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柳公权《玄秘塔碑》原文和翻译

柳公权《玄秘塔碑》原文和翻译

柳公权《玄秘塔碑》原文和翻译
柳公权《玄秘塔碑》原文和翻译

柳公权《玄秘塔碑》原文及翻译

原文:《唐故左街僧录(1)、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2)方袍、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

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朝散大夫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3)、裴休撰。

正议大夫、守右散骑常侍、充集贤殿学士、兼判院事、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柳公权书,并篆额。

注释:(1)左街僧录:唐贞元四年(788年)置左右街大功德总僧尼之籍。端甫总管左街僧录。(2)赐紫:唐制以紫色为三品以上服色,五品以上为绯色。僧、道、画师亦有赐紫者,必兼金鱼袋。(3)金鱼袋:唐高宗始,给五品以上随身银鱼袋,以防诏命之诈,三品以上佩金鱼袋。译文:这是唐朝大达法师玄秘塔的碑铭,宰相裴休撰文,柳公权书丹并篆额,其余部分都是官名。

原文:玄秘塔者,大法师端甫(4)灵骨之所归也。于戏(5)!为丈夫者,在家则张仁、义、礼、乐,辅天子以扶世导俗;出家则运慈悲定慧,佐如来以阐教利生。舍此无以为丈夫也,背此无以为达道也。

注释:(4)端甫:(770—836年)唐高僧,俗姓赵,天水人,德宗时被徵,与儒、道议论,赐紫方袍,掌内殿法仪,录左街僧事,开成元年卒,谥曰大达。(5)于戏:感叹词,同“呜呼”。

译文:玄秘塔是供奉大法师端甫灵骨舍利的地方,啊!所谓大丈夫,在家就要发扬仁、义、礼、乐,帮助天子教化引导世俗,如果出家当

和尚就要心生慈悲,去掉一切执著,辅佐觉着阐扬教法,利益众生,不这样做不能说是大丈夫所为,违背这个也无法得道。

原文:和尚其出家之雄乎!天水赵氏,世为秦人。初,母张夫人梦梵僧谓曰:“当生贵子。”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及诞,所梦僧白昼入其室,摩其顶曰:“必当大弘法教。”言讫而灭。既成人,高颡深目,大颐(6)方口,长六尺五寸,其音如钟。夫将欲荷(7)如来之菩提(8),凿生灵之耳目,固必有殊祥奇表欤!

注释:(6)颡: [sǎng]额头;颐:下巴。(7)荷:对事物的品评,这里指领悟。(8)菩提:梵语,即“道”。

译文:出家当和尚是多么雄壮的事啊!天水有个姓赵的人,祖辈是秦人。他母亲张夫人梦见一个印度和尚对他说:“你要生一个好孩子。”说完就取出口袋中的舍利让她吃下。等孩子出生后,梦见的那个和尚于大白天来到她屋里,摸着孩子的头说:“他一定能大力弘扬佛教。”说完就消失了。孩子长大后,额高眼大,下颌丰满,口唇方正,身高六尺五寸,声音象洪钟一样的响亮。要领悟佛教的法理,凿开众生的耳目,帮助他们认清宇宙,就一定要有这种祥和奇特的表像啊!

原文:始十岁,依崇福寺道悟禅师为沙弥(9),十七正度为比丘,隶安国寺。具威仪(10)于西明寺照律师,禀(11)持犯于崇福寺升律师(12),传唯识大义于安国寺素法师,通涅盘(13)大旨于福林寺素法师。注释:(9)沙弥:少年出家,初受戒者为沙弥,二十岁再受具足戒,成为比丘。(10)具威仪:言具威仪戒。(11)禀:禀承,听命旨意。禀持犯指保持戒律。(12)律师:善说戒律的高僧。(13)涅盘:涅,指不生。

盘,指不灭。指超脱生死的境界。

译文:他十岁时到天水街亭镇崇福寺依附道悟禅师当沙弥,十七岁正式成为比丘,入安国寺诵经,在西明寺受具威仪戒于照律师,由于他禀承持戒升为律师,同时,安国寺素法师传授了唯识大义,福林寺法师传授了通涅盘大旨。

原文:复梦梵僧以舍利满琉璃器使吞之,且曰:“三藏大教,尽贮汝腹矣。”自是经、律、论无敌于天下。囊括川注,逢原委(14)会,滔滔然莫能知其畔岸矣。夫将欲伐株杌(15)于情田(16),雨甘露于法种者,固必有勇智宏辩欤!

注释:(14)委:积聚。(15) 株杌:[zhūwù]指欲望。(16)情田:指心地。译文:随之,他又梦见那个印度僧人用一个透明的器皿盛着舍利让他吃下,并且说:“佛教的教义都进了你的腹内。”从那以后,普天下的和尚说起经、律、论来没有高于他的,就好象百川汇集在一起在他那里形成源头一样,讲起来滔滔不绝永远也讲不到边。看来,能够从人的内心去掉对凡尘的贪欲执著,使众生享受佛法甘露的滋润的人一定要勇猛精进并具备很好的口才来讲请真相啊!

