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移动TD-SCDMA无线子系统设备规范 HSUPA分册V1.0.0

中国移动TD-SCDMA无线子系统设备规范 HSUPA分册V1.0.0

中国移动TD-SCDMA无线子系统设备规范 HSUPA分册V1.0.0
中国移动TD-SCDMA无线子系统设备规范 HSUPA分册V1.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T D -S C D M A 无线子系统设备规范 H S U P A 分册 T D -S C D M A R A N S u b -s y s t e m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H S U P A 版本号: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

2009-1-21发布

2009-1-21实施 QB-A-005-2008

目录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4.概述 (3)

5.设备功能要求 (3)

5.1. 载波配置功能 (3)

5.2. 物理层功能 (4)

5.3. 性能和容量要求 (4)

5.4. 无线资源管理 (5)

5.4.1.功率管理 (5)

5.4.2.码字管理 (5)

5.4.3.准入控制 (5)

5.4.4.负载控制 (6)

5.5. 移动性管理 (6)

5.5.1.相同Node B内的HSUPA小区变更 (6)

5.5.2.不同Node B相同RNC的HSUPA小区变更 (7)

5.5.3.不同Node B不同RNC的HSUPA小区变更 (7)

5.5.4.小区间切换 (7)

5.6. 状态转换 (7)

5.7. 调度&HARQ (8)

5.8. RAB类型和业务要求 (8)

5.8.1.支持的业务类型 (8)

5.8.2.I/B类单PS业务(HSPA) (9)

5.8.3.I/B类单PS业务(HSPA)与AMR语音业务并发 (9)

5.9. 硬件要求 (9)

5.10. HSPA增强功能 (9)

6.编制历史 (10)

前言

本标准将在TD-SCDMA设备选型、网络规划、工程设计、网络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方面提供技术依据。同时保证厂家对重要功能的实现及并满足我公司的商用进度。

本标准主要包括TD-SCDMA HSUPA技术载波配置、物理层功能、性能与容量要求、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状态转换、调度&HARQ、RAB类型与业务、硬件和HSPA增强功能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是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1] QB-A-004-2008 中国移动TD-SCDMA无线子系统设备规范

HSDPA分册V2.0.0

[2] QB-A-005-2008 中国移动TD-SCDMA无线子系统设备规范

HSUPA分册V1.0.0

[3] QB-A-006-2008 中国移动TD-SCDMA无线子系统设备规范 MBMS

分册V1.0.0

[4] QB-A-007-2008 中国移动TD-SCDMA无线子系统设备规范 R4基

本功分册V2.0.0

[5] QB-A-008-2008 中国移动TD-SCDMA无线子系统设备规范传输

功能分册V2.0.0

[6] QB-A-009-2008 中国移动TD-SCDMA无线子系统设备规范分布

式基站Ir接口分册V1.0.0

[7] QB-A-010-2008 中国移动TD-SCDMA无线子系统设备规范硬件

分册V2.0.0

[8] QB-A-011-2008 中国移动TD-SCDMA宽频双极化智能天线设备

规范V1.0.0

[9] QB-A-012-2008 中国移动TD-SCDMA窄带双极化智能天线设备

规范V1.0.0

[10] QB-A-013-2008 中国移动TD-SCDMA智能天线设备规范V2.0.0

本标准由中移技〔2009〕28号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小奇、刘林南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设备功能要求、承载能力要求、性能要求等。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

对本规范内容作如下约定:

(1)本规范中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优先级从高到低分基本功能,重要功能,可选项。

各项要求中明确了优先级和要求商用的时间。

(2)对于优先级的说明:

基本功能= 如果缺少,TD系统难以运行或提供业务

重要功能= 此类功能对网络性能影响较大,或影响对网络建设及运维增加投入成本或可实施性

可选项= 可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 TS 25.142 V7.8.0 Base station conformance testing (TDD) 3GPP

[2] TS 25.221 V7.6.0 Physical channels and mapping of transport channels

onto physical channels (TDD)

3GPP

[3] TS 25.222 V7.6.0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TDD) 3GPP

[4] TS 25.223 V7.6.0 Spreading and modulation (TDD) 3GPP

[5] TS 25.224 V7.6.0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TDD) 3GPP

[6] TS 25.225 V8.0.0 Physical layer; Measurements (TDD) 3GPP

[7] TS 25.321 V8.1.0 (2008-03)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3GPP

[8] TS 25.331 V7.8.0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9] TS 25.423 V7.8.0 (2008-03) UTRAN Iur interface RNSAP signalling 3GPP

[10] TS 25.425 V7.7.0 (2008-03) UTRAN Iur interface user plane protocols for Common Transport Channel data streams

3GPP

[11] TS 25.433 V7.8.0 (2008-03) UTRAN Iub interface NBAP signalling 3GPP

[12] TS 25.435 V7.8.0 (2008-03) UTRAN Iub Interface User Plane Protocols

for Common Transport Channel data streams

3GPP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16QAM 16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16相位正交振幅调制系统

AMR Adaptive Multi Rate 自适应多速率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

CN Core Network 核心网络

CPICH Common Pilot Channel 公共导频信道

CQI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信道质量指示

CS Circuit Switched 电路交换

E-AGCH E-DCH Absolute Grant Channel E-DCH 绝对授权信道

E-DCH 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 增强专用信道

E-HICH E-DCH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 E-DCH HARQ 确认指示信道

E-PUCH E-DCH Physical Uplink Channel 增强上行物理信道

E-RUCCH E-DCH Random Access Uplink Control

Channel

上行增强随机接入信道

E-UCCH E-DCH Uplink Control Channel 上行增强控制信道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频分复用

GBR Guaranteed Bit Rate 保证比特率

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混和自动重传请求HSUPA 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高速上行数据接入NBAP Node B Application Protocol 节点B应用协议OVSF 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 正交可变扩频码PDU Protocol Data Unit 协议数据单元

PS Packet Switching 分组交换

RoT Rise Over Thermal 基站上行接收总功率提升量与热噪声的比例

QoS Quality of Service 业务质量QPSK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四相移频键控RAB Radio Access Bearer 无线接入承载RNC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无线网络控制器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 无线资源控制RT Real Time 实时

SIR Signal Interference Ratio 信扰比

SRB Signaling Radio Bearer 信令无线承载

SRNC Serv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服务RNC STTD Space Time Transmit Diversity 空分组码模式

