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研究的定量分析教学总结

社会研究的定量分析教学总结

社会研究的定量分析教学总结
社会研究的定量分析教学总结

第九章社会研究的定量分析

作为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的社会现象有其质和量两方面,我们对整理好的资料也必须展开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分析,缺一不可。但是,定性分析是以研究者的理论功底为基础,主要靠个人的悟性。定量分析就不同了,它是我们每个人通过学习都可以统一掌握的技术。所以学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堂教学在资料分析方面重点讲得是统计分析,定性分析所需要的悟性则留给学习者平时逐步积累。

9.1 统计调查资料及其整理

经过调查收集上来的资料虽然是大量的,却很可能是杂乱无章的,用它来直接做分析往往有困难。统计整理是对调查数据资料的条理化、系统化和有序化,通过它,社会调查研究才能进入统计分析阶段。因此,资料整理是沟通社会调查和资料分析的桥梁。

不过,资料整理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个自然过程,并非一定先要专门学习不可。但调查来的数据资料有所不同,它的整理有一套规范的做法,这是需要专门学习的。所以与统计分析相匹配,课堂教学在资料整理方面重点讲得是调查数据资料的整理,主要是指统计调查资料的整理,简称统计整理。当然其他调查资料的整理也能触类旁通,由此受到启发。

一、统计分组和频数分布

统计整理是与统计分组相联系的。所谓统计分组,就是将情况相同或相近的数据资料加以分门别类的归并,使之简单明晰,以便为统计分析中提取各种有用信息打下基础。

频数分布是统计分组的结果,它是指众多的调查数据在各个组(各类别、各等级或各区间)出现或发生的次数。频数分布是对客观事物自然形成的分布状态的集中反映和描述。如一个学校的学生的性别有男也有女,而且男同学和女同学的人数不尽相同,我们将这种情况如实地描述出来,便得到该校学生性别的频数分布。

将原始资料编排成序列资料,再把序列资料编制成为频数分布表(频数用f表示)。这样一来,学生总体中的性别分布状况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原始资料次序资料分组资料,这反映了对资料进行整理和简化的顺序。这三种形式是依次逐步简化和条理化的,使人们看起来越来越容易、越来越清楚。

二、频率分布与总体内部结构

分组资料虽然简单明了,但不能直接显示出总体内部结构。为了实现这个要求,就要在分组资料的基础上派生出频率分布表(频率用P表示)。频率就是各组人数占总体人数的比重,即P=f/N。比重都小于1,经常用百分数来表达,它反映了对象总体的内部结构。

而累计频数或频率,我们便得到向上累计(F ↑)或向下累计(F ↓)频数表或频率表。这

也是我们常常应用在资料整理之中以便描述的方法之一。

三、图示法

把无序的原始资料整理成频数分布表,是表示统计资料的一种有效方式,我们可以称为

列表法。其实,用图示法来表示统计资料比列表法更能一目了然。我们可以根据整理好的频

数分布(或频率分布和累积百分数分布)绘制出相应的统计图。最常用的有直方图、条形图、

折线图、曲线图等。

9.2 统计分析一:描述统计

调查数据资料经分类整理后,已经使杂乱无章的原始数据资料成为有系统、有条理的数

据资料,这就为统计分析中提取各种有用信息打下了基础。而在社会调查的定量研究中,描

述统计是基础。所谓描述统计就是讨论范围仅以搜集资料本身为限,而不予以扩大。包括推

论统计在内,没有描述统计作为基础,想要运用好也是不可能的。描述统计所用数学较少,

实用性又很强,因此在社会调查研究中使用的机会很多。

一、集中趋势统计量

1.算术平均数(X )

·简单算术平均数

统计原始资料,计算简单算术平均,其公式为

X =

N

X N X X X X N ∑=+++Λ321 (9.1) ·加权算术平均数 统计分组资料,计算加权算术平均,其公式为

X =N X f X f X f X f n n +++Λ332211=N

fX ∑ (9.2) 式中f 代表频数,由于各变量值X i 对于总体的影响要由各组频数f i 所决定,所以f i 也称

为权数。这样一来,在统计分析中,凡对应于分组资料的计算式,都被称为加权式。而对应

于未分组资料的计算式,则被称为原始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统计计算中,权数不仅用来衡量总体中各变量值在总体中作用,同时

也反映了对象总体的内部结构,所以它有两种表现形式:绝对数(频数)和相对数(频率)。

这样一来,加权算术平均数也可以依据频率分布来计算,(9.2)式也可以写成

X =X N f ∑=∑PX (9.3)

(注:分组资料有单项式和组距式两种。对组距式分组资料要做近似处理,即用每组

的组中值m i 来权充该组划一的变量值X i 。)

2.中位数(M d )

用中位数作为集中趋势统计量,在许多场合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所谓中位数,是把一组

数据分成相等的两部分,一半数值比它小,一半数值比它小,它居中。所以中位数也是一种

反映现象一般水平和集中趋势的有代表性的数值。

·原始资料的中位数

对于原始资料求中位数,只要先将各个数值按大小排序,再将居中的那个数值拿出来

就行了。

·分组资料的中位数

对于组距式分组资料求中位数,首先按排序的方法找出中位数组,再按下面的公式近

似求得中位数

h f F N L M m

m d ?-+=-12 (9.4) 式中的L 代表中位数组下限,N 代表总体单位数,F m-1代表低于中位数组下限的累积频

数,f m 代表中位数组的频数,h 代表中位数组的组距。(注:对于单项式分组资料,不用近

似计算,可很简单得到中位数。)

3.众数(M 0)

“众”即多的含义。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一个(或几个)数

值。众数只与数值出现的次数有关,因而它可以用于定距资料,也可以用于定类、定序资料。

应该指出,众数有时不存在,有时有两个以上。

·原始资料的众数

对于原始资料的众数,一般情况下只要按众数的定义直接识别就可以了。

·分组资料的众数

对于组距式分组资料求众数的方法,是先按最高频数找出众数组,再按下面的公式近

似求得众数。

02

1100h L M ??+??+= (9.5) 式中△1为众数组频数与前一组频数之差,△2为众数组频数与后一组频数之差,h 0为众

数组的组距。(注:对于单项式分组资料,不用近似计算,可很简单得到众数。)

