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科学技术史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2017年科学技术史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2017年科学技术史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2017年科学技术史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清华大学

科学技术史硕士培养方案

(2017级开始执行)

一、适用学科、专业: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理学门类,学科代码:0712)

方向A:

?科学史理论与科学文化传播

?比较科技史与科学社会史

?技术史和工程史

?其它科技史方向

方向B:

?西方科学技术史

?中国科学技术史

?科学传播与科学博物馆学

?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

二、学习年限:2-3年(原则上要求3年)

三、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方向A.

研究生在攻读科学技术史硕士学位期间,需获得学位要求总学分不少于29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5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1学分,学科专业课程不少于21学分。

方向B. 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需获得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少于29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5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1学分,学科专业课程不少于21学分。

1.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考试)

●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考试)

●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2学分(考试)

2.必修环节(2学分)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1学分(考查)

●学术活动(要求见备注)1学分(考查)

●科研方法与规范(考查)

3. 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1学分)

●学术规范与职业伦理1学分(考试)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课程1学分

3.学科专业课程

方向A. (≥21学分)

1)学位课程(≥17学分,其中,考试课程不少于12学分)

●科学技术通史导论

●科学史名著与案例研读●科学编史学2学分

2学分

2学分

(考试)

(考试)

(考试)

●科技古籍概论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科学文化与写作

●英国的科学与文化

●科学哲学及原著研读

●复杂性科学及哲学

●技术哲学

●生态哲学

●科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

●科学技术学研究方法3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1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技术社会学2学分(考试)●创新管理与战略2学分(考试)2)学科前沿与交叉领域课程(≥4学分)

●科学技术史专题研究(1)●科学技术史专题研究(2)1学分

1学分

(考试)

(考试)

●科学社会学与科技政策专题●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专题研究2学分

2学分

(考试)

(考试)

●科学文化专题2学分(考试●俄罗斯科技史专题2学分(考查)●俄罗斯科学技术与社会专题2学分(考查)●西方哲学史专题2学分(考试)

●战略新兴产业专题●俄罗斯科技史研究●科学学与科技政策●风险与社会治理专题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试)

方向B.(≥21学分)

(1)专业基础课程(≥12学分),打星号者为全体必修

西方科学史名著选读* 3学分(考试)

科学哲学原著选读* 3学分(考试)

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 3学分(考试)

西方科学思想史专题选读3学分(考试)

中国现代科学史史料与方法3学分(考试)

科学传播与科学博物馆学导论3学分(考试)

技术哲学原著选读3学分(考试)

(2)专业课程(≥9学分)

自然哲学原著选读3学分(考试)

现象学科技哲学原著选读3学分(考试)

当代中国的科技与社会3学分(考试)

西学东渐史专题研究3学分(考试)

中国科学家研究3学分(考试)

中西近现代生物交流史3学分(考试)

现象学与科学史3学分(考试)

中西医哲学比较3学分(考试)

法语科学史文献选读3学分(考试)

西方古代数学史3学分(考试)

东亚科学与医学史3学分(考试)

20世纪中美科学交流史3学分(考试)

根据专业培养和学位论文写作需要,在导师指导下,可以选择外系的相关课程,记入专业课程学分。

4.补修课程

本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理工科背景者,需要补修相应的文科课程,文科背景者,需要补修相应的自然科学课程,选修的课程不计学位要求学分,可按非学位要求课程记学分。

四、论文

方向A.

1.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并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研究制订个人培养

计划。

2.硕士研究生在第3-4学期进行开题报告,确定论文工作计划。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要求查阅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写出不少于8000字的书面报告,内容包括文献综述和选题报告两部分。选题报告会由本系组织,至少有3位硕士

生导师参加。

3.从选题报告通过到申请论文答辩不少于1年。

4.在正式申请答辩前一个月,本学科专业组织对论文的初审及预答辩,以便发现问题

及时改进,提高论文质量。

方向B.

1、硕士研究生在入学第一学期内,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并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研究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2、硕士研究生在第4学期进行开题报告,确定论文工作计划。开题报告要求查阅一定数量

的文献资料,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书面报告,内容包括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开题报告至少有3位硕士生导师参加。

3、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实际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

4、硕士研究生至少参加10次以上学术活动(学术报告或会议等),其中2次为跨专业的学

术活动。至少4次直接提交报告或在活动后撰写纪要,形成书面文本,经过导师签字后留存,申请答辩前交教学办公室记载成绩(1学分)。

5、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按人文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6、在正式申请答辩前一个月,本学科专业组织对论文的初审及预答辩,进一步发现问题,

