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孟子其人其书概述

孟子其人其书概述

孟子其人其书概述
孟子其人其书概述

孟子其人其书概述

孟子是儒家的第二号人物,是“圣人”孔子之后的“亚圣”,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如孔子讲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而孟子不仅有许多“不忍人之心”,还有“说大人则藐之”的无畏气魄,孟子的言论为儒家创造了许多“闪光点”。2月11日下午,是国学大讲堂诸子百家的“孟子月”,我讲了一堂《孟子其人其书概述》,课后对原课件修改补充,发博以就教于各位老师。

一、孟子的生平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

关于孟子的详细材料留存很少,不仅我们见到的孟子画像是后人所作,就是孟子的出生年代,也是后人推算的,比较公认的生存年代为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民间称其享年84岁,与享年73岁的孔子同为古代长寿之人。

有考证说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因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司马迁说:“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二、孟子对后世的影响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汉书·楚元王传赞》说:“自孔子殁,缀文之士众矣。唯孟轲……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其言有补于世。”但孟

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

比较儒家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有许多相同之处。孔子生于公

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的思想学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才被确立为百家之首,期间经历大约400多年时间。孟子从公元前289年去世,到南宋孝宗的1163年,期间经历了1452年。也就是说,孟子的

学说从创建到被统治者承认,相对于孔子要晚1000多年。

东汉经学家赵歧(约108-201)的《孟子注》是孟学史上现存最早也是最完

整的注释。其总序《孟子题辞》称:“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

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术之道,通五经……著书七篇……包罗天地,揆叙万类,仁义道德、性命祸福、粲然靡所不栽。帝王公侯遵之,则可以致隆平、颂清庙;卿大夫士蹈之,则可以尊君父、立忠信;守士历操者仪之,则可

以崇高节、抗浮云。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

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这是尊称孟子为亚圣”一词最早见之于文字的。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对孟子尤其尊重,其作《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开头便说:“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在这篇包括十几个人的列传中,司马迁独对孟子如此赞叹,可见他对孟子的重

视不同一般。

西汉文学家杨雄(公元前53~公元18)在《法言吾子》篇中说:“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癖之。廓如也。后之塞路者有矣,窃自比于孟子。”

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170~217)在《中论智行第九》中说:“仲尼曰:‘末可与权。’孟轲曰:‘子莫执中,执中无权,犹执一也。’仲尼、孟轲,可谓达于权智之实者也。”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约公元465——520),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多次提到孟子。其《诸子第十七》说:“孟轲膺儒以磐折。”《奏启第二十三》说“孟轲讥墨,比诸禽兽。”《夸饰第三十七》说“孟轲所云:“说诗者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也。”

晋成康三年(公元337年),国子祭酒袁环与太常寺卿冯怀共同上书《请兴

国学疏》,疏中第一次将“孔孟”并称。言:“孔子恂xún恂,道化洙泗;孟

轲皇皇,诲诱无倦。是以仁义之声于今犹存,礼让之风千载末泯。”疏载《晋书》本传。他们的这一提法,得到了晋成帝的认可,但是未能实行。

至唐代,孟子思想在社会的影响日益广泛,许多士大夫纷纷上疏,要求将《孟子》列为太学里的一个学科。《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唐宝应二年(公元763年)礼部侍郎杨绾上疏,请恢复举孝廉的旧制。考试内容根据所通之经,提

议《论语》、《孝经》、《孟子》兼为一经。唐末,皮日休又上疏请立孟子为

学科。疏中说:“夫孟子之文,粲若经传。天惜其道,不烬于秦”。请求:

“去庄列之书,以孟子为主。”但至终唐,《孟子》书仍未列为学科。

孟子地位的确立,是自中唐的韩愈(768~824)开始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

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韩愈认为孟子是直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的继承人。他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

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扎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不仪把孟子媲美孔子,而且认为自他之后,道统的传承就中断了。其在《读荀》一文中说:“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

易行,王易王,霸易霸也。以为孔子之徒没,尊圣者,孟氏而已。”并认为:“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他称赞孟子“功不在禹下”。

宋代大力推荐孟子的首推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1021年-1086年)。他早年即立志直追孔孟,以“孟、韩之心为心”,以重振儒学为己任,这也是当

时许多儒者的目标。他“素喜孟子”,不仅作《孟子》注解,还有许多诗文赞

扬孟子。以孟子作为千古知己和白己人生的榜样。他早年也极力效仿孟子,为

人为文皆是如此,言“孔孟如日月”,将孟子的地位提得很高,经他提议,宋

神宗“於是改法,罢诗赋、贴经、墨义。士各占治《易》、《诗》、《书》、《周礼》、《礼记》一经,兼《论语》、《孟子》。”这是最早把《孟子》升

格为“兼经”,列为学科,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改变了隋唐尤其是唐朝注重

测试诗赋的做法。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1007-1073)提出“孔子之后,唯孟子知道”,孙复(992-1057年)、石介(1005-1045)、范仲淹(989-1052)等也都对孟子

予推崇备至。理学家程颢hào(1032年-1085年)程颐(1033-1107)说:

“学者须先读《论》、《孟》,穷得《论》、《孟》,自有要约处,以此观其

它经则省力也。”(《近思录》)程甚至认为,《论语》和《孟子》学好了,其

它经也可以不学,可见《孟子》的地位之高。

北宋文学家苏辙(1039-1112)的一大历史贡献是对孟子养气说加以发挥,他说:“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大小。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越问豪俟俊交游,故其文疏荡,

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上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南宋理学家朱熹(1130~1200)对孟子备加推崇,认为系孔子谪传,甚至

