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晓东《文物学》名校考研真题(古代文化史迹)【圣才出品】

李晓东《文物学》名校考研真题(古代文化史迹)【圣才出品】

李晓东《文物学》名校考研真题(古代文化史迹)【圣才出品】
李晓东《文物学》名校考研真题(古代文化史迹)【圣才出品】

第11章古代文化史迹

一、名词解释

1.唐昭陵[四川大学2015年研]

答: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九嵕山主峰。自贞观十年(636年)始建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完成,历13年。五代时被盗。墓北有祭坛和司马门址、著名的昭陵六骏原置司马门东西两庑。墓正南有朱雀门和献殿,并有皇族、文武大臣陪葬墓167座。

2.斗拱[中山大学2014年研]

答:斗拱,又称枓栱、斗科、欂栌、铺作等,是中国汉族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斗拱的承重结构,可使屋檐较大程度外伸,形式优美,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

3.黄肠题凑[浙江大学2014年研]

答:黄肠题凑是指西汉帝王及贵族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型结构墓。黄肠是指黄心的柏木,即堆垒椁室所用的柏木枋木心色黄;题凑即指以黄芯的短柏木枋顶端向内垒成墓壁,四壁的柏木枋皆与最近的棺壁垂直,题凑之内另有木椁。题凑之制在东汉时期随着大型多室砖墓的盛行已趋于消弭。

4.尸乡沟商城[西北大学2014年研]

答:尸乡沟商城是中国商代早期都城遗址。它位于河南省偃师县城西1公里处,北靠邙山,南临洛水。其城址覆盖在地面下1~4米,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余米,北部宽1215米,中部宽约1120米,南部宽740米。该遗址的发现,为探讨夏文化和确认汤都西亳城址具有重要意义。

5.镇墓兽[山西大学2014年研]

答: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有兽面、人面、鹿角,是为镇摄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从考古发现的情况考察,镇墓兽最早见于战国楚墓,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期,五代以后逐步消失。镇墓兽的制作,早则为木、骨质、陶质极少,以后主要为陶质和唐三彩,金属和石制品极为少见。

6.西坡墓地[北京大学2014年研]

答:西坡墓地是指河南灵宝西坡新石器时代大型墓地,是仰韶文化中期的核心地带,目前已发现的该时期大型遗址多集中在灵宝境内,2000年至2006年,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6次主动科学发掘和系统钻探,发掘面积累计5000余平方米,历年发掘均有重要发现,这些发现极大深化了学术界对仰韶文化中期社会复杂状况的认识。

7.殷墟[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研]

答:殷墟是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县小屯村及其周围,面积约30平方公里,商代盘庚迁殷至商亡皆以此为都。殷墟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从1928年起经多次发掘,先后发现宫殿、作坊、陵墓、祭祀坑等遗迹,以及青铜器、骨角器、陶器、玉器、甲骨等大

量遗物。特别是甲骨文的发现印证了史籍关于商的记载,确立了商的历史地位。50多年所获资料,推动了诸如甲骨学、商代社会性质、手工艺水平、青铜器、墓葬制度等方面研究工作的深入。

8.庞贝遗址[中山大学2013年研]

答:庞贝遗址是罗马的一座古城遗址,约建于公元前7世纪,距维苏威火山10公里。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爆发,庞贝被湮没。庞贝城于1748年开始发掘,城址略呈长方形,有城墙环绕,四面设置城门,城内大街纵横交错,街坊布局有如棋盘。由于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为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9.燕下都[四川大学2012年研]

答:燕下都是指战国中、晚期燕国都城遗址,位于河北省易县东南。从历年出土的兵器铭文看,该城的繁荣时期主要在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年)。公元前222年,秦灭燕,下都废弃。1930年,以马衡为首的燕下都考古团开始对老姆台进行了发掘。古城平面呈方形,城市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城是燕下都的主体,和西城都略呈方形。宫殿建筑以武阳台为中心,武阳台以北,依次有望景台、张公台、老姆台诸夯土台基,是其主要的宫殿区。在东城的西北隅有两个公共墓区。宫殿区周围出土大量陶制泄水管道和瓦当、筒瓦、板瓦、陶井圈等。城内有制铁、兵器、骨器作坊遗址,居民区有制铁、兵器、铸钱、烧陶作坊遗址。

10.曾侯乙墓[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研]

答:曾侯乙墓是战国时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呈“卜”字形,位于湖北随州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1978年发掘。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为多

边形竖穴墓。南北16.5米,东西21米。内置木椁,椁外填充木炭及青膏泥,其上为夯土。整个墓葬分作东、中、北、西四室。东室置曾侯乙木棺,双重,外棺有青铜框架,外有的类似窗户的图案,内棺外面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13具。墓主45岁左右;殉葬者为13~26岁的女性。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

11.孝堂山墓祠[山东大学2012年研]

答:孝堂山墓祠是东汉墓地祠堂。墓祠位于山东省长清县孝堂山顶,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式建筑物。墓祠主要记录祠主的经历和车骑出行、庖厨宴饮、狩猎百戏等图像。孝堂山墓祠画像以阴线雕刻为主,技艺纯熟、简练传神,是汉画像石中少见的精品。

12.紫禁城[复旦大学2011年研]

答: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紫微垣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所以把皇帝的居所喻为紫宫,故旧称紫禁城。紫禁城的建筑对称布局、院落组合、空间安排、单体建筑、建筑装修、室内外陈设、屋顶形式以及建筑色彩等,都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征。其建筑布局是: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

13.广州汉墓[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广州汉墓是西汉中期的诸侯王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山,1983年发掘。南越王墓为一座“凿山为藏”的石室墓,采用竖八凿洞的方法构筑而成。平面呈“士”字形,墓室按照“前朝后寝”规格布局,共分7间。墓内随葬品丰富,品类繁多,出土金银、铜、铁、陶、玉、琉璃、漆木、竹等遗物1000余件,其中以“文帝行玺”金印和“丝缕玉衣”最具价值。“文帝行玺”金印以及“赵眜”玉印,证明了陵墓主人的身份。南越王墓的形制结构和葬俗在西汉石室墓中最为突出和独特,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14.阙[西北大学2011年研]

