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罗源县文化名人

罗源县文化名人

罗源县历史简介

罗源县古代别名罗川,夏商时期属扬州分域。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初置罗源场。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改为永贞镇。五代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升镇为县,改称永贞县。宋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定名为罗源县,相沿至今。

罗源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西长78.5公里,南北宽28公里,总面积1187平方公里,其中海域103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人,其中畲族人口占8.3%左右。

罗源历史悠久。根据上世纪80年代,文物工作者先后在城郊、中房、起步、寿桥等地发现新石器或青铜时代遗址19处,采集到180件陶片,17件石石族、石石奔来分析,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罗源就有人类居住,最早定居的为土著人。西晋永嘉前十多年(公元290年前后)已有中州人移居于此;唐朝末年又有一批随王潮、王审知入闽的河南光、寿两州避乱者和随军散勇迁徙入罗。这些先民的入住,把中原文化带到罗源,对于历代罗源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罗源由于地理环境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又靠近省垣福州,所以建县之后,商务兴旺,经济发展很快,伴随着文化教育也十分振兴,历史上出过不少达官名士,特别是宋代,教育风行,儒生拔萃,屡屡登第,可以说是蜚声鹊起,榜誉蝉联。据新修《罗源县志》记载,宋代罗源先后出过进士203名。著名的少师黄伦、尚书陈显伯、太宰余深、名士

陈善、张磻等,都出于这个时期。家有梧桐树,总见凤来仪,宋代,罗源由于许多名人仕外,也招来不少学者名流的光顾,理学家朱熹、诗人陆游都曾经在罗源驻足或讲学,留下许多珍贵文物。罗源著名文物保护单位陈太尉宫、圣水寺栖云洞十八罗汉石雕像、才翁石、三黄世家宗祠匾额,以及其他古建筑,圣旨等等,都是从宋代延传下来的。

罗源由于交通发达,与外界交往机会繁多,历史上从外界也传入不少传统文化,包括佛教文化,民间手工业,异地风俗等。境内很早就设妈祖庙,敬仰林默娘,兴建西洋宫,供奉陈靖姑,所以由于近年来涉外涉台文化发展迅速,许多海外朋友,港台同胞经常前来礼佛进香,也带动着外资企业的发展。随着罗源湾的开发,我们相信,丰富的罗源历史文化资源必将为新一番创业增光添彩,大作贡献。

罗源“三黄世家”与朱熹文 / 心中彩翼

“三黄世家”是南宋时期,罗源人对宅里埕黄姓的敬称。其始祖是古田人黄执躬,民间称为黄龙的人,于北宋微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迁罗源城南菜园剪茅为庐而居。他有三个儿子:槐、枟、棆,先后登第为官,时人称为“三黄”。其中以三子黄棆(公元1126—1202年)字公择的最为著名,他自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中进士后,官浙江海盐知县、广东东路运转官、特授朝议大夫,封罗源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赐紫金鱼袋(宋朝四品以上官员官章服佩带物),敕巡广南东路转运使兼本路劝农使,兼提举本路盐使,卒后赠少师(在宋宁宗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之后)。他在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被授左正言(宋朝谏院设左右谏议大夫执掌谏院,谏官称司谏、正言;属正四品),此时,六十四岁的黄棆上疏劝皇帝节俭,“上喜曰‘卿甚纳忠’”,深受光宗帝的赞赏,这篇奏疏也得到了当时任漳州知州朱熹的认同,清道光《新修罗源县志》载:“时朱晦庵(朱熹别号)守漳南,见棆奏,嘉叹久之,即命大书于揭客次,以示僚属。”从此,朱熹对黄棆有了深刻的印象,为日后的交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朱熹祖籍江西婺源,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出生于福建尤溪,

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晚年定居建阳考亭,自号“晦翁”,庆元学禁中又号“遁翁”,是我国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与黄棆的友善也就是从庆元学禁中得到加深。据建阳市徐学仁先生编写的《新修朱子(晦庵)年谱》中得知:庆元三年(公元1198年)其年已六十八岁的朱熹因学禁,自三月起至“十月初,外出半年的朱子回到考亭”,而这半年里,三月他到古田彬洋、四月到长溪(今霞浦县)、浙江永嘉、返回福建闽清,然后顺流而下到闽县(今福州)又到连江访友安仁里;民国《连江县志》也载朱熹“于庆元间遭伪学之禁,遁迹三山,转长乐。与其徒刘砥、刘砺抵连(江),寓宝林寺。”而在这半年中是否来过罗源,没有具体记载,但从罗源县志及有关书籍资料中还是可以从中找出一丝痕迹来的。清道光《新修罗源县志》载:“棆与朱紫阳(朱熹的别号)友善,尝作共坐小影图。往来翰墨,‘前志’(指清道光《新修罗源县志》之前的县志)称犹有存者,家庙有文公(朱熹谥号)‘三黄世家’书额。”从以上记载中可以推测出:朱熹是在庆元三年五、六月间寓连江宝林寺,由于宝林寺离罗源不足二十里路;他应时年七十二岁已致仕(即现在的退休,古代礼经规定,七十致仕,宋代也不例外)在家黄棆之邀来到罗源,作短时间之旅,并受黄棆委托为《三黄世家宗传》家谱作序、题祠堂匾额;事后请丹青手(画家)画共坐小影,以作留念。

同时据1985年罗源县佛教协会编写的《莲花古迹》书中记载朱熹当时就住在罗源南郊莲花山麓圣水寺的东侧文公书院里,其实在朱熹客居之前应称“连茹斋”,“连茹斋”是黄家的私塾,由黄执躬于绍兴年间创办的,供黄家子弟读书用。这地方清净环境幽雅,住在这里可以静心养气,空闲的时候或往圣水寺周围散散步,或与僧人谈谈话。“寻僧但觉云生脚,听法居然石点头。”是他当时心境的诠释。如今这副由朱熹撰写的对联,还挂在圣水寺的山门上,给这座古刹增添了光彩。

黄家的后人非常珍惜黄棆与朱熹的这段情谊,据元朝吴海在《闻过斋集》有《跋罗源黄氏所藏朱文公手帖》一文中记载:“文公先生(朱熹),道德事功被世,其寸纸片墨流落人间,自当为世所宝,况平生游往复书札,其子孙宝之宜如何也?此卷前四幅,文公与黄运使书,后两幅,右曹与左藏书。五世孙晔出以相示,捧玩之余敬识于左。夫君子之于前哲,观其迹则思其人,慕其人则企其行,非徒宝之而已。”收藏朱熹手迹达五世之久;同时,将“连茹斋”更名为“文公书院”,以示纪念朱熹。只是到了清道光年间,大概不再办学,才将书院施舍圣水寺改作客堂和禅房,邑人薛锡熊为圣水寺取八景时更名为“书室清幽”。客堂和禅房至今还在使用。

但是,令人惋惜的是《三黄世家宗传》连同朱熹撰写的序,元末焚于战火;而更令人扼腕痛心的是朱熹亲手为黄家祠堂题写“三黄世家”的匾额不是毁于历次兵燹,而是毁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场“文革”浩劫。

