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原理读书报告

通信原理读书报告

通信原理读书报告
通信原理读书报告

《通信原理》课外学习报告

基于ofdm技术的的理论研究

1.1 ofdm技术简介

ofdm技术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最初用于军事通信,由于采用dft实现多载波调制,同时lsi的发展解决了ifft/fft的实现问题以及其他关键技术的突破,ofdm开始向诸多领域的实际应用转化,现在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调制技术。ofdm是一种高速数据传输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高速串行数据变换成多路相对低速的并行数据并对不同的载波进行调制。这种并行传输体制大大扩展了符号的脉冲宽度,提高了抗多径衰落等恶劣传输条件的性能。传统的频分复用方法中各个子载波的频谱是互不重叠的,需要使用大量的发送滤波器和接受滤波器,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同时,为了减小各个子载波间的相互串扰,各子载波间必须保持足够的频率间隔,这样会降低系统的频率利用率。而现代ofdm 系统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各子载波的产生和接收都由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完成,极大地简化了系统的结构。同时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使各子载波上的频谱相互重叠,但这些频谱在整个符号周期内满足正交性,从而保证接收端能够不失真地复原信号。

当传输信道中出现多径传播时,接收子载波间的正交性就会被破坏,使得每个子载波上的前后传输符号间以及各个子载波间发生相互干扰。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每个ofdm传输信号前面插入一个保护间隔,它是由ofdm信号进行周期扩展得到的。只要多径时延超过保护间隔,子载波间的正交性就不会被破坏。

1.2 ofdm技术特点

ofdm尽管还是一种频分复用(fdm),但已完全不同于过去的fdm, ofdm的接收机实际上是通过fft来实现的一组解调器。它将不同载波搬移至零频,然后在一个码元周期内积分,其他载波信号由于与所积分的信号正交,因此不会对信息的提取产生影响。ofdm的数据速率也与子载波的数量有关。

ofdm每个载波所使用的调制方法可以不同。各个载波能够根据信道状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比如bpsk,qpsk,8psk,16qam ,64qam等,以取得频谱利用率和误码率之间的最佳平衡为原则,通过选择满足一定误码率的最佳调制方式就可以获得最大频谱效率。无线多径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会导致接收信号功率大幅下降,经常会达到30db之多,信噪比也随之大幅下降。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应该使用与信噪比相匹配的调制方式。可靠性是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考核指标,所以很多通信系统都倾向于选择bpsk或qpsk调制,以确保在信道最坏条件下的信噪比满足要求,但是这两种调制方式的频谱效率很低。ofdm技术使用了自适应调制,可以根据信道条件来选择使用不同的调制方式。比如在终

端靠近基站时,信道条件一般会比较好,调制方式就可以由bpsk(频谱效率1 bit/(s.hz)转换成16~64qam(频谱效率4~6 bit/ (s.hz),整个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自适应调制能够扩大系统容量,但它要求信号必需包含一定的开销比特,以告知接收端发射信号所应采用的调制方式。终端还须定期更新调制信息,这也会增加开销比特。

ofdm还采用了功率控制与自适应调制相协调的工作方式。信道条件好的时候,发射功率不变就可以采用高调制方式(如64qam ),或者在低调制方式(如qpsk)时降低发射功率。如果在差的信道上使用较高的调制方式,就会产生很高的误码率,影响系统的可用性。自适应调制要求系统必须对信道的性能有及时和准确的了解,ofdm系统可以用导频信号或参考码字来测试信道的好坏,发送一个已知数据的码字,测出每条信道的信噪比,根据这个信噪比来确定最适合的调制方式。

实现ofdm 的关键技术包括:同步技术、降低papr(功率峰均值比)技术、信道估计与均衡、信道编码与交织等。

2. ofdm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把高速率的串行数据通过频分复用来实现并行传输的多载波传输技术,其思想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己经提出了,但由于并行传输系统需要基带成形捧波器阵列,正弦波载波发生器阵列及相干解调阵列,采用传统的模拟的方法实现是相当复杂的、昂贵的,因而早期并没有得到实际应用。1971年,weistein和ebert提出了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来实现多载波调制,人们开始研究并行传输的多载波系统的数字化实现方法,将dft 运用到ofdm的调制解调中,为ofdm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大大简化了多载波技术的实现。运用dft实现的ofdm系统的发送端不需要多套的正弦发生器,而接收端也不需要用多个带通滤波器来检测各路子载波,但由于当时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限制,ofdm 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80年代,人们对多载波调制在高速调制解调器、数字移动通信等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l.j.cimini首先分析了ofdm在移动通信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从此以后,ofdm在无线移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和大规模集成电路cpld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当载波数目高达几千时也可以通过专用芯片来实现其dft变换,大大推动了ofdm技术在无线通信环境中的实用化,ofdm技术在高速数据传输领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ofdm已经成功的应用于数字音频广播系统 (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 dab)、数字视频广播系统(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dvb)、无线电局域网

(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等系统中。1995年,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首次提出dab标准,这是第一个采用ofdm的标准[5]。1999年12月,ieee802.lla 一个工作在5ghz的无线局域网标准,其中采用了ofdm 调制技术作为其物理层(pry)标准,欧洲电信标准协会的宽带射频接入网(broad radio access network, bran)的局域网标准也采用ofdm技术。在我国,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也于2001年8月31日批准了中国网通开展ofdm固定无线接入系统celerflex 的试验,该系统目前己经开通,并进行了必要的测试和业务演示。

目前,人们开始集中精力研究和开发ofdm在无线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并将 ofdm技术与多种多址技术相结合。此外,ofdm技术还易于结合空时编码以及智能天线等技术,最大程度提高物理层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正因为ofdm系统具有如此美好的前景和下一代移动通信的要求,所以,研究ofdm系统中的同步、信道估计和峰平比(papr)等关键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3.1 ofdm基本原理简介

在高速移动环境中,由于发射机和接收机两端振荡器器件的不稳定和多普勒效应导致了载波频率发生偏移;同时由于多径现象以及各种噪声干扰等导致了定时偏移。因此,需要进行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以实现系统的良好性能。ofdm是一种高速数据传输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高速串行数据变换成多路相对低速的并行数据并对不同的载波进行调制。这种并行传输体制大大扩展了符号的脉冲宽度,提高了抗多径衰落等恶劣传输条件的性能。传统的频分复用方法中各个子载波的频谱是互不重叠的,需要使用大量的发送滤波器和接受滤波器,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同时,为了减小各个子载波间的相互串扰,各子载波间必须保持足够的频率间隔,这样会降低系统的频率利用率。而现代ofdm系统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各子载波的产生和接收都由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完成,极大地简化了系统的结构。同时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使各子载波上的频谱相互重叠(如图1所示),但这些频谱在整个符号周期内满足正交性,从而保证接收端能够不失真地复原信号。

当传输信道中出现多径传播时,接收子载波间的正交性就会被破坏,使得每个子载波上的前后传输符号间以及各个子载波间发生相互干扰。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每个ofdm 传输信号前面插入一个保护间隔,它是由ofdm信号进行周期扩展得到的。只要多径时延超过保护间隔,子载波间的正交性就不会被破坏。

3.2 ofdm的算法理论与基本系统结构

由上面的原理分析可知,若要实现ofdm,需要利用一组正交的信号作为子载波。我们再

以码元周期为t的不归零方波作为基带码型,经调制器调制后送入信道传输。

ofdm调制器如图2所示。要发送的串行二进制数据经过数据编码器形成了m个复数序列,

此复数序列经过串并变换器变换后得到码元周期为t的m路并行码,码型选用不归零方波。

用这m路并行码调制m个子载波来实现频分复用。在接收端也是由这样一组正交信号在一个

码元周期内分别与发送信号进行相关运算实现解调,恢复出原始信号。ofdm解调器如图3所

示。

篇二:数字通信原理读书报告(华南农业大学) 现代调制技术之qam、qpsk ——读书报告

一、正交振幅调制(qam)

1.原理及应用概述

正交幅度调制(qam)是一种矢量调制,是幅度和相位联合调制的技术,它同时利用了载

波的幅度和相位来传递信息比特,不同的幅度和相位代表不同的编码符号。因此在一定的条

件下可实现更高的频带利用率,而且抗噪声能力强,实现技术简单。因此qam在卫星通信和有

线电视网络高速数据传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qam的调制原理:qam将输入比特先映射(一般采用格雷码)到一个复平面上,通常,可

以用星座图来描述qam信号的信号空间分布状态。形成复数调制符号(i,q),然后将符号的

i、q分量(对应复平面的实部和虚部)采用幅度调制,分别对应调制在相互正交(时域正交)