原文:无何(17),谒(18)文殊于清凉,众圣皆现,演大经于太原,倾都毕会(19)。德宗皇帝闻其名征之,一见大悦。常出入禁中,与儒道议论。赐紫方袍,岁时(20)锡施,异于他等。复诏侍皇太子于东朝(21)。顺宗皇帝深仰其风,亲之若昆弟,相与卧起,恩礼特隆。宪宗皇帝数幸其寺,待之若宾友,常承顾问,注纳偏厚。而和尚符彩(22)超迈,词理响捷,迎合上旨,皆契真乘(23)。虽造次(24)应对,未尝不以阐

扬为务,是天子益知佛为大圣人,其教有大不思议事。当是时,朝廷方削平区夏,缚吴斡蜀,潴[zhū]蔡荡郓(25),而天子端拱(26)无事。诏和尚率缁属(27)迎真骨于灵山(28),开法场于秘殿(29),为人请福,亲奉香灯。既而刑不残,兵不黩(30),赤子(31)无愁声,苍海无惊浪。盖参用(32)真宗(33)以毗(34)大政之明效也。夫将欲显大不思议之道,辅大有为之君,固必有冥符玄契(35)欤!

注释:(17)无何∶不久。(18)谒∶(yè)拜。(19)倾∶竭尽;毕∶全部,都,统统。(20)岁时∶一年。(21)东朝∶太子所居之宫,也称东宫。(22)符彩∶具备的才华。(23)真乘∶佛家谓真实的教义。(24)造次:仓促。(25)朝廷方削平区夏,缚吴斡[guǎn]蜀,潴蔡荡郓[yùn]∶指宪宗李纯元和元年至十三年间,平息的各地节度军将之乱。

(26)端拱∶谓闲适自得,清静无为。(27)缁[zī]属∶指僧众,多穿灰衣。(28)灵山∶灵鹫山,是释迦牟尼传教的圣地。(29)秘殿∶奥深的宫殿。(30)黩∶轻举妄动。(31)赤子:婴儿。(32)参用:兼用。

(33)真宗:天法的宗旨。(34)毗:[pí]辅助。(35)冥符玄契:神灵的.默契、暗合。

译文:没多久,他正心主持拜神的活动,很多神灵都来显现,他坐在一个很大的平台上讲述自己对佛法的理解,整个都城的人都去聆听。德宗皇帝听到了他的大名招请他入宫,见到他后非常高兴。从那以后,他经常进出皇宫,与儒家道家的人议论佛法,皇上赐给他紫方袍,每年对他的赏赐都高于他人。又下诏书让他在东宫教授太子。顺宗皇帝对他非常敬仰,对他亲如兄弟,两人同床而眠,恩宠礼遇特别隆重。

宪宗皇帝也多次到他的寺庙里拜佛,和他象朋友一样,经常向他请教,赏赐的礼物也很丰厚。而他才华出众,说辞敏捷又合乎理数,回答皇上的询问都符合佛教的教义。虽然是仓促应对,每次都是以弘扬佛法作为要务,因此,皇上更加尊重修佛的人,认为他们是大圣人,也感到佛法的教义有高深莫测之处。当时,朝廷刚刚平息了各地节度军将的叛乱,皇上闲适无事,就颁下诏书让和尚率僧众从灵鹫山恭迎佛骨,在奥深的宫殿里开设法场,皇上手捧香灯亲自为百姓请福。不久,四海升平,没有人犯法,当兵的也不需要再去打仗,再也听不到孤儿的愁苦的哭声,就连大海也不起惊浪。这都是用天法的宗旨来庇佑朝政而取得的明显效果啊!要彰显天法辅助明君一定会有神灵的默契、暗合啊!

原文:掌内殿法仪,录左街僧事,以标表净众者,凡一十年。讲《涅盘》《唯识》经论,位处当仁(36),传授宗主,以开诱道俗者,凡一百六十座。运三密(37)于瑜伽,契(38)无生于悉地(39)。日持诸部十余万遍,指净土为息肩(40)之地,严金经为报法之恩。前后供施数十百万,悉以崇饰殿宇,穷极雕绘。而方丈匡床(41),静虑自得。贵臣盛族,皆所依慕,豪侠工贾,莫不瞻向。荐(42)金宝以致诚,仰端严而礼足。日有千数,不可殚[dān]书。而和尚即众生以观佛,离四相以修善,心下如地,坦无丘陵,王公舆台(43),皆以诚接。议者以为成就常不轻行者,唯和尚而已。夫将欲驾横海之大航,拯迷途于彼岸者,固必有奇功妙道欤!