陈显伯(1192~1262年),字立夫、汝仁,号竹所,罗源县重上里(今飞竹镇)人,宋宝庆二年(1226年)释褐。初任京簿官,淳祐年间(1241~1252年)任长汀县令,任内扩建学舍,又拨盐场息钱作为教育经费,受到当地士民的好评。宝祐二年(1254年)十月,任太子讲读官,循循善诱。宝祐四年,与王应麟同为考官,评文取中第一甲第一名文天祥,第二甲第一名谢枋得,第二甲第二十七名陆秀夫,三忠节皆集于门下。后来,显伯出帅浙东,在任10月,理宗诏为兵部侍郎。上京时,改任吏部侍郎兼礼部尚书、国子监祭酒、资善堂翊善。不久,任知制诰、吏部尚书、礼部尚书,而辞去祭酒。开庆元年(1259年)八月,贾似道为右丞相,显伯见奸人当道,力请归田,理宗不准,任为宝章阁直学。显伯以足疾为由,三辞,遂归乡。

景定二年(1261年),独资重修沈尉桥,俗称“陈公桥”。同年十一月,理宗诏加端明殿学士致仕。回乡筑“松亭书院”,并置廪田。显伯还常到书院与诸生讲义理之学,教习科举之文,当地人文蔚起。十二月,回大善洋尾祖宅,造“锡街”。卒赐通奉大夫,进爵长乐郡开国侯,食邑1200户,葬于县北常熟乡安乐丫。著有《玉堂制稿》,已失传。余深

开放分类:人物

余深(约1050—1130年),字原仲,北宋时期罗源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官位太宰(副宰相),进拜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加太傅。《宋史》、《八闽通志》、《福州府志》、《罗源县志》皆有传。名列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宰相全传》中。他因由奸臣蔡京引荐,故多遭时人非议,如《宋史》。但后人多给辩解,到了明朝的《大明一统志》就将他列入“人物传”中,并称其忠谏。作为名宦名人,他许多故事流传民间或记载在各种史书志乘笔记中,这里选择三则故事,从中也可算作对他的一生功过是非的评判。

一、修建余家塘

话说余深老家在罗源县治西里许的地方,并建有聚书所,周环皆水,人称玉环馆,余深中进士,留在京城当官以后,很少回家,老房就住着他的父亲余孟坚及家人余忠,不久余老太爷过世,他丁忧在家。第二年清明时节,余深带着家人余忠并请了一位风水先生到他父亲的坟上祭奠去了。他父亲的坟就座落地县南郊的莲花山上,远望对面席帽山、仙茅山,成三山对峙之势,确是风水宝地,而且坟墓就修建在莲花山的五虎下山之一的虎穴里。按风水地理说法葬在这个宝穴,后人必出贵人,而此时余深虽在京城官居著作佐郎,只是一个正八品的小小京官,因此这次趁着扫墓之机,特请了这位风水先生。风水先生用罗盘测过后说,这穴位没错,方位坐势也对,虎本可以过山,过山后就可发达。但目前问题在虎过山的路被五里渡的潮水给隔堵了,虎一跃就落海,不能到岸过山,虎过不了海,就上不了另一座山,老爷你就升不了官了,除非在海边筑一条大坝,让虎过度堤坝然后上另一座山,那样老爷你就可能会大发达,不过这样会破坏本县的风水,如此以后罗源就出不了状元郎了,除非老爷升官后再将大坝给毁了。余深听了点点头,回家后不久,用京城里的积蓄,招募一批强壮劳工和族人,花了一年多时间在县城的东隅海滩将大坝修成,但由于是海水滩涂,种不了蔬菜水果又养不了鱼,只好引附近的几条山水蓄成一个水塘,种一些荷花,这个荷花塘由于是余深造的,所以人们称为余家塘,也就是现在“九大中心”所在的地方,这个名字沿用至今。

三年后,余深丁忧结束,上京就职去了,这一去真是猛虎过山,一路呼啸而去。余深由著作佐郎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累官御史中丞兼侍读,后结交蔡京,官封太宰(副宰相),进拜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加太傅。真是一帆风顺,升官封爵,好不风光。

某一日,家人余忠忽然进京来了,送给余深一封家书,意思是说这几年围堤越围越长,荷塘越来越大,山水越来越少,周边许多地方积淤了沙土,已经生草长树种不下荷花了,是不是引水改造为田,用于耕种作物,但目前水源缺少,可否请老爷修一封书予知县老爷,请他网开一面允许引小西外河的水到余家塘来灌溉,只字不提毁堤的事。余深接到信后,想了又想,觉得若引小西外河的水要经小西门过后张街折学宫旁再出北门,定引起群众不满,俗语说“宁可犯天条,不可犯众怒”,还是想想办法。于是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后,来个文字游戏。给家人修两封信,一封给知县老爷的,信中只要求借水一尺,另一封交代家人等知县老爷答应再行事。余忠回家后,即送达县老爷一封信,知县老爷信看后觉

得太宰大人也太客气了,借水一尺有何不可,就答应下。家人知道后,打开第二封信,依计行事,连夜组织大量劳力,一夜之间开凿了一条由小西至余家塘的只有一尺宽的河浿,将河水源源不断地引到了余家塘的田地里,等到天亮,知县老爷知道后傻眼了,也就无可奈何了,老百姓觉得生米煮成熟饭,也乐得用水方便,从此罗源城关有了一条穿城的泻洪河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不断城市改建才由明沟变成暗沟。)以后罗源城内不管发多大的洪水,都不会积涝成灾的。余家塘不再种荷花开始种水稻了,万顷荷塘变成了万亩良田。后人为了保住水田不断地加固堤坝,只有大台风连着十五的潮水时,才偶尔淹没稻田,只是罗源从此以后没有出过状元,也没有一位的官职高过余深。为这事,老百姓没有忘记风水先生的那句话,就编了一句谶语:“水破余家塘,当立状元坊”。想提醒余家的人,终究只成为俚语。至今余家塘未破,罗源也就出不了状元,立不了状元坊了。

但不管如何余家塘毕竟是罗源人民在九百多年前修建的,它是罗源围海造田历史的第一次,其功是不可没的,其作用还福泽于今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二、举士避亲嫌

话说余深自从与蔡京结党后,深得徽宗皇帝的宠信。大观三年(1109年)又是一次三年一考的大比之年,余深被举荐担任当年的主考官之一,为国家选拔栋梁之材。当笔试结束后,在礼部唱名时,一个熟悉的名字,跳入余深的耳朵,余光庭。这是他的叔伯兄弟啊,他知道光庭从小就聪明智睿,刚直不阿,又是一个孝子,102年,光庭现次入试,礼部唱名又名列前茅,宋徽宗闻其名深为赏识。后官任光禄寺丞、出知南阳邓州(今河南邓县)。宋高宗赵构建炎初,抗击金兵,余光庭与城共亡,不屈而死,全家仅幼子随乳母逃脱,不知所终,余皆殉难。后人为了纪念此事,把这段历史记在了《八闽通志》人物传忠烈附死难传中。

三、缘结荔枝深

余深当权之时,因与蔡京等结党,深得徽宗皇帝宠信之外,也由于他的才华,得到徽宗皇帝的赞赏。徽宗皇帝不是一个治国的皇帝,却是一个风流成性的皇帝,喜欢吟诗填词、写字作画,经常秦楼弹琴楚馆抚瑟过着倚红醉绿的糜烂生活。宣和年间的一个夏天,徽宗皇帝高兴之余,召集群臣于御花园,品尝新进贡的闽南荔枝,并当场以十四寒赋诗一首,其中有句“玉液乍凝仙掌露,绛纱初脱水晶丸。”能参加这个盛宴,每个臣子都感到是一件千载难逢荣宗耀祖的事,且不说跟皇帝在一起品尝他所赐的当时最贵重的水果,而且还能和诗一首,尽展才华,你说余深能不高兴。于是,诗意溢于笔端,诗潮涌现丝笺,搦墨挥毫写下了《奉和御制颁赐荔枝》一诗:

结实宁辞火后山,移根今照日华丹。

来从南海航千里,赐比西山药一丸。

封值自怜依禁御,芬芳无复耀幽兰。

万年枝上风光到,尝奉宣和燕暇看。

然而“万年枝上风光到”却只是一厢情愿的事,荣华富贵就如昙花乍现一样。官当大了不能说没有人忌妒,更何况是与奸臣蔡京在一起,由结党营私而图得高位厚禄,得到的宠信,这本身名声就不好。小人无朋,连自己一党的人都忌妒,你说这样的官当得能长久吗?终于遭人弹劾,罢相了。但据后人考辩,余深也不是一个完全没有良知的人,虽依附奸臣,但没有违背良心,在职期间也为福建家乡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曾奏请免除福建酒禁,得意皇帝恩准,并以己俸

代福建缴纳200多年丁钱,民蒙其惠。宰相王黼欲议攻辽,余深反对,并上《论开边》陈述利害,极言不可。最后因徽宗欲取福建花果,余深上书力言不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福州知府,住在福州西门自己的府第中,“余府巷”因而得名。(《宋史》和《中国宰相全传》都因这将他误为福州人。)在他的福州住宅里有一棵老荔枝树,与余深感情很深。余深在家的那几年,荔枝树结的果实又大味道又非常的鲜美,余深给他取名“功亮”,“功亮”是余深的御书阁的名字,以书阁命名荔枝,可见余深对这棵荔枝树有多么的厚爱。到了靖康年间,余深再次遭贬任镇江节度使。这年,这棵名叫“功亮”的荔枝树就不再结果了。第二年,余深遇赦回到福州,荔枝又和从前一样。荔枝树的传奇故事,广为流传,到南宋绍兴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来闽在福州,可能还见过这棵荔枝树,于是将这个传奇写入了他《老学庵笔记》。

罗源人物传

陈苏

陈苏(约831~915年),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唐末秦宗权乱河南时,举家迁罗源新丰里曹峰村(今中房乡辖境)定居。陈苏品行高洁,很有才华。入籍后,传播中原农业生产技术,发动乡人开荒种植茶叶、蚕桑;立乡校,传播文化知识;提倡敬老、尊贤、爱幼,深受乡人敬重,尊为“高行先生”。年85无疾而终。乡人将其手建的陈氏宗祠改为“高行先生祠”,立像奉祀。后该祠经扩建改称陈太尉宫。

陈偁

陈偁(1015~1086年),字君举,福建延平(今南平市)人。生于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16岁登庚午(1030年)榜特奏进士,曾任尤溪县主簿。庆历八年(1048年)任罗源知县。上任后,主持将原设水陆寺西的县署迁建于凤山南麓戴坑,免受洪水之患;将儒学学宫从四明山下迁至县署东南;修缮孔庙,延师讲学,邑中知名士多出其门。皇祐二年(1050年)主持修建西郊外引水渠道,引水灌溉民田近千亩,受到县人敬重,将渠命名为“永利渠”并在渠畔建陈公亭以表纪念。元丰中(约1081年)调任蔡州(今河南省汝南)通判,继升惠州(在广东)知州,在任期间,动员民众修筑湖堤,疏浚湖区,蓄水泄洪,颇有政声。元祐元年(1086年)卒,终年71岁。

余深

余深(约1050~1130年),字原仲,罗源县人。宋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崇宁元年(1102年)为太常博士、著作佐郎,历司封员外郎、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累官御史中丞兼侍读。曾与开封府尹林摅同治张怀素狱,把蔡京与张来往信件当京面烧毁,因而得蔡京引荐,官至太宰,进拜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加太傅。宣和二年(1120年)徽宗欲取花果于福建,深上章力言“不便”,忤帝意,被贬出知福州又命为镇江军节度,深上表请辞。建炎二年 (1128年)屡遭弹劾,降中大夫临江军居住,旋遇赦还乡,居福州,立第西门,“余府巷”因其得名。

深在职期间,曾奏请免除福建酒禁,得到徽宗准许;又以己俸代福建缴纳200多年丁钱,民蒙其惠。宣和中(1119~1125年)王黼等议欲攻辽,深上《论开边》疏,陈说利害,极言不可。深曾在罗源县城东门外围海种荷(称余家塘,后垦为田),并在西郊资寿坂筑蒋坑浿,灌溉农田。

余光庭

余光庭(生卒年失详),字朝美,罗源县人。宋大观三年(1109年)以漕监经推荐参加考试,名列前茅。时太宰余深为主考官,以光庭系其从弟,为避嫌疑,奏请不予录取,光庭毫不失意,怡然而归。越三年又入试,礼部廷唱又列前茅,皇帝闻其名深为赏识。历官光禄寺丞,出知南阳邓州(今河南省邓县)。建炎初(1127~1128年)金兵进攻南阳,光庭与城共存亡,城陷,不屈而死,全家仅乳母负幼子逃脱,未知所终,余皆殉难。

黄棆

黄棆(1126~1202年),字公择,罗源县城人。父执躬,字体仁,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自古田县迁罗源,在城南菜园剪茅为庐而居,为罗源宅里黄氏始祖。生3子:槐、枟、棆,后相继登第、为官,时人号为“三黄”。

棆生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11岁即刻苦读书,家贫不能得书,尝借书抄读,达旦不寐。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登进士,历官海盐知县,广东东路转运官,特授朝议大夫,封罗源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敕巡广南东路转运使兼本路劝农使,兼提举本路盐事。

棆出任浙江海盐知县时,对辖内为非作歹之豪绅,敢于绳之于法,境内得以安定。南宋孝宗末,侍臣推荐人才35人,帝从中亲择忠厚无党者5人,黄棆居首。光宗初,特授右正言,上疏劝帝节俭,光宗赞其“卿甚讷忠”。后又屡次直言上疏,言切时务,其《论安农》中,提出以农为本,不能让贪官污吏无休止地向农民敲榨勒索。在《论明政刑》中指出,“民贫兵骄,官多吏冗”、“法禁未行,狴犴未清”需严加整治。在《论取士》中,揭露取士官场腐败行为。又在《论辟僧道》中,劝皇帝以梁武帝身灭国亡为鉴,“持公道,远僧尼”。至于闽中利害,尤知无不言,深得帝之嘉勉。朱熹等有识之士,亦深表赞许,并广为传播。

棆为官时,举贤任能,曾举荐24人为官。任广西考察臧否时,能深入细察,

直言不讳,分别官吏好坏,曾察知贵州陈谠等7人为“臧”,知吉阳军梁和等5人为“否”,众人咸服其公。

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黄棆辞官,授秘阁修撰、集英殿修撰,嘉泰二年(1202年)卒,终年76岁,卒后赠少师。

叶荐

叶荐(生卒年失详),字宋颖,福建建宁县人。进士出身,初任侯官(今闽侯)县丞。南宋绍兴中(1131~1162年)为福建帅府幕宾。绍兴十四年 (1144年)调任罗源县令。绍兴十六年(1146年)主持白柯(今松山镇)海滩修筑海堤,围建白柯塘,垦为水田,民受其益,交口颂德。时有规定官获强盗至20多人者受赏,荐有所获,多从轻释放,不自为功。

