关注多元文化的价值。同时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正是适应这种后殖民文化背景下女性主义文本的阐释方法。 关键词:非色;后殖民女性主义;种族;不平等 [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539(2007)08-0059-04 N ot B ecause of Coulor ———U nscramble Not Because o f Colour by Ariy osi Sawako from Visual Angle of P ostcolonial Feminist Wu FeiΠRen Changyi (Shanghai C ommercial C ollege,Shanghai,201400) Abstract:Not Because o f Colour was written by Ariy osi Sawako who is a fam ous Japanese author in the contemporary era.It reveals serious and abroad on the problem of racialism.It remind people to notice inequality in w orld,and colonized people’s psychic force by imperialism ideology,and value of multicultural.P ostcolonial feminist studies are elucidative ways that accomm odate feminist text analys2 is with post2colonial culture since the early1980290s. K ey w ords:Not Because o f Colour;post2colonial w omen;race;inequality 种族、不平等、东西方对话是我们今天仍在讨论的话题。经济的不平等、文化的不平等、种族的歧视是现今世界中仍未解决的课题。日本作家有吉佐和子早在196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非色》,就描写了包括这些问题的美国社会一角,小说里表露出的现象仍值得我们今天重新思考。 一、作家、作品及先行研究 有吉佐和子是我国人民比较熟悉的日本当代女作家,站在周总理旁穿着和服的照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吉佐和子(1931~1984)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她1931年生于和歌山市。父亲是银行高级职员。幼年时代,随父移居印尼,10岁时回国,1949年就读于东京女子大学英文系,是第15次复刊的《新思潮》同人。1956年以《地吟》入选“文学界”新人奖,并被选入芥川奖入围作品。1959年11月,有吉接受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奖学金,赴美国留学一年,研究种族问题,次年结业后绕道欧洲和中近东返回日本。有吉曾多次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与我国老一辈文学家老舍、巴金、冰心等保持良好的友谊。老舍曾有诗《赠有吉佐和子》赠给她。1984年8月30日,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人世。 3基金资助:本文得到2005年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择优资助。 [作者简介]吴菲(1978~ ),女,汉族,黑龙江人,日语语言文学硕士(吉林大学),上海商学院经贸日语系讲师。 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任常毅(1947~ ),男,上海商学院经贸日语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4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