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服务行业投资机会与策略

医疗服务行业投资机会与策略

医疗服务行业投资机会与策略
医疗服务行业投资机会与策略

医疗服务行业变革的投资机会

邓小军 2014年6月4日

一:国外医疗发展道路

欧美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以及亚洲邻国及地区如台湾、日本、新加坡,在国家医疗需求迅速增长、医保改革、财政控费的情况下,都经历了医院产业私有化和集团化的发展过程,成长出了大型医疗集团公司,如美国的HCA、德国的费森尤斯以及新加坡的来福士医疗集团。国外医疗服务行业和大型上市医疗集团的发展路径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目前也是我国医疗改革的借鉴步骤。

(一)美国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其医疗服务水平也位居世界前列。美国医疗服务行业从20 世纪至今经历了6 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 世纪40 年代,医院保险业的发展与普及使居民支付昂贵的医院费用成为可能,促进了医疗需求的释放与医院的扩张;希尔伯顿医院建设法案促进超过4600 个医院新建或扩容项目。(中国的医疗保险类似)第二阶段,20 世纪60 年代,美国政府推行Medicare(65 岁以上群体)与Medicaid(低收入群体)医保项目,极大的释放了美国民众的医疗需求,快速推升医院费用及政府医疗支出,政府财政压力飙升。

第三阶段,20 世纪70 年代,在医疗支出和政府财政压力飙升的情况下,医疗卫生组织法案(HMO Act)推行的医疗管理控费(Managed Care)计划,旨在遏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建立了DRGs(按病种预付费制度);医院成本压力逐渐增加。

第四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医疗控费压力下,更多医院为求盈亏平衡,从公益性向利润驱动转变,医疗服务行业市场化与集团化进程加速,公立医院比例降低而营利性及非营利性医院比例提升,大型医疗集团得到充分发展。(目前中国医疗变革步伐)

第五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在医疗控费下,政府和保险公司要求医院降低住院治疗而提升门诊治疗,大大降低了住院率与床位使用率,同时收入降低与成

本上升使医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一些处于破产边缘的医院倒闭或被收购,行业并购加速,医院数量降低,集中度提升。

第六阶段,2000 年至今,医疗需求的持续增加与医疗控费压力并行,金融危机后医疗卫生支出对美国财政压力进一步加大;新形势下,医院向集约型、精益运营型发展,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带来服务质量与收入的增加。

HCA:美国医疗集团化的典范

HCA 是美国最大的上市医疗连锁集团。 2012 年营业收入达330 亿美元,净利润16 亿美元,拥有163 家医院和109 个独立手术中心,分布在美国的20 个州及英国地区;其鼎盛时期旗下曾拥有463 家医院,市值近500 亿美元,是美国医疗集团化的典范。

1)HCA 距今已有50 年的历史,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创立发展时期,1961-1969 年。1961 年创始人Dr. Frist, Sr.在美国田纳西州创立了Park View 医院,1968 年成立了HCA 医院管理公司。HCA 很早就建立了沿用至今的公司战略,即专注发展市场领先的核心医院集团,其通过自建、收购及合作管理模式迅速成长,目标打造医院集团以实现规模效应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第二阶段:快速扩张时期,1969-1981。1969 年HCA 拥有11 家医院,进行了首次IPO,与资本市场对接。伴随着美国医疗服务市场的蓬勃发展,HCA 发展迅速,在80 年代初,HCA 收购了四家大型医疗服务公司。1981 年底,HCA 拥有349 家医院,49000 个床位,营业收入达24 亿美元。

第三阶段:鼎盛成熟时期,1982-1996。1987 年,HCA 已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型医疗集团,旗下拥有463 家医院,市值近500 亿美元。1988 年进行了第一次私有化,然后于1992 年二度IPO 上市。1994 年,HCA 并购了哥伦比亚医院有限公司,及许多其他医疗相关产业,共拥有350 家医院,145 家手术中心,550 家家庭护理机构。

第四阶段,重组转型时期,1997 年至今。1997 年,Dr. Frist, Jr.回到HCA, 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进行公司重组,专注领先核心医院战略,HCA 集团医院数量减少,但通过高效的运营效率,不断提升单个医院的收入水平与盈利能力。2006 年进行了二次私有化,2011 年三度IPO 上市。

2)HCA 实行精益运营战略,缩小规模提升盈利能力

90 年代至今,HCA 在集团医院数量与病床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收入与利润实现较稳定增长,原因在于战略清晰,剥离盈利性低的非核心资产,将资源集中于核心盈利能力高的医院,同时致力于提升医院运营效率,精益管理,实现盈利能力提升。

3)HCA 是美国最大的上市医疗连锁集团,是美国医疗服务业的“航母集团”,其关键成功要素主要有四点

?契合美国医疗改革的发展大环境

从1970 年到2000 年正是美国医疗市场高速发展的时期,在需求释放,政府控费的大环境下,HCA 敏锐地把握了发展机遇,顺应时代的潮流,通过集团化扩张建立了自己的领军地位。

?清晰的公司战略

1)选择优质市场,将资源投到核心的盈利性强的医院。

2)通过集团化快速扩张,实现规模效应。

3)以盈利为导向,回避盈利低的项目。

?充分发挥集团化带来的规模效应

1)统一采购降低成本

2)增强与支付方的谈判及议价能力。

3)优质的服务赢得业界优秀声誉与口碑,集团提升市场影响度。

4)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HCA 进行了两次私有化,?三次IPO,利用资本市场推动医院集团的重组和转型。高效的医院集团管理能力

1)创始人Frist Sr.具有卓越医生背景及管理经验。

2)人才管理:医生是医院的核心资源,HCA 邀请骨干医生参股,通过股权激励

绑定医生和集团利益。

3)治理结构:分支医院自主管理,集团向分支医院提供支持和资源。

4)运营优化:梳理优化医院运营流程,并通过升级医院IT 信息管理系统,提

升运营效率。

5)提供优质服务:HCA 集团强大的医资力量,良好医疗设备配置,为患者提供

了优异的服务,有助于HCA 获取市场份额并提升客户粘性。

(二)台湾

1、台湾医疗服务行业发展历程

台湾省的医疗服务行业曾经也有过种种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经历过医疗服务行业供需不平衡、医生贿赂现象严重、医院运营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等问题,与大陆医疗服务行业现今面临的问题颇有相似之处。但随着台湾医疗服务行业私有化的进行,初诊和转诊医疗制度的建立以及医院运营效率的提升,台湾现今的医疗服务水平以得到大幅提升,位于世界领先水平。