TD-SCDMA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

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传输时间间隔UE User Equipment 用户设备

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通用移动通讯系统

UTRAN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

4.概述

HSUPA,指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用于实现TD-SCDMA 网络高速上行数据业务,可以使单载波的TD-HSUPA技术上行的数据速率最多达到2.25Mbps。

在HSUPA技术方案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自适应编码调制、H-ARQ、快速调度算法及采用5ms短帧等。

为了实现HSUPA,与引进的新技术相适应,在TD-SCDMA的物理层需要使用增强上行物理信道(E-PUCH);为了承载上行信令,还增加了上行增强控制信道(E-PUCCH )以及承载下行HARQ的ACK/NACK信息的E-HICH信道。同时在Node B增加了MAC-e实体,该功能实体包含HARQ和HSUPA的调度功能以及对E-DCH的控制功能。

通过采用HSUPA,可以明显提高上行数据业务的承载能力,对于如博客照片上传等有大量上传需求的业务,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TD-SCDMA网络建设后期提高上行容量和数据业务速率的一种重要技术。

5.设备功能要求

5.1. 载波配置功能

支持HSUPA/HSDPA混合配置在一个载波上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支持HSUPA/HSDPA/R4混合配置在一个载波上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支持在一个小区内的所有载波上配置HSUPA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支持不同载波配置HSUPA的时隙位置不同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5.2. 物理层功能

●支持E-PUCH、E-UCCH、E-RUCCH、E-AGCH、E-HICH等信道(5msTTI)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能支持后期HSPA控制信道优化,即能通过软件升级支持CPC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NodeB能够根据信道条件自适应地调整UE的功率和码道资源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支持16QAM调制方式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支持E-PUCH功率控制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支持E-AGCH功率控制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支持E-PUCH上行同步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应用层RTT时延小于100ms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5.3. 性能和容量要求

●每个载波支持至少8个HSUPA用户同时在线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上下行3:3配置的载波上,E-DCH捆绑2个上行时隙,QPSK调制,单用户上行最大

速率达到0.55M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上下行3:3配置的载波上,E-DCH捆绑2个上行时隙,16QAM调制,单用户上行最

大速率达到1.1M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上下行4:2配置的载波上,E-DCH捆绑3个上行时隙,16QAM调制,单用户上行最

大速率达到1.65M

优先级需求:重要;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支持所有6类终端的接入,当网络不支持某类型UE的最大速率时,不能拒绝该类型

UE的接入,应该根据设备实际能力为UE分配合适的无线资源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5.4. 无线资源管理

5.4.1.功率管理

●支持E-DCH的外环功控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5.4.2.码字管理

●支持HSUPA和R4网络联合的静态码字资源管理,给HSUPA预留的码资源可以静态重

配置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5.4.3.准入控制

运营商能够配置RoT target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具备HSUPA能力的用户接入请求时,RNC应优先将该用户准入到HSUPA载波上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对HSUPA共享信道的准入控制需考虑如下因素:

1. 载波的HSUPA最大在线数目

2. Iub口CID资源

3. Iub口带宽资源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新的HSUPA用户进入系统时,伴随DCH信道的准入控制应同R4基本功能中DCH信道的准入控制一致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系统能够支持HSUPA用户在不同载波之间的准入控制,例如:当一个HSUPA用户无法被准入到当前载波上时,如果本小区中其他载波可满足准入条件,则该用户可以被系统准入到该载波上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如果所有载频已经达到了HSUPA最大用户数目同时R4 DCH没有触发准入控制,新接入的HSUPA用户的业务应该被承载到R4 DCH上而不应该被准入拒绝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5.4.4.负载控制

支持小区负荷触发的在相同小区内不同频点之间的载波变更,从HSUPA载波到DCH 载波的变更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支持小区负荷触发的在相同小区内不同频点之间的载波变更,从满载的HSUPA载波到其余HSUPA载波的变更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5.5. 移动性管理

5.5.1.相同Node B内的HSUPA小区变更

支持在相同Node B内不同小区之间同频点的小区变更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支持在相同Node B内不同小区之间不同频点的小区变更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5.5.2.不同Node B相同RNC的HSUPA小区变更

支持在相同RNC内不同Node B间的同频小区变更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支持在相同RNC内不同Node B间的异频小区变更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5.5.3.不同Node B不同RNC的HSUPA小区变更

支持在不同RNC间的同频小区变更,同时伴随UE involved SRNS重定位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支持在不同RNC间的异频小区变更,同时伴随UE involved SRNS重定位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5.5.4.小区间切换

支持对于HSUPA在线用户,从支持HSUPA小区到不支持HSUPA小区的切换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5.6. 状态转换

在RRC建立过程中,系统能够通过对UE能力等级的识别,引导HSUPA UE直接驻留在HSUPA小区上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支持小区内从CELL_FACH/URA_PCH到E-DCH的状态转换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支持小区内从E-DCH到CELL_FACH/URA_PCH的状态转换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支持同一小区的不同频点之间E-DCH到DCH的状态转换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5.7. 调度&HARQ

支持速率调度机制,当所有上行传输同时进行时必须以足够低的速率以保证不超过Node B预期的总噪声上升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能够采用时分方式调度不同的用户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能够采用时分+码分方式调度不同的用户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支持PF调度算法的后台配置来实现调度公平性和小区吞吐量之间的平衡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在HARQ过程中支持Chase Combining合并算法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在HARQ过程中通过RV参数的调整支持Chase Combining和Incremental Redundancy 两种合并算法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最大重传次数(至少为4)和Initial BLER对运营者可配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在不同的TTI能够调度不同的用户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5.8. RAB类型和业务要求

5.8.1.支持的业务类型

支持交互类业务/背景类业务QoS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网络能够给UE提供HSUPA服务区域指示

5.8.2.I/B类单PS业务(HSPA)

Interactive or background / UL: EUL [[最大bit速率基于UE能力和系统配置] DL: HSDPA [[最大bit速率基于UE能力和系统配置] / PS RAB + UL:3.4 DL:3.4 kbps SRB for DCCH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5.8.3.I/B类单PS业务(HSPA)与AMR语音业务并发