公开声明,白孟子后,真孔学便失传了,认为孟子直承孔子的道统。他把《论语》、《孟子》与《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其所作的《四书章句集注》为以后历代王朝钦定的必读经典。科举考试便以他的解释作为立沦的根据。南宋光宗时期,将《孟子》列入经部,从而完成了“十三经”的规模,明代正

式定名为《十三经》,《孟子》一书在中国典籍中的地位从此确定。

对孟子立专庙祭祀、追封爵位是从宋代开始。宋景祜五年(1038年),孔子

嫡裔孔道辅守兖州时,存四基山孟子墓前建孟子庙。宋元丰六年(1083年)一月,神宗从吏部尚书曾孝宽所请,封孟子为邹国公。宋元佑元年(1086年)宋哲宗下

诏规定,孟子塑像冠服为冕九旒,衣九章。宋政和五年(1115年),追封孟子弟

子乐正克为利国侯,配享孟子庙庭,同年追封孟子弟子公孙丑等十七人为伯爵,分别从祀孟子两庑。元延佑三年(1316年)追封孟子父为邾国公,母为邾国宣献

夫人。元至顺元年(1330年)加孟子为邹国亚圣公。乾隆三年(1738年)任孟母封号上再加“端范”二字,称“邾国端范宣献夫人”。

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在明清两代,官方规定,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要“代圣人立言”。于是,《孟子》一书便成了明清两代士子们

的必读书了。

明未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写了一个小册子《俟sì解》,谈到了孔子的思想

与孟子的思想的区别。他说:孟子言性,孔子言习。性者天道,习者人道。

《鲁论》二十篇皆言习,故曰:“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清朝最高统治者对孟子的尊崇有逾前代。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御制《孟子赞》说:“哲人即萎,杨墨昌炽。子舆辟之,日仁同义。性善独阐,知

言养气。道称尧舜,学屏功利。煌煌七篇,并垂六艺。孔学攸传,禹功作配。”次年,颁《御制孟庙碑记》,称颂孟子道:“不有孟子,使杨墨滥觞于前,释

老推波于后,后之人虽欲千载之下探尼山之遗绪,其孰从而求之?”雍正三年(1725年)八月,雍正御制孟子庙匾额“守先待后”和孟府匾额“七篇贻矩”。

乾隆十年(1748年),乾隆御制《四圣赞》说:“欲入孔门,非孟何自?孟丁其难,颜丁其易。语默故殊,道无二敛。卓哉亚圣,功在天地。”并为孟庙亚圣

殴御制《道阐尼山》的匾颔,和“尊王言必称尧舜;忧心世同切禹颜”的对联。乾隆还先后五次遣官致祭孟庙,并亲诣孟庙拈香行礼二次,把封建帝王对孟子

的尊崇推到极致。(本节内容转引自“中国孟子网”)

三、《孟子》一书的境遇

《孟子》是中唐特别是宋以后中国传统士人的必读书,对中古至近世中国

的文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与《论语》多说仁相比,《孟子》多说义,文

词宏放恣肆,不与《论语》的简练含蓄相同,但孔子的学术行事,经孟子发挥

阐述,更加透彻,与《论语》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篇名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

尽心。前六篇皆以人名为篇名,取自各该篇开头的人物,只有《尽心篇》例外。

据考证,《孟子》书中孟子所见国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就是国君死后的封号,像梁襄王、齐宣王都是比

孟子晚死的,又记孟子弟子为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子”

是对男子的尊称,用于前辈、老师身上,或客套之时,从这两个问题看,其编

定者孟子完成了《孟子》一书的主要内容,在他过世之后,学生万章、公孙丑

等人再加以修订出版,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

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

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朱元璋曾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是说孟子要是活在今天也免不了要遭

酷刑。并诏告天下孟子的不少言论“非臣子所宜言”。下令将孟子逐出文庙,

并诏令不得进谏,否则就以“大不敬”之罪论处。刑部尚书钱唐冒死进谏,说:“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朱元璋鉴于他真诚有理,后来同意恢复对孟子的

配享。

一般认为《孟子》一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心性的研讨。心和性历来是儒家和儒家、儒家和别家争持不决的问题,孟子传述孔子之道,自是最有权威的主张。

2、修养的方法。孟子关于修养的方法,比《论语》一书发挥得更透彻,更明白,他能随事点化,妙趣横生。

3、处世的态度。孟子所处是异说横兴,暴君日作的时代,处境是极难的,而孟子却能从容讲说其间,唯求义理之所当,确是士人的典范。

4、政治的主张。孟子很想找到一个实现他的理想主张的机会,所以对于时君无不婉曲引导,富而后教,发挥得尤其透澈。其他尚有人事的批评等,也都

鞭辟入里。

《孟子》是记述孟轲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和个人修养的书,《孟子》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散文,但较《论语》有很大发展。它以问答方式,展开了

雄辩说明,具有战国时期散文的优点和缺点。首先是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次是雄辩,显示了灵活多样的论辩方法;其三是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

孟子作为儒学道统的重要人物之一备受后代儒林的尊崇;另一方面又不得

不默默忍受诸多反对者的诋毁。先秦诸子中,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墨子

则以人性若素,无善无恶。韩非既师承荀子,当然也主性恶,但他的性恶比荀

子更冷酷、更彻底。在汉代,孟子更成了不少人嘲讽的对象,王充作《论衡》,专辟《剌孟》篇,声称“非孟子之贤,效与俗儒无殊之验也。”说孟子同俗儒

是一路货色,没有什么可值得敬重的。盐铁会议上,孟子更被桑弘羊等人视为“迂腐”的典型。到唐代,孟子的境况也没有好到那里去。《贞观政要·崇儒学》记载唐太宗尊崇儒学,大办学校,以孔子为先圣,以颜回为先师,并昭尊

