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港口堆场规模与集装箱吞吐量关系研究——以北仑港为例

港口堆场规模与集装箱吞吐量关系研究——以北仑港为例

港口堆场规模与集装箱吞吐量关系研究——以北仑港为例
港口堆场规模与集装箱吞吐量关系研究——以北仑港为例

第36卷第3期2017年9月海岸工程C O A S T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V o l .36 N o .3S e p

t e m b e r ,2017港口堆场规模与集装箱吞吐量关系研究 以北仑港为例

周溪召,杭佳宇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收稿日期:2017-05-11资助项目:上海理工大学人才引进启动项目 可靠性问题研究(Y J R C 201601)作者简介:周溪召(1964-),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交通规划与管理方面研究.E -m a i l :x i z h a o z h o u @163.c o m (李 燕 编辑)摘 要:针对目前尚不完善的集装箱堆场规划问题,讨论了港口堆场规模与集装箱吞吐量的关系,按堆场类型,分

别研究了前方堆场规模二后方堆场规模与集装箱吞吐量的关系,同时考虑了堆场的工作时间二集装箱堆箱层数以及

各种不平衡系数对集装箱堆场规模的影响,给出了前后方堆场规模与吞吐量等因素的关系式,对目前港口堆场规

划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三以北仑港为例,首先建立数学模型得出了目前北仑港各港区的堆场需求规模,再将结果与

现状情况对比,作出分析,得出目前北仑港的堆场规模满足各港区的集装箱疏散,论证了数学模型的合理性三最后

对未来北仑港各港区堆场规模进行了预测,并对未来北仑港集装箱发展提出了建议三

关键词:物流工程;堆场规模;集装箱吞吐量;堆场规划;北仑港

中图分类号:U 1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682(2017)03-0071-06

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2-3682.2017.03.010集装箱堆场是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堆场规模是集装箱港口建设所必需考虑的一个影响因素三国内学者对堆场规模确定已作出一定研究三汪仁官和高惠璇对集装箱码头所需堆场面积进行了分析,主要考虑了

堆场日堆存箱数与堆场面积的关系[1];许松乔运用二阶段随机规划法研究了集装箱堆场容量,考虑了集装箱

种类二装卸工艺二堆场单位空间成本和收益等因素对堆场平面箱位数的影响[2];都江沙等运用随机系统数学

模型,建立了集装箱码头接收发放量与堆场面积的关系[3];唐云芳总结了经验估算法二查图法二规范计算法确定堆场容量的优缺点,并给出了通过堆场容量计算堆场面积的方法[

4]三目前,大部分堆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堆场布局二堆场作业方式与港口运作的关系[5-7]三已有的关于堆场规模的研究成果对堆场规模的预测分析不够全面三本文以北仑港为例,研究得出了集装箱堆场规模与港口码头集装箱吞吐量的关系,综合考虑了集装箱吞吐量二堆场作业时间,集装箱堆箱层数等因素与港口堆场规模的关系,对目前港口堆场规划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三

1 吞吐量与堆场规模的内在关系

集装箱堆场一般有前方堆场二后方堆场二空箱堆场三种类型三集装箱前方堆场(m a r s h a l l i n gy a r d )是指在集装箱码头前方,为加速船舶装卸作业,暂时堆放集装箱的场地;集装箱后方堆场(c o n t a i n e r y a r d

)是指集装箱重箱或空箱进行交接二保管和堆存的场所;空箱堆场是指专门办理空箱收集二保管二堆存或交接的场地,

专为集装箱装卸区或转运站堆场不足时才予设立[8]三港口集装箱货物的处理主要包括存储二拆装二配送和流通加工等,本次研究将与集装箱相关的区域分为2种:集装箱堆存区和拆装箱区三通过分析得出,集装箱堆存区的规模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堆场的工作时间二集装箱堆箱层数等因素存在关系三而拆装箱区的规模与堆场作业的方式有直接关系,每个港口堆场的作业方式不尽相同,拆装区的规模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关

集装箱码头堆场出口箱堆放位置分配问题

集装箱码头堆场出口箱堆放位置分配问题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集装箱码头堆场出口箱堆放位置分配问题摘要: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国家贸易的迅猛增长,集装箱运输已成为连接全球供应链至关重要的一环。港口作为现代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节点,是海陆运输的枢纽,爱全球化制造和国家贸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堆场是集装箱码头的重要资源,是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堆场集装箱堆位分配优劣直接影响码头整体的运作效率。本文着重以集装箱码头堆场出口箱堆位分配为研究内容,分为出口箱堆场空间场位问题和具体储存位置分配问题,运用混合整数规划和混合序列叠加算法两个阶段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集装箱码头储位分配混合整数模型启发式算法 一﹑绪论 问题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企业的采购﹑仓储﹑销售﹑配送等协作关系日趋复杂,全球采购﹑全球销售﹑本土化生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家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这对于物流服务的速度以及吞吐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在本国企业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如何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以增强盈利能力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而如何通过科学的手段在不影响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了各个企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集装箱运输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导致目前国内许多集装箱码头超负荷工作,给集装箱码头运用管理人员的日常决策带来了很多困难。为缓解集装箱运输业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国内许多港口城市竞相规划和建设大型集装箱深水码头,规模