答:阙是古代常设于城池、宫殿、陵墓、祠庙和宅第等建筑群入口处的一种标志性建筑物。因而又有阙门一称。阙始于西周,盛行于西汉,唐宋衰落。它一般以石筑成,也有以土坯或砖筑的,亦有木构阙楼。阙的类型可分为独立的双阙和门楼式阙2种。独立的双阙间不设门,上覆屋顶;门楼式的阙是门阙合一,在双阙之间联以单层或多层檐屋,形成门楼。有的阙上还布满雕刻。

15.寺墩遗址[南京大学2011年研]

答:寺墩遗址是指位于中国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遗址。1973年该遗址被发现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郑陆镇,距今约4500年,根据地层堆积及清理的两座墓葬,寺墩遗址分两个文化层:下层属崧泽文化,上层属良渚文化。经常州市博物馆调查,它被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

二、简答

1.秦汉墓葬制度,地面设施和陪葬品。[吉林大学2015年研]

答:(1)墓葬制度

秦汉时期人殉制度到汉代基本结束。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位于陕西临潼县。秦始皇陵园开创的陵园制度,对此后历代帝王陵园产生了重大影响。汉代普遍用横穴式的洞穴作墓圹,用砖和石料筑墓室,在形制上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这是中国古代墓制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从西汉中期才开始的,首先发生在黄河流域,然后普及到各地。在秦和西汉前期,贵族地主阶级仍沿用竖穴式土坑墓,墓中设木椁。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和北方的边远地区,竖穴式木椁墓一直延续到西汉后期,甚至东汉前期。在秦和西汉的竖穴式木椁墓中,棺椁制度沿袭周代的礼制,有严格的等级。

(2)地面设施

秦汉墓葬,特别是皇帝及高级官吏的墓葬,在地面设施上继承战国旧制并有所发展,新兴的设施有墓碑、祠堂、墓阙、人物或动物的石雕像等。墓碑主要流行于东汉,石制,碑身长方形,碑额有一圆孔。祠堂始于西汉,流行于东汉,系供祭祀之用。墓阙为墓域门外礼仪性建筑,始于西汉,东汉流行,如东汉时嘉祥武氏阙、新都县王稚子阙、雅安高颐阙等。人物和动物石雕像,始于西汉,如霍去病墓前的石人、石兽,东汉流行,并成为定制。人物像主要有亭长或门卒等,动物像有狮、虎、马、羊等,前者以示守卫墓域,后者含有镇墓之意。汉代墓上设施对后代有深远的影响。

(3)陪葬品

秦汉墓葬中随葬品和战国时代相比,青铜器减少,漆器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为了储存大量的食物和饮料,墓内常有许多大型的陶器。西汉前期和中期,主要随葬生前的实用器。西汉中期以后,增添了各种专为随葬而作的陶制明器,包括仓、灶、井、磨、楼阁等模型和猪、

文物学基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明器、类比法、玉衣制度、遗迹、瓷器、《金石索》、青铜器、文物、复合体文物、列鼎制度、打制石器、考古学文化、俑、磨制石器 二、单项选择题。 1、《考古图》就是___宋代所著。 A、赵佶 B、欧阳修 C、吕大临 D、王厚之C 2、中国文物管理得原则与方式就是____ A、采取分级管理 B、采取多级管理 C、采取阶梯性管理 D、采取两端管A 3、以下属于不可移动文物得就是:_____ A、石器 B、玉器 C、古建筑 D、铜器 C 4、以下属于黄河上游得考古学文化就是____ A、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 B、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 C、仰韶文化(黄河上游) D、良渚文化(长江上游)C 5、原始瓷已知始见于____。 A、周代 B、秦 C、 D、商代D 6、瓷器已知始见于__。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两晋B 7、以下不属于仰韶文化类型得就是____。 A、半坡类型 B、史家类型 C、马家窑 D、庙底沟类型C 8、以下属于遗物得就是_____ A、二里头宫殿遗址 B、郑州商城 C、窑址 D、河姆渡文化骨耜D 9、以下不属于文物教育得场所得就是_____。 A、博物馆 B、纪念馆 C、动物园 D、不可移动得文物单位C 10、著名得素纱禅衣与T型帛画就是在___墓中出土得。 A、马王堆汉墓 B、刘胜墓 C、南越王墓 D、妇好墓A 11、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属于_____。 A、文化市场 B、文物管理机构 C、稽查大队 D、收藏机构B 12、以下不属于马家窑文化得类型为:____ A、石岭下 B、半山 C、半坡 D、马厂C

13、以下不属于文物管理得内容为:_____ A、法规管理 B、资源管理 C、计划管理 D、技术管理B 14、九鼎七簋反映了列鼎制度中严格得等级关系,它就是指_____等级得人得陪葬级别。 A、诸侯 B、天子 C、大夫 D、士B 15、下列属于良渚文化遗迹得就是_____ A、玉琮 B、玉璧 C、锥形器 D、贵族墓地D 16、由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及文物与考古研究机构收藏得文物就是_____。 A、馆藏文物 B、流散文物 C、复合体文物 D、单体文物A 17、抢救性考古发掘管理方面,要认真贯彻_____ 得方针。 A、发掘为主 B、抢救为主 C、保护为主 D、保护为主,抢救第一D 18、九鼎七簋反映了列鼎制度中严格得等级关系,它就是指_____等级得人得陪葬级别。 A、诸侯 B、天子 C、大夫 D、士B 19、以下器物中属于礼器得就是_____。 A、剑 B、鼎 C、戈 D、簇B 20、宋代吕大临所著____就是现存年代最早且有系统得古器物图录。 A、《考古图》 B、《宣与博古图》 C、《钟鼎款识》 D、《金石录》A 21、以下不属于文物鉴定得内容就是____。 A、辨别真伪、 B、考察艺术性 C、断代年代 D、价值评估B_ 22、文物依存在形态一般可以分为_____两大类。 A、公藏文物与庋藏文物 B、宗教文物与科技文物 C、生活用品与生产工具 D、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D 23、以下不属于____黄河上游得考古学文化。 A、仰韶文化 B、、马家窑文化 C、红山文化 D、齐家文化C 24、云梦睡虎地出土得就是_____简。 A、秦 B、汉 C、三国 D、战国A 25、现代名人故居、墓葬及遗物等文物得价值以_____为主。 A、科学性 B、历史性 C、纪念性 D、艺术系C 26、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常常以_____纹饰作为主要装饰。 A、谷纹 B、蒲纹 C、山字纹 D、饕餮纹D

