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电子表格Excel——数据的排序》教学设计

13《电子表格Excel——数据的排序》教学设计

13《电子表格Excel——数据的排序》教学设计
13《电子表格Excel——数据的排序》教学设计

电子表格Excel——数据的排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习电子表格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探究学习数据的排序方法,体验运用电脑解决数据的优越性。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演练过程体验用过程体会用Excel进行数据排序的快捷与方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电脑基础,掌握了电子表格操作基础知识。

【教学要点】

重点:电子表格中数据的排序

难点:电子表格中数据的排序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环境】

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电脑,投影仪等辅助设备

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Excel软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

活动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如何设置小数位数?请学生回答或演示

2、如何使单元格内容合并及居

中?

请学生回答或示例3、如果我想按照每个人的上网

时间的多少排序,以掌握每个

人的基本情况,该如何操作呢?

今天开始学数据的排序!

导入课题

活动二数据的选取范围的方法与技巧教与学互动完成

示例:方法一

用鼠标进行拖拉选取区域.

学生听、再思考、再动手做

示例:方法二

按住shift键,单击选择区域的

两个对角单元格

学生听、再思考、再动手做

示例:方法三

按住shift键,同时用键盘上的

箭头选择.b.我块不相邻区域

的选取:

学生听、再思考、再动手做

活动三比一比,看谁做得快先做再交流,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

活动四如何进行数据的排序教与学互动,演示与动手操作并重,合作完成

打开Excel数据文件,做好排序的准备

①选择要参加排序的数据范围

②选择“数据”菜单中的“排序”

③.设置要排序的主要关键字.说明:因为在选择范围时,选择了表头.所以要选中“有标题行”前的单选钮.

④.由于想按降序排,所以选择“递减”(也可递增完成)⑤.单击“确定”按钮.

最后要求保存文件,否则排序的信息会无效或丢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后完成下发的样表数据排序

教师巡回指导,提倡小组互相交流合作完成作业

活动五课堂小结:数据排序的方法,打

开统计表文件1.选择单元格区

域2.选择“平均”为主要关键

字.3.选中“有标题行”前的

单选钮.4.然后选择“递增”

前的单选钮.5.最后按“确

定”.最后保存退出关机

学生谈一谈一节课学习的体会?

活动六课后设计:对你家的全年消费

情况统计后做一下排序?

要求收集数据并完成排序

【教学反思】

要注重学生排序过程中第一关键字或次关键字的描述,这是排序过程中的基准点,要有针对性的帮助、辅导学生解决操作过程遇到的困难或问题,鼓励他们动手、动脑,合作交流,体验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也可用生活中排序的实例来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第一课时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2。同桌互读互查。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再读感悟,品味诗意1。学生自读自悟。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练说促背,趣味识记1。教师激

趣: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一组看挂图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组配乐背诵古诗,看谁故事讲得好,古诗背得棒。□教学设计2。小组练习。3。进行比赛。识字写字1。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2。教师范写“乞、霄”,学生练写。拓展阅读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第二课时复习导入1。比赛背诵《乞巧》。2。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3。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自主学习,感悟诗意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2。默读质疑。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来理解诗句。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同步阅读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解。c。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4。有感情朗读诗。a。生练读。b。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配乐,边想象情景边朗读。背诗比赛1。练习背诵。2。组内比赛。3。各组随机抽查比赛。识写生字1。认读生字。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屏”。拓展练习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