港口规划与布置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港口规划与布置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0×3=30分) 1、水路、管道、航空 2、港口水域、码头、陆域设施 3、件杂货、干散货、液体货 4、顺岸式、突堤式、挖入式 5、泊位长度、泊位宽度、泊位水深 6、龙骨下最小富裕深度、波浪富裕深度、备淤深度 7、浮标、导标、灯塔 8、港口车站、分区车场、码头装卸线 9、斜坡式码头装卸工艺、直立式码头装卸工艺、浮式码头装卸工艺 10、港口布局规划、港口总体规划、港区规划 二、简答题(4×5=20分) 1.直取作业:只经一次操作(一个操作过程)即可完成全部装卸过程的作业方式。 2.影响港口泊位的因素有: (1)港口吞吐量,如旅客、货物; (2)船型及其周转量; (3)装卸效率的高低。 3.港口生产作业的五大作业系统:船舶航行作业系统、装卸作业系统、存储作业系统、集疏运作业系统以及信息与商务系统。 4.港口要吸引货流、扩大腹地,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越,距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近,集疏运条件好。 ②自然条件好:如港口水深大、水域平稳等。 ③运输成本低,交通条件好,运输时间短。

④装卸成本低,车船周转快; ⑤服务水平高:对货物的安全以及服务态度等。 三、辨析题(2×10=20分) 1.不是; 港口吞吐量:一年间经由水运输出、输入港区并经过装卸作业的货物总量,以自然吨计。 港口通过能力:一年间在既定的设备条件下,按合理的操作过程、先进的装卸工艺和生产组织所允许通过的货物量。 港口吞吐量和通过能力都是衡量港口营运的主要指标,也是反映港口规模的指标,值得注意的是: 1)吞吐量是实际发生的量, )通过能力是理论上的量,实际上达不到。 但有的港口往往出现吞吐量超过通过能力的现象(主要是超负荷运行的结果) 2.泊位水域尺度与港池尺度是不同的概念,前者要保证船舶在码头停靠作业安全;而后者要保证船舶靠离出入安全。泊位水域包括在港池水域内,在有潮汐的海港中,根据需要两者的深度可能不同。 3.潮流界——在涨潮时,海水倒灌至河内,理论上存在潮流与河水下泄流速相抵消的截面; 潮区界——在潮流界以上虽然潮流不再向上流动,但河水被阻,有壅高现象,潮波继续向上传播,但潮差越来越小,当潮波消失后水位不再受潮汐影响。 四、综合题(20分) 答案要点:港址选择是一项难度大、既复杂又重要的工作。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港口建设,吞吐能力、投资费用等方面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基本要求 (1)总体布局要求,先决条件 (2)发展要求,有利于起步,便于发展 (3)航运与停泊要求 (4)岸线、陆域要求 (5)集疏运要 港址选择除尽量满足上述基本要求外,对不同地区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港口集装箱码头现状分析.doc

港口集装箱码头现状分析 20多年来,我国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建设,经历了跨越式过程,目前已发展有20多个集装箱枢纽港。各港腹地有较稳定的货运量和充足的适箱货;腹地内中转运输设施和场站基本形成,港口集装箱集疏运效率提高;各港充分利用水域资源和自然环境条件,合理布置集装箱码头岸线,满足了船舶作业要求;港口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EDI 网络在各大集装箱港口已经建立。我国集装箱码头建设的特点是:l)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对集装箱运输产生巨大影响。“九五”期间利用外资建港,引进先进的装卸设备,提高了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加速了港口专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2)随着集装箱运输全球一体化和船舶大型化发展,我国众多集装箱码头建设规模、高效先进的设备和流转运输效率及科学管理水平已呈高速增长的良性循环状态。 3)近年来,我国新建和改造的集装箱码头大多采取长顺岸、宽突堤、多泊位、大纵深的总平面布置。 4)各港注重加强装卸设备和装卸技术的先进性。集装箱装卸设备逐年更新换代,装卸工艺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设备种类和系统配套逐步完善。 运公司、口岸、海关等各单位实施集装箱电子数据交换,提高了作业速度,简化了联检手续。

和载体建设临港出口加工区、集装箱保税区、集装箱物流中心、集装箱中转站等,多方面开拓了具有集疏运功能的新领域和新市场,扩大了港口综合管理业务,提高了运营服务水平。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集装箱港口的开发与建设一定要把握世纪之初的历史机遇,乘势前进,以全新的态势实现历史性跨越。 l)根据我国经济和内外贸发展总趋势,集装箱枢纽港战略将成为“十五”期间港口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未来10年,随着全球航线调整,将努力实施航运强国战略。根据港口经济腹地和西部大开发运输载荷中心化和干支线协调网络化的形成,在南北方将加大力度重点建设国际集装箱主干线枢纽港,增加建设15-17米集装箱深水泊位。主干线各港积极与国际航运公司合作,提高班轮航线密度,尽快将经营的主流船型从4000TEU向6000TEU发展,并规划和研究建设7000-9000TEU集装箱的码头;各港将大力提高科学管埋水平,力争5-10年内每个集装箱泊位年吞吐量达到30-50万TEU。 2)发展外贸海上运输的同时,还将大力发展我国支线和内贸运输。重点开发长江和珠江水系港口,经营主流船型向2000-3

港口规划简答题及答案

港口规划简答题及答案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五.简答题: 1、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什么是港口? 2、简述现代港口生产作业的五大系统? 3、货物在港内作业方式中,操作过程的五种形式? 4、货物载港内作业方式,操作过程与装卸过程的比较? 5、吞吐量与港口通过能力的异同点。 6、码头平面布置型式分类,顺岸式布置与突堤式布置的特点? 7、港口规划要求收集、整理风资料的方法、成果。 8、简述港口铁路分区车场内线路数量设置? 9、陆域设施包括那些内容,是简要说明各个设施的作用。 10、货物陆运进港,海运出港,其装卸过程一般由哪三种形式完成每一种装卸过程分别由几个操作过程组成 11、在波浪破碎区,波浪是如何引起泥沙运动的 12、船舶航行或停泊不致触底所需的富裕水深需考虑那些因素? 13、确定海上航道水深与码头水深的异同点。 14、淤泥质海岸港口淤积的主要形态,如何从防波堤布置上减少港口淤积? 15、简述综合评价加法模型的思路。 16、港口铁路的主要组成部分,简述分区车场的主要功能。