陈善

陈善(生卒年失详),字子兼,自号“潮溪先生”,罗源县人。9岁能诵五经,20岁所作文章,时人大加称赞,称之崔(白)蔡(襄)所不及。南宋绍兴间(1131~1162年)为太学生,慕北宋太学生何蕃、陈东等人之气节,时秦桧屈膝和金,陈善慷慨直陈,力诋和议。入闱考试,主考官畏秦桧权势,不敢录取,故不得一官,善亦不以功名为念,视宦情淡如水。归竟杜门著书,诸子百家、佛道、阴阳卜算、农圃等无不涉及。至秦桧死,始登绍兴三十年(1160年)进士第,授太学录。一生著述诗文甚多,均散失,惟《扪虱新话》15卷传于世。

张衜

张衜(生卒年失详),字周甫,又字用叟,罗源县人。为人正直刚毅。南宋庆元间(1195~1200年)为太学生。时韩侘胄当权,为排除异己,指使党羽李沐攻击、诬陷右丞相赵汝愚。张与同窗学友杨宏中、周端朝、林仲麟、蒋传、徐范等6人激于义愤,伏阙上书,劝留赵汝愚。因而触怒侘胄,贬 等6人于500

里之外,予以“编管”。父翮,官少傅,闻讯不以为戚,其兄少师磻还寄诗送行,有“窜乡此去嗟予季,忠国由来发异芳”之句。不久得赦还。用少傅荫奏补授官。开禧三年(1207年)侘胄被诛。嘉定元年(1208年)十月,诏褒录庆元上书6人,世称“庆元六君子”。

张磻

张磻(生卒年失详),字渭老、敬夫,号松山,罗源县人。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与弟张庠同榜进士,由检点赡军,历官国子祭酒,权兵、吏二部尚书,权刑部尚书兼礼部,拜端明殿学士,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进封长乐郡公。后辞去官职,卒赠少师。

磻为人守正不阿,风采凛然。出知临江军(在清江县)时,邻郡临川清江渡产纸名“清江纸”,户部误以清江纸产于清江县,下令临江军索贡纸3万,磻上书申辩;反又催办,磻复申前由,遂得免贡。

磻为参知政事时,曾于经筵(御前讲四书五经)时上疏,直言皇帝乘舆到原庙祭祀,而后临幸“龙翔”,所经之途,截锯屋檐,加宽道路,虽给补偿,无济于事,百姓议论,怨声载道,费繁弊滋,莫此为甚。因而是年行幸之事遂作罢。

右丞相史嵩之,专横独断,排斥异己,淳祐四年(1244年)母丧去位,后欲钻营再相。磻发策出题议论,发动太学生144人,武学生67人,京学生94 人,上书力阻嵩之再相,但无法上达。诸生乃书嵩之劣迹张贴于太学斋廊并罢课,御史、谏议、三镇也交章声斥,嵩之只好作罢。淳祐六年(1246年)十二月,嵩之居丧满,复谋进用。时磻为大司成,率同列力陈史的罪恶,帝乃命嵩之辞官,诏不复用。由是磻之直言敢谏名震于时。

陈显伯

陈显伯(1192~1262年),字立夫、汝仁,号竹所,罗源县重上里(今飞竹乡)大善村人。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初调京簿官,历官至吏部尚书。后加端明殿大学士,进爵长乐郡开国侯,食邑1200户。

陈于淳祐间(1241~1252年)出任长汀县令时,曾扩建学舍,拨盐息钱为教育经费,颇得士人称赞。宝祐二年(1254年),太子赵禥封为忠王,陈为讲官,东宫建资善堂时,陈又被选为讲读,忠王称赞:“陈先生循循善诱人”。宝祐四年(1256年)陈为考官,评取文天祥及第第一,谢枋得、陆秀夫皆其所取之士。时以权奸用事,力请归田。开庆元年(1259年)理宗授以宝章直学;景定元年(1260年)召为吏部尚书;景定二年四月命为徽猷阁大学士,陈以足疾为由,均辞不就职。回乡后,构松亭书院于沈尉桥之北,设四斋,置廪田,延师讲学,费皆己出,罗源之学因而盛极一时,曾培养不少人才。著有《玉堂制稿》。

林兴祖

林兴祖(生卒年失详),字宗起,号木轩,罗源县人。元延祐五年(1318年)任罗源教谕,兴办学校,培养人才,教绩显著。至治二年(1322年)登进士第,授承事郎,出任黄岩州同知,廉洁爱民,境内安定。后知隋州,又有功绩。至正初,迁知铅山州。该州豪强吴友文为首制造假钞,延及周围州县;且凶狠狡猾,夺人妻女11人为妾;又派爪牙数十人打入州衙任职,伺有欲告发者,先诬以他事,前后被杀害的不可数计,民含冤不敢诉者10多年。兴祖到任后,誓除此害,即张榜查禁伪钞,且立赏募民首告。初有告发者,祖佯以不实为由,斥之去;又接告发,人赃俱获伪造者2人,而堂审时声色不甚严厉。友文以为祖执法亦不严,亲至衙门为同党说情,祖乘机予以逮捕,大摄以威,州民闻讯,告发者达100多人,经审讯又捕友文同党200余人,悉绳之以法。民害既除,欢声载道。尔后凡有利于州之事,逐渐施行,由是政声远播。经江浙行省丞相别儿怯不花推荐,升任南阳知府、建德路同知,皆未赴任。至正八年(1348年)特旨迁兴祖为道州路总管。道州路属县永明,洞瑶常有“小乱”,兴祖以手谕劝告,众称“林总管廉而爱民,不可犯也”,三年不入境。兴祖又减轻赋税,减少徭役,赈贫济困,因而境内大治。经宪司考核,道州政绩为最。后以老辞官,卒于家。

尤光被

尤光被(生卒年失详),字子辉,号鉴峰,罗源县人。明万历元年(1573年)举人,万历四年(1576年)进士。任信阳刺史,迁户部尚书郎,出为和阳太守,有善政。和阳为交通要道,往来行旅甚多,光被常自出薪俸接济病、困行旅。有吏献分外收入三百金,光被怒而痛斥。和阳多诉讼,光被明于察访,善于辨析,毫无积案。公余之暇,常到学宫为诸生授课,和阳文风大盛。后卒于任上,《和阳县志》称其“威行惠流”。著有《敝箧存言》。

张翀

张翀(生卒年失详),字南溟,浙江丽水人。由明经授国子教习。康熙七年(1668年)任罗源知县。博学多才,胆识过人。时海禁森严,原被迫内迁的沿海居民,流离失所,饿莩惨目,常越界捕鱼,若被防官擒获,置之死地。翀甚表同情,遇获越界者,唤进内衙加以劝戒,临审时多方开脱,不予究罪。闽省耿藩(指三藩之一耿精忠)暴虐人民,纵藩丁四出掳掠,拷打捆悬,无所不至,地方官皆受其压制。翀惟知有法,不知有势,将藩丁笞责驱逐出境,藩闻之大怒,召知府王之仪出具罪状要其参揭张翀。幸知府正直不阿,不从其命。藩乃自发令牌吊问,翀见牌到,即佩县印单骑上省,士民遮道劝阻不回,一时络绎追随数百人。至省郊,藩丁甚众,意欲当途窘辱,见百姓纷从,不敢举动。藩闻知亦只好作罢。翀不屈而归,一时传说,有“鱼头参政王知府,强项董宣张罗源”之谣。后卒于任上。

