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贫困问题

贫困问题

贫困问题
贫困问题

贫困问题

一.贫困的概念

p288-299

贫困六个方面基本问题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生理问题

p288-289

1901 郎特里

《贫困:关于乡村生活的研究》

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人口最基本的生存要求,那么,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之中.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末阿玛蒂亚.森

贫困是指对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缺乏

贫困人口创造收入的能力和机会的贫困

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

贫困是指缺乏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

1985年价值人均每天1美元绝对收入标准决定贫困线

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

物资匮乏,低水平的健康和健康,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和无助性

迪帕.纳拉扬等人

从穷人的视角定义:贫困不仅仅是物资的缺乏,缺乏权力和发言权是他们定义贫困的核心因子.

区别:

早期的贫困仅限于物质生活,强调物质和收入的绝对数量

新近的贫困是个人能力和社会公平,倾向于运用相对指标来度量贫困

贫困的类型

1.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

1960 梅尔通和尼斯贝特

1.缺乏维持生存所需的最低生活标准能力(维持生存最基本条件:食品、住、衣着消费等)

2.采用贫困线为衡量标准(贫困线为购买基本所需或者维持最低限度生活需要所需的最低收入水平,在水平之下为绝对贫穷)

绝对贫困标准:(世界银行确定)

每人每日食品提供2150千卡热量

我国政府确定农村绝对贫困线:每人每天2150食品占总支出的60%

其中食品总支出的饼状图,农村63%.城市61%

相对贫困:

1.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各阶层内部不同成员之间收入差别产生低于社会认定的某种水平状况

2.出发点:人之间收入的比较和差距

3.本质:分配不公,生活质量下降而引起的精神痛苦

4.衡量方法:强调区域范围内人生存质量和水平相互化比较

例子说明书上有就不具体说,

2.客观贫困与主观贫困

按照某种划分贫困标准,某人所处的贫困状态就是客观贫

主观贫:

根据他们自己的主观判断,认定他们自己处于贫困状态

人们如何脱贫或者脱贫的速度和质量如何,与其主观意识有关

3.区域贫困与个体贫困

贫困区域

某区域被认定是贫困状态,则该区域为贫困区域

我国的贫困区

1994《国家扶贫攻坚计划》592贫困县中,西部地区361,贫困占全国贫困县60.98% 2003西区绝对贫困人口1698万占全国贫困县的581.6%

个体贫困

某种划分贫困标准,某个人认定处于贫困状态为个体贫困

区域贫和个体贫有联系

区域贫包含个体贫困发生,个体贫困未必伴随区域贫困发生

两者概念对确定解决贫困重点安排解决步骤具有重要的意义

4.长期贫困与暂时贫困

长期贫

贫困状态存在很长时间或经过长期不能摆脱,那这状态为长期贫困

暂时贫困

由于自然灾害,疾病或其他突发事件造成的贫困,

两者为处理和解决贫困题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贫困线的测定方法

贫困的客观化指标

国际上的做法

相对贫困线为社会平均收入的三分之一

1.市场菜篮法(国内农村贫困线)

1.固定生活必需品清单,内容包括数量

2.根据市场价来计算需要多少资金

3.确定金额为贫困线,亦为最低生活保障线

2.恩格尔系数法

人全面食品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率,定律指出随收入增加,食品与收入之比将下降,绝对最小值可由比值给出

划分贫富标准

E>0.6贫困

0.50<E≦0.60温饱

0.40<E≦0.50小康

0.20<E≦0.40富裕

E≦0.20最富有

3.营养构成法

根据维持人们生存所需的营养确定贫困线,一个人仅能满足基本需要量收入水平,可以认为是贫困线的标准,不过这个方法缺乏可行性

马丁.布雷林

食品贫困和非食品贫困

1.维持人体生存所需量结合低收入家庭食品消费价格计算出贫困人口食品贫困线

2.在此上利用回归分析找出用于食品方面消费食品贫困线的家庭,计算他们非食品支出为食品户的非食品贫困线

(食品贫困+非食品贫困=贫困线)

3.按农村计算

根据营养部门专家的意见选择最低热量摄入量

选择合理的基本食品消费项目和数量

凡是出售产品按照出售的价格计算,凡是购买的产品按买价计算,对于农民自产自用的产品,按国家牌价计算

用最低食物费用支出除以基本食品支出的比重,所得的商即是贫困线

农村贫困线三阶段

1.启动线

政府有组织扶贫工作开始阶段(可以画表格)

1981 40-50 1971~1979 穷县阶层150麦200稻

1986 1985 150以下县(200元)

1984~1986 >300牧区>200半牧区

331国内贫困县

2.攻坚线

八七扶贫阶段确定的贫困线

1994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四进七出"

1992 收入低于400列为贫困

1992 >700不为贫困

592贫困县

3.世纪线

延承八七,把国家定贫困改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

贫困问题为一种经济发展问题,贫困和经济发展有3模式

1.经济不发展导致贫困落后国家

2.富裕中的贫困发达国家

3.经济高速发展中的贫困发展中国家

农村经济不发展带来的贫困为我国现阶段的贫困

六个方面基本问题

三。农村贫困群体的状况

1.贫困人口规模保持在相当大的数量

2.返贫率较高

3.特困的顽固性

4.贫困地区人口普遍营养不良

四.城镇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

基本特征:

1.城市贫困人口规模急剧增加

2.城市贫困人口结构呈现多元化

3.从就业结构看,贫困人口所从事的职业多是简单体力劳动型工作,多来源于传统的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

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生活状况:

1.在食品消费和衣着健康方面

2.在教育文化服务和社交活动方面

城市贫困人口对生活现状的态度:

不满意,以职工为主体贫困人口对企业、社会和国家有普遍强烈的高预期和高度依赖的特征

受挫情绪和严重的被剥夺感

组织能力和文化程度高于贫困农民,极易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

贫困人口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开始显露,伴随城市贫困人口增多,低收入职工相对集中,低收入生活状态集中并有了群体意识,为了改变低收入,开始出现内部认同和组织群体行为的征兆,贫富反差过大导致心理失衡引起人们不满情绪,把矛头指向政府,一旦有人煽动就会出现游行、上访、阻断联通等集体行为,危害城市的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贫困生感恩讲话稿(精选多篇)

贫困生感恩演讲稿(精选多篇) 爱与阳光 贫困生感恩征文___ 没有阳光,怎有万物争荣的世界;没有雨露,怎有丰登的五谷,没有爱,世界爱,世界也将处于一片黑暗与阴冷之中。各级各类的资助、助学活动,如阳光、雨露,送给家庭贫困的学生,无限的关爱解决了我们的经济困难,使我们在学习上无后顾之忧。花儿再美也需绿叶的衬托,鸟儿飞得再远也需温暖的小窝,晴空万里的白昼,白云随着风不断地改变自我,我们的人生也似一条宽广的河流,潮起潮落。有时候,我们即将跌下悬崖,被那碰巧的大风所捕获,终点与起点,失败与放弃只在于我们怎么做! 我生长在落后贫困的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家庭贫困的我,从小读书生活不是很顺利,遇到很多的困难挫折,但我从未放弃过。当我上到大学后,父母没有那么多钱支付我高价的学费生活费等,当我失落的时候,我正在面对辍学危机时,是国家伸出了援助之手,使我更加懂得学习科技文化的重要性。资助政策,伴我成长,促我发展,没有资助政策,就没有我这个待放光彩的花蕾。。 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我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也给家里增添了很大的负担,每年的生活各种费用父母都是辛辛苦苦借来的,我的学费通过了贷款补上了很大的一部分,可生活费的开销还是不小,

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靠几亩地生活,基本没有什么收入,当然也没有钱给我上学,所以那时候真的很无助,正当我和父母一筹莫展之时, 老师告诉我学校正在发放一批国家助学金,贫困生可以申请资助。然后我也申请了,最后也得到了这笔助学金,无论钱的多少,但无异于雪中送炭,不仅解决了我生活上的困难,更温暧了一个孩子的心。我深深地感受到国家对贫困生的关心、鼓励和扶持。对于这一切的一切,我能做的,只有将这些温暧的记忆埋藏在心底,然后积蓄力量,在爱的双隐形翅膀的引领下,不惧困难,飞向更广阔的天空,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真的非常感谢国家的资助政策,在我走投无路,在我对学习感到迷茫的时候帮了我一把,让我能够继续读书,继续学习,继续在大学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成长。我来自农村,带着一个成功的梦想。农村的孩子最紧缺最贫乏的就是金钱吧。有多少孩子因为没有钱读书而辍学的,就在我身边,这样的实例比比皆是,多少想读书的孩子没能够进入学堂,而过早的出去社会。而我,也是和他们一样,也是很渴望能够把书读完,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我也是和他们一样,遇到一个难以跨越的障碍——没有钱读书。当我也快要辍学的时候,是国家,是老师给我我机会,国家的助学金政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生活上,学习上,及精神上,都给了我于希望,能够实现梦想的希望。我非常的感动,非常的感谢国家,感谢老师,感谢助学金

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案例

由一名贫困生旷课兼职引发的思考 xxxx 一、案例背景 A同学是我院12级会计某班的一名女生,自幼父母离异,由于其父亲组建了新的家庭,母亲一直在外打工,该生从小到大由其奶奶抚养,家庭教育基本缺失。该生考入大学后,家庭已经无力供其大学期间的费用,故该生在大学期间的一切费用都需要自己筹措。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筹齐大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可谓非常困难,故该生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打工兼职赚取生活费学杂费,导致无心学习,有时甚至于整天旷课去兼职上班。 了解到该生情况,作为辅导员,我首先尽我能力给她帮助。虽然有过旷课行为,但是通过向学院和系部特殊申请,通过各类奖助学金措施对她进行帮助,给该生发放了国家助学金,通过积极协助其办理了大学生助学贷款解决了该生的学费筹集问题。按照常理推断,该生的经济问题算是得到了解决,那么应该安心学习了。但是等到大二开学一段时间后,该生开始又经常性的迟到旷课,甚至有时会出现整天要求请假不来上课的现象,询问其去向,总是借口为了赚钱兼职上两个班次。 二、解决方法 针对学生A同学的情况,我与其进行了几次深入的谈话。通过谈话,了解到该同学目前确实处于父母双方都基本不管状态,也核实了目前所在在外打工的单位其上班的情况基本属实。但是通过与该生的交流,我发现该生存在着一

种“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她认为打工兼职可以让自己认识到很多社会上的人,而这些社会人让她看到在学校里学的东西根本甚至很少会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再加上自己所学的专业学习只是理论只是的学习,在社会要找到对口的会计工作很困难。对于期末考试,即使平时不上课,只要考前突击一下,也照样能过关。与其花费这么多时间在学校里浪费,倒不如多到社会上学点东西。 通过沟通交流,我首先肯定了她的自强自立,有孝心,能主动为家庭分忧的思想。进入社会锻炼,提升自身素质的想法的正确性,对她早意识到一些社会问题表示赞同。但是我同时也告诉她“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是错误的。读书获取知识仍是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在社会上是很难获取成功的。拿该同学自身的经济观点帮助分析其旷课打工的经济得失,目前在外打工靠的是体力劳动赚钱,每月能够赚到的收入也不足2000元,而且在职业前途上基本上没有任何发展空间,而等到自己安心读完读大学后靠脑力劳动赚钱,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同时拿社会上成功创业的案例给该生分析其还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创业成功是基本没有可能的。让该生认识到学校学习的必要性,不要顾此失彼。 由于该生经常外出打工,一个女生安全问题比较令人担忧,于是我就经常给她发个短信询问她的情况,提醒她注意安全,要按时返校,以一个朋友、亲人的角度去关心她,同时我还经常与她母亲打电话沟通联系,要她母亲在工作之余多打打电话了解其女儿的情况,对她多加关心。让她认识到自己的父母和家庭给她的温暖。在班级有各类活动的时候,也打电话要求A同学一定要参加,让她参与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间来,体会班集体的温暖。

