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体原位测试指导书

土体原位测试指导书

土体原位测试指导书
土体原位测试指导书

土体原位测试指导书

孟高头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二OO四年春

前言

土体原位测试方法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勘察生产实践的不可缺少的步骤,它可为建筑物地基设计和施工提供不可缺少的依据和参数。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根据生产实践和多年的教学与科研经验,丰富和完善了本原位测试方法,可供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工民建、地质工程、环境地质等专业的学生学习之用,也可供有关教学与生产人员参考与实践。读者在使用本指导书时,应参阅《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教材,教材中叙述得更全面详细。读者在测试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有关章节,在测试时,认真观看老师和其它指导人员的操作,后亲自动手操作才不易产生安全问题,也不易把仪器搞坏。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敬请批评与指正。

编者

2004年3月

目录

一、静力触探测试(1)

二、预钻式旁压测试(4)

三、野外十字板测试(8)

测试一静力触探测试

静力触探(Static cone penetration test,简称CPT)是最常用的原位测试方法。是将静力触探头借助机械力被压入土中,同时测记触探参数的原位测试法。它的种类很多,有单桥、双桥、孔压静探。为便于学生或初学者了解测试过程,采用人工记录和人工通过机械贯入法。

一、测试目的:用静力触探表求取土层的强度指标和划分土类。

二、适用范围:一般情况下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有机土。

三、测试方法:双桥静力触探,人工记录法。

四、仪器设备:

1.双桥探头

2.探头率定架

3.压入装置

4.探杆

5.电缆

6.测量仪

7.地锚

五、操作步骤

1.探头率定及画出率定曲线,求出探头率定系数K;

2.安装静力触探设备;

3.将双桥探头安装到探杆上,用穿过探杆的电缆将探头和测量仪连接起来;

4.摇动手把,将探头压入地表下1m处,将测量仪调零;

5.继续贯入,每10cm间隔记录一次深度(h)、锥尖阻力(q c)和侧壁摩阻力(f s)电测值;

6.每贯入2~3m调零一次,并记录回零值;

7.贯入到预定深度停止,或反力装置失效时停止贯入;

8.起拔探杆开始时,记录回零值;

9.将探头按规定程序卸下,并擦拭探杆,装箱。

六、成果整理

1.校正原始数据 x x x ?-'=

式中:)、、、:校正值(可分别代表u f P q x s s c ;

x ':实测值

Δx :相应深度处零漂修正量,分正负

2.计算:x K u x K P x K f x K q u f s s s c c ====, , , F R (%)=(f s /q c )×100 3.画图

分别画出各触探参数)、、、(u f P q s s c 与触探深度(h )关系曲线。 注:深度为纵坐标,向下为正,触探参数为横坐标。 七、注意事项

1.安装触探头时,应注意密封防水和正确操作,否则会导致测试失败。所以安装时应在有经验的人的指导下进行,初学者不宜急于求成。

2.手摇压入主机使探头贯入时和接换探杆时,不可松手,以防手把弹回伤人,注意人员和仪器安全,严禁测试时玩耍打闹。

3.整个测试要善始善终,即帮助安装静探设备和测试完备时清理设备和将设备运回室内指定地点。

4.学生在试验前必须预习教材中有关内容,教师应事先指明有关章节。如时间容许,也可分次做不同的静探测试。 八、测试记录格式

表1静力触探记录表

工程编号:探头编号:操作者:孔号:探头系数:k c= 计算者:

k f=

k u=

水位埋深:孔深:测试日期:

测试二:预钻式旁压测试

预钻式旁压测试(Prebored pressuremeter test,简称PMT)是工程勘察中常用的原位测试技术。它是将旁压器放在预先钻好的钻孔中某一预定深度,然后加压,使旁压器横向膨胀以压缩孔壁岩土体,测出孔壁岩土体的受力与体积变化的关系曲线,从而可求出地基承载力等诸多有用指标。它比载荷试验轻便,精度也很高。

一、测试目的:用旁压试验求地基承载力和旁压模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粘性土、粉土、砂土、填土,不适用于淤泥类的特软土,如配钻机钻孔和仪器的承压能力足够大,还可用于碎石土、卵砾石土,风化层及岩体。

三、测试方法:预钻式旁压测试。

四、仪器设备:

1.旁压器

2.控制箱或监测装置

3.加压装置:高压氮气瓶或高压打气筒

4.成孔工具

五、操作步骤

2.旁压率定:包括两方面,一是旁压器弹性膜约束力的率定;二是仪器综合变形率定。画上述两种率定曲线,求出仪器综合变形校正系数,α;

2.将洁净水(凉白开水)灌入水箱,将旁压仪安装好。

3.人工预先钻孔到预定深度。

4.将旁压仪放入钻孔中。

5.打开仪器上相应阀门,记录静水压力和测管中相应水位下降值S。

6.通过调压阀分级加压,每级压力下观测3分钟,记录每分钟的测管水位下降值。分级加压的大小标准视岩土体强度及先小后大再小的原则进行,一般应加10级压力,记录每级压力值和相应的测管水位下降值。

7.测试终止条件:

①测管水位下降值达到最大允许值,此仪器为34cm 。 ②所加压力达到仪器最大额定值。

满足上述任一条件,测试必须立即终止,并卸压,否则将损坏仪器。 六、成果整理

1.数据校正

①压力校正:P=P m +P w -P i 式中,P —校正后的压力(kPa ); P m —压力表读数(kPa ); P w —静水压力(kPa );

P i —弹性膜约束力曲线上与测管水位下降值相对应的弹性膜约束力(kPa );

②测管水位下降值校正 S=S m -(P m +P w )α

式中,S —校正后的测管水位下降值(cm ); Sm —实测测管水位下降观测值(cm ); α—仪器综合变形校正系数(cm/kPa );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2.作图

以校正后P (压力)为纵坐标,水位降S 为横坐标作图。

绘制P -S 曲线时,先用直尺连直线段,再用曲线板连首曲线段和尾曲线段。 3.计算

①按下式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 f ak =P f -P 0

式中:P f —P-S 曲线上直线段终点所对应的压力值;

P 0—岩土体原位水平应力值,也可由P -S 曲线上按一定规则求得。 ②按下式计算旁压模量值E m : S P

S S S E f c m ????

?

? ??

