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传动系统道路模拟工况试验方法的研究

汽车传动系统道路模拟工况试验方法的研究

汽车传动系统道路模拟工况试验方法的研究
汽车传动系统道路模拟工况试验方法的研究

汽车动力性检测研究_毕业论文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 我国目前汽车动力性检测状况 (1) 2 汽车动力性 (2) 2.1 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 (2) 2.2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 (3) 2.2.1 结构因素的影响 (3) 2.2.2 使用因素的影响 (4) 3 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现状 (5) 4 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分析 (6) 4.1 台试与路试检测的条件、特点及分析 (6) 4.2 汽车动力性台架检测原理 (6) 4.3 汽车底盘输出功率的检测方法 (7) 4.4 影响底盘测功机测试精度的因素 (7) 4.5 在用汽车动力性合格条件 (8) 5 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对策 (10) 5.1 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存在的问题 (10) 5.2 对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的对策 (11) 5.2.1 正确选择和使用底盘测功机 (11) 5.2.2 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 (11) 5.2.3 完善检测规 (12) 6 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致 (14)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汽车动力性是汽车的基本使用性能。汽车属高效率的运输工具,运输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动力性是汽车各种性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产业也日益壮大并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同时对汽车动力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驾驶人都希望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以便能多拉快跑,提高运输效率和能力,同时也可减少交通阻塞,保证道路畅通。因此有必要对在用汽车动力性进行检测,以保证汽车安全高效行使。 1.2 我国目前汽车动力性检测状况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我国高等级公路里程的增长,公路路况与汽车性能的改善,汽车行驶车速愈来愈高,但在用汽车随使用时间的延续其动力性将逐渐下降,不能达到高速行驶的要求,这样不仅降低了汽车应有的运输效率及公路应有的通行能力,而且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我国为了规和指导汽车动力性检测,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由此看出,我国对汽车动力性检测的重视。 汽车动力性检测是判断汽车技术状况,评定汽车技术等级的主要项目,是一项关系到提高汽车运输效率和道路通行能力的重要工作,国外对在用汽车的动力性都非常重视,并制定严格的检验方针与标准,要求对汽车动力性进行定期检测。另外动力性检验合格也是营运汽车上路运行的一项重要技术条件。目前我国对在用汽车汽车动力性检测还有待完善和加强。

汽车排放污染物测试(简易工况法)

汽车排放污染物测试(简易工况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MW-50A型机动车排气分析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ML-100汽车排气流量分析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了解相关的国家标准 二、仪器设备:MW-50A型机动车排气分析仪、ML-100汽车排气流量分析仪、汽油汽车一辆、底盘测功机 三、设备构造和工作原理 轻型汽车简易瞬态工况污染物排放检测系统(简称Vmas系统),是基于轻型汽油汽车污染物质量排放的测试系统。Vmas系统能够直接获取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排放总质量。可以更为准确地模拟车辆的实际工作状态,反映车辆的排放状态。 Vmas系统由可以模拟加速惯量和道路行驶阻力的底盘测功机、专用五气体分析仪、气体流量分析仪、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用底盘测功机模拟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瞬态工况负荷,用高精度五气体分析仪通过采样探头直接获取汽车原始排放气体CO、CO2、HC、NO x、O2浓度值,用流量分析仪测量经过风机抽入流量测量管稀释气体流量、压力、温度、稀释氧浓度,通过测量汽车排出原始气体O2浓度和混合稀释O2浓度计算稀释前后稀释气体的稀释比,可以得到尾气实际流量,再利用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出汽油车尾气中CO、HC、NO x单位时间(里程)内质量(检测结果为g/km)。 五气体分析仪由CO、CO2、HC测量平台,NO x测量平台或电化学传感器、O2电化学传感器等组成,其作用是用来测量汽车排出原始气体CO、CO2、HC、NO x、O2浓度。 流量分析仪由气体采样软管、风机、流量测量管、流量传感器、O2氧化锆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体废气软管等组成,用来测量汽车排出剩余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流量、温度、压力、稀释气体氧的浓度。 Vmas系统根据五气体分析仪测得的CO、CO2、HC、NO x、O2瞬间浓度值和流量计测得的混合气瞬间流量、温度、压力、稀释气体O2浓度,通过积分求出污染物排放总质量。 汽车排气流量分析仪由进气管、抽风机、流量测量管、扰流杆、超声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氧化锆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排气管等组成。 ?进气管是汽车汽车排放出来全部尾气(除去进入尾气分析仪的气体)和空气混合气进入 流量测量管的进气通道 ?抽风机是用来抽取汽车排放出来的全部尾气(除去进入尾气分析仪的气体)和空气混合 气,使汽车排放出来的尾气(除去进入尾气分析仪的气体)全部进入流量测量管内。?流量测量管道内装有扰流杆、超声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是 汽车排出的全部尾气(除去进入尾气分析仪的气体)和空气混合器的测量通道。 ?扰流杆是流量测量的重要元件,能使气体产生涡街漩涡。 ?超声波传感器是流量测量传感器。流量信号就是依靠超声波传感器获得。 ?温度传感器是汽车排出的全部尾气(除去进入尾气分析仪的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温度 传感器。 ?氧传感器是汽车排出的全部尾气(除去进入尾气分析仪的气体)和空气混合气氧浓度测 量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是汽车压力测量传感器。 ?排气管是汽车排出的全部尾气(除去进入尾气分析仪的气体)和空气混合气排出通道。 四、汽车排气流量分析仪使用操作 1、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安装仪器、连接电源 2、打开风机电源,让风机预热10分钟,等风机流量基本稳定后在进行测量。