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p5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正面影响: 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国家能富裕起来。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使每个民族和民族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机会。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关系长期以来的紧张态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南北经济交往的规模和密切程度空前增强。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负面影响: 由于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全球化可能会扩大南北的贫富差距。 经济全球化会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他们往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国际规则的便利,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转嫁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例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南方国家间经济实力有限,经济结构趋同而缺少互补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使南南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面临挑战。 现在全球化是在生产贸易、金融、投资、消费、物流这些领域,全方位的都有表现。全球化大大提升了国际间的相互依存度,它不但表现为国家间相互更加依存,也表现在工业间相互更加依存、市场间相互更加依存、各种生产要素和物流采购相互更加依存、同时金融市场的关联度也越来越高。 全球化所涉及的领域主要就体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旅游业等领域中。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我们在统计的时候,经常把国际旅游作为国际贸易当中服务贸易的一块,但其实不太准确,它们还是有些不同的。贸易,简单来说,是相当于把产品送到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手中去;而旅游,是把消费者搬到当地市场来消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二者还是有差别的。很有趣的是,从80年代以后,我们都知道,世界经济一直在上下波动,但是唯独国际旅游业始终发展的比较稳健,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从85年前后到最近20年时间,全球旅游业的年均增长始终保持在5%到8%这个幅度,而且一直是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增长态势。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依存度越来越高,国家间、市场间、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物流采购相互依存着,同时金融、服务市场的关联度也越来越高。在早期,“中国制造”对美国一些当地的产业造成很大的冲击。这里举一个小例子。我在美国工作时的一位同事,一位社会学家。她提出一个命题,“现在市场上到处都是中国制造的产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1.1 贫困与中国的贫困群体 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给“贫困”下的定义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我国的贫困群体可以归纳为无法合法地获得基本生活条件并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的人的集合。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扶贫办对全国6万农村人口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的入户调查,确定农村贫困标准2003年为人均年收入637元,按照这一标准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有2 900万,城市中有2 000~3 000万的贫困人员需要救助。这两部分人口属于绝对贫困人群。 这一贫困群体主要由以下两类人员组成:一是计划体制下的贫困群体。一般是城市中的三无人员, 即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人;农村中的五保户,由集体经济负担的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的农村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人员。二是市场体制下的新贫困群体,城市下岗、失业、半失业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以及在农村中因城市化,而“上班无岗、种田无地、劳保无份”,生活陷于贫困的失地农民,以及流动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部分农民工。除了这一绝对贫困人群外,我国还有近2亿的农村人口的年均收入是在850~950元之间,以及一些因灾返贫和因病返贫的人群。 1.2 中国的贫困现状 1.2.1 计划体制下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基本缓解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由农村补贴城市,农业补贴工业的发展道路,因此在计划体制下,贫困主要集中在农村,表现为“普遍性的区域贫困与极端贫困”。但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中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迅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家财力得以能够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扶贫运动,使一些贫困地区摆脱了绝对贫困的处境,取得的扶贫成就举世瞩目。2004年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中国宣布: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 9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为3%左右。 1.2.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贫困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中除了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三无人员外,基本上不存在贫困群体,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许多国家给予的优惠,比如就业、上学、住房、医疗等福利待遇,通过户籍制度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区分开来,逐渐形成以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为依托的城市经济体制。随着市场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从而使职工的生活状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目前,城市中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集体单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在转轨过程中普遍表现出对市场的不适应,造成了自身的经营困难,部分企业破产、倒闭,减发、停发职工工资,造成城市“新贫困群体”的出现。 从收入分配制度上来说,由于规范和调节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法律、法规、经济杠杆、行政措施等存在许多缺陷,从而导致了部分城市居民的收入非透明化、非制度化,同时由于对高收入群体的调节不力,对低收入群体又保护不足,使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造成相对贫困现象。 2 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2.1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含义及基本特征 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不以盈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组织形式,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 由于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因此它具有和政府与企业相区别的特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提出了著名的五特征法,只要是符合这5个特征的社会组织都