-+

+=2)1(20μ 式中:μ—岩土体泊松比值;

S c ——与测试腔原始体积相当的测管水位下降值(cm ),PY 型旁压仪为

32.1cm 。

S 0,S f ——P -S 曲线上直线段两端点所对应的测管水位下降值(cm );

S

P

??——P -S 曲线上直线段斜率(kPa/cm )。 七、注意事项:

1.测试前预习教材有关章节。

2.预先钻孔应垂直,孔径比旁压器直径大2~8mm ,以4mm 为宜。钻孔横截面应呈完整的圆形。

3.加压等级数应使P -S 曲线出现首曲线段、直线段和尾曲线段,并对曲线有所控制,每段中应有3-4个点。

4.测管水位下降不得或严禁超过35cm 。

5.测试完毕后,应排空旁压器中的水,才能上提旁压器,然后排尽控制箱中的水,以免管路锈蚀和堵塞。 八、测试记录格式

表2 弹性膜约束力校正试验记录表 弹性膜编号: 实验者:

表3仪器综合变形校正试验记录表

仪器名称:PY-3A试验者:

表4旁压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试验点号:试验者:

工程地点:旁压器号:计算者:

试验孔号:成孔工具:试验日期:

孔口标高(m):试验深度(m):地下水位深度(m):测管水面离孔口高度(m):旁压器中腔所受静压力(kpa):

试验土层描述:备注:

测试三:野外十字板测试

野外十字板测试是饱和软土地区常用的工程勘察仪器,它是将用钢特制十字板头,借助机械力压入饱和软土中的预定深度,然后通过施加扭力装置旋转十字板头,以测试饱和软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其精度很高,可用于工程设计。一、测试目的

用野外十字板测试以求得饱和软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二、适用范围

一般情况下,仅适用于饱和的软土,包括淤泥类土、粉土。

三、测试方法

电测十字板法

四、仪器设备

1.静力触探—十字板两用压入主机

2.施加扭力装置

3.十字板头及其传感器

4.探杆

5.测量仪

6.地锚

五、操作步骤

1.十字板头传感器率定。

2.按照一定程序安装好十字板头及传感器,注意接头之间要拧紧防水,并将电缆线及探杆穿过施加扭力装置。

3.将压入主机安装好。

4.将施加扭力装置放在压入主机上。

5.将测量电缆接到测量仪上。

6.然后将十字板头垂直压入土中预定深度,并用卡盘卡住钻杆,记录测量仪上的读数或调零,然后摇动施加扭力装置上的手把,每转动一圈,地下的十字板头旋转一度,并记录一次测量仪上的读数,测得峰值后,再摇动6圈并记录相应读数。

7.松开钻杆夹具,用扳手或管钳快速将探杆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6圈,使十字板头周围的土充分拢动后,立即拧紧钻杆夹具,然后摇动手把,重复步骤6和7。

8.完成某深度测试后,可将十字板头压入下一深度继续进行测试,重复步骤6和7。

9.终止试验,当完成预定的几点测试后,应立即逐节起拔探杆和十字板头,清洗干净,并拆除压入主机。 六、测试成果整理

1.求出传感器率定系数(参见教材208页)α;

2.绘出抗剪强度与十字板转角关系曲线,求出峰值强度,或直接从表中求出峰值;

3.计算:①按下式计算土的抗剪强度:C u =10·k·α·Ry

Re 10???='αk C u

式中:u

u C C ',-分别为原状土抗剪强度(峰值强度)和扰动土抗剪强度(扰动土峰值强度);kPa;

K -与十字板头尺寸有关的常数,32)31(2

-?+

=

cm H

D

H D K π

Ry,Re -分别为原状土和扰动土剪切破坏时的读数。 D 、H -分别为十字板头直径和高度(cm ).

②按下式计算土的灵敏度S t ,

u

u

t C C S '=

七、注意事项:

1.测试前必须预习教材中野外十字板测试有关内容 2.安装仪器应在教师或测试员指导下进行,严禁野蛮操作 八、测试记录格式

表5十字板剪切测试记录表(电测式)

工程名称:水位埋深:

测验地点:十字板规格:D:50mm,H:100mm,K:0.002cm-3孔号:传感器编号:率定系数:

孔口标高:试验者:

试验深度:试验日期:

数字扭力测试仪操作规程

一、总则 为了保证公司员工对设备的规范操作与合理使用,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加强对设备的控制,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型号为B400N.m的数字扭力测试仪。 三、定义 B型数字扭力测试仪是专为各种类型的手动、电动、气动螺丝紧固工具测定扭力大小的仪器。 测量仪可以顺时针,逆时针工作。 B400型的传感器是与仪器的通道1联接的,测量范围0~400N.m\4.1~40.8kgf.m\14.7~147.6lbf.ft。 精度±0.5% 四、操作步骤 1、控制面板说明:面板中分为电源开关、通道显示窗口、工作方式显式、扭力显示窗口、单位选择、控制开关。 工作方式显示说明: 【PEAK】方式是用来得到和显示最大扭力读数 【TRACK】方式是用来1,设置测量零点;2.跟踪动态扭力读数。 【IMPACT】方式专用于冲击式电动,气动工具测试。 控制开关说明 【LOAD】通道选择,此仪器有三个通道对应三只不同量程的传感器。 【ZERO】零点调整,测量前,必须先在”TRACK”状态下按一下该键,软件自动调零,再选择合适的工作方式。 【MODE】工作方式选择,可选择“PEAK”方式;”TRACK”方式“IMPACT”方式 【CLEAR】用于清除“PEAK”或“IMPACT”工作方式得到的峰值,为下次测量准备。 【UNIT】单位选择,可循环选择。 2、用四个螺丝固定好传感器,用接线将传感器与扭力仪正确链接,扭力仪接上电源。 3、为需待测的扭力工具选择合适可与扭力传感器链接的互换接头。 4、打开电源,用”LOAD”键选择要使用的通道和传感器。 5、用“UNIT”键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 6、在TRACK”状态下,按“ZERO”键设置零点。 7、用“MODE”键选择合适的工作方式。 8、开始测量,记录数据, 五、注意事项 1、不可使用超过最大允许负荷的扭力工具,以免损伤传感器。 2、不要敲打或震击仪器。 3、使用时确定传感器在自由放松状态。 4、避免在有水、油、灰尘、有电气噪音的地方使用。 5、合适的湿度35%~65%RH,合适的温度15~40oC 4、避免在有水、油、灰尘、有电气噪音和液体飞贱的地方使用。 5、仪器使用合适的温度15~40o,合适的湿度35%~65%RH.