及时改进提高论文质量。

五、备注

方向A.的硕士生在读期间要求参加10次以上学术活动,其中2次为跨专业的学术报告,每次应有500字以上的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保存,申请答辩前交教学办公室记载成绩。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要求执行社科学院有关规定。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工作简报 2007年1月号(总第23期) 【编者按】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内部信息沟通,扩大学院影响,树立学院形象,学院办公室从2004年8月起编辑印发《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工作简报》(下称简报),该简报根据信息量出版月报或双月报,栏目包括要闻回顾、学院动态、学术交流、教授风采等,欢迎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踊跃投稿,投稿信箱:ggzhb@https://www.doczj.com/doc/b217145247.html,。 要闻回顾 1.1月5日下午,学院召开全院教师会。会议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主要进行了 学校学院财务工作通报、对外合作的个别问题通报、培训中心年度工作汇报与讨论等内容。会议的第二部分,首先进行学院正副职党政干部述职。根据学校党委组织部2006年度各单位党政正副职干部考核工作安排的要求,学院正副职党政干部进行了年度工作总结,全院教师听取了述职报告,并为每位干部进行打分。 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庄丽君到会听取了汇报。干部述职后,常务副院长薛澜传达了11月8日校党委书记陈希到我院调研的会议精神,院长助理熊义志、谢矜分别进行了学校财务有关工作通报、学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情况通报,党委书记刘颖重申了考勤请假制度、年度考核等事宜。学院教师、博士后70余人出席了会议。 2.1月30日下午,我院2007年春季研究生毕业典礼暨首届MPA-E高级公共管理论 坛在学院隆重举行。在毕业典礼上,首先由学院学位分委员会主任、副院长王有强通报了学院2007年春季研究生毕业及学位授予情况:毕业博士4人,硕士6人;授予管理学博士4人,管理学硕士11人,经济学硕士1人,公共管理硕士(MPA)59人。毕业生代表李继春、学院教师代表邓国胜分别代表毕业生和全体教师发言。院长陈清泰教授代表学院祝贺各位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并鼓励他们投身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广阔空间中。副校长谢维和、我院院长陈清泰、党委书记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考博书目考试重点考博试题解析分析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考博书目考试重点考博试题解析 一、专业的设置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24人,含深圳研究生院2名。本院仅招全脱产博士研究生。下设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体育学五个专业。 社会学专业下设八个方向:李强的城市社会学;罗家德的组织社会学;刘精明的社会分层;张小军、景军的文化人类学;孙凤的消费社会学;孙立平、郭于华、王天夫的转型社会学;李正风、刘立、吴金希、洪伟的科学社会学;樊富珉、彭凯平、付世敏、孙沛的社会心理学。 二、考试的科目 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①101英语②629社会学综合考试③501综合考试。 组织社会学:①101英语②629社会学综合考试③501综合考试。 社会分层:①101英语②629社会学综合考试③501综合考试。 文化人类学:①101英语②630人类学综合考试③501综合考试。 消费社会学:①101英语②629社会学综合考试③501综合考试。 转型社会学:①101英语②629社会学综合考试③501综合考试。 科学社会学:①101英语或102俄语或103日语②627自然辩证法研究③501综合考试。 社会心理学:①101英语或104德语②631社会心理学综合考试③501综合考试。三、导师介绍 李强,男,汉族,北京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长期担任社会学系主任。 罗家德,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清华大学社会网络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信义社区营造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暨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兼任教授 刘精明,男,1966年出生,湖南省人。博士研究生学位,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分层与教育社会学、社会学研究方法。 张小军,男,1954年12月31日生于北京市,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所在院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所教课程:文化人类学概论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历史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考博书目考试重点考博试题解析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考博书目考试重点考博试题解析 一、专业的设置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38人,下设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五个专业。 中国史专业下设四个方向,廖名春、刘国忠、彭林、李学勤、赵平安、李守奎的历史文献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学术史);王晓毅、张国刚、倪玉平的中国古代史;张勇、戚学民的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文化史);秦晖方朝晖、汪晖、张国刚、倪玉平的专门史。 二、考试的科目 中国史: ①101英语或102俄语或103日语或104德语或105法语②264中国通史③501综合考试。 三、导师介绍 廖名春,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所教授、博导。男,1956年生,湖南武冈县人,1978年邵阳师专(现邵阳学院)毕业,1988年获武汉大学文学硕士,后在湖南省委党校任《湖湘论坛》副主编,1992年获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95年在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他为多个大学的兼职教授。有《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中国学术史新证》等大批著作,为古籍学界著名学者。 刘国忠,男,汉族,1969年生于福建省政和县。1987至199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先后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1994-199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历史文献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中国学术思想史及国际汉学等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彭林,男,1949年10月15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市。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6国学网礼乐高级顾问[1]。主要从事先秦史等历史文献学和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偏爱经学,尤其注重对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以及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研究。 李学勤,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他长期致力于汉以前的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注重将文献与考古学、古文字学成果相结合,在甲骨学、青铜器及其铭文、战国文字、简帛学,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等领域,均有重要建树。