大学贫困生的感谢信_感谢信

大学贫困生的感谢信_感谢信 大学贫困生的感谢信 尊敬的各位领导:您们好!很高兴能写封感谢信。因为信里的一字一句都代表我们贫困生的心声,深表我对您们的感谢及敬意。本人xxx,汉族,xx人,现就读于xx学院xx专业xx班。我家一共五口人,父母均为农民,且均以务农为生,家中经济来源主要靠几亩田地。爷爷岁数大,并有脑血栓丧失劳动能力。母亲由于高血压今丧失大部分劳动能力,家中大部分农活都有父亲来承担,再加上这几年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家中收入严重减少,而且我和妹妹都在上大学,每年又需两万多元的费用,这使本来贫困的家庭变得更加贫穷。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去年学校领导把助学金发给了我。这在经济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借此我真诚的感谢国家、学校的政策,感谢各位领导及所有帮助我的人。当然金钱意味着我家里可以少给我一点生活费,减轻家里的负担。同时可以把以前一些挤挤的生活费中拿出一部分钱去买一些学习及相关的一些物品。助学金给予我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帮助,更多的是给予我信心与勇气!我不是被遗忘在学校角落的垃圾,我也是学校整体的一员。现在,我还是个在校的学生,我没有更好的办法甚至不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对我的帮助。但是如今我在学校不甘落后,利用课余的的时间自力更生,出去打工,解决我的部分生活费,这样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还学会了一些书本上不曾有的知识。另外在大学时光中,我不忘国家对我的鼓励与支持。我认真的学习,积极的参加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没有早退,旷课逃课的现象。我希望能尽我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习上我会全心全意的做一名成绩优秀、品行端优的学生,以此做为我对社会、对学校、对老师和对同学们的回报。今后,我会像你们关心我一样去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让他们知道,其实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背后有很多人和你站在一起。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能有机会走出农村来到城市里上学一是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他们是我最大的学习动力和努力的来源;二是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他们是我得以继续学习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三是我自己的努力和追求,这是我得以坐进大学教室里信念支柱!此时此刻,我唯一能用的言语就是感谢,感谢一年多来关心、爱护我成长的国家、学校、院领导和老师们,感谢生活上给过我莫大帮助的同学们。多年后的我,成功之后一定不会忘记大学的艰辛岁月,不会忘记大学期间大公无私的默默资助自己的人们,你们是我的支柱,是我一生无法忘记的亲人。鉴于以前的学习生活,我不是幸运的,但又是万幸的,得到了老师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对于之后的生活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追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打下基础,使自己变得更成熟。在思想上,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青团员的先进思想,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加入中国共产党做好准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有新人做好准备。再次感谢国家对我们的关怀,感谢学校领导对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一定会时刻铭记你们的关怀,坚决履行自己的诺言,走好未来路是我的勇气和自信的见证,有你们的帮助我向你们郑重保证: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对人们有益的人,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你们,发挥自己一切的努力来回报社会! 最后,请接受我最真诚的谢意。谢谢!此致敬礼大学贫困生的感谢信相关内容:合作单位感谢信 尊敬的xxxx合作同仁们:这是一封来自xxx地产的感恩信。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长春中海地产已经走过十载春秋,从最初的默默耕耘,到如今的繁花似锦,十年砺练,十城崛起,正因有您的相知相伴,长春中海得以蓬勃发展,为城市主流人居的建设... 助学金的感谢信

浅谈中国对外贸易中的_贫困化增长_问题

2010年第2期 N O RTHERN ECONOMY AND TRADE 浅谈中国对外贸易中的“贫困化增长”问题 刘丽杰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电视大学,辽宁葫芦岛125000) 文摘编号:1005-913X (2010)02-0022-CA 摘要:巴格瓦蒂在扬弃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地分析了国际贸易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其理论被拉 美等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所证明。因此, 如何走出贫困化增长的陷阱,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外贸高速增长的中国所必须面对的理论和实践并重的问题。深刻认识我国贸易条件的现状;坚持扩大内需,激活国内市场,降低外贸依存度;推进技术创新及普及专业技能教育;从出口市场单一向出口市场多元化后格局的转变;加强品牌经营,改善企业价格为条件,适度控制价格敏感度产品的出口;增加有序竞争,是避免贫困化增长的路径。关键词:贫困化增长;贸易条件;初级产品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10)02-0022-02 收稿日期:2009-11-26 作者简介:刘丽杰(1977-),女,辽宁葫芦岛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学教学。 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国际贸易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我国近年来进出口贸易情况的分析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已存在贸易条件恶化的现象,尽早关注贫困化增长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和贸易的持续发展、高效发展是极为紧迫和必要的。 一、贫困化增长概述 “贫困化增长”是印度经济学家巴格瓦蒂于1958年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这一国际贸易现实而提出的。此后,其他发展经济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和表述,一般来说,贫困化增长是指贸易条件严重恶化导致社会福利下降程度高于社会福利改善程度。在贫困化增长的条件下,出口越多,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弱。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现阶段贫困化增长的表现方式却有可能发生变化,在净出口额增加的情况下,对外贸易也会出现贫困化增长,索性将这种情况称之为贸易顺差的“贫困化扩张”倒也贴切。1991年,彼特·林德在《国际经济学》中归纳了贫困化增长的三个前提条件:国民经济的增长必须偏向于出口;国家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贸易;国外对本国出口的商品必须是需求价格弹性很小的。中国学者王如忠补充了第四个必要条件,即该 国必须是贸易大国,因为只有贸易大国的进出口数 量变化才会影响世界商品价格。 中国对外贸易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成为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福利提高的“引擎”。贸易发展最终的目的是要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因此,更重要的是考察贸易数据背后所反映的贸易对经济和福利的贡献。但是在深入分析体现中国贸易利益的关键数据后,发现存在着进出口结构低级化、贸易条件总体恶化且有加剧趋势、加工贸易增值链较短等问题,结合中国商务部的统计可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仍然是加工贸易类,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 为主、 工业附加值不高。反映了隐藏在贸易数据背后较低的对经济和福利的贡献度。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猛,但外贸产业竞争力并未得到根本上和实质性的改变。假如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来衡量,则可以认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基本是属于贫困化增长或者说面临贫困化增长的危险。 二、导致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原因分析(一)贸易结构方面的原因。出口贸易依靠初级产品作为主要支撑是造成贫困化增长的直接原因。作为占世界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都面临着发展国内经济的战略任务。由于它们普遍面临发展资金匮乏,生产技术落后等困难,吸引外资成为发展中国家突破瓶颈制约的一般做法,也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的浪潮。发达国家分别将污染严重、技术水平落后的产业或国内面临淘汰的夕阳产业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迁移,使初级产品的生产从饱和走向过剩。初级产品的价格大幅度回落,使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条件恶化,因而出口而带来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 (二)技术水平方面的原因。技术水平落后是造成发展中国家贸易贫困化增长的根本原因。发达国家技术实力强大,自主研发能力强,几乎控制着高新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牢牢控制和把持着市场的主动权,在生产过程中占据了价值增值的最高端, 经贸广场 22