的两个载波cos(wt)和sin(wt)上。

2.调制

输入的二进制序列经过串/并变换器输出速率减半的两路并行序列,

再分别经过2电平到l电平的变换,形成l电平的基带信号。

还要经过预调制低通滤波器,形成x(t)和y(t),再分别对同相载波和正交载波相乘。

最后将两路信号相加即可得到qam信号。

qam调制数学原理:qam调制的表达式一般可表示为

其中am=dma,bm=ema,式中a是固定的振幅大小,dm和em可以简单的认为是i、q分量。

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对上式进行变换可得

其中:cm、θm分别是qam调制信号在一个码元区间内调制信号的振幅和相角大小。

3.解调

解调器首先对收到的qam信号进行正交相干解调。

低通滤波器lpf滤除乘法器产生的高频分量。lpf输出经抽样判决可恢复出m电平信号

x(t)和 y(t)。

因为和取值一般为±1,±3,?,±(m-l),所以判决电平应设在信号电平间隔的中点,

即ub=0,±2,±4,?,±(m-2)。

根据多进制码元与二进制码元之间的关系,经m/2转换,可将电平信号m转换为二进制

基带信号x'(t)和y'(t)。

4.系统分析

由于qam的错误概率主要取决于信号点间的最小距离,所以需要了解信号点星座图[ 1 ] .

调制信号矢量端点在信号空间的坐标系中的分布图称为调制星座图,其中的信号矢量端点称

为星象点. 常规的信号星座图为矩形和十字型,本文以矩形星座图为例,进行仿真和分析[ 2,

3 ] . 如图3和图4所示,若n为偶数,则星座图是正方形,若n为奇数,则星座图为长方形. 星

座图上的每个点由相位和正交方向上的不同电平表示.星座图越大,则每个符号代表的比特数

越多[ 1 ] [ 4 ] [ 5 ] ,但是检测电平和相位也越困难. 由图5可知:要达到与小星座图相

同的qam性能,需要增加信道的信噪比,星座图每增大一倍,信噪比需要增加4 db左右.对于m

= 2n的矩形信号星座图, qam信号星座等效于在两个正交载波上的两个pam信号,每个具有其中,ζ/n0是平均符号信噪比( snr).

从而m进制的误码率为:

二、正交相移键控(qpsk)

1.qpsk原理及其调制

四相相移键控(qpsk)又名四进制移相键控,该信号的正弦载波有四个可能的离散相位

状态,每个载波相位携带2个二进制符号,其信号的表示为

si(t)acos(wct??i)

0?t?ts

i?1,2,3,4 θi为正弦载波的相位,有四种可能状态:θi为π/4、3π/4、5π/4、7π/4,此初始

相位为π/4的qpsk信号的矢量图如图1所示。

图1 qpsk信号的矢量图

下面分析qpsk信号的产生。将信号表达式进行改写

si(t)acos(wct??i)?a(cos?icoswct?sin?isinwct) 若θi为π/4、3π/4、5π/4、7π/4,,则

cos?i??

11

;sin?i??22 于是,信号表达式可写成

si(t)?

a

[i(t)coswct?q(t)sinwct]2

i(t)??1;q(t)??1 由此可得到qpsk调制的产生方法。篇三:通信原理读书笔记

通信原理课程报告

1. 绪论

1.1通信的基本概念(常用通信术语)通信:信息的传输与交换,以语言、图像、数据

为媒体,通过电(光)信号将信息由一方传输到另一方。信息: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或存在方

式的不确定性的描述。(获取信息->减小或消除不确定性)通信中对信息的表达分为三

个层次:信号、消息、信息。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通信系统:实现信息传输所需一切设备和传输媒介所构成的总体

模拟通信: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数字通信:信道中传输的是数字信号。 1.2.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图1.21 通信系统一般模型

各功能模块描述:

(1)信息源:消息->原始的电信号(基带信号)

(2)发送设备:原始的电信号->已调(适合于信道传输)信号(3)信道:信号传输

的媒质或通道

(4)接收设备:已调信号->原始的电信号

(5)受信者:原始的电信号->消息

(6)噪声源:整个系统中各部分产生的噪声和干扰的集中体现 1.2.2 模拟通信与数字

通信系统模型通信传输中的两类消息:

离散消息:消息的状态是可数的和有限的。连续消息:消息的状态连续变化。

说明:消息被载荷在电信号的某一参量上,通过信道进行传输。

对于连续消息,该电信号的参量将连续取值,这样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如图(a)所示。

对于离散消息,该电信号的参量将取离散值,这样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如图(b)所示。信

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称模拟通信。信道中传输的是数字信号称数字通信。

模拟信号:1、原始的电信号(一般指未调制过的信号)瞬时值(状态)无限,如正弦信号.

语音信号.图像信号等。2、已调信号(载波一般为正弦信号)参数a(幅度)、f(频率)、p(相位)

的取值(状态数)有无限多种。如图1.23所示。数字信号:1、原始的电信号的瞬时值状态

数有限;如计算机.电报机等输出的信号2、已调信

号:参数a(幅度)f(频率)p(相位)状态数有限。

如图1.24所示。图1.22 模拟信号和数

字信号

二进制代码正弦: am:

二进制基带信号2ask

t t

fm: 2fsk t 图1.23 模拟信号图1.24 数字信号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如下图1.25所示:

图1.25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可进一步细分为数

字频带传输通信系统和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如下图1.26及图1.27所示

图1.26数字频带传输通信系统信源编码:提高信息有效性完成a/d转换。加密:实现

保密通信。

信道编码:提高抗干扰能力。

调制器:频率搬移;原始的电信号->调制(频带)信号。解调器:反向频率搬移;调

制(频带)信号->原始的电信号。

图1.27 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

1.2.3 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

目前,无论是模拟通信还是数字通信,在不同的通信业务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

数字通信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对通信技术越来越高的要求,数字通信技术已成为当代通信技术

的主流。与模拟通信相比,它有如下优点:(1)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号可以再生而消除噪

声积累。(2)传输差错可控,改善了传输质量。(3)易于使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

号进行处理。(4)易于加密,可靠性高。(5)易于实现各种信息的综合传输。缺点:(1)设备

复杂。(2)对同步要求高。(3)需要更宽的带宽。

1.2.4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通信系统的分类:

(1)按通信业务类型分类:根据通信业务类型的不同,通信系统可分为电报通信系统、

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和图像通信系统等。

(2)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系统和频带(调制)传输系统。基带传输是将没有经过

调制的信号直接传送,如音频市内电话;频带传输是对基带信号调制后再送到信道中传输。调

制方式:模拟载波调制: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相位调制(pm)。数字载波调制:幅

度键控(ask),移频键控(fsk),移相键控(psk)。

脉冲调制:脉冲幅度调制(pam),脉冲宽度调制(pdm),脉冲位置调制(ppm), 脉冲编码调

制(pcm) 。(3)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4)按传输煤质分类:

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5)按工作波段分类:根据通信设备的工作频率或波长不同,分为长波通信、中波通

信、短波通信和远红外线通信。

(6)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fdm):每个信号占用不同的频率范围。时分复

用(tdm):每个信号占用不同的时间区间。码分复用(cdm):每个信号使用一组正交码字中

的一个或多个码字。通信方式:

(1)按信息传输的方向与时间关系划分通信方式:

单工通信:信息只能单方向进行传输的一种通信工作方式,通信的双方只有一个可进行

发送,另一个进行接收。说明:只有一方需要发送消息,只用一条消息通道。

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能收发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式。

某一时段:a -> b ;另一时段:a <- b ;说明:只有一条消息通道,双方轮

流发送消息。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作方式

说明:同时有两条消息通道,任何时刻双方轮流发送消息

(2)按数字信号码元排列方式不同划分:可将通信方式分为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并行传输:有n条信号线,每次传输n个比特。串行传输:只有一条信号线,每次传输

一个比特。 1.2.5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设计和评价一个通信系统,往往要涉及到许多性能指标,如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适

应性、经济性及使用维护方便性等。这些指标可从各个方面评价通信系统的性能,但从研究

信息传输方面考虑,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通信系统中最主要的性能指标。

所谓有效性,是指消息传输的“速度”问题,而可靠性主要是指消息传输的“质量”问

题。在实际通信系统中,对有效性和可靠性这两个指标的要求经常是矛盾的,提高系统的有

效性会降低可靠性,反之亦然。因此在设计通信系统时,对两者应统筹考虑。有效性:所传

信号的有效传输带宽。可靠性:接收端解调器输出信噪比,是信号的平均功率s与噪声的平

均功率n之比。信噪比越高,说明噪声对信号的影响越小。显然,信噪比越高,通信质量就

越好。输出信噪比一方面与信道内噪声的大小和信号的功率有关,同时又和调制方式有很大

关系。调频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比调幅的好。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用传输速率和频带

利用率来表征。

码元传输速率rb:单位时间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记为b 信息传输速率rb (传信率或比特率) :单位时间内传送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数,单位为

比特/秒,简记为b/s或bps。

频带利用率:比较不同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时,单看他们的信息传输率是不够的,还应看

在这样的传输速率下所占信道的频带宽度,定义为单位带宽内的传输速率:

??

rbb

(b/hz)

rbb

或??

b/?s?hz?

