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策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策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策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策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策略

为扎实做好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就2006-2007学年度一轮复习策略打算如下:

一、加强集体备课,处理好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关系。

积极实施“三步一体”的集体备课模式,即遵循先个人、后集体、再个人的顺序,并由主备教师上好先导课。个人备课要做到“五备”、“五精”,即备大纲(课标)、备考纲、备教材、备学案、备学生;精心确定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精心编制题目,精心运用教学策略,精心优化学案。集体备课要做到“一个结合”、“两个发挥”、“三定四统一”,即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统一进度、统一重点、统一练习题、统一单元测试题。集体备课之后,每位教师要把集体备课的成果落实到个体教案中去,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和个体化;每位教师上完课后,还应根据教学情况再次对个人备课进行反思、修改,写好教学后记。在集体备课的管理上要做到“四个把握、四个放开”,即宏观上把握,微观上放开;方向上把握,方法上放开;内容上把握,形式上放开;负担上把握,优化上放开,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二、注重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研究,以课标和考纲为依据,强化考点知识的复习,把握高考命脉。

以课标为本,抓全面。课标是复习的根本依据,也是最可靠的依据,对课标所涉及的课本基础知识的复习必须细致全面;以考点为纲,抓重点。强化考点意识,把握基础知识复习的重难点,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样题为准,找特点。分析研究考试说明上的样题,把握高考命题对基础知识考查的特点与规律。

三、立足学生实际,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按照课标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学科综合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基础知识。在高三的一轮复习中,把全部的知识梳理一遍。学习中的首要任务就是抓基础,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要一一弄清,达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的地步。在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先成链,再织成网。

四、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新的高考方案对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把验证结论式的实验教学变为探索式的实验教学,做到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训练相结合、实验原理的训练和实验基础理论的训练相结合。同时注意拓宽实验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自然、生产、生活中学习运用知识。

五、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近年的高考题大多是一些与生产和生活实际有关的、需要运用多个知识点、通过多层次和多角度综合分析才能寻求答案的综合题。题目的呈现形式往往是以现实生产、生活中的某个问题(如河流污染、无土栽培、赤潮等)为背景,让考生阅读理解,要求回答所提问题,充分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考查学科知识的基本思路。

六、关注社会热点,注重生物知识的收集

目前,社会上的焦点热点,许多是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例如:“非典”流行、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细胞工程、胚胎干细胞的利用以及赤潮等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有关的现实问题及生命科学发展的热点问题频繁出现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这些题目具有引导和鼓励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心未来的导向功能。在复习中,要注重这些知识的收集整理,拓宽知识面。

七、注重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今年的30小题的答题来看,由于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差、逻辑思维比较混乱,造成遗漏知识点而失分的现象比较普遍,全省30小题平均得分不到7分。所以,在生物教学中,除了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技能作为重点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认识事物的多重因果关系、全面理解问题的能力、系统思维技巧和语言组织能力。进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为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八、.强化能力,讲练并重

处理好课堂教学中讲与练的关系。要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讲”要突出重点,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靠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疑点、难点)、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和运用不了的问题(知识的迁移、思路的点拨);“三不讲”即不讲过易的问题(学生通过看书能自己解决的问题、通过做题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过难的问题(超越本阶段教学深度的问题、超越高考题可能难度的问题)和过偏的问题(超越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试大纲问题),绝不能揽得过多、面面俱到、不深不透。“练”要精选题目,切实做到“三突出”、“三禁止”。“三突出”即突出题目的典型性(教学的重点、共性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针对性(高考的考点、学生学习的弱点)和开放性(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思维);“三禁止”即禁止使用机械记忆的题目、低水平重复的题目和偏难怪的题目,确保练的质量。

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删除无效环节和无效劳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用高度的概括、深入的分析和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切忌用“满堂问”代替“满堂灌”,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掩盖思维量和思维深度上的不足。

理综生物试题的特点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基础知识为载体”,那么,主要考查了以下几个层次的能力:

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探索和设计实验方案能力;获取新知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上五种能力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也体现了考试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逐级加强的。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要把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在复习中要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的原则,既不能“以讲代练”,也不能“以练代讲”,要“精讲精练”,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讲:针对性要强,除重点、关键外,侧重讲单元练习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知识的综合交叉,突出能力的培养,培养应变能力。