土体原位测试复习资料

1、岩土测试的目的: 测试岩土特性、岩土体与工程环境的关联性、监测建筑物与边坡等的变形、检测岩土工程治理的质量效果、施工监测、及工程事故监测等,以确保工程经济合理可靠及工程的正常运营。 2、岩土测试的作用 (1)确定场地的适宜性(2)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资料 (3)保证岩土工程或基础工程的顺利进行(4)对建筑物长期监测,保证建筑物的正常运营(5)工程事故的鉴定和论证 3、土体原位测试方法很多,可以归纳为下列两类: (1)根据测试的作用分 为进行勘察场地条件而进行的测试 为进行工程评价和设计而进行的测试 为服务于施工而进行的测试 为检验工程质量而进行的设计 (2)根据测试的对象分 岩石(岩体)的测试 土(土体)的测试 (3)根据测试的项目分 物理性质方面的测试 水理性质方面的测试 力学性质方面的测试 应力位移方面的测试 (4)根据测试的场地条件分 原位测试 室内测试 (1)土层剖面测试法(logging or stratigraphic profiling methods):主要包括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扁铲松胀仪试验及波速法等。 土层剖面测试法具有可连续进行、快速经济的优点。 (2)专门测试法(specific test methods) :主要包括载荷试验、旁压试验、标准贯入实验、抽水和注水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 土的专门测试法可得到土层中关键部位土的各种工程性质指标,精度高,测试成果可直接供设计部门使用。其精度超过室内试验的成果。 4、原位测试优点和缺点: 优点(与室内试验比较) (1)不需经过钻探取样,直接测定岩土力学性质,更能真实反映岩土的天然结构及天然应力状态下的特性。 (2)原位测试所涉及的土尺寸较室内试验样品要大得多,因而更能反映土的宏观结构如裂隙等)对土的性质的影响,比土样具代表性。 (3)可重复进行验证,缩短试验周期。 缺点(与室内试验比较) (1)各种原位测试有其适用条件。 (2)有些理论往往建立在统计经验的关系上。 (3)影响原位测试成果的因素较为复杂,使得对测定值的准确判定造成一定的困难。 5、载荷试验的定义:是现场在一定尺寸的刚性承压板上分级施加静荷载,测定承压板下应

扭矩测试计操作规程

1 目的: 正确指导扭矩测试计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过程中对电动起子的扭矩进行校正所使用的扭矩测试计的操作。 3扭矩测试计型号: 跟据需要调节扭矩的大小选择对应的扭矩起子(0-1.2N/m、1-5 N/m)。 4校正方法 4.1将要测试扭矩的电动起子取下螺丝刀头,将扭矩调节旋钮逆时针调至最 小,并将转动方向设定为顺时针方向。 4.2选择对应扭矩起子的转接器,将对应电动起子刀头的一端装入电动起子。 4.3跟据紧固件的型号按下表选择扭矩参数:

4.4设定所要求的扭矩:将副标圈的零刻度线对准轴筒刻度的中心线,然后顺 时针旋转套筒增加扭矩,到达所需要的扭矩值处,停下即可。 4.5将扭矩起子的套筒套上转接器对应端。 4.6扭矩起子与电动起子水平放置,固定。 4.7启动电动螺丝刀,观查扭矩起子的轴筒是否与电动起子一起转动。如不转 动,则顺时针调 节电动起子的扭矩旋钮,适当增大扭矩值,再启动电动起子观查扭矩起子的轴筒是否与 电动起子一起转动。反复上述操作,直至扭矩起子的轴筒与电动起子一起转动,此时扭矩起子发出“嗒,嗒,嗒…”的声音,则电动起子的扭矩值达到要求值。 4.8取下扭矩起子与转接器,装入螺丝刀头。电动起子扭矩值设定完成。注意

在此过程中不要转动电动起子的扭矩调节旋钮。 5注意事项 5.1为保证施加的扭矩值准确,在使用过程中,固定位置应始终保持在扭矩起 子手柄的中央部位。 5.2使用过程中,不要随便转动扭矩起子的轴筒部位,以防影响准确度。 5.3调节有刻度的轴筒时。不允许超出刻度范围,以防引起内部机构的损坏。 5.4每次使用完毕后应将扭矩设定在最小位置。 编制:审核:批准:

数字扭力测试仪作业指导书

2018年10月19日

数字扭力测试仪操作说明书 1 目的 确保电批扭力测试仪扭力测量的准确性。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本司所使用之扭力计HP-10/50等。 3 权责 3.1 PQC :严格按规程规范作业,定期点检; 3.2仪校员:负责仪器发外计量。 4 作业内容 4.1设备基本参数 4.2仪器面板说明

5 操作步骤 5.1 使用前先检查设备的电量是否充足、固定件是否固定,显示屏出现LOBAT 字样时请充电。 5.2 确保正常后打开电源开关,按下电源键(POWER)。ON 指示灯会发亮。 5.3根据实际需要,按下测量单位转换键(UNIT)切换需要的测试单位,一般使用为Kgf.cm 和N.m.相应单位下的指示灯会发亮。 5.4根据实际需要, 按下测量模式转换键(MODE)切换需要的测试模式,把测量模式至于峰值(PEAK )状态。 5.5根据测试头安装示意图安装合适测试轴、缓冲弹簧(细弹簧1.5Kgf.cm-6 Kgf.cm,粗弹簧5-30 Kgf.cm ),安装好如下图后放置于扭力测试驱动槽中,必要时可以用内六角锁紧固定。 5.6电批批头通常是卡扣位置处按进去或者拉出来取下电批批头,电批装入扭力测试头之后平放于测试轴的轴耳或六角处。

5.7电批平放于扭力测试适配器上之后用手按复位键(REST)使显示器读数归零(0.00),测试前显示器读数必须为零 5.8电批平放于扭力测试适配器上,启动电批将扭力测试适配器上的扭力测试驱动杆打下去直至弹黄被压紧,弹黄被压紧直至无法再继续往下打为止,显示器上的读数至少持续5秒钟不闪跳为该电批的扭力值。 5.9通常反复测量 3-5次,然后取它们的平均为该电批的扭力值,每一次测量的扭力值不可有太大偏差。取平均值为扭力值记录于巡检报表中。 6 注意事项 6.1使用前确认仪器通过校正,并贴上校正合格标志,发现有效期快到期必须及时送往仪校单位校正处理。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模板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目的:对IQC品检人员的作业方法及流程进行规,提高IQC检验作业水平,控制来料不良,提高品质。 1、实用围:来料进料检验 2、质检步骤 (1)来料暂收 (2)来料检查 (3)物料入库 3、质检要点及规 (1)来料暂收:仓管收到供应商的送货单后根据送货单核对来料:数量,种类及标签容等无误后送交IQC 检验,予以暂收,并签回货单给来料厂商。 (2)来料检查:IQC品检人员收到进料验收单后,依验收单和采购单核对来料与标签容是否相符,来料规格,种类;是否相符,如不符拒检验,并通知仓管、采购及生管,如符合,则进行下一步检验。一般先抽查来料的一定比例(以仓库来料质检标准),查看品质情况,再决定入库全检,还是退料。 (3)检查容: (1)外观: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离样品30CM目视; (2)尺寸规格:用卡尺/钢尺测量,厚度用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 (3)粘性分别按:GB/T4852-2002、GB/T4851-1998、GB/T2792-1998中方法执行,结果记录于《可靠度测试报告》中; (4)包装完好、标识正确、完整、清晰,环保材料查看是否贴有相应的环保标签,第一批进料时要附SGS 报告及物质安全表及客户要求的其它有害物质检测报告;