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用差错率来衡量。差错率常用误码率和误信率来表示。误码率

pe:是指错误接收的码元数在传输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

pe?

接收的错误码元数传输总码元数

误信率pb:又叫误比特率,是指错误接收的比特数在传输总比特数中所占的比例

pb?

接收的错误比特数传输总比特数

2. .随机过程

2.1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随机过程是一类随时间作随机变化的过程,它不能用确切的时间函数描述。可从两种不

同角度看:角度1:对应不同随机试验结果的时间过程的集合。角度2:随机过程是随机变

量概念的延伸。随机过程在任意时刻的值是一个随机变量。因此,我们又可以把随机过程看

作是在时间进程中处于不同时刻的随机变量的集合。

2.1.1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

在大多数情况下,用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来部分地描述对机过程的主要特性:(1)均

值(数学期望)

在任意给定时刻t1的取值? (t1)是一个随机变量,其均值

式中f(x1,t1)-?(t1) 的概率密度函数,由于t1是任取的,所以可以把 t1 直接写为t,

x1改为x,

??

e??(t1)??

?

?

x1f1(x1,t1)dx1 这样上式就变为 e??(t)?? ?

???

x1f(x,t)d x

]e(2)方差 d[?(t)???[t(?)at(2)?] 方差常记为? 2( t )。方差等于均方值与均值平方之差,它表示随机过程在时刻 t 对于

均值a ( t )

的偏离程度。

(3)相关函数

r(t,t2)?1

?

e?[(1t?)(t2

)]

??

??

????

式中, ? (t1)和? (t2)分别是在t1和t2时刻观测得到的随机变量。可以看出,r(t1, t2)

是两个变

量t1和t2的确定函数。

(4)协方差函数

b(t1,t2)?e?[?(t1)?a(t1)][?(t2)?a(t2)]? ?

??

??

????

[x1?a(t1)][x2?a(t2)]f2(x1,x2;t1,t2)dx1dx2 式中 a( t1 ) a( t2 ) -在t1和t2时刻得到的? (t)的均值 f2 (x1, x2; t1, t2)

- ? (t)的二维概率密度函数。

(5)互相关函数 r??(t1,t2)?e[?(t1)?(t2)] 式中?(t)和?(t)分别表示两个随机过程。因此,r(t1, t2)又称为自相关函数。 2.2

平稳随机过程

2.2.1 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

若一个随机过程?(t)的任意有限维分布函数与时间起点无关,也就是说,对于任意的正

整数n和所有实数?,有

fn(x,x2?,,xn;1?fn(x,x2?,,x;1n 1

t,2t?,

n

,t)

t??,2t???,1,t??)n 则称该随机过程是在严格意义下的平稳随机过程,简称严平稳随机过程。

性质:平稳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不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即它的一维分布函数与时间t

无关:

f1(x1,t1)?f1(x1) 而二维分布函数只与时间间隔? = t2 – t1有关: f2(x1,x2;t1,t2)?f2(x1,x2;?)数字

特征: e??(t)?? r(t,t2)?1

?

?

???

xf(x)d1?x111

)]

a

e?[(1t?)(?t?1

??

??

????

x1x2f2(x,x?;)dxd?x1212

?(r) 结论:平稳随机过程(1)其均值与t 无关,为常数a ;(2)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

有关。

把同时满足(1)和(2)的过程定义为广义平稳随机过程。

2.2.2各态历经性

平稳过程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具有一个有趣而又非常有用的特性,称为“各态历经性”

(又称“遍历性”)。具有各态历经性的过程,其数字特征(均为统计平均)完全可由随机过

程中的任一实现的时间平均值来代替。

“各态历经”的含义是:随机过程中的任一次实现都经历了随机过程的所有可能状态。

因此,在求解各种统计平均(均值或自相关函数等)时,无需作无限多次的考察,只要获得

一次考察,用一次实现的“时间平均”值代替过程的“统计平均”值即可,从而使测量和计

算的问题大为简化。

具有各态历经的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过程,反之不一定成立。在通信系统中所遇到的随

机信号和噪声,一般均能满足各态历经条件。 2.2.3平稳过程的功率谱密度篇四:通信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通信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091180024代岳通信工程

众所周知,《通信原理》是电子、通信、计算机、自控和信息处理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

所以我们通信工程专业的同学在本学期除了平时要上每周2次,每次2节的通信原理理论课

程外,还要上每周1次持续3个小时的实验课来帮助我们理解通信原理课的知识,使同学们

掌握和熟悉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做本学期的实验前,我以为跟以往的电子类实验差不多,以验证为主,不会很难做,就

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课上按照要求做完实验,然后课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写完,下次课

上一交,就ok了。直到做完本学期所有的通信原理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因为自

主设计占了很大一部分,需要查找资料和跟不断跟同学讨论问题来解决难点,但学到的知识

与难度成正比,使我获益良多.

首先,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

解时就很可能会听不懂,这将使我们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课上完成实验的宝贵时间。

比如做bpsk自行设计的实验,你要清楚bpsk系统的传输特性以及输入输出序列的原理,如果

我们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探索讨论,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同时,做实

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不要钻空子,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最好能理解明白。

在完成实验后,还要进行一定的复习和思考。只有这样,你的才会印象深刻,记得牢固。否则,

过后不久,也许是半个学期,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是很糟糕的

一种情况。在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

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通信原理实验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可以大大增强我们的探索

的兴趣。

通过完成本学期的通信原理实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通信知识,加深了对通信系统的

理解,加强了动手的能力,与理论课完成了很好的互补。更重要的是,在做实验的过程,我们

收获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角度以及方法, 提高了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这与做其他的实验是通用的,让我受益匪浅,对以后的学习更加有信心。篇五:

通信原理学习笔记

通信与网络复习笔记——通信部分第一讲信息论信息的度量:不确定度

平均不确定度,熵:

定理:离散随机变量的最大熵

单位bit

,s表示该随机变量的取值集合

联合熵:pij 联合概率,则联合熵是

条件熵:条件概率的熵 h(x|y)=∑∑p(i,j) log p(i|j) 关系:

互信息:互信息的理解:①x的不确定度减去观测y后x残存的不确定度,通过观测y

帮助了解x ②y的不确定度减去观测x后y残存的不确定度,通过观测x帮助了解y的信息

集合对应:并——联合熵;减——条件熵;交——互信息量 x、y独立→互信息量为0 →

h(xy)=h(x)+h(y)→h(x|y)=h(x) x、y相等→互信息量=自身信息量,最大互信息→条件熵为

信道:信息的通道。信息传输的本质就是,利用接收的结果估计发送的结果,互信息信

道容量:互信息最大值

常见信道:

i)bsc 对称二进制信道,差错概率ε,信道容量c=1+εlogε+(1-ε)log(1-ε) ii)高

斯信道:描述信道转移的概率互信息量

用到h(x|x)=0 。gauss是最差的加性信道,h(n)最大信道容量c=max i(x:y)香农定

理:样

低信噪比:c=1.44p/n0 微分熵:

给定峰值约束,规定若能量受限若随机向量映射:

则最大微分熵的分布是均匀分布p(x)=1/(2a);,最大熵是高斯分布,熵h(n)= j是x对y的,则

(信号自己功率受限p)

*信号带宽w,单位时间最多2w个采

,加性噪声

第二讲压缩编码理论常用傅立叶变换对

————

带通抽样:fs≥2 fh/[fh/b] []是取整最低抽样率:2b 窄带信号 o量化

i)均匀量化:量化噪声方差

δk=δ=2v/l 量化噪声δ^2/12 。还有过载噪声

最优量化分层电平在重建电平终点,重建电平在分层电平质心(用x概率密度求)此

表示yk最小bit数

/

= ,多一位码字6db改善

工程运用:-v~v均匀量化,不考虑过载,信噪比:

ii)非均匀量化:用于语音,经常落入的区域精度高,损失小,不常落入的区域权重低压

缩编码:取ln→均匀量化→编码;扩张解码:解码→均匀重建→扩张(做exp) 对数量化:

y=1/b*lnx 则信噪比s/=3*(l/bv)^2 o pcm 脉冲编码调制

13折现a律近似,或者15折现μ律近似 pcm协议:m1~m8:m1,极性(正负);m2~m4,

段落;m5~m8 每段中电平位置

第三讲数字基带传输(一) o符号映射

bit:数字传输的“基本粒子”