清华大学-社会实践个人风采

长江边城-铜陵的博士生实践故事 我是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生XXX,博士期间预计的研究方向为高温合金凝固过程模拟仿真,此次社会实践的基地为安徽省铜陵市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单位是安徽铜都流体科技有限公司,实践课题为大型不锈钢设备表面处理措施的研究。围绕此项课题,我先后通过实地车间调研,与技术人员深入交流,相关文献的查阅以及相关表面处理公司的走访等形式进行课题的开展,通过精心设计与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工艺处理方案,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同。 炎炎夏日,铜陵地边,奔涌不息的大河长江似乎屈服于热辣的阳光,穿过曾经中国行政区域最小的地级市时,显得那么的安静与温顺。而此时,满怀期待与抑制不住地跃跃欲试,作为清华大学博士生铜陵社会实践支队的一员,从踏上铜陵的那一个脚步起,就被满满激情所包裹。。。。。。正文引入,介绍实践优秀个人的整体风采。 二级标题1 初到铜陵,由于紧靠长江,水汽的蒸发以及多雨的气候条件在铜陵形成了潮湿闷热的天气,这让从小就一直在北方干燥少雨的环境下长大的我略有不适应,但是很快,这种不适应的感觉就被当地市政府和接受单位—铜都流体的热情而驱散,从铜陵北站科技局工作人员的热情接站到市政府精心安排的满满的活动以及铜都流体陶经理的贴心照顾,让我初到铜陵没有一丝丝的陌生和孤独,在收获感动的同时,也禁不住暗自下定决心,要好好地做好自己课题的研究,企业是最好的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利用好这个机会,不能浪费整整六周的宝贵时间。 实践的第一天,铜都流体的雷鹏副总经理亲自去住的逸扬酒店把我接送到了公司,一路之上,雷总大致介绍了铜都流体的概况以及我将要研究的课题的基本情况,雷总简洁干练的语言风格以及亲切和蔼的态度颇具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的风范,让我心生敬佩。也让我对铜都流体有了一份别样的期待。没想到的是,见到公司负责技术开发的赵总经理后,他首先就把公司的VIP食堂饭卡和充满三百元的铜陵市公交卡交到我的手上,与之相伴的是一把公司技术总监办公室的钥匙。这让我受宠若惊的同时,一股无形的压力袭来,瞬间让我感受到清华博士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压力开始,与责任感相伴,42天的社会实践拉开了大幕。 此次铜都流体的课题是大型不锈钢设备的表面处理措施的研究。据赵总介绍,此课题源于公司董事长杨成在访欧调研期间,发现同类型的产品国内外差距如鸿沟般存在,杨董做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比喻:国外产品的表面“颜值”可以比喻成

2019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复试名单

100039069116870 于凌 波 科学 技术 史 科学传播 与科学博 物馆学 63 68 139 133 403 100039069116867 D勇匕 夭系 露 科学 技术 史 科学哲学 与技术哲 学 63 73 130 121 387 100039069002629 史艳 飞 科学 史技 术 科学哲学 与技术哲 学 64 81 96 139 380 100039069116868 杨庆 凤科学 技术 史 科学哲学 与技术哲 学 67 78 122 113 380 考生编号姓名学科专业方向政 治 外 语 专业 1 专业2 总分 100039069116799 林娣中国语 言文学文字学70 76 124 128 398 100039069116811 马珏 丹 中国语 言文学 中国古代 文学 73 78 103 131 385 100039069002620 邵同 琨 中国语 言文学 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 学 71 59 107 125 362 100039069116853 闫宁 中国史中国古代 史 73 71 198 —342 100039069116854 马振 帅 中国史中国古代 史 61 57 203 —321 100039069116842 赵冲中国 史 中国古代 史 68 76 177 —321

100039069116779 董志 成 哲学中国哲学71 78 120 139 408 100039069116791 潘沈 阳 哲学 马克思主 义哲学 67 74 126 131 398 100039069116784 -Q-片 太冋 疋 彤 哲学外国哲学68 53 126 120 367 100039069002625 王鑫 雨 外国语 言文学 日语语言 文学 65 72 120 125 382 100039069116828 王颖外国语 言文学 日语语言 文学 64 60 123 121 368 100039069116835 李惠外国语 言文学 外国语言 学及应用 语言学 66 80 110 101 357 100039069002623 路士 贤 外国语 言文学 日语语言 文学 56 70 118 112 356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硕士、博士)课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硕士、博士)课程 设计系列课 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学分教师 80000484 文物保护规划及复原 设计 4学分(建筑历史 必修) (王贵祥) 70000044 建筑与城市设计4学分(建筑设计 必修) (导师) 70000224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4学分(城市规划 必修) (导师) 70000474 景观规划设计4学分(景观设计 必修) (杨锐) 70000104 建筑物理环境工程设 计 4学分(建筑技术 必修) (秦佑国) 70000454 设计专题(一)4学分(专业学位 必修) (朱文一) 70000464 设计专题(二)4学分(专业学位 必修) (朱文一) 70000444 最终设计专题4学分(专业学位 必修) (朱文一) 建筑历史理论系列课 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学分教师 70000072 中国古典建筑与法式 制度 2学分(王贵祥) 70000512 西方建筑理论史2学分(王贵祥) 80000731 西方当代建筑思想纲 要 1学分(张利) 80000421 中国古代建筑典籍文 化 1学分(贾珺) 80000332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概 论 2学分(王贵祥) 80000502 文化遗产保护2学分(吕舟)80000511 文物建筑保护技术1学分(刘畅) 80000722 专业文献阅读(建筑历 史理论方向) 2学分(王贵祥)

