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绪论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绪论

绪论

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一、城市的含义

(1)含义: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行政区域。

(2)理论学派:

①最早对城市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是地理学。

②而统计学把城市看作是与大规模人口及独特的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聚合体,通常以居住区的范围和居住的人数作为确立城市的主要方法。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以城市人口作为确定城市和划分城市的标准。

③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是占据某一特定地区的人口群体;城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特殊社区。

④城市经济学认为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因素在地理上大规模集中的结果,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与域外相互联系的网状系统。

⑤城市政治学认为,城市不仅是市场中心的所在地和有法律规范的地域,更是不同团体确定政治关系的制度化共同体。

(3)特征:

①高度的聚集性

城市区别于乡村的根本之点在于它的高度聚集性。可以说,集聚是城市最本源、最主要的特征,其他各种特征都是由集聚衍生出来的。

②社会性

首先,城市中聚集的人们不是由血统或宗族关系所组成的,而是构成一定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其次,城市分工和协作的发展导致了城市的社会性。

③经济性

城市能够产生整体性的高效益。首先,聚集为城市产生整体性的高效益创造了前提条件;其次,社会性也是产生整体高效益的重要因素;最后,城市是非农产业的聚集地。

④系统性

城市是一个密集的空间地域社会经济系统。从城市的组合和结构看,城市是个多维、多变量、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的大系统;其结构即包括社会结构和人工结构,又包括资源结构和环境结构,甚至外部结构。

⑤开放性

城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象征,而且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严密细致,社会联系日益广泛,城市对外界的依赖越来越强。

⑥复杂性

城市的复杂性首先源于城市构成上的异质性,这些具有很强异质性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城市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的多样性,最终导致了城市的复杂性。

二、城市形成发展的条件:

(1)聚落的含义: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是一个居民点。

(2)聚落体系:聚落体系从低级到高级一般有:小自然村、村庄、镇、城市、大都市、大都市区、城市群、城市带。其中,小自然村和村庄为典型的农村型聚落;城市、大都市、大都市区、城市群和城市带为典型的城市型聚落;镇为农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交界点,在中国,镇分为集镇(乡镇、村镇)和建制镇,集镇属农村聚落,建制镇为城市型聚落的最低层

次单元。

(3)城市产生的条件:

①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③自然条件、气候状况和地理位置也是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

总而言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是历史前进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现象。

三、城市发展的阶段:

(1)早期城市的特点:

①城市规模小,数量少,发展速度极其缓慢,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

②城市是个自给自足的农业聚居区,大部分居民从事农业生产;

③城市功能单一,城市的经济功能特别微弱,而政治功能、军事动能以及宗教色彩突出。

(2)中世纪城市的特点:

①城市经济功能加强,改变了早期城市单一的政治功能和军事功能的状态;

②城市形成的途径开始多元化,城市数量增多;

③个别城市的规模日趋扩大,但大多数的城市规模仍小;

④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未能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心;

⑤城市的消费性和城乡分离。

(3)近代城市的特点:

①大工业城市迅速成长,城市数量猛增,规模不断扩张;

②城市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③城市集中了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生产力,真正成为国家或区域的经济中心和发展中心;

④城市公用设施得到了普遍发展;

⑤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关系对立;

⑥“城市病”的产生和蔓延。

(4)现代城市的特点:

①城市发展呈现多样化;

②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

③城市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

第二节市政的含义和特征

一、市政的含义

(1)广义的市政:

①含义:是指城市全部政治系统为了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用各种手段

对城市各项公共事业和各类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

②内涵:市政主体包括城市全部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即包括城市的整个城市

政治系统,也包括城市非国家权力政治系统。

(2)中义的市政:

①含义:是指城市的国家机关对城市各类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

(3)狭义的市政:

①含义:狭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城市各类公共事务进行的管

理活动。

②内涵:

A市政主体是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 B市政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

C市政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各种手段。市政管理手段按其容和作用方式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道德手段。 D市政客体或对象是城市各项公共事业和各类。

二、市政的沿革:

(1)发展阶段:以自治政府的出现为起点来追溯市政的历史沿革,西方市政的

历史沿革大体上经历了传统市政、近代市政、现代市政三个发展阶段。

①传统市政:11世纪,一大批新兴的城市如罗马、那不勒斯等相继出现,逐

渐被国王赋予相当的自治权,发展成城市自治政府。这是西欧封建时代自治城市的萌芽,是西欧大陆“城市自治”的原型,是传统市政的发端。

②近代市政:

A.1894年,英国又修订了《地方政府组织法》,市的法律地位进一步明确化,近代英国市政也发展到了成型阶段。

B.1884年,法国对市的法律地位作了全面规定,规定市议会

方自治机关,享有地方自治权,这标志着法国近代市政进入成型阶段。 C20世纪以后,出现了市委员会制、市经理制、强市长制等多种市政体制形式。至此,美国市政发展到了成型时期。

③现代市政: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市政从体制到职能、从内容到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

④中国的市政也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

A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出现了“市”,这是一种交易场所即集市、市场,不是一级地方行政建制,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

B1909年1月,清政府制定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描绘了近代中国市制基本框架,第一次创立了城镇规范,对中国近代市制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

C1911年11月,江苏省临时省议会制定了《江苏暂行市乡镇》,这一法令基本沿袭了清末的旧制,但是将清旧制中的城、镇统称为市,可以称作是中国市制的开端。

D1921年2月,广州政府颁布了《广州市暂行条例》,广州市成为中国近代行政区域建制意义上的第一个市。

E1928-1947年,是中国市政形成的重要阶段。

F1955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设置市、镇建制的决定》,明确了设立的标准,首次对市辖区的设置作出了原则规定。

G1955年11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明确城乡的划分标准。

H1993年3月,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首次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设市的重要条件。

三、市政的特征:

(1)历史性:市政是一个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个历史性范畴。市政的发展

是与一个国家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本身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2)公共性:市政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市政的主体主要是行使公共权力的城

市国家政权机关;市政的客体主要是城市各项公共事业和各类公共事务;市政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实现公共利益的程度体现政府合法性的程度,因此,市政必须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其根本原则。

(3)双重性:市政的双重性指市政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市政实质上是国家

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国家的利益和意志。

(4)系统性:市政是个由多系统、多要素、多环节组成的有机系统。

(5)综合性: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集中、开放、多元、有机

等特点,这决定了市政具有突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6)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也是一个有序运

行的动态过程。

第三节市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市政学的研究对象:

(1)市政主体。市政主体是体现城市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是进行和参与市政

活动的各种组织。

(2)市政客体。市政学主要研究市政主体对城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管理。

(3)市政目标、市政方式和市政手段。市政目标、市政方式和市政手段回答的

就是怎样管理的问题。

(4)市政规律。政学是一门研究市政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市政学的研究方法

(1)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①规范研究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旨在回答“应该怎么样”的问题,力图按照特定的价值取向调整或改变市政现实。

②实证研究是用市政理论对各种市政活动或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证实或预测,旨在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2)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

①静态研究是一种以制度性和体制性要素为分析对象的研究方法,它注重组织结构、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研究。

②动态研究着眼于发展过程和组织中人的行为、关系的分析。

(3)系统研究和具体分析相结合

(4)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

城市地理学专题复习知识

城市地理学专题复习知识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城市空间组织的规律性) (2)主要研究内容:①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 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土地利用、市场空间、社会空 间和感应空间等;④城市问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城市交通、 城市住宅、城市贫困;⑤新方法、新技术和新领域。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2、城市的概念及本质特征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非农产业的核心空间载体及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其本质特征是密集性、中心性、系统性、高效性、多元性。 3、界定城镇的规范(城镇与乡村的基本差别) ①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为主,在职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②人口聚居规模大于乡村,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③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高于乡村,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④具有较好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⑤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另外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4、城市地域类型 ①行政地域--指市政府管辖的城市范围。是各国按城镇界定规

范确定的城镇地域。随着城市 建制的设立就明确划定。 ②实体地域--指城市座落在地表的实际范围。相当于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建筑物组成的建成区。是完全不同于乡村景观的城镇聚落实体。又称景观地域。 ③功能地域--体现城市人口居住、就业、购物、医疗、文教、娱乐等城市基本功能所涉及的 地域范围。(大都市区、大都市带) 5、城市人口指哪些人? 城镇人口—也称驻地人口。应指占用城镇生活空间,并享受城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的人口群体,包括城镇实体地域内的常住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居住满6个月或1年以上的人口。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6、影响城市的产生与发展的因素? (1)生产力因素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①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生产力水平决定城市的发展水平——机器大工业替代工场手工业,掀起城镇化的世界浪潮。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城市在许多方面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2)自然条件因素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①地形条件(海拔、地势) 城市选址:平坦的地形;平原(丘陵);河谷盆地;两种地形交汇处;高平原(热带地区); 城市形态:随地形展开 ②地质条件 地质承载力;地下水:水位,储量;地震:裂度。 ③气候条件(气温、降水) 城市选址:温暖湿润,水热条件组合好 气温——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降水——城市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是人类社会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增 长和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愈发迅猛,城市成为了经济、文化和社会 活动的中心。本文将从城市化的背景、原因和影响等几个方面来探讨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一、背景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传统的农耕社会逐渐无法 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城市的兴起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 变的结果。世界历史上,古代的文明发源地如巴比伦、雅典、罗马等 城市都是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二、原因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有诸多原因。首先,城市作为经济中心可以提供 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机。随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工业的发展, 大量农民进城工作,这促进了城市的迅速发展。其次,城市中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集中,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此外,城市还 具备更多的社会活动和文化交流机会,吸引了人们向往城市生活。 三、影响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对社会经济、人口流动和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首先,城市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空间。城 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形成了城市群。其次,城市的规模增大也带来了人口流动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大量农民进城

