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章 数据库基础

第6章 数据库基础

第6章 数据库基础
第6章 数据库基础

第6章数据库基础

6.1 数据库系统概述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今天,信息资源已成为各个部门的重要财富和资源,建立一个满足各级部门信息处理要求的行之有效的信息系统也成为一个企业或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作为信息系统核心和基础的数据库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从小型单项事务处理系统到大型信息系统,从联机事务处理到联机分析处理,从一般企业管理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办公信息系统(OI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越来越多新的应用领域采用数据库存储和处理他们的信息资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6.1.1 数据库中常用的概念

1.信息与数据

信息是现实世界事物状况的反映,通过加工可以用一系列数据来表示。信息具有如下重要特征:

1)表征性:它能够表达事物的属性、运动特性及状态。

2)可传播性:信息可以进行获取、存储、传递、共享。

3)可处理性:信息可以进行压缩、加工、再生。

4)可用性:可增值性、可替代性。

数据是记录现实世界中各种信息并可以识别的符号,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数据的表示形式不仅仅只是数字,还包括字符(文字和符号)、图表(图形、图像和表格)及声音等。

信息是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事物的知识,是数据的内涵,是数据的语义解释,是语义化的数据;数据则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载体,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是符号化的信息,二者不可分离又有一定区别。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数据来表示,也不随它的数据形式不同而改变。但在一些不是很严格的场合下,对它们又没有做严格的区分,甚至当作同义词来使用,如信息处理与数据处理、信息采集与数据采集等。

2. 数据处理

要使获得的信息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就必须对其进行处理,称为信息处理,常常也叫数据处理。严格地说,信息处理中包含了数据处理,而数据处理是信息处理最主要的内容。数据处理实际上是指利用计算机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存储、加工、计算、分类、检索、传输等处理,如果稍加扩展还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编码和输入等数据组织,这一数据组织过程也属于数据处理的内容,只是这一过程主要是由人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并把数据组织到计算机中。

我们可以将数据处理分为两个层次的操作。一是数据收集、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传输和维护等操作,称为基本操作,这些基本操作环节称为数据管理;二是加工、计算和输出等操作,随管理对象的不同其操作要求是千差万别的,而这些操作可称为应用操作,它应由应用程序来实现。

3. 数据库

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往往都很大,为便于计算机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可以将采集的数据存放在磁盘、光盘等外存媒介的“仓库”中,这个“仓库”就是数据库( Database或Data Base,简称DB )。所谓数据库就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所共享。

4. 数据库管理系统

收集并抽取所需大量数据后,如何科学地组织这些数据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如何高效地处理这些数据?完成这个任务的是一个软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 ),是介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户能方便地定义数据和操纵数据,并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及故障后的系统恢复。

4.数据库系统

以数据库为核心,并对其进行管理的计算机系统称为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 ),也就是说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人们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需要指出的是,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等工作只靠一个DBMS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专门的人员来完成,这些人称为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简称为DBA)。

6.1.2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程

数据管理是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的过程。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数据管理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1. 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没有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和计算机硬件的限制,数据的管理是靠人工进行的,而计算机只能对数据进行计算。当时对数据处理的过程是,先将程序和数据输入计算机,计算机运行结束后,将结果再输出,由人工保存,计算机并不存储数据,其特点是:

(1)数据不保存。由于当时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一般不需要将数据长期保存,只是在计算某一课题时将数据输入,用完就撤走。

(2)数据需要由应用程序自己管理,没有相应的软件系统负责数据的管理工作。

(3)数据不共享。数据是面向应用的,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程序与程序之间有大量的冗余数据。

(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数据和程序紧密结合,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发生改变时,应用程序也必须做相应的改变。

2. 文件系统阶段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出现了文件管理系统,即用数据文件存放数据。在文件中包含若干“记录”,一个记录又包含若干“数据项”,用户通过对文件的访问实现对记录的存取,如图6-1所示。文件管理系统致命的问题是数据的管理没有实现结构化组织,数据与数据之间没有联系,文件与文件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数据不能脱离建立其数据文件的程序,从而也使文件管理系统中的数据独立性和一致性差,冗余度大,限制了大量数据的共享和有效的应用。

图6-1 文件系统阶段

3. 数据库系统阶段

60年代末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了克服文件管理系统的缺点,人们对文件系统进行了扩充,研制了一种结构化的数据组织和处理方式,即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建立了数据与数据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了统一、集中、独立地管理数据,使数据的存取独立于使用数据的程序,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如图6-2所示。数据库有以下明显特点:

(1) 数据结构化。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再像文件系统中的数据那样从属特定的应用,而是按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成为一个结构化的数据整体。它不仅描述了数据本身的特性,而且描述了数据与数据之间的种种联

系,这使数据库具备了复杂的内部组织结构。

(2) 实现数据共享。这是数据库技术先进性的重要体现。由于数据库中的数据实现了按某种数据模型组织为结构化的数据,实现了多个应用程序、多种语言及多个用户能够共享一个库中的数据,甚至在一个单位或更大的范围内共享,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3) 减少数据冗余度。在数据库技术之前,许多应用系统都需要建立各自的数据文件,即使相同的数据也都需要在各自的系统中保留,造成大量的数据重复存储。

(4)数据独立性。数据库技术中的数据与程序相互独立,互不依赖,不因一方的改变而改变另一方,简化了应用程序设计与维护的工作量,同时数据也不会随程序的结束而消失,可长期保留在计算机系统中。

图6-2 数据库系统阶

6.1.3 数据模型

模型是现实世界特征的模拟和抽象。数据模型(Data Model)也是一种模型,它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数据库是数据的综合,它不仅要反映数据本身的内容,而且要反映数据之间的联系。由于计算机不可能直接处理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人们必须事先把具体事物转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这个工具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的模拟。

现有的数据库系统均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对不同的使用对象和应用目的,采用不同的数据模型。

不同的数据模型实际上是提供给我们模型化数据和信息的不同工具。根据模型应用的不同目的,可以将这些模型划分为两类:

第一类模型是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另一类模型是数据模型,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DBMS的实现,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等。

1)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数据模型是严格定义的一组概念的集合。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1)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对象类型的集合。这些对象是数据库的组成成分,它们包括两类:一类是与数据类型、内容、性质有关的对象;一类是与数据之间联系有关的对象。

数据结构是刻画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通常按照其数据结构的类型命名数据模型。如层次结构、网状结构和关系结构的数据模型分别命名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2)数据操作

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数据库主要有检索和更新(包括插入、删除、修改)两大类操作。

(3)数据的约束条件

数据的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

约和依存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2)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一般用E-R数据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data model)表达,如图6-3所示。

