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增强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功能

增强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功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18858164.html,

增强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功能

作者:李国平

来源:《前线》2019年第05期

[摘要] 北京城市副中心应该成为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建设,特别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空间。要确定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的“同城化”协同创新模式,加快形成体现城市副中心特色的高质量创新集群,推动文化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和科技金融服务业,吸引创新型企业形成新的创新集群,加速形成科技服务集聚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强化城市副中心支撑体系建设。

[关键词] 北京城市副中心;; 科技创新;创新模式;; 创新集群;; 众创空间

[中图分类号] D616;G30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9)05-0061-03

规划建设好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城市副中心通过有序推动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带动中心城区其他相关功能和人口疏解,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城市副中心不仅应在承接中心城区功能转移中发挥作用,更应该成为“四个中心”城市功能,特别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空间。充分发挥科技在城市副中心建设中的引领支撑作用,引导创新要素汇集,推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建设创新驱动新高地,成为助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新空间。

近年来,北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反映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和技术合同成交额在中心城区以外区县的地位均有所上升。12018年以来,城市副中心着力发展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四大功能。其中,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三大功能在相关规划中已经有明确表述,但如何在城市副中心增强科技创新功能,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与明确。

科技创新要素集聚是增强科技创新功能的基础和前提。长期以来,北京科技资源分布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特别是海淀区,中心城区以外各区的科技创新资源严重不足。就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现状而言,主要是创新要素集聚能力还比较薄弱。

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均不足。从创新投入看,2016年通州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

支出为11.06亿元,占北京市的比重仅为4.34%,在全市16区中排名第7。从创新产出看,2016年通州区专利申请数量为5922个,占北京市专利总数量的3.13%,在16区中排名第8。这些显然不足以支撑通州区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要求。

缺乏科研院所、重点高校和相关创新人才的系统支撑。城市副中心范围内缺少高层次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现有大学多是一些专科院校。虽然城市副中心积极引进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