二、离中趋势统计量

所谓离中趋势,是指各数据之间的差距和离散程度。离中趋势统计量有全距、异众比、

标准差等,它们不仅可以综合地显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还可以用来判别平均数的代表性。离

势小,平均数的代表性高;离势大,平均数代表性低。

1.全距(R )

全距,也称极差,它是一组数据中最大值(X N )与最小值(X 1)之差,说明变量值的最

大变动范围,其分式为

1X X R N -= (9.6)

2.异众比率(V R )

所谓异众比率,是指非众数的频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值。很显然,它可以用于定距资

料,也可以用于定类、定序资料。异众比率的公式如下

N f N V m R 0

-= (9.7)

式中0m f 为众数的频数,N 为总体单位数。

3.标准差(S )

在统计分析中,对于定距变量,用标准差来作为离中趋势统计量是最基本的做法。这

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各数值之间的差距是不相等的,有的差距大,有的差距小,以它们之间

平均相差多少作为标准来衡量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标准差。更准确地讲,标准差用于衡

量各数值相对于算术平均数的平均偏离程度。

·原始资料的标准差 一个数据与该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X 的差叫离差。当一个数据大于X 时,离差是正值,

反之则为负值。为了消除离差正负号的影响,可求所有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这是所谓的均

方差,简称方差(S 2)。将方差开平方后所得的值就是标准差。

方 差:N X X S 2

2

)(-∑= (9.8) 标准差:N

X X S S 2

2)(-∑== (9.9) (注:标准差的公式展开后可以写成2

2

???? ??-=∑∑N X N X S ,用此式算起来较快。)

·分组资料标准差

与加权算术平均的道理相同,当我们要处理分组资料时,计算标准差需用加权式

N

X X f S 2

)(-∑= (9.10) 值得注意的是,计算分组资料的标准差,也可以依据频率分布来进行,(9.10)式由此

可以写成

∑-=

2)(X X P S (9.11) 或者

∑∑-=

22)(PX PX S (9.12)

9.3 统计分析二:推论统计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调查被公认为是一种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法。由

于大数规律起作用,只要样本是随机产生的,且容量足够大,计算出来的样本统计量就和总

体参数非常接近。这样一来,在调查对象很多、范围很大而不可能对每个单位都进行调查的

情况下,往往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来认识问题和研究问题。抽样调查不仅有其他非全面调查

省时间与经费的优点,同时又有普查能够了解总体的优点。

然而抽样调查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它在数学上要求比较高。也就是说,用样本统计量来

推论总体参数,我们不仅要学习描述统计,还要学习推论统计。推论统计是对抽样调查来讲

的。描述统计固然对处理样本资料也有效,但样本能否代表总体,能在多大的程度上代表总

体,只有推论通过统计才能得出结论。所以抽样调查一定要有推论统计。推论统计涉及到概

率论、抽样分布、假设检验、参数估计等一些比较深奥的知识。

一、概率与概率分布

在描述统计中,频率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频率分布包含着关于统计对象的几乎

所有重要信息。与此相对应,在推论统计中概率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概率分布包含着

关于统计对象的几乎所有重要信息。

在推论统计中,概率又是与随机现象相联系的一个概念。所谓随机现象,是指事先不能

精确预言其结果的现象,所有这些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给定的条件下,观察

所得的结果不止一个。而相应地,变量X 在推论统计中也被频繁地称为随机变量。随机变

量可能实现的结果不止一个,但内中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大量观察,我们会发现妇女生男

生女的可能性几乎一样大,都是0.5,这就是概率。对随机变量而言,可能的某一结果发

生的频率随试验次数增大而逐步稳定到某一数值这个经验事实,在概率论中便是大数定律。

在推论统计中,概率和概率分布有着如同在描述统计中频率和频率分布那样的联系。现在我们了解了概率,但作为随机现象的全面研究这还很不够。概率仅仅告知了随机现象某一局部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概率分布则要在满足完备性(穷举)和互不相容性(互斥)的前提下,回答随机现象一共会出现多少种结果,以及每种结果所伴随的概率是多少,如著名的二项分布。

把概率分布与前面所讲的频数分布、频率分布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它们(特别是频率分布与概率分布)非常相像。当然概率分布与频率分布也有重要区别:频率分布是经资料整理而来的,概率分布却是先验的;频率分布随样本不同而有所不同,概率分布却是唯一的;频率分布有对应的频数分布,概率分布则没有。因此频率分布被称为随机变量的统计分布或经验分布,而概率分布则被称为随机变量的理论分布。

二、分布函数

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取值是可数的,可以对X的每个可能取值x i计算其实现的概率P i,我们便得到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即

P(X=x i)=P i (9.13) 二项分布是最著名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它的数学表达式是

P(X=x)=x

n

C p x q n-x (9.14)

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取值充满某一区间,甚至可以是一切实数。所以讨论X取一指定值x i的概率是没有意义的,其概率分布也无法用表的形式表示出来。为此,我们引进概率密度?(x)的概念来表达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x)=

x

x x

X

x

x

P

o

x?

?

+≤

?

-

?)