符号:集装箱卡车,用于承载信息,可以是物理量

常用m表示符号集合的元素数目。1个符号承载的比特:临位最小差错映射:格雷码。

相邻符号对应的比特串只差错一位。 pam符号集合:psk、qam符号集合:

符号周期:一个符号平均时间。ts 符号速率:单位时间的符号数,符号周期倒数,rs 比特率:单位时间bit数,o数字调

离散符号加载到连续波形:基带波形构造:

o niquist第一准则无isi条件由s(t)无失真恢复ak。 isi:码间串扰

,让

通过冲激响应为g(t)的lpf。

充要条件:①时域:系统冲激响应只在出时刻采样值非零

②频域: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将带限脉冲的频谱分别平移n/ts(n为任意整数)若其

叠加的结果平坦,无isi。

o通信速率与带宽效率

前提:符合奈奎斯特准则,即平移叠加平坦。

带宽给定,有最大符号速率,为2b(b是基带单边带宽)。或者最小ts =1/(2b) 如果符

号率再增大,则无法满足平移叠加平坦。这是所有波形的极限。则最大比特率等于2b*log2

m

带宽效率定义为:rb/b (比特速率/单边带宽),不超过连续波形和离散序列的关系,就

是函数和展开系数的关系。

o升余弦滚降:频域升余弦(时域不是滤波器)

理解:由

平移。向上平移ts/2,向右平移1/ts-w 负负频率区,向上平移ts/2,向左平移1/ts-w,但是注意取另半个周期 cos的周期=2。

标识了cos的下降速度,又称滚降系数滚降系数最大值1(全过度带),最小值0(n-i准则)

常考性质:

①rs/2≤b(或w)≤rs≤2b

②升余弦单边带宽,要求w<=w0(系统带宽限制)

利用w<=rs ,可以给定符号率的时候确定最多需要的带宽(最多即=1)最大带宽效

率=rb/w=2log2 m/(+1) 常识:pcm语音信号是64kbps o功率谱计算

输入信号功率谱:等于自相关的dtft 输出信号功率谱:乘以

前提,无记忆调制,符号间独立,不同符号波形一致

输入:作dtft:

输出功率谱:

第四讲数字基带传输(二)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调制(比特到符号,符号到波形),基带解调(抽样判决——波

到符号,符号到bit——映射)

噪声:高斯平稳加性白噪声

注,本课程的假定:信道不失真(除了均衡)

传输一个符号,接收机方案:

定义信噪比:相关器

①直接抽样:kts抽样最好(h(t)最高点在ts)。不足,没有信噪比增益,抗造不行。②

能量累计:积分后抽样③最佳接收——匹配滤波 i)时域信号功率:

噪声功率:

最大信噪比:

把相关器改造成匹配滤波器:

成立条件:

h是基带脉冲波形

实例:输入:ii)频域:

输出:

,最佳信噪比

匹配滤波的几何解释(不做要求):

a是码元。最佳snr=匹配滤波=相关=内积= 输出信噪比=

相干解调与匹配:

i)相干解调:乘以cosωc*t→lpf 相干解调利用了sin*cos完全导致高频分量的性质,把噪声中3/4的功率都搬到了高频

而信号和载波相干,所以只有1/2功率被搬到了高频

信噪比增益最大为2——双边带调制可以达到,代价是带宽增大一倍

ii)匹配滤波:本质上也相干。snr增益源于噪声对消,信号相干叠加。限于数字传

输。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设计与仿真 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电信04-6班 姓名:朱明录 学号: 0402020608 指导教师:赵金宪 教师职称:教授

摘要 : SystemView 仿真软件可以实现多层次的通信系统仿真。脉冲编码调制(PCM )是现 代语音通信中数字化的重要编码方式。利用SystemView 实现脉冲编码调制(PCM)仿真,可以为硬件电路实现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仿真展示了PCM 编码实现的设计思路及具体过程,并加以进行分析。 关键词: PCM 编译码 1、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信号的用于通信系统的动态仿真软件SystemView 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满足从底层到高层不同层次的设计、分析使用,并且提供了嵌入式的模块分析方法,形成多层系统,使系统设计更加简洁明了,便于完成复杂系统的设计。 SystemView 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通过分析窗口和示波器模拟等方法,提供了一个可视的仿真过程,不仅在工程上得到应用,在教学领域也得到认可,尤其在信号分析、通信系统等领域。其可以实现复杂的模拟、数字及数模混合电路及各种速率系统,并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基本库和专业库。 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利用SystemView 实现脉冲编码调制(PCM )。系统的实现通过模块分层实现,模块主要由PCM 编码模块、PCM 译码模块、及逻辑时钟控制信号构成。通过仿真设计电路,分析电路仿真结果,为最终硬件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2、系统介绍 PCM 即脉冲编码调制,在通信系统中完成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功能。PCM 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抽样、量化、编码。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制表示。根据CCITT 的建议,为改善小信号量化性能,采用压扩非均匀量化,有两种建议方式,分别为A 律和μ律方式,我国采用了A 律方式,由于A 律压缩实现复杂,常使用 13 折线法编码,采用非均匀量化PCM 编码示意图见图1。 图1 PCM 原理框图 下面将介绍PCM 编码中抽样、量化及编码的原理: (a) 抽样 所谓抽样,就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扫描,把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该模拟信号经过抽样后还应当包含原信号中所有信息,也就是说能无失真的恢复原模拟信号。它的抽样速率的下限是由抽样定理确定的。 (b) 量化 从数学上来看,量化就是把一个连续幅度值的无限数集合映射成一个离散幅度值的有限数集合。如图2所示,量化器Q 输出L 个量化值k y ,k=1,2,3,…,L 。k y 常称为重建电

汉明码编码实验报告

重庆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 数据通信原理开课学期:__ 2015-2016/02_ 院(部): 电子信息学院开课实验室:实训楼512 学生姓名: 舒清清梁小凤专业班级: 1491003 学号: 149100308 149100305

重庆工程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课程名 称 数据通信原理实验项目名称汉明码编译实验 开课院系电子信息学院实验日期 2016年5月7 日 学生姓名舒清清 梁小凤 学号 149100308 149100305 专业班级网络工程三班 指导教 师 余方能实验成绩 教师评语: 教师签字:批改时间: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信道编码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 2、掌握汉明码编译码的原理。 3、掌握汉明码检错纠错原理。 4、理解编码码距的意义。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汉明码编码过程:数字终端的信号经过串并变换后,进行分组,分组后的数据再经过汉明码编码,数据由4bit变为7bit。 三、主要仪器设备 1、主控&信号源、6号、2号模块各一块 2、双踪示波器一台 3连接线若干

四、实验操作方法和步骤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汉明码】。 (1)将2号模块的拨码开关S12#拨为10100000,拨码开关S22#、S32#、S42#均拨为00000000;(2)将6号模块的拨码开关S16#拨为0001,即编码方式为汉明码。开关S36#拨为0000,即无错模式。按下6号模块S2系统复位键。 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2号模块提供32K编码输入数据,6号模块进行汉明编译码,无差错插入模式。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1)用示波器观测6号模块TH5处编码输出波形。 (2)设置2号模块拨码开关S1前四位,观测编码输出并填入下表中: 五、实验记录与处理(数据、图表、计算等) 校对输入0000,编码0000000 输入0001,编码0001011 输入0010,编码0010101 输入0011,编码0011110 输入0100,编码0100110 输入0101,编码0101101 输入0110,编码0110011输入0111,编码0111000