工作和生活,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结构。此外, 城市化对环境资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城市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给环境 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挑战和对策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如人口过剩、交通拥堵、环境 污染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政策。首先,加强城市规划,合理控制城市规模的增长,并建设更多的绿地 和公共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其次,加强交通规划和建设,提升城市 交通网络的能力,减缓交通拥堵状况。此外,还应加强环境保护,推 动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 总结起来,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趋势。城市作 为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中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城 市化过程中也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只有通过科学的 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才能实现城市的良性发展,让城市继续为 人类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长期演进的产物,是人类在各种社会、经济、历史条件下的自然结果。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地理演变的一个重要阶段。下面将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首先,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了分工,经济生活逐渐发展起来,人类居住在一块区域中形成了聚居点,从而形成了村落。到了封建社会,农民有了剩余劳动,城市得以发展起来。城市的发展对分工和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经济的发展也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城市作为一个地区中的经济中心,具有集散货物、交易、流通、储蓄、服务等功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在农耕社会时期,人们需要交换农产品和手工制品,城市成为了商品交换的场所。到了工业社会,城市成为了工业化的中心,工厂、工人、商家等都集中在城市中,城市日益变得繁荣起来。 再次,政治因素也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城市通常作为地方政治的中心,分布有行政、司法、政策决策等机构。政治的中心化使得城市日益繁荣发展。城市中政府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为城市提供了政策支持、行政服务等,使城市发展起来。 此外,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也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城市作为人们生活交流的场所,各种文化艺术在城市中得以传播,城市的文化氛围也反过来影

响了城市的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文化交流、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文化竞争,推动了城市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总结起来,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发展城市的过程中,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村落到城市的演变,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推动了城市的繁荣,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则为城市注入了创新的力量。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形态下,城市与社会的关系不断变化演进,这也是城市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点的原因之一、城市的发展不仅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

城市的形成_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笔记

目录 研究视角 绪论:理解城市的方式、城市的起源(综合因素论与主导因素论)、城市的分类(前工业城市、工业城市、社会主义城市)、城市的定义。 有机模式 城市简洁的二分法:经规划的城市与未经规划的城市;共存和转换; “有机”模式的演变:物质方面有地形、土地划分、村镇聚合等;社会文化方面如法律与社会秩序等。 网格模式 网格一般:网格的特性(可塑性、多变性);网格和政治(网格与民主社会、巴洛克美学与集权性质政府);网格与秩序(更好的秩序”与常规程序) 网格关注要点:街道、街块、开放空间、公共建筑、网格结束方式、网格与周围关系、网格三维效果。 网格的历史:单一社会目的下的网格规划;中国城市网格是一个政治的图形;罗马军事营寨与城市设计相互影响;棱堡式城墙的工艺;美洲的网格;前资本主义的封闭网格与资本主义的开放网格。 网格的分类:基于形状的格栅形网格与棋盘形网格、混合网格;基于网格方向的正向网格与斜向网格;基于网格规整程度的规整网格与不规整网格。 网格平面形态:网格平面不同尺度的街区;城市总体网格与街区内部网格。 网格的布局:城市中不同尺度的网格、总体网格与街块内部网格、平地网格与山地网格城乡协同体系:农用土地划分方式(大型网格)与城市网格化扩展;郊区网格与有机城址;郊区网格与网格城镇。 网格与街道分类:根据形状可分T字路口、正交轴、十字街;根据宽度、等级可分为主干街道、次级街道、基本街道。 网格与广场:网格与广场的四种类型:街区式广场、哈里森堡式广场、费城式广场、四街区式广场;多广场的网格。 网格与街块:街块的尺度和密度、街块的集合与切分、建筑与街块的矛盾。 网格的变化:分割建筑变为分割社区(古代中国与此相反) 图形式城市 图形式城市:定义、形态特点(几何形设计、向心性规则)、理想城市 特殊的图形式城市:军营、圣城(宗教发源地、膜拜某一神灵的城市、模仿宇宙图形的城市) 政治图形:线性系统(唐代长安模式、明清北京城模式)、集中性系统(向心型、放射型)、放射型的变化形式(凡尔赛,融合线型与集中型) 功能图形:防御的逻辑(规整的多边形)、交通与放射——向心状城市(相互联系的星形、卫星城) 改变工业化城市的图形:改造城市社会的思想家、模仿行星和太空 图形式城市反思:所有的理想城市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人性