17、港口规划输入环境影响评估,称为决策过程的一部分,应从哪几个阶段开始? 18、在天然河流上选址,宜选在弯道凹岸顶端偏下的地点,为什么? 19、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地带一般包括哪些部分?简要叙述每一部分的型式。 20、简述航道通航方式 21、考察新增港口能力时机选择的原则。 22、分析码头装卸作业地带的功能。 23、简述什么是广义码头? 24、船舶航行与停泊对港口选址的要求? 25、简述码头平面布置的几种布置型式? 26、港口按功能、用途可分成哪几类? 27、什么是中转腹地,举例说明。 28、影响港口建设及营运的气象因素有哪些? 29、在港口规划中,应对泥沙运动进行哪些调研? 30、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地带一般包括哪些? 31、港口水域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32、什么叫波浪破碎带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 33、什么是航道宽度,一般由那几个部分组成? 34、港口要吸引货流、扩大腹地,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5、港口规划在层次范围系列可分哪几个层次?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学生姓名:周海锋 指导教师:廖鹏肖一波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港航系 二○一○年九月

目录 1设计基础资料 (2) 2港口规模 (4) 2.1件杂货码头最优泊位数 (4) 2.2散货码头最优泊位数 (7) 3港口总体布置 (8) 3.1港口水域布置 (8) 3.1.1件杂货码头布置 (8) 3.1.2散货码头布置 (9) 3.1.3防波堤布置 (10) 3.2港口陆域布置 (11) 3.2.1件杂货码头 (11) 3.2.2散货码头 (12) 4工程投资经济分析 (12) 4.1工程量计算件杂货填方计算: (12) 4.2投资估算及投资时间表 (14) 4.3经济效益分析 (17) 5评价及总结 (22)

1设计基础资料 一、港口状况及发展规划 该港于1994年开工建设,并于当年建成两个泊位,于1995年投产使用,当时吞吐量60万吨。投产初期吞吐量增长较快,为适应增长的吞吐量,于1998年、1999年各建成一个泊位,到2000年港口吞吐量达到120万吨,2004年又增建一个泊位,到2005年吞吐量已达160万吨,预计2010年吞吐量可达到220万吨,2015年达到300万吨,到2020年可达到380万吨,以上所说吞吐量均为件杂货。根据需要,规划2020年以后每年有200万吨煤炭从该港出口。 二、设计船型 该港的代表船型为: 远洋杂货船为1.5万吨级,尺度为161.9×21.5×13×9.2m;远洋散货船为2.5万吨级,尺度为185.5×23.2×14.2×9.8m。 两种船在港一天所需费用均为C s=6.4万元/艘·日。 三、装卸工艺及装卸能力 件杂货的装卸采用门机加流动机械到库场的工艺流程,装卸能力R=1500吨/泊·日,件杂货船舶在该港的平均装卸量为G=6000吨/艘,C b=2.4万元/泊·日。 煤炭装船规划采用装船机,堆场采用斗轮式堆取料两用机,中间用皮带机输送。装船能力R=6250吨/泊·日,运煤船在该港的平均装船量为G=2.5万吨/艘,C b=1.6万元/泊·日。 四、建港处自然条件 1 地形地质 建港处陆地宽广、平坦,有足够的场地面积供布置库场及后方设施使用。陆域平均标高+3米左右,附有1:5000地形图一张。 建港区为沙质海岸,海底沙砾粒径0.5毫米左右,泥沙运动弱。趋于平衡,无严重的淤积和冲刷。 2 水文气象 建港处的风浪资料的分析结果见附图的风玫瑰图和波浪玫瑰图。该海区为不规则半日潮,据分析设计高水位+1.76米,设计低水位-0.15米。海流方向多为ES向,流速小于1节。该地区少雨少雾,据统计年最多降雨天数134天,其中雷雨天数28天,每次持续时间多在0.5~1.5小时。在冬季该地区常有封冻现象,但不影响航行和港口作用。 五、施工能力 港口设有专业施工队,最大施工能力每年可完成2个泊位和200米长的防波堤。 六、主要投资项目单价

港口规划与布置

港口规划与布置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五种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 五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五种运输方式总结简表

港口的定义:港口指具有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储存等功能,具有相应的码头设施,由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港口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港区组成。 港口的组成: 1)水域:供船舶航行、停泊、锚泊、装卸等,包括锚地、外堤、航道、导航、港地、回旋水域等设施 2)码头:码头岸线要求有足够的长度,码头要有足够的高度,码头要有足够的纵深 3)陆域:供旅客候船、货物储存、货物集疏运,包括仓库、堆场、装卸设备、交通设施(道路和铁路等)、生产生活辅助设施等。要求宽广、平坦,满足码头的纵深要求 港口生产作业五大系统:船舶航行作业系统;装卸作业系统;存储、分运作业系统;集疏运作业系统;信息与商务系统 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大港口排名:1.上海2.新加坡3.香港4.深圳5.釜山6.宁波-舟山7.广州8.青岛9.迪拜10.天津 港口的功能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代:1950年以前的港口,其功能为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存储以及货物的收发等。港口是运输枢纽中心; 第二代:20世纪50-80年代的港口,又增加了使货物增值的工业、商业活动。港口成为装卸和服务的中心;