台湾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1970 年以前,台湾绝大多数财团法人医院是教会医院,仅有少数几所有社会贤达或私立医学院设立,都是规模在150 床以下的中、小型医院。

第二阶段,1970 年以后,国民之医疗需求远大于供给,政府无力迅速扩充医疗设施,而此时民间之财力与人力十分充沛,如此之时势与环境,造就了民营企业进入医疗产业的契机。

第三阶段,1970 年中后期,这个时期有大量财团法人医院设立,1976 年台塑集团设立长庚医院,1977 年国泰人寿保险设立国泰综合医院。

第四阶段,1980 年,由于财团法人医院的经营绩效胜过公立医院,陆续有公立医院转而委托财团法人医疗机构经营。

第五阶段,1990 年,政府奖励民间兴办公益性的医疗机构,政策性减少对公

立医院预算补贴,减缓增设公立医院,推动公立医院委托财团法人医院经营,台湾医院私有化继续推进,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2、台湾长庚医院:精益运营管理的典范

长庚纪念医院(简称长庚医院)由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创建于1976 年12 月1 日,为财团法人医院。该院先后成立台北、林口、基隆、高雄等院区,并于林口及高雄院区成立儿童医院。同时为培育医护人才,相继开设了长庚护专及长庚大学。长庚医院拥有病床数9 千多张,每日诊治病患29500 人次以上,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医院之一。

长庚医院长于精益运营管理,是台湾私立医院的成功典范,其关键成功要素主要分为5 个方面:

1)成本控制

长庚医院非常强调成本的管理,不断研究如何用最少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医院实行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以成本中心为依据实行分科成本管理,将每个分科作为独立的成本单位进行利润核算,根据成本投入和产品收入来衡量各自的经营绩效,以追求经营管理的合理化。建立合理的药品和设备采购制度及财务管理制度,发挥医院集团的规模化采购优势,拓展议价空间。材料耗费纳入科室成本考核,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绩效管理

建立个人绩效制度,医护人员的薪酬透明化,按照各个绩效项目如任职时间、教学贡献、研究贡献、承担的行政任务、已有的职务等等,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如:主治医师先按医师费率(医务收入的16%)与医院拆账,同科的医师再依据服务、年资和科内三项积分按职级进行重分配。服务积分按服务量计算;年资积分按职级与服务年资评核;科内积分则以教学、研究、内部职务贡献及参与医界公共事务贡献等事项评核。

3)人才培养

长庚医院在成立之初,就注意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一方面,在台湾聘请资深的医师,同时多次赴美,延聘各个专科的权威医师人才,加入长庚纪念医院的服务阵容。长庚医院在台湾首开医师费制度,医院与主治医师是合伙人关系,服务所得的收入与医师分成,鼓励医师提高绩效。在健康保险部门支付费用进行打折

的情况下,坚持医师费不打折,靠医院挖潜来解决。

4)标准规范

在标准制定方面,强调依据作业性质制定作业标准,对于医疗行为,根据各疾病别制订治疗方针与处置标准;对于现场作业,根据各作业技术与仪器设备等项目,制定作业规范。在品质性指标设定方面,分别设定全院、院区和部科指标,指标的目标值有共性的,由行政中心统一确定,专业的目标值,参阅相关文献或历史数据确定。在标准和指标管理方面,强调管理循环,不断检查符合度,查找原因,修正标准或指标。

5)信息化

①长庚医疗体系内患者诊疗信息共享

②利用电子病历实施临床路径,减少医师书写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③利用信息科技实现患者费用细项查询,减少不必要的差错

④建立用药安全提醒系统,实现用药禁忌、交互作用、相同药理、特别用药、重复用药、剂量管理、抗生素管理等功能

⑤急诊实现计算机自动检伤分类分级,会诊自动呼叫医师,实现急诊病人动向管理

⑥利用条形码和RFID 技术,辅助正确辨认病人,强化病人安全,在护士采血、检验、新生儿管理、手术室、精神科广泛应用。

二、国内医疗投资机会

(一)医疗服务行业的关键症结

“三大结构失衡”是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关键症结

1、医疗机构分布失衡:大型医院过载

大型三级医院以有限的资源过载着绝大多数的医疗任务;而中型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完善的初诊和转诊制度,没有承担起应有的医疗任务,导致医疗机构忙闲不均。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资源和病人向大型医院不断集中,大型医院不断扩张,却不堪重负;而大部分的中小型医院及基层卫生机构资源(技

术人才、)匮乏,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不能很好服务当地患者;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倒金字塔结构的医疗体系压力大。

2、收入结构失衡:服务价格低以药养医问题严重

最早我国政府采取公立医院统一收支的模式,但后来减少政府补贴,目前政府补贴仅占医院收入的9%。政府投入的减少使医院不得不转向依靠自身服务和药品收入维持运营,但是政府对服务价格和项目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最终导致医院不得不从药品收入上入手增加收入。我国药品收入占比为40%,远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10%左右,以药养医的畸形收入结构进一步诱导了药品回扣贿赂的发生,过度开药诱导消费等现象泛滥。

3、产权结构失衡:公立医院垄断且运营效率低下

我国医院体系中,公立医院占据主导地位;2011年,我国公立医院机构数占比62%、门诊人次占比91%、病床数量占比88%、收入占比94%。

限制民营医院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包括:税收、医院评级、医保、科研学术、医生职称、事业编制、医生退休待遇。

4、“三大结构调整”是改革关键

未来我国医疗服务行业改革的核心在于调整行业结构充分利用基层医疗机构资源、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多元化产权结构、提升医院服务收入比重改善收入结构。1)调整产业结构——重心下移

调整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结构,重心下移,改变倒金字塔式结构;建立完善的初诊和转诊制度,充分利用和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提高利用率,使大部分基础医疗需求在区县级医院和基层医院解决。

2)改善收入结构——实现“以医养医”

通过服务提价,提升服务收入在医药总收入中比重,降低药品收入比重及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模式,浙江省已经全面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取消药品加成。

3)调整产权结构——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多元化产权结构

2012 年,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15 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要达到总量的20%;

国际比较: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私立医院占比偏低,未来有广阔发展空间。

(二)政府政策是改革的决定性因素

1.2010 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

即业内统称的“58号文”,为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提供了政策破冰支持。

2.2012 年,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

通知》,明确提出到2015 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要达到总量的20%。

3.2013年10月,国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政策支

持:力争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4.2014年1月27日,卫计委《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共33条,第一条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第五条“加快发展社会办医”。