注释:(36)当仁:担当仁道之重任。(37)三密:身、口、意。瑜伽:

一致、和谐。(38)契:契合。(39)悉地:修法时所求之愿。(40) 息肩:让肩头得到休息。(41) 匡床:方正的床。(42)荐:祭献。(43) 舆台:舆和台是奴隶社会中两个低等的名称,后来泛指奴仆及地位低贱的人。译文:他主掌内殿法仪,录左街僧事,以树立榜样来表彰僧众,历时十年,讲述《涅盘》《唯识》经论,担当仁道之重任,传授给宗派的主持,以开启修炼者并引导世俗,共一百六十座。他对“身口意”的修为符合佛法的要求,对不生不灭的心愿得到了实现,每日持诵诸部咒诀十余万遍。他把清净国土当作栖息之地,庄佛经来报答佛法的救度之恩,供用数十百万金来装饰殿宇,其雕绘都非常美好。庙里的方丈可静静的在床上打坐,显贵的大臣和名流都非常敬慕佛法,豪爽之士及工匠商人都前来瞻仰。他们都诚心诚意的向寺院祭献宝物,非常敬仰的礼佛。像这样每天有千余起,我们不能全部记录。和尚引导众生参拜神佛,抛弃凡尘的假象而修心向善,心里都很平静,无论是公子王孙还是地位低贱的人,都诚信接待。将要驾驶横渡大海的大船,从迷蒙中把众生拯救到超脱生死的涅盘境界,就一定要有神奇的功力和奇妙的道术啊!

原文:以(44)开成元年六月一日,西向右胁(45)而灭。当暑而尊容若生,竟夕(46)而异香犹郁。其(47)年七月六日,迁于长乐之南原。遗命茶毗(48),得舍利三百余粒。方炽而神光月皎,既烬而灵骨珠圆。赐谥大达,塔曰玄秘。俗寿六十七,僧腊(49)四十八。门弟子比丘、比丘尼约千余辈。或讲论玄言,或纪纲大寺,修禅秉律,分作人师,五十其徒,皆为达者(50)。

注释:(43) 以:表示于、在。(44)右胁:又作右胁卧、右胁师子卧、狮子卧。即右胁向下,两足相叠,以右手为枕,左手伸直,轻放身上之卧法,为比丘之正规卧法。(45) 竟夕:终夜;通宵。(46)其:指示代词,那。(47)茶毗:梵语,焚烧。(48)僧腊:僧尼受戒后的年岁。(49)达者:对生命大道通达的人。

译文:以开成元年六月一日,他面向西右胁向下躺着圆寂。当时正是暑天,他死后的容貌就象活着时一样,遗体通宵飘逸着奇异的香味。那年七月六日,迁移到长乐的南原。按着大师的遗嘱把遗体火化了,得到的舍利子有三百多粒。燃烧时发出的光芒象皎洁的月光一样,火灭了他灵骨中的舍利子象圆珠一样。皇上谥号“大达”,存放他灵骨的塔叫玄秘塔。享年六十七岁,出家受戒后四十八年。他的弟子比丘和比丘尼约千余名,其中有五十名都是对生命大道通达的人。

原文:呜呼!和尚果出家之雄乎?不然,何至德殊祥如此其盛也。承袭弟子义均、自政、正言等,克(51)荷先业,虔守遗风,大惧徽猷(52)有时堙没。而合门使刘公,法缘最深,道契弥固,亦以为请,愿播清尘(53)。休尝游其藩,备其事,随喜赞叹(54),盖无愧辞(55)。

注释:(51)克:严格限定。(52)徽猷huīyóu:徽,美也。猷,道。

(53)清尘:清高的风范。(54) 随喜赞叹:见他人行善,随之心生欢喜赞扬之心。(55) 愧辞:不真实的言辞。

译文:啊!出家当和尚是多么雄壮的事啊!不然,其不同寻常的祥瑞圣德哪能如此茂盛啊!继承沿袭他的弟子义均、自政、正言等人,严格遵守他的事业,虔诚的遵循他遗留下来的风教。生怕他们

的美善之道随着时间的飘移而埋没。而合门使刘公的法缘最深,更是坚守他的法门,见他人行善,随之心生欢喜赞扬之心,也请求传播那清高的风范,曾经游历藩国弘扬佛法,其赞扬之词都是发自内心的。原文:铭曰:贤劫千佛,第四能仁(56)。哀我生灵,出经破尘。教纲高张,孰辩孰分?有大法师,如从亲闻。经律论藏,戒定慧学。深浅同源,先后相觉。异宗偏义,孰正孰驳?有大法师,为作霜雹。趣(57)真则滞,涉俗则流。象狂猿轻,钩槛[jiàn][莫收。柅[nǐ]制刀断,尚生疮疣。有大法师,绝念而游。巨唐启运,大雄垂教。千载冥符,三乘迭耀。宠重恩顾,显阐讃(58)导。有大法师,逢时感召。空门正辟,法宇方开,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徒令后学,瞻仰徘徊(59)。