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读《科学管理原理》有感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出生于美国费城杰曼顿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在接受中学教育后,不久进入埃克塞特市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专科学校学习。1874年,考入哈佛大学法律系,不久,因眼疾辍学。1875年,他进入费城恩特普里斯水压工厂当模具工和机工学徒。1878年,转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工作。他从机械工人做起,历任车间管理员、小组长、工长、技师等职,在该厂一直干到1890年。1881年,泰勒开始在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的研究,为以后创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出版,标志着管理学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这本书融合了泰勒自己人生实践的经验,是管理学中一本极为重要的经典,为管理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给我们以无穷的管理智慧,知识和理论方法。 这本书阐述了多种管理学的有用而巧妙的管理方法,让你看到管理不仅仅只是使用权利去掌控工人或职员,更重要的一点,更是在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中体现的最多的,最主要,最深层的方法,是要建立起一种激励机制,去激发工人,职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提高产品的优秀率,并且能够更好的带领公司和企业越走越远,越做越大。并且更加能够提高管理者自身的人格魅力,使得管理者能够更加有效的去掌控整个公司和企业的经营的各个环节,为公司和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打下基础。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如下定义:“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成如下: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而要有思维创新;协调,是相互协调配合,而不是分歧;合作,是集体努力,而不是个人主义;最大的产出,是无限的产出,而不是有限制的产出;实现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最大化,富裕最大化,而不是贫困最大化。”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本书阐述了六个观点,代表了泰勒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推动管理学发展进步,为管理

《数学之美》读后感

《数学之美》读后感 《数学之美》读后感 我在想,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数学?也许这个问题成年人有一万个答案,可是当我们第一次走进教室,学习数学的时候,大概率还是 个孩子,你怎么跟一个孩子解释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呢?我把这个问 题抛给了一个朋友,他说:“为了提高思维逻辑能力,这是我初中 老师在第一节数学课上告诉我们的”。或者一位5岁的小朋友又会问:“什么是逻辑能力呢?” 也许从出生第一天,我们就一直在被动的接收一些东西,父母的劝导,老师的传授,可5岁的孩子还是会把玩具散落一地,6岁的 孩子仍然会因为父母不给买玩具而嗷嗷大哭,无论你怎么劝导一个人,怎么劝诫一个人,他可能仍然会犯你认为会出现的错误。我记 得有位教育专家这么说:“你告诉宝宝他把玩具弄坏了,就等于丢 了10个棒棒糖”,从此以后这个宝宝可能会更加珍惜玩具。这个方 法很简单,但是貌似最有效。数学是什么?数学不就是把复杂的东 西简单化么? 现在我们再回答前面的问题:为什么我要学习数学?我们可以这么跟5岁的小朋友说:“妈妈给你10元钱,让你买酱油,酱油7元、棒棒糖1元一个,剩下的钱你可以买几个棒棒糖?”或许想吃棒棒 糖的就会苦思冥想一番,或许未来妈妈真的给他10元钱去买酱油, 结果回来就变成了一瓶酱油和3个棒棒糖。或者再过一段时间,这 位小朋友会选择6元的酱油,因为可以获得4个棒棒糖了。他这么 计算着:7+3和6+4都可以等于10,那么如果要必须买酱油的情况下,1+9也可以等于10。我们都知道也有1元的袋装酱油,于是9 个棒棒糖到手了。任何知识的魅力都在于自我的发现,只有你对它 产生了无限的兴趣,你就会不断的发现它的美,《数学之美》也可 以变成《物理之美》。

传递过程原理题解

3. 在总压力为P 、温度为T 的条件下, 直径为0r 的萘球在空气中进行稳态分子扩散。设萘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AB D ,在温度T 下,萘球表面的饱和蒸汽压为0A p ,试推导萘球表面的扩散通量A N 为 p p p RTr p D N A A B A ln -- = 解:该过程为拟稳态过程,且0=B N )(B A A A AB A N N y dr dy RT p D N ++- = A A A AB N p p dr dp RT D + - = dr dp p p RT D N A A AB A )/1(-- = 依题意,24const A A G r N π=?= 从而 dr dp p p RT D r G A A AB A )/1(42 -- =π 整理得 p p dp r dr D RT G A A AB A /142 -= - π 00 1 1( )ln 4A A AB A p p G RT p D r r p p π-- =- 当∞→r 时,0→A p 故 p p p p r D RT G A AB A 0 ln 1 4-=-π p p p RTr p D r G N A A B A r r A 0 2 ln 40 -- == =π 5. 假定某一块地板上洒有一层厚度为1mm 的水,水温为297K ,欲将这层水在297K 的静止空气中蒸干,试求过程所需的时间。 已知气相总压为1atm ,空气湿含量为0.002kg/(kg 干空气),297K 时水的密度为997.2kg/m 3,饱和蒸气压为38.22mmHg ,空气-水系统的 41026.0-?=AB D m 2/s 。假设水的蒸发扩散距离为5mm 。 解: 7.298332.13338.221=?=A p Pa 2 .3262978314189 .1/1997/002.018/002.022=??+= =RT c p A A Pa 8.1009982.32610132522=-=-=A B p p p Pa 3.983417.298310132511=-=-=A B p p p Pa 1.996643 .983418.100998ln 3 .983418.100998ln 1 212=-= -= B B B B BM p p p p p Pa

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精华总结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心得 一、泰勒所处时代的工业背景,面临的管理问题是什么? 1.劳资矛盾尖锐,企图将各自的利益最大化;(P39-40) ①资方企图付最少的工资,获得最多的剩余价值;劳方企图付最少的劳动,获得最大的相对利益率; ②资方用最直接的,强迫式的管理方法对待工人;劳方用最隐藏的无声的对抗来抵制管理效果的实现;(P10-16) ③不公平体制下的相对不公平:劳资关系的抱怨存在于劳资双方,不切主题地抱怨和发泄。(P57-58) 2.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 ①劳资双方的关系停留在初级状态,没有也无法将生产效率作为最佳的结合点,更加不可能做为共同利益的实现点。 ②例证: 施密特搬运铁块效率12.5长吨→47长吨(P53) 砌砖效率120块/小时→350块/小时(P60) 检查钢珠工作时间10.5小时→8.5小时(P67) 机床切削效率提升2.5-9倍(P77) 3.经验主义盛行,经验就是权威,无人去分析并改进经验,并使之书面化、系统化。 ①职工口头传授并学习经验。(P23-24) ②“积极性加激励”的管理方式(P26-27)要求工人承担多种职责“计划→具体工作→工作任务完成”(非专业的社会分工) ③管理的方式,管理人员无法有效地掌握和积累技能、知识。 ④例证: 铲运工的铲运负荷(P49-50) 砌砖工的动作合理性(P58-59) 金属切削的速度,刀具形状,角度吃刀深度之间的配合关系(P67) 二、泰勒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总结出科学管理的原则的? 1.小范围试行,不正面触及主要矛盾; ①选1个人来做搬铁块试验; ②选1台订床做金属切削试验; 2.通过实验抓数据并总结分析,推广成果; ①搬铁块试验及数据表;(P53) ②切削实验,总结规律;(P81-89) 3.将规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①《科学管理原理》; ②《论金属切割工艺》; ③《工厂管理》。

大学生感念师恩主题征文(5篇)

(篇一) 敬也、爱也,师情永存 最美好的是意气风发的大学时代,最动听的是课堂上老师讲授课程的声音,最难忘的是老师诲人不倦的身影。作为从小到大都在校园中成长的我们,接触最多的便是教师。少年强则国强,世界上从来没有一种职业,能像教师一样,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未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老师们用渊博的学识、高尚的道德、饱满的爱心,向学生们传授知识,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塑造着一个个强少年,为国家源源不断的培养一代代人才。 对于“老师”这一形象在我们的心中总是不断变化的,小时候,我们怕;长大了一些,我们就开始厌烦甚至是埋怨,总觉得老师的话是没有用的;等到我们真正长大了,懂事了,才猛然间发现,原来老师对我们的意义竟是如此重要,老师的恩情竟是如此的广大。师恩就像一座山,虽然朴实无华,却深沉厚重。每一位老师,都在孜孜不倦的教导学生。今天,我想在这里聊一下我的一位老师——靳婷老师。 靳老师是我们通信原理课程的任课教师,通信原理是我们的一门专业课,难学、枯燥。我们都以为老师会是一位带着眼镜着深色长袍的老学究,严肃、深沉。早早去了第一节课的教室,发现讲台上站着一位温柔娴淑的女老师,看着ppt,面带笑容。第一节课上,老师向我们讲述了这门课的难学以及如何学。她的开朗、乐观带动着每一位同学,她说了,我们不仅是师生,还是朋友。 课堂永远是师生之间不能磨灭的主旋律。犹记得专业课上,老师说:为什么海绵宝宝最好的朋友是派大星?因为,他是海绵宝宝最美的傅里叶变换的,而后详细的展开了公式的解析,如此幽默有趣,通过故事讲述知识。从此,我们记住了派大星是海绵宝宝最好的朋友,也记住了傅里叶变换。在靳老师的课间,轻柔舒缓