[最新]精通版四年级英语上册Lesson13_教学设计.doc

Lesson13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 Just talk 本部分通过教师让同学们猜侧切面的苹果和菠萝阴影的场景,引出要学习的目标语言What’s this? It’s a/an ...让学生整体上感知、模仿、学习和体验对话语言,最终引导学生能够运用目标语言What’s this? It’s a/an ...进行交际。 主要目标语言: What’s this? It’s a pineapple/lemon. 2. Just read and write 本部分重点教学词汇和核心句子结构。要求学生能够听、说、认读pineapple, lemon, 能够听、说、读、写apple, pear,并能在四线格中规范书写;进一步巩固What’s this? It’s a/an…语句,并把词汇融入句子中进行学习、操练。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目标词汇的学习是本部分设计的一个特点。 3. Let’s play 本部分设计了接龙游戏。学生拿着事先画好或老师发的水果图片与小组的同伴用What’s this? It’s a/an…进行接龙游戏,以达到巩固和运用本课目标语言的目的。 二、课前准备 1. 准备四张设计本课水果的图片,准备一个装水果的纸盒,可能的话准备梨、苹果、柠檬、菠萝实物水果。 2. 准备生词卡片和教学挂图,创设情景,引导学习。 3. 准备水果图片,每人一张,给学生提供操练语言的道具,也可以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自己画好带到课堂。 4. 请在黑板上准备好四线三格,方便板书四会单词。 5. 准备教学课件。 三、教学步骤与建议 1.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 师生问好。 T: Good morning/afternoon, children/class/boys and girls. Class: Good morning/afternoon, Miss/Mr XXX.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四篇 篇一:《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与设计理念 【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教师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在文本、教师、学生三者之间架设一座畅通的桥梁,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低年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爱阅读,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学中,应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把阅读与口语交际联系起来,边读边积累、运用,在语言实践中学会语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是国标本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一则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乌鸦想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故事。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乌鸦想喝瓶子里的水却喝不着,第二自然段讲乌鸦想出了办法,第三自然段讲乌鸦利用小石子喝到了瓶子里的水。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内容,有助于学生读书领悟。

【教学对象分析】 本篇是童话,内容浅显易懂,又配有插图,它借助乌鸦喝水这件事,告诉学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肯动脑筋,就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感知理解课文,从而锻炼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分析】 看图读懂课文法合作探究法自主识字法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鼓励学生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设法解决。 四、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读准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准确掌握“找、看、放、升”的字形。理解“到处、升高”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提示生字音、形、义的联系,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字形。 五、课前准备: 1.一幅画有瓶子、小石子、大石块和草叶的背景图及一只头可以活动的乌鸦(可用破硬纸板做)。有条件的可准备一个与插图相仿的玻璃瓶,瓶子里装好半瓶水,一堆小石子。 2.分别抄录4段课文的4块小黑板。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讲课稿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优秀教学设计2012-11-04阅读(38052)评论(0) 相关链接 :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繁昌芦南初中徐海武 教材分析 《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课文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从而使读者不仅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又得到美的享受,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的典范,对指导学生写作、陶冶学生的情感大有稗益 学情分析 首先,这是初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等,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其次,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课文、分析品味语言、鉴赏美的能力,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激发,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增强学习信心,激发探究兴趣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说明文的要素,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结构、顺序、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本文特点,探究美,初步学写说明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激发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把握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整体特点和本文的结构、顺序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难点 初步鉴赏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3、问答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说明文有关知识(幻灯片展示)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教师板书课题 二、欣赏苏州园林: 幻灯片展示苏州园林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 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学生谈感受:简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下面,我们看看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六年级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石灰吟》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运西小学陈宏斌 一、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由两首七言绝句组成。两首古诗均是咏物诗。 《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诗人托物言志,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诗的前两行写石头面对各种磨难,毫不畏惧;后两行写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 《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作者善画梅,也喜咏梅,这是他的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墨梅为喻,在苏姐的梅花身上给予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诗的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石灰的形象和特点,体会诗人的崇高品质,并自学《墨梅》。 3.了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 3.学会以正确的节奏地诵读这两首古诗,并能根据自己的感悟读出诗歌的韵味。 4.创作诗歌书法作品。 三、教学准备 因为S版小学语文教材与苏教版的区别,学生对于石灰以及诗人王冕无认识,需要桂林老师提前让学生了解石灰的制作过程,以及阅读苏教版《少年王冕》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两首》,先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古诗,认识一位诗人。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题。 看着这个诗题,结合昨天的预习,你有什么疑问吗?(师板书问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探究你们想知道的答案。 (二)初读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 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还是先从读课文开始吧!请同学们自由读两遍这首诗,注意把诗歌读准确,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把诗读通顺,用笔划分一下诗歌的节奏。开始读吧。 谁来给我们读这首诗。注意读正确,大家还注意听一听他读得节奏。 教师小结“据义划分节奏”:223确实是七言诗中常规的划分节奏的方法,但是为了保持词语意思的完整,有时是可以分为43句式或者其他句式的。当然,一首诗中,也不是每一句都是一样的节奏,像这首诗中的最后一句,也可以划分为223的句式。