九、狠抓边缘生,孟促尖子生,帮促偏科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在班主任的牵头下,根据生物单科平时成绩每个班各选出3名偏科生,利用星期天、节假日进行重点辅导。

对边缘生要做到"三多",即多谈心、多提问、多批改。对尖子生要突出"三自",即自主学习、自我加压、自我反思。要让边缘生能够考上,尖子生能够冒尖。

十、处理好课本与学案、其它教辅资料的关系。

要充分利用市教研室组织精干力量编写的高中各学科新学案。具体运用时,教学思路不能受制于新学案,更不能机械套用新学案或仅当作练习题使用,要立足本校实际,采用删、增、改、调等方式,对新学案进行一定的改造和创新,创造性地使用新学案;要深入领会新学案各栏目的编写意图,充分发挥各栏目的功能;要正确处理学案与教材的关系,教材是源,学案是流,反对用学案取代教材;学案的使用要依据课标、大纲和教材,紧扣教材,利用教材资源向外拓展;要正确处理市编新学案与补充学案、其它教辅资料的关系,新学案与自编的补充学案是教学的“主打资料”,与其它教辅资料之间要优势互补;补充学案要具有针对性、实效性,避免盲目性、随意性。

十一、加强规范化训练,向细微处要成绩。

考试首先是考门面,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就要加强学生规范化训练。训练学生解题时,要加强方法指导,重视解题思路的分析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解题程序,强化学生的答题规范;审题时,看准关键词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重视题干中的指向性条件;分析时,要克服思维定势,利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落实好与题目契合的知点及其相互联系;组织答案时,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解题步骤完整,答案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创新性;;根据新高考非选择题分数增加的特点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作业纸每日做一道简答题或实验题,教师要认真评析、细化要求,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正。根据生物学科特点编制标准试卷,展示规范答题的格式和标准,要求学生用生物学术语来答题。并通过举办优秀作业本和试卷展览,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卷面整洁和答题规范的良好习惯,逐步改掉字迹潦草、卷面混乱、步骤不全的毛病。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附:一轮复习进度安排如下:

高三生物组

杜培见

2006年9月2号

高中生物实验复习策略.doc

高中生物实验复习策略 高中生物实验复习策略总结 第一:要将实验内容融于构建的知识体系中 高中生物学中的动手实验和教材中提到的众多实验,是生物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实验内容应以知识体系为基础,并与知识体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例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就是证明植物细胞是一个特殊的渗透系统,植物细胞的结构与渗透作用发生的原理。浸在溶液中的成熟植物细胞和渗透作用的物理装置是相似的,都具备了半透膜和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的条件。这正是我们复习水分代谢的一个重点内容,因此复习中如有条件可再做此实验,并研究、分析如下的问题: 1)为什么要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做观察材料? 2)质壁分离的质和壁分别指细胞的哪部分结构? 3)质壁分离发生时,水分子渗透所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有哪些?质壁分离复原时,水分子渗透所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有哪些? 4)质壁分离发生后,质与壁之间的空隙里有什么?为什么? 5)质壁分离发生后,液泡中的紫颜色的变化是怎样的? 6)如果用50%以上的蔗糖溶液做此实验,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为什么不能复原? 7)如果用0.18mol/L的KNO3溶液做此实验,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为什么会自动复原? 8)与渗透作用装置相比较,一个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时所具备的2个条件分别是什么?

9)植物根的根毛细胞里的水分如何逐层渗透到内部的细胞中? 10)当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什么? 第二:归纳、总结有实验的方法体系 无论是新版的还是旧版的高中生物学教材中,都有一些学生的动手实验,还有大量的结合知识内容所列举的实验。在复习中要将这些实验中的方法加以归纳、总结,以得学生应用这些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按笔者的理解,可把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归为以下10种: 1.显微观察法,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等。 2.观色法,如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动物毛色和植物花色的遗传实验等。 3.示踪原子法,如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用18O2和14CO2追踪光合作用中氧原子和碳原子转移途径的实验等。 4.等组实验法,如小麦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发现生长素的燕麦胚鞘实验等。 5.加法创意,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用注射研究生长激素的实验,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的实验等。 6.减法创意,如用阉割法、摘除法研究性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实验,雌蕊受粉后除去正在发育着的种子的实验等。 7.杂交实验法,如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植物杂交、测交的实验,小麦的杂交实验等。 8.化学分析法,如番茄和水稻对Ca和Si选择吸收的实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等。