城市地理学课后思考题汇总

《城市地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最全汇总 第一章绪论 1、谈谈你对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 2、结合我国实际,你认为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如何理解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与其他相邻学科的关系? 4、简述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 5、如何评价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6、你为什么要学习城市地理学?如何才能学好城市地理学?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1、你认为应该如何定义城镇及城镇人口的标准? 2、简述城市地域的概念。 3、如何理解和评价各种城市功能地域的概念? 4、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城镇人口统计发生过什么变化?了解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5、如何评价市带县的体制?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1、如何理解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城市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区域基础是什么? 3、评述地理位置对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并以实例说明。 4、试举例分析不同类型的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5、如何评价信息革命对世界城市体系的影响? 6、以你家乡所在的城市(或者是你所了解的城市)为例,简述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动力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1、如何完整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 2、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3、如何用资本三次循环来解释城市化的过程? 4、如何用乡—城人口的“推—拉”假说来解释我国的城市化? 5、举例说明不同类型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6、试评价我国现行的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 7、举例分析城市化近域推进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8、从西方再城市化、郊区化的经验,分析我国旧城改造与郊区化的实践。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1、简述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2、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简述1949年以前中国各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 4、评述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5、评析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6、对比分析中国东、中、西三个地带城市化的差异及其主要对策。 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 1、简述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理论。 2、用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理论来解释城市发展的机制。 3、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区别于联系。 4、怎样制定城市性质? 5、简述城市职能各种分类方法。 6、用定性描述方法进行某省、自治区城市职能分类。 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 1、城市规模分布有哪些基本的理论? 2、试分析经济发展与城市规模分布的关系。 3、公式P i=P1R i?q是城市规模分布的一般化模式,说明q值变化的意义。 4、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及利弊分析。 5、任选两个省、自治区比较其城市规模分布。

城市的起源及发展

城市的起源及发展 作者:朱建江 来源:《初中生世界·八年级》2020年第08期 城市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及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出现晚于乡村,早于国家,但关于城市起源的具体时间,还没有定论,甚至还未被人类准确探知。 根据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和相关研究,人类社会最早的城市聚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或稱为城市的雏形。在此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同规模等级、不同功能性质的城市断断续续地产生或没落,并没有确切的城市形成时间分割线。但是世界城市的形成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时期: 一是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是世界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时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及我国的黄河流域,是世界早期城市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出现了乌尔、巴比伦、开罗、哈拉帕、镐京等世界最古老的城市。到公元前2500年,城市的全部基本特征已经形成,城墙圈围、街道、街坊、市场、宗庙区、行政管理区、作坊区等,在初级社区中应有尽有。 二是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随着以城市为核心,与周边腹地在经济社会上融为一体的小型主权实体“城邦”的兴起,以及一些统一大帝国的建立,更多的城市开始形成,并造就了罗马城等引领世界的都城大邑。其中,罗马城发展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大都市,也是对其他城市产生重要影响的典范城市。 三是中世纪后期。11~15世纪,是欧洲旧城复兴和新城产生的重要时期。15~17世纪,新航线的开辟、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的发展,再次促成了欧洲新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同时也促成了新大陆地区一批殖民地城市的建设发展。 四是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掀开了世界城市发展史的新篇章,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不仅城市规模明显扩张,而且城市数量也快速增长,不同功能性质的城市相继涌现,伦敦、纽约等发展为世界中心城市。 五是当代城市产生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大和平发展时期的到来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促成了当代新兴城市的形成发展。 (《城市学概论》,朱建江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版,本刊有删改)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绪论