5.2014年2月18-21日,刘延东(分管医疗卫生副总理)密集调研福建医疗机

构,显示中央决心下大力度推进医改信号。

6.2014年3月,发改委、卫计委、人社部《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

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所有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定价;各地将符合规定的非公立医院纳入医保,要求纳入医保的非公立医院享受与公立医院一样的支付政策。

7.2014年5月28日消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已

经国务院同意,提出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动社会办医、扎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等任务,并公

布了部分重点工作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积极推动社会办医方面,要求重点解决社会办医在准入、人才、土地、投融资、服务能力等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支持不足的问题

。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努力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办医体系。

(三)介入医疗服务行业的四种主要模式

私立医院新建;私立医院收购;公立医院转制并收购;公立医院托管

1、私立医院新建

这种介入方式的特点是:投资额较大,培育期长,风险较高但产权清晰;

综合医院:开元投资新建圣安医院,投资额约10-15亿元,建设周期约3年,培育期约5年;

专科医院:爱尔眼科多数医院采取新建的模式其二级医院投资额3000-4000万元,培育期为2.5-3.5年;如重庆爱尔2006年成立,2008年实现盈利,培育期为3年。慈铭体检新建店面投资额约为1000-1500万元,培育期1-2年时间。

2、私立医院收购

重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版使用说明

使用说明 一、《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以下简称《2014年版》)是依据《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不包括:特需医疗服务、实行单独定价的病房床位、非医疗的经营性服务、技术尚不成熟的新技术服务、预防保健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和仅用于医学科研项目。 二、《2014年版》分为六大类十一章,共计9360项具体如下表:

三、《2014年版》设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内涵、内涵一次性耗材、除外内容、计价单位、政府指导价、计价说明八个要素构成。 (一)项目编码 “项目编码”由字母和数字共八位混合码组成。各字母、数字代表不同的含义(具体见下表): 项目编码中各字母和数字的含义

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编码:HQK75501

(二)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以国内现行医学教科书中规范的名称或我国临床习惯通用名称命名。命名的一般顺序为:路径+部位(病变)+方法+术式。 项目名称采用简体中文书写,特殊需标注外文的,采用外文缩写(或全称)标注于中文名称后面的括号中。名称中“/”表示“或者”,指并列关系。例如“门/急诊留观诊察费”,指门诊或急诊留观诊察费。 (三)项目内涵 “项目内涵”统一规范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操作过程中常规使用的设施、设备,以及提供的技术服务内容(包括操作过程、主要路径、方法或步骤)。 项目内涵中使用的“含”和“不含”两个专用名词,具体含义: 1.含:指该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根据临床需要应为患者提供的服务内容。例如:“普通门诊中医辨证论治”中含“挂号费”不得再单独收“挂号费”。但在特殊情况下,由于患者病情需要只提供部分服务内容,也按此项目标准计价。 2.不含:指该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中可以单独收费的服务内容。例如:活检项目中的不含“病理检查”,则“病理检查”项目可以单独收费。 3. “实验室诊断”中项目内涵,在“包括”后面所列的不同服务内容,均按本项目同一价格标准计价。

2018-2022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预测分析

2018-2022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预测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鼓励社会办医政策红利持续加码 我国新医改自2009年启动以来,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红利不断涌现,社会办医在内需和政策的双重驱动下以多种模式得以迅速发展。在2018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指出将“支持社会力量增加医疗、养老等服务供给”作为2018年国家重点医疗工作任务,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使其回归公益本质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同时,持续引入社会资本补充医疗服务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基于我国医疗行业发展对于政策的敏感性,医疗服务行业将加快产业重构与升级。 (二)国内医疗服务行业市场加速扩容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以及居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我国医疗健康市场需求保持强大内生动力,加之国家大力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政策导向由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调医疗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进一步驱动医疗行业消费向多元化、多层次升级,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将推动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持续上升。 (三)“互联网+医疗”打造移动医疗信息化管理模式 随着医疗信息化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医疗技术与就医服务水平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越来越多的大型现代化医院开始利用信息化大幅度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能力,优化就医流程,增强管理效率,从而使医务人员在单位时间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让病人轻松就医。 推动医疗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医疗管理理念来说,随着多项医卫信息化政策的出台以及医改的不断深入,老龄化问题得到关注,促使医疗管理的理念从以“治疗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过渡,因而对医疗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客观上为其深化应用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性。 二、不利因素 (一)矛盾突出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加、老龄化进程加快、居民支付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健康需求逐步得到释放,我国卫生费用投入、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医疗服务水平与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突出。2017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7%,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6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1.4%。庞大且快速增长的老年人群,加之慢性病的高发态势,对我国医疗服务的需求及服务水平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农村基础医疗服务缺乏 1、基础薄弱 各级政府虽然对乡村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及医疗设备投入了资金,但仍不能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特别是在一些边远的贫困山区更是如此。由于基础投入不足,病房陈旧、紧缺等问题较为突出。基本建设较薄弱,医疗设备陈旧,医疗水平得不到提高,不能满足患者要求。同时,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还普遍存在着药品种类少且不齐全、短缺等现象。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医疗服务的特点 医疗服务具有所有服务的共性,同时它又有其非常独特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对医疗服务的开展有不利的一面,但是也有有利的一面。扬长避短、发挥医疗服务的这些特点是我们医疗服务品牌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医疗服务具有以下10个特点。 (一)无形性 无形性是医疗服务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人们也以此来界定服务。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首先,服务的很多元素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尝不着、无形无质。其次,顾客在购买服务之前,往往不能肯定他能得到什么样的服务。第三,顾客在接受服务之后,通常很难察觉或立即感到服务的利益,也难以对服务的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由于医疗服务是无形的,顾客很难感知和判断其质量与效果,他们将更多地根据服务人员、设施和环境等有形线索和医院的口碑来进行判断。顾客为了减轻购买的风险,通常相信亲朋好友和同事的推荐;医院的社会声望和顾客过去的消费经验也会对顾客对医疗服务的评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医院的有形展示和树立医院的声誉(无形展示)是我们医疗服务品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不可分离性 通常有形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环节:产品被制造出来后,先储存,通过多重转销者分销,随后消费。而服务与之不同,其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其生产和消费具有不可分离的特点,即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向顾客提供服务时,也正是顾客消费医疗服务的时刻,两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而且提供者与顾客在医疗服务产生时是相互作用的,两者共同对服务结果产生影响。医疗服务的不可分离性是医疗服务营销管理的中心。医疗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到医患双方合作意识、指导、接受能力与配合程度的影响。 1、顾客参与生产过程:顾客作为参与者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这说明医护人员的生产过程是在顾客的“监视”下进行的。 2、顾客参与消费过程:顾客在接受服务时不是被动的,他们在服务消费过程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消费过程中顾客必须为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才能获得好的诊疗效果。 3、顾客的评价是质量的决定因素:一些营销专家通过大量的研究指出,顾客认为的质量才是质量。一次很完美的医疗活动,对某位顾客是成功的,但对另一位顾客来说就可能是不理想或失败的,很多医疗纠纷就说明了这点,由于沟通不足或顾客的期望值过高都会引起顾客对医疗服务评价的低下。