高中生物科学家及其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科学家及其实验总结 (1)19世纪30年代,德国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2)1543年,比利时维萨里发表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人体器官水平的结构法国比夏指出器官是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 (3)1665年,英国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木栓组织并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细胞 (4)荷兰著名磨镜技师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上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5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英国的桑格经过10年努力,终于在1953年测得牛胰岛素全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6)19 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全部合成 (7)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8)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生物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模型)(9)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10)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通过实验证明,胃液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11)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12)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某些物质 (13)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14)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且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蛋白质 (15)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完整版)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测试卷三_Hooker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测试卷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 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间期只包括G1期和G2期 B.出现纺锤体的时期是S期 C.G1期和G2期均能合成蛋白质 D.M期发生DNA复制 3.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4.关于动物内蛋白质合成与去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能量 B、合成的蛋白质都运到细胞外 C、合成的蛋白质都不能进入细胞核内 D、合成的蛋白质都用于细胞膜蛋白的更新5.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 的关系如右图。若将处于a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b浓度溶 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后减 6.β-半乳糖苷酶能催化乳糖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但不能催 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这表明,β-半乳糖苷酶的催化作用 具有 A.高效性 B.专一性 C.稳定性 D.多样性 7.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 B、癌症病人染色体上无抑癌基因 C、经常食用烟熏制品易导致细胞的癌变 D、癌症的发生与个人的身心状况有关8.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 A.核苷酸的组成种类 B、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核苷酸的数量多少 9.关于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色素与ATP的合成有关 B、叶绿体色素参与ATP的分解 C、叶绿体色素与O2和[H]的形成有关 D、叶绿体色素能吸收和传递光能10.在日光下,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 A、大量吸收绿光 B、等量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C、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绿光 D、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11.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高三生物实验复习策略与方法

高三生物实验复习策略与方法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对生物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对学生实验基础理论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是体现高考命题原则——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的途径之一。从近几年的实验题在全国各地高考卷中的题型变化来看,借助实验方法创设新情境,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进行解释和分析的能力已成为命题趋向,其中设计型实验题更是热点。生物学实验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对高三生物实验的复习应侧重以下几个策略。 1 解读考试说明 2006年理综考试大纲的说明中要求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17个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2 熟悉教材实验 科学的本质特点是探索真理和发现真理。因此,其最有生命力的价值是“发现”,是不断指向未来和未知的过程,实验是科学的基础。然而,实验不仅仅是观察,更重要的是思考、是探索。新课程教材多次介绍科学研究的经典实验,要仔细感受,理解设计实验的目的、方法,从中领略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实验的思想,并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要认真完成教材规定的实验,具体包括掌握实验原理、重要方法步骤、分析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错误及原因。例如 2003广东高考第33题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2005全国高考Ⅱ第30题关于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等。 3 了解考查形式 3.1类型之一:基本实验考查题 思维提示:①教材中常规的实验原理、材料、操作程序、实验现象几结论 ②正确使用各种实验器材、工具 例1:[2005·上海] 下面是以小麦为材料进行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将发芽种子的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班氏试剂,并,试管中出现红黄色。说明发芽 的小麦种子中含有。 (2)在盛有10 mL 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新鲜的发芽小麦种子研磨液时,试管中有大 量气泡生成,将点燃的卫生香插入试管,火焰变得明亮,这个实验证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 (3)利用小麦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将盛有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的试管经 静置后置于透射光和反射光下,依次是和色。 (4)小麦幼根吸水能力最强的部位是区。用显微镜观察此区的徒手纵切片,可见到该区 已分化出木质部,其中输送水分的是。 (5)为了研究小麦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应以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小麦根尖的分生区处 于期的细胞染色体。若以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培育中的小麦幼苗根部,则此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染色体与处理前相比较,其数目。 (6)若利用小麦的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 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 (7)现有在培养皿中萌发至3cm的小麦幼苗,罩以侧面开一个小孔的纸盒,胚芽鞘弯向小孔生长。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法,在细胞水平上证明向光一侧细胞生长慢,背光一侧细胞生长快。。