孔子为宣父,在曲阜作孔庙,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诏以左丘明、榖ɡǔ梁赤、戴圣、毛苌cháng等二十二位儒家学者配享孔庙,可孟子却不在其中。到了宋代,很多人以骂孟子为时尚。何涉的《删孟》司马光的《疑孟》、李觏ɡòu的《常语》、苏轼的《与孟子辩》、陈次公的《述常语》、刘原父的《明舜》等,充斥着贬斥孟子、诋毁孟学的内容;而《艺圃折衷》、《邵氏闻见后录》、

《习学记言序目》等宋人笔记中,也不乏诅咒孟子的言辞或故事。

北宋非孟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作《疑孟》批评孟子,其中一大罪状便是孟子

不知君臣大义。孔子一代圣人,鲁定公、哀公皆是庸君,一有召,孔子马上跑

过去,而且表现得毕恭毕敬,战战兢兢。而孟子遭受非议,主要是由于他表现

出了一定的独立人格,强调“道尊于势”、德重于位,还鼓动臣民与君主讲条件,以君主待臣之道而事君,对于桀纣一类的暴君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尊敬。甚

至试图与国君分庭抗礼,王有召而不往。这本来是孟子超过孔子的地方,却被

后世大讲愚忠的非孟派横加指责。

宋人李觏在《常语》一书中,列举了孟子的十七条罪状。主要的观点是:

孟子名为孔子传人,实为孔门叛逆,“彼孟子者,名学孔子而实背之者也;孔

子之道,君君臣臣也;孟子之道,人皆可以为君也。”认为孟子所提倡的仁义,同兵家、纵横家的歪理邪说一样,都是扰乱天下的祸首,“孙吴之智,苏张之诈,孟子之仁义,其原不同,其所以乱天下一也。”孟子在周天子尚存的情况下,居然劝进诸侯行天子事,是可忍孰不可忍,“吾以为孟子者,五霸之罪人也。五霸率诸侯事天子,孟子劝诸侯为天子。孟子,忍人也,其视周室如无有也。”李觏的非孟言行,甚至被时人编为街谈巷议的材料。

孟子的得罪人处,就是孟子的思想中多有不合时宜的内涵,如提倡建立较

为合理的君臣关系,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限制君权,鼓吹人本意

识等等。而这正是专制君主所无法容忍的。在他们看来,君权至高无上,纲常

名教不可动摇。而孟子不但触犯了这个忌讳,还处处打着“仁义礼乐”的招牌,具有很大的影响和号召力,“其资博,其性慧,其行轻,其说如流,其应如响”(《艺圃折衷》)。在他们眼里,孟子是“能以诗礼”的幌子下,做“诵仁义,

卖仁义”的事情,往往能让普通民众“受骗上当”,忘却“君臣大义”。这大

概是历朝历代咒骂孟子之声不绝于耳的重要原因吧。

四、简述《孟子》的几个观点

1、孟子的“义”“利”观。《孟子》开篇第一章:“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

已矣。”这一章历来被当作孟子“重义轻利”、“把义和利绝对对立起来”的

例证。《我读孟子》的作者杨又春先生认为这是对孟子“义利观”的误读和曲解。孟子这里说的“何必曰利”,乃是不要把“利”当做兴国安邦的首要条件,

不能不顾他人,只求对自己有利的“自私自利”。他说,全国上下所有的人,

都只考虑怎样谋取自己的利益,“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只有倡导“先义后利”的求利方式,才能真正谋得利益,这是对梁惠王“有以利吾国乎”的正面

回答,也是教诲梁惠王们把行仁义作为求利的正确方式和途径。孟子的义利观

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一些人唯利是从,见利忘义,利令智昏,结果大都以坑

人开始,以害己告终,孟子两千多年前的告诫没有过时。

2、孟子的仁爱心和羞耻心。孟子认为“仁之实,事亲是也。”由亲亲“推恩”至仁民,培养仁爱之心,而“养心莫善于寡欲”。“君子之守,修其身而

天下平”。仁的另一根源是“四端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能如此才是仁。

尧舜是古代伟大的人物,如果像尧舜那样的说话做事,就会成为尧舜一样的伟

大人物,他由此提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主张。对仁爱之心你探求就会得到;你放弃就会失掉。人人都有仁爱之心的种子,要从自己做起:“人不可以

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是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感,由于没有羞耻感面带

来的那种羞耻,则是最大的羞耻。羞耻感是人由动物进化到人的主观心理标志,“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一个人,如果不为自己做了不是人做的事感到羞

耻了,他还有什么像人之处呢?

3、孟子的“忠”“孝”观。孟子不提倡愚忠、愚孝。汤反桀、周反纣。孟子认为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的原则是对别人尽心尽责,有利于培养人民对民族国家的热爱。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般认识不同,孟子还强调“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

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

危父母,五不孝也。”就是说世上有五种不孝的事情。第一种不孝:懒动手足,不肯劳作,不能奉养父母。第二种不孝:专爱赌博、下棋、饮酒,不去奉养父母。第三种不孝:喜欢财物,偏私自己的妻儿,不愿意奉养父母。第四种不孝:逞耳目声色的放肆,辱及父母。第五种不孝:好勇好斗,连累父母。这些关于

不孝的种种说法即使在今天也不过时,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

4、孟子高尚的人格观。孟子人格千百年来鼓舞和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养浩然正气,大义凛然:“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由此可见,孟子总是关心个人的社会责任,也正是在承担这种责任时,个人的尊严与价值得以实现。一个国家,一个