(5)检验合格后贴上合格标签,填写《物料检验表》并通知仓库入库,仓库要按材料类型(环保与实用型)及种类分开放置标示清楚,成品料由IQC人员包装放于待出货区。以仓库物料质检标准。 (6)物料入库:检查完毕,要提交《原材料进库验货》交上级处理,并对合格暂收物料进行入库登记。异常物料特《原材料进库验货》批示后,按批示处理。 4、注意事项 (1)要保持物料的整洁。 (2)贵重物品及特殊要求物料要逐一检查。 (3)新的物料需给技术开发部确认。 5、异常处理办法 物料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即时向采购及品管主管反映,录求解决方法,尽快处理。 6、不合格品的处理: (1)IQC判定为不合格时,在产品包装外贴上退货/拒收标签,把产品转移到不合格/退货区域,并报品质主管确认签字后,送采购/生管签名后发到供应商,供应商未在2个工作日回复的报仓库直接作退货处理;如为急料,经品质主管与采购,生管,业务协商后,呈经理审批,按评审意见办理; (2)跟据供应商提供的改善方案,IQC品管员对下批来料改善效果进行确认,并记录结果。 7、材料环保要求管理: (1)原材料必须符合无毒或低毒环保要求,且符合国际环境保护之法律法规要求,每批来料必须符合联昌环境有害物质管理标准之规定,第一批来料必须附有第三方的检测报告(如SGS)及物质安全表及客户要求的其它有害物质检测报告)并贴有环保标签,按批随货物送达; (2)原材料为环保产品,必须要求仓库单独放在环保区域且要分类保管,贴上环保标签;

土体原位测试技术新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土体原位测试技术新进展 作者:陈志辉 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5 刊名: 中国水运(下半月) 英文刊名:CHINA WATER TRANSPORT 年,卷(期):2011,11(6) 本文读者也读过(6条) 1.张晓伦.徐光黎.王春艳自钻式旁压剪切仪及其应用于桩基工程的讨论[期刊论文]-路基工程2008(2) 2.张华.曹军.龚育龄.李泽林波速测试技术在场地抗震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0,32(1) 3.汪海兵.文正钱.李新安.孙华.WANG Hai-Bing.WEN Shi-qian.LI Xin.SUN Hun双桥静力触探在尾矿坝勘查中的技术应用[期刊论文]-安徽地质2009,19(3) 4.徐晓虹.郭子瑜.孙钱平.吴建锋.洪俊伟.邓琦.贾元平.卢家喜.XU Xiao-hong.GUO Zi-yu.SUN Qian-ping.WU Jian-feng.HONG Jun-wei.DENG Qi.JIA Yuan-ping.LU Jia-xi原位生成莫来石晶须机理的研究[期刊论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27(12) 5.陈皖蜀.Chen Wanshu既有提速线路路基基床试验与评估研究[期刊论文]-铁道建筑2009(9) 6.张小冬.周华新.刘建忠.ZHANG Xiao-dong.ZHOU Hua-xin.LIU Jian-zhong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混凝土原位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期刊论文]-江苏建筑2010(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b115032754.html,/Periodical_zgsy-xby201106047.aspx

2018扭力测试仪图文操作规程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 1.避免内螺纹碰焊柱及外螺纹碰焊柱焊接的破坏 2.确保装配中螺钉、螺母或碰焊柱的紧固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的电动枪校准 三.标准 箱盖螺钉拧紧及破坏扭矩参照表一(N.M) 接地螺母拧紧及破坏扭矩参照表二(N.M) 固定脚螺母拧紧及破坏扭矩参照表三(N.M) 四、操作手法 1.校准准备工作 1.1使用前先将扭矩仪固定在墙壁上或固定在水平台上; 1.2将扭矩仪的电源线接上220V电源,打开电源开关,预热20分钟; 2.定期校准 2.1各类扭力扳手的校准时间为6个月; 2.2指针式扭力扳手 2.2.1根据被检扳手的联接方头尺寸,选择合适的联接头插入传感器的方孔内,将扭矩仪的常态、峰值开关打至常态,此时扭矩仪具有跟踪显示功能,旋转调零电位器调至零点,装上被检扳手(能调零的扳手插入前应先对零)。注意:插入扳手后,在没有加力前扭矩仪会显示一定值,此值是由扳手的自重产生的,不能再消除; 2.2.2手握扳手的手柄部位,沿垂直方向缓慢扳动扳手,均匀检测三个点,逐点观察扭矩仪所显示的扭矩值,并重复3遍。按下列公式计算出示值相对误差(Q)和示值相对变动值(B),并将结果填写在《扭力扳手校准记录表》中:

Q=(M―M 均)×100% B=(Mmax―Mmin )×100% 式中:M-----检测点的扭矩值 M 均---三次显示扭矩的算术平均值 Mmax----检测三次显示扭矩的最大值 Mmin----检测三次显示扭矩的最小值 2.2.3校准判定 2.2. 3.1在Q 的绝对值≤10%且B 值≤10%时,扭力可正常使用; 2.2. 3.2在Q 的绝对>10%或B 值>10%的情况下应对扭力扳手进行维修调整;调整后仍达不到要求的扭力扳手应给予报废处理; 2.3定力 (咔嚓)扳手 2.3.1根据被检扳手的联接方头尺寸,选择合适的联接头插入传感器的方孔内,将扭矩仪的常力仪具有峰值保持功能,此后按下复位健(清除前一次的峰值),旋转调零电位器调至零点,装上被检扳手; 2.3.2手握扳手的手柄垂直缓慢加力,均匀检测三个点,待听到咔嚓声响停止加力,此时扭矩仪显示的数值即为测得值,并重复三遍(每次重复检测前,必须将扳手拿下来,再按复位键),按2.2.2中的方法计算出示值相对误差(Q)和示值相对变动值(B)。注意:检定力扳手时,加力一定要均匀缓慢,否则扳手的力矩相差很大; 2.3.3校准判定按2.2.3条款执行; 3.作业验证校准 3.1作业验证频次按相关作业指导书执行; 3.2校准操作方法按以上条款执行; 3.3根据图纸或作业指导书扭矩要求规范上下限的中间值设置扭力扳手的检测点,观察扭矩仪示的值(重复三遍)是否在扭矩要求规范内,如果不在规范内,调整扭力扳手的检测点,直至扭矩仪显示的值(重复三遍)在扭矩要求规范内,此时的检测点值即为拧紧螺母时扭力扳手所需达到(或设定)值,并在作业准备验证记录表中记录检测点值和扭矩仪对应的显示值。 接通电源→调零→复位→选择校准电动枪档位→按照螺钉规格选择套筒→按上表测试扭矩选择电动枪合适档位。最后确定的档位就是对应螺钉扭矩校准档位