图6-3 E-R画法

由于E-R图直观易懂,在概念上表示了一个数据库的信息组织情况,所以若能画出E-R图,意味着彻底搞清了问题,此后就可以根据E-R图,结合具体DBMS的类型,把它演变为DBMS所能支持的数据模型,这种逐步推进的方法如今已经普遍用于数据库设计中,成为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步骤。

3.)常用的数据模型

目前,数据库领域中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有三种,即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其中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统称为非关系模型。

(1)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用树形结构表示组织数据,可以表示数据之间的多级层次结构。现实世界中许多实体之间的联系本来就呈现出很自然的层次关系,如行政机构、家族关系等。层次数据模型的树型数据结构中,各个实体被表示为结点,整个树形结构中只有一个根结点;其他结点有且只有一个父结点,上级结点和下级结点之间表示了一对多的联系。如图6-4所示。

图6-4 层次模型示例

(2)网状模型

网状模型中用图的方式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克服了层次模型的两个限制,一是允许结点有多于一个的父结点,二是可以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没有父结点。如图6-5所示。

图6-5 网状模型示例

(3)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

(1)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

按用户观点,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行和列组成。现在以学生基本信息(如表6-1所示)为例,说明关系模型中的术语。

·关系(Relation):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如表6-1中的这张学生基本信息表;

·元组(Tuple ):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或记录;

·属性(Attribute ):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一个属性起一个名称即属性名。如上表有五列,对应五个属性(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系别);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例如上面的关系可描述为: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系别);

关系的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也就是说,不允许表中还有表,表6-2中工资和扣除是可分的数据项,工资又分为基本工资、工龄工资和职务工资,扣除又分为房租和水电。因此,表6-2的表就不符合关系模型要求。

表6-2 职工工资表

关系数据模型的操作主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数据。

关系模型中的数据操作是集合操作,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都是关系,即若干元组的集合。

(3)关系数据模型的存储结构

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都用表表示。在数据库的物理组织中,表以文件形式存储,有的系统一个表对应一个操作系统文件,有的系统自己设计文件结构。

关系数据模型诞生以后发展迅速,深受用户的喜爱。当然,关系数据模型也有缺点,最主要的缺点是由于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查询效率往往不如非关系数据模型。因此为了提高性能,必须对用户的查询请求进行优化,增加了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难度。

6.1.4 典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很多,其中著名的数据库产品有: Oracle、DB2、Sybase、SQL Server、Paradox 、Access、FoxPro等等。

1) Oracle

Oracle是当今最大的数据库公司Oracle公司的数据库产品。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商品化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也是第一个推出与数据库结合的第四代语言开发工具的数据库产品。它采用标准的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支持多种数据类型,提供面向对象的数据支持,具有第四代语言开发工具,支持Unix、VMS、Windows/NT、OS/2等多种平台。Oracle公司的软件产品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Oracle服务器产品、Oracle开发工具和Oracle应用软件。

Oracle产品早在1986年就已进入中国市场,国内的许多行业和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都选用了Oracle。

2) DB2

DB2是IBM公司的一个基于SQL的关系型数据库产品,它起源于早期的实验系统System R。80年代初,DB2的发展重点在大型主机平台上。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DB2已发展到中、小型机以及微机平台。现在的DB2已能够适用于各种硬件和软件平台( 如Unix 、VMS 、Windows / N T、OS/2等)。DB2在金融系统中应用较多。DB2 Universal Database Personal Edition是为OS/2和Windows系统的单用户提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2 Universal Database Workgroup Edition是为OS/2和Windows系统的多用户提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3) Sybase

Sybase是由1984年成立的美国数据库厂商Sybase公司推出的系统数据库(System Database,简称Sybase ),Sybase公司是较早采用客户/服务器技术的数据库厂商。Sybase可以运行在Unix、VMS、Windows/NT、Netware等操作系统平台上,它支持标准的关系数据库语言SQL,使用客户/服务器模式,采用了开放的体系结构,能够实现网络环境下各结点上的数据库的互访操作。Sybase还拥有十分著名的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PowerBuilder,能够快速开发出基于客户/服务器的图形化数据库应用程序。目前Sybase 数据库软件产品是市场上较受欢迎的数据库产品之一。Sybase于1991年进入我国,其产品目前已在许多行业和部门得到很好的应用。

4) SQL Server

Microsoft SQL Server 是一个Windows NT服务器上使用的、支持客户/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是Microsoft公司从Sybase公司购买技术而开发的产品,它与Sybase的数据库完全兼容。SQL Server与Windows NT 的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利用Windows NT的优势,性能价格比高。Microsoft SQL Server 不提供直接的客户开发平台和工具,只提供了两个接口,即Microsoft开放式数据库连接( ODBC)和

DB-Library。ODBC接口允许网络客户在多种平台上使用第三方产品,如Access、Visual Basic、Visual C 和FoxPro等,向服务器发出SQL请求,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ODBC能在不同的数据库环境中为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客户提供访问异构数据库(如Oracle、Sybase等)接口。ODBC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和标准的能访问微机、工作站、小型机和大型机数据库的方法,使用ODBC接口的编程者可以不用深入了解所访问的数据库系统,只需知道数据库、表和有关字段即可。DB-Library通过C语言API,提供与SQL Server的直接连接。

5)xBASE与Fox

自从Ashton-Tate公司于80年代初在微机上推出被称为“大众数据库”的产品dBASEⅢ数据库之后,

这一类产品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兼容产品,如Fox 公司推出的foxBASE 、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FoxPro 、Nantucket 公司推出的Clipper 及清华大学推出的ITbase 等产品,它们使用同一种文件结构、相同的语法结构和基本上兼容的语言,但功能更强。它们共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xBASE 类的数据库。XBASE 类数据库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微机关系数据库。

6.2 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

6.2.1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1)关系

关系(Relation):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如表6-1中的这张学生基本信息表; (2)元组(Tuple ):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或记录; (3)域(Domain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例如,自然数、整数、实数、长度小于25字节的字符串集合、{0,1}、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l00的正整数等,都可以是域。 (4)属性(Attribute ):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一个属性起一个名称即属性名。

(5)分量(属性值):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即行和列的交叉位置表示某条记录的某个属性值,如表6-1中第一行的“学号”字段的值为05060101。

(6)候选码:在关系中可以用来唯一标识或区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如表6-1中“学号”可以作为候选码;若“姓名”不允许重复,则“姓名”也可以作为候选码,这时“学生基本信息表”就有两个候选码。

(7)主码(Key):从候选码中选一个作为主码,用来标识元组的唯一性。如表6-1中,在“姓名”允许重复的情况下,只能选“学号”作主码;若在“姓名”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学号”或“姓名”作主码。