文物学基础复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共15 分) 明器、类比法、玉衣制度、遗迹、瓷器、《金石索》、青铜器、文物、复合体文物、 列鼎制度、打制石器、考古学文化、俑、磨制石器 二、单项选择题。 1、《考古图》是宋代所著。 A、赵佶 B、欧阳修 C、吕大临 D、王厚之C 2、中国文物管理的原则与方式是 A、采取分级管理 B、采取多级管理 C、采取阶梯性管理 D、采取两端管A 3、以下属于不可移动文物的是: A、石器 B、玉器 C、古建筑 D、铜器 C 4、以下属于黄河上游的考古学文化是 A、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 B、龙ft文化(黄河中下游) C、仰韶文化(黄河上游) D、良渚文化(长江上游)C 5、原始瓷已知始见于。 A、周代 B、秦 C、 D、商代 D 6、瓷器已知始见于。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两晋 B 7、以下不属于仰韶文化类型的是。 A、半坡类型 B、史家类型 C、马家窑 D、庙底沟类型 C 8、以下属于遗物的是 A、二里头宫殿遗址 B、郑州商城 C、窑址 D、河姆渡文化骨耜 D 9、以下不属于文物教育的场所的是。 A、博物馆 B、纪念馆 C、动物园 D、不可移动的文物单位 C 10、著名的素纱禅衣和T 型帛画是在墓中出土的。 A、马王堆汉墓 B、刘胜墓 C、南越王墓 D、妇好墓 A 11、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属于。 A、文化市场 B、文物管理机构 C、稽查大队 D、收藏机构 B

12、以下不属于马家窑文化的类型为: A、石岭下 B、半ft C、半坡 D、马厂 C 13、以下不属于文物管理的内容为: A、法规管理 B、资源管理 C、计划管理 D、技术管理 B 14、九鼎七簋反映了列鼎制度中严格的等级关系,它是指等级的人的陪葬级别。 A、诸侯 B、天子 C、大夫 D、士 B 15、下列属于良渚文化遗迹的是 A、玉琮 B、玉璧 C、锥形器 D、贵族墓地 D 16、由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及文物与考古研究机构收藏的文物是。 A、馆藏文物 B、流散文物 C、复合体文物 D、单体文物 A 17、抢救性考古发掘管理方面,要认真贯彻的方针。 A、发掘为主 B、抢救为主 C、保护为主 D、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D 18、九鼎七簋反映了列鼎制度中严格的等级关系,它是指等级的人的陪葬级别。 A、诸侯 B、天子 C、大夫 D、士 B 19、以下器物中属于礼器的是。 A、剑 B、鼎 C、戈 D、簇 B 20、宋代吕大临所著是现存年代最早且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 A、《考古图》 B、《宣和博古图》 C、《钟鼎款识》 D、《金石录》A 21、以下不属于文物鉴定的内容是。 A、辨别真伪、 B、考察艺术性 C、断代年代 D、价值评估B_ 22、文物依存在形态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 A、公藏文物和庋藏文物 B、宗教文物和科技文物 C、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 D、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 D 23、以下不属于黄河上游的考古学文化。 A、仰韶文化 B、、马家窑文化 C、红ft文化 D、齐家文化 C 24、云梦睡虎地出土的是简。 A、秦 B、汉 C、三国 D、战国 A 25、现代名人故居、墓葬及遗物等文物的价值以为主。

文物学基础知识word精品

文物学基础知识 文物学是一门以研究、整理和保护文物为目的的学科。这一课程主要培养大家对文物的理性认识,还可以为将来到文物、博物馆等部门从事文物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讲授本学科的学术史、理论与方法、文物基础知识、文物法律法规、文物管理与保护、文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文物鉴定等方面的知识,使大家通过此课程的学习, 掌握对文物的分类、定名、整理和评价文物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利用文物进行最基本的研究。 在讲文物学的性质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文物,我国把文化遗存,称为文物。这是我国有别于其他国家对文化遗产的独特称呼,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特色。关于文物的定义和内涵后面还要专门叙述,这里不作多讲。下面言归正传,讲什么是文物学。 什么是文物学呢?文物学是以文物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科。即对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文化遗物、遗迹作系统的研究。 大家知道,各类文物蕴含着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信息。我们通过对文物的研究,从不同的侧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探讨,恢复历史,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从而促进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 文物学属人文科学,同时又属历史学的组成部分。它与考古学、博物馆学关系十分密切,又涉及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医学等领域的多种学科。 文物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因为它具有自己的学科特点:首先,文物学研究的对象跨越的时间长。 其年代上限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同时,即从人类制作第一把生产工具开始。其年代下限,各国不尽相同,在国际上起初曾定为1830 年,起源于1930年美国的关税条例。该条例规定凡1830 年以前制作的艺术品可以免税。尔后,在国际上,不少国家把这一年定为文物年代的下限。后来,美国又在1966 年通过了新的关税条例,重新规定“自免税进口报单提出之日起,凡100 年以前制作的文物”概予以免税进口,因而目前按国际上一般惯例,文物是指100年以前制作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实物。但是有的国家也根据国情而自行规定,如希腊就把1450年作为文物年代的下限。而中国从80 年代初开始,其年代下限已放宽直达现代。如福建厦门集美鳌园被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就是一