双金属温度计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2. 作业条件和设备特点 (2) 3. 作业进度和作业量 (2) 4. 资源配置 (2) 5. 试验程序和方法 (3) 6. 质量要求和控制标准 (4) 7. 安全、环境措施 (4) 8. 验收记录 (4) 9. 附录 (4)

1. 编制依据 1.1 XX(项目)总合同 1.2XX(项目)XX设计院相关图纸资料 1.3 XX(项目)相关设备制造厂厂家资料 2. 作业条件和设备特点 2.1作业条件: 设备到货满足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要求。 环境温度(20±5)℃。 相对湿度45%~75%。 供电电源波动范围±1%( 220V,50Hz)。 作业环境内无其它强磁场、强电磁干扰。 2.2设备特点: 双金属温度计是一种温度显示就地仪表,其核心元件是由两种不同金属材料组成的温度传感弹簧管,受热时弹簧管随之膨胀弯曲,带动指针转动,指示刻度板上的温度显示值。试验人员应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细心、耐心,并具备熟练的操作经验和技能,完全深入地理解掌握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文件。 3. 作业进度和作业量 3.1作业进度: 安装前全厂所有双金属温度计必须完成检验来核实其合格性,这项工作必须在仪器仪表实验室或现场专用的仪表试验区进行。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度,对每一个双金属温度计,其具体的校验时间计划由它所在系统的实际安装进度而确定。 3.2作业量: 本工程XX 机组,XX供货的双金属温度计的具体数量、类型,根据XX合同所确定的XX设备供货清单来决定。 4. 资源配置 4.1人力资源配置: 整个试验过程应配置有相关调试资格、经验的调试人员2人,其中至少应有1名调试工程师参与或指导。

回流焊温度曲线测试操作指示

1.0目的 用于指导回流焊温度曲线测试操作指示。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苏州福莱盈电子有限公司 3.0职责: 无 4.0作业内容 4.1设定温度参数制程界限: 4.1.1工程师根据锡膏型号、特殊元件规格、特殊测量位置、FPC制程以及客户 的要求制定一个合理的温度曲线测试范围,包括:升温区、浸泡(保 温)区、回流区、冷却区的具体参数及定义 图一: KOKI S3X48-M500锡膏的参考回流曲线 4.1.2预热区:通常是指由室温升温至150度左右的区域。在此温区,升温速 率不宜过快,一般不超过3度/秒。以防止元器件应升温过快而造成基板 变形或元件微裂等现象。 4.1.3浸泡(保温)区:通常是指由110度~190度左右的区域。在此温区,助 焊剂进一步挥发并帮助基板清楚氧化物,基板及元器件均达热平衡,为高 温回流做准备。此区一般持续时间问60~120秒。

4.1.4回流区:通常是指超过217度以上温度区域。在此温区,焊膏很快熔 化,迅速浸润焊接面,并与基板PAD形成新的合金焊接层,达到元件与 PAD之间的良好焊接。此区持续时间一般设定为:45~90秒。最高温度一 般不超过250度(除有特定要求外)。 4.1.5冷却区:该区为焊点迅速降温,将焊料凝固,使焊料晶格细化,提高焊 接强度。本区降温速率一般设置为-3~-1度/秒左右。 4.2测温板的制作 4.2.1采用与生产料号一致的样品板作为测温板,制作测温板时,原则上应保留 必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测温元器件,以保证测试测量温度与实际生产温度保 持一致。 4.2.2测温板与生产料号在无法保持一致情况下,经工程师验证认可,可使用与 之同类型的测温板进行测量。 4.2.3测温点应该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及元件,比如最大及最小吸热量的元 件,零件选取优先级(如Socket->Motor->大型BGA ->小型BGA->QFP或 SOP->标准Chip)除此之外,还应选择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测温区。如 图: 4.2.4一般测温点在每板上不得少于3个,有BGA或大型IC至少选取4个,基 于特殊代表型元件为首选原则选取元件。 4.2.5位置分布:采用全板对角线型方式或4角1中心点方式,能涵盖整块板位 置分布. 4.2.6测温线应用耐高温黄胶带或红胶固定在测温板上。 4.3测试炉温曲线

试验作业指导书样本

实验作业指引书 一、编制目 为明的确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任务及操作程序,规范实验操作特制定实验作业指引书指引施工。 二、编制根据 1.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2.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查办法(ISO法); 3.GB/T1346-水泥原则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查办法; 4.GB1345-91水泥细度检查办法; 5.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6.TB10210-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7.TB10108-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 8.TB10425-9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查评估原则; 9.GB50086-锚杆喷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10.GB/T701-1997低碳钢热扎圆盘条; 11.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 12.GB13013-91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 13.GB2649-89焊接接头机械性能实验取样办法; 14.JGJ18-9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15.GBJ81-8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实验办法; 16.GBJ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性能实验办法;

17.JGJ63-89混凝土拌合用水原则; 18.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 19.JC477-92喷混凝土用速凝剂; 20.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原则及检查办法; 21.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原则及检查办法; 22.JGJ70-9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实验办法; 23.TB/T2140-90铁路碎石道碴; 24.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项目部制定) 三、实验室职责 1、参加进场大堆材料市场调查工作; 2、负责原材料进场检查和实验; 3、负责产品复试检查; 4、责产品质量控制; 5、参加工程质量分析会议,提出合理化建议; 6、对计量器具进行有效使用和保养; 四、合用范畴 分部。 五、组织机构 1、依照工程特点必要配备足够实验员及一定数量实验工,实验员必要持证上岗,才可以进行材料实验和签发报告单。 2、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全面工作,严格按照国标行业原则规范进行检测,排除各种干扰(涉及行政),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负责管理制度

静态扭力设定及测试规范

1.目的: 制定产品生产设置扭力的适用范围及检测方法, 确保我司产品的螺丝扭力符合客户要求及相关标准。 2.适用范围: 适用我司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螺丝或螺母装配前的扭力设定,及之后的扭力测试。 3.参考文件: VDI2230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系统计算 VDI2862汽车工业中拧紧设备的应用 VDI2647动态力矩检测 QC-T 518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拧紧扭矩规范 ISO5393 用于螺纹紧固件的回转式气动装配工具 性能试验方法 4.职责: 4.1 工程部制定螺丝批定扭设置及螺丝扭力测试规范,并定义关键工位测试静态扭力SPC管制要求 4.2 生产部依各产品生产作业指导书工位扭力要求设定螺丝批扭力值,使用测试合格螺丝批生产. 4.3 质量部每日点检螺丝批扭力并测试生产关键工位的静态扭力制作SPC. 5.内容: 5.1 螺丝组装连接方式: 5.1.1螺丝的锁紧方式可划分为软连接与硬连接,其表现如下图:

5.1.2 在ISO5393中软连接与硬连接的指标定义如下表所示: 因此,通常情况下,不带弹垫及螺母的金属螺螺杆直接锁紧时为硬连接;除此以外,其它为软连接. 5.2常用螺丝扭力设置及测试要求: 5.2.1 使用螺丝批生产时需用动静态扭力监控螺丝扭力衰减;当前本公司常用的不锈钢螺丝,在没有损伤产品及保证产品的机械性能情况,一般参考性扭力设定及静态扭力测试标准如下: 5.2.1 工程部制样工程师在制样时应依照标准预设扭力并作验证评估,填写《扭力设定及验证报告》; 以设定好的扭力制作样品给试验室作振动测试,若测试合格,方可判定扭力设定合格. 5.2.2螺丝批扭力预设后须确认准确性,依靠螺丝批本身的功能及对螺丝批定期校准/标定来实现; 螺丝枪每天生产前点检1次,将测试数据记录《电动螺丝批点检表》中. 5.2.3 如果物料规格书有扭力推荐值的如继电器等物料,扭力设置参考其规格书要求进行扭力设置 及测试. 5.2.4 螺丝,塑胶类及铝制品壳体的扭力须特别注意,实际验证要求螺丝有锁紧且没损伤壳体螺纹.

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写模板

Q/XXX XXX公司企业标准 Q/XXX-XXX-2010 ……试验作业指导书 2010-01-01发布 2010-01-01实施 XXX公司发布

Q/XXX-XXX-2010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职责………………………………………………………………………………………… 5试验项目及技术指标……………………………………………………………………… 6试验前准备………………………………………………………………………………… 7试验条件及要求…………………………………………………………………………… 8试验方法…………………………………………………………………………………… 9试验记录…………………………………………………………………………………… 10试验数据误差……………………………………………………………………………… 11试验报告…………………………………………………………………………………… 附录A(规范性附录)(附录名称)……………………………………………………… 附录B(资料性附录)(附录名称)……………………………………………………… 目次为可选要素,根据需要而设置。一般可依次列出前言、章的标题(需要时可列出带标题的条,层次自定)、附录的标题。 I

Q/XXX-XXX-2010 II 前言 本标准根据……………………… 视情况依次给出下列信息: ——说明与对应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或其他文件的 一致性程度,写出对应文件的编号、文件名称。 ——说明文件代替或废除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 ——说明与文件前一版本相比的重大技术变化或管理事项、工作事项中的重大改进。 ——说明该文件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其他标准或文件的关系。 本标准的附录(附录编号)为规范性附录,附录(附录编号)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单位名称)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姓名) 本标准主要审定人:(姓名) 本标准批准人:(姓名) 本标准由(部门名称)归口管理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文件的版本及修改状态: A/0。

扭力测试仪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

确保使用时得到正确数据,保证使用者有一致操作方法。 2.0范围 适用本厂HP-100电批扭力测试仪。 3.0操作使用规范内容 3.1使用之前首先要确认电批扭力测试仪是否在校正期限内;超出期限不可使用,必需送校正合格后方可使用。 3.2首先将扭力测试仪上的POWER键打至ON,检查电池状态是否为低电量,低电量时显示屏会显示"LOBAT"字样,如果显示屏显示低电量需要用专用的充电器进行充电至少3小时,但不能超过8小时才可使用。 3.3根据测试要求将单位选择开关打至合适位置:lbf-?in<->kgf?cm<->N?m。 3.4将MODE选择开关打至TRACK位置,然后调节ZEROADJ旋扭至显示屏上的读数为0.0.此模式为随机测试模式,当加在感应头上的力的变化在显示屏上的数值随着变化。 3.5将MODE选择开关打至PEAK位置,当加在感应头上的力在显示屏上的数值会至少停留5秒以上.按一下RESET键取消此保持值。 3.6测试电动螺丝批扭力时,将扭力适配器按正确方法置于扭力测试仪的感应头上,然后将电动螺丝批置于扭力适配器上,按下扭力批开关电动螺丝批开始带着扭力感应器转动,当扭力批转动停止时,此时显示屏的读数为扭力批的扭力大小。 3.7测试完毕后,关掉扭力测试仪电源开关,扭力测试仪为精密测量仪器,各旋扭开关不可随意乱调节,不可撞击及跌落。 4.0注意事项: 4.1扭力测试仪充电时间不可超过8小时。 4.2给扭力测试仪充电时需使用专用的充电器。 4.3在给扭力测试仪充电过程中不可将扭力测试仪电源开关打开,也不可以一

力充电一力进行扭力测量。 4.4如果显示屏出现”LOBAT”字样,应立即停止扭力测量,并对扭力测试仪进行充电3~8小时。 4.5不可将扭力测试仪充电器作其它用途使用。

波峰焊炉温曲线测试操作规程

波峰焊炉温曲线测试操作规程

Q/HX X/XX-XXXX-XX/XX-XXXX 波峰焊炉温曲线测试操作规程

2014年12月01日发布2014年12月05日实施

1.1.为规范产品波峰焊接制程,确保产品焊接的可靠性。对波峰炉温进行监控,以提高产品质量。 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经波峰焊接产品之炉温曲线测量。 作业时间: 3.1新产品试流时须进行测试;波峰现有3条线体, 周一和周五每条线各测试一次,因炉温测试仪器需与 车间共用,需与SMT车间错开测试时间。 测温板的制作 公司波峰焊接产品,全部都是放在载具上过炉,故测试放在载具上的PCB板DIP插件焊点的温度曲线。 选取测试点 一般选取三个及以上的焊点进行测试。焊点位置按照如下要求选取: 4.1.1波峰非焊接面DIP焊点,用于测试过炉时PCB 锡反面的温度。 4.1.2引脚密集、焊盘孔小的DIP器件。

曲线参数标准设定(SAC-3JS温区) 5.1.1锡膏型号:Define Your Own Spec。熔点:183 波峰炉:SAC-3JS(2温区) 5.1.2 预热段温度110—145℃预热时间:30—60s 回流段温度 183℃以上回流时间:2—5s 最高温度:233--255℃ 曲线参数标准设定(MWSI温区) 5.2.1锡膏型号:Define Your Own Spec。熔点:183 波峰炉:MWSI温区(3温区) 5.2.2预热段温110—145℃预热时间:40—60s 回流段温度 183℃以上回流时间:2—5s 最高温度:233--255℃ 曲线参数标准设定(MPS-400B温区) 5.3.1锡膏型号:Define Your Own Spec。熔点:183 波峰炉:选择性波峰焊MPS-400B(4温区) 5.3.2 预热段温度110-145℃预热时间:40—60s