(

lim (9.15) 这样一来,连续型随机变量X在区间{x1 ,x2}上的概率等于概率密度曲线?(x)下面x1与x2两点之间面积,即

P(x1 ≤X≤x2 )=?2

1)

x

x

dx

x

? (9.16)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在推论统计中,为了能把对随机变量的概率的研究在数学上统一

起来,人们引入了分布函数F(x)的概念,并把它定义为

F(x)=P(X≤x) (9.17) 它表示随机变量X小于某一取值x的概率,即随机变量从最远的起点(―∞)到我们所取

的x点的所有概率的总和。

有了分布函数,就可以很容易得到随机变量X取值在任意区间{x1 ,x2}上的概率,即

P(x1 ≤X≤x2 )=F (x2 )-F (x1 ) (9.18)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如果它的概率分布是已知的,那么很容易求出它的分布函数

F (x )=P (X ≤x )=

∑≤x X X P )( (9.19)①

上式是对小于等于x 的一切P (X )求和,表示随机变量X 的取值小于等于x 的概率是

多少。

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如果它的概率密度函数是已知的,那么根据简单的微积分知识就

可以得到

F (x )=P (X ≤x )=

?∞-x

dx x )(? (9.20)②

上式表示随机变量X 的取值小于等于x 的概率是多少。

综上所述,分布函数和概率分布或概率密度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概率分布(离散变量)

或概率密度(连续变量)换算成分布函数是很容易。反过来,知道了分布函数,可以很容易得

到随机变量X 的取值在任意区间{x 1 ,x 2}上的概率。F (x )和P (X = x i ) (离散变量)或?(x ) (连

续变量)的关系,就像向上累计频率和频率的关系一样。不同之处在于,F (x )累计的是概率。

但使用分布函数的好处是很明显的,它不仅在数学上统一了对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

变量概率的研究,而且由于它计算概率的起点都固定为―∞,因而可以把概率值换算成表,

以易于求得任何区间的概率,从而达到计算快捷和应用广泛之目的。

三、数学期望与变异数

在前面统计分组的讨论中,我们在得到频数(或频率)分布后,为了对变量有系统概括的

认识,分别研究了它的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而为了量度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我们分别讨

论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很显然,现在当我们面对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时,也要对随机变

量的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作概括性的描述,这就引出数学期望和变异数这两个概念。

所谓数学期望,是反映随机变量X 取值的集中趋势的理论均值(算术平均),记作E (X )。

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只要用概率代替频率,数学期望的计算方法与分组资料算术平均

数的计算方法完全相似,即

E (X )=x 1P I +x 2 P 2 …+x n P n =∑=n

i i

i P x 1 (9.21) 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数学期望涉及无穷限积分,其计算公式为

① 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函数也可以写成

F (x )=P (X ≥x )=

∑≥x X X P )(

上式是对大于等于x 的一切P (X )求和,表示随机变量X 的取值大于等于x 的概率是多少。 ② 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函数也可以写成

F (x )=P (X ≥x )=?+∞x

dx x )(?

上式表示随机变量X 的取值大于等于x 的概率是多少。

E (X )=

?+∞

∞-dx x x )(? (9.22)

数学期望也常常记为μ,在推论统计中同总体均值的记号,而X 则在推论统计中被作

为样本均值的记号。数学期望和总体均值一样,都是唯一的,不过它是一个先验的理论值。

由于它是用随机变量各取值分别乘以取值的概率来计算的,因此数学期望又可称为随机变量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样本均值X 依据统计数据计算而来,但它具有随机性。在统计推论中,

E (X )和X 都是为μ服务的:E (X )是“期望”,X 是“估计”。

数学期望反映了随机变量的集中趋势,但仅知道集中趋势还不够,还应该知道随机变量

在均值周围的离散程度,即离中趋势。变异数是综合反映随机变量取值分散程度的指标,其

功能相当于描述统计中已讨论过的方差及标准差,记用D (X )。

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只要用概率代替频率,变异数的计算方法与分组资料方差的计算

方法完全相似,即

D (X )=∑=-n i i i P X

E x

12)]([ (9.23)

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则变异数涉及无穷限积分,其计算公式为

D (X )=?+∞

∞--dx x X E x )][2

()(? ( 9.24)

由于变异数的单位是随机变量单位的平方。为了使随机变量变异指标的单位与其本身的

单位相同,将D (X )开方(取正值)称作随机变量X 的标准差σ;同时为了更明确的表示D (X )

与标准差之间只是开方关系,索性把D (X )写成2

σ,并直接称D (X )为随机变量X 的方差。

于是有

2σ=D (X ) (9.25)

σ=)(X D (9.26)

很显然随机变量X 的变异数也可以写成

D (X )=2σ=

E [(X ―μ)2] (9.27)

使用(8.27)式计算方差比较复杂,所以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更多的是采用方差计算的简

化公式

2σ=E (X 2)―[E (X ) ] 2 (9.28)

当然不难理解,在推论统计中随机变量变异数的记号常常同总体方差的记号,即用2σ表示之。而S 2则被作为样本方差的记号。变异数和总体方差一样,都是唯一的,不过它是

一个先验的理论值。样本方差S 2依据统计数据计算而来,但它具有随机性。

社会研究方法_中南大学网络教育_课程考试复习题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复习资料 试题: 1.请以低保家庭生活状况为调查主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2.对你的研究课题进行操作化; 3.问卷设计要求有不少于30道题,要求包含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指导语可以包含在封面信里); 4.问题必须有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同时至少有一个相倚性问题。答案设计可以自由选择多种形式; 5.请尽量避免犯下问卷设计的一些常见错误。 解答:共四页 关于某某社区城市低保家庭生活情况调查问卷 关注和提高贫困群体的收入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帮助这部分人尽快脱贫是各级政府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我认真学习《社会研究方法》这门课程,并将所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对本人居住社区城市低保家庭进行走访调查,随机选取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50户居民家庭为调查样本,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城市低保家庭生活状况调查。 姓名 _________ 性别 _________ 年龄 ______________ 通信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成员人数____________ 1、您的婚姻状况是 □已婚 □离婚 □丧偶 □未婚 2、您的的受教育程度