Conversational /UL: 12.2 DL: 12.2/CS RAB + Interactive or Background /UL: EUL [最大bit 速率基于UE能力和系统配置] DL: HSDPA [最大bit速率基于UE能力和系统配置] /PS RAB + UL: 3.4k DL: 3.4kbps SRB for DCCH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5.9. 硬件要求

随着HSUPA业务量的增加,Node B在硬件平台上能满足新增的基带处理资源和传输资源要求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Node B硬件支持HSUPA软件升级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RNC硬件支持HSUPA软件升级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RNC总容量不因HSUPA特性受到影响

优先级需求:基本;要求商用日期:2009Q1

5.10. HSPA增强功能

可以软件升级支持CPC功能

优先级需求:重要;要求商用日期:2009Q2

可以软件升级支持Cell_FACH增强功能

可以软件升级支持层2增强功能

优先级需求:重要;要求商用日期:2009Q2 6.编制历史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目录1总则1 1.1.概述1 1.2.适用范围1 1.3.起草单位1 1.4.解释权2 2应用体系架构3 2.1.两级架构3 2.2.统一信息平台的组成4 2.3.总体技术要求5 3展示平台6 3.1.域名规则6 3.2.登录流程7 3.3.访问安全控制7 3.3.1.认证8 3.3.2.加密9 3.3.3.授权9 3.4.个性化展现经管9 3.5.内容应用聚集10 3.6.系统性能要求10 4网络和接入平台11 4.1.全国互联广域网组织结构11 4.1.1.全国互联广域网拓扑结构11 4.1.2.广域网互联承载网络的选择12 4.1.3.全国互联广域网的路由13 4.1.4.全国互联广域网的网络安全13 4.2.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13 4.2.1.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13 4.2.2.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15 4.3.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16 4.3.1.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16 4.3.2.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18 4.4.IP地址规划19 4.4.1.IP地址规划原则19 4.4.2.IP地址规划方法20 4.4.3.IP地址规划要求21 5安全经管平台21 5.1.网络经管及网络安全21 5.1.1.网络系统经管21 5.1.2.网络安全22

5.2.系统经管及系统安全23 5.2.1.系统经管23 5.2.2.系统安全24 5.2.3.数据经管和安全25 5.2.4.防病毒26 6系统和环境要求27 6.1.系统要求27 6.1.1.主机设备27 6.1.2.操作系统27 6.1.3.存储备份设备28 6.1.4.网络设备29 6.1.5.数据库31 6.1.6.展示平台软件33 6.1. 7.开发工具34 6.1.8.系统文档34 6.2.机房环境要求35 6.2.1.机房环境条件35 6.2.2.接地要求36 6.2.3.空调及电源36

移动的服务理念

移动的服务理念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移动的服务理念:沟通从心开始 中国移动的服务理念――“沟通从心开始”作为整个理念系统的归结点,突出了中国移动对提供优良服务的重视。“沟通从心开始”阐释了中国移动的企业定位中国移动从不认为自己仅仅是一家提供通信服务的公司中国移动的理解是,我们所从事的是一项用“心”为社会提供“沟通”服务、创造“沟通价值”的事业。强调“沟通”,代表中国移动从事的是一项旨在沟通千千万万人相互之间理解和信任的事业“沟通从心开始”的服务理念从企业外部的角度来看,是企业对外的诚挚承诺,从企业内部的角度来看,是企业对内的文化规范。“沟通从心开始”,既是对中国移动历史和现实的写照,也是对未来发展的牵引;既是一种经营方式,也是对社会风尚的倡导。客户的是中国移动人与客户之间心与心之间最惬意的沟通。 1策略(效果) (一)围绕“客户导向”,初步建立全流程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关注客户感知,从源头洞查客户需求,将因网络、资费、业务支撑、窗口服务等长期未解决问题所引发的客户抱怨全部纳入广义的客户投诉范畴,同时规范全网投诉信息的采集和录入,不断提高投诉统计数据质量,以更加真实反映客户服务质量状况。 (二)加强服务质量管理,以内部运营质量提升改善客户体验。围绕客户投诉焦点、社会关注热点和客户关键体验点进行内部运营指标梳理,在部分省公司初步形成了客户感知和内部运营指标相结合的服务质量指标体系,以内部运营质量提升为抓手,改善客户体验,提升客户感知。 (三)营业厅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在营业厅增设万余台自助电脑和助终端等设备,方便客户查询、办理业务;在等候期间主动为客户提供业务咨询、证件复印等业务预处理服务,持续优化、简化业务办理流程,力争使客户排队等候时间不超过10分钟。从第三方测评数据来看,2011年底营业厅客户满意度达到79.1,较2010年底提升2.2个百分点。 (四)优化热线语音服务,保证热线人工客服“有呼必应”。公司统一规范了全网10086热线服务的语音流程并不断进行优化。我们在对客户进行调研、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根据客户使用特点和客户需求,优先播报客户使用频率最高的服务项目,同时保证系统响应及时性和稳定性,让大多数客户在第一时间通过自助方式获取所需服务。 客户类型分析 顾客是一个企业存在的根本,在市场经济下,顾客的选择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企业如想取得不断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顾客的满意度。 1.中国移动对集团客户的界定通过几年来的摸索,移动对客户群体的划分思路日益明确。移动公司把VIP客户划分为集团客户与个人客户两种类型。个人客户分为钻石卡(ARPU在3000以上)、金卡(ARPU在1500——3000)、银行卡客户(ARPU在666——1500)。集团客户分为A、B、C三类。其中: A类客户,包括:规模最大(如手机数量大于等于500)或者消费额最高的集团客户群;全省纳税500强企业;党政军、新闻媒体等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机构;电信、邮政、银行、电力、自来水、煤气、公路、机场、铁路等重要的行业集团。原则上该类客户占集团客户总数的5%。 B类客户,包括:规模较大(如手机数量大于等于100小于500)或者消费较高的集团客户群:证券、保险等重要行业。原则上该类客户占集团客户总数的25%。 C类客户,该类客户为A、B类之外的集团客户,包括:规模较小(如手机数量大于10小于100)或者消费数额较低的集团客户群;相对松散的组织。原则上该类客户占集团客户总数的70%。 移动的客户: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的人分别推出三个自由品牌。 (1)神州行—为广大中心阶层人士,大众化自费,和便捷服务方式的客户。 (2)全球通—处于高层阶段的高端客户 (3)动感地带—多数是学生 (4)其它业务-专门针对老年人 CRM对中国移动的影响:

中国移动客户服务“五条禁令”

中国移动客户服务“五条禁令” 一、“五条禁令”的内容 (一)严禁泄露或交易客户信息; (二)严禁发送违法信息,或未经客户同意发送商业广告信息; (三)严禁未经客户确认擅自为客户开通或变更业务; (四)严禁串通、包庇、纵容增值服务提供商泄漏客户信息、擅自为客户开通数据及信息化业务或实施其他侵害客户权益的行为; (五)严禁串通、包庇、纵容渠道或系统合作商泄漏客户信息、侵吞客户话费、擅自过户或销号、倒卖卡号资源或实施其他侵害客户权益的行为。 “五条禁令”的违规判定基本规则 (一)严禁泄露或交易客户信息。 1、客户信息的界定 (1)个人客户信息包括: 非通信内容信息:个人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件号码、手机号码、职业、所属单位名称、联系方式、单位或居住地址、家庭成员信息等),位臵信息,服务密码,账单和清单,等等; 通信内容信息:客户通过语音网络、短信、彩信、飞信、电子邮箱、数据线路及我公司提供的其他个人通信手段所传递的信息内容。

(2)集团客户信息包括: 非通信内容信息:单位负责人和联系人基本信息,单位成员个人基本信息,业务合同,账单和清单,等等; 通信内容信息:客户通过语音网络、短信、彩信、飞信、电子邮箱、数据线路及我公司提供的各类信息化应用手段传递的信息内容。 2、泄露或交易行为的界定 依据2009年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任何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个人信息,违反国家规定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获取信息或实施非法控制的行为,均属违法行为。包括如下情况: (1)任何利用职务之便擅自查询、获取上述客户通信内容信息以及客户通话清单、位臵信息、服务密码等隐私信息的行为; (2)除如下四种客户信息正常使用或对外提供的情况外,擅自向他人或外方提供客户信息的行为: 一是客户凭借有效证件或服务密码等方式通过身份鉴权验证、或委托他人依照公司有关业务规程办理的情况下,根据客户需要协助其查询、获取客户信息。 二是公司配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程序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或提取。 三是在有保密协议或条款约定的前提下,并在取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依照合作协议给业务合作伙伴提供必要的客户信息,仅用于用户定制的电信服务。 四是按照政府、消协等有关部门处理客户投诉、申诉的要求,向

售后服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集团客户接入类业务服务保障工作流程

(售后服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集团客户接入类业务服务保障工 作流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XX公司集团客户接入类业务 服务保障工作流程指导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 1 条为规范集团客户接入类业务服务保障工作流程,对集团客户接入类业务服务保障进行全程管理和控制,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 2 条本指导意见仅涉及本地集团客户接入类业务服务保障,跨省/地市集团客户接入类业务服务保障流程见《跨省/地市数据专线业务处理流程讨论会会议纪要》约定流程。以下涉及集团客户接入类业务均指本地集团客户接入类业务。 第 3 条本指导意见规范了集团客户接入类业务服务保障过程中的售前、售中、售后三个工作流程,作为开展集团客户接入类业务保障工作的依据。 第 4 条集团客户接入类业务需求,按其动作属性可分为新增、调整、停闭业务需求,其中调整需求可执行先停闭、再新增的工作流程。 第 5 条本指导意见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于省公司网络部。 第二章售前服务工作流程 第 6 条集团客户部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分析,可采用成熟产品的可直接制定解决方案。 第 7 条集团客户接入类业务需求,集团客户部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分析,对非成熟产品的需求,由集团客户部向客户服务支撑中心发出共同拟定解决方案的模板的需求,双方组织论证解决方案模板的正确性,同时将正确的解决方案模板产品化,且录入模板库,模版制定

周期为3个工作日内。集团客户部可根据该模板制定产品解决方案。 第 8 条根据制定的产品解决方案,集团客户部向客户服务支撑中心派发《本地集团客户接入类资源确认及回复单》(模版见附表1)。 第 9 条客户服务支撑中心对《本地集团客户接入类资源确认及回复单》资源查询部分内容进行分解,制定产品的网络解决方案,且负责对本地资源查询、分析、汇总。 第 10 条客户服务支撑中心负责所有网络资源确认,对核心资源及接入资源按分段方式确认。 第 11 条对现网(核心、接入)具备接入资源的,由客户服务支撑中心直接进行情况的汇总返单回复《本地集团客户接入类资源确认及回复单》,该类资源确认从收到《本地集团客户接入类资源确认及回复单》之日起,原则上2个工作日予以回复。 第 12 条对核心资源不具备接入能力的,客户服务支撑中心负责及时将该接入需求传递至工程建设部,工程建设部回复客户服务支撑中心能否立项建设及具体拟投产时间,客户服务支撑中心汇总回复,该类资源确认从收到《本地集团客户接入类资源确认及回复单》之日起,原则上3个工作日予以回复。 第 13 条对现网不具备提供接入资源的,如是末端接入段,可通过维护优化,即可提供接入资源,由客户服务支撑中心于回复单给出具体资源提供的时间,该类资源确认从收到《本地集团客户接入类资源确认及回复单》之日起,回复期限视接入点数量而定,单点2个工作日内予以回复;超过2个点及之上的,原则上5个工作日内予以回

中国XX业务支撑网4A安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 4A 安全技术规范 版本号:1.0.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布 ╳╳╳╳-╳╳-╳╳发布 ╳╳╳╳-╳╳-╳╳实施 QB-W-016-2007

目录 1概述 (7) 1.1范围 (7)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7)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7) 2综述 (8) 2.1背景和现状分析 (8) 2.24A平台建设目标 (9) 2.34A平台管理范围 (10) 34A管理平台总体框架 (11) 44A管理平台功能要求 (14) 4.1帐号管理 (14) 4.1.1帐号管理的范围 (14) 4.1.2帐号管理的内容 (14) 4.1.3主帐号管理 (14) 4.1.4从帐号管理 (15) 4.1.5密码策略管理 (15) 4.2认证管理 (15) 4.2.1认证管理的范围 (16) 4.2.2认证管理的内容 (16) 4.2.3认证服务的管理 (16) 4.2.4认证枢纽的管理 (16) 4.2.5SSO的管理 (17) 4.2.6认证手段 (17) 4.2.7提供多种手段的组合使用 (17) 4.3授权管理 (17) 4.3.1授权管理的范围 (17) 4.3.2授权管理的内容 (18) 4.3.3资源管理 (18) 4.3.4角色管理 (18) 4.3.5资源授权 (19) 4.4审计管理 (20) 4.4.1审计管理范围 (20) 4.4.2审计信息收集与标准化 (21) 4.4.3审计分析 (21) 4.4.4审计预警 (22) 4.54A管理平台的自管理 (23)