汽车行驶工况构建

汽车行驶工况构建 一、问题背景 汽车行驶工况(Driving Cycle)又称车辆测试循环,是描述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曲线(如图1、2,一般总时间在1800秒以内,但没有限制标准,图1总时间为1180秒,图2总时间为1800秒),体现汽车道路行驶的运动学特征,是汽车行业的一项重要的、共性基础技术,是车辆能耗/排放测试方法和限值标准的基础,也是汽车各项性能指标标定优化时的主要基准。目前,欧、美、日等汽车发达国家,均采用适应于各自的汽车行驶工况标准进行车辆性能标定优化和能耗/排放认证。 本世纪初,我国直接采用欧洲的NEDC行驶工况(如图1)对汽车产品能耗/排放的认证,有效促进了汽车节能减排和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我国道路交通状况发生很大变化,政府、企业和民众日渐发现以NEDC工况为基准所优化标定的汽车,实际油耗与法规认证结果偏差越来越大,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譬如对某型号汽车,该车标注的工信部油耗6.5升/100公里,用户体验实际油耗可能是8.5-10升/100公里)。另外,欧洲在多年的实践中也发现NEDC工况的诸多不足,转而采用世界轻型车测试循环(WLTC,如图2)。但该工况怠速时间比和平均速度这两个最主要的工况特征,与我国实际汽车行驶工况的差异更大。作为车辆开发、评价的最为基础的依据,开展深入研究,制定反映我国实际道路行驶状况的测试工况,显得越来越重要。 另一方面,我国地域辽广,各个城市的发展程度、气候条件及交通状况的不同,使得各个城市的汽车行驶工况特征存在明显的不同。因此,基于城市自身的汽车行驶数据进行城市汽车行驶工况的构建研究也越来越迫切,希望所构建的汽车行驶工况与该市汽车的行驶情况尽量吻合,理想情况下是完全代表该市汽车的行驶情况(也可以理解为对实际行驶情况的浓缩),目前北京、上海、合肥等都已经构建了各城市的汽车行驶工况。 为了更好地理解构建汽车行驶工况曲线的重要性,以某型号汽车油耗为例,简单说明标注的工信部油耗是如何测试出来?标注的工信部油耗并不是该型号汽车在实际道路上的实测油耗,而是基于国家标准(如《GB27840-2011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在实验室里根据汽车行驶工况曲线,按照一定的标准,经检测、计算得出。由此可见,标注的工信部油耗是否与实际油耗相吻合,与汽车行驶工况曲线有密切关系。

汽车发动机基本知识

精心整理汽车是指由独立的动力装置驱动,有4个或4个以上的车轮,可以单独行驶并完成运载任务的非轨道无架线的车辆。 汽车的总体构造: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和车身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发动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它利用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所产生的热能使气体膨胀以推动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并通过传动系驱动汽车行驶。作用是将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热能,再通过受热气体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现代汽车一般采用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根据其不同的工作特征和结构可分为:点燃式与压燃式发动机,四(行)冲程和二(行)冲程发动机,汽油机、柴油机和新型燃料发动机,化油器和喷射式发动机,单缸和多缸发动机,风冷和水冷发动机,增压式和非增压式发动机,气门顶置式和侧置式发动机。(蓝色加粗为现代常用。) 发动机基本术语 上止点:活塞顶部在气缸内的最高位置,即活塞距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 下止点:活塞顶部在气缸内的最低位置,即活塞距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 活塞行程S:指气缸上、下止点间的距离。活塞从一个止点运动到另一个止点间的距离称为一个活塞行程行程,单位为mm。 曲柄半径R:曲轴连杆轴颈中心的距离。活塞移动一个行程,曲轴转过半圈(180度),即S=2R。 气缸的工作容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让出空间所对的容积。(即上下止点间的气缸容积) 发动机工作容积:多缸发动机各缸的工作容积之和,也称发动机的排量。 燃烧室容积:指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部以上的空间。 气缸总容积:指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部以上的空间。