第三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增添了运输、贸易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等综合服务。港口成为贸易的物流中心; 第四代:21世纪初叶,发展策略是港航联盟与港际联盟,生产特性是整合性物流。港口成为供应链的结点; 船舶和港口的发展趋势:1、海运船舶发展趋势:船舶大型化、高速化、专业化、自动化,经营联盟化,运输干线化,运输服务一体化 2、现代港口发展大型化趋势:深水化、高科技化、信息化网络化,向物流服务中心转化,现代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普遍重视可持续发展 全国沿海港口总体布局:海岸线:海岸线总计达33200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长约18400公里,岛屿海岸线长约14000 公里,南京以下长江岸线长约800公里 三个层次的港口布局:主要港口、地区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 五大区域港口布局:环渤海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西南沿海港口群。 八大运输系统布局:集装箱运输系统,煤炭运输系统,外贸进口原油运输系统,外贸进口铁矿石运输系统,粮食、商品汽车、陆岛滚装和旅客运输系统?和国际公认航运中心的差距; 关于航运服务业的研究,一般将其划分为上、中、下游,高端航运服务业一般是指航运服务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航运金融、海上保险和航运咨询服务等内容,属于航运高附加值产业;和伦敦、香港相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经

港口规划与布置试题

、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港口水域的有:④ ①锚地② 航道③ 港池④ 码头岸线 2、下列不属于港口陆域设施的有:④ ①仓库② 铁路、道路③ 码头前沿地带④灯塔 3、按功能、用途分,上海港属于:① ①商港② 渔港③ 工业港④ 军港 4、按地理位置分,青岛港属于:① ①海港② 河口港③ 河港④ 运河港 5、货物陆域进港,先在二线库场储存,再经前方库场装船离港,有(③ )个操作过程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6、A地区的货物经过P港口至Q港至B地区,则A地区是P港的: ③① ①腹地② 前方腹地③ 直接腹地④ 间接腹地

7、吞吐量计算时,当货物水转水时,1t装卸量计为(①)吞吐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8、下列不属于船舶实际尺度的有:② ①全长② 全宽③ 满载吃水④ 垂线间长 9、下列不属于船型尺度的有:③ ① 垂线间长② 型宽③全宽④ 型吃水 10、影响港口建设和营运的海象因素不包括:③ ① 潮汐② 近岸海流③ 风④ 波浪 11、码头的有效水深或公告水深不包含有:④ ① 设计船型满载吃水② 龙骨下最小富裕深度 ③ 波浪富裕深度、船舶因配载不均匀二增加的尾吃水④ 备淤深 度 12、海港航道水深与码头水深相比,需多考虑的是: ① 船舶航行船体下沉增加的水深② 波浪富裕深度

③ 设计船型满载吃水④ 备淤深度

13、下列关于防波堤说法错误的是 ①防波堤所围成的水域应有足够的面积和水深 ②防波堤所包围的水域越大越好 ③防波堤轴线与码头线布置相配合,码头前水域满足允许作业波高值 ④防波堤所包围的水域要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14、不是集装箱运输围绕的三大环球国际航线: ① 北美—南美② 欧洲—北美③ 东亚—北美④ 东亚—欧洲 15、下列不属于码头泊位尺度的是: ① 泊位长度② 港池深度③ 泊位宽度④ 泊位水深 16、按货种与装运方式,下列不属于干散货的是: ① 煤炭② 铁矿石③ 石油④ 散装谷物 17、四川蜜柑在上海港由江船装至海船后,再运往大连,四川是上海港的 ③ ① ① 中转腹地② 前方腹地③ 直接腹地④重复腹地 18、50t 货物水转水运输,按通过能力计算是()自然吨

东南大学港口规划布置课程设计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交通学院港航系 二○一三年八月

目录 1设计基础资料 (3) 2 1.1 港口状况及发展规 划 (3) 3 1.2 设计船 型 (3) 4 1.3 装卸工艺及装卸能 力 (3) 5 1.4 港处自然条 件 (3) 6 1.5 施工能

力 (3) 7 1.6 主要投资项目单 价 (4) 8 1.7 其他经济参数假 设 (4) 9港口规模 (5) 9.1件杂货码头最优泊位 数······························ ······························· (6) 9.2散货码头最优泊位 数······························ ·······························

(6) 9.3泊位年通过能力验 算······························ ······························· (6) 10港口总体布置 (8) 10.1港口水域布 置······························ ······························· (8) 10.1.1码头布 置···························· ····························· (8) 10.1.1.1码头顶高 程·························· ··························· (8) 10.1.1.2码头前沿水深(底高

我国港口集装箱码头建设现状分析

我国港口集装箱码头建设现状分析 20多年来,我国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建设,经历了跨越式过程,目前已发展有20多个集装箱枢纽港。各港腹地有较稳定的货运量和充足的适箱货;腹地内中转运输设施和场站基本形成,港口集装箱集疏运效率提高;各港充分利用水域资源和自然环境条件,合理布置集装箱码头岸线,满足了船舶作业要求;港口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EDI网络在各大集装箱港口已经建立。我国集装箱码头建设的特点是:l)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对集装箱运输产生巨大影响。“九五”期间利用外资建港,引进先进的装卸设备,提高了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加速了港口专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2)随着集装箱运输全球一体化和船舶大型化发展,我国众多集装箱码头建设规模、高效先进的设备和流转运输效率及科学管理水平已呈高速增长的良性循环状态。 3)近年来,我国新建和改造的集装箱码头大多采取长顺岸、宽突堤、多泊位、大纵深的总平面布置。 4)各港注重加强装卸设备和装卸技术的先进性。集装箱装卸设备逐年更新换代,装卸工艺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设备种类和系统配套逐步完善。 5)港口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各大港集装箱码头装卸公司与航运公司、口岸、海关等各单位实施集装箱电子数据交换,提高了作业速度,简化了联检手续。 6)目前我国集装箱码头正向多元化功能发展,即以港口为平台和载体建设临港出口加工区、集装箱保税区、集装箱物流中心、集装箱中转站等,多方面开拓了具有集疏运功能的新领域和新市场,扩大了港口综合管理业务,提高了运营服务水平。 前景展望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集装箱港口的开发与建设一定要把握世纪之初的历史机遇,乘势前进,