建筑设计理论系列课 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学分教师 70000012 现代建筑引论2学分(朱文一)70000022 环境行为概论2学分(庄惟敏)70000032 建筑评论2学分(关肇邺)80000021 建筑与城市理念1学分(朱文一)80000411 体验建筑1学分(吴耀东)80000271 室内设计1学分(尹思谨)80000302 建筑策划导论2学分(庄惟敏)80000432 建筑艺术专题2学分(王丽方)80000561 前卫建筑1学分(吕富珣)80000591 印度建筑1学分(单军) 80000671 建筑理论与原创性思 维 1学分(李晓东) 80000822 住宅精细化设计2学分(周燕珉) 80000722 专业文献阅读(建筑设 计理论方向) 2学分(朱文一) 城市规划理论系列课 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学分教师 70000212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2学分(吴良镛)70000142 城市历史与理论2学分(吴唯佳)70000152 近现代住宅2学分(张杰)70000261 城市改造理论与实践1学分(张杰)70000502 城市经济学2学分(邓卫)70000251 城乡土地利用规划1学分(尹稚)70000521 规划研究方法1学分(顾朝林)70000491 城市基础设施与规划1学分(毛其智) 80000061 城市规划方法论与技 术应用 1学分(尹稚) 80000261 城市土地使用规划与 控制 1学分(谭纵波) 80000201 近现代城市规划引论1学分(毛其智)80000131 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1学分(杜鹏飞)80000221 城市政策与法规1学分(吴唯佳)80000351 城市生态理论与应用1学分(林文祺)

清华人文学院考研复试-2015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考研复试名单

清华人文学院考研复试-2015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考研复试名单 姓名考生编号总分政治理论成绩外国语成绩业务课清华人文学院考研复试1成绩业务课2成绩 曹明治100035069108648352思想政治理论61英语一67语言学基础98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126 冯雯莉100035069106558351思想政治理论61英语一58文学基础127中国文学史105张欢瑞100035069002219377思想政治理论59二外法语79基础英语117综合考试122秘秋桐100035069001337372思想政治理论58英语一57基础日语130日语专业基础127 夏冰聪100035069002214367清华人文学院考研复试思想政治理论60二外德语72基础英语111综合考试124 胡蓉蓉100035069002218360思想政治理论63二外法语59基础英语107综合考试131孔翔茹100035069001342388思想政治理论66英语一59艺术美学120中西音乐史143李超瑞100035069108951390思想政治理论60英语一64西方哲学史140中国哲学史126王达菲100035069001347379思想政治理论65英语一72中西哲学107宗教学理论135张子睿100035069107538375思想政治理论67英语一55西方哲学史115数理逻辑138 林文凯100035069108172368思想政治理论66英语一54清华人文学院考研复试西方哲学史115中国哲学史133 张空谷100035069110328366思想政治理论66英语一70数学三92数理逻辑138 刘斌100035069108923408思想政治理论67英语一70历史学基础271

2017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研-考研参考书-复试分数线-复试真题

2017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管专业考研-考研参考书-复试分数线-复试真题一、清华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招生报考统计(育明考研课程中心) 专业名 称招生人数专业方向 01-05方向初 试科目 06方向初试科目复试科目 120400公共管 理 招生总数 5人 01公共政策(科 技、环境、社保、 教育、卫生) ①101思想政 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48公共管理 基础 ①101思想政治理 论 ②201英语一 ③685逻辑学 ④895生物学专业 基础综合或896管 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1)笔试:(每 人120分钟)科 目:公共管理与 公共政策 (2)面试内容: ①个人自述;② 英文材料;③综 合案例分析 北京 总部 01-05 方向2 人 深研院 06方向 3人 02政府管理 03国际经济政治 与国际组织 04公民社会与治 理 05区域发展与政 策 06医院管理 育明教育考研课程中心王老师解析: 1、清华公共管理专业考研的报录比约为12:1(竞争较为激烈) 2、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共有6个专业方向:01公共政策(科技、环境、社保、教育、卫生)02政府管理03国际经济政治与国际组织04公民社会与治理05区域发展与政策06医院管理 3、01-05方向统一招生,初试和复试是一样的,录取后再分方向,属于北京本部的名额,一般官方公布约2-3人,实际录取会多1-2名计划外生源。 4、06方向医院管理是从2013年开始招第一届,其初试与其他5个方向不同,复试是统一在清华进行,属于深圳研究生院的招生名额,每年约有2-3人。 5、考试科目:初试科目③,01-05方向的考生选择303数学三;06方向的考生选择685逻辑学。科目④:01-05方向的考生选择848公共管理基础(政治学20%、管理学30%、经济学50%);06方向考生选择895生物学专业基础综合或896管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清华公管考研具体情况可以咨询育明王老师/扣扣:一伍肆六,柒零玖,叁六玖)

2016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日语语言文学考博历年真题解析-育明考博

清华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日语语言文学方向考博考试内容-育明考博 一、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日语语言文学考博内容分析(育明考博辅导中心)专业方向招生人数初试内容 复试内容050200 外国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约1人①101英语、102俄语、104德语、105法语 ②848日语语言文学501综合考试 育明考博辅导中心杜老师解析: 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日语语言文学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5:1左右(竞争较激烈) 2、本专业有两位导师:隽雪艳、王成 3、同等学力考生在初试合格后须加试报考专业两门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和自然辩证法。 4、初试英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5、清华大学考博初试外语中不含听力。 6、学院并不指定外语和专业课复习的参考书。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清华大学各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考博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叩叩: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 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历年考博复试分数线(育明考博课程中心) 育明考博辅导中心杜老师解析: 1、人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共有6个研究方向,各研究方向之间报录比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2、根据最新的信息,学院将会逐步增加硕博连读的名额,减少在职定向读博的名额。年份 录取成绩要求复试人数/招生人数2014年外语50分、专业课50分 综合考试60分 12人/9人(不包括骨干计划)2015年外语50分、专业课50分 综合考试60分15人/11人(不包括骨干计划)