绪论 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一、城市的含义 (1)含义: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行政区域。 (2)理论学派: ①最早对城市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是地理学。 ②而统计学把城市看作是与大规模人口及独特的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聚合体,通常以居住区的范围和居住的人数作为确立城市的主要方法。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以城市人口作为确定城市和划分城市的标准。 ③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是占据某一特定地区的人口群体;城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特殊社区。 ④城市经济学认为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因素在地理上大规模集中的结果,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与域外相互联系的网状系统。 ⑤城市政治学认为,城市不仅是市场中心的所在地和有法律规范的地域,更是不同团体确定政治关系的制度化共同体。 (3)特征: ①高度的聚集性 城市区别于乡村的根本之点在于它的高度聚集性。可以说,集聚是城市最本源、最主要的特征,其他各种特征都是由集聚衍生出来的。 ②社会性 首先,城市中聚集的人们不是由血统或宗族关系所组成的,而是构成一定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其次,城市分工和协作的发展导致了城市的社会性。 ③经济性 城市能够产生整体性的高效益。首先,聚集为城市产生整体性的高效益创造了前提条件;其次,社会性也是产生整体高效益的重要因素;最后,城市是非农产业的聚集地。 ④系统性 城市是一个密集的空间地域社会经济系统。从城市的组合和结构看,城市是个多维、多变量、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的大系统;其结构即包括社会结构和人工结构,又包括资源结构和环境结构,甚至外部结构。 ⑤开放性 城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象征,而且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严密细致,社会联系日益广泛,城市对外界的依赖越来越强。 ⑥复杂性 城市的复杂性首先源于城市构成上的异质性,这些具有很强异质性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城市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的多样性,最终导致了城市的复杂性。 二、城市形成发展的条件: (1)聚落的含义: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是一个居民点。 (2)聚落体系:聚落体系从低级到高级一般有:小自然村、村庄、镇、城市、大都市、大都市区、城市群、城市带。其中,小自然村和村庄为典型的农村型聚落;城市、大都市、大都市区、城市群和城市带为典型的城市型聚落;镇为农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交界点,在中国,镇分为集镇(乡镇、村镇)和建制镇,集镇属农村聚落,建制镇为城市型聚落的最低层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第一章绪论 城市:区别于乡村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聚落。是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人口、经济、政治、文化高度集聚的社会物质系统。” 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 城市行政地域:依据城镇定义标准确定城镇的地位,进而确定城镇的行政管辖范围。 城市实体地域: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人工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组成的城市建成区,是城乡界线划分的依据。 城市功能地域:城市功能所波及的范围。 大都市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社会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大都市带: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都市连绵区: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城市群: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第三章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地理位置: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集聚和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区域城市数量增多,非农活动规模扩大,城市文化扩散,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建成环境:由无数不同要素——道路、运河、港口码头、工厂、仓库、下水道、公共建筑、住宅等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的商品,其中每一种要素都是在不同条件下按不同的规律进行生产的,而某些要素,如交通网络,既起生产性建成环境的功能,又起消费性建成环境的功能。

简述城市形成的过程

1.简述城市形成的过程; “城”为行政地域的概念,即为人口聚集的地方;“市”为商业的概念,即商品交换的场所。人类世界最初是没有城市的,是由人们以防御为目的而聚集起来的,从而形成聚集区;在新石器时代,人类从根本没有聚落到出现半永久性的农牧业村舍,然后过渡到定居的乡村聚落(即今的村庄);大规模的乡村和聚落,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集,形成城市聚落;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并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形成的产物就是城市。而最早的“城市”就是因为商品交换集聚人群后形成的。 2.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的表现特征有哪些? 城市化是指村落长期定居的结果,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发展,灌溉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产生了剩余农产品,使一部分人力可以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了社会分工化。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等非农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特征: ①国民的经济增长模式、生活形态和国民意识有重大的改变。 ②城市数目不断增加 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④由孤立的城市发展成城市群 ⑤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⑥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3.简述田园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 田园城市是19世纪四大城市设计(工业城市、带形成是、方格形城市)理念之一。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该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田园城市的实质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4.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选取重点个案进行分析说明。(阐述) ①具有等级区分。周代城的大小因受封者的等级而异,城内道路的宽度、城墙的高度和建筑物的颜色都是有等级区分的; 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西安的选址是经过周密的考虑,依山傍水的地形,千百年来虽遭受不少天灾战祸,但经过重建、改建或扩建,仍保存至今; ③道路规划严谨。中国古代城市的道路网多为方格形,便于交通,街坊内便于布置建筑。北京的道路规划是最为明显的; ④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中国古代城市多为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既同意又富于变化的空间处理手法。中国传统的内向庭院式低层建筑群所具有的主次分明,以中轴线突出主要建筑物的布局手法; ⑤注重水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唐长安,因地制宜地把水流引入

现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目录 摘要 ................................................................................................................................................. II 关键词 ............................................................................................................................................. II The abstract.................................................................................................................................. II Key word.......................................................................................................................................... II 1社会发展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 1.1经济发展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 1.2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 1.3交通条件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1) 1.4文化因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1) 2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 2.1地质条件与城市的形成 (1) 2.2地形与城市的形成 (2) 2.3气候与城市形成 (2) 2.4水与城市形成 (2) 2.5.矿产与城市 (2) 结论 (2) 参考文献 (3)