王楠

王楠(生卒年失详),字颐中,湖广麻城(今湖北省麻城县)人。举人出身。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任罗源知县。上任后,察知县境人口、田赋严重失实,人口中老、故、逃亡之丁仍挂册,其后代长期负赔丁税、差役;田赋则有“有田无赋,有赋无田”现象,尤其部分地主逃避差役,田地挂户,隐匿面积;一些豪强强吞田地,转嫁田赋负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值编审之期,王楠单骑简从,自带行李粮食,沿村查对丁口册,豁免老、故、逃亡丁77名,使其后人免受赔累。田赋则按赋名、地段逐户核对,凡无田之赋予以豁免;凡挂户隐匿则亲自监丈,按实载册,按亩征赋;对强吞田地者,即令退还原主。康熙五十九年 (1720年),又继续清理“匠班税”,对已不从事工匠活动的匠户豁免其匠班税。同时呈报豁免沿海“渔课税”的驮赔,并裁减屯田银之“火耗”。康熙六十年,王楠推行“顺村滚催法”,将全县16里粮户编为44村,实行“以地从人,就人征赋”,并由土地所有者纳赋,防止地主以挂户等为名转嫁差役、田赋于佃农。在任期间,编纂《罗源县志》十卷。

黄英

黄英(1653~1728年),字挺通,号颖公,罗源县人。父早逝,事母孝。耿精忠叛清后,闽海一带尚未安定,英深谙水性,从军期间对恢复金门、厦门并澎

湖36岛屡立战功,官授左都督,因其老母在堂,不忍远离,致误行期。及陛见,康熙皇帝询其为何来迟,英以“恋恋老母”如实相告,帝大喜,即委以左都督管江南漕标游击事,御书唐句赐赠。后累升至金门总兵,任职期间对兵、民关怀备至,兵民感德,为其立生祠,置田产,四时祭祀。康熙六十年(1721年)后,调任台湾总兵,任职期间,关心民众疾苦,恩威并济,社会安定,台湾军民感恩戴德,亦立祠奉祀。英生三子,长子正元历官处(州)金(华)总镇;次子正清官大理寺右寺正,三子正纲历官江南、浙江、广东提督。

黄正纲

黄正纲(1704~1774年),字会一,号梅亭,罗源县人。为人忠直厚道,夜间观书,有盗潜入其家,被获,乃里中人,遂予释放,且济以资本,终不泄其姓名。雍正四年(1726年),赈饥乡里。纲本文职生员,但按例应荫袭武职,历官至江南、浙江、广东提督。镇嘉兴时,奉命督运浙粮6万石,航海赴闽赈饥,至蒲门风浪大作,众徒惶怖,欲停泊避风,正纲认为饥民嗷嗷待哺,刻不容缓,命令溯狂澜而进,遂如期到达,饥民得以赈济。镇黄岩时,雍正帝南巡,负保卫之责。任江南苏松镇总兵时,经受皇帝阅操,赐给花翎、貂缎。母丧在家守孝期间,出入步行,道遇乡亲,不分贵贱,谦虚尽礼。孝满,出镇碣石,统兵会哨,途中飓风折桅,将士请其过副舟暂避,纲镇定自若,称:我等义共安危,岂可个人偷生。终不易舟。镇高州时,有守备向其行贿,要求保举升官,纲怒而斥之。升浙江松江提督,御赐“福”字,后调广东提督,钦赐筵宴。年七十卒于广东提署,奉旨动帑建坊,钦赐祭葬,加赠一级。

阮升基

阮升基(生卒年失详),字亨举,号昉岩,罗源县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任宜兴知县时,振兴书院,增修县志,倡造、修葺亭宇桥梁等多有建树。宜兴多望族,县试时,送礼托情者不乏其人,升基一概拒绝,坚持凭文去取,深得士民赞扬。时有势豪杨某踢死一仆,县役皆其党羽,无法尸验真实,升基密禀江苏按察使,请派仵作到宜兴重验,遂而真相大白,案犯立即被绳之以法,县民莫不称快。《宜兴县志》称其“接士以礼,抚民以宽,治狱平恕。”历任吴江、武进知县及扬州、常州同知,均有政声。嘉庆四年(1799年)都宪熊枚以其“卓绝才能”予以保举,适逢母逝守孝。服满,就任广东从化。中丞□崶久闻其才,欲破格升拔,基因病请辞。不久病卒,享年53岁。

陈至陛

陈至陛(生卒年失详),字赓九,号玉溪,罗源县人。清朝以廪贡生叙用广东吴川知县。一上任即兴修水利,构筑堤防,教民制水车,用以灌溉;对不合理之徭役,上报免除,减轻人民负担;自捐薪俸建明伦堂、义塾。后因亲老告归。返里后,凡邑中义举无不毅然身任,捐租谷20石作为罗川书院经费;每逢歉年,减价平粜稻谷,以济贫困,邑人称道。

顾玛琍

顾玛琍,亦称顾玛琍亚(生卒年失详),女,英国人,大学医科毕业,贵族出身。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来罗源,在凤坂村创办安立间诊所,次年迁入县城专治女病人,俗称“女馆”,从此西医传入罗源。宣统二年(1910年)增设“男馆”,合称罗源基督教医院,顾任院长。并在西门外横路下农民卓和尚住房设分诊所,便利病者就诊,又在麻风院设医疗室免费治疗麻风患者。

顾玛琍医德高尚,平易近人。不论寒暑,不计城乡,不顾远近,不分昼夜,随请随到。

顾玛琍常施医济药,救治病人。孝巷街刘长长幼失父母,体弱多病,顾为其免费治疗,出院时还赠以一套新衣。岭头村张明铸妻难产,经顾施以手术后,顺利分娩,念其家贫,分文不取。司前街林庄庄年50岁,患“臌胀”已到晚期,顾出于爱心,每周为其抽腹水1~2次,还免费提供营养品,至病妇坚持出院而罢。更可贵的是松山岐后黄金旺妻患臁疮,长期溃烂,痛苦异常,顾常步行上门诊治,使溃疡面收口,但未能长出新皮肤,顾毅然挖自已腿上皮肤移植其疮口,终获痊愈。

顾玛琍还经常赈贫济困。岭头谢文钦母得病医治无效而卒,谢年方15,无钱收殓,顾主动出资收埋安葬,文钦感激之余,遵母遗命,拜顾为“义娘”。司前街林妹妹患先天性聋哑,住院治疗无效,顾恤其生活无着,送往福州聋哑学校读书并习手艺,学成回家,仍不能自给,顾每月接济数块银元补助其生活。民国15年 (1926年)驻扎井巷的粤军许崇智部队开拔后,广东顺德籍士兵许发明患关节炎,且满身疥疮糜烂,掉队而流落街头,顾将其收留入院免费治疗,出院后按月资助膳费并送其到东门黄升忠师傅处学裁缝手艺,后来还资助其娶亲成家。

顾玛琍在罗行医近50年,年逾70,于民国26年因抗日战争爆发回国。教友、同事、病者家属依依惜别,相送至宁德县三都。

陈依奴

陈依奴(1860~1927年),长乐县古槐乡高楼村人,生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光绪六年(1880年)携眷来罗谋生,遂定居罗源,住城关东门外府前街,业大木(房屋建筑),技术高超,技艺精湛,享有盛誉。其主要技术为牮厝,凡房屋倾斜者,均请其牮正。曾移建北门街郑少凌六扇厝,旋转建筑物 180度,将该扇厝在原宅基地进行前后门调换,保持建筑物原貌。并曾独自设计、更换大士阁主柱。民国16年(1927年)卒,享年67岁。