盛世清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考研难度解析

盛世清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考研难度解析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包含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哲学系、科学史系5个系所。学院的学科专业涉及文学、历史学、哲学等文科学科门类。有6个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学科;4个本科专业:人文科学实验班(含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专业方向)、英语专业、日语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4个博士后流动站: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外国语言文学;1个国家重点学科:专门史;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学院现有教工180余人,其中教授81人、副教授72人、讲师18人。目前在读本科生1200余人,其中留学生约800人;硕士生约210人、博士生约210人;在站博士后近40人;每年在对外汉语中心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外国学生有1000余人。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2019年招生计划仅9人,专业虽多,招生名额极少,这也造就了人文学院考研的难度。 一、招生目录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设计招生专业有:010100哲学,050100中国语言文学,050200外国语言文学,060200中国史,060300世界史,071200科学技术史共6个专业。 2020年清华大学069人文学院招生目录发生重大变化 盛世清北老师解析如下: 1、010100 哲学专业01-07研究方向专业科目一和专业科目二由不同考试科目均变更为674 哲学综合一和968 哲学综合二,外语科目取消2020俄语选择科目; 2、050100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01-08方向专业科目一和专业科目二由不同考试科目均变更为672 文学史与文学理论和857综合考试,外语科目取消202俄语选择科目; 3、050200 外国语言文学专业01-02方向专业科目一和专业科目二由不同考试科目均变更为677 高级英语和965 语言学概论及汉语语言学基础,外语科目取消262 二外俄语选择科目; 4、060200 中国史专业科目由654 史学基础变更为675 中国史基础,复试科目由历史学综合变更为中国史综合; 5、060300 世界史专业外语科目增加2020俄语选项,专业科目由654 史学基础变更为676 世界史基础,复试科目由历史学综合变更为世界史综合 6、071200 科学技术史专业方向发生变化,02(全日制)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变更为02(全日制)中国科学技术史,03(全日制)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变更为05(全日制)科学哲学与技术哲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考博参考书、难度解析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考博参考书、难度解析 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博历年招生导师、考试科目(@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马老师解析 1.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招考实行“申请——审核”制,考生需先提交相关材料,材料审核通过之后,方可参加笔试、面试; 2.报名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在境外获得的学位应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名时提交认证证书); (3)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4)同等学力人员(获得学士学位,并在报考相关领域从业6年及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到博士生入学之日算起;修完所报考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需提交成绩单证明);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 (5)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相关规定; (6)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3.提交材料: 1)清华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网上报名后打印); 2)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业成绩单原件; 3)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各类获奖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或其他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发表论文复印件等; 4)两封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称为副教授(或相当职称)或以上的专家的推荐信; 5)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往届生)或论文选题报告全文(应届生); 6)个人自述(含个人基本信息、报考1-3 位导师名单及意向排序、研究兴趣陈述等,1000 字以内)

注:①申请材料请按上述清单顺序编号提供; ②所交材料不退; ③若发现材料造假者,即使已被录取,也将取消博士生录取资格。 ●材料过审之后,方可参加笔试和面试。最终,由你的笔试、面试成绩,决定你是否被录取。 ●到这里,恐怕就有许多考生要问了~材料达到一个什么水平,才能入围呢? 这可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专家组审核材料时,一般,会根据考生材料打分,取平均分,根据所有考生分数排名,按照一定比例,决定入围考生名单。也就是说,你最终能不能入围,主要取决于你其他竞争对手的水平。 ●那么,材料具体怎么准备,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入围概率呢? 让我们来挨个儿看看所要提交材料的项目 ?本硕毕业院校、成绩单这一项是没法儿改了,木已成舟; ?硕士毕业论文,如果还没毕业的话,毕业论文肯定是质量越高越好呀; ?外语成绩,这一项,按照简章要求,提交合格的成绩单即可; ?专家推荐信,这项材料呢,坦白讲,算是所有材料里面比较鸡肋的一项,没有不行,但提交了呢,一般也不太会有人看里面的内容~除非是本领域巨牛逼的专家或导师签的,专家组审核时可能会看一看; ?个人陈述、研究计划、学术成果这几项,在材料审核当中占比较大,也是准备期间,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几项。 ?个人陈述,简单介绍自己,交待清楚教育背景、研究经历等这些基本的内容,着重体现自己的优势和学术研究潜质,并举出实例。 ?研究计划,很重要。材料审核过程中,通过你的研究计划,就能看出你是否具备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是否具备读博的潜质。而且研究计划在面试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术成果,非常重要。发表的文章期刊,参与过的课题,规格越高越好。当然硕士阶段,想发核心期刊的文章难度还是很大的,能发出来国家级的期刊也有用。 综合考核形式及项目: 综合考核由综合专业基础考试(笔试,2 小时)和综合面试组成。