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策略

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策略 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策略 注重训练培养能力 生物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也是能力培养很重要一环。 2006/2007年高考都是占较高比例,因而预测2008年高考可能还是要占较高比例。因为实验题是力图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力图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来鉴别考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因此在实验复习时,考生要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总结实验方法,加强多种形式的实验训练,尤其是要抓住重点章节的实验题。 关注热点锻炼分析能力 查缺补漏减少误差 在第一轮复习时,考生已经做过大量的练习,最后阶段应该将已做试卷整理分析,静心不断反思,矫正补偿,特别是练习中的错题要重新审视,如果是反复出错的.习题反映出的就是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要结合教材解决知识漏洞,同时利用相关习题加以巩固;如果是审题不严造成的,应提醒自己加强审题,提高正确率;有些练习不拿分可能是考生不注意使用生物科学术语回答,画图表、写实验设计不规范严谨,因此考生应有意识地克服这些弊病,减少无谓的丢分和缩小误差。 重视解题培养能力 在一轮全面深入复习的基础上,考生在二轮复习时还应重点培养下面几种解题能力,来提高应考能力。 (3)、分析综合能力在熟知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考生要学会各种生物题型(例如图表与文字转换题、计算题、简答题、实验设计题等)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还要定期对错题回头看看。

(4)、把握时间能力二轮复习时有大量的专题测练,所以在平 时训练时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合理分配各科时间,原则上要求考生 在40分钟左右完成选择题,余下的时间完成非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要适当慢一点,压住阵脚,待心情平静下来了,做题速度就可以快 一些。 调整心态沉着应试 生物是最后一天考试,前面考的各门学科是喜也好悲也罢,最后时刻考生更要沉着、冷静,在常态下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即使做不出来,你有一个好的心态,思维更清晰,对你的答卷及其它疑难问题的解决很有好处,尽 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就好,所以临阵不慌、沉着应试是很有必要的。

【高中生物】重难点一本过高三生物基础实验:实验6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原理,生长素类似物对根的 处理,预实验的作用 前情提要: 关键词:预实验、浸泡法、沾蘸法 难度系数:★★★ 重要程度:★★★ 基础回顾: 考点一、实验原理 (1)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 (2)用生长素类似物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下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 (3)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考点二、实验步骤 (1)制作插条:把形态、大小基本一致的枝条平均分成10组,每组3枝。 (2)分组处理:生长素类似物按不同比例稀释成9份,第10份用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把10组枝条基部分别浸入浸泡液中,处理1天。 处理方法: ①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 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②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 s),深约1.5 cm 即可。 (3)实验培养:把每组处理过的枝条下端依浓度梯度从小到大分别放入盛清水的托盘中浸泡,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记录生根情况。 (4)结果记录:小组分工,观察记录。 (5)分析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按照小组分工观察记录的结果,及时整理数据,绘制成表格或图形。最后分析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测是否一致,得出探究实验的结论。 技能方法: 1.实验中的变量 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其他因素,如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温度

等都是无关变量,实验的因变量是插条生根的情况 2.在正式实验前需要先做一个预实验: 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3.蒸馏水的作用 (1)作为空白对照; (2)用来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3)处理过的插条下端需浸在蒸馏水中有利于生根。 4.选择插条时需带有一定的芽或叶的原因 凡是带芽或叶的插条,其扦插成活率都比不带芽或叶的插条生根成活率高,但二者并非越多越好。留叶过多,亦不利于生根,因叶片多,蒸腾作用失水多,插条易枯死。留芽过多,分泌较多的生长素,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导致结果不准确。 5.如果观察到插条不能生根,可能的原因分析 有可能枝条所带叶片较多,蒸腾作用过强,失水太多;有可能枝条幼芽、幼叶保留较多,本身合成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浸泡后形态学下端处于高浓度的抑制状态;有可能没有分清形态学的上端与下端。 【易错警示】“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的4个注意点 (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因变量为不同浓度下的生根数量,两者之间会出现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关系,而其他因素如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温度等都是无关变量,实验中的处理都采用等量性原则。 (2)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为了保证实验设计的严谨性,还需要设置重复实验和一定的对照实验,预实验时需要设置清水的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时可不设置空白对照。另外,在配制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小,组别要多。 (3)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例如沾蘸法是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蘸一下(约5 s),深约1.5 cm即可,千万不能将整个枝条泡入其中;浸泡法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由于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4)在确定了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后,可在此范围内利用更小梯度的系列溶液以获得更精确的最适浓度范围。 【课堂巩固】 1.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功能与IAA基本相同 B.浸泡法和沾蘸法使用的浓度基本相同 C.促进不同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基本相同 D.使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插条不会生根 【答案】A