4 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 使用说明

使用说明 一、《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是在2001年版和2007年版基础上,结合各地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实施情况修订而成。 二、本规范分为综合、诊断、治疗、康复、辅助操作和中医六大类,具体包括综合医疗服务、病理学诊断、实验室诊断、影像学诊断、临床诊断、临床手术治疗、临床非手术治疗、临床物理治疗、康复医疗、辅助操作和中医医疗服务等十一章。 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由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内涵、除外内容、计价单位、计价说明六个要素构成。 (一)项目编码 “项目编码”由字母和数字共八位混合码组成。各字母、数字代表不同的含义(具体附后)。 (二)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以国内现行医学教科书中规范的名称或我国临床习惯通用名称命名。命名的一般顺序为:路径+部位(病变)+方法+术式。 项目名称采用简体中文书写,特殊需标注外文的,采用外文缩写(或全称)标注于中文名称后面的括号中。名称中“/”表示“或者”,指并列关系。例如“门/急诊留观诊察费”,指门

诊或急诊留观诊察费。 (三)项目内涵 “项目内涵”统一规范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操作过程中常规使用的设施、设备,以及提供的技术服务内容(包括操作过程、主要路径、方法或步骤),是制定价格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除外内容 “除外内容”是指该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根据临床需要所使用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使用数量和规格不可预先确定的,可以单独收费的一次性医用耗材。 (五)计价单位 “计价单位”是指该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用于计价的基础单位。例如:“次”、“日”、“小时”等。 (六)计价说明 “计价说明”是指对该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计价时各种特殊情况的说明。其中,对于各种手术制备、辅助操作、皮瓣切取等属于配合主操作完成的辅加操作类项目,计价说明均进行了专门标注。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本规范对改变传统直视手术操作路径的项目进行了单列,不再采用原直视手术+设备使用费的方式。例如: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不再按开腹胆囊摘除术+腹腔镜使用费的方式计价。

当今中国-不应该将医疗价格交给市场调节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随着2016年新医改提出了医疗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市场化的命题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又延续到了今天。我方今天所持的观点为当今中国不应该医疗价格交给市场调节。将医疗价格交给市场调节指的是医疗服务、药品的定价通过市场公平竞争、供需关系形成,而我国目前定价机制是国家给定价格浮动范围,医院拥有一定的定价自主权利。医疗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公益性,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因此我方今天判定不能交给市场调节的标准为医疗价格的市场化既不能很好地解决效率问题,又会带来严重的公平问题,得不偿失。 首先是市场化后会带来严重的公平性问题。目前我国的医疗服务价格由于政府的普遍压低出于较低的水平,放开市场后,由于我国医疗资源整体匮乏的状态,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远大于医疗服务的供给,这种情况势必导致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从而达到新的均衡。由目前自由定价的民营机构的价格水品普遍高于公立医院可以看出。北京公立医院妇产科主任的挂号费仅为7元,而同等的民营机构对于主任级医生挂号费达到600元。这种价格的急剧高升在我国保险制度不完善,保险公益性偏低的情况下会让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加深。我国目前公民医疗费用的个人支付比例为32.2%,远超发达国家10%的水平,在这种公益性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会使医患矛盾进一步激化。 目前我国医疗行业出现的最主要的效率问题即效率低下、医疗资源的浪费严重与积极性偏低。这与目前以药养医与诱导需求的存在相关,将医疗价格交给市场调节就是想将医生通过诊断升级、开大诊单、高价药带来的灰色收入变为合理收入,政府希望通过市场定价提高价格后,这部分不正当的医疗行为可以被削减,并扩大市场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从而促进医疗市场的效率提升。然而,我方认为目前几个不良现象的症结在于: 第一,医疗行业特殊的准入门槛决定了信息不对成的存在,医生与患者之间对于疾病与医疗服务的了解程度远不相同,这为医生在利益驱动下提供不正当服务打开了防护伞,今天即使进一步放开市场,未必能够阻止这种不正当行为。 第二,以药养医的存在是因为目前工资制度的弊端,将医生的工资与所开药品的数额挂钩,我方认为只要取消这种挂钩,并建立按照疾病种类付费的绩效考核制度,向国际靠拢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这项考核制度可有效的区分高水平与低水平医生的收入水平。 第三,因为医生待遇普遍偏低,导致社会与医务人员积极性普遍偏低,这与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削减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有关,政府通过价格管制与对公立医院进行严格控制。我方认为可以通过多点执医的方式解决,医生不仅可以在就业单位就医,还可以选择民营机构或者其他公立医院就医。 综上,医疗价格的市场化不仅不能有效解决效率问题,还会带来严重公平问题。我方认为当今中国不应该推行。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 (一)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2013年卫生消费总额为3.2万亿元,是2004年的4.2倍,年复合增长率17.2%。虽然卫生消费增长飞速,在GDP总额中的占比仍仅为5.6%,低于高收入和中高等收入国家水平,如果该占比能在2020年达到卫计委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所提出的6.5%-7%的目标,我国卫生消费市场将达到6.2-6.7万亿元1规模。 随着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财富的积累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将持续推动医疗消费需求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 同时国家还积极推动大病保险,卫计生委在2014年2月发布《国务院医改办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通知》指出,尚未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的省份要在2014年6月底前启动试点工作。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推进将持续提升民众的支付能力,拉动医疗服务需求。 (二)医疗服务状况 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3.1亿人次,比2012年增加4.2亿人次(增长6.1%)。2013年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5.4次。 2013年总诊疗人次中,医院27.4亿人次(占37.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3.2亿人次(占59.1%),其他医疗机构2.5亿人次(占3.4%)。与2012年比较,医院诊疗人次增加2.0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增加2.1亿人次。 2013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24.6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89.8%),民营医院2.9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10.6%)。