文物学概论

文物学概论 第一章文物学是什么 第一节文物学概述 一、文物学的基本概念 定义:通过多学科的融合进行新的整合而成,是人们对文物认识和利用的学问,是关于文物运行与信息传播规律的学问。 二、文物学的研究对象 文物——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文化遗物。 包含古代地上的、出土的和传世的及近代乃至当代的文物(含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文物)都属文物学研究的范畴。 文物的特性: 1.物质性 2.时代性 3.不可再生性 4.不可替代性 5.客观性 6.永续性 三、文物学的研究方法 1.分类法 2.排比法 3.历史分析法 4.逻辑分析法 5.年代测定法 四、文物学的研究目的 (一)研究如何保管、保护好文物,使文物世世代代相传,因为保管和保护好文物是文物学研究的前提。 (二)通过对文物的研究,评估文物的价值,阐述各类文物的演变发展过程,进而进行专题或专门史研究,获取各类文物所蕴含的各种信息,诊释历史问题,揭示历史规律。 (三)探讨如何做好宣传工作,使文物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 第二节、文物学发展简史 一、文物学的萌芽 文物学的萌芽以中国为最早,其年代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至11 世纪,中国宋代即兴起金石学研究之风。金石学家吕大临于11世纪初即撰《考古图》。凡收录者,每件都摹绘图形和款识,记录尺寸、重量和容量,且加以考证,凡出处和收藏处可考者,均予以证明 二、文物学的产生 作为正规历史古物学是16 世纪在英国开的。16 世纪晚期,英国对古物学的兴趣进一步增长,1572 年成立一个保护国家古物协会是其标志。18世纪,在英国,可以说收藏家们开始步入黄金时代,而学者们也开始兴起古物研究之风。文物学最晚在18世纪即已产生,并使考古学从古物学中脱颖而出。 三、文物学的发展 文物学以其研究的对象特点及研究的理论、方法,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三节文物学研究的基本领域 文物学研究内容除对文物本身进行全面的如实的研究和形象的描述外,还要对文物的鉴定、保护、管理、宣传、教育等进行研究。 主要的领域有十点: 一、研究文物的价值 文物价值具有客观性,是文物本身所固有的。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纪念价

文物学

1、*充分理解文物的定义、并了解其内涵 我国将文化遗产称为文物。 文物一词在我国源远流长,最早见于战国初期成书的《左传》。但当时主要是指礼乐典章制度的礼器和祭器。与现今所说的文物虽有联系但基本属于两种不同概念。 民国时期,“古物”一词指古物与考古学历史学古生物学及其他文化有关之一切古物而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使用“文物”一词,其内容非常广泛,并用法律把“文物”一词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固定下来。但是对于什么是文物,专家们至今都没有给出一个准确、完整的定义。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称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 2、文物学具有哪些特点 研究对象跨越时间最长 研究内容非常丰富 研究对象以物为基础 研究方法多种多样 研究既独立又跨学科 有其自身的研究目的:如何保管保护文物,使其世代相传 通过研究评估文物价值,讲述其发展演变进程,形成专题 研究 探讨其再宣传教育方面的作用 3、文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文物价值与作用 研究文物的分类 研究古器物与遗迹 研究文物鉴定 研究文物的保护及其保护技术 研究文物的收藏与管理 4、*文物学研究中需要把握的基本理论,为什么强调要以“双唯” 为指导 基本理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 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识为转 移,发展以社会内部矛盾相互作用为动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经济决定社会 生活 文化进化论:文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变化前进 定位论、系统论:定位论,用于史前的聚落建筑遗迹的研究、考古之 上;系统论,对文物进行整体的、有机结合的研究,

文物学复习

一、填空or选择 1、起源: “文物”一词,一般认为,最早出现于战国文献《左传》中,但周代文献即有很多关于“文物”的记载,系指礼乐器物或祭器等。 “文物”一词在唐朝及其前时代,主要就是指代有关礼乐典章制度的礼器与祭器,并非今天所谓的“文物”。其后至宋代,对“金石”文物的研究成为一种重要的学问。 文物收藏的萌芽,以中国为最早,其年代可追溯到春秋时期。 2、文物,依存在形态一般划分为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的文物两大类。其中可移动的文物系以器物占据多数,不可移动的文物则以史迹占据多数 3、古文献学就是文物学的重要分支,其中出土的甲骨文、金文、帛书、简牍与纸草文书,以及传世的古写本、古刻本、古印本等珍贵文献(亦称善本古籍),就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文物管理手段,主要包含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与科技手段。 5、中国金石学约萌芽于东周时期,自此以降渐有相关著作出现,如司马迁为写《史记》亲自去各地探查文物古迹,许慎《说文解字》注意收录郡国山川所出鼎彝等青铜器的铭文。 6、宋代史学家刘敞被视为金石学的开创者,其代表作为《先秦古器图碑》(已佚)与《先秦古器记》,后者被视为中国古代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刘氏不仅拓制了许多鼎铭,还提出了古器的研究方法,即“礼家明其制度,小学正其文字,谱牒次其世谥” 7、曾巩著有《金石录》(已佚)一书,最早使用文物意义上的“金石”一词。至20世纪30年代,现代内涵的“文物”一词已在严格地使用了。 8、遗迹,又称史迹,泛指保存在地下、水下、地上不可移动或不宜移动的物质文化遗迹、遗址、墓葬、建筑(包括古建筑、纪念性建筑物)、作坊、战场等遗存或遗迹。 9、法书的外在形式主要有字帖(书法)、碑刻、题书、匾额、尺牍与手札等,可统称为朱书或墨书类文物 10、通常所说的距今年代,按国际通例统一以公元1950年为起点。 11、简牍发现的历史过程:近代出土简牍,始于1900年,主要就是先后在新疆楼兰遗址、民丰尼雅遗址与汉代居延烽燧遗址中相继发现了汉晋简牍。其中,以敦煌汉简与1930年发现的10000余支居延汉简最为重要 12、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博物馆,最早的为张之洞创办,1884年。 中国近代第一个公共博物馆,1905年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 13、古绘画(简称古画)定名:作者名、作品名、绘画形制三个内容组成。需要说明的就是,绘画形制主要有卷、轴、册等。 古法书定名:作者名、作品名、法书形制三个内容,其形制主要有卷、轴、册、页等。 古织物的定名:地色、图案、技术特征、用途、类别等。 14.中国文物采用质地分类法,其源可追溯至北宋时期。吕大临(1040-1092)《考古图》即先就是按质地对所录器物进行分类,而后再依类进行书籍编撰的,被视为“已知现存世界上年代最早的试按质地分类撰就的,以及比较系统的古器物图录”。 15.对文物藏品价值的评估,即对石器、玉器、陶器、漆器、青铜器、金器、银器、铁器、瓷器、书画等价值的评估,经鉴定,依其价值高低分为一般文物与珍贵文物,其中珍贵文物又具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等三级。 16.文物应就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与纪念价值的遗物、遗迹。 17.为国家提供向国家捐献文物者的物质奖励标准。因物质奖励的数量,就是根据鉴定捐献文物的价值而定的。如香港著名收藏家杨永德先生慷惊捐赠给国家的稀世珍品——“天顺年”款青花筒炉与“永历年制”款褐釉炉。 18.中国对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制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并提出“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 19.南澳I号”就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经过正式考古调查与发掘的明代沉船,就是我国首次在28米的深度开展大规模水下考古发掘, 20.就中国而言,中央设有直属国务院(也曾直属文化部)领导的国家文物局,各省、市、县设有属文化厅(局)领导的文物局(处)或称文物管理委员会等。