压缩比:指气缸总容积和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四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四行程发动机曲轴转两圈,活塞在气缸内依次往复运动经历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进气行程:曲轴带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顶部空间增大,气缸内压力降低到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和汽油经混合形成的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管道、进气门被吸入气缸。 压缩行程:进气结束,进、排气门都关闭。曲轴带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活塞顶部的可燃混合气被压缩。作功行程:当压缩行程接近上止点时,进、排气门都处于关闭状态,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混合气迅速燃烧使气体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推动活塞下止点运动,经过连杆使曲轴旋转作功,并对外输出功。 排气行程:曲轴带动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排气门打开,进气门关闭。在活塞和废气自身的压力作用下,废气经排气门排出气缸,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排气结束。 四行程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进气行程:汽油机在进气行程中吸入的是可燃混合气,而柴油发动机吸入的是纯空气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标准 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课程性质必修课程 修读学期第3学期课程学时64学时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采取案例分析、拆装练习、实操故障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构造和原理、汽车发动机新技术和简单故障的排除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通过教、学、做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测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立汽车检修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思维模式。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内容安排保证了汽车类专业所需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汽车结构基础知识,汽车拆装技能和简单的维修知识,同时体现了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讲授汽车结构原理等知识,包括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发动机电控系统、发动机性能分析、前沿发动机技术等内容。使学生获得汽车结构的基础知识,掌握汽车拆装的一般方法,对汽车的简单故障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和应用汽车新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作为本专业先开专业课程在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职业操作规范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发动机总成相关知识和维修技能,包括机械和电控两部分。通过教、学、做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维修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立汽车动机总成维修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思维模式,具备按照规范的流程独立完成汽车发动机总成相关维修工作的能力。 2.1能力目标 (1) 要求学生能够对汽车的汽车发动机总成进行常规保养、初步诊断、简单维修。能够评估汽车现有的汽车发动机系统,根据客户的陈述和故障的症状,能够制定初步的

汽车运行工况(教案)

第一章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第二节 汽车运行工况 汽车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完成运输任务的。为了提高汽车运输生产率,降低运输成本,必须研究汽车在所运行的交通和道路条件下的运行状况。 为了研究汽车与运行条件的适应性,通常采用多参数描述汽车运行状况,并称之为汽车运行工况。即汽车在使用条件下,汽车驾驶人以其自己的经验、技艺操纵车辆,完成一定任务时,汽车及其各零部件、总成的各种参数变化及技术状态。 汽车运行工况的参数包括汽车速度、变速器挡位、发动机转速、加速踏板(油门)开度、制动频度、加速度、油耗、污染物排放等。在特定的汽车运行工况研究中,还包括发动机曲轴瞬时转速、输出功率、输出转矩、油耗、冷却液温度、各总成润滑油温度、各挡使用频度、离合器动作频度等。 汽车运行工况调查的内容,可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而增减。通过对测试汽车运行工况数据的统计分析,求得汽车运行工况参数样本的分布规律及其数学特征;进而在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的原则下,推断出汽车运行工况参数的总体分布和数学特征。 汽车运行工况是一个随机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道路状况、交通流量、气候条件

以及汽车自身技术性能的变化等。 汽车运行工况的研究常采用测试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数字仿真方法。 一、汽车运行工况调查 在汽车运行工况研究中,工况调查是首先要进行的工作。通过运行工况调查,掌握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表征汽车运行状况各参数的变化范围和变化规律,为评价车辆的合理运用以及车辆性能、结构能否满足使用要求提供基础资料。 汽车运行工况测试是汽车运行工况调查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汽车运行试验及试验后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完成运行工况调查。 汽车运行工况调查的主要内容有:选择反映汽车运行状况,具有代表性的路线,并取得道路资料和交通状况的调查数据;同步测取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车速、发动机转速、油耗、加速踏板开度及挡位使用和变化情况;在调查路线(或路段)内的累积停车次数和累积制动次数等。必要时还要记录交通流情况,如交通量、交通构成等。 在汽车运行试验中,主要使用非电量的电测法,即在测量部位安装将非电量状态参数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将信号直接或经放大后传送至测量仪表和记录器(如计算机硬盘、磁带机、光线示波器、x-y记录仪),供统计分析使用。 在测试汽车运行工况时,风速、气温、海拔高度等试验条件应符合有关规定,或对测试参

汽车各部分部件的作用

汽车各主要部份的作用 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一.汽车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由2大机构5大系组成:①曲柄连杆机构②配气机构③燃料供给系统④冷却系统⑤润滑系统⑥点火系统⑦起动系统。 1、冷却系统: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水温表和放水开关组成。汽车发动机采用两种冷却方式,即空气冷却和水冷却。一般汽车发动机多采用水冷却。 2、润滑系统:发动机润滑系由机油泵、集滤器、机油滤清器、油道、限压阀、机油表、感压塞及油尺等组成。 3.燃料系:汽油机燃料系由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滤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气滤清器、进排气歧管等组成。 二.汽车的底盘 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1、传动系统:汽车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靠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主要是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组成。 离合器:其作用是使发动机的动力与传动装置平稳地接合或暂时地分离,以便于驾驶员进行汽车的起步、停车、换档等操作。 变速器:由变速器壳、变速器盖、第一轴、第二轴、中间轴、倒档轴、齿轮、轴承、操纵机构等机件构成,用于汽车变速、变输出扭矩。/ z& K1 w w$ L 2.行驶系统:由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等部分组成。行驶系的功用是:

A、接受传动系的动力,通过驱动轮与路面的作用产生牵引力,使汽车正常行驶; 1B、承受汽车的总重量和地面的反力; C、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衰减汽车行驶中的振动,保持行驶的平顺性; D、与转向系配合,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 3.转向系统:汽车上用来改变或恢复其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称为汽车转向系统。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 A、转向操纵机构主要由转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等组成。 B、转向器将转向盘的转动变为转向摇臂的摆动或齿条轴的直线往复运动,并对转向操纵力进行放大的机构。转向器一般固定在汽车车架或车身上,转向操纵力通过转向器后一般还会改变传动方向。 C、转向传动机构将转向器输出的力和运动传给车轮(转向节),并使左右车轮按一定关系进行偏转的机构。 4.制动系统: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统称为制动系统。其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制动系分类: A、按制动系统的作用 制动系统可分为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及辅助制动系统等。用以使行驶中的汽车降低速度甚至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行车制动系统;用以使已停驶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的制动系统则称为驻车制动系统;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应急制动系统;在行车过程中,辅助行车制动系统降低车速或保持车速稳定,但不

汽车排放控制

2 0 1 2 年汽车排放与环境保护复习提纲 1.柴油机冷启动阶段容易产生(白烟)。 2.汽油机怠速和小负荷工况时,转速低、汽油雾化差,燃烧速度慢,需要供给(浓混合气)。 3.在微机控制的点火系统中,基本点火提前角是由()和()两个参数数据所确定的。 4.汽油机主要排气污染物是() 5.汽油机采用二次空气喷射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排放。 6.汽油机采用热反应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排放。 7.从汽车排气净化出发,汽油机的怠速转速有(提高)的趋向。 8.电喷汽油机在起动、暖机工况时汽油机在工况时,一般需要供给()混合气。 9.多点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进气量间接测量方式有哪些? 10.废气涡轮增压后进气温度上升对NO排放浓度的影响是使NO非放(增 加)。 11.推迟柴油机喷油定时,NO非放浓度(减少)。 12.柴油机喷油延迟将引起柴油机烟度(增加)。 13.柴油机燃用十六烷值低的柴油,NO排放(增加)。 14.柴油机燃料的十六烷值较高时,碳烟排放会(增加)。 15.柴油机提高喷油压力,碳烟排放会(降低) 16.随汽油机暖机过程进行,NOx排放量逐渐(增加) 17.汽油机采用EGR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排放。

18.汽油机一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空燃比) 19.从降低汽油机NO排放的角度出发,点火提前角应(减小)。 20.汽油机采用曲轴箱强制通风目的是降低(HC )排放 21.汽油机小负荷、低速运转时(如怠速),PCV阀流通截面是(减小) 22.柴油机喷油延迟将引起柴油机NOX排放()。 23.世界各国的排放法规规定,日。用()测量。 24.世界各国的排放法规规定,排气中的氧常用()测量。 25.当需要从总碳氢THC中分出无甲烷碳氢化合物NMH(时,一般采用 ()测量甲烷。 26.汽油机的冷启动性与汽油基本特性中的(10%馏出温度)有关。 27.OBDII主要监测功能中的点火系统失火诊断采用监测()方法监测。 28.柴油机喷油延迟将引起柴油机碳烟排放(增加)。 29.汽车排放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 和 _______ 两类。 二氧化碳的 _______ 也相应地持续增强,必然对全球性的气候造成不良影响。 30.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计算机根据________ 和__________ 信号决定基 本的喷油量及喷油时刻。 31.催化转换器的结构由__________ 、 _______ 、_________ 以及_______ 四部分组成。三效催化器载体包括_________ 与________ 两种。 32.微粒捕集氧化器是一般由______ 和 _________ 组成。

整车典型工况电磁兼容测试方法

整车典型工况电磁兼容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实时频谱分析进行整车电磁兼容测试时可选用的典型工况及对应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M类和N类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89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T 3730.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GB 14023-2011 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外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5089-2016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GB/T 18387-2017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27840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试方法 GB 34660-2017 道路车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 1589、GB/T 3730.1、GB 14023-2011、GB/T 15089-2016、GB/T 18387-2017、 GB/T 27840和GB 34660-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实时频谱分析 Real-time spectrum analyze 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实现的高速、无缝频谱分析手段。 4整车典型工况电磁兼容测试方法 4.1 整车电磁兼容测试用工况 依据被测车型类别,参考T/CSAE XX-2019《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选择对应的测试用工况。 4.2 整车电磁兼容测试方法 除车辆行驶状态外,整车电磁兼容测试的试验布置、限值可参考现有标准进行,如:GB 14023-2011 《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外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8387-2017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 34660-2017 《道路车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其他整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也可供测试时参考。

汽车行驶工况对城市道路

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申请表 2011 年 12 月 22 日 项目名称: 汽车行驶工况对城市道路 及环境的影响分析与研究 项目负责人: 所在学院: 班 级: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学校代码:10128 学 号:200820302080