时代,只要产生、拥有若干个这样的贤者,这样的士,社会风气就不会衰落。

孟子在讲到天的时候也充满大丈夫气概:“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

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面对人生的磨难,坚定志节,增长才干。这

些千古名言,不仅超越了古代和现代的时空界限,也深深融入到每个炎黄子孙

的血液之中。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五日整理

出自孟子的成语精编版

出自孟子的成语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出自《孟子》的成语 1、安富尊荣:谓身安国富,而保其尊荣。 2、抱关击柝:谓守门者及警夜者。皆位卑禄薄之吏。 3、杯水车薪:谓一杯水,救一车燃烧的柴,喻无济于事。 4、彼一时此一时:今言时间空间之不同。 5、不愧不怍:谓人光明磊落,心无愧疚。怍,惭愧。 6、不为已甚:谓不做过分的事。为,做。已甚,过分。 8、不屑教诲:谓不愿意去教导。 10、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语出《孟子·离娄》:“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11、曾经沧海:谓曾经见过大海的人,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唐·元稹《离思五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后以此喻见识广博、经验丰富的人很难看得上一般的人或事物。12、成仁取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仁,仁爱。义,正义。《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宋史·文天祥传》:“天祥临刑殊从容……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13、赤子之心:指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纯洁善良的心。语出《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4、出尔反尔: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宋·范仲淹《窦谏议录》:“阴阳之理,大抵不异,为善为恶,出尔反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现指言论和行动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15、春风化雨:后喻良好的教育。多用来称颂师长对学生及晚辈潜移默化的教育。16、寸木岑楼:指差别很大。 17、大而化之:语出《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原指光大道德并能融会贯通。后用来形容做事不细致,不谨慎。 18、大旱之望云霓:云霓,天将降雨的征兆。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指大旱之时盼望下雨。比喻盼望殷切。 19、箪食壶浆(dānsìhújiāng):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20、箪豆见色:谓计较小利。语出《孟子·尽心下》:“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於色。” 21、当务之急:指当前任务中最急需要办的事情。23、地利人和: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24、独善其身: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语出《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25、阿其所好:阿:曲从;其:他的;好:爱好。指为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爱好。

孟子的资料《孟子》介绍

孟子的资料《孟子》介绍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孟子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父名激,母邹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被尊称为亚圣。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就学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生平阅历 孟子像(20张)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孟子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多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父名激,母仉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因而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不敢去妇”

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韩诗外传》载有孟母“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孟母“三迁”和“去齐”等故事。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有一种说法是,孟子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孟子出生时子思已逝世三十载。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就连孟子自己也曾说:“予未得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无论是否受业于子思,孟子的学说的确受到了子思 * 。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孔子逝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历史地位 孟子 孟子(5张) 山东邹城孟子故里 周显王46年魏惠王后元12年齐威王34年戊戍(公元前323年)孟子与农家陈相辩论周慎靓王1年魏后元15年齐威王37年辛丑(公元前320年)梁惠王“厚币卑礼”召贤纳士孟子见梁惠王,时约五十二岁孟子与周霄论出仕周慎靓王2年魏惠王后元16年齐宣王1年壬寅(公元前319年)孟子与公孙丑论短丧. 周慎靓王3年魏襄王1年齐宣王2年癸卯(公元前318年)孟子约五十四岁,见梁襄王孟子在范遇齐王子孟子至齐,答齐宣王问孟子论“我四

老子道德经资料

导入:老子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道德经》、《论语》和《易经》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除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也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还有大量的民本思想,“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解读 [原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本性柔弱,顺其自然而不争,二是蓄居流注于人所厌恶的卑下之处。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水处于卑下的地方,有道德的人为人谦下,水,渊深清明,有道德的人虚静沉默,水施于万物,有道德的

关于孟子的名言和成语

关于xx的名言和成语 [标签:栏目],关于xx的名言和成语 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2、贤者而後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3、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4、艴然不悦:非常生气。艴fú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典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5、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6、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xx之间也。 7、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8、嫂溺叔援:语出《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后以“嫂溺叔援”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 9、披发缨冠: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10、鱼和xx不可得兼。 11、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12、用夏变夷: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13、罪人不孥:孥:妻与子女的统称。谓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 14、易如反掌:象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15、淫辞邪说:夸大失实的言论,荒谬的学说。 16、胶鬲之困:胶鬲,商周时人,纣时因遭世乱,曾隐遁为商。《孟子·告子下》:“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后因以“胶鬲之困”指士人不在位而处于困难之境。1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8、由博返约: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继而务精深,最终达到简约。 19、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20、众楚群咻:指众多的楚国人共同来喧扰。后指众多外来的干扰。 21、引领而望:引领:伸长脖子。伸长脖子远望。形容殷切盼望。 2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3、xx的成语 24、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众。 25、廉顽立懦:谓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语出《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26、自以为是: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27、神州赤县:战国时齐人邹衍称华夏之地为“赤县神州”。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唐刘禹锡《为京兆尹答于襄州第一书》:“盖神州赤县,尊有所厌,非他土之比。”后遂以“赤县神州”或“神州赤县”为中国的别称。 28、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孟子生平概述