文物保护学大纲

文物保护学大纲

《文物保护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文物保护学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Relics Preservation Science 课程代码:04402011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 4 学时: 64 (理论学时: 64 实验学时: 0 )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3.适用专业:历史学(文物保护方向) 4.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文物学概论 6.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文物保护学》,王惠贞编著,文物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文物与化学》,宋迪生等编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文物保护环境概论》,郭宏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年。 二、课程介绍 文物的发掘、鉴定、保护,是文物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考古发掘了大批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如不及时对遗址、遗物加以抢救保护,文物自身特有的历史信息将愈来愈少,不仅失去研究、展示的价值,也无法给子孙后代留下这份珍贵遗产,使之长久为人类发展服务。所以文物保护已成为当前文物工作的迫切任务。这门课程,也是文物保护专业学生必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系统全面地逐步介绍文物保护学基础知识、陶瓷砖瓦类文物保护、金属类文物保护、石质文物保护、纸质文物保护、漆木竹器类文物保护、纺织品文物保护、壁画文物保护、古建筑保护、博物馆与环境等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文物保护材料学和有关文物保护实践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一定的操作实践,使学生不仅掌握住文物保护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初步的操作实践能力。

李晓东【文物学复习笔记及详解】才聪学习网

李晓东【文物学复习笔记及详解】才聪学习网 李晓东《文物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李晓东《文物学》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详析解答思路。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并予以详细解析,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目录 第1章文物学概述 1.1 复习笔记 1.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文物研究与文物学的历史发展2.1 复习笔记 2.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文物学与相关学科 3.1 复习笔记 3.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文物定名 4.1 复习笔记 4.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文物分类 5.1 复习笔记 5.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文物鉴定 6.1 复习笔记 6.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文物价值与作用 7.1 复习笔记 7.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古器物 8.1 复习笔记 8.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古书画

9.1 复习笔记 9.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古文献 10.1 复习笔记 10.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古代文化史迹11.1 复习笔记 11.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近代现代文物12.1 复习笔记 12.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文物保护管理13.1 复习笔记 13.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文物保护技术14.1 复习笔记 14.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21世纪的文物学15.1 复习笔记 15.2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文物学概论

《文物学概论》试卷A卷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1、甲骨文发现于()年; 2、郭沫若在青铜器研究方面的代表作是(); 3、1975年首次在()发现秦代竹简; 4、中国古代绘画的三大流派是(); 5、《金石萃编》的作者是(); 6、人类最早使用的货币是()。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牍 2、古器物学 3、封泥 4、墓志 三、简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两宋时期古代文物学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初中国境内的三大文物发现。 四、论述:(每小题17分,共34分) 1、为什么要建立文物学? 2、举例说明学习文物学需要具备哪些相关学科的知识? -------------------------------------------------------------------------------- 《文物学概论》试卷A标准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18分) 1、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 2、郭沫若在青铜器研究方面的代表作是(《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3、1975年首次在(湖北云梦)发现秦代竹简; 4、中国古代绘画的三大流派是(宫廷绘画、文人绘画、民间绘画); 5、《金石萃编》的作者是(王昶); 6、人类最早使用的货币是(贝币)。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牍:是竹简和木牍的合称。纸张发明以前,古人把文字书写在简牍上,简牍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目前所见简牍最早是战国时期的,以汉代为多,晋代还有部分。 2、古器物学:古器物学系罗振玉提出,它的内涵比金石学广泛,表明民国时期人们对文物认识水平有了提高,但仍不如文物学的称谓更科学。 3、封泥:古代公文、书信往来均用简牍,为防泄漏内容,就在捆绑简牍的绳结上按上一块泥巴,然后再其上盖印,这留有印痕的泥巴就叫封泥,因所盖章多为官印,所以对古代印章尤其是官职的研究颇有意义。 4、墓志:石刻的一种,东汉兴起,至魏曹禁碑之后,墓志遂盛行,尤以唐代为甚。它置于墓内,以方形为主。其誌文对于墓葬年代的判定,主人的经历都有重要意义。 三、简答:(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两宋文物学兴盛的原因有: ⑴学术发达:修史兴盛,自然科学方面的发明亦多; ⑵重文的社会风气:公私收藏文物多; ⑶造纸与雕版印刷的成熟与普遍,推动文物学著作的出版与传布。 2、20世纪初中国境内文物的三大发现: ⑴简牍:主要是西北地区楼兰、敦煌简的发现;

第章文物学与相关学科解婧睿已完成

精心整理 第3章文物学与相关学科 一、简答 2.文物研究与历史研究的联系和区别[2014年中山大学研] 答:文物学与历史学(狭义历史学)都属于历史科学。它们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文物学与历史学的联系 文物是历史学研究的三大资料来源之一,而且是重要的实物资料。 ①过去研究历史,主要是根据文献资料。现在,文物考古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文物考古新发现不断提供鲜为人知的资料,扩大了历史学研究的空间范围,丰富了历史学研究的内容,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 等。 (2角“寿命” 5换 (2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则呈现出相互交叉的关系。 文物学研究的范围极其宽广,内容极为丰富。要做好文物研究,特别是综合研究,需要有各方面的知识,不但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相当深厚的史料基础,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地理学、方志学、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目录学、文字学,乃至一些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知识和素养。只有具备这些学问,才能在对文物进行研究时,触类旁通,综合分析、研究,才能从文物所反映的各个侧面认识复杂的历史全部过程及深藏的内在的本质。因此,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文物学与其他学科形成了多重边缘关系,并与其他相近学科交叉形成了一些边缘学科。这些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对文物学科建设将是十分有益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的继续分化,已经和将要形成与文物学交叉的学科,将发展成新的相关学科。它们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对于文物学的研究和建设,进一步发挥文