黄倬云

黄倬云(1865~1950年),字汉卿,号梦周,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原姓卓名云,罗源县中房乡满盾村人,家贫,童年时被县城老童生黄书钦收为养子,改姓黄,更名倬云。

倬云入嗣后,随养父受启蒙教育数年,后在城关一家“元宝”店当学徒、店员。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参与岁考,名列武生员(秀才)第十七名,时年24

岁。

翌年,倬云与同科学友陈某,共赴闽南一带游览佛寺,对佛像雕塑艺术深感兴趣,悉心观摩鉴赏。不久经晋江县友人介绍,只身前往泉州府(今泉州市)拜师学习雕塑技艺。第二年学成返县,独自开设“又日新”泥塑兼纸扎店于城关草桥头街,遂醉心于泥塑生涯。开业之日,尽将学艺期间泥塑作品陈列店前,供众品评,引起县内泥塑者瞩目,称赞其艺术水平堪称一流。

倬云泥塑技艺日益精湛,一经过目,一捏就成。宣统二年(1910年)二月初二日,县署内部举行“土地”诞,倬云以生员身份获准进内参观,甫近土地祠,遇一艳妆少女,但其貌甚丑,倬云凭瞬间印象,回店后取泥随手捏成一尊“丑女”塑像,陈列临街窗橱中。不料被过往衙差认得为知县小姐,驰报于知县李荣绅。李怒不可遏,以侮谩县官为由迅责县学教谕革去倬云生员“功名”,以便治罪。不料教谕反大加赞赏倬云艺术天才,毅然出面为之开脱罪责,终使一场“莫须有”罪名不了了之,从此倬云名声益彰。倬云还喜捏闽剧中角色形象,某剧团旦角(人称“姆大妹”),由于被倬云捏成塑像而身价倍增。倬云富有正义感,敢于揭露社会阴暗面。宣统年间(1909~1911年)县人逢妈祖诞辰,有迎神赛会之举,知县及管事者大小头目均乘机中饱私囊,倬云深感不满,即塑一个爬钱孔的群体相,形神俱肖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围观者无不称快。

倬云也精于纸劄,县境所有迎神赛会等各种纸制品,诸如大小“神鬼”、船车轿马,以至房屋、用具,多由其剪贴而成,活灵活现。

倬云于泥塑纸劄作业之余,常练习书法,至民国已成为县城精于隶书的唯一写手。

倬云从事泥塑纸劄生涯,自清末、民国至新中国初,前后计50年,于1950年11月病故,终年85岁。

程庄贞

程庄贞(1881~1963年),女,罗源县人。清光绪七年(1881年)生于县城李园坂一书香门第,从小熟读经史诗文。18岁与游裕玑结婚,婚后协助其夫设塾教读。不久夫逝,遗下一女相依为命。

民国6年(1917年),庄贞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毅然携女联袂赴榕,母女同窗就读于福州乌石山师范学校,时年37岁。民国8年毕业后回县,即在宅前街自宅创办罗源第一所女子小学,时人称“裕玑师母女学堂”,自任校长,其女珠瑛为教员。学校迁原水南宫后,增聘教师,增添设备,扩大规模,按新型学校模式办学,还增设适应女子就业的缝纫、剌绣、纺织等手工艺课程。民国14年前后该校有6台织袜机、2台布巾机等设备,聘请福州人陈姓师傅,专教学生操作。学校还开设“特科”招收读过私塾的青年女子入学,以学手工艺为主,学制半年。

程的办学精神得到社会赞扬和高度评价。女校刚创办时,县籍中共党员林可彝在日本闻讯,即来信祝贺;民国14年,可彝回罗时曾到该校参观,适逢体操课,见女生们队列整齐、英姿飒爽,便口占一绝,大加称赞;随后还赠送织袜机等教具。当时,罗源县长叶承祖也赠以“热心教育”之匾。

民国18年,该校改为“联桂女子职业学校”,程仍任校长。民国20年改为“联桂小学”。不久,因经费困难而停办。

程庄贞于1963年病逝,终年82岁。

欧家唐

欧家唐(1884~1956年),罗源县松山小获村人,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21岁只身离乡往新加坡谋生,途中被人拐卖给橡胶园为“契约华工”,十年期满,恢复自由后,适有某船船员华人王阿友(WongAhYou)病故,经人介绍以王之名顶替上船服务。此后,先后在新加坡、英国轮船为船员。民国30年(1941年)为英国商船水手长,一次在公海航行时,商船遭日机轰炸,在紧急关头欧用身体扑在船长(英人)身上,保护船长安全,继而带领众船员灭火,避免了一场惨祸,因而得到船长赞赏并呈报英国政府。民国31年2月24日上午欧应邀到白金汉宫参加英国王举行的授勋典礼,英王亲手将铸有“为上帝和帝国值得嘉奖的服务”(正面)、“国王乔治五世设立”(背面)字样的奖章佩带欧的胸前。民国37年2月后,欧在新加坡轮船当水手。1953年因右手工伤致残,回国定居于凤山镇溪尾路。1956年9月8日病逝,终年72岁。

萧求贞

萧求贞(1890~1961年),女,人们习惯称其为“伊俤嫂”或“伊俤姆”。罗源城关长桥路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月十七日出生于罗源白塔乡凤坂村。父母早丧,被罗源县基督教会收养。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教会选送到福清,在英籍女医生惠乐生(译名)创办的医院学习妇幼科专业。4年后回罗,在罗源基督教医院任助产士2年。民国元年(1912年)与薛瑞豪(伊俤)结婚,曾随夫赴新加坡考察、深造助产科医术。民国4年回罗源,即从事助产工作,为罗源第一位新法接生的助产士。民国13年与其夫创办圣约翰药房妇幼诊所,常深入市巷乡村为产妇接生。

萧助产临床经验丰富,医德医风为人称道。凡经其接生的婴儿、产妇,不论贫富均按罗源习俗,登门查访,关怀备至;遇婴儿、产妇稍有不适,一经请诊,立即出发,即使“满月”后仍经常巡视,远在数十里外的农村,亦随请随到,从不推诿;遇到难产者,日夜守护,直至婴儿出生。对于家境贫寒产妇,不收手术费、药费,有时还予济助。

萧对旧社会溺婴陋习,极为反对。在接生中察有溺婴企图者,都极力劝阻,或介绍给无子女者收养,有时甚至先抱回家,再找“主顾”。

萧还针对当时罗源天花病流行的实际,走乡串户,为儿童接种牛痘,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天花病绝迹为止。

新中国成立后,萧仍继续当助产士。1956年已67岁,仍按县卫生部门安排,与康望端合办妇产幼联合诊所。1958年该诊所并入城郊医院,萧仍任助产士。1960年退休。1961年4月11日病逝于福州,终年71岁。

郑天恩

郑天恩(1891~1964年),字仰钦,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出生,罗源县城关人。15岁从师习制伞工艺,后入万泉成纸栈为伙计,因经营有方被老板委以

掌盘(经理)之职。30岁后,力谋自立。20年代,先开盐店,继即独资设集美京果商号,租赁大老前店屋,经销南北京果杂货,兼营土特产出口业务。未几在鼓亭后开设集美酒库,雇工酿造各色米酒,由于讲求信誉,生意日隆。旋又与友人合资设立美光煤油公司,为美孚煤油公司罗源分理处,经营煤油、柴油批销业务;创办美和肥皂厂,制造北志牌洗衣皂,广销城乡;与妹夫范再庚合办民生织布局,手工织造爱国色布、帐布、面巾等产品。30年代初,又与友人合伙(后独资)开设寿春国药号,延聘名医坐堂,以药材地道、庄信公平,颇得病家信赖。抗日战争期间,因海运断绝,货源不畅,捐税加重,各业相继收盘,唯余寿春国药号与集美酒库继续经营到1956年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时实行公私合营止。其后参加公私合营太和药店工作。1964年病逝,终年73岁。