(8)主属性:候选码中的属性。

(9)外码:如果表中的一个属性或字段不是本表的主码或候选码,而是另外一个表的主码或候选码,该属性或字段称为外码或外键。

如有课程表和学生选课表如表6-3和6-4所示。

表6-3 课程表 表6-4 学生选课表

假如表6-1学生基本信息中,主码为“学号”;表6-3 课程表中,主码为“课程号”;表6-4 学生选课表中,主码为“学号”、“课程号”;根据外码的概念可知,在学生选课表中,“学号”不是本表的主码,而是学生基本信息表的主码,“课程号” 不是本表的主码,而是课程表的主码;因此,“学号”和“课程号”均为外码。

(10)主表和从表:主表和从表是指通过外码相联系的两个表,其中以外码作为主码的表称为主表,外码所在的表称为从表。如学生基本信息表和学生选课表构成主从关系,课程表和学生选课表也构成主从关系,称学生基本信息表和课程表为主表,学生选课表为从表。 2)关系模型的特点

? 列是同质的,即每一列中的分量是同一类型的数据,来自同一个域。

? 不同的列可以出自同一个域,称其中的每一列为一个属性,不同的属性要给予不同的属性名。

? 列的顺序无所谓,即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 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

? 行的顺序无所谓,即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 分量必须取原子值,即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

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其中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被称作是关系的两个不变性,应该由关系系统自动支持。

6.2.2关系代数

关系代数是一种抽象的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操纵语言的一种传统表达方式,它是用对关系的运算来表达查询的。关系代数的运算分为两类:

? 传统的集合运算:如并、差、交、广义笛卡尔积。这类运算将关系看成元组的集合,其运算是以

关系的行为单位来进行的。

? 专门的关系运算,如选择、投影、连接、除。这类运算表达了实用系统中应用最普遍的查询操作。 以上两类运算的运算对象是关系,运算结果也是关系。

本节只介绍关系数据库的三种基本运算,即选择、投影和连接。 1)选择( Selection)

选择是从指定的关系中选择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组成新的关系的操作。用运算符σ表示。

例如从关系学生表(表6-5)中选择年龄大于20岁的学生元组组成新的关系S1,结果如表6-6。

表6-5 学生表 表6-6 S1

2) 投影

投影是从指定关系的属性集合中选取若干个属性组成新的关系。用运算符 表示。

例如从关系学生表(表6-5)中选择“学号”、“姓名”、“年龄”组成新的关系S2(表6-6)。

3) 连接

连接是将两个关系中的元组按指定条件进行组合,生成一个新的关系。

例如将学生表(表6-5)和学生选课表(表6-4)按相同学号的元组连接组成新的关系S3(表6-7)。注:本例子采用自然连接的方法。

6.2.3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简介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Structured Query )是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其语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很多关系数据库产品都支持SQL语言,但使用方法不完全相同。

1) SQL的特点

(1)功能强大,包括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操纵和数据控制等方面的功能,核心是查询功能,它可以完成数据库活动中的全部工作。

(2)高度非过程化的语言,用它不必一一告诉计算机“如何做”,只需要告诉计算机“做什么”。

(3)非常简洁,提供为数不多的几条命令便实现强大功能,且语法非常接近英语,容易学习和使用。(4)既可以直接以命令方法交互使用,也可以嵌入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中以程序方式使用,且两种使用方式的语法基本一致。

2)SQL的命令分类

SQL完成核心功能只用了9个动词,按命令的功能可以分为四类,如表6-8所示。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查询命令,即select命令。

3)SQL的查询命令—SELECT命令

数据库查询是数据库的核心操作,SELECT语句命令较复杂,它的不同功能体现在不同的子句中,但主要的组成部分通常是三块,构成的常用格式如下:

SELECT 目标表达式列表

FROM 表(或视图)列表

WHERE 条件表达式

其中SELECT用来指出查询的输出字段或表达式,FROM指出查询的数据来源,WHERE则用来指出查询的条件。

以下通过简单查询的例子,说明SELECT命令的使用,这些命令均可在交互式环境中使用。

(1)显示学生表(表6-5)中的所有记录。

Select 学号,姓名,性别,年龄 from 学生表

或select * from 学生表

(2)显示学生表(表6-5)中年龄大于20岁的男生记录。

Select * from 学生表 where 年龄>20 and 性别="男"

(3)显示学生表(表6-5)中所有女生的姓名和年龄。

Select 姓名,年龄 from 学生表 where 性别="女"

(4)查询学生的选课情况。

Select学生选课表.学号, 学生表.姓名, 学生选课表.课程号,课程表.课程名, 学生选课表.成绩From 学生表,课程表,学生选课表

Where学生选课表.学号=学生表.学号 and学生选课表.课程号=课程表.课程号

6.3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的概念起源很早。在中国出现于70年代末

80年代初,按照《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的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学科,是综合了管理科学、系统理论、信息科学的系统特性的边缘学科。它是依赖于管理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到目前为止还很不完善。

6.3.1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由信息源、信息处理、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组成,如图6-6所示。其中,信息源是信息的发源地;信息处理负责信息的传输、加工、保存等;信息用户是信息的使用者,并利用信息进行决策;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的设计、实现和实现后的运行、协调。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管理信息系统有不同的结构。

图6-6 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1)基于管理活动的系统层次结构

基于信息系统的任务在于支持管理决策,因而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按照管理任务的层次进行分层。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分为三层,如图6-7所示。

图6-7 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

◆战略决策层

战略决策是企业的长远计划,处理中、长期事件,它的决策内容包括确定和调整组织目标,以及制定关于获取、使用各种资源的政策等。

◆管理控制层

管理控制属于中期计划范围,包括资源的获取与组织、人员的招聘与训练、资金监控等方面。管理控制层信息包括计划与预算、定期报告、特别报告、问题条件的分析、评审决策以及查询应答等。

◆运行控制

运行控制涉及作业的控制。运行控制层的决策是为了保证有效地完成具体任务或操作,有一定的周

期性,问题的性质一般属于结构化决策,决策者通常是组织的基层管理人员。

(2)基于管理职能的系统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也可以按照使用信息的组织职能加以描述。系统所涉及的各职能部门都有着自己

图6-8基于管理职能的系统结构

特殊的信息需求,需要专门设计相应的功能子系统,以支持其管理决策活动,同时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信息联系,从而使各个功能子系统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管理信息系统正是完成信息处理的各功能子系统的综合。

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支持着组织的各种功能子系统,使每个功能子系统完成业务处理、运行控制、管理控制、战略管理等,如图6-8所示。

(3)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综合

以上从管理任务和组织职能两方面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进行了描述。由系统的组成和决策支持的要求,可以综合出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综合的原则有:

(a)横向综合,就是把同一管理层次的各种职能综合在一起,如运行控制层的人事、工资等子系统可以综合在一起,使基层的业务处理一体化。横向综合正向着资源综合的方向发展。如按人,把人员的信息综合到一个系统,按物料把采购、进货、库存控制综合到一个系统。