物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论述 6.试述文化遗产的类型,与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关系。[2015年吉林大学研] 答:(1)文化遗产的类型 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①有形文化遗产 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 (2 ① 2 如下: (1 也要进行研究。从清代以迄于今属于文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研究的对象 ①考古学 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是古代的遗迹和遗物。它们须是人类社会活动或与人类社会活动有关的遗存。它们应是人类有意加工的,或与人类活动有关、或能反映人类活动的自然物。 ②文物学 研究的对象也是实物资料,但不限于古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还包括近代和现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清代的物质文化遗存不是文物学研究的对象。 (3)研究的方法 ①考古学 研究的方法主要是进行田野考古调查、田野考古发掘和对发掘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研究的重点

文物学基础复习题.doc

%1.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明器、类比法、玉衣制度、遗迹、瓷器、《金石索》、青铜器、文物、复合体文物、列鼎制度、打制石器、考古学文化、俑、磨制石器 %1.单项选择题。 1、《考古图》是—宋代所著。 A、赵佶 B、欧阳修 C、吕大临 D、王厚之C 2、中国文物管理的原则与方式是— A、采取分级管理 B、采取多级管理 C、采取阶梯性管理 D、采取两端管A 3、以下属于不可移动文物的是: ____ A、石器 B、玉器 C、古建筑 D、铜器C 4、以下属于黃河上游的考古学文化是— A、人汶口文化(黄河下游) B、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 C、仰韶文化(黄河上游) D、良渚文化(长江上游)C 5、原始瓷己知始见于 ___ o A、周代 B、秦 C、 D、商代D 6、瓷器已知始见T—o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两晋B 7、以下不属于仰韶文化类型的是—o A、半坡类型 B、史家类型 C、马家窑 D、庙底沟类型C 8、以下属于遗物的是 ____ A、二里头宫殿遗址 B、郑州商城 C、窑址 D、河姆渡文化骨耦D 9、以下不属于文物教育的场所的是 ____ o A、博物馆 B、纪念馆 C、动物园 D、不可移动的文物单位C 10、著名的素纱禅衣和T型巾画是在—墓中出土的。 A、马王堆汉墓 B、刘胜墓 C、南越王墓 D、妇好墓A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属于o

A、文化市场 B、文物管理机构 C、稽查大队 D、收藏机构B 12、以下不属于马家牽文化的类型为:— A、石岭下 B、半山 C、半坡 D、马厂C 13、以下不属于文物管理的内容为:_____ A、法规管理 B、资源管理 C、计划管理 D、技术管理B 14、九抽七篦反映了列抽制度屮严格的等级关系,它是指______ 等级的人的陪葬级别。 A、诸侯 B、天子 C、大夫 D、士B 15、下列属于良渚文化遗迹的是______ A、玉琮 B、玉璧 C、锥形器 D、贵族墓地D 16、由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及文物与考占研究机构收藏的文物是______ 。 A、馆藏文物 B、流散文物 C、复合体文物 D、单体文物A 17、抢救性考古发掘管理方面,要认真贯彻______ 的方针。 A、发掘为主 B、抢救为主 C、保护为主 D、保护为主,抢救第一D 18、九鼎七箧反映了列鼎制度中严格的等级关系,它是指______ 等级的人的陪葬级别。 A、诸侯 B、天子 C、大夫 D、士B 19、以卜?器物中属于礼器的是____ 。 A、佥ij B、鼎 C、戈 D、簇B 20、宋代吕大临所著—是现存年代最早且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 A、《考古图》 B、《宣和博古图》 C、《钟鼎款识》 D、《金石录》A 21、以下不属丁?文物鉴定的内容是—o A、辨别真伪、 B、考察艺术性 C、断代年代 D、价值评估B_ 22、文物依存在形态一般可以分为_____ 两大类。 A、公藏文物和皮藏文物 B、宗教文物和科技文物 C、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 D、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D 23、以下不属于—黄河上游的考古学文化。 A、仰韶文化 B、、马家窑文化 C、红山文化 D、齐家文化C 24、云梦睡虎地出土的是_____ 简。 A、秦 B、汉 C、三国 D、战国A

《文物学》

《文物学》 李晓东著,2005,学苑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论述了文物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基本方法,学科的历史发展、学科的分类、原则和特点等以及文物鉴定的内容、要求和方法等,综合系统地论述了这一学科的学科特性和发展。 目录 第一章文物学概述 第一节文物学研究对象 一、“文物”一词的渊源和概念演变 二、文物及其范围 三、文物特性 第二节文物学的任务 一、研究文物的基本要素 二、研究文物的分类 三、研究文物的鉴定 四、研究文物的价值与作用 五、研究古器物 六、研究古书画 七、研究古文献 八、研究古代文化史迹 九、研究近代现代文物 十、研究文物保护管理 十一、研究文物保护技术 第三节文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分类法 二、排比法 三、历史分析法

四、逻辑分析法 五、年代测定法 第二章文物研究与文物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古代的文物研究 一、金石收藏研究与金石学 二、书画的收藏与研究 三、古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四、文化史迹的调查与研究 五、古物和古迹的保护 第二节近代的文物研究与保护 一、甲骨的收藏与研究 二、简牍和古文书的发现与研究 三、古遗址和古墓葬的科学发掘与研究 四、古建筑和石窟寺的调查与研究 五、博物馆文物收藏与研究 六、文物保护法规 第三节现代的文物研究与保护 一、文物研究机构与队伍 二、文物调查、研究与保护成果 三、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四、文物保护与管理 第三章文物学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学科的分化与文物研究的基本特点 一、学科的分化 二、文物学研究的特点 第二节文物学与历史学 一、文物学与历史学的区别 二、文物学与历史学的联系 第三节文物学与考古学 一、研究的年代范围