城市规划原理简要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简要总结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城市规划原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工业化导致新兴城市的形成,加快城市化进程。 城市形成的动因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 城市发展的规律 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城市经济活动是决定城市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专门化阶段 综合化阶段 成熟化阶段 区域化阶段

2、城市进化理论 绝对集中时期 相对集中时期 相对分散时期 绝对分散时期 3、增长极核理论 佩鲁 1950年增长极核理论 1966年由经济空间扩展到地理空间 极化效应(生产要素向发展条件较好的城镇集中)、扩散效应(生产要素的扩散),使区域经济趋于协调,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过程。 4、经济全球化理论 逆工业化|后工业化 在旧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发展中国家作为原料产地,发达国家从事成品制造。 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控制、管理功能集聚于少量全球性中心城市;制造、装配功能扩散在大多数城市中。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一)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城市物质环境构成具有空间属性,表现为可达性和外部效应。(二)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社会的异质性 不同经济社会背景的社会群体聚居在城市的不同地区,即出现居住分异。 2、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 老龄化社会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龄社会---当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总数的14%时则进入老龄社会。 (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城市经济活动的三大产业分类 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和克拉克

《城市的形成》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城市的形成》 [摘要]:《城市的形成》一书是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斯皮罗·科斯托夫的著作,在本书中作者试图探索城市建造的普遍现象——即城市如何及为何成为目前的样子。作者重点讨论了有机模式、网格、图形式城市、壮丽风格以及城市天际线等一些主题——从中解释城市模式蕴藏的秩序,并反复强调指出自己的观点,即城市是社会共同体的象征。 [关键词]:城市模式城市意义 《城市的形成——城市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The City Shaped—Urban Patterns and Meanings Through History)一书由斯皮罗·科斯托夫(1936—1991年)所写,在本书中作者试图探索城市建造的根本问题——即城市如何及为何成为目前的样子。作者重点讨论了有机模式、网格、图形式城市、壮丽风格以及城市天际线等一些主题——从中解释城市模式蕴藏的秩序,并反复强调指出自己的观点,即城市是社会共同体的象征。本书共包含352幅图片,其中39幅为彩图。原书由英国THAMES AND HUDSON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发行。本次所读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发行的中译本,全书约50万字,由单皓所译。 本书并不是像是一本通常的以历史时间顺序或是城市类型分类阐述的书,而更像是由对实例的理解开始,从城市设计而非城市规划或建筑设计角度出发,探讨我们能从历史城市中学到什么的书。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却并没有采取编年史的写法,只在书中某些个别之处偶尔采用,作者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第一,如果按照设计者的角度来写,也许会对设计者本身的理论更为关注而并非城市本身,而且会过多涉及到一些理想城市即从未实现的城市等等,这并不属于作者在本书中要重点讨论的范畴,因为比起这些,作者更为关注的是真正已经形成了的城市。第二,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设计师只是城市形成的参与者,但并不是唯一的创造者,众多的其他因素会改变城市的面貌,并让其处于不断发展变化当中,这也就是作者在书中所不断强调的城市是个综合体的概念,是由多方面的力量共同作用而成。在这诸多力量当中,作者与传统历史学家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他把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文化、政治、社会结构等等这些对整体城市形式产生影响的因素上面,而对于其他的方面很少涉及。 本书包括绪论在内一共六章。绪论中作者首先明确告知读者自己的基本立场与观点——城市是刻意设计出来的,而并非自然形成。只有通过大量历史资料的解读,地图史册的翻阅,文化背景的了解,并把各种资料汇聚在一起才能充分了解一个城市形成如今样貌的原因。而