注释:(56)贤劫千佛,第四能仁:谓此劫中多贤人,释迦牟尼为贤劫中第四佛,“释迦”汉语译作能仁。(57)趣:同“趋”。(58) 讃:同“赞”。

(59)徘徊:留恋。

译文:此劫中神佛万千,上天派释迦牟尼佛降到人间,他慈悲众生,用金刚经救度我们冲出凡尘而回归到天国世界。其教义高深莫测谁能够分辨呢,法师就好象亲自听到佛陀讲法一样,领会的非常清晰。前前后后,对于佛经的律论有很多说法,有深的,有浅的,有对的,有错的,都是对释迦佛戒定慧法理的领悟,谁能够分辨哪些是偏离了佛陀意旨起破坏作用的怪异谬论呢?法师就象分别霜雪和冰雹那样帮助世人。修佛要清心静气,世俗的各种欲望就象牢笼和疮疣一样束缚着人,如果同世俗同流修炼就会荒废,要用快刀割断拦在身上的绳索,

象大象那样气势勇猛,又象猿猴一样的迅速敏捷。法师断绝了世俗的执着,去云游修炼。佛法的教化使大唐国运兴隆,千百年来神灵的暗合使救度众生的各法门接连着显扬光大。法师遇上了好时运,他用显明的道理感化引导众生,受到皇上的尊崇。佛门法典正在洪传,担当重任有卓越贡献的大师忽然一天离我们而去。世间之事都好象那水中的月光和镜中的虚影,都不是真实的,只有大师对佛法虔诚的心和他那光辉的形象让我们后来人怀着崇敬的心情留恋观望。健康文档放心下载放心阅读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选择、文言现象、翻译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 班级:姓名: 题型:【选择题】【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求闻之若此 B.不若无闻也 C.若屈伸呼吸 D.未若柳絮因风起 2、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不若无闻也 B.有闻而传之者 C.闻之于宋君 D.闻之,欣然规往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宋之丁氏 B.国人道之 C.闻之于宋君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D.闻之于宋君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 B.身亡所寄 C.其人舍然大喜 D.因往晓之。 6、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宋之丁氏 B.又数刀毙之。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得一人之使 7、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可以 ..讲论文义 ..为师矣 B. 与儿女

C.其人舍然大喜 .. .. D.亦不能有所中伤 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身亡.所寄,废寝食者。(亡:同“无”,没有) B.奈何 ..忧崩坠乎?(奈何:为何,为什么) C.若.屈伸呼吸(若:假如) D.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伤害) 9、下列加点词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人舍.然大喜太丘舍.去 B.日.月星宿吾日.三省吾身 C.终日在天中行止.止.增笑耳 D.因往晓之.求闻之.若此 10、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地,积块耳 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D.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11、对《穿井得一人》的寓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义。 C、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12、下面句子中“杞人忧天”这一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B.只因为被拉黑的人数少,就觉得制裁不文明旅游者没有除恶务尽,那是一种典型的杞人忧天。 C.日本政府于2001年制定了“今后50年内诞生30名左右诺贝尔奖得主”的目标,针对此事韩国媒体用了杞人忧天来形容。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

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来的有姓崔的两个少年,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初中语文 文言文《杞人忧天》原文、译文及典故

《杞人忧天》原文、译文及典故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xx亦舍然大喜。 译文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虑而忧虑,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损害什么。”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典故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

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地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忧虑,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枯竭,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忧虑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再说即使真地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虑。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2]

(完整版)《杞人忧天》标准翻译及课文理解

部编版语文七上《寓言四则》第四则《杞人忧天》标准翻译及课文理解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wú)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zhòng)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chú)步跐(c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shì)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崩坠:崩塌陷落。亡:无,没有。 寄:依靠,依附。晓:告知,开导。 积气:聚积的气体。若:你。 行止:行动,活动。奈何:为何,为什么。 果:如果。星宿:星辰,天上的星星。 只使:纵使,即使。中伤:伤害。 积块:聚积的土块。四虚:四方。 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通“释”,解除、消除。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积聚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各方的虚空之处,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评价(现实意义) 在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自然界之前,一个人提出任何疑问,其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精神本身无所谓错误。可是杞人成天为这个问题烦恼忧愁,而影响到自己的现实身心生活就不对了。未来有很多会发生和不会发生的事情,我们成天只是担忧有什么用?关键是多学知识,了解自然,做好防范。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况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平时要注意分析

《小石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

《小石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小石潭记》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wàn),蒙络(luò)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我)为此感到快乐。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

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时现时隐。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十分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住了此地就离开。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小石潭记》赏析 课文总体分析 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5)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他到永州后,母亲病故,王叔文被处死,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是压抑的。这期间他写了一组很有名的山水游记,被后人称为《永州八

