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皮肤压疮护理报告单、追踪表doc

2016皮肤压疮护理报告单、追踪表doc

2016皮肤压疮护理报告单、追踪表doc
2016皮肤压疮护理报告单、追踪表doc

皮肤压疮护理报告单(2016年1.修订)

皮肤压疮追踪表(2016.1修订)

报告单表格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来的皮肤压疮,科室均要在24小时向护理部电

话报告,并填写皮肤压疮护理报告单,实施追踪。

2.入院病人Bradne压疮危险因素评估≤12分为高度危险,极有可能发生皮肤

压疮,应24小时上报护理部并填写压疮护理报告单,实施评估评价追踪。

3.项目填写应齐全。

4.压疮来源院外带来压疮包括:家庭、养老院、其他医院带来,或填写其他

来源。院内发生应选择科内发生还是科外发生。

5.病人状态Braden评分采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

6.压疮分期采用美国国家压疮协会2007分期。此分期既有组织累及深度的

描述,又有累及组织结果的描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7.压疮部位可勾选压疮发生部位,或选择其他注明具体部位。

8.压疮面积如发生多处压疮,只需选择面积最大的填写。

9.压疮发生原因将压疮发生的原因分类为病人因素、医疗因素、护理因素和

其他因素。可依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0.进行勾选已采取的护理措施,如勾择其他要注明具体措施。

11.事情经过应详细描述院内发生压疮的经过。例如病人的诊断,何时入院,

存在那些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科室给与了那些预防措施,病人在何种情况下,哪个班次出现了压疮,当时的皮肤情况是怎样的。如是院外发生的压疮应详细询问病人或家属发生压疮的时间,家中采取的措施,入院后存在危险因素。

12.科室针对上报的压疮要每月进行一次评价分析,做好记录。

13.对院外发生压疮或入院后评估有压疮风险的应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和签字。

14. 有压疮风险病人的应在床头要挂“预防压疮”或“高危压疮”的提示。

15.此表适用于压疮和有高危压疮风险病人的报告。(高危压疮病人,此表部分内容不需要填写:如压疮来源、分期、部位、面积、发生原因)

追踪表表格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所有病人入院或转院时,均应进行压疮风险评估。

2.评分:≥18分,提示无压疮风险,首次评估后无需再评估,有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15—17分,为低度风险,需每周评估一次,13-14分,为中度危险,需每周评估二次;≤12分,为高度危险,需隔日评估一次;应及时上报护理部;≤9分,为极高危,需每天评估。

3.追踪表中危险因素评估、预防治疗措施由责任护士负责(首诊例外)填写。

4.采取的改进措施由科室护士长填写。

5.科室每周进行效果评价,或依据皮肤转归或进展情况随时评价。病人转科、出院或死亡应及时评价。

6.科护士长应对压疮事件进行了解,对院内压疮事件了解发生原因,指导科室采取改进措施,定时对科室采取的改进措施及效果进行评价。

7.护理部对压疮事件进行追踪,对院内压疮事件的属性进行认定(如可避免压疮还是不可避免压疮),并定期对科室采取措施后的效果进行验证。

8.病人转科时此表交接到转入科室并继续使用此表进行追踪记录。

9.皮肤压疮转归分痊愈、好转、未愈。

10.Brade压疮危险因素和2007NPUAP压疮分期的具体内容详见《护理管理工具与方法实用手册》书中第222页、227页。

11.此表适用于压疮或有压疮风险病人的追踪。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2018压疮诊疗及护理的地要求地要求规范

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一、定义: NPUAP2016(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2016年4月13日公布了一项术语更改声明:将“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更改为“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并且更新了压力性 损伤的分期系统。 压伤是皮肤和/或皮下软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发生在骨突 部位或相关医疗或其它器械压迫部位。损伤可表现为完整的皮肤 或一个开放的溃疡,可能伴有疼痛。损伤的发生是由于较强的和 /或长时间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作用的结果。软组织对压力 和剪切力的耐受性可能会受微环境、营养状况、灌注状况、合并症情况以及软组织状况的影响。 手术压疮的定义:术后2小时到术后六天之内的压疮。 二、压力性损伤分期 级别定义临床表现 Ⅰ期指压不变白 红斑,皮肤 完整 局部皮肤完好,出现压之不变白的红斑,深色皮肤表现可能不同;指压 变白红斑或者感觉、皮温、硬度的改变可能比观察到皮肤改变更先出现。 此期的颜色改变不包括紫色或栗色变化,因为这些颜色变化提示可能存 在深部组织损伤。 Ⅱ期部分皮层缺 失伴真皮层 暴露 伤口床有活性、呈粉色或红色、湿润,也可表现为完整的或破损的浆液 性水疱。脂肪及深部组织未暴露。无肉芽组织、腐肉、焦痂。该期损伤 往往是由于骨盆皮肤微环境破坏和受到剪切力,以及足跟受到的剪切力 导致。该分期不能用于描述**相关性皮肤损伤,比如失禁性皮炎,皱褶 处皮炎,以及医疗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或者创伤伤口(皮肤撕脱伤,烧 伤,擦伤)。