以全新的态势实现历史性跨越。 l)根据我国经济和内外贸发展总趋势,集装箱枢纽港战略将成为“十五”期间港口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未来10年,随着全球航线调整,将努力实施航运强国战略。根据港口经济腹地和西部大开发运输载荷中心化和干支线协调网络化的形成,在南北方将加大力度重点建设国际集装箱主干线枢纽港,增加建设15-17米集装箱深水泊位。主干线各港积极与国际航运公司合作,提高班轮航线密度,尽快将经营的主流船型从4000TEU向6000TEU发展,并规划和研究建设7000-9000TEU集装箱的码头;各港将大力提高科学管埋水平,力争5-10年内每个集装箱泊位年吞吐量达到30-50万TEU。 2)发展外贸海上运输的同时,还将大力发展我国支线和内贸运输。重点开发长江和珠江水系港口,经营主流船型向2000-3000TEU发展。码头年通过能力将达到15-20万TEU,提高内河港口的经济效益。 3)提高港口集装箱装卸设备技术水平是推动港口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集装箱装卸桥以适应第五代和第六代集装箱船装卸作业为主,装卸效率提高到单台年15-20万TEU;堆场装卸设备除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外,将开发轨道式龙门起重机、跨运车和正面吊机等;着手研造堆输立体化和自动化等具有高科技水平的装卸存贮一体化设施;全面实施计算机网络及电子数据交换信息化。 4)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大量物资需要用集装箱进行长距离、大运量、高密度集疏运。因此今后将大力发展水公联运、水铁联运和江海公铁多式联运,建立以港口为中心,以航运和陆运为依托,以现代化科学管理为手段实现“门到门”运输要求的全球一体化物流网络系统。 问题和建言 近10年,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和专业码头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港口集装箱码头运营兴旺发达,但也面临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l)全国各港总体布局规划修编工作滞后。按照交通部发布的《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意见,

港口规划与布置设计说明书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题目: 学院:船舶工程学院 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学号: : 日期:2013 年1月18 日

目 录 1 设计基础资料 1.1 设计依据 1. 2 设计标准、规 1. 3 港口现状及发展规划 石岛地处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区,随着港口吞吐量不断增长,船舶运输不断向大型化发展,现 有港口生产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求。本 课题主要是对石岛新港湾码头进行总平面布置设计。该码头建设将使石岛港满足 第四代集装箱船和 10 万吨散货船的靠泊要求,缓解石岛港现在水域拥挤、深水 泊位不足、港区机械设备落后等问题。港口设计吞吐量为:铁矿石 140 万吨,集 装箱 60 万 T EU 。 该港区规划可利用岸线 1200m ,陆域纵深 600m 。码头水深条件良好,码头 选址区域无不良地质现象出现。 1.4 设计船型 1.5 装卸工艺 1.6 自然条件 ┄┄ (三)设计水位 (四)自然条件 石岛属荣成市石岛镇,位于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南部石岛湾畔,处于山 东经济开放区的前沿地带。属省荣成市辖境。东及东北方向有镆铘岛掩护, 北有山,背依石岛山,三面环山,口门向东南敞开,与南、黄海相连。 1、水文气象

年平均气温为11.8℃。最热月份是8月份,平均气温为24.5℃;最冷月份是1 月份,平均气温为-1.2℃。极端最高气温为 36.8℃,极端最低气温为-14.6℃。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58.3mm,历年最大日降水量为1218.2mm,雨季集在7~9 月份,占年降水总量的60%。年平均降水日数为86.3天。 2、风况石岛濒临海域,属于东南亚季风区,根据海洋站测风资 速为6.2m/s,最小是9月,平均风速为4.5m/s。 3、雾况 年平均雾日数52.7 天,多集中于4~7 月,占雾日数的75%。年最多雾日数 7 9 天(1 9 6 4,年最少雾日数 2 9天 4、波浪 50 年一遇,H1%波高值为:设计高水位:H1%=1.865m,T=6.3s 设计低水位: H1%=1.565m,T=6.3s 极端高水位:H1%=1.915m,T=6.3s 2 散货码头装卸工艺设计 2.1 散货码头装卸工艺设计一般规定 2.2 散货码头装卸机械选型和工艺流程设计 2.3 散货码头主要建设规模的确定 2.3.1 泊位年通过能力

整理港口规划简答题及答案

港口规划简答题及答案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前言 沿海港口的布局与经济社会、城市发展、资源利用、人民生活质量、生存环境等密切相关,港口作为交通基础设施之一,近二十余年的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经济、社会和外贸发展目标的实现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综合运输网的完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依据我国沿海地区形成的产业布局、岸线利用以及港口现状和规划,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建设,已初步形成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大地区规模化的港口群体,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在港口布局、规划建设、安全运营等方面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和贸易日益发展的需要,岸线、环境、土地等资源亦呈现日益紧张的局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的要求,为合理、有序开发和利用有限的深水岸线资源,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的需要,逐步完善国家综合运输网络,使沿海港口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特制定《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一、布局评价 (一)发展现状 目前,沿海港口规划、建设和运营状况良好,总体上呈健康、平稳、持续发展态势:运输需求旺盛,港口吞吐量特别是