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doc

浅谈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问题及措施 自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以来,高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中经济困难的人数随之不断增加。“特困生”问题日益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5月国务院专门就此下发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以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基本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但是受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经济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的贯彻落实。要切实解决当前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要勇于面对现行政策中存在的一些弊端,真正把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各项政策落实到实处。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一下概念:什么是贫困生?什么样的情况才能享受国家及社会的资助? 所谓的高校贫困生是指高校里经济上比较困难的学生(通常月消费在200元以下),他们的经济支付能力不能完成其大学学业。他们在上学时负担不起学校所规定的各项费用,有的在上学后难以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情况突出者(通常月消费在90元以下)为特困生。经调查核实后,才能享受国家的资助。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依据我国的发展现状,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出

现主要是其家庭的贫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父母双亡,单亲家庭或父母丧失劳动能力,经济来源少,甚至没有经济来源;(二)学生家庭处于偏远落后地区,经济不发达,自然条件差,经济困难;(三)多子女上学,家庭收入偏低;(四)转型期出现的新贫困家庭,父母为城市中因企业效益差而下岗的职工,单靠低保,来维持家庭生活;(五)家中有危重病人,昂贵的医疗费用造成了家庭的经济危机;(六)家庭所在地遭受重大灾害,失去经济来源等等。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那么,对于如此重视教育的国家来说,党和政府是如何解决贫困生及时接受教育的问题的呢? 2007年,国家新资助政策实施以后,全国建立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资助体系,其中还包括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生活补贴等措施。另外,各高校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还建立了很多资助基金,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元混合的资助体系。 国家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使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问题有了一定的保障。其表现如下:(一)财政专项资金落实到位 随着高校的扩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数量增加,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已经成为各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发放的奖助学金的金额也逐年增加并落实到人。受助人数也逐年增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目录 1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安全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3) 1.1我国经济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可能增强 (3) 1.2国际垄断势力进一步加强,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威协 (3) 1.3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关键 (3) 1.4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4) 1.5人才的竞争与流失 (4) 1.6吸引外资 (4) 1.7扩大对外贸易 (5) 1.8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5) 2 中国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7) 2.1增强综合国力 (7) 2.2牢牢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 (7) 2.3积极参加国际性经济组织或参与它们的活动 (7) 2.4制定国家经济安全防范措施 (7) 2.5注意以史为鉴,汲取别国的经验教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8) 3 结论 (8) 参考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21世纪的国际关系将走向一个新时代,传统的军事安全观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已经显得越来越不和时宜,各主要大国已在研究和探索一种新的安全理念,即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安全与经济安全息息相关.对于我国而言,更是如此,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契机,在经济安全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压力和挑战,中国将面对怎样一种形势,如何制定新的战略和政策来维护自己的经济安全,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和研究的重问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经济安全影响;对策 经济全球化一词的出现是在90年代。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全球化生产体系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各类国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和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等诸多因素共同促成了经济全球化。本文着重论述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不仅有有利的一面,同时也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只有全面、清醒地认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广泛的、深刻的影响,我们才可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经济全球化,找出对策,扬长避短,快速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不仅有其现实基础,也有其理论基础,本文既表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动态发展变化,更从理论上解释了自由经济基础上的经济全球化的演变过程。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开来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面来看,经济全球化将中国纳入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中,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变化轨迹清楚地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决心和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的积极姿态;加入WTO,是中国赢得了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减少了贸易歧视和摩擦;经济全球化是中国面临全新的竞争,在贸易体制上和企业综合竞争力上,我国都与WTO成员国有一定差距,这些差距是我们正视现实,积极应对挑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积极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从消极面来看,经济全球化将给中国造成一段时期的工厂倒闭和失业问题,出口市场更加集中,是贸易摩擦频繁化、长期化;地区差异华将更加严重,拉大了地区差距;贸易条件趋于恶化,使中国经济出现“贫困化增长”;反倾销和技术贸易壁垒的升级使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受挫。当务之急是如何既能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又能克服经济全球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针对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对策:实行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战略,避免贸易逆差,实行瀑布式的关税结构,根据规则实行主动的灵活的进口保护,鼓励出口,把参与国际竞争作为检验经济效率的标尺,实施新的幼稚产业扶持政策;完善FDI的利用,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加强与亚太和东盟的合作,实现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实施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目录 一、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㈠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 1.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 (2) 2.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不充分 (2) 3.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 (2) 4.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 (2) ㈡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主要问题 (3) 1.土地城镇化大于人口城镇化 (3) 2.城市就业和城市贫困 (3) 3.当前收入差距问题 (3) 二、城乡统筹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 (3) 三、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探索 (4) 1.经济增长与农业的关系 (4) 2.人口的增长与经济问题 (5) 3、如何(怎样)解决三农问题? (5) 主要参考文献 (7)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内容提要】加快发展,加快西部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及西部大开发的总目标。西部地区幅员广阔,农村人员比重大,是我国农产品的重点产区,经济基础差,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康,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农村区域进而整个国家小康目标的实现。要加快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首先要深化认识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农村劳动力供求及转移、教育事业、城市贫困、就业不充分和收入差距等问题及原因。“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全局,是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西部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本出路。本文就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发展新农村经济,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贫困、农村经济、统筹、三农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需要经济、技术、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发展,去赶超发达国家,提升综合国力,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文明的富强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建国以来,我国在促进和调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多以政策倾斜、经济扶持为主,东西部地区经济大联合,用经济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由原来的“输血方式”逐步向“造血方式”转化,国家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下定决心,下大力量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并且为此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仍旧相当缓慢。要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首先要深化认识贫困地区贫穷的现状和原因,从而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摆脱贫困。 一、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反贫因是人类面临的一项共同历史任务。贫困不是社会主义,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城乡差距、东西差距越拉越大,西部农村贫困问题非常严重,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仗便是要消灭贫困。 ㈠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不少贫困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财政极度困难,尤其是县、乡镇一级,国家机器运转吃力,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可以列出一个很长的单子:官员腐败、下岗失业、性比失调、医患矛盾、三农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城市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劳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等等。在这些问题中,有些是阶段性的、有些是长期性的、有些是其他问题派生出来的、有些则是许多问题的根源,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的存在,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收入差距扩大,导致社会整体消费不足,有些问题是一时解决不了的,只有长期性或通过其他方面来加以缓解。 1.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西