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Lesson 13教案 人教新版

Unit 3 Look at my nose. Lesson 13 Teaching aims: 1.本课以马戏团的演员与小观众的简单对话引出本单元的话题:Look at my… It’s big(small),让学生观察、理解画面中的各个人物的行动和话语,进而情不自禁地进行表演、模仿。 2.能够听、说、认、读单词:nose eye 3.Let’s do.让学生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巩固所学内容 Main and difficult points: 能够熟练地掌握句型:Look at my… It’s big(small),并能用英语介绍自己身体已学过部位的名称。 Teaching aids: 几组大小比例悬殊的学习用品,与本课相关的图片和单词卡片,录音机,头饰,实物等。 Teaching procedure: 1.Warm-up A.课前播放歌曲Here we go。让学生边唱边表演,渲染课堂学习的气氛。 B.组织学生分组自由表演英语对话,真实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2.Presentation A.教师通过复习上课内容,及时出示第12中的 Fun story, 引出Look at my book.并让学生自己拿起自己的文具,用Look at my…互相介绍文具。 B.教师指着自己的鼻子说:Look at my nose, nose , nose, nose. Look at my nose. 同时出示词卡,让学生认读,学生会在理解后小声跟着教师说。此时,教师要随时给予表扬,并鼓励学生大声说。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两人一组,四人一组,先在组内练习Look at … 用同样的方法讲解eye然后,让学生在自然的情景中进行练习。 C.作TPR活动Touch your nose……,巩固所学单词。教师先讲步骤与要求,让学生了解游戏内容和方法。然后分小组竞赛:一组为指令组,其余为参赛组。在游戏中要逐步淘汰出现错误的小组,最后推出优胜组。 D.教师拿起一个大书包,说Look at my bag.It’s small, small , small.再拿出一块小橡皮Look at my eraser. It’s small, small, small.让学生理解small。再依次出示其他大小比例悬殊

优质课一等奖一年级下《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一年级下《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字。会写“可、石”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童话故事,注重形象思维,对汉字有了一些积累,能借助拼音读懂课文,并从中受到启发。在教学中,应根据孩子们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及年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重点难点 1.认识“乌,鸦”等9个字. 2.会写“可”“石”两个字。 3.朗读课文并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图片上是什么东西呢? 生:一个瓶子。 师:这又是什么呢? 生:一只乌鸦在喝水。 揭示课题:乌鸦喝水,在正式学习之前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看这只聪明的乌鸦吧。(打开视频“聪明的乌鸦”) 活动2【讲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指读。(打开音频“乌鸦喝水”)。 2.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通读句子,圈出生字,边读边标上自然段。 活动3【讲授】多种方法识字

三、多种方法识字。 1.集中识字。 a.课件出示词语:“乌鸦、喝水、口渴、瓶子、石子、办法、渐渐”。 b.学生自由读词语,不会的借助拼音读。 c.请坐得最端正的同学做小老师带读。 d.去掉拼音读词语。 2.比较法识字。 a.出示字形相近的字:喝 - 渴 (渴了需要水,喝水要张口。 )找—我(头上有帽就是“我”,两手分开“找”东西。) b.引导学生观察。 c.选字填空 我找 我们都喜欢玩()朋友的游戏。 ()是一名小学生. 喝渴 一只乌鸦口()了,到处找水()。 3.猜谜语识记“渐渐”。 a.出示谜语:水车重千斤。请学生猜谜语。 4.对话识字。 (1)引导学生对话:“鸟”对“乌”说:“乌鸦兄弟,你太黑了,难怪连你的眼珠子我都看不见了”。 5.巩固识字 找朋友,生字与拼音的连线。 6.识字游戏《帮乌鸦捡石子》。 过度语:生字认的很不错,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带着问题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 活动4【讲授】再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我会读