城市地理学复习提纲

城市地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城市 2、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内容——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3、城市地理学主要任务——揭示和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变化的规律性。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1、城市作广义的理解,包括乡村以外的一切城市型聚落。 2、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有以下几个: (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2)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3)城镇有比乡村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4)城镇具有上下水、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5)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还有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许多方面。上述几点虽不十分严密,却无疑是最基本的差别。 3、世界各国确定城镇的标准差异非常悬殊: 单从城镇定义中包含有人口下限指标的80个国家和地区来看,标准最低的只有100人(乌干达),最高的为50000人(日本)。 4、国外大多数发达国家是城市行政地域小于城市实体地域,我国绝大多数情况是城市行政地域大于城市实体地域。 5、美国城镇人口包括——(1)城市化地区(urbanized area,相当于城市建成区)人口(2)城市化地区以外的2500人以上的“居民点”(place)人口 6、都市区: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7、美国,每一个MSA必须至少包括一个5万人以上的中心市或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城市的形成,历史上最初形成的城市距今五至六千年之间,主要分布在西亚流域南部、古埃及尼罗河下游三角洲、印度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等地区;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 1)城市形成的经济基础,在原始社会末期与奴隶社会初期,稳定的区域性的商业生产和商业交易,是城市得以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城市产生的根本内在动力。 (1)第一次社会分工,新石器时代中期——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 (2)第二次社会分工,原始社会瓦解时期——手工业与农业发生分离。 (3)第三次社会分工,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末期——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对城市的历史生成具有“促生”作用。 2)城市产生的历史条件,是城市形成的直接动力。 (1)战争性质的变化,构筑高大厚实的城墙取代以防范野兽或小股复仇者为目的的壕沟,“城”的空间形态得以形成。 (2)对自然地理条件认识的变化,对居住区域的改造,使“城内”文明有了“城外”文明更快的进步,标志着城市萌芽的发生。 (3)部落制度向私有制的变化,产生了部落城堡向“城邦”的过渡。 2.城市的发展——推动城市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古代城市阶段——原始公社解体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代背景奴隶社会,特征:城市规模小且数量少;城市成为行政、军事、手工业和宗教的中心;城市的政治统治功能突出经济功能弱。2)中世纪城市阶段——公元476年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代背景封建社会,特征:城市的范围分布更为广泛;城市成为商品市场和贸易中心,也成为文化中心;城市的功能日趋多样化。 3)近代城市阶段——1640年至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城市的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时期,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特征: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张、数量急剧增加;城市成为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中心,以及世界贸易和科学技术中心;城市成为社会意识形态剧烈冲突与各类文化汇集的区域;城市也成为各类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最为集中之地。 4)现代城市阶段——三个世界同时并存的时代,特征:——P24(1)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 (2)城市成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中心。 (3)城市是世界经济联系网的基本结点。 (4)城市空间是区域形态的基本构成。 (5)城市生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更为重要。第二节城市化一、城市化的概念和衡量指标 1.城市化的概念 1)城市化的内涵,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德在《城市化基本理论》中最先使用“城市化”一词。 2)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一种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既有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活动向城市转型、集中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包括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进入乡村,以及城市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2.城市化的特点——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世界进入城市化时代,主要特点是: 1)增长迅速而持续,在1800年——1980年世界人口增加了3.5倍,而城市人口增加了35倍。 2)城市化发展主流以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1)19世纪欧洲是世界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 (2)英国在1850年成为第一个有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城镇的国家。 (3)世界发达地区城市化在1925年前后达到高潮,以后城市化主流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4)195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同时期发达国家,而且比发达国家以往的最高速度还要快。 (5)1975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但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超过70 %,发展国家则约为30%。 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 4)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区于下降。 小结:城市化的水平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总的趋势在图形上表示是象一条被拉平的S型曲线。 3.城市化的衡量指标 城市化的衡量指标有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书中都是单一指标。 1)城市化的水平指标,城市化水平指标可以通过城市人口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劳动力构成、城市三类产业的产值构成,以及城市人口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教育水平等方面反映出来。 2)最简明、最容易得到的、可比性最强,也是最常用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公式为:PU=U/P 100% [U——代表城市人口;P代表——总人口] 3)城市化速度指标,包括两个方面:

(完整版)《城市地理学》教案

课程内容 本课系统地讲述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分三部分,共十三章.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 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 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十章:城市土地利用 第十一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第十二章: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 第十三章:城市问题 教材: 《城市地理学》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主要参考书: 《城市地理学》周一星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 《中国城市地理》顾朝林等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 《城市地理概论》于洪俊、宁越敏编著,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 《现代城市地理学》许学强、朱剑如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 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了解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般掌握城乡界限划分和城市地域类型、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城市职能分类. ◎牢固掌握城市化原理、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中心地理论。 ◎学会运用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与方法,解决在城市规划中遇到的问题。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城乡界限划分和城市地域类型。 ◎城市化概念、城市化类型、城市化过程曲线、中国城市化特征及对策。 ◎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理论.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中国城市规模政策。 ◎中心地理论、城市吸引范围的划定。 3、考核方式 ◎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70%. ◎平时考核方式:考勤、课堂提问及课外作业。(缺课三次,取消考试资格) ◎期末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课外阅读 城市化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较、中国城市化特征、水平和动力机制、城市化过程研究、郊区化研究、