Ⅲ期全层皮肤缺 失 常常可见脂肪、肉芽组织和边缘内卷。可见腐肉和/或焦痂。不同解剖 位置的组织损伤的深度存在差异;脂肪丰富的区域会发展成深部伤口。 可能会出现潜行或窦道。无筋膜,肌肉,肌腱,韧带,软骨和/或骨暴 露。如果腐肉或焦痂掩盖组织缺损的深度,则为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 Ⅳ期全层皮肤和 组织缺失 可见或可直接触及到筋膜、肌肉、肌腱、韧带、软骨或骨头。可见腐肉 和/或焦痂。常常会出现边缘内卷,窦道和/或潜行。不同解剖位置的组 织损伤的深度存在差异。如果腐肉或焦痂掩盖组织缺损的深度,则为不 可分期压力性损伤。 不可分期全层皮肤和 组织缺失, 损伤程度被 掩盖 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由于被腐肉和/焦痂掩盖,不能确认组织缺失的 程度。只有去除足够的腐肉和/或焦痂,才能判断损伤是3期还是4期。 缺血肢端或足跟的稳定型焦痂(表现为:干燥,紧密粘附,完整无红斑 和波动感)不应去除。 深部组织损伤持续的指压 不变白,颜 色为深红 色,栗色或 紫色 完整或破损的局部皮肤出现持续的指压不变白深红色,栗色或紫色,或 表皮分离呈现黑色的伤口床或**水疱。疼痛和温度变化通常先于颜色改 变出现。深色皮肤的颜色表现可能不同。这种损伤是由于强烈和/或长 期的压力和剪切力作用于骨骼和肌肉交界面导致。该期伤口可迅速发展 暴露组织缺失的实际程度,也可能溶解而不出现组织缺失。如果可见坏 死组织、皮下组织、肉芽组织、筋膜、肌肉或其他深层结构,说明这是 全皮层的压力性损伤(不可分期、3期或4期)。该分期不可用于描述 血管、创伤、神经性伤口或皮肤病 附加的压力性损伤定义: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该概念描述了损伤的原因。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是指由于使用用于诊断或治疗的医疗 器械而导致的压力性损伤,损伤部位形状通常与医疗器械形状一致。这一类损伤可以根据上述分期系统进行分期。 粘膜压力性损伤 由于使用医疗器械导致相应部位粘膜出现的压力性损伤。由于这些损伤组织的解剖特点,这一类损伤无法进行分期。 三、好发部位:

-2016皮肤压疮护理报告单、追踪表doc

皮肤压疮护理报告单(2016年1.修订)

皮肤压疮追踪表(2016.1修订)

报告单表格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来的皮肤压疮,科室均要在24小时向护理部电 话报告,并填写皮肤压疮护理报告单,实施追踪。 2.入院病人Bradne压疮危险因素评估≤12分为高度危险,极有可能发生皮肤 压疮,应24小时上报护理部并填写压疮护理报告单,实施评估评价追踪。 3.项目填写应齐全。 4.压疮来源院外带来压疮包括:家庭、养老院、其他医院带来,或填写其他 来源。院内发生应选择科内发生还是科外发生。 5.病人状态Braden评分采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 6.压疮分期采用美国国家压疮协会2007分期。此分期既有组织累及深度的 描述,又有累及组织结果的描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7.压疮部位可勾选压疮发生部位,或选择其他注明具体部位。 8.压疮面积如发生多处压疮,只需选择面积最大的填写。 9.压疮发生原因将压疮发生的原因分类为病人因素、医疗因素、护理因素和 其他因素。可依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0.进行勾选已采取的护理措施,如勾择其他要注明具体措施。 11.事情经过应详细描述院内发生压疮的经过。例如病人的诊断,何时入院, 存在那些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科室给与了那些预防措施,病人在何种情况下,哪个班次出现了压疮,当时的皮肤情况是怎样的。如是院外发生的压疮应详细询问病人或家属发生压疮的时间,家中采取的措施,入院后存在危险因素。 12.科室针对上报的压疮要每月进行一次评价分析,做好记录。 13.对院外发生压疮或入院后评估有压疮风险的应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和签字。 14. 有压疮风险病人的应在床头要挂“预防压疮”或“高危压疮”的提示。 15.此表适用于压疮和有高危压疮风险病人的报告。(高危压疮病人,此表部分内容不需要填写:如压疮来源、分期、部位、面积、发生原因)

压疮分期及处理方法

六、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压疮是机体某一部位因长期过度受压,由压力、剪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和深部组织的溃疡。在长期卧床、全身营养不良、老年人中较常见,特别是瘫痪患者。 【诊断分期】 1.Ⅰ期(淤血红润期):为压疮的初期,受压部位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氧,小动脉反应性扩张,局部充血, 局部皮肤表现为红斑以及轻度水肿,红斑区以手指下压,颜色不会变白。 2.Ⅱ期(炎症浸润期):红肿部位如果继续受压,血液循环仍得不到改善,静脉血回流受阻,局部静脉淤血,受压表面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表皮有水泡形成,此时极易破溃,破溃后,可显露出潮湿的疮面,患者有疼痛感。 3.Ⅲ期(浅度溃疡期):此期表皮水疱逐渐扩大,水疱破溃后,可显露潮湿红润的疮面,有黄色渗出液流出 ,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溃疡表浅,深度不超过皮肤全层,疼痛加剧。临床表现为溃疡周缘不整齐,基底部苍白(血液供应障碍),肉芽组织生长不良,还可发现创面周缘有厚而坚硬的瘢痕组织形成。 4.Ⅳ期(深度溃疡期):浅度溃疡向深层次发展,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累及筋膜、肌肉甚或骨骼。临床表现为创面呈现黑色坏死状;如并发有细菌感染,创面分泌物常有异味,呈脓性。严重者细菌入侵易引起败血症,造成全身感染。. 5.不可分期阶段:失去正常皮肤组织,伤口床被不同颜色的腐肉或痂皮覆盖。在这种情况下将腐肉或痂皮充分剥落,才能确定真正的深度和分期。 6.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皮下软组织受到压力或剪切力的损害,局部皮肤完整但可出现颜色改变如紫色或褐红色,或导致充血的水疱,与周围组织比较,这些受损区域的软组织可能有疼痛、硬块、有黏糊状渗出、潮湿、发热或冰冷。在肤色较深部位,深部组织损伤可能难以检测出。厚壁水疱覆盖下的组织损伤的情况会更严重,可能进一步的发展,形成薄的焦痂覆盖,这时即使辅以最适合的治疗,病变仍会迅速发展,暴露多层皮下组织。 【诊疗规范】 (一)压疮的治疗原则 1.创面局部处理:改善局部血液供应状态,减压;选择合适的敷料(湿润的闭合性的环境,缓解组织受压情况)。 2.全身支持治疗:潜在性疾病的治疗;营养的补充;抗感染措施。