僧证亮

僧证亮(1892~1978年),法名演悟,字碧溪,俗家姓黄,乳名弟蛋,因出生时无胎发,浑名“和尚”,罗源县城关司前街人。生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父母早丧,家贫,年幼失学,12岁学油漆手艺,16岁到福州怡山西禅寺出家为僧。

证亮在西禅寺以勤快、敏捷、诚朴、好学深得监院善辉赏识,收其为徒。18岁随善辉赴暹罗(泰国)精研佛经,3年后回寺,受任监院,旋升都监(监院之首),管理寺内财务、生产、基建、接待香客等事务。

证亮精明干练,善于管理,经其整治,寺产日增,僧徒日众。民国17年(1928年)与智水住持重修西禅寺,建明远阁,辟寄园、放生池,寺貌焕然一新。

智水任西禅寺住持期间(1928~1937年),被聘任中国佛教会福建省办事处主任,证亮作为助手协助处理闽省佛教事务,成绩卓著。智水圆寂后,证亮接任办事处主任,梵辉协理会务,与开元寺宝松和尚一起创办福建佛教医院,并从事各种慈善事业。

民国30年(1941年),日机轰炸福州,西禅寺中弹6枚,大雄宝殿、天王殿、方丈室、念佛堂等处倒塌,证亮与梵辉发动西禅寺派驻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诸寺住持、僧众募款修复。

同年,证亮与梵辉合著《西禅小记》一书出版,成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之后又一部西禅寺传世志书。

民国33年证亮返回罗源,接任金粟寺住持,并任罗源县佛教会理事长。任内,整顿、修建金粟寺、赎回寺产;募款建渡头观音堂、莲花山八角亭,修圣水寺、水陆寺、梅峰寺、翠峰寺,迁建观音亭等。并普行善事,建九龙坂木桥,修方厝塘石路,参与倡办体仁小学,筹办金粟小学,赈济部分贫困农民,掩护逃避国民党抓丁的农民等。

1950年5月,证亮离罗返西禅寺,1951年赴越南西贡,先后与旅居越南的清禅、妙华、德本等僧侣募款在西贡兴建“福州怡山西禅属院南普陀”。1956年又与清禅等募款寄回福州,重修怡山西禅寺。

证亮在越南20余年,先后为南普陀、二公寺、三山寺、观音寺等住持。1956年赴新加坡,为高参和尚传戒,充开堂之职。1976年越南战争中,腿部被炸弹弹片中伤,1978年7月2日圆寂,终年86岁。现越南西贡有证亮禅师塔(藏放其骨灰)及其纪念堂。

林可彝

林可彝(1893~1928年),原名瑞鼎,字可彝,罗源县城关北门街人。

民国5年(1916年),林从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为求救国救民真理,东渡日本,先后留学于早稻田大学、明治大学。留日期间,研读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和进步书刊,发表《日人捣乱东南亚和平论》等文章,严责日本侵略中国和北洋军阀政府卖国行径;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活动。

民国9年毕业回国后,林在北京朝阳、平民、文化等5所大学任教,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工作。利用星期日,在平民大学主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讲座;先后在北京的《今日》、《自治周刊》、《响导》、《晨报》、《劳工日报》、《平民校刊》和上海的《东方杂志》、《学林》等10多种报刊上发表数十篇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主要文章有:《唯物论与唯物史观》、《最后一个感觉》、《政党与中国社会改革运动》、《劳工法成立之后》、《我们自治运动的目的》、《俄罗斯的产业自治》、《我们为什么主张产业选举》、《国家社会主义与省自治》、《社会教育与政治运动》、《自治运动的趋势》、《时局彻底解决之机》、《俄国为什么改行新经济政策》等。

民国12年,林赴苏留学于莫斯科东方大学。同年夏,经中共莫斯科支部负责人彭述之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民国13年,可彝回国。仍在朝阳、文化、平民等大学任教,讲授《唯物论和唯物史观》等课程,向学生系统地传授马克思主义知识。民国14年北洋军阀政府拖欠教育经费,激起公愤,林被选为各院校组成的联合会代表,与其他代表一起,到财政部等彻夜坐索教育经费。民国15年1月,应邀在北京文化大学举行的列宁逝世二周年纪念会上,作列宁领导苏联人民革命斗争和俄国革命后各方面成就的专题报告。同年3月,日本帝国主义勾结北洋军阀制造屠杀爱国学生的“三一八”惨案,林组织学生召开控诉会,上街游行示威,声讨帝国主义与北洋军阀的罪行。

返乡探亲期间,林向亲友介绍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情况,宣传共产党主张,支持并资助创办新学。

民国16年1月,林奉调武昌任中山大学教授,5月参加卫戍武昌的第二十四军叶挺部队组织的武汉保卫战。7月后,组织发动中山大学学生掀起反对军阀屠杀武汉人民的斗争。是年冬被捕。民国17年1月4日英勇就义于武昌,时年35岁。

林牺牲后,北京亲友假卧佛寺召开追悼大会。民国19年其灵柩由战友集资护送回罗时,阖邑士民开城迎接,并冲破阻挠召开追悼大会。出殡时,万千居民涌上街头,伫立泣送。

谢信周

谢信周(1896~1934年),号国发,罗源县飞竹乡大善村人。

民国22年(1933年),谢在共产党人阮在永影响下,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任洋头乡苏维埃政府主席,民国23年3月任罗源县苏维埃政府宣传委员。此后,在丰余、岭头、中房一带开展宣传活动。5月7日福建省保安11团某营围剿罗源苏区,谢于仓前村大宫下被捕,送往福州。民国23年6月5日就义于福州西门,时年38岁。当时的《福建民报》载:信周临刑“面无惧色,态

度自若”。

张光旭

张光旭(1898~1973年),又名家聪,字位辐,英文名Michael,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罗源县飞竹乡洋头村人。8岁随父至古田,进入培英小学读书,成绩优异,为英籍教师所宠爱,授以英文,故少年时英语即能说得流利。宣统二年(1910年)入八年制福州汉英书院(即三一中学前身)就读。民国6年(1917年)毕业后任福州苍霞州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半年。民国7年赴美国,入俄亥俄州哈尔兰学院和肯扬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和神学,获肯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民国10年回国任福州汉英书院英文教师和牧师。

民国27年,圣公会福建教区选派张光旭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研究生。在此期间,受中华圣公会派遣为英国两大主教之一的约克大主教的“圣侍牧师”,作为大主教在主持礼仪时的临时顾问。民国29年学成回国,任福建省高级神学院主任,兼圣公会福建教区教育工作及牧师,并继续在三一中学任教。

民国31年初,张光旭当选为福建教区主教。民国32年10月10日广西桂林圣约翰堂为其举行“祝圣”仪式,升其为福建教区正主教(会督),为中国人担任正主教之第一人。此时还兼任福建协和大学董事长。

民国33年9月福州第二次沦陷,张光旭随教区迁往古田县。民国34年6月,中华基督教会、中华卫理公会、中华圣公会负责人在闽清县六都开会,决定创办福建协和神学院,公推张光旭为董事长。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教区迁回福州施埔,神学院亦在仓前山麦园路成立,并招生开学。