□小学以下 □初中 □高中或中专 □专科 □本科 □硕士以上 3、您的政治面貌 □群众 □中共党员 □其它党派人士 4、您及其家庭成员每月领取的低保补助是多少 □100元以下 □100-300元 □300-500元 □500元以上 5、您及其家庭成员每月收入主要来源 □种植养植业 □低保收入 □外出打工 □做小生意 □工资收入 □其它 6、您已经享受城市低保的时间 □半年以下 □半年-一年 □一年-二年 □二年以上 7、您及其家庭的住房面积 □50平米以下 □50-80平米 □80-100平米 □100平米以上 8、您及其家庭居住房屋结构 □钢筋混凝土 □砖混材料 □砖瓦砖木 □其它 9、您及其家庭居住房屋来源 □租赁房 □购买商品房 □自建住房 □拆迁安置房 □保障性住房 10、您及其家庭成员中就业人数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具体要求,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到科研工作中。 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 学科体系创新是科研创新的基础性工作。科研创新是以学科体系的不断创新为基础的。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学科体系需要不断加以完善。完善学科体系,应遵循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既注重基础理论进步,又注重为实践服务;既注重历史继承性,又注重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创新;既注重不断调整和充实传统学科的内容,又注重不断增设新兴学科、边缘学科。 学术观点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学术观点创新是科研取得成果的根本要求。应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倡导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和切磋。广大科研人员应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检验真理。为了鼓励学术观点创新,要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把学术探索中出现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也不把政治倾向性问题当作一般学术问题。 科研方法创新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的创新有赖于科研方法的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有多种途径。就目前情况看,应改变基础研究偏重于逻辑推理、应用对策研究偏重于数据说话的单一研究方式,在保持原有侧重点的同时,推动这两种研究的交融和借鉴。也就是说,基础研究不要排斥实证研究,应用对策研究也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作支撑。 准确判断优秀成果、优秀人才、走向世界三个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是一个比较概念,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性质,二是水平。从性质来讲,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世界同类先进成果的产物,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成果。只有这样的成果,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从水平上看,由于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规范、权威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因此优秀成果应具有公认的高水平特点,如转载、引用和同行专家公认,或者经有关方面采用直接转化为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人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成果和人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能出优秀成果是成为优秀人才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优秀人才的标准应当是多方面的,能出获得同行认可和推崇的成果是一个基本条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也是一个基本条件。简要地说,优秀人才应该德才兼备,政治强、业务精、品德好、作风硬。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是就学术交流的层次而言的。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学术成果、学术人才要走向世界,要求学术成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要求学术人才能站在本学科的前沿、与其他国家处于同一等次的学者开展交流、共同提高。此外,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还需要有外语这个基本条件。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甚至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师,不掌握一两门通行外国语肯定是不可能的。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知识点汇总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知识点汇总 1、社会研究: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的特征:(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非自然的。(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四辩的。(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6、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1)解释范围越广泛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2)解释越精准的理论越是好理论;(3)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7、变量:所谓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犯筹、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自变量:我们把那种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叫做自变量。 因变量:把那种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发生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中介变量:指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 8、假设: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9、两种推理方式(1)归纳推理:即从具体的观察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2)演绎推理:即从一般性的理论推演到新的经验性现象。 10、研究问题:指的是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 11、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 12、选题的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13、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14、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有关总体分布特征的资料,提供有关总体结构、现象特点等方面的信息。 15、解释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类型。 16、理论性研究:指的是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 17、应用性研究:指那些侧重于认识现实社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特定的社会政策的经验研究。 18、四种基本的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 19、分析单位:指的是一项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或者说,是一项社会研究中被研究的人或事物。 20、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品。 21、横向研究:横向研究也称为横剖研究,它指的是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纵向研究:指的是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 趋势研究:指的是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风笑天+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笔记整理).docx

社会研究方法 (顾书第十一章“社会工作研究(资料搜集和分析技术)”补充) 一、导论 (一)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a) 人的特殊性;b)研究的干扰性;c)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d) 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e) 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二)研究过程的五个阶段: ①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 选题阶段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选取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 选择问题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 a.主观:研究者理论素养、生活阅历、观察角度、研究兴趣; b.客观:社会环境等。研究问题选择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研究工作的成败。 ②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 研究设计阶段由两部分组成: a.道路选择(为了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设计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 b.工具准备(对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等的准备)。 ③资料的收集;资料收集阶段略。 ④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资料分析阶段: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⑤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得出结果阶段:撰写研究报告,评价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 二、理论与研究 (一)理论研究 有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三个层次。 1.宏观理论(一般性理论) 往往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它的体系通常十分庞大、结构十分复杂、概念十分抽象。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尔文进化论,社会学中结构效用主义理论、交换理论、冲突理论。它往往并不直接与具体的、经验的社会研究发生联系,它们更多是作为研究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种理论视角或依据的一种理论背景。 2.中观理论(中层理论) 即中层理论,介于微观、宏观理论之间,以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或某一类型的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它由几个有限的几组假定所组成,通过逻辑推导可以从这些假定中产生能接受经验研究证实或证伪的具体假设。如:社会学中常见的社会流动理论、社会分层理论、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等等。 3.微观理论 一组陈述若干概念之间关系、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其中一些命题可以通过经验检验。实际上是操作层次上的命题陈述,其特点是直接由经验材料或数据来证明或证伪。具有三个重要特征:a.由一组命题构成;b.这些命题在逻辑上相互联系;c.命题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经验来检验。在具体的社会研究中,大多数理论属于这种形式的理论。如“高的受教育程度倾向于低的生育率”、“工业化导致人际关系疏远”等。 (二)理论的构成要素: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 1.概念 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应。社会学研究中的概念可以是有形的社会现象或抽象事物如社会地位。概念由定义构成,只有在做出定义之后,概念才能有意义。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越明确和丰富,所表达的事物的特征就越清楚,但外延狭小即涵盖面窄。若抽象层次高,则对事物特征的表达就越含糊。 概念可以分为两类:标识某类现象,如太阳,称作常量;往往包括若干个子范畴、属性或亚概念,如性别、职业;称作变量。 对概念的要求:可观察性;可操作性(可约化为子概念);精确、明了,不易产生歧义。 2.变量 ①变量的含义: 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也是概念的操作化。 ②变量的四种类型和测量层次: 变量有四种类型:类别变量;顺序变量;间距变量;比率变量。 相对应的四种测量层次为:定类;定序;定距;定比。 ③自变量、因变量和中介变量 自变量:指的是其变化会引起其他变量发生改变的变量。 因变量:指的是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改变的变量。 当一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就形成了某种因果关系,自变量是主动的变量,因变量是被动的变量。 中介变量:指的是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它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二者之间的位置,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一种方式或途径。 3.命题 指的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关系:概念构成了命题,而理论由一组命题构成。如“工业化水平高”是关于“工业化”这一概念的陈述;“工业化使得人际关系疏远”是关于“工业化”概念与“人际关系”概念之间关系的陈述。 4.假设 假设是命题的常用方式,是一种可以通过经验事实检验的,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是对命题的操作化表达。 (三)理论检验的步骤: 1)详细说明待检验的理论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试题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题 一、简答题 1. 简要介绍测量的4种层次并举例。 答:(1)定类测量:又叫类别或定名测量,是测量层次最低的一种。即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确定其类别。其数学特征主要是等于或不等于。如:社会研究中,对诸如人们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特征的测量。它们分别将被研究者划分成“男女、工人、教师、商人……”等各种不同的群体或类别,且每一类别都是穷尽且互斥的,即既是相互排斥,互不交叉重叠,又对各种情况包罗无遗。 (2)定序测量:又叫顺序或等级测量,可以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的序列。其数字特征是大于或小于,它比定类测量高一个层次。比如:测量人们的文化程度,可将其分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这是一种由低至高的等级排序,还有如:测量城市的规模,人们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平,住房条件等都属于定序测量。 (3)定距测量:又叫等距或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且可以确定它们互相间不同等级的间隔和数量差别。数值特征是加或减。比如:公元年代,智商,温度等。这些都可以进行加减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定距测量的值虽然可以为0,但这个0不具备数学中的意义。如说温度为零,并不是代表没有温度,二是说达到了冰点温度。