苏州园林教案

13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 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2.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 说明文。 3.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 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导语

师:中国有一座建筑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获得金奖,你们知道是什么建筑吗? 师:“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那么,想去苏州园林 游览吗?那可是一种终生难忘的艺术享受!去不了,怎么办? 生先学习《苏州园林》这课。 师你真聪明!那么咱们打开课本107页——《苏州园林》,咱们“神游”苏州园林,不花钱的。 2、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4),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 有深刻的体会 3、辨明字音: 轩榭(xuānxiè)池沼(zhǎo)邱壑(hè)模(mú)样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嶙峋(línxún)庸俗(yōng)镂(lòu)空蔷薇(qiáng wēi) 二、学习分析课文 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是什么?(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咱们齐读这一段。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4、古诗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意境 教学准备有关春天的图片及春天的古诗。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谁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二、学习《春晓》 (一)出示整首诗,读通。 1、师: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3、指名背诵。 4、认记汉字。春眠春晓处处闻啼鸟 (二)理解感悟 1、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 2、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讨论学习。 (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 (2)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 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 (3)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帮助理解) 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吟诵。 1、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 2、朗读全诗,背诵。 四、拓展延伸 查阅作者孟浩然的其他诗句。 五、课堂检测

人教精通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3lesson13教学设计教案

1教学目标 (一)Knowledge(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能听、说、认读12个身体部位类词汇nose, eye等,听、说、认读句型L ook at my…评价句型It’s nice.熟练掌握How are you? Fine. Not very good. 等。 (二)Ability(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身体部位类词汇,学生掌握基本的听、说、认读及拼读规律,通过学习Loo k at my…句型及和熟人问好的语句,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Moral aims(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同学、朋友、家人健康情况的情感。 2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上来说,三年级学生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在课始先介绍本节课的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课中让 小老师来教单词、教句子,让学生们在玩玩、说说、唱唱中学习英语。此外,小学是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在于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情境, 例如本节课的开始,粗心的主人忘记给美羊羊画上鼻子、眼睛,学生通过帮美羊羊画鼻子眼睛的过程,输入身体部位单词,游戏法趣味操练单词等。 从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上来说,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语言积累,如在一年级下册快乐英语Unit 4 M y body 中,学习了身体部位类词汇eye, mouth 等及初步接触了Touch you r…的语句。本节课在基于以上语言积累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两个身体部位类词汇e ye和nose。此外,从生活经验来看,本节课围绕小丑向观众展示大鼻子及小眼睛,输入Look at my…句型,观众配合小丑,说出评价语句It’s big./ It’s smal l.的话题,学习Look at my…的目标语言。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这样的情境,对本课话题不熟悉,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设计了新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 解目标语言。 3重点难点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甘寨小学艾其兰教材分析: 课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发现了一个瓶子,可瓶口小,水不多,它放进石子喝着了水的故事。可以看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能想办法解决。故事通俗易懂,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明白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到事情要善于动脑筋克服困难。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看书上的图用自己的话讲乌鸦喝水的故事。 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录音,一个装了半杯水的透明水杯,若干小石子,瓶颈细长、装了半瓶水的透明瓶子,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演示实验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小杯水和一些小石子,老师想让杯中的水升高,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2、教师演示实验:往一个装了半杯水的透明杯子里投放小石子,使水位逐渐上升。 3、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的办法真好!有一只小乌鸦特别聪明,