孟子生平概述 转自:孟子传承网 日期:2012年10月3日 一 孟子生平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周烈王四年)邹国的邹兴乡(今邹城市城北二十五华里的的凫村,亦称傅村、富村,古称孟儒里、邹儒里;今凫村的孟子故宅犹在)。卒于公元前289年(周赧王二十六年)周历正月十五日,即夏历十一月十五日,享年84岁。仲子治丧,孟子与夫人合葬于四基山麓,是日正值“冬至”,邹人因哭孟子而废贺冬之礼,遂以成俗。 孟子的身世,首先要追溯到鲁国的开国之君鲁公,鲁公名伯禽,是周公旦之子。武王伐纣胜利后,继天子位,是历史上的周朝。武王继位后大封群臣,封其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公旦不就封,要扶佐武王处理朝政,使其子伯禽就封于鲁,是为鲁公。鲁公的第八代是为鲁庄公,庄公有三弟,“长曰庆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庆父后为孟氏也”,可见孟子是鲁国国君之同宗。 如果再往上追溯,周武王是黄帝的后裔,又可以说孟子也是黄帝的同宗子孙。 孟子的一生大体分五个阶段; (一)幼年受益于母教 孟母“三迁之教”,“断织教子”为孟子摆脱了世俗的不良影响,为他后来成才,铺平了道路。 (二)求学阶段 孟子通过“私淑诸人”,广泛学习“百家之长”,使自己的学识达到了“可为人师”的程度。 (三)讲学阶段 大约在三十岁左右(公元前343年左右),孟子就效仿孔子,以个人名义,开办学宫,招收弟子,讲学传道,抚育英才。 (四)游说诸侯阶段 孟子办学,虽然弟子盈门,能够宣扬儒家学说,并由他发展了“仁政”思想,但是影响力度较小,收效不大。要想做到卓有成效的“宣道救世”,必须要说服那些握有实权的国君们,特别是那些好战的国君们,实行“仁政”也要靠他们,因此孟子产生了周游列国的想法。周游列国,既可直接向国君们宣讲儒家学说和“仁政”思想,为自己的“仁政”思想,找到一个“试验基地”,又可以带着弟子们游说讲学,让弟子们直接接触社会,直接向社会学习,以便迅速增长才干,这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孟子决心做下去。

《孟子》简介 (2)

《孟子》简介 阅读《孟子》,首先要了解孟子其人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特点。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影响甚大的儒者。《孟子》一书虽然并非全由孟子所作,却也能够代表孟子本人的思想和风格。 孟子的生平事迹,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这篇列传,包括十几个人,始于孟子,终于墨子,是一篇战国学者的合传。重点是孟子和荀卿二人。司马迁对孟子尤其尊重,开头便说:“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在这篇包括十几个人的列传中,司马迁独对孟子如此赞叹,可见他对孟子的重视,不同一般。 据这篇列传,孟子的生平事迹大致是:孟子,鲁国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为子思(孔子孙孔)的弟子(一说是再传弟子)。他曾经去游说齐宣王、梁惠王,都没有成功。晚年回家和他的弟子万章等著《孟子》七篇,记录他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不管孟子是受业于子思,还是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他都算是孔子学说的嫡传,是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朱熹《中庸章句序》称孟子受学于子思,而子思受学于曾子。曾子是孔门之学的重要继承者,《孟子》一书称述曾子之处也较多,说孟子之学源于曾子,也未尝不可。 孟子继承了孔门这一派的学术,到了战国时期,就不太符合社会实际了。当时最合时宜的,是兵家、法家和纵横家。孟子对这几家是深恶痛绝的。尽管如此,孟子却无法转移当时的社会风气。退而著书,实不得已。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孟子·滕文公上》说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这话既包括了他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了他的政治思想。孟子的哲学思想是他的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讲人性本善,是为他的仁政理论提供哲学上的依据。这是对孔子仁政学说的一个重大发展。 孟子讲人性本善,是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说起的。《公孙丑上》说:

庄子其人其书

庄子:其人其书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王维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王维 潇洒、逍遥、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庄子:其人其书 ?一、庄子其人 ?二、《庄子》其书 庄子其人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公元前369—前319)、齐宣王(公元前342—前324)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子的生卒年 ?庄子活动的大致年代: ?公元前四世纪中期到公元前三世纪早期。 ?具体的年代,有五种说法:

?1、前369—前286(马叙伦); ?2、前355—前275(吕振羽); ?3、前328—前286(范文澜); ?4、前365—前290(杨荣国); ?5、前375—前295(闻一多)。 庄子故里 ?《史记》:庄子者,蒙人也。 ?蒙: ?战国时代属宋国,汉代属梁国 ?称庄子宋人或梁人,意思一样,只是根据不同时代称谓而已 ?今河南商丘县境内 ?一说:今河南、安徽、山东三省交界处。 庄子与楚国的关系 ?1、楚威王曾礼聘庄子 ?2、《庄子》中多记载楚国风土人情、宫廷传闻 ?3、庄子思想灵动浪漫,文字表述多借用神话故事,与楚国文化十分相近。历来 被视为楚文化的一部分 ?崔大华《庄学研究》: ?“庄子可能是楚国贵族后裔,可能是在楚国吴起变法时期(约在楚悼王十五年到 二十一年,即公元前387—前381年),被迫迁移到楚国北陲,最后流落到宋国的楚国公族后裔。” 庄子的家世 ?没落贵族家庭出身 ?1、郑樵《通志·氏族略》: ?庄氏,芈(音米)姓,楚庄王之后,以谥为氏。 ?2、从思想上进行分析,理由有二: ?(1)超越现实功利性的纯粹精神性思考——以谋生为急务的平民子弟不太可能沉醉其中 ?(2)深刻的厌世情绪——败落贵族家庭的子弟所容易有的性格。庄子的生计 ?《刻意》: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 ?1、为吏: ?“尝为蒙漆园吏。”(《史记》) ?2、打草鞋: ?“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音巨),槁项黄顑(音砍)。”(《庄子·列御寇》)