4.5.2权限管理 (23) 4.5.3组件管理 (23) 4.5.4运行管理 (23) 4.5.5备份管理 (23) 4.64A管理平台接口管理 (24) 4.6.1帐号管理接口 (24) 4.6.2认证接口 (24) 4.6.3审计接口 (24) 4.6.4外部管理接口 (25) 54A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25) 5.1总体技术框架 (25) 5.2P ORTAL层技术要求 (27) 5.3应用层技术要求 (27) 5.3.1前台应用层技术要求 (27) 5.3.2核心数据库技术要求 (28) 5.3.3后台服务层技术要求 (30) 5.3.4单点登录技术要求 (32) 5.3.5安全审计技术要求 (33) 5.4接口层技术要求 (35) 5.5非功能性技术要求 (35) 5.5.1业务连续性要求 (35) 5.5.2开放性和可扩展性要求 (38) 5.5.3性能要求 (38) 5.5.4安全性要求 (38) 64A管理平台接口规范 (40) 6.1应用接口技术规范 (40) 6.1.1总体描述 (40) 6.1.2登录类接口(①) (41) 6.1.3认证类接口 (42) 6.1.4帐号/角色接口(④) (43) 6.1.5审计类接口 (48) 6.2系统接口技术规范 (51) 6.2.1总体描述 (51) 6.2.2登录类接口(①) (52) 6.2.3认证类接口 (53) 6.2.4帐号接口(⑤) (55) 6.2.5审计类接口 (59) 6.3外部管理接口技术规范 (61) 7BOSS系统3.0的改造要求 (62)

中国移动客户关系管理

精心整理 中国移动客户关系管理 1.移动通信企业CRM分析 1.1移动的顾客识别 移动公司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深入了解自己的顾客,收集客户信息,根据客户的特征、购买记录等可得数据,找出谁是企业的潜在顾客,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哪类客户最有价值等,并把这些客 RFM 找出消费金额比较高的消费者,加以着重关爱。总之就是更好地使用有效的企业资源。 1.3移动的客户关系维系 首先,通过与客户的互动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介绍给客户,扩大客户群体。中国移动在电视杂志网络均有广告,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中国移动还在户外开展各种活动赞助来扩大它的影响力。其次,通过与客户互动来了解客户的需求。中国移动开设的有人工服务,语音服务,方便客户查询和办理业务,另外还有短信中心,有出新业务及时给客户通知,另外还有网上营业厅和营业厅实体店,客户如有疑问可以向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第三,对移动公司服务、产品的意见的调查和满意度测评。

2.移动通信企业CRM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业务发展问题 业务的发展是企业增加利润,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拓展市场,提高竞争能力的必要手段。对业务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如何考虑价格因素的影响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等问题对于移动通信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 (2)缺乏对客户流失问题的全方位分析 目前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用户流失情况严重,公司对客户的流失没有采用很好的管理策略,只了解到客户流失了,并没有真正掌握客户流失的原因、流失的方向和流失客户的构成;并且对客 在 3. 3.1CRM系统建设的目标 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旨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成果,通过和电信其它业务系统及职能系统的有机结合,建立一个发展客户、维持用户、使潜在客户成为现实用户的信息处理与分析平台。它是在收集客户市场调查信息、客户资料信息、客户营销战略资源的基础上,再自动采集计费、客服、网管、财务等系统的相关数据,建立快速、全面、准确的新客户业务受理、新增需求受理及故障处理过程通道,建立完善的奖金管理、渠道管理系统以及完整的客户满意度评

XXXX农商银行信息系统安全基线技术规范

XXXX农商银行 信息系统安全配置基线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XXXX农商银行所有信息系统相关主流支撑平台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ISO27001标准/ISO27002指南 ——公通字[2007]43号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GB/T 21028-2007 信息安全技术服务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40-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3术语和定义 安全基线:指针对IT设备的安全特性,选择合适的安全控制措施,定义不同IT设备的最低安全配置要求,则该最低安全配置要求就称为安全基线。 管理信息大区: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供电企业内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业务系统,原则上划分为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生产控制大区可以分为控制区(安全区I)和非控制区(安全区Ⅱ);管理信息大区内部在不影响生产控制大区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各企业不同安全要求划分安全区。根据应用系统实际情况,在满足总体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简化安全区的设置,但是应当避免通过广域网形成不同安全区的纵向交叉连接。 4总则 4.1指导思想 围绕公司打造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的国内领先、国际著名企业的战略总体目标,为切实践行南网方略,保障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通过规范IT主流设备安全基线,建立公司管理信息大区IT主流设备安全防护的最低标准,实现公司IT主流设备整体防护的技术措施标准化、规范化、指标化。 4.2目标