(b)纵向综合,即把不同层次的管理业务按职能综合起来。这种综合可加强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便于决策者掌握情况,进行正确分析。如各部门和总公司的各级财务系统可以综合起来,构成综合财务子系统。

(c)纵横综合,或者叫总的综合,这可形成一种完全一体化的系统结构,能够做到信息集中统一、程序模块共享、各子系统功能无缝集成。

图 6-9 管理信息系统概念框架

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综合可以了解到,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各功能子系统组成的,每一个子系统又可以分为4个主要信息处理部分,即业务处理、运行控制、管理控制(战术管理)和战略管理。信息系统的每个功能子系统都有自己的文件,还有为各子系统公用的数据组成的数据库,由数据库系统进行管理。在系统中,除了为每个子系统专门设计的应用程序外,也有为多个职能部门服务的公用程序,有关的子系统都与这些公用程序连接。此外,还有为多个应用程序共用的分析和决策模型,这些公用软件构成了信息系统的模型库。

采用纵向与横向结合相结合的办法,综合形成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结构如图6-9所示。这种结构实质上是一个概念上的框架,人们可以用它来描述有关现有的或进化中的管理信息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辅助生产过程,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柔性生产系统等。另一种是辅助企业管理,试图实现管理自动化,这就是各类信息系统。两种结合起来形成的自动化系统就是计算机基础制造系统。

在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前面提到的管理信息系统之外,先后出现了数据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专家系统、战略信息系统、主管信息系统、企业过程重组等。虽然信息系统的分类没有一定的标准,但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的特性、使用目标和技术复杂度不同。下面简要介绍这些系统的特点。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主要用来处理日常交易数据,产生各种报表,重点在于实现手工企业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数据处理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初级阶段。

决策支持系统(DSS)的特点在于以交互方式支持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群体决策支持系统以支持决策群体共同决策。决策支持系统不强调全面的管理功能。

主管信息系统(EIS)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企业高层领导规划、控制企业的运作,利用整个企业内部、外部信息辅助他们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区别在于,后者主要使用于中、低层管理人员,帮助他们的决策。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主要是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目前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内容包含文书处理、电子邮件、电视会议、语言邮件、档案存储、桌面排版等。

专家系统(ES)以知识法则为依据,运用推理法则来解决某类问题的信息系统。其特点是能对复杂情况做出诊断,能处理不确定状况,并能对方案做出解释。

战略信息系统(SIS)的主要功能是支持企业形成竞争策略,使企业获得或者保持竞争优势。战略信息系统强调的重点又从支持企业功能转移到支持形成与实现竞争策略,这是与EDPS、DSS或EIS的重大区别。

3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的子系统。它收集数据,并向管理人员提供信息,与管理人员一道在整个企业中起着反馈控制的作用。由于企业采取了划分成许多子系统的组织结构,各个子系统往往注意追求本子系

统利益的最优化,而把局部目标置于整体目标之上,从而引起各个子系统运行上的不协调,使企业整体利益受到损害。因此,协调企业内部各子系统的行动,优化整体利益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的一个特殊的子系统,正是在这一点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管理信息系统具有数据的输入、传输、存储、处理、输出等基本功能。

(1)信息的采集和输入

信息处理界有句口头禅“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必然是垃圾”。它说明了系统输入的极端重要性。要把分布在企业各部分的数据收集起来,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识别信息。由于信息的不安全性,想得到反映客观世界的全部数据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确定信息需求要调查客观情况出发,根据系统目标,确定数据收集范围。

识别信息有如下3中方法:由决策者识别、系统分析员亲自观察识别和先由系统分析员观察得到基本信息,再向决策人员调查,对信息进行修整和补充。

(2)信息的传输

信息传输包括计算机系统内和系统外的传输,实质是数据通信。其一般模式如图6-10所示。

图 6-10 数据传输

信源即是信息的来源,可以是人、机器、自然界的物体等。信源发出信息时,一般以某种符号或某种语言表现出来。编码是指把信息变成信号。所谓码,是指按照一定规则排列起来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符号序列。这些符号的编排过程就是编码过程。信号多种多样,如声音信号、电信号、光信号等。

信道就是信息传递的通道,是传输信息的媒介,分明线、电缆、无线、微波、人工传送等。信道的关键问题是信道容量。信道也可以担负着信息的存储任务。

无论信道质量多么好,都可能带来杂音或者干扰,这就是噪音。它或由自然界雷电形成,或由同一信道中其它信息引起。在人工信道内的干扰中,还包括各个环节中人的主观歪曲。

译码。信号序列通过输出端输出后,需要翻译成文字、图像等,成为接收者能理解的信息。译码是编码的反变换,其过程与编码相反。

信宿即是信息的接收者,可以是人、机器,或另一个信息系统。

(3)信息的存储

存储数据的设备目前主要有3中:纸、胶卷和计算机存储器。这3中设备各有优点。

信息存储的概念比数据存储的概念广。主要问题是确定存储哪些信息、存多长时间、以什么方式存储,经济上是否合算。这些问题都要根据系统的目标和要求确定。

(4)信息的加工

信息加工的范围很大,从简单的查询、排序、归并到复杂的模型调试及预测。这种功能的强弱显然是信息系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信息系统在这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强,在加工中使用了许多数学及运筹学的工具,涉及许多专门领域的知识,如数学、运筹学、经济学、管理科学。许多大型的系统不但有数据库,还有方法库和模型库。技术的发展给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正处在发展中的人工智能科学研究机器能否代替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如诊断、决策、写文章等。

(5)信息的维护

保持信息处理可用状态叫信息维护。这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一环。狭义上讲它包括经常更新存储器中的数据,使数据保持可用的状态;广义上讲它包括系统建成后的全部数据管理工作。

(6)信息的使用

从技术上讲,信息的使用主要是高速度高质量地为用户提供信息。系统的输出结构应易读易懂,直观醒目。输出的格式应该尽量符合使用者的习惯。

信息的使用,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实现信息价值的转换,提高工作效率,利用信息进行管理控制,辅助管理决策。支持管理决策是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也是最困难的任务。

习题6

一、单项选择题

1.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是()

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结构

2.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独立

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3.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编译系统B.数据库

C.操作系统D.数据库管理系统

4.在数据库设计中用关系模型来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关系模型的结构是()

A.层次结构B.二维表结构C.网状结构D.封装结构

5.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A.排序、索引、统计B.选择、投影、连接

C.关联、更新、排序D.显示、打印、制表

6.在一个关系中如果有这样一个属性存在,它的值能惟一地标识关系中的每一个元组,此属性为()A.关键字B.数据项C.主属性D.主属性值

7.一个关系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条记录()

A.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输入的顺序排列

B.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不影响库中的数据关系

C.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但排列顺序不同,统计处理的结果就可能不同

D.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关键字段值的顺序排列

二、判断题

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2.数据结构描述的是系统的动态特性。

3.主码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属性的组合。

4.实体间的联系只有一对一和多对多的联系。

5.关系的属性的顺序不允许交换。

三、填空题

1、数据模型通常由、和三要素组成。

2、典型的数据模型通常分为、和。

3、关系的名称和它的称为关系的模式。

4、经过选择运算后,所得关系的属性数原关系的属性数。

5、在关系中,每个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属性的。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数据有什么特征?数据和信息的关系?