通信原理 数字基带传输实验报告

基带传输系统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 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 2、 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学习matlab 的使用; 4、 掌握基带数字传输系统的仿真方法; 5、 熟悉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 6、 掌握带限信道的仿真以及性能分析; 7、 通过观察眼图和星座图判断信号的传输质量。 二、 实验原理 在数字通信中,有些场合可以不经载波调制和解调过程而直接传输基带信号,这种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系统称为基带传输系统。 基带传输系统方框图如下: 基带脉冲输入 噪声 基带传输系统模型如下: 信道信号 形成器 信道 接收 滤波器 抽样 判决器 同步 提取 基带脉冲

各方框的功能如下: (1)信道信号形成器(发送滤波器):产生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波形。因为其输入一般是经过码型编码器产生的传输码,相应的基本波形通常是矩形脉 冲,其频谱很宽,不利于传输。发送滤波器用于压缩输入信号频带,把传输 码变换成适宜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波形。 (2)信道:是基带信号传输的媒介,通常为有限信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等。信道的传输特性一般不满足无失真传输条件,因此会引起传输波形的失真。另 外信道还会引入噪声n(t),一般认为它是均值为零的高斯白噪声。 (3)接收滤波器:接受信号,尽可能滤除信道噪声和其他干扰,对信道特性进行均衡,使输出的基带波形有利于抽样判决。 (4)抽样判决器:在传输特性不理想及噪声背景下,在规定时刻(由位定时脉冲控制)对接收滤波器的输出波形进行抽样判决,以恢复或再生基带信号。 (5)定时脉冲和同步提取:用来抽样的位定时脉冲依靠同步提取电路从接收信号中提取。 三、实验内容 1采用窗函数法和频率抽样法设计线性相位的升余弦滚讲的基带系统(不调用滤波器设计函数,自己编写程序) 设滤波器长度为N=31,时域抽样频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o为4 /Ts,滚降系数分别取为0.1、0.5、1, (1)如果采用非匹配滤波器形式设计升余弦滚降的基带系统,计算并画出此发送滤波器的时域波形和频率特性,计算第一零点带宽和第一旁瓣衰减。 (2)如果采用匹配滤波器形式设计升余弦滚降的基带系统,计算并画出此发送滤波器的时域波形和频率特性,计算第一零点带宽和第一旁瓣衰减。 (1)非匹配滤波器 窗函数法: 子函数程序: function[Hf,hn,Hw,w]=umfw(N,Ts,a)

实验四 基于simulink的2PSK、2DPSK数字调制与解调的仿真

河北北方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4-2015第一学期 《数据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设计题目:基于simulink的2PSK/2DPSK数字调制与解调仿真 专业班级:信息工程2班 姓名学号:赵星敏351 李明阳300 指导教师:刘钰 实验四基于simulink的2PSK/2DPSK数字调制与解调仿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2PSK、2DPSK系统的调制、解调原理 2、进一步熟悉MATLAB环境下的Simulink仿真平台 3、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1.1 2PSK调制原理

数字调相:如果两个频率相同的载波同时开始振荡,这两个频率同时达到正最大值,同时达到零值,同时达到负最大值,它们应处于"同相"状态;如果其中一个开始得迟了一点,就可能不相同了。如果一个达到正最大值时,另一个达到负最大值,则称为"反相"。一般把信号振荡一次(一周)作为360度。如果一个波比另一个波相差半个周期,我们说两个波的相位差180度,也就是反相。当传输数字信号时,"1"码控制发0度相位,"0"码控制发180度相位。载波的初始相位就有了移动,也就带上了信息。 相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相位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而振幅和频率保持不变。在2PSK中,通常用初始相位0和π分别表示二进制“1”和“0”。因此,2PSK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t)=Acos t+) 其中,表示第n个符号的绝对相位: = 因此,上式可以改写为 2PSK信号波形为 2PSK调制方法主要有两种:模拟调相法和键控法(相位选择法)。 模拟调相法原理方框图如下图所示,极性变器将输入的二进制单极性码转换成双极性不归零码,然后与载波直接相乘,以实现2PSK

《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管理是一门艺术,其中也有很多技巧,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最近,我花了一些时间读了泰勒大师的《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收获颇丰。 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并将之推广。于当时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较好的解决了磨洋工的现象。本书主要体现了专业分工、最优化、标准化几个思想。能够较好的用于生产制造企业的管理。 专业分工,能够使管理人员将精力集中于一件事,更容易作出成就。最优化,则是通过观察、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付出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回报。标准化,则是经过剔除一些冗余动作,过程后形成的固定程序。这几点思想后来成为了保证工厂高效运行的基础。 针对这些思想,泰勒也提出了相应措施:(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将生产管理部分变为数据分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也就是工人在选择与培训上要“因材施教”,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简单点说就是同工不同酬,通过奖金等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就是将管理人员与工人按不同的工作性质进行分工,计划职能实际上就是管理职能,执行职能则是工人的劳动职能;(5)实行职能工长制。就是将管理过程进行分解,使得管理更专业;(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泰罗指出,规模较

大的企业不能只依据职能原则来组织管理,还需要运用例外原则,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处理一般事物的权限下放给下级管理人员,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如企业基本政策的制定和重要人事的任免等。 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在当时的社会中对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重大作用。一度出现了高效率、低成本、高工资、高利润的新局面。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管理体现出了其局限性。在今天看来,其界定的管理范畴很单一,多局限于生产制造类企业,尽管泰勒说:“同样的原理能以同样的效力运用到所有社会活动中”,但很显然是难以做到的。 现在的社会人才才是王道,创新才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因素。而运用传统的科学管理方法,依靠科学研究的方法确定“标准工作量”,然后确定“工资支付率”,这对于依靠智力提高生产效率的工作无法管理。泰勒的科学管理更多的是一种狭义的方法,需基于稳定的科技技术和业务流程。一旦生产技术有所改变,标准动作和流程又得相应变化,要想提高效率,只得重新做一番研究和分析。智力活动无法靠此去管理,在今天,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调动员工的主动积极性,才能真正快速地提升效率。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是两者的有效结合,单独强调某一方面都是错误的。在现今社会,企业如何在科学管理与柔性管理之间有机的结合。依靠制度性规范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个体积极性,主动性才是未来管理的研究方向。

通信技术读书笔记

通信技术读书笔记 【篇一:通信发展简史读书笔记(格式)】 五邑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学院 读书笔记 课程名称: 专业: 学号: 姓名:任课教师: 时间: 评定成绩: 读书笔记 1.潜艇堪称水中暗藏的杀手,其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其隐蔽性,影响潜艇隐蔽性的因素很多,而潜艇的通信,特别是潜艇的主动发信行为则是潜艇暴露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发明,利用岸基、舰载或机载无线电测向设备能测出潜艇发信时的位置,使潜艇招致打击。故此,各国都对潜艇的通信方法和新的通信技术进行了研究,目的就是在确保潜艇在满足必要的通信同时尽量增强潜艇的通信隐蔽性。 潜艇通信的方法主要有无线电静默和快速通信。潜艇无线电静默是潜艇在规定的时间和海区内禁止无线电发信而只收信甚至不收信的隐蔽措施。一般在舰艇接敌前、通过敌占区或执行特殊任务的隐蔽航行时采用。目的是防止敌方利用无线电台和无线电测向设备获取已方舰艇的发信时间、功率、联络关系和电台移动的速度、方向,从而测到己方潜艇所在海区、数量、指挥关系、航速、航向和行动企图等情报。潜艇无线电静默有全面静默和单方静默,单方静默是只接收不发信。 ——摘自《潜艇通信杂谈》 2.turbo码(turbo code)是一种应用在外层空间卫星通信和设计者寻找完成最大信息传输通过一个限制带宽通信链路在数据破坏的噪声面前的其它无线通信应用程序的高性能纠错码。 turbo码的判决 传统的数字化方法一般是先确定一个阈值电平。信号电平低于这个阈值就判决为“0”,高于就判决为“1”,即硬判决。在turbo码的解码过程中,对于一个给定比特的电平被量化成整数,例如从-99到