成绩考核表 项目名称汽车行驶工况对城市道路及环境的影响分析 与研究 成绩 完成人姓名尹春龙班级交通运输08-4班评阅内容评阅要求得分 资料调研完成相关科研资料的调研。 撰写项目概述。(10分) 立项意义研究现状选题是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或贴近学科前沿。 撰写项目研究意义和课题研究现状。(40分,各20分) 创新性创新点是否明确,创新性与实用性是否兼备。不作评价 成果预见性所研究项目的成果应用前景是否看好,撰写项目应用 前景预测。 不作评价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是否按照项目名称、技术路线及目标任务等要求来设置。 只写项目研究内容。(10分) 技术路线技术路线是否科学、合理,思路是否正确完整。不作评价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否先进可行,校内条件是否可以达到。不作评价 研发能力研发队伍的合作精神,知识积累及指导老师的相关科 研项目的资助力度是否有利于本项目的开展。 不作评价 完成情况本次科研训练作业是否按期完成;撰写内容、撰写格式是否规范。(20分) 格式规范撰写内容、撰写格式是否规范。(20分) 得分合计 综合评语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汽车行驶工况对城市道路及环境的影响分析与研究 英文:Automotive driving cycle on urban road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nalysis and research 项目概述:(400字以内,五号字,行距16磅) 车辆行驶工况又称为汽车运转循环,是针对某一类型车辆(如乘用车、公交车、重型车辆等)指定用来代表特定环境(如城区,快速等)的车辆行驶速度一时间历程。行驶工况是对车辆的实际行驶状况进行调查,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起来的。 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典型城市,调查研究典型城市的车辆实际行驶工况。项目的目标是制订我国典型城市乘用车、公交车的实际行驶工况。其成果为我国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排放、能耗试验方法及定型试验规程的“工况”提供来源。 借鉴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方法成果,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探讨车辆实际行驶工况的开发方法,并将自行开发的工况与国际标准工况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试验室和道路环境的具体应用修正代表性工况。使其适合于车辆的设计和检测。 关键词车辆行驶工况数据调查分析实际行驶工况车辆的设计和检测 类别□ A.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B.科技发明制作A类□ C.科技发明制作B类注:科技发明制作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 科技发明制作B类:投入较少,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申请资助金额大写:十万元整小写:100000.00项目起止时间2012-01——2014-01 结题形式(打√)□A、论文□B、著作□C、报告□D、软件 申请人情况姓名尹春龙性别男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90-01-21 专业交通运输班级交运08-4 学号200820302080 所在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能动学院 项目组主要成员姓名性别学历院系、专业、年级项目分工签名尹春龙男本科 能动学院交通运 输08-4班 调查、研究、 分析 尹春龙

汽车动力性实验

实验一汽车动力性试验 一、实验内容 测定汽车最高车速和最低稳定车速;进行汽车直接档和起步连续换档加速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掌握汽车动力性能的道路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实验记录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评价实验。 汽车动力性能的优劣。 三、仪器设备 五轮仪、发动机转速表、秒表、综合气象观测仪、钢卷尺、标杆、实验车等。 四、准备工作 1.实验条件 (1)实验车各总成、部件及附属装置,必须装备齐全,调整状况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 (2)实验车使用的燃料及润滑油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实验时应使用同一批燃料及润滑油。 (3)轮胎气压应符合技术条件的规定,误差不超过规定值±10kPa。 (4)实验车载荷和乘员数应符合规定,载荷物应在车厢内均匀分布。乘员质量按65kg/人计算,也可用相同质量的砂袋代替。 (5)实验前,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对实验车进行技术保养。新车在实验前应进行磨合行驶(一般磨合里程不少于2500km)。 (6)实验时,实验车各总成的热状态应符合技术条件的规定,并保持稳定,如技术条件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发动机出水温度80~90℃;发动机机油温度50~95℃。 (7)实验时的气候条件应是晴天或阴天,风速不超过3m/s;气温应在0~35℃;气压应在99.32~102kPa(745~765mmHg)范围内。 (8)实验道路最好选择专用试验跑道。如没有专用场地,可选择平直、干燥的硬路面(沥青或水泥路面)进行。跑道长度2~3km,宽度不小于8m,纵向坡度在0.1%以内。 2.准备工作 (1)登记实验车的生产厂名、牌号、型号、发动机号、底盘号和出厂日期等: (2)检查车辆外部紧固件的紧固程度,各总成润滑油及润滑状态和密封状况; (3)检查油、电路,并按技术条件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4)检查发动机风扇皮带张力,发动机气缸压力、机油压力及发动机怠速转速; (5)检查照明灯、信号灯等能否正常工作; (6)检查转向系、离合器、制动系统工作状况,使其保持良好技术状态;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各部件作用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各部件作用 汽车, 原理, 发动机 发动机,又称为引擎,是一种能够把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更有用的能的机器,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把电能转化为机器能的称谓电动机)有时它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比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 基本理论 汽油发动机将汽油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来驱动汽车,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在发动机内部燃烧汽油来获得动能。因此,汽车发动机是内燃机----燃烧在发动机内部发生。 有两点需注意: 1.内燃机也有其他种类,比如柴油机,燃气轮机,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 2.同样也有外燃机。在早期的火车和轮船上用的蒸汽机就是典型的外燃机。燃料(煤、木头、油)在发动机外部燃烧产生蒸气,然后蒸气进入发动机内部来产生动力。内燃机的效率比外燃机高不少,也比相同动力的外燃机小很多。所以,现代汽 车不用蒸汽机。 相比之下,内燃机比外燃机的效率高,比燃气轮机的价格便宜,比电动汽车容易添加燃料。这些优点使得大部分现代汽车都使用往复式的内燃机。 结构 机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载荷。因此,机体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曲轴箱、气缸盖和气缸垫等零件组成。 一. 气缸体 水冷发动机的气缸体和上曲轴箱常铸成一体,称为气缸体——曲轴箱,也可称为气缸体。气缸体一般用灰铸铁铸成,气缸体上部的圆柱形空腔称为气缸,下半部为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其内腔为曲轴运动的空间。在气缸体内部铸有许多加强筋,冷却 水套和润滑油道等。 气缸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根据气缸体与油底壳安装平面的位置不同,通常 把气缸体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汽车动力性道路试验