民国37年,在英国召开十年一次的“兰柏会议”,又是圣公会对外布道150周年纪念会。张光旭和郑和甫、陈见真3位中国籍主教代表中国教会出席。会后应邀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讲道,英女王伊利莎白曾通知全国收听光旭演讲,并拟为其举行茶会,而被婉辞。

民国38年春,光旭应美国圣公会邀请,于基督受难周在美国作一星期演讲,被哥伦比亚大学校长艾森豪威尔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是年5月福州临近解放,光旭毅然于5月21日离美返国,主持教区会务。此举,解放后曾获得有关方面赞赏。

光旭从不参与国民党官场酬酢,政客权贵一再推举其为“国大”代表,均被坚决拒绝。

新中国成立后,光旭自觉参加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曾有《批判“超政治”思想》一文在《福建日报》发表。并以圣公会福建教区主教名义,数次写信给各教区同工、同道。在其带动下,圣公会福建教区座堂率先投入“三自”革新宣言签名运动,教区所属的13个支区20个市县,约1万名信徒参与签名,表示坚决与帝国主义断绝关系。继之全教区开展控诉帝国主义利用宗教侵略中国罪行的运动。接着举行“教区新生晚会”,会上张光旭宣布福建教区正式致电圣公会宗英国布道会,宣告与帝国主义断绝一切关系。

1951年10月,福州基督教抗美援朝“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筹备处成立,张光旭任主任;1954年任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和国际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任福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名誉主席,后任主席。先后被选为福建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福建省第二届委员会

委员。1973年5月12日,因心肌梗塞,逝世于福州,终年75岁。

阮在永

阮在永(1899~1934年),罗源县飞竹乡守善村人。民国20年(1931年)在福州拉人力车期间结识共产党人杨而菖,从而走上革命道路。民国2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回农村宣传革命道理,团结、发动贫苦农民开展抗租、抗税、抗粮等斗争。民国22年春,任中共小善村支部书记,民国23年初,任小善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同年3月,任罗源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民国23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攻克罗源城后,留下伤病员100多人,阮领导县苏维埃政府发动苏区干部、群众分别安置治疗休养,并在厚富村设红军临时医院集中抢救37位重伤员,后除1人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外,其余均康复重返部队。

民国23年10月,国民党军队“围剿”闽东苏区,阮全力组织各苏区工农武装力量,开展反“围剿”斗争。11月,罗源独立营和县苏维埃政府机关在洋头与国民党军队战斗失利后,阮因病隐蔽在岩下村的大山中,后到岭头村找党组织,途中遭叛徒杀害,时年35岁。

林清炎

林清炎(1900~1938年),罗源县飞竹乡人。民国19年(1930年)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飞竹、塔里、三角洋、陶洋、马洋、下漈、斌溪等地宣传发动群众参加革命,任赤卫队队长。同年12月,在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长黄孝敏领导下,参与组织飞竹农民暴动。民国21年11月,林率队配合闽东工农游击第13支队攻打塔里民团,先后占领飞竹、塔里、马洋、洋柄4乡村。民国23年11月,连罗革命转入低潮,林举家转移古田县大甲乡泥洋村,继续开辟革命根据地。

民国24年9月,在闽东独立师第3纵队帮助下,组织罗源县地方游击第7和第9支队,林任第7支队副支队长。民国26年,国共合作抗日,9月第7、第9支队并入第3纵队,随后被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3支队第6团,林任该团3营管理员。民国27年2月14日,6团北上抗日,林因病在宁德县石棠6团留守处休养。3月国民党军队包围留守处,林转移至罗源县飞竹乡,不久被飞竹民团逮捕送县,在狱中遭严刑逼供,林坚贞不屈,终被毒打致死,时年38岁。

江爱道

江爱道(1902~1936年),又名江仁安,罗源县西兰乡下漈村人。民国23年(1934年)2月,任下漈乡苏维埃政府主席。8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攻打罗源县城时,江配合红军进行侦察敌情等工作。同年12月,国民党军队围剿闽东苏区,罗源苏区遭严重摧残,江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暂隐蔽福州等地寻找党组织。民国24年9月,闽东红军独立师第3纵队来罗开展工作,江等闻讯即返罗源配合工作。

民国25年初,原中共连罗县委书记魏耿在福清叛变投敌,3月率队来罗源搜捕共产党人,江等7人在下漈村被捕,后趁监管人员聚餐之机,江与难友越狱逃脱。县政府下令追捕,江被塔里民团围捕时中弹牺牲,时年34岁。

叶灿祥

叶灿祥(1902~1937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于罗源县丰余乡下村,务农。民国23年(1934年)1月在叶红妹引导下参加红军,后任工农红军13独立团6连连长,积极扩大队伍。在率队围攻深坑民团、上地民团和驻连江丹阳国民党海军陆战队的战斗中都取得胜利。由于其英勇善战,震惊了国民党地方政府,民国23年7月23日,省政府悬赏2000圆通缉闽东红军领导人叶飞、马立峰、魏耿、叶灿祥、叶红妹等人。9月,罗源县独立营成立,叶任独立营3连连长,并带领队伍在罗源、古田两县边境打土豪、分田地、扩充红军,建立古田善德地区苏维埃政权。是年底,连罗苏区遭国民党军队围剿,丰余下村房屋被焚殆尽,独立营营长叶德乐等10多人遇害。次年2月,叶随中共连罗县委转移西洋岛,不久西洋岛又被国民党87师包围,叶灿祥、魏耿等人又转移至福清,与原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长黄孝敏会合,并组建闽中游击队,坚持武装斗争。民国25年初,魏耿叛变。翌年3月,国民党集结军队围剿闽中游击队,叶灿祥率队抵抗,历数小时,因弹尽援绝,牺牲于福清,时年35岁。

卓和干

卓和干(1903~1970年),罗源县中房乡松洋村人。民国22年(1933年)4月参加闽东工农游击第13支队,翌年任班长。民国24年冬转任罗源工农游击队第7支队文书。民国27年加入新四军3支队,任6团5连班长。同年2月,北上抗日。8月,升任江南抗日义勇军2支队(原新四军3支队)机枪排排长。民国28年7月,任新四军1师3旅8团参谋。民国31年至解放后,从事部队军需工作,历任华中总兵站3分站第1支站站长,华东军区兵工厂纺织厂总仓库主任,福安军分区后勤部股长、副处长等职。卓先后参加华中战役、黄桥战役及淮海、渡江等大小战役100多次,先后4次负伤,荣获淮海战役勋章、渡江战役勋章、五星勋章。1954年,由于战伤复发,在福建军区医院休养。1956年,伤情恶化,前往上海进行左腿大面积截肢手术。术后任福建省荣誉军人休养院少校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1961年退休。1970年6月因战伤再次复发,抢救无效,于省荣军休养院逝世。终年67岁。

叶聿琛

叶聿琛(1904~1957年),字航生,罗源县起步镇桂林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民国13年(1924年)考入福建工业专门学校采矿冶金系,时因家境困难,兼任家庭教师,半工半读。民国15年毕业后,在福建兵工厂工作。民国16年1月任国民党罗源县党部筹备处主任,“四一二”政变后,“筹备处”被县政府查封解散。后在福建省党部工作。民国20年任全国经济委员会皖淮工程局工程师。民国22年任浙江省嘉兴第二中学高级土木工程科主任。民国2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