关于高级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归纳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1 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 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选择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步骤; 预测实验结果;观察收集数据;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2 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⑴单一变量原则 ①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而因变量是指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结果,二者之间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和解释前因与后果。 例:关于“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实验中,“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沸水)就是实验变量,而这些变量引起的实验变化结果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旨在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自变量)与酶的活性(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就叫额外变量。它们之间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但它们的存在对实验与反应变量的获得起干扰作用。 例如:“唾液淀粉酶实验”中,除实验变量(温度)外,试管的洁净程度、唾液的新鲜程度、淀粉浓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就属于无关变量。实验变量,或称自变量,指实验假设中涉及的给定的研究因素。反应变量,或称因变量,指实验变量所引起产生的结果或结论。而其他对反应变量有影响的因素称之为无关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强调: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确定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这就是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

⑵对照性原则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等的实验。 ①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是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如,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中,实验组滴加了唾液淀粉酶液,而对照组只加了等量的蒸馏水,起空白对照。 ②条件对照 条件对照是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或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即虽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研究的实验处理因素; 这种对照方法是指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的对象都作不同条件的处理,目的是通过得出两种相对立的结论,以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例,“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显然,乙组为条件对照。该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 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③自身对照 自身对照是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则是典型的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④相互对照 相互对照是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如“植物激素与向光性向重力性实验”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所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三章综合试卷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三章综合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合成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一切性状 C.所有分子均可通过核膜上的核孔 D.细胞核内所需的能量在细胞核内产生 3.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飞翔的鸟类比不飞翔鸟类胸肌细胞中线粒体多 B.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比较发达 C.浆细胞比B淋巴细胞中的内质网发达 D.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只有释放出来才能发挥催化作用 4.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含有核酸的是()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叶绿体 5.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动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C.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D.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膜的形成有关 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口腔上皮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比胰岛细胞的要多 B.蓝藻细胞中无线粒体,呼吸作用的方式为无氧呼吸 C.线粒体内的基粒增大了线粒体的膜面积 D. 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是膜的成分和结构的相似性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生物实验设计教案

生物实验设计 一. 教学内容 生物实验设计 二. 学习重点 了解有关高考生物实验设计的题型,一般的解题方法。 三. 学习过程 (一)考试说明 要求考生能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包括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能够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所谓设计型实验题,就是题目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现象,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况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二)生物高考实验设计基本题型 1. 续写实验步骤的题型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已经提供了比较多的信息,基本上划定了答题的模式,目的明确,前面的方法步骤等信息已为续答作了铺垫,只要明确题目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然后设计对照组,再根据有关原理分析,一般就能比较正确地写出答案。 2. 评价和纠正给定的实验步骤的题型 试题中既有合理成分,又有不合理成分,干扰因素较多,要求在吸取原有设计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思路。这表面上是考查对实验设计的分析与评价能力,实质上是全面检测设计生物学实验方案的能力,同时还考查考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水准。 3. 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题型 这类题型是与研究性学习相配套的,要求学生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实验过程有所体验,考查的过程性要求主要体现在课题的选择及理由阐述、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研究成果的类型选择等。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便于考生发挥个性特长。 (三)生物实验设计题应对策略 1. 生物高考实验设计的三种题型虽然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在答题中却有共同点,先要认真研究课题,找出其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其次是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捕获手段,最后再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在注意实验步骤关联性的前提下表达实验的方法步骤。在实验方法和步骤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变量控制。 2. 重视课本实验的复习。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了,要求“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这一要求,在2003年高考中也得到了体现,如第33题,考查的就是对课本实验的理解。 3. 挖掘课本知识点中所蕴含的实验因素。生物学的每一个知识结论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都包含培养实验能力的基点,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多挖掘知识结论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涉及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光的部位、反应