2022《城市地理学》复习题

2022《城市地理学》复习题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简要说明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基本特征。 2、简述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 3、简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4、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6、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研究有何特点? 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 1、名词解释: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城市化地区、城市建成区、都市连绵区、城市群 2、举例说明定义城镇的标准有哪些? 3、城市与乡村的区别有哪些? 4、为何要构建大都市区?构建大都市区的意义何在? 5、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特征有哪些? 6、简述世界上最早形成的6个大都市带。 7、简述大都市带的特征。 8、简述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条件。 9、以第四次人口普查为例,谈谈城乡人口划分的标准。 10、评价以市带县的利弊。 11、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城镇人口统计发生过些什么变化?了解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1、名词解释:中心位置、重心位置、城市邻接位置、城市门户位置。 2、简述城市产生的根本动力、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3、如何理解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4、我国城市根据其所在的区域地形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5、城市形成的区域经济基础包括哪些? 6、试举例说明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7、简述城市地理位置对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8、美国拉格教授认为,转运功能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9、从城市产生和发展出发,城市可分为哪三种类型,并简述不同类型城市的功能、特点和形成动因。 10、绘示意图简要说明伯德(Bird)关于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三角模式。 11、如何评价信息革命对世界城市体系的影响?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一、简答题 1、简述城市化的定义及其含义。 2、城市化的两个过程: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分别指什么? 3、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是什么? 4、城市化空间地域过程类型可分为哪几种? 5、城乡人口迁移的模式有哪些?并简要说明。 6、简述城市化的主要类型。 7、简述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8、简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概念。 9、简述霍尔的城市化近域推进演化模型。 二、名词解释 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4、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三、分析题 根据教材P52图4—1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 四、论述题

市政学、现代城市发展

第二章现代城市发展 第一节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概述 由于城市是个巨大的系统整体,其要素、结构、层次和功能都显现比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因此对城市的概念很难讲其内涵的唯一性。法国著名的城市地理学家什梅尔说:城市现象是很难下定义的。城市既是—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小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点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 (一)“城市”在不同学科中的定义 许多学科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城市概念进行了研究,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地理学概念 城市是指处在交通便利地带、占据一定面积的人群和建筑的密集集合体,也即具有一定的人口和建筑、绿化、交通等用地规模,第二及第三产业高度集聚的居民点。 2、生态学概念 城市是人类的活动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进行复杂交互作用的地区,是大自然变化最为急剧的地区。 3、经济学概念 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中心,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网络中心。 4、社会学概念 城市是一定规模和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地方。 综合我国情况,我们认为市政管理学中所研究的城市是指那些人口稠密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某一层级的中心地位的地理区域。 城市是非农业人口大量聚集、具有综合功能的人类生产和生活共同体,它具有人口密集、资源密集、文化荟萃、信息集中、工作高效等特点。 在以上基本概念之上,又引申出宜居城市、生态城市、资源性城市、旅游城市等等。 (二)城市的特征 1、生产要素的集聚性 生产要素(建筑、人口、物资、商品以及资金等)的高度集中性,是城市区别于乡村的最主要特征。高度集中是城市区别于农村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人口、活动、设施、物资、文化的高度集中。 2、城市运行的复杂性。现代城市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多功能和多过程的纷繁复杂的复合系统,不仅各种生产要素十分繁复,而且城市内部的关系和矛盾也纵横交错,涉及城市人口系统与城市管理系统所带来的复杂的人员构成、人际关系和权力关系,以及城市经济系统、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等的运作引起各种关于人、财、物的复杂的矛盾冲突。 3、城市人口及其文化构成的异质性 在专业化分工和市场网络的作用下,城市人口的种族构成、风俗与心理构成、语言与习俗构成以及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政治意识的构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城市是多元文化互相交汇、互相碰撞的场所。 4、城市功能的区域中心性

城市地理作业(1-4章)

第一章绪论 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城市 (1)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2)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3)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4)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二、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容: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的研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3、城市部空间组织研究 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三、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其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1、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畴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2、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①与城市经济学的关系:城市地理学把经济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来分析,吸收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容,反之,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城市经济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②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二者相互取长补短,在研究容上相互融洽,例如:研究城市结构、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社会组织。 ③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市规划学中吸取营养去探讨更全面的城市地域运动规律,而城市规划学以城市地理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论,二者联系十分紧密。 ④与城市生态学的关系:二者研究容相互交叉,城市生态学的“系统”和“平衡”的思想为城市地理所吸收。 ⑤与城市形态学的关系: 四、我国城市地理学近期的研究重点。 1、对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 3、对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将加强 4、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 5、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6、对转型时期城市地理学发展的研究将加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