电批扭力测试仪操作规程

电批扭力测试仪操作规程 1.目的: 给扭力测试仪使用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方法。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本公司所使用之HP-10型扭力测试仪。 3.内容: 3.1将仪器放置于平稳的工作台面上,防止跌落损坏; 3.2将测试仪之电批连接装置放入相应位置并确认连接装置的螺旋轴处于原始位置且弹簧处于自然伸展状态; 3.3按测试仪的“POWER”键打开电源开机(当显示屏显示“LOBAT”时请勿使用并关闭电源进行充电); 3.4按“UNIT”键对其数值单位选择,相对应单位的LED亮起(我司所有电批的扭力均以KG来定义);按“MODE”键将其设置为“PEAK”模式,便于测试数据的读取; 3.5确认显示屏的显示数字为“0.00”,将待测电批的批嘴取出,并将电批垂直套在螺旋轴上(使其螺旋轴上的“十”字与电批的“十”字缺口完全吻合); 3.6按动电批上的正向旋转开关直至停止转动,此时读取测试仪显示的数值(该数值为电批的最大扭力值),并做好记录;然后按动电批的反向开关将测试仪的螺旋轴恢复到初始位置,按“RESET”键进行复位操作使其数值归零,测试完成。

4.注意事项: 4.1不可测试扭力超过10KG之电批(该测试仪的最大测试范围为10KG); 4.2不可在电池电量不足或充电过程中使用此设备; 4.3使用设备配备的专用充电器进行充电,且充电时间不可超过6小时,防止损坏仪器或引起火灾; 4.4轻拿轻放,防止跌落和碰撞; 4.5不可私自对仪器进行拆装,以免造成损坏或精度不准确。 5.保养 5.1使用时应保持仪器清洁,使用后将仪器保存在干燥清洁,且不易碰到的指定位置。 6.使用表单 设备履历卡 设备保养点检记录表 设备维修申请单 仪器、设备报废申请单

炉温均匀性测试作业指导书

有限公司 热处理炉均匀性测试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实施时间:

1、目的: 生产中使用的热处理炉TUS(温度均匀性)和使用仪表及热电偶满足公司生产需要以及符合客户需求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热处理炉产品所使用的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测试。 3、职责 4.1 公司热处理工程师根据客户要求负责热处理工艺编制和最终确认。4.2 技术部与生产部门按照产品热处理工艺选择需要的热处理设备,设备的仪表类型也必须经过国家法定检定机构校检并符合客户要求。 4.3由公司热处理工程师主持相关技术人员对热处理炉进行TUS测试。4、热处理温度均匀性 热处理炉内工作区温度达到稳定化后相对于设定点温度的变化,工作区内任两点的温度偏差不应超过热处理工艺对温均匀性的要求(一般情况下用于正火的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14℃,回火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8℃)。 热处理炉等级与温度均匀性范围要求: 5、温度均匀性测试(TUS) 进行TUS时,如果客户没有特别指出热处理炉的装载状态,一般情况下在满载情况下进行测试,装载的产品必须是依据公司工艺文件进行热处理的产品。当下一次进行TUS时也必须是和前一次测试时的装载状态且产

品与上一次相同。 5.2 温度均匀性测试(TUS)步骤 5.2.1通常情况下,在进行TUS时热处理炉必须是室温状态下;如果热处理炉刚进行过生产有一定温度(例如:此时炉内温度是500℃),则下一次进行TUS测试也必须和此次情况相同(500℃)。 5.2.2 热电偶(传感器)的处理。 TUS测试进行之前,热电偶测量端必须用直径不超过13mm(0.5英寸)并且不超过待热处理产品的最薄处、与产品材料一致的长60mm,内部加工出与热电偶直径一样大小深40mm圆孔的圆棒,置于热电偶测量端进行保护。 5.2.3 测量点的选择与位置图 5.2.3.1测量点及热电偶的选择 本公司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测试,采用10点进行测量,9 TUS+1控温热电偶。如下图所附。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检测样品制样作业指导书

力学性能检测样品制样作业指导书使用目的: 规范金属原材及焊接件力学性能试样的制样方法及尺寸。 试样依据: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2975-1998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2010 《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229-2007 《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2010 《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NB/T47016-201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一、拉伸试样取样方法:GB/T 1、厚度<3mm的薄板和薄带试样加工类型 1)试样形状: 试样的夹持头部一般比其平行长度部分宽(见图1)。试样头部与平行长度之 间应有过渡半径至少为20mm的过渡弧相连接。头部宽度应≥,b 为原始宽度。 通过协议,也可使用不带头试样。 2)试样尺寸: 比例试样尺寸见表1。 较广泛使用的三种非比例试样尺寸见表2。 平行长度不应小于L 0+b /2。

有争议时,平行长度应为L 0+2b 0,除非材料尺寸不足够。 对宽度等于或小于20mm 的不带头试样,除非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原始标距L 0应等于50mm 。对于这类试样,两夹头间的自由长度应等于L 0+3b 0。 加工尺寸应满足表3给出的形状公差。 3)试样制备: 制备试样应不影响其力学性能,应通过机加工方法去除由于剪切或冲切而产生的加工硬化部分材料。 这些试样优先从板材或带材上制备。如果可能,应保留原轧制面。 图1 机加工的矩形横截面试样 表1 矩形横截面比例试样 表2 矩形横截面非比例试样 表3 试样宽度公差(单位:mm ) 2、直径或厚度小于4mm 线材、棒材和型材试样加工类型 1)试样形状: 试样通常为产品的一部分,不经机加工(见图2)。 2)试样尺寸: 原始标距L 0应取200mm ±2mm 或100mm ±1mm 。试验机两夹头之间的试样长度至少 等于L 0+3b 0,或L 0+3d 0,最小值为L 0+20mm 。见表4。 如果不测定断后伸长率,两夹头间的最小自由长度可以为50mm 。 3)如以盘卷交货的产品,可进行校直。 图2 产品一部分的不经机加工试样 表4 非比例试样