2016皮肤压疮护理报告单、追踪表doc

皮肤压疮护理报告单(2016年1?修订) 病人一般资料: 姓名:科室:病案号性别:□男□女 诊断:病人/家属签字:关系: 护理级别:□特级□ I级口^级□山级 文化程度:□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压疮来源: □院外带来□家庭□养老院□其他医院□其他 □院内发生□科内(发生日期:年月日)□科外带来(病房:)病人状态: □昏迷□瘫痪□大小便失禁□强迫体位□肢体麻痹□极度消瘦□肥胖 □冬眠□营养不良或恶病质□其他 Braden评分分入院评分时是否属于高危险:□是□否 压疮分期:(多处时选择最严重处) □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口1局部组织红肿发硬口且不规则的表皮破溃,限于表皮及真皮层 □山皮肤变厚溃烂,并延伸至皮下脂肪组织深部组织坏死呈溃疡,延伸至肌肉层 □V深部组织坏死呈溃疡已延伸至骨骼、关节结构□不可分期 压疮部位: □骶尾部□髋部□髂前上棘□肩胛部□枕部□耳廓□肘部 □膝部□踝部□足跟部□其他 压疮面积:(平方厘米) □ 1 — 2 □ 2 — 4 □ 4—6 □ 6 —10 □IO —15 □ 15—20 □ 20—30 □ 30 以上创面情况: □红肿□渗血渗液(水疱)□溃烂□化脓□坏死□恶臭□其他 压疮发生原因(可多选): 病人因素:□卧床□制动□强迫体位□昏迷□肥胖□大小便失禁□水肿□低蛋白 □恶液质□其他 医疗因素:□未能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营养状况□滥用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调性腹泻□其他护理人员因素:□未按时翻身□未及时清洗,擦洗皮肤□床单位潮湿、不洁、褶皱□管路固定不当□管路较长时间受压而未发现□护理操作不当,拖、拉、扯、拽等 □使用的便盆有损坏,造成皮肤擦伤□其他 以采取的护理措施(可多选): □增加翻身次数□保持皮肤清洁□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使用防压疮气垫□进行危险因素评估□使用软垫垫于骨隆突部位□应用频谱仪照射创面治疗□贴膜保护受压部位皮肤□伤口换药□其他 事情经过(可附页)

预防压疮护理质量检查表(新).pdf

预防压疮护理质量检查表 科室:得分:检查日期:检查人: 项目评定标准标准分扣分标准检查情况 评估 10分护士能正确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及时发现压疮的高 危患者,预防压疮的发生。高危因素患者执行评估率 100%。 10分评估不认真扣 2.5分; 未评估5分; 未掌握评估方法扣5分 病人安全管理30分1.高危患者应在床头悬挂“防压疮”警示标识。 2.对外院带入或院内发生的压疮;正确描述压疮情况, 并在护理记录中详细记录。填写“压疮报告表”,24 小时内由护士长上报科护士长。 3.对可能发生难免性压疮的患者,护士填写“难免压疮 造口小组报表”,24小时内由护士长上报护士长及科护 士长及伤口造口小组组长,及时检查定性。 4.住院期间压疮患者出现难免压疮,经检查确实采取积 极的护理措施,但因病人的自身条件发生的难免压疮 要填写“压疮报告表”,24小时内由护士长通知护理部, 及时检查定性。 5分 5分 10分 10分 未标识扣2分; 检查不认真扣3分; 未记录扣3分; 未及时上报扣3分; 未及时上报扣5分; 未及时上报扣5分 预防措施50分1.对有高度压疮危险的患者,由责任护士或夜班护士填 写“难免压疮申报表”,应在床头悬挂“防压疮”警示 标识。 2.制定护理计划,落实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可行、正确。 3.患者卧位正确,病床单位整洁、平整、干燥、无皱褶。 4.正确使用防护用具,皮肤护理措施得当,患者皮肤清 洁干燥。 5.有营养支持的措施及指导,做好交接班。 6.病区责任组长、护士长定期检查护理措施是否得当到 位,加以指导。 7.科室人员对患者防压疮的制度及应急预案与流程熟 知,科室组织学习与考核。 5分 10分 10分 10分 5分 5分 5分 无标识扣2分; 检查不认真扣3分; 未记录扣3分; 未及时上报扣3分; 未落实护理措施扣5分; 措施不到位扣2分; 卧位不正确、床单位潮 湿未及时更换扣5分; 防护具使用不正确,患 者皮肤脏、潮湿扣5分; 无措施或知道扣2分; 未定期检查扣3分; 未加以指导扣2分; 不熟知扣2分; 未学习、考核扣1分 上报记录10分未及时上报扣3分; 未记录、交班扣3分;未总结及改进扣2分 3分 3分 4分 未及时上报扣3分; 未记录、交班扣3分; 未总结及改进扣2分 总分100分实际得分

2018年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 压力性损伤诊疗及护理规范 一压力性损伤定义 (1) 二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 (1) (一)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 (1) (二)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危险的潜在因素 (1) 三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危人群 (1) 四压力性损伤好发部位 (2) 五压力性损伤分期及临床表现 (2) 六预防压力性损伤及护理规范 (4) (一)评估 (4) (二)预防措施 (4) (三)压力性损伤护理规范 (6) 七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组织 (9) 八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职责 (9) 九压力性损伤的报告 (10) 十压力性损伤护理会诊 (11) 十一压力性损伤的护理质量控制………………………….12. . 一、压力性损伤定义 压力性损伤是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它器械下的皮肤和/或软组织的局部损伤。可表现为完整皮肤或开放性溃疡,可能会伴疼痛感。

损伤是由于强烈和/或长期存在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软组织对压力和剪切力的耐受性可能会受到微环境、营养、灌注、合并症以及软组织情况的影响。 (一)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 1.营养指标营养指标包括贫血,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的水平,营养摄入和体重 2.影响灌注和氧合的因素影响灌注的因素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系统不稳定、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低血压,踝肱指数和用氧情况 3.皮肤水分皮肤干燥和过度潮湿都是危险因素 4.高龄 (二)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危险的潜在因素: 1.摩擦力和剪切力 2.感知觉 3.活动能力 4.全身营养状况 5.移动能力 6.体温 三、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危人群 1.老年人 . . 2.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3.肥胖或消瘦者