2、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中数据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4、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有什么关系?

examcoo 第六章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详细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信息系统与数据库 一. 计算机信息系统: (一) 定义:使用各种先进成熟的软件开发工具设计维护的,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数据密集型、人机交 互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二) 特点: 1. 数据量大:数据一般需存放在辅助存储器(外存)中,内存中设置缓冲区,只暂存当前要处理的一小 部分数据。 2. 数据(绝大部分)持久:不随程序运行的结束而消失,长期保留在计算机系统中。 3. 数据共享 (三) 结构: 1. 基础设施层 2. 资源管理层: 1) 功能:实现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存取和管理 2) 主要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 3. 业务逻辑层 4. 应用表现层: 功能: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向用户展现信息处理结果 (四) 发展趋势: 1. 信息多媒体化 2. 系统集成化:基础通信集成、数据集成、应用集成、业务流程集成、企业与企业或部门与部门之间的 集成 3. 功能智能化 4. 结构分布化: 计算机辅助协同工作(CSCW ):在分布式信息系统中,用户共享数据等各种计算机资源,并在系统的支持下,合作完成某一任务(如共同决策、共同拟订计划、共同设计产品等)。 二. 信息和数据 (一) 数据表达了一定的内容,即“客观事实、概念或指令”,数据具有一定的格式,可以是数值型数据和非数 值型数据,包括数字、文字、图画、声音、图像 (二) 在信息处理领域中,信息指的是人们要解释的那些数据的含义。 (三) 信息处理的实质是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的目的是获取有用的信息。 (四) 信息不是把数据简单的符号化 三.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 ,DBS ): (一) 定义:具有管理和控制数据库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二) 特征:统一管理和共享数据(比文件系统管理更多的数据) (三) 组成: 1. 应用程序:利用DBS 资源开发的、解决管理和决策的各种应用软件 2. 计算机支持系统 1) 硬件: 2) 软件:DBMS 、操作系统、应用系统开发工具 3. 数据库(DB ) 1) 定义: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长期存放在外存上的可共享的相关数据集合 2) 要求:反映应用单位数据本身的内容、数据之间的联系 3) 存储内容: A. 用户直接使用的数据 B. “元数据”:关于数据之间联系的描述,即数据的数据。 各类用户 …

6第六章信息系统与数据库

第六章信息系统与数据库 一、选择题 1.数据库在()上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称为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A.虚拟存储器 B内存储器 C.外存储器 D. Cache 2.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这种功能称为() A.数据库控制功能 B.数据库管理功能 C.数据定义功能 D.数据操纵功能 3.在对关系R和关系S进行”差”操作时,要求R和S满足下列要求 A. R的元组个数多于S的元组个数 B. R和S有相同的模式结构 C. R和S不能为空关系 D. R不能为空关系,但S可以为空关系 4.关系操作中的投影运算对应SELECT语句中()子句。 A. SELECT B. FROM C. WHERE D. GROUP BY 5.设有学生关系表S(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共有100条记录,执行SQL语句:DELETE FROM S后,结果为() A.删除了S表的结构和内容 B. S表为空表,但其结构被保留 C.没有删除条件,语句不执行 D.仍然为100条记录 6.假定学生关系模式是S(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课程关系模式是C(课程号,课程名,学时数),

选课关系模式是SC(学号,课程号,成绩),要查找选修课程名为“信息技术”的所有女学生的姓名,将涉及到的关系有() A .S B. C、SC C. S、SC D. S、C、SC 7.下列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物理数据库指长期存放在外存上的可共享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B.数据库中存放的”元数据”是关于数据之间联系的描述 C.数据库系统支持环境不包括操作系统 D.用户使用SQL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8.下列关于SQL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SQL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B. SQL具有数据定义、查询、操纵和控制功能 C. SQL可以自动实现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 D. SQL是一种非过程语言 9.在信息系统设计中,一般使用( )作为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的工具。 A.系统结构图 B.模块IPO表 C. U/C图 D. E-R图 10.下列关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 A.数据库避免了所有数据重复的存储 B.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类型一致 C.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D.数据共享是指各类用户均可任意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 11.关系运算中的并、差和交都是( )运算。 A.一元 B.二元 C.多元

test_第六章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基础

一、学习指导例题 例1.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A.文件系统简单,而数据库系统复杂 B.文件系统只能管理少量数据,而数据库系统能管理大量数据 C.文件系统只能管理数据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D.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则可以 例2.常说的DBS、DB、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 A.DBMS包括DB和DBS B.D B包括DBMS和DBS C.D BS包括DB和DBMS D.DBMS、DB和DBS之间无关联 例3.DBMS的功能包括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运行控制和() A.数据字典 B. 数据处理 C. 数据联接 D. 数据投影 例4.用来描述信息世界的模型称为() A.物理模型 B. 概念模型 C. 逻辑模型 D. 机器模型 例5.在概念模型中,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 A.实体集 B. 属性 C. 码 D. 实体型 例6.一名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被多名学生选修,则学生与课程之间存在着()的联系 A.一对一 B. 一对多 C. 多对多 D. 未知 例7.如果一个关系中的一个属性可属性组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可属性组为() A.外键 B. 主键 C. 关键字 D. 域 例8.在关系数据库中一个规范化的关系必须满足其每一属性都是() A.每一列不可再分,即不能表中有表 B.关系的每一列上,属性值应取自同一值域 C.在同一关系中不能有相同的属性名 D.在一个关系中行、列的顺序无关紧要 例9.如下三个关系模式: Student(学号,姓名,出生日期) Score(学号,课程号,成绩) Course(课程号,课程名) 则在成绩关系中的外键是() A.学号,成绩 B. 课程号,成绩 C. 学号,课程号 D. 成绩 例10.在关系运算中,查找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组的运算称之为() A.投影 B. 选择 C. 连接 D. 复制 例11.下列数据模型中()是以数据表为基础结构 A.层次模型 B. 网状模型 C. 关系模型 D. 面向对象模型 例12.在数据库设计中,应首先考虑设计系统的() A.概念模型 B. 数据模型 C. 逻辑模型 D. 物理模型 例13.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中,E-R图中的每个联系都应转换为一个关系,如果两实体间