中国经济学界的各派别:清华、北大、社科、南开、武大

中国经济学界的各派别:清华、北大、社科、南开、武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派别。经济学界当然也有派别,之所以叫派别必然有其特点。 今天先从清华派说起。 清华派的特点是祖宗打下的基业庞大,同其他院系相比大有骆驼与马之比。但是其历史短暂,除了民国老字辈陈岱松名扬江湖之外,目前尚无厉以宁(北京大学)、吴敬琏(国研中心)等老一辈学术上的掌门人。 在经历过一长段时间的沉寂后,时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的朱镕基在1984年正式创立经管学院,并一直担任院长到2001年。此时的经管学院才算新中国成立后,清华真正建立的自己的经济学院,朱镕基作为首任掌门,名满江湖。 朱镕基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后来又位居总理之位,使得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在成立之初就在资源上有无人能比的优势。由于强大的人财物,尤其是和政治资源的关联,使得经管学院在经济学领域进入第一梯队。 清华经管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国际化程度较高,海外教授多,授课英文程度高,国际交流频繁,有较好的国际视野。另外一个特点是学院不仅有经济更有管理,也更加务实,这一点同隔壁学院的国发院截然不同。 在1994年,也就是学院成立10后,朱镕基已经成为国务院

副总理,他提出要将学院建成世界一流经管学院,江湖气势无人能比。朱镕基建立起这个门派后,在2001年卸任,第二任院长是赵纯均(2001年-2005年)、第三人院长是何建坤(2005年-2006年,常务副校长职兼任院长),2006年10月钱颖一出任院长至今。 赵、何二人时代可以算稳定过渡时代,其知名度远远不如第四代掌门钱颖一。钱颖一自接任掌门后,地位稳固延续10年至今,且在其管理下,经管学院的力量与日俱增,同朱镕基时代比,学院和影响力均大大增强。 经管学院有两个金字招牌,一个是朱镕基,一个是朱镕基在2000年推动下成立的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成立。此顾问委员会在国内尚属第一,无人能超越。由于顾问委员会囊括了世界和中国的政治大咖和企业大咖,能受到总理级别接见,也是清华大学的殊荣,其他无任何院校有此能力。钱颖一可以说是在首任掌门开辟的道理上,走的很稳很好,将顾问委员会确实做到了当初设想的水平。 正是由于清华经济和管理的混合,使得清华的经济学更为务实可信,但是同时也有其不精的软肋。 钱颖一由于含着金钥匙当上掌门,一直以来有一股傲气,藐看天下。他1956年生于北京,1981年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提前)毕业。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哈佛大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介绍

2011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介绍 对于考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同学而言,由于建筑历史这门专业科目复习参考书较多,考试的内容比较细,对于基础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多,然而专业课考试的难度并不是很大。所以,第一遍的参考书学习,一定要仔细梳理参考书的知识点并全面进行把握。复习的时候需要拿出百分百劲头亲自动手去学习,去思考。 建筑历史的复习大家的区别最主要在于复习的精细度,那些大的线索有用心的人基本都能记下来,可是比如某个建筑的建造年代这样一些细节信息就不一定大家都会去记,赢就赢在这些地方了,所以在复习的开头就要养成好习惯,要关注细节信息。 一、专业信息介绍 1、院系专业信息,包括就业、导师、科研情况 学校简介: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4个学院,56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具体专业: 目前,建筑学院已经形成"建筑、规划、景观、技术"四位一体、交叉融贯的学科架构,以及六年制本硕统筹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建筑学院是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单位。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二级学科是该领域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建筑学一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在2003年和2008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连续两次被评为第一名。六十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培养了近五千名毕业生,他们在国家建设岗位上、在国际建筑舞台上辛勤耕耘,涌现出了一批建筑大师、两院院士、学术名家,造就了一批中国建筑事业各个时期的领军人物。 建筑学考研分为三个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技术方向和建筑历史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和建筑技术方向的初试内容一样,参考书目也一样,建筑历史方向的专业课不同,单独出题。 081300建筑学 01建筑历史与理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④514中国传统风格建筑与文物保护设计(6小时)

清华的人文传统

清华的人文传统 (本文根据张岂之教授在清华大学2010秋季学期《新人文讲座》系列之(九) “大学文化与清华精神”的演讲整理) 【演讲人简介】张岂之先生出生于1927年11月,江苏南通人。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现任西北大学名誉校长,清华大学、西北大学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兼任教育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自著并主编有:《儒学〃理学〃实学〃新学》、《中国近代伦理思想变迁》、《中华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思想史》、《中国历史》(六卷本)、《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青鸟集》等书,并主编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华夏文化》杂志。 一、人文基础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留美预备学校,创立于1911年,名清华学堂。1925年成立大学部,随之改名清华大学,其中有三部:留美预备部、大学部、国学研究院。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被聘为研究院讲师(即导师)。研究院存在的时间不长,1929年停办,但其影响深远,探讨清华的人文传统,不能不从国学研究院开始。 梁启超与清华学堂、清华大学结不解之缘,是清华人文传统的奠基者之一。他于 1911年到清华讲演,用《周易》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清华学子,后来成为清华的校训。他最早在清华提出将传统与当代、中学与西学相融合的办学理念。王国维也有类似思想。这些在国学研究院中得到体现。