4.使用镇定剂的患者 5.水肿患者 6.疼痛患者 7.石膏固定患者 8.营养不良、贫血及糖尿病患者 9.大、小便失禁患者 10.发热患者 11.因医疗护理措施限制不能活动患者 四、压力性损伤好发部位 平卧位:枕部、肩胛、肘部、骶尾部、足跟 俯卧位:面颊、耳廓、肩峰、膝部、足趾、乳房(女性)、生殖器(男性) 侧卧位:耳部、肩峰、肋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 坐位:肩胛、肘部、坐骨粗隆、腘窝、足跟 五、压力性损伤分期及临床表现 根据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小组(NPUAP)2016年更新的压力性损伤分期如下: 1期:指压不变白红斑,皮肤完整 局部皮肤完好,出现压之不变白的红斑,深色皮肤表现可能不同;指压变白红斑或者感觉、皮温、硬度的改变可能比观察到皮肤改变更先. . 因为这些颜色变化提此期的颜色改变不包括紫色或栗色变化,出现。

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一、压疮的定义 压疮也叫褥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疡和坏死。 二、压疮的影响因素 1、内在因素:营养不良、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急性病、年龄、体重、血管病变等。 2、外在因素: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等。 3、诱发因素:坐卧的姿势、移动病人的技术、大小便失禁等,。 三、压疮的好发部位 1、仰卧位:枕部、肩胛部、肘部、髋骨、骶尾部、足跟部 2、侧卧位:耳部、肩峰、肋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踝部 3、俯卧位:面颊和耳廓、肩峰、乳房(女性)、生殖器(男性)、膝部、足趾 4坐位:肩胛部、肘部、坐骨结节 四、压疮的检查方法 一视(查看皮肤颜色和完整性及渗出液) 二触(触摸皮肤弹性和压疮周围水肿范围) 三量(测量皮肤变色的区域或水泡或压疮面积及深度:与头同一方向的距离为长,水平方向为宽,用棉签垂直插入伤口最深处测得长度为深度,长cm×宽cm=面积cm2)

四断(判断临床表现进行压疮分期) 五录(认真做好压疮记录) 五、压疮的分期和临床表现 (一)怀疑深层组织损伤:皮下软组织受到压力或剪切力的损坏,局部皮肤完整但可出现颜色改变,如紫色或褐红色,或导致充血的水泡,与周围组织比较,这些受损区域的软组织可能有疼痛、硬块、有黏附状的渗出、潮湿、发热或冰冷。 (二)淤血红润期(压疮Ⅰ期):在骨隆突处皮肤出现压之不退色的局部红斑,但皮肤,深色皮肤可能没有明显的苍白改变,但其颜色可能和周围的皮肤不同。局部有红、肿、痛、麻木感。 (三)炎性浸润期(压疮Ⅱ期):局部皮肤紫红色,皮下有硬结、有水疱易破损;表皮或真皮缺失,在临床可表现为粉红色的擦伤、完整的或开放/破裂的充血性水泡。 (四)浅度溃疡期(压疮Ⅲ期):全层伤口失去全层皮肤组织,除了骨肌腱或肌肉尚未暴露外,可见皮下组织,有坏死的组织脱落,但坏死组织的深度不太明确,可能有潜行和窦道,浅表溃疡,有黄色渗液,感染时有脓液、疼痛。 (五)坏死溃疡期(压疮Ⅳ期):全层伤口失去全层皮肤组织,伴骨头、肌腱和肌肉外露,局部可出现坏死组织脱落、焦痂,有潜行、窦道,感染向周边、深部,可深达肌层,骨面,坏死组织发黑,有臭味,严重可致败血症、脓血症。 六、压疮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压疮分期及处理方法

压疮分期及处理方法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六、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压疮是机体某一部位因长期过度受压,由压力、剪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和深部组织的溃疡。在长期卧床、全身营养不良、老年人中较常见,特别是瘫痪患者。 【诊断分期】 1.Ⅰ期(淤血红润期):为压疮的初期,受压部位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氧,小动脉反应性扩张,局部充血, 局部皮肤表现为红斑以及轻度水肿,红斑区以手指下压,颜色不会变白。 2.Ⅱ期(炎症浸润期):红肿部位如果继续受压,血液循环仍得不到改善,静脉血回流受阻,局部静脉淤血,受压表面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表皮有水泡形成,此时极易破溃,破溃后,可显露出潮湿的疮面,患者有疼痛感。 3.Ⅲ期(浅度溃疡期):此期表皮水疱逐渐扩大,水疱破溃后,可显露潮湿红润的疮面,有黄色渗出液流出,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溃疡表浅,深度不超过皮肤全层,疼痛加剧。临床表现为溃疡周缘不整齐,基底部苍白(血液供应障碍),肉芽组织生长不良,还可发现创面周缘有厚而坚硬的瘢痕组织形成。 4.Ⅳ期(深度溃疡期):浅度溃疡向深层次发展,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累及筋膜、肌肉甚或骨骼。临床表现为创面呈现黑色坏死状;如并发有细菌感染,创面分泌物常有异味,呈脓性。严重者细菌入侵易引起败血症,造成。. 5.不可分期阶段:失去正常皮肤组织,伤口床被不同颜色的腐肉或痂皮覆盖。在这种情况下将腐肉或痂皮充分剥落,才能确定真正的深度和分期。 6.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皮下软组织受到压力或剪切力的损害,局部皮肤完整但可出现颜色改变如紫色或褐红色,或导致充血的水疱,与周围组织比较,这些受损区域的软组织可能有疼痛、硬块、有黏糊状渗出、潮湿、发热或冰冷。在肤色较深部位,深部组织损伤可能难以检测出。厚壁水疱覆盖下的组织损伤的情况会更严重,可能进一步的发

-2018年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压力性损伤诊疗及护理规范 一压力性损伤定义 (1) 二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 (1) (一)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 (1) (二)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危险的潜在因素 (1) 三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危人群 (1) 四压力性损伤好发部位 (2) 五压力性损伤分期及临床表现 (2) 六预防压力性损伤及护理规范 (4) (一)评估 (4) (二)预防措施 (4) (三)压力性损伤护理规范 (6) 七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组织 (9) 八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职责 (9) 九压力性损伤的报告 (10) 十压力性损伤护理会诊 (11) 十一压力性损伤的护理质量控制 (12)