移动的服务理念

移动的服务理念:沟通从心开始 中国移动的服务理念――“沟通从心开始”作为整个理念系统的归结点,突出了中国移动对提供优良服务的重视。“沟通从心开始”阐释了中国移动的企业定位中国移动从不认为自己仅仅是一家提供通信服务的公司中国移动的理解是,我们所从事的是一项用“心”为社会提供“沟通”服务、创造“沟通价值”的事业。强调“沟通”,代表中国移动从事的是一项旨在沟通千千万万人相互之间理解和信任的事业“沟通从心开始”的服务理念从企业外部的角度来看,是企业对外的诚挚承诺,从企业内部的角度来看,是企业对内的文化规范。“沟通从心开始”,既是对中国移动历史和现实的写照,也是对未来发展的牵引;既是一种经营方式,也是对社会风尚的倡导。客户的是中国移动人与客户之间心与心之间最惬意的沟通。 1策略(效果) (一)围绕“客户导向”,初步建立全流程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关注客户感知,从源头洞查客户需求,将因网络、资费、业务支撑、窗口服务等长期未解决问题所引发的客户抱怨全部纳入广义的客户投诉范畴,同时规范全网投诉信息的采集和录入,不断提高投诉统计数据质量,以更加真实反映客户服务质量状况。 (二)加强服务质量管理,以内部运营质量提升改善客户体验。围绕客户投诉焦点、社会关注热点和客户关键体验点进行内部运营指标梳理,在部分省公司初步形成了客户感知和内部运营指标相结合的服务质量指标体系,以内部运营质量提升为抓手,改善客户体验,提升客户感知。 (三)营业厅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在营业厅增设万余台自助电脑和助终端等设备,方便客户查询、办理业务;在等候期间主动为客户提供业务咨询、证件复印等业务预处理服务,持续优化、简化业务办理流程,力争使客户排队等候时间不超过10分钟。从第三方测评数据来看,2011年底营业厅客户满意度达到79.1,较2010年底提升2.2个百分点。 (四)优化热线语音服务,保证热线人工客服“有呼必应”。公司统一规范了全网10086热线服务的语音流程并不断进行优化。我们在对客户进行调研、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根据客户使用特点和客户需求,优先播报客户使用频率最高的服务项目,同时保证系统响应及时性和稳定性,让大多数客户在第一时间通过自助方式获取所需服务。 客户类型分析 顾客是一个企业存在的根本,在市场经济下,顾客的选择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企业如想取得不断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顾客的满意度。 1.中国移动对集团客户的界定通过几年来的摸索,移动对客户群体的划分思路日益明确。移动公司把VIP客户划分为集团客户与个人客户两种类型。个人客户分为钻石卡(ARPU在3000以上)、金卡(ARPU在1500——3000)、银行卡客户(ARPU在666——1500)。集团客户分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文档编号: 中国移动PTN资源自动分析优化功能需求规范书 文档版本:Version 1.0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和传播本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20年4月 发布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前言 本技术规范根据中国移动PTN网络维护效能提升管理需求而制定,随着网络管理需求的不断深化,本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将会修改和完善。 本技术规范的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 集团公司:邓春胜、邓宇 省公司:田志坚、黄垣森、杨彬、张剑、夏志超、李勇、娄文科、梁静海、张跃明、彭鹏、党志俊

目录 PTN资源自动分析优化功能需求规范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PTN资源分析优化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功能需求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 物理资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逻辑资源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流量监控及资源预警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资源优化分析报告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移动客户服务现状问题以及改进

目录 前言: (2) (一)宏观环境分析: (2) (二)微观环境分析 (2) (三)竞争对手分析 (2) 二、方案设计 (3) (一)现状分析 (3) (1)可靠性分析: (3) (2)响应性分析: (3) (二)存在问题: (3) 三、总结 (5)

咸宁移动客户服务形象调查 前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对于大学生来说,手机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在这个产品差异化日趋减小的时代,如何提升服务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消费者,已经引起了各大通讯公司的高度重视。因此,我们选择了中国移动网点进行调查、分析。 一、市场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国家政策的放开、技术的迅速发展、消费者需求不断转换,造成移动通讯业陷入了与中国家电行业一样的混战局面。这就是现在我国通信行业现状的概述。与基于技术推进而迅速发展的电脑行业一样。从蜂窝式移动电话、GSM、2.5G到已经到来的3G 时代,从手机短讯、彩信业务、彩铃、无线上网、数据应用,无论是技术上的升级换代还是内容上丰富多彩,通讯行业的发展一日千丈。而在客户导向的竞争时代,需要的不仅仅是更高的技术或者更低廉的价格,而是消费者的需求。 (二)微观环境分析 由于产品的特点决定,中国移动的渠道拓展是简单的。在一个小区多设几个销售点也许只要多准备几个柜台就行了,因为对小区商家来说,中国移动卡类产品销售是最简单的买卖——没有库存、没有变质、不用担心售后服务,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罢了。然而,销售的增长能否满足渠道扩展的需求,这是个问题。我们知道,要通过宣传、促销,提升一个小区的产品销售,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与中国移动渠道的扩张相伴而生的,是单个渠道销量、收益的减少。毫无疑问,这将会挫败社会渠道的销售积极性。同时,也减少了主控渠道(沟通100等)的客流量,闲置了渠道资源,很多服务厅人流稀少。一方面,渠道数量增加了,产品销路拓宽了,产品离消费者更近了,这是中国移动渠道拓展的功劳;另一方面,客户利润被分流了,赚的钱少了,积极性降低了,难于管理了,中国移动的渠道拓展也产生了弊端。可见,渠道繁荣的背后,中国移动的渠道控制能力却并没有得到巩固。 (三)竞争对手分析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行业中的竞争态势。 S(优势):1.移动业务通信上具有优势2.丰富的资本运营经验3.资产结构良好 4.员工优势 5.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 6.客户群较广泛 7.民族技术的优势 O(机遇):1.3G 将增强其竞争优势 2.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 3.成熟的资本

CMCC_v22_中国移动条码识别业务终端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 中国移动条码识别业务终端技术规范 C h i n a M o b i l e B a r c o d e R e c o g n i t i o n S e r v i c e T e r m i n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版本号: 1.1.0(报批稿) ╳╳╳╳-╳╳-╳╳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

1. 适用范围 (44) 2. 引用标准 (44) 3. 相关术语 (44) 4. 缩略语解释 (44) 5. 业务描述 (55) 5.1. 业务定义 (55) 5.2. 业务模型 (55) 6. 终端功能要求 (55) 6.1. QR码符号取景及采集 (55) 6.2. 终端解码 (66) 6.2.1. QR码符号到数据字符 (66) 6.2.2. 数据字符到应用信息 (77) 6.3. 打开和保存文件 (88) 6.3.1. 保存文件 (88) 6.3.2. 打开文件 (88) 7. 终端业务应用要求 (88) 7.1. 属性操作要求 (88) 7.2. 应用操作要求 (1010) 7.2.1. 名片应用 (1010) 7.2.2. 短信应用 (1010) 7.2.3. 邮件应用 (1010) 7.2.4. 文本应用 (1111) 7.2.5. 业务营销应用WAP业务 (1111) 7.2.6. 业务营销应用SMS业务 (1212) 7.2.7. 业务营销应用IVR业务 (1212) 8. 终端异常处理要求 (1313) 8.1. 终端解码异常事件处理要求 (1313) 8.2. 其它异常事件处理要求 (1313) 9. 终端性能要求 (1313) 10. 终端界面要求 (1414) 11. 终端硬件要求(推荐) (1414) 11.1. 摄像头 (1414) 11.2. CPU (1414) 11.3. 存储器 (1414) 12. 编制历史 (1414) 附录A 中国移动条码识别业务终端界面规范 (1515)