孟子中的成语

《孟子》中的成语 1、【杯水车薪】谓一杯水,救一车燃烧的柴,喻无济于事。 《孟子·告子》:?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2、【不为已甚】谓不做过分的事。为,做。已甚,过分。 《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宋·邵雍《寒夜吟》:?不出既往言,不为已甚事。? 3、【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不言而喻。? (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植根在心中,它们产生的气色是纯正和润的,显现在脸上,充满在体内,延伸到四肢,不必等他的吩咐,便明白该怎样做了。) 4、【出尔反尔】(原指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尔,你。)现指言论和行动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宋·范仲淹《窦谏议录》:?阴阳之理,大抵不异,为善为恶,出尔反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5、【箪食壶浆】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后用为犒劳拥护王者之师的典故。《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6、【舍我其谁】谓自视极高,自任极重。 《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7、【始作俑者】俑,古代用来殉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后用来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贬义词。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8、【事半功倍】事,要做的事情,指措施。功,功效。意为措施只有古人的一半,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后形容费力小,收效大。(注意与其反义词“事倍功半”的区别)《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六韬·军势》:?夫必胜者,先见弱于敌而后战者也。故事半而功自倍。? 9、【同流合污】后指没有独立人格,顺从世俗,也指和坏人一起做坏事。 《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宋·朱熹《与陈丞相书》:?然彼贤者,其明既足以烛事理之微,其守既足以遵圣贤之辙,则其自处必高,而不能同流合污以求誉。? 10、【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替深水潭赶来鱼的是水獭;替丛林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汤武赶来人民的是桀纣。后以此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关系本应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爵?同?雀?。 11、【闻过则喜】过,过错。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意见。 《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宋·司马光《奏弹王安石表》:?伏遇陛下即位以来,日慎一日,闻过则喜,从谏如流。? 12、【习焉不察】焉相当于“于是”。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矣。?13、【心悦诚服】悦,高兴,愉快。指愉快地接受某种观点、事实等,诚心诚意地信服或服从。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14、【一傅众咻】傅,教。咻,吵。一个人教而众人吵闹干扰。比喻由于不良环境影响,做事不能有所成就。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

孟子的文学思想

论孟子文学思想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基本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则向着文学的接受和批评方面发展,这一点和孔子有所不同。在文学接受和批评方面,比较著名的是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知言养气”和“同乐”“同美”思想。 一、“以意逆志”说 “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重要的文学接受思想。《孟子·万章上》中,孟子针对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理解上的偏颇,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文学读解方法: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 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 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 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显然,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句诗的理解是不正确的。这不正确之处,按孟子的意思,就在于他没有抓住诗人之志,而是断章取义地理解诗句,那自然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孟子认为,此诗的关键之处是“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即孟子所说的“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因为这首诗是讽刺国王任用大夫劳逸不均,善恶无别的,因此,诗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绝对不是以实言之,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就如同《诗·大雅·云汉》中所说的“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一样,并不是实指,而是一种虚夸。 “以意逆志”的方法虽然是针对《诗经》的正确理解而提出来的,但是孟子也把它应用到其他文学作品的接受上。《孟子·尽心下》云: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尚书·武成》所述为武王伐殷之事,事成之后,武王具体描述了牧野之战的残酷场面:“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孟子对这样的写法并不满意,认为会“以辞害义”,所以他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主张,这里并不是不要《书》,而是要对《书》中所描述的情景进行具体分析,不可盲目相信《书》中所写的一切,所以他说:“吾于《武成》,取其二三册而已矣。”不可信者不取。 关于“以意逆志”,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是指说诗者心中之意,如赵歧注云:“意,学者之心意也。……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1](P393)朱熹注云:“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这里的“意”,应该属于读者阅读作品时所产生之意。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必然产生对作品的理解,以其对作品的理解去探讨作品的本意,即赵歧、朱熹所说的“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其二是作者作品之意。苏轼云:

孟子中的成语

孟子中的成语 [标签:栏目] ,孟子中的成语 1、失道寡助——道:道义;寡:少。做事违反正义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2、己饥己溺——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3、广土众民——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4、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5、救民水火——救:拯救;水火:水深火热。从水深火热中拯救老百姓 6、上好下甚——上面的喜爱什么,下面的人就会对此爱好的更加利害。 7、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8、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9、深耕易耨——易耨:勤于除草。深耕细做,及时除草。比喻精心耕种。 10、不愧不怍——愧、怍:惭愧。形容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11、来者不拒——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 12、舍己芸人——指看重别人,轻视自己。 13、顿开茅塞——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14、威武不屈——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15、拒人千里——形容对人态度傲慢 16、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17、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18、阿其所好——阿:曲从;其:他的;好:爱好。指为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爱好。

19、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20、枉尺直寻——枉:弯曲;直:伸直;寻: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却有一寻。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以求得较大的好处。 21、地丑德齐——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22、放辟邪侈——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 23、深恶痛疾——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24、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25、言近旨远——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26、俯仰无愧——比喻没有做亏心事,并不感到惭愧。 27、独夫民贼——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伙。指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罪行的、残暴的统治者。 28、秋毫之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29、创业垂统——创业:创建功业;垂:流传;统:指一脉相承的系统。创立功业,传给后代子孙。 30、却之不恭——却:推却。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31、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32、一曝十寒——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33、敌众我寡——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34、大而化之——化:改变,转变。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35、率兽食人——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 36、充类至尽——充类:推究同类事理;至尽:到极精密处。指就事理作充分的推论。 37、舍我其谁——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孟子中的成语及注解