一、压力性损伤定义 压力性损伤是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它器械下的皮肤和/或软组织的局部损伤。可表现为完整皮肤或开放性溃疡,可能会伴疼痛感。损伤是由于强烈和/或长期存在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软组织对压力和剪切力的耐受性可能会受到微环境、营养、灌注、合并症以及软组织情况的影响。 (一)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 1.营养指标营养指标包括贫血,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的水平,营养摄入和体重 2.影响灌注和氧合的因素影响灌注的因素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系统不稳定、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低血压,踝肱指数和用氧情况 3.皮肤水分皮肤干燥和过度潮湿都是危险因素 4.高龄 (二)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危险的潜在因素: 1.摩擦力和剪切力 2.感知觉 3.活动能力 4.全身营养状况 5.移动能力 6.体温 三、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危人群 1.老年人

2.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3.肥胖或消瘦者 4.使用镇定剂的患者 5.水肿患者 6.疼痛患者 7.石膏固定患者 8.营养不良、贫血及糖尿病患者 9.大、小便失禁患者 10.发热患者 11.因医疗护理措施限制不能活动患者 四、压力性损伤好发部位 平卧位:枕部、肩胛、肘部、骶尾部、足跟 俯卧位:面颊、耳廓、肩峰、膝部、足趾、乳房(女性)、生殖器(男性) 侧卧位:耳部、肩峰、肋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 坐位:肩胛、肘部、坐骨粗隆、腘窝、足跟 五、压力性损伤分期及临床表现 根据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小组(NPUAP)2016年更新的压力性损伤分期如下: 1期:指压不变白红斑,皮肤完整 局部皮肤完好,出现压之不变白的红斑,深色皮肤表现可能不同;指压变白红斑或者感觉、皮温、硬度的改变可能比观察到皮肤改变更先

皮肤压疮不良事件高质量持续改进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2012 年 4 月份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 (一)事件简要经过 患者陈述初,男,72 岁,住院号376019,因胆囊坏疽、感染性休克、MODS 于4 月20 日由外院转入ICU 治疗,入院时神志模糊,双下肢及背部皮肤呈花斑样改变,全身皮肤黄染,脑梗后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入院后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抗休克等治疗。4月21日4:55 急诊胆探术后气管插管带呼吸机回ICU,经一系列生命支持治疗后4月25日脱机拔管,4月28日22:00 发现臀裂靠左侧5cm处有1.5 ×1cm 大小水泡,立即予以水胶体敷料保护下抽取水泡等处理,5 月1 日患者出院,与家属沟通并告知出院后更换水胶体敷料等护理方法,家属表示理解无异议。 (二)制定计划 1. 原因分析 1、责任护士对压疮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 2、该患者高危评分29 分,责任护士未引起高度重视,未立即上报难免压疮,并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 3、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动态评估不仔细; 4、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督导不到位。 2. 整改措施 1、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 2、强化责任护士责任心及对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意识,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发生压疮; 3、每班进行压疮高危评分,及时评估和申报难免压疮; 4、科内培训压疮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尤其是0.9%生理盐水清洗机更换水胶体敷料时0 度撕降的方法; 5、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加强督察指导。 (三)具体执行

1、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核心制度的强化学习,考核通过率100%;加强责任护士工作责任心,与绩效考核挂钩。 2、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制定ICU 床旁交接班流程。 3、对危重患者及时评分上报压疮高危评估表,登记科室压疮及压疮高危管理登记本,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有效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睡气垫床、压疮高危部位垫凝胶垫等等。 4、制定ICU 病人翻身时间段,高级责任护士组织当班人员团结协作,减轻单一责任护士的工作强度,逐一为患者有效翻身。 5、上报压疮高危患者,每班进行压疮高危评分,登记在护理记录单上,及时评估参照以往评分结果,动态观察皮肤的变化,必要时申报难免压疮,完善压疮高危上报程序和压疮上报程序。 6、科内培训压疮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正确使用压疮防护用具和材料。 7、高责任护士对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防范意识,提升评判性思维。 8、每班的高级责任护士要加强高危患者的督查指导,严格交接班。 9、护士长每天深入病房,掌握病房高危患者的动态变化,及时给与指导意见,并有督查记录。 10、已上报压疮高危患者,转出ICU, 当班主班及时评估患者皮肤情况,向科护理部报告病人的转归情况,有备护理部进一步动态了解患者的情况。 11、既往成立了压疮管理小组,具体没有有效落实到位,护士长组织压疮管理小组开会,讨论并制定了ICU 压疮管理小组职责。 (四)检查评价经过近一个月来的压疮高危防范措施的具体执行,落实了岗位职责和核心制度;实行ICU床旁交接班流程,细化了交接班程序,对于压疮的防范意识增强,责任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大大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凝聚,无压疮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对于危重病人皮肤破损的高危因素,大小便潮湿的刺激,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五)持续改进危重症患者大小便失禁,刺激肛周及会阴部皮肤,引起臀部下面潮湿、不

-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1)

乐至县人民医院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2015年6月

一压疮定义 (1) 二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1) (一)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1) (二)患者发生压疮危险的潜在因素 (1) 三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 (1) 四压疮好发部位 (2) 五压疮分期及临床表现 (2) 六预防压疮及护理规范 (4) (一)评估 (4) (二)预防措施 (4) (三)压疮护理规范 (6) 七压疮护理管理组织 (9) 八压疮管理小组职责 (9) 九压疮的报告 (10) 十压疮护理会诊 (11) 十一压疮的护理质量控制 (12)