文物学复习

一、填空o r 选择 1、起源:“文物”一词,一般认为,最早出现于战国文献《左传》中,但周代文献即有很多关 于“文物”的记载,系指礼乐器物或祭器等。 “文物”一词在唐朝及其前时代,主要是指代有关礼乐典章制度的礼器和祭器,并非今天所谓的“文物”。 其后至宋代,对“金石”文物的研究成为一种重要的学问。文物收藏的萌芽,以中国为最早,其年代可追溯到春秋时期。 2.文物,依存在形态一般划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的文物两大类。其中可移动的文物系以器物占据多数,不可移动的文物则以史迹占据多数 3、古文献学是文物学的重要分支,其中出土的甲骨文、金文、帛书、简牍和纸草文书,以及传世的古写本、古刻本、古印本等珍贵文献(亦称善本古籍),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文物管理手段,主要包含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科技手段。 5.中国金石学约萌芽于东周时期,自此以降渐有相关着作出现,如司马迁为写《史记》亲自去各地探查文物古迹,许慎《说文解字》注意收录郡国山川所出鼎彝等青铜器的铭文。 6.宋代史学家刘敞被视为金石学的开创者,其代表作为《先秦古器图碑》(已佚)和《先秦古器记》,后者被视为中国古代最早的金石学着作。刘氏不仅拓制了许多鼎铭,还提出了古器的研究方法,即“礼家明其制度,小学正其文字,谱牒次其世谥” 7.曾巩着有《金石录》(已佚)一书,最早使用文物意义上的“金石”一词。至20 世纪30 年代,现代内涵的“文物”一词已在严格地使用了。 8.遗迹,又称史迹,泛指保存在地下、水下、地上不可移动或不宜移动的物质文化遗迹、遗址、 墓葬、建筑(包括古建筑、纪念性建筑物)、作坊、战场等遗存或遗迹。 9.法书的外在形式主要有字帖(书法)、碑刻、题书、匾额、尺牍和手札等,可统称为朱书或墨书类文物 10.通常所说的距今年代,按国际通例统一以公元1950年为起点。 11.简牍发现的历史过程:近代出土简牍,始于1900年,主要是先后在新疆楼兰遗址、民丰尼

李晓东《文物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3章)+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1章名词解释题 1.新莽嘉量 答:新莽嘉量是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所制的铜质标准量器。它形如带双耳的圆筒,上为斛,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上为合,下为龠,共有5种标准容量。“嘉”为美好和标准之意,“嘉量”即标准量器。其制造技术精湛、比例准确,是研究秦汉量制的重要材料。该器器壁正面有81字总铭,叙述王莽自托为黄帝、虞舜苗裔及制定合于古制的度量衡制度等内容。每一种量器又各有分铭,记五量的名称、容积、径、深及底的面积。现仅见传世品藏于台湾省。 2.蚁鼻钱 答:蚁鼻钱是楚国货币,其形体较小,体呈椭圆形,上尖下圆,面凸背平,尖头有一小穿孔,又似背面磨平的贝,故常以铜贝称之。其大者长1.8厘米,重4~5克,小者不足1厘米,多数重2.5~3.5克,最重的有4.2克。面上有阴文似蚂蚁状,看似蚂蚁歇于鼻尖。又有类“哭”字者,或称鬼脸钱。在两湖、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山东等地都有蚁鼻钱的出土。 3.直百五铢 答:直百五铢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种钱币,面文篆书“直百五铢”,即价值一百枚五铢,是一种大值虚币。公元214年汉献帝十九年刘备入蜀后,于成都铸造此币。初铸时钱大而

厚重,后铸则逐渐减重,最轻薄者不足0.8克。常在钱币背铸或背刻阴文和纹饰,也有背铸阳文,如“为”字或四出文。 4.对钱 答:对钱,又称对文钱或对书钱,是指同一种古钱的面文采用两种书体,篆书必居其一,而它们的币值、大小、薄厚、币材、边廓、穿孔完全一样的两枚钱币。这类钱币基于对称的原理,钱文相同而书体不同、可成双配对。它最早出现于五代十国的南唐,宋代最为流行,元以后绝灭。它是中国钱币造型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 5.开元通宝 答:开元通宝是唐代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仿效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而开铸的,以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其直径2.4厘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中国的币制自此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代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开元通宝铜质优良,铸工精细,流传下来的实物数量很多,表明唐代货币经济较为发达。 6.百炼钢 答:百炼钢是三国魏晋时所用的炼钢方法。此法采用反复加热折叠锻打的方式,以排除钢中夹杂物,减少残留夹杂物的尺寸,使得钢的组织致密,成分均匀,从而使各部位均保持合理含碳量的质量极高的钢。它鼎盛于魏晋时期,但唐宋之后,因灌钢工艺的发展等原因便有所减少。中国古代许多宝刀、宝剑都是用这种方法制成的。三国时期曹操有“百炼利器”五把;孙权有三把宝刀,其中有一把就命名为“百炼”;刘备令蒲元造宝刀五千把,上刻有

李晓东《文物学》专项题库(圣才教育)

第二部分专项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新莽嘉量 答:新莽嘉量是新朝建国元年(公元9年)所制的铜质标准量器。它形如带双耳的圆筒,上为斛,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上为合,下为龠,共有5种标准容量。“嘉”为美好和标准之意,“嘉量”即标准量器。其制造技术精湛、比例准确,是研究秦汉量制的重要材料。该器器壁正面有81字总铭,叙述王莽自托为黄帝、虞舜苗裔及制定合于古制的度量衡制度等内容。每一种量器又各有分铭,记五量的名称、容积、径、深及底的面积。现仅见传世品藏于台湾省。 2.蚁鼻钱 答:蚁鼻钱是楚国货币,其形体较小,体呈椭圆形,上尖下圆,面凸背平,尖头有一小穿孔,又似背面磨平的贝,故常以铜贝称之。其大者长1.8厘米,重4~5克,小者不足1厘米,多数重2.5~3.5克,最重的有4.2克。面上有阴文似蚂蚁状,看似蚂蚁歇于鼻尖。又有类“哭”字者,或称鬼脸钱。在两湖、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山东等地都有蚁鼻钱的出土。 3.直百五铢 答:直百五铢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种钱币,面文篆书“直百五铢”,即价值一百枚五铢,是一种大值虚币。公元214年汉献帝十九年刘备入蜀后,于成都铸造此币。初铸时钱大而厚重,后铸则逐渐减重,最轻薄者不足0.8克。常在钱币背铸或背刻阴文和纹饰,也有背铸