图表2012-2013年全国医疗服务工作量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图表2009-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及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三)医疗服务价格 目前公立医院收入来源主要是医疗收入与药品收入,政府投入虽然近几年有明显增加,但就维持公立医院健康发展而言仍显不足。由于政府制定的医疗服务价格无法真正体现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价值,不能完全补偿公立医院的合理运行成本。所以医疗服务价格作为卫生服务经济补偿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整个卫生服务系统的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具有3个重要的功能,即效率功能、公平功能和经济补偿功能。效率功能是指通过合理的价格引导病人合理分流,充分利用初级卫生保健机构的资源,降低整体社会资源的消耗;并通过合理的价格激励医疗机构提供成本低、效果好的医疗服务。公平功能是指通过对不同收入的人群实行差别定价,促进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经济补偿功能是指通过向病人按照一定的价格收费对医疗机构进行经济补偿。 (四)医疗服务模式

2020年中国医疗行业发展机会大盘点

2020年中国医疗行业发展机会大盘点 一、诊所将成分级诊疗中流砥柱! 在国家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机遇中,业内人士认为,能够提供医疗服务总量达80%的诊所能否发展起来,成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中流砥柱,可以说决定着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成败。 于是我们看到国家近年来大力放开诊所审批,U前已经放开了中医诊所的审批限制。根据《中医诊所备案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受理部门)举办中医诊所的,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提交书面备案材料、取得《中医诊所备案证》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也就是说举办中医诊所山许可制正式改为备案制了。无论是中医诊所,还是西医诊所,以及连锁诊所,都是国家重点鼓励的社会办医发展方向。在地方政策开放尺度上,深圳、浙江等地走在了全国前列,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地区将持续放开诊所设置审批,办诊所将越来越容易。 因此,大批山医生合伙或个人举办的全科、专科诊所将大量涌现,其中不乏是医生兼职举办;此外,一些实力雄厲的资本也将大举布局连锁诊所领域,比如万达口腔的300家连锁诊所等。 二、医生集团+时代来了! 2014年7月1日国内首家医生集团成立以来,中国医生集团雨后春笋般的涌现,目前数量已经超过白家。 但中国的医生集团的市场有多大呢?据深圳博德嘉联医生集团CEO谢汝石教授预测,未来五年内将会有超过10万名以上的医生加盟到医生集团中,按照一个医生一年的技术服务价值100万计算,未来医生集团带来的市场将会超过千亿。 据一位华裔美国医生网友介绍,在全美范围内,据估计大约有20多万个执业团体,其中接近50%是真正的医生集团。也就是说美国的医生集团数量多达10万

家!可见中国医生集团市场前景之广阔。 而且据业内人士观察,医生集团作为一种组合便捷的医生执业组织形式,正在从医疗资源集中的北上广向全国蔓延,进入区域化时代。 不仅如此,医生集团还将涌现出一批巨头,朝着大型医疗集团的方向发展,旗下可能不仅仅有数量众多的签约医生,还可能拥有大量医院及连锁诊所等医疗机构。 三、日间手术时代来了! 中国医疗未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或许从上海仁济医院副院长闻大翔举的一个自己朋友的例子中可窥一斑: 美国华盛顿大学附属医院巴恩斯犹太医院,一位92岁的患者上午做过髓关节置换手术,当天下午,麻醉科刘前进教授和手术医师经过评估后,通知患者晚上就可以出院,而且这家医院近70%的髏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都可以在手术当天或第二天出院! 而同样的手术,在上海市三级医院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是多久呢?12天!中美医疗在日间手术领域差距之大可以说令人咂舌。 另据张强医生介绍,美国70%的手术都是日间手术完成的。而90%的日间手术中心大股东是谁呢?就是医生集团。 差距就是机遇!据了解2015年仁济医院的日间手术占全年住院手术比例达到34.1%,而上海地区的平均水平仅为12.25%,中西部地区医院就更不要说了。 据了解,在三级医院提高床位使用率的压力下,以及社会办医快速发展、医生集团的快速涌现,中国的日间手术中心将大量涌现。 四、医生品牌重建时代来了!弯道超车机遇大 长期以来,中国医生的品牌以依附于医院为主,实际上等于说牺牲了个人品牌,

医院关于制定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通知

XXXXXXX医院关于制定《医疗服务项目自主定价工作制度与流程》的通知 医院各科室: 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503号)文件精神,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依据自身特点,提供特色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并自行设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现制定医疗服务项目自主定价工作制度与流程。 一、医院开展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医疗服务项目,按照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合理制定价格,并保持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相对稳定。 二、各科室开展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医疗服务项目,应根据该医疗服务项目所需设备、器材、人力、技术等要素综合评价,提出拟定价格参数,并填写《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审核表》报医务部按照医疗技术基本规范并遵循循证医学原理进行论证,符合规范与原理的向医院物价科申报。 三、物价科应根据申报医疗服务项目内涵与构成要素与相关科室和部门进行比对与核算,对科室拟定的价格进行评估与勘误,提出合理的项目价格。报院长初审,最后由总经理审核并核定项目价格。 四、医疗服务项目执行明码标价,通过医院电子滚动屏

等方式向患者公示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并为患者提供医药费用明细清单。医院自觉接受患者、社会和价格主管部门的监督。 五、医院每年定期对自定医疗服务项目进行一次审视和清理,对疗效可靠,患者和社会满意度高的予以保留,对于存在明显缺陷的医疗技术项目予以放弃。对于修定或新立医疗服务项目,均按照本制度规定的流程进行申报、论证、核算、初审、审批和公示。 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审核表 XXXXXXXXX医院 二○一六年三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医疗服务项目定价制度与流程通知XXXXXXXX医院办公室 2016年3月22日印发

医疗服务行业发展前景(截止2015年)

好安馨医护服务平台 医疗服务行业发展前景(截止2015年) 一、医疗服务行业概述 医疗服务指医疗机构为病人提供的服务,包括体检、诊断、治疗、康复、预防保健、分娩、生育规划及相关服务。我国的医疗机构主要包括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中心)等。2015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90248个,其中医院27215个。 二、中国医疗服务支出规模 中国的医疗服务支出包括来自医院、初级保健诊所及疗养院及临床检验中心等其他机构的医疗开支,近年呈现稳步增长。2011年至2015年,中国的医疗服务支出总额由16472亿元增至32503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8.5%。

三、医疗服务行业产业链 医疗服务行业以医疗服务机构为核心,以保健用品/药品、医疗器械、诊断试剂/检测服务为支撑产业,以商业医保/商业养老保险、药事服务、医疗信息、移动医疗、在线教育等为支撑服务系统。 医疗服务机构不再只是医院一个体系,而是按照生命周期、涵盖保健、治疗、康复、养老四大贯穿起来的体系,服务机构为健康管理机构、医院(综合、专科)、康复中心、养老机构(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四大机构。 四、医疗服务行业竞争企业