它非常口渴时,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喝到了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的故事。 4、板书课题《乌鸦喝水》,读题两遍。认记生字“乌、鸦、喝”。注意正音,认记字形:喝水要用口,“喝”字是口字旁。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是实施愉快教学的重要环节,本课属于常识性的课文,采用实验演示的方法导入新课,可以引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让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轻松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边看课文插图,边听教师示范读课文,注意听清楚老师的节奏和语气。 2、边听边想:课文里讲了乌鸦的什么事? 【设计意图:凭借教师范读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朗读的语气及感情的变化,为后面课文朗读的指导作铺垫;同时整体感知课文讲的是一只可爱的乌鸦,一只爱动脑筋的乌鸦。】 三、朗读感悟课文。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轻声跟着读,同时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并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学习生字词。(乌鸦、喝水、口渴、瓶子、石子、办法、渐渐) (1)出示带着拼音的生字词,集体齐读。 (2)去掉拼音,指名认读,并当“小老师”带读。 【设计意图:本册教材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基本能够用已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生字。因此,在此环节中,教师准备了生字、词卡片,先利用拼音认识本课的生字后,再去掉拼音进一步认记。而识字写字教学将作为下一课时的重点,在下一课时的教学中完成识字写字教学的目标。】 3、学生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故事里的乌鸦做了一件什么事?

《苏州园林》教案(通用3篇)

《苏州园林》教案(通用3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州园林》教案(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州园林》教案1 “三维”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感知苏州园林图画美。 2、深入研读课文,探究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 3、品析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 1、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2、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总说和分说。 3、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设计: “学、导、练”教学模式。 教学思路: 感知—感悟—感受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感知苏州园林图画美; 2、探究文章结构方式; 3、品味对苏州园林的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 苏州园林图片 2、导语: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

建筑中的一朵奇葩。今天让我们共同品读叶圣陶先生的文章《苏州园林》,来欣赏苏州园林 的建筑美、图画美和艺术美。 二、揭示学习目标: 1、感知苏州园林图画美; 2、探究文章结构方式; 3、品味作者深情。 三、作者简介与题解: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过《小说月报》等杂志,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他的创作严肃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凝练精致,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本文是叶老为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及其特征的说明文。 四、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1、2段,总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概括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 第3—9段,从多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第10段,指出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还不止以上所写。 五、合作探究: (一)齐读1—2段,回答问题: 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 (第一段:总印象:标本) 2、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第二段:总特点:一幅完美的图画) (二)默读3—6段,探究问题: 1、设计者和匠师们为了追求“苏州园林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他们如何去做?(四个讲究) 2、了解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说明的? 第3段:亭台轩榭—讲究布局美 第4段:假山池沼—讲究配合美 第5段:花草树木—讲究映衬美 第6段:花墙廊子—讲究层次美 3、四个“讲究”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不能,四个“讲究”的顺序依次照应了第3—6段的内容。) (三)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除了上面四个方面的“讲究”,还从其它方面也注意到图画美,快 读第7—9段,请从文中找出来。 第7段:每一个角落—图画美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新版

12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首、踪、迹”等生字,会写“首、采、无”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古诗的韵味,培养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了解古诗的大意。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荷塘图片)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 2.看到那么美的荷塘,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也来到池边,还看见荷花池里发生的关于一个小娃的有趣的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展示:漂亮的荷塘上慢慢走来一位诗人,吟诵出这首诗《池上》) 3.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揭示诗题)1.《池上》这首古诗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 1.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池上》,画出生字娃娃,要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首、踪、萍”等字的读法。 (3)课件出示生字词,采用抽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掌握本课生字。 2.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首”“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笔画。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易写错的部分。 首:下半部分是“自”,共九画,第四画是“短撇”。 采:上半部分的笔顺是“撇、点、点、撇”。 3.生字娃娃告诉老师,它们想和你们一块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都躲到诗句里去了,看大家能不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齐读古诗)2.给下列汉字注音。 ()首()踪()迹 ()浮()萍3.描一描,写一写。 首 采三、诵读古诗,了解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全班齐读古诗,读通读顺。 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是谁在干什么?(引导学生在自读古诗中得到答案) 3.教师解读古诗。 (1)课件出示古诗翻译。 (2)对照翻译,理解词语意思。