阳文,如“为”字或四出文。 4.对钱 答:对钱,又称对文钱或对书钱,是指同一种古钱的面文采用两种书体,篆书必居其一。它们是币值、大小、薄厚、币材、边廓、穿孔完全一样的两枚钱币。这类钱币基于对称的原理,钱文相同而书体不同、可成双配对。它最早出现于五代十国的南唐,宋代最为流行,元以后绝灭。它是中国钱币造型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 5.开元通宝 答:开元通宝是唐代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仿效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而开铸的货币,以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其直径2.4厘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中国的币制自此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代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开元通宝铜质优良,铸工精细,流传下来的实物数量很多,表明唐代货币经济较为发达。 6.百炼钢 答:百炼钢是三国魏晋时所用的炼钢方法。此法采用反复加热折叠锻打的方式,以排除钢中夹杂物,减少残留夹杂物的尺寸,使得钢的组织致密,成分均匀,从而使各部位均保持合理含碳量的质量极高的钢。它鼎盛于魏晋时期,唐宋之后,因灌钢工艺的发展等原因,有所减少。中国古代许多宝刀、宝剑都是用这种方法制成的。三国时期曹操有“百炼利器”五把;孙权有三把宝刀,其中有一把就命名为“百炼”;刘备令蒲元造宝刀五千把,上刻有“七十二炼”。

文物学基础复习题教学资料

文物学基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明器、类比法、玉衣制度、遗迹、瓷器、《金石索》、青铜器、文物、复合体文物、 列鼎制度、打制石器、考古学文化、俑、磨制石器 二、单项选择题。 1、《考古图》是___宋代所著。 A、赵佶 B、欧阳修 C、吕大临 D、王厚之C 2、中国文物管理的原则与方式是____ A、采取分级管理 B、采取多级管理 C、采取阶梯性管理 D、采取两端管A 3、以下属于不可移动文物的是:_____ A、石器 B、玉器 C、古建筑 D、铜器C 4、以下属于黄河上游的考古学文化是____ A、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 B、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 C、仰韶文化(黄河上游) D、良渚文化(长江上游)C 5、原始瓷已知始见于____。 A、周代 B、秦 C、 D、商代 D 6、瓷器已知始见于__。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两晋B 7、以下不属于仰韶文化类型的是____。 A、半坡类型 B、史家类型 C、马家窑 D、庙底沟类型C 8、以下属于遗物的是_____

A、二里头宫殿遗址 B、郑州商城 C、窑址 D、河姆渡文化骨耜D 9、以下不属于文物教育的场所的是_____。 A、博物馆 B、纪念馆 C、动物园 D、不可移动的文物单位C 10、著名的素纱禅衣和T型帛画是在___墓中出土的。 A、马王堆汉墓 B、刘胜墓 C、南越王墓 D、妇好墓A 11、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属于_____。 A、文化市场 B、文物管理机构 C、稽查大队 D、收藏机构B 12、以下不属于马家窑文化的类型为:____ A、石岭下 B、半山 C、半坡 D、马厂C 13、以下不属于文物管理的内容为:_____ A、法规管理 B、资源管理 C、计划管理 D、技术管理B 14、九鼎七簋反映了列鼎制度中严格的等级关系,它是指_____等级的人的陪葬级别。 A、诸侯 B、天子 C、大夫 D、士B 15、下列属于良渚文化遗迹的是_____ A、玉琮 B、玉璧 C、锥形器 D、贵族墓地D 16、由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及文物与考古研究机构收藏的文物是_____。 A、馆藏文物 B、流散文物 C、复合体文物 D、单体文物A 17、抢救性考古发掘管理方面,要认真贯彻_____ 的方针。 A、发掘为主 B、抢救为主 C、保护为主 D、保护为主,抢救第一D 18、九鼎七簋反映了列鼎制度中严格的等级关系,它是指_____等级的人的陪葬级别。

文物学

第一节什么是“文物学” 一、什么是文物 1、“文物”的概念及内涵 对此,我们对“文物”作如此界定:文物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人类创造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和纪念价值的、古代、近代乃至现代的物质文化遗存(如遗物、遗迹)的总称。 2、文物的时限 文物的时限,系指文物的年代上限和下限。各国在对文物时限的划定中,上限的划定基本一致的,即从人类开始出现就有了文物。下限不尽一致,一般是根据本国国情而定。而且,一个国家所划定的文物年代的下限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3、中国文物的特点 (1)数量多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今天的中国带来了数目庞大的文物,使得中国文物的数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据不完全统计: 青铜器:仅有铭文的青铜器大约有1万多件,加上无名铜器,总数在数十万件。简牍:仅居延出土的新旧两批汉简数量就在3万支以上。 字画:古代遗留下来的字画多达几十万件。 玺印封泥:仅清代陈介祺的《十钟山房印举》就收录1万余方。 碑刻墓志:清代王昶的《金石萃编》著录历代石刻1500余种。而解放后出土的唐代墓志至少在2千方以上。 (2)品种齐全中国文物包含的门类非常之多,除了上述的几种以外,还有陶瓷器、玉器、金银器、漆器、木器、货币、铜镜、瓦当、丝绸、文房四宝等等。其中有一些文物种类为中国所独有,如甲骨、文房四宝等。 (3)文物的精品极多每一类文物中几乎都存在着具有极高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文物,有一些是举世闻名的精品。如西周甲骨中的微雕、青铜器中的莲鹤方壶、绘画中的《游春图》、碑刻中欧阳询等名家的作品等。在遗址方面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秦始皇兵马俑等遗址等。这些都是文物中难得的精品。(4)有字文物较多中国有字文物产生的很早,这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发达的象征。而且,有字文物在很长时间内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为研究文物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先秦时期的有字文物,对于研究文献资料较少的先秦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有字文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价值高于同类无字的文物。在文物门类中,甲骨、青铜器、碑石、简牍、玺印封泥等几种文物上的文字最为丰富,其次,陶瓷器、货币、铜镜、漆器等文物上也常有文字出现。对这些文字的研究也成为了文物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5)中国的文物有着比较完整的发展序列中国的文物不但数量多,而且文物的发展也呈现出承上启下,连接不断的特点。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物优势,如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商代的甲骨,两周的青铜器,秦汉简牍和铜镜,魏晋南北朝至清代的瓷器,唐宋以后的书画等。每一类文物几乎都跨越好几个时代,早晚之间相互关连,不同文物之间也密切相关,从而构成一条明显的中国文物发展的序列。这一特点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很难见到。 二、“文物学”的定名问题 1、文物学的定义 文物学既然是以文物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科,那么,其定义应该是:文物学是一门以人类遗留的实物资料为对象,研究人类社会面貌及发展规律的学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