玄秘塔碑原文及翻译

柳公权玄秘塔碑原文及翻译 原文:唐故左街僧录(1)、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2)方袍、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朝散大夫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3)、裴休撰。正议大夫,守右散骑常侍,充集贤殿学士,兼判院事,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柳公权书,并篆额。 注释:(1)左街僧录:唐贞元四年(788年)置左右街大功德总僧尼之籍。端甫总管左街僧录。(2)赐紫:唐制以紫色为三品以上服色,五品以上为绯色。僧、道、画师亦有赐紫者,必兼金鱼袋。(3)金鱼袋:唐高宗始,给五品以上随身银鱼袋,以防诏命之诈,三品以上佩金鱼袋。 译文:这是唐朝大达法师玄秘塔的碑铭,宰相裴休撰文,柳公权书丹并篆额,其余部分都是官名。 原文:玄秘塔者,大法师端甫(4)灵骨之所归也。于戏(5)!为丈夫者,在家则张仁、义、礼、乐,辅天子以扶世导俗;出家则运慈悲定慧,佐如来以阐教利生。舍此无以为丈夫也,背此无以为达道也。 注释:(4)端甫:(770—836年)唐高僧,俗姓赵,天水人,德宗时被徵,与儒、道议论,赐紫方袍,掌内殿法仪,录左街僧事,开成元年卒,谥曰大达。(5)于戏:感叹词,同“呜呼”。

译文:玄秘塔是供奉大法师端甫灵骨舍利的地方,啊!所谓大丈夫,在家就要发扬仁、义、礼、乐,帮助天子教化引导世俗,如果出家当和尚就要心生慈悲,去掉一切执著,辅佐觉着阐扬教法,利益众生,不这样做不能说是大丈夫所为,违背这个也无法得道。 原文:和尚其出家之雄乎!天水赵氏,世为秦人。初,母张夫人梦梵僧谓曰:“当生贵子。”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及诞,所梦僧白昼入其室,摩其顶曰:“必当大弘法教。”言讫而灭。既成人,高颡深目,大颐(6)方口,长六尺五寸,其音如钟。夫将欲荷(7)如来之菩提(8),凿生灵之耳目,固必有殊祥奇表欤! 注释:(6)颡: [sǎng]额头;颐:下巴。(7)荷:对事物的品评,这里指领悟。(8)菩提:梵语,即“道”。 译文:出家当和尚是多么雄壮的事啊!天水有个姓赵的人,祖辈是秦人。他母亲张夫人梦见一个印度和尚对他说:“你要生一个好孩子。”说完就取出口袋中的舍利让她吃下。等孩子出生后,梦见的那个和尚于大白天来到她屋里,摸着孩子的头说:“他一定能大力弘扬佛教。”说完就消失了。孩子长大后,额高眼大,下颌丰满,口唇方正,身高六尺五寸,声音象洪钟一样的响亮。要领悟佛教的法理,凿开众生的耳目,帮助他们认清宇宙,就一定要有这种祥和奇特的表像啊!

杞人忧天课文译文完整版

杞人忧天课文译文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wú)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zhòng)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chú)步跐(c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shì)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崩坠:崩塌陷落。亡:无,没有。 寄:依靠,依附。晓:告知,开导。 积气:聚积的气体。若:你。 行止:行动,活动。奈何:为何,为什么。 果:如果。星宿:星辰,天上的星星。 只使:纵使,即使。中伤:伤害。 积块:聚积的土块。四虚:四方。 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通“释”,解除、消除。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积聚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各方的虚空之处,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评价(现实意义)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 精彩赏析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全文五段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全貌。写了竹、水、潭、石、树等。第二部分(2一3):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并探寻小溪的源头。第三部分(4):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第四部分(5):补充交待同行的人。文章按发现小潭→观赏小潭→潭上气氛→离开小潭的顺序来写,也就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结构紧凑,层次清楚。 小石潭的全貌是:石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部分,有的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四周树长得很茂密,高高低低,随风飘摇。潭中还有鱼游来游去。 文章开头交代发现小潭的过程:从小山丘向西边走一百二十步,隔着一片竹林,听见水的声音,非常悦耳,好像佩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一样,心中高兴而好奇,想看看究意是怎样的一片水,于是砍倒竹子,辟开一条道,这样就发现了隔着竹林的小石潭。文中用“鸣珮环”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启动读者的兴趣,然后写“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在这里