例如,研究院聘请导师,有严格的条件,要求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全体”(整体)有所研究,不是一点一滴,也不是一鳞半爪,能够把握其总体精神。还要求导师们能用新方法去梳理中国的传统学术,同时了懈世界学术发展之趋势,从而开辟新的研究路径。倡导导师与学生个人接触,在人品上和学品上给予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所有这些并非停留在纸面上,而是真正付诸实践的。80年过去,今天我们看上述四位导师在国学研究院开出的门类繁多的课程,仍然会惊叹他们学问的渊博、境界的开阔。国学研究院在短短几年里培养出不少优秀的人文学者,这和导师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国学研究院为清华奠定了人文传统的深厚基础,她的精神后来为清华中文、外文、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群所继承和发扬。清华校史上繁花似锦的人文课程和成果,是国学研究院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需要从更加开阔的历史背景上去思考国学研究院的内在价值。 二、学术创新 清华校歌中有一句:“东西文化、荟萃一堂。”这八个字体现了清华人文传统的一大特色。这不是全盘西化,也不是只知固守国粹,而是东西文化的会通与创新。以下以王国维和陈寅恪为例做简要说明。 王国维在中国经学向近代学术转型中有首创之功,在人文学科的主要领域都有创造性贡献。他了解西方实证主义史学方法,对中国新史料又有特殊的感情和兴趣,认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王国维遗书》五《静安文集续编·最近二十年中国发现之学问》),指出: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而近代则有殷墟卜辞、流沙坠简、敦煌写本和边疆民族碑刻等史料出现,可称之为新史料发现的时代。他对甲骨卜辞、钟鼎款识、封泥玺印、秦砖汉瓦、石经木简、玉贝古钱、历代权衡、碑刻铭志等都进行过研究,特别是研究了甲骨卜辞和流沙坠简,并把它运用于古史探索。从甲骨卜辞中,王国维发现《史记·殷本纪》等古书所载商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复试通知复试名单

清华大学大学人文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复试通知复试名单2014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考研分数线及复试安排 201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和录取工作即将开始,根据清华大学《关于2014年硕士生招生复试和录取工作的有关规定》,现对我院硕士生复试和录取工作做出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科学选拔的原则,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选拔,按需招生,宁缺毋滥,确保招生质量。 二、组织管理 人文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和录取的各项工作。各系成立复试小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对考生的面试和实践能力考核。 三、复试 (一)基本要求 1.统考生取得复试资格的初试成绩的基本要求,见附件。 2.单考生:政治、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40分,业务课满分150分的科目单科成绩不低于80分,业务课满分300分的科目单科成绩不低于180分,且总分不低于300分。 3.“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总分不低于305分,单科不限。 4.同等学力考生的复试基本要求:符合复试基本要求的同等学力考生(含成人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复试时,必须加试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2门。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难易程度应严格按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笔试时间每门为3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 (二)资格审查 2014年硕士生招生报考资格审查安排在复试期间进行。人文学院研究生办公室负责对所有复试考生,严格按照《清华大学2014年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报考条件进行资格审查,填写《2014年硕士生招生考生资格审查登记表》。资格审查合格并已经交复试费的考生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复试。 复试费由考生通过网上缴费平台在复试前完成缴费。未缴费的复试生不允许参加复试。

2015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生复试成绩及拟录取名单公示

2015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生复试成绩及拟录取名单公示 考生编号报考专业初试 成绩复试 成绩 总成 绩 拟录结果备注 100035000106175建筑学硕士406.0439.2845.2拟录取100035000110024建筑学硕士382.0 422804.0拟录取100035000002478建筑学硕士386.0415.1801.1 拟录取100035000002465建筑学硕士385.0 415.5800.5 拟录取100035000002492建筑学硕士372.0 426798.0 拟录取100035000107207建筑学硕士374.0 422.5796.5 拟录取100035000002382建筑学硕士307.0 385.5692.5 拟录取强军计划100035000002552建筑学360.0 391.6751.6 拟录取100035000106787建筑学308.0 382.6690.6 拟录取少数民族骨干100035000106174建筑学硕士371.0 417.5788.5 未录取100035000110596建筑学硕士371.0 400771.0 未录取100035000110522建筑学硕士373.0 393.5766.5 未录取100035000002464建筑学硕士371.0 381752.0 未录取100035000002445建筑学硕士384.0 367.5751.5 未录取100035000002481建筑学硕士373.0 368741.0 未录取100035000002544建筑学348.0 385.9733.9 未录取100035000002512城乡规划学398420.5818.5 拟录取100035000106172城乡规划学375418.5793.5 拟录取100035000110023城乡规划学378412790.0 拟录取少数民族骨干100035000002509城乡规划学378406784.0 拟录取少数民族骨干100035000002507城市规划398413811.0 拟录取100035000109380城市规划369423792.0 拟录取100035000107927城乡规划学371401772.0 未录取100035000109381城乡规划学361404.5765.5 未录取100035000002508城乡规划学357382.5739.5 未录取100035000002535风景园林学391448.7839.7 拟录取100035000002532风景园硕士368446.3814.3 拟录取100035000002521风景园硕士369444.4813.4 拟录取100035000109207风景园林学357425.4782.4 未录取100035000002531风景园林学349427.3776.3 未录取100035000106171土木工程364367.5731.5 拟录取100035000106170土木工程349327.5676.5 未录取100035000108342土木工程342220562.0 未录取100035000110025美术学324321.5645.5未录取100035000109826美术学326255581未录取