孟子中的成语及注解

2014年11月30日制作 1、安富尊荣:谓身安国富,而保其尊荣。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注:君子能使人化其道德,移其习俗,身安国富而保其尊荣。 2、抱关击柝:谓守门者及警夜者。皆位卑禄薄之吏。语出《孟子·万章下》:“辞尊居卑,辞富居寡,恶乎宜乎,抱关击柝。”注:辞尊富者,安所宜乎,宜居抱关击柝监门之职也。柝,门关之也。本击椎之也,或曰,柝,行夜所击木也。疏:抱关击柝之职,乃监门之木以警寇也。《荀子·荣辱》:“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集辞:抱关,门卒也。击柝,击木所以警夜者。 3、杯水车薪:谓一杯水,救一车燃烧的柴,喻无济于事。语出《孟子·告子》:“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容斋三笔》卷第十五:“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如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也。’予读文子,其书有云:‘水之势胜火,一勺不能救一车之薪,金之势胜木,

一刃不能残一林,土之势胜水,一块不能塞一河。’文子,周平王时人,孟氏之言,盖本于此。” 4、彼一时此一时:谓时虽有彼此之异,皆为圣贤出而名世之时,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注:彼前圣贤之出,是有时也,今此时亦是其一时也,五百年有王者兴,有兴王道者也,名世,次圣之才,物来能名正一世者,生于圣人之间也,七百有余岁,谓周家王迹始兴,大王文王以来,考验其时,则可有也。集疏:正义赵氏以彼一时,为前圣贤兴,王道之时,此即今也。此一时,为孟子之时。《汉书·东方朔传》:“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今言时间空间之不同。 5、不愧不怍:谓人光明磊落,心无愧疚。怍,惭愧。语出《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无,俯不怍于地。”清·薛雪《一瓢诗话》三四:“诗

《孟子》参考翻译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齐国攻打燕国,打下了燕国。别的诸侯国合谋去救燕国。宣王说:“很多诸侯谋划来攻打我,怎么对付他们呢?”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孟子回答道:“我听说凭七十里见方的一大块地方就统一了天下的,商汤就是这样。没有听说凭着千里见方的一大块地方还怕别人的。《尚书》上说:‘商汤的征伐,从葛开始。’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他向东征伐,西边的民族就埋怨,向南征伐,北边的民族就埋怨,(他们埋怨)说:‘为什么(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而要)把我们放到后头呢?’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时节盼望乌云虹霓一样。(汤的军队到了一地,)赶集市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活。杀了那里的暴君,慰问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欣喜若狂。《尚书》上又说:‘等待我们的君王,君王来了,我们就得到新生。’现在,燕国虐待它的百姓,大王去征伐它,百姓都以为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竹筐盛了饭,瓦壶装了酒,迎接大王的军队。如果您杀戮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国家的宝器,那怎么行呢?天下本来就畏忌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扩大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抓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国人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动兵)。” 庄暴见孟子曰。。。。。。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孟子选讲概述

孟子选讲 常识判断题 《论语》中的君子多与小人相对,以德言而不以位言。 修己安人是儒家之学的实践主题。牟宗三认为“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是儒家内圣的特点。而“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求无异于得也。”则是外王的特点。 《孟子》是十三经之一。《孟子》不在十三经之列。(×)《孟子》不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之中(×)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收《孟子集注》于其中。 《四书》与《新四书》、《五经》与《新五经》,既体现了儒学的历史性与时代性。也体现了儒学的历久弥新。 新四书:《荀子》、《礼记》、《论语》、《孟子》。 新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周易》。《尔雅》虽是字书却列入了儒家的十三经。 《孟子》全书包括七篇,每篇的篇名都是根据于主题的。(×)(篇名取自文章最开头的几个字,没有什么特别寓意) 《孝经》也是儒家的十三经之一。 《新四书》与《新五经》的出现,体现了儒学是一成不变的。(×) 孟子的篇名都是根据讨论的主题而拟定的。(×) 孟子突破了孔子圣人学的规模和尺度。“圣之时者”之“时”,其本意是“时髦”、“入时”。 孟子并没有赋以君、父、夫绝对权威。从孟子始君、父、夫开始有了

绝对的权威,为“三纲”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义利之辨、君子小人之辨、夷夏辨是儒家的三大辩争。“闻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是夷夏辩的文化源头,但多被误读了。 义利之辨与君子小人之辨常常交合在一起,严义利之辨是儒家的一贯原则。 “闻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体现了孟子的民族歧视。(×)仁义忠信是孟子所说的人爵。(×)仁义忠信即是孟子所说的天爵。孟子的仁政,符合于孟子的人性论。孟子的性善说是孟子仁政论的理论支持。 儒家之学,从学理上而言,可以从体用二维来讨论。体用不离是儒家之道的特点。 选择题 1、《孟子》的作者:孟子非一人所作,至少万章参与,孟子为主,晚年所作,故思想比较系统,成熟。 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 篇章命名特点:孟子以篇首之文辞术语为篇名,而非以全篇的主题定名。《孟子》多以人名为篇名,但亦是以篇首的人名定名,而非通篇只论其人。 在儒家思想史上的特殊地位。 2、孟子对孔子的颂扬,集大成者,圣之时者。 3、孟子对“圣人”的历史地位,是否有过,规矩与人伦之至。“和