实验一汽车动力性道路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汽车动力性能道路试验的要求; 2、掌握汽车动力性能的道路试验方法; 3、能够了解汽车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 4、能根据试验记录处理和分析试验结果,评价试验车动力性能的优劣。 5、了解GB/T12534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T12543 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 GB/T12544 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 GB/T12547 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要求 1、实验仪器设备 (1)非接触式汽车性能测试仪 型号:AM-2026A 组成:速度传感器、制动传感器和主机。其中主机由8位CPU、EPROM、RAM、键盘、LED显示器、微型打印机及接口电路等组成,配接速度传感器、制动传感器等。速度传感器包括照明灯和探头两部分。 工作原理:以微型电脑为核心部件,配以相应的I/O接口及外设,不需要与路面接触或设置任何测量标准,采用光电空间相关滤波技术,安装在车上的光电路面探测器(即速度传感器)照射路面,把路面图象变换成频率信号,经CPU 分析处理得到汽车在每一时刻的速度,用于汽车动力性、制动性的测试。该速度传感器可克服五轮仪由于接触地面发生滑动、跳动和轮胎气压变化而产生的误差。 测试功能:汽车滑行试验、制动试验(轿车热衰退试验)、最低稳定车速与最高车速的测定、直接档加速和连续换挡加速试验、等速油耗试验、百公里油耗试验、加速油耗试验、多工况油耗试验等。 (2)试验车 (3)DEM6型轻便三杯风向风速表、空盒式大气压表

2、试验要求 (1)车辆条件 ①试验车辆应处于良好状态,如点火系、供油系、制动蹄鼓间隙、车轮轴承紧度、车轮定位、轮胎气压与标准值相差不超过±10kpa等。 ②对于车辆载荷,我国规定动力性试验时汽车为满载,货车内可以按规定载质量均匀放置砂袋;乘用车、客车以及货车驾驶室的乘员可以用重物替代,每位乘员的质量相当于65kg。 ③汽车试验时应具有的正常温度状态为:冷却水温度80~90℃;发动机机油温度60~95℃;变速器及驱动桥齿轮油温度不低于50℃。试验前汽车应通过较高车速的行驶进行预热,以达到上述温度状态。 (2)道路条件 动力性试验的大多数项目应在混凝土或沥青路面的直线段上进行。要求路面平整、干燥、清洁、纵向坡度不大于0.1%,路段长度2~3km,宽度不小于8m,测试路段长度200m。 (3)气候条件 试验应避免在雨雾天进行,气压在99.3~102kpa;气温在0~40℃;风速不大于3m/s;相对湿度小于95%。 三、实验原理 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加速性能、最高车速和最大爬坡度。 动力性实验可分为道路试验和室内试验两种。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道路试验测定汽车在某一固定档位或连续换档从某一较低车速加速到某一较高车速的加速性能以及最低稳定车速。 四、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 1、实验设备的安装 首先使用螺钉将速度传感器牢靠地安装于安装支架上,再将其安装于被测车辆远离排气口的任意位置,但要满足高度和角度的要求并保证行驶安全可靠。本实验中将其安装于车辆前部进气口位置,照明灯距离地面约600mm,探头前端距离约500mm,光电头侧面的白色刻线应与车辆前进方向严格一致。专用光电