(4)定比测量:又叫等比或比例测量。它除具有上述三种测量的全部性质外,还有一个绝对的零点,即有实际意义的零。它测量所得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外,又能进行乘除运算。如:对人们的收入、年龄、出生率、城市人口等进行的测量都是定比测量。 2. 什么是区位谬误?请举例说明。 答:又叫层次谬误,生态谬误或体系错误,指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作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作结论的现象。如在以城市为分析单位调查犯罪现象时,研究者发现,流动人口多的城市的犯罪率大大高于流动人口少的城市,呈现出“城市的流动人口越多,城市的犯罪率越高”的趋势。若研究者据此得出“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的犯罪率高”,则犯了层次谬误。因为他的调查资料以城市为单位收集而来,所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有关城市的结论,而不能是以有关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的结论。 3. 什么是概念操作化? 答:指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它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比如:将抽象概念“同情心”转化为“主动帮助盲人过街,主动给讨饭者钱物,主动向灾区捐款等就是操作化的一个例子。 4. 我们做研究为什么要抽样? 答:抽样指按一定方式从总体中选择或抽出样本的过程。在研究中之所以要进行抽样可从以下几方面说明:第一,抽样作为人们从部分认识整体这一过程的关键环节,其基本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第二,在社会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对象的选取问题,即如何从总体中选出一部分对象作为总体代表的问题。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在研究中节省时间,方便有效。

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为贯彻“挑战杯”竞赛的宗旨,帮助参赛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更好地进行参赛作品选题制作,特请有关专家拟定了本参考题目。 总体要求: 鼓励参赛学生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 会重要精神,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要求,用建设性的态度和改革发展的眼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典型调查,以小见大,独立思考,了解新情况,反映新问题,体认新实践,研究新经验,深刻认识国情,拓展时代视野,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理解和把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和科学严谨的精神,锻炼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赛的作品,论文类每篇在8000 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 字以内。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作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等。 本届组委会不接受没有列为竞赛学科的作品参赛。

哲学类 1.从改革开放40年经验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2.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实践,推进改革开放的典型调查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和经验典型调查 4.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 5.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经验典型调查 7.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与经验调查研究 8.新的时代条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调查研究 9.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典型调查 10.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究 11.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调查和研究 1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的典型调查和研究 13.提高战略思维、里斯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推进工作进展的典型调查研究 经济类 1.农村“精准扶贫”典型与经验调查研究

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 第一单元:导论 1?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经验性,实证性。 3?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 1研究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地。 2 研究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4?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1?人的特殊性。2?研究的干扰性。3?社会现象的复杂性。4?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5?保持客观性的困难5?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 1?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2?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3?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4?社会研究者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5?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6?不同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6?社会研究方法论: 1实证主义方法论(定量研究) 2人文主义方法论(定性研究) 7?社会研究过程的两项任务:资料收集和分析(具有专门性,技术性,操作性) 8?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1)方法论:哲学基础,逻辑,范式,价值,客观性。 2)基本方式: 1调查研究:包括抽样,问卷统计分析,相关关系(统计分析--定量) 2实验研究:包括操纵与控制,实验组,控制组,前侧,后侧,实验刺激,因果关系(统计分析--定量)3实地研究:包括参与观察,深入访谈,研究者的角色,投入理解,扎根理论(定性分析--定性) 4文献研究:包括内容分析,编码与解释,二次分析,现有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定量定性分析--定性) 3)具体方法技术:问卷,结构式访问和无结构是访问,局外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量表法,抽样方法,测量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9?实证主义--认为只有客观的,实证的和定量的研究才符合科学的要求,才具有价值。{孔德,涂尔干}(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定量研究) (人文主义------自然主义——定性研究) 10研究的主要阶段: 1选择问题阶段:主要任务--a ?选取研究主题 b.形成研究主题 2研究设计阶段:为实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3研究的实施阶段,就是资料的收集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重点整理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重点整理 题型: 1、填空题:20*1分=20分 2、不定项选择:10*1分=10分 3、名词解释:5*4分=20分 4、简答题:5*5分=25分 5、论述题:两题12分+13分=25分 一、导论 1、社会研究的概念: PPT:社会研究指的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社会研究的目标是探索和理解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世界。而从事这种活动所用的方法,就是社会研究方法。 书本: (P2)社会研究是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泛指对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研究,即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下运用系统的方法,通过建立科学理论来解释具体社会现象,并力图找到具体现象背后的普遍规律。 (P4)社会研究方法:有目的的对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类各种社会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和手段。其研究对象包括社会要素、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意识、社会生活及与之相关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内容。 2、社会研究的特点:(P5) (1)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科学性(指研究者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2)研究的方式是实证的(价值中立)——实证性(社会研究不涉及到价值判断,或者说研究者在研究中要保持一种“价值中立”的态度。) (3)研究的主题是经验的(可检验,也重复)——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获取的资料,并能通过验证资料的验证。) (4)研究过程是客观的——客观性(指研究者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获得的经验事实是客观的。) 3、社会研究的类型:(P11) (1)按研究性质: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2)按研究目的: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3)按研究对象的范围: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4)按社会研究的应用领域:行政统计调查、学术性调查、民意调查、市场调查 (5)从时间性角度:横向研究、纵向研究(P18) ①横向研究/横剖研究/截面研究:(瞬间取景)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横剖研究通常是较简单、较省钱的方法,但缺点是无法捕捉社会过程或变迁状况,是调查研究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②纵向研究/纵贯研究:指的是在较长时期内的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分析社会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探讨社会现象的前后联系,力图揭示社会现象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纵贯研究通常比横剖研究来得复杂,涉及的成本也比较高,但也比较有力,特别是当研究者想要寻找社会变迁问题的答案时。 ●纵贯研究的三种主要类型:(区别) A.趋势研究/时间序列研究:在不同时点上所进行的若干次横向研究必须是具有同样的研究内容,采用的是同样的测量方法(总体的某一特征一直得到研究)。(书本:是指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变化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一般总体在不同时间点的资料比较,以揭示和发现现象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B.同期群研究/同龄群研究/世代研究/人口特征组研究: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每