(客户管理)中国移动集团客户营销体系

(客户管理)中国移动集团客户营销体系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营销体系 从移动通信市场运营经验探索的意义上解析小灵通,它对中国电信的意义就绝不仅仅限于于“3G’之前找到壹个新增点,解决中国电信收入增长率的问题。中国电信的运营者,也提前意识到小灵通的战略意义,因此,于壹些小灵通发展较早的电信公司,于完成“用户规模积累”阶段后,开始于小灵通客户群的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尝试:例如成均电信,于小灵通用户规模达到130万户后,成立了专门的小灵通客户部,负责用户尤其是高端用户的服务和保有;浙江电信则全省统壹于10000号建立专门的小灵通班组。 从这些刚刚开始进行的探索中,中国电信已经感受到对移动客户尤其是高值移动客户关注的重要性。以成均电信为例,2005年,实行客户经理负责的近8万小灵通高端客户,全年流失率仅为2%,大大低于小灵通客户平均30%的流失率水平。 中国电信和其从头开始探索移动客户群的服务之路,不如“站于领先者的肩上”,研究壹下中国移动于客户服务尤其是高值客户服务方面的发展历程,作为中国电信思考的参照。 基于这壹初衷,我们于收集大量关联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移动集团客户体系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及思路进行了梳理,且提出了结合中国电信调整和改善市场营销体系的建议。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体系的发展沿革及简介 2000年,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剥离后,这壹批当初的电信人很快意识到移动客户群的运营和服务和固定客户群有着迥然不同的特征,其中最明显的区别于于移动客户强烈的个人性。我们能够见到,

中国移动早期正是针对移动客户个人性的特点,对不同客户群进行分级服务,且大力打造俩大服务品牌:针对普通客户服务的1860品牌和针对高端客户的全球通VIP服务品牌。 可是,值得重视的是,从2002年以后,中国移动开始低调但快速地把客户服务体系的重心转向另壹方面:集团客户。和中国电信的大客户体系相比,移动的集团客户体系能够说是后来者,而且由于移动客户的个人性,集团体系的建设面临许多的困难。为此,中国移动不得不借用电力系统“网格化”管理的方面,通过网格化管理,逐步收集和建立集团客户档案。经过四年的努力,中国移动的集团客户的覆盖率已经达到近30%,集团客户对于高值用户群的稳定、移动数据及增值业务的推广、行业应用等方面,已经具有相当的战略地位。中国移动是如何于短短四年内建立和健全这壹体系的?我们首先简单回顾移动集团客户体系的发展历程。 2002年是中国移动集团客户体系建设的试点推广年。这壹年移动主要于以下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成立项目组、产品模块化、典型项目推广、建立工作流程。 2003年是移动集团客户体系建设的全面促进年。他们明确提出“集团客户工作不能再是业余爱好,要打正规战役。”这壹年他们于集团客户体系建设方面的主要进展是:建立工作体系、健全客户资料、建设平台支撑系统、大力推广标准化应用产品、创新商务模式、建立营销渠道。为此,各级移动主要开展了四项工程:摸底工程,主要是地毯式清查,健全数据;圈地工程,以四川移动为例,他们要求当年

中国移动网络门户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网络门户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W-028- 中国移动网络门户系统技术规范(第一版) NMS Port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版本号 1.0.0 -××-××发布 -××-××实施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引用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系统概述与建设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总部-省”两级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组网与设备配置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系统功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单点登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1 基本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 具备4A的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3 对于未接入4A的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接入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1 B/S与C/S应用统一接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2 公网接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3 移动接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界面集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1 界面集成的技术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2 界面集成的基本功能—展现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3 界面集成的基本业务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完整版)Linux安全配置基线

Linux系统安全配置基线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部 2009年3月

版本版本控制信息更新日期更新人审批人V1.0创建2009年1月 1.若此文档需要日后更新,请创建人填写版本控制表格,否则删除版本控制表格。

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适用版本 (1) 1.4实施 (1) 1.5例外条款 (1) 第2章账号管理、认证授权 (2) 2.1账号 (2) 2.1.1用户口令设置 (2) 2.1.2root用户远程登录限制 (2) 2.1.3检查是否存在除root之外UID为0的用户 (3) 2.1.4root用户环境变量的安全性 (3) 2.2认证 (4) 2.2.1远程连接的安全性配置 (4) 2.2.2用户的umask安全配置 (4) 2.2.3重要目录和文件的权限设置 (4) 2.2.4查找未授权的SUID/SGID文件 (5) 2.2.5检查任何人都有写权限的目录 (6) 2.2.6查找任何人都有写权限的文件 (6) 2.2.7检查没有属主的文件 (7) 2.2.8检查异常隐含文件 (7) 第3章日志审计 (9) 3.1日志 (9) 3.1.1syslog登录事件记录 (9) 3.2审计 (9) 3.2.1Syslog.conf的配置审核 (9) 第4章系统文件 (11) 4.1系统状态 (11) 4.1.1系统core dump状态 (11) 第5章评审与修订 (12)

第1章概述 1.1目的 本文档规定了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部门所维护管理的LINUX操作系统的主机应当遵循的操作系统安全性设置标准,本文档旨在指导系统管理人员或安全检查人员进行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合规性检查和配置。 1.2适用范围 本配置标准的使用者包括:服务器系统管理员、应用管理员、网络安全管理员。 本配置标准适用的范围包括:中国移动总部和各省公司信息化部门维护管理的LINUX 服务器系统。 1.3适用版本 LINUX系列服务器; 1.4实施 本标准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于中国移动集团管理信息系统部,在本标准的执行过程中若有任何疑问或建议,应及时反馈。 本标准发布之日起生效。 1.5例外条款 欲申请本标准的例外条款,申请人必须准备书面申请文件,说明业务需求和原因,送交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部进行审批备案。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网络服务支撑规范