汽车动力性检测实验指导书

汽车动力性检测实验指导书 汽车动力性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 一、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 汽车动力性是汽车在行驶中能达到的最高车速、最大加速能力和最大爬坡能力,是汽车的基本使用性能。汽车属高效率的运输工具,运输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这是因为汽车行驶的平均技术速度越高,汽车的运输生产率就越高。而影响平均技术速度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汽车动力性。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里程的增长,公路路况与汽车性能的改善,汽车行驶车速愈来愈高,但在用汽车随使用时间的延续其动力性将逐渐下降,不能达到高速行驶的要求,这样不仅降低了汽车应有的运输效率及公路应有的通行能力,而且成为交通事故、交通阻滞的潜在因素。因此,在交通部1990年发布的13号令中,特别要求对汽车动力性进行定期检测。动力性检测合格是营运汽车上路运行的一项重要技术条件。1995年交通部为了提高在用汽车的技术性能,发布了JT/T198-95《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将动力性作为第一项主要性能进行评定。另外早在1983年国家颁布的GB3798《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第2.6项中对汽车大修后的加速性能规定了最低要求,这都说明了国家对在用汽车动力性的重视。 汽车检测部门一般常用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能力、最大爬坡度、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底盘输出最大驱动功率作为动力性评价指标。TOP (km/h) 1.最高车速υ amax 最高车速是指汽车以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在风速≤3m/s的条件下,在干燥、清洁、平坦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上,能够达到的最高稳定行驶速度。TOP 2.加速能力t(s) 汽车加速能力是指汽车在行驶中迅速增加行驶速度的能力。通常用汽车加速时间来评价。加速时间是指汽车以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在风速≤3m/s的条件下,在干燥、清洁、平坦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上,由某一低速加速到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 (1)原地起步加速时间,亦称起步换档加速时间,系指用规定的低档起步,以最大的加速度(包括选择适当的换档时机)逐步换到最高档后,加速到某一规定的车速所需的时间,其规定车速各国不同,如0-50 km/h,对轿车常用0-80 km/h,0-100 km/h,或用规定的低档起步,以最大加速度逐步换到最高档后,达到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其规定距离一般为0-400m,0-800m,0-100Om,起步加速时间越短,动力性越好; (2)超车加速时间亦称直接档加速时间,指用最高档或次高档,由某一预定车速开始,全力加速到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超车加速时间越短,其高档加速性能越好。 我国对汽车超车加速性能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在GB3798-83《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中规定,大修后带限速装置的汽车以直接档空载行驶,从初速20km/h加速到40km/h的加速时间,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试卷及答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 修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1'×30=30') 1、四行程汽油发动机由两大机构、五大系组成,这两大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五大系是冷却系、润滑系、燃料供给系、起动系和点火系 2、活塞环分为气环和油环,气环的作用为密封和散热;油环的作用是刮去缸壁上机油,并使缸壁上的油膜分布均匀。 3、气缸套有_干式__和_湿式__两种。 4、压缩比?是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5、发动机零件的主要耗损形式有:磨损、腐蚀、疲劳、变形。 6、为防止活塞环胀死于槽内、卡死于缸内,在安装时应留有的“三隙”分别是 __端隙__ 、_侧隙__、背隙。 7、发动机润滑系具有润滑、清洗、冷 却、密封、防锈五大功用,所采取的润滑方式有:压力润滑、飞溅润滑、定期润滑三种。 8、气缸的修理尺寸主要有_三_级,每加大_0.25_mm为一级。 9、为减小活塞的变形,裙部开有“Ⅱ”形或“T”形槽,其中横槽是_绝热槽,竖槽是_膨胀_槽,凡未开通的槽的端部均钻有圆孔。 10、机油集滤器的损伤形式主要有:油管和滤网堵塞和浮子破损下沉等。 二、判断题(1'×10= 10') < >1、零件的拆卸原则是“拆是为了装”、“能拆的就拆,尽量整体拆卸”、“先拆的后装、能同时拆的就同时拆。” < >2、发动机转速的高低,一般不影响飞溅润滑的效果。 < >3、全浮式连接的活塞销的使用寿命较半浮式长。 < >4、带有空气、蒸气阀的冷却系统,阀损坏后对冷却系统不会造成影响。 < >5、全支承式曲轴的主轴颈小于或等

于连杆轴颈数。 < >6、气环装在气缸内必须有端隙,且各环开口要相互错开。 < >7、活塞头部由于受到高温、高压,所以头部的直径和厚度都较裙度大和厚。< >8、更换发动机润滑油时,应同时更换或清洗机油滤清器。 < >9、校正连杆一般是先校正弯曲后再校正扭曲。 < >10、若气缸盖和气缸体同为铸铁时,卷边应朝向气缸盖。 三、选择题(2'×10=20') 1、四行程柴油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形成在。 A、缸内; B、进气歧管; C、喷油泵; D、化油器 2、一台发动机的工作容积是燃烧室的五倍,其压缩比为。 A、5 B、6 C、10 D、 12 3、水冷系中,冷却水的大小循环路线由控制。 A、风扇 B、百叶窗 C、节温器 D、分水管 4、正扭曲环的安装方向是指______。 A、外切口向上,内切口向下? B、外切口向上,内切口向上 C、处切口向下,内切口向上 5、活塞的磨损最大部位一般是_____。 A、顶部 B、头部 C、裙部 6、干式气缸套的特点是。 A、不易漏气 B、散热效果差 C、其外表面不直接与冷水接触 D、不易漏水 7、铝合金气缸盖安装后,气缸盖螺栓应。 A、分几次由中间向两端逐步地以规 定的扭矩拧紧,热车后再进行第二次复 紧; B、分几次由两端向中间逐步地以规 定的扭矩拧紧,热车后再进行第二次复 紧; C、分几次由两端向中间逐步地以规 定地扭矩拧紧;