杞人忧天

杞q ǐ 人r én 忧y ōu 天ti ān [注zh ù音y īn 原yu án 文w én ] 杞q ǐ 国ɡu ó 有y ǒu 人r én ,忧y ōu 天ti ān 地d ì 崩b ēn ɡ 坠zhu ì ,身sh ēn 亡w án ɡ 所su ǒ 寄j ì ,废f èi 寝q ǐn 食sh í 者zh ě 。 又y òu 有y ǒu 忧y ōu 彼b ǐ 之zh ī 所su ǒ 忧y ōu 者zh ě ,因y īn 往w ǎn ɡ 晓xi ǎo 之zh ī 曰yu ē :“天ti ān ,积j ī 气q ì 耳ěr ,亡w án ɡ 处ch ù 亡w án ɡ 气q ì 。若ru ò 屈q ū 伸sh ēn 呼h ū 吸x ī ,终zh ōn ɡ 日r ì 在z ài 天ti ān 中zh ōn ɡ 行h án ɡ 止zh ǐ ,奈n ài 何h é 忧y ōu 崩b ēn ɡ 坠zhu ì 乎h ū ?” 其q í 人r én 曰yu ē :“天ti ān 果ɡu ǒ 积j ī 气q ì ,日r ì 月yu è 星x īn ɡ 宿xi ù 不b ù 当d ān ɡ 坠zhu ì 耶y ē ?” 晓xi ǎo 之zh ī 者zh ě 曰yu ē :“日r ì 月yu è 星x īn ɡ 宿xi ù 亦y ì 积j ī 气q ì 中zh ōn ɡ 之zh ī 有y ǒu 光ɡu ān ɡ 耀y ào 者zh ě ,只zh ǐ 使sh ǐ 坠zhu ì ,亦y ì 不b ù 能n én ɡ 有y ǒu 所su ǒ 中zh òn ɡ 伤sh ān ɡ 。” 其q í 人r én 曰yu ē :“奈n ài 地d ì 坏hu ài 何h é?”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 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注释 1从:自,由。 2。小丘:小山,在小石潭东面。

3。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4。行:走。 5。篁(huáng)竹:竹林。篁,竹林,泛指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佩、环:都是玉质装饰品。鸣:发出声响。 7。乐: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8。伐竹取道,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 9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10。见:看见。 11。水尤清冽(liè):潭水格外清凉,清澈。尤:格外,特别。清冽:清凉。清,清澈。冽:凉。 12。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作(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以:用。为:作为 13。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岸,岸边。 14。卷石底以出:石底有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卷:弯曲。以:相当于连词“而”,表承接。 15。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16。坻:水中高地。 17。屿:小岛。 18。嵁:不平的岩石。 19。岩:高出水面较大而高耸的石头。 20。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青葱的树木,

杞人忧天课文译文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wú)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zhòng)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chú)步跐(c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shì)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崩坠:崩塌陷落。亡:无,没有。 寄:依靠,依附。晓:告知,开导。 积气:聚积的气体。若:你。 行止:行动,活动。奈何:为何,为什么。 果:如果。星宿:星辰,天上的星星。 只使:纵使,即使。中伤:伤害。 积块:聚积的土块。四虚:四方。 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通“释”,解除、消除。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积聚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各方的虚空之处,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小石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

《小石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 《小石潭记》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 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liè)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 为屿(y ǔ) ,为嵁(k ān) ,为岩。青树翠蔓(wàn) ,蒙络(luò) 摇缀,参(c ēn)差(c ī) 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y ǐ)然不动,俶(chù) 尔远逝,往来翕(x ī) 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 ī) 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 无人,凄神寒骨,悄(qi ǎo)怆(chuàng) 幽邃(suì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 古,余弟宗玄。隶(lì) 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 我) 为此感到快乐。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

飘荡。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 折), 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时现时隐。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十分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住了此地就离开。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小石潭记》赏析 课文总体分析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5)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他到永州后,母亲病故,王叔文被处死,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是压抑的。这期间他写了一组很有名的山水游记,被后人称为《永州八记》,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文中所描写的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作者以简练的文笔,按游览观察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地写景状物,文字充满着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寄托了他凄苦忧伤的感情。文章写小石潭,由远而近,循声而入,先总写潭的全貌,再写潭中的游鱼和潭的水源,

玄秘塔碑原文及翻译说课材料

玄秘塔碑原文及翻译

柳公权玄秘塔碑原文及翻译 原文:唐故左街僧录(1)、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2)方袍、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朝散大夫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3)、裴休撰。正议大夫,守右散骑常侍,充集贤殿学士,兼判院事,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柳公权书,并篆额。注释:(1)左街僧录:唐贞元四年(788年)置左右街大功德总僧尼之籍。端甫总管左街僧录。 (2)赐紫:唐制以紫色为三品以上服色,五品以上为绯色。僧、道、画师亦有赐紫者,必兼金鱼袋。 (3)金鱼袋:唐高宗始,给五品以上随身银鱼袋,以防诏命之诈,三品以上佩金鱼袋。译文:这是唐朝大达法师玄秘塔的碑铭,宰相裴休撰文,柳公权书丹并篆额,其余部分都是官名。原文:玄秘塔者,大法师端甫(4)灵骨之所归也。于戏(5)!为丈夫者,在家则张仁、义、礼、乐,辅天子以扶世导俗;出家则运慈悲定慧,佐如来以阐教利生。舍此无以为丈夫也,背此无以为达道也。 注释:(4)端甫:(770—836年)唐高僧,俗姓赵,天水人,德宗时被徵,与儒、道议论,赐紫方袍,掌内殿法仪,录左街僧事,开成元年卒,谥曰大达。 (5)于戏:感叹词,同“呜呼”。译文:玄秘塔是供奉大法师端甫灵骨舍利的地方,