数据库基础及其应用第六章课后作业

第六章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简单应用 二、单选题 1.Access数据库是(C)。 A.层状数据库B.网状数据库C.关系型数据库D.树状数据库 2.Access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是(D)。 A.dbf B.dbt C.mdf D.mdb 3.数据库文件中包含有(D)对象。 A.表B.查询C.窗体D.以上都包含 4.如果某一字段数据型为文本型,字段大小为8,该字段中最多可输入(B)个汉字。A.8 B.4 C.16 D.32 5.如果字段内容为声音文件,可将此字段定义为(C)类型。 A.文本B.查询向导C.OLE对象D.备注 6.一般情况下,以下哪个字段可以作为主关键字(D)。 A.基本工资B.职称C.姓名D.身份证号码 7.下面有关主键的叙述正确的是(B)。 A.不同的记录可以具有重复的主键值或空值B.一个表中的主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字段C.在一个表中的主键只可以是一个字段D.表中的主键的数据类型必须定义为自动编号或文本 8.创建表之间的关系时,正确的操作是(B)。 A.关闭当前打开的表B.打开要建立关系的表C.关闭所有打开的表D.关闭与之无关的表 9.Access用户操作界面由(B)部分组成。 A.4 B.5 C.3 D.6 10.Access中包含有(C)个数据库对象。 A.5 B.6 C.7 D.8 11.下列(B)图标是Access的标志。 A.B.C.D. 12.下列(B)图标是Access中查询对象的标志。 A.B.C.D. 13.下列(D)图标是Access中新建查询的标志。 A.B.C.D. 14.在设计Access数据表时,“索引”属性有(C)个取值。 A.1 B.2 C.3 D.4 15.字段说明用于对字段作进一步的描述,该说明显示在(A)上。 A.状态栏B.工具栏C.菜单栏D.标题栏 16. 在Access数据库中,数据保存在(D)对象中。 A.窗体 B.查询 C.报表 D.表 17.Access数据库中的“一对多”指的是(B)。 A.一个字段可以有许多输入项B.一条记录可以与不同表中的多条记录相关 C.一个表可以有多个记录D.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表 18.数据库文件中至少包含有(A)对象。 A.表B.查询C.窗体D.其余三种

劳顿管理信息系统习题集-第6章商务智能基础

第6章商务智能基础:数据库与信息管理 单项选择题(一) 1.以下哪一项最好地诠释了实体和属性的关系 A)“客户”这个实体有属性“产品” B)“客户”这个实体有属性“购买” C)“产品”这个实体有属性“购买” D)“产品”这个实体有属性“客户” E)“产品”这个实体有属性“客户” Answer: B Difficulty: Challenging 2.以下哪一项不是传统文件环境的问题 A)数据不一致 B)无法开发功能区域的专业应用程序. C)缺乏对临时需求的灵活性 D)安全性差 E)数据共享 Answer: B Difficulty: Challenging 3.描述特定数据库实体的特征或特性的被称之为 A)字段 B)元祖 C)关键字段 D)属性 E)关系 Answer: D Difficulty: Easy 4.以下哪一项非数字型的数据记录与数据库最相似的 A)图书馆卡片目录 B)现金出纳收据 C)医务室发票 D)表格里的销售总额列表 E)项目大纲的截止时间安排 Answer: A Difficulty: Moderate 5.由________造成的难题使得企业试图进行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或者从 不同数据源整合成为企业信息系统的难度增大 A)批量处理

B)数据冗余 C)数据独立性 D)在线处理 E)数据质量 Answer: B Difficulty: Easy 6.在多个数据文件中出现的相同数据被称为数据________ A)冗余 B)重复 C)独立 D)划分 E)差异 Answer: A Difficulty: Easy 7.相关数据文件的相同属性有不同值也称为 A)数据冗余 B)数据复制 C)数据独立性 D)数据差异 E)数据不一致 Answer: E Difficulty: Challenging 8.以下哪一项是将一组字符组成一个词、一组文字或一个完整的数字 A)文件 B)表格 C)实体 D)字段 E)元祖 Answer: D Difficulty: Easy 9.传统文件系统无法及时响应意外信息需求,这一事实是传统文件系统的哪个 问题 A)项目数据互相依赖 B)灵活性低 C)安全性差 D)无法数据共享 E)数据冗余 Answer: B Difficulty: Moderate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六章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六章 第六章数据库技术基础 1. 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以下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50年代中期以前);文件系统阶段(50 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后期以来)。 人工管理阶段当时外存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软件没有操作系统,数据的处理是批处理。人工管理数据具有如下特点:1)数据不保存2)数据需要由应用程序自己管理,没有相应的软件来处理数据3)数据不共享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文件系统阶段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在操作系统中有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一般称为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数据库系统发展的初级阶段。 用文件系统管理数据具有如下特点:1)数据可长期保存2)简单的数据管理功能3)数据共享性差4)数据的独立性差。数据库系统阶段 60年代末期,人们对文件系统进行了扩充,研制了一种结构化的数据组织和处理方式,才出现了真正的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如下:1)数据的集成性2)数据的高度共享性与低冗余性3)数据独立性高 2. 数据的独立性包括:①物理独立性:是指数据的物理结构的改变,如存储设备的更换、物理存储的更换、存取方式改变等都不影响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从而不致引起应用程序的改变。②逻辑独立性:是指数据的总体逻辑结构改变时,如修改数据模式、改变数据间的联系等,不需要修改相应的应用程序。 3.数据库的基本术语 (1)数据(Data)定义: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的表现形式不仅是数字,还包括字符(文字和符号)、图表(图形、图像和表格)及声音、语言等。信息是从原始数据中经过筛选、提炼等加工后,产生的对决策有影响的数据。(2)数据库(Database)定义:数据库(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有以下特点:1)数据结构化2)实现数据共享3)减少数据的冗余4) 数据独立。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定义: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六章测试题及答案

第六章习题 一、选择题: 形框代替形框表示实体的属性。 1.在数据库设计中,用E-R图来描述信息结构但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它是数据库设计的____阶段。 A.需求分析B.概念设计C.逻辑设计D.物理设计 答案:B 2.E-R图是数据库设计的工具之一,它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____。 A.概念模型B.逻辑模型C.结构模型D.物理模型 答案:A 3.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____的任务。 A.需求分析阶段B.概念设计阶段C.逻辑设计阶段D.物理设计阶段 答案:C 4.数据库物理设计完成后,进入数据库实施阶段,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实施阶段的工作是____。 A.建立库结构B.扩充功能C.加载数据D.系统调试 答案:B 5.数据库概念设计的E-R方法中,用属性描述实体的特征,属性在E-R图中,用____表示。 A.矩形B.四边形C.菱形D.椭圆形 答案:D 6.在数据库的概念设计中,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是____。 A形象模型B.物理模型C.逻辑模型D.实体联系模型 答案:D 7.在数据库设计中,在概念设计阶段可用E-R方法,其设计出的图称为____。 A.实物示意图B.实用概念图C.实体表示图D.实体联系图 答案:D 8.从E-R模型关系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M:N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时,该关系模式的关键字是____。 A.M端实体的关键字B.N端实体的关键字 C.M端实体关键字与N端实体关键字组合D.重新选取其他属性 答案:C 9.当局部E-R图合并成全局E-R图时可能出现冲突,不属于合并冲突的是____。 A.属性冲突B.语法冲突C.结构冲突D.命名冲突 答案:B