高三生物复习策略.doc

高三生物复习策略——第一轮复习小结与第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生物总复习从每年11月至次年5月,共7个月左右时间,要完成二轮的复习工作。内容涉及高中三本教材,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知识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高,应对面临的高考。目前第一轮复习即将结束,本文就我校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第二轮复习计划的安排作一介绍,供大会交流。 一、第一轮复习小结: 由于第一轮复习时间跨度长,重在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在复习中把目标定在梳理课本知识、加强和巩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仍有疑问的知识点上,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生物学知识网络;通过阶段测试,及时发现问题,要求学生做到每个考点过关。 1、复习安排: 选择一本较好的复习参考书,按照教材的章节体系,依次梳理各知识点,通过统一测试,找到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将高二做过的试卷、习题整理出来,选出有代表性的、易错题的集中评讲,通过强化训练,达到知识点逐一过关的目的。 在第一轮复习中一般不进行跨章节复习,但针对有联系的知识点可以进行局部知识点的整合。如在复习有丝分裂时,可与减数分裂进行比较学习,就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变化、染色体行为特征、两种细胞分裂图形判断加以重点讲解,而在复习减数分裂时将侧重精、卵子形成过程不同点的比较、与遗传学三大定律内在联系等方面,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减少复习过程中的重复性。 2、第一轮复习暴露出的问题: 我校第一轮复习预计四月初结束,通过几次大型联考的情况分析,经过第一轮复习后, 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大部分学生能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对于考查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方面的试题,得分率较高,但在一轮复习中已暴露出一些问题。 (1)少部分学生将第一轮复习看作平时上课的重复工作,只满足于对一些基本知识定义的掌握上,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通过一轮复习下来,各知识点能做到基本掌握,但仍是孤立的、零散的,在解决综合题 (如高考题)时失误较多。 (2)不重视课本,部分学生在复习中关注的重点是复习资料,大部分时间忙于做题、核对答 案、疑难习题的提问上,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仍停留在原先的水平。如对性状分离、 显性基因、杂合子等概念的理解仍是想当然,在解决考查概念的题型时,错误率较高。 (3)解题能力弱: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做的题多,但对失误的地 方不够重视,缺乏仔细的分析过程,只关注答案,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同时也暴露审题不严,答题不规范的问题。 二、第二轮复习策略: 在第二轮复习中注重解决好知识综合、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构建完整的生物学知识体系,适应高考对知识、能力方面的考察。根据第一轮复习后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相应的复习策略。在二轮复习中,复习专题的选择、习题的精选、解题技巧的培养是工作重点。 1、专题的选择:

高中生物必考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实验一物质鉴定 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脂肪 + 苏丹III ~橘黄色 脂肪 + 苏丹IV~红色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①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②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③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④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PS;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 实验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①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②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 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实验三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1、材料:新鲜藓类叶(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黑藻叶或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原理: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PS: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线粒体能在健那绿中维持活性数小时 实验四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 1、条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活细胞,大液泡 2、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紫色大液泡),质量浓度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等。 3、步骤: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盖玻片一侧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液泡由大到小,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盖玻片一侧滴清水,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分章试题(共6套)_Hooker

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单元测试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细胞,不可能的原因足 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 B、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 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未换目镜 2、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与此相对应的 ①目镜越短②物镜越短③目镜越长④物镜越长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主要寄生在禽类体内,对人是没有危险的 B、禽流感病毒虽然能引起禽类传染病,但是它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C、禽流感病毒必须在有活细胞的培养基中培养 D、禽流感病毒之所以具有高致病性,是因为它同时含有DNA和RNA 4、2007年5月29日开始,江苏无锡市城区居民家中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气味,无法正常饮用,据调查是由于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等因素导致蓝藻爆发。下列有关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B、蓝藻体内产生A 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 C、蓝藻球、颤藻、褐藻和衣藻等均属于蓝藻 D、蓝藻细胞内能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 5、“细胞学说”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创立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A、揭示了形形色色生物界中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揭示了一切细胞都是具有生命活力的 C、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揭示了组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 6、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上)):实验3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含解析

——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的方法,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的方法 前情提要: 关键词:叶绿体、线粒体、健那绿 难度系数:★★★ 重要程度:★★★★ 基础回顾: 1.实验原理 (1)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2)线粒体呈无色,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 观察。 2.实验步骤 (1)观察叶绿体