五、医疗服务行业投资前景 医疗服务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强化了医疗服务需求的刚性特征。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医疗行业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重点照顾”。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颁布到政府大力推进医疗、医保、医药的联动改革,再到“健康中国”规划的加速推进,都表明医疗行业未来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未来几年中国的医疗服务支出总额预计会继续稳定增长,至2021年,中国的医疗服务支出总额预计增至88368亿元。

2018年医疗服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医疗服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投资要点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医疗服务,政策明朗终获支持: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 疗领域的新应用,弥补了我国稀有且分布不均的医疗资源与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之间的巨大缺口,缩短传统诊疗程序,并大大减少相关医疗成本,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国家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态度也日渐明显。2018年4月12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措施,缓解看病就医难题、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我们认为,未来国家将大力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行业即将迎来新的变革。 ◆我国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2000亿市场规模可期:我国互联网医疗近年来快速 发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12-2016年,我国互联网医疗保持38.7%的年复合增长率,2016年已经达到109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随着我国人民医疗健康意识的日益提高,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预计2016-2026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2016-2026年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33.6%的水平,并与2026年达到将近2000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 ◆平安好医生:互联网医疗龙头企业,港股上市在即:平安好医生作为互联网医 疗行业的龙头企业,积极构建综合服务的一站式医疗健康平台,公司的家庭医生业务涵盖平安(青岛)互联网医院于2017年5月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以来患者的典型就诊过程(包括挂号、在线咨询及自有医生电子处方),同时公司的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以及健康管理和互动业务等使得用户可以享用广泛的医疗健康资源以解决健康方面的需求。(1)家庭医生服务:公司利用人工智能、自有医疗团队以及外部医生,通过公司的合作医院网络为用户提供家庭医生服务,主要包括在线咨询、转诊及挂号、住院安排及二次诊疗意见。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自成立以来服务了超过211百万次在线咨询。(2)消费型医疗:公司根据用户的需要,设立多种标准化的医疗健康服务组合,这些组合以公司的品牌给予出售,主要包括公司网络内的第三方医疗健康机构提供的服务及体检服务组合有关的增值健康管理服务,具体组合包括体检、基因检测、医美、其他。 (3)健康商城:公司于2015年8月开始健康商城业务,通过在线健康商城提供范围广泛的医疗健康及健康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公司的健康商城自成立以来实现了快速增长,2015-2017年的交易额分别为人民币250万元、1.78亿元和11.93亿元。(4)健康管理与互动:公司的健康管理与互动平台旨在提高用户的健康意识及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以刺激用户持续关注平台从而保持客户忠诚度,公司主要向客户提供健康头条、奖励计划、健康管理及健康测评等。 ◆平安好医生收入规模大幅增长,集团外客户逐渐成为重要收入来源:随着平安 好医生规模的扩大,公司的营业收入出现了大幅的增长,2015-2017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79亿元、6.02亿元和18.68亿元,增长极为迅速。同时,公司的客户结构也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2015年公司为平安集团提供服务收到的收入2.26亿元,占比80.9%,而到2017年为平安集团提供服务收到的收入为 8.66亿元,占比下降到46.4%,来源于平安集团内部的收入占比逐渐下降,集 团外客户成为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 ◆风险提示:行业增速不达预期,政策监管风险,竞争加剧。

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特点及市场环境分析

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特点及市场环境分析 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特点 医疗属于服务行业,医疗服务就是医院以病人和一定社会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医学技术为基本服务手段,向社会提供能满足人们医疗保健需要,为人们带来实际利益的医疗产出和非物质形态的服务。医疗产出主要包括医疗及其质量,它们能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使用价值的需要;非物质形态的服务主要包括服务态度、承诺、医院形象、公共声誉等,可以给病人带来附加利益和心理上的满足及信任感,具有象征价值,能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 医疗服务具有所有服务的共性,同时它又有其非常独特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对医疗服务的开展有不利的一面,但是也有有利的一面。扬长避短、发挥医疗服务的这些特点是我们医疗服务品牌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总结出,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特点有如下几种: (一)无形性 无形性是医疗服务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人们也以此来界定服务。对医院的有形展示和树立医院的声誉(无形展示)是我们医疗服务品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不可分离性 通常有形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环节:产品被制造出来后,先储存,通过多重转销者分销,随后消费。而服务与之不同,其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 (三)差异性 差异性是指服务的构成成分及其质量水平经常变化,具有高度的可变性,它依赖于谁提供服务以及何时、何地提供服务。服务无法像有形产品那样实现标准化,每次提供的服务带给顾客的效用、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都可能存在差异。 (四)不可存储性 服务是不能存储的。服务的这一特征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服务的生产和分销问题。服务生产必须与消费需求相匹配,需求波动的高峰与低谷需加以调节平衡。 (五)伦理性、公益性 医疗服务具有伦理性和公益性的特点。这是医疗服务不同于其他服务的一个特点。医疗服务提供者要发扬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医疗事业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医德情操。医疗服务要强调社会效益,医院要服务于全社会,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内容完整word文档

《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版与2001 版的重要变化及特点 2012年5 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对外发布《全国医疗服价格项目规范(2012 年版)》。新版《规范》公布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是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收费的项目依据,为各级各类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服务收取费用的终级项目,那么2012版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与2001 版项目规范比较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又突出了哪些特点,现归纳如下: 一、数量变化为了配合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改革,按照医疗服务价格工作“中央管项目、地方管价格”的原则,2012 版《规范》将很多原来列在项目内涵中“包括”后面的项目进行了项目拆分、增补,由原来的4170项变为9360 项,并且这9360项成为不可再分解的、无歧义解释的唯一项目。 二、分类的变化 2001 版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分为综合医疗服务类、医技诊疗类、临床诊疗类、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四大类,共4207 项,采用五级分类法。2012 版《规范》分为综合、诊断、治疗、康复、辅助操作和中医六大类,并按综合医疗服务、病理学诊断、实验室诊断、影像学诊断、临床诊断、临床手术治疗、临床非手术治疗、临床物理治疗、康复医疗、辅助操作和中医医疗服务分为十一章,共计9360项。并且设定十一个要素,由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内涵、