+99。其数值就被作为判决这个比特为“0”或“1”的可信度的指标(如-89意味着这个比特很可能是“0”,如+28意味着这个比特也许是“1”,但把握不是很大),即软判决。 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信道编码技术的迅速发展,从现在的整 体状况来看,turbo码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了,在国际卫星信道中 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这些都是因为turbo码具备了许多优点,例如:turbo码具有接近香农极限的性能、延迟时间短、解码算法能够充分 利用软判决、突发错误纠错性能好、甚至当信道条件差时仍具有较 好的纠错能力等,这是rs码和其他编码不具备的。事实已经证明,turbo码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能够为各行各业的用户及 卫星运营商们带来非常明显的效益。 码会很快取代现在所使用的其他前向纠错技术,在卫星通信领域里 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摘自《解析卫星通信中的turbo码编解码原理》 3.projectloon计划通过热气球给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 人们通过使用安置于家中建筑物上的特制网络天线,让信号从天线 发射到热气球,再由气球返回数据传送进入全球因特网中。https://www.doczj.com/doc/b13052483.html,也是使用类似的方法,唯一的不同就是,计划利用无人 机作为传输媒介 通讯技术愈加发达的当今社会,反而加剧了缺少网络覆盖的偏远地 区与发达社会间的差距。 最近google和facebook两个巨头公司的均发起了相关项目,googleproject loon和markzuckerberg成立的https://www.doczj.com/doc/b13052483.html,组织,致力于借助空中网络基站为世界上网络不畅的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 服务。 projectloon计划通过热气球给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人们通过使用安置于家中建筑物上的特制网络天线,让信号从天线发射 到热气球,再由气球返回数据传送进入全球因特网中。https://www.doczj.com/doc/b13052483.html, 也是使用类似的方法,唯一的不同就是,计划利用无人机作为传输 媒介。 ——摘自《什么是空中基站》 4.铁路应急通信系统是当铁路运输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紧急 情况时,为确保铁路实施救援指挥的需要,在突发事件现场与救援 指挥中心之间,各相关救援中心之间及现场内部建立的语音、图像 等通信系统。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基于Matlab的3B4B编码与译码的设计与仿真

课程设计I(数据通信原理) 设计说明书 题目:3B4B编码与译码的设计与仿真 学生姓名樊佳佳 学号1318064017 班级网络工程1301班 成绩 指导教师贾伟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015年 9 月 12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5—2016学年第1 学期课程设计名 称: 课程设计I(数据通信原理) 课程设计题 目: 3B4B编码与译码的设计与仿真 完成期限:自2015 年8 月11 日至2015 年9 月11 日共2 周 设计内容: 设计一种数字基带传输中的一种编译码系统(HDB3、AMI、CMI、2B1Q、3B4B、曼切斯特、差分曼切斯特等选取一种)。 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设计所选择的基带传输的编码和译码系统。系统能根据随机信源输入的二进制信息序列给出对应的编码及译码结果,并以图形化的方式显示出波形,能观察各分系统的各级波形。 指导教师:教研室负责人: 课程设计评阅

摘要 设计一个码元信息传递系统,包括编码和译码两部分,这个系统可以高效地传递信息。该系统是基于matlab/simulik实现的,设计数字电路来实现码元由3bit一组到4bit一组的转换,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 关键词:3B4B ; 编码器; 译码器

目录 目录 (3) 1.课题描述 (4) 2.3B4B码编译码模块设计 (5) 2.1 3B4B码编译码原理 (4) 2.2 3B4B编码器原理及框图 (5) 2.3 3B4B译码器原理及框图 (6) 2.4 编译码程序图 (6) 3.3B4B编译码程序图的参数设置及其仿真结 (9) 3.1仿真系统中模块参数设置和仿真实验结果 (9) 4.总结 (12) 5.参考文献 (14)

传递过程原理作业题和答案.

《化工传递过程原理(Ⅱ)》作业题 1. 粘性流体在圆管内作一维稳态流动。设r 表示径向距离,y 表示自管壁算起的垂直距离,试分别写出沿r 方向和y 方向的、用(动量通量)=-(动量扩散系数)×(动量浓度梯度)表示的现象方程。 1.(1-1) 解:()d u dy ρτν = (y ,u ,du dy > 0) ()d u dr ρτν =- (r ,u , du dr < 0) 2. 试讨论层流下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三者之间的类似性。 2. (1-3) 解:从式(1-3)、(1-4)、(1-6)可看出: A A A B d j D dy ρ =- (1-3) () d u dy ρτν =- (1-4) ()/p d c t q A dy ρα =- (1-6) 1. 它们可以共同表示为:通量 = -(扩散系数)×(浓度梯度); 2. 扩散系数 ν、α、AB D 具有相同的因次,单位为 2/m s ; 3. 传递方向与该量的梯度方向相反。 3. 试写出温度t 对时间θ的全导数和随体导数,并说明温度对时间的偏导数、全导数和随体导数的物理意义。 3.(3-1) 解:全导数: d t t t d x t d y t d z d x d y d z d θθθθθ????=+++ ???? 随体导数:x y z Dt t t t t u u u D x y z θθ????=+++???? 物理意义: t θ ??——表示空间某固定点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dt d θ——表示测量流体温度时,测量点以任意速度dx d θ、dy d θ、dz d θ 运动所测得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Dt θ——表示测量点随流体一起运动且速度x u dx d θ=、y u dy d θ=、z u dz d θ =时,测得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4. 有下列三种流场的速度向量表达式,试判断哪种流场为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 (1)j xy i x z y x u )2()2(),,(2θθ--+= (2)y x z x x z y x )22()(2),,(++++-= (3)xz yz xy y x 222),(++= 4.(3-3) 解: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为:0u ?=(判据) 1. 220u x x ?=-=,不可压缩流体流动; 2. 2002u ?=-++=-,不是不可压缩流体流动; 3. 002222()u y z x x y z =??≠??=++=++=,不可压缩 ,不是不可压缩 5. 某流场可由下述速度向量式表达: k z j y i xyz z y xyz z y x θθθ33),,,(-+=-+= 试求点(2,1,2,1)的加速度向量。 5. (3-6) 解: y x z i j k Du Du Du Du D D D D θθθθ =++ x x x x x x y z u u u D u u u u u D x y z θθ=+++???????? 0()()3()xyz yz y xz z xy θ=++- (13)x y z y z θ=+- y y Du D θ = 23(3)(3)3(31) z z z z Du D θθθθ =-+--=-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序 当初在网上订下这本书,直到这书来时,都一直觉得通读这本书并写下读书笔记将会成为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是当我在引言中看到“只有当我们充分认识到,我们应该系统地合力培养和造就这些有才干的人,而不是只想寻找别人已培养好的人时,我们才能走上提高全国效率的坦途。1”时,我感到大脑中某一块的知识被填充的感觉,作者的这种说法,对我来说是崭新的,是猛的一下的冲击,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在强调找人才的重要,而很少谈及如果培养人才,好像人才就是天生人才,我们只需要去找到便可。这让我有一种直觉——这本书可能为告诉我很多我从未注意过,却真真正正会影响,甚至颠覆我的理论。由此我才认为这本书可能并没有我所想象的那么难读。事实上,我的确学到了很多。 关于内容 开篇第一章便证实了我的直觉。这一章里提出了一个让才疏学浅的我颇为震惊的观点——财富最大化。这本书是1911年出版,距今已有一个世纪之久,而在一个世纪之后的我,仍然固执的认为,管理层和工人们的根本利益绝大部分是对立的,并且从各类工人与老板的争执,农民工艰难讨薪的实例中,坚定了这个想法。作者在文中也提到“残酷斗争多于真诚合作,以致雇主和雇员两者的相互关系不可能协调到利益完全一致的地步。这些人大多认为,雇主和雇员的根本利益是必然相对的,科学管理正相反,坚信二者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如果没有雇员的富裕、雇主的富裕无法长久坚持,反过来也是一样;而同时给予双方最想要的——雇员的高工资和雇主的产品低劳工成本——也是可以实现的。2”并自此作为科学管理原理的基础。 起初我认为作者所提出的“利益最大化”观点,只是理想社会中的一个理想模式,并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得以实现,但当作者举了一个显而易懂的例子3后,我才意识到这个理念应当是可行。 随后作者提出了“磨洋工”现象以及“磨洋工”出现的原因,并通过“任何日用商品的减价,会立即引起对这种商品需求的激增4”这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驳斥了工人中流传的一种错误的理念“如果每个人或每台集齐的产出量增加,那么最终会导致大量的工人失业5”,这也很好的驳斥了我,我越发觉得这本书将要带给我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或两个颠覆我的理论,而是一个理论群。 为进一步阐述“磨洋工”产生的原因,作者提出了“计时工资制”和“计件工资制”的不同,并将“计时工资制”深化到将每个人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精确记录。提出了管理层所担负的职责: 1.研发出一套工人操作中的每一环节的科学办法,以替代过去单凭经验行事的办法。 2.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教育,使其成长。代替过去工人自己挑选工作、自我培训。 3.与工人密切合作,以确保一切事务都是按照以形成的科学原则进行。 4.管理层与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上应是大体同等的。管理层应当承担起那些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工作,而不是像过去一样,把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给工人。 作者明确了管理层的职责,和过去他们休闲的工作截然不同,并且工作越是细致所需的人便更多,所提供的岗位便更多,这也很好的驳斥了上文提到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的谬论。对管理层职责的明确,是科学管理原理区别于其他管理原理例如作者在文中大量提到的“积极性加激励”管理。在文中,作者将管理层的工作很明确的提出。就此作者提出了“任务观念”并确定了科学管理原理的实质——预先制定工作任务计划,使工人常年以这种速度作业,