(2)观察线粒体 技能方法: 1.观察叶绿体时,临时装片中的材料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的原因 保持有水状态以保证叶绿体的正常形态,并能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否则,细胞失水收缩,将影响对叶绿体形态的观察。 2.观察线粒体的实验要滴加健那绿染液的原因 健那绿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使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从而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线粒体的分布和形态。 3、与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有关注意事项 (1)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2)用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为实验材料的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肉为栅栏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带叶肉是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3)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椭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则以侧面朝向光源,以避免被灼伤。 (4)盖盖玻片时,一定要缓慢且与载玻片成45°夹角,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防止装片下产生气泡。 【误区警示】走出叶绿体、线粒体观察实验的“5”个误区 (1)观察线粒体应选择人体或动物细胞或植物体无色部位细胞,不能选择绿色组织细胞。 (2)观察线粒体与叶绿体均需保持细胞活性状态。 (3)观察叶绿体时需保持叶片有水状态,防止失水。 (4)制作观察线粒体的临时装片时,是滴一滴健那绿染液于载玻片中央用于染色,而不是滴一滴生理盐水。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习题及答案

1.新宰的畜、禽,如果立即把肉做熟了吃,肉老而口味不好。过一段时间再煮,肉反而鲜嫩。这与肌细胞中 (填细胞器)的作用有关。请解释原因 2.判断 ●中心体广泛分布于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内,在有丝分裂前期中心 体倍增并移至细胞两极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所以可以相互转化,原因是具有共同的物质 组成和相似的空间结构 ●线粒体和细胞核内的DNA 都具有转录功能,都是遗传物质 ●线粒体功能不受细胞核调控 ●控制线粒体中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只位于细胞核中 3.科学家在知道了膜的化学成分后,为了探究膜成分的功能又利用小肠上皮细胞进行了研究。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生物膜的化学组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肠上皮细胞不同表面执行不同生 理功能,且具有高度的极性,从细胞膜的 成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示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________功能。 4.如图是细胞间的三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 A 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__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 B 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_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____________,请举例________________。 (3)图 C 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______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________。

高三生物实验复习策略

高考“实验”专题的备考-----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兴化市第一中学马健祥 一、2010年江苏高考实验要求 (一)实验能力要求: a.了解相关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b.初步具备验证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c.具有初步探究一些生物学问题、恰当评价和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 (二)a级实验内容: 1.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2..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4..腐乳的制作 5..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三)b级实验内容 1.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2..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3.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4..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5.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6.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7.模拟尿糖的检测 8.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9.探究酶在洗涤方面的作用(原a级) 10.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 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2.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四)c级实验内容 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二、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实验能力已成为高中生物学教学和高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内容,也是我们考生复习的难点。在高三实验教学中,我校生物备课组主要从实验复习目标、复习思路、复习重点、实验考查类型、解题策略来强化学生对实验解题能力的培养。

从目前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和“遵循大纲但不拘泥于教 材”的指导思想以及《生物考纲》中“设计和完整实验的能力”的明确要求,尤其在各种考试中作为考查学生能力 .....频频出现,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考......重要载体的实验设计题 查类型年年有所不同,但是每个高考实验题几乎都可以在教材实验中找到“影子”。因此,高考生物学实验的复习教学应注重课本常规实验教学为基础,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 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实验能力,使考生能创造性地独立解决新情景下的新问题 ............。针对这个目标,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在实验复习中做到以下目标,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1、以课本开设的实验为依托,重视分析实验程序 在复习过程中对书中的实验千万不能按原来的传统做法,单纯地依照实验指导“按方抓药”,出现结果就完事大吉,教师要认真引导学生掌握一个实验方案包括的基本内容:确定实验课题、提出原理和目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法步骤、作出实验预期、观察和收集实验数据及方法、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等。学生要认真理解相关的实验程序,认真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处理的意义、各步骤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实验失败的原因;既要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还要想想换一种做法行不行?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以及寻求最佳方法的途径。例如:在复习“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除要求了解书中的实验目的、原理、材料、方法与步骤等以外,还应有目的的提示学生注意:(1)实验材料的选择 提出问题:A、植物分生区细胞、干种子、动物细胞可做此实验吗? B、将洋葱鳞片放入沸水中五分钟后,再做此实验可以吗? C、将洋葱鳞片叶做怎样处理,使植物细胞依然生活状态,但却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2)试剂的选择: 提出问题:A、用大于50%的蔗糖溶液可以吗? B、如果用甘油或0.1g/mL的硝酸钾溶液做此实验,实验现象会出现什么不同? (3)实验思路拓展:如果使用不同浓度梯度的浓度,分别做多个装片的细胞实验,可以测定出细胞液的浓度,这就是浓度梯度法。 2 、以经典实验为依托,让学生重视科学研究的步骤和科学实验设计的原则 经典实验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列举了很多,如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遗传定律的发现过程等。它们隐藏着很重要的科学实验思想、巧妙的实验设计方法。复习中,以经典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 例如,从遗传的分离定律发现过程可以使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科学思维的过程,从中还可以明析实验成功的关键:①形成假设,确定实验目的;②依据目的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③确定和控制变量以保证实验准确有效。 再如生长素发现的一系列实验,恩吉尔曼的实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也都包含着对照原则,而且还包含不同的对照类型,如空白对照(“处理对不处理”)、