第六章数据库练习题

第六章 1 设 A、B两个表的记录数分别为3和4,对两个表执行交叉连接查询,查询结果中最多可获得()条记录。 A. 3 B. 4 C. 12 D.81 2-8题数据见表6-1,6-2,6-3 2 使用查询语句: SELECT 课程编号,MAX(分数)FROM grade GROUP BY 课程编号 查询结果的记录数有() A . 2 B .3 C. 4 D . 5 3 使用查询语句: SELECT 学号,COUNT(*) FROM grade WHERE 分数 >= 75 GROUP BY 学号 HAVING COUNT(*) >= 2 ORDER BY 学号 DESC 查询结果中的第一条记录的学号是() A . 0002 B. 0003 C. 0001 D . 无查询结果 4 使用查询语句: SELECT student_info.姓名,sum(分数) FROM student_info,grade WHERE student_info.学号=grade.学号 GROUP BY student_info.学号,student_info,姓名 查询结果是() A. 按学号分类的每个学生所有课程成绩的总分 B. 按学号分类的每个学生各课程成绩 C. 全体学生的按各课程分类的成绩总分 D . 所有学生所有课程成绩总分 5 有以下查询语句 SELECT MAX(分数) as 最高分 FROM student_info,curriculum,grade where student_info,学号=geade .学号 and curriculum. 课程编号=grade.课程编号 and 课程名称=’SQL SERVER 数据库及应用’ 查询的结果是() A . 82 B. 87 C. 78 D.90 6 查询选修了课程编号为"0002"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以下 SQL 语句哪个是错误的() A. SELECT 学号,姓名 FROM studeng_info where学号= (select 学号 from grade where 课程编号 = ’0002‘) B . select student_info.学号,student_info.姓名 from student_info,grade where student_info.学号= grade.学号 and 课程编号 =’0002‘)

第6章 数据库基础

第6章数据库基础 6.1 数据库系统概述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今天,信息资源已成为各个部门的重要财富和资源,建立一个满足各级部门信息处理要求的行之有效的信息系统也成为一个企业或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作为信息系统核心和基础的数据库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从小型单项事务处理系统到大型信息系统,从联机事务处理到联机分析处理,从一般企业管理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办公信息系统(OI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越来越多新的应用领域采用数据库存储和处理他们的信息资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6.1.1 数据库中常用的概念 1.信息与数据 信息是现实世界事物状况的反映,通过加工可以用一系列数据来表示。信息具有如下重要特征: 1)表征性:它能够表达事物的属性、运动特性及状态。 2)可传播性:信息可以进行获取、存储、传递、共享。 3)可处理性:信息可以进行压缩、加工、再生。 4)可用性:可增值性、可替代性。 数据是记录现实世界中各种信息并可以识别的符号,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数据的表示形式不仅仅只是数字,还包括字符(文字和符号)、图表(图形、图像和表格)及声音等。 信息是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事物的知识,是数据的内涵,是数据的语义解释,是语义化的数据;数据则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载体,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是符号化的信息,二者不可分离又有一定区别。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数据来表示,也不随它的数据形式不同而改变。但在一些不是很严格的场合下,对它们又没有做严格的区分,甚至当作同义词来使用,如信息处理与数据处理、信息采集与数据采集等。 2. 数据处理 要使获得的信息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就必须对其进行处理,称为信息处理,常常也叫数据处理。严格地说,信息处理中包含了数据处理,而数据处理是信息处理最主要的内容。数据处理实际上是指利用计算机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存储、加工、计算、分类、检索、传输等处理,如果稍加扩展还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编码和输入等数据组织,这一数据组织过程也属于数据处理的内容,只是这一过程主要是由人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并把数据组织到计算机中。 我们可以将数据处理分为两个层次的操作。一是数据收集、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传输和维护等操作,称为基本操作,这些基本操作环节称为数据管理;二是加工、计算和输出等操作,随管理对象的不同其操作要求是千差万别的,而这些操作可称为应用操作,它应由应用程序来实现。 3. 数据库 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往往都很大,为便于计算机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可以将采集的数据存放在磁盘、光盘等外存媒介的“仓库”中,这个“仓库”就是数据库( Database或Data Base,简称DB )。所谓数据库就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所共享。 4. 数据库管理系统 收集并抽取所需大量数据后,如何科学地组织这些数据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如何高效地处理这些数据?完成这个任务的是一个软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 ),是介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户能方便地定义数据和操纵数据,并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及故障后的系统恢复。 4.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第六章习题综合

第六章结构化程序设计 一、选择题 1、WAIT命令用于让用户输入一个。 A)数字 B)字符 C)字符串 D)以上都是 2、在交互式输入命令中,可以接受逻辑型数据的命令包括______。 A)INPUT和ACCEPT B)WAIT和INPUT C)INPUT和@…GET D)INPUT和@…SAY 3、执行命令 ACCEPT″请输入数据:″TO XYZ 时,可以通过键盘输入的内容包括______。 A)字符串 B)数值和字符串 C)数值,字符串和逻辑值 D)数值,字符串,逻辑值和表达式 4、执行命令INPUT″请输入数据:″TO AAA时,如果要通过键盘输入字符串,应当使用的定界 符包括______。 A)单引号 B)单引号或双引号 C)单引号、双引号或方括弧 D)单引号、双引号、方括弧或圆点 5、在VFP中,可以通过键盘接受数值的命令有_______。 A)ACCEPT B)ACCEPT和WAIT C)INPUT和ACCEPT D)INPUT和 @ 5,10 SAY...GET.. 6、比较WAIT、ACCEPT和INPUT三条命令,需要以回车键表示输入结束的命令是_____。 A)WAIT、ACCEPT、INPUT B)WAIT、ACCEPT C)ACCEPT、INPUT D)INPUT、WAIT 7、以下关于ACCEPT命令的说明,正确的是______。 A)将输入作为字符接收 B)将输入作为数值接收 C)将输入作为逻辑型数据接收 D)将输入作为备注型接收 8、结构化程序设计所规定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_______。 A)输入,处理,输出 B)树型,网型,环型 C)顺序,选择,循环 D)主程序,子程序,函数 9、能将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转换成目标程序的是_______。 A)编程程序 B)编译程序 C)解释程序 D)链接程序 10、VFP中的DO CASE-ENDCASE语句属于_______。 A)顺序结构 B)选择结构 C)循环结构 D)模块结构 11、当前数据库中有五个字段:学号(C,4)、姓名(C,6)、政治(N,、英语(N,、数学(N,,记录 指针指向一个非空的记录。要使用SCATTER TO X命令把当前记录的字段值存到数组X 中,数组X ______。 A)不必事先定义 B)必须用DIMENSION X 事先定义 C)必须用DIMENSION X(5)事先定义 D)必须用DIMENSION X(1),X(2),X(3),X(4),X(5)事先定义 12、要判断数值型变量Y是否能够被7整除,错误的条件表达式为______。 A)MOD(Y,7)=0 B)INT(Y/7)=Y/7 C)0=MOD(Y,7) D)INT(Y/7)=MOD(Y,7) 13、在VFP中,命令文件的扩展名是______。 A)TXT B)PRG C)DBT D)FMT 14、以下有关VFP中过程文件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先用SET PROCEDURE TO 命令关闭原来已打开的过程文件,然后用DO <过程名>执行 B)可直接用DO <过程名>执行