土体原位测试

第一节概述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为了取得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反映地基岩土体物理、力学、水理性质指标,以及含水层参数等定量指标。要求对上述性质进行准确的测试工作,这种测试仅靠勘探中采取岩土样品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往往是不够。 实验室一般使用小尺寸试件,不能完全确切地反映天然状态下的岩土性质,特别是对难于采取原状结构样品的岩土体。因而有必要在现场进行试验,测定岩土体在原位状态下的力学性质及其他指标,以弥补实验室测试的不足。野外试验亦称现场试验、就地试验、原位测试。许多试验方法是随着对岩土体的深入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一、野外试验的目的 1、在岩土体处于天然状态下,利用原地切割的较大尺寸的试件进行各种测试取得可靠的岩土体物理、力学、水理性质指标。 2、对于某些因无法采取原状样品进行室内实验的岩土体的测试。如:裂隙化岩石、液态粘性土(低液限粘土、淤泥)、砂砾。 3、完成或实现室内无法测定的实验内容。如:地下洞室围岩应力、岩体裂隙的连通性、透水性、含水层的渗透性等。 4、为施工(基坑开挖、地基处理)提供可靠的数据。 二、野外试验的分类 1、岩土力学性质的野外测定 (1)土体力学性质试验:载荷试验、旁压试验、静、动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2)岩体力学性质试验:岩体变形静力法试验、声波测试(动力法)试验、岩体抗剪试验、点荷载强度试验、回弹锤测试、便携式弱面剪试验 2、岩体应力测定:测定岩体天然应力状态下及工程开挖过程中应力的变化。如:地下洞室开挖 3、水文地质试验:钻孔压水试验(裂隙岩体)、抽水试验(中、强富水性含水层)、注水试验(干、松散透水层)、岩溶裂隙连通试验等 4、改善土、石性能的试验:为地基改良和加固处理提供依据。如:灌浆试验、桩基试验等 三、野外试验的新进展 近年来我国岩土工程原位测试与现场监控技术有长足进步,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在测试仪器和方法,理论分析,成果应用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发展如下:

炉温均匀性测试作业指导书

炉温均匀性测试作 业指导书

有限公司 热处理炉均匀性测试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实施时间:

1、目的: 生产中使用的热处理炉TUS(温度均匀性)和使用仪表及热电偶满足公司生产需要以及符合客户需求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热处理炉产品所使用的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测试。 3、职责 4.1 公司热处理工程师根据客户要求负责热处理工艺编制和最终确认。 4.2 技术部与生产部门按照产品热处理工艺选择需要的热处理设备,设备的仪表类型也必须经过国家法定检定机构校检并符合客户要求。 4.3由公司热处理工程师主持相关技术人员对热处理炉进行TUS测试。 4、热处理温度均匀性 热处理炉内工作区温度达到稳定化后相对于设定点温度的变化,工作区内任两点的温度偏差不应超过热处理工艺对温均匀性的要求(一般情况下用于正火的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14℃,回火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8℃)。 热处理炉等级与温度均匀性范围要求: 5、温度均匀性测试(TUS)

进行TUS时,如果客户没有特别指出热处理炉的装载状态,一般情况下在满载情况下进行测试,装载的产品必须是依据公司工艺文件进行热处理的产品。当下一次进行TUS时也必须是和前一次测试时的装载状态且产品与上一次相同。 5.1 温度均匀性测试的设备: 5.2 温度均匀性测试(TUS)步骤 5.2.1一般情况下,在进行TUS时热处理炉必须是室温状态下;如果热处理炉刚进行过生产有一定温度(例如:此时炉内温度是500℃),则下一次进行TUS测试也必须和此次情况相同(500℃)。 5.2.2 热电偶(传感器)的处理。 TUS测试进行之前,热电偶测量端必须用直径不超过13mm(0.5英寸)而且不超过待热处理产品的最薄处、与产品材料一致的长60mm,内部加工出与热电偶直径一样大小深40mm圆孔的圆棒,置于热电偶测量端进行保护。 5.2.3 测量点的选择与位置图 5.2.3.1测量点及热电偶的选择 本公司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测试,采用10点进行测量,9 TUS+1控

样板引路和封样验收作业指导书

样板引路和封样验收作业指导书 样板引路和封样验收作业指导书 1.作业目的 凡是重复循环施工作业的分部分项工程和操作工艺,都必须样板引路,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管理措施。是开发商和设计单位验证设计意图和效果,明示质量要求和建筑品质的最直观的办法,是施工单位积累施工经验,规范工艺,改进操作,加快进度,避免大批量返工的最有效的技术手段。 2.主管岗位项目经理:督促检查主办岗位的作业操作。 主办岗位现场工程师:具体经办本项作业,对难以决定的问题按项目经理指示执行。 3.作业描述 3.1本主办岗位在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注意有关样板引路的章节,叙述笼统,缺乏具体内容的应向项目经理建议退回重新编制。 3.2样板必须经本主办岗位和监理单位共同验收,对样板的效果有异议的由项目经理和总监理师到场作出结论。调整工艺或整改完善后需经复验直至达到“甲方满意”的要求。 3.3本主办岗位在日常的现场巡视时,须检查监理单位是否在以样板为验收标准,控制着大面积铺开的工艺操作质量。 3.4以下施工环节和工艺操作必须做到样板引路 3.4.1标准层的结构施工的第一层(或第二层)以一个标准层为一个样板单位,包括柱梁板的模板和支撑系统搭设工艺,钢筋绑扎工艺,预埋管线和铁件的敷设位置,预留洞孔位置,混凝土浇灌程序,拆模程序,各工种交叉搭接的作业计划。 3.4.2砌墙施工以一层中的一个单元为样板单位。重点在外墙块体材料砌筑时的手势步骤,以保证灰浆饱满,不留渗漏隐患。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必须以完整的一层标准层楼面作为样板层,其操作工艺由监理确认,其建筑效果由设计单位确认。 3.4.3室内装修以一个毛坯单元为一个样板单位,包括内门窗安装工艺,内墙面粉刷或装潢效果,楼地面、天花铺装效果,强弱电插座开关位置,上下水管安装工艺,商场、办公大楼的天花内管线组织和安装工艺,天花的洞孔布置效果。 3.4.4外墙装修以一个标准层为一个样板单位,包括铺装材料排列、分隔、分仓、间隙和嵌缝材料,外门窗安装工艺,门窗套和线脚的施工工艺,保温材料的铺装工艺。 3.4.5室外埋地管井以连续的两个井和之间的管道为一个样板单位,各种用途和各种口径的管井须分别进行样板施工,包括用料、构造、接口密封、坡度。 3.5外购成品封样 3.5.1在签订成品采购合同的同时,必须向供方索取封样的样品和书面的质量指标,作为合同附件。封样的样品上必须有供方不可失灭和否认的印记。样品的选定由设计单位确认,并由监理单位妥善保管。 3.5.2成品进场时,监理单位凭封样标准验收,发现有差异的应立即报告本主办岗位,对总包采购的成品,本主办岗位作出决定后,由监理单位告知总包处理;对甲供或甲方指定成品,本主办岗位应报告项目经理,并协助项目经理处理。 3.5.3对于不符封样质量标准的甲供或甲方指定成品,施工单位有权拒绝使用,如本主办岗位(或本岗位上级)强行指令施工单位使用而引起质量事故的,本主办岗位(或本岗位上级)应负失职责任。 3.6以下外购成品必须封样 3.6.1门窗样品包含所有型材的断面,附件和五金样品的展板一块,已组装完成的同系列中定货数量最多的一种规格实样一套,如现场条件许可,样品可以直接安装到永久性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