贫困生资助感恩文章_贫困学生感恩励志文章

贫困生资助感恩文章_贫困学生感恩励志文章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贫困生资助感恩文章:始终朝着太阳行13测绘吴振强 存活虽易,过好不易,且活过且珍惜。生活的乌云遮盖着我们的地盘,但诚信、感恩、励志为我拂去心中的阴霾,我的心就更接近阳光。用这样生活的节奏,生活的步伐,始终朝着太阳行。微笑拥抱每一天,做像向日葵般温暖的男孩。 ----题记 经常听着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中唱着: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晓得执着的人,有隐形的翅膀,把眼泪装在心上,会开出勇敢的花,可以在疲惫的时光,闭上眼睛闻到一种芬芳,就像好好睡了一夜直到天亮,又能边走着边哼着歌,用轻快的步伐??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简单的歌词,却唱出了我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的艰辛,但我们一直坚持着绝不放弃!我们还年轻,用奋斗的激情去绽放色彩斑斓的青春,让青春飞扬! 我们的青春不应该被名利、金钱、无知的欲望所霸占,这样只会让我们看到生活的阴影。当我们面对生活的阴影的时候,转个身就能看见发亮的光。诚信是我们的立脚点;励志是我们的动力杯;感恩是良心的港湾。这些是我们华丽转身的力量,使我们朝着太阳所发的光勇

敢地前进。 我们的立脚点----诚信 众所周知:人无信而不利。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他就会被众人所遗弃,最终孑然一身,郁郁终生。我想,只有诚信,只有与人最真诚的交流,才能够使我获得更多的友谊、快乐甚至财富。讲诚信,我们的心灵才会如阳光般明亮;讲诚信,我们才能够微笑地面对每一个人、每一天。可想想现在的部分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急于求成,提供虚假信息;在同学相处中互相猜忌,甚至落井下石。可想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信任,我们如何能够拥有阳光的生活?可想如果我们连同宿舍的成员之间的诚信都丢失了,如何与舍友相处四年,如何维持我们共同的居所,如何迎接每一天的开始。在学校,这里就是我的家,同学就是我的家人,诚信是我们相处原点。为了能够微笑每一天,阳光生活,我倡导诚信。 我们的动力杯---- 励志 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每天都过得很忙碌、充实。他们不断地在自己人生角色里演好自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道路。也许,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想,无论摆在你前面的坎坷多大,再艰辛困难,我相信,你还是会把梦想紧握在手上,勇敢的去追求! 相信有很多人都看过了微电影《老男孩》,身边的朋友告诉我,看完之后,觉得心里特别感动和震撼,都哭了。那些青春如流水般的日子,梦想一天一天远离了我们,却还没来得及绽放。我永远记得当

关爱贫困学生工作总结

关爱贫困学生工作总结 为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切实关心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加大助学救助力度,搞好向贫困学生送温暖活动,推进和谐学校建设,我校开展了教师一对一结对子帮助贫困学生的活动。根据学校的安排我结对子的对象是四年级(2)班的邹元涛。 为保证贫困生不因贫困而挨饿,不因贫困而辍学,同时都能以健康的心态度过五彩缤纷的小学生活,保证切实解决好贫困生问题,时刻不忘“用爱心倾注,从细微着手”的宗旨,踏踏实实地开展了关爱贫困生活动,现将一年来贫困生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我建立了贫困生档案。在档案里我们如实记载了贫困生的家庭背景,个人情况。了解学生的情况,我从他开学的时候就进行。在他报到的时候我就将他们的家庭情况作了深入的调查,在开学以后,我们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了解他的生活和心理问题,时刻注意贫困生的动态。 其次,在做到了解之后,我时刻关爱学生,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的喜怒哀乐。我深知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从不嫌弃对待后进生,注意从思想上、学习上多关心、多辅导,给予“偏爱”,从生活上多照顾、多帮助,给予“厚爱”。定期或不定期的找他了解情况,问寒问暖,让他们知道还有很多的人在关心他们。平时通过谈心帮他解开心中的疑惑。只有知道他们的心里的想法才能知道该怎么样去引导和帮助他们。最后,在物资上提供一定的帮助,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利用“六一”这个有利时机,够买了一些学习用品等。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 通过倾注爱心,看到贫困生得到帮助后的满意笑容、看到他取成好成绩时脸上那高兴的心情,我由衷的感到欣慰。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以学生为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继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努力提高管理工作水平,为我校的顺利发展继续做出新贡献。