六年级下册英语lesson13教学设计

人教精通版六年级下册英语(Lesson13) 教学设计 楼房镇东城小学 崔莹莹 2018-4-16

Unit3 We are going to travel. (Lesson13)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全部学生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听、说、认读和写单词travel, know, hear, lake by plane和句子We’re going to Hangzhou by plane. 重点句子We’re going to travel around China 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 We’re going to visit Beijing ,Harbin and Xi’an.读懂和理解短文内容。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意群和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短文。能够综合运用本单元的核心句型We’re going to…。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体会到并表达出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并要文明旅行。 教学重点We’re going to visit Beijing ,Harbin and Xi’an. 教学难点介绍景点的信息,对景点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 1、本课教学光盘和课件。 2、准备词卡,图片。 3、准备四线格,板书单词和句子。 4、准备贴纸,作为课堂评价。 教学过程 Step1. 热身/ 复习(Warm-up / Revision) (1) 歌曲欣赏:Travelling Light。 (2) 游戏:头脑风暴。 Step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 (1)出示Hangzhou的图片。There are a lot of beautiful places in our country. That’s wonderful!And the world is so big that I want to have a look. May Day is coming.I have a travel plan. I’m going to travel.I’m going to visit Hangzhou(板书)。What about you? (2)Talk about your travel plan with your partner.

乌鸦喝水教案设计

《乌鸦喝水》教案设计 一、激趣引入: 1、出示乌鸦图片。 2、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鸟,(出示乌鸦的图片)你们谁认识它? 师:对,这只可爱的小鸟的名字就叫"乌鸦"。 3、师:大家在看看老师黑板上的这两个字,有人认识吗?(大屏幕出示"乌鸦")会读的同学把这两个字读给大家听。能不能把这两个字教给其他同学认识。 4、识记生字:我们大家都认识了这两个字,能不能想办法记住他们。记字(熟字加偏旁:大屏幕出示:乌—鸟―牙+鸟=鸦) 5、谁能很有礼貌的跟乌鸦朋友打个招呼? 6、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这只可爱的小乌鸦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乌鸦喝水》,(板书:乌鸦喝水)现在老师就请我的电脑朋友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播放动画) 7、你觉得故事怎么样?你还想听吗?可是故事已经将完了。不过没关系老师告诉你们这个小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只要你把这篇课文读懂了,学好了,你也能向我的电脑朋友一样,把这个故事将给大家听。 二、朗读课文,分析故事内容。 1、自读课文,学生读课文老师提要求: (1)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问问你的同桌或小组同学。 (2)读通句子,感觉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2、师:你们读的可真认真,谁愿意到前边来当一回小老师给大家读一读。(生)这么多同学愿意读啊!老师想多给同学们几次机会,你们觉得怎么读比较合理呢?(分自然段读) (生读)适当的评价 三、识字游戏: 师:细心的同学你发现屏幕上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字的颜色不一样,不同颜色的字是生字) 1.读词卡。

2.找朋友游戏──连字成词。 A.师:小乌鸦知道小朋友都很聪明,他现在就想要来考考大家呢! (课件:乌鸦站在苹果树上,树上的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生字,谁读对了就随机奖励一个苹果小贴花,并让他当小老师带全班同学读一读。) B.请2-3个小组开火车读(师:小火车开起来!生:开到哪?师:开到这!)。 C.全班齐读。 读词(大屏幕出示这些字所在的词: 乌鸦喝水口渴瓶子办法渐渐 在“找朋友”的拍手游戏中巩固认字词,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换语境读课文。 4、写字 师范写,学生边写边说笔画名称 四、逐段朗读课文,边读边领悟课文大意。 1、第一段: 过渡语:小朋友真聪明,这么快就通过了小乌鸦的考验,让我们继续跟着小乌鸦看看发生什么了?(课件:乌鸦飞来飞去的动画) 师:小朋友仔细看,谁在那里干什么? (课件出示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师:乌鸦为了能喝到水,找了这么多地方,真不容易,乌鸦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我们读这一句的时候该怎么读呢? (a.指名读;b.请学生表演“到处”找水的感觉;c.评价、奖励。) 师:乌鸦继续飞呀飞、找呀找,这时……你们看:(课件:乌鸦看到水的动画片段;句子: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师:想想这时你好像听到乌鸦说什么了吗?你能感觉到乌鸦的心情吗? (a.小组读;b.分男女读。) 师:找到水了真高兴,可是乌鸦却遇到了新的困难,怎么回事儿呀?(课件:乌鸦喝不到水的动画)此时,乌鸦的心情怎样?怎么看出来的?(课件出示句子: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到水。怎么办呢?)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a.自由练读;b.指名读;c.全班齐读。)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 范文一 一、本文着笔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是教学的重点。 二、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就是画意美,教学时应尽可能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 三、本文以说明为主,有时也穿插使用了议论、描写等多样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学时应适当分析,这是教学难点。 四、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领会,认真辨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查字典等有关工具书,掌握生字的字形、读音,了解文中部分字词的意义。学习本文多样化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教学重点]: 一、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理清全文的结构布局。