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呈持续高速增长;吞吐量增长点主要集中在管理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大型港口,集中在煤炭、原油、矿石和集装箱四大货类上;政府投资正逐步从港口经营性领域退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开始形成,港口建设和经营已步入随市场需求变化而自主调整和发展的阶段;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后,港口企业开始以创新理念和开拓市场的意识逐步改变经营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二)布局评价 近20年来沿海港口坚持统筹规划、远近结合、深水深用、合理开发的原则,整体上已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明确的港口布局形态: 从货类布局看,已初步形成了围绕煤炭、石油、铁矿石和集装箱四大货物的专业化运输系统,即:由北方沿海的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骅、青岛、日照、连云港7港为主的装船港和华东、华南地区公用和企业专用卸船码头为主组成的沿海“北煤南运”煤炭运输系统,对保障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由大连、天津、青岛、南京、宁波、舟山、泉州、惠州、茂名、湛江等港口5-30万吨级泊位组成的石油运输系统,为石化发展提供重要保证;由大连、营口、青岛、上海、宁波、舟山、湛江等港口10-30万吨级泊位组成的铁矿石运输系统,对降低运输成本、促进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以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深圳等港口为干线港,相应发展支线港及喂给港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对国家外贸的高速、稳定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巩固

港口集装箱堆场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港 口 集 装 箱 堆 场 管 理 系 统 操作手册

目录 1引言 (3) 1.1 编写目的 (3) 2功能概述 (3) 2.1 系统登录和界面介绍 (3) 2.2 通用界面和操作 (4) 2.3 我的工作台 (8) 2.3.1个人日记 (8) 2.3.1.1 日记 (8) 2.4 集装箱进出存管理 (8) 2.4.1进场管理 (8) 2.4.1.1 进场批次 (8) 2.4.1.2 进场管理 (10) 2.4.1.3 进场批次查询 (10) 2.4.2出场管理 (10) 2.4.2.1 出场批次 (11) 2.4.2.2 出场管理 (12) 2.4.2.3 出场批次查询 (12) 2.4.3箱柜管理 (12) 2.4.3.1 箱柜登记 (13) 2.4.3.2 箱柜操作 (13) 2.4.3.3 移箱管理 (14) 2.4.3.4 锁柜和解锁 (15) 2.4.3.5 超期柜 (16) 2.4.4箱位管理 (16) 2.4.4.1 箱位设置 (16) 2.4.5修箱管理 (17) 2.4.5.1 修箱估价 (17) 2.4.5.2 修箱审批 (18)

2.4.5.3 修箱完成 (18) 2.4.5.4 修箱查询 (18) 2.4.6EDI数据生成 (18) 2.4.6.1 堆存报文 (19) 2.4.6.2 进场报文 (19) 2.4.6.3 出场报文 (20) 2.4.7统计查询 (21) 2.4.7.1 出场统计 (21) 2.4.7.2 进场统计 (22) 2.4.7.3 进场统计 (22) 2.4.8统计费用 (23) 2.4.8.1 出场费用统计 (23) 2.4.8.2 进场费用统计 (23) 2.4.8.3 堆存统计 (24) 2.4.9基础管理 (24) 2.4.9.1 费用设置 (24) 2.4.9.2 维修代码 (25)

上海海事大学港口规划与布置重点

五种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 五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五种运输方式总结简表 港口的定义:港口指具有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储存等功能,具有相应的码头设施,由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港口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港区组成。 港口的组成 1)水域供船舶航行、停泊、锚泊、装卸等,包括锚地、外堤、航道、导航、港地、回旋水域等设施 2)码头码头岸线要求有足够的长度,码头要有足够的高度,码头要有足够的纵深 3)陆域供旅客候船、货物储存、货物集疏运,包括仓库、堆场、装卸设备、交通设施(道路和铁路等)、生产生活辅助设施等。要求宽广、平坦,满足码头的纵深要求

港口生产作业五大系统:船舶航行作业系统;装卸作业系统;存储、分运作业系统; 集疏运作业系统;信息与商务系统 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大港口排名 1.上海 2.新加坡 3.香港 4.深圳 5.釜山 6.宁波-舟山 7.广州 8.青岛 9.迪拜10.天津 港口的功能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代:1950年以前的港口,其功能为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存储以及货物的收发等。 港口是运输枢纽中心 第二代:20世纪50-80年代的港口,又增加了使货物增值的工业、商业活动。 港口成为装卸和服务的中心 第三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增添了运输、贸易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等综合服务。 港口成为贸易的物流中心 第四代:21世纪初叶,发展策略是港航联盟与港际联盟,生产特性是整合性物流。 港口成为供应链的结点 船舶和港口的发展趋势: 1、海运船舶发展趋势:船舶大型化、高速化、专业化、自动化,经营联盟化,运输干线化, 运输服务一体化 2、现代港口发展大型化趋势:深水化、高科技化、信息化网络化,向物流服务中心转化, 现代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普遍重视可持续发展 全国沿海港口总体布局 海岸线:海岸线总计达33200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长约18400公里,岛屿海岸线长约14000公里,南京以下长江岸线长约800公里 三个层次的港口布局:主要港口、地区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 五大区域港口布局:环渤海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珠江三角洲港口群, 东南沿海港口群,西南沿海港口群 八大运输系统布局:集装箱运输系统,煤炭运输系统,外贸进口原油运输系统, 外贸进口铁矿石运输系统,粮食、商品汽车、陆岛滚装和旅客运输系统和国际公认航运中心的差距 关于航运服务业的研究,一般将其划分为上、中、下游,高端航运服务业一般是指航运服务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航运金融、海上保险和航运咨询服务等内容,属于航运高附加值产业 和伦敦、香港相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我国港口项目融资现状 近期我国港口各种投资额所占比重(顺时针方向)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计算书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计算书