啊!所谓大丈夫,在家就要发扬仁、义、礼、乐,帮助天子教化引导世俗,如果出家当和尚就要心生慈悲,去掉一切执著,辅佐觉着阐扬教法,利益众生,不这样做不能说是大丈夫所为,违背这个也无法得道。原文:和尚其出家之雄乎!天水赵氏,世为秦人。初,母张夫人梦梵僧谓曰:“当生贵子。”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及诞,所梦僧白昼入其室,摩其顶曰:“必当大弘法教。”言讫而灭。既成人,高颡深目,大颐(6)方口,长六尺五寸,其音如钟。夫将欲荷(7)如来之菩提(8),凿生灵之耳目,固必有殊祥奇表欤!注释:(6)颡: [sǎng]额头;颐:下巴。 (7)荷:对事物的品评,这里指领悟。(8)菩提:梵语,即“道”。译文:出家当和尚是多么雄壮的事啊!天水有个姓赵的人,祖辈是秦人。他母亲张夫人梦见一个印度和尚对他说:“你要生一个好孩子。”说完就取出口袋中的舍利让她吃下。等孩子出生后,梦见的那个和尚于大白天来到她屋里,摸着孩子的头说:“他一定能大力弘扬佛教。”说完就消失了。孩子长大后,额高眼大,下颌丰满,口唇方正,身高六尺五寸,声音象洪钟一样的响亮。要领悟佛教的法理,凿开众生的耳目,帮助他们认清宇宙,就一定要有这种祥和奇特的表像啊!原文:始十岁,依崇福寺道悟禅师为沙弥(9),十七正度为比丘,隶安国寺。具威仪(10)于西明寺照律师,禀(11)持犯于崇福寺升律师(12),传唯识大义于安国寺素法师,通

《杞人忧天》原文和译文

《杞人忧天》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典故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地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再说即使真地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原文及译文

原文:东晋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忘路之远近。忽逢, 桃花源 夹(jia)岸数百步,中无杂树,鲜美,落英缤纷。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隔。,乃不知有汉,。此人一一为 (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划船,忘记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紧靠着生长有几百步。其中没有其他树,鲜嫩美丽,纷纷。渔人感到很惊奇。继续走,想走到林子的。 林子的尽头是的源头,于是出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亮。渔人于是离开船,从洞口进去。起初很狭窄,仅容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完全都像桃花源外的,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桃花源里的人见到渔人,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的问题,有人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桃花源里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村中的人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把渔人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以后,告辞离开了。这里的人对渔人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离开桃花源以后,找到了他的船,顺着从前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到了,拜见了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志向高洁的,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

小石潭记原文注释译文

小石潭记_原文、注释、译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也可为此“彻”),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 àng)幽邃(su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编辑本段注释: 1从:自,由。 2.小丘:在小石潭东面。 3.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4.行:走。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篁,竹林。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佩与环都是玉制的装饰品。鸣:发出声音。(倒装句:宾语前置)7.乐:意动用法,单字翻对……感到乐,句中则译为感到快乐。8取:这里指开辟。9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10.见:看见11.水尤清洌:潭水格外清凉。尤:格外。清洌:清澈。12.全石以为底:(小石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作为(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以:用。为:作为13.近岸:靠近岸的地方。近,靠近。岸,岸边. 14.卷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起来,高出水面。 15.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岩:磐石。16.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青色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晃、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许:表示数目不确定。18.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好像水都没有)。空:在空中19.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向下照射。布:映现。彻:透过,穿过20.佁然不动:(鱼影)静止呆呆地一动不动。佁(yǐ)然,愣住的样子。21.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chù)尔,忽然。22.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2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 不见。斗:像北斗星那样(名词作状语);蛇:像蛇那样(名词作状语)。24.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差:交错。25.不可知:不能够知道。2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qiǎo chuàng)幽邃:四周被竹子树