社会研究方法总结

社会研究方法总结社会研究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而探索社会现象及其本 质和规律的专门的 1. 科学研究活动是指社会调查研究活动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2.经验性,社会的认识社会研究的理论性特征包含接受理论指导和得出理论结论两层含义3. 属于类别概念的有:老年人、残疾人4. 5.属于集合概念的有:组织、社区、国家、社会就会发生以偏 6.如果用企业内部员工的个人目标的总和来代表企业的目标,概全的错误则是指将高层次分析单位中得出的结论简单地推论其中每个成简单还原, 7. 员,例如,用企业经营目标去推论每个员工的目标,现状调查,是指对某类社会现象实际存在的状况及其表现的调查 8.所谓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是指社会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即对社会研究方 9. 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哲学论证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 区别主要在于研究目标的不同,理论性研究10.关心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应用性研究则要解“如何做”的问题探索性研究是研究者在整个研究工作的前期阶段中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11. 题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从研究的目的划分,社会研究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12. 究描述性研究回答“是什么”,解释性研究回答“为什么”是解释社会现13. 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14.普查又称普遍调查或整体调查,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 全国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属于普查15.典型调查是指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被研究的总体中有目的地16. 选取一些典型的个案来加以调查典型个案是指能够代表总体中某类群体突出特征的个案17.重点调查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比较集中的、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18. 或几个单位进行的调查横向研究又称横剖研究,它指的是关于某类社会现象在一个时间点或时19. 间段里的存在状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民意测验、市场调查和人口普查都是横向研究的例子20.纵向研究指的是在前后不同的时间里分别对某种或某些 社会现象进行调21. 查趋势研究是对某种社会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 研究22.同期群研究,是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23. 变化的研究,同组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24.同组织研究与同期群研究比较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同组研究每次调25. 查所用的都是同一个样本,而同期群研究中的样本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在社会研究的最初阶段中,选题和研究设计是其最主要的工作26. 任何一个社会研究项目都是从选题开始27. 社会研究的题目主要来源于社会实践和理论的发展28.纯自主选题是指完全由研究者自己选定研究题目,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29. 的影响纯自主选题,一般只用于一些教学性的研究项目和纯粹按照个人学术兴30. 趣出发的项目31.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多研究题目是以上级定是的方式而选定的,目前,在一些研究机构中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采用这种选题方式 理论抽象,是指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在考32. 虑这一特征时暂时忽略其他特征理论概括,是指在思维中按照抽象出来的特征对社会现象进行的归类表33. 述概念,是指人们在思维和表述中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本质特征的反映34. 35.变量,就是指在经验中可以测量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取值的概念理论模型,是指人们在抽象思维的领域中对外部客观现实的各种要素特36. 征及其关系的再现当研究所涉及的变量数较多时,常采用变量结构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参考答案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1、简述价值分析与实证研究 2、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必要性/重要性) 3、教材读后感 4、试论统计分析原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 1、价值分析:价值工程是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即进行的价值与成本革新活动。价值工程与价值分析两种活动都是对商品的价值、功能与成本进一步做思考与探索。 价值工程与价值分析两种活动都是对商品的价值、功能与成本进一步做思考与探索,以小组活动方式,集思广益朝各方向寻求最佳方案,再运用体系分工的方式达成价值提升或降低成本的目标。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是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即进行的价值与成本革新活动,因为仍在工程设计阶段,故称为价值工程;而一旦开始量产后,往往为了成本或利润压力,非进行详尽的价值分析难以发掘可以降低成本或提高价值的改善点。此阶段以后持续的分析是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法,就称为价值分析。 价值工程虽然起源于材料和代用品的研究,但这一原理很快就扩散到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大体可应用在两大方面:工程建设和生产发展、组织经营管理方面。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首先实证研究是以“存在一个客观世界”的世界观为前提,它坚信有一个客观世界存在。而我们实证研究就是不断地通过研究,去接近这个客观的世界。实证主义所推崇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根据以上原则,实证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特征:数理和案例。 2、伴随社会科学的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科学内部的方法论意识日益自觉,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等等,正成为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激烈讨论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真理观,特别是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社会科学的性质、功能和方法,是我国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学术要求和前提。 社会科学也是科学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或哲学研究,不仅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规范的建立,对于社会科学的规划、组织和管理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加强理论的宣传,加强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特殊价值就在于提供探究事物的合乎逻辑和利于观察的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越过个人的偏见,超越个人的眼界来看世界。这就是掌握着解决社会问题方案的"超然领域"在一个越来越压抑和觉醒的时代,我们不断地希望逃避现实的社会问题,而转向和自身利益有关的事物。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面对问题,并且体验如何改变世界。