贫困概念的经典释义――贫困经济学理论探讨之一

贫困概念的经典释义——贫困经济学理论探讨之一谭诗斌 荆州扶贫信息网来源日期: 2003-10-30 本站发布时间: 2005-12-15 14: 44: 51 阅读量: 820 次形式逻辑学认为,概念是反映客观现象或客观现象本质属性的基本思惟形式。 概念的认识价值在于,能在对象中找到本质的、一般的东西。毫无疑问,科学的贫困概 念则是反映贫困现象本质属性的一种抽象。因此,研究贫困问题,必须首先把握贫困概 念的科学涵义。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贫困便一直成为迄今为止各社会形态中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 对于贫困这一社会存在,人们可以从感性上直觉它,但似乎很难从概念上把握它。 也就是说,对于社会中的贫困,人们能较容易地根据一些现象,如缺吃少穿、营养不良、没有足够收入、无法获得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等来作出感性判断,但真正对贫困作出抽象判断并对其一般概念给出准确、科学的定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经济背景下,贫困的特征是大不相同的。 同时,不同的政治信仰、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不同社会身份的人,对于贫困的理解和评价也是大不相同的。 正因如此,有些学者对贫困概念的科学涵义的可知性表示怀疑,陷入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困惑之中。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贫困是一个非常难以捉摸的概念”,“贫困一词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萨缪尔森著: 《经济学》第14版,上册,第658 页,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英国学者奥本海默也认为: “贫困本是一个模糊概念,它不具备确实性。 它随时间和空间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而变化。 ”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对“贫困”这一概念的涵义作出了种种解释。 较为经典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中国的传统解释——财货贫乏论中国古汉语对“贫”、“穷”、“困”的释义主要是指处于财货匮乏的境况。 关于“贫”,《说文》释义: “贫,财分少也。 ”《广韵真韵》曰: “贫,乏也,少也。 ”关于穷”,《广雅释诂四》释义: “穷,贫也。 ”也就是说,“贫”与“穷”含义大体相同,都是指缺乏财物。 但“贫”与“穷”有量或程度方面的差别。 《左传昭公十四年》说: “大体贫穷相类,细言穷困于贫,贫者家少财货,穷谓全无家业。 ”《荀子大略》道:

自助贫困生感谢信3篇

自助贫困生感谢信3篇 自助贫困生感谢信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 我出生在农村,家境条件不怎么好,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的心是激动的,但更是忐忑的,我知道父母含辛茹苦的供我上学就是为了让我能考上一所大学,在大学里 继续深造,为我的将来,也为家庭未来的幸福带来转变。然而,我更知道自己家庭条件的 艰难,想着父母每天土里刨食辛苦的背影,想着自己还要因为上学去耗费家里的财物,心 里的激动变成了痛,变成了横亘在我心中的一道无形的墙。我想为父母减轻负担而放弃上 大学的念头,可是,父母那双期望的双眼,让我坚定了上大学的信念。 进了大学以后,我才发现如今上大学深造所需的费用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真的很高,这给父母原本就皱的脸上又多画上了几道印痕。父母两鬓的白发不知又添了几根,腰背不 知又要弯多少。辍学打工,为家减轻负担的念头又一次占据了我的心灵。就在这时,我很 荣幸地获得了助学金,我很庆幸,我不必再因家里困难的情况而为生活费心烦。我非常感 谢国家、学校和老师,给我们这些贫困生以帮助,让我们不用再为了高昂的学费犯愁,能 和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地学习,感谢你们对我们的关注,鼓励和支持,让我们不会因为家的 遥远而感到无助,让我们能安心、专注地学习,以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目标,实现自 己的理想。 大学时段跟其他学习时段基本是完全不同的,没有了老师苛刻的要求,没有了没完没 了的作业,没有时间空间的束缚,有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追求和自己对自己的把控。这是人 生路上自己第一次独立面对生活,独立思考的人生,独立参加半社会生活的一段时光。我 要做的事很多,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以后的人生路,为了父母,自己把控自己把大 学生活过的充实而又愉快是我必须要做到的。只有这样不断提高、完善自己,才能为自己 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今大学教育实力不断加强,不断提高,设施也不断完善,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有一 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来提高自我。但学费也同样不断提高。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供 给一个大学生是多么的困难。助学金是给予我的极大地帮助和一种无法形容的鼓励,是给 我的莫大的勇气和支持,不但能帮助我减轻家庭负担,也使我能更好好地生活和学习,增 强我的信心,也使我多了一股责任感,更坚定了我感恩的信念。 看着别人轻松自由的生活我也很向往,但我更知道学业对我的重要意义,因为学校的 助学金不是用来挥霍的,努力学习,积极生活,取得优异成绩才是回报学校回报父母回报 自己的最好方式。我们都知道大学对一些人来说是个自由、安逸的地方,而对于更多的人 来说却是一个更大的竞争地和锻造炉。所以我一样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努力学习,团 结同学,不奢不燥,节约每一分钱,使它用于有用之处,不追求物质与虚荣的满足,尽量

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

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 贫策略 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的发展问题和现实难题。中国政府长期致力于推进扶贫开发战略,不断探索扶贫开发模式,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如今仍有7 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啃的“硬骨头”。适应新常态,决胜“十三五”,打赢攻坚战,亟需锁定目标、因地制宜,推进创新精准扶贫新理论、新政策。2015 年中科院通过竞标成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机构。75 位专家组成的评估团队,深入基层、走访部委、集思广益,取得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和研究成果,圆满完成了中央委托的重大任务。本专题“精准扶贫重大战略与政策研究”,精选了专家团队的多篇代表性文章,旨在展示扶贫领域研究新进展,探究深化扶贫开发新战略,引发精准扶贫前沿新思索,为中国精准扶贫乃至世界减贫发展事业做出新贡献。该专题由刘彦随研究员、严庆研究员共同指导推进。

长期以来,中国坚持政府主导推动减贫事业,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扶贫开发的理论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中国仍有 7 017 万农村贫困人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文章深入剖析了新时期中国农村贫困化基本特征,揭示了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规律,探明了农村贫困化的主导因素,提出了科学推进精准扶贫的战略与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贫困人口规模大、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逐渐加大,是当前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基本特征,因病、因残、因学、因灾致贫或返贫现象突出;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向我国中西部深石山区、高寒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集聚,具有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贫困区(片)等多级并存的组织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胡焕庸线”西北部、东南部贫困人口的比重分别占 16.4%、83.6%;自然环境恶劣、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区域发展不均衡及前期扶贫开发政策精准性不够等,是中国农村持续贫困的主要症结。如期实现 2020 年全面消除贫困,亟需扶贫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科学推进精准扶贫战略。 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社会问题和现实难题,消除贫困、缩小城乡差距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高校贫困生问题与对策