通信原理报告(DOC)

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学号 班级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课程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数字调制系统误比特率(BER)测试的仿真设计与分析 设计任务 1.利用SystemView软件按照课设指导书分别画出2DPSK 系统中相干解调与差分解调的高频与不加噪声时低频的误比特率仿真测试原理图。 2.观测低频的仿真过程中原始基带信号波形、差分码波形、2DPSK信号波形、本地载波、解调端相乘器输出、低通滤波器输出、抽样判决输出波形以及码反变换后的输出波形。观测输入和输出波形的时序关系。 3.在2DPSK系统中,“差分编码/译码”环节的引入可以有效地克服接收提取的载波存在180°相位模糊度,即使接收端同步载波与发送端调制载波间出现倒相180°的现象,差分译码输出的码序列不会全部倒相。重新设置接收载波源的参数,将其中的相位设为180°,运行观察体会2DPSK系统时如何克服同步载波与调制载波间180°相位模糊度的。 4.利用建立的SystemView DPSK系统相干接收的仿真模型进行BER测试,产生该系统的BER曲线以此评估通信系统的性能。 时间 进度 课程设计要求在1.5周内做完 主要参考资料[1] 樊昌信,张甫翊,徐炳祥,吴成柯.通信原理(第五版)[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2] 罗卫兵,孙桦,张捷.SystemView动态系统分析及通信系统仿真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 李东生, 雍爱霞, 左洪浩。System View 系统设计及仿真入门与应用[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4] 青松, 程岱松, 武建华等。数字通信系统的System View 仿真与分析[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1

张中洲,男,1960年9月出生,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任教,电 …

张中洲,男,1960年9月出生,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任教,电子专业高级讲师,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技师(二级)。 主要工作、进修培训(含企业实践)简历 起止时间工作、进修培训单位工作、进修培训内容 1982.08-1993.06 电子部武汉无线电工业学校工作电子专业讲师 1984.02-1984.06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电波与天线》培训班学习 1985.08-1986.01 电子部中专教师出国英语培训班(成都)英语培训 1993.06-2009.07 广东省珠海市技工学校工作电子专业高级讲师/技师 1999.09-2000.02 广东省劳动厅教学管理班培训进修(半脱产) 2002.02-2002.06 电子专业技师培训班电子专业论文写作 2002.09-2004.07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珠海)培训进修(业余) 2004.07-2004.07 新加坡教学管理培训班培训进修(脱产2周) 2005.04-2005.06 教育部电子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项目300)培训进修(脱产8周)(其中:同济大学2周、德国6周) 2008.03 广东省劳动保障厅技工教育省级督导培训班 候选人主要事迹 按以下内容如实填写(打字填写,文字限制在本表格内,不另加附页) 1.师德与育人 2.教学工作及效果 3.教研、科研工作成绩 4.声誉、影响力及其他 张中洲同志1982年大学毕业后在一直在职业院校工作,从事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工作长达27年。 1、师德与育人 张中洲同志非常喜欢职业教育事业,忠诚职业教育事业,在27年的职业教育工作过程中,有多次机会可以调到其他部门和单位工作,但他还是选择留在职业学校。他非常注重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曾经在德国、新加坡进修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参加教育部CBE理论的学习培训班,自己平时非常注意对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应用。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在教学中做到教书育人。他很少批评学生,对学生总是采取鼓励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尤其是对退役士兵学员、参加“双百工程”学习的学员、贫困家庭的学生,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爱。给学生上德育课,参加学生班会课,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受到学生的欢迎。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中一直是优秀。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被评为珠海市“劳动模范”和“先进教育工作者”。 2,教学工作及效果 张中洲同志在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方面,知识面宽,基础扎实,主持了学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同时参加国家“十五”、“十一五”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1999年率先在学校提出并积极探索“一体化教学模式”,2004年在学校提出并推行“项目—任务教学模式”,同时积极探索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教材建设和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规范了“项目—任务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 张中洲在职业院校主讲过《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集成电路及应用》、《现代通信系统》、《家用电器》、《计算机通信技术》、《数据通信原理》、《电子信息技术学科导论》、《PLC可编程技术》、《电子信息学科导论》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指导和主持过学生的电工和电子技术类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教学任务重,教学效果好。其中1978-2003.6年教学工作量超过

传递过程原理复习题最后报告

《传递工程基础》复习题 第一单元传递过程概论 本单元主要讲述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的类似性以及传递过程课程的内容及研究方法。掌握化工过程中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类似性,了解三种传递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掌握牛顿粘性定律、付立叶定律和费克定律描述及其物理意义,理解其相关性。熟悉本课程的研究方法。 第二单元动量传递 本单元主要讲述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掌握动量传递的基本概念、基本方式;理解两种方程的推导过程,掌握不同条件下方程的分析和简化;熟悉平壁间的稳态层流、圆管内与套管环隙中的稳态层流流动情况下连续性方程和奈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简化,掌握流函数和势函数的定义及表达式;掌握边界层的基本概念;沿板、沿管流动边界层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边界层微分和积分动量方程的建立。 第三单元热量传递 本单元主要讲述热量传递基本方式、微分能量方程。了解热量传递的一般过程和特点,进一步熟悉能量方程;掌握稳态、非稳态热传导两类问题的处理;对一维导热问题的数学分析方法求解;多维导热问题数值解法或其他处理方法;三类边界问题的识别转换;各类传热情况的正确判别;各情况下温度随时间、地点的分布规律及传热通量。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一些导热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领域。 第四单元传量传递 本单元主要介绍传质的基本方式、传质方程、对流传质系数;稳定浓度边界层的层流近似解;三传类比;相际传质模型。掌握传质过程的分子扩散和对流传质的机理;固体中的分子扩散;对流相际传质模型;熟悉分子扩散微分方程和对流传质方程;传质边界层概念;沿板、沿管的浓度分布,传质系数的求取,各种传质通量的表达。

第一部分 传递过程概论 一、填空题: 1. 传递现象学科包括 动量 、 质量 和 热量 三个相互密切关联的主题。 2. 化学工程学科研究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过程的平衡、限度;二是过程的速率以及实现工程所需要的设备。 3. 非牛顿流体包括假塑性流体,胀塑性流体,宾汉塑性流体 (至少给出三种流体)。 4.分子扩散系数(ν ,α ,D AB )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常数,它们仅与__温度__ , ___压力 ___和___组成__等因素有关。 5.涡流扩散系数(E )则与流体的__性质____无关、而与__湍动程度_____,流体在管道中的 ____所处位置____和___边壁糙度_____等因素有关。 6.依据流体有无粘性,可以将流体分为____粘性_______流体和理想_______流体。 7.用于描述涡流扩散过程传递通量计算的三个公式分别为: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 __。 8.动量、热量及质量传递的两种基本方式是 对流 和 扩散 ,其中,前者是指由于 流 体宏观流动 导致的传递量的迁移,后者指由于传递量 浓度梯度 所致传递量的迁移。 9.分子传递的基本定律包括 牛顿粘性定律 , 傅立叶定律 和 费克定律 ,其数学定 义式分别为 dy du μτ-= , dy dt k A q -=?? ? ?? 和 dy dC D j A AB A -= 。 10. 依据守恒原理运用微分衡算方法所导出的变化方程包括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运动方 程和对流扩散方程。 11.描述分子传递的现象方程及牛顿粘性定律 、傅立叶定律和费克定律称为本构方程。 12. 依据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原理,对设备尺度范围进行的衡算称为总衡算或宏 观衡算;对流体微团尺度范围进行的衡算称为微分衡算或微观衡算。 13.通过微分衡算,导出微分衡算方程,然后在特定的边界和初始条件下通过梳理解析方法, 将微分方程求解,才能得到描述流体流动系统中每一点的有关物理量随空间位置和时间的变 化规律。 14. 传递现象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为一个过程传递的通量与描述该过程的强度性质物理量的 梯度成正比,传递的方向为该物理量下降的方向。 15.传递现象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理论分析方法、实验研究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 二、基本概念 1. 流体质点 2. 连续介质 3. 稳态流动、非稳态流动 三、名词解释 1.压力、黏度、通量 2 不可压缩流体,可压缩流体,粘性流体,理想流体,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的几种类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