港口规划与布置 课程设计 学院: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 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姓名: 班级: 学号:

目录 第一章: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地形、地质资料 (2) 二、水文与气象资料 (2) 三、经济资料 (3) 四、设计依据 (4) 第二章:码头总体规模设计 一、港址选择 (4) 二、码头泊位长度 (4) 三、码头泊位数 (7) 第三章:港口水域设计 一、港池、船舶制动水域、回旋水域和前沿停泊水域设计 (8) 二、锚地设计 (9)

三、航道选线和进出港航道宽度计 (11) 四、码头前沿水深 (12) 五、防波堤和口门布 置 (14) 第四章:港口陆域设施设计 一、港区陆域分区布置 (15) 二、码头前沿作业区设计 (15) 三、码头后方作业区设计 (16) 四、码头库(场)面积计算 (16) 第一章: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地形、地质资料 本设计采用的地形图如图1所示,其地质情况为软基,年回淤量(厘米/年)为12厘米/年。 如图所示,此地区陆域宽广,水域宽阔,水深适宜,足够布置船舶回转、制动、港内航行、停泊作业、锚地和港池等水域。水域有一定的天然掩护,与陆地形成一个小型的港湾,十分适合建港。 此外,该地区右侧陆地陆域广阔,岸线充足

且 较为平整。上部毗邻内陆河道,方便港口与内河水 网相连接,可充分利用水运集疏运条件。故拟在该 地区右侧陆域建造顺岸式码头。 1 地形图 二、水文与气象资料 (一)半日潮型 平均潮差3.6米 (二)潮位历史统计资料 潮位历史统计表表1

潮位单位:米 故潮位3.38~3.20m为H4%,在本设计中令H4%=3.38。 (二)风况统计资料 风况统计资料表2

(完整版)港口规划与布置总结

港口规划与布置总结 第一章 一. 港口概念:1,按功能——水陆交通的枢纽,水陆联运的咽喉;是水路运输工具的衔接点和货物,旅客的集散地。2,按工程内容——是各种工程建筑物(水工,房建,铁路,道路,桥梁和给排水等),设备以及信息基础设施所组成的综合体,而港口水工建筑物是这个综合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 要求:船舶的安全停靠与航行; 要满足旅客的上下船和停船; 货物的装卸与存放; 车辆机械的运行; 供水供电等辅助设施。 三. 组成: 1.港口水域2.码头3.陆域设施 。 ???????????????? ???????????????????????????????????→?????→信息与商务系统集输运作业系统存储分运作业系统 装卸作业系统陆域高度足够长度足够要求:岸线水域平稳水深足够水域宽广要求:水域航行作业系统四:系统组成: 五.分类:1:按功能用途分类:商港,渔港,工业港,军港,旅游港。 2:按地理位置分类:海港,河口港,河港,运河刚。 第二章 一 货物分类:件杂货 干散货 液体货 二 作业方式:1.操作过程:是根据一定装卸工艺完成一次货物的搬运作业过程。

2.装卸过程:货物从进港到出港所进行的全部作业过程,有一个或多个操作过 程所组成。 3.操作量:经过操作过程的货物数量,是反映装卸工作量得主要指标。 4.装卸量:货物从进港到出港,不管经过多少次操作,只算一吨装卸量。(自 然吨) 三港口腹地:是指那些有物资(或旅客)经过某港运输的地区。 按运输性质腹地可分类为:直接腹地和中转腹地(间接腹地) 四吞吐量:一年间经由水运输出,输入港区并经过装卸作业的货物总量。 通过能力:一年间在既定的设备条件下,按合理的操作过程,先进的装卸工艺,和生产组织所允许通过的货物量。(计量为货物的自然顿) 五预测吞吐量方法:1,时间序列法2,概率分析法3,因果分析 六船舶尺度: 一:船型尺度(船舶性能计算和研究):1 垂线间长 2 型宽 3 型深 4 型吃水 二:实际尺度(结构尺度):1 全长 2 全宽 3 满载吃水——在中横剖面上,满载吃水线与中龙骨 底面的垂直距离 七船舶吨位一:容积吨位:1 总吨位(GT)——表明商船尺度大小 2 净吨位(NT)——计费标准 二:质量吨位:1 排水量——指船舶在某一吃水时包括装载物的总重量 2 载重总吨位——1.总载重量=满载排水量—空载排水量 2.净载重量 八设计船型:是综合某一吨位级船舶资料而确定的组合数据 第三章 一气象条件对港口的影响:1 港口平面布置 2 施工:打桩,疏浚 3 营运 二海象条件:1 泊位 2 航道3防波堤 第四章 一码头分类:一按功能:1从货物种类和包装形式:1杂货集装箱 2 多用途专用 2 从贸易或商务上:1 外贸 2 内贸 3 从隶属关系上分类:——货主码头公用通用 4 从客运——货运或客运 二按平面布置形式:1 顺岸式:优点——对沙流流态影响小 缺点——占用岸线长 2 突堤式:优点——占用岸线短 缺点——对流态影响大,占用河道水域多 3 控入式:泥沙淤积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试题及答案讲解