高校贫困生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09-08-11T09:22:00.403Z 来源:《赤子》2009年第10期供稿作者:陈春萍(浙江工商大学,浙江杭州 310018) [导读] 贫困生问题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之一。 摘要:贫困生问题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之一。随着高校在校生数量的迅速增加,高校贫困生问题相继突出。通过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产生及现状加以阐述,在对高校贫困生问题产生的影响及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现状;界定;对策 自我国实行高校收费并轨以来的十余年,缴费上大学的非义务教育观念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形成,1999年高校“扩招”后,我校招生规模逐年增加,与此同时我校中贫困生数量大大增加,贫困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贫困生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理论课题和现实课题。 1 高校大学生的贫困现状及原因 高校贫困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少数大学生又称作特困生。由于各省市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划分贫困生的标准也不是惟一的。根据平均水平,高校贫困生的标准应该界定在家庭人均月生活费不足100~150元。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高校贫困学生数量有较大增长。据教育部统计,2004~2005学年,全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1350万人,其中,贫困家庭学生约26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9%,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12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9%。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伴随经济体制和高校体制改革而出现的。探究贫困生的成因,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一是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的影响。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来看,经济体制的变革分别经历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三个阶段。与此同时,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等各个层面发生的急剧变化,整个中国社会不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经历了全面而深刻的转型变革。社会经济转型带来了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从而导致了许多农村学生和贫困阶层的子女负担不起高等教育费用。二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逐步深入,特别是1994年以后,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以来,由于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高校收费逐年增加,高校贫困生问题日渐凸现出来。据统计,我国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在世界151个国家的排名中位居149位,低于最不发达的非洲国家。而普通高校学生的平均学费,却从1994年的800元上升到2003年的4500元。近几年,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不断扩招,在校学生的基数进一步增大,贫困生群体的数量也越来越大。 1.1学费的逐年增加而且增加幅度超过人均收入增长的幅度。从1999年扩招以来,高校的招生规模上去了,但是政府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却没有跟上。从公布的统计数字来看,到2003年,普通高校学生规模增加 2.3倍,但政府拨款只增长了1.4倍;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生均公共费用支出从1999年的2900多元,下降到2005年的2200多元,有的地方生均公共费用支出甚至只有两三百元。大量学生入学与政府投入不足形成的矛盾,必然使高校产生相当数量的贫困生。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约为4140元,这只是平均数字,事实上在一些偏远地区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以这样的收入水平负担一个大学生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后已是所剩无几,更何况在许多农村家庭不止一个孩子上大学。较低的收入与高昂的花销相比,自是显得十分窘迫。 1.2家庭经济困难也是高校贫困生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贫困生家庭因素主要有:一是地区整体贫困。地区整体经济落后是全国范围出现贫困生现象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困程度决定着贫困生的状况;二是父母是农民或无职业者。从调查资料分析,父母是农民或无职业者,造成家庭无固定收入,使他们在校期间在支付学杂费或最低生活费方面发生困难,这种情况占贫困生的比例是比较高的;三是家庭无劳力。这些贫困生家庭要么是父母年迈,丧失劳动能力,要么是父母双亡,根本无劳力,他们在经济上无依靠,在校期间生活很艰难;四是疾病及意外事故。这类贫困生中,有的是家庭成员得了重大疾病,负债累累,难以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有的是因意外事故造成家庭成员严重残疾甚至死亡,经济拮据,放弃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有的因遇上水灾、火灾、旱灾等自然灾害而发生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五是农村多子女家庭。由于大多数农村生产力不发达,生活方式落后,养老保险和其他生活保障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加上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多子多福”等观念的影响,使得这些地区出现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这种贫困生在高校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六是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和单亲家庭比例增加。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城镇居民中下岗失业人员大幅度增加,这些失业人员除了本职工作技能外,几乎没有其他方面专长,失业后很难一时找到创收的渠道,家庭生活都难以维持,按期如数缴纳孩子的学费更是困难。同时,目前高校中还有相当比例的单亲大学生,造成单亲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家长去世(甚至父母双亡),另一方面是目前逐渐增高的离婚率。这部分学生基本上不能从家庭得到充分的资助。 2 界定存在的困难:“贫”与“贫困”一个界定的困扰 一般来讲,高校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就学期间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较困难的学生。据教育部调查统计:目前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为8%~15%。另外一个不得不忽略的现状是,我国近年来,农村生活水平正得到普遍地改善,这就决定了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来自农村“贫”而不“困”的家庭,谁属于贫困生,这恐怕是摆在所有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2.1贫困生认定依据有待于继续完善 作为贫困生认定的主要依据《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存在着明显缺陷:调查表随录取通知书寄送,内容均由学生自行填写,虽然加盖地区民政部门的公章,但是这种了解也毕竟是片面的。首先,一个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虽然身居城市,基本水平高于农村,但家庭存在孤残现象,不是简单用家庭年收入标准可以衡量的。其次,因为县级民政部门(调查加盖公章要求县级以上民政部门)了解的局限,不排除存在少数弄虚作假的现象。这就决定了,在贫困生认定依据方面,我们的信息往往是滞后的。高校贫困生工作从其工作本质来讲,不应该从高校开始,在学生中学阶段就应当建立种种资助的预备资料,这类资料归入学籍档案,因学生在中学阶段小班容量的环境中,生源地的基础上,资料的搜集更为简易也更为真实可信。在学生档案中一般只可以看到学生高中时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对于家庭情况的反应则很少,或者干脆没有涉及,而高校一个系的学生往往来自五湖四海,教师要实地了解的可能性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