汽车排放控制

2012年汽车排放与环境保护复习提纲 1.柴油机冷启动阶段容易产生(白烟)。 2.汽油机怠速和小负荷工况时,转速低、汽油雾化差,燃烧速度慢,需要供给(浓混合气 )。 3. 在微机控制的点火系统中,基本点火提前角是由()和()两个参数数据所确定的。 4.汽油机主要排气污染物是() 5.汽油机采用二次空气喷射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排放。 6.汽油机采用热反应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排放。 7. 从汽车排气净化出发,汽油机的怠速转速有(提高)的趋向。 8.电喷汽油机在起动、暖机工况时汽油机在工况时,一般需要供给( )混合气。 9. 多点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进气量间接测量方式有哪些? 10. 废气涡轮增压后进气温度上升对NO排放浓度的影响是使NO排放(增加)。 11.推迟柴油机喷油定时,NO排放浓度(减少)。 12. 柴油机喷油延迟将引起柴油机烟度(增加)。 13. 柴油机燃用十六烷值低的柴油,NO排放(增加)。 14. 柴油机燃料的十六烷值较高时,碳烟排放会(增加)。 15. 柴油机提高喷油压力,碳烟排放会(降低) 16. 随汽油机暖机过程进行, NOx排放量逐渐(增加) 17. 汽油机采用EGR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排放。

18. 汽油机一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空燃比) 19. 从降低汽油机NO排放的角度出发,点火提前角应( 减 小 )。 20. 汽油机采用曲轴箱强制通风目的是降低( HC )排放 21. 汽油机小负荷、低速运转时(如怠速),PCV阀流通截面是(减小) 22. 柴油机喷油延迟将引起柴油机NOx排放()。 23. 世界各国的排放法规规定,HC用()测量。 24. 世界各国的排放法规规定,排气中的氧常用()测量。 25. 当需要从总碳氢THC中分出无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时,一般采用()测量甲烷。 26. 汽油机的冷启动性与汽油基本特性中的( 10%馏出温度)有关。 27. OBDII主要监测功能中的点火系统失火诊断采用监测()方法监测。 28. 柴油机喷油延迟将引起柴油机碳烟排放(增加)。 29. 汽车排放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大致可以分为和两类。二氧化碳的 也相应地持续增强,必然对全球性的气候造成不良影响。 30.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计算机根据和信号决定基本的喷油量及喷油时刻。

汽车试验

1.按实验特征的不同,汽车试验可以分为室内台架试验,汽车试验场试验和实际的道路实验三种。 2.按实验对象的不同,汽车试验可以分为整车试验,总成与大系统实验,零部件实验三类。 3.按实验目的的不同,汽车实验可以分为质检实验,新产品定型试验和科研试验三类。 4.汽车试验设备通常分为两大类,即室内台架实验设备和道路实验设备。 5.汽车道路试验最常用的仪器系统,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系统和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设备组成。 6.汽车台架试验系统通常比道路实验系统复杂,除具有汽车道路试验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系统及各种传感器外,还必须配置模拟汽车运行工况的装置及控制该装置按要求运行的电控系统。 7.复杂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性能参数测试问题,往往需要由传感器,信号调理设备,信号记录仪,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与显示设备等所组成的复杂系统才能完成。 8.若被测量x(t)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缓慢变化时,系统的输出y(t)与输入x(t)之间的关系,称为试验系统的静态特性;若被测量x(t)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则系统的输出y(t)与输入x(t)之间的关系,称为实验系统的动态特性。 9.评价实验系统静态特性的指标有灵敏度,分辨率,重复性,漂移,回程误差和线性度等。 10.漂移有两类,即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无论哪种漂移,都是由温度的变化及元器件性能的不稳定引起的。 11.动态系统的性质有:叠加性,比例性,微分性,积分性,频率保持性。 12.线性系统的频率保持性对研究汽车的震动及仪器系统十分有用。(1)可以利用线性系统的频率保持特性消除干扰。(2)可以利用线性系统的频率保持性判断系统的属性。 13.直到输出与输入的相位差ψ=90°,此时输入信号的频率ω即为系统的固有频率。这种测试系统固有频率的方法称为频率共振法。 14.单位阶跃响应函数的积分便是单位斜坡响应函数。 15.获取试验系统动态特性的办法有很多种,主要有频率响应法和脉冲响应法。 16.H(s)≠H1(s)·H2(s)。原因是:在两个串联的一阶系统之间有能量交换所带来的负载效应,欲避免此负载效应。 17.若将此二阶系统互联后,系统的固有频率不再是原两个系统的固有频率,而是向两端偏移,即一阶固有频率比互联后的频率要低,二阶固有频率比互联前的高频要高。欲提高测量精度就必须尽可能的减少包括传感器在内的测量系统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18.解决测试中“失真”问题的常用方法有:取稳态值;状态判断;将被测试转换为脉冲数再读取;变动态测量为静态测量。 19.测试结果与被测量值的真实值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测试误差。 误差性质{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过失误差 测试误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