一、压疮定义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故又称为压力性溃疡。压疮多发生在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肉较薄的骨隆突处及受压部位。 (一)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1.营养指标营养指标包括贫血,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的水平,营养摄入和体重 2.影响灌注和氧合的因素影响灌注的因素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系统不稳定、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低血压,踝肱指数和用氧情况 3.皮肤水分皮肤干燥和过度潮湿都是危险因素 4.高龄 (二)患者发生压疮危险的潜在因素: 1.摩擦力和剪切力 2.感知觉 3.活动能力 4.全身营养状况 5.移动能力 6.体温 三、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 1.老年人 2.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3.肥胖或消瘦者 4.使用镇定剂的患者 5.水肿患者 6.疼痛患者 7.石膏固定患者 8.营养不良、贫血及糖尿病患者 9.大、小便失禁患者 10.发热患者 11.因医疗护理措施限制不能活动患者 四、压疮好发部位 平卧位:枕部、肩胛、肘部、骶尾部、足跟 俯卧位:面颊、耳廓、肩峰、膝部、足趾、乳房(女性)、生殖器(男性) 侧卧位:耳部、肩峰、肋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 坐位:肩胛、肘部、坐骨粗隆、腘窝、足跟 五、压疮分期及临床表现 Ⅰ期:淤血红润期:指压不变白的红肿,皮肤完整、发红,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压之不退色,常局限于骨凸处。通常在骨突出部位有局部指压不变白的红肿,且皮肤完整。肤色深的可没有明显的压红,但颜色可能与周围皮肤不同。与邻近组织相比,该部位可能有疼痛、硬肿或松软、温度较热或较冷。此分期可能对于肤色深的个体压疮有困难,但可归为高危人群。

压疮护理记录表格模板

压疮护理记录表格模板-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压疮/伤口护理记录表 2

3 填表说明: 1. 压疮/伤口护理记录表每部位记录一张,请按实际情况选择压疮或伤口护理,并在相应栏 内画“√“。 2. 压疮/伤口部位描述不清时,可在附图中标明。 3. 护理内容在对应项目栏内画“√“即可。 4. 创面情况:水泡面积按长*宽cm 记录,黑色、黄色、红色、粉色面积按创面面积百分比 记录填写。 5. 如有表内不能涵盖的内容请详细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6. 患者压疮/伤口痊愈或未愈转科、转院、出院时需要在愈后栏填写当时情况并签字。 7. 此表入病例保存,请书写清楚、整齐。 附图: 压疮国际分级及处理原则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2009)标准分级 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皮肤完整,局部黑紫,或有水疱,伴有硬结、疼痛 处理原则:减少受压,根据情况清创。 Stage 1:皮肤完整,在受压发红区手指下压,皮肤颜色没有变白。 处理原则:保护皮肤,局部减压。 Stage 2:皮肤损失表皮或真皮,成表浅性溃疡.(水泡,擦伤等)。 处理原则:保护皮肤,避免感染,促进愈合。 Stage 3:伤口侵入皮下组织,但尚未侵犯肌膜.(火山状伤口)。 处理原则:清除腐肉,减少死腔,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预防和控制感染。 Stage 4:伤口坏死至肌肉层,骨骼,肌腱等。

肩 肩胛部 肘隆突髂前上棘处 脊椎体 耳廓 髋 骶尾部 膝关节外 内踝 外踝 足 枕骨粗隆 隆突处 4

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一压疮定义 (1) 二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1) (一)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1) (二)患者发生压疮危险的潜在因素 (1) 三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 (1) 四压疮好发部位 (2) 五压疮分期及临床表现 (2) 六预防压疮及护理规范 (4) (一)评估 (4) (二)预防措施 (4) (三)压疮护理规范 (6) 七压疮护理管理组织 (9) 八压疮管理小组职责 (9) 九压疮的报告 (10) 十压疮护理会诊 (11) 十一压疮的护理质量控制 (12)

一、压疮定义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故又称为压力性溃疡。压疮多发生在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肉较薄的骨隆突处及受压部位。 (一)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1.营养指标营养指标包括贫血,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的水平,营养摄入和体重 2.影响灌注和氧合的因素影响灌注的因素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系统不稳定、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低血压,踝肱指数和用氧情况 3.皮肤水分皮肤干燥和过度潮湿都是危险因素 4.高龄 (二)患者发生压疮危险的潜在因素: 1.摩擦力和剪切力 2.感知觉 3.活动能力 4.全身营养状况 5.移动能力 6.体温 三、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 1.老年人 2.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3.肥胖或消瘦者 4.使用镇定剂的患者 5.水肿患者 6.疼痛患者 7.石膏固定患者 8.营养不良、贫血及糖尿病患者 9.大、小便失禁患者 10.发热患者 11.因医疗护理措施限制不能活动患者 四、压疮好发部位 平卧位:枕部、肩胛、肘部、骶尾部、足跟 俯卧位:面颊、耳廓、肩峰、膝部、足趾、乳房(女性)、生殖器(男性) 侧卧位:耳部、肩峰、肋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 坐位:肩胛、肘部、坐骨粗隆、腘窝、足跟 五、压疮分期及临床表现 Ⅰ期:淤血红润期:指压不变白的红肿,皮肤完整、发红,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压之不退色,常局限于骨凸处。通常在骨突出部位有局部指压不变白的红肿,且皮肤完整。肤色深的可没有明显的压红,但颜色可能与周围皮肤不同。与邻近组织相比,该部位可能有疼痛、硬肿或松软、温度较热或较冷。此分期可能对于肤色深的个体压疮有困难,但可归为高危人群。

2016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作者:Pan Hon glia ng 仅供个人学习 、定义: 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NPUAP2016(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 )2016年4月13 日公布了一项术语更改声明:将“压力性溃疡” ( Pressure ulcer )更改为“压力性损伤” (Pressure injury) ,并且更 新了压力性损伤的分期系统。 压伤是皮肤和/或皮下软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发生在骨突部位或相关医疗或其它器械压迫部位。损伤可表现为完整的皮肤或一个开放的溃疡,可能伴有疼痛。损伤的发生是由于较强的和/或长时间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作用的结果。软组织对压力和剪切力的耐受性可能会受微环境、营养状况、灌注状况、合并症情况以及软组织状况的影响。 手术压疮的定义:术后2小时到术后六天之内的压疮。 、压力性损伤分期

附加的压力性损伤定义: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该概念描述了损伤的原因。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是指由于使用用于诊断或治疗的医疗器械而导致的压力性损伤,损伤部位形状通常与医疗器械形状一致。这一类损伤可以根据上述分期系统进行分期。粘膜压力性损伤 由于使用医疗器械导致相应部位粘膜出现的压力性损伤。由于这些损伤组织的解剖特点,这一类损伤无法进行分期。 三、好发部位: 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密切的关系。 平卧位:枕部、肩胛、肘部、骶尾部、足跟 俯卧位:面颊、耳廓、肩峰、膝部、足趾、乳房(女性)生殖器(男性) 侧卧位:耳部、肩峰、肋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 截石位:肩胛、肘部、坐骨粗隆、腘窝、足跟 四、高危患者:

(完整版)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一、压疮的定义压疮也叫褥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疡和坏死。 二、压疮的影响因素 1、内在因素:营养不良、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急性病、年龄、体重、血管病变等。 2、外在因素: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等。 3、诱发因素:坐卧的姿势、移动病人的技术、大小便失禁等, 三、压疮的好发部位 1、仰卧位:枕部、肩胛部、肘部、髋骨、骶尾部、足跟部 2、侧卧位:耳部、肩峰、肋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踝部 3、俯卧位:面颊和耳廓、肩峰、乳房(女性)、生殖器(男性)、膝部、足趾 4 坐位:肩胛部、肘部、坐骨结节 四、压疮的检查方法一视(查看皮肤颜色和完整性及渗出液)二触(触摸皮肤弹性和压疮周围水肿范围)三量(测量皮肤变色的区域或水泡或压疮面积及深度:与头同一方向的距离为长,水平方向为宽,用棉签垂直插入伤口最深处测得长度为深度,长cm ×宽cm =面积 cm2)

四断(判断临床表现进行压疮分期) 五录(认真做好压疮记录) 五、压疮的分期和临床表现 (一)怀疑深层组织损伤:皮下软组织受到压力或剪切力的损坏,局部皮肤完整但可出现颜色改变,如紫色或褐红色,或导致充血的水泡,与周围组织比较,这些受损区域的软组织可能有疼痛、硬块、有黏附状的渗出、潮湿、发热或冰冷。 (二)淤血红润期(压疮Ⅰ期):在骨隆突处皮肤出现压之不退色的局部红斑,但皮肤,深色皮肤可能没有明显的苍白改变,但其颜色可能和周围的皮肤不同。局部有红、肿、痛、麻木感。 (三)炎性浸润期(压疮Ⅱ期):局部皮肤紫红色,皮下有硬结、有水疱易破损;表皮或真皮缺失,在临床可表现为粉红色的擦伤、完整的或开放/ 破裂的充血性水泡。 (四)浅度溃疡期(压疮Ⅲ期):全层伤口失去全层皮肤组织,除了骨肌腱或肌肉尚未暴露外,可见皮下组织,有坏死的组织脱落,但坏死组织的深度不太明确,可能有潜行和窦道,浅表溃疡,有黄色渗液,感染时有脓液、疼痛。 (五)坏死溃疡期(压疮Ⅳ期):全层伤口失去全层皮肤组织,伴骨头、肌腱和肌肉外露,局部可出现坏死组织脱落、焦痂,有潜行、窦道,感染向周边、深部,可深达肌层,骨面,坏死组织发黑,有臭味,严重可致败血症、脓血症。 六、压疮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压力性损伤诊疗及护理规范一压力性损伤定义 (1) 二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 (1) (一)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 (1) (二)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危险的潜在因素 (1) 三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危人群 (1) 四压力性损伤好发部位 (2) 五压力性损伤分期及临床表现 (2) 六预防压力性损伤及护理规范 (4) (一)评估 (4) (二)预防措施 (4) (三)压力性损伤护理规范 (6) 七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组织 (9) 八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职责 (9) 九压力性损伤的报告 (10) 十压力性损伤护理会诊 (11) 十一压力性损伤的护理质量控制 (12)

一、压力性损伤定义 压力性损伤是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它器械下的皮肤和/或软组织的局部损伤。可表现为完整皮肤或开放性溃疡,可能会伴疼痛感。损伤是由于强烈和/或长期存在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软组织对压力和剪切力的耐受性可能会受到微环境、营养、灌注、合并症以及软组织情况的影响。 (一)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 1.营养指标营养指标包括贫血,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的水平,营养摄入和体重 2.影响灌注和氧合的因素影响灌注的因素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系统不稳定、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低血压,踝肱指数和用氧情况 3.皮肤水分皮肤干燥和过度潮湿都是危险因素 4.高龄 (二)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危险的潜在因素: 1.摩擦力和剪切力 2.感知觉 3.活动能力 4.全身营养状况 5.移动能力 6.体温 三、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危人群 1.老年人

2.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3.肥胖或消瘦者 4.使用镇定剂的患者 5.水肿患者 6.疼痛患者 7.石膏固定患者 8.营养不良、贫血及糖尿病患者 9.大、小便失禁患者 10.发热患者 11.因医疗护理措施限制不能活动患者 四、压力性损伤好发部位 平卧位:枕部、肩胛、肘部、骶尾部、足跟 俯卧位:面颊、耳廓、肩峰、膝部、足趾、乳房(女性)、生殖器(男性) 侧卧位:耳部、肩峰、肋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 坐位:肩胛、肘部、坐骨粗隆、腘窝、足跟 五、压力性损伤分期及临床表现 根据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小组(NPUAP)2016年更新的压力性损伤分期如下: 1期:指压不变白红斑,皮肤完整 局部皮肤完好,出现压之不变白的红斑,深色皮肤表现可能不同;指压变白红斑或者感觉、皮温、硬度的改变可能比观察到皮肤改变更先

压疮诊疗及护理_规范-(1)

乐至县人民医院压疮诊疗及护理规 2015年6月

一压疮定义 (1) 二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1) (一)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1) (二)患者发生压疮危险的潜在因素 (1) 三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 (1) 四压疮好发部位 (2) 五压疮分期及临床表现 (2) 六预防压疮及护理规 (4) (一)评估 (4) (二)预防措施 (4) (三)压疮护理规 (6) 七压疮护理管理组织 (9) 八压疮管理小组职责 (9) 九压疮的报告 (10) 十压疮护理会诊 (11) 十一压疮的护理质量控制 (12)