初识孟子——孟子其人其事

第一讲:初识孟子——孟子其人其事 孟子(前372?---前289?)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县人)。相传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父名激,母仉氏。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多的说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谱》上所记载之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较为多数学者所采用。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由于有关孟子的故事中,大多只见其母,不见其父,所以多数人认为孟子早年丧父。《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孟子从小立志学儒习礼,十五岁左右,他入学读书,“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孟子怀着救民于水火的美好愿望,肩负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政。他曾游说于梁(魏)、齐、宋、滕、鲁等国,但仁政理想未能实现。公元前319年,齐宣王继位,恢复了建于临淄城西的“稷下学宫”,一时间,汇集了上千名士,成为当时政治咨询、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于是,孟子再次前往齐国,希望在这里能够实现他的理想。齐宣王聘他为客卿。在稷下学宫,孟子吸收各家所长,突破了孔子的思想局限,较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君仁臣义、尊贤使能、以民为本、统一天下等仁政理论。这既是孟子从事政治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又是其思想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孟子的仁政主张曾使齐宣王受到一定鼓舞和赞赏,但齐王欲以武力称霸诸侯,与孟子产生了分歧。由于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孟离开齐国返归故里。回到邹国时,孟子已六十多岁,从此他不再出游,而是在家乡兴办学校,广收门徒,与万章、公孙丑等弟子答疑解难,编著《孟子》。此书记述了他一生的主要言论、活动及其思想学说,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公元前289年冬至,孟子去世,享年84岁,葬于邹国境内(今邹城市城东北约12公里)的四基山西麓,即今孟子林。邹国人因孟子去世十分悲痛,废除了在冬至日贺冬的习俗(“邹人因哭孟子而废贺冬之礼”)。 孟子去世后,经历代学者的推崇,逐步确立了儒学嫡系传人的地位,东汉赵岐首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之大才”。元至顺元年(1330年),文宗皇帝加赠孟子为“邹国亚圣公”,这是孟子始被封建朝廷尊封为“亚圣”。从此,在中国历史上,“亚圣”便与孟子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孟子的代名词。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并以此到齐、梁、鲁、邹、宋等国游说诸侯,终不被采用。晚年退居讲学著述。著有《孟子》一书,现存7篇。他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百家争鸣高潮中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经孟子而发扬光大,长期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阅读附答案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 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的年代》) 1.下面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说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出自《孟子》的成语

出自《孟子》的成语 1、安富尊荣:谓身安国富,而保其尊荣。 2、抱关击柝:谓守门者及警夜者。皆位卑禄薄之吏。 3、杯水车薪:谓一杯水,救一车燃烧的柴,喻无济于事。 4、彼一时此一时:今言时间空间之不同。 5、不愧不怍:谓人光明磊落,心无愧疚。怍,惭愧。 6、不为已甚:谓不做过分的事。为,做。已甚,过分。 8、不屑教诲:谓不愿意去教导。 10、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语出《孟子·离娄》:“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11、曾经沧海:谓曾经见过大海的人,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唐·元稹《离思五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后以此喻见识广博、经验丰富的人很难看得上一般的人或事物。 12、成仁取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仁,仁爱。义,正义。《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宋史·文天祥传》:“天祥临刑殊从容……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13、赤子之心:指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纯洁善良的心。语出《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4、出尔反尔: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宋·范仲淹《窦谏议录》:“阴阳之理,大抵不异,为善为恶,出尔反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现指言论和行动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15、春风化雨:后喻良好的教育。多用来称颂师长对学生及晚辈潜移默化的教育。 16、寸木岑楼:指差别很大。 17、大而化之:语出《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原指光大道德并能融会贯通。后用来形容做事不细致,不谨慎。 18、大旱之望云霓:云霓,天将降雨的征兆。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指大旱之时盼望下雨。比喻盼望殷切。 19、箪食壶浆(dān sì hú jiāng):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20、箪豆见色:谓计较小利。语出《孟子·尽心下》:“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於色。” 21、当务之急:指当前任务中最急需要办的事情。 23、地利人和: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24、独善其身: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语出《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5、阿其所好:阿:曲从;其:他的;好:爱好。指为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爱好。 26、翻然改进:翻然:变动的样子。形容很快转变,有所进步。 27、反求诸己:求:追究;诸:“之于”的合成词。反过来追究自己。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28、饭糗茹草:饭、茹,吃。糗,干粮。草,野菜。吃干粮和野菜,形容生活非常清苦。 29、孤臣孽子: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艰难困

孟子生平简介

孟子生平简介 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前289年。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孙氏衰微后,有一支从鲁迁居到邹,就是孟子的祖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①;大概他的老师不是有名望的人,所以孟子没有讲他的姓名,却是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子私淑诸人也。”②孟子对孔子备极尊崇,他在《公孙丑上》说:“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曾经游历齐、宋、滕、魏、鲁等国,前后有二十多年。他游历列国的具体时间,已说不十分准确,只能依据《孟子》一书的记载,说明大体上的时间和情况。 孟子第一次到齐国,是在齐威王(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年间。当时匡章背着“不孝”的坏名声,孟子却“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③。他在齐国很不得志,连威王赠送的“兼金一百”④镒,都没有接受,就离开齐国。在公元前329年左右,宋公子偃自立为君的时候,孟子到了宋国。他在宋国期间,滕文公还是世子,他去楚国经过宋国时见到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⑤他从楚国回来又在宋国见

到孟子。孟子说:“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⑥意思是说,只要好好地学习“先王”,就可以把滕国治理好。不久,孟子接受了宋君馈赠的七十镒金,离开宋国,回到邹国。《梁惠王下》记载说,邹国同鲁国发生了冲突。邹穆公问孟子:“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回答说:“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他说,这就象曾子说的那样: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就将怎样回报你。现在,您的百姓可得到报复的机会了,您不要责备他们吧!“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滕定公死了,滕文公使然友两次到邹国来向孟子请教怎样办理丧事。滕文公嗣位,孟子便来到滕国。滕文公亲自向孟子请教治理国家的事情。孟子说:“民事不可缓也。”他认为人民有了固定产业收入,才有稳定的思想道德和社会秩序。而人民生活有了保障后,还必须对之进行“人伦”的教化。“人伦明於上,小民亲於下”。滕文公又派他的臣子毕战询问井田制的情况。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接着讲了一遍井田制。最后说,我说的是大概情况,您和您的国君参照着去做吧! “有为神农之言者”农家许行,从楚国赶到滕国来。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