[教学难点]: 学习说明方法,领会描写句、议论句的作用。 [教具准备]: 苏州园林的图片、课件 [教学要点]: 1、把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2、理清说明顺序。 3、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粗读课文,抓住本文的说明中心,划分课文段落,借助工具书弄懂生字词。 二、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在西湖,苏州美在园林,那么苏州园林究竟魅力何在呢?让我们伴着清雅的古筝曲,一起来欣赏一组苏州园林的图片,感受一下苏州园林的美趣。 三、课件显示图片欣赏,请同学们说说看图片后的感受。 [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趣,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1、图片介绍了哪些园林? (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苏州四大名园) 2、说说你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最新】

12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说到池塘、荷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书课题:古诗两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题目。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学生简单说说《池上》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一个小孩偷采白莲。)说说《小池》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小池?(初夏) 2、简介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3、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古诗,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古诗,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lesson13_jobs_闽教版小学英语优秀说课稿(教学设计)

Unit7 Jobs Lesson 1 Good morning. (要自我介绍么) Today I’m going to talk about lesson 1 taken from Fujian Education Press, Book 2. My paper would be divided into 7 parts. Now, let’s come to the first part: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Part Ⅰ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说教材 Ⅰ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 Lesson 1 is about different kinds of jobs. After studying this lesson, it is hoped that the Ss will be able to talk about their ideal career. 2. Lesson 1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Volume 6. It provides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of occupations, and it also encourages the Ss to express themselves in daily life. In this lesson, Ss can also improve their listening, reading and speaking abilities. Part 2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说目标 1.Aims on the knowledge: 1)The Ss can listen, read and say the new words. 2)To enable the Ss to understand and speak, “What do you want to be……?I want to be a---.Because---" 2. Aims on the ability: 1) To develop the Ss’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reading and acting 2) To use thes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 in real situations.

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4、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办”3个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朗读感悟第一自然段,读出乌鸦四处找水喝的辛苦和焦急的语气。 3、有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整体感知内容,朗读感悟第一自然段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乌鸦图片 一、故事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这是什么? 板书:乌鸦(师生唱笔画书空) 2、谈话:同学们想知道有关乌鸦的故事吗?(生:想) 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乌鸦反哺”的故事吧,听完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一只孝顺、孝敬老人的乌鸦) (老乌鸦把小乌鸦养大后会脱毛而不能飞行,此时小乌鸦会到处觅食喂养老乌鸦,直到它重新长出羽毛。当乌鸦母亲年老体衰,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小乌鸦便将觅来的食物嘴对嘴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的故事。) 3、今天我们学得课文也是写乌鸦的,想知道课文里的乌鸦又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吧! 板书:喝水(讲解:喝是口字旁,跟嘴巴有关。书空“喝”字) 4、齐读课题:乌鸦喝水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找到要求“会认”的生字圈一圈,并用横线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2、“你听我读”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指名说一说:生字发音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名读、齐读) 5、识记生字: A、“我会认”中有两个字长得很像,谁先最早找到它们?(喝、渴) 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怎样记住它们?(看偏旁,想意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