港口法规系列 一、港口法 (一)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全省港口布局规划,必须送交通运输部征求意见,省级人民政府对交通运输部提出修改意见有异议的,报(D )决定。 A.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B.全国人大 C.国家法制办 D.国务院 2、一般港口总体规划由港口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按规定程序编制,经所在地(A )批准并公布实施。 A.人民政府 B.法制办 C.港口行政管理部门 D.海事机构 3、港口建设应当符合(A )。 A.港口规划 B.港口章程 C.城市规划 D.防洪规划 4、港口深水岸线的标准由(D )制定。 A.所在地交通运输厅 B.市政府 C.省政府 D.交通运输部 5、危货作业场所、实施卫生除害处理的专用场所建设,经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并经(D)批准后,方可建设。 A.海事管理机构 B.航道管理机构 C.检验检疫管理机构 D.港口行政管理部门 6、港口设施建设项目竣工后,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B ),方可投入使用。 A.环境评价 B.验收合格 C.办理手续 D.试运行 7、从事港口经营,除依法取得港口经营许可外,还应当依法办理(A )。 A.工商登记 B.土地登记 C.房产登记 D.开业登记 8、国家鼓励和保护港口经营活动的(C )。

A.适当竞争 B.恰当竞争 C.公平竞争 D.不完全竞争 9、《港口法》规定,在港口内进行危险货物的装卸、过驳作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危险货物的名称、特性、包装和作业的时间、地点报告(B )。 A.海事管理机构 B.港口行政管理部门 C.航道管理机构 D.水利部门 10、因工程建设等原因,确需进行港口安全的采掘、爆破活动,必须采取相应的(D )措施,并报经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A.施工安全 B.防噪音 C.通航安全措施 D.安全保护措施 11、未依法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经其同意,在港口内进行危险货物的装卸、过驳作业的,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作业,处(A )罚款。 A.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B.50000元以下 C.50000元以上200000元以下 D.10000元以下 12、对航行国际航线的船舶开放的港口,由有关省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军事机关同意后,报(C )批准。 A.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 B.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 13、渔业港口的管理工作由( D )部门负责。 A.所在地人民政府 B.县以上人民政府港口行政管理 C.国务院交通主管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 14、编制港口规划应当体现(A )的原则 A.合理利用岸线资源 B.合理利用水域资源 C.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D.充分利用岸线资源 15、编制港口规划应当组织( C )论证,并依法进行环境影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计算书word参考模板

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设计 学院: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 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姓名: 班级: 学号:

目录 第一章: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地形、地质资料........................................................ (2) 二、水文与气象资料......................................................... (2) 三、经济资料......................................................... .. (3) 四、设计依据......................................................... .. (4) 第二章:码头总体规模设计 一、港址选择......................................................... .. (4) 二、码头泊位长度......................................................... .. (4) 三、码头泊位数......................................................... .. (7)

第三章:港口水域设计 一、港池、船舶制动水域、回旋水域和前沿停泊水域设计 (8) 二、锚地设计......................................................... .. (9) 三、航道选线和进出港航道宽度计......................................................... .. (11) 四、码头前沿水深......................................................... .. (12) 五、防波堤和口门布置......................................................... (14) 第四章:港口陆域设施设计 一、港区陆域分区布置......................................................... .. (15) 二、码头前沿作业区设计......................................................... .. (15) 三、码头后方作业区设计.........................................................

集装箱堆场综合

集装箱中心站的规划设计 Posted by barryzhong under [ 集装箱堆场信息化 ] [ (1) 评论] | [ (0) 引用] 为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输的主导地位,对影响集装箱中心站选址的主要因素及运量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并 对作业规划、场内务功能块规划、装卸方式选择、交通规划等进行了论述,可做为集装箱中心站设计时的 参考。 关键词: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预测规划设计 集装箱运输是现代化运输的发展方向,是运输市场竞争的重点之一。“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 要继续发挥铁路在全国集装箱运输中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巩固铁路在国内集装箱运输的主导地位。 1 集装箱中心站选址 集装箱中心站选址可以分为路网性选址和地区性选址。 路网性选址。根据国民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路网规划和国家战略发展计划,以及铁路集装箱运 输组织需要等因素,确定集装箱中心站的所在区域和运输吸引范围。铁道部为了满足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 的趋势,在全路规划了 18个集装箱中心站。 地区性选址。确定了集装箱中心站所在路网区域,就可以根据交通运输条件、地质条件和地区物流规划等 因素确定集装箱中心站的站场位置。 1.1 选址的影响因素 1.1.1 自然环境因素 1)气象条件。要考虑当地的温度、风力、降水量、无霜期、冻土深度、年平均蒸发量等指标。 2)地质条件。集装箱中心站有大量集装箱集结,重箱堆码会对地面造成很大压力。如果中心站地下存在着 淤泥层、流砂层、松土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在受压地段将造成沉陷、拥浆等严重后果。 3)水文条件。集装箱中心站站址需远离易泛滥的河川流域,地下水位不能过高,洪泛区、内涝区、故河道、干河滩等区域禁止设站。 4)地形条件。集装箱中心站应设在地势高、平坦,并具有适当面积的地形上,不宜设在山区陡坡地区,在 外形上不宜选择狭长或不规则形状。 1.1.2 基础设施状况 集装箱中心站必须具备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利于集装箱流快捷、高效地疏散,最好靠近交通枢纽进行 布局,如紧临港口、交通主干道枢纽或机场,集装箱中心站的所在地,要求城市的道路、通讯等公共设施 齐备,有充足的供电、水、热、燃气的能力,且场区周围要有污水、固体废物处理能力。另外,集装箱运 输与物流有着紧密的联系,集装箱中心站比邻物流规划区可以为集装箱中心站提供区域集装箱货源,能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