一、压疮定义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故又称为压力性溃疡。压疮多发生在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肉较薄的骨隆突处及受压部位。 (一)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1.营养指标营养指标包括贫血,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的水平,营养摄入和体重 2.影响灌注和氧合的因素影响灌注的因素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系统不稳定、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低血压,踝肱指数和用氧情况 3.皮肤水分皮肤干燥和过度潮湿都是危险因素 4.高龄 (二)患者发生压疮危险的潜在因素: 1.摩擦力和剪切力 2.感知觉 3.活动能力 4.全身营养状况 5.移动能力 6.体温 三、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 1.老年人 2.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3.肥胖或消瘦者 4.使用镇定剂的患者 5.水肿患者 6.疼痛患者 7.石膏固定患者 8.营养不良、贫血及糖尿病患者 9.大、小便失禁患者 10.发热患者 11.因医疗护理措施限制不能活动患者 四、压疮好发部位 平卧位:枕部、肩胛、肘部、骶尾部、足跟 俯卧位:面颊、耳廓、肩峰、膝部、足趾、乳房(女性)、生殖器(男性) 侧卧位:耳部、肩峰、肋部、髋部、膝关节外侧、外踝 坐位:肩胛、肘部、坐骨粗隆、腘窝、足跟 五、压疮分期及临床表现 Ⅰ期:淤血红润期:指压不变白的红肿,皮肤完整、发红,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压之不退色,常局限于骨凸处。通常在骨突出部位有局部指压不变白的红肿,且皮肤完整。肤色深的可没有明显的压红,但颜色可能与周围皮肤不同。与邻近组织相比,该部位可能有疼痛、硬肿或松软、温度较热或较冷。此分期可能对于肤色深的个体压疮有困难,但可归为高危人群。

2018年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压力性损伤诊疗及护理规X 一压力性损伤定义 (1) 二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 (1) (一)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 (1) (二)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危险的潜在因素 (1) 三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危人群 (1) 四压力性损伤好发部位 (2) 五压力性损伤分期及临床表现 (2) 六预防压力性损伤及护理规X (4) (一)评估 (4) (二)预防措施 (4) (三)压力性损伤护理规X (6) 七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组织 (9) 八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职责 (9) 九压力性损伤的报告 (10) 十压力性损伤护理会诊 (11) 十一压力性损伤的护理质量控制 (12)

一、压力性损伤定义 压力性损伤是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它器械下的皮肤和/或软组织的局部损伤。可表现为完整皮肤或开放性溃疡,可能会伴疼痛感。损伤是由于强烈和/或长期存在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软组织对压力和剪切力的耐受性可能会受到微环境、营养、灌注、合并症以及软组织情况的影响。 (一)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 1.营养指标营养指标包括贫血,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的水平,营养摄入和体重 2.影响灌注和氧合的因素影响灌注的因素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系统不稳定、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低血压,踝肱指数和用氧情况 3.皮肤水分皮肤干燥和过度潮湿都是危险因素 4.高龄 (二)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危险的潜在因素: 1.摩擦力和剪切力 2.感知觉 3.活动能力 4.全身营养状况 5.移动能力 6.体温 三、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危人群 1.老年人

2.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3.肥胖或消瘦者 4.使用镇定剂的患者 5.水肿患者 6.疼痛患者 7.石膏固定患者 8.营养不良、贫血及糖尿病患者 9.大、小便失禁患者 10.发热患者 11.因医疗护理措施限制不能活动患者 四、压力性损伤好发部位 平卧位:枕部、肩胛、肘部、骶尾部、足跟 俯卧位:面颊、耳廓、肩峰、膝部、足趾、乳房(女性)、生殖器(男性) 侧卧位:耳部、肩峰、肋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 坐位:肩胛、肘部、坐骨粗隆、腘窝、足跟 五、压力性损伤分期及临床表现 根据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小组(NPUAP)2016年更新的压力性损伤分期如下: 1期:指压不变白红斑,皮肤完整 局部皮肤完好,出现压之不变白的红斑,深色皮肤表现可能不同;指压变白红斑或者感觉、皮温、硬度的改变可能比观察到皮肤改变更先

护理压疮处理报告制度

压疮处理报告制度 1、各科室设压疮情况登记本,凡有压疮发生须及时登记,并及时查找原因,制订护理措施。 2、院内发生或发现院外带入压疮(III0),须报告护士长,并在24小时内口头报告护理部;其他院外带入压疮(I0,II0),需于72小时内填写压疮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3、填写压疮报告表:需描述压疮的部位、大小、深浅、分度、院外发生还是院内发生;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护士长填写检查意见,并于72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4、对院内或院外发生的压疮,均要及时在“住院病人皮肤压疮评估与防治记录单”上记录。 5、护理部负责到科室核查并记录。如科室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护理质量管理相应规定处理。 6、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病人,科室填写皮肤情况跟踪表,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7、病人转科时,皮肤情况跟踪表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8、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归入病历保存及上交护理部。 9、难免压疮,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①申报条件:以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3项中的1项或几项可申报难免压疮。 ②申报程序:科室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向护理部书面报告难免压疮病例,护理部成员到病区核实,批准后登记在册。 ③跟踪处理:对批准的病例由指导小组组织院内护理会诊,制订预防措

施,护士长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组织实施。指导小组每周1-2次查房听取护士长汇报,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一、概念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形成溃烂和坏死。 二、压疮发生的原因与诱因 1.力学因素 物理力的联合作用: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和剪力。(1)压力:卧床病人长时间不改变体位,局部组织持续受压在2h以上,就可引起组织不可逆损害。 (2)摩擦力:可见于夹板内衬垫放置不当、石膏内不平整或有渣屑等;病人长期卧床或坐轮椅时,皮肤可受到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 (3)剪力:与体位密切相关。是由两层相邻组织表面间的滑行而产生进行性的相对移位所引起的,它是由摩擦力和压力相加而成的。 2.理化因素刺激:长期受压的皮肤经常受到汗液、尿液、各种渗出液、引流液等刺激,角质层受到破坏,皮肤组织损伤,易破溃和感染。 3.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常见于年老体弱、水肿、长期发热、昏迷、瘫痪及恶病质的病人。营养不良是发生压疮的内在因素。 4.受限制的病人使用石膏绷带、夹板及牵引时,松紧不适,衬垫不当。 三、压疮的好发部位 压疮好发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根据卧位不同,好发部位也有所不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