内涵一次性材料、除外内容、低值耗材、基本人力消耗及耗时、技术难度、风险程度、计价单位、计价说明构成。 三、内容的变化 (一)编码的变化 2001 版《规范》编码是采用顺序码,由9 位数字组成;2012 版《规范》编码是采用字母和数字八位混合码组成,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医疗服务操作编码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医疗实际情况制定的具有多功能的可拓展性的临床医疗服务操作编码。 (二)项目名称的变化 1 、按技术职称更名。如诊查费该为普通门诊诊查费、副主任医师诊查费等。 2 、项目实用性更名。如清创缝合术改为清创(缝合)术。 (三)项目内涵的变化统一规范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操作过程中所必需使用的设施、设备,以及提供的技术服务内容(包括操作过程、主要路径、方法和步骤)。 (四)内涵一次性耗材(新增) 2012 版《规范》新增加了“内涵一次性耗材”,是指该医疗服务项目应使用的一次性耗材,是政府打包定价的要素,不能单独计费。例如:注射器、输液器、采血管、引流装置、穿刺针等等,将现行文件中许多允许另行收费的一次性耗材列入定价成本中。 五)除外内容的变化

医疗服务行业市场

一、医疗服务业 医疗服务业是为全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的要素、活动和关系的总和。目前在我国,医疗服务业仍然是一种由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医治和预防疾病、保障全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是其最重要的基本功能。 医疗服务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综合财政计划紧密相关。医疗服务资源指构成现实医疗服务产品的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是实现医疗服务业社会保障基本功能的基础。医疗服务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配置的状况,决定了一个社会医疗服务业提供医疗服务产品的水平。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医疗服务市场是指医疗服务产品按照商品交换的原则,由服务的生产者提供给服务的消费者的一种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与政府的作用一样,医疗服务市场也可以调节医疗服务资源的状况,使其不断优化。一般情况下,人口的增长、就诊率的上升、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等客观因素都促使医疗需求增加。但是人为设计的医疗制度的变化也是影响医疗需求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医疗保险制度的普及改善了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使医疗需求量增加。 二、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概况 医疗服务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在一国居民收入增长的过

程中,医疗服务需求通常会优先得到满足,从而使其具有明显的刚性消费特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强化了医疗服务需求的刚性特征。我国近年来持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促进了医疗服务市场的快速持续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医疗对比图如下: (一)全国卫生总费用持续增长 卫生部2011 年8 月发布的《2011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7 年我国卫生总费用首次突破1 万亿元,达到11,573.97 亿元;2010 年我国卫生总费用达到19,921.35 亿元,与2007 年相比,全国卫生总费用增加8,347.38 亿元(未扣除物价影响),增长了72.12%。相比而言,在1980 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仅为143.24 亿元。1980-2010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十大热门趋势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十大热门趋势 对于医疗消费者、医疗组织以及新兴企业而言,随着不同创新工具和服务进入新医疗经济中,2019年已经成为开拓创新的一年。以普华永道旗下的医疗研究所〔HRI〕所作的2019年全球医疗医药消费者调查为基础,普华永道中国医疗及医药行业的专家团队结合国内行业形势,总结了2 019年对中国医疗及医药行业影响较大的十个趋势,并就这些趋势如何影响当前行业形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7月5日,普华永道中国医疗及医药行业团队在北京推出?2019中国医疗健康、医药及生命科学行业十大热门趋势?报告,认为,我国医疗健康行业在2019年将呈现以下十个趋势: 趋势一:社区医疗水平将提高 迫于利润压力,全球医疗系统都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减少住院护理。社区医院、无病床医院和虚拟护理中心等社区扩张策略已被众多医院所考虑。 对于中国来说,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以及扩大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是当今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两大重点目标,并在远期的十三五规划中被再次强调。 专业高效的分级诊疗系统将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及社区的医疗可及性,同时并不会过度增加大型社会医院和专科医院的负担。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提供合适的诊疗服务。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地区性医院集团,以及它们在附近社区中所建立的附属健康中心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项选择择,增加了他们对于医疗服务的信心。我们需要利用诸如无病床医院等各种模式来提高社区医疗水平和覆盖面。 趋势二:高科技数据库助力医疗发展 2019年,全球医疗产业将开始以新的高科技方式处理这些数据,即所谓的〝非关联型〞数据库,以充分利用海量的消费者和医疗数据。 在中国医疗行业内,越来越多具有医疗实力的大型综合型医院致力于建设基于整合型电子病历的医疗质控体系。国内医院的临床质控管理水平在多年实践检验过程中不断总结、优化提升并日趋完善,已针对终末质量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德勤: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分析报告一 亿欧2015-06-06 10:15:14阅读(9323)评论(0)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举报中国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巨大,并且在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财富增长以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因素的驱动下迅速扩容。2013年我国卫生消费总额3.2万亿元,在过去9年保持了17.2%的复合增长率。然而相对于高收入国家7.7%的水平,我国医疗卫生支出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考虑到人口和消费的巨大基数,不难看到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在将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与此同时,医改政策正向纵深发展。政府持续加大投入以确保全民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也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以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民众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新医改的深入为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在深远地影响市场格局。 民营医院相对于公立医院仍处于弱势,但在政策的强力支持下正步入飞速发展的阶段。机构投资者和产业资本纷纷涌入,借助资本的力量,民营医院将更快地实现资源整合并加速市场扩张,在管理、医疗技术、服务质量以及规模化运营各方面实现升级。然而市场的飞速扩张往往伴随着更高的风险,因而审慎的决策必不可少。我们认为民营医院战略定位上应当综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供需状况以及医改和税收政策,结合自身实力以确定恰当的医疗服务板块和进入模式。 就增长点而言,我们看好四个服务板块。其一是高端医疗。高端医疗将会出现在服务地域上的下沉,同时以往热门专科在服务人群上也会出现从一般民众向富裕人群的转移。另外将医疗和旅游相结合的服务也有望成长起来。其二是专科连锁。服务性和可复制性强的细分专科细分领域有望出现投资热点。与此同时,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尤其是医疗人才流动性加强后,民营医院有望进入技术壁垒更高的专科领域。其三,综合医院方面,资金、人才、管理各方面都意味着更高的进入壁垒,但同时也意味着建立起公众知名度的医院的地位将难以