社会研究方法试题范文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期末试卷 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普遍调查的特点。 答:由于普遍调查涉及的对象多、范围广,所以这一调查方式有以下特点:1.工作量大,耗时、费力、费钱。2.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3.调查项目不能多。 2、简述随机抽样的一般程序。 答:1、界定总体。2、制定抽样框。3、决定抽样方案。4、实际抽取样本。5、评估样本质量 3、简述选题的标准。 答:选择调查课题既然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当然应该高度重视选题的工作。为了选好题、选准题,必须明确进行选题时应该依据的标准。在实践中,人们通常采用下列几条标准来作为选择调查课题的依据。这几条标准是: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4、简述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 答:1总体的规模。2抽样的精准性。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4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时间。 5、简述抽样的一般程序。 答1、界定总体。2、制定抽样框。3、决定抽样方案。4、实际抽取样本。5、评估样本质量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抽样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1)设计阶段:确定抽样调查目的,作用和要求;确定调查对象(总体)的范围和样本单位的样式;确定抽取样本的方式和样本单位的数目;组织抽取样本单位的工作;辅助工作的准备,如人员培训,资料印刷,工作进度安排。 (2)样本资料的收集 (3)资料的整理和推算 2、试论述社会调查的特征。

答:(1)随机性 客观现象可以分作确定性现象和非确定性现象。确定现象是指在某种条件下一定发生的想象。非确定性现象是指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现象。 (2)统计规律性 由于存在着随机性,人们就不能简单地把抽样结果当做总体分析的数据。但抽样结果与总体性质也并非毫无关系。统计的内在规律性,使我们可以透过抽样推论总体。抽样结果与总体性质是两个既有差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两个量。 三、操作题(共40分) “新的一年将继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保体系,争取使每个人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活得更有尊严......” 请结合课程内容试对上述论述中的“尊严”一词进行概念操作化。 答:尊严的概念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简而言之,尊严就是权利和人格被尊重。尊严就是不容亵渎的,尊严是不分男女的只是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所以自己要保护的东西也不一样,活得更有尊严,活得更好。 提交截止日期:2016年6月28日 注:请将文档保存类型设为“word 97-2003 文档”。 雷同卷按0分处理!

社会学定量分析中的内生性问题测估社会互动的因果效应研究综述

社会2010 4CJS 第30卷 社会学定量分析中的内生性问题 测估社会互动的因果效应研究综述 陈云松 范晓光*作者:陈云松 牛津大学纽菲尔德学院(Author 1:C hen Yun s ong ,Nu ffiel d Coll ege ,Oxford Un i versity) E m ai:l yunsong .chen @nu ffiel d .ox .ac .uk ;作者2:范晓光,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Author 2:Fan X i aoguang ,Ins tit u te of Sociol ogy ,Zheji ang Acade my of Soci al Sciences) **作者感谢To m Sn ij ders 、PeterH edstr m 、Nan D i rk deG raaf 、陈友华、郝大海、李煜等教授与徐建牛、吴桂英、章奇、李志赟和郭茂灿等同对本文的批评和建议。此外,还要感谢 社会!匿名审稿人宝贵的评审意见。文责自负。 摘 要:因果关系是社会学分析的核心议题。然而,基于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都会受到内生性问题的困扰,从而往往难以作出恰当的因果性推断。大量现有的社会学定量分析虽以解释为己任,但实质上要么仅仅停留在描述统计相关阶段,要么得出错误的因果性结论。本文以社会互动研究为例,详细讨论了遗漏偏误、自选择偏误、样本选择偏误和联立性偏误等四种主要的内生性问题的来源,并介绍了克服内生性问题的一系列模型识别方法。最后还基于中国综合调查(CGSS2003)问卷,提出了通过提高调查数据信息量以利克服内生性问题的可能性。 关键词:内生性 因果效应 社会互动 The Endogeneity P roble m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A Revie w of Estimating Caus al Effects of Social Interaction Chen Yunsong &Fan X iao guang Abstract :Cause effect relationsh i ps are the core area i n soci ol ogical analysis .H ow ever ,soci ologi cal anal ys i s based on survey data is confronted by the endogeneity prob l em wh i ch p l agues causal i n f erences .M any existi ng stud i es am i i ng at provi d i ng explanati ons f or soci al pheno m ena ei ther merel y descri bes the statistical associ ati ons a m ong variables or arrives at prob l emati c causal concl usi ons .Focusi ng on t he soci al i nteracti on stud i e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m aj or sources of potenti al endogeneity b iases ,na m el y ,the om itted variab le bias ,self selecti on b ias ,sa mp le selection b i as and the sm i ultaneity b ias .U seful m odel 91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试题样本

社会研究办法期末考试题 一、简答题 1. 简要简介测量4种层次并举例。 答:(1)定类测量:又叫类别或定名测量,是测量层次最低一种。即将研究对象不同属性或特性加以区别,标以不同名称或符号,拟定其类别。其数学特性重要是等于或不等于。如:社会研究中,对诸如人们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奉等特性测量。它们分别将被研究者划提成“男女、工人、教师、商人……”等各种不同群体或类别,且每一类别都是穷尽且互斥,即既是互相排斥,互不交叉重叠,又对各种状况包罗无遗。 (2)定序测量:又叫顺序或级别测量,可以按某种特性或原则将对象分为强度、限度或级别不同序列。其数字特性是不不大于或不大于,它比定类测量高一种层次。例如:测量人们文化限度,可将其分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这是一种由低至高级别排序,尚有如:测量都市规模,人们社会地位,生活水平,住房条件等都属于定序测量。 (3)定距测量:又叫等距或区间测量。它不但能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别为不同类别,不同级别,且可以拟定它们互相间不同级别间隔和数量差别。数值特性是加或减。例如:公元年代,智商,温度等。这些都可以进行加减,但值得注意是定距测量值虽然可觉得0,但这个0不具备数学中意义。如说温度为零,并不是代表没有温度,二是说达到了冰点温度。