高三生物第一轮备考复习策略

2019高三生物第一轮备考复习策略 :在高三的同学们进行第一轮复习的重要阶段,精品的高三频道为大家准备了2019高三生物第一轮备考复习策略希望帮助同学们复习高三生物重要的必考知识点,欢迎大家积极参考! 时间匆匆,同学们还来不及回味生物学习中所经历的新鲜、迷茫、困惑、感觉、有点明白的感受,期中考试就在不知不觉中到来。如何能在期中考试中考好生物,在这里,我们先抛开期中考试如果复习的战术问题,来讨论一下战略问题--同学们的心理。 生物作为高二新开的一门课。在刚开始学习时,同学们往往有以下几种观点:一,一些同学认为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看看书,背背就可以了。二,一些同学认为,生物在高考中占的分数挺多,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刚开始时,就应该好好学,不能落下。三,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时生物没有学好,感觉生物知识点挺多,学得稀里糊涂的,在心里留下了阴影,认为生物很难。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后,很多学校进行了一次月考,经过这次月考,同学们经历了一次对生物的重新认识。持有第一种观点的同学,他们的成绩大多不是很理想。其中相当多的同学感觉上课都能听懂,但考试时确不会做题。所以,月考留下他们的是思考,生物到底应该怎么学。这部分学生往往会在后面的考试中有较好的表现。对于第二种观点的同学,他们从一开始学习态度就很认真,月考成绩表现的就会较好,但是这一部分同学同时也是最需要注意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一部分学生月考成绩比较好,就会认为生物也不过这样,很容易学的。

于是他们不能静下心好好分析自己在学习上还有哪些问题,往往会产生一种飘飘然的心态,他们还是按部就班的学习,没有在用功上更进一步。而这个时候那些经过认真分析成绩不好原因,进而改变学习态度的学生,却在用功学习。俗话说:不进则退。这部分学生往往在期中考试时会感觉到生物考的不是很理想。对于第三种心里有生物阴影的同学,在月考后往往有两种表现。第一种,月考中考得优秀的学生,这时候他们会对生物认识发生改变,生物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我只要好好学,生物一定是可以考好的,这一部分学生找到自信后,学习动力会更足,所以期中考试这部分学生的成绩,会继续优秀。第二种,没有在月考中考好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认为生物就是难,对学好生物的信心会变得越来越小,学习动力不强,能学好就学好,不能学好就算了。 分析了月考后学生的学习状态,面对即将到来期中考试,同学应该怎么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第一种观点导致月考成绩不理想,想在期中考试中考好的同学,除了自己分析没有考好原因外,可以多和老师或同学交流,了解他们对生物学习的认识和学习方法,结合自身,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端正态度,认真复习准备期中考试。对于第二种观点的学生,不要被月考的好成绩所蒙蔽,静下心来,认识分析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有哪些地方要改进,继续保持踏实的学习态度,鼓足学习动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于第三种观点但已通过月考找到自信的同学,多和老师、同学交流,再接再厉,认真准备期中考试,考出好成绩。对于没找到自信的同学来说,

(完整版)高三生物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为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第Ⅰ卷(本卷共50个小题) 一、选择题(1—40每题1分,41—45每题2分。共50分) 1、(课标Ⅰ卷)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课标Ⅱ卷)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3、(福建卷)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4、(2014重庆卷)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 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5、(2014山东卷)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 6、(安徽卷)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 7、(江苏卷)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 C.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8、(广东卷)以下细胞结构中,RNA是其结构组成的是() A、液泡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9、(大纲卷)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10、(课标Ⅰ卷)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 ..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11、(北京卷)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 的通透性,结果如右图。据此不能 ..得出的推论是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12、(上海卷)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6),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 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