中国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pdf

中国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医疗卫生与每个人的生存发展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人类的健康发展不仅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人类一切社会生产活动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之 一。"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飞速的 经济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从而使得医疗卫生业在国内 经济中的重要性随之日益增长。现在已走到了一个历史发展的关键十字路口, 在满足人民基本和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上正面临着一系列巨大的历史性挑 战。 医疗卫生行业现状与存在问题 1、政府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投入不足,总投入费用占GDP百分比太低,与发达国家在医疗卫生上的投入差距甚大,使得许多医院过分的依赖于药品的收 入,靠卖药维持生存和发展。 2、医疗资源在国内分布不均、布局不合理,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医疗资源严重不足。 3、医院划分级别而患者就诊不分级,使得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其他的基础 医院缺少就诊患者。 4、医疗卫生机构设备差、人才缺少、技术水平低,致使基础医疗服务水平差。 5、医疗保险水平低,公平性比较差,相应管理体制不健全。城乡医疗保险 差别大;公务员与普通百姓的医疗保险存在差距;没有医保的人群比例偏高。 6、国家对医疗服务监管不力,非法医疗广告、非法行医现象普遍;许多医 疗机构存在违规现象;病人的权益被侵害而无处投诉。 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瓶颈 现有的医疗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病者日益增长的需求。现有情况下,当 有病人来医院求医时,医生往往只进行了快速简单的诊断流程,包含:

快速问诊,快速诊断,紧接着开处方,几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就诊。病者 的问题没能有效的解决,使得病者对于医院服务严重的不满意,导致患者严重 流失,更不能为病者提供更多的服务方式,医院的创收也就无从谈起。 取消药品加成和私营医院林立,传统医疗机构“四面楚歌”。新一轮医改取消医生药品加成后,医院的药品利润大幅缩水,而导致医院系统利润下降,私 立医院服务和设施越来越先进,传统医疗机构的服务体系就显得逊色很多,所 以客户量也有所下降,这些原因导致传统医疗机构整体利润和发展运作“命悬一线”。 现有的医疗模式对于控制慢性病方面存在问题和缺陷。医疗机构不能协调 医生与病者的关系,特别是一个病者有多个医生负责,无法保证病人按照某个 医生的医嘱去做,更没法随时的监测病情发展。有数据显示,只有50%病患者完全遵守医生治疗及处方。这样使得病者的慢性病方面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医 药费用持续增长也解决不了病者的问题。伴随着慢性病人口的不断增加,医疗 机构想在这方面增加创收而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那只能是一纸空谈。 医疗卫生机构如何实现突破 医院机构负责人正思考如何更合理的整合、调配现有的医疗资源。医疗资 源既包含人力资源,也包含了各种医疗设施。医疗体制是最难解释清楚的一个 问题,这关系到国家在政策制定方面的倾向性。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中国的 医疗制度改革应该选择哪种模式,是美国式的,英国式的,还是德国式的?其 实,中国不能照搬一个国家的模式,但是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健康管理方法。 据统计,我国确诊患者已超过 2."6亿人,慢性病死亡占居民总死亡构成升至85%,慢性病在全社会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高达70%。慢性病的预防与治疗和康复管理指导将会成为中国 医疗机构未来突破的重点,也会成为医疗机构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机遇。 越来越多的医院响应国家号召在原医院体检科的基础上建立检后人群的健 康管理系统。设立了健康管理中心,健康管理医学研究院等,正逐步扩大服务 半径完成初步转型。

十三五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趋势

十三五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趋势 随着“十三五”规划“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医疗健康产业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从全球范围看,医疗健康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民众对医疗健康的重视程度也日渐提升,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继制造业系列之后,小毕接下来将梳理当下最受关注的医疗健康产业。第一期将从产业链解构入手,梳理各环节发展现状,及医疗健康行业互联网化趋势。 关于医疗健康产业 医疗健康产业,狭义的是指医药产销及医疗服务直接相关的产业活动,总体分医药工业和医药服务,其中医药工业包含五大子行业,医药服务包含医药商业、研发外包、医疗服务。 而广义的医疗健康产业,则是指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大健康产业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构成,已形成了四大基本产业群体: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与此同时,我国大健康产业的产业链已经逐步完善,新兴业态正在不断涌现,健康领域新兴产业包括养老产业、医疗旅游、营养保健产品研发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等。 行业细分市场发展现状 在医药市场方面,“蓝皮书”对化学药物、中成药和生物药物的市场份额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市场上化学药物的销售额达到8880亿元,占国内医药市场总量的66.5%,从未来趋势看,医药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运营规范的提升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化学药领域的兼并重组,特别是一致性评价的推进将很可能明显改变化学药市场竞争的格局。2015年国内中成药市场增长趋缓,总体市场规模约为3379亿元,占国内医药市场总量的25.3%。“蓝皮书”预测,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得益于中国政府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未来行业仍有着明显的增长机会,而这需要各大企业进一步对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投入。2015年中国市场上生物药物的销售额为1095亿元,占国内医药市场总量的8.2%左右。预计未来我国的生物制药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在医疗器械市场方面,近几年来,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从2010年到2014年市场规模扩大了1倍以上,市场总量从2010年的1200多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3000亿元,其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预计到2019年行业规模将再翻一番,达到6000亿元左右的规模。影像科设设备、检验科设备、心血管设备、骨科设备、信息科设备是医械行业最大的五个细分领域,“蓝皮书”预测,国产产品将向高端领域突破,产业融合将成为大势所趋,信息化和大数据将成为医械市场发展的新的助推器。 在医疗服务市场方面,中国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1.40万亿元增长至2014年

中国医疗服务近年发展回顾

中国医疗服务近年发展回顾 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年年改善,但医疗的供应 到了2005 年还是没有增加多少。2006 年以后供应增加了,但没有其他消费 品增加得快。本文的目的是要解释上述现象,以及提供相应政策,使供应增 速变得更快。 医疗服务供应增速的数据,来自于2010 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 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从1990 年的3.45 到2005 年的3.57,几乎没有增加。但从2006 年到2010 年,分别是3.66、3.76、3.92、4.15 和4.37,这5 年每年约有4.4%的增加。但增速没有其他消费品高,根据2010 年中国统计 年鉴,平均每人消费支出2000 年是4998 元,2010 年是13471 元。这10 年平均每年约有10.1%的增加。同时,消费品价格指数年均约有1.8%的增加, 因此平均每人实质消费每年约有8.3 个百分点(10.1%-1.8%)的增加,远高 于医疗服务供应的增加。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收入增加,对消费品的需求增加,假 如一项消费品的供应增加不够,它的价格便会上升。据中国统计年鉴,医疗 价格从1996 年至2006 年分别增长了12.4%、22.9%、17.2%、11.7%、 11.1%、10.5%、8.2%、8.9%、5.2%、5.2%和3.0%。这样的增速相对于这几年稳定的消费物价指数来说是很为显著的。因此到2006 年在中国很多人说看 病贵。 医疗服务供应增加缓慢,原因在于,在中国医疗保健提供是政府的责任,而中央政府将这份责任分给了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财力有限,他们大多 将其有限的财力用于发展经济,因而只提供刚好够的医护人员以确保履行自 己的责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