清华大学建筑学2019年考研经验分享及真题回忆分享

清华大学建筑学2019年考研经验分享及真题回忆分享距离录取名单公示,已经有差不多有2个月了,回首这一路征程,百感交集,充满了疑虑、不自信、焦躁等等,好在学长学姐及老师的帮助下,最终还是得偿所愿,跨入清华大学的大门,这种成就感无与伦比。为了让考清华的学弟学妹不在那么迷茫,鄙人特此整理一篇考研经验以飨学弟学妹! 清华建筑学考研考试科目涉及到政治、英语一、建筑学史论、快题设计四科,公共课占比为40%,专业课占比60%,由此可见,专业课还是挺重要的。今年建筑学的复试分数线定在了370的总分,小分线是50、90,今年参加复试的有5个人,最终名额就只剩下1人,所以这个还是非常残酷的。所以一定要做好全面的备考复习,初试和复试都不容小觑!下面就将我当时备考的时间节点给大家分享分享,希望大家可以择其精华! 政治:政治这科我是在9月份才开始的,恰逢考试大纲出来,就买了一本红宝书还有肖大大的一套资料书,还有网上的视频课程,一边看一边做肖大大的1000题。到了后期就主要是以肖大大的8套卷和4套卷为主了,疯狂记背,所以政治压力不大,要相信自己! 英语:个人感觉英语还可以吧,前期还是以背单词为主,利用朱老师的恋恋有词,反复滚动记忆,与此同时还要每天至少要做3套考研真题,我个人建议可以做近10年的考研真题,建议大家去用黄皮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理解了,可以跟着新祥旭老师学学阅读理解,毕竟得阅读者得高分。到了后期,大家可以买一本高分写作预测20篇,把这20篇全部背完,你的写作就差不多了,基本上是够用的。 下面就主要来讲讲专业课的备考经验,市面上的经验贴是在是太少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学弟学妹们。 清华建筑学的专业课考试科目有建筑学基础和建筑设计,其中建筑设计是快题设计部分,需要在6个小时里面完成2张A1图纸设计及其上色,对于快题设计的熟练程度相当高。清华今年的快题考的是4000㎡的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每年的题型都相对比较稳定,但在环境的限制上每年都会有变化,灵活度也逐年提高,今年也不例外,比以往更加灵活。清华的快题相对其他学校考察得更加综合,既考察考生对场地条件的处理,还考察对功能的组织。 355建筑学基础,我在新祥旭联系到了学长学姐,他们给我推荐了一下参考书目:《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董鉴泓,主编 《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沈玉麟,编 《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敦祯

“三助”岗位课程助教岗位职责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管学院课程助教岗位工作要求(试行) 岗位要求: 1、服务任课教师、完成教师安排的各种教辅工作(协助课程准备、组织、建设和学生管理等); 2、服务选课学生、完成学院要求的相关工作(通知提醒、发放资料等)。 主要工作: ●协助老师作好开课准备:根据老师需求收集整理编辑教学资料、准备和复印教学大 纲/阅读材料/课件等。开课前和任课教师确认上课时间、地点及学生类别等信息。 多位教师合上的课程,必须提前联系各上课教师、确认老师们需求后及时准备。 ●发教学大纲、明确课堂纪律:第一次课发教学大纲、明确课堂纪律、说明考勤办法等 (缺勤必须请假、超过规定次数必须退课重修,如MPA不得超过4次,否则成绩记为0分或不及格,见附件1)。根据任课教师需求,收集学生联系方式(测试电子邮件是否畅通)。 ●提前到达教室、认真做好考勤:每次课提前到达、认真做好考勤工作(如组织签到等)、 提前检查设备(如有故障及时联系教室管理人员)。补退选后到业务办领取选课名单。 ●全程参与课堂帮助学生、了解学生需求:协助组织课堂讨论等(最好能协助课程辅导), 主动了解选课学生的课程需求和意见,并及时转告任课教师或业务办参考。 ●提前办理外请专家讲学与调课报批手续:若任课教师邀请外请专家讲学、提前填写 相关表格领取酬金并做好联系接待服务工作。若需调课、需提前填报调课申请报批(原则上每门课1学期调课不超过1次)。 ●认真做好通知与提醒工作:及时转发本课程教学通知(尤其是教学调整通知,需通知到 每个选课学生)。提醒和督促选课学生参加网上课程教学评估。及时提醒缺勤将超过规定次数同学并强调后果(期末可留考勤表复印件)。提醒学生作业和课程论文提交方式与时间(务必强调选课后未参加考试或未按时交课程论文,相应环节将以“0分”计)。 ●及时收取、催交和认真核查期末课程论文:逐一电话或电邮提醒未按时提交的学生, 并强调后果。尽量确保选课学生完成课程论文或相关要求。并根据任课教师需求对课程论文进行诚信审查。 ●及早核查及上报缺勤情况:缺勤情况及时告知任课老师。尤其缺勤超过规定次数情 况提前上报业务办。确定重修后通知本人及早办理退课手续。有关退课重修事宜。 ●协助提交成绩、完成任课教师交办的其它教学辅助工作:协助教师合成和网上提交成 绩(否则必须交迟交申请报批。提醒若学生未交期末论文等而无法给成绩,关网前可先暂存成绩、尽量催交。因一旦提交系统将默认为“0分”且任何人均无权更改)。认真完成其它工作。●及时提供教学信息及提交存档材料:随时向业务办提供课程教学信息和简报等。课程 结束后提交需存档的材料:教学大纲(电子版);多媒体课件(电子版);考勤表(任课教师签名);期末考题(监考表);书面成绩单(教师签名)。业务办电话:62794348、62794349 ●自评助教工作完成情况:根据以上工作完成情况,期末结课时自评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