第6章_数据库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第6章数据库技术基础 一、简答题 1.数据管理技术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如下。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不保存;由应用程序自身管理数据;数据不独立;数据不能共享。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可以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 数据库管理阶段:数据真正实现了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2.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实现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它以统一的方式管理和维护数据库,并提供数据库接口软件用来访问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是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软件系统,它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宿主语言、开发工具和应用程序等软件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 3.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例如,一个教师、一个学生等都是实体。 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实体的属性,例如职工实体可以用职工编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基本工资、简历等属性描述。 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不同实体集之间的联系。两个实体集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 例如,一个负责人只管理一个单位,而一个单位也只有一个负责人,则实体集负责人和实体集单位之间的联系是一对一的联系。 一个单位有多名职工,而每位职工只属于这个单位,则实体集单位与实体集职工之间的联系是一对多的联系。 学校对学生开设选修课程,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而一门课程也可以由多名学生选修,则实体集学生与实体集课程之间是多对多的联系。 4. (1)关系: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二维表。 (2)属性: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在文件中对应一个字段。 (3)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4)元组:在一个二维表(一个具体关系)中,从第二行起的每一行称为一个元组,元组对应存储文件中的一个具体记录。 (5)主键:在关系中可以用来惟一地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 (6)分量:表中行和列的交叉位置表示某个属性的值。 (7)关系模式:是指对关系结构的描述,一般表示为: 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3,…,属性n) 5.一个Access数据库包括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及模块等几种对象。 6.(1)可以使用“数据库向导”建立数据库

计算机文化基础第六章(答案)

第六章[键入文字 ]数据库 1、数据库( DB)数据库系统(DBMS)三者间的关系是(B) A. DB 包括 DBS和 DBMS B. DBS包括 DB 和 DBMS C. DBS就是 DB,也就是 DBMS D. DBMS包括 DB 和 DBS 2、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其水平方向上的行称为元组,也称(B) A.字段 B.记录 C.分量 D.域 3、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其垂直方向上的列称为属性,也称(D) A.域 B.分量 C.记录 D.字段 4、在表中选择记录形成新表,属于关系运算中的(C) A.复制 B.投影 C.选择 D.连接 5、DBMS 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A.网络连接 B.数据操纵 C.数据定义 D.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6、( A)是一种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 A.概念模型 B.关系模型 C.层次模型 D.数据模型 7、在表中选择不同的字段形成新表,属于关系运算中的(A) A.投影 B.复制 C.连接 D.选择 8、用于 RDBMS的模型是( B) A.数据模型

第六章[键入文字 ]数据库 B.关系模型 C.概念模型 D.树状模型 9、下列( D)不属于常用的DBMS 数据模型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线性模型 10、下列属于关系基本运算的是(B) A.并差交 B. 选择投影 C. 选择排序 D. 连接查找 11、关于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的数据来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数据库的数据可以来源于多个异种数据源,而数据仓库的数据一般来源于同种数据源 B.两者都可以来源于多个异种数据源 C.两者一般来源于同种数据源 D.数据库的数据一般来源于同种数据源,而数据仓库的数据可以来源于异种数据源 12、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其水平方向上的行称为(D) A.分量 B.属性 C.域 D.元组 13、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所管理的关系是(C) A.一个表文件 B.若干个数据库文件 C.若干个二维表 D.一个数据库文件 14、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其垂直方向上的列称为(A) A.属性 B.域 C.分量 D.元组

数据库应用基础第6章习题参考答案

1.选择题 (1)(C)允许用户定义一组操作,这些操作通过对指定的表进行删除、插入和更新命令来执行或触发。 A.存储过程B.视图 C.触发器D.索引 (2)SQL Server为每个触发器创建了两个临时表,它们是( B )。 A.Updated和Deleted B.Inserted和Deleted C.Inserted和Updated D.Seleted和Inserted (3)SQL Server中存储过程由一组预先定义并被(C)的Transact-SQL语句组成。 A.编写B.解释 C.编译D.保存 (4)下列可以查看表的行数以及表使用的存储空间信息的系统存储过程是( A )。 A.sq_spaceused B.sq_depends C.sq_help D.sq_rename 2.填空题 (1)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是SQL Server服务器中(一组预编译的)Transact-SQL 语句的集合。 (2)SQL Server中的存储过程具有如下(的系统存储过程、用户自定义存储过程、临时存储过程、远程存储过程、扩展存储过程5 )种类型。 (3)创建存储过程实际是对存储过程进行定义的过程,主要包含存储过程名称及其(参数)和存储过程的主体两部分。 (4)触发器主要用于强制复杂的(业务规则)或要求。 (5)当某个表被删除后,该表上的(所有触发器)将自动被删除。 3.问答题 (1)使用存储过程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答:存储过程的主要优点有: - 实现模块化编程,一个存储过程可以被多个用户共享和重用。 - 可以加快程序的运行速度。 - 可以减少网络的流量。 - 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 (2)存储过程分哪两类?各有何特点? 答:存储过程最常见的主要分为系统存储过程和用户自定义存储过程两类,此外还有临时存储过程、远程存储过程和扩展存储过程: - 系统存储过程 由系统自动创建,主要存储在master数据库中,一般以sp_为前缀,系统存储过程完成的功能主要是从系统表中获取信息,通过系统存储过程,SQL Server中的许多管理性或信息性的活动都可以被顺利地完成。 - 用户自定义的存储过程 由用户创建并能完成某一特定功能的存储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