(4)定比测量:又叫等比或比例测量。它除具备上述三种测量所有性质外,尚有一种绝对零点,即有实际意义零。它测量所得数据既能进行加减外,又能进行乘除运算。如:对人们收入、年龄、出生率、都市人口等进行测量都是定比测量。 2. 什么是区位谬误?请举例阐明。 答:又叫层次谬误,生态谬误或体系错误,指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大集群分析单位作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小或非集群分析单位作结论现象。如在以都市为分析单位调查犯罪现象时,研究者发现,流动人口多都市犯罪率大大高于流动人口少都市,呈现出“都市流动人口越多,都市犯罪率越高”趋势。若研究者据此得出“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犯罪率高”,则犯了层次谬误。由于她调查资料以都市为单位收集而来,所得出结论也只能是关于都市结论,而不能是以关于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结论。 3. 什么是概念操作化? 答:指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观测详细指标过程。或者说,它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概念进行详细测量时所采用程序,环节办法手段详细阐明。例如:将抽象概念“同情心”转化为“积极协助盲人过街,积极给讨饭者钱物,积极向灾区捐款等就是操作化一种例子。 4. 咱们做研究为什么要抽样? 答:抽样指按一定方式从总体中选取或抽出样本过程。在研究中之因此要进行抽样可从如下几方面阐明:第一,抽样作为人们从某些结识整体这一过程核心环节,其基本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某些结识总体”这一目的途径和手段;第二,在社会研究中,抽样重要解决是对象选用问题,即如何从总体中选出一某些对象作为总体代表问题。这样就有助于咱们在研究中节约时间,以便有效。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复习.整理版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1.试述定量研究的作用和意义。(第一讲) 答:定量研究的作用:①揭示事物内在规律;②预测事物发展趋势;③做出决策 定量研究的意义:①已有的量化研究可以让我们估测某一个影响因素的大小;②量化研究使我们在不同的“理论”之间得以检验;③淘劣存优;提出新的关注问题;④“非政治化”2.社会研究以外的知识来源有哪些?(第二讲) 答:权威、传统、常识、媒体神话、个人经验。 3.为什么社会研究总是比其他方法来得高明?(第二讲) 答:因为,比起其他方法,社会研究是个更讲求结构、组织和系统的过程。从其他方法得到的知识经常是对的,但是根据研究而来的知识,更可能是正确的,并且只有比较少的错误。 4.个人经验常犯的四大错误是什么?(第二讲) 答:过度概化:这发生在当你握有某些你相信的证据,然后假设这些证据也适用于其他的状况时; 选择性观察:这是发生在当你特别注意某些人或事,并且根据他(它)们的特性进行概括时;过早妄下判断:发生在当你觉得掌握了全部的答案,因而不再需要倾听、向外寻找信息或是提出质疑之时; 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是指我们根据我们所肯定的或崇拜的事物,做出过度概括。(需要记住定义) 5.执行一项研究计划涉及哪些步骤?(第二讲) 答:1、选择主题。2、聚焦问题。3、文献述评。4、研究设计: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什么资料? 5、分析资料:借助什么社会统计模型? 6、解释发现。 7、撰写报告:研究背景、研究方式与过程和研究发现。 6.社会研究当中通常会遇到哪些困难?(第三讲) 答: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7.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有哪些?(第三讲) 答: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 8.什么是测量?测量的四要素分别是什么?(第四讲) 答:测量的定义: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四要素:测量客体、测量内容、测量法则、数字和符号 9.有效测量法则的条件是什么?(第四讲) 答:准确性、完备性、互斥性 10.测量有哪四个层次?四种测量尺度在数学性质上有何不同?(第四讲) 答:定类、定序、定距、定比 四种测量层次的数学特性总结

社会研究的定量分析

第九章社会研究的定量分析 作为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的社会现象有其质和量两方面,我们对整理好的资料也必须展开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分析,缺一不可。但是,定性分析是以研究者的理论功底为基础,主要靠个人的悟性。定量分析就不同了,它是我们每个人通过学习都可以统一掌握的技术。所以学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堂教学在资料分析方面重点讲得是统计分析,定性分析所需要的悟性则留给学习者平时逐步积累。 9.1 统计调查资料及其整理 经过调查收集上来的资料虽然是大量的,却很可能是杂乱无章的,用它来直接做分析往往有困难。统计整理是对调查数据资料的条理化、系统化和有序化,通过它,社会调查研究才能进入统计分析阶段。因此,资料整理是沟通社会调查和资料分析的桥梁。 不过,资料整理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个自然过程,并非一定先要专门学习不可。但调查来的数据资料有所不同,它的整理有一套规范的做法,这是需要专门学习的。所以与统计分析相匹配,课堂教学在资料整理方面重点讲得是调查数据资料的整理,主要是指统计调查资料的整理,简称统计整理。当然其他调查资料的整理也能触类旁通,由此受到启发。 一、统计分组和频数分布 统计整理是与统计分组相联系的。所谓统计分组,就是将情况相同或相近的数据资料加以分门别类的归并,使之简单明晰,以便为统计分析中提取各种有用信息打下基础。 频数分布是统计分组的结果,它是指众多的调查数据在各个组(各类别、各等级或各区间)出现或发生的次数。频数分布是对客观事物自然形成的分布状态的集中反映和描述。如一个学校的学生的性别有男也有女,而且男同学和女同学的人数不尽相同,我们将这种情况如实地描述出来,便得到该校学生性别的频数分布。 将原始资料编排成序列资料,再把序列资料编制成为频数分布表(频数用f表示)。这样一来,学生总体中的性别分布状况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原始资料次序资料分组资料,这反映了对资料进行整理和简化的顺序。这三种形式是依次逐步简化和条理化的,使人们看起来越来越容易、越来越清楚。 二、频率分布与总体内部结构 分组资料虽然简单明了,但不能直接显示出总体内部结构。为了实现这个要求,就要在分组资料的基础上派生出频率分布表(频率用P表示)。频率就是各组人数占总体人数的比重,即P=f/N。比重都小于1,经常用百分数来表达,它反映了对象总体的内部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