集团客户网络服务支撑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公司深圳分公司 网络维护中心服务支撑室 2009年2月

声明 本文档所有权和解释权归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向第三方公开。 This document is the property of CMCC GD and can be neither reproduced nor disclosed to a third party without a written authorization. 修订历史记录 (A-添加,M-修改,D-删除)

目录 1 前言4 1.1 编写目的4 1.2 适用对象4 2 集团客户网络服务支撑工作内容分类4 3 基本要求与一般规范5 3.1 服务支撑人员定义5 3.2 服务支撑人员专业技能要求5 3.3 服务支撑人员仪表方面规范5 3.4 服务支撑人员外勤工作一般规范6 4 集团业务故障处理作业规范7 4.1 处理原则7 4.2 内部故障处理流程7 4.3 客户现场处理规范8 5 服务支撑人员例行维护与作业规范11 5.1 监控经管11 5.2 日常例行现场巡检规范11

1前言 在网络运维集中化的背景下,中国移动广东省公司确立了地市集中化工作转型的重要工作目标:服务下沉、支撑前移。为了建立和健全网络服务支撑的工作体系,进一步提升全省服务支撑人员的支撑能力,使得服务支撑人员能够为集团客户提供快速技术支撑,提高客户满意度,在“服务下沉、支撑前移”的指导思想下,全省各地市网络维护中心服务支撑室正逐步加强客户拜访工作的力度,与集团客户技术人员形成互动,为全省的集团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1.1编写目的 为指导深圳分公司网络维护中心员工,尤其是服务支撑室及其代维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生产中凡涉及与集团客户交互的如客户拜访、故障抢修、例行维护以及电话邮件等工作,按照如下作业与行为规范如专业术语、礼貌用语、着装指引、施工抢修等方面操作实施。 1.2适用对象 本手册适用对象为深圳移动面向集团客户服务支撑的网络经管与维护人员,以及深圳移动合作单位的代维工作人员。 2集团客户网络服务支撑工作内容分类 按照省公司粤移网维通[2009]61号《关于明确网络服务支撑例行生产工作要求的通知》一文,网维中心服务支撑室主要承担以下工作: 1、售前、售中的网络支撑,其中包括技术方案制定和业务开通。 2、售后业务保障服务,其中包括告警监控、故障和投诉处理、业务分析与质量经管、 例行维护、差异化保障服务、客户服务和拜访、交流和知识共享、手段建设以及资 料经管9个方面。 因此,根据以上工作内容,涉及与集团客户交互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集团客户拜访工作,如技术交流、故障归纳总结、差异化服务等。 2、集团业务维护工作,如例行维护、故障和投诉处理、设备安装与调测等。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文档编号: 中国移动PTN故障智能辅助定位 功能需求规范书 文档版本:Version 1.0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和传播本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 发布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前言 本技术规范根据中国移动PTN网络维护效能提升管理需求而制定,随着网络管理需求的不断深化,本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将会修改和完善。 本技术规范的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 集团公司:邓春胜、邓宇 省公司:党志俊、娄文科、田志坚、黄垣森、杨彬、张剑、夏志超、李勇、梁静海、张跃明、彭鹏

目录 前言 (2) 目录 (3) 1.概述 (4) 2.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 2.1术语和定义 (4) 2.2缩略语 (4) 3.功能需求 (5) 3.1告警相关性分析 (5) 3.1.1告警根源性分析 (5) 3.1.2告警相关性原则 (6) 3.2业务相关性分析 (6) 3.3故障辅助分析及定位 (6) 3.3.1用户界面 (7) 3.3.2故障定位手段 (7) 3.3.3故障定位结果 (8)

1.概述 研究各种典型场景下PTN网络故障诊断定位方法,包括业务故障、光缆故障、设备故障、时钟故障、DCN故障、业务性能劣化等,开发出故障智能辅助定位工具,实现一键式故障智能诊断及故障原因智能输出,并给出常见故障处理建议,提高运维人员现场维护效率及能力。该辅助定位功能具备以下模块: ―告警相关性分析 ―业务相关性分析 ―故障智能分析和定位 2.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网元管理系统 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EMS,由设备供应商提供,是为了管理一个或多个传送网网元所使用的软硬件系统。网元管理系统管理由单一设备供应商提供的网元。 2.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客户服务手册--密码服务

第二章密码服务 一、各类密码的定义和应用范围 服务密码:服务密码由一组6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是中国移动客户的身份识别密码,是电子渠道最高权限的密码,可登录网厅(,通过服务密码认证进行的行为,视为客户本人或客户本人授权的行为,丢失服务密码可能造成隐私泄露,请妥善保管。 电子密码:电子密码由一组6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是中国移动客户在电子渠道(网厅、短厅、掌厅、10086热线自助语音)验证本机主动申请和设置的密码,可登录渠道平台办理普通业务,其办理业务的权限与动态密码相同,可查询和办理除涉及客户个人隐私信息(包括查询和修改个人基础信息、查询详单、查询位置信息等)、使用权变更(包括补卡、过户)的其他基础业务,包括套餐的开通与变更、业务的查询、开通与取消、账单查询与订购、积分查询与兑换等。 动态密码:动态密码即随机短信码,由客户主动申请,系统通过短信发送随机产生的6位数字发送至客户手机作为临时验证密码以认证客户持有本机。动态密码有效登录时限为十分钟,可结合服务密码使用进行二次认证,也可单独用于办理业务,办理业务范围与电子密码相同。 随机验证码:随机验证码指客户在网站渠道通过服务密码进行身份认证时,需同时输入网页上显示的随机产生的一组验证码,由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组成,主要用于防止黑客程序盗用客户服务密码。 二、服务密码的设置、修改、保护和重置 初始服务密码的设置:初始服务密码均为服务密码,其设置指客户入网或过户时,第一次获取服务密码。客户在营业厅办理入网或过户业务时,可自行通过密码小键盘设置;在代理渠道办理入网业务时,将通过入网关怀短信提醒修改服务密码;在社会渠道入网时,将采用短信、密码卡、SIM卡覆膜等方式告知服务密码。 服务密码的修改:服务密码修改是指客户在本机且知道原服务密码的情况下,更改服务密码的服务。客户可通过营业厅、10086热线自助语音、网厅、短厅等渠道,验证原服务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