玄秘塔碑原文及译文

玄秘塔碑全文: 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並序。江南西道都團練觀察處置等使,朝散大夫兼御史中丞、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裴休撰。正議大夫、守右散騎常侍、充集賢殿學士,兼判院事,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柳公權書、并篆額。 玄秘塔者,大法師端甫靈骨之所歸也。於戲(戏)!為丈夫者,在家則張仁義禮樂,輔天子以扶世導俗;出家則運慈悲定慧,佐如來以闡教利生。舍此無以為丈夫也,背此無以為達道也。 和尚,其出家之雄乎!天水趙氏,世為秦人。初,母張夫人夢梵僧謂曰:“當生貴子”。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及誕,所夢僧白晝入其室,摩其頂曰:“必當大弘法教。”言訖而滅。既成人,高顙[sǎng]深目,大頤[yí]方口,長六尺五寸,其音如鍾。夫將欲荷如來之菩提,鑿生靈之耳目,固必有殊祥奇表歟? 始,十歲依崇福寺道悟禪師為沙彌。十七正度為比丘,隸安國寺,具威儀於西明寺照律師,禀持犯於崇福寺昇律師,傳唯識大義於安國寺素法師,通涅(不生)槃(不灭)大旨於福林寺崟[yín]法師。 復夢梵僧以舍利滿琉璃器使吞之,且曰:“三藏大教,盡汝腹矣。”自是,經律論無敵於天下。囊括川注,逢源會委,滔滔然莫能濟其畔岸矣。夫將欲伐株杌[zhūwù欲望]于情田,雨甘露於法種者,固必有勇智宏辯歟[yú欤]? 無何,謁[yè]文殊於清涼,眾聖皆現。演大經於太原,傾都畢會。德宗皇帝聞其名,徵之,一見大悅。常出入禁中,與儒道議論。賜紫方袍,歲時賜施,異於他等。復詔侍皇太子于東朝。順宗皇帝深仰其風,親之若昆弟,相與臥起,恩禮特隆。憲宗皇帝數幸其寺,待之若賓友。常承顧問,注納偏厚。而和尚符彩超邁,詞理響捷,迎合上旨,皆契真乘。雖造次應對,未嘗不以闡揚為務。繇是,天下益知佛為大聖人,其教有不大思議事。當是時,朝廷方削平區夏,縛吳斡[guǎn]蜀,瀦[zhū]蔡蕩鄆[yùn]。而天子端拱無事,詔和尚率緇[zī]屬迎真骨於靈山,開法場于秘殿,為人請福,親奉香燈。既爾,刑不殘,兵不黷[dú],赤子無愁聲,滄海無驚浪,蓋[gài盖]參用真宗以毗[pí辅助]大政之明効也。夫將欲顯大不思議之道,輔大有為之君,固必有冥符玄契歟? 掌內殿法儀,錄左街僧事,以標表淨眾者凡一十年。講涅槃、惟識、經論,[位]處當仁,傳授宗主,以開誘道俗者,凡一百六十座。運三密(身口意)於瑜伽[yúqié自我与梵相应],契無生於悉地(求的愿)。日持諸部,十余萬遍。指淨土為息肩之地,嚴金經(严金經)為報法之恩。前後供施,數十百萬,悉以崇飾殿宇,窮極雕繪。而方丈匡床,靜慮自得。貴臣盛族,皆所依慕;豪俠工賈,莫不瞻嚮。薦(祭献)金寶以致誠,仰端嚴而禮足,日有千數,不可殫書。而和尚即眾生以觀佛,離四相以修善,心下如地,坦無丘陵。王公輿臺(低等),皆以誠接。議者以為成就常不輕行者,唯和尚而已!夫將欲駕撗海之大航,拯迷途於彼岸者,固必有奇功妙道歟? 以開成元年六月一日,向西右脅[xié胁]而滅[miè灭]。當暑而尊容若生,竟夕而異香彌鬱。其年七月六日遷於長樂之南原,遺命荼毘,得舍利三百餘粒。方熾而神光月皎,既燼[jìn 烬]而靈骨珠圓。賜諡大達,塔曰玄祕。俗壽六十七,僧臘四十八。 弟子比丘比丘尼約千餘輩,或講論玄言,或紀綱大寺。修禪秉律,分作人師五十。其徒皆為達者。於戲!和尚果出家之雄乎?不然何至德殊祥如此其盛也?承襲弟子自約、義正、正言等,克荷先業,虔守遺風。大懼徽猷[huīyóu]有時堙[yīn]沒,而閤門劉公,法緣最深,道契彌固,亦以為請,願播清塵。休嘗游其藩,備其事,隨喜讚歎,蓋無愧辭。銘曰: 賢劫千佛。第四能仁。哀我生靈。出經破塵。教網高張。孰辩孰分?有大法師。如從親聞。經律論藏。戒定慧學。深淺同源。先後相覺。異宗偏義。孰正孰駁?有大法師。為作霜雹。趣真則滯。涉偽則流。象狂猿輕。鉤檻莫收。柅制刀斷。尚生瘡疣。有大法師。絕念而游。巨唐啟運。大雄垂教。千載冥符。三乘迭耀。寵重恩顧。顯闡讚導。有大法師。逢時感召。空門正闢。法宇方開。崢嶸棟宇。一旦而摧。水月鏡像。無心去來。徒令後學。瞻仰徘徊。

柳宗元《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

柳宗元《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 柳宗元《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小石潭记,唐朝诗人柳宗元作品。《小石潭记》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本文抒情上偏向于浓墨重彩,情感强烈,或抚今追昔,或伤时感怀,或心忧家国,或思亲念旧,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注释 1从:自,由。

2.小丘:小山,在小石潭东面。 3.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4.行:走。 5.篁(huáng)竹:竹林。篁,竹林,泛指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佩、环:都是玉质装饰品。鸣:发出声响。 7.乐: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8.伐竹取道,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 9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10.见:看见。 11.水尤清冽(liè):潭水格外清凉,清澈。尤:格外,特别。清冽:清凉。清,清澈。冽:凉。 12.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作(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以:用。为:作为 13.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岸,岸边. 14.卷石底以出:石底有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卷:弯曲。以:相当于连词“而”,表承接。 15.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16.坻:水中高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